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地管理论文

工地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7:23

工地管理论文

工地管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外来人口不断的涌进城市,造成城市的空间容量出现不足,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负荷,为了解决这一由人口问题带来的问题,许多一线城市都相继投资修建地铁。地铁的建设过程多在地下进行,而地下施工情况相对于地面施工来说比较复杂和隐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十分不利于施工的进行,同时地铁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发展进度比较快,然而施工技术与工程建设管理力量很难满足地铁建设的发展进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1地铁工程建设的主要特征

1.1工程环境条件复杂

车站通常采取浅埋暗挖法、盖挖法或者明挖法来修建,有很多都是位于十字路口,工程施工对于交通有一定的干扰。由于地下管网比较密集,紧邻建筑物,工程环境非常复杂;其中隧道采取浅埋暗挖法或者盾构法建设,在城市的干道下穿、侧穿建筑物来修建,同时还可能会穿越河流、铁路以及各种形式的地下管道,在施工当中具备很大的安全风险。所以,为了确保地面不会发生坍塌,地下管线、铁路、道路、地铁、建筑物以及河流等的安全都非常重要。

1.2施工风险大

地铁工程建设大多是城市中心地下线,工程的构成非常繁琐,施工风险也比较大,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施工方法多,但是不可预见的因素也多。如果地下管线改移难度比较大,加上交通改线等因素,不得不由盖挖法更改为浅埋暗挖法来建设,这也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因为地铁修建需要经过很多的建筑物,工程本身的风险以及环境风险都会相应的增加。

1.3工程前期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

新建的铁路工程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地下线的加固、修改以及交通改线等协调工作量巨大,加上时间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地铁建设工程的难度。

2我国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地铁风险管理缺乏整体策划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562-2011)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中的重点风险进行了梳理,其中,规划阶段风险管理重点是重大风险源的辨识;可行性研究主要是涉及可行性方案的主要风险因素及方案可行性风险。受地铁建设目的与施工场地的因素的影响,地铁项目建设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因地铁建设规模巨大,使得地铁的建设线路较长、标段多与项目参与方众多,造成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协助,又相互矛盾。地铁项目建设在参与各方之间(承建单位,供货商,工程图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建设个阶段之间(规划、设计、招投标及施工)以及各工种之间产生了大量界面,是地铁工程施工现场风险管理工作更为复杂。

2.2地铁风险管理队伍缺乏专业人才

相对于国外的地铁建设而言,我国的地铁事业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储备量不足,尤其是缺乏一些具备专业技能素质高、综合实践经验丰富以及能够科学分析预测施工风险并制定风险防范的高精尖人才。根据事故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由人员因素引起的地铁施工事故原因主要有:工程项目设计由新人进行接手,严重缺乏图纸设计经验,使得在项目图纸设计过程中出现错误,然后审核人员工作不认真,将这些不合格的设计方案审核通过;一线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监理单位对地铁建设的质量检测力度不够、相关数据评估不科学,使一些地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格,在投入使用之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见图2)。

2.3安全风险责任机制不合理,缺少先进的管理经验

我国的工程建设系统当中主要包含施工方、监理方与业主三个方面。在现如今的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安全风险责任的最主要承担者是施工方,监理与业主监理比较小的一部分责任。但是在实际的地铁工程建设的事故中,安全风险是由多个方面引发的,而不是单纯的施工方的责任,同时,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过去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地铁工程建设的需要。

2.4地质、水文和周边环境等诸多环境因素影响

地铁施工地质有好有坏、含水量有大有小、结构物复杂、管线繁多等实际情况,基坑或区间隧道开挖方法一般为明挖、暗挖、盾构法等工法,施工容易引起坍塌、冒顶、涌砂、涌水、透水、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坍塌等事故。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围护方案才能够确保施工阶段土体稳定、地下管线安全,避免出现地面坍塌、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等事故。

3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建议

3.1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全程策划

为了使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在地铁项目立项之后,开始实现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对地铁的全程施工进行研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突发事故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测和管理体制。对于地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方式,可以根据地铁公司自身的实力而定,如果地铁公司有能力与时间完成,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可以由公司自己完成,在公司没有能力或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地铁公司可以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制定。地铁施工之前要有明确的项目总体目标、工程实施目标、阶段目标和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方针。对于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等(详情见图3)。

3.2加强监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对于监理人员来说,需要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对于可能用到的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经济类知识与管理方法等都要有所了解。还要注重经验积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遇到问题要学会独立解决,也可以请教有经验的人,切不能随意为之。而作为监理单位,要提高人员素质与能力,就需要有完整的培训体系,还有强化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监理情况。

3.3促进监理制度的完善

工程监理应该强化法制建设,贯彻执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方针,有效规范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行为,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监理工作公正的开展。监理企业与从业人员要奉行“公平、公正”的准则,要实事求是。以法律为准则,以合同为条件,以技术为方法,将法律、法规、合同等视为建设市场管理的核心,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作为监理的重点,才能保证达到建设项目预定的目标。

3.4建立适合地铁工程建设发展现状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地铁项目施工需要有国家和各省市地方标准的支撑,并且这些标准也是地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最主要依据之一。但是我国在风险管理技术控制及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方面还不够全面,所以相关部门需要从地铁施工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全面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拟定风险阀值以及数据库系统,提升施工安全性。以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方式明确各个施工部门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在项目立项之前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不合格的工程可以一票否决,结合问卷调查论证等方式对项目进行整改。将规定的安全投入转换为专项提取,结合审计监督的方式提升工作质量。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可以因为任何外界情况造成挤压占用,也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落实各项方案,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体现动态施工以及动态管理的实效性。

3.5严格控制地铁勘察,探明地铁修建的地质情况

在地铁修建的过程中,对地铁修建的地方进行勘查是一个必经的步骤。在地铁修建的设计阶段应当对地址的稳定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地铁修建的地方不能包含不良地质。针对错综复杂的管线,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地铁的位置。分析底层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地铁施工中还应注意进行技术交流,以便各个单位能够对地铁的修建掌握详细的资料。

4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在进行地铁建设施工之前,提前制定完善的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后期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进行控制,有效地保障了地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铁建设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地铁建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寇宏 单位:四川中铁建地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国莫,曹萍娟,刘维宁,等.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J].城市快轨交通,2014(25):39~40.

工地管理论文第2篇

1.系统功能和特点地质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具备传统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和存储等功能,而且具有为地质三维建模和分析输出数据格式,实现了数据一次性输入,多次应用,大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开发过程考虑了地质人员的工作性质实现了离线和在线两种工作模式进行入库和管理,实现了数据库的分布式访问,其中离线操作方式方便野外地质人员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对工程现场调查和勘探数据及时入库,可以正常使用数据库查询、统计和成果输出等基本功能,有效的对地质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在线模式下管理员通过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赋予相应的工程和数据库操作权限来操作,有效的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满足前方现场新采集数据向后方服务器数据库的更新。

2.系统模块基本操作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由数据库、录入、成果输出、系统、程序等5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内包含数量不等的图标命令,具体功能设计上既服从实际地质工作流程、也打破了专业分工的制约。数据库:包括连接、在线/离线两个图标命令,前者定义登录方式,即在线登录中心数据库还是离线登录本机数据库;后者定义数据传递方式,即在线上传到服务器端、还是离线从其他离线数据库导入。录入:包括工程、工程阶段、和工程部位三个图标,分别用于创建新的工程、选择工程阶段、和创建新的工程部位,构成数据管理器的目录和骨架。成果输出:该系统可以输出常用图件及表格,钻孔柱状图、节理统计图、钻孔平硐坑井统计表格等。系统:包括参数定义、角色管理、用户管理三个图标,其中的参数定义是对每个工程的相关术语进行统一定义与管理,比如,同一地层的名称必须唯一,由授权用户定义,无权限的用户只能选择定义的结果。角色管理包括创建新角色、选择现有角色编辑和删除角色,根据流程创建或选择一个角色并授权其应具备的权限;用户管理包括创建新用户、选择一个用户进行编辑、删除、锁定或者解锁用户以及修改当前用户密码,在编辑一个用户时,可以分配其角色并赋予相应工程的操作权限,一个用户也可以拥有多个不同的“角色”。程序:窗口管理和退出系统,前者通过进行界面右侧浏览器的显示/隐藏设置,顾名思义,后者是退出数据库系统。其中系统模块所包括的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是对不同用户数据库操作权限进行管理,该系统在在线工作模式下可以实现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两项权限管理功能,对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控制。

3.角色管理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由系统管理员创建角色,也可以对已经存在的角色进行编辑或删除等操作,不同角色具有不同数据库操作权限,管理员通过配置这个权限,控制其访问功能菜单的行为。角色管理采用流程式操作,用户根据需要可以勾选任意一个选项,但允许用户(管理员)进行的操作方式存在差别。在对话框中可以对已有的角色名称和描述进行修改,还可以在表单管理界面对访问权限进行设置。目前该信息管理系统包含基本信息、钻孔数据、平硐数据、地质点数据、测试数据物探数据、地应力、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共九个表单文件,鉴于数据库涉及到多个专业方向,如物探、地质、测试等,具有角色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对用户设置专业需要的表单并赋予相应的只读、读写和拒绝访问的权限实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用户的数据库操作权限。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在用户管理中创建一个新用户、选择一个用户编辑、删除和锁定/解锁用户以及修改当前用户密码等操作。在用户管理中选择一个用户赋予相应的角色,给予该用户可操作的工程。此外,用户还有一定的工程访问权限,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用户的工程控制其访问工程的行为。当用户需要在线使用中心数据库,需要对用户设置一定的权限,程序通过添加和编辑角色等功能实现。

二、结论

工地管理论文第3篇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及核心内容

1.知识管理的定义

由于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根据网络的定义,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2.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首先,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再次,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

3.企业知识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企业知识管理是指对企业内外各种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全面的收集、科学的加工和充分的运用,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核心内容为企业是一个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组织,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竞争资本之一,企业要加强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同时通过知识共享充分实现知识的价值,丰富企业的知识资源,并建立促进知识共享的机制。除此之外,企业应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蕴含知识的产品和服务,将知识管理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当中,使其成为促进企业创新、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的有力工具。

二、知识管理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知识资产,是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只有将企业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相融合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进一步挖掘档案的潜在价值。因此,将档案信息价值上升到知识层次理应成为档案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同时,将知识管理灵活运用于档案管理活动当中也是新时期档案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1.实现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对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与程序进行的分析和再设计。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应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文件、档案看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件连续体,打破过去文件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界限,实现企业文件档案一体化,在业务流程上进行统一的设计。该流程包括文件从产生、运转、归档到保存或销毁的全过程。这种新的业务流程有助于加强企业文件、档案的知识管理,同时强化了对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

2.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

随着企业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管理的职能也在发生相应的转变,企业需要拥有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以适应这种需要。其职能的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将档案管理真正看成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知识管理的整体要求和规划下完善档案管理职能。职能的转变赋予企业档案职业更新的内容,同时也带来档案人员角色的转变即从档案实体保管员转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及决策咨询者。

3.实现档案知识信息化、智能化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可以通过建设企业知识仓库,提供知识导航、知识咨询等方式实现。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环境下,这种服务方式将更容易实现。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构建企业内部网(Intranet)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对于企业外部的知识传递,可以构建相应的企业外部网(Extranet),实现企业和客户、市场的知识交流。内部网的用户可以直接访问此系统,而外部网和万维网的用户则可以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主页或企业的站点,直接链接到知识服务子系统,从而获得有效的档案知识服务,当然这种外部的服务可能要受到某些限制,但丝毫不能阻止知识管理时代的大趋势。

4.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从业素质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而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直是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知识管理要求作为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参与者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管理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知识管理给企业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赋予其新的职能定位。摆脱传统管理思维的束缚,融入新的知识管理机制,在信息时代,开拓思维,创新管理,无疑会给企业档案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也必将迎来企业档案工作新的转折。

参考文献:

[1]金卫东,温爱珍.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查与分析[J].新上海档案,2006(6):33

[2]马长林,宗培岭.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探论[J].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工地管理论文第4篇

工程管理工作几乎牵扯到大队整个管理的各个方面。另外,还要参与协同多个部门的工作。所以,工程管理人员少、任务重、业务多、工作量大,而且每项工作对于每个人的要求又高。相关的技术人员紧缺、人员配备和管理不符,如果招收民工,没有稳定的施工队伍,招收的民工没有岗前培训,不设立专业的安全员,所有民工都是自己负责个人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工作中就造成民工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等习惯,工作人员的安排不合理并且缺乏绩效机制等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些给我们所在项目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降低了我们所在工程的进度。

2油田地面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油田地面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在ERP系统的运用中,可以通过企业信息门户,进入上游生产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查看各种数据,做出相应的管理和调整,形成勘察与生产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完成生产运营管理、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和交易市场管理等,从而提高油田地面工程管理的效率。实施信息化管理,通过系统的优化和改进,实现对油田地面工程的技术、管理、资金和产业的精准管理,更好的为生产服务,有利于加快工程目标的完成。

(2)加强人员的管理

在项目开展前,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合理的分配项目人员,加强所在项目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其它为工程施工调度者、技术部门、专业施工人员、项目主管和设计人员来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所有的人员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相关人员的手里必须要有动工的各种手续,例如供水、供电等。项目经理要持有施工单位的相关材料,合理的分配相关人员,还要防止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所以,相关的测绘人员应该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交底工作。首先,要仔细的查看初版图,检查施工蓝图和相关施工人员的交流工作,明确好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部分,其次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静心的科学布置,放置文明标牌、严格控制无关人员的出入,做好临时搭建的设施,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3)对所在工程项目进行统筹优化,合理协调

工地管理论文第5篇

组织部、宣传部和统战部是地方党委主要的工作部门,上述三个部门在地方党委实施政治领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党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建设课题,也需要党委的工作部门不断开拓新资源、新境界,开创新局面,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真正提高执政能力。

一、随着地方党委改革的推进,地方党委的组织部门的工作方式将面临较大的调整

首先,随着党内民主的推进,由组织部门内部全面负责的干部遴选、甄别、录用工作,逐渐转变为外部化的、公开透明的竞争选拔。即通过各方面的程序和制度,组织部门更多地转向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竞争活动的组织准备和服务,评估报告的公正性判断和录用公布。其程序链为职位公示、资格审查、人员推介、组织竞争、优势评估、公示录用。现在有的地方公开招聘副厅级,甚至正厅级干部的势头未艾,预示着组织部门在干部任免中的工作方式转变已成为必然态势。

其次,十六大以后,地方党委在推进党内民主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如推进党代会常任制,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党代会常任制有效的、规范的运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就目前来说,一些地方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将机构设在组织部内。这是组织部门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全面而认真的规划和实施。

再次,近年来,党的地方组织部门在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尤其是加强“两新”组织社会覆盖面方面,开始转变工作方式,逐步走向社会各阶层和各类组织。组织部门不断健全体制和机制建设向社区延伸,扩大了影响力,为巩固执政基础打下了扎实的政治基础。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党的组织部门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以全新的政治形象和面貌与社会建立交往、沟通的平台,是大势所趋。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地方党委的宣传部门转变工作方式,积极主动、平等开放

宣传部门的职责是做人的工作,它涉及人的个体的意识和灵魂。它是一种自觉的理解、认同、接受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输入和接收的机械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思想形态更加复杂,利益取向日益增强、价值观念日趋多元,这就大大增加了执政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整合难度。笔者认为,目前地方党委宣传部门要形成积极主动、平等开放的宣传理念,在宣传工作方式上凸现层次性、包容性、人民性。

所谓层次性,就是在实施宣传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要求。比如对党和政府部门,国家公务人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政治伦理道德的宣传和宪法、法律,党纪政纪的教育,这一点必须毫不含糊、毫不放松。对于公民则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公德的宣传以及对国家认同感的宣传。需要注意的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当前流动人口是宣传工作的盲区,地方宣传部门应当关注这些边缘化群体,对他们进行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采取适合这些人群的宣传措施,确保社会各种人群感受社会的温暖。

所谓包容性,就是适应时展多样化的特征,现代经济的发展必然促成社会高度的分殊化,宣传工作也要尊重和承认利益化、个性化、世俗化、多元化的时代合理性。形成相对宽松的民主生态、自由理性的探讨空间、友善健康的伦理情怀、多维有序的人文氛围。党内党外都应当有这样的氛围,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认同感、责任感、创造性才能充分的调动起来。

所谓人民性,就是宣传部门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出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宣传工作遵从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人民性,贴近人民、宣传人民、鼓舞人民、满足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宣传部门来说人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仅是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思想境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提供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政治文明就是建立在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基础上,要求遵守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培育现代公民的法治精神,制定政治生活的程序规范,使人民过上符合民主、正义而良序的政治生活。三、随着阶层分化,需要统战部门建立广泛而平等的合作机制,开拓统战新资源、新境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党委的统战部门还应该建立更加广泛而平等的合作机制,开拓政治协商新资源、新境界。

工地管理论文第6篇

1.1桩基处理桩基的主要技术

可以分为静力压桩技术、挤括多分枝成立盘灌注桩技术、钻孔压降灌注桩技术以及夯压成型灌注桩技术。静力压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压桩的速度快,并且重量小,移动方便,广泛被运用于混凝土预制桩的成桩当中,有着良好的运用前景。挤括多分枝成立盘灌注桩技术是一种创新改革的新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它的每个桩荷载力是灌注桩的两到五倍。同时,挤括多分枝成立盘灌注桩技术的桩长仅仅只有灌注桩的一半左右。它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施工的效率高,工作进展快,加快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日程,为施工单位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这项桩基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普遍使用,势必未来发展一片光明。

1.2基坑支护形式

首先,在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前要进行一系列专业的地质勘察,通过勘察充分掌握了解到地表下的管线脉络,分析所掌握到的相关数据信息。例如地基工程周围的环境、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地基土坑的安全状况、地基坑的深度等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基坑支护的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地表下连续墙支护、土钉墙(喷锚支护)、水泥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排桩、钢板桩:型钢桩横挡板支护,钢板桩支护,具体选择的基坑支护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在采用基坑支护的相关方式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一些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基坑支护的安全质量。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基坑边缘的荷载;(2)基坑降水排水的措施;(3)选择机器类型;(4)开挖的顺序和深度;(5)进出车辆的道路;(6)基坑的相关监测。

1.3土方开挖在进行建筑地基和基础

工程施工前,要及时对土方的开挖位置进行全面的清除垃圾物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彻彻底底排除施工位置的电线和排水管道等设备,要想及时明确好施工现场的相关路线,边缘的坡度、排水渠和聚水进的方位,就要通过合理的勘探,科学的绘制出工程施工现场的平面图。对于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网,要满足相关的控制要求,无论是基线还是水位点都要在标准范围之内。在对土方开挖时,事先要确定好开挖的具体深度,深度较大时就要对土方进行分层的开挖。对于土方开挖的泥土运输问题,来往运输车辆要停在挖掘机工作的侧方,最大程度的降低挖掘机的运动幅度。如果开挖的基坑过大,挖掘机就要保证以之字形状的方式移动操作,同时挖掘机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运输车辆的相关数目。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2.1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在进行土方开挖的工作时,每道施工工序要符合施工标准,操作规范,施工技术达到相关的要求:比如要根据测定定位,抄平放线,根据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和排水状况选择开挖的方式和土方边缘的坡度大小,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顺序,从上而下、分段分层的去施工;根据观察测量基坑和水沟周围的地面情况,使用合理的排水方式,在进行降排水过程的环节时,要严格把水位降低到小于水槽底500m以下,同时在进行开挖基坑时要保护好地基土的完好无损,不受到很到的破坏,基坑边缘的荷载不能超出规定范围,在基坑周围上方堆土时,要保证与基坑边缘相距1.5m以上的长度。

2.2提高质量监督控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建筑行业的质量鉴定体系,不断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积极完善各项内部建筑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地基与基础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2.3地基与基础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地基与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教育,优化施工人员的配置,合理安排任务,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评价分析,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与经济利益相挂钩。

3.结束语

工地管理论文第7篇

施工项目管理指的是企业通过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监督、管理、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则是指的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的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其具体的含义则是将施工项目作为管理的对象,将项目经理责任制放到中心位置,严格根据合同和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来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管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在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项目的目标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明确的界定了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就是“三管理、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施工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的特点。在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期主要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参与到建设过程中的建设单位(业主)与具体的设计单位都不参加到施工项目管理中。而负责监理的单位只将施工单位作为监督的对象,虽然他们也与施工项目有关,但是还不能不能算作施工项目管理。

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就是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中包括了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施工及交工验收等。施工项目呈现着多样性、固定性及庞大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指的就是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在同时进行;前期的交易活动,后期的产成品,买卖双方都投入生产管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融合到一起很难分开。因此,施工项目管理是对特殊的的商品、特殊的生产活动,在特殊的市场上,进行的特殊的交易的管理。这样为管理活动带来的复杂性是其他生产活动所带来的复杂性所不能相比的。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具有时间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的特点。每个工程项目都必须按照建设程序、施工程序有序的进行。而管理者则必须根据施工项目管理时间的推移带来的施工内容的变化,做出设计、签订合同、提出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使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

在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组织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项目的生产活动中,很多生产活动都比较简单,同时施工人员都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些为组织协调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进行组织管理采用的特殊的流水方式的工作量也很大。由于施工在露天进行,工期长、需要资源多,还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法律、行政和人际关系,政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最为艰难、复杂、多变,必须采取强化组织协调的办法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主要强化方法是优选项目经理、建立调度机构、配备称职的人员、建立动态的管理体系。

2房地产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被忽视。近年来由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各种大型的建设项目不断的出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在逐渐的凸显出来。在一个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有着其特有的特色、个性,而且每一个人的技术和工作能力都不相同,在对团队成员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而且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一些项目经理喜欢独断专行,不会为成员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这样的最终结果是不利于营造一个和谐共赢的合作氛围。

各种生产资料的使用严重不合理。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十分的繁多,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疏忽生产资料供应和采购的问题,没有确定所需生产资料的材质和数量,也不对生产资料进行分类堆放,生产资料进场的安排不合理,该对生产资料进行的抽检抽样也往往只是走过程,对生产资料的出库发放也没有进行追踪,造成生产资料的丢失和浪费。

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高。施工质量能否达到标准规范,除了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外,还取决于有没有完善的质检制度。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筑材料及成品检测结果往往都不真实,同时对物料及时、全面的管理也很难实现。部分施工项目负责人为了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而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完成每一道施工物料的检测,也没有贯彻执行自检、专检和联检的“三检”制度,导致后期施工质量不能保证。

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同时安全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它将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少有人能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未能将建筑施工安全摆到应有的位置。也没有设立专职安全员定期参加安全培训,认真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具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有些工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

经常出现各种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和经济犯罪案件。虽然近几年国家在反腐方面花费了很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有关的制度建设和制约机制的建立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仍居高不下,常常是“一栋楼房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特别是一些在国内外影响很大的重大案件,其腐败分子的一些犯罪事实往往都与工程承发包活动有关,这些也是相应的施工项目管理松懈的表现。

3房地产施工项目管理改革的措施

3.1项目经理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一个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项目所实施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是通过项目经理去组织实施的。项目经理受企业法人代表委托在现场行使管理权,是项目实施的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对项目负全责,是项目管理的总负责人。项目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都由项目经理全权支配,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管理有项目经理一手掌控,项目的所有管理都是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展开的,都离不开项目经理的主导作用。项目经理对项目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任何一级、任何人都不能绕开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管控。

3.2企业经理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

企业项目经理在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经理个性因素的素质通常体现在他与组织中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力和行为方式上。素质优秀的项目经理能够有效理解项目部其他人以及施工现场各个工种的需求和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项目经理管理和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号召力,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灵活、耐心和耐力,对国家政策高度敏感,对工作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3.3明确企业与施工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

实施项目管理以后,管理的重心逐渐下移后,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明确企业与项目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进行项目管理,就是为了要发挥项目短小精悍的优势,让企业从全面干预转向行使决策、监控、协调、指导、服务职能,保障项目经理顺利地行使其职权,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推进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

3.4项目经理要做好本职工作

施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工作比较繁杂,应该作好以下主要工作。

①对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进行规划。项目经理应当对质量、工程成本目标作出规划;应当组织项目经理班子成员对目标系统作出详细规划,绘制展开进行目标管理。

②制定项目管理规范。制定项目管理规范,就是建立合理而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定重要规章制度,从而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规章制度必须符合现代管理基本原理,特别是“系统原理”和“封闭原理”。规章制度必须面向全体职工,使他们乐意接受,以有利于推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③选用人才。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必须下一番功夫去选择好项目经理班子成员及主要的业务人员。一个项目经理在选人时,首先要掌握“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事”的最基本效率原则,要选得其才,用得其所。

④决策。项目经理对重大决策必须按照完整的科学方法进行,但不需要包揽一切决策,只有如下两种情况要项目经理作出及时明确的决断。一个是出现了非规范事件,例如特别的合同变更,对某种特殊材料的购买,领导重要指示的执行决策等。另一个是下级请示的重大问题,项目经理要明确及时做出决断。这些只是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除此外,项目经理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

3.5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将会直接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所以需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观念,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施工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同时还必须做好相关部门的基本知识培训,让施工人员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上岗前需要进行测试,只有合格后才可以上岗,这样做也许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重视人才的培养,现在社会里的竞争,比的就是谁的人才更好,谁能够让他们所掌握的人才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才能,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必须量人所用,组成人才领导班子,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各个岗位能够配备所需的合格人才,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能力。

3.6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分为多个方面,包括了材料质量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对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这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拥有了良好质量的材料,才有可能建设出一个质量过关的工程项目。对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人使用。

工程项目的质量离不开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所以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质量达标。因此,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应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计划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进行否决,直到通过质量检测才能允许开工。

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⑴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⑵以人为核心;⑶以预防为主;⑷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⑸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3.7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在进行安全管理时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对每个施工人员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全面开展对《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提高施工安全。制定好安全管理细则,统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有关规范,统一施工安全资料和标准,强化各方面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

3.8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

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人员若要顺利履行职责,首要的是及时准确地取得所需的信息,并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反馈到组织的其他成员。信息系统不仅处理项目建设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环境有关的信息。如果项目管理者能够策略性地使用信息系统,则意味着该项目可能降低成本,反之则增加支出。因此,项目应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

工地管理论文第8篇

地铁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发生的负面影响因素有很多,依照地铁建设的全过程,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以及竣工后的使用阶段。每一阶段都受到造价、工期和工程质量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具体又包括经济损失、延误工期、人员伤亡、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改变、政治治安等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

1.1地铁建设决策阶段的风险因素

主要包括线路方案上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适应性的风险、交通客流量的预估风险、线路和工程选址风险、投融资可行性风险等。本阶段的风险因素不仅影响阶段性的工程造价,还可能与后期的造价相互联系,比如场地选址不合理的话,施工材料运输费、水电成本就会增加,项目的整体造价就会提高。

1.2地铁设计阶段的风险因素

主要包括地址勘察与环境调查中方案相关材料收集风失误风险、潜在重大不良环境风险等因素;初步设计时水文地质等存在不当或失误、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动力与暖通设计等具体设计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工程施工图在考虑新材料、新工艺和复杂区域施工时的潜在因素。

1.3地铁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

主要包括工期变化对工程质量和成本的影响,可能出现设计变更、原材料供应不足、建筑工人缺乏或技术水平差从而延缓工期;材料价格波动或者被管理和控制可能造成的风险;当出现雨雪、地震等不良气候、气象变化时可能提升工程造价;组织施工时施工单位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不畅可能影响具体工作开展;以及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造成的造价变化。

1.4地铁竣工阶段的风险因素

主要包括验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补救等工作提高整体造价;工程竣工收尾的废旧材料处理、设备处置;工程验收后向建设单位一脚各类材料如工资办公费用等后期成本难易预计;应收工程款、质保金等能否按时回收;以及在后期试用和使用之前出现的磨合前期费用都可能难以预估。

2地铁工程项目中的全风险造价控制

地铁工程全风险造价管理是指在造价管理中对地铁工程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比如通货膨胀、气候环境、施工条件等,进行管理。结合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工程风险的基本含义,即可以得出全风险造价的前提,即对各建设阶段中影响造价控制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梳理汇总,当发生风险事件时,对为了消除风险事件或者处理事件发生所要增加的费用进行提前合理预期,从而对地铁工程项目的全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

3地铁项目风险性造价度量的方法

地铁工程项目风险和风险性造价度量,是对于项目风险的概率分布及风险影响后果所进行的评价和估量,对项目风险性造价大小的估量,对项目风险影响范围的估量,以及对项目风险发生时间进程的估量等方面。其作用是根据度量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3.1对项目风险和风险性造价发生的概率进行度量

主要是指对项目风险和风险性造价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生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度量的主要发放是根据历史的数据进行计算,或者根据专业人士的评价进行汇总,形成模糊性的概率分布。

3.2对项目风险后果和项目风险性造价大小进行度量

主要是指根据风险发生、造价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计算项目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概率发生的越大,并不代表风险造价产生的损失会越大。度量项目风险后果和造价大小是全风险造价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提升风险造价准确性的重要基础。

3.3对项目风险的影响范围进行度量

主要是指度量项目风险可能会波及到哪些方面的工作,某个项目风险发生后可能会影响到项目各个方面的工作,包括项目的工期、工程的质量,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保障整个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3.4对项目风险和风险性造价发生的阶段和时间进行度量

主要是指分析项目风险和风险性造价可能会发生在工程的哪个阶段和时期,从而决定在那个时间段采取应对措施,进行补救和控制。

4地铁项目全风险造价控制的措施

对地铁项目工程风险性造价的度量终归是为了研究控制风险造价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提升地铁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4.1建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部门

根据地铁项目工程的规模和实际情况,为其配备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职业资格及专业知识,有经验且职业能力突出的专职人员,甚至可以聘请专家参与负责项目风险和风险性造价预估和评价工作,保证项目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收集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完整、有效的风险造价评估报告,并负责全程监控地铁建设过程各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和重大风险适时调整项目实施措施。

4.2选择合适风险性造价管理部门负责人

该部门负责人对整个项目的风险性造价情况要全程、深入地掌握,就要去负责人既要有娴熟的风险管理和造价管理的专业知识,又要对地铁建设的各个环节了若指掌、对施工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气候等等各个可能会对工程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提前预估,同时,还要有较强的领导和沟通能力,能够带领风险性造价管理整个部门有条不紊地开展风险预估、问题发展和解决。

4.3制定合适的项目风险及风险性造价安排计划

对于整体工程造价来说,任何一个实时发生的风险事件都可能造成造价的提高或损失。这就需要认真制定安排计划,包括地铁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各项具体计划,包括工期、气候、环节、设计变更、人员能力水平以及材料供给能可能会造成造价提高的各种风险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各项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方案,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可依,有备无患,临危不乱。

5地铁工程风险性造价的控制方法

造价风险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风险性造价控制的目标。在明确了建设项目的总体造价和不可预见费用总额的基础上,根据项目风险预估和各项风险因素,依据留出适当余地的原则,确定项目风险性造价的整体控制目标,及工程施工费用总额的红色标线。②对项目全风险基本造价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具体的活动风险,这一控制,主要是通过采用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对于具体活动的风险性造价本身进行必要的控制,由业主和承包商等项目团队共同控制。③不可预见费用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建设中不可预见的费用,是项目管理者可以使用的管理储备费用的控制,也可以采取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控制主体是项目的业主,这是其与项目全风险基本造价控制的最大不同。④适时调整风险性造价控制目标。在造价红色标线的范围内,根据风险因素适时调整造价控制的目标,防止出现原目标过高或者过低现象出现,直至整个建设项目结束。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