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6:10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建设;美术学科;术与学;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学术评价;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自从艺术升为门类以后,关于一级学科如何设立,以及美术创作的学术评价问题为学术界所热议。虽然,艺术上升为门类经过了靳尚谊、于润洋、张道一等老一辈学者和中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才确立了今天的地位。但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09年4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的“新时期高等学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著名艺术院系的82位知名艺术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仿佛是艺术升门类出征前的号角,会议中有关艺术学科学术评价的议题,遭遇了两种不同学术视野面对面的一次大交锋。可以说会议的直接意义是在一定范围为艺术升门类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艺术学科、特别是美术创作学术评价问题进行了一次实质性的大讨论。

我有幸参加了艺术学科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次会议,并且直接参与了这场讨论。当我又一次展开当年的会议记录与发言提纲,置身于现场的历史纵深感油然而生。我清楚地记得,座谈会现场有一位著名戏曲理论家发言时,谈及艺术学科的学术评价,飞砂走石、情绪激昂,刚有诋毁实践创作之意,即被座谈会第二小组负责人许江先生喝断,斥责为“有你这样的想法,我为艺术界感到耻辱”。术与学孰重孰轻、孰高孰低的讨论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虽然,留给了大家讨论的时间不足两个半小时,我还是用20分钟时间阐述了自己对艺术人才培养与学术评价的看法。在发言提纲的开头,我清晰而又明确地写着三行文字:“培养曹雪芹,还是培养俞平伯”;“写《红楼梦》的人与红学家哪一个更应该尊重”;艺术学科发展应该“术学并重”。我用《红楼梦》与红学的关系,来比喻绘画创作实践与美术理论研究,就肇始于此。如果说当时论及这个问题,我表达的观点多少有些为“美术创作到底有没有学术”鸣不平的话,那么,经过两年多的思考,以及近几个月来,出席国内艺术学界几次重大的高峰论坛,我本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日趋完善。同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术学并重”、“《红楼梦》与红学”,已经成为当下美术学科学术评价讨论用词率最高的专用词汇。许多学者已经越来越倾向于认同实践创作也蕴含着强烈的学术信息,承载着作者的学术思想,进而认为美术学科的术与学无高低之分,应该确立必要的学术评价标准。分析争论的缘由,主要是美术学如何定义,术与学如何评价,美术学学术评价的原则是什么,存在着不同意见。长时间以来,许多重实践的学者不断呼吁:“美术创作也有学术!”从而引发艺术学科学术评价问题的诸多思考。

一、从美术史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看美术学如何定义

艺术升为门类以后,遭遇了美术学科分类和学术评价的大讨论。传统意义上的“学”,又有新的释义。

美术作为人类创造性文化活动,它的第一要义是精神性的,它的宗旨是感应人的心灵、表达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灵。它赋予了人类思维领域的创造活动本质。因此,思考美术学和美术学科如何定义,可以寻找到术与学如何进行学术评价的逻辑起点,便于我们从艺术门类个体来理解艺术的创造性本质。

在现有的学术视野中,对于美术学和美术学科,我个人同意许平先生对此所作的归纳总结。所谓“学”是人类思想和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总结。所谓“学科”,则是对于相关专门知识、技能、技巧的分类归纳。“学”是思想和精神文化领域人类知识财富与智慧的贡献。而“学科”却是学术制度建设层面的归类。

我们通常理解的美术学是大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流变、美术理论、美术批评是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关于“美术学”的表述颇具中国特色。有专家研究认为,在欧美大学的学科设置中,不存在所谓“美术学”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只有“美术史”的概念。欧美美术史研究多为历史与哲学研究所包容。关于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梳理,曹意强先生200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中开设了系列讲座“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对欧美艺术史,特别是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作了系统梳理。曹意强先生说:“艺术史不单单是为研究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探索世界、认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模式演变史,这个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都得到了一致的认可。”①他接着说:“随着视觉艺术在知识宇宙中的地位的提高,它对于我们认知能力的塑造作用也愈显重要,艺术与‘行为之书’和‘言词之书’一起构成了我们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三部必读之书。‘艺术之书’不仅磨砺我们的认知机能,而且在方法论上还提供完善我们认知工具的新方式。” ②

进入20世纪以后,强调美术史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人文意义的学术流派,甚至超越了同时并行的李格尔、沃尔夫林、阿恩海姆以直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艺术形式美感研究。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主流,而美术史学界的另一位扛鼎人物贡布里希则将图像学的观点进一步推延到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而曹意强、范景中等先生又推动了中国国内用图像学理论研究美术史的学术实践。

当我们论述“美术学”如何定义之时,我们无法绕开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因为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美术史界采用图像学理论研究东方美术的思潮正强烈地影响着中国国内美术研究。

意大利学者吉多·尼里(Guide Neri)在《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艺术理论》一文中说:“潘氏的名著《作为象征形式透视》(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曾经激发起五十多年的讨论,这本书是他治史方法的最佳例证。在这里,他按一个独特的历史哲学观点阐述空间表达的各种不同的历史和艺术形式;保卫了艺术形式的‘表意的’特性(即反对形式主义的分析)。同时,要求系统而确切地表述历史世界的普遍的解释范畴(即反经验主义的编年史方法)。”吉多·尼里接着又说:“潘氏展现了重新解释艺术的全部历史的可能性,这不是作为一系列心理的一个别的表述,也不是形式方法的分类,而是作为在共同构成和表现人类世界历史的传统与技术之间,对历史遭遇(已发生在已限定的历史情境中)的编年史。潘氏的决定是要考察艺术生活在现实世界发展中所有的偶然性(相应于在一个整体历史领域中的连续和间断),以弄清楚他的工作在‘形式主义的’广泛传统中是不可能被同化的——虽然许多人曾试探过。相反,他的工作对洞察历史问题和形式领域中的内容,显示了伟大力量。”③而恩斯特·贡布里希作为当今国际学术界艺术史、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大师级人物,他的学术思想直面科技、设计、以及广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他的著作被广泛刊印,1950年出版的《艺术的故事》,已被重复印刷四百万册以上,可以说是艺术理论通俗读物的圣典。更有范景中等先生翻译的大量贡布里希著作和谈话录,对中国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学术推动力。

我对贡布里希学术思想的最先了解来自于《艺术与错觉》和《秩序感》这两本书,他所强调的艺术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及将他的学术定位在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论述的图式对称与对称破缺,图画的秩序与混沌,装饰与朴素等对立性质对于艺术关系的重要性而言,特别强调了两极之间的视错觉张力。他的著作,虽然由于翻译者用词技巧问题,有时显得晦涩难懂。但是,文字间洋溢着的可以被感知的哲学家般的睿智,充分显示着恩斯特·贡布里希先生的惊人知识量。

目前国内美术史学研究以往从史料和经验出发,习惯于从断代史的角度,以时代背景、作品、作者、风格特征这样的序列,用考据的方法去解读美术发展流变。中国美术史研究从陈师曾、俞剑华、黄苗子到王伯敏等都是用此方法来做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不满足于此。

首先,研究现代美术的理论家们试图从弗洛依德、叔本华、尼采那里寻找到图形背后的思想根基与创作激情。而后,具有黑格尔语言特征的李泽厚先生的美学著作,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朱光潜先生,用李泽厚特有的美学套路俘获了一批青年艺术家、艺术学生的心,并以此解释艺术史和艺术发展流变的现象。大家从一本《美的历程》中,普及了另外一种了解艺术史的常识。“审美积淀论”、青铜器所凸显的“狰狞之美”,深深地烙在了年轻艺术家和史论工作者的心里。然而,“审美积淀论”和所谓“狞厉之美”的论断,也遭遇了后来者的诟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被越来越多地介绍进中国。这一学术研究方法论秉承了人文主义的态度,为我们开启了艺术创作和作品参与两种世界心智的大门,即物质的现实世界和自己的感觉世界。尽管,这本质上是从康德那里借来的研究视角与概念,但已经成为潘诺夫斯基强调“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理论研究的基础。在贡布里希的眼里,以再现为主的古代绘画与现代视觉艺术如此的不同:“通过电视屏幕和电影,通过邮票和食品包装,现实世界的种种面貌在我们眼前。绘画在学校里教授,也在家里演习,或者作为一种疗法,或者作为一种消遣之计,许多普通的业余爱好者也掌握了一些技法,那些技法会被乔托(Giotto)惊叹为地地道道的魔法。大概连我们在早餐食物盒子上看到的那些粗糙的彩图,也会让乔托那个时代的人瞠目口呆。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以此得出结论,认为食物盒子比乔托的画更高明。我不是那种人,但是,我认为再现技术的成功和庸俗化向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两方面提出了一个问题。”④贡布里希力图唤醒人们用线、形、色呈现的“图画”的视觉现实的神秘幻想的惊奇感。既然一件艺术作品属于它自己的感觉世界,艺术史就必须要创作一种先验的范畴,用它来讲述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既属于现实的,又属于它自己的感觉世界。”⑤因此,他必然存在着两种对待他们的方式。

贡布里希先生说:“作为一个艺术史家,我的论述是以一批批传统图式语汇的存在和常见的词法为前提,不再详细说明它们的具体性质,由于这个问题的本性所决定,有些本来认真地看一看博物馆和艺术论著就能得到证实的问题——以往的艺人和艺术家创作他们的杰作时,天地是多么狭窄、变异是多么细微——要想在这里解决,哪怕是仅仅展示一下大量的埃及侍者形象、中国写竹的绘画,拜占庭的圣玛利亚像、哥特式天使像或者巴洛克式儿童像,也需要数目庞大得不相称的一批插图。”⑥因为论著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描述,而是阐释为什么艺术家显然是想让他们的物象看起来接近自然却会遭遇始料所不及的困难。”⑦这一段贡布里希写在《艺术与错觉》1961年第二版序言中的言论,似乎想说明艺术史研究的另一种途径。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继承的瓦尔堡的“图案学研究体系”,对艺术史中的图像内容及其意义转变进行探究,对重构艺术史研究体系,对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然,西方美术史学研究的方法论不仅于此。以李格尔、沃尔夫林、阿恩海姆等为代表,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对艺术形式美感研究的方法,也深深地影响着美术理论研究。相对于此,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方法,深刻影响着中国美术学研究之时,以国内美术与艺术史论家为主的学者,高举“中国美术学派”的大旗,强调美术研究要重视研究中国美术思想,确立“有自己”的美术观念纬度,宣扬中国美术学科应有的荣誉。虽然,研究者立意甚高,但影响甚微。

在西方的大学里,美术史学研究实际上是借美术的外壳,承载的任务却是社会文化的历史内容与含义。就学科设置而言,他们大多拥有独立的系别,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这些知名大学均有美术史研究的专业,而且各有所长,以我曾进修过的马里兰大学为例,他们的美术与美术史专业是设在人文与艺术学院中的,而且以亚洲艺术史,特别是日本及东亚艺术史研究见长。有的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学科,又常设在哲学系美学专业之中。总的来说,国外并不存在一个包括史、论、评含义的美术学概念,似乎也不存在一个学科概念上的美术学。

我们今天重新讨论美术学与美术学科如何定义,恐怕具有更大的现实性。怎么理解“艺术作品既属于现实的,又属于自己的感觉世界”?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定义美术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术学作为人文科学研究视野中的概念,“学”当然包括了人类思想和知识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总结。美术学顾名思义,就是人类美术发展流变的思想与智慧的总结与归纳。但是,如果这样认为,学科概念又是狭窄的,这个“学”还应该包括艺术作品的实践创作,因为它也是艺术家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用实践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世界。新的一级学科美术学的二级学科如何划分的讨论也说明了这一点。其实“美术学”无法找到对应的英文词汇也不作为怪,因为这种划分本身是中国式的。因此,美术学与美术学科在当下的语境中,又有一些含混的意味。学包括了学术、学问,甚至创作。美术学又包括了学科归类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划定的一级学科美术学,美术学已经不单是美术史学,它必然包括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美术学更不单单是美术理论与博士点建设,它必须要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来认识美术学所承载的研究内容,它既有人文领域思想的总结,又有学科归类管理的任务。这与后面论证美术学科的术学之争有着逻辑关系。

二、从曹雪芹和俞平伯的学术地位看美术

学科的“术”、“学”之争当我在“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艺术人才培养与学术繁荣座谈会”上,用红楼梦与红学的关系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史”及理论,明确表达这一观点的时候,遭遇了极大的争论。“科研与创作成果按说还是两码事”,这种来自于理论家的阻击,客观上形成了两派观点。以实践起家的一批学者,诸如潘公凯、许江、徐冰等先生认为美术创作也有学术,并在大会总结交流发言时,潘、许二位为此发出了强烈呼吁。尊重实践创作的学术意义,重构学术评价体系。由此可见,两种学术视野的大碰撞,经纬分明。

为什么要将《红楼梦》与红学和美术学科的“术”与“学”等同来看待?首先,我认为找到了能够类比而又值得类比的条件和基础;其次是源于我本人对《红楼梦》的偏爱。《红楼梦》作为一部通俗小说,可以说是实践创作成果。自乾隆年间开始在民间传播以来,《红楼梦》研究,既为一般读者和爱好者所喜爱,又吸引了大批学有专攻的专业学者。《红楼梦》描述大观园的人世情态,仿佛装有整个中国,每位读者仿佛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成果,反映了作家高超的写作技巧,丰富的人文素养,以及写作者渗透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思想。这好比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一件尺幅不算大的肖像画作品,却蕴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理想,神秘的微笑和饱含着生命的人文主义的双手,是画家表达自己学术理想的载体。正是这幅作品强调的学术信息,通过图像清晰地传递给了观赏者。几个世纪以来从古典主义的经典美学理论到“达达主义”的现代审美理论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理解的“蒙娜丽莎”。作品与理论研究,孰轻孰重,孰高孰低,理性的人一目了然。先有《红楼梦》,然后才有红学,先有“蒙娜丽莎”,然后才有研究文艺复兴的思想家,这些应果关系不应该不明白。当然,人们在肯定红学的时候,丝毫没有贬低《红楼梦》及其作者。相反,所有研究者都怀着敬仰的心情,审视这位跨越时代的文学大师——曹雪芹。

我时常思考,红学自诞生以来,实则上它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平常的。似乎冥冥之中,也预示着美术学科中“术”与“学”的不平坦。红学的称谓始于清中后期。据清人均耀在《慈竹居零墨》中的记载,清道光年间松江有一位名叫朱昌鼎的文士,笃嗜《红楼梦》,而当时的学术风气是讲经学,有人问朱,“治何经”?他说:“吾之经学,系少三曲者。”问其者不解其意,他释道:“吾所世攻者,盖红学也。”据说这是红学的起因。当然这位名叫“均耀”的人,何方人士,我因不是专攻红学没有考证,是从民国早年的文艺杂志上转引而来。

而所谓真正的“红学”,理论界普遍认为要从蔡元培和胡适的论战算起。1917年,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发表,文中指出《红楼梦》是一本政治小说,认为曹雪芹用隐喻的手法表达了深沉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强烈的反对满清的倾向。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发表,次年又写了《跋〈红楼梦考证〉》。胡适在文章中明确指出,《红楼梦》系曹雪芹的自传。并向蔡元培的索引派红学宣战,形成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与索引派的第一次论争。论争的结果,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红学的产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小说批评派,又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领域。王国维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由此,红学的索引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三大研究派别正式成形。深受其影响,每一派都有其追随者。其中考证派影响最大、学者最多,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但发展到现在,可采集和索证的新资料越来越少,研究也已步入危机。索引派,因为产生于清末民初,反清思想的索隐与隐喻颇多,有一定的影响。而小说批评派,主要基于《红楼梦》本身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因而有着长久的生命力。从周汝昌、俞平伯、冯其庸到现在活跃的蒋勋(台湾)、王蒙、刘心武,红学方兴未艾。甚至刘心武以考据方法探讨秦可卿身世到了痴迷的境地,有人干脆称之为“秦学”。更有甚者,将红学提升为国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为三大显学。而且,分析其依据还有自己的理由,说甲骨学是研究上古历史的,敦煌学是研究中古历史的,红学是研究近代史的,凡此种种。

我看《红楼梦》是因为它是一部好的创作作品,它好比是一幅史诗般的宏大历史风俗画。纠缠于“秦可卿的身世”,就如同一定要考证出《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究竟为何人一样无聊之极。北京社科院的王文元在评价红学时有一段话,我是部分同意的。他说:“按照王国维的思路,研究分析《红楼梦》的内容、艺术风格与思想性,固然比考证、索引好。然而即使这样做,也不能谓之‘红学’,更不该将其升格为‘显学’。只要把小说当‘学’对待,提笔必落言筌,想摆脱也难。因为凡‘学’都是真实的,一部小说,无论怎样好,都是虚构的,不存在标准答案。”⑧我推出王文元的观点,意在告知大家,即便已经约定俗成的观点和理论概念,也还有不同的意见。而且,王文元的观点还是有警示作用。更何况,早在1927年鲁迅先生就已经在他的《集外集拾遗》中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我甚至在课堂上发挥:“美食家看见红楼菜,服饰家看见服装,设计家看见室内陈设,中医师看见药方。”当然,红学如果将《红楼梦》研究方向引向庸俗化,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说年少之时对《红楼梦》中哭哭啼啼、扭捏作态、男欢女爱的矫饰之风颇为反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情崇尚有加的话,那么我步入中年以后,重新阅读《红楼梦》却有了新视野。为此,我对《红楼梦》前后批阅两遍,将其中所有人物的服饰全部摘录下来,上至北静王的头冠、王熙凤的华衣、老祖宗送给宝玉的“雀金裘”、宝二爷的木屐和蓑衣,下至袭人、晴雯的内衣,梳理成文。然而,诸葛铠先生看了我撰写的《〈红楼梦〉衣饰研究》一文后,一句“雕虫小技,意义不大,不发表为好”,随之我将其束之高阁。虽然文章迄今未发表,但是我对《红楼梦》及红学的关注始终未停止。《红楼梦》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学描写,它跨越时代,《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部描绘明清两朝贵族生活与人世沧桑的大百科全书。

鉴于人们对红学的不同意见,我愿意将曹雪芹和俞平伯两个人物联系起来,表达自己对“术”与“学”相互关系的观点,用他们的关系来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的关系。

如果说我们将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比为“术”的话,作家个人生活的经历及学养是写好《红楼梦》的基础。“术”需要生活与学养的基础,如果说小说的成果是以文本的方式呈现的话,画家作品的呈现方式却是非文本的,非逻辑的,而是以图像的方式反映画家的心灵,呈现画家的学术品格与学术理想。写好小说,作好画,都需要生活、学养、技能、技巧的积淀。

曹雪芹和俞平伯均出生于大学族,一个是世袭官宦之家,一家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

曹雪芹据说是内务府正白旗出身,究竟是旗人,还是汉人,学术界是有争议的。说其小说中淡化时代背景,有反清复明的思想,恐怕要说他是汉人。但是作为世袭的官僚家庭,其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宠信,他的身世不应该有疑,恐为满人。曹雪芹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鈅空房,常以阮籍自比。他的爱好极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相关领域知识积累,为撰写《红楼梦》奠定了基础。他出生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家庭,享尽荣华富贵。康熙六次巡游江南,四次由其祖父曹寅安排迎驾,甚至还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家祖孙三代担任此职60年之久。雍正初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区区罪名革职查办,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枷号”一年有余。曹雪芹经受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人生的辛酸。晚年的他常常“满径蓬蒿”,“举家食粥”,几经搬迁住在香山的陋室。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芝斋集稿》一部。对于曹雪芹的个人形象及其评价,现在之人多有谬误。画作中常见的曹雪芹形象均为瘦骨嶙峋的凄苦状态,实则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有记载:“其人(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称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活生生描绘出曹雪芹“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且嗜酒的人物风貌。

而俞平伯成为红学家与曹雪芹的身世相得益彰。他是晚清进士、河南学政、朴学大师俞曲园,俞樾老先生的曾孙。其父俞陛云亦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和探花,渊源深厚的家学,在他手上薪火相传。俞平伯的成长,既得益于家学,更仰仗于其父开明的思想。一位前清探花,在许多人眼里一定是食古不化的朽木。其实,俞陛云的思想还是能够契合时代的,特别是在教育儿子俞平伯的问题上表现得颇具现代意识。俞平伯幼年跟随曾祖父俞曲园及父亲学习传统文化。年纪稍长后,俞陛云即将俞平伯送到上海学习英文和算术。15岁又进入苏州当时的新式学校平江中学习读;16岁时即进入京城最高学府北大的教室,可以说俞平伯接收现代文明的熏陶是得益于父亲俞陛云的支持。

俞平伯第一次读《红楼梦》,据说是1911辛亥年。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读的是闲书,不能完全读懂,而且也不太感兴趣。据王华著的《红学才子俞平伯》披露,俞平伯说:“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荡寇志》之类,《红楼梦》是算不得什么的。”十来岁的男孩看不懂《红楼梦》是完全合乎常情的。据傅斯年当年写给校长蔡元培的信中透露,1920年海上西行英国留学的空闲中,他俩所读的不费力气的书主要有《红楼梦》。后来俞平伯在《红楼梦辩引论》中回忆道:“孟真(傅斯年,字孟真)每以文学的眼光来批评他,时有妙论,我遂能深一层了解这书底意义、价值。但虽然如此,却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底兴味。”但无论怎么说,这次海上西行的空闲,正好给俞平伯打下了研究《红楼梦》的基础。由此还可看出,他迷上红学研究,开始就只是打发空闲,并不是当学问来研究的,歪打正着俞平伯成为红学专家那是后话。俞平伯在英国逗留了13天,就又乘坐邮轮“佐渡丸号”回国了。多年以后,俞平伯回忆这段匆匆的英伦之旅,在当时留学界中传为笑谈,仍颇有“终不悔”的味道。回国之后,蔡、胡对于《红楼梦》的论争,诱发了俞平伯参与讨论《红楼梦》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写了《对于〈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的批评》一文。发表在1922年3月7日,上海出版的《时事新报·学灯》上,署名一个“平”字。胡适读到此处后,曾在日记中写道:“平伯的驳论不很好”,但俞平伯敢于直言不畏地批评校长,进行辩论,这种精神是很勇敢的。批蔡元培的索引派,可以说是新红学诞生的先声。这情形让我联系到当下美术史论的陈腐,有人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唯我独尊,听不到别人不同意见,美术理论界厚古薄今,重“学”轻“术”的术学之争,实质上也是某种不良学风的体现。

我拿曹雪芹与俞平伯的学术地位说事,为的是想回击重学轻术的陈腐之见。《红楼梦》作为实践创作作品理当归为“术”,红学以《红楼梦》为研究载体,重学理重理论可说是“学”。一位是曹雪芹,不因为是小说家,被后人小看之为“文人”,而掩盖不了他的伟大。俞平伯作为新红学的代表人物,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从不看轻曹雪芹而夜郎独大。他还是现代诗人和作家。他同样出身名门,并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自己亦丝毫不轻视“术”。更何况二人的学术影响及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不可等同而语的。

三、美术学科学术评价必须秉持“术学并重”的原则

我用如此之长的篇幅来阐述曹雪芹与俞平伯,无非想说明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应该“术”“学”并重,无高低之分,美术创作也有学术。当然,应该承认实践与理论是有区别的,实践问题更无法同大学、小学、音韵学、考据学、甲骨学、训诂学等国之重学相比。因此,学术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两套不同的学术评价体系。让学者相互攻讦,创作与理论到底谁更有学术,无益于学术事业的发展。问题的症结是学术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责任,从顶层设计做起,在广泛调研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合理的学理上的认知体系和符合专业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

我们谓之“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这个词对应的英文为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积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被翻译为学术,在中国的词语中学术包含的语义颇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史记·张仪列传》:“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这里讲的是学习治国之术。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宋代苏轼《十八罗汉颂》:“梵相奇古,学术渊博。”明朝李东阳《求退录》:“加以志虑日短,学术愈荒。”这里说的是学问和学识。黄人《〈清文汇〉序》:“再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章炳麟《訄书·学变》:“汉晋间学术则不变。”这里蕴含的是有系统的比较专门的学问。而坡《到惠州谢表》:“臣性资偏浅,学术荒唐。”宋朝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士大夫以嗜欲杀身,以财力杀子孙,以政事杀人,以学术杀天下后事。”明朝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墨子之学术贵俭,商子之学术贵法,申子之学术贵术,韩非子兼贵法、术。”在中国词语解释中,学和术分而述之,其语义又更趋复杂。单“术”字又有技艺,方法,甚至道路的意义。我们现在所述的术与学,特指学,即为理论,术可作为创作实践代名词。

由于美术学科的学术高地多为纯理论家所占领,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大文科转行而来的理论家,他们囿于文学、哲学研究的思路,更重所谓学理的研究,轻视实践创作中的学术评价问题。而美术学科学术评价体系的确立又直接影响美术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学科和学术成果评价的话语权。

近几个月来频繁参加国内相关会议,每次论及美术学科及相关艺术学的学术评价问题,多有争论。争论的阵营也多分两大派。其中最重要的会议有三次:其一为2011年4月下旬由曹意强先生召集的“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论组成员扩大会议”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召开,学科评议组绝大多数成员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学术评价问题。其二为5月18日由叶朗、王一川先生召集的“2011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的重点是艺术学升为门类以后,综合大学艺术学理论如何建设,以及综合大学如何发挥优势建设艺术学科。其三是2011年6月29日黄厚明先生召集的“全国高校美术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美术学科发展。但会议的真正焦点却是在学术评价问题之上。上述三个会议中的后两次会议,我再次发表了美术学科建设应该“术学并重”,对其学术评价问题以“《红楼梦》与红学”关系入手,不应该有高低之分,实践创造也有学术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北京大学会议上叶朗、王一川先生,以及其他理论家对此观点虽有不同意见但都给予了观念认同,并在会议综述中给予了意见表述,显示了对待学术研究的包容性。但是6月29日的浙江大学会议在自由发言的讨论中,有关美术学科学术评价因所举“《红楼梦》与红学”而引伸出“术学并重”问题,遭遇部分理论家的强力阻击。以北京大学李松先生为代表的理论家,发表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引起会议的热烈讨论。客观上,毛建波、包林和我成为这场争论的另外一方。特别是在我发言完毕之后,李松先生发问的“四个如果说”,直接导致这场争论的白热化。当我用《红楼梦》与红学来意比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都包含有学术的含义,是术学并重,没有高低之分之后,李松先生发问了“四个如果说”,由于语速极快我只记住了两个发问。大意是,他不能同意用《红楼梦》与红学来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的学术地位。他说:“如果说弗洛依德研究精神病是学术,那么精神病患者也有学术说啰?”“如果说学者研究民间艺术是学术,那么剪纸老艺人也有学术啰?”……他的直接发问,完全否定了绘画实践创作的学术意义,将置于形而上的理论研究放到了目空一切的高度。如果说这场讨论仅此而已,作为持对立观点的我,会尊重其个人的价值判断。但当学术主持沈语冰先生在最后总结陈词之时表达了对李松观点支持的时候,我认识到了美术学科学术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术学之争不能够有公正和理性的认识,美术学科的学术评价就可能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大学美术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美术学科学术重心的偏移。这是导致写这篇长文的直接动因。

持上述观点的理论家至少偷换了概念,我认为李松等理论家所想是当下美术理论界的一个缩影。我无意诋毁李松先生,他在宗教美术领域的研究受我尊重。但术学之争反映了李松等一批理论家内心对美术学如何定义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观念上的狭隘。用《红楼梦》与红学的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是基于《红楼梦》与优秀的美术创作实践同样具备人类创造性精神文化活动的本质,同样是通过作品展示作者(画家)精神世界的学术理想的“文化产品”。这和“精神病”是无法等同起来的概念。李松们混淆概念不知是出于其何种思维,而将民间艺人与学者对立起来,虽然不是逻辑概念出了问题,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李松先生从内心割裂了精神世界同样如此丰满的手工艺人与学者思想感情融通的渠道。实则上,民间艺术家同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创造同样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外显,其中的学术含义也是不言自明的。

其实,李松先生所述观点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他如此看轻美术创作学术问题,那么所谓美术学研究的载体又是什么?难道是空对空的概念游戏和形而上的哲学抽象?李松先生作为“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的获得者,他的获奖论文是《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对于其获奖的评价是:这一论文回归了“美术”的美术史研究,体现出一种艺术本体为核心,又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理论文章。更有评论认为李松的理论贡献“立足于美术作品内部的构成因素和艺术特质,将作品与历史环境紧密联系的写作风格。作者通过对图像细腻的观看和分析,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同时又紧密关注艺术史的纵向变化,具有宏大的历史性眼光。”为此我要试问:脱离了作品本身的学术思想、技能技巧,如何回归“美术”?如何体现“艺术本体”?如何立足于“艺术特质”?如何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又如何从“图像细腻的观看与分析”体察出宏大的历史性眼光?难道是李松先生凭空想出来的?李松先生没有从作品体会到什么?理论家成果建立的基础是作品,作品本身的深刻含义是画家学术思想通过高超技能技巧而体现出来,离开了优秀的作品,哪里来优秀的艺术史著作?固此,贬低美术实践创作是一种狂妄自大和自欺欺人的做法,更是史学观、思想观念和方法论的谬误。

一场讨论美术学科的高峰论坛,狭隘地演变为捍卫美术史教学与理论研究领地的小农意识的争峰会,我想这不是会议组织者的初衷。究其所以然,是美术学如何定义问题上出了偏差,所以我试图从美术史研究方法入手,确立美术学如何定义,方才论述美术学的术学之争。

美术学在当下的学科归类中不能单纯地认为是美术史教学与理论研究。美术学包含着学术和学科归类的含义,必然包含实践创作与美术史论两个方面。更不能将美术学科的学术评价演变为齐白石、刘海粟、陈丹青能不能当博导的争论。至于技法博士能不能招生就更是另外一个层面讨论的问题。在我出席的许多会议上,常有人将学科建设,单纯认为是博士点建设。常常听到自得其乐的理论家们如何讥讽“不学无术”的画家型教授。我始终认为,绘画实践有没有学术与当不当得成博导是两码事。有一种误解,似乎凡实践出家的学者必理论不行,理论好的学者实践必不入流。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凡大画家、大师无不学养高深。画家应该是美术理论的主体,考证格罗塞、费德勤、宗白华是如何定义艺术学的,这是人文学者要下的功夫。中国画论的主体是画家,这是中国绘画史历久弥坚的法宝。无法想象从不动手实践,仅凭写几本理论书就能繁荣美术创作。更何况在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画评、画史、画论常是结合在一起探讨的。例如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便是这种体例。谢赫在这本批评论著开头就对画品即绘画评论做出了界定,“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接着他对绘画的功能和作用发表更为深入的见解:“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览。”这一席论述便是他对美术观众和绘画理论的表述。谢赫的“六法论”更是绘画实践的总结,也是我国古代美术理论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从人文社会科学入手,美术批评和美术作品是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画论常将史和批评融汇其中,形成了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美术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综上所述,美术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生活课题,还是博大精深的学术课题。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它是用非逻辑的感悟、非语言的传授,用图像表达画家理想造型的最高境界。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品承载了人类心灵史的成长轨迹。伟大的美术创作活动反映着民族和历史的积淀,也预示着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标志着民族文化旗帜的高扬。(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曹意强《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新美术》 2001年第4期。

②同①。

③[意]吉多·尼里著,汪坦译《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艺术理论》,《世界建筑》,1987年第4期。

④[英]E.H.贡布里希著,林夕、范景中译《艺术与错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⑤同④,第9页。

⑥同④,第9页。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高师美术教育是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目标,并为整个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服务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高师美术教育受到极大挑战,其水平和现实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高师美术教育

德国于19世纪最先出现“美术教育”一词,是指“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美术学科基于教育学理论而衍生出的一门专业教育。在我国,美术教育分为三类:一是以培养纯美术家为目标的专业院校美术教育;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非专业美术教育,即普通美术教育;三是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师资培养类美术教育师范类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我国语文、数学等学科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而美术教育却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高师美术教育不受重视,专业教学体系与实际脱节,表现在:把美术教育当作一种技能训练,以美术基础技能课程的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师范性”;通识课程设置较少,长期以“老三门”为主,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而对于其他如人文、艺术类课程开课量比重不足,缺乏多元化,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造成了阻碍;教师技能培训不足,如仅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4~8周的时间上教师技能培训的教材教法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仍不熟悉中小学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和学生素质,长期处于茫然和不适应状态,不能迅速就业或适应岗位,在教学中深感无力。

2高师美术教育《课标》改革与发展

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决定其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体现在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功能。教育是一种途经,而这种传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改革自1999年起,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使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课改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人文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2.1强调“专业性”与“师范性”并存

以往的美术教育由于生源、就业等需要,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中过于偏重美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对于其“师范性”,即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较为轻视。例如: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类)的美术史、艺术概论、技法理论、素描、色彩、油画、国画等专业类课程占总学时的55.5%,政治理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占36.1%,而美术教材教法、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类课程只占8.4%,明显偏少。这种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被边缘化,学生对自身师范类的学科性质认识不足,所以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较快适应岗位需求。

2.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存在很大不足,其中之一就是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较弱,学习内容无法适应实际需要。新课改则主要对此有所调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为五个内容系列,即“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可见,综合能力培养在新的课程设计中有了明确要求,这就需要高效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美术教师。现阶段,速写、简笔画、水彩、基础图案、美术字、美术欣赏、计算机美术等由于容易上手和操作,具有由浅入深、手法便捷、理论贯通等特点,因而往往受到中小学的欢迎;相比而言,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等备受学校重视的课程则实用性不大。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强化美术基础课程,增强学生的基本功,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2.3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理念是新课改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也是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缺乏的。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所以高师美术教育要突破传统观念,将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课程和文化建设,丰富哲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并将之与美术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4促进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众多领域的发展区域。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学科,更应当广纳博引,兼收并蓄,不断丰富自身内容。首先,高师美术教育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区域性、地域性特点,设计教学课程,注重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其次,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经验和模式,扩大信息流通和经验交流,增加多学科,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社会需要的美术师范型人才应当是时代的、赋有传承、保护和创新能力的,具备着多元的知识、人文性的教育及管教学的创新意识及承担起课改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3结语

高师美术教育是国家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促进艺术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高师美术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直接地影响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成长”,所以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进行改革,调整培养目标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实践,使高师美术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剑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针对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 姜珊.谈当代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D].云南艺术学院,2010.

[3] 化铉.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衔接应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3篇

关于美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有论者认为从一种“元哲学”的视角看,各门学科,特别是广义的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大体区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即事实的层面、认识的层面、陈述的层面。第一个层面的美学是关于审美事实的美学,它把审美事实看成是物理事实、心理事实或人文事实中的某一元的事实,通常都以某种哲学的本体论作为自己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关于认知的美学,它把与美学有关的事实看成是被认知着的事实,通常都以某种哲学的认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

第三个层面是关于陈述的美学。通以某种语言哲学作为自己的基础。有的论者主张,从美学的功能出发,提出美既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需要,又是人的生命发展活动的动因之一,而且是人建构自身,使人日益摆脱动物界,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手段,美学就是“人的建构学”。因此,美学将由“说明科学”变为“行动科学”。有人指出,目前美学存在“一冷”“一热”,服装美学旅游美学等热,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冷,要绕开美学基本问题是不可能的,那会导致美学的失落。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这审美关系实质是情感关系,情感与形式的关系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它包含美学的一切秘密。有的论者认为,新时期美学多元并进的热潮开始转向反思时期,什么是美学这个元美学问题确实需要进行新的思考与研究,必须综合吸收现代新科学成果,哲学实践论和价值论以及文化美学、技术美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和成果。不应只确定一个方面作为基点来做单向的研究。还必须努力整理开掘中国古代美学宝藏,加以现代科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整理、提高,融化到新美学中,变成现代中国的美学,保证它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个性。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有的论者提出,过去的研究偏于正统文人审美文化,而忽视了俗审美文化。从审美的发展来看,存在着雅俗两种审美文化,特别是戏曲、小说兴起以后市民审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文化虽不精致,也不纯,但是其生命冲动,感情内涵大大胜过了文人审美文化。只用意、趣、神、韵来看戏曲、小说是片面的,需注重研究市民文化的特征,开拓中国美学研究的领域。

关于艺术美学,有论者提出,讨论艺术、艺术现象,只有放回到人类文化创造这一过程中,以文化创造和演进为背景,才有可能对艺术的本质有比较深刻的领悟。过去的错误,正在于企图用一种抽象的表达限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以一个定义来做出肯定和否定,势必会对许多现代艺术、艺术表现感到不可理解和惘然。也有论者提出,在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开放民族的文化是人类历时性文化形态的共时性聚合,不存在“经济基础”与“文化形态”的硬性对应。因此,也不能把西方现代艺术冠以“资本主义的”而加以拒斥。同时,艺术品及艺术风格、流派存在时间的长短并非其是否艺术的标尺,其接受范围的宽窄也同样不是艺术的尺度。不存在大一统的定义,因此也无需因其并非大一统而反对和避免下定义。有论者提出,现代生活、现代艺术中许多

东西,还在我们的美学视野之外,这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充分发展美学界年轻一代优势的地方。也有论者认为新时期美术是艺术创作突破在先,理论随之而来。电影艺术是在电影新观念讨论的影响下,有新的开拓。对整个艺术创作来说,艺术美学理论不应停滞,应该超前。

关于技术美学,有的论者认为,它的根本任务是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解决科技与人文所发生的冲突,使人造物和人自身达到新的和谐,建立真正属人的世界。从人类发展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有前途的学科。从当前我国的商品经济、沿海发展战略来看,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一方面进行技术美学的研究和译介,一方面要同企业的产品设计、劳动条件和环境美化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向全社会展示美学实际运用的力量。也有论者指出,技术美学作为应用美学学科有其特殊的对象和范畴结构。把产品作为技术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产品在宏观的文化层次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器物的文化选择是通过生活方式作为中介的,反映出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微观上存在产品功能结构、形式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对产品功能和审美形态的分析可以为美学基本原理提出新的启示。如功利与审美的关系,形式美的根源以及审美发生学问题等。技术美学理论可以通过产品语言的分析为设计提供直接的应用。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理论话语学科逻辑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5篇

组材点拨:

好的作文离不开材料。考场上,一些考生动辄引用 “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居里夫人提炼镭”这样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早就让阅卷老师感到视觉疲劳。因此,平时积累些素材,充实自己的作文资料库,对于高考发挥大有裨益。

科学本身充满了艺术美,一个简单的数字零,在科学家的眼中却颇有王者气象。科学与艺术是一对分不开的翅膀,科学可以通过艺术的想象来启发灵感,艺术又离不开科学抽象的支撑。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例子来证明。同学们可以从张衡、爱因斯坦、达芬奇、苏步青、钱学森的事例中选择典型材料来证明论点,也可以从沈致远对“数”的美丽描述中来说明观点。

理论论据: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

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 ——爱因斯坦

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爱因斯坦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李政道

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 ——李政道

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吴冠中

事实论据:

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琴,他在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和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就放下笔,拿起琴弓。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激发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宫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最意味深长的动人的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是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和声。

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在他青年时代,他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大家知道,高斯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 “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这一几何命题就具有高超的逻辑美,它在人们心中所激起的美感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人们的心中所激起的美感是一致的……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在于两者都要以丰富的想像力为心理背景。

(赵鑫珊《爱因斯坦与艺术》)

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据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

零赞

你自己一无所有

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

难怪你这样美

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

(沈致远《说数》)

一个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照样也可以有卓越的成就,科学家也是文学家的张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张衡不仅发明了用于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和用于测量地震的地动仪,而且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

汉代的代表性文学形式是辞赋,而张衡在赋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大赋《二京赋》,小赋《归田赋》,另外,他还有一首著名骈体诗《四愁诗》,这些文学作品对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步青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在教学科研之余,与江问渔、王季梁、祝廉先、钱宝琮、胡哲敷、刘淦芝、郑晓沧等教授及张鸿谟助教在一起,组织了“湄江吟社”。他们工作之余经常邀约在一起,寄情于湄江山水,拾柴煮茶,吟诗作赋,为湄潭人民留下众多珍贵的诗词,丰富了湄潭文化。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6篇

关键词:艺考热 美术鉴赏 错位 生源 师资

近年来,“艺考热”已经成为有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据教育部统计,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80%以上都增设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从最初的“小三门”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大规模的热门学科。艺术专业的迅猛扩招,导致考生逐年增加,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以山东近年的艺术高考人数统计为例:2002年艺术类考生3.2万人,2003年为5.6万人,2004年为9.3万人,2005年突增到14.3万多人,2006年增至16万人,2007年继续增到16.9万多人。[1]2006年全国艺术考生超百万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如火如荼的“艺考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高等艺术教育的火爆现象与教育体制的变化有关。扩招,在客观上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提高了大众的审美修养,也提高了艺术院校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学生总体质量下降,师资总体水平下降,也是值得注意的。”[2]

靳尚谊在发言中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扩招后的学生总体质量下降,二是扩招后的师资总体水平下降了,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观点中却关系到今天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于是,本文的论述也必然围绕着大中小学的生源质量和师资培养两个关键问题展开。

一、中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艺术教育更加重视,教育部先后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了相关的课程标准,并编写了多种版本的教科书。

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分别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并颁布实施。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方案也从2004年起,在山东、广东等四个省试点后并于2007年全国普及推广。但在近几年的新课改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隐藏在深层次的问题。

从客观上讲,现行的教育体制急需调整,中高考的升学指挥棒让中小学教育扭曲已久;各学校的教学设备也有待配套和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配置较新的美术教具和图书画册是必要的。还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室,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推广实施需要几年时间,各地基层中学对新课改的接收和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

从主观上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育或教学的主体。那么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的高中生是否真的都达到了《课程标准》在“鉴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北京育英中学的赵晓平老师在《浅谈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几种教学方法应用的问题》一文中对该校高中二年级一班、八班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原始情况做个比较。原始班级学生情况调查表:

从以上表格[3]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表示担忧,教学实际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试想,这种教学现状下毕业的中学生考进大学会是什么样的艺术素质!

那么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实际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山西省教委的张明远老师在《在困窘中生存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一文中对参加“山西省第二届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课评比”的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高中美术欣赏课本应由专职的具有本科生学历的教师担任,“但就目前统计,我省达到此项要求的教师不到15%。请看暑期省教委举办的美术教师培训班的几个统计数字:现有的360所正式高中学校,来参加培训者为179人,占应配教的49.72%;缺额教师为50.28%。其中,本科生18人,占所来人员总数的10.06%;大专生148人,占所来人员的82.68%;中专生13人,占所来人员的7.6%。以上数字,反映了我省高中美术师资的一般面貌,从中可见我们离标准要求的差距。”[4]山西省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师,大多来自本省高等美术院校和高等美术师范院校。然而,他们能否上好这门课呢?张明远在文章中举了四个典型的教学实例,并总结分析如下:“相比来看,第1例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要好得多,但由于来自普通美术院校,欠缺教育理论的系统知识和美术基础理论概念的准确归位;第3例虽然是专修本达到本科学历了,但欠缺美术史论和教育理论的准确把握;第2、4例是美术师范大专生,他们虽然接触过美术实践和教育理论,但若想胜任这门课,仍须对以上各门理论课做认真学习,系统掌握才行。”

二、高等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评分析

通过对以上四个代表性例课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具有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很合理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美术鉴赏教学如此困窘的现状呢?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美术教育,因为90%以上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都毕业于高师院校和美术学院,其中大部分毕业于高等师范大学(学院)美术系,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

接下来的探讨似乎又回到了本文的起点,分析高等美术教育现状,焦点不外乎两个:一是艺术高考扩招下学生的素质;二是进入大学后执行的教学质量。

仍以近年山东省的“艺术热”为例,2007年有艺术类考生16.9万之多,这么多人中难道都是因为酷爱艺术而选择“艺考”?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喜欢艺术?不喜欢的人为什么也选择这条升学之路?

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关键有一条――较低的文化录取分数线。近年各大美术院校的招生标准大同小异,只要专业考试过了关,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当然这个标准是所有录取中最低标准,一般都在三四百分),就可以被美术院校录取了。三百多分的录取分数线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使得“报考普通大学无望,只好改学艺术专业”的学生抓到了一根救命草,纷纷加盟到艺术考生的队伍中,家长望子成龙,自然是全力支持。一时间,昔日门口罗雀的美术学院变得门庭若市,全国上百万人的“艺考热”使得艺术高考由昔日的“冷门”变成了又一道风光亮丽的“独木桥”。

遗憾的是,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就是从这批“艺考热”大军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中的部分考进了高师院校的美术系。试想,靠三百多分的文化成绩考进大学的莘莘学子们真的都喜欢美术吗?真的喜欢《美术鉴赏》课吗?真的都达到了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运用美术鉴赏方法熟练分析美术作品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大学的美术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分低素质学生获得一种求饭碗的技术培训场所,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育的悲哀。

在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中,最受冷落仍未摆脱尴尬境地的可能要算美术史论与美术鉴赏的教学了。在大部分高校中,美术史论与美术鉴赏教学一直处于陪衬的地位,从张明远调查统计的山西省高等美术学院、美术师范本科和师范专科(三年)院校的一份课程设置统计对照表,从中可以窥探出它们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实施情况: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艺术史论的课时比重不足12%,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师范院校的艺术史论的课时比重仅占46%~53%,不少新专业根本没有开设这类课,即使在开课的学校里,不少学生对这类课缺乏起码的兴趣与热情,他们关注的仅仅是考试是否过关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高等美术院校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目的,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已经是一个不争事实。从以上美术高校的课程安排中可以看出,它对于将来从事高中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不够的。因为美术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他们应对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方能符合教学的要求。

再看那些专为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的教学,虽然他们在公共课中有教育理论及心理学课程的安排,但美术史论课还没有普通高校多。原因何在?该校的师资大多毕业于美术院校,在教学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师范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误认作也是专业技能的提高。他们教学的目的,没有立足在培养具备全面文化素养基础上的具有美术实践能力的师资目标上,而是步高等美术院校的路子,将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准的美术专业人才放在了首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缺憾甚多就不足为怪了。

值得庆幸的是,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两会”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高校也纷纷对各自的美术教育专业进行调整。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新增设的美术教育学专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成功案例。潘公凯院长说:“成立美术教育学的目的就是想改变中国现有师范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师范美术教育的老师都是美术学院用培养职业艺术家的那套方法教的,到了师范学院后,他们沿用这套方法教中小学老师,于是把中小学老师教成了最差的艺术家。”[6]2006年随着中央美院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术教育学全套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引进(哥大定位很明确:不是把中小学老师培养成艺术家,而是培养成全民美育的教育者,使他们懂得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史知识以及鉴赏艺术品,明白如何设置绘画、泥塑、剪纸等课程来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增加动手能力),我们殷切地盼望着,各艺术主管领导和老师,能改变观念敞开胸怀,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尽快从失误和错位中走出,把艺术教育调整到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使得艺术教育能真正发挥其美育的功能,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艺术设计教育笔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杨修鸿.热潮下的冷思考.美术观察,2005年7期.

[3]赵晓平.浅谈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几种教学方法应用的问题.

[4]张明远.在困窘中生存的高中美术欣赏课.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编写逐渐从单一的绘画,向多门类、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结合高校师范课程,所培养的应是走进学校的美术教师,而现阶段高校美术课程设置与中小学美术课程脱节较严重,这就要从高校的课程设置着手,调整高校师范美术的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使其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相接轨。 

美术课程设计,通常是指学校设置美术课程类型和对不同的美术类型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进程、评价等设计的总体方案。 

1、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意义 

高校师范院校承担着中小学的师资培养任务。因此,做一个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的普通老师是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目标。其次,其专业设置面广,无论是国画或是油画,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无论是工艺还是实习等均为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根据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高师课程设置应该以各门美术技能专业为主,与教育学、心理学、中外美术史等相结合,形成立体交叉思维、教育模式。 

通过自己的实习,发现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折射出的问题更严重。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发现现在的中小学除课堂正式教学外,兴趣班开设的也较多。除了素描色彩之外大多都有版画、泥塑、陶艺、书法、篆刻、手工制作、拼贴、剪纸,小学还有儿童画创作课。 

2、怎样使高校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相接轨呢? 

(1)首先大学教学与课程设应该与社会的发展及教学的更新相适应。课程设计应紧追时展的步伐,课程的开设应具有鲜明的预见性,把学生培养成多元化的全能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大学应该不断地进行课程更新以切实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相配套。比如,开设一些多媒体、手工的操作实践课、vidio(影视制作)、电脑设计课,学习flash动画等相关课程。针对小学涉及一些手工制作、拼贴、剪纸,儿童画创作等课程。这样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才能运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这片领地。 

除了教学设施与方式要配套外,还要提高美术学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在力求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适应当今对基础教育理论的扩充,以最大限度地扭转美术学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低的这一现状。 

(2)调整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 

a、要修订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 

综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美术教育课程计划,可以发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仍偏重技能性训练方面的内容,如造型表现训练的课时占很大比例;美术创作至今仍然是师范类毕业生的重头戏,也是评价其能力的重要标准。很明显该课程计划还是以培养专门从事艺术作品创作的艺术家为方向的,仍然保留着专业美术院校课程设计的痕迹,在目标上有大同小异之感。现在把美术创作定为是评价毕业学生能力的课程科目,就不如改为以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更符合《标准》对美术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因此,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注意这些方面问题:既注重以美术教育学科为中心,又要兼顾实用艺术、综合艺术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既要注重各类艺术的审美和艺术表现过程的教育,又要兼顾基础技能的训练;既注重比较宽泛的艺术学科知识的教育,又要兼顾学生独特美术个性需求的发展。同时,还必须对学生从事美术教育必需的教学组织、实施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使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清晰化,才能够设置出适应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体系,才能防止高校师范美术教育办学方向偏离轨道。 

b、重整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偏向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计,多以专业画种或美术门类为设置主线。高师教育是以多门课程为基础,技法课和理论课相结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渗透、融会的一种学科。 

这样的体系难以与《标准》[1]的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和内容相适应。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尤为重要。《课程标准》[3]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标准》规定的美术课程,其内容和量及涵盖的面更为宽阔。教师除了应具有造型艺术的知识及技能外,还涉及了实用艺术、表情艺术和综合艺术的知识。所以,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减少单独开设的技能课程的门数,把一些技能课程、史类课程和相近课程进行合并,以确保有课时空间来调和课程结构。合并后的技能课程其知识性、体验性的掌握,比技能性掌握更重要。如版画与雕塑、油画与水彩,其体验的过程比技能的掌握更重要;技能传授,教师的演示比口述更重要。比如说有48学时的雕塑课程或48学时的版画课程,那在这个时间里能够培养雕塑艺术家、版画艺术家出来吗?不能。 

3、通过课程调整对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体系的要求与建议 

通过课程的改革调整使高校课程同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接轨,这就要求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走出过于专门化的美术教育,尤其是专门技术化的狭小天地。从纯艺术领域到实用艺术领域,从理论领域到技术领域,从审美领域到创造领域,从普通教育领域到艺术教育领域都应涉及,从而建立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完善与发展。 

由于调整后课程体系容量大,在课程内容的难度上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要与专业美术学院拉开距离,从而才能保证教育科目的课时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素质教育;方法;促进

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多年,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美”的实现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借助美术教学的开展才能够实现。但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不高。那么该如何来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当下值得思考的一大问题。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不足

尽管我们倡导这是一个素质教育的时代,但是评判教学发展优劣的主要标志依然是升学率,而升学率也必然会与考试制度相挂钩。所以归结到底,当下的教育发展是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应试教育。而这样的一种现状也必然导致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学的发展就是失衡的,也必然会影响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的教学实施。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美术是“副科”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美术是一门没有存在意义的学科,甚至有不少教师都认为“美术”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而不是语文、数学这样的主体科目。这种观念的存在必然导致美术这门学科无法获得自己的地位,甚至失去自己站立的位置。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美术学科的教学很难获得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同时,美术是“副科”这样的观念也使得很多美术教师对教学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热情削减,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的出现。

2.美术教学的设备不齐全

美术这门科目因为大众观念必然会导致校方对美术这门科目的教学不甚重视,这样也便意味着美术教学的设备无法齐全。硬件设施的落后必然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继而导致教学无法顺利而有效地实施。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而以上两个问题是当前教学中的大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将这两大问题解决了才可以为小学美术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客观环境。

二、如何开展小学美术教学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对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1.扭转观念、改善环境

要想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推进,那么首先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要扭转教学的观念。

“美术是副科”这样的观念必须要逆转,一定要认识到实现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一定要将美术教学工作实施好。只有将美术教学纳入了素质教育的体系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此外,在扭转观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校方也应该积极地为美术的教学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无论是从科目的设置还是从学校的管理层面都应该为美术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体验

教育的实施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进步。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全面地推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要注意鼓励学生去想象、去探究。

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充满童真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看待很多事物都会有一种美好的期盼,看到很多东西都会有自己的体验。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一定重视学生的体验,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定性,对很多新鲜的事物也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应该积极地引入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此外,因为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主的科目所以有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灵活地运用教材从而实施教学。

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的方式必然会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A.多媒体形象化教学

所谓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教学。多媒体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往往可以给教学的实施带来形象化的体验,也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某些抽象事物的认识。

B.贴近自然生动化教学

自然是一切美的源头,也是一切美的最直观的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大自然这一天然的教学助手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里领略自然的美,紧接着再开展教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以一种直观的触觉感知美,感受自然,继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小结

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和推进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上文所论述的观点只是笔者自身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别的教师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严小英.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范霞.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学园,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