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7:00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1篇

一、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尤其是住房改革涉及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等其他很多领域后。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经验把建筑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他所说的建筑也是包括房地产、流通、消费在内的住宅建筑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载体。国内外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理论反复证明,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必然是以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为前提和主要内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此外,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正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大提高的时期。从市场潜力来看,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虽提高了许多,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许多,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虽然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出于较冷形势,但也正一步步回暖。房地产业成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消费热点,市场将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的旺盛期,它使中国每个城市形态和产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房地产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首先,房地产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物质前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房地产是社会一切产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空间条件,更是构成各个产业部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而且当今城市经济和城市现代化都是以房地产为基础,这些都显示出房地产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

其次,房地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则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和影响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上。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成此案加速上升的态势;房地产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随着我国税制调整而逐步增大;房地产业所吸收的就业人口和房地产业所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口也处在一种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产业溢出的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正改变着我国国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三、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一)房地产业在不断满足与改善住房问题

房地产业在不断满足城市扩大与改善住房需求方面,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中国各个城市的居住水平与过去已经发生了量和质的巨大变化。在八九十年代,曾多户合用的厨房卫生间已成为家家户户独套专用;曾是小底层的简易楼已变成为一切科技智能化的高层建筑;曾无任何安保措施的生活区已改变成为高绿化高管理水平的文明公寓。房地产业在建材方面也越来越有考究,现在提倡绿色环保,在选择材料时采用符合“三无”标准的材料,并且进一步改善房屋的质量,做到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房屋的性能,真正的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样在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切都在朝着实现现代化发展,这说明房地产业是在不断的满足与改善住房问题。

(二)房地产业是拉动内需的强劲动力

1.房地产业的投资

通过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在国内资金充分的前提下,优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利用基本建设投资,提高GDP增长。房地产业的公共建筑建设是投资行为,要通过经营收入逐步回收房地产的投资,其形成的工程产值,既对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又对改善投资硬件环境,吸引新技术和国际资本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工程,拉动内需持续增长,保证国民经济能够抵御国际市场形势变化的不利影响,都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

2.房地产业是拉动消费的上行力量

家庭购房是消费行为,都会在扩大和培育内需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年来,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动房地产业发展时,持续不断地带动经济健康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现阶段发展中,房地产业将会继续重要的发挥消费热点作用。房地产之所以成为消费热点,住房占据着主体和带动全盘的地位。据市场调查显示,在房地产的总投资中,住宅量占大部分比例,在广大居民的消费中,住房消费也占据绝对比重。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再加上城市化逐步发展对住房的要求,以及必不可少的房屋折旧和拆迁对住房的要求,今后相当长的一定时期内仍会保持巨大的住房建设量,并会带动整个房地产业较长时期地发挥消费热点作用。

(三)房地产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1.房地产业为相关行业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

随着房地产业的开发,建筑装饰行业自身不仅得到发展,而且为相关行业发展创造了空间。建筑工程量的增长,直接带动建筑材料流通的繁荣,目前建材市场也是最火暴的市场之一。每年建筑装饰直接提供的市场容量就多带动了商业、建材、林业、轻工、机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产品销售的巨大市场。据统计数据显示,建材在建筑工程中占有的比重有40%以上,特别是由于装饰装修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得建材行业较长时期内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为林工产品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国家林业年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木材销量中的相当部分用于建筑业。

2.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的投资额度大,对资金的要求周期长,相应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必须依靠金融业的带动。但房地产因预期投资收益率高,居民贷款风险小等特点,最是吸引金融业投资的亮点,所以说房地产业又是金融业借贷资本的最大出路。据了解,目前各城市房地产消费贷款占据个人消费贷款总量的绝大部分,是金融业的发展支撑了我国老百姓的购房能力,而且每个房地产的开发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投资。

3.房地产业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住房体系的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加强了对服务水平的需求,物业管理、家政这个新出的服务行业近几年也在渐渐兴起快速发展。物业管理将分散的社会分工汇集起来统一办理,例如:养护、修缮、清洁、保安、绿化等,大大减轻了业主的负担,使住宅或办公区域有个很好的环境。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务对于上班族来说是件很烦琐的事情,但家政就可以轻轻松松解决此问题,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需求。由此看来,房地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房地产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首当其冲。近年来,城市建设总的工作量增幅较大,住宅、厂房、公共建筑等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这为建筑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另外,房地产业带动商业、建材、林业、轻工、机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人工的操作,行业的迅速发展会需求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这就为剩余的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四、如何使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之路

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最近二十年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非常大,它表现在房地产业已成为中国各地支柱产业。最近二十年是中国人民改善居住质量又好又快的二十年,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中国房地产业还使中国每个城市形态和产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之路?这又是国民最关心的话题。对于此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严格控制开发用地的供应总量。政府必须根据商品房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土地的供应总量,避免盲目扩大商品房开发规模,才能稳定地价、房价,开发商、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才会有投资信心。

二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应通过政策缩小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要鼓励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各类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同时还要为培育这些相对落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

三是房地产行业内,则要真正研究市场,防止市场出现由结构性过剩和板板性“房地产泡沫”。

四是加快推进相关体制和制度方面的改革。房地产业关联性、综合性很强,导致房地产业的独立性差,依附性高。政府部门有必要对现行的体制和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政府主要做好三件事:首先是建“运动场”,建立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其次是当“裁判员”,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和管制;再次是当“教练员”,以超前的意识,做房地产业发展的向导。

五、总结与展望

房地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个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它的发展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波动涉及到建材、工程机械、家电等数十个行业的稳定发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论从宏观上看还是从微观上讲,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只要国家和投资者采取正确的措施,我对中国房地产今后健康发展的趋势保持充分的信心。这是因为中国房地产产业的生产要素的供应是可以充分得到,中国房地产产业的产品是具有巨大的市场长期有效要求的。中国房地产产业总体上是健康的,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管理的逐步到位,中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会度过当前困难时期而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许峰.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李开发.房地产支柱理论在利益集团干扰中走偏

[3]黄兴文.房地产是否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国民经济;关系

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房地产投资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现。以江苏为例,江苏省2002年完成房地产开发的投资额达702.35亿元。1991年~2002年,江苏房地产投资以年均39.8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全国年均21.04%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本省年均19.75%的GDP增长速度。江苏房地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房地产业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据世界银行资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的乘数效应约为2倍,并对以房地产为主导产品群的房地产业链下游和上游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产生感应或影响。

3.房地产对GDP的贡献。以江苏为例,1991年房地产业对于GDP的直接贡献率为6.34%,1991年以来,房地产业对江苏GDP的直接贡献正在逐年加大,至2002年其贡献率已超过10%。因此,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4.房地产业对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贡献。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快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85年的5.60平方米增加到2002年的10.87平方米,增加了5平方米,年均增长4.36%。计算1991年~2002年房地产投资与人均居住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363,说明房地产投资或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5.房地产业对社会财富的贡献。房地产业是国民财富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构成整个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而长远的影响。房地产业一般会先于国民经济发展而发展,并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快速发展。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会促进或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约1.34万平方公里,加上建制镇,城镇存量土地已达2.5万平方公里,如果以每平方公里5亿元资产计算则约有12.5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几十亿平方米的房屋资产,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财富的主要构成部分。

6.房地产业能够为城市积累资金,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城市是经济社会在空间上聚集的地区,在城市有限的土地上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再开发,城市的各种公共建筑物和构筑物,城市巨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城市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投入都应当通过利润、税金、地租等经济杠杆收回投资,有些还可以取得一定的利润,然后再投入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把城市建设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7.发展房地产业可以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开放。中国巨大的房地产市场、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和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使房地产业成为外商竞相投资的重要领域。以江苏为例,2003年1~10月份外商投资房地产共计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6%。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利用外资金额逐年加大。

二、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相关因素的分析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从上述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的关联度可以看出,只有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才能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2.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房地产主要包括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工业厂房等。其中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占其总量的97%以上。特别是住宅占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70%以上,因此居住人口越多,对市场需求就越大。同时市场越繁荣,流动人口越多,对商业用房需求就越大。商业用房占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20%以上。因此国民经济越繁荣,房地产市场规模就越大。

3.市场范围与开放度。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它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随市场范围扩大而加快。

同时,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三、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现实中,仍有一些因素制约房地产业的更快发展,这些因素包括:

1.城市化率偏低。2002年,我国城市化率仅为37.8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但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制约了对房地产的需求规模。

2.房价相对偏高。世界银行研究结果表明,住宅价格与一般家庭年收入之比(即房价之比)在3:1至6:1之间时,居民方有支付能力,若高于收入的6倍,住宅则难以形成消费热点。虽然从全国而言,房价收入已从1991年的7.32:1缩小到1998年的5.66:1,但不少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仍然偏高,使许多居民难以承受。近日对江苏各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的调查表明,南京的房价收入比高达6.7:1,苏州房价收入比6.03:1,已超过警戒线,无锡房价收入比已接近警戒线,较高的房价使许多居民只能望楼兴叹,潜在需求无法变成有效需求。

3.房地产市场税费政策不尽完善。目前全国的房地产市场税费政策不尽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税费收取有重复之嫌。房地产开发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配套建设费。其中土地成本中已经包含契税,配套建设费中已经包括各种配套建设费用,但是营业费的收缴是上述各项费用的总和,这种费上加税,税上加税的税费政策必然使得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租赁市场灰色交易严重。随着商业、餐饮、娱乐、商务、居住等不断扩大,房地产租赁活动异常活跃,但由于目前房地产租赁市场的税费负担过重,使大量房地产租赁活动以灰色交易方式存在。以南京市为例,房地产租赁市场的税费占租金收入的22.5%左右(17%房产租赁税+5.55%营业税),这在客观上制约了房地产租赁市场的发育。

4.经济实用房建设不足,拆迁矛盾日益增大。近几年来,安居工程的实施对加速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中却明显“变味”。由于安居工程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而且需要无偿投入土地资源。各地政府为提高经营城市的能力,对经济适用房采取压缩甚至停止建设。同时由于近两年住宅价格上涨过快,加上我国宏观经济调整步伐,许多职工退二进三,下岗职工增加,造成拆迁安置户无法利用拆迁款购买所需房屋,给国民经济、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房地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农村城市化水平低,吸呐与扩张能力弱,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0%以上,城市化进程才会稳定下来,而我国这一比重才37.8%左右,因此,城市化的潜力很大。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进行城市化建设。

2.调整税费政策降低房价。房价与土地开发成本、房屋建筑成本以及房地产租赁价格有关。目前,房价偏高是与各种税费分不开的,因此,政府应在继续削减房地产有关税费的基础上为房地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进一步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步伐。目前,由于各城市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改制成为趋势,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到位情况较好。但是少数城市改制企业还不够理想,影响了个人购房的全面启动。因此,应强化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政策措施,特别要落实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措施,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4.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一是完善住房金融制度,具体包括:(1)规范公积金运作,住房公积金信贷、结算等具体业务可委托商业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转变为具有融资和贷款职能的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2)构建住宅储蓄机制;(3)建立股份制、政策性、专业化的住房金融机构,促进公积金的保值增值。二是建立房地产共同基金。房地产共同基金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房地产开发资金的短缺,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规模问题和资金问题。三是促进房地产企业上市筹资。房地产企业的上市有利于房地产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有利于企业无形资产及信誉度的提高,能为企业筹资及实现规模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政府在住房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在大幅降低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基础上,将经济适用房卖给真正需要补助的低收入者,对一些连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的无房者,政府应提供额外补助。

参考文献:

1.胡荣华,韩健,张晓锋.江苏省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研究,2001年4月.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GDP回归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储运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推动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

表1显示:1991-2007年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对GDP的拉动力指标从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从1991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长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在此阶段,二者都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13%和40%,这两年也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两年,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5.26%和33.16%。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

从表1看,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其中物流业功不可没。1991年至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上升到75.2万亿元,增长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现价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3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现代物流业和国民经济高度正相关

根据1991-2007年GDP和社会物流总额统计数据绘制被解释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社会物流总额)相关度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进一步确认两者高度相关。

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知:r0.01(15)=0.606<0.990中国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据此可以构建线性模型:Y=a+bx,其中,a与b是待估计参数,x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y为我国GDP。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参数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归方程:Y=2.843+0.306x,R2=0.980。

该结果说明,我国物流总额每增加1万亿元,GDP增加0.306万亿元。其中GDP变异的98%可以由社会物流总额的变异来解释。

但是回归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实地反映GDP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联度,能否合理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回归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成立的概率等于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极为显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物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综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李力,杨柳.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4篇

摘要: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含义与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对电子商务概念的新认知切入,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支撑:诚信、安全、创新和相关行业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电子商务作一个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电子商务诚信物流

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随之兴起而得到发展。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国际商会关于电子商务最权威的概念阐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电子商务从狭义的角度讲,是以互联网为主题,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支撑的先进的商务模式;广义的角度讲是基于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新的社会经济活动。电子商务的涵盖范围在不断扩展,电子信息网络不仅仅是互联网,还包括电信网、电视网和其他的电子信息网络,这个网络是广泛的。

国家现在强调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目的就是将交易电子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大的利益。要达到电子商务的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诚信是基石

2009年2月23日《电脑报》头版写到:“‘淘宝此前假货超过70%,现在也还有30%。’当当网CEO李国庆炮轰淘宝是中国最大的假货交易平台。按照这种说法,淘宝2008年999.6亿人民币的规模,其假货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这已经超过一个小国的GDP。”这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现在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

诚信,从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一直都是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消费者同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页交流,双方很难有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彼此的信任是通过感受和体验等比较初级的手段来建立的,并没有成熟的体制或者适合的载体来支持开放性的真实信息的传递。消费者无法准确地知道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消费;经营者无法完全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程度,只能遵循着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实现销售。双方在交易中的诚信度的衡量,没有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这使中国的电子商务难免有许多尴尬和无奈,极低的交易成功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体制有以下三点:(1)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2)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信用奖惩机制等,由此逐步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诚信社会。(3)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

二、安全是保障

众多的调查发现,另一个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是安全问题。美国密执安大学一个调查机构通过对23000名互联网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由于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无缝连通性、共享性、动态性发展,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互联网,特别是“黑客”们可能会采用各种攻击手段进行破坏等犯罪活动。此外“黑客”的犯罪行为大都具有瞬时性、广域性、专业性、时空分离性等特点,通常“黑客”很难留下犯罪证据。可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远比传统商务的安全问题复杂得多。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体制和安全技术的提高是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保障。

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在技术层面上通过网络安全技术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自身安全能力;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3.通过各种形式的以第三方交易平台与认证平台等机构为电子商务安全提供保障。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电子商务安全。

三、交易模式的创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电子商务大多数处于电子信息的层次,没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的交易模式。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基本上都是货架式的交易模式,网站将产品信息陈列于网页之上,这些交易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交易形式的电子化,没有什么创新。在现有的交易的模式下,可以考虑发展下面两种模式:

(一)发展拍卖型的交易模式。通过控制合理竞价,提高交易效率,减少效益双方的风险。这种模式在如今的电子商务交易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个模式的要点是控制合理竞价。

(二)易货交易模式,就是以定量货物作为交易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交易各方均由交易中心(独立第三方机构)接管。这种易货交易应该说是最原始的一种交易,在原始的时代只能做到一对一,如今有网络的支持,可以多方参与易货。多方易货的魅力就是依托网络的空间,为了交易的实现可以有第三方、第四方等多方的参与,加速货物的流转。同时这种交易模式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定量货物,就是一种虚拟的货币。

四、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相关行业的强力支撑

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相互制约与协调来完成交易的。

(一)信息流是电子商务交易前提,包括数据采集、归纳、分析、处理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这一部分进行业务外包,由其相关行业(如:专业网络公司和软件公司)来完成,这样会更专业、更高效。

(二)资金流是电子商务交易顺利完成的保障,而资金流的安全需要第三方支持,如:网上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

(三)物流是电子商务交易由虚拟转换到现实,将货物送达买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率和高利益而产生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形式,使物流独立于交易双方,促进了物流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关行业的支撑使得电子商务顺利、合理发展;同时电子商务也促进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扩展,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会不断的深入,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5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速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西藏生产总值(GDP)实现18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48.11亿元,增长29.4%;第三产业增加值95.51亿元,增长8.9%。人均GDP达6874元。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在西藏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2.2%,26.1%,51.7%,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经济结构由2002年的“三、一、二”型调整为“三、二、一”型,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突破。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15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增长19.5%。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9.1%,营业税增长19.0%。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4%。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9%,这是1998年以来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32.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8.75万人,增加2.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继续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5.9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9.05千公顷,其中青稞面积125.71千公顷,减少3.89千公顷,小麦面积42.22千公顷,减少2.55千公顷;油料面积21.64千公顷,增加1.25千公顷;蔬菜面积14.18千公顷,增加4.44千公顷。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产量96.60万吨,比上年减少1.8%;油菜4.94万吨,比上年增长9.3%;蔬菜25.79万吨,比上年增长10.8%。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通过加大草场基本建设、优良畜种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农区和城郊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年末牲畜存栏总数为2451.85万头只,比上年末增加12.44万头只,其中牛591.26万头,增加14.13万头;羊1779.03万只,减少了3.36万只。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19.01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奶类产量19.63万吨。家禽和水产品养殖发展迅速,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1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0.1%。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8.7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0倍。 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78.7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6%;农用拖拉机达6.58万台;农田有效灌概面积达156.32千公顷;农牧区用电量4790.1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加快了4.4个百分点。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9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7.99亿元,增长7.6%;重工业完成产值14.91亿元,增长1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表现强劲,全年实现产值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是拉动工业经济较快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2.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88.91万吨,增长50.4%;发电量10.16亿千瓦时,增长27.6%;铬矿石15.58万吨,增长25.4%;啤酒3.29万吨,增长13.2%;中成药(藏医药)889吨,略增0.4%;瓶(罐)装饮用水2484吨,下降15.6%。 建筑业生产发展迅速。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04亿元,比上年增长38.5%,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区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89亿元,增长31.2%;税金总额0.17亿元,增长21.9%。 国有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继续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发现矿产地2处,有5种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地质勘查完成机岩芯钻探工作量1.47万米,比上年增长5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连续六年保持了17%以上高速增长。其中民间投资(除国有经济、外商和港澳台以外的所有投资 )11.29亿元,增长1.1倍。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8%;集体经济完成投资2.75亿元,增长1.2倍;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完成投资5.56亿元,增长4.5倍;个人投资2.98亿元,下降2.5%;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37.4%;更新改造投资9.36亿元,增长0.8%;房地产开发投资2.00亿元,减少27.8%;其他投资7.74亿元,减少22.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第二产业投资26.33亿元,增长2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3.77亿元,增长23.4%。 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趋于多样化。国家预算内投资84.86亿元,增长16.7%;国内贷款6.83亿元,下降6.1%;自筹投资36.98亿元,增长1.1倍;其他投资16.30亿元,增长6.0%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6篇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涵

1943年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阐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开展什么样的革命、以及怎么开展革命的问题,解释了革命的性质、对象、前途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只有经过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即相当长的而不是短暂的历史阶段,做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意义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革命的实践中,科学地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中国共产党人寻找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内涵来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集道路、理论、制度为一体的已付诸实践的一个新的社会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丰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其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中央基于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作出的科学论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又在当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主导作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引领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要求,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阐述,涵盖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孕育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石。

(一)政治上的关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行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段联合专政。在国家的基本制度上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两者都强调无产阶级及党的领导作用,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政治。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的“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今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生态雏形。当时,中央还就代表的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代表任期问题提出了建议,从中可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由来和历史发展脉络,这项制度也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经济上的关联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依据中国极端落后的经济状况,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占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虽然两者的经济制度在构成成分、性质等方面已有较大不同,但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思想是一样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理论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的思想。马克思曾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二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即从纯粹的公有制经济退回到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和方式。

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的来源,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现阶段,我国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文化上的关联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应本着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入手寻求路径。“民族的”是指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寻找文化交融的方式,既要保持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对世界优秀民族文化做到兼容并蓄。“科学的”是指应以科学的态度正视历史,主张实事求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的文化,发挥科学的、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大众的”是指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字”“言语”要接近群众、切实反映群众的需要。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全民体育 经济

一、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发展及相关研究表明,以生产要素投入论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转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的技术进步也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新制度经济学将传统理论中视为外生变量的制度内生化,对制度安排及其创新在宏观经济增长及微观经济绩效层面上的作用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把制度和制度变迁纳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之中,确立了制度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注意到制度安排与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个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强调制度作为重要的自变量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效应。

二、中国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民体育运动就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把其作为我国跨世纪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规划来部署。伴随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化建设。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1995年出台后,2009年,我国第一部促进、规范全民健身工作的系统性行政法规《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更是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我国全民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制度化建设过程。

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大多数研究遵循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全民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仅局限于拉动体育消费,带动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上。此外,目前研究将全民体育运动视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忽略全民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忽略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对全民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入、全面,也不能充分认识全民体育运动的独特价值和综合功能。在当前形势下,不能也不应把研究视角局限于拉动体育消费,带动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上,必须把研究视角提升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上来进行研究。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全民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目前,体育越来越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新制度经济角度,遵循新经济增长理论,全面、深入审视全民体育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和作用;有必要把全民体育运动作为制度工程,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内生变量,全面、深入研究全民体育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作用机制和路径。

遵循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开展相关研究,有利于全民体育运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有利于全民体育运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深化对全民体育运动综合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具体有如下意义:

1 明确全民体育运动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提出影响和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

2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将全民体育运动作为制度工程,将其由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丰富体育经济学理论和拓展研究视角。

3 将全民体育运动乃至体育与经济的联系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充分认识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

4 对于我国全民体育运动下一步的推广提供一定借鉴,有利于我国全民体育运动更深入的推广和开展。

5 为我国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四、研究对象、步骤与假设性结论

1 研究对象。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将全民体育运动视为制度工程,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化变量,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全民体育运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民体育运动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影响机理、作用机制和路径;全面体育运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的措施。

2 研究步骤。遵循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将全民体育运动视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将其转变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然后,分析全民体育运动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对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作用路径。最后就其如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提供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3 主要观点。(1)随着体育影响力的加强,全民体育运动与我国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全民体育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已不局限于拉动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2)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全民体育运动作为国家重要的制度安排,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和作用是全方位的,这种全方位的作用从总体上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3)全民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是其拉动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4)全民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间接作用是通过其制度安排、体育文化传播等,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取向、其他经济组织的文化,产生相应的制度激励作用,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5)全民体育运动影响与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的路径可以归纳为四条路径,通过这四条作用路径,全民体育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第8篇

[关键词]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理论;战略构想;理论特征

[作者简介]江俊伟,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福建福州350001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001―05

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创立者,然而他在1940年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及1945年写《论联合政府》时,对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并没有作具体的论述,“刘少奇是做这个工作的第一个人”。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前,刘少奇以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对建设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战略构想,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作了深刻的理论阐发,丰富了它的内涵。事实上,“刘少奇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奠基人之一”。今天重温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对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和谐的构想

1.对民族资产阶级又斗争又联合,以联合为主,调动社会各阶级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在天津一系列讲话中指出,今天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经济,继续反对“三座大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重点是联合不是斗争”。“使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本家互相尊重,各得其所。这样,社会秩序就可以安定,大家就好努力地进行建设工作。”同年7月,刘少奇在《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展望新中国政权建设时再次提及要“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小资产阶级与自由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和政治派别参加这个”。并有针对性地批评了关于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便立即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说法。他告诫党内干部说,如果实行这种政策,会把民族资产阶级推向帝国主义阵营,“将是一种危险的冒险主义的政策”。因此,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斗争又联合,以联合为主的政策,将持续约“十到十五年”。这一构想得到了的赞同,并获得斯大林的肯定,有力地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是对党的革命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2.推动中共领导下各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类政治组织的协作发展,为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服务。《报告》指出,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革命民族统一战线的为群众所熟悉的新的便当的组织形式,“是由中国一切派及人民团体与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共廿三个单位共同筹备与召集,这种方式,使党外人士非常满意”,准备使其成为制度化的政治组织,以推动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报告》还强调,中共还要召开工会的、妇女的、学生的、青年的、教育工作者及科学工作者等的全国代表大会,并成立全国性组织,以便于它们在中共领导下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继续发挥积极的建设作用。这些构想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领导力量等,其基本精神被写入《共同纲领》中,成为中共施政的方针和理念,促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各民族平等友爱互助,增进互相信任和团结。建立独立、统一的各民族大团结的新中国是中共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1949年9月,刘少奇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作了《加强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的讲话。他指出,会议即将通过的《共同纲领》将以“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的形式规定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把过去被人讥笑为一盘散沙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团结为统一的力量,为克服一切困难,把落后的中国建设为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在《共同纲领》指导下,新中国废除了旧的民族压迫政策,建立了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中国成为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1954年9月,刘少奇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以《宪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中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都能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保障各民族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实现自己当家作主,有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这样就逐步地消灭历史上残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和歧视,不断增进各民族的互相信任和团结。”

4.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与世界上平等待我之国家平等交往,友好贸易。新中国成立前夕,、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在不同场合阐明了“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表明了中国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7月4日,刘少奇在《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中,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重申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一是和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便实现中国民族的完全独立;二是在国际事务中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站在一道。反对新的战争危险,保卫世界和平与民主;三是利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四是在平等互惠的条件下发展中国与外国的通商贸易,特别是发展与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的贸易。这些基本原则蕴涵着刘少奇以斗争谋独立,以斗争求和平,在和平中促进经贸发展,使外交工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充分展现了他的外交艺术,把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性与利用世界上不同力量、不同矛盾为我所用的灵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和谐的构想。新中国建立前夕,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集中精力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他以调研为基础,广泛吸收包括等在内的中共高层成员的意见,不断修正、发展其中的一些观点。从1948年9月初写《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合作社》的手稿开始,至1952年底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前,刘少奇在一系列讲话和论述中深化了对中共中央西柏坡扩大会议上关于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认识,系统地阐述了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和谐的战略构想。

1.关于新中国五种经济成分的和谐发展。刘少奇在《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这份党内的报告提纲中指出,中共领导下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尽管这五种经济形态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趋势与资本主义的因素和趋势之间的斗争”,但是在过渡期间“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

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这种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东欧、中欧各人民民主国家长得多。”紧接着,提纲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经济结构长期共存的发展模式、发展途径和根本目的作了战略构想。发展模式就是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并使合作社经济与国营经济密切结合起来;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向合作社方向发展;组织国家资本主义,在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范围以内,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禁止一切投机操纵及有害国计民生的经营。发展途径就是通过逐步增加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以便逐步地稳当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就是帮助恢复和发展农业和工业,逐渐地积累资金,建设国家工业。这一构想的主要精神,受到了的肯定,很快被写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文件,随后又写进了《共同纲领》成为法规。

2.关于城乡和谐发展。1949年3月12日。刘少奇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城市工作的发言中认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以后,要有“城乡一体的观点”,“要以城市工作为重心来领导全党的工作”,必须兼顾城市和农村,任何“‘单打一’的做法必须改变,否则就要犯错误”。同年四五月,他在天津讲话中对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作了进一步设想,并对天津市委作了具体指示:一方面,把畅通城乡关系作为恢复经济的重点,着力解决“城市工业品与乡村农业品互相交换的问题”,组织“农产品收购委员会”、“贸易市场和农民物资交易场所”,确保“电政电讯畅通”,为城乡信息交流提供保障,既解决城市工业恢复的原料来源问题,又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关注工农产品剪刀差问题,改变近代以来城市剥削农村的对立关系,以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说:“城乡关系上,现在工业品太贵,农业品太贱,这对农民不利,应该互相照顾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在思考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时,多次阐明了城市发展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认为“离开城市工人阶级、强大国有工业,不能有农业集体化”,只有到城市重工业大大发展,并能够为农业提供大批机器时农业集体化才能实行。

由此可见,刘少奇是站在城乡一体化的高度来审视城乡关系的,他把城市和农村看成国民经济中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在工业化初期城市依赖农村的原料、劳动力、市场和资金积累,在重工业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农业机械时,再以城市帮助农村实现农业集体化。虽然随后在党内高层关于机械化和农业集体化孰先孰后的争议中,刘少奇的观点被否定了,他的构想未能在实践中展开,但是他在建国初期关于城乡关系的构想,充分展现了他开阔的理论视野,并成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先导。

3.关于农轻重的和谐发展。1948年12月25日,刘少奇在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会议上作了关于新中国经济的性质与经济建设方针的报告。他指出,为了恢复工业特别是大工业,必须首先恢复农业。“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农业与轻工业是我们的重点”。1950年,他在设想工业化的步骤时明确提出:“要以主要力量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当农业和轻工业发展起来后,“才有可能集中最大的资金和力量去建设重工业的一切基础,并发展重工业”。反过来,“只有在重工业建立之后,才能大大地发展轻工业,使农业机械化,并大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51年7月5日,刘少奇在春藕斋讲话中进一步阐明了重工业对农业轻工业的依赖关系,及农轻重协调发展的先后次序。他说:“因为要倚靠农业和轻工业来积累资金。重工业的大规模建设,只能摆在后一步。”刘少奇这一构想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在建国之初不能不说是很有见地的思想。

4.关于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1948年12月25日,刘少奇在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可以过渡到资本主义,也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这就涉及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在刘少奇看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国家经济是无产阶级手中的基本工具,合作社是把新民主主义引向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关键因素,只要发展属于集体经济的合作社,无产阶级就能在经济上领导农民,实现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新中国“就能向社会主义发展”。为此,要“防止右倾机会主义思想,但过早地采取消灭资本主义的办法要犯‘左’倾错误”。随后他在天津市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今天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但没有罪恶,而且有功劳。封建剥削除去以后,资本主义剥削是有进步性的。”尽管个别用词不是很妥当,但是讲话及时纠正了普遍存在的“工人有其厂”的“左”倾错误思想,稳定了天津市民族资本家,推动了天津市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并迅速影响到其他新解放区,避免大量民族资本的外移。

实际上,刘少奇是以有利于恢复生产为标准来认识三者和谐发展关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借助资本主义的一些形式来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基础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和平过渡的前提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平过渡的途径是利用合作社把个体经济逐步引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方式是渐进的。

5.关于生产与商业、市场的和谐发展。首先,刘少奇认为,生产发展是商业发展、市场繁荣的基础。其次,商业是联系生产者与大工业的桥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联系纽带。虽然投机商操纵了商业,会“无限制地去剥削小生产者和消费者以至损害国家利益”,但是如果国家机关和合作社引导商业,就能避免投机商对小生产的控制,逐步地引导这些小生产向着集体方向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向着新民主主义的方向发展。最后,必须纠正重农轻商的传统,“要重视农业、工业,也要重视商业,这三者是有机体的配合,是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而必须用商业的方法战胜资本家”。

在此,刘少奇把商业、市场看作联系小生产者与大工业的中介,是组织生产、分配产品的一种方式,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把个体经济引向集体方向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社会实践的局限,刘少奇尚未明确把商业、市场与计划上升到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的理论高度,但是在建国之初中共高层干部普遍囿于苏联模式,忽视商业的作用时,他能把商业看作是一种组织生产的工作方法,并置之与工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的认识,已属难能可贵。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和谐的构想。刘少奇建国前后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和谐的论述,贯穿着独特的理论运思:不拘一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社会上有限的文化资源用在刀刃上,加快人才培养,积极营造民主、宽松的文化氛围,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49年4月,刘少奇在听取天津文教工作汇报时的谈话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和谐发展作了许多具体的阐述。首先,鼓励私人办校,以利于增加培

养经济建设亟需人才。他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鉴于政府经费有限,应当鼓励私人办校,“对于任何私人以及外国出资办校者,一律欢迎”。其次,提倡学术自由,即便是马克思主义也应该让人讨论,因为“真金不怕火炼,马克思主义是愈炼愈好的”。最后,主张言论自由,兼听则明,“不论工人或资本家应当允许他们有发表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机会,不管他是谁,只要是好的意见都允许,错误的意见要批评,就是共产党员错了,也要批评,这样才有原则性”,言论自由的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情,不闭塞言路”。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城市,刘少奇进一步意识到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951年5月,他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谈到文化建设准备的工作时说:“现在我们是知识分子太少了。专家太少了,技术人员太少了……知识分子是宝贝,到处找不到。”有鉴于此,当务之急,首先,要增加学校,加紧人才培养;其次,大胆使用旧的知识分子,“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也要用”,应该给他们接受教育和适应新社会的时间,要很好利用已有的3000多万小学生、150多万中学生、10多万大学生,并合理安排每年毕业的300多万高小毕业生;最后,今后选配农村干部主要依靠高小毕业生。刘少奇这些构想实际上表明了建国初期中共对知识分子的基本态度,塑造了一个较为开放、宽容、激昂向上的文化环境,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人士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

二、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理论特征

(一)科学性。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以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为指导。以调研为基础,善于吸收、总结中共高层干部的正确认识。并随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深入不断修正、补充和发展,这就使得他的构想比较符合过渡时期中国的实际,呼应了历经战乱的人们渴望安定的心理需求,具有科学性,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全面性。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深入阐发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组织形式、领导力量、根本目标;创造性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构成成分及其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相互间的矛盾和处理办法、发展前景,较为合理地处理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具体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学校教育方针及宣传教育方针等问题。这是对中共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后,如何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新中国问题的全面理论探索。

(三)系统性。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比较系统地探索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如何认识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虽然构想的个别部分的表述还不够明确、科学,有待进一步提炼,并在实践中发展,但是构想中一系列新的论断、观点、原则、策略和措施是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并初步地构成较为系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体系。

(四)实践性。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把党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新民主主义中国国情为出发点,着眼于科学处理各类不同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一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这些构想中的方针原则、策略及措施源于实践,自觉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因而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品质。

(五)创新性。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把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和建国前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党的群众路线,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在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理论、革命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城市化理论、工业化理论、合作社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知识分子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命运――读史笔记[M].韩刚,诠,注.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3)[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金冲及.刘少奇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