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校论文

高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9:21

高校论文

高校论文第1篇

高校工会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目的相统一。总的来看,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充分立足于校园,吸收社会文化的营养,培养出文化层次更高、文化分为更浓的体系,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先导和优秀文化体系的传播者。工会的基本任务与目的与此一致,也要通过建立优秀的文化活动,实现繁荣文化、丰富文化的任务,这无疑与校园文化的主旨相契合。我国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就要求高校提高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只有健康、完善、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高校工会担任着引导教职工的重任,校园文化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式。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文化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的综合建设,高校工会在这些方面能够发挥出它的优势,促进校园文化的完善。

2利用工会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工会的强项在于宣传与组织,通过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竞赛以及优秀的教师榜样能够提升教职工的职业认同,能够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并向校园和社会传播正能量。合理的利用工会这一属性和特点,能够有效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工会自身应该认识到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配合相关方面完善校园文化的建立,同时工会还要在一些方面进行把握,确保校园文化的建设朝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工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十分强大,要坚持对校园文化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坚持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按照社会注意前进方向,配合多种手段对校园文化方向进行指引。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和认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性人才。

(2)突出校园文化的教育意义

尽管不同的校园文化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搞笑的主要宗旨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因此校园文化的重点也要体现在教育意义上。当期形势下,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以提升在校学生的文化思想水平和教育水平作为己任,利用马列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对校风、学风进行规范,始终将培育人才放在重要位置,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3)把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性原则

尽管校园文化的基本准则是积极、健康,但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性导致其保留了一部分的传统特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校园文化要善于吸收社会中的改革创新精神,丰富自身的文化体系,将新思想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极大的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师生自觉遵守校园的一些传统习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受到校园文化无形的影响,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和纪律。工会如果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帮助把我校园文化的传统性原则,将会给高校校园文化的建立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工会在组织各项活动时,要做到正确处理校园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明确工会活动中的各项原则,确保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知易行难,高校工会严格遵守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才能完善健康、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3结语

高校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师生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高校必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真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与行为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富于创新意识的思想观念。 

文化提高人的知识素养,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属,延续着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保证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有力支撑。高校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①“高校校园文化沉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所大学其实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个学生进入大学能学到什么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受到文化的熏陶,被浸泡成一种人才。”②因此,分析和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已成为我们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文化能对师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并能对其思想行为产生激励、诱导和规范的作用。 

1.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和熏陶大学师生。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教风、学风及师生道德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着大学生的心灵和情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进的、科学的和生态的校园文化陶冶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后的、愚昧的和腐朽的校园文化将会培育出低劣品德。重视校园文化这一陶冶、熏陶功能,用高雅的、科学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和熏陶学生,对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校园文化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师生。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人格的展现,表现为校园内师生员工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高校校园文化体现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既服务于社会又引领大学前进,即代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容,对校园师生员工起着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这是由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我国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胜。 

3.高校校园文化可以规范大学师生的言行。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离不开必要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总是与相应的组织制度及价值观念紧密相连,形成明显的高校制度文化。规章制度对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校园文化对人的规范约束与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虽然也靠成文制度的硬性约束,但主要是靠不成文的风气、道德等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减弱了硬约束对成员心理的冲撞,能够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规范与约束效果,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育人效果。 

4.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集群需要和归属需要,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师生主动参与其中,有助于构筑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处于一种安定、愉快的人际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效率的信息接收状态,而这种良好的信息接收状态是校园主体接受和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前提。 

5.高校校园文化能将和谐文化辐射到社会。校园文化不只在高校内部起作用,而且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社会上。先进的校园文化通过毕业生进入社会或教师流动到其他行业而辐射到社会的各行各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校园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作为群体的榜样,对群体的成员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从而达到传播先进、辐射群体的效果。高校培养出来的大批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他们的工作实践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重视不够,所处的宏观位置不适。目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都由学生管理部门完成,着重强调其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 

2.高校教育者过于现实,使得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产生游离。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所放松或流于表面。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很多大学生都觉得思想政治课容易过关,不需要听,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背。教师强调理解,学生似乎也都无师自通,什么道理都明白,考试也是各有各的办法。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和部分教师心中,似乎变成了“无意义”和“多余”的内容。这会对学生、国家的未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高校忽视教育的自身特点,盲目或过多地与社会“接轨”。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育人的过程中,高校如果一味地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长远来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当前,很多高校忽视了教育的自身特点,把学校看做一个小的社会环境,迎合上司、阳奉阴违等现象也经常出现在校园中。这种“文化”较多地存在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层面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但危害巨大。 

4.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虽多,但缺乏新颖性。校园刊物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刊物的内容偏向、发行数量、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文化的发展情况。然而,校园刊物数量少、质量不高,学生对刊物的兴趣不高,而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活动却非常受欢迎。大部分学生抱着锻炼交际能力、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参与,其学术性、社会性、娱乐性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缺乏自身特色、缺乏社会影响力是社团活动的问题所在。 

5.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在大学生中实施困难。高校在制度上的建设都能够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新生开学教育、校规、学生手册等一系列制度对于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对于新生,这些制度有利于他们尽快熟悉并融入大学生活,使其产生归属感。但事实上,校规对学生的规范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强和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文化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如下方法和途径: 

1.着力提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环境是具有巨大作用的不可取代的“隐性教材”,凭借这本教材,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地理区位、发展实际和办学特色,着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中,要体现自身特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风格,使校园物质文化散发出浓浓的生态文化气息,体现当代大学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强烈的文化渗透力。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滋生蓬勃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2.搭建丰富的高校宿舍文化平台。宿舍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生活、休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思想交流、信息沟通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场所。宿舍文化是在宿舍环境中,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在这里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的集体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高校宿舍文化。积极的高校宿舍文化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对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3.努力开拓校园广场文化阵地。高校校园广场文化就是在室外、露天场所举办的最广泛、最普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高校作为知识的聚集地,是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价值体系的发祥地。高校广场文化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文明、高尚、和谐的追求,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现象的抵制和否定。高校广场文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以其昂扬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调,体现了高校广场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广大师生从繁忙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广场大舞台,亲自参加文化实践,陶冶情操,愉悦心情,锻炼身体,扩大交往,能够充分展示新时期高校师生的精神风貌。雅俗共赏的广场文化,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都被大大缩短,表演与欣赏融为一体,高校师生往往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获得平常所得不到的情感交流和价值认同。 

4.全方位弘扬大学生社团文化。“高校社团文化,是指大学生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团活动、社团形象、价值观、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主要方面。”③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作为产生在高校这一特定区域内的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代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及高校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作为大学生需要与实践的产物,随着大学生需要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晴雨表的校园社团,也开始转变活动方式,承载了高校校园文化。社团文化进社区,能组织和带动社团成员走出象牙塔,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中融入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青年所接受。 

5.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节日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29条规定: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缓解学生紧张压抑的精神,使其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寄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注释: 

①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j].求是,2004(18):29. 

高校论文第3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政党、军队、政府、社团、学校等)。

安全是人类防范生产、生活风险的状态与能力。风险包括来自人为、自然或者人为自然组合的事故、灾害、突发事件等因素。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的安全状态和提高安全保障的能力,可以预防、避免和降低事故或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控制和减少事故灾难或者突发事件对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预防、控制、降低或减轻)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社会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子系统,是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类别

1高校校园安全观念文化

安全观念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再好的设施,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全校师生的自觉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都将是空壳和摆设。安全观念文化重在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自救、安全预防知识的普及,使安全意识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成为各项工作中优先考虑的要素,成为工作安排布署的必有内容。

2高校校园安全行为文化

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学校人员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现代高校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等。

3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文化

管理文化是指对学校组织(或企业)和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的文化,它集中体现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对领导和员工的要求。校园安全管理文化的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到科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地执法程序和自觉地守法行为等。

4高校校园安全物态文化

高校校园安全物态文化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质文化中往往能体现出组织或学校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出校园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所以说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校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物态文化体现在:(1)人类技术和生活方式与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性;(2)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等人造物及与自然相适应的安全装置、仪器、工具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

三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特征

文化性。校园安全文化能确保安全的价值观、精神风貌、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利用文化的功能提高安全思想观念。

规范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能对错误的安全意识进行纠正,并对师生错误的安全行为起排斥作用。

系统性。一是目的性:保护学校师生在从事任何活动时的身心健康。二是全局性:需要全局、全方位、各层次以及学校各种资源的参与。三是层次性:它需要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

包容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价值观、思想意识等各方面的集中体现。

渗透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深入师生的心里需要广泛地宣传,不懈地教育以及传播。

四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功能

影响功能。通过高校校园安全观念文化的建设,影响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对安全的态度和认识,强化大学每一个成员的安全意识。

导向功能。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影响校园师生的道德、伦理、观念、情感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使校园每一位成员逐步提高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其安全修养,改善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使其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安全态度和安全信念。

激励功能。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借助群众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高校成员自律,产生安全行为的自觉性。通过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安全学习和生活的思想以及观念和行为的准则,使其形成强烈的安全使命感,激励每一个人形成持久的驱动力,在校园和各组织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

约束功能。通过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全校师生思想上的扎根,以及安全科技知识被他们所掌握,使其对安全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其对安全的价值有正确的理解,他们就会自觉地按安全的要求去约束自己,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心理,树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现代安全价值观,用新的安全意识和新的安全观念指导自身的活动,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

五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发展

新世纪需要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如何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安全素质,已引起教育界有关方面的重视。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近年在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现象和理念,它和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生四年是在校园中生活、成长,校园的安全人文环境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建立完善、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即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如物化性与精神性,也具有其特殊性,如与安全相关的理念、行为规范、心理体验、语言交流等。

安全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和人类一切活动相关的。有关安全的观念、思想、情感、意志、心理、行为、自然物质(包括科学技术)等,都将以一种综合的“人化”了的精神体系出现在现实世界,它是一种有意义的现象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包含了人对自然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和人的安全价值观念。

具有精神性特征的安全文化总是力求全面、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本质,这样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保证达到自己的安全期望。另一方面,人的安全价值关系体现了对安全文化的需求与依赖。人类之所以要创造一个安全文化,就是人类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依靠物质的手段,如安全设备、安全仪表、安全工程设施、安全技术等,大大提高人类活动的安全度,这些都是必要的、积极的。如果仅仅如此,将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对安全的高级需求。人类创造安全文化就是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实现人类本质安全的目的性,安全文化是人类身心安全和健康的基石。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为维护广大师生的正当利益和保障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通过安全宣传教育、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和安全监管制度,以预防和消除在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而营造稳定、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一种文化现象。

校园是继承和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否保持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直接决定着一个校园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潜力,而这,有赖于良好校园安全文化的建立。只有全校师生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校园安全文化才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和精神力量。要真正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那么首先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将它的建设纳入到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中,做到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以推广安全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转变。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们的安全价值观,并进一步规范人们的行为。

此外,近年来与校园有关的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校内外导致学生伤亡的火灾事故有增无减,校园盗窃、诈骗等侵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屡有所闻,交通伤亡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盗窃案件成为校内发案数量最多的一类案件,约占校园全部案件的80%以上。案件的发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与高校现有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制度不够完善有关。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保障校园安全的法律,各高校在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高校论文第4篇

(一)高校在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过程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包括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两个方面。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指将人类已有文化传播到社会各个方面、传播到各类人群,延续至后代后世,并且在学习掌握前人、他人积累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实现创新。高等学校在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过程中,通过传承和创新两种方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1.高校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基,这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等一切有利于文化发展方向的知识进行吸收和继承。没有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就如同枯水之鱼无法长期存活,而在文化传承的众多力量中,若没有高校参与文化传承,想满足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体验需求,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则是无法想象的。高校在学习掌握前人、他人的文化成果,传播高深学问、前沿科技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而且将继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比如,高校的文旅学院、旅游院系向大学生传递中国古代文化风俗、民族传统,高校的环境学院向学生传授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毕业生们进入旅行社、旅游公司,设计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文化体验;民族戏曲院校将民歌、戏曲代代相传,其毕业生创办娱乐公司、编辑出版各类戏曲音像,研发戏曲网站,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开设“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课程,传承艺术品知识,促进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等等。2.高校在文化创新过程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新主要表现为知识创新。高校的知识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学科建设,通过学科研究,生产出新知识。如开展理论研究以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知识,开展应用研究以提供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的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围绕该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发出“新媒体产品创意与策划”“从实践美学到生活美学”等新课程,给社会提供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知识。此外,文化创新还包括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大量的艺术形式处于失传、灭绝的境地。高校若能创新经典艺术的表达方式,也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3年,拥有丰富艺术资源的地方高校———江西师范大学运用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段,演绎出新版赣剧《牡丹亭》,受到大批年轻观众的追捧,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可以说,表达方式创新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高校通过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概括出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形成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也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延伸和深化1.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高校履行文化传承职能过去,学科知识、精神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先辈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到后来,依赖竹简、线装书等。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为高校传承人类文化提供新平台、新载体。以前,高校不可能在教室里给工科学生逐一打开机械结构的各个部分并展现其功能,如今,多媒体课件使教师在大学课堂上以三维方式展现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实现。文化出版机构编辑出版的光盘、开发的网站,使艺术院校在校园内外都能展现京剧的各个流派,延伸了大学课堂,拓展了高校履行文化传承职能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为高校传承人类文化、拓展跨文化沟通交流的广度提供了新的条件。2.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高校履行文化创新职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在两个方面有利于高校履行文化创新职能。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扩大了高校创新知识的来源,主要表现为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融合。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多个业态(如文艺院团、电影大片、动漫节目)进入中国,为我国高校客观地评价、扬弃异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并使之成为高校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实现文化创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使高校找到了文化传播的新对象,开拓了传播我国民族文化新的范围、疆域,如对短期来华旅游的人员传播陶瓷艺术文化,借助网络平台将中国高校的文化艺术课程向全世界传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高校提供了文化知识传播的新途径。总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与文化创意产业拥有的内在逻辑,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共生互生的关系,使得高校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既有其必要性,也具备极大的可能性。

二、利用高校的职能、优势和特色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培养人才,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力资本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能,也是高校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职能。在各地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宏观背景下,占全国高校总数80%以上的地方高校应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各个层次的地方高校应分别担当起为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三个层次人才的重任。1.培养技能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这部分人才应以地方高职院校为主体,承担起大批操作层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责任。以适应娱乐文化业需求为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手机动漫工作室”“手机漫画工作室”“游戏工作室”“创意工作室”等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下学习、操作、创作,让娱乐承载文化功能,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扩散。位于南昌高新开发区的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建有“达高动漫工作室”“玩具设计工作室”“服务外包工作室”,该校学生开发的三维动画片《笛卡特警队》入选2011年第三批优秀国产动画片,在央视少儿频道“动画连连看”播出,填补了江西无动画片在央视播出的空白。2013年,泰豪国际动漫产业园入选文化部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人类已有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群体。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过程中,需要一批能够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兼有创意能力、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层次人才培养的重任应由地方本科高校来承担。在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江西省高校已经迈开了步伐。以旅游业为例,九江学院旅游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原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了庐山模拟导游实验室、井冈山模拟导游实验室、旅游管理软件实验室、饭店服务综合实验室、酒吧茶艺实验室,正在为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人才保障。3.培养研究型人才现阶段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能力十分欠缺,主要表现为高端人才、创意人才匮乏;文化业态创新不足,新兴文化业态成形于国外;国内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培养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在江西,主要是要依托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地方高校。如在发展江西旅游、建设旅游强省过程中,南昌大学等校应有所作为。南昌大学作为“211工程”高校,应为传承赣鄱文化、发展江西旅游业、实现旅游强省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旅游企业家和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2014年,南昌大学“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院”成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二)协同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科技含量协同创新是一种“拆墙运动”,指通过机制体制的再设计,拆除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建立校政(政府)、校院(科研院所)、校校(高校)、校企(企业)的协作机制,发挥政府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企业公司等多个主体的功能,其目标不仅指向生产力,更指向生产关系,释放它们各自的创新活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科技含量。通过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理论近代以来,西方许多思想和文化进入了中国各地,中华民族遭遇文化侵略。为此,地方高校应当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当地政府一起挖掘当地(村、乡、县、市、省)优秀文化内涵,与文化科研机构一道开展地方优秀文化比较研究,与文化创意产业一块研讨将优秀中华地方文化成果推向世界的渠道,探讨独立或联合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以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宝库,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理论指导。2.拓展应用对策研究,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含量目前,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实施,不应用”的弊端。这种尚空谈、不务实的纸上谈兵的状况不利于发挥地方高校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亟需改变。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英国成立“创意产业工作小组”(CreativeIndustryTaskForce)并出台《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正是得益于文化产业学者约翰•霍金斯的建议。借鉴国际经验,为了提高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率,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应该开展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对策研究,主要有:一是以横向课题的形式承担各级(如部级、省级)、各类(如旅游业、娱乐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任务,同时,以纵向课题的方式多申报部级、省部级的应用研究项目;二是通过为政府官员授课、介绍文化创意产业成功方案和经验,参与地方或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论证,提供一些能够丰富创意产业文化内涵的观点和见解;三是组织高校的专家学者受聘成为政府顾问,或以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方式发表思想观点,在大众传媒发表应用研究成果,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南昌大学的代表性成果“萍乡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江西财经大学的“安义县乡村旅游规划”,在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含量方面做出了贡献。今后,江西省高校应该继续结合江西区域特色文化如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戏曲文化、书院文化、茶文化等,丰富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含量。此外,地方高校可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以校际、校院合作的方式继续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3.开展技术创新应用,提升文化创意行业的科技含量近年来,好莱坞影片、日韩潮流风等占据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庞大市场,而我国自身的文化产品却缺乏如此的文化创造力和吸引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缺乏技术创新。就江西而言,目前动漫企业数量不多,规模效益不大,虽有动漫企业近百家,但大多数属于“工作室”,缺乏创新,全省所有动漫企业加起来的销售总额也不过数千万元[8]。如今,江西高校该“出手”了。比如,以吸引人们眼球,以能够互动的方式,将中国的国宝———景德镇的陶瓷以动漫的方式、生动的形象展现她“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的艺术气质,展现她“浴火重生”的美妙过程,推动动漫业发展;又如,江西高校可以在组织大学生参加文化创意节、动漫比赛中,采用新技术展现三清山“笑五岳嗤黄山”的风貌,助推三清山旅游业。还可以游戏方式让玩家了解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古木清泉以及礼圣殿、朱子祠等场景,或以软件开发方式重现“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美景胜境。4.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拓展文化的“宽度”在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助推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地方高校还应该把握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互补性,发扬和继承本民族自身的文化特性,实现文化自觉。为此,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借鉴良好的文化创意表现形式,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可以开展陶瓷文化传播、陶瓷学术交流、陶瓷体验创作等活动,让国外文化艺术团体和陶瓷爱好者感受陶瓷文化,观看师生现场陶瓷技艺演示,亲身体验陶瓷创作的乐趣。2012年初夏,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访华艺术交流团一行25人来到景德镇陶艺实训中心体验陶艺创作,在多媒体教室聆听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专题报告,感受中国传统文化[9]。这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拓展文化宽度的做法,既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值得推广。

(三)校企合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目的是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既促进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为企业、行业、产业提升竞争力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在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中,高校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一方面,地方高校应与文化创意企业加强联系,开设文化科技领域的跨界学科,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学科的专业建设,办好艺术、设计、传媒、广告、营销等专业,加大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培养。可以与文化创意企业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创意人才。还可以和文化企业联合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加强人才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海外文化创意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意设计、营销和管理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也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地方高校应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促进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三大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巩固提升其发展实力;集成高校的创新要素,壮大各地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三大优势行业规模;在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领域融合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各个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其他产业行业的多元融合,优化发展。通过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先锋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帮助文化创意企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此外,高校具有多学科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应发挥好经济管理学科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推动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传播的商业营销模式创新。此外,在教育国际化、全球化过程中,地方高校还应支持当地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与文化创意企业一起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输出中华优秀文化产品,共同创办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高校论文第5篇

1.1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是描述

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文化的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表述难求完全一致,其分歧源于观察角度、认识的层面、界定的背景等。归总研究,体育文化首先是一种肢体文化,是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主动、有意识进行的一种肢体锻炼活动;其次是制度文化,是在各类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进行过程中,为了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再次是精神文化,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精神文化;最后是各种物化形式的文化,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如奥运奖杯、火炬、吉祥物等[2]。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高校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3],它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体育竞赛与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教育本体,贯穿到高校教育全过程,使这种以身体活动为原初载体的特殊校园文化渗透到教育各环节,让其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造就品格毅力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环境氛围为依托、教师引导为基础、内化领悟为关键,具有依托性、复杂性、映射性、反复性等特征。

1.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的区别

高校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根据技术、技能形成的需要,同时也强调体育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体育文化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如顽强拼搏、公正,团结互助等,它隐藏在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人文实践活动之中。体育技能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体育文化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它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显著标志是:教育主体借助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等显性载体,以及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隐形载体获悉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依托性。

1.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体育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体育文化包含了所有的体育行为及促进体育发展的现象。依照这一概念,高校体育文教育包涵了体育理性文化与非理性文化。鉴于庞大的内容体系势必造成研究的重复与表浅,本研究重在对高校体育文化中的非理性文化进行教育,也就是体育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包括意志品质教育、人格情操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道德、情意、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育行为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健全人格,升华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衡量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体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否全面养成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

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特点

2.1依托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托于体育课堂、体育课外活动以及一切促进体育发展的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教育通常在教授某项运动技术、组织教学练习及课外体育人文活动中施以,体育教学及活动情景是教育实施的前提背景。它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需要以体育人文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教育目标。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载体包括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载体为体育文化教育创设了情景、创造了条件。体育文化教育之所以能依托于体育人文活动之中,是因为体育不是纯粹的身体改造过程,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除需要基本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要身体素质以外的其它素质,如勇敢、果敢、顽强等;体育活动的开展,亦需要诸如顽强拼搏、团结进取、坚守规则等意志品质及行为规范。体育文化教育因体育教学活动存在而存在,与体育技术技能教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体育教育内容[4]。

2.2复杂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教育内容体系的庞大、教育环境要素的复杂等方面。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集认识、行为为一体的教育,认识与行为的形成中包涵了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2种形式,涉及到传授、点拨、说服等直接教育方式,以及暗示、感染、模仿等间接教育方式,这些复杂的教育方式,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潜心运用与悉心接受。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容涉及了品质教育、情操教育、准则教育等3大方面,影响的是人类精神层面与行为层面,不仅教育形式方法多样,更需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适时贯穿。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环境涉及了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多个方面要素。精神文化要素汇聚了大学体育理念、大学体育精神、大学体育道德品位及发展方向;物质文化要素重在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标示及建筑场馆中倾注人文元素、渗透体育文化内涵,提高物质文化品位,实现以“物”化人;制度文化要素涉及体育文化教育的管理思想、组织机构、评价办法等;行为文化要素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师生体育热情的调动等[5],环境复杂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显著特征。

2.3映射性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2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能综合地反映高校教育与发展的状态[6]。1)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有饱满的斗志、昂扬的激情,以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这些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它与高校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能升华精神、完善品格[7];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意识。学生需要体育强身健体,更需要通过体育缓解压力、调整心情。在高校学业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体育文化活动能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减少因压力而带来的一些偏激行为,它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契合,能调适心理,形成健康的竞争态度;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促进社会活动能力的增强。教育实践中参加各类体育人文实践活动是核心,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育精神的同时,开阔眼界、加强交流,提高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与处理能力,它与高校社会适应教育目标相辉映,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实现了体育学科的教育作用,也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等相映射,共同构成了高校素质教育体系,尤其是它特殊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其它教育的不足。

2.4持久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持久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持久与影响效果的长久2个方面。文化素养的形成是长期培植与积淀的结果,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形成,不仅需要施教者进行直接与间接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还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进行选择加工与吸纳内化,首先从施教与接受过程看,就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复杂过程。再之,教育具有反复性,教育功效的形成需要外界不断地刺激,当遇到负面影响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8]。体育文化教育表现尤为突出,它本身是一项意识与行为于一体的教育,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当受到负面的体育文化因子影响时(如一场不公正的竞技裁决、一些不良的竞争表现、较为突出的不文明举止等),正在形成的某种好的意识极有可能动摇,它需要反复的、持之以恒的正面影响。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又是长久的,它是一种素质教育,当优秀的品格行为形成后,会伴随人的一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文化教育中,拼搏精神的形成,能使学生今后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富有进取与挑战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精神;体育情意的形成,能养成理解包容、团结协作、理性分析问题等行为习惯;体育规范的养成,能够以严格的准则要求自己,遵纪守法,以规则约束自己。总之,体育文化教育无论是从生活方式、精神状态,还是精神境界、人格修养等方面,教育影响持久且意义远大[9]。

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要素

3.1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传导者—教师

从体育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在实施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掌握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在传播教育信息时对接受主体的影响程度。教育者要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精神,而且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指导。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对学生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通常根据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平台的不同,灵活施教,没有硬性之规。直接影响需要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间接影响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氛围及人际关系作基础,使学生通过良好环境的熏陶,感悟体育精神、体育情操、体育准则。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化修养,又决定了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

3.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学生

这里所指的接受主体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这一时期心理和意识上有一般同龄人的共同特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富有朝气和幻想、可塑性强,但情绪、心理又不够稳定等;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较明显的求变、求新意识,情绪化的叛逆心理,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等。他们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从学习理论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接受包括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个环节,大体可分为学习体验与内化提高2个阶段,学习体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个阶段对知识是广泛的摄取,可以谓之是表象的获得,真正要变为自身的品质,尚需内化过程。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会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教师的教授、引导是帮助促进学生摄取知识,而真正产生质变的是知识摄取与内化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体育文化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体育精神与意识形成的建构者。

3.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育客体就是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内容,这取决于体育文化教育实施目标和实施对象的需求。作为接受客体的体育文化教育信息,能对接受者产生多大的影响,能否内化为接受者内在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2个方面:1)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与现实的切合程度以及其刺激的强度、重复率、新鲜度;2)信息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教育的主要内容梳理为以下3个方面:1)以培养意志为目标的品质教育,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等,如顽强拼搏、挑战征服、果敢刚毅、沉着机智等;2)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情操教育,包括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灵魂净化、情绪振奋;3)以规范行为为目标的准则教育,包括思想准则、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尊重理解等。

3.4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2类载体—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

3.4.1显性载体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首先体育的精神教育隐藏在体育技能教育之中,同时也可利用体育课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无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从体育文化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10]。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能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加强人际交流与改进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认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功所需要的责任感、成就导向和团队工作技能,能产生保持学校作为有活力的组织所需要的精神和团结,能给予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和表现社会所注重的技能和机会。另外,校际间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也可以使体育文化得到交流、教育内容得到互补与完善。高校体育建筑标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建筑文化的载体也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它的布局与建设对于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凝聚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向往,展示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是高校对外展示体育观念最直接的外化形态,也是大学生体会领略体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体育信息资讯指一切可以向学校体育事业提供信息的消息和资料,包括校内外的体育发展情况及其有关的消息、情报、指令、决策等。高校体育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它在校园中的存在形式也有很多种,如校园广播、校报、网站等,它们传播体育资讯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

3.4.2隐性载体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显性载体认识、体验体育文化,通过隐性载体感受、熏陶体育文化,再同样的经过选择整合、内化吸收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虽然最初的接受方式不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共同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在体育教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相对稳定的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的体现,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观念,是被推崇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潜伏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师生的体育热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促进体现在2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自觉并积极地适应和遵从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一致的目标、舆论标准、自觉纪律和情感体验,心理容易产生共鸣;2)高涨的师生体育热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与朝气,它感染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心,这种感染力就是一种无形的体育文化教育载体。标志性的体育人物对大学体育文化形成起着引领与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树立了榜样性的体育人物,清华的马约翰先生在该校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运动会在清华每年举行1次,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标志性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优秀的个体和优秀的团队2类,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怕辛苦等品质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外放的体现,他们的行为举止表现了学校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的作用。

3.5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

就体育文化的形态而言,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3大类别,而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又分为3个层次:外层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体育文化大环境;中间层为受教育者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看到听到”的环境,一般为制度环境;内层为受教育者亲历的,与受教育者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的环境。它类似1个同心圆,对接受者的影响和作用由内向外而层层递减。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体育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以上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设备、体育图书音像资料、体育社团及组织机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领导机构、体育管理政策、体育规章制度准则、各类体育文化方案、健身方法指南等;行为环境包括体育价值观与态度、体育竞技与人文活动、师生体育行为等[12]。体育文化教育环境之复杂,不仅是因为构成环境的因素之多,而且还因为有些环境是抽象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无声的,甚至看不到即时效果,而正是这些无形的环境要素,对体育文化教育发挥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作用。

4结论

高校论文第6篇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因其开放性的特点,与传统校园文化截然不同。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无法及时地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相结合导致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相分离,不能及时抓住学生思想动态,也削弱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导向功能,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活动在网络文化平台的全面应用相对较少,虽然很多校园活动通过微平台等新媒体公告、新闻等作为宣传方式,但全面利用网络文化平台(诸如网上在线课堂)的却少之又少;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网络平台的结合较少,缺乏创新性的交流与互动,没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校园活动。

2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传播网络正能量

在新形势下,高校在依靠传统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应积极开拓网络平台新领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媒体网络文化平台,鼓励、扶植校园内相关团体、组织、个人等建立网络文化宣传途径,有重点地开展网络文化平台的相关栏目建设和内容完善。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应在“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贴近师生网络文化需求”的工作理念引领下,在完善现有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合理整合多种网络平台并探索平台建设新模式,以打造集信息、学科前沿知识传播、网络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互动式网络文化平台。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2.1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机制

优秀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健全的机制,而机制的核心在于责任的细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大学生校园网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办法,开展文明上网倡议,对网络文化平台的运营管理、内容做出规定。通过坚持队伍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外出学习与内部交流相结合,开展网络沙龙、网络讲座、网络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保障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2.2打造专业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

为了提高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强有力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必不可少。将网络文化建设队伍的专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紧密联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既有专家教授分享的学科前沿信息又有院校领导实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既有骨干教师的答疑解惑又有学生骨干发挥带头作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是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必要保障。

2.3积极拓展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平台

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立体化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各方面的筹备下,利用“四微阵地”,逐步形成了以“学校—教师—学生—其他”为载体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增强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同时在内容的编辑和选择方面做到符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形成认可度高、影响力广的综合立体平台,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认可度。

3建设与管理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开辟精品网络文化新阵地

高校网络文化将传统校园文化和网络的创新性相结合,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的支撑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方式,较于传统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突破了建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更具广泛性、便捷性、丰富性。构建一个成功的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3.1专题网站和主题网页

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速度的增快导致现有的校园官方网站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基于现有官方网站发挥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要求,坚持引领性,构建国内时事、党建等主题网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其次要坚持国际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能能仅仅局限于关注国内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应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更为独到的思想,了解国内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后要坚持时代性,紧密联系国内时事热点与国际动态,使其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更是一种时代特征。

3.2网络文化社区

网络文化社区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源于其具有互动性、公共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有助大学生实现相互交往与沟通。网络文化社区一般包括校园BBS、微博等。而随着网络文化社区的发展,网络暴力等现象也逐渐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规范网络文化社区,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引领,构建高校精品社区文化,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实行实名制原则,通过积极宣传为网络社区健康发展、文明上网、合法办网提供必要的基础。二是要坚持精品导向原则的网络社区管理,高校教育工作者建设特色栏目,从各方面进行思想引导,促进大学生身心道德健康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以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为主的网络法纪和自律教育原则。注重将网络行为等内容纳入到新生教育以及日常教育中,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规范网络行为。坚持上述三个原则,从大学生思想的实际出发,积极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将社区建设成大学生喜爱的精品网络文化新阵地。

3.3微信公共平台

高校论文第7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其中的精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气势恢弘。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不同时期人们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不断总结以及人们哲理化的思考和认识,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人类文明精粹的代表,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她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尚和持中”的和谐之本,“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仁爱孝悌,礼谦恭让”的处世态度,“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之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伦理价值,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激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完善大学生的品格道德、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建立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宏观主导下,通过内隐的教育性因素、活动和载体,间接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渗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目的实现于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使被教育者于无形中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指导个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事态度。隐性教育能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隐性教育着眼于人的情感、意志、无意识,使受教育者在非教育认知的情况下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内隐的育人效果。具体说来,隐性教育立足于无意识感知,重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接触、存在的环境的建设,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渗透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中,熏陶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情感需求,在校园休闲娱乐中强化高尚情感的渲染,在知识技能传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在日常教育中进行思想疏导,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蕴含发展建议,服务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意志强化,隐性教育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来替代传统说教,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行动育人;隐性教育还立足于态度平衡,“消除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强调、肯定正面因素,增加、发展正面因素”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舆论导向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常有利于教育内容在教育对象心中的内化,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艺术,而德育内涵本身的广泛性也为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隐性教育作用机理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一)德高身正者———教师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敬业精神、道德品质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内化于自身而外显于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将产生积极正面的熏陶和影响。从教育的本质来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将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给学生。在思想上,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心灵的成长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来说,自己就要将满腔的爱投入在学生身上,在行为上,要将自己所传递的德育理论用行动表现出来,言传不如身教。从人格层面上讲,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切实落实教师人格对学生优秀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渗透力。

(二)专攻于术业———专业课程

这里所指的课程是学生的专业课程,专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因学校类别、专业类别不同等原因并不是全面普及的,但它可以内隐于任何专业课程中。专业课程教师应树立起育人的观念,自觉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系,如自然学科教师可挖掘中国古代领先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执着精神,人文学科教师可阐发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水平,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活动的课程学习就为传统文化的德育提供了有效的隐性教育平台。授课过程中方法上避免一言堂,追求互动的、指引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要求教师能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前沿对话,不仅在专业上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想领域、在精神文化层面也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先进的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大脑,使得文化既是先进的,又是系统发展的,让学生在道德层面上也能够接受到连贯的、先进的、又源自于传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和感染。

(三)墙面会说话———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既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传承精神。“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建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美而不露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身心陶冶功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除了校园里的建筑、布局等硬件设施以外,校园内师生的仪表等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效果。学校的制度建设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崇尚积极、公正、公平的制度文化也会给学生们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学校纪律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一种难以复制的工具。”好的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学生缺乏自觉检查和评价的习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而传承许久、不断优化的校风校训则更加彰显出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魅力,这种校风校训很多时候恰恰积淀着地域和时间所带来的传统精粹,他对学生的感染力、渗透力,可以起到群的人。

(四)知行应合一———实践活动

当代高职院校德育越来越重视实践,不论是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还是产学合作、社会调查,这些都为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提供了平台。活动或实习中,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深藏于社会中的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行动的舞台,他们可以在企业实习中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在志愿活动中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产学合作中体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所谓知行结合,其实主要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是隐性教育中的行为导引,德育的隐性教育本身就具有体验性和分享性的特征,细化来说一般包括角色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在实践平台搭建和隐性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注重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转换,而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极具人文价值的文化精粹适存于社会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内化,在公共生活中逐步转化,是最好的隐性教育的途径。

(五)时代的先锋———网络传媒

网络作为当今越来越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是传统文化必须占领的教育阵地。校园网络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隐性教育载体理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如富有内蕴的网络版面设计、彰显文化的网站栏目代替教师的生硬说教会更具有实效。上海高职院校中逐渐普及的“易班”就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一个自我追求、自行挖掘传统文化的载体,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内化水平。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也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新喜好,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成为了优秀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各大高职院校经常会在相应平台上分享学校的人文景观、校训历史、文化传统、文艺争鸣等内容,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范例。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隐性教育的手段,是一个可以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新的平台。

四、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每一位教师和教职员工都应树立育人的理念,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专注于专业学科的教学,还应承担起关注和传播人类优秀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任,一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职员工也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生活服务,更应对学生彰显传统美德。2013毕业季复旦大学宿舍阿姨给学生们的“从此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确曾忆安家,勿忘阿姨情”的毕业寄语就给广大学子上了感恩的一课。可以说全员育人理念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切实推行的基础和前提。育人先做人,教师要树立言传身教的观念,重视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而教师的表率作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元素。除了教师以外的所有高职院校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是学生都是德育的隐性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感染到学生、影响到学生。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多为他们提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将“见利思义”内隐于他们的工作思维中,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化于他们的工作行动中,将“温良恭俭、仁义礼信”内融于他们的日常服务与管理之中,才能更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高雅的气质、超然的情操。

(二)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是在德育工作中传递和承载传统文化内容、信息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德育载体的彰显更有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关于德育载体,相关学者都有了深入的研究,如校园环境、广播、网络、校园刊物、活动等方面,这些载体在今天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也应继承运用这些教育载体,同时还要根据时代和工作的新的要求不断拓展新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特别要增强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载体融合的深入性。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德育的元素,如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科学家们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人文课程中的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二要拓展校园物质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彰显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内蕴校统、外显人文”的优美环境,如肃立与学校有关的名人雕像或以有关的名人命名路牌,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三要强化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带着“仁爱孝悌”感恩家人,让学生怀着“忧国之心”服务社会,让学生以“朋友有信”的原则与人交往,让学生以“锲而不舍”造“金石可镂”之功;四要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网络的深度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内隐于丰富多彩的网络板块与网络活动之中,如上海易班中的“文化寻根”活动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感悟传统文化、熏陶自我的平台。

(三)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与选择让许多有益的德育思想被忽略或掩埋,大家更多地都集中在世人皆知的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国粹精神,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摒弃了很多儒家思想以外的优秀的可借鉴可传承的思想。所以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外,还可以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人格典范的节操修养,礼仪文化中的细节风貌,诗词歌赋中的处世哲学,戏曲艺术中的至美至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如“天人合一”与“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爱国”,如“足食、足兵、民信”与“富强”、“诚信”,“民贵君轻”与“民主”,这些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的彰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思想、“民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也为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提供了精神源泉。

高校论文第8篇

1.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可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离不开基层业余文化队伍、民间艺人,更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是整个基层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场所,聚集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培育出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他们熟悉所在基层的文化建设进程,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趋向,清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他们能够利用自身先进的思想文化发掘民间文化资源,传承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他们可作为中坚力量,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进程。

2.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动力来源。

目前关于高校第四大职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原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曾指出:“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植根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之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们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群众的文化需求,他们是基层文化建设不竭的动力来源。

3.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可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大幅的提高。但在目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对多种价值取向和社会多元化的冲击,基层文化市场中仍存在愚昧消极、封建迷信、奢侈腐化、低级趣味等现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如何大力弘扬、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高校的责任。高校拥有相对雄厚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所培养的文化艺术人才可以与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去,利用专业知识传承、创新先进的思想文化,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基层文化研发基地,有效带动群众转变落后观念,摒弃不良习俗,引领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他们可以作为地域文化挖掘、研究的核心力量,为基层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提供有利保障。

二、河北省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北省各高校通过“三下乡”、网络传播、实践基地等形式和开展文艺辅导、演出等活动,加大了服务力度,拓宽了社会舞台,把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送到基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基层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从总体上看,还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在目前的基层文化建设中,省内大部分高校融入基层、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即使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如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开展的“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大多流于形式,且持久性不强。另外,为基层输送的文化艺术人才,由于工作环境、物质待遇、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制约,不能持久地工作在基层,跳槽现象十分普遍,这对基层文化建设可谓雪上加霜。

1.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除了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头羊”作用,更要认识到高校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长期以来,省内部分高校在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种种偏差,首先表现在服务基层文化发展的意识不强,许多高校仍沿用原有的办学模式和套路,在学科建设方面追求大而全,在人才培养方面片面追求规模、层次,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缺乏实践经验和具体工作能力,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有效地应用于基层。其次,各高校不注重对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吃苦意识、耐挫折能力差,求职观念又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误导,期望值过高,不愿下基层。

2.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机制建立不够完善。

目前,河北省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文化程度较低,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部分基层文化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任务不明确,兼职工作过多,无法保证充足的时间从事文化工作。首先,各级政府对基层文化干部的跟踪管理不够完善、服务不够到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选人、用人渠道过于单一,范围欠广,制约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人才使用制度方面不够灵活,没有从根本上打破终身制,导致人才流动不畅,制约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在考核评价制度方面不够均衡,制约了基层文化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其次,各高校在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职能确定不够清晰,社会文化服务组织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评价机制,对是否服务基层、如何服务基层等问题导向模糊。

3.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服务基层文化建设,须具备必要的设备、资金支持。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办学条件普遍不足,缺乏必要资金和设备的供给,在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基层调研等方面投入更为薄弱,这成为制约高校开展基层文化服务的基础,从而制约了高校文化艺术人才作用的发挥。如大部分高校都设有文艺团体,也有大量成熟、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但在节目排练、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文化专项经费较少,尤其是用于扶持高校文化艺术人才的项目经费更是寥寥无几,且高校在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方面缺少权威、缺乏财力,因而也勉为其难。

三、河北省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才能发挥其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色优势。因而只有创新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机制,协调政府、高校、基层之间的关系,整合优势资源,提高文化艺术人才服务基层的认识和能力,最终才能使高校文化艺术人才有效地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去。

1.强化服务意识,实现重心下移。

高校文化艺术人才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智囊团,要发挥“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首先要解决观念认识问题,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树立主动融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反哺意识。要转变观念,走出“象牙塔”,坚持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个层面汇集民意,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文化鉴别能力,量身打造真正符合群众意愿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把先进的思想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传播到基层广大群众中去,真正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2.完善机制、提升积极性。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空间,确保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地位、待遇和工作的专门性;在人员配备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根据需要,实行竞争上岗,逐步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确保选用到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吸引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到基层参与文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同时要创新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精神、物质奖励的双重激励作用,对基层文化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予以表彰,给予重奖。各高校要加大力度、创新制度,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活血、输血、造血,积极正确地引导和鼓励文化艺术人才到基层参与文化建设,并制定以文化服务数量、质量、成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广大师生投身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3.整合资源,提高业务水平。

目前,从事基层文化建设的人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县、乡(镇)文化馆、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这部分人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但人数较少,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另一类是农村文化管理员,这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业务能力较弱,难以承担日益复杂的基层文化建设新任务,不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开展。因而,高校应当承担起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层文化建设人才的重任,顺应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整合优势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基层文化建设所急需的专门型人才;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以及文化主管部门,使高校各领域专家、学者直接深入到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一线,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注重提高培训质量。

4.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活动。

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应结合自身优势,根据实际需要,组建文化宣传服务队、周末文化工作队、假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基层文化建设夏令营、志愿者小分队等,通过宣传读本、文艺演出、科技文化展览、现场咨询、培训辅导等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言语,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创建活动,建立基层文化阵地,培养文化骨干,提高群众自办文化活动的能力。深入挖掘民间艺术,丰富和提升民间文化,整合、盘活基层文化资源。

5.增加投入,保障基层文化建设。

要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高校文化艺术人才的特殊优势才能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才能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各级政府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应设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尤其应向高校基层文化建设倾斜;其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和鼓励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去。高校也要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广大师生到基层进行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开发与创新研究,服务基层文化建设。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