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航安全论文

民航安全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3:24

民航安全论文

民航安全论文第1篇

关键词:交管运行 民航管理 交通流量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223-01

对于航空的发展来说,航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事情。而就我国的民航航空来说,空中交通管理制度良好的实施就是航空安全的良好保障。我国的民航企业都针对航空安全展开积极讨论,希望能够使航空飞行更加安全。

1 空中交通管理定义

空中的交通管理就是借用科技力量对飞机的飞行情况加以追踪控制,保证航班飞行的安全。民航的航班在空中飞行一定要有规范的飞行路程,遵守空中的交通管理规定。交通管理规定的实施目的就是保持空中航班的良好飞行,对航班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轨迹都做好正确的指挥。

我国民航交通管理运行的目的:我国大力的推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运行,就是为了我国民航总体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我国的空管制度完善成为一个可以保证我国民航航空安全飞行的民航空管体系。使中国的管理制度与国际标准相符合,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全能高效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制度。

2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现状

国家对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管理任务有明确的规定,空中交管要有秩序的指挥空中航班的飞行轨迹,保证飞行中航班的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上涨,我国的民航企业也在不断加快了脚步,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民航事业处速上涨的阶段,而为了保证民航快速稳定的继续发展,国家实行了空中交通管理制度。

而现今中国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对于空管的运行采取三大措施。

第一种是利用一些国外的发达科技,直接采购发达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发达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已经很完善了,所以他们的管理设备也是最先进的,可以帮助我国的民航空中交管更好的发展。

第二种是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国外空中交通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进行学习,用他们的丰富经验来武装我国的民航空管,提高我国民航空中管理运行的实际能力。

第三种是依靠中国自身的科学技术力量。我国政府要大力的支持航空交通管理运行的发展,帮助民航空管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成立相关科研小组,针对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3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中不安因素的探究

在民航的航空飞行中实施交通管理运行是一件难度系数极高、操作起来十分复杂的一件事情,所以航空在空中实行交通管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不安全因素。而这些不安全因素都存在连锁反应,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一个不安因素的爆发会促使更多的不安全因素一同迸发出来。而下面我们将针对民航航空在空中飞行交通管理运行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3.1 飞行环境

民航航空必须要在良好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飞行,在恶劣的天气影响下民航飞机是无法进行飞行的。飞行环境不仅仅局限在天气因素上,在一些国家军事要地的上空,同样也是禁止飞行的。同时民航航空的管理调控塔台的周边环境也对航空的飞行有很大影响,民航的塔台信号要在保持良好通讯的情况下,才能准备的掌握飞机在飞行中的一些情况。

3.2 工作人员的操作

在民航的航空飞行中,飞行中的航班与民航地面的控制部门虽然是利用高科技在进行联络,但是联络的源头还是需要由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操作的。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失误,所以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空飞行不安全因素也是屡见不鲜的。工作人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安全的重要性,民航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相关教育。

在工作人员对飞行中的航班进行实时追踪的时候是对工作人员的集中力有很高要求的,但是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飞行的重要性,那就很可能因为工作人员注意力的分散导致飞行航班的安全出现不确定因素。

民航应该针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相关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安全飞行的重要性,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的高度集中。

3.3 操控以及有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

民航空中实现飞行的航班在飞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和地面塔台的联系,以确保航班的安全飞行。但很多时候飞机操控人员不能与地面的工作人员实现顺畅的沟通,造成无法正常沟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地面的工作人员与飞行操控人员语言不通造成无法交流。或者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对航班的安排有偏差,导致飞行航班直接的路线交叉,这些都可能导致航空飞行中出现不安全因素。

3.4 硬件设备

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运行中,各类硬件与设备都是处理交通管制问题的必要条件。无论是飞机的雷法追踪设备还是联络设备都是航班飞行的必要因素,在航班飞行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就算有一个零件不正常飞机也不能实施飞行。

3.5 管理制度

民航的航班在实施飞行的时候,飞行航班与地面塔台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民航地面的控制指挥人员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就会对飞行航班的安全造成威胁。民航企业要实施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让地面控制指挥工作有条例有秩序的展开,帮助民航空中交管良好的运行。

4 结语

生命是人类最为宝贵的东西,安全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必要前提。而民航的航班运行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保证民航航班的安全飞行是民航企业的头等大事。民航实行空中交通管理就是为了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工作,而本文针对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做了简单的探究,希望可以对民航的空中交管运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敬宇,路遥,舒小华.当代民航空管监视系统综述[C]//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民航安全论文第2篇

关键词:机务维修;职业素质;机务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27-03

作者简介:余振华(1983-),男,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飞机维修工程学院学工办副主任,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510470)

十二五以来,我国民航运输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之一。截至2014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2370架,比上年增加225架,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3919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798万人次,增长10.7%,全行业共有运输航空公司51家,比上年底净增5家。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飞机的维修保障,国内飞机维修业随着中国民航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中国也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飞机维修市场,迫切需要大批高技能的民航机务维修工程人员。民航机务维修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它既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三高”行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兼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作风、身体等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行业发展,人才先行,如何培养适应我国现代民航维修企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我国民航院校机务维修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现状

(一)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民航维修企业生产、管理一线需要的,具备扎实的飞机维修理论基础,掌握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肩负着民航人才特别是一线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重任的民航高职院校院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机务维修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根据我国民航业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行业发展对机务维修人才的需求特点,将行业标准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机务维修人才培养计划。这对于建立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提高机务维修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推动机务维修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

1.民航机务维修人才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

按照中国民航局《201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全行业在册飞机数量2370架和增幅225架,以飞机维修人员与飞机架数人机比(20~30)比1的国际惯例计算,单是飞机引进一项,光2014年就需要净增机务维修人员4500人以上。目前,我国现有民航院校的实际培养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前几年我国从国外购买飞机订单的兑现和今后C9飞机项目成功,机务维修人才的缺口将进一步增大。但现实中,目前我国民航院校机务维修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又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远没有跟上民航业发展的“春天”。问题就在于当前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质量不能适应民航维修企业的要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维修企业不愿意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而更多地从同行那里挖墙脚高薪聘请成熟的机务人才。

2.民航机务维修人才职业素质有待加强

企业到底对机务维修人才的期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笔者通过对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和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52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以下信息:

(1)在调查“企业希望学生加强哪些方面职业素质的培养”时,有52.8%的调查对象希望加强专业素养培养,有39.5%的希望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59.1%的希望加强责任心的培养。

(2)在调查“在校学生是否需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时,有76.6%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3)在“企业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哪些综合素质”的相关数据中,有95.9%的调查对象注重诚信素养,92.3%注重法制和纪律观念,82.3%注重学生干部经历,72.1%注重在校期间奖学金方面,95.6%注重英语A级和四级等英语能力,83.5%注重党团等政治素养。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对机务维修人才的要求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训练外,更注重人文素养、诚信、法制和纪律观念、英语能力等综合性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民航机务维修人才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意见》同时还明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结合民航机务维修业的特点和实际,笔者认为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指的是在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要求机务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维修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等职业技能,还应纳入民航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职业责任感教育和职业荣誉感教育、职业作风教育等模块。培养民航机务维修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应着眼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了解并遵守民航安全生产法规和岗位职责,有端正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敬业爱岗、作风过硬并珍惜职业荣誉的机务人。笔者认为,可以把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分为职业道德系统知识、机务人职业道德、机务维修人员职业生涯设计、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务精神培育等五个模块。

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维修类专业为例,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实习全员全过程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中进行民航安全和法规教育,在日常学生活动中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讲解机务维修的职业特点,在就业指导课中融入机务人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在毕业生实习实践过程中侧重机务人作风养成。

三、机务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一)机务精神的内涵

所谓精神是指一个人或团队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风格。不同的行业经过文化的积淀孕育了不同的行业精神。具体到民航机务维修行业,机务人有属于自己的机务精神,它是几代机务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总结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的优良风貌,包括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作风习惯三个方面。对于整个民航维修行业来说,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机务精神的概括和提炼。通过对各大民航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调查和思考,笔者认为机务精神总体可概括为32个字:“敬岗爱业、诚信务实、认真负责、遵章守纪、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这32个字是机务队伍的思想内涵、行为、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二)培育和弘扬机务精神的路径

1.民航企业机务维修部门对机务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对民航企业来说,安全=效益,企业应将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机务从业人员的最核心要求。对机务人员来说,守护安全是天职,责任意识决定安全的根基,良好的作风是实现安全的保障。

对于民航企业机务维修部门来说,可以通过结合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从安全、责任、作风三个方面来提炼出自己的机务精神。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发现老机务人精神闪光点,举行机务精神大讨论,进一步培育和丰富机务精神。完善的教育和培训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在新员工入职教育中引入践行机务精神大讲堂活动,可以进一步弘扬机务精神。对新员工的教育,具体可细分为:

(1)机务人职业道德教育――明确民航业、机务人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讲授机务维修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2)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教育――涉及与机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刑法》中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民用航空法》《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条文。

(3)机务作风的养成教育――挖掘老机务的典型案例,对机务精神进行广泛宣讲,以老带新实现机务精神的传递。

2.民航院校准机务人员对机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民航院校作为机务维修从业人员的摇篮,是机务人才培养的首端,应从机务专业在校学生开始努力造就适应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准机务人,让机务精神进入校园,生根发芽。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维修类专业为例,在机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1)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新生入学教育”“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校外实习”纳入课程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课程中把安全教育作为大学第一课。在“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程中着重结合机务维修中的真实案例和民航法规讲述安全对于民航的重要意义。在“校外实习”课程中,让每一个机务专业的学生进入机务维修企业一线,接受机务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2)建立基于行业标准的准机务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通过组织行业专家论证,凝练出具有行业特色和学院特点且师生员工认同的“机务精神”,通过举行机务技能大比武、民航知识竞赛、机务大讲堂等活动,让学生铭记机务精神。

(3)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目标,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他们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心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纳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营造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体做法有:将32字机务精神写进教室和实训车间,解读机务精神制定64项学生行为准则,打造民航企业文化长廊,组织学生到机务车间参观,等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航机务维修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备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优良作风的高技能人才。民航企业和院校培养出职业素质好、安全意识强、作风严谨、专业技术过硬的机务人是建设民航强国的人才保证,需要全行业、全体从业人员和各民航院校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I1/K3/201507/P02015071051961 7340682.pdf.

民航安全论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民航 安全管理 体系 要素

民用航空跟现有的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相比,它的安全系数高、系统性强。安全的重要性,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被所有行业视为基础和第一关键点。近年来我国的民航发展水平日趋成熟,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是我国民航的安全管理模式和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跟国外的民航安全系统的发展水平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构建民航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如何平衡企业和政府在运行上的分工和协同工作等都是民航当下应该着重探究的问题。

一、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民用航空是包含了航空运输服务、机场服务系统、航空交通服务等部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包含了机务、地面保障、空中飞行等各个岗位的协力运作、操控,是地面和空中的多位的结合,在民用航空的系统里,安全管理体系是对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性下位保障系统。在空中运输过程中,把航空器在空中的运行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是航空安全的主要宗旨,航空器保证在安全性高的过程中运作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这也是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关键点,民航安全管理是在企业管理者在运营时,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结合安全管理的规范,有目的的协调、指挥全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完成民航安全生产的过程。在民用航空运行过程中,控制决定整个民航企业安全运作的管理关键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各管理关键点之间相辅相成,互相支持,互相关联,形成有机的系统环境。这些关键点的控制需要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在各个工作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和安排。这些都需要民航企业从专业的角度对管理体系的安全系数进行评估和预测将要产生的系统风险因素,在出现航空事故之前作出准确的预判和所有的预备动作,不断的完善、巩固已形成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航空运输的高效、稳定的安全管理。构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应该面向系统的功能指向,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来进行辅助,在系统管理科学的指引下,开创一个可持续发展、灵活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在民航管理体系中,系统内,各个部分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相统一。根据系统的要求,安全管理系统应具备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一些基本的特点这些因素关乎着整个系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决定整个系统是否能够指向正确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结构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结构和系统的功能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建立符合标准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这需要在系统功能的要求下,参考国外民航发达国家的安全系统管理经验,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组织建设、规范操作制度、完善审查方案,真正使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事前管理闭环管理、全局管理。健康建立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系统需要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二者必须在系统构建方面统一意见、协同管理,做到信息及时准确的交换。政府需要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和要求航空企业应完成的义务和责任,企业要在自身的管理体系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自我审查制度,来不断纠正和完善自我的目的,正确的把握和处理整个系统的管理脉络,从我国民航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体系的安全要求为立足点,重点去建设安全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等关键性的环节,利用不断更新的先进现代信息化设备和安全培训等手段来完成系统的全面化搭建,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中国民航全管理体系的功能实现。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高效的监督检查方法手段,这些可以帮助解决在系统安全上部分安全法规标准造成的不稳定安全问题,安全形势在一定的环境里可以做到平稳、可靠,但是组织机构的法规标准和高效的审查技术也是在系统安全管理中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必不可少关键点,三者缺一不可。

三、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核心要素

(一)组织体系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建设就是构建合法、合理的组织体系,一组织体系为管理主体,完善各个部分的管理机构。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上,政府和企业负有不同的责任,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应当有以下几点基本的要求:依靠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的管理安全系统的需求,在每个安全体系的层次上科学的构建合理的功能结构;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包括优秀的领导干部队伍和专业性强的管理人员;应重视后续教育培训。

(二)法规标准体系

安全管理法规是政府管理民航安全的法律依据,是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法规标准规定了各个岗位的主要安全责任和行使的权利,用于规范从业人员。在民航生产过程中实施和接受管理的行为,以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安全管理法规可分为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个层次标准体系应按国际国家行业及企业等个层次全面建设。

(三)监督检查体系

企业安全运作的审查监督体系是企业保持高效率安全生产的命门,是有效的保障法规标准等切实落实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把控、监督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的最直接的办法。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在监督检查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监督检查活动是系统中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实现过程,也是管理体系较好的按照协同理论执行的保证。

参考文献:

民航安全论文第4篇

【关键词】民航空管;问题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0 引言

早在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有关机构就预测,到2020年全球航空运输量将在当时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近十年来,我国民航航空运输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已经从2003年的世界排行第5位上升到世界前3位,并且未来十年仍将以10%的速度增长。航空运输量的持续增长也给民航空管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风险评价体系的很多指标还存在着局限性和实质性,同时缺乏标准性、连续性,不利于风险的动态管理。因此,构建并建立成熟的,可信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的空管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是我们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 我国民航空管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安全管理体系概念(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逐步被航空业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民航组织已在其公约附件中要求成员国在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和飞行运营等单位建立SMS。有关资料统计,70%的世界民航的飞行事故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剩余30%的原因主要是天气、机械故障和其它原因。因此,民航空管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人,做好每一个参与安全生产的人的工作,就抓住了安全工作的关键。而问题管理恰恰是紧紧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识别安全风险,解决安全问题及其隐患。所以,研究并实施问题管理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扭转民航空管安全工作局面,有着很大的帮助。问题管理倡导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管理变间接管理为直接管理;变专职管理为全员管理;变滞后管理为超前管理;变僵化管理为创新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模糊管理为务实管理。借鉴这种新型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在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实施以问题管理为中心的民航空管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安全风险的动态管理、主动管理和超前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构建并建立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对于适应民航空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问题管理与安全工作

所谓问题,是指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事故或意外。问题管理是一种行动型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或萌芽的各种问题(立法的、规章制度的、政治的或社会的)。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策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问题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成有利于该组织的公共政策。

由于安全工作的目标难以确定,安全工作的结果难以量化,事故的偶然性等原因,给安全工作的计划部署、监督控制、验收评比等带来了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在管理的大框架下,把注意力投向于问题,实实在在地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做工作。并以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衡量安全工作达到水平的度量。通过实施问题管理,企事业单位能及早地发现影响其潜在的或萌芽状态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解决这些问题。

3 基于问题管理的民航空管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框架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要围绕航空安全问题为中心进行制度、组织、日常管理方面的构建,构建基于问题管理的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模式,首先是在制度层面,将问题管理制度化,落实问题管理责任规范安全管理;在组织结构方面,为保证问题处理的有效和及时,需要进行组织流程的重构,尽可能使组织扁平化;在安全日常管理中,注重强调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突出惯性、重点问题的控制,突出问题管理的分析和经验积累,将风险识别和恰当动作贯穿于问题管理的过程中。此外,还要注重将安全管理工作与企业危机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1)在制度层面,通过将安全问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将问题的安全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从一些问题管理的实践经验看,不但要将问题的后果影响落实到个人,而且需要鼓励从业者积极识别自己的、别人的和组织的问题、暴露自己的、别人的和组织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启发和培养个人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航空发展步伐不断加大,风险积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越来越要求民航全体员工积极主动的参加到风险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风险问题管理,化过去专职部门的安全管理为全员管理,化过去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无疑能适应航空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管理客观要求。

(2)在组织层面,空管单位具有人员多、组织层次丰富、规模大的特点,在实施基于安全问题管理的危险管理模式中,应进行组织流程的重构,尽可能使组织扁平化,提高安全问题信息的流动速度,保证安全问题处理的有效和及时。这种组织流程的重构也不需要每个信息流动环节上都设立相关实体部门,除了一定要有职责明确的由专家、管理者组成的专职安全问题处理委员会外,其他的可以是虚拟化的部门,由安全问题处理委员会赋予明确的职责。

(3)在安全日常管理中,从问题管理的实践经验中看,通过绩效考核,强调员工和管理者,尤其是强调管理者的安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对于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惯性、重点安全问题的控制,对于一再发生,屡禁不止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由于航空业的风险种类复杂多样,管理面临的安全问题多,而安全管理可运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强调安全问题的轻重缓急,注重解决问题的整体效益考虑。对于直接危及航空安全的重点问题要突出管理,强调对于问题解决的适度反应,实现安全效益最大化。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安全问题的分析和管理经验积累,积累安全问题的适度反应阈值,注重对安全问题进行跟踪和分析,进而建立基于航空安全问题的风险预警系统,使解决安全问题的措施直接有效。

(4)航空业实施基于问题管理的安全管理要注意与危机管理融为一体。危机管理属于企业公共关系的范畴,传统的危机管理是危机处理的狭义概念,随着现代风险的扩大和管理方法的进步,现代的危机管理理论强调危机的事前预防。航空业是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危机,直接威胁企业生存空间,因此,经营者有必要从整体上注重资源部署,将安全管理与危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基于问题的安全管理有效地消除危机的发生;同时一旦发生危机,通过积极地实施基于问题的危机处理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并通过总结教训,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危机管理理论指出,随着问题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付出的成本越来越多。因此,危机管理工作应该集中在问题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可见,在资源部署上在保障危机管理能够衔接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下,资源分配重心应向安全管理倾斜。

4 新模式实施后的优点

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安全问题管理失效的体现,通过直接抓安全问题,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说是抓住了安全管理的实质。问题管理倡导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倡基于安全问题的管理模式具有的优点如下:

(1)由个别部门少数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变为各职能部门全员额的安全管理;

(2)使安全管理的层次扁平化,把安全工作直接伸向基层一线,使存在的问题及时被发现,并迅速反馈到决策层;

(3)将安全问题的发现和处理变成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和制度;

(4)可营造一种安全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促使大家主动提自己的安全问题、提他人的安全问题、提组织的安全问题,强化领导和群众的权责意识,培养责任心,营造了安全文化氛围;

(5)这种管理模式本身也是一种务实的管理方法论,它强调的是安全管理的安全问题导向,有利于明确人们的思想,使安全工作中模糊的“管理”二字被清晰地界定。

5 结论及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基于问题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新模式下,对于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优化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模式运行主要有注重强调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突出惯性、重点问题的控制,突出问题管理的分析和经验积累,将风险识别和恰当动作贯穿于问题管理的过程中。从空管单位的安全工作开展来说,任何一个安全事件的产生,都亟待着空管安全组织结构的全体成员在事件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发现更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民航安全风险管理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随着风险管理时代的到来,又赋予了它新的思想和内容。不仅仅是航空业,谁先去挖掘谁就取得了安全风险管理的主动权,这对我国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的各行各业来说更加尤为重要。只有抓住了机遇,把安全风险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保障民航空管的持续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黎威.东方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0.

[3]邹国良.加强中国民航空管安全风险信息管理迫在眉睫[J].中国民用航空, 2004(11):56~59.

[4]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办法[S].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2011.

[5]杨军.立足现场控制实施问题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序控制[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1):38~39.

民航安全论文第5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摘要】民航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会面临不安全事件绝对数量的增加,提升民航业各相关单位不安全事件调查能力是必然趋势。论文在分析现阶段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中存在的缺陷,从调查环境、调查机制、调查方式三方面给出不安全事件调查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航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水平。

关键词 不安全事件;调查机制;航空安全

Improvements and Suggestions with Investigation about Unsafe Events of Civil Aviation

LV PeiLIU Yi-ding

(Avi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Sichuan 61830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the absolute number of unsafe events is adding. Because of this, it is inevitable trend that all relevant units affiliated to civil aviation need to lift capacity of investigating the unsafe events. At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investigation of unsafe events of civil Aviation, the thesis sums up of the lack of investigation of unsafe events of civil aviation and raises improvements and suggestions with investigation about unsafe events from the environment of investigation, mechanism of investigation and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By these aspects, the thesis aims to improve the investigation level of unsafe events of civil Aviation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Unsafe events; Mechanism of investigation; Aviation safety

0引言

随着民航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近些年来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得益于良好的民航事故监控与预防措施,飞行流量的快速增长、航线网络和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并没有带来频繁的航空事故,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在逐年下降,但不安全事件的绝对数量却呈现上升趋势[1]。

由冰山差错法则可知,每一起重大事故背后都隐藏着大量的不安全事件,通过预防和消除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就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阻止事故的发生。然而,对于低等级的不安全事件来说,没有规定必须上报,只是自愿上报,导致发现其的难度加大。加之,在中国民航业现阶段中,绝大部分当事人不愿意上报与自己相关的不安全事件,进一步加大了不安全事件的收集困难。缺乏足够的不安全事件导致民航相关分析人员无法从中获得大量宝贵的事前预防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安全事件调查水平的提高。

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中存在的缺陷,并给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航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水平。

1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概况

1.1不安全事件的定义

《中国民用航空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R2)中,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是指民用航空器事故、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以及其他与民用航空器运行有关的不安全事件信息。本规定所称其他不安全事件是指在航空器运行阶段或者在机场活动区内发生航空器损坏和人员受伤或者其他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况,但其严重程度未构成事故征候的事件。

参照上述规定,给出本文中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定义:航空器运行中发生偏离操作规章、航空器损坏、设施设备损坏、人员受伤或者是预定飞行计划改变等情况,但其程度未构成飞行事故征候或航空地面事故的事件。与事故或事故征候不同,不安全事件的实际后果没有前者那样严重,导致局方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决策层对它们抱有轻视的偏见,对事件原因、安全建议的发掘深度不够[2]。需要指出的是:该类不安全事件严重等级很低,不需要上报至民航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和地方监管安全办公室,只需要航空公司进行内部调查分析即可。

1.2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民航不断高速地发展,飞行流量不断增加,航线网络和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民航各个单位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民航不安全事件的数量也逐渐增大。目前,我国民航业相关管理单位对事故及事故征候的调查能力相对较为成熟,相对于民航事故及事故征候调查,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现有的组织实施方法、信息管理模式、调查工作流程等方面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规范。再者,针对航空公司,公司中不同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各种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及运行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的安全状况。然而这些因素又均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当中,在系统的协同作用下,它们的偶然偏差可能导致公司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3]。所以,目前我国民航业没有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不安全事件调查方法。

1.3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的意义

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作为不安全事件发生后的认真检查、确定其因、明确责任及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主要手段,对民航安全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安全事件是系统中存在问题的明显证据,不安全事件的统计和分析一方面可为运行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安全教训,另一方面可以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确定危险构成实际风险的条件、潜在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不安全事件调查旨在发现系统中已存在问题,降低和避免未来事故、事故征候、差错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为提高民航业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贡献。

2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现状及不足分析

2.1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环境

中国民航发展的现阶段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主动报告不安全事件的行业氛围。对比国外的自愿报告系统与我国的自愿报告系统运行的情况,我国在主动报告不安全事件上存在着严重的瞒报部分或全部客观事实的情况。这说明我国民航业没有形成积极的主动报告氛围,导致当事人没有主动报告的意识,其根本原因是民航从业人员至上而下的思想没有形成良好的统一。

目前,航空公司对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的职能部门—安全监察部门中的成员一般都是公司内部的成员。公司某部门一旦发生了不安全事件,公司内部的安全监察部门的调查人员往往会站在公司自身的角度看待已发事件,从公司成员的角度评价已发事件,会不知不觉地考虑到公司自身的背景安全文化,容易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这就会大大影响安全监察部门对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总之,我国现阶段航空公司对不安全事件缺乏独立的调查环境。

2.2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机制

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对不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大致为:不安全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措施跟踪[4]。在公司内部进行调查中,需要的是当事人的主动上报,而后由公司相关的安全监察部门进行调查。中国民航传统的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包含责任调查内容,涉及到过错界定及处罚,这会阻碍当事人进行主动上报,即使当事人愿意上报,上报内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使调查工作在可靠性和准确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再者,我国民航业现阶段主动报告机制尚不完善。主动报告内容的范围很狭窄,而强制报告内容的范围很广泛,造成了主动报告减免责任规定的发挥空间少之又少。主动报告适用条件的规定不太详细,基本上都只是规定局方收到当事人属于自愿报告范畴的报告就构成自愿报告,对于自愿报告的认定也缺乏明确的标准[5]。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着主动报告机制的执行。

2.3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方式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航空公司中负责不安全事件调查的职能部门是安全监察部门。该部门常用的调查方式有:听取事发单位领导汇报、请当事人或单位写出书面事发经过、听录音(包括无线电和电话)、看录像、照相、绘图等,查看进程单和交接班日志、审察当事人的技术资格、与当事人谈话、向事发现场的当事人同事了解情况[6]。在完成资料收集工作之后,安全监察部门需要把取得的各方面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查证,分析已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原因,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给予定性,明确责任,提出结论意见,责令相关单位拿出对当事人、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的处理方案。安全监察部门同时会针对不安全事件的直接原因和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事前预防的建议。

不安全事件调查的结果对提升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国际民航组织在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中指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是数据驱动,而高质量的数据是安全管理的血液。”[7]数据的管理必然要与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国内民航业不安全事件管理系统的开发尚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不安全事件管理效率比较低,不安全事件相关数据的利用程度也很低。所以,目前我国航空公司急需开发适合公司发展的不安全事件管理系统。

不安全事件调查离不开对于不安全事件的收集。在航空公司的日常运营过程中,为了提升公司自身的不安全事件调查能力,现在很多民航相关从业人员都提出了采用匿名信的方式来收集不安全事件信息,以便扩大不安全事件的收集来源,但是这种方式在现在公司中实行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好。不安全事件调查与安全管理是密切相关的,而目前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内部评估、安全报告等方式来收集不安全事件。然而,由于这些不安全事件的数量很大,并且缺少获取和分析这些信息的有效工具,以至于管理者很难处理这些数据,从而降低了这些宝贵数据的有用性。

3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方法改进措施

3.1营造独立主动的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环境

目前,我国民航业不安全事件调查环境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第一方面,独立性要求调查职能部门从航空公司内部的职能部门脱离开来,调查职能部门中的人员不应从公司各部门中调配,而应当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调查的部门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帮助公司进行不安全事件调查。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调查人员(同时是公司部门成员)考虑到公司自身的背景安全文化,切实做到在调查上的客观性。

第二方面,主动性要求公司至上而下地形成主动报告的氛围。公司管理层可以在各部门中大力宣传好报告主动性的意义,保证公司每位成员都从思想上加强主动报告的意识。公司可以在培训新进员工的时候,加强他们从组织系统的角度而不是从自身的角度对主动报告进行全面的认识。从宣传和培训两个角度来实现公司主动报告氛围的形成。

3.2完善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机制

完善不安全事件调查机制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落实减轻或免除处罚机制,另一方面鼓励实行主动报告制度。

落实减轻或免除处罚机制,首先要明确不安全事件调查的目的是: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和缺陷,预防事故、事故征候、严重差错的发生,而不是裁定责任、处罚当事人。其次,公司内部必须以制度或规定的形式来明确什么样的事件能够执行减轻或免除处罚制度,做到管理者与当事人在进行不安全事件调查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鼓励实行主动报告制度,公司内部可以建立主动报告奖励制度。公司颁布奖励评定规定,规定中有报告不同不安全事件的的评分标准,根据主动报告的不安全事件的价值度来进行奖励,价值度最重要的是能够从报告的不安全事件中发现系统中的漏洞,并可总结出完善系统的措施。必须强调的是:该制度中主动报告必须强调时效性的规定,即发生了不安全事件必须在一定时间期限内主动上报,否则不视为主动报告。

3.3改进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方法

首先,改进不安全事件调查方法要制定一套合适的不安全事件调查流程,该流程如下:

(1)主动上报不安全事件。

(2)对上报的不安全事件进行预处理,核实真实性,剔除与改善系统无关的信息。

(3)再处理,消除不安全事件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和部门信息,并且严格保密。

(4)分析不安全事件,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建议。

(5)建立不安全事件数据库,进行存档。

(6)信息与共享。

(7)进一步进行跟踪调查,预防同类不安全事件的重复发生。

该不安全事件调查流程由公司中独立的调查职能部门或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职能部门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履行独立性,系统地、全面地对不安全事件发生相关的各个组织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调查。

针对不安全事件调查流程的第一步—主动报告不安全事件,公司应当建立不安全事件主动报告系统,该系统应方便一线员工操作,达到简单明了而又信息完备的目的。本论文提出:严格按照“4W1H”来提交,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发生了什么),how(如何发生),why(为何发生)。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执行得好,对下面调查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工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总结

面向未来,我国民航业将会不断发展,同时也会面临不安全事件绝对数量的增加,提升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调查能力十分重要。论文在分析现阶段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中存在的缺陷有:调查环境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减免或免除处罚制度和主动报告机制存在滞后性、调查方式上缺乏一套系统的调查流程,从营造独立主动的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环境、完善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机制、改进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方法三方面给出不安全事件调查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民航业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旭明.空管不安全事件人因控制对策[J].科技资讯,2013,14:248-249.

[2]霍志勤.跑道安全事件危害评价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12):17-18.

[3]王永刚,王灿敏,郑红运,陈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致因复杂性研究[N].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8):71-72.

[4]王永刚,赖晋将,王燕.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管理系统设计[N].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21(1):12-13.

[5]胡临春.我国民航迫切需要完善航空安全主动报告制度[J].中国民用航空,2011,127:54-55.

[6]霍志勤.空管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的改进建议[J].空中交通管制,2003,3:12-13.

民航安全论文第6篇

关键词:航班延误;民航;安全风险管理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速度。截止到2012年,我国民航已达到了3.2亿人次的旅客运输量,总的运输周转量已经达到了611亿吨公里。随着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机场建设和飞机数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民航领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分布密度和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高,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航班延误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民航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对此,应当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从而确保民航事业的安全发展。

一、航班延误与民航安全风险之间的关系

(一)可能性

航班延误具有积累性的特点,因此,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占用更多的航空资源,因此会给民航运行带来安全风险。在民航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航班延误,将会打乱原有的停机位分配、跑道调度、航班进离港等工作的正常秩序。这些调度活动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当发生航班延误的时候,这些工作本身将会受到很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各项工作之间又会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增加了民航资源调度的复杂性。而如果发生大量的航班延误现象,调度工作的复杂性将会成倍增长,从而造成巨大的民航安全风险。另外,在对资源进行重新调度的过程中,其目标主要是缩短航班的延误时间、减少航班的延误率,而对于安全性的把控,则有可能会被忽略[1]。

另一方面,航班延误将会导致机场滞留大量的旅客,从而影响到机场的安全保障和控制。机场的工作人员在面临巨大工作压力的基础上,很可能会发生工作事物,从而对民航安全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机场滞留旅客的违法事件明显增多,也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从机场管理角度来看,对于航班延误等航空事故,我国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机场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航班延误将会对其造成更大的工作压力,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增,也容易发生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二)必然性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数学家创造出了突变理论。该理论的作用是在连续发展过程中,对突然出现的变化现象、以及连续变化与突然变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这一理论,在发生民航安全事故的时候,系统的状态由安全转变为危机,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突然变化[2]。在安全生产系统的人为失误、不良环境、设备失控、环境突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引发安全事故。航班延误作为一种现象,能够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在民航安全系统当中,将会引起一些因素的连续变化,从而导致系统的状态发生突然变化,以至于引发安全事故。

(三)共因性

在航班延误和机场安全风险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联系。这是由于,从运行主体管理的角度来看,航班正常和民航安全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二者也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民航安全系数越高、航班的正点率就会越高。反之,如果航班正点率降低,将会导致民航安全的下降。如果发生航班延误,将会影响到配套设备和技术、航空公司的运营、空域管理等方面。在各个系统当中,旅客、工作人员等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不良的情绪,进而影响民航整体运作秩序,产生安全风险。另外,人为干扰、恶劣天气等原因,是造成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影响民航安全。

在航班延误和民航安全风险之间,由于存在着系统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等方面的关系,因此,应当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之下,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对二者的共同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内在的关联机理进行探讨[3]。在航班延误当中,复杂的影响因素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应当对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对航班延误和民航安全风险评估的模型进行建立,然后在民航SMS建设中进行应用,从而寻找到控制民航安全风险的有效策略。

二、针对航班延误的民航安全风险管理

(一)安全风险的分析

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对民航安全风险的管理,其重要的基础是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这一过程为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潜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就是安全风险。而要想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就应当能够辨识安全风险,并对其种类加以明确。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通过深入的研究民航系统,从而对安全风险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并且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以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事故预防。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风险的辨别范围和分析对象进行明确,对国内外机场安全运行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收集,同时了解相关设备设施的技术和数据要求,对环境状况、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进行掌握[4]。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的手段,找出航班延误可能引发的民航安全事故,并加以预防和控制。

(二)安全风险的评估

在发生航班延误的情况之下,进行民航安全风险的评估,应当基于分类、分析、辨别风险,结合评估对象的复杂程度、理想的安全评估目标等,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案,定性与定量的评估安全风险的可接受性。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航班延误的问题,加强民航安全的保障效果,可以对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利用,从而更加完善、系统的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此外,对于发生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可能性等,进行相应的分级处理。在安全管理当中,要将较为突出的因素当中重点问题来对待。

(三)安全风险的控制

基于民航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结合安全风险的具体控制目标,在实际控制中,应当选择最为适当的策略和措施。在发生航班延误的条件下,分析和评估民航安全风险,根据得出的结果,对具体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进行制定。将航班延误这一事件作为即定条件。如果民航安全风险达到了一定标准之上,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5]。如果安全风险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则应当对其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安全事故。如果针对航班延误所产生的民航安全风险无法提前排除,就应当事先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安全风险监控,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进行及时处理,从而确保民航运输的安全。

结论:在当前社会中,民航运输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其便捷性和效率性都是其它交通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在民航运输的实际进行中,随着近年来航班数量的不断增加,由航班延误所引发的民航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应当针对航班延误,对相应的民航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确保民航运输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晨. 基于航班延误的民航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2]陈沁郁. 基于旅客需求的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措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民航安全论文第7篇

关键词:民航 信息网络 系统安

一、民航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幅度推动民航领域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民航的信息网络系统随之进入建设高峰期,该系统除与飞机的飞行安全有关之外,还与空防和运行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轻则会影响民航的正常运营,严重时将会危及到飞机的飞行安全,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某机场的空管飞行数据处理系统发生故障,致使机场的空管雷达无法提供正常的数据,直接导致70余架航班不能按时起落降,数千名乘客的出行受到影响;又如,某航空公司的电子客票系统被黑客入侵,导致多名乘客的机票信息泄露,媒体报道后,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诸如此类事件不胜枚举。

通过对国内一些航空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绝大部分都曾经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在诱发安全事件的原因中,计算机病毒、木马、电脑蠕虫等所占的比例较大,约为70-80%左右,网页被恶意篡改、端口扫描等网络攻击约为20-30%左右。上述安全事件之所以会频繁发生,主要是因为民航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不高,给恶意入侵、黑客攻击提供了可能。鉴于此,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加强民航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二、民航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策略

为确保民航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等级。

(一)加强安全管理

1.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民航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离不开管理,而想要使管理发挥出应有的成效,就必须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各大航空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量身定制安全计划和方案,如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安全通报制度等等,确保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都能有制度可依。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2.做好管理维护工作。民航信息网络系统是由诸多设备组成,想要保证系统的安全,就必须做好运行设备的维护管理。鉴于民航信息网络系统的特点,即启动后不能随意关闭,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①控制主机温度。可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时,为相关的硬件设施配备一套双机热备加磁盘阵列,这样能够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选用小型机作为民航运营数据库或是离港系统的服务器,该服务器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其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可用性。②定期检查。民航信息网络系统中,有一些软件的可靠性相对较低,若是大量用户同时上线可能会导致系统死机的问题发生,通过定期的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升级维护,由此不但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而且还能确保\行安全。

(二)安全技术措施

民航在进行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建设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驾护航。

1.入侵检测技术。该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其能够通过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审计数据、安全日志等进行检测,找出入侵以及入侵企图,这种技术最为主要的作用是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入侵和攻击进行监控,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民航可基于该技术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IDS系统,运用该系统对外部的非法入侵以及内部用户的非授权行为进行检测,发现并报告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异常现象,对针对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行为做出及时有效地应对。

2.身份认证技术。该技术具体是对系统操作者身份的确认,其能够借助网络防火墙、安全网关等,对信息网络系统的用户身份权限进行管理,民航的信息网络系统一般只能对操作者的数字身份信息进行识别,而通过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则可有效解决系统操作者物理与数字身份的对应问题,由此为系统的权限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民航在进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系统操作者的身份进行认证:用户名+密码;用户基本信息验证,如证件号码、信用卡号等;特征识别,如视网膜、指纹、声音等。此外,还可以采用USB key,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

3.加密与数字签名。这是目前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安全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有效防止各种机密数据被外部窃取、更改,对于信息安全具有极强的保证。具体应用时,可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进行加密,这样即便有非法用户入侵到系统当中也无法查看加密文件的内容,加密后等于给文件上锁,其安全性自然会获得保证。而数字签名则可确保用户收到的邮件均为所需用户发送而来,可有效防止垃圾邮件。民航在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建设时,可合理运用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为各类重要信息提供安全保障。

4.网路防火墙。民航在进行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时,应当选用高端的防火墙产品,除要具备防火墙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应兼具VPN网关功能,建议采用分组过滤式防火墙或是双穴网关防火墙,同时要考虑不同接入方式的适应性。需要注意的是,防火墙要选用正版的,并定期进行升级,这样才能使其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做好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民航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这样不但能减少或是杜绝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焰,余凯.以空管信息为核心,建立民航信息集成共享系统空管系统信息网络建设需求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

[2]梁有程.分组交换技术在民航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探析[J].电信网技术,2015,(07).

[3]赵航.以安全保障为前提的民航空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07).

民航安全论文第8篇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航空运输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和讨论适合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特点的航空运输地理教学模式,包括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教学、角色扮演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航空运输地理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航空运输地理”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含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航空运输布局、中国航空区划、国际航空区划等内容,内容非常丰富,旨在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综合服务能力。课程的设置对应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面向的民航安检员、隔离区监护员、飞机监护员等岗位群。

1.教学现状

高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于民航知识的了解也不同,对于人文地理的认识缺失,对于基础地理知识和概念理解不透彻。而且高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相比其他大学生较为薄弱,学习的课业内容偏向于实践的操作,对于理论及系统的知识原理并不用深入掌握,所以学习态度不积极,在学习习惯上有其差异性。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充分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制订教学计划的一种工作或活动。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教学系统及其活动为对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制约条件,选择并确定教学实施方案的活动和过程。教学设计能力对于教师提高工作绩效、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与民航服务企业的深入合作,收集获取企业工作现场资料实际工作任务和典型案例,制定符合岗位实际的课程内容。针对高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学生,“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教学设计如下:

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单元:掌握民航飞机的巡航高度;掌握影响民航飞机起飞降落和巡航的天气。能计算飞行时间。学习任务:遇到影响民航飞机起飞的天气时的安检对策。请取出电脑、雨伞、充电宝、照相机单独检查。请您脱下外套配合安全检查。

航空运输布局单元:掌握机场的构成和三字代码;掌握航线的分类和网络构成;了解运力经济技术指标;了解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因素。能辨认机场重要的地面设施;能判断运力经济技术指标。学习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判断安检员可以到达机场的哪些区域。

中国航空区划单元:掌握我国各个航空区域的包括范围;掌握主要空港城市及其机场分布。能判断旅客可以随身携带的特产、必须托运的特产。学习任务:选定城市介绍城市所属的国内航空区域、机场、主要航空公司、航空发展情况、主要特产;分角色进行安检情景模拟,作为安检员,判断旅客可以随身携带的特产、必须托运的特产。

国际航空区划单元:掌握IATA一区、二区、三区的范围,包含的次区;了解区域内的主要国家及航空港城市。能判断国际航线的类别。学习任务:作为安检员,根据旅客登机牌的三字代码判断旅客所要到达的目的地。

3.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航空运输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积累了一定的授课经验,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多次更新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案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我们知识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在实践操作中可能并不实用,而且生涩难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应用。例如在介绍航空运输布局时,由于生源中湖南生源比例比较大,可引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作为教学案例,说明其机场构成,利用多媒体展示飞行区、航站区、延伸区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安检在哪个机场分区,结合安检员工作实际判断安检员可以到达机场的哪些区域。

3.2小组讨论教学模式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选定城市所属的国内航空区域、机场、主要航空公司、航空发展情况、主要特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资料的查找,更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分工协作,体验并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讨论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3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学生根据情节在仿真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围绕每一个特定主题采用表演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加强学生对航空运输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对未来安检工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能力。

教师讲授完中国航空区划,由于该单元涉及的七大航空区域的内容多,联系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学完此单元的内容后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消化此单元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安检场景,由学生采用表演的方式,创设旅客在从长沙前往北京的过程中,安检员、旅客在安检现场发生的事情。具体情节为旅客安检时随身携带很多长沙特产带给亲戚朋友,开包检查人员告知旅客有些特产能随身携带,有些必须托运,旅客着急赶飞机,大发脾气,安检员给旅客耐心讲解。在整个场景中,安检员在回答乘客问题时,包含了所学的航空运输地理知识。

为了营造特定的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以字幕形式显示各场景。如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安检时,屏幕显示“长沙”,以渲染场景,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表演结束后,全体同学鼓掌,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教师总结。在角色扮演结束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提问,交流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学到的东西、获得的经验、实践中采取的行动。通过角色扮演,能够将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还原为真实的工作情景,形象生动,而且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课程考核

传统的考核对平时成绩不够重视,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以闭卷笔试的总结性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以到课率为主。我们对考核形式进行改革,考核为形成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形成性考核为作业、课堂表现、单元测验等,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核。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单元,考核内容为飞行时间计算、影响民航飞机起飞降落和巡航的天气,权重为25%;航空运输布局单元,考核内容为航线的分类运力经济技术指标,权重为25%;中国航空区划单元,考核内容为国内七大航空区域、机场三字代码,权重为25%;国际航空区划单元,考核内容为IATA一区、二区、三区的范围,城市三字代码,权重为25%。

5.结语

“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教学模式要多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航空运输地理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航空运输地理在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岗位中的应用,使高职毕业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造性人才。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宁红,李超.航空运输地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洪德慧,江群.航空运输地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