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21 18:30:25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比较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这些理论精华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著《资本论》中,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金融危机同样的出现,并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出发,分析两次金融的成因,从中找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一、金融危机概述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在广义的金融危机当中,生产即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狭义上的金融危机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发展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当年总结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并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不可能消灭,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以来几百年的历史中,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21世纪前后就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持续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既有国际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经济格局、尚未形成新的经济秩序必然引发的矛盾,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对外开放、追求经济增长中缺乏对外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经验而引发的矛盾。亚洲金融危机是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失利的表现,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苏联、东欧和我国先后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反观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它的诱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委托链过长。金融创新并不能有效解决资本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随着抵押债券层层证券化,必然使委托链条越来越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美国式的文化模式使其居民过度消费。美国只有依靠大量发行负债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造成美国债务存量持续增加,最终影响了国家信用,引发了经济波动。美国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超过其收入水平,因此只有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才能满足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债务越积越多,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对比两次金融危机的相似处

金融监管不健全是这两次危机产生的相似原因。金融资产质量差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政府对金融部门的监管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资金的分配总量和结构,关系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金融机构设立比较混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薄弱,经营水平不高。同时,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对贷款风险分析重视不够,而只是较多地照顾各种关系,最终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帐。

这次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由于本国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已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失去了效力,这必然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美国监管机构失职、在于美国监管体制存在重大漏洞,在于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到位、对次级贷款等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也不够重视。美国的监管标准不仅单一,而且明显滞后。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经济绝不是自发的自由经济,绝不能放松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尤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经济中国际间竞争十分激烈,政府若放松对本国经济的组织和管理,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就可能在竞争中失利,就可能发生危机。四、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对我国化解金融风险的建议: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3篇

关键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

1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紧迫性

1.1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是金融形势所迫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和不可抗拒的潮流,金融全球化也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货币及其它金融工具失去了国界的屏障,使得一国的金融安全和稳定与其他国家金融的安全和稳定息息相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金融秩序仿佛进入了“无制度”时代,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国际金融市场面临较大的投机空间,且投机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世界政治也向多极化格局的方向发展,使世界货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美元、欧元和日元处于既相互抗衡又联合妥协的局面,使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和利益冲突日渐明显。

当今国际金融领域还越来越气象万千: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与金融业务广泛融合,以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业务所取代,多头化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使得金融的涵盖面越来越广,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等金融要素,交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统一而广泛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以银行信用为核心的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受到迅速发展的票据、基金、证券等市场型直接融资工具的挑战,使得银行与种类繁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及工商企业等,均成为金融市场上地位平等的交易主体。

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这些创新变化和鲜明特色,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它们决定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规制和各国金融政策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需要不断得到改革和升级,特别由政府调制金融发展战略,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而急迫的任务。面对这样的国际金融形势,我们应该认识到,归根到底金融竞争需要人才来参与,金融改革需要人才来操控,金融风险需要人才来提防。培养既懂得国际业务规范和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迫切。为此,中国必须在加快融入国际金融步伐的同时,也加紧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力资源的开发。

1.2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是对外开放急需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迈开了市场化的步伐,逐步培养出了大批“懂专业,会操作”的金融人才。但由于金融业国际化步伐比较慎重,因而,金融体系还没有彻底摆脱垄断经营、粗放经营和封闭经营状态。在这样的金融体系中,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偏低,国际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强。与此相应,人才的培养也比较注重国内金融人才培养,忽略国际金融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内向型的特征,导致国际金融人才短缺,这是中国金融业人才资源的基本状况。虽然我国金融机构也与国外金融机构存在种种业务联系,但直接竞争的机会不多;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也有国际金融专业及课程,但中国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运用和外国金融机构的运作都缺乏短兵相接的认识,所学知识大都还只局限于纸上谈兵。

这种国际金融人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已经开始履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承诺:一方面允许外资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从而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是中资银行在海外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新业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国银行业现在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就不仅指在世界范围内、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而是还要在国内与进入本国市场的外国银行竞争。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金融业要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竞争,首要的问题不再是国外金融机构如何适应中国国情,更不是中国政府如何为本国金融业提供保护,而是中国金融业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

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中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地运行和发展,关键是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谁拥有顶尖的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竞争力,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实质上还是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又是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因此,回应新的时代呼唤,必须加紧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还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

2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标准和举措

2.1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标准

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必须明确其标准。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总体而言是指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广阔的全球经济视野、充分的国际交道能力、深厚的国际金融功底、积极的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具体表现如下:

(1)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首先必须爱祖国、爱人民,具有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觉悟。因为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媒介和枢纽,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金融的安全与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安全与发展。国际金融人才应该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的风云变幻中,以对祖国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切实维护好、发展好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2)具有广阔的全球开放视野,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立足本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洞察全球经济动态的目光。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今,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经济优势需要贡献于国际市场,经济劣势也需要求助于国际市场。这些都必须依赖于国际金融人才把握时代金融脉动和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不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找获利机会和发展空间。

(3)具有充分的国际交道能力,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既敢于参与国际竞争,又善于进行国际合作,具有与对手周旋和共舞的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主要特点都是国际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如何做到该竞争时就竞争取胜,该合作时就合作双赢,需要国际金融人才具备高超的国际应变和交道能力,既能够熟练地应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又能够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还能够精通国际游戏规则。

(4)具有深厚的国际金融功底,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既要能言善管,又要能写会算,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和实践功底。没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人必然盲目短视,没有深厚实践基础的人必然夸夸其谈,这都难以胜任国际金融业务的高要求。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应该在理论上既要熟悉传统的金融理论,又要熟悉现代金融理论;在实践中既要掌握金融财务技术和计算机技能,又要熟练掌握数理分析和网络信息处理等现代实践技能。

(5)具有积极的开拓创新精神,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能够参与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创新,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开拓金融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最重要的能力和最本质的属性,决定了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地竞争力。不仅是微观金融的创新主体,争当在金融实践前沿活动的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观察家和实践者;对宏观金融政策操作和金融制度创新,也应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推进作用。

2.2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举措

目前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如期而至,中国急需造就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采取既积极快速又切实可行的举措。

(1)要进一步改革金融专业高等教育。扩大对国际金融专业的资金投入,扩大国际金融专业招生计划,并将学历教育、专业资格认证和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打通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的快速培养通道,逐步扩大本科直接连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规模和渠道。

(2)大力发展国际金融博士后科研队伍。凡是负责培养当前急需的国际金融高层次人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条件具备、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没有设站的应加快设站进程,已经建站的应适当扩大招收名额。

(3)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方面要增加国际金融的公派留学生,和大力支持国际金融的自费留学生;另一方面抓住当前海外留学人员趋向回国创业的有利时机,注重鼓励和吸引海外国际金融学子和人才回国效力;还可积极主动地吸纳国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人才。

(4)加强国际金融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根据世界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高校为主,动员社会力量,丰富培训形式,充实培训内容,建立起“四结合”的培训体系。即业余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长期班和短期班相结合;实践锻炼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金融国际化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深化与发展是金融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负面影响也逐步凸显。近十年来金融风险事件的频频爆发,而且金融危机的传染性越来越强,洗钱、腐败、逃税等跨国经济犯罪的猖獗,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许多国际组织也逐渐重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世界金融监管合作潮流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外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地关注,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

一、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已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观点或成果。比如,布莱恩特(Bryant,1987)较早关注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面临集体行动的问题,认为各国出于个体理性所做出的政策选择最终并未达到整体最优状态,从理论逻辑上演绎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原因,但没有对理论进行检验。Martin(1993)、Kahler(1995)、Cohen(1996)分析了各国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态度,指出,与通过国际合作以实现共同利益相关各国更容易在国际合作防范危机方面达成一致,因为银行倒闭、金融风险等带来的国际风险冲击更直接。Herring和Litan(1995)更进一步提出,参与国际合作的国家数目越少,目标越趋同,对国际合作未来收益的认识越容易达成共识;金融政策决定机制越相似,越容易达成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Eatwell,J.和Taylor,L.(1999)以制度比较学的方法,结合实证研究,通过对比现有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现状,指出了存在的差距,还针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现象提出建立世界金融管理局,以解决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思路。但是,没有探究失衡的根源。而且他们认为,国际角度的金融监管已经从监管合作发展为监管协调。然而,即便是国际协调,也不能充分解决存在的金融风险,必须向第三个阶段发展,即超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成立,它拥有决策权、监督权和实施权。这样的一个超级机构不仅使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发达国家也同样需要。Hans Tietmeyer(1999)提出了面对金融全球化深化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建议。

Giorgio Di Giorgio和Carmine Di Noia(1999)建议欧元区内各监管机构进行重新组合,重组后的金融市场规管架构的基础是,在国家层次和欧盟层次上,将不同的目标分配给不同的机构。也就是说,金融监管的三个目标――微观稳定,投资者保护,效率与竞争――应该分配给相互分离的三个欧盟机构负责,每个机构都处在欧盟监管者体系的中心。这三个独立的体系应该以类似于欧洲中央银行的模式进行组建,并与负责物价和宏观经济稳定的机构紧密合作。这就是他们提出的欧元区的四权监管体系。

Giovanni Dell' Ariccia和Robert Marquez(2001)构建了“监管中的外部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机制问题,揭示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说明了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监管合作的难度。

Cornelia Holthausen和Thomas Rønde(2004)采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各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假定监管者的目的在于本国福利的最大化。他们把监管者之间的交流视作廉价谈话(cheap talk)博弈模型,他们研究发现:除非各个国家的利益完美地联系在一起,最佳的披露规管就无法实施;各国间的利益联系得越好,得到的整体福利就越高;银行为了逃避关闭可以选择跨国投资的战略,也就是说,银行倾向于选择最不容易被责令关闭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这就要求母国和东道国的紧密合作。

二、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国内学者王伟东(1999)从银行业、投资银行及银行业与投资银行的融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现状,为了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供给提供了便利。李哲(1999)提出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及当前国际合作的特点,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进行了展望。刘宇飞(1999)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探讨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了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的国际合作,认为这是在最后贷款人不能明确之时的预防性做法,并对国际合作的深化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孟龙(1999)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问题,认为金融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在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银行业运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当代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后果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深远,银行监管国际化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他还探讨了国际银行监管的原则和标准。潘金生(1999)认为金融监管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要职责,并对金融监管的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基本方法和目的以及国际金融监管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做法。

汤正旗、邓保同(2000)指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是金融业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并探讨了中国开展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问题。周道许、孔祥毅(2000),陈学彬、邓保同(2001)等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金融监管失灵的角度提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建议。汪倩(2001)从反面论证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探讨了国际合作的一般做法,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

朱孟楠(2003)教授从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动因入手对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进行了研究,提出协作的动因及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一般理论。他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得出了协调情况下的两个国家能够比不协调的情况下达到更大的福利水平的结论。他还研究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方式和运行机制,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障碍及其清除的途径。关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他研究了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形式与效应、主体与客体;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深化;中国金融的国际化及其与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合作等。但从其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深化一部分的相关内容来看,他的主要注意力在货币体系的协调与合作上。

郭春松、朱孟楠(2004)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考察了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动因,并在对金融监管国际协调合作的理论和我国的监管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孙焕民(2004)也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问题。他将金融监管的国际性互动交往分为三个层次:合作、协调和统一监管;在形式上表现为法律式的国际监管和协议式的国际监管。在国际协作中,国际规则也有两种不同的发展形式:从上到下的形式和是从下到上的形式。

张伟(2005)回顾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效应,并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进行了展望。梅睿哲(2005)从我国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途径。

邓大鸣(2006)从金融监管区域合作出发,比较了金融监管的全球合作模式与区域合作模式,运用动态合作博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金融监管区域合作的成本收益模型,认为金融监管的区域合作与全球合作模式相比,虽然是一个次优的选择,但却是一个现实而可行的选择。

林俊国(2007)在阐述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需求、供给和均衡问题,论述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李成、姚洁强(2008)运用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非均衡问题,研究发现,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金融结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据此,他们提出应基于国家利益建立分层次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机制;统一会计准则,加强信息披露合作,推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进步。

三、简要评述

总的看来,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问题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在各个侧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人从成因、影响和目标进行研究,有人利用博弈论进行研究,也有人建立了成本收益模型进行分析,还有人对合作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其主要观点有:利益是推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因;国家间的相关度影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决策;监管机构的国际竞争影响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金融一体化的加强会加快国际合作的进程;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可以分为合作、协调和统一监管三个层次与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和全球合作三个阶段;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中存在需求与供给的非均衡性;各国出于个体理性所做出的政策选择最终并未达到整体最优状态;相对于集中监管来说,竞争性的监管机构会出现低标准监管或监管不足等等。

然而,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这一课题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还比较薄弱,定量研究数量较少,而且离现实较远,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也是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方面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Carmine Di Noia and Giorgio Di Giorgio(1999),hould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Monetary Policy Tasks Be Given to Different Agencies? EUI Work-shop On“Macroeconomic Policy After EMU”,October 19,1999.

[2]Cornelia Holthausen and Thomas Rønde(2004),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BANKING SUPERVISION,WORKING PAPER SERIES,NO.316/MARCH 2004.

[3]Dombrowski,Peter(1998)'Haute finance and high theory:recent scholarship on global financial relations,'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42(1):1-28.

[4]Giovanni Dell'Ariccia,Robert Marquez(2001),Competition Among Regulators.IMF Working Paper,WP/01/73.

[5]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孙涛.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进展[J].世界经济,2002(4).

[8]李成,钱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理论解读[J].人文杂志,2006.

作者简介: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5篇

国际学术活动:自1999年10月以来,先后应邀访问过瑞典隆德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富勒顿分校、荷兰自由大学、德国亚琛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法国蒙比利埃高等商学院、加拿大皇家路大学、日本国一桥大学、那须大学、朝日大学、大阪国际大学、岛根县立大学、韩国江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澳门欧洲研究所、香港城市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与高校。

教学活动:主要承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法经济学、经济史等专业博士生的《经济理论前沿》、《金融理论研究》《世界经济理论与实践》、《法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等课程;世界经济、金融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硕士生的《世界经济统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实务》、《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教学。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经济理论、金融理论、劳动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在对世界经济周期、国际金融危机传染及其防范、国际汇率与利率的走势、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WTO、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货币供给调控理论、宏观经济分析等领域。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数学 金融发展 应用前景

引言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数学与金融学的交叉造就了金融数学。在二十世纪后期,金融数学在更多的地方表现出了应用的潜能。一方面,采用对应的数学方法来对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金融领域中涌现出了更多的实际问题也与相关数学与统计学中的理论相关,这也更强化了数学在金融领域当中的应用。

一、金融数学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从1995年开始,金融数学在我国的金融领域以及数学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引起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所关注。而国内的学术界,有一大批学术工作者,尤其是清华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系的宋逢明、北京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的史树中以及山东大学的彭实戈等人,在积极引进金融数学理论,进行金融数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对倡导金融数学理论结构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数学、形成对应的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工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96年,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将“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列入了国家的“九五”项目。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的金融理论也应该与国际金融理论同步,在国际金融数学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并形成与国际金融领域接轨的市场金融体系,而这些都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当中。

为了能够对金融理论、金融方法以及金融数学理论的应用提高到对应的层次,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以及应用的研究对我国金融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在学术上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当前在金融数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融数学理论及金融理论工具;金融工程技术与方法;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国家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对国家债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科学院在1997年组建了部级别的“金融避险对策研究小组”,其主要的工作在于将数学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金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对应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北京大学在1997年首次在国内建立起了金融数学系,用来培养新型的金融专业性人才。与此同时,该校还成立对应的金融数学以及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对金融数学学术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山东大学都先后推出了包括统计金融系等在内的科系,给金融数学这门边缘性学科注入了长足的发展动力。当前,我国的金融数学研究成分中包含有大量的数学成分,积极的开展了对金融数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这一方面可以使得数学理论家可以更进一步的深入到金融学领域,同时也更加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经济学家在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更好的应用数学工具来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问题,给我国金融理论与方法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二、金融数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

由于金融数学模型大部分都是在各种假设条件下建立的,也只有在假设条件之下才能成立,部分假设条件甚至与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差距与冲突。因此,在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也就不够理想,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发展。例如,CAPM理论只适合欧式期权,而与美式、我国的金融环境并不合适。即使金融数学理论的假设较为合理,因为金融环境中金融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需要对相关的理论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金融理论以及金融数学理论以更多的创新与发展。

(二)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了主要的方向

金融数学理论中的实证研究就是注重对数学的调查与研究,从实际的金融市场中获得对应的数据,分析并最终建立其对应的数学模型。一旦失去相关数据的支持和检验,一味的从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从模型到模型的分析将难以深入的揭示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规律。尤其是针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更加需要实证的研究方式。

(三)金融数学在我国的持续发展

金融系统是一个非线性、随机性的复杂系统,这给金融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整个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等方面,其波动性、随机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不完全等方面的问题给金融数学提出了难题。可以将我国的金融市场波动归结为随机问题,诸如:几何布朗运动,之后利用随机分析的方式对金融数学来了研究进行分析。但是,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大部分的情况与金融理论中的假设并不吻合,经常出现随机的异常波动。而近些年来,通过使用自回归条件下的异方差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一些小概率时间,一般的分析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重大金融震荡发生的原因,而分形理论则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同时,包括突变理论、冲击理论在内的金融理论在其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总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制度和体系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金融数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其自身理论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体系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跟上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我国国际金融学科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革和创新,并能与国际接轨,实现新的飞跃。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全国经济类院校和非经济类院校都开始扩张金融学生源。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 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国际金融学科面临的新变化 

近十多年来,国际金融学科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国际金融教科书也出版了很多,其中许多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下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金融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就其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其国内的金融日趋自由化和市场化。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的核心就主要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如何开放资本账户?如何在资本账户开放中趋利避害?由于其涉及到汇率制度安排、货币兑换、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的管制与放松和国际储备管理等这样一些国际金融学最基本和最本质的问题,因而也成为国际金融学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2、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 

内部均衡目标有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等基本目标和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等衍生目标,外部均衡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基本目标之外,还有贸易收支平衡、资本流动平稳、对外金融稳定、贸易条件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提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的地区、行业、部门分布合理等派生要求。而在内外均衡目标的追求中,不仅本身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因素的牵制和影响。所以,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成为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在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与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相伴生的区域化金融、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现,各种战略规划和构想、各种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不断涌现,从而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点和热点。 

4、以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主体的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国际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活动,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都越来越大,从而使跨国微观国际金融日趋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三、国际金融学的新变化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面对国际金融学的这些新发展,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 

1、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在理论的逐步展开中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只对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作简单的介绍和批判、将国际金融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务合一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应当加强对反映了市场经济普遍规律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数学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国际金融来说,这一原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急需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新的改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我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1、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横向目标。本文将横向目标确定为专门培养以下三类金融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在于培养以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的科研方法、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先进人才,此类人才有益于我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发展能够跟上国际的发展步伐,并能在国际金融的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则主要就是与金融实务相结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又可继续分为综合管理型人才、职能管理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等各种实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复合型人才,和“经济学+其他学科”复合型人才。 

(2)纵向目标。横向目标确定以后,还必须对纵向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做好一个系统的分类:对于专科生而言,专门塑造具有必备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本科生,则必须塑造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熟悉国际金融实务,并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等经济管理人才。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然将他们塑造成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力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经济学管理人才。一般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一部分则是管理型人才,突出的优势则是熟悉国际上的各种金融实务,能够在国际贸易之中独立承担交流能力,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根据国际金融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把上述的内容尽可能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要改革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好教材,目前在国内一些高校内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较为陈旧,权威性明显不足,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有的教材内容缺乏更新,与现今发展迅速的国际金融实务衔接不上,误使学生的认识有点滞后,不利于我国国际金融行业水平的提高。有的教材只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金融理论,缺乏与我国国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学习之后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因此,本着以上的问题,在选择国际金融系列教材上,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熟和规范的教材体系,另外,由于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而国际金融教材从计划、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最新的教材,出现一两年后也会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持教材、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涉及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操作,内容跨度很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必须多样化。 

首先,理论联合实际,推陈出新,新旧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抽象性、专有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方式要启发诱导、推陈出新,针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为一体的特征,应从当前的国际金融领域的具体实例入手,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以鲜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教学方法上,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其次,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应用性教学而言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金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征,很显然比许多其他学科,包括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性课程更具有广阔性和适用性。 

最后,借助现代多媒体实现双语教学,加强与国际接轨。作为信息革命的产物,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况,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动态,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近距离和直观地了解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多元化 

为培养合格的适合未来金融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除了从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外,改革和丰富考核方式也是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总体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就国际金融教学确立多样化的合理考核模式,包括围绕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课后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再撰写相关的探讨性论文;将考试方式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实务操作,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这些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理论探讨,2008 

[3]王群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4]张建友.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调整[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5]蔡庆丰,张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第8篇

03 新年献词

坚定信心 克难奋进 抓住机遇 再创佳绩 胡怀邦李军

06 专稿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泛长三角区域经济融合与发展 胡怀邦

09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政策

――2009年交银宏观经济圆桌会议纪要

18 专家视点

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中国机遇 夏斌

21 博士后征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银行风险管理 李红侠

27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研究 梁文宾/卢丽

31 国际金融

美元贬值的内外因素、目的及衍生效应 李素琴

3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 游春

40 美国投资银行制度之我见 冯晓菲 /姜凌

4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稳步推行金融创新促进银行健康发展 孙德顺

48 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 陈颖/尹一婷

52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流程银行变革研究 李翔

57 金融论坛

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聂育仁/董静

60 日本跨国金融并购的经验与教训 束庆年

2月份

04 专稿

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重大意义与现实挑战 交通银行课题组

10 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 王树同/周艳

14 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 景建国

18 博士后征文

汇丰集团私人银行案例研究及启示 叶菲/张红军

25 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郑新广/刘义成

30 金融监管

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状况及其对监管有效性的影响 阮建文/朴一/杜艳

33 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的问题与实施建议 唐斌/赵洁/薛成容

37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以事业部制改革推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 肖小和/陈江伟

41 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策略研究 费伦苏

44 IT业务

关于加强电子银行建设的思考 金百根

47 农村金融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启示 周建明

50 论农村金融市场构建 仇晓洁

54 信贷配给、民间金融及农村社会环境 赵永亮/张记伟/郭祥

58 关于民间融资存在问题的思考 刘安琪

60 金融论坛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研究 丁超

3月份

04 金融危机

美国财政政策激励作用的再认识 马丁・弗尔德斯坦

08 全球金融危机的新自由主义本质与我国的战略抉择 肖林/任新建

12 找准扩大内需着力点防止经济“启而不动” 樊彩跃

16 全球经济萧条背景下的中国税制改革 周红芳

20 博士后征文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研究 高山

27 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 姜海军

33 国际金融

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分析 马荣华

38 关于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趋势 施娅

42 资本市场

限售股阴影下的“大小限”问题探析 任海舰

46 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评级机构的监管 罗平/尚静

49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经济资本在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林佳瑜

53 次贷危机、银行业转型与流程银行的反思 唐国储

56 中小企业融资

基层商业银行的基础客户是中小企业 任宪富/赵晓军/刘伟

59 以开发性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孙雅璇

4月份

04 专稿

着力建设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微观基础 杨家才

09 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

――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 夏斌

14 国际金融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发生根本改变 迈克尔.杜利/戴维.福尔克茨.兰多/彼得.加伯

19 美国经济去杠杆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杨金梅

24 金融危机下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坚守还是放弃? 刘静

28 博士后论文

新一轮金融风暴正在逼近?

――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的再判断 张宗新/刘逖

3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金融海啸与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应对 邓黎阳

35 关于商业银行潜在问题的深层思考 刘晓婷

39 资本市场

证券投资基金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王彬

45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史晨昱

50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边晓磊/陈学彬

56 金融会计

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价格虚拟的隐蔽效应及监管对策 齐东平

60 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修订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影响 刘振宇

5月份

04 国际经济圆桌会议

全球经济:困境与转折

――2009年交银国际经济圆桌会议报道 张燕生/江瑞平/管 涛/张建华/徐明棋

13 专稿

金融危机的后震荡波 卡玟・M・蕾妮海特/肯尼斯・罗格夫

17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转型的范例 梁建邦

20 国际金融

积极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纪要

23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趋势及我国对策 曲凤杰

26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蔓延渠道的探讨 徐艳/何泽荣

30 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梁曙霞

35 博士后征文

银保协作视角下担保信用风险分散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顾海峰

39 信贷管理

并购贷款: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章珂杰

43 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思考 於颖华

47 风险管理

新资本协议下信用风险限额的界定与测算方法 赵正龙/王定铮/张峰/汤薇薇/金鸣

52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刘红忠/许一览

56 信用卡业务

影响银行卡追透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陈福录

59 关于改进我国银行信用卡市场的思考 戴萦袅

6月份

04 专稿

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无能为力吗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

08 宏观经济

债务危机离中国有多远

――中国对外债务可持续性状况评估 管涛

11 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及其使用问题探讨 刘崇献/徐枫

16 论社会收入差距的有效调节 谭丹/张红

20 资产价格波动与中央银行的目标

――理论分析与政策框架 张睿锋

24 金融中心建设

集聚金融优势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于永达/王浩

2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探讨 吕炳斌

33 博士后征文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分析与展望 罗猛

39 财富管理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张龙清/孟倩/潘江姗

42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影响 王胜邦/陈颖

47 寿险公司适用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影响与对策 李富贵/徐家俊

50 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项目的金融择优性支持与风险控制 邓薇

54 借鉴与思考

关于美国清理不良资产应对危机政策的研究 束庆年

58 淡马锡与挪威全球养老基金经营管理的比较分析 乔蕾/郭秀君

62 赞助营销与品牌价值塑造的关联分析 郭廷有

7月份

04 专家视点

实施更有效的投资刺激计划和经济稳定政策 阿兰・欧尔巴哈

07 金融监管

资本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提高资本的质量和水平 罗平

11 监管套利: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 时辰宙

16 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胡少华

21 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王竞/张静

25 国际金融

美元汇率:短期波动、中期趋势与长期命运

――美元汇率决定要素的分期限研究与走势预测 程实

32 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条件的重新思考 斯琴图雅

36 博士后征文

把握世博契机 发展会展经济

――兼议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李亚瑞/李亚敏

40 资本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研究 王莹

44 杠杆率限制与资本监管有效性研究 潘再见/陈振

49 金融并购

经济萧条时期银行的并购与成长

――以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例 李文魁

54 金融创新

美国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风险及作用机制

――兼议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龚斌恩

59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试论金融危机中法律回应的局限性 张敏

8月份

04 专家视点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交通银行课题组

10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政策推动下的脱钩:调高2009年-2010年预测 王庆/任永欣/章俊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杨明华/王林超

22 国际银行业

200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25 自愿承诺视角下赤道原则的功能分析

――基于人权与环境中心在乌拉圭Orion项目融资的申诉实践 陈胜/冯守尊

30 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和危机中的财务表现 孙章伟

35 博士后征文

在本土化实践中寻求金融创新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评析与展望 叶 菲

41 后危机时代美元地位研判及约束美元的对策 李建军

46 商业银行与期货业合作模式研究 张志勇

50 金融危机

试析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李佳/王晓

5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北京地区银行业交叉销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傅巧灵

59 农村金融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农村微型金融模式的探讨 顾建强

62 尤努斯模式并非中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道 王守贞/许可/邢增艺

9月份

04 专稿

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有效推进金融创新 李军

09 宏观经济

中国的汇率政策和亚洲贸易 Alicia Garcia-Herrero/TuuliKoivu

15 经济复苏处于关键阶段宏观调控更应着眼长远 蔡金荣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依赖和模式安排 褚华

25 国际银行业

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 李石凯

31 博士后征文

论货币政策与资产泡沫

――兼论当前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 方友林/陈茉

34 金融危机

金融结构演进中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对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的启示 马方方

40 论美元本位制下次贷危机的扩张机制 顾京

45 从金融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有效性 苏子杉

49 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仇书勇/龚明华/陈璐

54 创业板市场对商业银行发展机遇探讨 黄娅丽/单宏伟

58 金融研究

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战略转型

――交通银行成立金融研究中心的意义及其任务 连平

61 书评

《交通银行历史货币总览》述评 张继凤

10月份

04 专家视点

资产价格应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连平/徐光林

09 行长论坛

努力探索基层行推进“两化一行”战略的科学发展之路 顾生

12 宏观经济

中国出口中的汇率传递和计价货币 崔历/舒 畅/常健

17 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杨碧云/易行健

21 浅析流入我国境内国际热钱规模的估算方法 谢春凌

24 博士后征文

金融功能的全球化发展与银行业国际化 胡月晓

28 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与定价 曾刚

3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上市银行应当重视并加强市值管理 朱克鹏/杨涛

37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全额资金法预算考核模式的探讨 李瑞梅

40 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 郭桂环/王志亮/门

46 风险管理

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薛宏立

51 信贷工厂”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 林春山

54 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 蔡震

58 金融与法

金融危机的法治思考 全先银/胡滨

11月份

04 博士后论坛

后危机时代的中资银行发展战略与业务创新

――2009年交银博士后金融论坛纪要

09 国际银行业

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银行业的影响 Michael Pomerleano

14 世界银行业产业组织与发展趋势 鲍延磊

19 宏观经济

货币危机:资产运营视角的诠释和预警 张宝林/何小锋

23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杨琳

27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丁宪浩

32 行长论坛

关于商业银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若干思考 谭曙光

35 博士后征文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 孙兆斌

40 富国银行并购特征、绩效评估及其启示 肖建军/黄彦菁

44 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国际经验及启示 罗猛/陈颖/王胜邦

49 资本市场

创业板市场与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 胡妍斌

51 关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理性思考 邢剑琛/王孟夏/王林

54 关于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及业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朱俊

57 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王飚/李炎军

60 中国近代银行的文化启悟 何成钢

12月份

04 专稿

在第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致辞 胡怀邦

06 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

金融监管的五个前沿问题 谢平

09 抓住海西建设机遇促进福建经济金融快速发展 张志南

11 抓住历史机遇 全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钱文挥

13 危机挑战下的海西金融发展机遇

――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报道

19 宏观经济

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我国金融开放的思考 夏斌

21 站在十字路口的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 欧明刚/蔡鸿志

26 博士后征文

我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回购利率风险的度量研究 徐光林

32 风险管理

船舶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刘蜀曦

37 我国财产保险业的风险管理与制度创新 洪洋

40 项目融资模式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方法 徐冬冬

43 金融危机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研究 初昌雄

47 商业银行非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风险防范 康灵/谭芳丽

51 借鉴与思考

汇丰银行获取“嬴的权力”战略的启示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