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校园德育论文

校园德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3 09:05:35

校园德育论文

校园德育论文第1篇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事实正是这样,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双向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可以说,处理、协调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事情。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二、学校教职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是由人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等基本组成的。学校中领导者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等任何层级的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三种成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学校的人际关系通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心理压力造成人际交往中的相互排挤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逐步占领了教育教学的领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同志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启动“跨世纪优秀园丁培养工程”,从学历达标、学历提高、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培养教师。各学校也为此实施了各种考核、竞争和奖励机制。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教师工作中相互排挤,如:同行教师写出,有的教师却在背后议论是抄袭、转载等等;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就争名额,拿出一大堆理由,资格老、专业特殊、工作先进、多等等。

(二)学校领导集体缺乏凝聚力给学校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各级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办好学校、建设学校、稳定队伍、建设队伍等等,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尤其是校级领导,学校领导集体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领导成员之间所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是它的根本保证。一个团结和谐、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友情深厚的领导集体,必定是一个思想融洽、情绪稳定、工作配合、具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这样的领导集体不仅在领导层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而且也是形成学校凝聚力的一个根本因素。当前,相当一部分领导集体或因个人的思想品德因素,或自身的认识、情感、行为、个性、能力等因素,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方面有失严明公正,或好坏不分、功过不分、拉帮结派、突出自己,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职工的正常人际交往。学校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领导班子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如果领导班子之间为名利、为地位、分帮派、互相明争暗斗、必然造成师生员工思想的混乱,行动的无所适从,产生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这样的局面,连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就更别谈校园的和谐了。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将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三)工作矛盾和利益冲突给学校教师间交往造成较大的影响

几年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确定,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是,学校这块改革领域中最后的“净土”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有力冲击,要求教师全奉献已不大现实,各学校更多地把教师创造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与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于是,学科起点不一致造成教学效果不一致,教学工作量不一致造成结构工资高低不一致,甚至所带班级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不一致也会使班主任津贴高低不一致种种矛盾出现时,教师之间也一改知识分子的过去“斯文”,面红耳赤,该争必争,毫不留情,过去是亲密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今天的敌人。上优质课、评职称、年底评先、工资晋升等就更加当仁不让了。如此种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也就不堪一击了。因此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注意让教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竞争,或多点进行团队合作的竞争,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从而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再就是教工对各类的竞赛看得过紧,对个人荣誉看得过重,于是闭关自守,孤军作战,对同事处处提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

(四)个性品质与思想修养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障碍

一般说来,教育工作者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思想素养,但也有少数教师缺乏良好的修养,或过于敏感、或口无遮拦,不善于处理同事关系,今天和这个不说话,明天跟那个吵起来,后天又与某人斗气,或在人前随意评论题他人的长短及生活隐私,甚至蓄意制造矛盾、中伤贬损别人,到领导面前进谗言;对学生板着面孔,不爱和学生接触,瞧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偏向好学生;上课照本宣科,讲课枯燥乏味、经常考试,作业繁多,改作业不认真;讥笑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当着同学们的面讥讽学生,同学回答不上的问题,教师当面使其难堪;态度粗暴,体罚打骂学生,或把学生赶出教室,与学生斗气,使性子,对学生的批评意见打击报复,对有缺陷的学生讽刺、挖苦、鄙视。这样,极大地伤害了同事间,师生间的感情,对融洽各种关系更是有害无益。

三、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育人的效果就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广大教师懂得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爱生是尊师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在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奉献、守纪”竞赛活动,大力提倡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态度,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学生中开展尊师活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是尊重教师最经常、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为老师分忧解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和特点,为了完成特定的职能和任务,就要求人们需具有某种特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工作性质和任务,对广大教师德才等方面都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应当加强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校园和谐的关键,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努力建设高尚师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人本管理乃学校管理之本》,王中意秦源著,《人民教育》2001.6期。

校园德育论文第2篇

第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德育提供良好的物化环境条件。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典雅的教学楼、雪白的墙壁、洁净的草坪等氛围,无时无刻的陶冶着学生们的情操,锻炼着学生们的心智。直观性的校园物理环境是学校精神风尚的反映,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所以许多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多依山傍水,建于风景优雅之地,目的就是以自然美景陶冶学生性情,塑造美的心灵。发挥着“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寓于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人文景观依然,校园的特色建筑、象征意义、合理布局、绿化美化,以及名人塑像、橱窗、文化长廊、校园科技馆、塑胶跑道、游泳池、宣传栏、名人名言、名家或师生字画的合理布置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启迪,对抑制消极校园文化的滋长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因此,学校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课程思想教育的导向、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规范功能。

第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制度文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包括颁布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约束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的贯彻实施,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监督和保证作用。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全、细、严。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立体管理体系。

第三,加强课外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充分利用课外集体活动,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环保教育、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利用各种社团、影视、论坛、音乐赏析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如开展教职工篮球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同志间的交往与友谊。

丰富课外活动。学校可以成立各种社团或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剪纸、手工、田径、球类、棋类、游戏、鼓号、横笛、文学、趣味数学、科技与创新、阅读与诵读、节目主持、演讲与口才、书画艺术展等。各兴趣小组活动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态度,可使全校师生充分发挥特长,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第四,加强精神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校园精神文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利条件。校园精神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一批又一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校训往往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高体现,代表着不同学校独特的精神追求,通过长期的宣传、灌输成为校园文化的精髓,深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对学校的德育教育有简洁、深刻、长期和持久的影响。

校园德育论文第3篇

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是指在较重大的节日期间,由学校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节日为载体,以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由学生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校园文化理念、师生的价值观念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校德育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积极开展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而且本身这种注重实践的德育模式也是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契合的创新德育模式。

校园纪念日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学生能从各种校园纪念日活动中汲取丰富的多元文化价值,而且通过了解和熟悉各种国际性节日及我国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可以使学生在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文化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的认同,也为中外优秀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契机。

2.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蕴涵着一定的智力价值,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阅读、欣赏、参与、表演、实践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视听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及创新能力。

3.关注个体的多维发展

由于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主题鲜明且内容丰富,不同主题的纪念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心智及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而且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亚文化,其或多或少受着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也可以促进主流文化的推广与发展。

4.具有丰富的情感价值

学校纪念日文化活动由于其形式和内容都与学生较为贴近,因此可以使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高品位的艺术欣赏、文化感悟中净化心灵、丰富情感以至提升人格。

二、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

通过对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纪念日本身存在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将德育内容渗透到纪念日文化活动之中。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挖掘和利用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切实将德育渗透到纪念日文化活动中,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1.依据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蕴含着的德育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传统节日及纪念日活动。因为这些节日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和思想观念,整合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广大。因而,作为政治象征的节日、纪念日便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2.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教育

传统民族节日活动中蕴含着民族传统的道德风尚、伦理思想以及审美情趣。在学校开展以传统方式庆祝纪念民族节日的文化活动,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既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德育工作者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纪念日文化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3.利用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达到启人心智的效果

由于部分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可以尊重历史、追忆历史和缅怀先烈。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使青少年穿越历史时空,置身历史的长河,触摸历史,感悟历史,这也是一种留存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而且大多数的纪念日往往是为纪念那些值得人们学习的人、值得举国庆祝的事件而设立的,在追忆、缅怀这些人和事的同时可以挖掘那些启人心智的道理,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三、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道德教育途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纪念日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一定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始终贯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这条主线,发挥团队、班集体“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以体验教育、感受教育为基本途径,用纪念日的文化内涵激励、鼓舞、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一体化的节日文化道德教育网络

校园德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德育工作

学校以传授人类文化知识为己任,所以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有许多办学较为成功的学校的办学历程表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调节心境、陶治情操、愉悦身心和塑造性格等功能。特别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这一句话概括说明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正是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越强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成员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因此,作为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

一、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始终要把握住这一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活动。校园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特别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态的环境中,广大青少年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在美国教育史上,有人曾提出“无导向教育”,主张孩子们自我选择。殊不知,尚不具备分辨能力的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降低道德意识和道德要求,极易接受自私自利的观念,误入歧途而不返。所以必须坚持导向,例如组织广大学生学习有关党、团及时事政治等知识,使他们了解党史、团史,了解中国的历史及中国的国情。组织学生参加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了解社会,了解家乡及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式下的巨大变化,从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方面要继续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吸引当今先进文化的成果,使之武装、丰富学生的头脑,与此同时,做好对社会热点、焦点文化的梳理和讨论,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从而在校园文化在构筑起一道坚实牢固的抵制低级、庸俗、腐朽文化和毒害的防火墙,以保证校园文化的纯洁性、先进性,确保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发挥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育人性作用

校园文化可以较好地发挥育人功能,特别是在德育方面更是得天独厚。从学校理念、学校品位到校园布置设计等都可以形成形激励及无声熏陶,通过校园文化这个平台进行德育的渗透和张扬。学校特有的精神、作风等都在影响着每个成员,在有意无意中影响和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而每个成员也会自觉地传递和传播。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组成成员或多或少都带有学校文化的痕迹。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把德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德育教育主要发挥着传递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的作用,它不但传递知识形态的文化,还传递规范形态的文化,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不但传递浅层的规范文化,如道德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还传递深层的规范文化,如价值观等,更传递各种理性形态的文化,如文化心态、社会风尚等。德育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德育教育在意识塑造、精神培养中发挥着意识更为明确的主动作用。这种教育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且效果是缓慢发生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渗透教育,使广大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终身难忘的教育,其效果也是深刻的,同时显现出素质教育培养人的核心价值观。

三、发挥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启智功能

学校的工作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积极为这一中心服务,大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好思想、好作风,通过举办学科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以促进学风建设、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使学生了解除了学科知识以外的未知世界。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形成某种特长爱好,增强其社会实践活动的才干,同时可以使学校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者相互统一协调。通过校园文化最大限度地整合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培养学生的非从众性,敢于向已知和未知的领域挑战,不断确立人生目标,并努力地去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地发挥启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内能创设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影响校园成员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等的教育环境,同时对外表表现了学校的魅力和个性所在,以及学校的目标追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在德育工作中的深层次的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校园德育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健康浓厚的师范性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整体、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技能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每个人,因此,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备氛围。

    一、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一道风景线

    校园文化是指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管理者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高等院校是从地域上相对独立的教育社区,它既是一个教育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即校园内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包括更多的客观因素。它与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对人的成长既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反面的影响,且与人的发展的一切方面相联系。在文化环境中,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双向影响的,且两者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注重各学校的个性,指导各个学校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的各种人才。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存在方式,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人们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既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高等院校精神文化的必需物质载体,是体现一定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可以起到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形态:1.环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设计、建筑群布局、室内外的美化、绿化等。2.设施文化: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如办公设备、后勤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3.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在适当场合张贴的标语、名言、名画,科学家、领袖画像等。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态。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去构建,它都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它是学校长期的文化演变与发展中,对各种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积累的文化构建,可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格,从而形成理想化人格。

    (三)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生组织规章制度、校园校纪、道德规范。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功能,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校园规范文化可以对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管理,是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保证,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对其主体产生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在这种氛围中的每个成员逐渐养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我教育性

    人是文化的载体,在校园文化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无论是教师、管理者还是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使人产生心灵感应和人格升华。

    (二)渗透性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所特有的环境力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各个方面,从学校组织的大的活动,到每个成员的交流,以及各自的形为方式中,均可见校园文化的影子,这就使它的作用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三)个性化

    不同的高等院校由于各自发展历程不一致,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之间,就是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时代也具有了不同特色,使校园文化富于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各具特色。

    (四)多样化

    高狡校园文化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目标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活动内容既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文学欣赏、电影电视等活动,也包括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娱乐,以及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群体氛围等。组织形式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个人、小组、跨院系、跨校际的参加人数的多层次,又有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等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的部门层次。目标类型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以满足个体兴趣需求的求知型,也有完善个体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型。

    二、健康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理想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一)人格陶冶

    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陶冶着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作为由观念、情感、动作等要素结合起来的而且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行为倾向,来自于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交往,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反应,来自于把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正是通过个体与同辈和教师群体的交往,通过学生对学校情境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认识和了解,而形成一定人格。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力量和真理的博大等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起到观念认同、心灵感应、精神升华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二)开发潜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校园文化包括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广博的文化内涵,因而充满了丰富的创造活力,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大学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力促进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激励进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向前人看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为学校争光。同时,它还能产生一种向心力,使广大师生行动与心理上有共同奋斗的目标。

    (四)调节生活

    健康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和疲劳,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调节学生精神状态,活跃学生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在娱乐的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升华,做到寓教于乐。

    三、高师校园文化的教师职业色彩

    高师的校园文化与高师教育活动密切相联。高师院校以培养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天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高师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一切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1.高师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必然要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特殊体系,有其固有特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民教师,高师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受教育者(学生)具有了特殊性。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高师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心理期望更高,教师被要求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教师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教育者(教师)也具有特殊性。

    2.高师物质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设计,建筑群的布局,教育科学场所的精心布置,人文景观的构建都无不体现出师范特色。

    3.高师院校制度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的规章制度、校园风俗和行为规范等也具有特殊性,以保证形成优良校风,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更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

    高师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辅相成,而高师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师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对高师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还具有进行献身教育的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的“教师人格”教育功能。

    高师院校由于文化主体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要求更高,校园文化活动也更为丰富。具有师范特色的系列教师技能训练活动,教育家讲座、特级教师报告、实习基地的实践作用和具有师范校园氛围的校训、雕像、碑铭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师人格、情操风尚、言行规范、素质水平等。

    (三)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的有效载体。

    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有效实施高师培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职业技能培养的思想基础和依据,有了牢固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刁‘有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动力,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坚定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因此两者相结合培养有利且更为有效。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师范性”,把强化教师人格的培养和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建设都应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组织、社团和群体的活动等一切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从而构成高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整体影响作用,这些活动在系统中应是目的一致,前后相联,指导思想相关。因此充分发挥高师校园文化的整体作用有助于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

    1.营造物质文化环境,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高师院校物质环境文化营造既要体现高等院校的学术中心地位,又要符合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所以说,环境文化的营造既要体现出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又能体现青春活力和高雅的美,让人感到不同其他场所的整洁、朝气、幽静的学习氛围,表现出文化的气氛,文明的空气,促使人精神振奋、健康向上,为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校园设施文化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校园公益设施、后勤服务设施等都要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高师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标语、名言、名画,领袖、科学家、教育家的画像,有意义的碑铭、人物塑像等以师范特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高师院校应加大投人,改善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学生必要的活动场所,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与高师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校园文化设施系统,为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2.加强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

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的形成上。校风既是学校的特色和风格,又是一个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风一经形成,对师生的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发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师校风的形成,依赖于高师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高师独特的培养目标,确定校风的内容,并纳人管理目标进行长期培养和引导。高师优良校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要形成优良校风,首先,领导和管理者教师应有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领导和管理者以身作则,教师为人师表,影响和推进高师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巩固。其次,高师院校的领导不仅要起表率作用,还要积极倡导和强化优良校风的形成。第三,由于校风建设是综合、立体、全方位的,因此在校风建设时应注意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建设,三者是校风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建设好“三风”,才能形成高师优良校风。

校园德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环境;营造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环境的营造(德育环境的优化)同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环境营造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

是指高职院校内与德育对象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事物的总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作为教育因素的一部分,在高职生品德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特征

1.1.1作用对象的针对性。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力始终指向学校的培养对象——高职生,并以影响和提高高职生的思想品德为宗旨。

1.1.2作用要素的系统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由各种与高职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外部事物所构成,诸种构成要素并非机械的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并共同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表现出一种系统整体效应。

1.1.3教育方式的隐含性。这是环境育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它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具有外在的明确要求,而是设置一种场景或氛围,让教育对象置身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与环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将环境中隐含的教育目的在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中得到认同,自觉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1.1.4教育作用的双向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人工创设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对德育对象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就可以成为优化环境的主要力量,使环境反过来对德育对象施加更为积极的影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1.2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与德育对象的能动选择

为了强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高职院校环境的营造必须符合德育目标的要求,这是强化环境有效影响的关键所在。在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发挥影响作用的同时,高职生对于来自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影响具有能动选择性,这种能动的选择表现为积极的接受、或消极的抵触,甚至有意识地摆脱些环境的影响,转而主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1.3校园文化与德育环境的关系

1.3.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德育环境作为培养高职生品德的重要外部条件,其构成要素是高标准的,即只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才能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构成要素。这种高品位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从内容上来讲,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用正面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来影响学生;从形式上来讲,要与德育内容相适应,既保证内容的实施,又易于高职生接受,即要有可控性与系统性。

1.3.2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德育环境对高职生的教育主要体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以其对高职生特有的影响力存在于校园之中,是构成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是形成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2努力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1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含义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设施设备、活动绿地、绿化美化和景点设置等所构成的。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只有当一定的实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观念时,这些实物才能成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并由它们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

2.2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

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高职院校特有的培养目标为指导,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主要是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的要求)的关系。

3努力营建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3.1必须确立几个重要的思想认识

3.1.1必须牢固确立党对宣传舆论的领导。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关键。

3.1.2必须牢固确立育人意识。宣传舆论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服务,从而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使高职生真正处在学习成才的宣传舆论阵地,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宣传舆论工作,以高尚的精神弘扬宣传舆论的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充实宣传舆论的内容。

3.1.3必须认识宣传舆论环境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对宣传舆论环境的营建,要以建设为重点,把宣传舆论工作列入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正确处理宣传舆论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常抓不懈。

3.2加强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要加强对宣传理论研究,主要是重视对宣传主体、宣传内容、宣传环节、宣传客体,宣传效应的研究,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工作。

3.3树立学生典型

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培养和树立优秀典型,从而为营造宣传舆论环境增添光彩。

3.4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重视对传播渠道的监控。加强对大众传媒尤其是现代传媒的管理,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党和政府对宣传舆论工作领导的必要保证。

4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4.1和谐人际关系环境的特征

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具有真诚性、情感性、愉悦性和熏陶性四个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能起到某些课堂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4.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

4.2.1坚持以人为本。

4.2.2理顺各种关系。

4.2.3重视情感的培育和投入。

4.2.4继承传统文化。

4.2.5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

作者:宋晶晶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校园德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德育创新 高职校园 国防文化

近年来,军事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老师和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军事课程的其他一些功能也逐步被挖掘出来,其中尤为重要的当属军事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德育之于智育,既根植于智育之中,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途径,军事课的德育潜能是非常丰富并且适应时代需求的”[1]。国防文化表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要素,“是国防建设和国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积淀和文化提炼,表现为一种主体自觉意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2],其核心是宣扬爱国主义。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的重要平台。“高职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师生在校园内全部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国防文化教育,积极发挥军事课程的德育功能,对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个新的方向,值得认真研究。

一、高职院校军事国防教育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可谓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培养的不只是合格的大学生,更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不仅要实现普通高等学校的德育大纲和德育目标,还要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奉献社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意识和优良品质。当前,高职院校以90后学生为主体,由于时代的特点,他们大多个性很强,不喜欢集体活动,参与社会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喜欢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因此,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创造新的方法拓展新的领域。军事国防教育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独特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这些德育品质包括爱国主义、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合作、协同作战、勇于牺牲、个人服从集体、善于战斗、乐观向上等多方面,无不充满着正能量。充分发挥军事国防教育中的优良德育品质,使之内化为当代高职学生必备的素质,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搞好高职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拓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处在一个瓶颈期,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不能契合90后学生个性发展品质,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又处在尝试和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系统性德育教育模式。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国防教育的内容,发挥国防教育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对于处在瓶颈期的高职德育教育而言是一剂强心剂,有利于拓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途径,寻找到新的方向。

2.有利于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高职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补充,建设具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国防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和优秀的德育品质,在高职校园文化中融入国防文化,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和国防教育两个平台,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德育品质,同时针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摆脱当前的功利性、注重娱乐性和科学性不足等特点,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和打造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十分重视高职校园国防文化的建设。

3.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决定》提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高职院校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国防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激励大学生为国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构建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平台,可以将军事课程学习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但是,当前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和国防教育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没能在平台建设中,有效地将军事国防教育中蕴含的德育价值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普通高校军训时间为2―3周,实际军训时间不得少于14天;事理论教学为36学时。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园国防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军训和军事理论的教学上,只是完成了《大纲》的要求。但《大纲》指出,在完成规定的学时外,应积极开设与军事课相关的选修课和举办讲座,而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诸多校园文化活动,缺少国防文化的内容,更不要说发挥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了。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大纲》的预期成效,而且不利于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不够重视,认识有待提高;二是重军训,轻德育;三是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四是缺乏对新媒体的应用。

四、德育创新视角下构建高职校园国防文化的思路

构建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创新德育建设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既可以多渠道地开展德育教学,又可以丰富高职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在内容、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以期有所改进和突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厘清思路:

1.思想重视,与时俱进。

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各种思潮不断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高职国防教育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正确的思想引导,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抓手,增强学生对国防文化的认识,增强国防教育对学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积极发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乐观向上等国防教育的作用,促M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深刻变革,知识理念的快速更新,以及新世纪学生特点的新兴化和多样性,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也适应时代的变化,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积极跟上时展的形势,与时俱进,拓展高职校园国防文化的渠道,丰富其内容,发挥其德育价值和导向功能,才能紧扣时代脉搏,避免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的缺失,增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提高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军事课的德育功能。

按照《大纲》规定,军事课程必须列入高职院校正常教学计划的,而且是学生的必修课,内容分为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两个模块。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军事技能训练能够正常正规开展,但对于军事理论课,由于受各种条件影响,不能按照《大纲》的要求施教,大多是以大课、讲座、看录像方式进行,不仅没有系统性,而且缺乏科学性,既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无法保证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

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军事理论课教学受到影响较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专职教师,仅有的几名接受了几天军事理论学习的兼职教师。因此,要充分发挥军事课的德育功能,一方面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配备好专(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军事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只有完善制度,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变目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以大课、讲座、看录像为主的模式,同时可以使教师静下心来专门研究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在做好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发挥军事国防教育的延伸功能,充分发挥其蕴含的德育价值。

3.大力开展国防教育第二课堂,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容。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延伸,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开展校园国防文化建设,可以将德育与军事课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第二课堂时,可以依托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团委及学生组织等部门,开展竞赛、会演、体验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仍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每年新生军训期间,人武部都会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比赛和新生宿舍内务评比;每逢重大节日,团委会举行升旗仪式或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学校组织部或宣传部举行一些会演;尤其在学校精心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一二・九”晚会中,更是突出了国防文化因素。2016年,该校自主创编的以革命先烈许晓轩为原型的独幕剧《石榴花开破晓时》,荣获了江苏省小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项目立项,开创了该校获得省级以上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立项的先河。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第二课堂,应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联系,开展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从而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容,营造良好的国防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打造高职校园国防文化新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现代教育同样离不开网络,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基地,加快校园网络建设,既为教学工作提供便利,又为学生学习、交流和获取资源提供平台。因此,在高职校园国防文化的构建中要抓住现代多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时效性强、资源丰富、时空拓展方便等特点,加强国防文化的传播,并及时对内容进行更新,对知识进行拓展,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有力的素材支撑。例如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课堂、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定期一些国防文化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答复学生相关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网络信息技术为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提供了新颖的平台,网络已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在积极发挥其优越性的同时,应做好思想引导工作,遵循国家政策法规,坚决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将网络给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4]。将国防文化,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开拓高职院校德育的新渠道,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充分发挥军事课程的德育功能,对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建设我国现代化国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高峰.基于德育创新的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2013(2):220.

[2]孙绪闻.论我国国防文化的现代化重塑[J].国防,2016(7):43.

校园德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人格 校园文化 作用表现 作用特征

一、 道德人格的含义与特点

(一) 道德人格的含义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则人格高尚。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道德人格。这种文化心态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因此说,伦理学上的人格概念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同义语。

(二)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

大学生道德人格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不断呈现出来的不断追求成熟、超越自我、提高素质的精神动力。大学生道德人格有其自身特点:

1、发展性

道德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反复作用下而发生的。经过小学、中学的基础道德教育,大学生能够借助己有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地认识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对道德人格有了更高境界的追求,憧憬着更美好、更高尚的道德人生,并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发展着自身的道德人格。因此,重视对大学生人格教育,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意志力的培养为例,现代社会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与竞争,创造性与竞争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社会性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经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未来社会的发展就难以保证。因此,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2、可塑性

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先天素质、环境、教育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中实现的,其中教育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本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①同时,“教育是一个评述用词。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 ②教育意味着价值引导,它以培养“可贵品质”为职责。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到:“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情感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人进行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学校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德育的具体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自觉接受教育,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但由于大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被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不针对性地进行道德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二、 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内容、办学特色,表现于物质精神、内容形式、课内课外、组织制度、师生员工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独特的价值标准、社会心理、基本信念、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以及与其相关的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的总和。” ③

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而且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教师和学校领导,而且也涵盖了学生;不仅涵盖了课外活动,而且也涵盖了师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以学校建筑为主体的整个学校的宏观、微观的物质环境,而且也涵盖了整个学校的课堂、学生寝室的精神氛围;不仅涵盖了学校制度文化的养成,而且也涵盖了学校传统的办学特色。

(二)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校园文化是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区别于社会的其他文化而成一体: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成员为其群体基础,以“校园”为其空间范围的:从时间层面上讲,校园文化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以及每所学校自建校时所独特的文化精髓就被世世代代稳固的传承下来:从心理层面上讲,校园文化“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和排他性。”④因此,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的特征。

2、校园文化既有批判性、创新性,又有保守性

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相比,功利性的干扰最少,而且拥有较多的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关怀。在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方面,校园文化的根本使命是批判与创新。在大学校园里,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最容易产生,旧的观念更容易在批判中更新。在这种文化的产生与更新之中,校园文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的保守性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为了保持其先进,维护校园的纯洁,校园人在努力抵制批判各种腐朽、没落的劣性文化的同时,也对社会上的一些陋习、庸俗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筑起心灵的围墙,将校园与外界明显的隔开。

3、校园文化具有高雅性

大学校园是人才汇聚的场所,校园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文化修养,一般都寻求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由于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和作为青年才俊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决定了在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的追求上要比普通大众的品位高。而且大学校园是知识汇集的场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丰富知识的校园人能够运用知识,以理性的头脑、更灵活的思考问题,能够更准确地在校园文化取舍、鉴别、等方面做出决断,而不是如大众文化一般盲目追随:丰富的知识也使校园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和更新,因此相对于一般社会而言,校园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格调会更高雅。

4、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

当今社会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信息、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国家和民族间的距离,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特点。高校校园成了外来文化最主要的集散地。国外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大多首先传到学校,再通过学校的辐射和人才的流动注入社会。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具有接收外来文化的条件和转化、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也是校园文化多元性的成因。

三、 校园文化对道德人格形成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生作用具有其自在的特征,主要有界域涵盖的广泛性、情景辐射的渗透性、行为互动的暗示性和实施过程的隐蔽性。⑤

1、界域涵盖的广泛性

校园文化界域涵盖的广泛性,深刻的影响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广泛性。不仅体现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从生活、学习和交流的各个场所,而且体现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在各个层面的影响。校园文化界域涵盖的广泛性,说明其影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我们要广泛、精心加以控制和设计。

2、情景辐射的渗透性

实践证明,环境育人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可以将各种文化要素渗透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以各种具有鲜明的形象、感人的氛围、真切的心灵交融的形式辐射并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教育情境包含着有意识创设的情境和即时情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具有把学校的育人要求渗透于校园内部各种环境因素而形成有意识创设的情境,它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感受到和领悟到这种情境的教育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认同它、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认知要求和行为品质。例如,校容校貌、校训标语、集体规范、校风班风等无不熔铸教育者的心血和教育要求,无不体现着社会和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意志,学生置身于这种情境中,就会自然而然感受到渗透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的辐射。再如,学校的升国旗仪式、学校的颁奖大会等,这些情境构成了主题鲜明、情感浓厚的氛围,契合了不同的教育意义,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而这些情感的流露又会加速度辐射到其它同学身上,从而又创设出更具有感染力的情境,铸就教育情境场的良胜循环。最为生动有趣、最富有感染力和最具有精神教育力的情境是学校生活中随时或随地可能出现的各种教育即时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具有突发性、瞬时性、影响辐射的时效性极强,影响触发的表现性很明显。

3、行为互动的暗示性

心理上,暗示是个体所固有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是从动物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引申而来的心理规律,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只要是刺激物,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或效应,在校园文化各种要素中,教师的语言、校园设计,教室颜色与布置,班级的氛围都会产生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互动中无意识产生某种观念,进而把这种观念实现于动作和行为之中。在学校实际教育中,师生之间行为互动本身传递着信息的导向和榜样的模仿,在学生无意识或潜意识中牵引着一种暗示的教育意义,“无意识心理倾向的机制显然是暗示现象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师生行为互动中,学生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师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避免学生心理抵制情绪,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所要求的师生行为互动是一种以平等心态交流的交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采用强制的教育方式易为学生所接受,并且是在愉快而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具有同心感染的倾向在不知不觉中激活学生的潜能,唤起学生主体感化和模拟的积极作用,主动合乎需要进行自我认知和品德内化,实现行为互动的正面意义。校园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都包容着暗示性,特别是行为互动中的教师期望效应暗示、语言暗示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奖励与惩罚暗示等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贴近学生心理,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在关注各种因素暗示作用时,要有意识、主动地利用暗示的积极优势,充分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消极的暗示,抑制消极暗示的影响力,真正开发文化环境育人的新途径,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4、实施过程的隐蔽性

校园文化发挥作用的优势在于它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如情感、兴趣、期望、态度、需要等而影响学生的,因而它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痕迹不外露,学生对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大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缺乏自觉性和明确目的性,教育过程习氛围隐含其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通过教师文化、班级文化等互动,以内隐的、间接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以有形或无形的内在启迪和鼓舞,使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潜隐的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这种隐蔽、间接的教育影响,避免了学生对教育说教的“抗药性”,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因此,在文化育人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并设计好隐蔽性的影响通道,通过无意识、间接的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品德内化的能力。

注释:

① 鞠献利.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吕潍师专学报.1998,12.

② 吴冰试.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基本思路.思想文化道德研究.2001,7.

③ 马宪平.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1996,4.

④ 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江苏高教,1997,5.

⑤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8.

参考文献:

[1]赵成文.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初探.社会科学.1999,7.

[2] 鞠献利.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吕潍师专学报.1998,12.

[3]吴冰试.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基本思路.思想文化道德研究.2001,7.

[4]马宪平.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1996,4.

[5]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江苏高教,1997,5.

[6]唐敏.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江苏社会科学.1999,7.

[7]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8.

[8]唐检云.双重人格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省高教研究》.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