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研究生科研论文

研究生科研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8:02

研究生科研论文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1篇

关键词:学位论文 研究生 综述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迅速地扩大。研究生数量的扩张未能带来其质量的同步提升,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是质量的下滑。其主要表现是作为文科研究生质量主要标志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明显下降。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存在的问题

文科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不如意,突出地表现在大部分研究生论文缺少不为任何功利因素所左右、单纯探求真理的学术精神。首先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存在选题创新能力不够,理论深度不够,大小不合适,不新颖,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不善于发现亟待研究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文献综述基本上是简单的罗列,看不到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独到的见解和学术理性分析。把论题的新颖与观点的独创混为一谈,在开题报告中提不出一个贯穿论文始终的、统领全篇的独创性观点;参考文献更是一个多多益善的大杂烩,把与论题看上去有点关联的著述统统纳入其中,遗漏了虽书名与论题无关但其学理却对本项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著述;研究方法同样也是想当然地列举若干,以充门面。论文本身质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创新性、独创性不足,把论文当做散文来写,或者把学术论文写成领导讲话稿。关于计量和统计学基本知识的缺乏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另外,管理制度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选题不尊重学生自身学术爱好和兴趣,开题报告、预答辩流于形式。论文评审专家碍于情面,给论文的评价普遍偏高,而没有对论文的不足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此外,诚信与道德问题也时常出现。一些人抄袭拼凑学位论文,甚至,形成了不良的学术风气。

二、引发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对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研究生自身因素。大学生考研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的就业压力,因此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怠于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没有转变为学术研究者。部分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很少查阅外文文献,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不敢挑战权威理论。

其次是导师的因素。导师终身制使得一些导师因缺乏竞争丧失了进取心,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生多师少形成“放羊”局面,一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导师往往是本学科的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多,没有精力指导学生。一些高校热衷于聘请一些行政官员作为学校的研究生导师,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第三是学位论文管理制度的因素。学校研究生的招生制度、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研究生参与具体科研项目机会、答辩过程的监督机制都是也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另外,研究资源匮乏、经费短缺也会造成论文质量不高。

三、解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对策研究

首先,要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上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防止片面,克服为保障论文而保障论文的倾向,要将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纳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内。学位论文质量保障需通过外界干预和社会评价来促进高校内部保障活动的开展和深化,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位论文乃至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的。

其次,要发挥导师和研究生的双方面作用。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要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科学地设置课程,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并介绍本学科最新进展,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再次,论文写作环节的各项制度要重视起来,发挥作用。中期检查制度和预答辩制度,这对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应做到实处。

第三,做好论文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从论文写作环节、评阅环节、答辩环节、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等方面建立标准化制度,以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除了上述规范化制度的建立外,还可以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也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建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优制度,学校对评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生颁发奖状,予以表彰;对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生导师也有相应的奖励。对于连续在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论文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将暂停招生或取消其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王薇,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讲师,博士生)

参考文献

[1]辛逸.文科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培养――以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周晓红.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有关对策[J].高教论坛,2011(4)

[3]刘沫茹.法学专业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9)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 位论文信息素养调查研究

研究生的位论文研究占研究生习阶段时间的一半以上,是研究生开展科研究工作的成果结晶,也是研究生能否获得位的重要依据。位论文的质量综合体现了研究生运用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位论文,可以看出研究生是否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究的能力。因此,位论文对研究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生在完成位论文的全过程中,自身具备科研究需求的信息素养非常重要。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于1989年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以及有效地搜索、评估、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能力标准(2000年)规定的有关信息素养的5个一级标准为:“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评估和挑选信息并融入自己的知识库;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实现特定的目标;能够熟悉与信息使用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能合理合法地获取信息。

本文根据对信息素养标准的解读,针对研究生位论文研究中选题、实验、写作、投稿4个阶段涉及到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等设计了17个问题。随机抽取了中国科院(以下简称“中科院”)12个研究所的120位硕、博士研究生作为样本,调查研究生在完成位论文过程中信息素养现状,并针对调查反映出的信息素养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1 调查概况

1.1 问卷设计

根据对信息素养5个标准的解读,问卷内容的设计包含研究生的信息意识、获取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道德的理解5个方面。将这些内容与位论文研究的选题、实验、写作、投稿4个阶段结合起来,设计了问卷框架,如表l所示:

选题阶段题目设计涵盖了题目来源、信息查找、筛选方法等,由于这一阶段是位论文研究的初始阶段,需要大量查找、阅读、筛选信息以了解课题背景知识,因而这一阶段是信息素养集中体现的阶段,共设置有7个题目。实验阶段信息素养具体体现在信息持续追踪与科数值的查找方式上,共两个题目。写作阶段设置了一个题目,调查研究生认为这一阶段最为困难的问题。投稿阶段设有一个题目,调查了解如何选择投稿期刊。还有一些问卷题目涉及到位论文研究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因而都归于综合类,共有6个题目。

问卷中所有问题均包含4―5个选项,且都为不定项选择。调查对象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勾选符合的选项。如果提供选项均不符合调查对象实际情况,则可在“其他”选项中补充说明。

1.2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电子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光电研究院等12个研究所的硕、博士研究生共123人作为问卷发放对象。调查对象中,博士研究生为61人,占总人数的51%,硕士研究生为54人,占总人数的46%,还有4人未填写相关信息,占总人数的3%。如图1所示: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97.56%。各研究所回收的问卷份数,如表2所示:

1.3 调查统计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由于问卷题目均为不定项选择,统计时以“选项被选次数/120”这一数值代表选择这一选项的研究生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因此,同一题目下各个选项所占比例之和可能大于1(调查对象多选的情况下)。对于所有题目,若“其他”选项无人选择,则在图表中不显示。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选题阶段结果分析

2.1.1 位论文选题来源43.33%的研究生由导师直接指定位论文题目;50%的研究生为导师给定方向后自选;5.83%的研究生完全由自己选题。这一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研究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进行选题。如图2所示:

2.1.2 自主选题情况仅有31.67%的研究生在自主选题时对所选题目有把握;24.17%的研究生认为信息太多,无从下手;49.17%的研究生能够选出几个方向但无法确定选题(见图3)。从这一结果看出,约七成的研究生对于选题没有足够的把握,选题对于研究生来说依然具有很大的难度。

2.1.3 了解背景信息常用方法 检索“术搜索引68.33%;导师、长等专家的经验也是重要的信息提供渠道,占35%;而利用传统的专著、图书来获取信息所占比例较少,为24.17%。从结果看,许多研究生了解位论文背景的方法比较灵活,并不局限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同时采取多种方法来获取相关信息(从大部分为多选可以看出)。鉴于调查对象为中科院研究生,他们对专业数据库的使用率相对比较高。如图4所示:

2.1.4 检索信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选择直接使用关键词检索的研究生占82.5%;首先考虑找该领域作者、机构文献的研究生占25%;仅有19.17%的研究生会首先考虑确定科范围、信息源(专著、期刊、专利等)及时间范围。结果表明,大部分研究生在检索位论文课题信息时比较盲目,并未经过仔细考虑。如图5所示:

2.1.5 首先检索的信息源 在检索位论文课题背景信息时,64.17%的研究生首先检索的信息源为全文数据库;26.67%选择最先检索文摘数据库;20.83%的研究生最先检索网络资源;10%的研究生最先检索特种文献(专利、标准、会议、报告等)。结果表明,文摘数据库作为选题时重要的信息源,并未得到广大研究生的重视(见图6)。

2.1.6 筛选信息的方式 在检索到大量位论文课题背景信息时,71.67%的研究生通过阅读摘要来挑选出最相关的文献;32.5%的研究生选择阅读综述文献来筛选信息;还有32.5%的研究生通过阅读核心文献(如核心期刊文献、高被引文献、核心著者文献等)来筛选信息。结果表明,研究生筛选信息的方式主要以阅读文章摘要为主,而综述文献和核心文献这两类非常有价值的文献类型并没有得到研究生的重视。如图7所示.

2.1.7 如何确定论文创新点74.17%的研究生选择检索领域最新文献进行对比;20%的研究生直接交由导师判断;而15%的研究生未考虑过此问题。结果表明,大部分研究生忽略了对位论文的创新性权威验证这一关键问题。因此,图书馆应该关注中科院研究

生群体,主动为他们提供位论文的查新检索服务。如图8所示:

2.2 买验阶段结果分析

2.2.1 持续追踪新信息渠道76.67%的研究生通过定期检索数据库、期刊来持续跟踪新信息;20%的研究生会通过关注专业门户网站、论坛、科家博客等方式来维持信息的及时更新;14.17%的研究生利用RSS.Feed、alert、Google reader等来定制最新信息。结果表明,信息定制、alert功能等这些高效的信息追踪方式并没有在研究生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专业门户、论坛、科家的博客等也较少被关注,如图9所示:

2.2.2 数值、事实型数据查找途径 85.83%的研究生选择了利用搜索引擎或网络免费资源来进行查找;39.17%的研究生考虑了查阅参考工具书、手册(纸本或数据库);还有21.67%的研究生选择从同行处获取。结果表明,目前研究生查找数值、事实型数据大部分依赖网络资源,而较少利用专业的手册和工具书。如图10所示:

2.3 写作阶段结果分析

这一阶段研究生碰到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发现问题,拟定论文的写作路线(46.67%);总结、凝练创新点(43.33%);概述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30%);实验验证、数据分析(15%)及其他(1.67%)。其他选项上,主要是文献管理软件不熟练以及基础知识不牢固等。如图11所示:

2.4 投稿阶段结果分析

这一阶段考察了研究生选择投稿期刊的主要途径。51.67%的研究生投稿由导师指定期刊,而其余研究生则需要通过自己判断选择。方法主要有长、同推荐(44.17%);根据期刊影响因子排名选择(30%);根据引用的参考文献,综合考虑期刊的方向、影响因子和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等方式。如图12所示:

2.5 综合部分结果分析

位论文完成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研究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整个过程中。这部分题目对位论文过程中一些能够反映研究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行为、信息道德等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2.5.1 位论文研究过程最难的阶段对于位论文研究过程的4个阶段,46.67%的研究生认为选题阶段最为困难,其次是写作阶段(40.83%)。实验阶段(16.67%)和投稿阶段(10.83%)的难度相对要小一些。这说明选题和写作这两个对信息素养要求较高的阶段对研究生来讲难度较大。如图13所示:

2.5.2 查找、利用信息时的主要困难 在查找、利用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是无法获取全文(57.50%);信息量太大(38.33%)以及缺乏最新信息获取的渠道并列第二(38.33%);最后是信息获取费用太高(10%)。尽管中科院采用了多途径来保障全文的获取,但获取全文这一问题依然突出。如图14所示:

2.5.3 无法获取全文时采取的途径无法获取全文时,48.33%的研究生通过找人代查、代借获取;40.83%的研究生利用了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32.5%的研究生选择放弃该文献;另有22.5%的研究生直接向作者索取。这一结果与对医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非常相似,即无法获取全文时,最常选择的两种方式是图书馆原文传递及找人代查代借。如图15所示:

2.5.4 管理文献的方法 在文献管理上,43.33%的研究生使用了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这与中科院国家科图书馆购买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免费供研究生使用,并提供使用方法培训密不可分。丁香园网站对其用户(硕士生占51%,博士生占27%)使用文献管理软件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7%的用户从未使用过文献管理软件,进一步表明文献管理软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科研究中。如图16所示:

2.5.5 如何理解信息的合理利用 71.67%的研究生将合理利用信息理解为尊重知识产权;62.5%的研究生理解为适量引用、不剽窃;28.33%的研究生理解为不恶意下载。大部分研究生对信息的合理利用都有一定的理解,仅有5%的研究生未考虑过此问题。如图17所示:

2.5.6 参加培训意愿对于是否有意愿参加研究生位论文各环节培训的调查显示:31.67%的人迫切想了解位论文各个环节的相关知识;56.67%的研究生希望了解其中的部分环节;还有21.67%的研究生希望参加,但是对时间的安排有所顾虑;仅有1.67%的研究生对此不感兴趣。与宁夏大对684名在校研究所的调查结果相似,该校超过77%的生愿意选修研究生“文献检索课”。说明无论是中科院还是高校的研究生,都对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表现出强烈兴趣。如图18所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大致了解目前中科院研究生在完成位论文过程中的信息素养状况。选题阶段是研究生认为较为困难的阶段。特别是自主选题时,许多生感到信息量太大而无从下手,并且对自己选择的题目没有足够的把握。这与其检索行为过于简单,没有清晰考虑信息源以及在信息筛选过程中未利用可靠高效的方法有关。

实验阶段研究生持续跟踪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大都通过定期检索数据库来获取信息。利用多途径便捷地跟踪信息还需进一步加强。检索数值、数据信息时,各种纸本、电子的工具书没有很好地被利用,大多数用户依然求助于免费的网络信息。在论文写作阶段,如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问题,拟定论文写作路线,以及总结凝练创新点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主要难点。这与前期选题时对信息源是否准确选择、检索过程是否严谨规范以及信息筛选途径是否高效正确等都具有直接的联系。

文献管理软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约一半的研究生利用了文献管理软件来管理文献。投稿阶段对于研究生来说相对简单,大部分研究生由老师直接指定投稿期刊,其余研究生也可以通过长、同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判断选择出适合的期刊进行投稿。在对信息素养的态度调查上,几乎所有的研究生对位论文过程中的信息素养相关培训表示出了积极的习兴趣。大多数研究生对于合理利用信息也有恰当的理解。

3.2 建议

3.2.1 避免盲目检索调查结果显示,选题时大多数研究生首先考虑的是直接使用关键词检索。在对一个领域还没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关键词检索显得过于盲目。这往往导致检索的信息过多、信息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后期还会花费大量精力对信息进行筛选。若在检索之前先考虑清楚所需信息的科范围、信息源(如专著、期刊、专利等)以及时间范围等因素,并制定相对准确的检索式,就会避免检索过多无用信息,从而使检索结果更加准确。

3.2.2 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在信息源的选择上,不同的研究阶段侧重有所不同。以选题阶段为例,全文数据库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文摘数据库由于不提供全文,数据量更大,范围更广;而专利、会议、报告等特种

文献类型,提供了领域内最新的信息以及发展动向。在选题时,检索课题信息必须保障信息查全、查准、查新。因此,文摘数据库、专利数据库、会议信息等都是选题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的信息源。

3.2.3 提高筛选信息效率检索到大量信息时,如何高效地筛选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优质信息很重要。除直接阅读文献的摘要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的方式。通过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的过滤、分析功能可以找出某一领域的核心文献,包括高点击率文献、高被引文献、同行推荐文献等。此外,阅读综述文献也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国外的综述文献一般多为该领域有很强影响力的者所著,能够很好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综述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更方便地追踪该领域的研究情况。

3.2.4 确保选题创新性在调查中,大多数人确定选题创新点的方法为自行检索领域最新文献进行对比。没有人选择委托图书馆查新。课题是否具有新颖性对于位论文来说非常关键,图书馆的查新服务是保证课题新颖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请导师或是同领域相关研究者辅助判断也十分必要。

3.2.5 巧用信息定制 实验阶段需要持续跟踪最新文献,随时掌握研究领域最新动向。除了定期检索专业数据库外,RSS Feed、数据库的alert功能、googlereader等信息定制途径能高效地跟踪信息。各种信息定制途径能够根据用户对信息的具体限定以及指定周期(每天、每周、每月)提供多个数据源的信息,从而省去了逐个浏览各数据库的时间,提高了科研效率。

3.2.6 重视电子工具书理工科类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查找很多数值型、事实型数据。电子工具书是一种可靠的途径。与网络信息相比,各种专业的数值型、事实型数据库的信息通常都经过验证,内容准确。如若研究领域比较边缘或是过于狭窄而难以查找到相关数值数据,从同行处获取信息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3.2.7 善用文献管理软件 利用一些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RefWorks等,能大幅提高写作效率。以Endnote为例,该软件能够对已有参考文献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随时方便地查找到所需文献。通过其分析功能,可以找出领域内高产作者、高影响力期刊。在文章撰写过程中,能够方便地插入参考文献,自动生成所需的参考文献格式,自动调整参考文献顺序。这些都为研究者节省了大量时间,也省去了繁琐的参考文献编写工作。

3.2.8 多途径获取文献获取文献的方法很多,当所在机构开通的资源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借助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来满足。以中科院国科图为例,馆际互借、原文传递、随易通等服务,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各种专业门户网站、论坛、科家或科馆员的博客等也能提供一些相关的文献信息。如小木虫论坛上的文献求助版块,将所需文献到平台上,大多数情况下会有人及时提供全文。通过在国外的老师、同也可获取一些国内比较难找的文献。若是通过以上途径都没有找到,直接发邮件给作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2.9 合理选择投稿期刊在选择投稿期刊时,听取导师、长的意见很重要,他们对于整个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各类期刊的特点比较了解,能够推荐合适的投稿期刊。借助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如Web of Science)能够分析某一领域发文期刊的排名情况,这也能为投稿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自身研究的分析以及对选题、撰写文章时搜集文献所属期刊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接收倾向,进而找准合适的期刊投稿,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2.10 遵循信息道德规范在位论文研究过程中,须遵循信息道德规范,做到合理利用信息。包括:在利用数据库查询信息时避免恶意下载;在撰写期刊(会议)论文、位论文引用某种信息时,声明引用信息的出处,始终如一地使用一种适宜的引用格式;使用受专利权保护的资料时显示版权及免责声明等;此外,遵循与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规定、机构性政策;不把他人的作品,包括研究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成果据为己有等。

参考文献:

[1]程萍,陈静.研究生位论文质量过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武汉理工大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3):57―60.

[2]张雪霞.从位论文选题的跨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体育刊,2006(1):88―91.

[3]毕世栋.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价值与模式.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27―31.

[4]张贵荣.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100―102.

[5]成颖,孙建军,徐美凤.国外信息素质研究.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4(03):57―63.

[6]薛晓芬.网络环境下体育校研究生信息素质调查与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86―287.

[7]徐颖.关于加强对研究所信息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长春师范院报(自然科版),2005(4):155―157

[8]何怡,马俊,黎小沛等.医硕士研究生信息资源需求取向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3):89―93.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3篇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作为当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历史赋予了其这个使命。国家交给了这个重任,人民寄予了这个期望,应该“主动服务”,而且不仅要服务需求,还要创造需求、发展需求、引领需求,不仅要最大可能地满足社会各种现实的需求,还要引领社会未来的需求方向。这里提及的“主动服务”,那就要求研究生具有主动服务的技能。目前,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往往是把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分解后,选择某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内容过于狭窄,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的研究生不会种地、病理专业的研究生不会给农作物看病、园艺专业的研究生不会种菜等问题,与研究生培养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如何通过研究生的课程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这也是今后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由来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目前“项目教学法”在德国已经普及,国内学者对国外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最新动态已基本能及时了解。但结合中国高校研究生教学的实际,对引进的理论与方法加以改造和调整,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需要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尚在初级阶段。

三、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点

农业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紧随农业科学前沿,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教学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和毕业论文研究中的问题为目的,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原有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按教材或专题讲授、学生进行综述性汇报和讨论等方式进行的,而这些基本偏重于理论,缺少实践。由于学校和导师为了取得较高的排名和研究成果,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内容过于狭窄或专业化,许多研究内容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实际,对其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依据农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在产学研结合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把科研和生产实际的内容引入教学过程,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本论文以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为例,简要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第一,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进行了分析,将整体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如生防菌的筛选与复筛、生防菌拮抗机制的测定、生防菌发酵工艺的研究、生防菌剂的应用研究等几个项目,包含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的关键内容。第二,由于研究生数量较少,学生以3~5人为1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相应的项目。第三,学生在网络平台及图书馆的期刊网上查找资料,然后分工合作进行理论基础学习、实验方案的制订及实验方法的学习。第四,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案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论证和必要的指导。第五,学生分组按实验方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有教师进行咨询与指导。第六,学生将实验过程及结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报,教师和学生给予评价。

五、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研究生专业课程选课人数少,分组存在困难农科类研究生专业课选课人员较少。目前,农科类研究生课程选课从2人到30人不等。如果人数较少,以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就难以分组进行,组数较少,也完成不了整体的教学要求。因此,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程,应该规定其平均每年选课人数达到10名以上才可以进行,这样至少3人以上为1组,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二)部分研究生课程分解成项目难,不易操作农科类的研究生课程类型和内容不同,有些课程不易分解完整的项目,即使可分解也较难操作。因此,有些课程不适合开展项目教学法,如各学科的研究生班讨论、高级植物病理学和作物高产理论等课程。能够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应该是应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有些基础性和理论性特别强的课程,则不能在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因此,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项目教学法的改革。

(三)增加了教学经费研究生课程开展项目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部分不需要额外的经费,但在项目形式操作过程中,学生按组进行项目操作,原来可能教师开展3~5个正常实验就可结束课程,而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操作,可能1个组就得把原来3~5个甚至更多的实验整合在一起去完成1个项目,因此需要的实验经费要比正常的教学多出几倍。如果学校不给予额外费用,将无法开展项目教学法。由于经费问题,建议一个学科仅开设1~2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给予特别资金支持,一方面避免开设课程过多,学生准备时间长,增加学生负担,二是少而精达到最佳的上课效果。

(四)教学方式灵活,不适合常规教学管理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开放式教学,学生查找资料,整理和制作汇报材料,是不需要进入课堂的,而进行讲授和项目操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项目某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和开放实验室的时间来协调。如果不能根据正常的上课时数来进行,就无法达到学校常规教学的要求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学校应该给予特别的政策和考核方法,促进健康良性的发展和完善。

(五)工作量增大和时间增加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将打破教师原有的正常教学秩序和规律,教师要额外准备比原来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案,而且实验员要准备正常实验课几倍的实验材料,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的时间和实验室的空闲安排教学时间。因此,学校应该在工作量上予以增加,充分提高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国学者克拉克(2001)曾指出,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首要的成分,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科研活动十分恰当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作用就是把科研和学习结合起来,使科研活动转变为一种学习的模式”。李阿利等(2010)研究认为,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缘于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真正树立研究生的主体观,要以确立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唤醒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激活研究生的主动创新精神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陈晓爱和邓宇斌(2008)研究认为传统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存在缺少创新性、灵活性和吸引力等问题,在多种学习模式理论的启发下,提倡在课程设计时要灵活、合理地进行优势整合,倡导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体验学习和合作学习。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4篇

一、课程体系设置

(一)问题

1.过早接触试验有些学科在研究生入学初期,在进行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甚至还没真正接触到系统的专业理论的时候,就已经让他们走进了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学习试验或者探索性的试验阶段。早期接触实验室本身不是弊端,但是尚未对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进入试验阶段或者参与试验,没有扎实的基础,对很多学生会造成“夹生”状态,即对专业知识认知不足,盲目跟从高年级学生或者导师的简单提示就进入了模糊试验状态[2],导致很多学生在试验后期才感觉到当初选题的盲目性或者是缺乏系统分析的选择,导致整个研究生阶段从选题开始就产生了失误,后果应该说极其严重。良好的开端是取得胜利成果的保证,没有认知就进入试验,在初期就埋下了不良的种子,收获也很难如愿。2.实验课程过少当前农业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基本一致,理论课程名目繁多,政治课、英语课比重过大,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相对小,纵然目前高校都很重视本科生实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3],但是目前考取研究生的本科生对进入下一阶段的实验能力仍不够健全,实践能力依然很欠缺,同时研究生实验课程比重过少甚至有些农科专业根本忽视了实验课的设置,严重阻碍了学生学术思维的形成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们学校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中,一部分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常常对最基本仪器的使用常识和基本注意事项不了解,并且对很多仪器的基本性能没掌握,简单的仪器甚至也不能独立操作。导致的结果是:在使用中经常损坏仪器,不能独立顺利地按操作规程使用,经常在运用中出现错误,甚至会有安全隐患存在,对仪器的使用常规知识没有足够了解,有些对分析试验结果不了解,盲目地只利用机器给出的数据,不会主动分析等。3.操作技能参差不齐目前农业院校的现状多为本科刚刚开始就进入了“研究生备考”阶段,催生了一批以考研为目的的辅导班和考研班[4],使得一些“考研大校”从大学生入学起就注重针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开展教学工作,而忽视和影响了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势必也影响了入学后的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在类似东北农业大学这样的高校中,研究生调剂数量比重较大[5],而且一部分是非同一专业间或者近缘专业的调剂,导致本科所修课程与研究生所调剂的专业课程在系统性和分类中都有一定的距离,有些学生进入我们农科院校,在本科实验中甚至还没接触过超净工作台、灭菌器、PCR仪等这样常规的农科专业的设备。这种情况下,不能把所有的入学者都当作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如果不进行一次彻底的“扫盲”,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将会不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

(二)策略

1.在研究生入学初期,不要急于让他们走进实验室,而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去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学科或专业的研究状况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头脑中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研究或者课题方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之后再让他们走进实验室,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科或者近缘学科领域适当地增加一些专业理论讲座,多听听高年级学生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汇报,同时学习一些系统的试验方法、增加一些仪器使用原理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会对他们下一步的试验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修研究生的课程领域或者相关领域所要从事的研究方向之后,逐步进入到课题选题、初步试验、深入研究等过程。2.培养研究生成为卓越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研究生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6]。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增强实验自信心和认真程度,提高实验技能必不可少的部分,实验教学方法上必须充分重视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提倡大胆探索。实验课程一定要设置,而且要强化基础,不能忽视,更不能随意取消。实验课由教师指导,实验教师提供实验条件,明确实验要求,研究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结果的分析,最后由教师作评定和修改。在整个实验课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通过实验课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专业试验条件和技能,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设计、独立完成试验项目的能力。3.实验课程设置中必须要考虑到仪器设备使用这一看似不重要的项目,仪器操作技能培训不可或缺。充分了解和掌握了仪器的性能、原理和注意事项,既是保证试验顺利安全实施的必要条件,又是锻炼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让学生真正动起手来,必须从仪器使用培训开始,掌握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就如同上战场有个兵器一样。早期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时候,让他们学习的是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原理、注意事项、维护等一系列必要的准备知识,是进入课题研究的必要准备和工具,对于一些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掌握,更能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成为高层次人才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二、导师机制建设

(一)目前导师制的弊端

1.缺少完善的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体系或管理机制。一般高校缺乏对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指标,少数导师对学生选题和指导上也缺乏足够认真负责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前途和职业取向;一些专家型导师,越是知名度高,可能越是科研任务繁重,事务众多,而且从师于他的学生数量也相对多,导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所有弟子进行充分的了解和亲身指导,常常会由导师课题组中尚未具备导师资质的人员负责研究生的整个试验过程,造成了导师名不副实的状态;有些导师接触学生少,甚至对学生的本科基础和所修课程都不甚了解,导致学生从最初的选题,到接触试验,直到深入课题整个过程,都可能没有得到指导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切实的指导。2.农业院校的导师制是“从一而终”的模式,多是学生在入学之初就选定一个导师,而且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从入学到毕业一直从师于此导师。学生学习和借鉴到的基本是单一领域的专长,多方位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广泛吸纳经验和全方位发展。

(二)解决思路

1.高校建立一套严谨的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学校研究生院或者一、二级学科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导师进行考核和评价,例如:严把导师录用关(导师遴选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学生评议(举行定期的测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试验体会和感受,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导师,以便导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院系学术委员会或同行专家对导师队伍进行定期科研评价等机制(组建指导教师评价小组,通过每届的毕业生论文评议,找出导师需要改进的问题,督促其进行改正)。评价体系建立并运行能很大程度督促和提升研究生指导的质量和效果。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增强导师的责任心,强化引导。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和率先垂范作用涉及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对研究生形成极为特殊的影响力和约束力[7]。学生选择了导师,导师也按流程招收了自己的学生,就要对他们负起责任。选择导师对学生来讲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不仅导师的科研行为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导师的学术言行、科研理念更是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要从导师那里学习的不仅仅是课题试验的能力,更要从师学习做人做事的准则,导师将是他们今后职业生涯的榜样和力量源泉。所以不能让学生无从遵循,导师一定做到定期跟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知识交流和人生探讨。再知名的导师,也要把对学生的指导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任务,绝对不可推脱。高校应该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建设,要重点加强导师的道德素质、学术素质教育的建设。加强导师队伍素质教育,提升引导力度,一定把责任心作为导师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针对新增导师缺乏培养经验的问题,定期组织年轻导师参加各个方面和相关领域的培训学习和教育,并有针对性地为导师之间相互交流建立和提供平台,不断提高年轻导师的指导水平。3.尝试改变导师模式。在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效应的同时,我们可以探索性地尝试一下,逐步建立多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加大农业院校研究生不同学科导师间的交流,农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研究内容、创业需求申请不同学科、专业的导师进行单项培养和指导,让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在两个或多个导师的指导下,了解和掌握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结合相关性知识,开拓性地研究某一领域的问题,比如我们农科的作物育种可以直接跟植保的抗病抗虫结合起来,研究新品种培育;也可以在作物耕作中结合杂草防除领域的综合知识,研究田间作业系统;也可以在防除作物虫害的试剂筛选中同时结合病害或草害防除等等。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大范围的领域中进行研究和试验,这样不仅仅能强化不同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交叉和融合力度,更能夯实学科、专业与课程根基,突破原有学科界限,在开拓学生研究视野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调整和优化导师模式,超越单一导师所能完成的传授内容和指导作用。

三、交流平台建设

(一)现状———认知不足

很多研究生在刚刚入学阶段很茫然,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当前本科生的严峻就业形势,迫使他们选择了考研之路,入学之后并没有真正对自己的将来和进入这个专业之后的未来进行过足够的考虑,所以一部分研究生在入学之后对即将进入的角色并没有充分的熟识和准备,还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到底要做什么,更谈不上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还有一部分调剂过来的学生,有些可能所跨专业的领域差别比较大,对学生来说,本科阶段可能没接触过这一调剂的专业,更没学习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专业,全新的领域,对新的专业了解得少之又少。如何面对这种现状,如何调整这种状态,变成了研究生初期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解决思路———搭建平台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5篇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

    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6篇

关键词:科学课活动生活化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儿童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1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科学课是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例如:观察身体,比较水的多少,米饭的观察等。注重使学生能联系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1.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1.2.1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1.2.2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1.2.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假如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

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假如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儿童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他神奇的生命历程。

1.3加强科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2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基本流程是:课前自行探究准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组汇报,相互补充运用科学,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探究。

2.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他们发出声音来。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假如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2.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他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2.2.1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他“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2创设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2.2.3创设欣赏性生活情境。欣赏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科学问题,分析思考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用摄像机录制天天陪伴他学习生活的校园花草树木。让学生欣赏熟悉的花草树木后,说说你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2.2.4创设体验性生活情境。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进行种植养殖,写下观察记录,课堂汇报。学生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3课后延伸生活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儿童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7篇

从科学人生与灵魂医学soulmedicine角度解析“非爱行为”

科学人生与灵魂医学研究所李建民(仲实、水城居士)

内容提要:“非爱行为”符合灵魂医学soulmedicine理论中的人生三定律中的平衡稳定定律以及生存发展定律,按照人生三定律之平衡稳定定理,付出就应该得到回报,对当事人双方都能得到人生平衡,否则,任何一方都会不安的,这极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发育成长以及社会良性进步等,目前心理学把“非爱行为”作为病态行为,显然大错特错了,将导致严重后果,人类正气不能上扬,邪气不能得到遏制,容易引起社会道德混乱,无益于人类自身健康发育成长以及社会良性进步等。

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譬如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你看看,我就为了娶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另外老师也可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培养了你,你又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做大的贡献,你对得起国家吗?

总之,都可以说你——你既对不起任何人,又对不起自己,还对不起自己的民族、国家以及全人类等。

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种行为难道不可取吗?若错,养儿防老如何解释,并且它符合人生三定律中的平衡稳定定律以及生存发展定律

按照人生三定律之平衡稳定定理,付出就应该得到回报,对当事人双方都能得到人生平衡,心理平衡,否则,违背了人生三定律,因此,任何一方都会不安的。

试想……

这应该作为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准则来推崇,不是吗,对外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亲人难道不更应该如此吗?极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发育成长以及社会良性进步等,并且在法律层面也作了最底保障,不是吗,遗弃罪、虐待罪等,各国都有立法。

同样也符合人生生存和发展定律。

作为一个正常人这种行为不但很容易接受,而且还能不假思索的做到,更不存在对抗了。但对极少数人格、道德以及社会病态患者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这是很好理解的,并用相应信使干预诱导即可。

目前心理学把“非爱行为”作为病态行为,显然大错特错了,将导致严重后果,人类正气不能上扬,邪气不能得到遏制,容易引起社会道德混乱,无益于人类自身健康发育成长以及社会良性进步等。

从灵魂医学soulmedicine利己三定律科学高度进一步分析,前面讨论的都是生物利己三定律中的第一、第二层次水平,我们应该崇尚最高层次的完善人生完善自我境界,追求付出的快乐,避开奢求回报的烦恼,这种境界难道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可惜生物利己三定律决定了只有一部分人进入这一境界,然而生物适应与诱导学说又为我们指明了人们进入这一境界的可能性,概率学说又推出了进入这一境界的概率。哀哉、喜哉、了哉!

参考文献

「1李建民.《生物体灵魂三定律--科学人生与灵魂医学导论》「M.中国国际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研究生科研论文第8篇

论文关健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将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置于大学生育人教育的核心地位。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结合与理工科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及应用教育,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综合型人才培养教育中不但必要,而且必行,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要。

一、优化知识结构的需要

知识结构是理工科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使其在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更多学科的知识,也就是说,具备丰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成为全能型人才。而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是优化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一,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化知识消化吸收的能力,促使他们以更高地文化品味观察与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他们学好科学知识,增强专业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和探索。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广泛接收创新知识和新鲜事物,并能正确判断接收的新知识和新事物,以做出合理而科学的接受和舍弃。这就是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科单一、专业性强是当前理工科大学教育的特点,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不断丰富和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他们对各种学科知识的补充和储备。开拓视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过程,这些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能力的指引下,学生会更主动、更深刻地探讨科学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实践和创新。

第三,人文素质教育将理工科大学生培养成为智商与智慧并存的通才,让学生主动参与事物的变化与变迁,成为对知识领域充满好奇的探究者。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只有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宽广的思维领域,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并得到全面的发展。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丰富的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进入社会打下强有力的竞争基础。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专业知识、人文修养和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增强适应能力的需要

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大学生掌握着现代建设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这也反映出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反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人生活的社会错综复杂,社会现象丰富多彩,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社会问题形形,大学生要适应这样复杂的社会,必然涉及对社会方方面面的适应,必然需要具备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因而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这些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的综合体。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概括为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认识和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如下几个重要作用。

第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与否,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人,那么一个国民素质高和现代化人才辈出的国家一定是屹立世界的强国。现代化人才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过程中能积极地适应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变革与发展,具有创造思维和高素质的人。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以智力能力为主导的,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在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的过程中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其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是理工科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理工科大学生带着所学的科学知识进入社会,社会环境好似他们扎根生长的“土壤”,“土壤”的优劣决定着他们是否能茁壮的成长。社会环境是成才的基础,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是他们成才的保证。培养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开发和利用环境的能力,这种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成为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三,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需要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渴求和欲望,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此,当大学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分别是生存、活动、交往、发展、成就五个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也是随着社会化的进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因为受教育的层次高于其他同龄的青年,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和发展的目标自然就会更高。理工科大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国家、应用于人民,为国家发展进步服务,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发挥其自身才能,那么,他们的自我发展就要以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来适应社会需要和满足个人需要。

第四,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理工科大学生的重任是继承老一代科学技术人员的事业,继承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接班人。理工科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以最短的时间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提高就业能力的需要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首先,它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它不是单个的素质,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的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再次,它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是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个人发展来说,既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又圆了他们的职业梦想;对学校、社会、国家发展来说,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就业能力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的育人能力和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全面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就业竞争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表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合作能力、求职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本科教育教学,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依据。然而在专业技能理论的驱使下,理工科大学生受到专才教育地影响,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认为只有学好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就业,往往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和就业后所起到的作用。与就业能力息息相关的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就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个人就业前途所必须的各种相关素质的总称,包括心理素质中的可调节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等。适应能力的高低可以客观反映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决定就业后能否胜任工作、能否适应社会的关键要素。一个具有专业技能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学生,在就业后他可以很快进入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能够虚心向老技术员、老工人请教技术上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所以,理工科大学在教育理念中要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学、艺术、历史知识等方面的修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和文化品味,将人文与科学素养相融合,完善人格,有助于整体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具备文理工知识结构,提升就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就业需求。面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格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培养具备文理工知识结构的综合型人才,成为世界教育界改革的新潮流。通过文理工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知识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成为可协调持续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架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才是最基本的。”也就是说理工科大学要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这也是当前理工科大学改进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最明智的选择。而文理工知识俱全的人才,其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必然会高人一筹,也必然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力推进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优化和智能的开发,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新思维,有利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公德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面对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又要具有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社交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素质等人文素养。只有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完美结合的人,才能在专业研究领域有着更好地思维拓展与探索的精神。理工科大学要顺应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培养出更多地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那么摆在理工科大学面前的培养模式将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造,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也就是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的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在当代,创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进步和地位,也就是说世界各国间正经历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战争,自主创新的能力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强大武器,培养具有综合性、创新型的人才成为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之所在。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发展难题就是必须有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就此,也预示着我国的发展将进入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理工科大学生在这场变革中,首当其冲的成为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变革中的中坚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原有生活条件并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同样是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的陆登庭也认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精神,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发现机遇并把握机遇,这绝不仅是因为有高智力的原因,而是各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完美体现。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要适应时代潮流,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把握机遇,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发明都是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很好的融合而创造出人间奇迹,创新型人才必然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完善的人格。例如,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他不但精通专业科学知识,同时也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他将中国历史与文化、科学与艺术、美学与物理等知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显示出科学家深厚的文化底蕴。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对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工科大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博览群书,一专多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深度,为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五、提升情商教育的需要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简称EQ,是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也是相对于智商而言提出的与一个人成才和事业成功有关的一种全新的概念。情商是一种能力,可以感觉、了解和有效应用情绪的力量与智能作为人类的能量、信息和影响的来源。情商不只是显示出理性的智能,但却是来自人内心的智慧。情商会让人学会认同与珍惜自我和他人的感受。情商鼓励人继续探索自身特殊的潜能,及启发人内在最深处的价值与渴望,将思想转化为现实。情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是后天的,是可以培养的,但是绝不是靠读书、考试等方式,而是经过自我评估、自定目标,并有序的迈向目标的过程。80%情商+15%智商+5%逆商(逆向思维能力)=成功人士。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其他非智力因素其中主要是情绪智力因素占了80%。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情商是一种驾驭自己的能力,包括驾驭自己的情绪,驾驭自己的思想,驾驭自己的意志,控制和协调构成自己心理过程的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让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也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对人情与人性的深刻了解和理解,对人的需要的内容、形式的了解,对人的感情的深刻敏锐的洞察力,对人的感情的表达方式的理解力,对人际交往的内容、原则、方式及规律的了解和运用能力,爱的能力等等。

情商培养是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情商是涵盖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而素质教育则是促进学生德、智、体诸多方面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从其内容来看,情商培养应包含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中,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丹尼尔·戈尔曼甚至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

第一,同理心教育。情商教育的同理心是指培养大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在事物发生误解和争执的过程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心理,体会他人在处理事情上的感悟,达到消除误解的目的,建立充满理解、鼓励和尊重的合作团队。国际上许多教育专家认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20世纪70年代是学会生存,21世纪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还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同理心理的建立,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体会其他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形成一个友好的、和谐的氛围,在这种友好和谐氛围中相互鼓励、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科研团队的共同合作。同理心可以去除大学生自身过于独立的个性,学会谦让,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自律教育。自律教育可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自律是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包括自身在面对压力和各种事物时所保持的情绪上的控制能力和清醒的判断能力,在处理各种事物时,去除遇事不冷静的心态,学会井井有条处理事物,保持平和的心态等。自律教育要建立在诚实诚信的基础上,宽以待人,严于律已,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客观的处理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