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3 09:50:44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1篇

1 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概况

在广西瑶族分布的6个瑶族自治县和49个瑶族乡中,民族舞蹈是瑶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瑶族舞蹈与当地的宗教密切相关,是宗教与舞蹈相结合的结果。例如,金秀瑶族自治县坳瑶的黄泥鼓舞、恭城瑶族自治县的长鼓舞、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的香龙舞等,这些舞蹈已经成为瑶族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内容。舞蹈伴随着节奏,使舞场景逼真,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天性体现出来。依赖于舞蹈教育,瑶族舞蹈得以顺利传承。[1]在开展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过程中,瑶族地区将最具宗教特色的舞蹈作为中小学舞蹈课堂的重要内容,一些地区还针对瑶族传统文化建立了瑶族博物馆和传承民族文化统战基地等,且成立了“文工团”,吸引中小学师生参与到文工团中,接受专业的瑶族民族舞蹈培训。

瑶族舞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产,是对瑶族文化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保留瑶族舞蹈文化,就要将舞蹈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出舞蹈的价值。目前瑶族的聚居地中,一些中小学校已经着手于瑶族舞蹈文化的保护,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积极探索。[2]他们不仅将瑶族舞蹈引进了校园,还将瑶族的传统节日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2 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特色发展策略

2.1 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深入挖掘舞蹈文化,开发校本教材

瑶族民族舞蹈各个支系都有不同的风格。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注重挖掘舞蹈文化,就是让中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各支系的舞蹈风格,了解舞蹈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从民族情感的角度出发学习舞蹈。在瑶族民族舞蹈中,长鼓舞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要将长鼓舞的舞蹈元素提炼出来,分解为舞蹈动作,针对长鼓舞的典型舞蹈动作对中小学生进行教学。瑶族长鼓舞的典型律动包括三种,即屈弹律动、矮弹律动、拧弹律动。针对舞蹈律动展开教学,首先要让中小学生了解相关的舞蹈文化内涵,之后实施舞蹈教学,使中小学生在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舞蹈。当学生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之后,舞蹈教师就可以实施系统化的长鼓舞训练。[3]由于中小学生已经在舞蹈动作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长鼓舞的系统学习中,能够以舞蹈文化的领悟力指导自身的舞蹈动作,并通过对舞蹈内容的理解,使规范的舞蹈动作连贯起来。对中小学生而言,由浅入深地展开舞蹈学习,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舞蹈动作。以布努瑶和白裤瑶的舞蹈为例,将这两个瑶族支系的舞蹈纳入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就要让中小学了解这两个瑶族支系的生活状态,让学习舞蹈的中小学生明白这些舞蹈动作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演化而来的,以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使其从主观地角度出发,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布努瑶人生活在山中,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蹲颤”就类似于他们登山时候的动作。白裤瑶的舞蹈动作“勒则格拉”表现出来的是像猴子一样的佝偻体态,这是白裤瑶人日常生活中劳作的动作。这两个瑶族支系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都是低重心的跳跃和旋转。中小学生学习这些舞蹈动作的时候,如果对舞蹈动作的背景不了解,就会导致舞蹈动作难以准确到位。这就需要瑶族舞蹈教师在瑶族舞蹈的共性中把握住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格外强调这些个性动作的准确性,以使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瑶族舞蹈的要领,将舞蹈文化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形成可操作性、趣味性的校本教材。

2.2 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注重舞蹈动作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瑶族舞蹈较有随意性,各个舞蹈动作都保留了原生态的特点。随着瑶族舞蹈被体系化,舞蹈动作都实现了规范化,这必然会导致瑶族舞蹈出现审美变化。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2篇

作者简介:张田(1988―),女,黑龙江克山人,系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舞蹈方向。

摘要:舞蹈教育是我国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大内容之一,它集美育、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功能于一身。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它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旨在分析舞蹈教育的作用并指出当前我国舞蹈教育事业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舞蹈教育作用发展现状

舞蹈,作为人的一种行为方式,几乎和人一样古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表演自己精神特质的舞蹈。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舞蹈教育应运而生。

1 舞蹈教育的基本含义

舞蹈教育是保存、传授舞蹈技艺和舞蹈理论,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普及舞蹈文化的重要手段。狭义上人们习惯于将舞蹈教育仅仅当作以严格的基础训练和技术训练、并通过舞蹈史、论的讲授来为各专业舞蹈团体培养和输送优秀专业人才的教育;但真正的舞蹈教育则更应该从广义上去理解,它不仅包含了专业性的舞蹈教育和培训,更包含了群众性的舞蹈教育,普通群众对舞蹈的学习和应用同样应该归属于舞蹈教育之中。但作为一名舞蹈的专业学习者,笔者还是更倾向于从狭义上来阐述本文的观点。

2 舞蹈教育的作用体现

舞蹈教育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育功能。这是舞蹈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学习舞蹈势必要克服身体自然形态中一些不良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要经常练习柔韧度、协调力、稳定下、耐力等等,并且这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之上的,并且有利于协调整个的身体器官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通过舞蹈练习,人们通常通能够拥有一个较健康的体魄。此外,练习舞蹈还能锻造健美的身姿,给人以健康阳光的感觉,这也是舞蹈教育体育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

2.2 美育功能。蔡元培曾说过“世界观教育是追求实体世界的教育,美感教育则为达到实体世界之手段”,由此可以看出美育的重要作用。那何谓美育?美育就是培养人的审美感、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而在舞蹈理论教育中,通常会传授一些美学知识,教授人们如何去认识美、理解美、评价美;舞蹈实践教育中则主要教授人们如何去用身体展示美,在不同的音乐背景下舞蹈表演者都是以不同的线条美、韵律美和动作美来诠释着自己对舞蹈和美的理解。舞蹈就是这样一个集认识美、表现美于一身的艺术形式,所以说舞蹈教育是一个美育的过程,它对我们改造实体世界有着重要作用。

2.3 德育功能。通常来讲,德育指的是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那么舞蹈教育是如何通过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来体现它的德育功能的呢?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精神食粮,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有的舞蹈作品在灵感和题材同其他艺术形态一样,也来自于生活,又再现生活,并且“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①,它往往能够展示一些其他艺术形态所不能言喻的情感。这一艺术形式往往能够让人大为震撼,正如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是主要以大型舞蹈的形式来展示,整个开幕式让无数人为之震撼,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华儿女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还有许多专业的舞蹈剧(如《爱心》)更是通过表演潜移默化了许多人,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孩子们更加爱国、爱家、爱他人。

2.4 智育功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句话一直被用来形容学习体育有舞蹈艺术的人,在学生队伍中更是如此,学习舞蹈艺术在学生经常被认为文化素养低。殊不知人的智力不仅表现为语言和文字能力上,形象思维和想像力同样是智力的重要体现。舞蹈艺术要求学习者在舞蹈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去进行舞蹈表演实践,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此外,舞蹈表演者通常也要学习与舞蹈相关的理论知识,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并且,曾有实验表明学习舞蹈专业的大学生智商是非常高的,甚至比中国城市人口标准常规高出不少。因此可以看出舞蹈教育可以对提高人的智育素质是相当有帮助的。

3 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

舞蹈教育的作用如此重要,但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笔都认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3.1 观念落后。首先从家长方面看,让小孩学习舞蹈实为下下举,小孩文化课程差,要考取普通大学普通学校有困难,那就只得改学艺术,因为艺术的高校之门相比之下较容易迈进。很少有家长能将舞蹈教育看作是小孩学业的一种良好选择,更不愿意小孩将它作为一种事业去发展。从学校方面看,虽然长期提出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并且也开设了各类素质教育课程,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之类的课程都统统要给语、数、英等这些所谓的主课让路,因而也就形同虚设了。

3.2 硬件设施差。舞蹈课需要专业的舞蹈教室、大镜、把杆、舞蹈服、钢琴等。这些设备都是不小的开支,然而在教育资源不是特别充分的我国,它要由谁来负担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国家,学校还是学生?资金不足,硬件设备大量短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舞蹈教育的发展。

3.3 师资力量不足。舞蹈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势必有着其专业特性和技巧,这就要求必须有专业的老师授课。然而,舞蹈教育方面的教师不像语、数、英等所谓的主课的教师那么富余,也不像美术、体育、音乐那样每年都有专业老师可供调配,真正的舞蹈教育专业的老师在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并且由于舞蹈的专业素养要求特别高,一般非专业人士都难以胜任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师资的共享也就几乎成为空想。

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舞蹈教育的发展,而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指出舞蹈教育的重大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克服当前的这些问题,以促进舞蹈教育的更好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最根本的的是要改变观念,只有观念变了,家长和学校才会重视;重视了才会投入资本和精力到舞蹈教育中去,硬件设施就有望得到改善;也只有观念变了,社会认可了,学习舞蹈的人才会增多,这样师资力量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J]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2] 《舞蹈教育: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形式》谢琳 中国知网1002-073X(2002)02-0142-03

[3] 《试论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安峻汝 中国知网1008-9403(2002)01-0040-02

[4] 《舞蹈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谭建斌 中国知网1008-4657(2010)01-0056-04

[5]《21世纪舞蹈教育普及与发展(节选)》邹晶 中国知网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 美育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不应只停留在舞蹈表演的层面。如果只是将舞蹈作为一种表现形式,那么路将越走越窄。如果把舞蹈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或是媒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提高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才是舞蹈教育正确的教学方向。笔者按照幼儿和中小学生时期、中专时期、大学时期的时间划分,本着循序渐进的思路,探索每一时期舞蹈教学的任务和重点。

一、幼儿和中小学生时期突出普及性教育

幼儿和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水准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家庭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更为迫切。他们希望孩子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同时,也希望孩子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使孩子具有更为广泛的专业特长和艺术鉴赏力。从这个层面分析,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社会基础和拓展空间。幼儿和中小学生在接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熏陶的氛围中,可以了解历史文化、人文习俗、民族特点等,从而丰富学生的民族观和历史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幼儿和中小学生普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把立足实用性、突出普及性、提高艺术性作为教育根基。不能照搬专业舞蹈院校课程,而失去普及化教育――“美育”的作用。让幼儿和中小学生在感受美、认识美、体验美、领悟美的同时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从而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普及。有了广泛的学习群体、欣赏群体和推广群体,从而提高和带动全社会的审美意识与欣赏观念。

二、中专时期突出系统性教育

中专时期的学生既是世界观的形成期,也是涉猎知识的兴盛期。启蒙教育固然重要,但系统性舞蹈教育对舞蹈发展显得更为重要。经过专业舞蹈院校的教育培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体态特征、动律特性和技巧能力,是中专时期教学的出发点和着落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以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的形式相结合,以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载体来展开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要十分准确,动作的规格必须精确到位,而不能随心所欲、无规律的进行教学。教师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对于中等专业的舞蹈学生进行系统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

目前,一些教师采用“耗”的训练方法纠正学生动作和体态,只会训练出“机械型”或“模仿性”的学生,长期下去,使学生肢体僵硬、情绪紧张,出现厌烦逆反心理,束缚学生的情感和想象空间,出现舞蹈的“情感”危机。教师应在实践课中启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热爱的情感,强化学生对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学习,增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课程比重,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穿于教学课之中,使学生的舞蹈动作中由被动式的模仿性练习,升华到自我潜在意识的主动起舞。通过专业系统的启发式学习,使不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动态特征、动律特点真正“印”在学生脑中,“刻”在学生心里,“长”在学生身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在“学院派”的教学推动下,必将有更多的发现和创新,为培养出更多高层次专业性人才和更多从事研究和保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人才铺垫基础。

三、本科时期突出开拓性教育

本科时期既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成熟期,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开拓期。大学阶段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的内容与中专不同,它的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在保持传统民族风格特点和现有训练价值的基础上,大学阶段是打开多项舞蹈学科的起步通道。

(一)通过实地考察,进行“田野作业”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生机和活力根植于各民族的生存土壤。要保持它永久不衰的生命力,必须与民间的土壤保持亲密的接触。“寻根溯源”的体验是对民间舞蹈风格性掌握的最真实、最直接的方法。在考察过程中,使考察者亲身体验的生活风俗与舞蹈联系起来,并结合所掌握的历史文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从而对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舞蹈风格有一个真实的了解,真正掌握民间舞蹈。此外,在不断深入探讨和实践中,大胆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对已经被实践证明有误的内容进行修改和矫正,充实准确无误的新内容。

(二)从老艺人身上吸取“舞蹈营养”

以“请进来”的方法向民间艺人求学,邀请民间艺人进行授课讲学,开展传帮带活动,感受民间艺人的舞蹈气息,从老前辈身上吸取舞蹈营养,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三)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在查阅资料、整编文献的过程中,参与教师研究课题,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我研究能力,拓展自我思维能力,开发自我创造能力。

(四)增设舞蹈理论课程

舞蹈理论上的成熟是舞蹈表演成熟的基础,也说明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民间舞教学不单纯是动态风格和技术技艺的学习掌握,还应对民族精神(心理)有所把握。舞蹈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特殊性,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贫乏,开设舞蹈理论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凸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优势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系现行的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以民族划分,主要以汉、藏、蒙、维、朝这五个民族的舞种为主体。我国各地艺术院校应因地制宜创建具有各自民族特性的舞蹈。例如新疆艺术学院建立了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为主,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蒙古族为辅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这为推动新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富有前瞻性的意义。

作为舞蹈专业的工作者,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任重道远。一个优秀的舞蹈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掌握跳舞的技能,更应掌握它的精髓。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当代的教育理念,是培养综合型专业舞蹈人才,这是目标,也是追求。笔者相信,只要永不停息的探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必将放射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环。

参考文献: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中美教育比较;舞蹈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99-02

与中国舞蹈启蒙教育不同,美国的舞蹈是采用引导式、娱乐式的启发性教学,力求让孩子通过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从而自己去认识和了解舞蹈,而不像中国舞蹈教学那样,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按照固定专业模式进行学习。

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是早在教育初始时期,不论美国还是我国,舞蹈只是局限在一种体育项目当中,并没有当成一种独立的文化教育。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多半认为,舞蹈只是用来塑造形体美感、锻炼身体的一种团体活动,从心理学上来讲,舞蹈也只是起到了完善人们的行为举止的作用。在舞蹈发展的初期,舞蹈教学人员认为普及型舞蹈只是运动,仅仅将舞蹈作为一门课程来教授给学生。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人们仍未对此感到重视。相反的,在美国,人们则是将舞蹈当作一种文化、一种学问来对待,普及型舞蹈和其他教学科目一样在此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发展。随着美国社会经济和普及型舞蹈的发展和壮大,它已经成为美国每所学校所必备的舞蹈课程,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创造、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文化素养等众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美国著名戏剧制作人、舞蹈设计家杰罗姆・罗宾斯认为的那样,舞蹈是人们的特殊思维方式,是人们将现实和自己的所感所想所结合的表现形式。

一、美国中小学阶段舞蹈教学的特点

1.美国高度重视舞蹈教学。从中小学开始,美国的舞蹈教育贯穿了美国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早在上个世纪初,美国就将舞蹈教育作为一门单门的学科设立于各级教育中。诚然,舞蹈教学给孩子所带来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方面,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学生的形体美感,使得学生更有气质,举止更加文明礼貌。另一方面,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舞蹈教学,学生能够敞开心扉,接纳别人,与他人交流思想,才能更好地融入团体,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此外,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督促了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舞蹈教学在美国是值得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文化、一门学问,舞蹈教学和美国其他重要科目所享受的待遇一样,都会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这也是美国舞蹈教学成功的原因之一。以美国密歇根安娜堡的Thurston Elementary School为例,它的是九年制学制,并且通过修改学校教学大纲的方式,将普及型舞蹈设为学校学生的必修科目。这所学校教授普及型舞蹈的原则很简单,通过学生学习普及型舞蹈教学,使其参与每段课程的学习,成为此专业中的艺术家,并且能够在以后深度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技术课程。同时,这所学校普及型舞蹈教学所教授的中小学课程和我国大学专业的课程相差无几,分别有:即兴舞蹈、编导、机能运动学科、伴奏与音乐结构课、技能舞蹈、艺术多元化讨论、人体学术、教学论法以及其他所有涵盖舞蹈的相关学科。这样的舞蹈教学课程设置想必是和美国尊重和发展普及型舞蹈教学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值得我国舞蹈教学所学习的一点。

2.不断完善的舞蹈教学模式。美国密歇根安娜堡有一所学校Thurston Elementary School,该校是开展舞蹈教学的一个经典案例。实际上,Thurston Elementary School是密歇根安娜堡里十分普通的一所学校,它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是因为其开设的舞蹈教学课程涉及到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并且普及性极强。对于开设的课程每次几乎都是全体学生同时参与,学生充满了积极性,对于可选的课程种类也非常之多。Thurston Elementary School的舞蹈课程大致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现代舞、爵士舞、芭蕾舞、踢踏舞以及儿童创意性舞蹈和特色鲜明的民族舞等等。该校对于舞蹈课程的安排也系统化且严谨化,根据学生的年龄进行层次分明的教学,分别设有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具有的舞蹈功底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在学生所拥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再培训。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时刻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能够及时有效调整授课的内容,利用更加有效的办法促进舞蹈教学的不断完善。另外,对于学生所选的专业课程,在学校内要认真接受专业授课教师的指导,跟随教师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接着在教师的陪同下共同参与校外的艺术活动中,如社区艺术活动等等。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对任务的完成,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获得社区颁发的社会实践证书,提高了学生的信任度,对学生以后的考学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综上所述,美国实行的普及型舞蹈教育的优势值得推崇。

3.积极的舞蹈社会实践。Thurston Elementary School自从开始了普及型舞蹈教学,其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在假期期间,它包揽了许多社区、礼堂以及各州联谊的巡演计划,为了高校完成这些演出计划,全校师生都将自己的精力积极投入到演出中,尤其是出国演出时,整个团体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学校每周都举行小规模的演出,舞蹈团队联合本校交响乐团、体育团队以及诗唱团队每月举行一次大型的演出,加强了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了在以后联谊中的表现能力。其中,Thurston Elementary School里的体操舞蹈团队获得了很多荣誉,在美国西部都非常出名。通过一系列的演出,扩大了学生演出的空间,锻炼了他们的演出能力,丰富了演出的经验,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磨炼,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随着演出经验的不断增加,学生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自信也得到了提升,演出的内容也更加的精彩绝伦,不逊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观众都沉醉在优美的舞蹈当中,促使观众感受到舞蹈的精髓与内涵,引发观众与舞者在心灵与情感上的共鸣。Thurston Elementary School设置了专门艺术场馆,用来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学生在举办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艺术上加强交流与沟通,从中扬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这种艺术气息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可以事半功倍地学习到许多艺术知识,短时间之内在艺术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对我国的启示

相比较于美国的舞蹈教学,不难发现我国中小学的舞蹈教育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的教育中,18%的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同时还进行舞蹈方面的培训,而中国仅有4%。在美国公立学校中,就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学生和教育的比例呈81∶1,而中国远远超过这个比例,高达240∶1。在美国的舞蹈教育课程中,53%的课程是全权交由全职在校教师负责的,而中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全职舞蹈教师比例过低的现状,通常都是邀请校外的专业教师来给学生进行舞蹈专业培训。在舞蹈预算方面,美国的相关预算高达中国预算的7倍,同时,在美国37个州中高中毕业的要求之一就是具备舞蹈证。由此可见,中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舞蹈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美国,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不管是政府、教育机构,还是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实现对舞蹈教育的重视。

面对明显的差距,首先要先找到问题的根源。在美国学校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安排了详细合理的舞动课程,每一学年都设置了详细的舞蹈内容和学生相应要完成的标准,形成一系列完整的课程体系,督促教师和学生按照制定的标准逐年完成教学目标。当学生达到高年级时,对舞蹈教学制定具体的要求,对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有严格的规范,在保证学习目标达到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的效果。相反,我国不但没有制定相关的舞蹈教育体系,而且有些学校甚至至今都没有开设舞蹈课程。因此,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尽快将舞蹈教育纳入其中。

当然,在舞蹈教育中,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是保证舞蹈教育落实到位的基础。为了快速发展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对相关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应兼具理论、实践和失范于一身,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然而,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类人才,因此,应加大培养舞蹈教学人才的力度,是促进我国舞蹈事业蓬勃发展的首要任务。

舞蹈教育作为后来引进我国教育体系的新内容,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与时俱进地运用新教育模式来进行舞蹈教学。另外,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的舞蹈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因为,素质教育是学生综合教育的体现,有了高尚的素质教育作为基础,学生具备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较于美国,中国在义务教育阶段严重忽视了对舞蹈教育的重视,导致我国学生的整体综合水平远远低于美国,不利于祖国花朵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中国在教育方面总是处于美国之下,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因此,政府、教育机构和学生要齐心协力,树立舞蹈教育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对舞蹈教育的培训,提高我国舞蹈教育的水平,共同推动我国舞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舞蹈教育 专业舞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84-02

自从1978年成立北京舞蹈学院开始,高等舞蹈教育便在我国拉开了序幕,高等舞蹈教育刚开始主要是以专业舞蹈教育为主,教育目标主要是为各艺术团体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舞蹈教育逐渐的从专业课堂走入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作为高等学校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而被大力推广,其目的主要是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因此,现在的高等舞蹈教育已成为专业类舞蹈教育、师范类舞蹈教育和非专业舞蹈教育相结合的格局,专业舞蹈教育主要是北京舞蹈学院等一些专业舞蹈院校,主要培养舞蹈专业人才,教育重点在于舞蹈的专业性和艺术的纵深性;师范类舞蹈教育主要是以培养舞蹈类教师为目的的教育;非专业舞蹈教育主要是各普通高校以培养非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为目的,强调德育和美育的功能。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具体介绍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1 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改革开放之前,专业性舞蹈教育基本上是在中专院校进行,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扩招,舞蹈专业性教育才在高等院校兴起。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的目的主要培养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等专业人才。以北京舞蹈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湖北艺术学院等等艺校中的舞蹈专业。还有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舞蹈学校、广东舞蹈学校、沈阳音乐学院等均是我国一类专业舞蹈院校。这类院校的舞蹈教育重点主要在于学生的专业舞蹈技能培训。其还有着系统的专业培养计划,从舞蹈基础知识,到各类舞蹈的专业技能,再到实训实习,都有系统的课程设计,其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有明确的安排。比如北京舞蹈学校,其设计有专门的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舞蹈史与舞蹈理论系、社会舞蹈系、编导系、音乐剧系、传播系、设计系等等,每个系就相当于一个细化的专业舞蹈方向,其舞蹈人才培养更强调专业化、技能化发展。如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人才培养分为公共课、基础理论课培训、主干专业课培训、实训实习课培训四块,其中公共课有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英语等等;基础理论课程有:舞蹈作品赏析、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俗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基训与技巧、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舞等等课程,专业主干课主要有各类舞蹈风格基础概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创组合、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统典型组合等等;实训实习课培训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剧目排练、教学实习等等。总之,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舞蹈技能为目的,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跟过去中专舞蹈教育相比,现代的高等舞蹈教育在培养重点上更注重舞蹈演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能否认的是,跟之前中专舞蹈教育相比,不管是在技能技巧训练上还是舞蹈学理论知识培养方面都比不上中专舞蹈教育在文化知识课方面的重视力度,从而限制了舞蹈专业性培养的长足发展。总之,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舞蹈技能为目的,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跟过去中专舞蹈教育相比,现代的高等舞蹈教育在培养重点上更注重舞蹈演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能否认的是,跟之前中专舞蹈教育相比,不管是在技能技巧训练上还是舞蹈学理论知识培养方面都比不上中专舞蹈教育在文化知识课方面的重视力度,从而限制了舞蹈专业性培养的长足发展。

2 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指各种师范大学中所设置的专业舞蹈教育,其主要是以培养幼儿园及中小学等舞蹈教师为目的,通过基础教育舞蹈教师的培养,实现舞蹈教育的全面普及。设置有此类高等舞蹈教育的学校主要有:北京师范、西北师范、华南师范、山西师范、山东师范、上海师范、天津师范、云南师范、首都师范等大学。这类高等舞蹈教育不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更注重舞蹈教育类知识的培养,其在培养模式中除了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所拥有的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主干专业课、实训实习课等教学模块,还设置有教育学培训模块,教育学培训模块中设置有舞蹈教育学、舞蹈教材分析、基础教育、教育心理学等等课程。总之,在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中,其主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教育技能,不但重视学生舞蹈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注重舞蹈相关知识的教育技能的培养。事实上,跟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一样,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在舞蹈课程设置、舞蹈教学模式等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北京舞蹈学院的高等舞蹈教育的影响,甚至许多院校照搬专业性舞蹈教育培养的模式来进行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培养,可是,不同的是,这类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正形成具有独自特色的舞蹈教育培养模式,并且努力在寻找着适合自身发展的舞蹈教师培养方式。并且在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中,许多师范类高校基本上具有广泛且全面的专业发展方向,这对于他们创建具有特殊的舞蹈教育有着极大的帮助,也促进他们利用更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开展专业舞蹈教师教育培养。

3 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主要存在于综合类普通高校,在这些综合型普通高校中,由于各大学在舞蹈师资力量、舞蹈教室、本校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从而使得他们所采取的舞蹈教学方法和标准都不一样。一些大学将舞蹈教育看成人物素养培养而列入学校的社科部;一些大学将舞蹈教育归于大学生舞蹈团,设立独立的艺术中心,由学校团委负责;一些大学将舞蹈教育纳入学校的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系,为大学生们开设舞蹈选修课……。比如清华大学中的舞蹈教育主要是以体育系开设选修课为主,如选修课:舞蹈欣赏、形体训练等等。总之,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不再是以培养学生舞蹈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以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为主要目的,充分体现其舞蹈教育的德育、美育、娱乐功能,为学生陶冶高尚的情操以及塑造良好的体态美。

随着舞蹈教育的普及,各种非专业性舞蹈院校都开设了舞蹈课程。这一类高等舞蹈教育中非专业舞蹈教育的范围,主要是指包括在各类综合性院校中素质教育或同时教育中的舞蹈教育,这一类别的培养目标不再是专业的舞蹈从业人员,而是借助舞蹈教育及艺术教育对于人的美育作用,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它的培养目标是有艺术修养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人”。它是近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提出和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涉及的院校众多,主要是各级各类的综合性院校,在这里不一一枚举。

综上所述,现在的高等舞蹈教育已成为专业类舞蹈教育、师范类舞蹈教育和非专业舞蹈教育相结合的格局,高等舞蹈教育主要存在专业性、师范类、非专业性(普通性)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模式下,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所采取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都不一样。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舞蹈专业技能为目的,如北京舞蹈学院,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舞蹈教学技能为目的,如北京师范大学,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能力为目的,如清华大学。总之,高等舞蹈教育跟中专舞蹈教育有所不同,它既存在专业性舞蹈技能培训,又存在普及性舞蹈知识传播,而中专舞蹈教育主要是以舞蹈技能培训为主。但是,中专舞蹈教育是高等舞蹈教育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中国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面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舞蹈教育已由专业舞蹈教育的范畴扩展到普通舞蹈教育的领域.在各类师范院校中舞蹈教育、舞蹈学、音乐舞蹈表演方向等专业应运而生。其后在陕西师大、河北师大、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首都师大、河南大学等也有了舞蹈教育本科。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前,高师舞蹈教育专业要适应现代教育特点,高师教学应突出师范性原则,要摆脱传统教学片面、狭窄、单一的局面,注重实践的作用,强调在实践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过程,要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师范学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的精神,发展高师的舞蹈教育。培养高师舞蹈教育多元化专业人才是社会的需求,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放开视野,打破以往狭窄和单一化的格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市场,将单一的培养师资的目标拓展为集舞蹈教学、表演、编导、研究等社会所需求的舞蹈应用型人才上来。

自1996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舞蹈教育本科专业设立,这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第一个舞蹈教育本科专业。其后在陕西师大、河北师大、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首都师大、河南大学等也有了舞蹈教育本科。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前,高师舞蹈专业教育要适应现代教育特点,高师教学应突出师范性原则,要摆脱传统教学片面、狭窄、单一的局面,注重实践的作用,强调在实践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过程,要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师范学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的精神,发展高师的舞蹈教育。

一、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布的全国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课,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素质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据调查,在辽宁省14386所小学,4000多所中学中几乎没有舞蹈专业的毕业生,21000多名音乐教师中只有少部分在中师或幼师学习期间,学了一些舞蹈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在世界各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的学历已全面由专科向本科过度,有的已经全面本科化。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更加突出。所以,为广大中小学培养高学历普及型师资已成为燃眉之急。

培养高师音乐与舞蹈教育多元化专业人才是社会的需求,高师音乐与舞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设计,要放开视野,打破以往狭窄和单一化的格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市场,将单一的培养师资的目标拓展为集音乐与舞蹈教学、表演、编导、研究等社会所需求的音乐与舞蹈应用型人才。形成一主多向的,以培养师资为主兼顾表演,编导,研究等方面,既以培养中小学舞蹈师资为主,同时也为艺术团体.广播电视.文化单位等部门培养从事舞蹈表演、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群众文化辅导以及美育、理论等多方面工作的舞蹈艺术高级人才。现代化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向传统知识型,单一型的人才观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精、具有活力、知识面宽且具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人才是我们新的育人目标。

二、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正确地设定高校舞蹈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以上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因此,科学的课程设置便是我们能否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科学的课程设置将能培养出有价值、有质量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反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和阻碍专业建设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现在有许多院校所开设的舞蹈教育专业课程,往往忽视了对社会实际所需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专业人才趋于饱和的现状下,这将会使大批学生在优胜劣汰中出局。可见科学合理的、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注意舞蹈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严格性,符合学生对舞蹈认识的规律,建立基础的舞蹈教育专业教学的科学体系。

(二)全面发展原则: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在已有的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适应开放交流的社会,与时代同步发展。以远见的眼光,捕捉社会对本专业的新需求,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介绍本专业边缘学科,使其不断的更新。

(三)基础性与创造性结合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舞蹈教育专业的教学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基础知识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广而精的知识中获得对不同文化舞蹈的有效理解。同时唤起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用于实践,奠定舞蹈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认识,将意识投放到实践的情景中,认识到舞蹈学习不仅是掌握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知识技能运用与实践的操作能力。

(五)弘扬民族舞蹈的原则:教学中应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增强本民族舞蹈“载歌载舞”“自娱自乐”“主动参与”“即兴创作”的表演意识,同时,广泛的吸收世界各地优秀的舞蹈文化并将其推广。

(六)师范能力与舞蹈学科知识整全发展的原则:高师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因而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的高度统一为最终目标。师范能力的训练要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的需要相结合,体现舞蹈知识与师范能力、学与教的教育取向,并向生理、心理、师范性的三维舞蹈观念转变。

(七)适当增设选修课:面对中小学教师需要知识面宽,多才多艺的特点,开设各种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并有利于提高专业教育的学术性和发挥各院校办学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毕业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性。

三、总结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在推进素质教育为标志的教育改革中蓬勃发展,肩负着培养中小学舞蹈师资的光荣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对不同人群进行舞蹈教育的任务。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先进而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高等教育质量适应性、多样性发展的基本属性。此文所含观点限于作者本人的思考和调研,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为感。

参考文献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舞蹈;教学;中学生

一、引言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进行实验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体厅函[2004]33 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漳州市芗城区四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采用了查阅文献法: 查阅阅读中国期刊网中有关舞蹈、教学的资料,参考有关论文若干篇,为舞蹈引入中学课教学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70份(男生80份,女生90份),回收100%,有效问卷168份(男生78份,女生90份)有效率99%。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专家咨询法:对漳州市中学的多位校长、专家进行咨询、访问。

3.结果与分析

(1)对中学生是否喜爱舞蹈及其原因调查

大部分学生喜爱舞蹈运动,调查中显示,绝大部分中学生喜欢舞蹈这一项目。而且女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高于男生。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学校开设舞蹈课,54%男生、67%女生愿意参加学习。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赞同学校开设舞蹈课的男生占31%、女生占60%(表略)。

为何青少年会对舞蹈有如此强烈的兴趣?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舞蹈所具有的特点。从表2中可以发现中学生对学习舞蹈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可以增强自信心、培养气质。第二,可以促进交流。第三,可以健身娱乐。青少年在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他们实现自我的需要和欲望不断增长,努力摆脱父母家庭的影响,要求获得人格上的独立。舞蹈最吸引人之处,是以全身的活力带来热情澎湃的感觉。在音乐中,练习者可以尽情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

少数学生否定舞蹈运动,假如开设专门的舞蹈班,您愿意接触和学习吗?在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大约23%的男生不喜欢舞蹈。他们认为舞蹈是属于女孩子的,缺少阳刚气;还有是以前没有接触过,对自己缺乏信心,怕跳出来难看,被人耻笑。舞蹈不值得学习,少数学生认为学习舞蹈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成绩。

(2)对艺术教育引入舞蹈教学的看法调查

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有了明确的认识,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文化修养,《辞海》中对舞蹈的作用和意义解释为“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舞蹈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体态美及艺术气质,舞蹈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艺术运动。当学生在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下跳起舞蹈时,不仅能达到一般运动健身的目的,而且还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锻炼人的肌体,愉悦人的身心,塑造美的形象与气质,使身心两个方面都能得到调适和发展。

您喜欢什么样的舞蹈呢?在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男生比较喜欢的舞蹈类型依次是街舞38.46%、原生态舞19.23%、现代舞19.23%、时尚舞11.53%、民族民间舞11.53%;女生比较喜欢的舞蹈类型依次是现代舞46.66%、时尚舞20%、民族民间舞20%、街舞6.66%、原生态舞3.33%。男生还是比较喜欢动率感较强的街舞,粗狂豪放淳朴自然的原生态舞。女生比较喜欢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积极向上的现代舞,激情、浪漫而又富有活力、火热时尚舞。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学校学习,师资力量是男生们想学习舞蹈最先考虑的因素,师资的好坏决定着舞蹈教学质量的好坏。女生认为专业的舞蹈工作室、学费是影响考虑舞蹈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有着很大影响的因素就是舞蹈的学习环境,舞蹈教室环境与设备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与学生们的心情。

四、结论与建议

1.中学艺术教育课导入舞蹈教学是可行的,必然的

舞蹈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是中学艺术教育教学很好的内容之一,是值得推广的项目。舞蹈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传授健身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娱乐生活,增强自信心,培养气质和兴趣爱好、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充分体现其在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所以中学艺术教育课导入舞蹈教学是必然的。

2.逐步在中学推广舞蹈教学,教师是关键

提倡体育艺术2+1项目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不到十年。高等师范大学、师范院校开设舞蹈专业的很少,较专业的舞蹈人才很匮乏。为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大量培养专业的教师,专业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在技能、理论、教法等各方面不断完善;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的再培训力度,使舞蹈教师教育知识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科研能力创新化。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

《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和应用舞蹈的MCAI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利民.让舞蹈走进中学音乐课堂 [J]. 考试周刊,2008,

(22):75.

[2]丁晶.浅谈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J].大舞台,2010,

(10):57

[3]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1

[4]彭强.试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教育研究

2010,(7):90-92

小学舞蹈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舞蹈专业;大学音乐;必要性;大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85-1

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史上,音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是一种利用节奏与声音来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而舞蹈则是以优雅的舞姿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舞蹈与音乐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都是以连续的过程来丰富艺术的内涵,通过舞蹈节拍或音乐节奏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对人们视觉和听觉产生感染,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

一、当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舞蹈与音乐分别设立为相互独立的学科,削弱舞蹈课堂教育效果。在舞蹈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仅仅把音乐作为舞蹈训练的一个工具,忽略学生音乐基本功的积累,如此一来,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就会被机械的表现,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教师应注重对我国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的培养,利用音乐去激发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的内心力量和灵感,实现人、舞蹈、音乐真正的统一,恰当、真实地表达舞蹈的艺术内涵。

(二)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方式:记谱法、节奏法、音乐欣赏法。

1.记谱法

记谱法是以五线谱为例,让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识谱,同时让学生尝试着练习演唱掌握作品节奏,从而更好地演绎作品。因此,舞蹈专业学生学习五线谱和简谱对音乐有更深的印象是有必要的。

2.节奏法

节奏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针对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节奏对学生的舞蹈练习有辅助的作用,如果学习不好节奏,不知道音乐中的节拍、拍号等知识,就不能对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导致在舞蹈练习中听音乐而跟不上节奏,不能使舞蹈和音乐更好地结合。

3.音乐欣赏法

在音乐理论的学习中要适当地给学生欣赏一些音乐作品,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讲解大小调式和中国的民族调式,把调式的学习运用到欣赏音乐中去。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风格把握住不同的音乐节奏,通过欣赏音乐使舞蹈专业学生在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上有更大的提高。

(三)考核方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训练重点,单纯地倾向于机械的技能训练。作为一名舞蹈专业的学生,应该意识到,舞蹈不仅是肢体的摆动,音乐的伴奏对于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是十分必要的。在考核方式上,高校对舞蹈专业学生成绩的考核过于片面和单一,应该吸收和融入更多音乐理论的元素。

二、舞蹈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必要性

(一)是改变与提升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保证

大学音乐教育既是提高音乐素质的教育,更是以音乐为教育平台,着重培养非音乐素质的教育。因此,如何构建大学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关系到能否实现大学音乐教育“育人”的根本目的。现在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开设的音乐必修课或选修课主要是面对少数人进行的非系统的音乐教育,大学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融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活动辅导及实践培训的大体系;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该是融音乐基本认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听辨能力、基本实践能力的综合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完整体现音乐教育的内涵,才能真正达到大学音乐教育“育人”的目的。在基础教育不够完善的情形下,大学音乐教育既是对基础教育的补充也是对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所以,构建大学音乐教育科学的教学体系与合理化的内容是改变与提升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保证。

(二)是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取得未来舞蹈艺术事业成功的需要

加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理论,是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取得未来舞蹈艺术事业成功的需要。真正的舞蹈艺术,需要的不仅仅是狭义的“跳舞”,更多的是多种艺术相关知识的积累。其中,音乐就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显得必要。因为师范类舞蹈专业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从事舞蹈教学工作,从事舞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仅局限在跳舞上。试想如果一个缺乏必要的音乐理论的老师担任舞蹈教学的任务,那么,其必然不会引导自己学生的音乐理论的修养。如此恶性循环,必将不利于舞蹈专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理论的学习,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三、小结

综上所述,音乐与舞蹈如影随行,音乐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国高校目前对舞蹈专业的学生的音乐理论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必须摒弃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将舞蹈视为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要学会灵活使用并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完全依赖规定的教学方式而丧失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本身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以及自己的教学质量,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紧紧联系实际,让音乐到生活中去赴学生享受音乐。因此,加强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相关的音乐理论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霍岩.舞蹈专业学生音乐课教学探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2).

[2]蔡丽红.浅谈高师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S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