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4:33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1篇

摘要:目前证券投资实脸成为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笔者认为在当前证券投资实验中仍存在若干问题,如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脸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论文结尾处提出了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2篇

关健词:证券投资 实验技术分析 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 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 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 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 通过这些途径, 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 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 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 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 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 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 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 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 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 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 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 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 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 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 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 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 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 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 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 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 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 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 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 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 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 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 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hi138/Com]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 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 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 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 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所以, 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 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 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 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 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 而应该是技术问题, 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 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 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 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 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 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 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 所以, 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 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 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 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 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 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 效果也不一样, 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 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 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 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 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 忽视该部分的实验, 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 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 因此, 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 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 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 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 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 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 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 如同打牌时不看牌, 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 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 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 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 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 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 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 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 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 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 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 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 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 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 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 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 不能放任自流, 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 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 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 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 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 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即当前的形势如何, 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 哪些行业值得投资, 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 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 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 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 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 .24(3)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3篇

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股市,其实用性更为突出。通过简述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分析证券投资学课程应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究改善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育模式的相关措施,以期总结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授课经验,进而增强证券投资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育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76

1前言

开展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技术全面把握证券市场。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了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学的核心内容,并能学以致用,证券投资学教师应该对传统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将理论焦旭俄语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2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2.1是适应高校证券投资学教学改的需要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面对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大学应该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证券投资行业作为知识高度密集的一个行业,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往往十分严格,一方面,证券投资从业人员要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方法,另一方面,证券投资从业人员需要拥有成熟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投资阅历,因此,证券投资从业离不开实践教学。

2.2帮助学生把握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

证券投资分析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要求经验积累,因此,证券投资学教学应该以满足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需求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社会市场培养一批优秀的投资人才。为此,证券投资学教师应该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就业方向,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学生而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2.3培养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提高实践能力

当前,我国证券投资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当前的投资行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人才,因此,各大高校应该注重应用实践性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运作的能力,创造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学平台,使学生能灵活、创新地理解证券投资原理和方法,进而在进入社会时能创新地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3证券投资学课程应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1不够重视实践教学

当前,各大高校中真正懂得证券投资,有过证券投资交易经验的教师不多,造成师资队伍不够强大的现象。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和教师无法将实践教学落实于证券投资教育中。而学校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就会缺少对专业任课教师的培训,专业任课教师的能力提升速度缓慢,进而为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带来了阻碍。另外,证券投资技能的学习需要引入一些技术设备和仿真实验室,但是由于学校对实践性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当前的证券投资教学仍然停留于课堂讲授上。

3.2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当前大部分毕业生尽管学习了证券投资学,但是对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和交易技能等方面还是缺乏较为全面的认识。导致这一想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证券投资知识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某些学校的教学甚至于实际不相符,极大地降低了证券投资教学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有些学校开展了证券投资实验教学,但是仍然局限于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组合管理内容中,其教学主流还是停留在技术分析上。

3.3平台建设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的证券投资学实践平台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大部分学生缺乏进入实践教学环境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另外,尽管某些学校已经建设了证券投资实验室,但是,学校并没有把建设证券投资实验室当作专业教学的正常投入,反而用于创收,导致实践性教学滞留于表面,无法发挥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无法真正地为学生积累实践操作经验。

3.4教学方法手段滞后

当前,大部分高校从事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由从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兼职,因此实践性教学的教师擅长灌输式教学,即使是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过程中,也一般是采用演示法和参观发等常规的教学方法,缺乏模拟实时炒股和沙盘推演等方法的利用。另外,大部分高校证券投资教师无法充分利用横琴交易软件来模拟交易多的行情,使学生无法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交易系统熟悉相应的操作要领。再加上,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教师并没有通过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投资技巧,只是机械地进行模拟投资,导致当前大部分高校无法脱离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

4改善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育模式的相关措施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4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过度投资;公司治理;投资者情绪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投资活动是保证现金流量增长、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然而受到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投资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投资扭曲行为。就上市公司而言,其投资于证券市场多出于资金管理和战略并购的需求,这本是一种正常的投资行为,但若出现证券投资过度化,则会降低投资效率,并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有参与证券投资,过度证券投资现象较为普遍,这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但是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并未达到有效抑制过度证券投资的行为,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过度证券投资呈正相关,有必要将投资者情绪这一变量引入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研究中,为过度证券投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一、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

过度投资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投资现象,即在投资项目净现值为负的情况下仍在进行持续投资,这是一种有害的投资行为,此类现象及其成因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传统金融学从委托-理论、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公司投资偏差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其中公司治理机制是在前来两种理论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将其作为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是在长期实践中,从公司治理角度去解决上市公司存在的过度证券投资问题,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1]。在对投资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传统金融学并未考虑到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这一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从投资者行为因素入手来分析公司投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行为金融学解释当前国内存在的过度证券投资问题更有说服力,该理论对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进行了完善,更关注与非理对投资活动造成的影响,国内证券市场非理想特征较为显著,投资者过度自信,加之受到市场投资情绪的感染,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情况[2]。

(二)模型设定

选取2011年至2014年A股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中,管理者自身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存在密切关联,会降低对短期薪酬的关注;反之在约束机制中,管理者受到的监督较强,与公司股东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有所缓解,短期投资动机将受到进一步抑制,在此可提出如下假设:管理者持股、公司实际控制着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过度证券投资量呈负相关[3]。管理者保有一定的理性,因融资成本较低、股价持续走高,但投资者情绪高涨,迎合其非理想需求也会导致上市公司过度证券投资,在此可提出如下假设: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过度证券投资量呈正相关[4]。

二、实证分析

根据设定的上市公司过度证券投资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水平进行评估,以残差项为正表示过度投资,为负表示投资不足,在本次数据统计中,残差项为正的上市公司,其证券投资总量应达到“指引”数额,通常在1000万以上,以此表示过度证券投资,将实际证券投资与估算证券投资之差作为因变量,即通过回归残差对上市公司的过度证券投资情况进行考察[5]。统计结果显示,期初现金与证券投资量呈正相关,资产负债率、收益率与证券投资量呈负相关,资产规模等因素对证券投资量影响并不显著。

(一)公司治理与过度证券投资关系的检验

统计结果显示,公司治理机制各变量因素对过度证券投资量的影响均不明显,为进一步验证该结果,参照非过度证券投资量的检验结果,发现只有管理费用会对非过度证券投资量产生影响,由此证实,公司治理水平并不是造成过度证券投资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也难以受到实效。

(二)投资者情绪与过度证券投资关系的检验

统计结果显示,年累计收益率和投资者情绪年份变量系数(2014年)与过度证券投资量呈正相关,表明“迎合渠道”是诱发过度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为迎合投资者的需求,管理者会进行一些短期的证券投资活动,提高公司的短期业绩正是出于投资者的愿望,从年份变量来看,2014年牛市征兆已经显现,投资者情绪普遍高涨,出现了“羊群效应”,因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管理组只能不断加大证券市场的投资。在整个过度投资样本统计中,公司估值水平始终未对过度证券投资量产生较大影响,表明其并不构成此类现象的动因。通过对现金流敏感性的检验发现,管理者不理性一方面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其过度自信,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在管理者手中可调配的资源不断增多,现金流较为充足时,便会影响其投资行为,这从中反映出,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激励机制并未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已成为常态,是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公司治理机制、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情绪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度证券投资的现象,鉴于我国市场不理性特征较为显著,尤其是2014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持续走高,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更为严重,此类问题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更多上市公司开始关注自身治理机制的优化,但是并未对过度证券投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这说明其并非此类现象产生的动因,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及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投资者情绪才是过度证券投资的主要动因,因此,对投资者和管理者进行积极的引导,改变其非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靳光辉,刘志远,黄宏斌.投资者情绪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薪酬激励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5,10(3):119-120.

[2]崔晓蕾,何婧,徐龙炳.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过度投资的视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10(3):86-88.

[3]黄霖华,曲晓辉.证券分析师评级、投资者情绪与公允价值确认的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14(7):18-20.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5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 实验内容 设计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紧密的课程,将理论教学内容与证券投资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内容的设计思想

目前开设《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的院校很多,但大多实验教学内容相对分散,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依据金融学专业全程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思想,在讲授《证券投资学》课程时,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主要针对课程中专业性较强、涉及范围较少的单元,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实验,进行相关单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巩固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同时重视与前续、后续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实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内容设计的理论依据

理论知识是形成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基础。能力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因此学生首先要打好实践课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以后的课程实践做好准备。因此,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需坚持与理论教学相容性原则。要在有限的学时下,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做到既保持理论知识体系传授的完整性,又让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实践性课程的训练。

国内证券投资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一般分为四大部分:证券投资的基础理论、运行理论、决策理论和调控理论与政策。由于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前期课程《金融市场学》,已经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证券投资基础理论中的证券投资工具股票、债券、基金、权证、期货与期权,而有关证券市场的运行理论在投资银行中也已重点介绍,这两部分可不再重复介绍;在进行《证券投资学》的讲授中可以把内容侧重在证券投资的决策理论和调控理论与政策上。具体内容包括:证券投资的组合分析、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证券市场的调控与管理。由于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后续课程是《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因此,在《证券投资学》课程讲授中技术分析的内容只是简单介绍。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设计的内容

由于《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学时有限(12学时),因此重点实验内容是对投资组合理论、证券特征线进行验证,通过这部分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证券投资的投资组合分析的验证,绘制无风险证券与一种风险证券组合的可行集、多种证券的最优组合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绘制无风险证券与一种风险证券组合的可行集

主要是需要计算一种证券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

(1)数据的获得。首先将大智慧软件数据显示周期选为月,使得股票价格为月度数据,然后对股价进行复权处理(通过复权处理使得股价不仅反映资本利得,还能反映红利收益),最后导出到excel,得到股价数据。如果有数据库,也可以从数据库中得到股价数据。

(2)计算股票的年度收益率。利用excel的自动计算功能可以得出股票年度收益率数据

(3)计算该股票的期望收益与标准差。在D3单元格输入excel自带公式AVERAGE(C3:C18)就会输出方正科技的期望收益,输入STDEVP(C3:C18)可以输出该股票的标准差。

(4)计算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在无卖空时的组合收益和标准差。

①把已知数据输入excel表格,无风险资产本例中选择银行存款,收益为4.14%。

②在表格中输入无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并逐步递减。由于有无卖空限制,所以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依次递增,两者之和为1。在组合的期望投资收益率单元格输入公式,本例中为A8*0.0414+B8*0.152。同理得到组合的标准差,当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组合时组合的标准差公式为σp=|θσ|,本例为B8*0.3662。

③画出资本配置线。在excel菜单中点击“插入”、“图表”,选择XY散点图,平滑线散点图。点击下一步,在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修改数据区域,X轴选择标准差数据D8:D28,Y轴选择期望收益率数据C8:C28。点击下一步,选择图表保存位置,得到了资本配置线。

2.多种证券组合的最优组合

如果只有两种风险证券组合在一起,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可以用公式求出,并得到相应的可行集曲线,但是,当组合的证券超过两种时,必须要更复杂的计算工具。本实验选取了其中的一种,采取规划求解这一工具来达到实验目的。

(1)基础数据的收集。实验中试图计算多种股票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的可行集,因此,还是要按照实验一的方法获得四种股票的年度收益率,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选取四支股票,除了要计算每支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还要计算他们之间的协方差,这里运用COVAR这个函数,计算方正科技和邯郸钢铁的协方差就可以在单元格输入COVAR(C3:C12,F3:F12),同理计算出其他协方差,就可以得到四支股票的协方差阵。

(2)四种股票最优组合的计算。

①规划求解的安装。在excel菜单中点击“工具”、“加载宏”,出现加载宏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规划求解,然后“确定”,这时规划求解已经成功安装。

②在excel表格中输入已知数据。

③建立运算区域。把期望收益率数据填入到相关表格,在单元格中预留最优投资比重、投资组合收益率、投资组合方差、标准差等。预设最优投资比重为1、0、0、0,即全部投资于邯郸钢铁这支股票上运用矩阵运算的方法计算出组合方差。并对组合方差开方。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运算区,建立了各单元格数据之间的关系。一个单元格数据的变动就会引起其他数据做出相应变动。

④通过规划求解求出最优解。在excel里建立约束条件区域,把相应的约束条件列出,规划求解的原理就在于电脑自动对符合条件的解进行筛选,得到最优解,因此,必须准确设定筛选条件。在这个约束条件区,投资的比重相加应该等于1,在相应单元格输入=SUM()。如果是无卖空情况,每个股票的投资比重都是>=0的,当人为设定一个目标收益率,电脑就会自动的计算符合条件的标准差最小的解,这也就是所要找的最优解。不断的变换目标收益率就得到了很多组最优解就是要找的有效前沿。

点击工具菜单,就会在其中找到规划求解这一选项,点击打开规划求解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设置约束条件,最优解就会自动输出到相应运算区。假设设置某一目标单元格选择“最小值”。约束条件在无卖空时应该有三个,一个是投资比重都应该>=0,投资比重之和应该等于1,然后输入0.2,即目标收益率先预设20%。目标项、可变项和约束条件都输入完毕就可以开始计算了,点击“求解”,电脑会自动运算出结果,点击保存,就会发现在原来的计算区数据已经更改。

在这个计算结果中,得到四种股票组合在一起,目标收益是20%的时候,组合标准差最小的解,这时候得到的解就是四个投资比重,投资比重分别为0.36、0.63、0.1、0,这就是找到的最优的组合。

⑤建立数据区。前边得到的最优组合只是有效前沿的一个点,要得到有效前沿的其他点,就必须不断的变换目标收益率,得到不同的最优解,最终画出有效前沿。为了得到这样一系列数据,要建立数据区来保存不断计算求出的结果。把组合收益为0.2,标准差0.33写入到数据区。接下来继续运用规划求解工具,把约束条件中的目标收益率20%变为其他数据,比如25%,求解就会得到另外一个最优解,依次不断变化该单元格,就会得到需要的一些组合,不变计算的结果就是我们最终得到了完整的数据,

(3)既定目标收益率最优投资比重的求解。假如要投资于四支股票上,要求投资的收益率为28%,那么应该怎么分配风险最小呢?前面的规划求解实际上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约束条件中添加0.28,即当收益率要求28%时,最优的投资比重应该是0、0.79、0.21、0。有卖空的时候也是如此计算,最终得到结果。

参考文献

[1] 兹维博迪.投资学(第6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

[2]孙家瑜.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6) .

[3]刘迎春.证券投资学课程实盘案例辅助教学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6).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6篇

《证券投资学》的特点之一是课程的应用性强,与实践联系密切,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极易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之二是课程的创新性强,证券市场上新品种、新规则、新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及时发现、了解,并迅速而有效地把这些新内容整合到教学中去;之三是课程的综合性强,需要运用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为证券投资决策提供支持;之四是课程的动态性强,证券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物理空间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难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这四大特点决定了《证券投资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顺应时展的需要。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以前在教学模式上多是采取单一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较少,使实践与理论严重脱位,学生觉得这门课只是理论的讲述,比较乏味、枯燥。.对基础理论的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记的灌输式模式,并以黑板做媒介,在知识的传输上范围狭窄、呆板,加上实行大班授课,讨论、模拟情境教学无法有效开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证券投资学的应用寸常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证券投资的魅力在于分析、操作、获利的过程,我国证券市场的繁荣也增加了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期望,甚至部分同学出现了浮躁情绪。在此情况下,尽管我们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增加一定的实验操作课时,但由于学生不愿进行基础知识储备又无法现场实践,使得现行教学手段不能更大程度地展现课程的魅力。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过之后却很失望。

(三)证券课程比较单一

当今很多学院开设的证券课程主要是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而证券市场专题和证券市场管理、证券交易法等辅助课程没有开设。证券课程内容比较综合,未能将证券内容进行细化,这样就不利于同学们全面系统地学习证券知识。因此证券课程的内容也需要相对拓宽。《证券投资学》不仅要介绍股票市场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对国债市场、基金市场、海外证券市场乃至衍生工具市场进行全面的介绍与分析。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我国目前很多高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金融证券类实验室,部分高校也没将其看作专业教学的正常投入,而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检查的摆设。同时由于专业师资的缺乏,导致了很多高校的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三、改进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被彻底抛弃,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通过运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针对本课程技术分析中的道氏理论、波浪理论、K线理论、形态理论、移动平均线等,若仅凭书本讲述,使学生难以理解,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的实际材料,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图文并茂的讲义。可见,这一教学方法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方法。选择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将复杂的、枯燥的理论用生动的案例表现出来,既可便于学生理解,又可供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实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用已属“过去时”的案例讲解理论外,主要选择股评在各种媒体上推荐的股票和学生买卖的股票作为案例,用已学的理论进行评价,特别是对股评推荐的股票的经常否定,既使学生明白了老师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又可大大提高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在案例教学中还可经常让学生展开讨论模拟教学。

(二)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模拟炒股这一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对证券投资产生切身体会及增强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丰富和扩展书本知识。首先,由教师对证券软件的操作进行讲解,并安排一定时间给学生熟悉证券软件的基本操作,这步骤往往是教师容易忽略的。然后,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业务模拟操作进行模拟炒股。目前,部分证券公司网站和专业财经网站都提供网上模拟炒股的程序,帮助投资者进行人市前的训练。它们的使用都是免费的,而且很简单。

(三)对现行的教材进行改革

从教材方面来说,我们应从证券投资的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把握分寸。首先是要重视教材中有关证券投资的理论知识的收录。其次,要重视教材中实践内容的安排,教材中不仅要介绍现有的证券交易理论和交易模型,更要介绍成功和失败的交易案例和交易经验。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如何围绕搞好证券投资而进行理论研究和交易模拟,使学生学会在证券投资中为实现盈利而学习、而思考。总之,修改以后的《证券投资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应更加完善。从内容上说,它至少应包括证券投资学概述、主要投资工具介绍、证券投资交易规则、证券价格确定方法、证券价格图表分析、技术分析流派介绍、证券模拟交易训练与模拟交易大赛、证券投资风险教育、证券投资监督管理等部分内容而且各部分的篇幅长度应得到相应的平衡。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7篇

一、《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一般来说,《证券投资学》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在完成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以及财政、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证券投资学》的学习,进而培养证券投资价值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这样一个课程设计顺序是符合逻辑要求的。而对非金融专业来说,由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加上先导课程学习不足,可能会造成逻辑链条的缺失,导致学生理解知识难度加大。

(一)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适用的教材。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关键意义。对教师而言,教材是授课的依据;对非金融专业学生而言,一本符合其专业知识结构,能看得懂、喜欢看、看得进去的《证券投资学》教材,既能拓宽视野,又能激发求知欲、提升学习兴趣。当前,以《证券投资学》或《证券投资分析》等为名称的教材琳琅满目,从教育部重点教材到一般高校自编教材,版本繁多。据统计,在亚马逊网站上“大学教材教辅及参考书”中搜索,《证券投资学》有127种,在当当网的“财经类教材”中有204种。但是,这些教材几乎都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大多数重理论、轻实践,重公式推导、轻案例探讨,相互传抄现象严重,而对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学生们使用这些教材学习后,仍然停留于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层面,无法与我国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第二,课程设置不科学。《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有效地把新内容整合到教学中去,同时又需要多门先修课程做支撑,如证券投资价值分析对数理统计知识的要求较高,需要综合运用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之提供支持。但不同专业对这些先修课程的开设与要求各不相同,有的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专业选修或任选课,有的甚至不安排开课。学生普遍缺乏数理基础,数据处理技术薄弱,相关软件应用能力不高,从而制约了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有,投资课设置存在“多而全”的问题,内容重复严重,如《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与《投资学》部分内容重复,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多必然会导致每门课程课时量的减少。第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一直沿用的“粉笔+黑板”的模式在教学中有很大局限,如在处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涉及的大量图表时就很难操作,而目前大量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虽然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画面包含的大量信息也加大了学生短时间内理解的困难。金融实验室是重要的手段,但目前普遍重视不够,专业教师缺失,课时受限,没有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实验操作、模拟交易多流于形式,学生听课效率低。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特别需要证券投资的亲身体验和实地观摩。第四,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考试方式以闭卷为主。闭卷考试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习惯,学生只要能够背出基本原理、经典理论即能够通过考试,却忽略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而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恰恰是《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所在。因此,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与教学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二)面临的挑战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第一,金融研究的微观化趋势。[1]最近几十年来,金融学在微观层面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微观金融学已经成为金融学的两大分支之一,解决个人、企业、经济组织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动态问题,和几乎所有金融实践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量成果直接应用到市场第一线。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直接融资带动“微观金融”渗透到了证券投资的方 方面面,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证券投资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体现出这种趋势。第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挑战同样紧迫。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创新涉及金融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等方方面面,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各种含权的公司金融工具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的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还没有充分体现这种趋势和内容要求,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学等没有纳入课程体系,或仅仅作前沿理论介绍,这就造成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困难。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材和内容迫切需要更新,应适当增加微观金融内容,加大衍生产品内容所占比重,从而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

二、《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为适应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达到学生对综合性知识能贯通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进行深入改革,至少应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进行改进:

(一)优化课程设置,选用恰当的教材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恰当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第一,课程设置需要考虑每个专业的特点而有所侧重。适当删减一些不太重要的选修课,增加基础课(如统计学、金融学)的课时量,适当增加对公司金融、金融组织学、资产定价、家庭理财等选修课程的开设,有条件的还需加强金融计量学方面的课程,如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等,作为任选课程开设。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第二,恰当教材的选择,需要考虑三个方面:教材是否能够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是否体现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是否与学生的兴趣、专业知识背景、学习规律相一致。内容必须与学生培养目标一致,内容设计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的课外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建议选用国外成熟的教科书,辅之以生动案例尤其是国内的案例分析教材,充实案例分析和实践模拟课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合,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证券投资实验论文第8篇

【关键词】CAPM 实证 样本时间区间跨度 有效性

一、引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在期望效用理论及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基础之上推导出来的资本价格与其系统风险对应的函数关系。它认为:由于投资者可以通过构造组合来分散非系统风险,因此定价过程中只需对它的系统风险给予风险溢价,而度量系统风险的变量是该证券与市场证券组合的协方差除以市场证券组合的方差,即β系数。CAPM的出现为资产定价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判断标准,但由于它的推导过程是基于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的,因此,自其诞生之日起,它的有效性就一直的受到质疑。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过不少的研究。西方学者早期对CAPM的实证研究认为,CAPM在当时的证券市场是有效的,CAPM的?茁系数对证券的收益率有解释作用。自股票市场进入中国以来,中国的学者们也对CAPM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做了不少的检验。杨朝军,刑靖(1998)采用了按?茁值大小构造组合的方法,对1993年,1994年及1995年上海证券市场证券的回报率与?茁系数的关系分别进行研究,得出了上海证券市场不完全符合CAPM理论的结论。并对股票交易量,公司盈利率,股票分红等因素对证券回报率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李剑锋(2002)对上海证券市场随即抽取的100只股票在1997年~2000年的收益率进行了分析,在无剔除异常值的情况下,见过显示?茁系数对r的解释力度较低,而在剔除异常值的情况下,解释能力则较好,并由此得出了可能存在过度投机现象似的CAPM在我国证券定价实践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构成挑战的结论。陆琦(2010)对2000年到2009年9年间上海证券市场的5个板块指数的收益率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CAPM在上海证券市场无效的结论。邓纬纶(2013)利用2009年~2013年上海证券市场的银行股的回报率与?茁系数进行了回归,得出CAPM理论适合于上海证券市场银行股定价的结论。

过往学者对CAPM模型的实证研究时,由于数据选取的范围,时间跨度,以及样本个数不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希望再对CAPM模型做一次实证检验,以探究样本的时间区间跨度对CAPM有效性的影响。

二、检验方案及数据

(一)检验方案

通过对过往研究的对比,发现学者们研究时选取的样本区间不一,比如前文所提的4个研究结果就分别选择了1年,3年,9年,3年。而国外的投资分析公司的经验则表明以2~5年为佳。本文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导致它们结果不尽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CAPM模型假定为一期投资,但并没有限定这个一期投资的期限长度,原则上应该可以自由选取不同的区间长度。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时间区间越长,可获得的样本数据也越多,误差应该会减少。但是,随着时间区间的拉长,公司的业绩与财务特征越有可能发生变化,造成该证券受市场的影响加大或减少,导致?茁直出现偏差,减弱β值对回报率的解释力。因此,我希望对相同的证券组合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分别做检验,以研究CAPM在这些不同的时间区间内的有效性,从而客观的理解不同时间区间长度对CAPM模型有效性的影响。

CAPM模型的经典形式可表示为E(r)=rf+β*(E(rm)-rf),其中r,rf,rm分别为证券的回报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市场证券组合的回报率。去期望后,可得r=rf+β*(rm-rf)+δ因为capm模型的假设中有所有投资者投资期限一样,可以认为rm-rf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是恒定的。因此,我们可以对r=a+b*β+δ这个方程进行回归,以此检验CAPM模型的有效性。如果CAPM模型是有效的话,β的系数b应该显著的大于0。本文将分30天,120天,240天,3年,5年五个跨度不同的样本区间进行回归,希望检验capm的有效性并探讨有效性是否跟期限有关。

(二)数据选取

从上证A股中,随即抽取了100只样本股,对于上市期未达5年或中间有长期停牌或在一年之内有暂停交易(非涨停跌停)的股票作直接舍弃的处理。剩余样本72只,远大于30,对该回归模型而言已属于大样本,基本能满足回归分析的需要。取2013年9月30日之前30天,120天,240天的日数据与3年,5年的月数据,分别计算过其收益率与方差。至于市场证券组合,用上证指数作为近似代替以计算其收益率。(所有数据来自广发证券交易平台)

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r=Pt+1-Pt/Pt,Pt+1,Pt分别为t+1,t期的收盘价。对于30天,120天,240天的检验,我采用期间内每天的收盘价进行计算,而对于3年,5年的检验,为了防止期间内停牌的对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采用区间内每月的收盘价进行计算。值得注意的是,选取的应该是经复权后的价格。这样做的原因是,上证指数是按总市值加权的指数,因此,所选取的股价应能表示原始持有的1股现在代表的市值,因而要采用经复权以后的价格。对于市场证券组合收益率的算法同上,但由于我们选用的上证指数是用总市值加权的指数,因而没有复权的必要。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将不同时期的价格数据输入计算机分别计算各个时间的β(=Cov(rm,ri)/D(rm))与收益率r,其中,Cov(rm,ri)、D(rm)分别表示样本协方差和样本方差,利用eviews对方程r=a+b*β+δ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变量β与r之间的散点图及回归结果如下。

30日 r30=-6.53e-5+0.003159beta30 R=0.2198 (1)

(-0.0796) (4.441151)

120日 r120=0.001446-0.000704beta120 R=0.0318 (2)

(2.673224)(-1.517492)

240日 r240=0.001203-0.00260beta240 R=0.0089 (3)

(3.5454) (-0.7946)

3年 r3y=0.0113-0.0066beta3y R=0.059 (4)

(2.6735)(-2.1041)

5年 r5y=0.0234-0.0029beta5y R=0.011 (5)

(6.0451)(-0.8749)

其中r30,r3y分别表示30天,3年的收益率beta30,beta3y分别表示用30天数据,3年数据计算出的beta值,其他符号如此类推。括号内数字代表的是对应系数的t统计值。

(1)从120日,240日,3年,5年这四期的散点图可以看出(r,β)点几乎是随机散布于β-r平面之中,相关性难以观察出来。

(2)120日,240日,3年,5年这四个期间的回归结果显示,β值的回归系数b小于零。这与capm模型β值越大,期望收益率越高的结论不符合。并且t值得绝对值也较小,对应的P值分别为0.13,0.42,0.0390,0.3846,由此可见b并非显著的不等于0。再者,以上四个方程的回归系数均较低,说明这个单变量的方程不能很好的拟合这些散点,β对r的解释能力较弱。CAPM模型基本无效。

(3)再看方程(1),方程(1)中的β的系数b的t统计量为4.44151,对应的p值为0.0000,由此可以说明系数b显著的不为0,同时其符号为正,符合capm理论,对r有解释力。基本说明capm在这个区间内有效,为此,有必要进一步验证。

对于截面数据,回归中比较可能出现异方差的问题。如果按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有可能造成参数b的t值偏大或偏小,影响对β值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为了检验方程(1)是否存在异方差性,我们首先对方程(1)的残差平方和序列做怀特检验,得到结果e^2=3.83e-5-5.43e- 5beta30+2.13e-5(beta30)^2 nR=33.461 查X^2分布表可知在0.995置信度的水平下,临界值为10.6,远小于nR^2,由此可知方程(1)存在异方差性。

对此,分别用WLS(加权最小二乘法)与异方差稳健标准误的方法来修正估计误差。对于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法,修正后所得的系数b的标准差为0.001526,大于未修正时的0.000711,因此t值下降为2.0699,对应的P值为0.0422。而对于WLS方法,权数为w为(3.83e-5-5.43e-5beta30+2.13e-5(beta30)^2)^-0.5,回归结果如下:

R=-0.000188+0.002338beta R=0.054 (6)

(-0.147032)(2.000922)

WLS方法估计出的β值的系数b的t值为2.0699,对应p值为0.042。由此可见,原模型低估了系数b的标准差,从而高估了t值。用两种方法修正后所得的t值,其对应的p值均为0.0422,即可以在95.78%的置信水平下,认为β对r的关系是显著的。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其可决系数依然较低。

四、结论与分析

(一)CAPM在样本时间区间较短的情况下有效性较高,在样本时间区间较长的情况下有效性则较低

观察方程(1),以及经修正以后的方程(6),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短期中,β值对收益率是有一定解释力度的。即使在修正异方差问题后的方程(6),(7)中,我们仍可在95%的知心水平下认为β值对回报率r有影响。我认为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①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大多以短期投资为主,即便对于机构投资者,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在短期内操纵市场的方式获取利润。又因为capm含有投资者投资期限相同的假设,因此在一个较短周期分析其收益率与β之的关系可能会更加合适。②在短期中,投资者会更加趋向于有一个一致的预期。在长期中,时间锁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极大,即使有可以自由获得的信息,不同人对同一证券的预期回报率的判断也大不相同,导致他们有不一样的预期。结果是每个投资者多认为的可行集都不一样,也就没有一致的市场证券组合,最后导致capm的失效。而在短期中,时间的缩短似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投资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同一证券的期望也趋于一致,即便是一些人为的炒作的信息,或是虚假信息,也可以在短期内使投资者有一个大致相同的预期,这就使得投资者对同一证券的回报率期望一致这个假定得以大致地满足,从而令capm模型在短期之中的有效性更高,我认为这是使得β值在短期内比在长期中更有效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CAPM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限

比较方程(1)-(5),我们可以得出结论:CAPM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限,仅在短期内部分地有效,在长期中无效。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capm的假设条件不符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①从市场制度的角度看,中国证券市场规定买卖股票以手(100股)为单位,似的投资者无法作精确地量化投资,违背了capm中每种证券都无限可分的假设。另外,买卖证券时需要交纳交易费用与税费,限制卖空等制度均与capm的假设相背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apm的有效性。②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大多注重于投资在短期内的可能产生高收益的单支股票,甚至押注在风险极大的ST股票上,可见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这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投资者风险厌恶的假设。同时,由于证券市场对中国而言尚属于新鲜事物,大多数投资者尚未形成成熟的投资理念,再加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不同投资者对同一种证券的预期(尤其是长期预期)极不相同,违背了投资者具有相同预期的假设,这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

(三)非系统性风险对证券回报率的影响较大

以上6个方程的回归结果(包括5个原始方程和一个经WLS修正后的方程所显示的可决系数均较低。(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认为CAPM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限,在样本时间区间较短的情况下有效性较高,在样本时间区间较长的情况下有效性则较低。同时,存在交的非系统性风险对证券的收益率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朝军,刑靖.《上海证券市场CAPM实证检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03).

[2]李剑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_CAPM_对上海股市的实证研究》、《江苏统计》,2002(06).

[3]陆琦.《基于上海股票市场的CAPM实证研究》、《经营管理者》,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