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02 23:15:11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瞄准具,测试仪,设计与研究

 

某新型瞄准具是一种航空光学射击瞄准具,它装备于某型歼击机上,可用于配合航炮、航箭、导弹、炸弹等武器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瞄准攻击。从结构上来说该型瞄准具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因此,对其进行检测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配电盘对瞄准具的各个部件进行通电检查,将检测出的结果人工填写到瞄准具检测记录中去,并对照检修记录中的标准来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由于瞄准具检测需要进行到部件级,需要检测的部件包括综合校验和电动机在内共有10个部件,因此检测瞄准具的全套配电盘就有10个之多。而目前使用的部件测试和总校测试配电盘都是机电式的,这类测试设备主要存在三个文面的不足:

(1) 测试精度不高,配电盘上的测量仪表采用的都是机械指针表头,分辩率底,容易产生误差。

(2) 智能化程度低,使用配电盘进行测试工作时,用户须根据报表逐项设定状态参数,并判断仪表指示的性能数据,填写测试报表。这样工作,操作方法复杂,效率低,且易产生误操作。科技论文。科技论文。

(3) 兼容性差,对于瞄准具的10个部件,用传统方法检测需要10个配电盘,且每个配电盘只能测试一种型号的部件,甚至仅用于一种型号的电路板,这给维护人员使用及其维修和保管带来很多不便。

针对以上的缺点,我们研制了一种用于瞄准具技术性能检测的通用性微机检测系统(简称ITS-3)它是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高,仅一套系统即可完成全套瞄准具的检测。

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电源箱、接口箱。它提供检测所需的各个接口(如:电压通道、电流通道、电阻通道、DA、AD、DI和DO等)、使被测设备工作所需的外激励电源(电压、电流等)、以及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微机本身)。系统的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提供了检测系统的工作环境;应用软件包括检测程序、检测数据库、文本文件等。

下面分别介绍ITS-3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构造特点。

1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基本工作原理

为了解决机电式配电盘通用性差、智能化程度低、测试精度不高等缺点,本检测系统采用微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其核心是一台以Intel80586、66为处理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微机完成各种被测信号及模拟参数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控制,它提供检测所需的各个接口(如:电压通道、电流通道、电阻通道、DA、AD、DI和DO等)、以及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微机本身)。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还需要一套转换电路与被测部件联贯即ITS-3接口电路,它用来完成被测部件的信号匹配、信号调理、信号模拟、信号驱动等,同时还提供使被测设备工作所需的外激励电源(电压、电流等),ITS-3接口电路单独放在一个机箱内,称为ITS-3接口箱。科技论文。根据工控机提供接口的情况以及被测设备的检测需要,本系统采用图1所示的方案。

图1 ITS-3系统设计方案

检测所需电源、数据采集接口、模拟信号等由计算机系统提供,经电缆接入ITS-3接口;被测设备经电缆与ITS-3接口箱相连,与计算机、接口箱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实现对机载设备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被测设备所需的模拟信号(如迎角信号)由计算机系统提供,经ITS-3接口电路转换和处理送给被测设备,驱动设备工作,被测设备工作后产生的反映被测设备工作状况的物理量信号经ITS-3接口电路进行信号匹配后送工控机,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测量出被测信号性质、大小,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器里,供维修人员判断并作为检修的依据。与原有测试设备(配电盘)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有以下优点:

(1)的综合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由于测试接口是由计算机提供的一套通用接口,当构造出一套标准接口后,所有部件都可以用这套接口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用性,实现了对瞄准具部件综合化检测;

(2)在软件的控制下测试是自动完成的,且检测过程中必要的操作提示信息可在屏幕上实时给给出,使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化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了对实现了对机载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检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检测;

(3)由于计算机及接口板的精度和数据采集非常高,本系统的测试精度和速度都比老式配电盘大大提高。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前面已经介绍介绍ITS-3系统的总体方案,根据上述方案及分析被测设备的检测信号和所需的模拟模拟信号,本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如下。

被测设备包括以下部件:瞄准具头部、控制盒、电子部件、稳压器、高度机构、加速度计、电动机、放大器、以及综合校验等10个部件;根据工厂检修以下部件的工艺规程及设备的技术条件,我们对被测设备所需的模拟信号和被测信号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瞄准具所需的检测和模拟信号有以下一些种类:检测接口有D/I量和D/O量(用于通路检测)、电流检测(I主、I抬、I迎、I测、等)、电压检测(各种工作电压)、电阻测量(距离和高度电位计安装电阻)等,还需要D/A(用于模拟输入,如:迎角侧角信号等)以及电阻分压器模拟(用于距离和高度模拟信号。以上接口均由计算机系统和插入计算机主板扩展槽(PCI总线)上的接口板提供。被测设备的接口通道分配,则由ITS-3系统接口电路来完成,根据以上分析,设计ITS-3系统接口箱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

它由一块主板、二块插件板、一块稳压器负载电流调整电路板和设备驱动元件、电源变压器、电流扩展电路等组成,其中插件板是为检测头部、控制盒、电子部件、稳压器、高度机构、加速度计及电动机等部件提供信号匹配的;主板主要联结各个功能模块并实现电流扩展和交流电整流;接口箱一端用一根转接电缆(ITS-3主电缆),通过1号~4号插头与计算机相连,将计算机提供的电源及各接口通道(D/A、A/D、D/I、D/O等)引入到rTS-3接口电路,接口箱后面板上5号、6号插头通过各个部件连接分电缆与被测部件相连,在软件的控制下,实现对被测部件的检测。

图2中1号插件板是电子部件、稳压器、加速度计提供信号匹配;2号插件板是为头部、控制盒、高度机构、电动机提供信号匹配;3号板用稳压器负载电流调整实现大功率电流;检测;主板把系统提供的电流量通道扩展为15路,并对交流电进行整流,为部件提供各种交流电源。

下面以“电子部件”检测为例说明系统对被测部件的测试过程:

直流电源由计算机系统提供,经1号插头进入ITS-3接口箱,(~115伏,400HZ)外接引入,经电源变压器变压和整流电路整流后,从5号插头输出到电子部件,模拟信号(如迎角输入信号用D/A模拟)也从插头进入ITS-3接口箱,经 转换后进入电子部件工作后,产生的输出信号(被测信号)经5号插头回送到ITS-3,经ITS-3电路信号匹配后送到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后,其数据处理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器上,供维修人员判读并作为检修的依据。

为简化设备,提高可靠性,ITS-3接口电路采用模块化结构,在充分分析被测部件的信号种类和性质的基础上,将相似种类的部件匹配电路合并制作在同一块电路板上,并将用途和参数相同的器件合并(如:抬高角线圈Q4模拟电阻R4,它既用于电子部件又用于加速度计检测),以尽量减少使用的器件数目;图2中将电子部件、稳压器、加速度计等部件的转换电路合并在一块电路上(1号插件板),此板上主要转换光流信号;而将头部、控制盒、高度机构、电动机等部件的转换电路作在叧一块板上(2号插件板),此板上主要转换直流信号;这种设计也利于消除检测中信号的干扰。对于测试接口如D/I、电流测试通道等也采用“分时复用”的方法尽量减少硬件的数量,如本系统中计算机系统提供的电流检测通道只有几路,利用ITS-3主板上的扩展电路将其扩展为15路,以满足对不同部件的检测要求。由于采用了以上优化措施,极大地简化了硬件设计,实现了测试系统的通用性,使一整套系统就可代替原有十个配电完成对瞄准具10个部件的检测。且由于使用的器件和硬件接口数量较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提供了检测系统的工作环境,本系统中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软件无论从开发还是使用的角度来说都有很大优越性;应用软件包括C++编写的检测程序、检测数据库、文本文件等。由于瞄准具的构造特点决定了需要检测的信号种类和数量繁多,包括电压、电流、电阻、时间、角度、频率、转速等,检测点数量也很多,例如综合校验一项就有32个子项目数百个检测点,而每个检测是点又有操作方法、检测条件、技术要求、实测结果等信息和数据,全套瞄准具的检修记录达数十页纸之多,若将这些信息都放在检测程序中,将使检测程序的编写变的非常复杂和庞大。因此被测设备的有关信息是存放在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中,而不是存放在检测程序中,数据库提供所需的各种状态模拟参数(即检测条件,如需送的DA、电流、触点控制等),这些参数使被测部件按检测所需的工作状态工作来完成检测,并且数据库还将把检测到的反映被测部件工作状态的物理量(即实测结果,如:电压、电流、时间等)数据保存到库中,进行判断以得到被测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结果;文本文件则提供检测所需的信息(如:界面选择时的提示信息,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信息)以及用于生成检测结果的文档模板。检测程序数据库和文本文件来确定被检设备的检修属性。检测程序与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之间的联结关系则是通过数据库定义的。检测数据库不公存放被测设备的有关数据和体现测试项目的检测方法,而且要确定检测程序、检测数据库、文本文件之间的关联关系。 由于被测设备的检修属性是反映在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中的,因此实现了检测程序与被测设备的分离,使系统的通用性大大增强,因此本检测系统扩展检测其它类型的机载设备非常方便。例如本系统如需扩展检测其它类型的机载设备,对硬件和检测程序不作改动,只需根据设备的性质增加相应的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即可。

4结束语

ITS-3瞄准具检测系统是一种以数字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以软代硬”功能,自动化程度和测试精度高,软件采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工具设计,人机界面好,操作方便;硬件设计中采用通用接口和电路优化设计,简化了系统的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它能在修理厂现有的条件下,替代大量的传统维护手段所需的各类专用信号激励装置、专用测量仪器和配电盘,进行机电式瞄准具各部件和总体技术性能的检测及调试。且系统的通用性好,易于扩展检测其它类型的机载设备,为部队和工厂维护和修理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吕文龙,刘玉其.射击瞄准具讲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出版,1996.

[2] 张毅刚, 乔立岩.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编程指南,2002.,8.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 故障诊断 CPCI总线 BIT

引言

ATE设备作为测控领域使用广泛的自动化测试手段,对设备自身状态的诊断,是确保测试结果可靠、可信的重要保证。通常采取机内自检测(Built in test,简称BIT)的方式,根据系统自身的规模和要求,可进行余度BIT设计或者环绕BIT设计。前者具有较高的故障检测能力和隔离能力,但资源需求多,成本高,对于关键节点的测试可采用;后者利用系统冗余资源对测试节点进行直接或间接测试,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设备状态结论。本文以基于CPCI总线的某便携式测控系统为例,介绍环绕BIT设计的实现及验证情况。

一、ATE总体设计

某型自动测试系统利用CPCI总线的开放式架构,并可以自动识别板卡、配置系统资源的特点,搭建便携测试平台,具有供电、通讯、数据&图像采集、控制等功能,原理如图1所示。

ATE给被测对象提供电源,通过串口控制其按照既定时序工作,对输出信号回采,判断其工作状态,形成回路测试。由一体化显示单元、嵌入式控制器、RS422通讯、AD采集、PAL视频采集、+28V/+5V开关量输出、电源、电缆等组成。对于主要测试节点设置,下文将详细介绍。

二、关键测试节点分析

按测试信号故障的危害程度,设置合适测试节点对系统中的必要环节进行在线和离线的监测。在线测试模式为正常测试的状态,所有节点在此情况下均需要工作;离线模式为测试准备状态。

遵照此原则,对信号进行分类,形成表1所示的测试节点设置表,对冗余资源进统计后一并汇入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需对电源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在线、离线两种状态的测量,而对于串行通讯、输出信号、视频信号则仅需在线监测。

三、环绕BIT设计

本文研究的环绕BIT设计是依靠系统自身的硬件资源,将采集、通讯、控制等按BIT测试需求重新配置,构成测试回路。

3.1电源信号的BIT设计

电源输出根部作为电源监测的第一个节点,回路中I/V转换输出作为第二个节点,通过开关控制,对节点数据联合判断,实现电源实时监控,如图2所示。电缆未连接时,电压有输出,电流无输出;接入负载时,电压、电流均输出,根据电流输出结果,判定连接状态。

3.2通讯信号的BIT设计

串行通讯信号利用冗余通道,在自检接口上配置,通道间异发异收,实现BIT通道闭环测试。如图3所示。

3.3其他信号BIT设计

系统选用的PAL视频采集板卡具有视频输出通道,将固定视频图像通过输出通道经自检接口返回至视频采集板卡,实现视频信号的闭环BIT。

开关量控制作为具有能量输出的信号,参照电源类似的方法设计,减少电流I/V转换采集环节,在自检接口调理后接至AD采集板卡的冗余通道。

3.4 BIT测试流程设计

整个BIT测试流程中,对于供电输出状态综合判定,正常后,串行通讯接口发送指令,返回通讯正常代码;对模拟通道数采进行测试,含电压、频率等信息;按照固定格式发送PAL视频信号,通过适配接口接至数采系统采集;开关量控制板接入+28V/+5V信号,控制通/断,在自检单元AD卡冗余通道判断其电压特性;对结果综合判断后,给出自检合格与否的结论,流程结束。

如图4所示。

四、测试结果验证

通过设备自检和人为设置故障对本系统环绕BIT测试的故障检测有效性和程度进行综合评定。检测项目16项,历时约70s,表2为检测结果。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BIT检测结果,对系统内的串行通讯收发、故障判别,电源电压、电流及控制状态识别及开关量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判定,达到了系统设计预期目的,可以在自检合格后,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

五、结论

环绕BIT设计是故障诊断在ATE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测试节点和方法的选择,决定了系统检测的覆盖性和深度,直接影响ATE设备的可靠性及检测结果的可信性。

本文以基于CPCI总线系统的ATE设备为例,利用冗余资源和电路,搭建了BIT环绕测试回路,并验证了该设计的测试流程和结果,实现了系统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有效提高了ATE设备的测试性和保障性。

参 考 文 献

[1]胡彭炜,杨福兴,何玉珠,电子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环绕BIT设计,电子测量技术2009-12

[2]杨成林,模拟故障字典技术测点选择问题研究,2011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3篇

这软件可给论文“体检”

昨天上午,四川某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罗同学向本报反映称,现在网上已经大量出现和高校使用的防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一样的检测软件系统。他说:“现在淘宝网上有卖家销售这种检测服务,收几百元提供检测一次,如果发现有抄袭的部分,还会建议毕业生如何修改,这样我就觉得学校这个系统设置也没有什么用”。

成都某高校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小李告诉记者,他马上要毕业了,担心自己的论文被检测出有抄袭成分,也曾掏钱在网上卖的软件上检测过,10000多字的论文有1000多字被划了红线,经过修改后再检测就顺利过了。“但现在学校的论文答辩还没有开始,这种检测能否最终通过学校检测还需检验。”

根据罗同学的指点,记者登录淘宝网输入“”关键词后,网上弹出一连串的学术系统。按照上面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和该检测系统的卖家取得联系。他介绍,他们可以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系统自动生成的综合检测报告(非手工编制);系统自动计算的综合抄袭率(非人工计算);分段检测报告;系统里面的word文档,将抄袭的文字标红,便于对比修改。

“你们的检测系统检测后能确保顺利通过学校的检测吗?”记者抛出质疑。

卖家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所使用的系统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使用的系统一样,相当于对您的论文进行提前体检”。据他介绍,他们将论文放进检测系统后,系统会将论文按一定的字数分段,然后把每段里面的汉字统计下来,跟论文库里的文章进行对比,只要相同的汉字达到一定的比率,系统将把涉嫌抄袭的部分用红线标出来。这种检测系统根本不在乎你的文字的顺序,就比如你把你抄的每个段落整个打散了,每句话分别放在不同的段落里,也能全部检查出来。根据检测出来的结果,他们还会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见,只要按照他们的修改意见改过后,就一定能通过学校的检测系统的检测了。

这位卖家甚至称,他们的软件和现在成都的不少高校使用的软件一样,除了对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外,还可以对学术期刊类论文进行检测,收费标准从40元到300元不等。记者看到,这种检测软件在网上的销售也相当的火暴,从淘宝的最近出售记录上看,一般都在10件左右,其中一种检测系统软件,在上海30天出售高达2234件,在北京30天售出高达2801件。

学校工作人员:端正学风靠自重

针对网上不断出现系统,成都使用防论文抄袭检测系统的高校对此又怎么看呢?昨天,记者致电城东某高校研究生院,一位值班人员介绍说,目前成都高校使用的这套系统是由清华大学做的,技术比较成熟可靠,该软件收录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所有公开发表的论文,外边的一些所谓检测软件是没有这样全面的。因此,学生论文一旦抄袭,即使在外边用其他软件过滤过一次,也难免不会被学校的检测系统查出问题。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漏洞检测;漏洞修复;补丁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938-03

近来网络泄密事件频发,系统安全成为业界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任何一个系统,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虽然漏洞本身并不会对系统安全造成什么损害,但是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引发安全事件。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超过500,000,000的计算机使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该文以最具代表性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研究了计算机漏洞的相关特性,分析了补丁的管理流程和策略,设计实现了计算机系统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该系统可以自主完成补丁的下载、检测与安装。实验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于大规模补丁分发。

1 相关概念

计算机漏洞顾名思义是计算机系统在软件或硬件方面,在设计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一旦计算机漏洞被恶意用户发现,就有可能被该恶意用户利用,破获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获取计算机系统额外权限,获得本不能访问的信息。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来说,漏洞通常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漏洞是操作系统本身存在的逻辑错误。因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时,设计者本身考虑不当而造成的设计错误;或者随着时间推移,在系统设计时并不存在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暴露出来的缺陷。比如:2000年计算机“千年虫”问题,一方面是某些计算机系统,在设计时对于闰年的计算和识别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一些较老的计算机系统中,使用了数字串99(或99/99等)来代表文件结束、过期、删除等一些特殊意义的操作。2)漏洞和时间紧密相关。计算机漏洞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旦发现漏洞,系统设计者便会迅速提出修补方案进行完善。但是在补丁文件之后,用户没有及时修补漏洞,恶意用户就有可能利用新发现的漏洞攻击用户系统。3)漏洞是一种安全状态。漏洞本身不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

漏洞检测的目的是探测目标主机存在的漏洞,一般漏洞检测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探测方法。主动式探测技术以基于网络的检测为主;被动式探测技术分为基于主机的检测、基于应用的检测和基于目标的检测。依据漏洞检测的结果,漏洞修复技术在目标主机实施补丁安装。补丁管理技术以微软公司提出的按照补丁生命周期管理补丁最具影响力。该补丁管理技术分为补丁的识别、计划、部署、反馈、评估等阶段。

2 系统设计

本系统设计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采用系统健壮性较强的服务器端/客户端(Client/Server)两层模式架构,使得该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具有较强的系统可扩展性、较高的系统可重用性、以及方便的使用性等优点。该系统从逻辑上看,主要由父服务器、子服务器、以及客户端三部分组成。

1)父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防火墙与外网相连通,是整个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的核心。父服务器的主要功能在于从补丁官方网站(本系统为:)上主动获取补丁信息、下载补丁到父服务器,并将所下载的系统补丁快速给所有下级子服务器或客户端。因此,父服务器主动获取补丁的能力决定了整个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补丁更新的能力。

2)子服务器:该服务器起到分担父服务器负载的作用,是整个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的枢纽。它一方面与服务器相连通,保持与父服务器补丁信息同步;另一方面与下级客户端或下一级子服务器相连通,快速分发系统补丁。

3)客户端:在本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中也就是具体计算机终端。客户端与上级服务器相连通,获取所需要的补丁信息、下载系统补丁,并且实现对本机补丁的自动管理。

3 系统实现

3.1 服务器端实现

服务器端功能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1)获取系统补丁信息

本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所有补丁信息均从微软官方网站安全公告中获取,其官方网址路径为:http:///china/technet/security/current.mspx。网站截图如图3所示。从安全公告中可以准去获取补丁日期、公告号、知识库号、标题、公告等级信息。微软补丁安全公告每月均有,并在提供在线回答客户提问。为确保系统补丁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服务器需要经常访问微软安全网站。

2)系统补丁自动下载

为实现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补丁自动下载功能,关键在于获得所有系统补丁的下载地址。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采用如下步骤:①把微软安全公告页http:///china/technet/security/current.mspx下载到本地服务器;②对安全公告页进行代码解析,获取每个安全公告的详细信息。③通过解析获得的安全公告URL将其下载到本地。

3)通信模块

系统补丁主要通过“Pull”的方式实现——即:客户端主动请求从服务端下载补丁。因此,在服务器端只需要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提供相应下载服务即可实现。在本系统实现过程中,服务器端利用IIS服务器建立Web访问接口;服务器端将从微软官网下载的系统补丁存放至指定目录中,在IIS服务器将该目录设置为Web共享,客户端(或下级服务器)即可方便的访问并下载所需系统补丁。

3.2 客户端实现

客户端功能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1)保持补丁数据库同步

在本计算机检测与修复系统中,主要步骤为:①通过检测客户端计算机系统信息,得出本地计算机操作系统类型、SeverPack版本号等信息。②客户端访问服务端器端Web接口,获取相应补丁信息。

2)漏洞检测

漏洞检测技术通常分为被动式策略和主动式策略两类。被动式策略属于基于主机的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检测,发现不合理配置;主动式策略属于基于网络的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友好而善意的攻击,发现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无论被动策略还是主动策略,漏洞检测均主要有以下四种:1、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2、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4、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在本计算机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实现过程中,采用被动策略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发现系统漏洞、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由于补丁安装之后,通常都会在操作系统注册表中建立相应键值信息,所以通过查询查询注册表键值即可判断某个补丁是否已经安装。

3)客户端补丁下载

由于服务器端提供Web接口,因此客户端只需正确配置即可正常访问服务器端。通过调用网络函数,便能够下载相应补丁。

4)客户端补丁安装

为方便客户端补丁批量安装,在本计算机漏洞与修复系统中采用生成批处理文件实现。首先,将多个补丁的安装指令写入新建的批处理文件中;接着,调用该批处理文件实现补丁批量安装。对于在补丁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冲突问题,可以借助微软Qchain工具解决。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普遍应用,操作系统存在的漏洞成为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较大因素,该文在研究了大量漏洞的含义、特征和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漏洞检测和修复技术,并对当前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使用最为普遍的windows操作系统,研究了计算机漏洞的相关特性,分析了补丁的管理流程和策略,设计实现了计算机系统漏洞检测与修复系统。该系统可以自主完成补丁的下载、检测与安装。实验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于大规模补丁分发。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完善、自动化安装补丁等特点,具有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吉.黑客攻防实战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朱艳玲,牛少彰.计算机安全漏洞研究[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优秀论文,2009.

[3] 王晓甜,张玉清.安全漏洞自动收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6,32(20):177-179

[4] 牛永民.补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6.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检测方法;软件安全;计算机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4-0000-02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软件应用问题所产生的潜在的安全风险。近年来针对计算机的软件安全检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关于计算机软件安全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的讨论与研究中被大家认识。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方法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更好的预防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

一、计算机软件安全测试的重要性分析

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计算机软件检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故障问题,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计算机存在的潜在风险。计算机的安全测试是保障计算机程序安全的有效手段。从目前计算机安全测试的方法来看,一般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就计算机软件安全测试来讲,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为了检测计算机是否能够安全运行计算机软件预定所预设的程序。软件测试的过程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渗透测试以及验证过程这三个主要程序。计算机软件安全测试的安全性和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软件缺陷存在着很大区别,软件安全检测所侧重的是软件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可以做什么。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时,一般分为计算机安全检测和计算机安全漏洞检测。计算机安全功能的测试是检测计算机的软件安全功能和安全功能之间的步调是否一致。软件的安全功能测试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具体包括了机密性和授权,同时还包括访问控制及安全管理等等。相比之下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漏洞就非常不同,主要是针对软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测试,如果不进行相关测试。则该缺陷很有可能会导致软件日常的应用中出现故障,所以,进行计算机安全测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注意事项

计算机的软件安全测试是一个动态的测试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要针对所检测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计算性软件的相关特性。经过综合分析后,进行选择想对应的检测技术手段,本着从实际出发的角度制定出安全合理的检测方案,方案必须经济合理且保证检测的效果。在人员配置方面,要注意检测人员专业的多源化。在进行计算机的软件安全检测的时候,不仅仅是要配备相应的软件安全分析人员,同时还需要与软件设计相关的总体设计人员,只有多方面全力配合,才能分析解决软件测试中的多种疑难问题。

其次在进行计算软件安全的相关检测时,对系统级以及需求级和代码级的分析是必须进行的。当软件规模较大的时候,还要对软件的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选择实际工作中较为合理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仿真环境和相应的分析工具来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计算机检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单一的方法有时候往往难以独立完成,需要多方面技术人才的通力配合才能准确无误的完成检测。

三、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方法论述

(一)计算机软件测试的步骤

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程序来讲,规模较大的软件系统一般是由是由一些子系统共同组成的,而不同的一些子系统又由若干个小的模块构成。计算机软件测试一般的步骤是,先进行一定的单元测试,就是通常所说的模块测试,模块测试一般是依据软件设计中的最小单位所进行的测试。模块测试的目标是为了发现系统模块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在模块测试之后,将所有的模块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设计并组装成系统。并且需要对相关的体系进行一定的安全测试。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有效性的测试,有效性测试是十分必要的步骤。有效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对软件的性能和功能进行检查,检测是否与用户的需求相吻合。最后的步骤是进行系统测试,就是通过有效性的软件将计算机支持软件、数据已经硬件等结合起来进行测试。

(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方法论述

1.形式化与模型的安全测试。对于安全检测方法来讲,首先是要确立软件的数学模型,运用形式规格说明语言的支持来进行形式化的规格说明。一般经常用到的形式规格和语言包括了基于模型语言、以及基于有限状态的语言和基于行为的语言。基于模型的安全的功能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对计算机的软件行为和结构,通过建模的方式生成测试的模型。然后以测试模型作为基础进而生成检测,从而驱动软件的计算机安全检测。一般较为常用的模型安全功能测试的方法主要有马尔可夫链。

2.语法测试与故障注入的安全测试。语法测试是对被检测的软件的功能接口的语法生成的软件测试输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测试软件对于不同类型输入的反应情况。语法测试进行测试的程序是对软件接口的语言的识别以及定义语言的语法。故障注入的安全性测试是利用故障分析树和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来进行检测。故障分析树分析法使用系统最不应该出现的时间作为顶事件,以此来寻找故障可能发生的中间事件和底事件,故障注入法可以提高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是比较充分的计算机安全检测方法。

3.模糊测试与基于属性的测试。模糊测试,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基于白盒的模糊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模糊测试方法的一种进步。这种检测方法比较有效的结合了传统的模糊测试与动态的测试方法。而基于属性的测试的测试方法是先确定软件的安全编程规则,然后将确定的规则编码做为安全属性来验证系统是不是遵守这些程序。这种检测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比较有效的分析安全漏洞的扩展性和交互性等。

四、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测试对于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软件测试的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机软件测试的重要意义,引起对计算机软件安全的重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以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维静,王树明,陈震,申春,彭秀增. 软件安全的多指标综合评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11)

[2]William B Bierce,Michael Harold. New Us patent gwildelines offer hope to software developers in era of diminishing copyright protection .Tolley‘s computer law And Practise,1995,Vol.11,Vol.11 (No.4)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钻芯检测

1 引言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工程质量的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的重要手段。对检测报告的审核及检测结论的归纳分析,是提供质量核定结果的主要依据之一。

目前对于钻芯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定义为“由芯样试件得到的结构混凝土在检测龄期相当于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块的抗拉强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解释3.1.2中明确指出“钻芯检测混凝土强度是一种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

2 案例背景

某河道整治工程按标段划分两个单位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对基础平台设计C20混凝土钻芯(本文强度单位均为MPa),共计24个芯样,见表1:

表1 24个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

检测机构的检验结论为“测试龄期抗压强度平均值均大于设计强度等级值”,参建各方据此结论直接评定该结构混凝土合格。这样没有经过分析作出的判定显然过于草率,不能得到质量监督部门的认可。

3 案例分析

3.1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判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O07)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并未说明试块形式,可假定其同时适用于圆柱体芯样,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直接以每组三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组数n=8,介于5与30之间,统计评定方法为C.0.2条目,合格标准为且。本案例Sn计算为1.165,根据规程,当统计值小于2.0时应取Sn为2.0。Rn 一 0.7Sn =21.5875 ― 0.7 × 2 = 20.1875 >,满足合格标准;Rn ― 1.60Sn =21.5875 ― 1.60 ×2 = 18.3875≥0.83=16.6,满足合格标准;(以上计算中Rn为强度平均值,sn为标准差)由此可判定本批混凝土合格。

3.2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判断

首先对每组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进行复核,原表中以每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作为代表值,评判其结果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对于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问值15% 的情况未进行辨别。根据原始数据,一标段第二组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为中间值的18.1%,代表值应修正为中间值22.7,二标段第三组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为中间值的15.5%,代表值应修正为22.0。修正后的八组抗压强度为:20.1、22.7、23.7、21.9、22.7、20.5、22.0、21.4,样本容量少于10组,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合格标准的强度条件为平均值大于等于1.15倍标准值,且最小值大于等于0.95倍标准值。

本案例计算得平均值21.875,计算得1.15倍标准值为23.0,不满足合格标准;查得最小值20.1,计算得0.95倍标准值为19.0,满足合格标准。以上两个要求未同时满足,可判定本批混凝土不合格。

3.3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判断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要求,计算保证率和概率度系数。根据规范要求8组试件,合格判定系数K查表为0.36,计算标准差为1.165,计算概率度系数t=(强度平均值一强度标准值)/标准差=1.363。根据该规范,第一个条件为最小值大于0.85倍的标准值,显然满足;第二个条件计算Ktδ=0.5715,检测平均值应大于20+0.5715=20.5715,也满足。可判定本批混凝土合格。

3.4 综合分析

以上三种方式均参照第一种观点,判断结果的矛盾根源在于对统计概率中离散性要求的不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比电力和水利的规范规程要求更高。从专业对口上讨论,水利部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显然更为适合。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运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要求统计对象处于一个分部工程内,本案例为两个单位工程,应该分别统计,则每个单位工程的组数为4,统计评定方法应适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中C.0.3条目,该条目统计评定方法和参数选择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完全相同,因此,仍可判定本批混凝土不合格。如果运用第二种观点来判断,本案例中每个单位工程均存在小于标准值的芯样,可直接判定本批混凝土均不合格,但是质监直接下此结论也缺乏说服力。其实,根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还有一种判断方式,这是2007版规程重点推荐的,即检测批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区间和推定值概念。

按《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要求,对于芯样系列应根据《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4883-2008)验证是否需要剔除离群值,本案例为已知标准差的双侧情形,首先应计算统计量Rn和Rn',奈尔上统计量Rn=(25.2-21.5875)/1.795238=2.012268;奈尔下统计量Rn'=(21.5875-18.6)/1.795238=1.664125;Rn>Rn',仅可能出现最大值为离群值。

查标准附表A.1,24组样本奈尔检验临界值如表2所列:

因为Rn小于,可以直接判断离群值不存在,不需要剔除。

本批次混凝土强度推定区间为17.44-19.25,根据规程条文“宜以作为检测批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推定本批次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19.25。判定本批次混凝土不合格。

4 结论评判

在这个案例中,检测的数据是客观的,为什么存在不同的检测结论,表面上看只是引用规范的不同,实质上还有参建各方对钻芯检测认识的不同,存在的分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规程、规范有行业特征,也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比如水利工程没有专门的钻芯规范,只能参照建设规范,而建设规范中引用的很多数据统计方法又来自推荐规范,效果屡次打折扣,引用的推荐规范和现行的水利规范又存在矛盾,取舍两难。

(2)建设单位的钻芯是否是合格线的判断,规范数理统计针对的是大量事件,统计目的是为了消除误差,因此,允许了不合格单体的存在,但是建设单位的钻芯是一种抽检行为,目的是为了寻找瑕疵,是否允许不合格单体存在有疑问。

(3)水利规范编制来源于大中型工程实践经验,对于小型工程未必完全适用,同时,设计值判断的是标准养护下的试件,钻芯采之天然养护下的实体,建设时试块满足设计,建设后钻芯强度略微低于设计值也存在一定合理性,比如本文案例,如果设计校核后认为强度满足设计意图,质检也可以核定为合格。

5 结语

在质量结论的核定核备过程中存在争议是正常的,除了看数据能否满足离散型要求,比如系统误差和单体误差是否合理,还要看采样结构的形式,比如是薄壁,还是大体积,还是单件凌空;看结构荷载分布,比如是否均匀是否应力集中部位;看检测的数量和目的,比如判断数据检测还是校核数据检测;看是否满足设计意图的实现等。总之,应综合分析,选用规范,合理判断。

参考文献:

[1]马杰.刍议水利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6).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入侵检测,计算机网络,分布式

 

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入侵检测,就是对网络或者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简单说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一个能够对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它能够发现并报告网络或系统中存在的可疑迹象,为网络安全管理员及时采取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研究与现状入侵检测系统从开始研究到目前的商业产品,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研究入侵检测的是James Anderson,他在1980年首先提出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将入侵尝试或威胁定义为:潜在的、有预谋的、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操作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的企图。Anderson提出审计追踪可应用于监视入侵威胁。

国外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进入相对成熟期,目前比较成功的商业系统大都是混合使用多种技术,而且很多系统不只是具有入侵检测和响应功能,还具有很强的网络管理和网络通信统计的功能。比如:ISS公司的RealSecure、Axcent公司的Intruder Alert、Cisco公司的Cisco Secure IDS、Network Flight Recorder公司的NID、NetworkIce公司的BlackIce Defender、NAI公司的CyberCop Intrusion Protection等产品。

国内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创新都落后于国外,目前处于对国外技术的跟踪研究状态。。近年来有一些单位如:中科院、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联绿盟、金诺网安、启明星辰等都开展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工作。

3.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入侵检测系统,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数据来源划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它检测的目标主要是主机系统和系统本地用户。检测的原理是根据主机的审计数据和系统的日志发现可疑事件,检测系统可以运行在被检测的主机或单独的主机上。此系统依赖于审计数据或系统日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安全事件的定义。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它通过在共享网段上对通信数据进行侦听,采集数据,分析可疑现象,系统根据网络流量、协议分析、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信息等检测入侵。

2.按照目前国内外的入侵检测技术IDS主要分为两类: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和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

1)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

首先总结正常操作应该具有的特征,例如特定用户的操作习惯与某些操作的频率等;在得出正常操作的模型之后,对后续的操作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偏离正常统计学意义上的操作模式,即进行报警。

2)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

收集非正常操作也就是入侵行为的特征,建立相关的特征库;在后续的检测过程中,将收集到的数据与特征库中的特征代码进行比较,得出是否是入侵的结论。当前流行的系统基本上采用了这种模型。

3.按照目前IDS的发展趋势来分,IDS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

1)集中式IDS

所谓集中式是指整合基于主机的IDS和基于网络的IDS的各自优点,将HIDS和NIDS这两种检测技术很好地集成起来,提供集成化的攻击签名、检测、报告和事件关联功能。

2)分布式IDS

对分布式而言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分布式网络攻击的检测方法;第二层含义即使用分布式的方法来检测分布式的攻击。这其中的关键技术为检测信息的协同处理与入侵攻击的全局信息的提取。。

4.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有两个:一是误警率太高,二是检测速度太慢。针对这些挑战和入侵手段的不断进步,今后的入侵检测技术大致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分布式入侵检测与通用入侵检测架构

传统的IDS一般局限于单一的主机或网络架构,对异构系统及大规模的网络的监测明显不足。同时不同的IDS系统之间不能协同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与通用入侵检测架构。

2.应用层入侵检测

许多入侵的语义只有在应用层才能理解,而目前的IDS仅能检测如WEB之类的通用协议,而不能处理如Lotus Notes、数据库系统等其他的应用系统。许多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与中间件技术及对象技术的大型应用,需要应用层的入侵检测保护。

3.智能化的入侵检测

入侵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与综合化,已经有模糊技术、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入侵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这些方法常用于入侵特征的辨识与泛化,需对智能化的IDS做进一步的研究以解决其自学习与自适应能力,来完善系统模型,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4.入侵检测的评测方法

用户需对众多的IDS系统进行评价,设计通用的入侵检测测试与评估方法与平台,实现对多种IDS系统的检测已成为当前IDS的另一重要研究与发展领域。

5.综合性检测系统

与其它的网络安全技术 (包括硬件技术) 相结合, 形成综合的检测系统,解决传统方法检测对象单一、检测攻击形式简单的问题和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6.宽带高速网络的实时入侵检测技术

大量高速网络技术近年来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的各种宽带接入手段层出不穷,如何实现高速网络环境的入侵检测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入侵检测系统的软件结构和算法需要重新设计,以适应高速网络的新环境,重点是提高运行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是,随着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新的高速网络协议的设计也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如何适应和利用未来新的网络协议结构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从信息安全角度出发,入侵检测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国外入侵检测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国内,随着国家重要部门的关键业务逐渐增多,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版权的入侵检测产品。但目前的入侵检测仅停留在研究和实验样品(缺乏升级和服务)阶段,或者是防火墙中集成较为初级的入侵检测模块。可见,入侵检测产品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技术途径来讲,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分析)外,应重点加强统计分析的相关技术研究。

检测系统设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 桥梁检测 应用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到桥梁工程检测工作中,同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桥梁检测方法不仅工序复杂,而且检测时间长,检测的准确性也有待提高。计算机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充分凸显了桥梁检测的便捷性,能够准确发现桥梁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桥梁检测工作关系到桥梁工程事业的发展,应用计算机进行桥梁检测,主要是为了检验桥梁工程建设用料是否合格,桥梁质量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

1 图片设计技术的概述

采取图片设计技术来处理桥梁信息,主要是利用了摄像机等一些设备,对拍摄到的图片进行分析与研究。应用图片设计技术来处理图片信息,需要涉及到航拍技术,通过安装了摄像头的小型遥控直升机全方位拍摄桥梁图片,同时对所拍摄到的图片进行分析,便能够准确发现桥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先进的图片设计技术,对检测桥梁质量以及未来桥梁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桥梁建设领域,桥梁工程设计师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分析桥梁具体情况,这才能保证桥梁工程设计建造的安全性与稳固性。对桥梁工程进行检测,是为了保障桥梁工程质量达标,满足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需求。

2 计算机检测系统的重要构成

2.1 桥梁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

对于桥梁工程检测工作来说,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检测位置也存在不确定性,桥梁工程检测是一项流动性较强的工作。所以,在具体开展桥梁工程检测工作时,需要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落实,这才能充分保障桥梁工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计算机桥梁检测系统由阵列光源、距离传感器、图像采集本、可变焦CCD以及编码器等构成,这些部件的综合运行,是桥梁工程检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2 检测部件简介

在桥梁工程检测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利用计算机检测系统来进行桥梁信息采集。在计算机检测系统中,采集信息的重要设备便是CCD相机,CCD相机对桥梁工程信息采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运用CCD相机来开展桥梁工程信息采集工作时,需要明确一些要点,其中使用CCD摄像机便是一个重要环节,CCD摄像机为开展桥梁工程检测工作提供了设备基础。CCD摄像机中包含了许多类型的光学镜头,在具体选择镜头方面,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选择镜片与调节焦距便是一项重要工作。

图像采集卡可以使采集到的各项图片信息有效实现具体化,进而对各项图片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只有将图片采集方案跟信息采集的重要工具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障图像采集卡能够科学合理地操作。距离传感器是计算机桥梁工程检测系统的重要检测部件,距离传感器能够测量CCD相机的实际距离,距离传感器在整个桥梁工程检测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通常来讲,我们都会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距离传感器。要使距离传感器的具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各个部件能够协调配合。阵列光源能够使桥梁工程拍摄工作拥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在整个计算机检测系统中,对图片的分析与处理便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桥梁工程的具体环境并不适合拍摄的话,就会影响到最终拍摄结果。这时,就需要运用到阵列光源,阵列光源能够为桥梁拍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拍摄运行环境,保障拍摄出的图片能够清晰可靠。从而方便了对图片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这才能及时发现桥梁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3 具体检测方法

CCD相机拍摄的重要环节便是成像,利用焦距变更的方式将图像清晰呈现在CCD相机之中。在图像呈现之后,还需要将图像传输到图像采集卡之中。被检测的构件跟CCD相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也很重要,需要进一步将图像信息传输到编码器之中。只有将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跟数据信息准确存放到电脑的磁盘之中,才能保证所采集到的信息安全可靠。在调整整个图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灯光效果的应用。灯光的环境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最终的图片拍摄效果。当计算机检测系统获取到相应的图像信息跟距离文件后,就需要检测人员开展处理图像的工作。处理图像时,需要专业性的图像处理技术作为支撑。一般来讲,针对图像的具体处理方法将决定检测图像的最终效果。这是因为只有在保证图像检测真实有效的基础上,才能对最终的检测结果做出最后的判断。计算机技术是处理图像信息的核心技术,对桥梁工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3 桥梁检测的基本算法与展望

3.1 桥梁检测计算方法

利用CCD相机跟图像采集卡,便可以准确有效地获取到桥梁工程的数字图像。在计算机检测系统之中,数字图像通常会采用一个二维数组f(x,y)来进行表示。图像中的坐标位置是由x跟y来表示,f是一个函数数值,表示图像在(x,y)位置上的某种性质。我们通过分析数字图像,便能够得到相应的桥梁检测结果。在桥梁检测的计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便是要将离散化的数字图像传输到电脑等一些硬件设备上。在具体处理图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因素。首先是受桥梁工程混凝土颜色的影响,图像的效果也会与预期存在差异。针对图像的颜色问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能够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其次是CCD相机拍摄时的光线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的具体拍摄效果。拍摄周围的环境会对颜色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使得图像的具体拍摄效果差强人意。最后是因为采集到的图像跟实际所需图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一些包含了其它物体的图像便需要进行准确的截图处理,这才能有针对性分析桥梁工程的具体质量。

3.2 计算机桥梁检测系统的理论基础

对于一些结构较为新颖的桥梁来说,开展桥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除了需要检测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以外,还需要对桥梁使用的科研价值以及理论意义进行判定。因为桥梁施工建设通常需要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才能进行,进而通过准确的计算来得到相应的数据支撑。所以,检测人员需要对桥梁工程建成后的实际受力情况以及现实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桥梁工程具体质量是否过关,需要根据国家的设计文件以及设计标准来判断。通常来讲,计算机桥梁检测系统需要对两个方面进行判定,首先是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因为周围的拍摄环境跟图像的实际拍摄效果之间有重要联系,只有在良好的拍摄环境下得出的图像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次是对裂缝的判断,在具体检测桥梁工程质量的过程中,裂缝的实际走向跟桥梁的现实承载力之间具有重要联系。在计算机桥梁工程检测系统中,计算机可以将裂缝在横、纵坐标上的投影值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能够准确得出相应的桥梁裂缝走向。

3.3 计算机桥梁检测系统的未来展望

计算机桥梁工程检测系统是在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检测技术,它逐渐在各个建筑工程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检测系统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精度准等特点,将计算机检测系统应用到桥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当中去。一方面可以有效减轻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得检测工作人员的桥梁工程检测工作能够得到先进技术的辅助支撑,同时有效降低了桥梁质量检测时的危险性;在另一方面,可以将原本复杂的数据测量工作交由计算机检测系统来分析与处理,有效降低了在具体检测桥梁工程质量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消耗,节省了大量的检测成本。计算机检测系统还具有无损无接触的特点,在具体开展桥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时,不会对桥梁产生影响。因此,计算机检测系统在未来的应用范围将会逐步得到拓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桥梁检测系统将越来越完善。计算机桥梁检测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桥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能够及时发现桥梁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进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彭玲丽,黄少旭,张申申,李乾.浅谈无人机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J].交通科技,2015,06:42-44.

[2]殷迅.PDA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13,07:81-84.

[3]赵赛雷.论动静荷载试验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3:158-160.

[4]唐文昌.关于桥梁检测车在桥梁检测中应用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7:103-104.

[5]吴军.计算机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32:28.

[6]何文.安全管理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8:143.

作者简介

向阳(1988-),男,湖北省咸宁市人。现为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