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饲料安全论文

饲料安全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5 10:49:12

饲料安全论文

饲料安全论文第1篇

虽然我国饲料行业相比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也要求饲料企业在营销管理策略上作出改变,所以在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饲料企业应制定怎样的营销管理策略是值得相关从业者思考的问题。在《饲料企业营销管理与质量控制》一书中,作者张如意以企业实用性为角度,论述了饲料营销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问题。本书内容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同时又与实际生产情况相联系,既有思想性又具有操作性。书中文字易读易懂,适合用作饲料企业管理决策人员、营销管理人员以及品质管理人员、质检人员等的业务参考用书,同时对畜牧、饲料专业在校师生亦有丰富知识、扩大视野的帮助。

我国饲料行业相比以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我国饲料企业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目前的现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我国饲料行业的总产量在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也得到较大优化,这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市场信心;其次,我国饲料行业安全体系正逐步完善。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整个社会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饲料产品安全的内涵也得到延伸,已经不仅仅单纯禁止使用违禁物,而是在各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逐渐构建起饲料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最后,饲料行业表现出生产加工企业数量下降,企业集团化趋势加快。我国饲料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熟,饲料企业在人才、资料、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集合效应不断加强,导致全国饲料企业的优胜劣汰加速出现,中小企业被大量淘汰,而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通过重组等手段逐渐走向集团化发展方向。

在目前的饲料行业现状背景下,我国饲料企业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饲料市场的激烈竞争对饲料企业的营销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国饲料行业已经进入产业与企业的调整阶段,饲料市场中的产品随着行业的规范饲料产品也表现出一定的同质化现象,企业之间的竞争亦比以前更加激烈,这对一些中小企业提出了极高的生存要求;第二,我国饲料企业存在技术与营销管理方面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我国饲料生产企业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资金的限制,难以对产品研发等投入持续的资金,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第三,我国饲料企业没有形成体系的营销策略。目前我国很多饲料企业在产品营销中没有形成体系营销的模式,依然依靠旧有营销模式,难以针对行业现状制定与执行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这对饲料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限制。针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应该针对关键问题制定相应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促进我国饲料企业与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我国饲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结合《饲料企业营销管理与质量控制》书中所述内容,对具体的饲料企业营销管理实践策略作以下建议:第一,更新颠覆传统营销理念,实施增值服务营销策略。增值服务指的是在满足客服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其他附加价值的创新性服务。并且增值服务应该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即该服务在市场中还没有其他企业开展,只有本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饲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提供增值服务时,饲料企业可以根据增值服务内容适当收取相应费用,亦可以增加饲料企业的营收。第二,饲料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在当下饲料市场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在客户心中树立与其他品牌不同的形象对饲料企业来说也十分重要,饲料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与定位,确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目标定位。饲料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需从产品的价格、服务、用途、销售渠道等方面制定有效的市场定位策略。第三,对分销模式进行创新,积极拓展深度分销模式。在销售模式上进行创新,进行深度分销,需要饲料企业改变旧有的、简单的饲料生产与销售模式,转变为以提供饲料供应与养殖上的综合服务模式,重新获得市场中的主动权,建立在未来市场的竞争优势。

具体来说需要我国饲料企业在服务功能性渠道进行开发、在销售渠道的兼容性上进行拓宽、在区域养殖价值链上做到协同发展等,通过对分销模式进行创新,饲料企业可以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培养合作稳定的客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获得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饲料企业营销管理与质量控制》一书中,作者也对当前我国饲料企业面对时下现状如何调整营销策略,提高竞争力等做出了系统论述,以上内容在书中也都有所体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我国饲料企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对营销策略与管理等作出相应调整,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

饲料安全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效,养猪,降耗,方法,荟萃

1、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现实地考虑应该采用全价料、浓缩料、基混料还是预混料。

2、在不同原料中进行选择时,应当根据一定的标准,比如,日粮的赖氨酸水平,您希望日粮达到某种赖氨酸水平,然后按这个标准去选择饲料原料。

3、要保证日粮中营养成分恰好满足猪只的需要(不多也不少),除非多出来的部分能起到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繁殖性能或胴体品质的作用。有些生产者总是添加不必要的、对提高生产性能没有帮助日粮成分,或添加过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4、根据当前的生产条件调整日粮。各种养分的水平既不要多,也不要少。要掌握猪只的无脂瘦肉增重率、采食量以及21日龄窝重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精确地调整日粮配方。

5、注意,对于体重达到86千克的猪不要提供过量养分。猪只在这个阶段消耗的饲料占总量1/3,但按预算饲喂,每种日粮饲喂一定量之后就调低日粮营养浓度,按计划逐步降低日粮营养水平,而不是猜测猪只的体重再根据体重配制日粮。此时瘦肉增重已经下降。

6、分性别饲养,阉公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母猪低,尤其是体重达到36千克之后。

7、分阶段饲养,从断奶到上市之间至少要分7个阶段,饲喂7种不同的日粮。

8、谨慎评估生长-育肥阶段添加促生长抗生素的经济效益。考虑添加抗生素的成本是多少,生产性能提高由多少,是不是划算。

9、日粮粉碎微粒的平均直径应控制在650~750微米。微粒直径每降低100微米,饲料转化效率就会提高1.2%。饲料转化效率提高1.2%。如果您已经半年没有测过饲料粉碎粒度了,建议您现在就把饲料样本送到试验室去分析。

10、及时更新繁殖群,采用瘦肉率更高的公猪和母猪。生产脂肪需要消耗的能量比生产瘦肉多4倍。

11、改善猪群的健康状况。如果营养被用来对抗疾病,那么这部分营养就无法再用来增重,成为浪费。全进全出是保证猪群健康的一项很好的饲养方式。

12、应制定一套对猪只施行安乐死的程序,与兽医和员工一起讨论现有的安乐死程序。生产性能低下的猪只会消耗大量饲料,并增加用药的成本,对这样的猪应实施安乐死,加以淘汰。

13、寻求各种饲料原料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包括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能量。这样就有多种选择的余地,例如用基混料来代替浓缩料,或把玉米换成小麦次粉、油脂、黄米或DDGS(带滤液的玉米加工蒸馏物)。您可能需要把一部分豆粕换成肉骨粉或结晶氨基酸。

14、与其它猪场合伙大宗购买饲料,这样可获得价格的优惠。把注意力集中在猪群的表现上。如果饲料原料或饲喂策略方面的措施对猪群表现没有改进,就不要考虑。

15、调查一下购买散装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考虑不用袋装原料。

16、可考虑将饲料加工成颗粒。玉米或黄米-大豆日粮经制粒后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5~8%。饲料制粒带来的效率提高常可抵消饲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

17、、要制定现实的饲料成本目标,要了解猪群的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单位胴体或猪肉的饲料成本,以及单位饲料成本的产出。总之,确定尽可能多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来决定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18经常调整喂料器,尽量避免饲料浪费。大体上,饲料不应超过料盘容量的50%。

19、要注意,把单位胴体的饲料成本降到最低,并不意味着达到最高的效益。换句话说,通过单位胴体饲料成本这个指标无法确定获益最大的营养方案。为了精确制定营养方案,需要考虑整体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局部预算。

20、努力与饲料供应商实现坦诚的沟通。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坦诚的沟通有助于解决问题。

21、要建立一套品控程序,不论饲料或饲料原料是从外面购买的还是自己种植、自己加工混合的。要对日粮和饲料原料的关键物理性质和营养指标进行监控。

22、考虑提前定好饲料原料的价格,以便控制价格风险(例如通过远期基差合同、配方价格合同、期权合同、期货合同或远期现金合同等)。

23、为饲料及饲料原料的购买和运送过程制定一定的规程,以便尽量降低这一环节的疾病传播风险。

饲料安全论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保安全、促发展为总目标,以规范饲料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查处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为重点,以抓法制、抓监管、抓源头、抓基础为手段,着力强化饲料质量安全日常监管,提高饲料基础支撑能力,全面促进饲料行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饲料质量稳定提高,饲料产品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杜绝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有效防范重大饲料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蛋白原料、自配料中的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

(二)重点单位:无证生产企业,饲料产品抽检不合格企业,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企业,发生饲料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三)重点区域: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使用问题较严重的地区,饲料产品合格率偏低的地区,饲料原料生产企业集中区域。

四、整治任务

(一)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

(二)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苏丹红等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

(三)扩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抽检范围。

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开展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配合饲料、浓缩饲料50批,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和植物蛋白饲料原料20批,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20批。

在养殖环节开展饲料中三聚氰胺专项监测,抽检50批次。

开展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监测,抽检20批;开展饲料中喹乙醇专项监测,抽检20批。

开展饲料质量安全预警调查,重点开展饲料用油中多氯联苯、二恶英和聚丙酰胺,以及鱼粉和水产饲料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等有害物质监测。

(四)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县级饲料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企业检查率达到100%,市级检查率不低于40%。

(五)严厉打击违法饲料企业,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

五、总体要求

(一)统一组织,落实监管责任

各县(市、区)要明确专人,落实方案各项要求,对辖区内的饲料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二)细化方案,明确工作进度

县级饲料管理部门要根据总体方案,制定本地区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验收、有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交流,及时报送信息

县级饲料管理部门要从2009年3月开始,每月15日和30日前要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报送材料要有查处情况和量化指标,及时反映进展和成效。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及时处置。

六、工作安排

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体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启动阶段(2月下旬-3月中旬)

1.各县(市、区)饲料管理部门细化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进度,要求各地于2009年3月28日前将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上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各县(市、区)饲料管理部门组织辖区内的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进行自查,自查的重点产品为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以及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下旬-11月)

1.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以蛋白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测为重点,继续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例行检测、饲料中非法添加物专项监测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例行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通报、及时查处。

2.对饲料生产企业及养殖场(户)进行重点检查,对各地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市局对各县饲料监管工作进行督导,主要检查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进展及执行情况。对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签、药物使用记录、检验记录等进行重点检查。

3.举办饲料执法培训班,提高执法水平。4月至7月,组织饲料管理人员进行饲料执法培训,学习新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培训饲料质量安全新知识。

4.召开中期总结促进会,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7月,对上半年产品质量监测情况进行剖析,总结上半年整治工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时间要求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5.举办饲料质量安全主题宣传活动。8-9月,配合部、省饲料安全宣传月活动,结合我市的特点,进行饲料质量安全主题宣传。通过对曝光的案例进行报道,对掺假售假和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介绍保证企业饲料质量安全采取的措施,彰显监管成效,为饲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饲料安全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青贮饲料,管护,安全,饲喂

(131300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青贮饲料营养丰富,乳酸和维生素含量高,饲喂青贮饲料可以提高其他饲料的消化率。实践证明,饲喂青贮饲料的牲畜,消化道疾病较少。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故还可减少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

一、未开窖前常察看

青贮原料装封之后,并非万事大吉。一定要经常到窖边查看密封情况是否受损。如果发现覆盖的塑料薄膜被老鼠咬玻或被异物扎破,要立即给予补封;如果遇雨天,要将窖周的排水沟,清理疏通,以免雨水漫入窖内,使草质受损。

二、开窖之后观质量

青贮饲料经30~40天发酵,即可开窖取用。开窖后莫慌着饲喂,要先从气味、颜色、质地上给予综合断定、确定质量好坏再行使用:具体判断标准是:

1、看颜色:如果青贮前的秸秆为绿色,那么贮后颜色呈青绿或黄绿色,近于原色者为优良;呈黄喝或暗棕色者为中等:呈黑色或褐色、墨绿色者为最差。

2、闻气味:优质的青贮料具有轻微的酸香味或水果香味,味酸而不刺鼻,似刚切开的鲜面包的味道,给人以舒适之感;如果酸味刺鼻,香味极淡,则为中等;苦有令人作呕的、刺鼻的腐臭味或霉味,则表明饲料变质,青贮失败。有霉味是囚青贮过程中饲料踩压不实所致;有类似猪粪臭味的,说明蛋白质变性分解。

3、查质地:良好的青贮饲料在窖里压得很瓷实,但抓到手中又很松散,没有发粘的感觉,质地柔和而略显湿润,茎叶仍保持原状;反之,如果手握青贮料有发粘的感觉,严重时茎叶粘成一团好像一块污泥,或质地松散干燥、粗硬,则表明水分过多或过少,都是品质不佳的表现。

经过上述综合判定,质量上乘的青贮饲料可以放心饲喂家畜,但中等品质的青贮饲料不宜喂妊娠家畜,而质量低劣的青贮料已失去利用价值,不宜再用来饲喂家畜。

三、取用

进窖时,先清除窖口边封盖的泥土杂物:方形窖应从逆风一端开口,在一个横断面上分段取料,每天至少取6~7厘米厚。取后的横断面要保持水平垂直,切不可以寻丁洞的形式往深处掏挖,以免其表面暴露,气温较高时引起二次发酵。圆形窖应自表面向下一层一层地取用,使青贮料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切忌由一处向下掏取。不管哪种形式的窖,每次取料后都要用塑料布将暴露层面盖严封好,使之不透气。取用量以当天用完的原则,天气炎热时要随喂随取,保证饲料顿顿新鲜。

四、饲喂

青贮饲料优质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家畜喜食。但如果饲喂不科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1、耐心驯饲,逐渐过渡。初喂青贮料时,部分家畜会囚不习惯而拒食。这就需要进行驯饲。方法有四:

⑴在家畜饥饿空腹时先喂少量青贮料,再喂其他饲料。

⑵将少量青贮抖与精饲料混合后先饲喂,再喂其他饲料。

⑶将青贮料放在饲槽的底层,上层放常喂的草料,让家畜逐渐适应气味。

⑷将青贮料与其他常用草料搅拌均匀后喂给。在驯饲的基础上,青贮料的用量可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2、以质定量。品质好的青贮料可以多喂一些,反之则应少喂;铡得过细的青贮料对牛、羊反刍不利,要与优质干草结合起来饲喂。

3、注意饲喂卫生。每次饲喂前都要将槽内剩料清理干净,以免陈饲料污染新饲料,影响家畜食欲。冬季如果青贮料上冻结冰,应融化后再喂,因冰冻的青贮料易造成母畜流产。奶牛应在挤奶后再喂青贮,挤奶间忌堆放青贮科,以防影响鲜奶的气味。

4、视畜种饲喂。饲喂青贮料可提高奶畜的产奶量,奶牛、奶羊可适当多喂;因青贮料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有轻泻作用,为防止流产,妊娠后期的母畜应少喂为宜。同样因青贮料酸度过大会影响种畜精液品质,因此种公畜也以少喂为宜。

饲料安全论文第5篇

回顾十年辉煌成就,坚定发展信心

2011年,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5.5%,比2002年提高7.3个百分点。养殖环节“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检出率从2002年的3.92%下降到2011年的0.08%。2005年以来,商品饲料“瘦肉精”一直保持零检出,安全优质饲料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11年,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数量达到360个,是2002年的6倍,平均每年增加33家企业。其中,年产量超过50万吨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发展到33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一大批饲料企业走上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综合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升。一些饲料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在海外投资建厂,布局国际市场。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在饲料行业推广应用,配合饲料入户率和转化率继续提高,对养殖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50%以上。全国饲料生产企业62万名员工中,近四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是10年前的近2倍。回顾饲料工业10年发展历程,成就来之不易,是政策有力、市场给力、监管得力、行业努力的结果。政策方面,饲料生产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一直延续至今,对增强饲料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国家明确玉米优先满足饲料需求,缓解了饲用玉米供应趋紧的形势;国家针对畜牧生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市场方面,2011年,全国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7958万吨、2811万吨和3811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7.6%、24.1%和172.1%;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7%、80%和33%,比2002年提高27、27和21个百分点,为饲料增产提供了巨大空间。监管方面,过去10年农业部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了公平的市场环境,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推动饲料工业进入了整合提升的快车道。行业发展方面,饲料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营管理制度,饲料工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横向整合融合、纵向延伸链条、走出去引进来协同发展的良好趋势,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几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既是我们过去1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所在,也是指导饲料工业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应该充分总结,不断完善。

贯彻落实十精神,推动实现科学发展

党的十报告全面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再次强调“三农”工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全面论述了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清晰地勾画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时期,饲料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动物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在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人均收入增加、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等因素综合推动下,动物产品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肉蛋奶和养殖水产品产量每年分别要增加120万吨、30万吨、450万吨和140万吨。生产这些动物产品,每年需要增产800万吨饲料。二是现代畜牧业建设加速推进。随着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现代畜牧业建设将加速推进,既为饲料增产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为饲料企业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三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机械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一批企业在国外投资兴办饲料加工厂和饲料原料供应基地,积累了成功经验,树立了良好形象。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环境将不断改善。

看到机遇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目标相比,饲料工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产业素质仍然较低。全国1万多个饲料加工厂中,单产不到1万吨的占90%,低水平经营、低质量产品、低层次竞争等问题突出。饲料资源制约趋紧。豆粕生产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超过80%,玉米供应趋于紧平衡。根据相关规划提出的动物产品生产目标,到2015年要增加4000万吨配合饲料,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质量安全形势复杂。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等问题虽然得到扼制,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非粮饲料资源未经严格评价就在饲料生产中使用,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建成,管理不当、环境污染等非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不确定因素增加。畜牧业波动频次增加,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加快,原料、能源、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大幅攀升,国际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措施对国内的传导影响加大,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我们的市场适应能力、管理变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都是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高鸿宾副部长在2012年4月召开的全国饲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为核心,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构建管理规范、产品优质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饲料工业。大企业是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带头落实新时期饲料工作总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在这里,重点提四点要求。

饲料安全论文第6篇

关键词:繁殖母猪,饲养

 

养猪业中,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繁殖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胎产仔数的多少,而且还关系到整体的饲养质量,决定着全场的经济效益。有些地区,个体养猪户很多,但对发情、配种、妊娠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不多,笔者凭借多年养猪实践,对如何养好繁殖母猪,提出以下建议:

1.掌握发情时机,及时配种

母猪发情时,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表现东张西望,早起晚睡,扒圈跳圈,追人追猪,不爱吃食,发呆等。外阴部充血肿胀,并有粘液流出,阴道粘膜颜色多为由浅变深再变浅,外阴部由硬变软再变硬。用手压猪后背部,站定不动即可认为接受公猪爬跨,此时期母猪经常两后腿义开,频频排尿等。

2.从配种做起,打好繁育基础

2.1有计划配种、繁殖

无论饲养场的规模大小,都要事先制定好年内配种计划,有计划配种、繁殖。在实际生产中,是提高猪群质量的重要一环,另外,要注意公猪的选择,无论是纯种繁育,或是杂交利用,选择的公猪一定要把纯度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如果是杂交利用,其制定的杂交组合方案,一定是最优的杂交组。无计划配种,不会产生好的生产效果,最终将导致品种退化,生产力下降。

2.2遵守配种原则

有近亲血缘关系的不配;公母双方有共同遗传缺陷的不配;老不配少,少不配老。

2.3选择配种环境

在配种时要保证周围环境肃静,禁止闲人靠近配种场地,避免在配种过程中对猪的噪声应激。论文参考。

2.4讲究配种技巧

寒冷季节的配种时间要安排在当天比较温和的时间段;炎热季节配种要安排在能遮光、温度适宜的地方。若母猪小、公猪大,应让公猪站下坡位配种,若公猪小、母猪大,应让公猪站在上坡位配种,在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配种。

2.5采用多次配种制

母猪在1个情期内,实行2~3次配种,每次间隔8h,这样可明显提高母猪的配种成功率。论文参考。也可遵循双重配种原则,即1个情期的母猪,使用2头公猪先后配种,也就是说,1头公猪配种后,间隔8h再用另1头公猪交配1次。双重配种的公猪,可以是同一品种不同的2头公猪,也可以是不同品种的2头公猪,要根据生产所需,合理选用种公猪。

3.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

胎儿的生长发育全靠母体,给妊娠母猪充足的各种营养物质,胎儿可健康发育,但不同类型、不同生产阶段的妊娠母猪,营养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饲养技术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节省饲料,又可满足营养需要。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

3.1步步高的饲养方式

这种饲养方式适合于初次妊娠的母猪,因为小母猪初次发情而受孕,胎儿生长缓慢,要随着胎儿逐渐生长增加营养。另外,小母猪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也需要营养来供应,所以采取步步高的饲养方式,能够保证仔、母生长发育两不误。如初产母猪妊娠前期(1~60d)日喂配合饲料1.2 kg,妊娠中期(6l~90d)日喂配合饲料1.5kg,妊娠后期(9l~1 14d)日喂配合饲料2.5Kg。

3.2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适合于膘情较好的经产母猪。由于这类妊娠母猪膘情较好,为了节省饲料,妊娠前期的饲料可粗一些,日喂饲料量可以少一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开始加快,母猪也需要.为泌乳做贮备,此时就需要较多的营养,饲料就要精一些,日喂饲料量要多一些。对饲料日喂量而言,妊娠前期(1~60d)日喂配合饲料0.75kg,妊娠后期(6l~114d)日喂配合饲料1.25~1.5kg。

3.3高一低一高的饲养方式

此种饲养方式也被称为“抓两头顾中间”,主要适合中等膘情的经产妊娠母猪,是目前一种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中等膘情的妊娠母猪,膘情好,繁殖体况适宜,在妊娠前期(1~40d)给予稍高的营养,是为了有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多坐胎,日喂配合饲料1.25kg;妊娠中期(4l~90d)胎儿生长发育缓慢,不需要较多的营养,日喂配合饲料l kg,即可满足营养需要。妊娠后期(91~114d)则截然不同,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猪还要为大量的泌乳做贮备,需要大量的营养来供应,此时日喂配合饲料量提升到2kg,才能满足胎儿迅速生长、母体充分泌乳的营养需要。

4.妊娠母猪科学管理技术

妊娠母猪科学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保胎防流产,其次是防止过肥与过瘦。

4.1保胎防流

妊娠母猪应单圈饲养,有利于定时定量饲喂.避免相互咬架和拥挤而发生流产;防止惊吓,不打冷鞭,不棒打头部和腰部;不急追猛赶和跳跃壕沟;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投放强酸或有毒的青草野菜;填充料中粗纤维不超标。妊娠的中后期禁止实施强制性的打针或灌药,治疗用药时可采取口服的药物随料口服;防疫注射疫苗要避开在妊娠中后期进行;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产前彻底消灭体表寄生虫;寒冷季节注意防寒,炎热季节要注意防暑。

4.2防止过肥或过瘦

实践证明,妊娠母猪过肥要比过瘦造成的恶果更加严重。调整日喂饲料量,日喂饲料量要灵活掌握,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消化吸收功能的不同,日喂饲料量应有所差别,当出现过肥或过瘦迹象时,通过调整日喂饲料量及时解决。论文参考。但要注意母猪临产前3d减去原日喂饲料量的1/3.产后3d加至原日喂饲料量;保持每天有一定的舍外运动量,运动可以减肥,也有利于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舍外运动以目由运动为主,场地平坦、安静、清洁卫生。

饲料安全论文第7篇

1.1饲料总产量稳步提高,产值效益有所增长

2012年全省全年生产商品饲料总产量为313.8万t,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209.3万t,所占比例为66.7%,同比下降2.3%;浓缩饲料产量为98.9万t,所占比例为31.5%,同比增长1.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6万t,所占比例为1.8%,同比下降0.23%。商品饲料营业收入为883410万元,总产值达到900170万元。

1.2产品类别变化明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从饲料产品类别来看,生产猪饲料108.08万t,同比增长1.7%;蛋禽饲料98.11万t,同比增长2.2%;肉禽饲料130.94万t,同比增长55.7%;水产饲料0.42万t,同比减少60%;反刍动物饲料25.17万t;其他饲料1.36万t,增长明显。

1.3企业数量下降,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2012年底,山西省总共有饲料生产企业260家,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221家,单一饲料企业29家,添加剂企业10家。与2011年相比减少4家,饲料工业总产值却增加了26661万元,同比增长3%。按照生产能力来说,2011年时产5t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2%,而2012年时产10t以上的企业61家,占企业总量的24%,其中,年产超过10万t的大型企业5家,总产量116万t,占山西省总产量的36.4%。新增企业无论从生产规模、设备条件,还是从人员素质、厂区环境都有了较大改善。

2当前山西省饲料行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蛋白质原料供求矛盾突出、企业利润空间减小

原料是饲料行业的基础,是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山西省蛋白原料长期短缺、一直依赖从外地购买,而由于经销环节多,原料霉变、蛋白原料掺假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仅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价格长期受制于人,增大了饲料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的难度,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山西省饲料添加剂工业还不发达,大量的添加剂依靠外来供应,是制约山西省饲料工业做大做强的又一因素。

2.2饲料企业规模偏小

截至2012年底,在260家饲料企业中,年产量超过10万t的大型企业只有5家:大象集团、晋龙集团、山西正大集团、粟海集团、平遥龙海。其中,大象、晋龙、粟海集团是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体来看,小企业多,“龙头少、蛇头多”,全省平均每个企业年产不足1.2万t。而2011年仅山东六和新希望集团的饲料总产量就达到1200万t,是全省总产量的好几倍。说明山西省整个饲料产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低水平经营、低质量产品、低层次竞争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利益和养殖积极性,影响到畜禽存栏量,从而影响到饲料的产销量。

2.3饲料质量安全问题复杂

“三聚氰胺、健美猪、速成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养殖业和饲料业的信任危机。据饲料管理部门2a来几次规模较大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督检查显示,生产企业使用无证原料、目录外原料,不按规定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养殖环节违规使用违禁物品,流通环节制售假冒伪劣饲料、无证生产饲料等问题依然无法杜绝,饲料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保证饲料质量安全任重而道远。

2.4执法监管体系不健全,缺经费欠能力

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涉及面宽、线长、点多,监管难度比较大,目前大多数市县只有1~2名兼职饲料管理人员,没有专门的饲料监管机构,有机构的也存在有机构没编制、缺经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饲料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和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实和监督。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现阶段饲料工业自身特点所造成

3.1.1全国性饲料资源短缺

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本身人均占有的粮食就很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需求刚性增长,还需从有限的粮食资源里分一杯羹。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估算,按照我国人们膳食结构与养殖业的发展规划要求,所需的能量饲料与蛋白饲料均有较大的缺口,其中以蛋白饲料更为紧缺。以豆粕为例,目前对进口的依存度达75%左右,鱼粉进口也在70%以上。另外,能量原料玉米的用量已超过1亿t,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供应紧张已成定局。从长远来看,如果我国玉米—豆粕型为主的日粮结构不改变,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国际贸易、政治、金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剧增,价格波动更加频繁是必然趋势。近几年,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直接推动饲料产品进入高成本时代,由于饲料行业下游是养殖业,成本的增加直接会拉升畜禽产品的市场价格,而畜禽产品价格变动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活,因此,饲料价格的上涨空间不可能有大的增长,否则会引起社会不稳定。

3.1.2劳动力成本提高

饲料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廉价劳动力市场阶段的结束,尤其是当下国内外通胀形势严峻,更助推了餐饮、交通、购房、教育等生活成本的上升,饲料行业的人工成本攀升使得企业家措手不及。山西省地处内陆,本身就缺乏吸引人才的地域优势,再加上饲料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生产的固有的经营观念,降低人工成本首先从生产入手,导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往往是对饲料、机械管理、电气、自动化等知识知之甚少的初中(甚至小学)学历的“农民工”,对价值数百万乃至几千万的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知识十分匮乏,更谈不上对设备的合理利用;另外,在制造过程中,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可追溯理赔机制与标准,结果造成重复生产及成本资源的极大浪费,变相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3.2体制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形成了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态,同样会体现在目前的饲料标准化管理体制上。目前,饲料标准化的政府管理职能涉及到农业、质监、工商等多个部门,在标准的审批上存在省、市和县多级审批,在审批、评估和管理上它们各自为政、互相脱节,想要把这些职能统一起来势必会触动不同部门的利益,难度较大。

3.3管理机制落后,缺乏科技投入意识

目前,山西省饲料企业的管理一定程度上还处在经验主义与“英雄”领军人物阶段,企业经营管理是非理性的: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经营理念、统一的企业文化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与制度;整合经济资源的方式单一、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与研究涉猎不足;重视盈亏表面数据,忽视深层次过程管控分析;在技术研发与配方设计上,往往随市场大流“灵活”掌握,没有明确的技术研发路线,随意性十分突出。与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省在饲料研发方面科技能力与投入重视不足。从人才队伍上看,从业人员中硕博士人才占0.5%,发达省份的高级人才比例是山西省的3倍以上;从对科研机构的重视和投入来看,山东、河南、广东等饲料生产强省的规模企业大都建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以江西“双胞胎”为例,仅凭饲料形状的工艺改进一项科研攻关成果,就带来企业效益几何级数增长,而山西省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相应的研发机构,即便是设有研发中心的企业,不论是研究氛围、设备和人才都与生产强省相差很大,多数还停留在一种形象宣传上。对科研投入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饲料产业发展的隐。

4构建山西现代饲料工业体系,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4.1因地制宜,和谐发展

4.1.1政策支持,扶优扶强

山西省饲料工业虽然发展势头看好,但是总体而言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这远不能适应畜牧振兴的需要,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2012年5月山西省政府召开了振兴畜牧业工作会议,副省长郭迎光对全省饲料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积极扶持本土饲料企业的发展壮大,挖掘饲料科技潜力,加大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品种的研发力度,促进饲料产品更新换代,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环保的饲料产品,着力构建现代饲料工业体系;会议还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大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推广力度,推进饲料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努力打造一批年产量为50万t的饲料企业集团。政策是风向标,对加速整个饲料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有实质性的意义。山西省的饲料企业小而多,产能扩张与市场拓展能力不匹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饲料资源的利用率总体偏低;蛇头多,缺乏本土的、有强势整合能力的领军企业。为了提高山西省饲料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必要采取措施,对现有的饲料企业进行整合,支持大型企业发展,培育形成产业核心力量。如实施扶优扶强的发展战略,使已经具有实力的饲料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资源重组,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柱,分工协作、布局合理、运作高效、服务方便的企业群体,使整个饲料行业形成产业大军、集群产业带,这样的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兴起,将对提高山西省饲料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意义深远。

4.1.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饲料行业

山西省拥有广阔的草地面积,大约有400hm2,天然的牧草资源可为草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品”。山西地处北温带,是世界上最适合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之一,每年玉米种植面积都在160万hm2以上,而且在山西特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玉米,具有蛋白、淀粉、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大的特点,正常年景产量都在70亿~80亿kg之间,能够满足全省存栏畜禽能量原料的需求。另外,山西省还盛产黑豆、豌豆等多种小杂粮,这些都是饲料不可缺少的优质营养添加品。众所周知,牛羊等草食动物更适合以牧场、草场相结合的方式来饲养,这样生产出来的畜产品无论从味道的鲜美程度还是从营养成分含量方面都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山西省有许多不适宜种植粮食的丘陵地带、盐碱地,非常适宜发展牲畜放养与圈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这是许多粮食生产大省所无法比拟的优势。2014年1月国务院颁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其中提到,到2020年人均肉类消费要减少1/2,而牛奶消费要增加10kg。未来发展草食动物养殖会成为一种刚性的需要。未来山西省饲料工业的产业布局与研发方向应结合该省地理、资源的特点,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有山西特色的饲料工业。

4.2企业自身强化

4.2.1认清形势,明确定位

饲料业的竞争已经呈现出一种趋势性变化。领先企业之间的竞争,正由技术领先、规模领先、营销领先和效率领先模式向产业链延伸能力领先快速转变;企业也正在由单纯的“饲料生产者”向“产业链整合者”的角色过渡。饲料企业的这种转变是盈利模式的巨大转变,其市场竞争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与产品、渠道与渠道之间,而是升级到链条对链条的竞争,并进一步升级到全产业链竞争这一更高竞争阶段。随着竞争层次的逐步提高,国内饲料业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和整合时代已经来临。结合我国饲料工业的特点,国家提出的“鼓励饲料企业采取兼并重组、产业联盟等形式进行整合融合,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发展方式,已逐步在发达省市展开,继六和、新希望等强强联合之后,广东、北京等省市也相继出现了中小型企业联盟,为饲料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山西省行业主管部门正在研究适合本省特点的企业整合模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行业和谐发展。

4.2.1.1发展合作社企业

在德国,农业合作社遍布整个农村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涉及各个领域,通常在制定涉及农民、农村和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时,政府会积极与这些组织进行协商和沟通,以减少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通过立法来保障合作社作为农民利益代言人的地位。这种组织方式为促进德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繁荣发挥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德国的饲料行业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合作社,如德国第二大饲料公司AGRAVIS就是合作社性质的公司,农户是它的股东,每个社员都能以社为家,为合作社的发展献计献策,合作社以盈利为目的,组织资源对内提供各类服务。合作社采取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方式,如批量采购原材料,规范产品生产和销售标准,使用统一品牌等,可降低社员的生产成本,形成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此类合作社的存在和发展为德国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相信对山西省的饲料工业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4.2.1.2实行“基地+公司+市场”的产业模式

21世纪的到来,结束了饲料企业的高利时代。饲料企业的利润被昂贵的物流、沉重的资金流经营成本所吞噬,并遭受“原料市场”与“销售市场”的双重挤压,局限了企业的再投入及技术革命能力。饲料加工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中间,其盈亏除了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其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因此,如何激活产业链条上各种积极因素,有机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实现产业共享,意义十分重大。“基地+公司+市场”的产业模式着眼于饲料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条产品及资源实现相对控制与占有,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把可控风险纳入风险决策机制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实现有效经营。山西文水大象农牧集团就是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者。目前,大象农牧集团拥有全省最大规模的肉鸡养殖基地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起来的数量庞大的肉鸡养殖户,以及在肉鸡产业化链条上带动起来的种植户、运输户、维修业、服务业等10万余名从业人员,取得了优秀的经营业绩和社会效益。

4.2.2依法经营,加强自律

2011年10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颁布,2012年5月已经开始施行;2012年5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公布,2012年7月实施;201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12]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公布,2013年1月开始施行。2012年10月《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由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2012年11月27日农业部办公厅了《关于贯彻落实饲料行业管理新规推进饲料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2013年11月颁布的《饲料标签》(GB10648—2013)标准,自2014年7月起执行。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充分体现出国家规范饲料行业的决心。标准已经设立,要求已很明确,企业要积极整改、立即行动,不要心存侥幸,蒙混过关。该扩建厂区的加紧施工,该购置设备的赶快下单,该规范流程的尽早梳理,该补充队伍的提前物色。总之,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维护企业发展利益的同时更要把握行业底线,保证行业健康成长的整体利益。

4.2.3重视科研投入

农业部《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用“科技支撑依然不足”来评价饲料工业的现状。总体来看,饲料科技领域引进技术多、自主创新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科研与技术推广结合不紧密,成果转化速度慢,水平不高。与发达省份相比,山西省饲料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愈显不足。未来5a,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加快推进,饲料行业科技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面临艰巨的任务。规划提出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秸秆养畜示范工程、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杂粕苜蓿高效利用示范工程”中山西省都有研究的空间和基础研究优势。企业领导层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和“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准备和决心,要把科技强企推到发展战略的高度;从企业的资源配置上来讲,要营造科学研究的氛围、配置足够的设备和有正规的研究程序、要有较高素质的研究人才;从研发目标设定上要与本省、本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国家重点项目对接,可以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来提升自身的科技实力。

4.3建立高效监管机制,人人有责

饲料安全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野猪饲养高效益确保仔猪成活率是关键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猪以其草食动物肉质醇香、鲜美和营养更丰富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养野猪已成为中小投资者的首选项目,先期投入的养殖户普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年收入在几十万到几百万者大有人在。但提高野猪饲养的经济效益,其关键是确保仔猪的成活率:

一、从产房抓起,进入产房母野猪必须全身淋浴消毒,产房用火焰消毒,确保母猪进入产房有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二、产前3天用平安混感10毫升一针保健,产后用头孢噻呋钠+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三、仔猪做好接产工作,预防脐带发炎用头孢噻呋按说明使用直用3~4天。

四、做好母猪护理,只有母猪管理好才能不使仔猪拉稀生长更快,合理给予全价营养且易消化饲料,增加青饲料及多汁饲料。当天给1/3饲料,第3天后逐渐增加饲料量,如发现母野猪无乳的应用中药催乳:王不留行60克、天花粉60克、当归10克、黄芪60克、僵蚕30克、通草40克、淘汰山鸡1只、红糖50克、生姜50克、黑豆100克、糯米酒150克水煮拌少量饲料喂1头母野猪,1天喂2次。

五、7日龄野仔猪开始补料,一般情况下仔猪7日龄前死亡数占初生总数60%左右,原因主要是:母野猪乳汁不足,仔猪吃不到初乳农业论文,使抵抗力下降,而导致腹泻、咳嗽。另外地面粪尿会污染母野猪乳头,根本措施是做高床产床、保育网床,栏舍潮湿阴冷是导致仔猪下痢原因之一免费论文。

六、做好仔猪保温是防止腹泻、咳嗽的关键,因此地板要垫木板加红外线保温灯,以保证动物精神好、活跃。

七、加强饲养人员的专业培训。饲养人员应认真细心观察毛色、呼吸、精神状况、吃食是否正常,一经发现立即治疗,成本最低、效果最好,一般治愈率达95%以上。

八、疫苗使用操作合理,用法、用量准确。仔猪出生3日龄用伪狂犬滴鼻,30日后断奶后肌肉注射瘟细胞7头份,母猪25头份。断奶期间饲料增加奶粉200克,每天2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保持室内干净、干燥,饲料中增加适口性的红糖、抗生素预防拉稀。10天后转至断奶仔猪栏舍。60天做伪狂犬、猪瘟二免。

九、母猪断奶后至配种3天后换怀孕饲料,17天开始查情,35天第2次查确保没有发情的再配种,90天转入怀孕栏舍并增加饲料,产前1周转产房,使整个周期有个过渡时期,确保生出健康的仔猪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