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7:53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1篇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还比较粗疏,影响论文质量提升。一些学者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研究。徐金平(2006)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些硕士论文选题盲目求“大”、求“新”、求“异”,或者论文选题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应有的开拓性。[1]周毅(2009)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即根据研究目的、实力、条件、兴趣和独到见地,结合地方特色、社会实际、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原则。[2]雷伟伟、袁占良(2008)探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3]吴赞敏、梁旭巍(1997)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的关系[4]。孙国强(2007)[5],李志义、刁玉玮(1995)[6]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选题时,研究生既要从不同来源确定选题,又要掌握正确的选题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以往研究主要是把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一个抽象的一般概念进行研究,即不根据专业特征对一般学位论文共性进行分析,对某一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深入分析较少。随着公共领域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程度的加深,行政管理硕士有更多“文章”可做,这些“文章”选题质量值得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截至2014年10月30日显示被引用过的2011至2013年行政管理硕士(学术型,下同)学位论文样本的选题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1研究框架及假设

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政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政理论、城市治理、行政体制、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政府规制、公共政策、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政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结果与分析

3.1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图1所示,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政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政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群体性事件为主。如《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政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政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政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政”为例,每年“公共财政”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政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题“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004JY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强化措施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以实验研究法作为基础提出的学科研究法,现阶段,不少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例如心理学科。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经典的论证方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区域无法有效使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实验法的缺失。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与特征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相关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而发现因果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验。虽然非实验法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存在一些限制,但是在使用时并不存在局限性,在实际的实验研究法中调查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实验研究法常用到的思维方式是逆向思维,即在开展实验研究时,研究人员始终都存在“假如此事没有发生,那么它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该思维方式,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构建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相比较,实验法可以人为地对实验变量进行操控,并对其他干扰因素进行控制,效率相对提高许多。因此,实验法具有非实验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构成因果关系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先后、公变以及不存在干扰量[2]。在这三个要素当中,首先,变量之间的发生是存在时间先后关系的;其次,变量之间的变化应当是相关的,有着共同变化的趋势;最后,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不是由于其他量的变化导致的。实验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需求,因此,此非实验比较,其更加具有研究的优势。

(二)实验研究的特征

实验研究法是在排除其他所有干扰因素之后,通过控制影响变量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关系,提取出研究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变量关系,其特征为:控制性、随机性以及操控性。这三个特征在随机实验研究法当中存在特别明显,该实验法可以将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尽数剔除,从而为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绝佳的实验背景。另外,实验研究法重在人为地对研究变量进行操控和干预,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对研究变量进行调整,观测不同数值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二、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策略

(一)基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的强化策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变量相关关系的论证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方法,仅仅依靠了解实验方法的理论和实验变量的状况是无法进行论证的,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下面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对强化策略提出建议。实验研究方法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即以理论判断验证为研究目标,在特有的或者是认为创造的实验研究条件下,通过科学仪器设备,对相关研究变量进行控制和干预,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3]。上文我们说过,在进行实验研究是通常采用的是逆向思维方式,即常用的理论验证实验研究方式是理论假设方式。实验法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成为科学研究的景点方式,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通常是以人为的手段对变量进行调控,尽可能地减少其他因素对因变量的干扰,通过调控变量值取得不同结果的因变量,通过对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实验研究法具有随机性,保证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线型,保证了因果变量之间的普遍性。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实验研究法最大的问题是其外部效度问题,指的是将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类推到实际的社会情境当中或者是其他母体环境中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环境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很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失效[4]。对此,我们认为,通过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我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而非其外部效度。具有社会科学实验研究,其外部效度问题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实验研究的结果,实验研究本身的目的是通过人为地操控验证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从而对一类的事物进行推理论证。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时,只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因果关系推论,不应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布式推论或者是结构式推论。

(二)基于公共管理实验方法学科特征的强化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去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论证方法,部分学科甚至已经形成了对自己学科最为有效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科、社会经济学以及政治科学等。在公共管理中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在汲取这些已有专业实验研究方法学科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者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特征。要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需要研究人员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形成具有学科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以“根据问题中心,采用公共管理的思维方法”为研究策略,以公共管理真实情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心,以公共管理的总体状态以及内在因素联系作为基础,构建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的理论框架[5]。每一个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不同的,公共管理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应当是,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恰当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建立公共管理的框架结构,以恰当性作为框架中心目标,其构建方式为:因素—结构—功能,也就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该关系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在构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特征之后,在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公共管理的特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现阶段,部分学科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已经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成熟,与其发展早期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强化公共管理科学实验研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寻找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

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

随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的不断推广,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实地实验和调查实验越来越多,针对各地需求开展不同目的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推算出其附加价值。实际上,在中国国情下开展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可供研究的题目种类也十分多。随着我国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第三方项目评估的兴起,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在公共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评估,预算其价值并进行风险控制。另外,处于发展和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与其他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利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展开,即我国的体制改革优势为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每天在不同地区都要开展各种政策实验与管理创新,这些实验管理创新都为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中的自然研究与准实验的展开提供了背景条件。例如,我国大量推行的定点管理实验,这些项目为实验研究者运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条件。公共管理实验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难以展开,如2013级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广告系的硕士生们运用“清推”方式开展的“凭借公益广告的力量改变市民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实验研究活动,在排除其他变量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外,通过对不同标语对人们践踏草坪以及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影响,看哪种标语对人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具有强烈的制止作用。该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并没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通过该实验研究可以为城市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挑战

现阶段,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仍然较少,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公共管理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例如,《管理世界》在征稿启事中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发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虽然没有限制实验研究论文结果的发表,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验研究却做出了限制。另外,部分专家学者仍然未曾认可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认为实验法只能在实验室案中应用,并不认为我国的改革和试点均可以采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研究。要想推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在我国的应用,首先需要转变研究人员的传统思想,在实验研究中曾发现,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较之文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更加容易能够接受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的应用。因此,增加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文理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推广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语

公共管理学科由于其自身环境较为复杂,研究结果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失效的现象而引起争议,但是基于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法本身就是对相关关系进行论证,从而对系列事情进行类推得出相关结果的方法。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工作者们应当根据汲取现有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以我国社会环境作为实验条件,实验探讨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提供有利依据。

参考文献:

[1]景怀斌.专栏导语: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几个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5,(3):120-125.

[2]马亮.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4):13-23.

[3]王永明.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93-95.

[4]马亮.公共管理改革和公共服务绩效:来自中国大部制改革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4,(2):45-56.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3篇

关键词:学科发展史;双语教育;公共管理学

1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史及其教育原则

学科发展史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通过学科发展史教育能够促使学生较为完整地了解学科的发展背景,以及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的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曲折过程,这也是科学探索的规律。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缘起时期、制度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新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等发展阶段。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发展简史,才能够让学生更具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专业心智品质,所以在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中学科发展史的教育不可或缺。

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形成于十九世纪的美国,它的缘起与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所谓文官制度是指政府雇佣(多为终身雇佣)有专业技术和行政事务处理能力的文职人员为政府工作而形成的制度。他们能够处理社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这些公共雇员能够维持政府机关的运转。美国的“政党分肥制”引起了社会和民众的不满,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每一位新总统上台之后大量任命自己的亲信,这不利于行政的连续性。在社会公众的呼吁和要求下,1883年彭德尔顿法案在国会通过,美国文官委员会重新建立起来,从此联邦机构逐渐地走向了非政治化的轨道[1]。由于政治和行政正式分开了,所以行政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才得以发展。我们可以把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一文看作是对美国文官委员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政策理念的概括。古德曼和威尔逊的著作和论文可以看做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奠基。

二十世纪初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而马克思韦伯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使学术界的研究方向集中到了官僚和官僚制度方面,时至今日这都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此之后,行政管理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2]。20世纪60年代,沃尔多致力于重拾行政中的价值因素,他一生都反对将公共行政看做行政机器,他反对摒弃行政中的价值因素,因而在学科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弗雷德里克森继承了沃尔多的思想,他以“社会公平”作为行政学和政府的核心价值,反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及行政学研究的价值中立。而罗伯特登哈特认为以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只会引导人们关注达成既定目标的手段,而忽视对目标本身的关怀,提出了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新公共服务思想[3]。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政府只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其主要只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把社会公众看做顾客来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史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在学科发展史教育中应着重介绍学科发展的背景,学科的理论发展其实都源自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比如要让学生了解上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滞胀”与新科技革命的爆发催生了行政学科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取向。这样学生才更能理解学科的理论的发展及其转型。第二,在学科发展史教育中应注重英文原著的解读,许多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著作至今都没有被翻译成中文,比如沃尔多的《行政国家》。这种情况使得专业教学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第三,在学科发展史教育中应该注重理论论战的介绍,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数次论战,才形成今天的理论格局,让学生了解这些论战的情况有利于他们理解今天的学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双语教育在学科发展史中的作用

双语教育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专业教学,通过第二语言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双语教育即不同于通过母语来讲授专业知识,又有别于单纯的语言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中不应简单地视为一般语言类课程,而是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所以不能把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当做外语教学的辅助课[4]。公共管理专业双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知识,而提高外语水平只是其附带效应。在该领域我们仍需要吸收大量的外文资料,在大学课堂中更多地运用双语教学,培养更多的双语型专业人才,能促使公共管理学科更快地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专业教学中,外语技能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或者翻译的工具,而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学教育中使用中英文双语教学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他们更多地接触和理解英文原著,理解学科核心知识的精髓,培养他们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心智品质。通过双语教学,让大学生掌握应用外语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外语来掌握和运用公共管理学的专业知识。

我国在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和教学方面都处在摸索的阶段,而西方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在出版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专业课的原版英文读物,在专业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英文书籍和文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中国的公共管理还需要从英文的经典原著和其他英文资料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才能加快自身的发展。所以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应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地推进双语教学。

3 双语教育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史中的应用

相对于以前的学科而言,公共管理毕竟是一个新的舶来品,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研究过程中,中国的学者以及学生都需要吸收更多的原始知识,这就凸显出双语教学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科发展史的教育和双语教育都不仅仅只存在于一个阶段,而是要贯穿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始终。在本科的学科发展史教学中适当加入双语教学,使学生从母语逐渐适应本专业的外语书籍和资料。而在研究生阶段增加外语教学的比重,从母语教学导入,在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逐步尝试与国际专业教育接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先设置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首先让学生熟悉公共管理专业词汇、句式、常用行文结构等等,再把这种专业英语教育扩展至其他专业课程,将不同课程的内容双语化,在推进课程双语化的同时深化和扩充专业英语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内容要重点介绍学科的发展背景和历史,让学生通过专业英语课程阅读本专业的英文原著。学科发展史中的双语教学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以便让大学生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获取外文资料中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以及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而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我们不仅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本科生阶段也都离不开对学生研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也是公共管理双语教育模式中很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公共管理专业是从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而来的,虽然今天这两个词常常被混同,但是较之以前的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内涵更为宽广。它既包含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基础,又借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工具,在方法论上逐步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双语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掌握了专业基本外语技能的基础上,既要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外语能力获取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有相应的外语能力掌握新的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需要吸收和消化大量的舶来知识,在经济和教育高度国际化的今天,专业知识的双语教育更显重要。以外语为媒介介绍国外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著作和前沿理论是我们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所应做的。许多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比如威尔逊和沃尔多的经典作品,至今都还没有被翻译成中文。高校老师在上课时使用的翻译大都是自己个人对原文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常常受到个人认知的阈限,从而导致学生对原文的理解都产生偏差。消除专业知识学习中“语义偏差”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原文,开设专门的经典著作课程并使用英语原文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对原文产生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原文以及原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但是并没有直接翻译这些内容或者代替学生思考和接收知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是自发的和新鲜的,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准确,但是可以减少语义偏差所带来的影响。

在其他的课程中穿插双语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案例教学在专业英语中也十分重要,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英语技能。公共管理专业的案例来源很广,由于公共管理的基础学科包括了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所以管理学案例、社会学案例和法学案例都能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所用。管理学和法学案例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时事英文案例也容易获得。案例不仅能够说明理论问题,而且能使教材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体现和运用。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实践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讨论,既能够拓展与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增加专业词汇量,锻炼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公共管理学的时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科发展史的教育中使用双语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外文文献研究能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论问题和新的实践创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历史演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4).

[2] 孙勇,孙华斌.公共管理理论流派综述与研究启示[J].商业时代,2011(1).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4篇

从理论上看,政府治理与改革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领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就是对政府治理与改革实践的研究。而从实践上看,改革是政府管理的永恒主题。为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履行职能,政府自身总是处于不断的改革与变化之中。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政府治理变革已经成为波及全球的巨大浪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转轨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治理与改革都处在激烈的变化之中,并逐步形成不同的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往往被描述为所谓的“新公共管理”的管理改革运动,它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益)目标。这场改革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光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图景,它突破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原本不可逾越的鸿沟,使得以企业精神再造公共部门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径。其实,即使在西方,也没有统一的治理及改革模式。着眼于改革内容,西方政府治理有多种模式,例如,英国学者E•费利耶划分出四种治理模式:效率驱动模式、小型化与分权模式、追求卓越模式和公共服务取向模式;皮特斯提出四种治理模式,即市场化政府模式、参与型政府模式、灵活性政府模式、解除规制政府模式。就区域而言,当代西方形成了如下几种有典型意义的政府治理模式:一是英国或英联邦国家模式,即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二是北美模式,主要包括美国的“企业化政府”或“政府再造”运动为主和加拿大的公共服务改革(或更准确地说,美国和加拿大有各自不同的模式,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三是欧洲大陆模式,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行政现代化运动;四是北欧模式,斯堪的那维亚各国的政府改革尤其是福利国家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在西方(地域意义上的)之外,世界其他地区的政府治理也处于变革之中,并且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有区域与国家特色的治理类型及其模式。较有典型意义的有:东欧模式——前地区尤其是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国的体制转轨与改革;拉美模式——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的治理改革(尤其是近十年摆脱“拉美陷阱”的努力);东亚(及东南亚)模式——以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亚洲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治理与改革;南亚模式——以印度和不丹为代表等等。“治理”或“公共治理”是当下流行的术语。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多元、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日益多样化的政府组织形式下保护公共利益,如何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以灵活的手段回应社会的公共需求。通过对政府治理与改革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各国学者开始更加关注于公共服务的结果取向、倾向公共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责任分散的治理手段来构建一个“服务型政府”。国外政府治理与改革的实践为其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推动了政府治理与改革的理论发展。

政府治理与改革理论也逐步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主流,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共同关注。在政府治理与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既有学者借助公共选择和新制度主义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和方法,对公共部门加以深入的分析,用市场理念和市场机制重塑政府管理体制和过程;也有学者以民主政治理论为依托,强调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关注公共精神的实现。不同的研究路径推动了当代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结构的重塑和理论重心的转移,为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可以说,无论是理论进展还是实践变迁,国外的公共治理体系和政府改革模式都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政府治理与改革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研究素材和实践的经验教训借鉴。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同志反复强调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当代国外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改革和治理方面产生了大量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等新理念和战略的提出,为我国构建新型的公共治理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我国公共治理理念已经从强调经济发展转到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总理指出:“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2008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上,总书记强调说,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最近,在今年2月19日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实际上,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意味着我国的政府改革要以社会的公共需求作为内在的规定性,以更为柔性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公共治理方式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的阶层、结构、运转方式乃至观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变迁,客观上需要我国构建新型的公共治理体系,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市场经济构成社会运行的基本面,复杂的分工、交易系统促进了经济生活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使得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结构阶层化、社会关系复杂化。这种情况扩展了社会的多元需求,激化了政府财政资源稀缺的压力,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强公共治理体系的建设,通过不同治理结构和特定管理自的结合,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要,并为民众提供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及行政体制改革。经过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逐步规范,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治理与改革模式。而近年来,我国政府治理与改革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大部制”改革以及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协调、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政府间关系调整与权力下放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改革出现了许多创新尝试,形成了不同的改革模式,如深圳模式、顺德模式、晋江模式、富阳的专委会模式、神木、吴起的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实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等。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及经济社会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政府治理与改革的创新研究。必须跟踪政府治理与改革的理论前沿,探讨政府治理与改革的约束条件、激励机制、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政府治理与改革的战略和策略,治理与改革的重点层面、突破口和推进方式,国内外政府治理与改革创新的经验(以及不同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政府能力与执行力建设,治理与改革的公共性与合法性,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织人事制度改革与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治理与改革中的公民参与,国家与民主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政府治理与改革的创新研究有助于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两者的结合更加紧密、相得益彰。

由于传统的政府理论往往注重从应然的角度对政府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却忽视了实然角度的经验研究,容易产生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政府治理与改革理论的研究应更加关注治理与改革实践的实然层面。通过对政府管理实践的细致考察,使公共行政的应然层面趋向明显。反过来可以对政府改革与治理的实践起着导向作用。而政府治理与改革现实的发展,为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系和实验地,促进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大”问题

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及理论创新必须关注“大”问题或学科的核心问题。粗略地说,构成“大”问题有这么几个标准:一是千百年来长期备受关注、备受思考的问题;二是大问题是单一学科不能够解决的问题;三是反映时代精神,是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回应。我认为,当代公共行政领域需要认真研究的“大”问题有:

(一)公民在公共行政中的角色问题

公民、公民资格、公民精神。在公共行政中,公民应该如何定位?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公民视为顾客,新公共服务理论将之视为“主人”。我国将公民视为国家的主人。公民是公共行政的主体还是其他?那么在公共行政中,公民到底是什么角色?在中国特色环境下,公民角色应如何发挥?如果公民是位精神病人,那他还是不是主人以及如何作主人的问题。中国老百姓正在转型:由臣民——准公民——公民转变的过程。如何培养积极的公民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问题。有学生问我政治意义和行政意义上的公民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政治上的“公民”和行政上的“公民”其实没有严格的划分,各个学科之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公共行政对公民的研究更注重公民的角色如何发挥。按照OECD的标准,积极公民培养与角色发挥,即是做知情的公民、代表的公民、协商的公民、参与的公民、自治的公民。周志忍教授则说:我国公民角色在改变,传统的研究注重政治领域、政治意义上的公民研究。传统的代议制存在风险,因此需要公民自己参与公共事务。在我国应该称作“准公民”,因为我们的“公民”与西方国家的公民在权利上存在差异。当前我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理顺行政权力。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是严重扭曲的,最明显的就是权责的不一致性。中国行政中最重要的是体制的梳理及权责的一致,要在行政上集权以提高效率和执行力,但在政治上是民主。而中国现有状况是运用行政上的民主来弥补政治上的不民主,这就导致了实际运行中更加的扭曲。还有学生提出如何实现从臣民到公民的过渡这样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对于公民的培养,“重要的还是要教育公民”,我们要通过何种制度设计可以使公民的参与达到我们的预期。例如,知情的公民,我们如何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如何定义知情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知情与隐私之间的界限。当今我国的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倡导的阶段,而是进入了如何落实的阶段。

(二)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利益导向问题

目前,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是否存在“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到底是什么,应当如何加以界定。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分界在哪,是否有明确的分界加以划分。其实,对公共利益的研究并不是要严格划清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而是如果公共行政中真正存在所谓的“公共利益”,那么应当如何通过良好的行政实践加以体现,即公共行政应如何发挥作用去实现公共利益。

(三)公共行政中的公共行动问题

早期的公共行政研究的是在一个组织的内部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操纵,而现在的公共行政强调的是集体的行动,而非组织内部的操作或操纵。由于当今公共事务的复杂化、客观环境的动荡性,单一的组织是无法完成这些事务的处理工作的,使得公共行动并不是简单的个人、组织的行动,因此需要集体的行动,进而形成一个“行动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多重角色,从横向看,要涉及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传统公共行政中往往忽视对立法和司法部门的研究,在当前我国公共行政研究中,往往会忽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从纵向看,公共行政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政府、企业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应如何发挥作用?公共行动网络应当如何加以构建?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公共行政中多重角色之间的互动问题

多元行动者所构成公共行政活动中,多重角色如何进行互动,互动的基础是什么,互动的正当程序是什么,互动机制要如何构建,互动的边界是什么,各个多元行动主体又是如何与“公民社会”进行互动的。有同学提出了关于中国公共行政网络及其主体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用别人的框架来分析我们的问题,西方不一定就是标准参照系。我国的政治和行政环境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必须要重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优势之一。周志忍教授补充说:历史就是个平行四边形,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产物,在我国,很多重大决策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决定,而政府是执行决策,党的作用不可忽视。

(五)公共行政中的公共责任实现问题

总的来说,公共行政的研究可以概括为“道、法、术”。“道”是指公共行政价值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是否存在一套普适性的价值标准)、公共行政方法论(公共行政有没有自己的特定研究方法)、公共行政知识论(公共行政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公共行政的知识是什么类型的,是科学还是艺术,或者是其他;关键问题是公共行政的知识如何应用,注意知识的应用环境问题)。“法”是指一系列法律、政策和制度(尤其要重视基础制度的研究),特别是关注针对现实问题的“政策工具”选择。“术”是指相应的管理方法、手段及工具的研究,尤其是寻求正确的治理工具。有同学问我,公共行政的研究中,除了“道”、“法”、“术”,是否可以再加“势”(即公共行政研究应该以特定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为背景)的问题,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在公共行政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中,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特色,但要在我国当前体制及现实状况下来研究具体问题。研究者在看问题时心态要好,要积极探讨,中立客观、冷静分析、理性对话。

三、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公共管理的知识积累与理论创新必须要高度重视研究方法的训练。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真正学到的知识是一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忘掉的是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积淀下来终身受用的是对事物从不同视角的解读和研究思路。在当代,各学科交叉融合,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要有意识的培养对于现代化的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尤其是学会运用数学、统计学及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关于理论创新,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要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写好研究综述,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找到目前研究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研究方法的欠缺等找到问题,然后设计框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才会对学术界有所贡献。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及理论创新首先要解决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过程或程序包括找出问题、确定研究视角、选择工具、概念化操作化、确立指标、收集数据以及量化分析。我着重指出如下几点:

(一)研究的问题导向性

现实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学术研究价值。某些重大的、有影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弊端并不能构成学术问题,对社会弊端的陈述也并非研究综述。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现象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只构成对有价值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社会背景而存在。所以现实问题与学术研究问题往往不能单纯的划等号。学术研究中的问题要从现有学术研究的成果中寻找,阅读大量的文献是最底层意义上的首要工作,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要对学术有所贡献必须要大量阅读、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然后在整合文献成果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研究成果中缺失、不足或偏颇的理论切入点,选择研究视角,理清研究思路。问题意识的自觉性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增加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要学习别人是怎么提问题的,怎么梳理、评价和逻辑推理。

(二)研究综述的写作

在做文献综述时按照主题(ByThemes)来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同时你所分析的重点要放在与主题相关性高的文献上,广泛收录,深入细化。在文献分析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文献分析不仅仅是按照现有研究的时间顺序对作者与书名进行简单罗列,而是要以研究主题为线索,进行主题梳理(如概念、意义、论题分类、实践应用……);其次,文献述评中切忌使用“现有研究不系统、不深入”这样的说法,系统性是在引入介绍新领域时就可能达到的,除非所研究的领域真正是一项空白,否则几乎所有研究本身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几乎所有学科都欠缺深入的研究,研究都是有待深入的,因此,这样的综述没有意义;此外,文献综述的写作切忌仅从二手资料获得相应的观点,而不去查阅原文;最后,文献综述的内容要与自己研究的主题具有高度相关性,评价文献综述的好坏也要看文献梳理与主题的相关度高不高。

(三)研究范围的确定

研究范围一共分为大致三种:大题大作(例如,韦伯的《官僚制》、马克思的《资本论》等);大题小作(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小题大做。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经历了30年的发展,面上的东西已经很多了,把小的问题搞清楚了,大问题才能搞清楚。找到一个小的视角或主题进行深入分析)。而前两种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并且需要相当的天赋才能完成,而对于大部分研究生而言提倡小题大做,深入研究。在回答大问题之前,要先把小问题搞清楚才可以。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从小题做起。学术共同体也有“白领与蓝领”之分,第一种模式非大家而不能胜任,第二种模式是目前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能力达不到的。至于后一种是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作的。从“蓝领”到“白领”的过渡也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否则搞学术就成了一种“奢侈品”。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

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着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 公共管理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理解,公共管理实践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理论则是指探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活动规律的学科体系。现阶段,伴随着市场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应当不断推进其在信息化、社会化、本土化及全球化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

论文关键词 公共管理实践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服务 全球化 本土化

一、引言

公共管理既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研究。作为一种实践的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他公共组织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作为一种研究的公共管理是指探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价值定位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在内的公共管理学科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受我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公共管理问题渐趋个性化。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并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的挑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的公共管理得到迅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电子政务等新兴科技兴起,公共管理日趋公开、透明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政务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政务进一步推动了公共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政府公共管理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电子政务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新形式和新手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我国公共管理的方式和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社会中,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垄断信息,这对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运用也日益增多。1999年,我国开启了“政府上网工程”,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逐步建立,公开的内容也不断增加。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

(二)社会发育程度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

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实践是政府包揽一切,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客体的社会公民缺少选择和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与途径,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体多元化的利益格局逐渐形成。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我国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社会的主体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企业不断发展。

社会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既包括作为核心主体的政府,也包括由非营利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还包括企业和公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如何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意愿成为公共管理实践的重大挑战。

(三)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全球化对我国的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提出新的挑战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发展,资本、知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各国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我国传统的公共政策大多是按照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而制定,缺少对国际环境的考察;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就必须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则和要求,在此环境下制定符合本国实际需求的各项政策。在公共服务方面,我国传统的公共服务垄断现象严重,服务效率低下;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就必须按照WTO的规则开放某些服务领域,打破公共部门的垄断,创新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和手段。

(四)我国的经济社会有其特殊性,公共管理实践应讲求本土特色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是公共管理的要义所在。现代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多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对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对于各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状况有相似之处,经济领域的公共管理实践因此也有其共性,这些问题基于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然而在政治等领域,我国又有其特殊性,公共管理实践因此也有其个性。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发展十分不均衡,差异很大,因此我国的各区域之间也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共管理应理论与实践当讲求本土特色,将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五)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公共管理创新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就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种公共问题日益复杂多变,并呈现出网络化、技术化等的新特点;就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政治联系日益紧密。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就需要我国对公共管理的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三、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面对电子政务的兴起、社会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化以及公共管理的本土性要求,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应当不断推进其在信息化、社会化、全球化以及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

(一)公共管理理论的信息化研究

电子政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实际运作方式及社会民主制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和机构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也增进了公共组织、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

在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都将面临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公共管理理论要深入研究信息化将如何更好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电子政务成为公共管理新方式的背景下,公共管理的信息化研究变得日益紧迫。

(二)公共管理理论的社会化研究

公共管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政府的公共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一方面,政府要改变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将一些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公共组织转移;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决策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因此应促进多元主体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合作。

公共管理理论的社会化研究对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公共管理理论构成了挑战。一方面,社会化研究要求对政府公共事务的类型和性质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社会化本质是公共管理民主化,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对民主、公民权利进行剖析,并对如何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进行分析。

(三)公共管理理论的全球化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相应地,在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中,我国应重视公共管理的全球化研究,推动理论的革新与发展。

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政治参与体制,是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议题。其次,全球化推动我国传统公共政策理论的变革,在政策环境研究时,要更加注重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再者,公共管理理论要进一步深化对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及其能力的分析,推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及手段等方面的理论发展。

(四)公共管理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公共管理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本土化研究有助于在我国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下促进公共管理实践的成功;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的本土化研究有助于丰富公共管理的理论体系,促进学科水平的丰富和发展。

为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要认真把握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尤其要学习公共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这是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中总结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公共管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形成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中国风格”。

(五)公共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在国际、国内的政策环境下,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公共管理理论信息化、社会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公共管理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并通过理论的创新和指导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

一方面,要注重包括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社区治理等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面对我国日益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结合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要在明确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不断创新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为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7篇

【论文摘 要】公共管理硕士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本文就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做出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第8篇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化下新区域主义的崛起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主义(Regionalism)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区域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组织结构的重组,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进一步崛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诺曼•D•帕尔玛教授在论著《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地区主义》中首次提出新区域主义概念,主张通过“多方面的”、“开放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合,建立全面协调发展的国际新秩序。[1]新区域主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形成了热潮。在新区域主义的推动下,当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大都市区为重点,通过构建大都市区的各种制度、政策和管治机制,实现跨行政区管治的“大都市区域主义”和“大都市区域治理”改革正在进行。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层次政府和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利互动关系”(Newman,2000),通过区域各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和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利用区域资源的“区域治理”理念和区域合作实践蓬勃发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协议”正在盛行,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超国家联合体“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国缔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与欧盟遥相呼应的宏观区域联合体;东盟“10+1”的区域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2]跨国界或跨境的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如“中华经济区”、“新—柔—廖成长三角”、“澜沧江—大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兴未艾。显然,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全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了迎接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当今世界的新区域主义方兴未艾,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正在蓬勃发展,这给我国政府和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打造区域间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专门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二)国内背景:市场化下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与区域合作的推进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代表A•斯密认为,当自由市场经济发轫之际,政区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对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迁往其他国家,从而促进国家间政区竞争机制的形成。因为“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而资本则容易移动。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产所在国的一个公民。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很可能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着于哪一个特定国家”。[3](P408)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开放化的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已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形形的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恶性竞争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之间追赶式的激烈竞争此起彼伏。这表明,如何趋利避害,规范区域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区域间的良性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时,如何应对经济市场化下大量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也是区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公共问题相对单一,公共事务比较简单,加之社会处于一个封闭发展的时期,因而国内某个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能够在自己的管辖权内较为得心应手地去解决和处理其内部公共行政问题,生产和供给相应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而无须寻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已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逐渐凸显,并有复杂化、多元化和规模化之态势。[4]如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环保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地区稳定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等等,已经远远超出单边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个地方政府进行的单边公共行政已无法应对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而相关区域内由双边或多边的地方合作或联合治理便提上议事日程。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省际间、地区间的合作,如“长三角区域合作”、“环渤海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等正在蓬勃发展。[5](P10-11)这需要从区域公共管理的层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区域合作机制、联动机制等,以共同应对解决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

二、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该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如中山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率先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了《广东行政改革研究》、《香港行政管理》和《新加坡行(市)政管理》等著作和发表系列论文。二是政府间关系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如林尚立的《国内政府间关系》、谢庆奎的《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薄贵利的《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和辛向阳、董辅乃等学者的研究。三是行政区划研究。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在《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中国省区经济研究》等系列论著中,明确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省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等。[6]此外,区域经济学有大量的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这类研究多侧重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或从某一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定位,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从1998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山大学相继在行政管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重点学科设置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如《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等10多部论著,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发表了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有关论文观点已被全国不少重要刊物引用。这些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明晰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路向,构建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国内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1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对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探讨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随着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如“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竞争关系研究”、“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等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三是流域治理的研究。流域治理是典型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近年来,已有若干篇博士论文围绕“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珠江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和“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还有不少学者就“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总体上看,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发展,其学者社群也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尤其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区域政策工具研究目前还几乎是空白。二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大量区域公共问题,如大都市区治理、不同功能区域的管理、流域治理、跨界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以及区域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等,目前还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三是国内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注中国,采用的是中国问题研究法(sinologicalapproach),而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尚关注不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地比较研究。

三、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前瞻

(一)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

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进行深入地研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如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运用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大都市区治理模式,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发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等。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尚较为薄弱。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

一是大都市区治理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7]都市区的出现,使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并借鉴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区治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城市群的治理研究。与欧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是大城市群。在大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相互的交流和交易的活性化是大城市群的活力所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大城市病,是区域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

(三)区域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从政策效应看,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区域政策尚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8]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四)流域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如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清水江水污染问题、太湖蓝藻问题以及新安江、东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等。流域治理涉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问题研究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从2004年开始,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基调就已经定下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明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三鹿问题奶制品事件。[9]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也缺乏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而往往以简单化的“区域封杀令”为首选。如200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宣布全面封杀广东潮安凉果事件。[10]可见,跨区域、跨行业区域公共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值得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六)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显然,如何实现这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区域公共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等。[11]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发展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形成了区域发展中的落后地区。如何完善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扶持机制,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七)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

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可见,区域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制度、政策鸿沟和壁垒是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协议轻实施等问题,使区域合作和协调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