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8 16:58:38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1篇

一、摘要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科学能力的形成,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这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的通过讲授得到。我们以研究性学习为依托,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调查问卷,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分析归纳,规范学生的探究思路”“ 交流反思,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总之,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经常会有异于常人的发现。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抓住关键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广的平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关键词

科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并根据研究所或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的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三、正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以我们一年来的进行的共享单车的研究为例。

(一)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自共享单车2017年3月开始在我市投放以来,小黄车、小橙车……短短几个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的街道上。共享单车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却也逐步侵蚀了我们的学生。发现了这种现象之后,我和贾芸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可自小黄车在我市普及以来,小学生手动破解小黄车、骑行玩耍,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交通法的每个字都是用血写成的,交通法写的明明白白,不满12岁不让骑自行车上路,可是小学生无知,家长无视,学校无育。所以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共享单车”——对儿童的诱惑及交通安全在我校学生心中的影响,探究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情况,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破解骑行小黄车的现象,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该研究旨在提高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并引起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进一步重视。

(二)调查问卷,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分析,我们的研究时间从2017年8月开始一直到现在。

我校三—六年级学生、家长及教师都成了我们的研究对象,我和贾芸老师带领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第一手资料的采集,之后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

我们的研究过程是这样的:

2017年8月28日——8月30日 全体研究成员确立课题:“我和共享单车的约会”——对儿童的诱惑及交通安全在我校学生心中的影响之探究

2017年9月1日——9月15日全体研究成员确定研究内容以及问卷调查表的研制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周翊轩、李家樹两名成员分别对三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倪靖超、安柯曈两名成员分别对四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倪靖超、安柯曈两名成员分别对五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鲁奇锐、王文昕两名成员分别对六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10月9日——10月13日鲁奇锐、王文昕两名成员分别对我校的20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10月18日——10月25日 安柯曈、鲁奇锐、王文昕 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定量分析

2017年10月30日——11月30日 全班研究成员观察并搜集生活中12岁以下儿童骑行自行车和不文明骑行共享单车的现象并查找相关的交通事故新闻等资料。

2017年11月30日——12月29日 学生根据观察并搜集的资料制作安全知识我知道的手抄报。

2018年1月10日 由鲁奇锐、王文昕两位学生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签下12岁以下儿童不骑单车上路的承诺书。

(三)分析归纳,规范学生的探究思路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一)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本次调查回收调查问卷学生版共91份。

调查显示,有11%的学生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未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行单车的法规。有24.2%的学生称他们单独在道路上骑行过单车。25.3%的学生称家长没有给他们普及过道路安全法规。高达72.5%的学生不知道未满12周岁骑车上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方法。这些数据显示,我们的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不知道12岁以下不能骑行单车上路

10

11%

2

自己骑过单车上路

22

24.2%

3

父母没有普及过交通安全知识

23

25.3%

4

不知道骑行单车的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理办法

66

72.5%

(二)小学生破解骑行小黄车屡见不鲜

调查显示,在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中,有34.1%的学生是无人接送自己上下学的,这部分学生是破解骑行小黄车的高危人群。24.2%的学生认为小黄车很好玩,是他们玩耍嬉闹的工具。86.8%的学生见过小学生手动破解小黄车,此类现象在小学生中广泛存在,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有70.3%的学生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12岁以下孩子破解骑行共享单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虽然有74.7%的学生在小黄车上看到过“未满12周岁禁止骑车”的标志,但仍有31.9%的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骑过小黄车。

大部分小学生都知道未满12周岁禁止骑行小黄车,但仍有很多小学生手动破解小黄车骑行上路,相互效仿。小黄车的破解方法也一直在小学生之间流传。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无人接送上下学

31

34.1%

2

认为小黄车是玩具

22

24.2%

3

在父母带领下骑过小黄车

29

31.9%

4

在共享单车上看到过警示语

68

74.7%

5

新闻报道上看过12岁以下骑行事故

64

70.3%

6

见过小学生破解小黄车

79

86.8%

(三)家长安全意识不足

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家长版88份。

调查显示,87.5%的家长给孩子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这一比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仍有11.4%的家长不知道,即使有家长的陪同,12周岁以下的孩子骑行上路也是违反交通法规的。本次调查,有33%的家长称他们陪同孩子骑行过共享单车。据了解,那些能骑着共享单车上路的儿童,大多也是拿着家长的手机扫码开锁骑车,甚至在孩子之间,还流传着“解锁秘技”,比如,开锁只需要密码的ofo共享单车,“只要记住密码,平时把车停在稍微偏僻的角落,第二天找到再骑,不用妈妈的手机也可以”。所以对家长的交通安全宣教也有待加强。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给孩子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

77

87.5%

2

陪同孩子骑行过共享单车

29

33%

3

不知道家长陪同12岁以下孩子骑行也是违反交通法规的

10

11.4%

(四)老师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仍需加强

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教师版20份。90%的老师给学生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90%的老师见到学生骑行小黄车会及时制止。仍有10%的老师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宣教仍需加强。儿童的交通安全不应只靠家长的监管,教师更应承担起此种责任,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交通安全知识,开展安全常识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给学生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

18

90%

2

见到学生骑行小黄车会阻止

18

90%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一起制定了改善措施:

(一)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加强监管

家长认为3——6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在安全方面比较容易忽视。而往往12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很多时候更喜欢张扬自我,耍酷耍炫,很少有孩子能像成年人一样稳稳的沿着路边骑。因此,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独自骑共享单车,加强安全监管。

(二)教师应组织多种活动提高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1、组织全班学生观察并搜集生活中12岁以下儿童骑行自行车和不文明骑行共享单车的现象并查找相关的交通事故新闻等资料。

2、学生根据观察并搜集的资料制作安全知识我知道的手抄报。

3、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普及,讨论小学生骑行单车上路的安全隐患,承诺“拒绝小黄车的诱惑,远离小黄车”。

(三)加强社会监管

法律规定12岁以下儿童禁止骑单车上路,因此市面上的共享单车都没有向12岁以下的儿童开放使用权限,共享单车在用户注册条例中明确提到了不允许12岁以下小孩使用单车,而目前仍存在大量问题。

1、由于部分家长安全意识的缺失,孩子利用父母账号租用共享单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运营部门应及时完善此管理漏洞。

2、社会各级部门应向学生们宣传未满12岁骑车上路的危害,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四)交流反思,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结束后,我们专门开展了一次总结交流活动,对此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加各项准备活动,分工协作,热情参与,用心分析。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我们小组成员的学习目标性更强了,激发我们的创造精神,增强我们的主体意识,陶冶了我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能力上,我们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体验科学研究、学会人际交往,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会、会学的学习状态,我们还要乐学、好学。

我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还要感谢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主动参与、辅导老师和我们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的帮助给了我们研究的动力。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辅导老师主动协调,家长从旁协助,尽可能减少我们的压力。我们小组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和支持。最终研究结果得到辅导老师的肯定。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2篇

一、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知识应交给实践去检验,而脱离生活的实践是空中楼阁,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品尝到应用的乐趣,才会更好地进行学习,也才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要想使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和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兴趣。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唱歌,教师可以组织“我的个人演唱会”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选拔,选出最佳歌手,然后为这名最佳歌手策划一个个人演唱会,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自己组织选拔赛,自己挑选主持人,自己策划整场演唱会的流程,以及确定演唱曲目。学生参与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当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主题,例如学生喜欢跳舞,可以策划“舞林大会”,学生喜欢美食,可以策划“美食节”等。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的培养,教师还可以进行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只有利用情景把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起来,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情景把学生引入活动中。例如,在进行《我是小小理财家》这个综合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样一个视频:小明手里有一些压岁钱和自己省下来的零用钱,小明看着自己手里的钱在想,这笔钱应该怎么用呢?因此,小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开支。看完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小明的哪些开支是必要的,哪些开支是不必要的,如果是你,你怎样进行理财?这样,学生的理财兴趣被调动起来,进而教师安排《我是小小理财家》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在综合实践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能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现在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是更加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欲望,综合实践课恰好可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需求。敬爱偶是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我是小厨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出某种菜肴的烧制方法,让学生回家进行实践,也可以给出“腌鸡蛋”“茶叶蛋”“五香蛋”的腌制方法和配料,让学生进行实践,进而开一个品尝大会,看看那个学生腌的鸡蛋好吃,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改进配方,重新试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

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灵魂,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教师可以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一些变废为宝的实例,如纸质服装表演,易拉罐造型设计等,然后启发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品,通过自己的设计,变废为宝,美化生活。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开发。

第三,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社会,要求学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一枝独秀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工作学习中能够和其他人进行良好合作交流的人,才会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和舞台,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团队力量实现活动目标,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第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有意义。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把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思考解决。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予以肯定,并耐心的解释,点拨、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寻问题的答案。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使学生缺乏责任感,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缺乏责任感酿成的悲剧。学校培养的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因此,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例如,低年级可以组织《我是妈妈的小帮手》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中高年级可以组织《我的爱心一日》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区,敬老院,通过访问、参观等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和小学其他学科相融合,让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为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了平台,教师要注重各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让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应用。例如,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组织学生办一份手抄报,鼓励学生为报刊起一个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刊名,组织精彩的栏目内容,把自己的语文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去。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活动中促使理想的教育生态的形成。数学中有许多知识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如在学习了“简单地统计”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统计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读课外书的种类、时间;学生零花钱的使用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当然,其他学科知识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很好地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其灵活、生动的形式培养着学生的各种能力,完善着学生的人格,开发着学生的潜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总结、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期;小学教育;人才培养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部门,现阶段,我国高校急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方面说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应倾向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现阶段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当前我国有2000多所大学,有646所属于地方大学,占我国本科院校比例很高,达到85%。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在学术上不如“研究型大学”,在应用上不如职业技术型学校,所以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因此,2015年教育部下发《意见》,要求1999年之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为应用型大学,而白城师范学院就在此列。白城师范学院(以下称“我校”)是吉林省一所本科学院,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在2008年7月,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质量评估。小学教育专业是白城师范学院的传统专业,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和经验,因此,按照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针对转型期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白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一个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模式。

一、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各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一

师范类院校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办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沿用以往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缺少与用人单位———小学的沟通与合作,很多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多年都在延用一套教材,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没有被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造就出大量同质化的人才,在个性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大同小异,但是却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小学教师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

地方高校在科研能力上是无法与重点大学相比的,但是很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倾向于培养理论人才,或者是“理论型”与“应用型”兼具的人才,定位模糊。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追求学校人才培养高端,不能充分了解用人需求变化是重要原因。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理论化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原因,所以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体现出理论化倾向突出。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大都按照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来划分,在教学安排上,大学三年时间强调理论教学,大学四年级集中实习1-2个月。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积累教育实践知识以形成教育教学技能,导致这些毕业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后长期存在实践教学技能较差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体现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做出转变。

二、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转型———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找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谓创新人才,“从社会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创新贡献的人才;从个体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才”。[1]“创新人才一般具备以下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3)有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和理论型人才提出来的。“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社会实践,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3]应用型人才具备如下特征:(1)具有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其中知识更多的是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而不是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创新创业能力;(2)经过更多的职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3)追求职业操守,有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意志品质。综合来看,创新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技巧并具有探索和发现精神,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人才。在地方高校转型之前,白城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扎实的教育技能、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目标定位,比较模糊,也有求高、求全的倾向。在这种目标指导下,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不能满足科研、教研单位理论研究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应用型院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应用”为导向,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变革,定位为: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对学生有爱心和人文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和宽厚的文化素养,乐教、善教,具备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和实施管理等基本的教育能力,满足吉林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小学教师。

(二)人才培养机制转型———与地方政府、小学合作共建协同培养

发达国家在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中都很重视与当地政府、小学紧密合作,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多所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职前实践和职后专业发展的机会。[4]师范生不仅要学好相应的大学课程,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小学生接触,感受小为学校的教学氛围。1.与地方政府签订《白城师范学院与地方政府培养师范生合作协议》。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我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2.与各小学签订《白城师范学院与小学培养师范生合作协议》。让各小学以培养后备师资的认识高度对待协同培养师范生工作,成立以教学校长为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在指导实习生听课、备课、说课、试教、评课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保证培养质量。3.积极探索“合作教研”“课堂共建”“轮岗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聘请小学名师来我们小学教育专业进行授课指导,担任学科教学论教师,让学科教学论课程与小学课程无缝对接。我院教师和学生以多种方式进入小学一线,开展教育研究工作,促进学生职前教师素质的培养。4.建立贯穿整个大学的“见习———研习———实习———反思”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包括教学观摩、学校体验、课程研修、主题探讨、探究反思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全程渗透、分层推进。见习重在感知问题,研习重在研究问题,实习重在解决问题,反思重在改进自己。我校每年定期承办一次协同培养师范生工作经验交流总结及表彰会议,邀请小学教师及相关部门参加,以更好地促进和完善协同培养师范生工作,提高培养质量。

(三)课程方案转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制定课程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教师的知识素养,关系到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制定课程方案上,要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结合本校实际及地方基础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改革。因为之前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以专业理论居多,很少有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操作,因此,必须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设置研究性课程,实践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而且要在教学中实施。如指导学生在见习过程中选择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育调查、分析,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为毕业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展教学研究打下基础。二是设置社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与社区服务。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有所用,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三是增加技艺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开设奥尔夫音乐、钢琴、舞蹈、手工、班级环境布置等课程,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了课程内容“学术本位”的倾向,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小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职业能力转型———制定教育技能训练方案

转型前,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是指教育和科研能力,并且把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方法作为重要任务。转型后,我们以培养创新应用型教师为目标,对小学教育专业全体学生进行有组织的培训,促使他们将学科教学论知识转化为教师技能,促进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打好基础。由于专业技能是学生综合技能的最基础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增加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课时,加大学生实践训练课时的比重,如增加《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学时,增加微格训练课时18学时;增加《小学数学教学法》内容,设置了《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小学数学解题训练》课程。开展“三笔字”书写技能、口语与文字表达技能训练、钢琴技能和声乐训练,利用专业教师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监督、培训,设置学分并进行考核。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技能,开展一些校园活动,承办教学工艺品展览、优秀教案展览、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通过职业技能训练及考核、展览,激发学生打好扎实基本功的热情,也使得学生提高了从教技能。

三、结语

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5]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更好地满足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2]王英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7.

[3]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

[4]韩蕾,左光霞.发达国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9):64-65.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4篇

小学教育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全完善的学科体系作支撑,这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科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满足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要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而小学教育专业又需要多个专业的支撑,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音乐、美术等,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基础的有效建设。因此,玉林师范学院在小学教育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多科学、综合性、厚基础的原则,然后再突出初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各学科课程等学科,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学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上的均衡。知识是基础,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要满足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需求;而能力与素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还要满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学需求。总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体系的建设,需要正确确立知识、能力的素质结构,拓宽专业教学领域,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重视人文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从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坚持职前培养与小学教育发展的适应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任务,所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职前培养需要积极与小学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要把高校周边地区的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通过更多的小学教育实践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职前培养与现代小学教育发展的积极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教育职业的理性认知,从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场中获取更多的职业感悟。因此,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同社会、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更多的学校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创建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现有玉东小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等多所小学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真正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精神的培养。学校积极建设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构建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教学实训室、教师能力提升实训室、教师教育行为观察室、微格教室等,为学生的职前实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将有助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协调与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而言,其毕业后进行小学就业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需要格外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做了积极的探索。首先,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如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开设了识字教学、朗读教学专题、小学文本解读、教师口语训练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大大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还要求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课程的拓展训练,如课前五分钟实训、微型课试讲、有效教育模式演练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丰富多样有效的形式。其次,根据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小学教育教研室自编教育见习手册,从大一起就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去见习,培养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情感和倾向性,在见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好教育见习的记录、总结和反思,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实习的时间延长至三个月,充分的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要求。另外,在一些班级中探索双导师制,给学生在校内外安排了指导老师,尤其是校外的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校外基地的教育实践,在见习和实习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在教育专业素质上的缺陷,做到及时的查漏补缺,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从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第一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四、建立健全再教育机制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5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1.引言

普通高校创办独立学院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高等教育探索体制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1]。创办独立学院的目的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2]。不过由于独立学院是面向普通高校本科第三批次录取,生源层次决定了他们的办学定位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程实践为主[1],[2]。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围绕工程能力培养而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则游离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之外[1]-[4]。然而在目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各个高等院校纷纷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重点教学改革计划,甚至还建立了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独立学院不能落后,所以重视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2.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中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欲望,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缺乏信心,对专业知识不求甚解,“混文凭”的思绪较重,从众心理较为普遍。同时,独立学院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对问题的理解和对问题的处理较为简单,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问题和触类旁通式地解决问题,对知识的理解多数是死记硬背,缺少对其的迁移学习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多数在高中阶段并没有培养自学和持续学习的习惯,在大学期间很多高校疏于管理,造成独立学院的学生对学习和实践活动缺乏毅力,常常遇到困难就退步不前。最后,独立学院学生缺乏创新所需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创新的基础,独立学院在这方面普遍比较忽视。

3.如何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和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分量。组织教学专家和有企业经验的老师共同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在相关理论课程上,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在实践课程上增加创新能力的训练。增加创新课程的设置,请相关企业及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人员对学生上课,以此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积极性。

其次,独立学院可以制订适合自己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平台计划。对参与创新计划的学生,适当提高基础课的合格率,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通过创新平台的建设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促其明确奋斗目标,使其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提高其创新的毅力。

再次,组织多类型学科竞赛,以赛促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各类学科竞赛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计入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适当给予学分,积极组织独立学院学生参加大小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同时,积极鼓励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院学生自发创建兴趣小组或团队,以团队的形式积极参报各类竞赛活动,并在兴趣小组或团队中形成“老带新”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竞赛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后,在独立学院内成立创新竞赛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积极参与设计各类各学科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利用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积极推动创新竞赛计划,使老师和学生对各学科竞赛充分重视,创造多样化的创新教育空间,以赛促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对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营造科研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学院内实施创新性实践计划,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研究型”课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在教学和实践中,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发现学生中对科学研究有兴趣和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积极为他们搭建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和环境,有效组织他们的碎片时间进行科研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加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

最后,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制定各个专业由浅入深的实践教学体系、集中性实习和分散式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特色实践教学和普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作支撑。

可以尽早让独立学院的学生参加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在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校外认识实习,主要让学生们在感性上了解所学专业;在主要专业理论课学习及专业实验训练的基础上开展校外生产实习,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在最后的学年中,在完成所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创新创业环境开展较好的城市和企业中进行综合性的毕业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能力;各环节由浅入深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充分保证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4.结语

通过多种教学改革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以“理论一实践一创新”为基本思路,坚持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以基于创新课程和实践平台建设为突破口,进行理论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平台搭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善独立学院的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戴林富,游俊.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01:75-76.

[2]罗君,祁正新.独立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4,13:369-370.

[3]申屠莉.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146-148.

[4]刘其志.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

基金项目: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6篇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为师范院校的各专业发展与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必须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机,积极进行专业的改造与调整,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为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合格的优秀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必要对如何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对当前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的认识

应用型是相对于学术型、知识型而言,具体是指面向“一线”,倾向于能力培养,是对“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特质的总的概括”。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将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对国家政策层面的背景认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人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意见》中指出了各级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及能力要求,为培养院校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就培养教师的院校来讲,其中提出的“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等内容,与上述《纲要》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致的。

3.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30条中明确提出:“高等 学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和各地方都已全面开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学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合格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二)对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现状认识

荷兰教育技术学博士Kivschner在《旨在获得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环境设计》一文中对知识、技能及能力作出了阐述。他认为,知识是特定领域所呈现的事实、概念、原理、程序和理论,知识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别人很容易查明你是不是掌握。技能更多强调学习者必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执行高级的心理过程,技能很难从外界观察到且很难一学就会。能力是从各种适当的行为中做出选择的本领,以保证在限定情况的范围内成功地达到目标,能力之所以比技能更高明,是在于它明确要求运用策略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

课程的学习理应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更强调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知识的传承性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来体现。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而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分及课时的分配,体现都不是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于小学所开设的课程类型及课程内容、结构不熟悉、课程标准的认识能力不足、教学技能表现力不足(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说课、课堂讲授、评课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这不但不符合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截然相反的。

二、提升应用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策略

(一)建设应用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设置既要体现职业化,即在课程体系中开设相关教师职业类的课程,也要重视课程的人文性。当代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应是博学加专长,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的素质,做到“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写会画、能教善研、能用善创”。概括为学生要具备的“七艺”为说、唱、弹、跳、写、画、教。通过多方面努力实现学生学科专业基本能力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协调发展。

1.学科课程的建设。是依据应用学科的发展来设置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应用型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科理论知识和用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宽广、“浅显”、“新知”、“实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宽广”——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中对知识的广度有一定的要求,知识越丰富对于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越有利,而且将会有助于其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浅显”——指适度降低课程的理论深度。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该适度降低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和难度,重点做好不同学科教学法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的掌握与训练。

“新知”——指在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最新的与应用有关的学科知识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实用”——指学科知识的传授要有应用的针对性,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2.应用能力课程的建设。根据学科要求和小学教师职业的素养要求,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来设计并设置实践课程。应该要求在所有设置的学科课程中,实践的课时数要占到一定的规模。此外,加强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引导学生较早地、系统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力度,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学习,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在后续学习中弥补理论知识的缺陷与不足。

3.综合素质类课程。以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为主,侧重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掌握比一般高职院校学生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而这些能力在目前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建设“实践教学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能力为本位”是相对于传统教育中的“学科本位”而言的,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讲,这里的“能力”更主要的表现在现代教育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能力本位”最终作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体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

1.强调实践性教学的过程性。在设置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时的同时,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可以通过举办舞蹈教学汇报演出和书画手工艺作品展、强化学生“三字一话”、说课、上课、评课能力的训练;同时,特别强调学生活动与专业特点的结合,尝试将实践性教学活动纳入各项主题活动当中。

2.强化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见习力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模式。

第一年见习,主题是“教学观摩”。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全天参与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观摩小学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校内外活动等常规教学管理行为,让学生认识并熟悉小学校园环境以及各科小学教师,结合自身做好专业发展方向。

第二年见习,主题是“教学助理”,观察了解小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程序的安排、课堂教学的调控以及教师教学风格特点,了解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方面情况,协助小学教师开展班队活动。要求学生每周必须有一天去附近的小学做小学教师的“助理”,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教学活动的相关实践知识,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三年见习,主题是“教学模拟”,重点在于尝试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教育调査与研究相结合,并在小学教师的指导下试教试做,在此过程中来验证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技能。

第四年构建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框架,探索3.5+0.5的培养模式,实施顶岗支教实习,让学生全过程体验教学,综合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同时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3.加快开放式办学步伐,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专业实践培养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坚持“合作互惠、理论与实践互补、师资共享”等原则,一方面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注重充分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热爱小学教育,真正成长为能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小学师资。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78-02

教师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小学教育专业更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面向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要强化实践意识,关注教育现实问题,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1998年以来,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进入实施阶段,小学教师教育开始实质性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至今已10余年的历程[2]。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深入地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构建适应时展需要和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以“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为特征的教学体系

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即 “一个宗旨、两个侧重,两个基点、一线贯穿”培养模式。它以整体培养论、综合课程论、建构主义学习论、体验教育论、培养培训一体论等重要教育思想、理论来支撑,见图1。

其中“一个宗旨、两个侧重”,是指我们把以培养学生具备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具备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作为我们的一个基本目标。为了实现“一个宗旨、两个侧重”的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培养措施,即“两个基点、一线贯穿”。两个基点系指基础课基点和专业课基点。基础课基点上的课程以育人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修养以及学习一些必备的外语、计算机等知识。专业课基点上的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等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及专业化意识,学到对终生有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一线贯穿”是指以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从入学起直到毕业,不间断地接触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所谓“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是与传统的培养模式——为了教师好教而构建的模式相比较而言的。我们构建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是一种为了学生好学的模式。具体构建了三个子模式:综合教育模式、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

所谓综合教育模式,是考虑到培养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是不可能只以一门单一的主干学科为支撑的,必须通过多门学科综合作用才可以完成。即学科与学科之间需要综合,同一学科内的各部分内容需要综合,理论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需要综合,课堂内的学习和课堂外的研究需要综合。要通过综合性教育模式真正把教育目标从以培养学生们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主转化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来,把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从工具技能上升到专业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来。

所谓研究性学习模式实际上是综合性教育模式的拓展与延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视为主要内容,纷纷倡导“主题研究”与“设计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设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社会生活以及未来所要从事的教育活动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科学世界和现代化教育,旨在强调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而不是单纯地把学科知识作为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调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并为其个性发展创造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又 表现出自主性、整体性和开放性三种特性。

所谓体验式教育模式是基于“创新之根在于实践”这个命题设计的。我们确定了“以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为主线贯穿始终”的教育策略,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去体验小学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为人、为师的道理,进而内化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在教学与教育管理方面,经过“认识—体验—再认识”的反复循环,会将教学与教育管理知识内化为“智”的素质,表现出很强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能力。而这些都不是老师所能教得出来的,也不是从课堂上和书本里所能学到的。

因此我们在落实“综合性、研究性、体验性”三位一体生本培养模式时,以教育体验课程和模拟学校为载体,以研究课题立项为牵动,以导师制为保障,使教育工作得以踏踏实实地开展起来。

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构成了人们认识和实践行为的必要基础,是所有知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相应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也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这说明,教师教育如果要想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将来成为高水平的教师,只向他们传递已有的和显性的知识成果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掌握大量的缄默知识,如认识信念、概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等。而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些知识主要是从实践中逐步获得的。因此,教师教育要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重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

然而,目前国内小学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是实践教学不到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几所学校在确立自己的特色模式时,几乎都十分注重理论,而对于实践部分关注较少。如 “综合培养,分向选修”的模式、“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模式、“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模式等,在实践教学上普遍欠缺。教育家陶行之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见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是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散见于理论教学之中,分散割裂缺乏融合。实践既与理论脱节,又与社会实际格格不入,致使我们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岗前培训,花费人力财力,来重新塑造合格的小学教师,无形中就拉长了准教师这个环节的时限。

鉴于此,我们沈阳大学在现有的条件下,在遵循学校总体培养目标的情况下,确立了走综合培养、注重实践的道路。近年来,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上,努力开拓,锐意进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沈阳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一条线”、“两脉络”、“三结合”,见图2。

“一条线”是指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4年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充分利用校外的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一年级下学期利用每周周三下午时间,到实践基地学校参加小学班级管理,让学生充分考察小学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特点。二年级上学期利用周三下午的时间,到实践基地学校参加教育见习,使学生体会小学教学的特点。三年级下学期,组织学生到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为期3周的体验式教育实习。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管理与教学,使学生感受和实际参与小学教育的各项工作,达到“身教”的目的。通过体验式实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的工作经验,感知了自身作为教师的不足和差距,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尝试了教育教学实践并完成了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提高了专业思想素养,迈出了走向讲台的、坚实的第一步,获得了众多的鼓励和好评。四年级的下学期,与法库产学研基地联合,组织学生完成为期半年的教育顶岗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完成从准教师到合格教师的过渡任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两脉络”是指“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我们除了系统地安排校外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校内安排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基本功)的训练。我们每天早晨都要求学生7:40之前到校,进行20分钟的教师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数学图形绘制、儿童歌曲等。

训练方式:各班班主任负责督促各班技能训练的实施,学生会学习部或社团设专人配合学院落实方案内容,并组织相关活动,各班设技能班委组织各项技能训练,形成组织网络,做到上下齐抓共管,学院提供训练要求、训练内容、考核方法及标准,培训导生等。

训练时间:每天早课前20分钟为全院集中训练时间(有记录)。每天写一页钢笔字——楷书,并用统一的黑板写粉笔字由导生负责检查,专业教师每周抽查一次,各班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训练。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每周不少于二学时,有训练计划。

“三结合”是指:课上与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日常与集中结合。

课上与课下结合:课上教学,我们本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的原则,要求该专业的任课教师每次课都要安排5分钟的口语训练环节,并把这项措施作为考查课程优秀与否的指标之一。课下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学生社团活动。

校内与校外结合:在校内注重的是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则主要用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所学。日常与集中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些基本能力必须靠长时间培养,而不能揠苗助长。所以日常训练尤为重要,我们坚持每天都利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持之以恒,效果显著。而学生的能力检验,则必须靠集中来进行,故而我们在集中实践周内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的能力素养,见图3。

参考文献:

[1]时伟. 实践知识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J]. 教师教育研究,2009 (2).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8篇

师范生 教育科研素质 体系构建

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应当是师范生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关于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意识还不够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效果不甚理想,科学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构建合理、有效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性的实践意义。该培养体系应当是一个在认识层面上到位、操作层面可行、实践层面有效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应当是一个横向融合、纵向衔接、双向辐射、四堂联动、五方携手的立体系统。

一、弄清教育科研素质的内部关系,搞好“横向融合”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系统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或要素有序地内在联结而成的。局部或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如前所述,教育科研素质包括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科研精神等四个成分。其中教育科研意识是灵魂,教育科研知识是基础,教育科研能力是表现,教育科研精神是境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其他三个因素产生影响,并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教育科研素质结构的改善。

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科研意识的增强会促使他捕捉到更多的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由此他的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自然会随之水涨船高,进而会影响他的教育科研精神的相应调适。而教育科研知识的丰富,会促使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和精神的进步。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可以先进行单项成分的训练,如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意识的训练,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的学习,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的涵养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及时的系统融合。融合要以科研活动为中心,因为教育科研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在研究中学会研究”的过程。离开了研究问题和由此形成的研究情景,教育科研意识的唤醒、教育科研知识的获得、教育科研能力的持续锤炼和系统化组合都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好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应该是教育科研素质的单因素训练与综合训练的有机融合。以往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缺陷恰恰在于过分寄希望于单项成分训练对整个教育科研素质提升的价值,而忽视了及时整合的重要性。

二、统揽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三个阶段,做到“纵向衔接”

一个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要经历三个紧密联系、前后衔接的发展阶段:职前初步形成阶段、入职基本形成阶段和在职提高完善阶段。

教育科研素质的职前初步形成阶段主要是指师范教育阶段。师范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初步实践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初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育见习与实习,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科研实际,引导师范生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和迫切需要,为教育科研素质的初步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引导师范生课开展小课题研究,以及指导他们写好毕业论文,开展科研活动训练,培养师范生教育的兴趣和初步学会运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师范生自主建构起教育科研素质的基本结构,初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素质的入职基本形成阶段,是指师范生毕业后初任教职的一两年的上岗适应期。这一阶段要进行入职辅导。其主要目标是帮助新任教师熟悉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把所学的教育科研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教学研究实践,初步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基本上适应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显然,这一阶段的培养效果如何依赖于师范生阶段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准备程度。

教育科研素质的在职提高完善阶段,是指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阶段。在职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可以通过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加强教育科研实践训练,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愉快胜任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并涵育终生献身中小学教育科研事业的精神。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处在这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奠基作用。现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佳,如果分析源头,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师范教育阶段。正是这一阶段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欠缺,导致了中小学教师任职期间教育科研素质低下。因此不能只盯着这一阶段,应当将目光放远一些,把它放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沟通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做好统盘考虑、整体设计,注意做到与后面两个阶段的“无缝”衔接。

三、促进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形成“双向辐射”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同样,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既要注意发挥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注意教育教学实践对理论的强化作用,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双向辐射”的良性局面。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深有感触地说:“离开教育理论,学校教育工作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因而我非常看重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理论是指导教育科研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教育科研素质的首要条件,有利于用崭新的教育思维夯实教育实践研究的根基。教育科研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研理论对教育科研素质形成具有先导作用,必须加以重视。如果师范生单纯依靠教育科研实践,无视教育科研理论系统学习的价值,必将会造成教育科研素质养成的低效、被动,更不利于合理的教育科研素质结构的形成、优化。但是,教育科研理论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纯理性、结论性,不能沦为教条,陷入片面理论化。

埃利奥特提出“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的观点,凯米斯等人又进一步提出“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行动研究”是教师科研的重点。师范生通过教育科研实践,比如完整参与一次比较规范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师范生能够很好地了解科研活动的流程,对他们以后单独开展课题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育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师范生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时参与教育科研项目,在教育实习中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实践并重,使教学理论实习和教育科研实习融合、渗透等。既当学习者,又当行动者,一边立足教育科研理论消化,一边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共同促使教育科研素质的快速提升。

四、拓宽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渠道,做到“四堂联动”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应当充分发挥各种培养渠道的作用,形成“四堂联动”的良好局面。“四堂联动”指的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习课堂和网络课堂相互配合,形成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合力。

1.第一课堂是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的主渠道

第一课堂指的是课堂教学。合理设置教育科研类课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师范生高效传授教育科研的理论和知识,并注意讲授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倡“问题式”、“诱思式”或“研究式”等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研究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疑、质疑、答疑等活动来激活师范生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教育科研的多元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

2.第二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有效渠道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可以丰富师范生的课内外知识,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师范生对所学的教育科研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围绕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关于教育科研的讲座,成立师范生教育科研兴趣小组,吸收师范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开展师范生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的评比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全面带动他们的教育科研活动。

3.实习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练兵场”

实习课堂主要是指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环节。教育实习是检验师范生能否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环节,师范生可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动向,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在实践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为了增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重视与中小学的合作,建立中小学教育科研基地,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改实验。

4.网络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新渠道

信息时代是一个“依网生存”的时代。通过网络来提高教育科研素质应该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师范院校要构建较好的网络信息平台;教师要在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方面对师范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师范生可以通过教育专题学习网站,浏览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名家的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关注基础教育的前沿动态,把理论学习和中学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还可以利用网络空间、博客等形式梳理自己的思考,使自己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五、发挥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主体的作用,实现“五方携手”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还应包括各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融合,实现“五方携手”。“五方携手”是由师范生、师范院校指导教师、中小学指导教师、师范院校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构成的。

1.师范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师范生身上,因此师范生是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最重要的主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途主动构建的,而不是静等着被动接受的。这种建构并非随意或无意识的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协商并达成一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在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时,应当重点关注凸显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研讨式教学和实际情境化教学来具体落实。

必须以师范生为主体,激发他们提升教育科研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兴趣和潜力。他们智力发展趋向成熟,动机水平高,研究、创新意识强,情感意志也有了良好的发展,正处于人生中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与教育科研探索,让他们从掌握充足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了解中学教育实践情况两个方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融合,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

2.高师院校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具有比较明显的教育科研优势,对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起着主导作用。他们较好地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对中学教学实际比较熟悉,一般也承担某些教育科研课题。他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发师范生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利用对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活动的负责和指导,为师范生提供教育科研理论方面的宏观和具体指导,组织师范生开展教育科研。他们是师范生最好的启蒙老师,他们的科研态度和方法是影响师范生的最直观的教材。

3.中学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

中学指导教师一般是中学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责任感强。他们是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参与者、指导者。他们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身教”,帮助师范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为师范生提供真实的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师范生深入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各种问题。

4.师范院校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

师范院校管理部门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面负有引导的职责。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师范生提高教育科研素质。可以通过完善教育科研方面的课程体系,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3门必修课外,增设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类”选修课。丰富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可以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开展富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范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各种教育科研的探索活动。

5.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面可以起到统筹作用。教育行政部门是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是联接师范院校、中小学的桥梁,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计划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各单位的教育资源,统一制定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培养内容,合理利用培养时间,高效率地实施培养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质量。教育行政部门“五方携手”,形成合力,可以共同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科学合理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培养体系。这一培养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师范生科研素质各项因素的整合提供最佳的结合环境,有力推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远.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三强化”的培养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9,(8).

[2]汤玫英.继续教育培训的中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6).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