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7 16:42:03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企业安全文化是与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活动相生相伴的,有生产安全活动就必然有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情况下抓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塑建切实可行的安全文化,可影响职工的安全行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促进安全生产。

1 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作风、管理机制、行为规范、生产目标、价值观、安全心理素质和安全风貌等各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这一概念,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应该定位于在煤矿长期安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安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工作作风、日常行为规范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方法等内容。它由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次组成, 4个层次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次,在整个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追求、安全作风和安全理念等,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形态领域各要素的总和。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等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正式制度和规范,才能为广大职工所接受,才具有约束力和说服力。因此,安全制度文化是实现安全精神文化的载体和保证。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员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安全文化形式。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它由安全作业环境、企业周边环境、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等构成,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形式的表层文化。从现象上看,安全文化是从行为上感知到的一种感觉。

2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途径。

(1)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企业安全理念包括核心理念、责任理念、管理理念、作风理念、投入理念等,回答的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怎样去做的问题,是安全价值观的具体化。只有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才能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必须在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重的责任、安全是最好的福利的安全价值观,培育和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并通过有效的宣传载体大力宣灌,从而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熟知,实现对行为规范的自制和他制。

(2)整合、规范、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和内容。制度的建立就是将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固化的形式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管理制度的过程。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只有制订出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制度文化,才能整体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变安全管理由职工被动管理为职工主动管理,变他律的“要我安全”向自律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4个方面进行制度和内容的整合、完善和规范。主要有: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意识培育和素质建设、安全环境建设、安全制度建设。

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考核、有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形成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机制。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多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支撑,去考核、去监督,制度就像无源水、无本木。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机制,来保证安全文化的实质性运转。一方面要逐级建立安全文化检查、考核、讲评及奖惩激励制度;另一方面要制订从干部到职工个人的安全精细化管理考核、评分、排名、讲评及奖惩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确保安全文化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4)建成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必须有广泛的职工基础,以企业安全生产为重点,使广大员工参与进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发展、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采用各种方式辐射到企业职工中去,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3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的关键环节。

(1)理顺思想,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思想境界。目前,论及安全,说到安全第一和遵章守纪,没有人不认同,并且都熟知,但一到现实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违章违纪行为。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把思想观念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载体,宣传学习一系列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第一”的深刻含义,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为职工办的最大的福利,形成“人人管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格局;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从而摆正安全与企业、安全与个人、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明确实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2)加强安全教育,提升职工素质,夯实安全基础。人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保证。①突出特殊化,开展针对性教育。围绕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

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时段和各种类型的安全重点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重点预防、教育、培训和帮教。②突出普遍化,进行全员教育。注重理论实践并重,既要加强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学后必考机制,又要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适应安全工作要求。③突出实效化,开展情感性教育。要发挥党政工团“大兵团”教育的优势,构建安全教育齐抓共管大格局。通过开展富有亲情、真情和温情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搞好自主保安的自觉性。④突出形象化,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灯箱、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经常性、覆盖面广的安全教育活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时时处于教育之中、处处体现安全之风的氛围。

(3)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将人本管理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健全制度,靠制度的强制约束逐渐养成职工安全行为习惯,最终上升为安全文化理念,使安全制度更好地延续和落实,杜绝习惯性违章。①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分解安全工作目标,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形成逐级负责、逐级追究的安全责任追究体系。②完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安全信息网络,及时筛选、收集安全信息,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使每一生产环节都在安全控制之中。③积极推行正规循环作业,使管理人员做到按章指挥、以身作则,职工按章作业。④强化安全薄弱环节治理,消除事故隐患。⑤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积极开展创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评比活动,提高现场施工质量。⑥坚决执行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因违章造成事故的,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严格追究有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失责失察责任。严格责任追究是对违章者的关爱,目的也是教育职工不要违章,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很好的一种方式。“严、实、重”的责任追究,可以触及灵魂、触及利益,引起思想上的重视。责任追究肯定要处理人,但处理人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追查处理,找出事故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教育全体职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和处理必须严格按制度一视同仁、公平合理,让被处理者口服心服,让其他人引起重视、受到教育。

(4)坚持科技进步,推动安全管理手段的升级。

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企业传统的、陈旧的管理手段,从设计、工艺、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生产,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应当定位在:①在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抓好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研究;②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③结合企业实际,研究、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④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加大质量标准化工作力度,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将井下瓦斯治理示范矿井、防治水示范矿井等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安全状况的好转。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2篇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1、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

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

2、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

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3、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状况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件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而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就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

二、建立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的必然性

1 、新形势下安全生产要求的重大举措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发电厂从电力公司系统中分离成立独立的发电企业,形成多家经营管理格局,但各个主体的安全责任没有明确的界定。过去电网对电厂的行政管理职能已经取消,电网企业保证系统安全供电的困难增多。要搞好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只有依靠电网企业建立先进的安全文化,利用安全文化的辐射作用去影响电厂,保证电力系统的生产。

2、人本管理是电力企业先进安全文化创新的核心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人才。实现企业的目标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干劲、智慧、创造力。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和运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创造力,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能动产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就是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电力设备与电网的安全是依靠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的,因此,人本管理思想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创新的核心。

三、安全文化创新的特色

1.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

创新的安全文化能使企业具有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企业员工都努力为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做更多有效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和信念成为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源泉。

2.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融为一体,员工的需要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一致,每个员工都有归属感,都为能成为本企业的一员而自豪,员工主人翁意识强,关心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喜怒哀乐与企业的成败兴衰息息相关;企业是一个温暖的家,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在人格和尊严方面都能获得公平的待遇,员工只要努力工作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员工只要工作能力强都有获得提升的机会。二是企业领导与员工只是岗位不同、职责各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领导敢为下属承担责任,不仅关心下属的工作,而且还关心下属的生活、学习、身体;领导不仅要关心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员工,而且还应关心那些有时意见与自己不同的人;企业员工主动为领导分忧,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在工作中遵章守纪,兢兢业业。三是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并且将目标分解成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安全职责清楚,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中会出现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和怎样预防,企业为实现安全目标而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员工行为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程序运作,不因人而发生改变。整个企业是个高效运行的体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指挥体系令行禁止,政出一门,部门之间相互协调。

4.优美的工作环境

优美的环境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而且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员工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优美的环境能净化、美化人的心灵,约束人的不良行为。在安全生产上优美的作业环境一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条件,二是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三是给人以舒畅的感觉。

5 、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企业建立了先进的安全文化,企业就成了一所学校。企业员工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需要努力学习,学习成了一种时尚,知识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资源,主动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四、建立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

电力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观念、行为、物质3个层面的安全文化。建立企业先进安全文化是将以往自然形成的安全文化加以筛选,引进系统理论,继承原来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抛弃消极部分,补充缺少的部分。

1、 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为了发挥企业先进安全文化的巨大作用,当确定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后,要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在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上一是要完善和扩大原有的安全教育网络,二是要发挥宣传教育网络的作用。利用安全日活动和各种会议、员工手册、宣传栏、公司刊物、报纸、局域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如开展安全文化知识竞赛、安全文化年活动等,推进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宣传企业安全文化,培育管理人员人本管理思想,培育企业安全生产价值观,用人文激励员工。

2、领导带头,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创新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提出要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在组织上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还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搞好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一、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

笔者认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1.教育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根据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与自身要求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文化,它符合施工企业的思想、文化、经济等基础条件,适合施工企业的地域、时域的需求;它传递着施工企业关于安全的目标、方针以及实施计划等信息,宣传了安全管理的成效。

2.认识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相结合,使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使之更直观具体、更生动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工作,让相对较为抽象的理

论更易为施工企业全体成员所认识、所理解和接受。

二、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1.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他环节创造先决条件。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构建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所有人员形成一种安全思维定式,把搞好生产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2.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施工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弥补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

三、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它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文化。安全文化首先是施工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也可称为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施工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施工企业精神。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榜样示范等,在施工企业成员的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冲破各种不良影响的桎梏,把自己的事业与国民经济的繁荣、建筑业的振兴结合起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促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促使施工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观念。

2.管理文化。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中的管理文化又包含以下三种文化:

(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管理方法,规范、约束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实现施工企业的奋斗目标。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劳务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督促有据可依。制度的建立,不仅能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而且应是激励成员前进的动力。这些制度应该具有法规性,需不折不扣地执行;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宜,并要具有连贯性,易于贯彻执行。(2)目标文化。目标文化应体现施工企业的发展内涵及企业特色。施工企业应对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根据自身的客观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为社会输送合格建筑产品的责任,确定施工企业的定位目标、奋斗目标及发展战略。施工企业的目标文化可宣传“品牌战略”、“精品意识”,但不能脱离现实,空喊口号。目标文化对外宣示了施工企业对外作出的承诺,以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对内则产生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为之奋斗。

(3)行为文化。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业的一种(转上页)(接下页)行为文化,包括全体成员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措施

既然安全文化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安全技术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绝不应是一种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以良好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施工企业职工个人安全素养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这与人的“从众心理”有关。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4篇

1.1缺乏安全施工意识根据实际调查,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工程管理部门,都没有严格地按照安全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也不重视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同时,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职工都十分缺乏安全意识,有些新职工在没有受到合格的培训后直接就上岗了,经常发生无证上岗的现象。

1.2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我们都知道,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融入到电力系统的整体维护当中,落到实处,可是一到实际工作当中,大多数的领导与管理者只是把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放到了会议桌上或者空洞的安全口号上,没有深入实践的探讨安全对策,常常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际地效果。

1.3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存在现行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规定与制度,可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企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不仅已有的制度得不到落实并完善,而且在如今的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情况数不胜数,因此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

1.4安全责任工作落实不到位理论上讲,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签订安全责任书,可是在现实操作中,管理者们就忽略了这一点,他们通常只有敷衍的口头讲述或者纸上谈兵,在需要它的时候就不能发挥任何作用了。一旦发生事故,就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没法按照相关文件追究具体责任,结果就是不了了之,使得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惨重。

2电力工程管理中安全文化的建设措施

2.1健全电力工程管理体制完善电力工程的管理体制是促进实际生产安全进行的保障,要把安全生产作为所有工作的基础,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综合考虑每一个因素,认真处理每一个细节。时常给全体职工提供具体的学习机会,使其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真执行相关规定,树立安全生产意识。①要有制度,用制度去考核员工、奖惩员工以及约束员工。②建立健全的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并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做到安全任务目标的细化、量化。然后,从上到下,必须确保每一个人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做到不留死角、不空岗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每一个人都有任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每一个人都有目标。同时,对于安全责任书,要确保其内容的完整性、实效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严谨性,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落实责任书所规定义务与职责,同时也可以充分享受权利,管理者要做好考核工作,确保一一达标。

2.2安全制度文化的完善安全文化制度是指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建立并逐渐完善起的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中较为硬性的管理指标,包括着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安全生产条例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电力行业中基本建立起针对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但制度中依然存在着尚需改进完善的地方,因此,管理工作者要进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强化完善,对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施工等的作业体系进行完善;对电力工程管理的安全形势进行及时的全面系统分析,以新的设备、新的技术完善具体的施工及运行,减少电力工程建设及运行中的安全事故,以新的安全理念的融汇使用,健全安全生产的管理条例及管理制度;分析电力行业的发展给电力工程管理带来的影响,以更加适应电力行业发展需求的安全管理的管理目标、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机制及规章制度等,引导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3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对于建设安全文化工作而言,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然后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将安全文化工作落到实处,思想上更加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要点来实施:①必须要将企业安全问题融入到工作中去,时刻分析掌握发现的安全问题,如此便可以快速解决问题。②培养高度的敏感性,洞悉隐藏的安全问题,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措施。在实际工作当中,管理者需深入实践,了解施工基层,体验具体工作,通过这样的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现实工作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如果领导重视度高,发生安全事故的次数越少。

2.4安全环境文化的建设安全环境文化也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着设备、技术、工艺等的硬件环境及员工精神及企业安全品牌形象等软环境。在进行电力工程管理中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环境文化建设所需资金的投入,以施工建设。运营生产及企业管理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应用,构筑坚强型的安全环境文化;重视员工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将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实施同步建设,树立起安全文化品牌,增强人员参与安全环境文化建设中的凝聚力等。

2.5加强安全意识培训,重视预防工作安全教育是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基础。管理工作者需根据具体操作状况,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做好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培训工作。并教育职工在日常工作当中注重积累安全施工的经验,这样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要有定期的安全培训平台,这样能让到职工感受到公司对安全文化的重视度,从而积极学习安全文化。与此同时,做好预防工作,从员工的日常工作习惯与细节到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顺利开展电力工程管理工作。

3结束语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功能;建设路径;和谐社会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工作,但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并未得到明显的改观,重特大事故仍然高发。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每年发生各类事故平均在80万起左右,年死亡人数平均在13万人左右,事故导致的伤残人员大致为70万人,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约2500亿,相当于GDP的2%。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年均在130起左右,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事故年均在15起左右,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事故每年至少有1起。和谐社会,安全为先。各类事故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成为当今最不和谐的音符。

事故的发生除了同我们所处的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制造、采矿等第二产业为主,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等客观条件有关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安全文化重视不够,社会成员的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6月中旬执法检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人为因素引起,重大事故百分之百是责任事故。人的因素,既有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因素,也有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人们的安全素质较低是我国安全法规难以认真执行、安全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安全方针难以深入贯彻的根本原因。建设安全文化的最基本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只有提高了全民的安全素质,作为政府和单位的决策者,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在决策和生产经营中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条件。作为员工才能遵章守纪,规范操作。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在安全生产问题上政府与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长期存在的种种不协调,有效地预防事故。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理念,更新安全观念,丰富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有效遏制事故发生的治本之道,也是构建本质安全型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安全文化的功能

安全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安全生产、事故防范的重要基础工作。它是人类安全生产、安全生活所创造的观念、行为、物质的总和。主要包含了一定社会的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内容。

安全文化因其无形而无处不在,是融入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让人们自觉感受与遵守的一种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这种力量感召下,能激发人们安全生产、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从而达到控制管理者和操作者不安全行为的目的。安全文化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导向功能

通过倡导和建设安全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持续而广泛地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播,使广大社会成员获得丰富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建立起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和行为准则;更新安全观念,形成有利于保障安全的安全价值观、精神风貌、思维方式、职业行为规范、舆论、风俗、习惯和传统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元素。

(二)规范功能

大量事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行为失范有关,安全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认识到安全的全部内涵,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的跨越,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并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三)组织协调安全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不同于任何专业性管理,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而是对所有方面所有人的管理。在安全管理中,一是需要对安全决策执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协调;二是需要对单位中各部门在安全职能关系上进行协调,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顾此失彼。而这种协调需要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作基础,否则,协调就会失灵。这种组织协调功能正是安全文化所特有的。

(四)保障功能

即保障社会生产、生活进入安全有序状态。实践证明,单靠改善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并不能保障安全无事故,还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不论是提高管理水平还是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基础。

二、当前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文化的社会宣传、普及不够

安全文化的社会普及、推广重在建设。由于我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探讨,轻实际应用;重专业安全文化,轻基础安全文化的问题,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在全社会还未形成大气候。安全文化的宣传、普及还没有或很少进入机关、学校、社区。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后,杭州一名网友在网上沉痛留言“不要让无知伤害我们”。这位名叫lijy6847的网友这样说:“我在小学到大学,我接受了15年的正规教育,但是这么多年没有一堂课是教我们如何应付突发灾难的”,“如果我们也从小受过安全教育,那么那些被烧死的大学生在踏入那个‘夺命网吧’的第一时间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场所,是一个在发生火灾时极难逃生的地方,那么他们就不会选择在这个网吧上网。”……据2006年的一份对我国国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抽样调查显示,48.6%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52%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自觉接受安全文化熏陶,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关爱他人、自身生命健康的良好安全文化素养的人还不多,社会安全的根基还不稳固。

(二)部分社会成员的安全价值观念模糊、错位

一些职工安全观念模糊,特别在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关系不平等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拿生命作赌注。把安全操作与提高效益、提高效率对立起来,为了追求产量和奖金而拼设备、拼体力。“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缺乏高层次的安全需求。我们的经营者、管理者,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安全价值观念错位,普遍存在重财产、轻生命,重生产、轻安全的思维倾向和行为习惯。这同我们传统、固有的文化有关,因为我们的文化根基是道德,讲感情,讲境界,但缺乏科学精神。另外,安全价值观念错位也同我们的政府官员、生产经营者、管理者不正确的政绩观、效益观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举国上下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而且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而经济效益、税收与利润则成了衡量企业成败的唯一指标。因此,形成了片面强调经济增长与效率优先乃至效率至上的观念。对物质利益的重视程度明显地超过对生命与健康权的尊重。特别是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更是唯利是图,为获取高额利润,不采取任何劳动保护措施,甚至与职工签订“生死合同”,以此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手段,在随时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组织生产,把劳动者承担的风险提高到临界点。

因此,广大社会成员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还有待引导,其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还需要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培养。

(三)职工,尤其是民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较低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的局面,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劳动力大量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镇转移,仅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就在8000万人以上,他们大多数从事高风险的基本建设和密集型劳动产业。在这些民工中,高中文化以上仅占13%,小学文化为29%,文盲与半文盲达7%。根据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要求相距甚远。

(四)安全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创新意识不够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一些党政部门对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了解,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成立安全文化建设职能部门,负有监管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仅仅从履行自身职责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但缺乏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在制定措施、分阶段落实上随意性较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宗旨、精神、风格、价值观、道德、誓言等安全文化构成要素缺少深度研究,规范不够,没有形成统一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要求。没有将安全文化建设同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就文化搞文化。方法陈旧,缺乏创新,跳不出“吹拉弹唱”的框架。以致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和职工,走进了“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搞轰轰烈烈的运动”的误区,以为满墙的规章制度,随处可见的标语口号,满嘴的安全词藻,大会讲、小会提就是搞安全文化建设,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此外,因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基础设施、基础项目、人力资源等物质基础作支撑,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传播,而这些都需要足够资金的投入。由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少,使安全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匮乏,严重制约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理念创新,树立安全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安全社会,以人为本就要以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也特别强调指出,要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安全发展”的提出,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和发展起点上做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安全发展观的实质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应始终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树立安全发展观,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安全第一的哲学观,珍惜生命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经济观,“三不伤害”的自保互保观,细节决定成败、安全无小事的行为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二)加强安全法制文化建设

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安全生产秩序的维护,事故的有效防范,除了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外,主要靠法律。目前,尽管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安全法制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特别是在违法行为制裁、政府职责定位、《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规和安全责任考核方面存在较大的缺憾,立法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现行的《刑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对安全事故处罚标准过低应及时修订补充;要针对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对事故前的违法行为法律限定较少,缺乏相应的重大未遂事故追究和科学合理的责任考核体系的法律规定的实际情况,出台“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问责制”等相关法律或增补新的条款,以改变只要不造成人员死亡,再大的事故,企业也可以不报告,监管部门无法对事故查处的情况和安全责任考核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控制,忽视预防性和超前性管理的安全业绩。

2、制定、修订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是安全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安全技术标准的数量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有的行业至今没有完整的标准,现行标准中,有的制定多年仍未修订,技术指标落后。如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如何处置问题,高含硫高压油气井井喷后的点火问题,在我国均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和安全规划审查,也缺乏标准规范和科技支撑,极易引发和放大事故。因此,要按照总理提出的“要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及时制定、修订安全技术标准,并建立安全技术标准更新机制,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3、通过立法,理顺安全监管体制,解决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监管效率低等问题;要鼓励、支持部门和地方立法,作为对国家法律体系的补充,推动国家法律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4、通过立法,优化现阶段行政、司法资源配置,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快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监管体制。

(三)依托国家“文化共享工程”,普及安全文化知识

文化共享工程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与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4月启动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初步建立五级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文化服务网络,辐射人群已过亿。当前,应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共享工程整体服务框架中,建立安全文化专题资源库。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创新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地方,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在开通城域网、局域网的地区,采用镜像方式传输资源;在网络不发达的地方,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输资源;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通过光盘、移动存储开展服务。积极探索通过共建共享方式与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全国妇联“美德在农家”工程合作,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逐步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和技能。

(四)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方式,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在目前这样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市场环境中,不能指望企业大规模培训员工,尤其是培训农民工。因此,针对我国国民安全素质普遍较低的实际,政府应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主动介入员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这不仅事关员工的个人利益,而且也是一种国家利益。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培训人员不到位,培训计划不落实,培训考核不认真,培训过程走形式,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同时,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把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所有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安全知识课,在大学中开设安全技术课和安全文化讲座,以提高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安全素质。

(五)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

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将安全防范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普通公众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文化的形成。监督的内容包括对企业主及相关安全专职人员的监督,是否有问题;对企业安全生产措施的监督,是否按规定制定了措施,措施是否落实;对职工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职工上岗前是否进行严格正规的培训,并得到相关的证书;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是否有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创新监督机制,如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公开制度;依靠和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依靠基层一线职工群众监督;完善举报监督制度;依靠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和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等等。促使政府、企业和安全中介组织重视安全管理,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

(六)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创建平安社会活动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安全活动的参与面已越来越广泛,已从生产扩大到生活,从产业、工厂发展到社区、学校等公共领域。安全活动的主体也从职工扩大到大众、居民、学生。安全文化建设旨在为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目标,而重点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问题,它必然对全社会和全民的参与提出要求。因为人的深层次、基本的安全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全民的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造福于百姓的民心工程和打造平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应组织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并把其纳入到创建“平安村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等活动之中,落实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使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工厂、进矿山、进学校、进家庭,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级基层组织,真正使安全知识入厂、入校、入街、入巷、入村、入户、入脑、入心,成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毅在经济论坛上的讲话[EB/OL]..

2、公众.请上好应急自救课[N].人民日报,2007-05-10.

3、李毅中.谈谈我国的安全生产问题[EB/OL].http//chinasafety.省略.

4、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01-23.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措施;评测方法

On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Qian Xiao-li,Yuan Xiao-jiang,Yu Chao-liang

(Zhejiang bill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hengzhouZhejiang312400)

【Abstract】Frequent frequent security incidents continue to sound the alarm for us, a temporary solution to the traditional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ll have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afety culture of the project and the current domest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th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difficult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real socie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 words】Engineering;Safety culture;Construction measures;Evaluation methods

工程目安全文化作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关键,而落后的安全文化水平则是阻碍工程项目开展、社会发展进步乃至国家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国家有关部门相继相应法规政策,建筑企业对安全问题也日益重视,不断加强事故防范工作,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全问题。然而施工人员的伤亡案例仍时有出现,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更深思考。在生产关系中,人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角色,而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对企业领导者及员工安全意识的形成作用更是不可小觑。但由于行业内仍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标准,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差异较大。故必须及时测评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情况,才能有利于企业及时把握安全文化建设动态发展,真正做好工程项目的安全文化建设。

工程项目安全文化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由于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人员流动性大且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强度大;露天作业,高空(地下)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管理相对复杂、综合性强等。

1. 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国内发展现状

1.1尽管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人在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中还是被暴露在高风险的环境中。据相关数据表明,建筑业是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行业。

1.2而2010年,我国建设项目共发生621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770人;2011年发生安全事故589起,死亡人数降至738人。安全事故伤亡人数虽逐年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本文从工程项目的安全文化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安全文化建设不够深入,员工缺乏安全意识;(2)安全文化制度不完善,导致安全行为无章可依;(3)安全文化环境氛围缺失,导致员工对施工现场缺乏安全感;(4)安全文化培训缺乏,培训投入不足。另外,还有客观环境等因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1.3同时,安全事故逐年下降的事实也说明了我国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已经逐渐取得了成就,人们普遍意识到建立合理的安全文化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国内学术界也产生了基于各种不同理论的安全文化评价方法:(1)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是运用AHP方法和模糊评价理论建立的;(2)用等级打分法进行的简略评价是从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和风险预控管理准则切入的;(3)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则是结合K-PMMM评估模型和CMM评估模型建立的;(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安全文化评价模型;(5)运用SMART原则的层次分析评价法 (AHP);(6)基于变量协方差矩阵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等。这些都是我国安全文化发展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告别了之前片面的定性研究,而转变为更加准确科学的定量研究。

2. 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发展的阻碍

(1)目前,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遇到的最大的阻碍在于“人”。首要的一方面便是企业的领导者。企业领导者对安全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他们往往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认为安全事故是概率事件,安全文化建设是多余的投入,无法得到回报。多数的企业只是为应付政府部门的监管,才在建立所谓的安全制度,但由于其从未真正实施,故形同虚设。其次,项目管理者和施工人员也缺乏对安全的系统性要求,其安全意识是个人的和片面的。

(2)因此,只有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加强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加强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的工程,需要从各个环节中采取行动才能取得效果,才能实现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进而提升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像其他管理措施一样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的成果,也不会给企业带来实际可见的效益,故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循序渐进。根据目前各类文献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加强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淞⒄确的安全文化指导思想,增强安全文化意识。

人是工程项目安全事故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必须从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指导思想入手。要坚持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项目相关人员正确树立积极的安全文化意识,是确保项目安全生产顺利开展的理论前提,是预防与杜绝事故发生的思想基础。要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观点,要意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质量,更要充分调动项目参与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安全意识,做到自我规范。故安全文化是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问题。

3.2建立合理的安全文化规章制度,保障安全文化实施。

(1)建立完善合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约束人们,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2)同时,为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顺利实施,国家也相继颁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文化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与细化,最终形成相对健全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3)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更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安全文化规章制度,使员工在思想上得到规范,进而统一行为标准,最终达到保障安全文化实施的目的。同时也要保持该制度的活力,不断根据最新的项目进展开展更新和查漏补缺工作,并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实现安全制度的真正落实。

(4)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也颁布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其对规范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文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章可循。

3.3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引导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环境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硬环境要素,如安全设备、安全基础设施等,还包括软环境要素,如安全品牌、安全形象等。企业应投入一定资金建立安全文化活动室,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丰富阅览室的安全刊物,完善生活与工作场所的安全警示标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地提升员工安全文化水平。

(2)营造良好安全文化的氛围,搭建平等交流平台,要不定期开展安全周、安全竞赛等各类安全主题活动。要在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域张贴安全标语,标明事故多发地、易发生危险状况。将安全要求化被动为主动地被员工所接受,成为引导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

3.4建立全面的安全文化培训机制,稳抓安全文化培育。

3.4.1为保证企业文化切实落实,应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训方案,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培训计划,设立专门安全培训岗位并加强其专业化建设,不断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思路。将安全文化建设培训作为工作要点,使安全文化理念深入员工思想,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

3.4.2同时,工程项目的安全文化培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安全政治观。着手解决人的政治觉悟,提高大局为重的政治思想,树立正确世界观。(2)安全价值观。侧重培育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转变传统观念,真正实现工程项目价值。(3)安全人本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作用,实行人性化管理。最终将安全文化教育融于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并成为项目的价值体现。

4. 结束语

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对保障项目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降低国家工程项目安全事故伤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弘扬先进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而把握“以人为本”基本观点,实时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正确评价,则有助于优秀、正确安全文化的形成,从而推动我国安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涛.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8(3).

[2]杨杰, 卢国华. 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浅议 [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4).

[3]俞峰. 煤矿安全文化的AHP-Fuzzy综合评价 [J]. 中国煤炭, 2005(11).

[4]陈维民. 神华集团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系统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9): 95-99.

[5]郑霞忠, 李华飞, 毛玉婷. 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6): 88-93.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7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安全文化 安全发展

    实现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实现安全发展,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强化煤炭监督监查之外,煤炭企业还必须要以安全发展观为指导,苦练“内功”,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强势安全文化,实现企业长治久安。这是煤炭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安全文化则是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拥有的安全理念、共同遵守的安全制度及这些理念、制度所塑造出的行为举止。因此,我们把它进一步定义为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关键,以建设安全规章制度为重点,以强化安全责任、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为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建设强势企业安全文化,笔者认为,必须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安全工作零起点”的核心理念,以“争当自主保安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安全目标,围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三个层次,树理念、建制度、抓落实、创载体,建设强势安全文化体系,形成企业“大安全”格局,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1、坚持一个目标,树立核心理念,充实企业安全文化精神层

    目标决定方向,理念指导行动。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高屋建瓴,战略把握,确立“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提出企业安全生产核心理念,不断筑牢安全生产精神防线。

    一是树立“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安全就是企业生命,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福利”理念。即把安全生产放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把安全生产与实践“三个代表”、促进企业发展、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放到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确立“安全第一、安全为天”思想。每年企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一定要是研究安全生产问题,下发的第一个文件也应该是安全工作文件,在考虑矿井投入时,首先考虑安全投入,在考虑引进人才时,首先考虑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

    二是确立“安全工作零起点,始终处于起跑线”的安全管理观。即在安全管理中,应把过去的成绩看作是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时刻刻从零抓起,时时刻刻学习先进单位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善于提高,逐步强化,科学管理,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而付出不懈努力。

    三是确立“生命是棵树、安全是沃土,安全就是家庭的幸福,关心安全就是关心自己”的职工安全观。即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棵树,那么安全就是供养这棵树的沃土,只有重视安全,关心安全,生命之树才会长青,家庭幸福才能长存。

    四是确立“安全源自于如坐针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不能管好安全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能保证安全的职工是不合格职工”理念。使企业上下形成“安全就是生命线,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共识,促进企业走上一条抓安全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以发展促效益,以效益树形象的良性循环。

    2、围绕理念建制度,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层,架构企业“大安全”格局

    安全理念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要转化为制度,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才能彰显其核心作用。健全的制度是安全文化体系的基础、根基。要围绕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层。

    一是安全目标责任制度体系。要建立三级考核(企业对区队,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制度,上自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下至单位负责人、处室主管、区队班组长,层层制定干部安全目标责任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负责的责任管理网络。

    二是安全“双创”(创新、创效)评选体系。成立科技委员会,围绕安全症结立课题、搭平台、设基金,鼓励安全创新、创效,要进行“双创”评选,使大批安全“双创”成果得到充分涌流。

    三是创新精细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细控制管理,以区队为管理实体,以员工个人为考核对象,以工作绩效为考核内容,通过事前制定标准,事中过程控制,事后评价考核,实行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

    四是严格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体系。实行安全技术“多家把关,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一工程一规程,无规程不施工”制度,严把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四个环节,坚持安全设施改造、新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要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成立“一通三防”、“提升运输”、“采掘工程”等技术指导小组,把握安全重点,超前技术指导,坚持“谁指导谁签字、谁负责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以杜绝矿井技术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他诸如要制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井下各生产层面、边远岗点,做到各类检查时时有,不断线,安全治理闭环排查制度、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等等。健全的安全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3、围绕制度抓落实,形成机制,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一)建立理念渗透机制。安全理念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很大程度靠理念渗透机制的建立。煤炭企业要在将各种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在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讲解,定期展开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理念的认识程度,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突出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促使员工对安全理念认识产生新的飞跃。

    (二)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安全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的必经之路。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办法》,除内部教师和各专业副总授课外,专门聘请相关院校教授和知名专家进行讲课,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方式,对不及格者坚持不允许上岗,以此提高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

    (三)建立安全测评机制。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利用“问卷打分”和民主评议形式,对干部进行群众测评、民主监督,测评结果企业公开;成立安全检查大队,持证上岗,对企业日常执行规章制度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下发通知,逐级追究。对出现安全问题的干部,不论干部级别、以往贡献,一票否决,立即免职。

    (四)建立安全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工艺和安全设施,如生产调度模拟盘系统、束管监测系统、智能化信号提升系统、声光对讲信号系统等先进设备,对落后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坚决淘汰,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难题,为搞好安全生产增强物质保障。

    4、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活动载体灵活多变,形成安全文化力场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正如人类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一样,在企业,安全文化同样可以形成安全文化力场,以有形、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员工的思想、引导着员工的行为;建设强势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需要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有效载体。

    企业党委要充分发挥企业党员、干部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安全责任和政治使命的教育,建设安全责任心强和作风过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传播手段进行安全理念、价值教育;工会组织从维护职工安全权益入手,深入开展”我为安全作贡献“活动;共青团结合青年实际开展创建”青年安全岗“、”青年安全采掘工“等活动,发挥青年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突击队作用。

    同时,煤炭企业要采用组织搭台,职工唱戏的方式,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日”、“安全法制(管理)月”、“安全宣传(文艺)月”、“安全竞赛(检查)月”、“勇夺安康杯”等竞赛活动,通过举办摄影、书法、安全漫画展览,组织“杜绝事故有奖征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广搭“舞台”,让广大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坚持人性化管理,应用推广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在会议室设“全家福”牌板,企业、职工、家属三元联保(矿工家属协管会)等种种教育活动,努力使安全教育有效载体形式活泼、多种多样。

    此外,要举办各类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安全文艺演出及安全文艺节目下一线演,安装安全牌板、安全标语、拱形门,使井口侯车室、值班室、走廊等地到处可以看到内容新颖、通俗活泼的安全标语,逐渐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使员工思想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境界转变。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第8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

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模式和制度,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维护企业稳定安全发展的内在的无形力量。

一、煤矿安全文化的作用

1、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

安全文化是人文文化,它以关注员工生命价值为出发点,以企业安全发展为落脚点,通过打造安全文化环境,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营造员工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文化对员工的导向作用十分重大,先进的安全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指导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安全文化是隐性管理,既是原则性导向,又有明确的标准规则,它对员工的思想行为直接产生影响,能够达到安全文化与员工行为互为融合,是安全文化导向作用的最高目标与境界。

2、安全文化的激励作用

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个员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安全文化的激励作用就是让员工增强自觉性,明确重要性,提高主动性,使其从主人翁的角度审视自己工作的安全行为,思考安全工作的职责,树立强化安全管理的自觉自愿行为。员工的安全激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自信心、信任感、成就感和认可度,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成效之一,必须重视发挥安全文化的激励作用。

3、安全文化的提升作用

安全重在落地生根,发挥作用,而不是包装炒作,只讲不干,只说不练。安全文化要渗透到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及员工的行为规范过程中,要把制度建立在员工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二、煤矿企业如何提高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通过积极塑造员工和团队的行为举止,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彻底扭转员工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侥幸、蛮干心理和粗放、凑合、应付的行为习惯,努力使员工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行为,不断提高员工应对、预防和规避各种危害的能力。安全文化来源于员工实践,又高于实践,这种安全文化需要人人参与和高度融合,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其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1、强化全员教育建立安全培训文化

煤矿安全的根基是以人为本,抓好全员安全教育,使员工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成这一过程的关键途径是落实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重点考虑三个方面:(1)加大安全培训硬件投入,建立安全培训基地,在师资、设施方面投入到位;(2)强化安全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利用简报、标语、广播、网络等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程、规范,建立起广泛性、群众性、大众性的安全宣传文化阵地,不断强化安全学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3)加强新工人和特殊工种的安全培训,促进安全技能、安全素质不断提高。

2、强化过程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准绳。煤矿安全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与之相适应配套的各种岗位责任制,精细化管理考核制等。煤炭企业健全的安全制度,可以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达到打击“三违”、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

3、强化现场重点建立安全管理文化

煤矿安全管理重点在现场,各项安全生产的计划、措施、检查、考核、评比都应该以双基建设为核心,从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现场的安全系数入手,抓好四个方面:(1)现场安全环境治理;(2)现场安全检查;(3)现场安全隐患整改;(4)完善安全设施。安全管理还包括管理干部跟班指挥、班组安全制度考核落实、班组员工安全行为规范、安监部门和职能部门安全工作协调等诸多方面,是现场安全管理文化的基本宗旨。

4、强化共保、互保体系建设建立安全机制

安全文化工作必须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要以开展安全效能监察和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行政以制度落实、隐患治理、责任追究为安全工作重点;工会以群众安全第二道防线为突出点,共青团以青监岗、岗位练兵、青工技术比武为活动重点,还要调动女工委等多方面力量,形成安全共保、互保体系,建立安全共防机制。

三、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

作为煤炭生产行业,由于所处地域、文化背景、生产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要符合企业需要,方显成效。首先,宣传教育要创新,要摆脱乏味的说教,利用直观、生动的身边事、身边人,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增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普及和渗透。其次,活动方式要创新。要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和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安全文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后,活动的区域要创新。以往安全宣传多注重文件传达,会议室学习、班前班后会贯彻是主要形式,这容易使职工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就要使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和视野进一步扩大和延伸,使其深入到井口、工作面、职工家庭直到深入职工的心灵。只有这样,安全文化的导向和辐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煤矿企业安全稳定高效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的提高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凝聚力,实现企业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 荣伟会 《煤矿安全管理研究》科技创新导报 2011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