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10 15:10:29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1篇

1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的依据是: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以下简称“岩土规范”)的3.1.1条文说明对工程重要性等级的解释是“《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将建筑结构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等级,都是从设计角度考虑的。对于勘察,主要考虑工程规模大小和特点,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由于涉及各行各业,涉及房屋建筑、地下洞室、线路、电厂及其他工业建筑、废弃物处理工程等,很难做出具体划分标准,故本条做了比较原则的规定。以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为例,30层以上的可定为一级,7~30层的可定为二级,6层及6层以下的可定为三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以下简称“高规”)将工程重要性等级进行了细化并分为甲、乙两个等级,与地基规范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基本相同。反映在规范中的内容归纳有“甲级包括: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米超高层建筑;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高层建筑;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00米的高耸构筑物或重要的高耸工业构筑物;位于建筑边坡或邻近边坡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高层建筑;有三层或三层以上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或软土地区有二层或二层以上地下室的高层建筑。乙级包括以上不属于甲级的高层建筑”。《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程》(SY/T0053-2004)指出:油气田及管道重要性等级都为一级。通过上面的叙述发现同样的工程不同规范出现不同的勘察分级。如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高层建筑在“高规”中定为甲级(即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而按“岩土规范”的规定,勘察等级应为二级。显然在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相同的条件下依据规范不同将会出现勘察分级的不同。因此,建议“岩土规范”继续引入“地基规范”的设计分级,并参照“高规”的勘察分级。将工程重要性分级的条文说明按以下理解并划分。一级: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00米的高耸构筑物或重要的高耸工业构筑物;位于建筑边坡或邻近边坡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高层建筑;有三层或三层以上地下室的建筑或软土地区有二层或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建筑。二级:不符合一级高层建筑;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多层建筑;高度200米以下的高耸构筑物或较重要的高耸工业构筑物;位于建筑边坡或邻近边坡的多层建筑和构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多层建筑;有一至二层地下室的建筑或软土地区有一层地下室的建筑。三级:6层及6层以下且高度24米以下的建筑。地下洞室、岸边工程、管道和线路架空工程、电厂、水泥工厂及其他工业建筑、废弃物处理工程等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应参照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

2勘探点数量及各类型勘探点比例

“岩土规范”的4.1.20的1条“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能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该规范的4.1.17对高层建筑指出“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但对其它建筑没有指出控制点的要求。而“高规”指出“控制性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且不少于2个”。一方面“岩土规范”与“高规”在控制点数量上面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岩规对控制点比例没有明确,在实际操作中不容易把握。本人认为,在勘探点数量及比例上的处理措施是:勘察等级为甲级的单栋建筑的勘探点总数不应少于5个,乙级的不应少于4个,丙级可适当减少勘探点,密集建筑群的勘探点可相互共用。不同类型的勘探点宜均匀布置,控制性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且对于甲、乙级勘察每栋不应少于2个勘探点,丙级不少于1个。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能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3取样和原位测试的样本数量

“岩土规范”4.1.20-2规定“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手则中》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每个场地每个主要土层取6个土样或做6次原位测试就够。合理的数量与场地大小、土层厚薄、土性的变异系数以及场地邻近已有资料的掌握程度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高规”4.1.7条规定“每栋高层建筑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数量或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应少于6件(组)次”。如何理解“每个场地”,若单栋建筑物,每个场地是指该单栋建筑物所在场地,若为二栋、三栋或为一个小区呢?勘察单位大都将每个场地视为一次勘察的范围。土性指标的变异性,用空间场中少数几个点的取样得到的力学性质去预测整个空间场地性质,必然会产生不确定性。点数越少,空间场地越大,不确定性也就越大。所以不考虑一次勘察范围的大小、建筑物的性质和高度,将其理解为每一主要土层的取样数量或原位测试数据大于等于6件(组),就算满足要求,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尤其是一些勘察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在施加操作中,勘察单位往往断章取意,将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变成原位测试数据不少于6组,这就更加可笑了。本人针对该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措施是。首先,对能采取原状土样的地层(如:粘性土)应该在规范中明确规定以采取原状土试样为基本控制指标;而对于不能采取原状土试样的地层(如:碎石土)才可以原位测试数据做为控制指标,以土试样作为定名的依据。其次,对于样本数量,应该参照“高规”对样本数量进一步明确,即对勘察等级为乙级及乙级以上的建筑,每栋建筑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数量或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宜少于6件(组)次;对勘察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内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数量或进行原位测试的次数不应少于6件(组)次。采取不扰动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对勘察等级为乙级及乙级以上的建筑,在基础底面下1.0倍基础宽度内宜按1米~2米,以下及勘察等级为丙级的建筑可根据土层变化情况适当加大距离。当样本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密勘探点。

4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岩土规范”12.1条指出“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的土或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时,可不取样试验进行腐蚀性评价”,所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是指有专门研究论证,并经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认可,或地方规范规定,并非个别单位意见。12.1.2-4又明确规定水和土的取样数量每个场地不应少于2件《;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地下水的腐蚀性,但对有环境水污染的地区,应查明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89)规定“:上海市地下水对混凝土一般无侵蚀性,在地下水有可能受环境水污染地段,勘察时应取水样化验,判定其有无侵蚀性”。各地执行各自的地方规定、规范的条文。规范既然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的口子,就是岩土工程师应该去充分把握的。岩土工程师应该从场地的环境条件、附近有无污染源(如化工厂)、上游影响范围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确认为微腐蚀性后得出结论是可以作为乙级及其以下勘察等级的腐蚀性评价依据的;对于甲级建筑甲级建筑应该按规范取样试验论证。最好对不取水样评价的场地由地方勘察单位(可以几个单位联合)整理腐蚀性评价材料,提出建议及其依据,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会作出结论,再由建设主管部门根据专家的结论形成文件就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了。比如:桂林本身就是山水甲天下的城市,漓江水质本身就可以接近或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而上游又有桂林市政府保护漓江水质的一系列措施,再依据目前已有的水质分析资料得出“桂林市地下水对混凝土一般为微腐蚀性”的结论是完全可行的。

5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取值

“岩土规范”3.2.2条的表3.2.2-1提出根据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对岩石进行分类,但未明确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是平均值还是标准值。在实际工作中某石灰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是65MPa,而标准值是58MPa,于是按平均值划分为坚硬岩,按标准值划分为较硬岩。而在“地基规范”中就明确是标准值。因此,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取值应该是取标准值。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2篇

收稿日期:2013-11-16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ER2013C40);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吕元(1975-),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及研究,(E-mail)。

摘要: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高年级才引入设计院实习等具体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笔者以建筑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科前沿引导、设计实践与基础教学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适宜初学者的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始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68-04

高校本科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深化教学改革。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提出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1]。

北京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之一,建筑学专业已成为首批参加试点的专业之一。 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如果学生入学之初就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工程实践意识,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中介入社会热点问题、真实项目与案例,有助于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认知专业、认识社会,较快掌握专业技能,有助于与高年级的实践教学衔接,从而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我校在一年级中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引入学科前沿问题,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阶段初步了解专业、认知专业、思考专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专业基础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科前沿理论,从操作实践中认知专业、学习技能、应用理论、拓展研究,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低年级最为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涵盖专业认知、基本专业技能、基本专业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及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内容,教学一直较注重对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及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教学,实践教学、专业研究方向教学相对不足。笔者以此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例,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新生研讨课两大平台建设,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现状与改革

结合我院推行的环节基础教学改革,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新生研讨课,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课程实施了如下改革。

(一)环节基础教学

我院推行的建筑学专业环节为主线的3+2教学体系改革,强调6个有关于建筑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环节(主题与命题、环境与形体、功能与空间、建构与实体、塑构与造型、表达与表现)贯穿本科5年的教学,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处于环节基础认知阶段,注重对专业基础理论的认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2]。

(二)工程素质培养

结合我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已经开展了相应的现场参观教学、工程师进课堂、工程实践教学、实地测绘等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

(三)学科前沿理论引导

近年来结合学科前沿、社会热点问题,将科研方向引入教学,引导学生探讨研究了城市、校园防灾,老龄化社会无障碍环境与设施,资源循环再利用与绿色建筑技术等问题,并完成相应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二、研究与实践

(一)完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原有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侧重基础理论教学。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目标应强调将工程素质培养与前沿理论引导纳入教学目标[3]。

(二)制定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强调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一核指环节基础教学;两翼指前沿理论引导、工程素质培养;三维一体指基础设计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考能力培养 (图1)。

图1 课程框架图

1.课堂教学引入学科前沿理论,结合基础理论教学进行拓展研究

将学科前沿理论引入课堂。 在基础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学科前沿理论,结合基础教学进行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的调研、分析等。如:在人体尺度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无障碍尺度拓展研究,调研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高龄人士及行动障碍人士的动作方式及人体尺度。

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发现专业方向来源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2.课堂教学引入专业实践环节,结合基础教学进行设计实践

将真实生活场景的设计与研究引入课堂。 结合宿舍、专教、教学楼、校园、社区等真实环境,在作业题目中引入真实地段,实际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设计实践。

将真实项目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引入课堂。 结合专业认知教学、实地测绘、调研等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院参观、工地观察、优秀建筑考察、家具和建材市场考察等实践教学。

将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引入课堂。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院建筑师开设工程导论讲座,参加作业公开评图环节,对作业中与实践相关的模块进行讲解。

(三)扩充与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相结合的作业设置

完善作业设置,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表1)。如资源循环型(recycling)装置设计教学研究(2011级)的基础环节教学目标为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与应用建筑设计相关的6个环节:主题与命题、环境与形体、功能与空间、建构与实体、塑构与造型、表达与表现,同时导入资源节约与循环再利用意识、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认知专业研究方向。此外通过校园真实环境引入、材料市场调研考察、经济造价预算、大比例实物草模设计、 1∶1仿真模型实地建造等设计过程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图2)。表1 作业设置情况表教学模块课程基本内容前沿理论引导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认知建筑概述学科专业方向导入—— 认识建筑——鲁滨逊的家原生态建筑真实材料考察表现基础 南校门测绘(含识图制图)——实地测量建筑钢笔画技法———— 设计解析建筑观察与分析(真实建筑)——真实案例体验作品复制与解析(大师作品)——大比例模型还原设计基础 功能、尺度研究 形态、二维到三维转换研究结构、材料研究 空间、流线研究宿舍改造设计(正常人体尺度)

拓展研究——轮椅上的生活

(无障碍尺度)平面构成 形体构成 纸质坐具设计空间构成(限定、组合、序列)节能意识(自然通风、采光等)

老龄化社会、弱势群体拓展研究—— —— 节材意识(可再生材料)—— 家具商场体验

生活环境设计实践

人体工学体验室体验日常实物(自然形态、人工形态)观察与生活体验真实材料考察

生活用具设计实践实地空间体验综合设计 (结合真实环境、热点问题选题)资源节约型装置设计校园防灾装置设计资源节约意识

全生命周期城市、社区防灾真实场景设计实践

大比例实物模型

实体模型搭建

图2 资源循环型(recycling)装置设计教学研究 (四)改革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缺乏必要的设计经验与设计方法,因此从认知、体验出发,通过研究进行操作实践,从具象思维引导抽象思维,从感性思维引导理性思维,从认知体验、拓展研究、设计实践展开教学,形成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体化培养(图3)。

图3 教学方法框架图

三、 结语

结合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完善现有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改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学科前沿理论,从操作实践中认知专业、学习技能、应用理论、拓展研究,有利于克服以往一年级学生专业初步认知过程长,与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和建筑设计实践之间缺乏衔接的弊端,从而在一年级基础课教学的专业认知层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2011.

[2]吕元,熊瑛,陈喆,等.建筑学低年级基础课程群建设探索[C]//200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6-218.

[3]吕元,熊瑛,赵睿,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体系研究[C]//2011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69-372.

Architecture preliminary teaching reform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ies in junior grades

LYU Yuan, LIU Yue, XIONG Ying, ZHAO Rui, ZHANG Qi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P. R. China)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3篇

《山西建筑》杂志于1975年创刊,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山西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部级刊物,山西省一级期刊。本刊为旬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印刷精美,内容丰富。杂志社设有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和排版中心,共有采编40余人,主编1人,副主编3人,责任编辑3人,编辑30余人。

山西建筑主要栏目

    本刊设有专家专稿;规划建筑;结构抗震;裂缝成因及防治;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及应用;水暖电气;市政工程;建筑业论坛;质量控制;建设经济、概预算、招投标;道路桥梁;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机械与设备;园林、绿化、环保;测量;水利工程等20余个栏目,是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广大读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

    《山西建筑》在刊登优秀学术论文和建设科技信息的同时,还开辟有名人专访、单位介绍及广告宣传专栏,介绍业界名人的创业历程以及企业的形象宣传。

山西建筑投稿须知

1、论点新颖,论证充分,结论可靠,条理分明,数据准确,文字精练。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启蒙教育建筑设计初步 自主能力培养兴趣培养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the 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s. Through solving the problem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independent capacity for architecture desig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Initial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dependent capacity forming; Interes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国建筑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各院校都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如培养人才既要有艺术感悟力,又要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人文素质的合理组合等。低年级开设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的入门课程,这一阶段,教师要承担起学生们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启蒙教育,学生们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学习兴趣及专业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取决于该阶段。因此,《建筑设计初步》的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现状分析[1][2]

大一、大二的《建筑设计初步》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师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教学的现状来看,建筑学一年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需完成从文化学习( 文外史、数理化) 到专业学习的转变,对于建筑现状和将来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他们刚刚开始接触,还只能停留在直观、笼统的感性认识层面上。很多同学对于建筑学的学习方法都不能很好的掌握,过程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教师的帮助和辅导,时间跨度几乎要占据一、二年级。问题集中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上:

2.1基本功底薄弱

随着近几年本科教育的大规模扩招,许多高校增设的建筑学专业在招生时加试徒手画都只是走过场。高考的模式也决定了学生们不是为了兴趣选择专业。所以现在我们建筑学专业生源的美术功底都比较薄弱,对一些基本的美术常识、绘图技法都不很了解,这些问题都留给大一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点点培养和启发。在这种模式下,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细胞”,兴趣和爱好更无从说起,经历了一学期的授课仍然对所学专业很茫然,甚至仍然不得其法,无从下手,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很大的被动性。

2.2 课程较多,能利用的时间较少

一方面,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授的内容很多。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们要系统的学习素描、色彩、建筑制图等先修课程,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构思、图示学会表达,进行模型实验等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在这个阶段,又有大学里面基础课程,譬如英语,政治、数学、计算机等等的学习。开设课程种类繁多,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强制要求又会使得学生们在时间分配上不得其法,没有安排好的话就会厚此薄彼,丢三落四。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反映时间安排分配的问题,学习重点如何把握的困惑,虽然不能排除学生们偷懒心理的因素,但这个问题仍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解决好。

3、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3][4][5]

基于这些现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学专业教师,在很多方面应该多下功夫,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3.1 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思维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严酷的竞争和高考机制下,学生个人除了个别有家庭熏陶的,

职业意识无从谈起,对建筑的认识几乎都是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进入建筑学专业仅仅是出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判断,对自身特长、才华以及兴趣了解也都一无所知。所以现在建筑学专业生源的美术功底、空间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都很薄弱,动手能力差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他们在学习初期还难以适应建筑学以图形和空间为分析对象的思维方式。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时时关注学生心理过程的变化,把建筑学的课程教学变成一种有意思的课程,利用各种课题的综合性寓教于乐,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兴趣深入研究了解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尽可能的拓宽知识面。如大一《建筑初步》教学中设置《建筑施工图抄绘训练》与《大师住宅名作解析训练》作业,辅导学生时尽可能规范学生使用铅笔、丁字尺等建筑绘图工具,以及用铅笔工具进行徒手线条练习。与此同时一方面要讲解建筑制图的方法和知识,另一方面要利用实例为学生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对建筑的鉴赏能力;在辅导学生进行外部空间体验分析训练和空间认知设计训练作业的时候,一方面要通过理论课讲解建筑空间的概念和认知方法,人体尺度在建筑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培养一种细致观察人的行为与建筑的关系,身边建筑与环境设计案例的习惯,学会体验不同建筑空间,以及切身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空间能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在实践中建立建筑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印象(图1—图4)。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完成每个作业,关键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能从作业当中掌握作业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学到一种不同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培养新的思维习惯,建立起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能够自主的学习。

3.2重点要加强基本功训练

建筑学专业跟别的专业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动手能力,履行一种近似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环境中“做”设计的模式,而建筑学所涉及知识范围又很广。作为刚刚涉及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那么基本功的训练当然还是应该重之又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以高年级甚至以后都是用电脑绘图为理由,基本的徒手功夫都不好好学、认真练,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思想,基本的绘图习惯、钢笔画的徒手练习、色彩感觉的训练以及透视图绘制方法等等这些基本功都是我们必须掌握并且要不断加强的。在低年级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大一阶段)教师都要努力引导学生重视这些内容的训练,通过评析学生的钢笔画作业,开展专项表现课程训练,以及对学生每一次正图完成深度的高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的意识和兴趣。因为这些基本功都会潜移默化或者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学习过程,训练的不仅是徒手能力,更是建筑的基本感知能力,所以基本功训练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是我们建筑学基础教学的重点所在。(见图5)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增进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很强。一方面是由于进入大学不久,不能完全从中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另一方面也跟学生自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作为教师,就必须就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一方面要努力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习;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严格把握各个作业的进程阶段,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和锻炼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建筑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很多很广,完全依靠课堂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所需知识汲取量。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大量的工作需要课后去完成,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好好利用课后时间,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能够通过相关课题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丰富相关的建筑知识。好的习惯以及查阅资料能力的提高能够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建筑基础教学中这一点也不容小觑。

3.4 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意识。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绞尽脑汁画图,老师即兴发挥式看图,看到那里讲到哪里,这种现状应该得到改变。低年级基础教学中应提倡师生之间互动,强调学生之间交流。如我们在建筑学一年级设置的《外部空间体验分析训练》的课程中,就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地场所空间体验,在教师讲解基本的体验方法后,尽可能调动学生的自主调研认知的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动性。对于学生在该训练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平等的与学生共同探讨,启发式教学,不包办代替;并要求进行PPT小组汇报讨论,鼓励和创造学生相互交流的更多机会,求得对该训练任务的完成。每一个作业都讨论交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个人阅读资料无法代替的,讨论使学生得到了宏观思想的交流,增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团队合作意识是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尽可能的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时间,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和表现热情。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具有被他人认可的价值取向,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思想得到大家的赞同,就会自觉主动地深入研究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创新能力。

4、结束语

建筑学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建筑教育界的共识。只有在一二年级的学习工程中掌握好扎实的建筑基本功,培养起对建筑设计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很好的过渡到高年级正式的设计课程中。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方法相结合,时时关注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摸索和总结教学经验,逐步完善教学内容,实时改进教学实践方法,才能达到建筑学基础教学任务的顺利地完成,帮助学生为其后的设计系列课程打下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黎志涛,建筑教育面对当前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 ] ,建筑学报,2007 (5) :6-8.

[2] 许勇铁,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福建建筑,2008 (12) :128-130.

[3] 刘源, 建筑启蒙教育与学生主体能力培养——对“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思考,科教文汇,2012 (07) :38-40.

[4] 孙晓鹏、罗朝阳、殷勇, 传统建筑设计课基础上的超越与发展,山西建筑,2008 (10) :225-227.

[5] 李真,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科技信息,2007 (24) :502,511.

附作者简介:

戴慧,1980年11月,女,安徽省安庆市人,汉族,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张笑笑,1982年8月,女,安徽省淮北市人,汉族,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助教,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研究;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5篇

[关键词]超量恢复理论 建筑学设计课 设计竞赛 赛练结合

[作者简介]解旭东(1979- ),男,山东青州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山东 青岛 2660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44-02

一、引言

当今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的需求,正在引导着设计课程教学的转型。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建筑设计市场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建筑设计竞标体制的引入,使得大量国内外设计公司参与到相应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中来。这种以“竞标及设计竞赛”为先导的行业运作模式,在提高了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教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个模式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由学校学习走向社会工作的过程,就是由“设计练习”走向“设计比赛”的过程。因此,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从训练强度与提高竞争力来讲,可以从面向比赛的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中得到启发。因此将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 “赛练结合”培养模式,应用到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中,从而提高建筑学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促进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发展。

二、由“超量恢复理论”到“赛练结合模式”

(一)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训练模式

“超量恢复理论”是当代竞技体育训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具有节奏性的常规训练、适度过饱和的竞技比赛与合理的间歇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运动员的潜力。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低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为基础,通过高强度的比赛来刺激运动员肌体的超量补偿的过程,通过多次适宜比赛负荷的刺激引起肌体多次的适应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肌体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保持高水平运动竞技状态。“超量恢复理论”注重对适度超量的运动强度控制,注重对运动员身心潜力的挖掘,注重具有节奏性的训练模式的塑造。

“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训练模式,改善了运动员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负荷量大、强度偏低、运动员容易出现疲惫状态的问题。对于运动员突破自身能力的“瓶颈”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训练模式的应用,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在世界各种顶级赛事中取得成绩奠定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二)“超量恢复理论”对设计课教学的适应性

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是建筑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于五年的专业学习中。该课程以“建筑类型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不同建筑性质、面积大小以及复杂程度的设计训练,如景观小品建筑、教育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观演建筑、居住区规划、高层建筑设计等,来培养学生的规划、建筑与景观方案设计能力。

建筑行业市场以“竞标及设计竞赛”为核心的行业运作模式,引导着当下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转型。笔者认为,“超量恢复理论”作为面向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重要理论,对于设计课程教学的改良具有适宜性。这是由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具有前文所述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模式的一些基本特质:首先,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周期与运动员的训练周期相似,具有较长的时间持续性,学生需要面对数量多、强度较大的长期技能训练;其次,现在开展的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育具有通识性,注重基础设计方法的培养,与运动员所进行的长期基础性训练是相似的;第三,学生毕业后大多需要走向建筑与规划行业设计岗位,他们所面对的以“竞标”为核心的竞争环境,与运动员所走向的竞技场具有相似性。因此,基于这种不同专业的相似性,将“超量恢复理论”引入设计课教学中也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三)设计课程教学领域“赛练结合”模式的提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向行业竞争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与面向赛场的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相似性,决定了“超量恢复理论”对设计课程教学的适宜性,同时也为“赛练结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此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学生随着年级增长,学习热情逐渐衰退;一部分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设计水平在高年级也会出现瓶颈。经过与教师和学生的座谈及认真分析,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恰恰是“类型学”建筑设计课程体系的弊端造成的。以“建筑类型学”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不同规模、类型建筑的多方位接触,使学生对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类型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学习认识,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把握建筑主题和提升设计技巧。但也存在其弊端:首先,课程内容较为死板,具有重复性。每个学期会进行1~3个课程设计题目,往往是建筑类型的变化、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教学方法及模式单一、重复,从而难以激发学生设计激情,造成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态。其次,课程内容对于工程实践重视度弱,缺乏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都有一定的了解,但都不够精通。它对于建筑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实践内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考虑较少,缺少对一些专项问题的深入性研究,带来了学生设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的瓶颈。最后,课程内容对于前沿设计动态及思潮关注度较差。基于“类型学”的设计课程往往是对一些常用建筑类型的设计题目,不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学科前沿讨论的新思想、新问题,对于学生的启发性较弱,对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缺乏培养。

“类型学”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更多关注的是基础性训练,其缺少的恰恰是类似的体育竞技比赛的高强度“刺激”以及随之到来的设计水平的提升。而建筑学领域的“设计竞赛”关注的是学科前沿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和开放性;其成果要求的层次上都远远超过普通的课程设计。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原理,将“设计竞赛”引入到“类型学”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之中,学生通过参与设计竞赛达到学习强度的“超量”。通过“设计竞赛”与“日常设计练习”优势互补,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型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的同时,体验了行业竞争气氛,建立了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迎难而上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深入探索能力;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先进思潮、先进设计方法,并诱使其主动扩充跨学科知识储备,进而改善基于“类型学”的建筑设计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赛练结合”式设计课的教学组织与实践

从2008年开始,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开始在建筑学二年级至五年级进行了“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条件与基础

1.专业能力基础。建筑学专业学习具有其阶段性,低年级是学生设计基础、设计意识的培养与初步形成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开始逐步具有独立探索及应对复杂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四五年级学生普遍具有应对综合建筑问题的能力。不同年级阶段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开展相适应的“赛练结合”设计课教学的基础条件。

2.竞赛题目“量”与“质”的把握。当下设计竞赛的数量繁多、主题多样,这为竞赛与教学带来了各个时段匹配的可能性,具备了与教学结合的良好条件,在“量”的层面上保证了“赛练结合”式设计教学的开展。但数量繁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的建筑设计竞赛,授课团队对于竞赛“质”的选择尤为重要。

3.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与时效性。“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需要依托开放的信息平台。国内外的最新图书、杂志,尤其是网络资源,都是教师团队及学生便捷、高效地了解当前行业前沿的设计思潮及主流动向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组织

建筑设计竞赛从竞赛的主旨上可大致分为:提案类设计竞赛和概念类设计竞赛。面向学生的提案类设计竞赛往往是为某一特定事件或者特定主题而举办的设计竞赛,如2008年的“重建精神家园――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设计”大学生设计竞赛。概念类设计竞赛从构成上来说则非常丰富,有的是侧重于社会理想和态度的诉求,有的则是纯粹出于对建筑教育的理想化实验;有的偏重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偏重某一专业领域深入研究。可以说,设计竞赛题目的不同,就会带来训练重点的不同,反映在教学中就有其适用的阶段性。如何将竞赛题目通过合理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教学目的,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充满技巧的课题。总结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赛练结合”式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得失,需要把握三个重要方面:

1.竞赛题目的适时性。竞赛题目需要同各院校已经比较完善的设计课教学体系相结合,把握以教学为主、竞赛为辅的基本原则,将层次各异的竞赛题目融入每个教学重点不同的学习阶段尤为关键:(1)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入门及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主要训练包括建筑与空间的认识、美学素养的提升以及调研、模型制作、计算机制图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一阶段适合引入少量的主题比较明确、规模较小、复杂度较低的概念性设计竞赛,例如一些空间主题的竞赛和建造主题的竞赛。提倡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设计思考、设计表达及动手能力,注重团队协作氛围的创造。(2)中年级(三年级)学生处于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主要以培养其处理较复杂功能的技能,加强建筑的环境、人文意识,理解建筑单体、群体与环境的关系为目标。这一阶段适合引入部级的学生设计竞赛,提倡跨校的设计竞争。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以独特视角解决不同层面的设计问题的能力,要注重设计构思过程的表达以及设计成果的完成度及整体性。(3)高年级(四、五年级)学生处于面向职业发展及继续深造的学习阶段,主要以培养其宏观、抽象设计思维能力,注重以城市、人文、技术及跨专业的视角对于设计的引领,强调复杂建筑问题解决能力及设计深入能力的塑造。高年级阶段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品质较高的国际型学生设计竞赛,或者概念性和提案性的行业设计竞赛,以提高学生面向设计市场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视野,拓展其不同文化背景设计知识的储备。

此外,笔者提倡在中、高年级引入具有研究深度、广度以及前瞻性的设计竞赛,这一类竞赛不但可以激发创新思维,促使专业知识、设计思维、设计方法等多个方面的提升,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可以对学生在未来选择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起到指引的作用。

2.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效。“赛练结合”式设计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较为灵活,提倡自愿参与。教学结合竞赛的时段应根据课程的强度进行调整,注重节奏性,张弛有度。竞赛题目与日常教学设计题目可以同时作为备选任务书,由学生自主选择。另外可根据竞赛题目的大小,允许学生组队参加竞赛,甚至是跨年级组队,而不必拘泥于传统教学中按年级设置题目,每个学生一个成果的形式。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起到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的作用。

3.竞赛数量的合理性。学生参加竞赛数量与环节上要严格控制。很多学生在参与设计竞赛获奖后得到了丰厚的奖金,并且获得的设计竞赛的证书成为他们就业、出国的重要敲门砖,于是许多学生对设计竞赛表现出过度热情。对于学生获奖的意义要合理引导,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竞赛获奖引入过量的设计竞赛,而是要注重参赛过程及成果质量的保证,避免学生由于同时在做多个设计竞赛题目带来了设计相似度高、深度欠缺的问题。笔者建议每学年的一个学期或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设计竞赛开展教学,不宜过多,避免强度过大造成的学习疲惫。

(三)“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成效

从2008年开始,随着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引入“赛练结合”模式,并且随着“赛练结合”模式的开展与经验总结,我们很好地将设计竞赛适时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二年级结合“营造实验”环节参与了“山东省纸板建造设计竞赛”;三年级根据教学目的参加了2008年的“重建精神家园――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设计”大学生设计竞赛和2011年主题为“绿色与再生―― 图文信息中心”的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等国内竞赛题目;四年级、五年级组队参加的“UI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开放建筑”系列国际竞赛以及美国“两个世界基金会”(The Two Worlds Community Foundation)组织举办的“亚利桑那的挑战”(The Arizona Challenge)国际建筑设计学生竞赛等。学生共获得国际竞赛一等奖1项、银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20余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培养了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设计能力得到了持续性提升,对学生的高水平就业与深造都有明显效果。同时,教学团队的凝聚力明显加强,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学院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动作用。

四、结语

竞赛对于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来说,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一个补充和激励的机制。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式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模式,是从实用主义角度,依托市场及学科特点,推动建筑学教育不断进步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建立设计竞赛与教学之间的稳定联系,结合课程设计引导竞赛环节,赛练结合、以赛促学。

[参考文献]

[1]林鹏飞.“以赛代练”在训练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息,2008(13).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6篇

Abstract: Frequent safety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society and enterprise, and adversely affected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safety accident causing theory, safety culture is the root cause of safety accident. Therefore, safety culture cultivating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lowing safety accidents rate. Based on the multiple-project hierarchy management mod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concept and the 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were defined. And three-level incentive strategy of forming safety cultur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was propo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关键词:安全事故;安全文化;安全激励策略;文化建设;安全绩效

Key word: safety accident;safety culture;safety stimulation strategy;culture building;safety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12-03

0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增加。建筑业总产值与GDP的比值从2004年的17.9%到2015年的26.2%,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然而,近年来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又大幅上升,2017年3月25日到28天短短四天时间内建筑业发生了5起安全事故,造成24人死亡,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制约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在于安全事故的防范,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应以安全事故指因理论作为指导。行为安全“2-4”模型[1]是我国在古典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并细化管理因素的现代致因理论,该模型指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因素则是员工个体的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根本原因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而安全文化则是安全事故的根源因素。从国家安全生产治理的宏观层面和建筑企I长远健康发展的视角来看,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塑造是首要之举。邹小伟等人[2]通过案例研究指出建筑业应树立‘零事故’安全文化,且这种安全文化获得建筑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基层作业人员的承认,才能保证安全行为。王秉、吴超等人[3]研究指出安全文化具有基本、直接、深层外延等三个层次的功能,其中基本功能指满足安全需要的功能;直接功能包括导向认同、情感与凝聚、认知教育和规范调控等功能;深层外延功能包括融合与守望功能,辐射、增誉、激发与跃迁功能,三大功能彼此影响、相互促进,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强劲动力。

实践和理论证明,安全文化对于建筑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需以长效的激励机制得以保障,田利军等人[4]指出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内部激励的控制。因此,本文将在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安全激励机制的运行策略。

1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机理

1.1 安全文化和安全氛围的概念

根据《辞海》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随着文化与社会生产各方面的结合,如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等,文化被赋予更强的功能。安全文化就是将文化与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相结合的典型,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专业术语,但对其定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总体而言,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认可的关于安全的共识,这些共识渗透在企业各种活动中,是愿景、制度、理念、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元素有序的综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因此,安全文化一般是指公司层面的安全文化,如企业层次的安全文化。

安全氛围则是指组织内部关于安全的气氛和情调。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和唯一性等特征,导致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临时组建一个职能完备的柔性组织,随项目的开始而开始,项目的结束而结束。同理,施工班组也是随分包工程的开始而开始,随分包工程的结束而结束。因此,安全氛围涉及项目级安全氛围和班组级安全氛围。

1.2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形成机理

安全文化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源原因[5],因而建筑企业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保持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安全文化不是组织随机自然形成的,需要正确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根据建筑企业多项目分级管控模式,结合行为安全的传播属性,构建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机制。如图1所示。

建筑企业或项目部以安全宣传、教育和设立安全奖励基金等激励方式,自上而下引导管理者和项目现场工人的安全行为。具体、实在的引导和刺激政策能够促使管理者和工人个体产生安全行为的紧迫感和奋进感,从而塑造和固化组织成员个体的安全行为模式。根据行为传播理论,组织成员个体的安全行为将在以自身为核心的影响范围内传播,产生持续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从而促使较小范围内的安全氛围的形成。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大都以分包的劳务施工班组为单位,进行协同作业,因此,安全行为的传播和示范效应首先在班组内出现,并逐渐在班组内形成良好的安全共识,逐步扩展到项目部的其他班组,形成班组级安全氛围。

建筑施工专业协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级班组安全氛围通过各种显性、隐性的方式实现了安全氛围的交融,如通过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安全技术交底、思想观念的交流沟通等方式。随着沟通交流不断深入和渗透,班组内和班组间的安全氛围逐渐形成新的安全共识,包括安全观念、制度规章、流程等方面的共识,既项目级安全氛围。项目级安全氛围是班组级安全氛围的延伸和扩充,能够覆盖没有顾及到的班组间安全氛围。

一般情况,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业务涵盖房屋建筑、市政、水利、道桥、港口等大型工程,不同性质的项目呈现不同的安全氛围,最终形成分(子)和总公司的安全文化。总之,企业需要依据各项目类型,综合考虑地区因素,塑造符合客观实际的企业安全文化。

2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营造的激励策略

2.1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总体激励思路

根据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形成机理,提出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总体激励思路。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的营造应从内容和形成机理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出发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安全文化包括了观念、制度、安全教育和安全物态等文化内涵,其中观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教育培训是中介层。另一方面,根据安全文化的形成机制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层层递推,环环相扣,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机制为:工人个体班组级安全氛围项目级氛围公司安全文化。

鉴于此,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总体思路应从上述两个维度综合推进,利用差异化、多层级安全激励策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

2.2 建筑企业多项目安全文化营造的激励策略

2.2.1 班组级安全激励策略

受“安全股票”和“隐患买卖”两种针对一线工人的经济激励方法的启发,提出基于危险源的班组级安全激励策略。班组级安全激励是指项目经理对施工班组采取的安全管理办法。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主持下,全面识别项目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并建立项目危险源库,以班组为单位合理分配,实施班组长责任制。班组长责任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分配,班组长需要向项目部提交正式的安全承诺,最终按危险源管控的结果为评价依据,对班组长和工人进行奖励和处罚。奖励或惩罚的额度为危险源管控的成功数或失败数与各危险源的价值量的乘积(其中危险源的价值量按实际管控难易程度来确定)。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上述激励策略使得项目部与施工班组间建立起了激励与被激励关系,并催生了施工班组间在施工安全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极大程度激励施工班组对安全的追求,增强了安全积极性而促进班组级安全氛围的形成。

2.2.2 项目级安全激励策略

项目级安全激励是指企业级对项目部的激励。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一般由质量、安全、成本、采购、技术等部门构成,受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其中项目的安全管理受到质量、成本、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项目经理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更是项目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项目级安全氛围形成的激励不能只以安全员和项目经理为对象,还要把相关联的质量、成本、材料等部门加以考虑。赋予各部门明确的安全责任,按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奖惩。具体而言,将主体工程及分包工程、劳务分包项目的安全管理责任分配到各部门,而项目部的安全员负全面监督和指导职能,以效率为原则,根据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安全投入考核评分进行奖惩。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而不只是安全部的责任,极大程度的促进了项目级安全氛围的形成

2.2.3 企业级安全激励策略

企业级安全文化的形成与项目级、班组级安全氛围的形成稍有差异,差异的存在源于公司层面的安全管理与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项目现场的安全氛围和公司安全文化的形成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培育和发展总、分(子)公司安全文化的激励应分为硬性激励和软性激励两个层次。硬性激励是指分(子)公司必须实现预定的安全目标,根据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一般性的奖励。公司层安全目标如下:

①努力实现“五无”,即全年无死亡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生产性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无坍塌事故;②减少重伤和轻伤事故;③坚持一标四规范,现场自检合格率100%,优良率82%以上,大型设备完好率90%以上;④文明安全工地。

现有理论和实践都充分得证明了组织成员之间的非正式沟通交流、正式的安全会议均对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除此之外,安全活动日的举办、管理者对外交流学习以及提案和建议等方式均有利于公司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沟通交流、会议、安全活动日、对外交流学习等投入不能量化其效益,故称之为软性激励。对于公司安全总监、安全部门主管、分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激励,应侧重软性激励,增加沟通交流、鼓励建言献策和主动学习。

3 结论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总体上分为三个过程,及班组级安全氛围、项目级安全氛围和企业级安全文化的营造,且各个过程由于组织分工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决定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营造的三层级激励策略。班组级安全氛围是基于危险源的分配和管控绩效进行激励;项目级安全氛围的形成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班组的协同管控,依据协同管控的绩效进行激励;企业级安全文化的培育发展应以硬性激励为基础,增强软性激励。

本文提出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三层级激励策略,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没有考]各企业经营模式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许素睿,项原驰,任国友,等.新的行为安全“2-4”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04):29-33.

[2]邹小伟,邓铁军,周祥蕴.打造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6):77-84.

[3]王秉,吴超,杨冕,等.安全文化学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08):7-12.

[4]王景博,田利军,陈甜甜.内部控制_安全文化与航空安全_田利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8):1-5.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建筑工程中级论文第8篇

关键词:CDIO 一体化课程体系 古建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8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倡导工程教育应当从科学向工程回归。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

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源于科研、企业中的设计项目、生产项目、研究项目或问题为载体,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找到如何完善自身知识框架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有机、系统地将项目设计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活动,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以项目为主导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新体系是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2.1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有精心规划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项目,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课程体系基于学院能力指标体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高度融合、高度关联的课程与项目,建设从三级到一级项目逐级递进的一体化课程。

2.2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深厚的技术基础工作认知,CDIO的基础教育,不是简单削弱基础课程,而是根据工程的需要,为某个工作流程或整个过程重要的、持久需要的基础;为今后发展、进取需要的基础;建立一个长期为学生提供认知和发展的框架,学生能够从基础来分析、思考和设计问题。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将知识融入实践项目中。创建新产品、工艺和系统,CDIO为学生创造现代工程师的工作环境,以团队为基础创新工程产品、流程和系统,通过以项目为基础和动手学习,培养工作经验而整合课程,工作环境考虑先进性。

了解研究科技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不仅是了解技术,还要了解它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相应的责任;他们必须保持高度的道德标准,同时在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过程中,制约商业化环境因素。

3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3.1 开设古建筑工程导论课程

开设工程导论课程,有利于让学生理清专业学习的结构和基本思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并加强学习工程的动机。建议开设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由于学生还没有基本的工程教育理念,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学生工程概念的建立。通过聘请古建筑设计或施工方面的专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到本学校进行职业的介绍和主题讲座;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古建筑设计或施工现场参观,给学生最直观的职业环境体验和职业过程了解。使学生明确将来的任务和责任,更有利于在学校的项目教学中开发CDIO技能。

3.2 课程按照项目分级

依据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迁移的基本原理和学习层级理论,按照项目的规模、涉及的能力范围及程度划分为三个层级,通过三级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进行项目设置时,要求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设计制作实践项目,让学生能通过构思、设计、制作、实现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

一级项目,综合项目,包含古建筑主要的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综合项目。通过引入行业与岗位实际项目重点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技能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化项目的能力。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的一级项目有:仿古建筑设计项目、古建筑修缮设计方案项目、古建筑施工方案编制项目等。

二级项目,课程群项目,基于多门课程、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能力要求。主要训练应用多项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的二级项目有:古建筑工程经济标编制项目、古建筑施工组织方案编制项目。

三级项目,课程项目,基于单门课程,为增强该门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而设,主要训练专项技能及应用能力。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的三级项目有:木作工程修缮设计施工项目,瓦作工程修缮设计施工项目,油漆彩画工程设计施工项目等。

3.3 集成化课程体系

以项目为主,把学科穿插其中做关联。这需要教师的团队合作,无论教技术课、专业技术课或者专业课的老师都要共同合作,研究怎么把课程关联起来。进行课程的整合,例如可以将古建筑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应整合成一门课程。化整为零可将原有的知识点分散到各专业技能课程中,例如将中国建筑史一课中的木作、瓦石、油漆彩画知识分别放到专业技能课程讲解。前置体验课,例如在学习专业技能课的设计和施工课前,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项目的难易程度,将一级项目在前面1-3学期实施,然后在第4学期里设置二级项目的综合训练项目。5,6学期通过一级项目综合项目设计和在企业实践,提高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项目课程体系框架进行了一体化的整合,更好地解决了项目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好地进行同行业岗位对接。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三大战略[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