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05 21:06:39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第1篇

课程学习者是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热情易于激发,思维活跃,但在学习毅力、情绪稳定性、理解能力方面较高年级学生有所欠缺,而且尚未建立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基本上不具备金融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特征给予充分关注,设计和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特征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并利用学生个体之间在性别、性格和学习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

1.1教学模式改革与课件设计主导理念的创新

教学模式作为沟通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决定着课件设计的主导思想。理论界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分别反映着不同的教育哲学观: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这一模式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严格按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但相对忽略了调动学生能动性,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单纯地充当具体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二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新一代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有效的“建构”和领悟。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中国实际教育环境,以及作为课程学习者的低年级本科生的普遍特征,货币金融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吸取上述两种模式之长,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教与学兼顾,并以“学”为重。教师在教学课件设计中,首先应确立自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主动地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进而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货币金融现象的性质、运行规律以及金融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课件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在此前提下,教师对关键知识点和难点作重点讲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修正。

1.2现代教学策略在课件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模式的确立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供了主导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加以实现。

1.2.1基于“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

从“教师中心”的角度看,教育学家瑞奇鲁斯(Reigeluth)认为教学设计中有四种关键的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激发学生动机策略。这里重点讨论课件设计中的教学组织策略。(1)教学组织的“宏策略”与课件的框架设计。教学组织的“宏策略”的主旨是揭示学科知识中的结构性关系,是教师对课件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的关键环节。其代表理论是细化理论(ElaborationTheory),即对知识按层次结构加以组织,抽象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教师应该从全局考虑,合理安排货币金融学课件的总体结构。首先,教师应从课程内容中选出最基础和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作为课件开篇的“教学概要”。在首次授课时,不宜直接切入具体知识的讲解,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现代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说明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的关系,及各自在金融学理论体系中的角色,然后,向学生进一步展示现实中货币金融体系的组成和运行机制。从简化的结构入手,让学生建立对学科体系全局性的认识,了解其内在逻辑。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的过程中,教师要逐级区分不同层次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各级知识点在本课程学习重要性中的差异,突出重点,避免平均地投入教学和学习资源,顾此失彼。比如,“金融市场”部分包含大量专业术语,教师可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市场”作为1级概念,子市场作为2级概念,各层级概念用不同字号和色彩标明,一目了然。教师不仅需要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本课程的新知识,同时也要建立当前所学知识与先导课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解。(2)教学组织的“微策略”与课件的局部主题设计。“微策略”研究如何对某个教学主题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根据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DisplayTheory),教师可以将《货币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归为概念性、过程性和原理性和事实性四种类型,它们对学习要求(记忆、运用、发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据此确定教学主题,并选择适合的多媒体信息传递方式:对于原理性知识,比如利率理论,可以用公式和曲线图描述理论模型;对于过程性知识,如股票发行与交易过程,可用流程图辅之以动画演示展示其全过程;对于事实性知识,如道•琼斯股价平均数等代表性股价指数,可用股市成交量价走势图加以演示。

1.2.2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

从“学生中心”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十分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1)学习情境创设的课件设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手法,为学生构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比如,介绍“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时,可在课件中插入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历史照片等资料,重现当年的严峻形势,自然地引出凯恩斯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接着通过“提问”和“求解”营造理论研讨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进而用结构层次图解析货币理论在凯恩斯理论逻辑和政策主张中的重要地位。(2)协作学习的课件设计。对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例如“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或“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教师可围绕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首先,教师提前公布讨论主题;提出正反两方的观点立场,让各学习小组进行选择,并要求每组制作论证自己观点的幻灯片;各组在讨论课之前向老师提交幻灯片,教师对各方的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并制作相应的幻灯片;在讨论课上,首先由各组代表上台演示自己的幻灯片,并阐述观点,最后,由教师配合预制的幻灯片进行总结和点评。

2货币金融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

2.1课件的脚本设计

教师通过脚本设计,对将要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演示顺序及各步骤间的关系进行规划。首先应构建《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流程,并将知识内容按其属性以及逻辑关系划分为各个知识单元,并对知识单元进行解析。教师应编制课件的文字脚本,确定各知识点占用的屏数以及展示次序,并对每幅幻灯片进行屏幕设计,包括版式、配色与字体、动画设计等,并描述课件结构中内含的链接关系。

2.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备

教师可在课件中穿插各种表现手段,如图表、图像、动画、视频、声音、音乐等,使课件富有表现力。教师可通过各种渠道采集素材并进行加工。对于银行同业拆借简况、债券和股票成交量价走势图、各类债券发行量、全球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年度排名等资料,可在专业网站采集。对于交易合同、票据单证等,可扫描或拍摄实物。教师还可收集有教学价值的视频素材,如新闻媒体对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访谈。教师也可亲自制作素材,比如用PageMaker和Photoshop绘制矢量图和位图,用Visio绘制流程图,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并为课件录制解说词。教师可建立课程素材库,将各种素材分类存贮,按需选用。

2.3课件的程序框架设计

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可以通过交互性、非线性的方式将信息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将课件框架设计为顺序结构或是交互式结构。前者顺次安排教学模块,适用于讲授层次递进的教学内容。交互式结构的特点是在各教学模块之间相互跳转。比如,教师可在每一章的幻灯片首页上设置导航系统或内容选择菜单,根据教学安排在各部分间自如地切换。

3课件的艺术处理与教学效果优化

多媒体课件并非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融合美学、心理学的一门艺术。通过将图形、文字、动画、色彩及各种特技的有机结合,教师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对课件主题设计不同风格,或庄严深沉,或委婉清新,或幽默诙谐,或生动活泼,强化课件对情境营造的感染力、冲击力,并令观者产生愉悦的美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创造最佳学习心理条件。

3.1色彩运用

色彩在学生的视觉感受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要么色彩单调,寡淡无味,要么杂色铺陈,令人眼花缭乱。在货币金融学课件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基本配色原则,并结合教学内容具体特征,对色彩合理搭配。首先,幻灯片背景色与前景色应形成较强烈的明暗对比,使教学内容醒目突出,减少学生视觉负担。其次,同一知识单元的背景色应保持一致,单幅幻灯片中出现的色彩不宜过多,色彩变化节奏简洁明快,总体风格整齐统一。在图表制作中,对核心要素或重点环节可使用高纯度的色彩加以突出。色彩运用还可和文字内容相呼应,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

3.2插图、动画和音效的组配

货币金融学第2篇

关键词:货币金融学;经济新常态;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86-03

《货币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金融专业的基础性入门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货币金融学是引导学生学习金融学基础知识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课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枢纽和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相关金融理论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金融理论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运行有效结合,解决我国实际经济金融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特点。但在货币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创新速度缓慢,以及教师金融理论更新程度不足等问题。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如果教师按照古典的金融理论教学,学生脱离实际只为考试而学习,势必造成学生工作后,所学非所用,所用无所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货币金融学教学的创新,已经不仅仅是金融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与金融教学实践的问题,也是影响着我国金融人才培养和实际金融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变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研究经济转型期经济主体的行为转变,以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宏观经济与金融产生的影响,对金融学的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经济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劳动雇佣成本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少。据统计,2009―2012年,中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2012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居民工资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农民工工资也上涨了14.9%。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逐渐演变为普遍的企业招工难。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老龄化人口占整个人口比重为8.9%。有研究表明,人口红利2015年左右将处于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人口比重在2011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蔡P,2012)。这些使得曾经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今越来越受到挑战。

第二,原材料、矿产资源与土地价格上涨,环境保护政策加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事实上,由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制约所引致的种种弊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这也是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过去几十年高排放和高污染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迫使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科技含量高、污染低的新兴产业,将经济发展战略由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由依靠资源要素驱动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转变,通过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三,从国际角度看,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企业产品出口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利润下降。经济转型期,国家出口导向的弱化政策使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实行消费主导型战略而弱化出口和投资战略的功能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对拓展国内的消费市场,扩大消费容量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这一发展模式的实行,对于部分特别是出口型中小企业而言,将会带来较大的冲击。在无法或者难以依靠出口实现经济增长而在短时间内又无法拓展国内消费市场的情况下,这部分企业的发展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第四,技术更新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压力增大。过去几十年我国企业技术改进方式主要是向国外企业学习和模仿。但跨国企业在国内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干中学”而逐渐消失。发达国家在研制出新技术初期,会严格控制其专利技术,以确保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随后为进一步获取利润才将已经落后的技术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学习和掌握了低端或一般技术后,我国企业若希望不耗费自主研究开发成本,直接复制模仿他国“高、精、尖”技术已基本不可能。另一方面,企业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也因出口管制和贸易技术壁垒而难以进行。发达国家为维持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垄断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出口进行严格的限制,并采取技术壁垒等严密的高新技术保密措施,强化对技术输出的控制、抑制技术的转移,致使后者无法获取某些核心技术。

综上所述,我们在货币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1)系统地讲解和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给经济主体造成的各种压力和冲击效应。课程需讲授宏观经济转型压力和冲击对各类经济主体影响的机制,以及各类不同主体在具体经济环境下决策的动机、过程和最终达到的实际效果。

(2)货币金融学课程的讲授需将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别环境和制度因素,与微观个体的各种行为选择整合起来,再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宏观经济的途径和机制,说明其中蕴涵的经济学逻辑关系,并构建和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实验和计量分析。

(3)货币金融学需要讲解和比较各种不同的经济政策在上述经济机制中产生的作用和效果,研究各种具体情况下最优政策设计,分析给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的各项建议。

二、教学分析的理论框架

我们在进行货币金融学的教学分析模型建立时,主要可以参考小中型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为基础。小型模型主要参考Ireland(2003)和Ireland(2011);中等大小的模型主要遵循Christiano、Eichenbaum和Evans(2005)与Smets和Wouters(2005)这两篇文献。下面我们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性,省略模型的推导过程和细节,主要介绍和说明模型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和主要分析方法。

1.家庭部门。居民效用函数中包括消费变量和其滞后变量。这种设计主要是反映消费理论中的“习惯形成”和“棘轮效应”假说,也是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发展的一个近似描述。如果滞后消费变量前的常系数较小或为0,则效用函数中前期消费产生较小效应,甚至效用函数中不再含有消费滞后变量,消费带来的效用只取决于绝对消费量的大小。这种情况适用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居民从贫穷不能达到温饱的水平上获得消费,其效用当然增加较大。如果系数较大,则表示只有当期消费比前期消费增加较多时,效用函数才有所提高。当经济状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模型结构比较适合描述经济现实。我国经济已从过去贫穷和温饱水平正转变为全面的小康水平,甚至有的地方已开始走向富裕水平,因此,模型中加入滞后消费变量是对我国经济转型较好的描述。工作时间变量(系数为)和其滞后变量的构建与消费变量的形式一致。效用函数中工作时间这样的构建可以反映我国就业状况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要,转变到劳动力供给不足,也即被称为“劳动红利消失”的现实经济转型过程。上述效用函数中对消费和劳动变量的设计,为我们下面研究转型对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转型对宏观经济和政策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提供相应研究的技术支持。如我们可以考虑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化,如和等系数的变化,给企业行为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效应。

2.企业部门。本部分我们关注在金融融资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债务融资行及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首先考虑企业家融资决策问题。经济转型中在来自需求或供给方面的冲击作用下,金融部门决定的贷款利率可能导致经济产生更大的波动。有利的企业生产冲击,如企业获得了更好的产权保护或者政府直接减税,都会使得企业利润上升从而净值增加。净值增加导致企业融资杠杆降低,金融部门要求的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这些变化又使得企业在随后的生产中利润进一步提高,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效应。这一现象被研究文献称为“金融加速效应”(Bernanke 等,1999)。同样的逻辑,经济转型的一个负向冲击,如劳动成本的提高,在金融加速器的作用下,会使得企业利润减少,企业净价值增值减少或为负,而融资成本提高。这都导致企业更难以获利或难以维持生存。

金融加速放大效应在我国可能更严重。国内中小型企业债务融资的逆向选择现象较严重,少数的几个大银行对小企业一般缺乏了解,贷款利率的杠杆效应较大。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与金融部门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主题。近期,银行业引入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趋势有所增强。什么样的金融改革方案,以及怎样的金融融资环境,才能使得企业债务融资的金融加速放大效应得以减缓,是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方面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学中关注的主要政策研究内容之一。

3.银行部门。为考察金融环境对企业行为和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分析讲授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和行业竞争效应。对此的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对我国金融发展转型和银行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竞争,打破大银行垄断地位的呼声越来越大。少数大银行的行业垄断,使得银行掠夺了企业的大部分利润。同时,少数大银行垄断和利率官方决定也使得信贷配给现象严重。大企业比较容易获得信贷支持,而小微企业则融资艰难。因此,银行业的垄断和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这些现实分别会给企业和经济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效应,是现在我国金融银行业转型改革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政府部门。我们将政府部门划分为两类,一类中央银行部门,另一类称为中央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行为决策给包括企业行为的经济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课程的重要目的就是研究各种转型压力下的企业决策和行为,以及这些企业行为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的这些基本现实和其中蕴涵的经济规律,可使政府管理部门增加对我国经济转型变化规律的认识,从而制定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种策略和政策。

为应对经济转型冲击可能给经济带来的波动,政府部门可以运用多种经济手段调节和干预经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动每一期的货币发行量、存款准备金率和债券或票据发行利率来调节经济运行。中央政府可通过各种税务和直接采购或转移支付来调节经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当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或衰退时,政府部门一般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行、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恢复。这些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当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时,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环境较之以前已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供给面角度,劳动工资增加,资源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技术和效率有待提高,产品附加值低而且缺乏竞争力。从需求面角度,产品的国际需求下滑,而且内部需求不足,私有投资乏力。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压力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部门还是采用上述政策,可能不但对经济调节效果有限,甚至产生负面的效果。如现时期政府再大规模直接投资,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经济转型期政府部门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内容。而这恰好是我们课程的政策应用关注的主要内容。课程应从政府调节经济的各种手段和途径来研究这些行为导致的宏观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哪些经济调节方式在各种具体的经济转型冲击环境下达到的效果,从而为政府制定具体背景下各种最优调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货币金融学的讲授,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最新理论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来分析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家从个体最优化的角度出发,建立模型,得出最优条件,然后去校准模型参数,再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际经济对应的数据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达到解释经济现象的目的。但新古典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市场是完全竞争且现实中经济没有摩擦。实际经济中,诸如商品、资本和劳动的异质性,价格工资的粘性及其各种变量变动的调整成本等因素,都会背离新古典理论所做出的简单假设。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研究者在研究宏观经济中引进市场的不完全因素,如价格、工资的粘性,或者假设各种变量的变化和调整是有成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经济学分析,进而提供政策建议。把市场不完全性和个体跨期最优相结合来研究宏观经济这样的理论称为新新古典综合(New Neoclassic Synthesis,简称NNS),它继承了凯恩斯主义或新古典综合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因素,即价格和工资的粘性等市场不完全性和个体追求跨期最优化和理性预期。NNS理论把个体跨期最优、理性预期引入动态宏观模型之中,同时也考虑到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价格调整成本、动态价格设定等因素,以此来建立模型,并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具体说,由于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即出现非瓦尔拉斯均衡,价格或工资在此情况下是可用动态价格设定或价格调整等其他形式来设定的。同时,假设预期是理性的。在此假设下,消费者如果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然后求出最优条件,通过校准参数,看模型经济的模拟数据特征是否和现实经济中的数据特征相一致。如果大体保持一致性,则这个模型设定得较成功,它就能去解释经济现象,对经济政策进行评估和预测。NNS模型建立在价格或工资粘性假设基础上,并可进行政策分析。这样的假设意味着在短期内名义量影响经济中的真实变量,同时它也能考虑到技术的因素,即NNS模型把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同时引进模型中解释经济波动,这样可以避免RBC理论只考虑供给的局限性(市场是完全的,RBC只考虑供给冲击)。由于在完全竞争的模型经济中,货币是中性的,不能解释“货币在现实经济中为什么如此重要”这一问题,只有在粘性价格下的模型经济中,货币才不显中性,所以NNS主要用于研究与货币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它可以把理性的前向价格设定、不完全竞争和个体追求最优化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解释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货币金融学第3篇

金融应该是一个涵盖货币创造与微观资金融通的大概念,对于金融涵盖的范围其实在近几十年,很多人把货币银行归到宏观经济当中,认为金融只是一个微观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和经济学家黄达的见解一致。

金融首先应该是一个涵盖宏观货币创造与微观资金融通的大概念。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无法一一对应。1937年《词源》释:“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曰金融。”实际上,在信用货币出现后就产生了货币银行学,这是一个宏观问题,而资金融通是一种财产权的使用,是微观问题。

发端于次贷危机的本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正好证明了宏微观金融的相互影响。在世界进入完全的信用货币之前,世界的贸易差并不大,在1969年之前美元还和黄金挂钩,那时世界的贸易顺差和逆差也不大。但是从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国际贸易的失衡也变得加剧。原因即是贸易出现了巨额的逆差也可以通过信用货币的创造加以弥补。

危机的治理涉及到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内容。货币政策及的实施自然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却不能替代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中的金融分析以货币供求利率、汇率对经济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货币银行学则以货币供应如何创造、如何调控的技术为研究对象,这一理论问题远未解决。

很多人认为基金可以替代货币,但是这一次金融危机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金融资产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它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为什么美联储要出手研究货币基金?就是因为共同基金在金融危机下也跌破了面值。因而,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金融资产和货币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时候,存款货币和法定货币也会区别开来。这个时候大家不太相信存款货币了,对现钞的追逐会加剧。而到出现了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的时候,所有的货币都不会被大家所信任,结果就只会回归到实物中去。当今黄金价格的暴涨就反映了人们对于货币的担忧。

货币与金融资产有无区别?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如何确定货币需求?如何控制货币供应?央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与主动吐出基础货币时货币政策工具有何不同?

我个人认为美国的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操作没有错误,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对商业银行不放贷的一种替代,中央银行替代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到现在为止,美国信贷的增量仍是负的,美联储创造的货币M2仅仅1%强,低于它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和。

多余的美元不是现在创造的,更确切地说是危机之前的后果。然而,由于银行不能破产,致使它不能够消除掉。因而,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误读造成了市场上对于通货膨胀的一种严重预期。我们主动吐出基础货币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不创造货币了,中央银行怎么办?很多的理论问题和操作问题,货币银行学并没有解决。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催生了新的难题与困境。在全球信用货币制度下,以货币为国际结算货币的特里芬难题仍然待解。实际上美联储只能对美国经济负责,无法对全球负责,但是它又是一个国际结算货币,又有极大的外部效应,这就是它面临的特里芬难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到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

资金融通首先是一种财产的使用权,引申出监管以保护众多投资人利益为边界;财产的使用借助金融工具形成投资人、筹资人之间不同的法律关系(股权关系、债权关系、信托关系、保险关系);金融借助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信用货币的创造功能、中介服务功能、经济补偿功能、资产管理功能);金融机构的名称和业务范围可以说多变的,但金融业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的,金融机构的作用是帮助客户在控制风险中实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

货币金融学第4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影响;策略;措施

金融创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主要旨在金融领域实现各要素的优化配置或者通过创造性变革引进或创造新事物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初期,金融创新初具雏形,7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80年代兴盛,9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运用。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金融创新在本质上来说即在金融领域内部变革市场资金交易机制、经营管理体制以及金融商品的组织结构等。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商品的重新组合,能切实改变金融体系结构和货币供求机制,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家的货币政策。

1.金融创新与货币供求

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中心内涵即货币的供求问题,而且货币供求还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创新会对货币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在较大范围内引起货币供求总量、结构以及机制的变化,而且对宏观调控和金融运作的影响极为重大。由此可见,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清晰洞察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及调整,有助于科学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推动金融创新业务的进步和发展。

1.1 减少货币需求,逐渐改变货币内涵及需求

货币需求绝对量的增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通货膨胀影响下物价水平的提升、商品货币化程度的加深、交易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还引起了金融工具多样化和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一方面削弱了民众的实际货币需求,相应降低了广义货币在金融资产中的实际比重;另一方面,拓宽了货币的内涵。货币与其它各类金融资产之间有着替代效应,除了对经济发生作用外,还可能影响财富、产出、利率以及货币供应总量。

1.2 进一步削弱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首先,金融创新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掌握货币的动机,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凯恩斯将这一现象总结为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的减弱。投机性动机的增强,降低了商务交易和媒介商品的商业性货币需求,但是金融性货币需求却呈现出上升趋势。商业性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规模变量的影响,但是规模变量在一定时期内会相对稳定,所以商业性货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金融性货币需求的变化主要受个人预期和机会成本的影响,人们的预期心理具备无理性,而市场利率具备多变性,这都导致了金融性货币需求的上升和金融货币需求比重的下降,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的有序性、稳定性。

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2.1 货币供应主体不断增加

在金融创新体系中,除了存款货币银行和中央银行以外,非存款银行也成为了货币的供应者。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同质化和综合化,进一步消除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逐步消除了这两类金融机构在创造存贷款货币功能上的区别。

2.2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趋势逐步加强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它是指受经济体系内部因素调控的程度,与中央银行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联系。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间接形式的,它主要被应用于控制外生性货币,金融创新一方面能改变货币供应的相对量,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货币需求;另一方面能拓宽货币供应渠道和主体,加大货币供应乘数,从而切实改变货币的供应,使货币供应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中央银行的束缚,而逐渐受制于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受金融机构、居民行为、企业以及经济变量等内生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1]。

3.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是国家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有效调节和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稳定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物价等。

3.1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3.1.1金融创新切实降低了中介指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的运用逐渐降低了中央银行对其它商业银行的检测、观察和分析,渐渐模糊了金融变量等中介机构的定义,其中突出的例子就是货币总量缺乏严谨科学的定义。

3.1.2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指标的可控性。金融创新增强了金融变量等中介机构的内生性,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联系日益松散。以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为例,在创新过程中能拓宽货币供应渠道,增加货币供应主体数量,加大货币乘数,实现货币供应量内生性的增强,同时还能切实降低和缩小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逐步削弱再贴现率的主动型,但是相应的作用范围却呈减少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影响

3.2.1逐步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推动力。金融创新加快了金融证券化趋势,大量的流动资金从银行流入金融市场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逐渐摆脱了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束缚;同时,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机构负债比例的变化,存款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以上种种均导致银行体系存款的削减,由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也相应减小。

3.2.2削减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第一,金融创新导致再贴现条件朝着自由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当前,大部分国家的央行不再严格限制和规定再贴现条件,金融创新逐渐削弱了“真实票据说”的影响力,工具创新使得新型票据逐渐合理化和必然化。同时,金融创新逐渐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的依赖,它们以债券抵押的形式向中央银行借入了大量准备金,这逐渐突破了再贴现条件的限制,削弱了合格票据贴现的种种规定。除此之外,金融创新使得中央银行在再贴现率操作中的主动性日益降低[2]。

3.2.3增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金融创新的发展为政府融资证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发展指明了道路,逐步增强了政府债券市场的活力;同时,金融创新有效满足了政府的融资需求,为公开业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且提高了中央银行的运作效率,使得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金融创新还改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形式,政府债券因其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而成为广受关注的对象,逐渐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创新包括市场创新和工具创新两种,它使证券成为合法的资产形式,正日益被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所接受,政府债券作为其中的领头羊,是最标准的债权形式,它的价格和收益率是整个金融市场中其它证券收益率的有效价格参数,而且保持着合理的动态距离。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在发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过程中能适时变动价格和收益率,从而改变一般证券价格和收益率,导致金融机构和公众对经济预期的变化,从而切实加强了公开开市场业务的“告示效应”。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革新

4.1 逐渐改变了单一的规则性货币政策

混合操作规则性货币以权衡性和规则性为主要特征,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货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它要求中央银行始终将货币政策保持在合理的增长比率基础上,使货币供应量更加稳定。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逐渐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单一的规则性货币政策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所以中央银行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掌握最新金融市场动态,从经济运行状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性权衡政策,切实反映实时的经济运行周期,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暂时性波动,缓解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

4.2 应逐步拓宽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实现从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到整个金融机构和全部社会资产的调节

从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约束,忽视了非金融机构的作用,最终导致信用和金融失控的现象屡次发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此可见,中央银行要积极转变思想,逐步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和调节范围,将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其控制的范围和方向,同时还要保证政策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尤其要注意的是,妥善解决好公债管理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5.总结

总而言之,在金融创新条件下,中央银行要适时调整金融政策,拓宽货币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创新手段,例如窗口指导和直接信用控制等。中央银行要把握金融创新的契机,保证货币政策工具的科学化、合理化,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晓红,王静.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上海金融,2002,(7):14-17.

货币金融学第5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完善思路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采用的手段。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在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数量型工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待完善。因此,研究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手段进行了相关思考。

一、分离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

我国中央银行将货币政策职能和金融监管职能是集于一身的,两项职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角色冲突,导致中央银行在强化货币政策职能时,金融监管不力;在强化金融监管职能时,影响货币政策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分离,建立货币政策执行协调与联系机制,这样可强化对经济金融的分析和预测,不仅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还有利于解决政策职能和金融监管职能的冲突,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

分离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有利于完善和改进金融监管,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对货币政策而言,以货币政策为中心的功能模块是提高宏观调控效率的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货币政策着眼点是币值的稳定和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增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方面的研究力度,有利于货币政策制定决策的科学规范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的提高。对金融机构监管而言,金融监管主要是运用法律、行政手段,通过确定审慎监管指标,规范和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和金融监测体系。

二、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包括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两个方面,政策独立性是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自主性权力的大小,信用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给受经济外生或内生冲击的影响程度。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并没有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充分的政策独立性,这主要是由于中央银行行为目标的多重性、央行部分职能的财政化、不合理的外汇管理体制等原因,使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着一个挑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影响,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在制度和执行货币政策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就越好。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即协调好中央银行多重目标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加强对资金国际间流动的监测等,以完善货币调控机制,增强央行的信用独立性。

三、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宏观调控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是多元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存在的经济基础,货币政策调控一定要与银行体制改革互动,在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协调好准备金率、利率等制度性工具,优化资产结构,增加资产储备,进一步加快中央银行资产票据化、债券化的步伐,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效率,也是进一步发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保证。

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机制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货币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第二个环节是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机构;第三个环节是从非金融机构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逐步实现利率与资产价格为主要传导渠道创造条件,是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手段。

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货币渠道向利率渠道的转变,稳步推进市场利率化,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中央银行应以资本市场变化为目标,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其次,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增加货币市场主体,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要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调节投资与消费行为,提高经济活动中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货币市场发展的需要。

五、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完善我国银行货币政策,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在现代金融业中,政府的价格目标应着眼于解决未来的通货膨胀,把重点放在对未来趋势的分析预测上,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远期目标,前瞻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包括一套真实、及时、可靠的金融统计资料、明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用于经营性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和规范统一的货币市场,逐步创造一系列运用前瞻性货币政策的相关条件,严格监管金融市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预见性。

参考文献:

[1]陈建斌.我国中央银行管理流动性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经济,2011(06).

[2]刘洲源.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J].时代金融,2011(02).

[3]彭芸.货币政策框架与中央银行沟通策略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2(03).

货币金融学第6篇

关键词新货币经济学分支启示

1导言

1900年,瓦尔拉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学上著名的瓦尔拉斯均衡模型。随后,瓦尔拉斯首创的一般均衡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方法之一。然而,这个几乎涵盖一切的、一般均衡体系却不能包容货币理论。货币就一直被当作是外在于均衡体系的扰动因素,相对价格的决定与货币价格(名义价格)的决定被视为互不相干的两码事,经济学也因此被分成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两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经济学说史上有名的“两分法”(Dichoto?鄄my)。为了体现均衡存在的一般性,统一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打破传统的“两分法”便成为经济学界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近一个世纪中,多数经济学家试图通过为货币分析建立“微观基础”而最终将货币“纳入”(Integrate)一般均衡理论体系,所谓“瓦尔拉—希克斯—帕廷金传统”便是代表。但由于受到广泛质疑,迄今为止,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统一仍然是货币经济学有待攻克的难题之一。

正当主流经济学家沿着传统研究路径艰难跋涉之际,以尤金·法马、列兰德·伊格尔等著名货币理论家为首,推出了另辟蹊径并号称“新货币经济学”(Neo-MonetaryEconomics,简称NME)的理论。他们同样力图证明瓦尔拉体系的合理性,与其他学派迥异的是,他们非但不想把货币“纳入”一般均衡世界,反而欲通过取消货币以维护瓦尔拉体系的一致性。这样,“新货币经济学”框架下,不存在相对价格与物价水平决定相分离的问题,其实际上是通过取消货币而达成改造后的货币理论与传统的价值理论相统一。换言之,瓦尔拉体系之不能“容纳”货币,不仅不是其缺点,反倒证明它是对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合理描述。鉴于新货币经济学的与众不同,它被称作“没有货币的金融学”(J.Smithin,1994)。新货币经济学又由两个分支组成,即“BFH体系”和“法律限制学派”。

2“BFH体系”

1983年,格林菲尔德(Greenfield)与伊格尔(Yeager)注意到,在布莱克、法马和霍尔先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均设想了一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体系的运作模式,它完全不同于现实中以“货币”为中心的金融运作机制,为货币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角度,于是按上述三人的姓氏首字母将其命名为“BFH体系”。

布莱克(1970)是提出这种思想的第一人。他采用“思想实验”的办法,设想如果实行一种完全不受政府干预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则社会的支付体系将不存在任何外在货币,或者说“通常意义上的货币将不存在”,支付将以五种方式进行:直接物物交换;以普通股票为交换媒介;以公司债券为交换媒介;以经“银行”确认的公司债券为交换媒介;以纯粹的银行负债为交换媒介。布莱克思想中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他首先提出了分离货币职能的论点。

法马(1980)设想了一种不需要使用货币的竞争性支付体系,称其为“纯粹的记账交易系统”。在这种系统中,银行的作用是运作一套可以通过会计科目之间的转账来实现财富转移的账簿系统,交易可以完全避免现金的媒介,“任何实质的交易媒介或购买力暂栖所的概念均告消失”。的。这样的经济当然是非货币经济,它的好处在于只有相对价格的决定而避免了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于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分析成为这种经济的最恰当的分析工具。

尽管布莱克与法马都赞同自由放任的支付体系,但他们主要还是以“思想实验”的态度来对待虚构的竞争性市场条件,目的在于为现存货币金融制度提供一个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现有制度的本质特性。

霍尔则当真把建构竞争性支付体系作为自己的使命(霍尔,1982)。他认为,在金融事物方面,政府的唯一职责在于指定用作记账单位的计价商品,并强制保证各种合同的执行,除此以外,支付体系如何运作完全不关政府的事。他甚至推荐了一种称为“ANCAP”的记账单位,它由一定量的硝酸氨(AN)、铜(C)、铝(A)和胶合板(P)所组成的“复合商品”来定义。但他同时强调,上述四种商品本身(单独或共同)不能用作流通媒介,否则,ANCAP便成为现代意义的货币,货币流通常见的弊病(货币过多或过少)将损害它作为记账单位的价值稳定性。

具体说来,“BFH体系”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取消了货币的发行特权,自动地使政府处于与一般公众相同的金融约束之下,使其不能通过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获得收入;自由放任导致的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使金融创新真正成为增进社会福利的手段。目前的金融创新多数是为了逃避政府管制,在管制与反管制博弈中浪费了社会资源;“BFH体系”下,由于交易媒介在支付时均按恒定的记账单位计价,故不存在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的区别。于是,“BFH体系”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货币对经济均衡的破坏作用。

3法律限制理论

“BFH体系”主要采用“思想实验”方法,从逻辑上推论,如果取消货币管制,未来金融体系将如何运作?与此同时,新古典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华勒士、萨金特创立了“法律限制理论”。该理论继承了源于奥地利学派门格尔、米塞斯等人的货币制度研究的进化论方法,从史实出发,分析和解释过去及现在货币金融制度的成因。他们认为,现有的货币金融体系并非市场力作用下自然演进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为政府的法律限制所决定。

华勒士(1983)以联邦储备券(美元现钞)、美国国库券、美国储蓄债券为例,指出:它们均无违约风险(但第一种不附息,后两种则支付利息或者采取折价发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后两种附息无风险证券不能像美元现钞那样充当流通手段呢?通过分析,华勒士发现,储蓄债券和国库券的大面额和不可转让发行特性虽然是使它们与美元现钞相区别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不可充当流通手段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还远不能成为充分条件。套利动机会仍然会促使金融中介机构来解决大额和不可转让问题。

华勒士指出,之所以付利息的政府无风险债券能够与不付息的法偿货币保持共存局面,原因在于法律限制———中央银行垄断了将大面额国库券拆细、发行小面额法偿货币的业务,并限制私人债务的流通,因此能够使国库券利率高于零,能够使公开市场操作有意义。一旦法律限制有所放松,则各种附息的非货币金融资产均会不同程度地起到流通手段的作用,苏格兰、印度、美国、法国均出现过这种情况。

尽管“BFH体系”与“法律限制理论”在研究方法、论证角度上均有很大差异,两派学者也极少相互引证,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他们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可以互为犄角,使理论体系更加圆满,因此将两派并在一起,称为“新货币经济学”。

4新货币经济学的启示

新货币经济学之所以称为“新”,是因为它一反传统理论先接受“货币”的存在,然后研究“货币”的作用这种思维惯性,出人意料地提出“取消货币会如何”这样的问题,尽管新货币经济学仍带有浓厚“思想实验”色彩的理论体系,但其全新的思路给正经历着货币体系迅速变化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4.1对现有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和货币政策要进行认真的反思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传统货币金融理论中,货币银行学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国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杰特勒(Gertler,1988)曾经抱怨说:“货币成了宏观经济学中惟一的金融变量,商业银行也因此成为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唯一金融机构”。新货币经济学对金融学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重新对传统的理论格局进行反思。当前世界各国都快速地向高级的信用经济过渡,即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金融业的发展也往往变化神速。自1999年美国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以来,金融业的综合化(或金融百货公司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使得各类金融资产对货币的替代性越来越强,货币及货币机构的独特地位日益丧失。且不谈货币内生性越来越强,即使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量,它对储蓄投资、利率等的影响也日渐消减。反过来,如果金融体系的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则引起的经济震荡也不亚于历史上货币危机所产生的冲击力。新货币经济学提出要构建“没有货币的货币经济学”或“没有货币的金融学”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对纠正时弊不无好处。

4.2要加强对传统货币本身特征规律的研究

国内的教科书习惯于照搬传统的货币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新货币经济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打破了思维定势,猝不及防地提出为何二者必须统一?两者分离又如何?现在看来,这是关系到货币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重大问题,货币经济学要存在、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从逻辑上说,既然货币本身是分工与专业化的结果,货币职能发生分化也完全可能。现实生活中这类例子其实并不鲜见,瑞士法郎曾在我国与苏联东欧国家易货贸易时用作价值尺度,但它并不担任流通手段;20世纪70、80年代粮票、油票、国库券作流通手段的历史至今为人们难以忘怀;近年来边境内外地区用此币标价彼币支付的情况也不时见诸报端———它们都是价值尺度(或记账单位)与流通媒介相分离的例子。网络金融活动中,“虚拟货币”替代真实货币而产生的货币无纸化趋势,将对中央银行运用货币供应量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更应成为现代货币金融学前瞻性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货币金融学第7篇

摘 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从经济危机过后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过程。即使如此,深受金融危机广泛性的影响,我国经济仍未能彻底地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潭。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市场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凸显,GDP增长率的趋缓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面对这样的形势,通过对历次典型金融危机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先行性指标衡量金融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 金融风险 GDP

一、 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从经济危机过后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过程。即使如此,深受金融危机广泛性的影响,我国经济仍未能彻底地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潭。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市场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凸显,GDP增长率的趋缓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让我们不得不谨慎的分析我国当前的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面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我们更需要一个与经济发展运行密切联系的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经济稳定、预测防范金融风险的依据。

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较为准确地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较为迅速准确地收集并判断衡量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指标的数据资料。

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归根究底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而只有使货币供应量得到合理配置,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换言之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是密切相关的。

(一)历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供给量

从历次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危机前与危机过后,同正常的经济运行时期是具有差异性的。无论怎样看待金融危机,货币供应量都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来判断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实例的检验,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衡量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的先行性指标。通过历次金融危机中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动,进而更理性的分析货币供应量与金融危机发生的相关性。以下是三次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分别为,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的次债危机。

由图1可知,美国在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货币供应增长率呈现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1930年,并与1931出现急剧滑坡。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经济一度萎靡,货币供应量呈现振荡性负增长,直到1934年后才出现回暖。不可忽略的是1931年的货币供应量的急剧滑坡。货币供应量的突变直接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危机的严峻性。而货币供应增长率从之前的缓慢下降,到经济危机的时的急剧滑坡都可以告知我们,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发展的指示性作用。尤其是不规则不合理的货币供应将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直呈现连续10年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信贷额同样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债也达到空前的高峰。其中大部分投向了房地产。投资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东南亚各国的通货膨胀。以日本为例,研究表明日本在受亚洲金融波及之前即1992年-1997年之间货币供应增长率呈现线性增长。在1998年出现阶段性高峰,随后回落。也就是说在日本经受亚洲金融危机前,其国家本身的货币供应量就呈现出持续递增的现象。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货币供应的同步理性投放,但持续的递增投放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危险性,同样会引起金融危机的产生。:

由图2可看出,在这次由美国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在危机发生前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经济危机过后,为了刺激经济的恢复发展,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仍持续升温于2009年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呈现走弱趋势。可见,金融危机常常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持续走强,货币流动性过快,也会影响金融危机的产生。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货币供应的持续增加或者减少,只要是不合理的,都会影响金融风险的产生。货币供应与金融风险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然而,迄今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尚没有一个系统而明确的评价标准。对金融危机的分析,主要针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之对于新兴国家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虽然在这样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争议,但可以明确的是,货币政策失误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

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更好的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防范货币政策失误。为了预测防范金融风险、使经济运行更加健康稳定,以货币供应量这个与经济发展运行密切联系的经济指标作为衡量金融风险的依据,是具有相当可行性的。

二、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来控制货币供应的理性投放,当货币供应量出现异常变化时,找到影响其变化的根源,以便更好更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

影响一个国家货币供给量的因素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总量与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派生存款;二是货币乘数的变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三是通过数量方程式中名义产出价值与货币量的同比例变动。

(一)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所谓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不仅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的基础,同时也是货币创造的基础,同货币政策目标有着密切联系。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状况。因此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

(二)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但是货币供应量仍然要依赖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即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总之,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影响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增加必然会反映到银行信贷的增加上,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调控的两种主要途径,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工具调控基础货币,虽然超额准备金率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控制的,但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调控可以调节货币和银行信贷的变动。

(三)从数量方程式角度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由数量方程式,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可知,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价格水平的变动视为通货膨胀率,而货币量由中央银行控制,产出的变动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这就告诉我们,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了通货膨胀率。换言之,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经济会平稳运行。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那么,会有较大的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当我们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数量方程式告诉我们: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名义GDP。经济学家把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成为名义GDP。由于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供给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名义GDP的同比例变动。我们可以得到,货币供应量的增多,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不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经济泡沫会愈加严峻,由此为导火索,会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实证分析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衡量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面对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也应该重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变动情况,通过其变动趋势说明的经济意义,来预防、化解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负面打击。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同样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选取1978年至今的货币供应量作为基本依据,以此分析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潜在金融风险。

CPI作为消费物价指数可以衡量价格的变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到1983年,我国的货币新增量以每年平均400多亿增长,货币增长速度保持在22%。1984年-1989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造成了1988年的18.5%和1989年17.8%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了奔腾的通货膨胀。从1990年-1993年,虽然货币增长量每年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但90年与89年相比,M1新增1120.17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1682.62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3098.22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4548.88亿元。随后M1超过万亿。持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提高导致我国于1990年-1996年间平均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最高达到27.7%)。1997年5月起,M1开始突破30000亿。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通货膨胀。致使国家在用经济手段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造成了我国1998年-2000年CPI的负增长。使经济强制性趋稳。

在1998年-2010年间(除去2007-2008受经济危机的波及致使经济低迷),我国的CPI振荡上升,一直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通货膨胀。

在GDP增长与稳定物价的矛盾中需要货币供应量的均衡调节。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增长而忽视通货膨胀。在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要防止经济过热现象。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我国货币供给量对GDP的变动分析

在这里以GDP衡量产出。

图6 1978年至2010年GDP增长率变化

由图4可看出,1995年-1998年,M2增长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该时期GDP同样呈下降趋势;2000年-2003年,M2增长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阶段我国GDP也以递增速率增长;2003年-2007年,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率高位趋稳,GDP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下稳步增长。值得一提的是,M2增长率在2009年急剧增大,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所进行的持续的扩张政策所致。使得我国GDP在2007年-2008年度出现滑坡后在2009年度得以继续增长。

(三)我国货币供给量同CPI、GDP的相关性分析

从图3可看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以来呈现出基本上升的趋势。货币供应量同CPI、GDP呈线性关系。从短期来看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同GDP的相关性并不是很明显。M0增长率与GDP增长率、M0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具有大致相似的同增同减的长期趋势,在这里可以近似的用CPI表示通货膨胀率。即它们三者具有长期的一致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衡量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当货币供应量呈现出异常变化或面对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非理性增加时,此时很可能蕴藏着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及监管部门需要加以重视。

四、合理控制我国货币供给量

我国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以来呈现出基本上升的趋势。但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一方面虽然带来了GDP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却令我们陷入通货膨胀的尴尬境地。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指示性作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先行性指标,当货币供应量出现异常变动时,及时采取相应举措。一方面保证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另一方面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的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理性投放,国家政策的适度引导是应对经济危机过后解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合理投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里强调的是物价水平稳定(币值稳定)只是一种相对稳定,具体而言就是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和避免通货紧缩两个内容。

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货币需求增加却一直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在这种货币需求增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额货币”现象,即超过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货币需求之外的货币增长部分。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引起整个社会货币需求增加,人们追逐货币的情形下,我们不可以忽略经济的稳定、币值的稳定。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即使国家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也不会及时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前防范。在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使货币供应量张弛有度,稳定经济。

(二)货币乘数的间接调控

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负相关性。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调控货币乘数,在经济过热时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萧条萎靡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应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GDP的合理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世界金融危机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我国同样受到波及。这次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单纯依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是不理性的。在当今形势下,思考我国GDP的潜在增长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强化,以及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过去依靠低成本优势支撑贸易出口高速增长的现象不会再出现。同时,随着投资过度扩张,不少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扩大内需。

因此,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不应一味地追求GDP的高增长率,合理的GDP增长率,才是使经济健康运行的最佳条件。

参考文献:

[1]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货币金融学第8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金融改革。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to Perfect our

country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channels

Abstract: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monetary policy regulation and control effec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e validity of monetary policy,the key lies in whether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Monetary authorities must understand when and to what extent,monetary policy impact on the economy,through what way this is the problem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The accuracy of the judgment on this issu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degree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ultimate goal.So,monetary policy effectiveness depends largely on whether the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Key words:monetary policy tools,monetary policy interest rate transmission mechanism,financial reform

引言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通过实证研究,学者们对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作用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邱力生(2000)认为,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效果不太理想,问题在于我国币政策传导机制渠道中存在一些梗阻,比如信用制度不健全、金融组织结构欠佳、产权制度和利益机制障碍及管理偏差等。

1.完善信贷传导渠道

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重点强调货币渠道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贷传导渠道,改善信贷渠道萎缩的局面和渠道过窄不足等问题。

1.1加强中央银行的作用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和金融稳定的维护者,在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运用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手段,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在人民银行消费信贷政策的引导下,各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形势。

(2)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力度人民银行需要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特别是再贴现业务的发展,不仅扩大了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而且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相互拖欠的问题,这些措施有效地扩充了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县域、农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村经济。

1.2继续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首先,要强化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和利润考核并建立激励机制,使商业银行内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称。在资金供求和利率变化时,能够做出符合市场规则的反应,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扩大货币政策的效应。其次,优化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体系。在加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壮大其经营规模。通过新型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相对削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使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充分化,同时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创造更健全的载体。最后,大力发展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其信息、人文和区位优势,为中小企业融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通过大力发展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可以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构筑发达的毛细血管式的传导渠道,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2.1积极培养和扩大市场主体,为货币市场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

我国货币市场交易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禁止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商业银行一般呈现为资金的盈余方,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资金的短缺方,没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参与,往往导致货币市场的“单边市”,阻碍货币市场的正常发展。因此,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势在必行。在扩大市场的交易主体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尽快放开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的准入限制,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加快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直接入市交易的进程;二是允许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等机构投资者通过建立金融机构的形式间接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三是设立柜台交易制度,提高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流动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扩大市场容量,活跃市场交易,满足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和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需要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2.2加快货币市场利率体制改革

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对现有己放开的利率运行机制进行规范,而且要采取渐进的方式放开其他短期市场利率,形成有机的货币市场利率机制。这样既能达到货币市场利率真正的市场化,又能使货币市场上形成的利率信号准确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为整个利率改革的推进形成一个可靠的基准利率,以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3发展货币市场创新工具,增加市场交易品种

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重要手段,其多样化和不断创新是货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货币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达的货币市场必须能提供各种各样的可转让融资工具,这样才能满足不同金融机构和经济主体的需要,增大货币市场的影响力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上的交易工具较少,尤其是短期国债极为缺乏,这制约了货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创新行为,逐步发展多种交易工具。如发展金融债券市场、企业短期债券市场;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允许资产质量较高、信誉较高的企业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增加银行承兑票据的发行量;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从而增加货币市场投资工具,促进货币市场发展。

3.提高资产价格梁道的传导作用

3.1进一步规范发展股票市场

由于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股票市场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因此我国股票市场必须在规范中发展,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防止股市泡沫。我国还必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并以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金融期货市场,规范发展金融股权市场,带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

3.2完善国债市场,充分发挥其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

一是优化国债的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适当增加财政债券、建设债券、可转换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浮动利率债券等债券的发行,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二是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提高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比例,发挥不同国债持有者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三是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扩大市场容量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四是建立银行间柜台债券市场,提高国债的市场流动性;五是打通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尽快形成统一的债券市场体系。

3.3疏导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是金融业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要在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证券融资渠道。既鼓励和引导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合法途径注入资本市场,又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到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形成真实的利率价格信号,实现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提升金融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制度,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施监管。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联系的加强以及金融创新有可能导致金融监督真空的出现,因此在疏导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联系的同时,我国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合作,建立监管协调、信息共享的协作监管制度,增强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是大势所趋。目前,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前提下,可根据国际市场情况相机调整汇率,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强名义汇率的灵活性,以缓解因外资流入形成的外汇供过于求的局面,从而减少央行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压力。消除外汇市场上的非市场化因素,疏通汇率渠道,当前我国可实行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先放开对汇率的过度干预,真正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第一步实现以后,汇率渠道开始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扮演角色,尽管其效率尚不如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渠道,但是作为利率渠道的补充,能够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第二步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放开对资本流动的限制。

这一步实现以后,完全的汇率渠道与利率渠道一起双管齐下,使货币渠道的传导效率作用发挥更佳。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消除外汇市场上的全部非市场化因素,疏通汇率渠道是一个中长期目标,从近期看,当务之急是做好浮动汇率制真正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实施积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完善外汇市场运作体选题背景和意义制,加快外汇市场产品创新,调整外汇管理政策等。要逐渐弱化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刺激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增大市场交易的规模,为浮动汇率制的真正实施准备一个良好的外汇市场。(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斌.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7)

[2]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一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9)

[3] 陈飞,赵听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

[4] 杨小娟,熊勇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3)

[6] 蒋瑛馄,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一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5)

[7] 方先明,孙锁,熊鹏,张谊浩.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4)

[8] 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一2004[J].金融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