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文化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2:02

建筑文化论文

第1篇

迄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主编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摄影专业著作至少有四册(见表1)。专业及权威的建筑摄影学术及文化活动也蓬蓬勃勃开展起来(见表2)。活动使建筑摄影从城市建筑层面上升到为中国传统历史项目“申遗”的高度,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建筑摄影师的新作为欣喜和自豪。感受中国建筑摄影师的创作意境与作品的文化气度,《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不单纯是建筑摄影师作品的荟萃,更凝聚了创作感言,其中不乏建筑摄影师以独到的建筑文化视角体会建筑。读懂建筑师看城市、建筑师看自身的作品,对公众理解建筑大有裨益。该书触动人们的,不仅仅是作品恰到好处的光影及准确的建筑表征,也在于作品所体现的建筑摄影师的“诗眼”与“画境”。据查,国内专门出版推介建筑摄影师的书很罕见,因此该书填补的不单是建筑摄影群体的空白,也在于向世界展示了一批有造诣的中国建筑摄影师专业队伍,他们开创了中国建筑传播的影像技艺与美学实践。对此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在《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序言中指出:“这是介绍中国职业建筑摄影师的一本合集。建筑摄影除了宣传、记录、艺术等方面的功能观念外,还有很大的商品属性及市场需求,人们认为一幅好的图片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无论多么丰富的语言都难以描述的……建筑摄影师除了技术、器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在以城市和建筑为对象时,需要更多的专业之外人文知识和内涵,需要长期的体味和阅读。”一位摄影家说,“没有了意境和思想,拍摄建筑只能成为结构的示意图。”作为中国建筑摄影师群体智慧的结晶,与过去推出的第一、二届大赛作品集不同的是,《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中24位成功的建筑摄影师的作品为读者更集中而准确地展示了建筑文化理念及实用的、可操作性的示范,这种以传统与现代建筑项目为基础的作品档案十分切合爱好者与初学者的实际。尽管《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向读者展示了一批中青年优秀摄影师坚守在建筑摄影岗位上的作品,但由于建筑摄影创立的时间尚短,在诸多方面有待完善丰富。它至少要求每一位优秀的建筑摄影师不是单纯地从商业摄影或艺术摄影去把握建筑,而是要树立起建筑艺术修养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音乐不是融解了的建筑。由于摄影师对建筑的熟悉,也会造成某种负面的影响。

追求比建筑本身更原创的摄影作品,很容易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忘记了建筑的艺术性、环境美感及其实用功能。虽然建筑不会教人道德或不道德,但建筑确实在相当程度上表述了创作者的态度。不同的装饰图样传达着不同种类的信息,材质的应用也给建筑物带来广泛的想象的空间,同时会反映创作者品质。当然,平整的外墙立面不一定比粗糙的好,但在许多场合建筑的精彩处正是在光滑反光的质地。所有这些都需要建筑摄影师去体味与思考,这或许是能从一大批建筑摄影作品中找寻到有感觉的优秀创作者的“秘诀”,作品优劣的分水岭在于摄影师能否具备建筑师的“眼”,能否真正懂得所摄作品的含义。摄影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自出现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826年夏天,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画面中显示的是一个农场的房子衬托在辽远的天空下。1877年,法国人L•D•杜国•豪伦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之后,城市中的街巷、高耸的教堂、乡村别墅、特别是现代建筑的出现,许许多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都将各种不同的建筑作为摄影作品中的主角予以突出表现。建筑的摄影表达主要是记录建筑特点,用摄影语言来表达建筑。从摄影角度表现建筑,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视角下的瞬间记录,能更好的完成建筑的功能使命、文化使命,丰富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建筑的摄影表现并不是仅仅展示建筑物的表象特征这么简单,摄影表现手段使建筑师以不断更新的视角观看设计的方方面面,推敲方案的体形、材料和空间感受,专注于以人为本的建筑世界。1992年版美国摄影百科全书对“建筑摄影”的定义是:“建筑摄影主要是记录建筑特点,专为建筑师,设计师或历史学家服务。”这里所提到的为“历史学家服务”,应该就是指建筑摄影的文化表现作用。如果说建筑是人类站立在地球上的最恢弘的风姿,那么文化历史建筑则可称为站立着的人类历史。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说,建筑这本“石头和木头的史书,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而城市的“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着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建筑师做好设计是本分,同样,建筑摄影重在刻画。建筑作品设计语言的表达、设计思想的体现都离不开建筑师的极致追求。同样,建筑摄影要求建筑摄影师学会极致的思维,你的镜头中必须清晰明白,完美建筑是什么?真实而丰富地表达建筑作品是建筑摄影师的基本功。

二、建筑摄影学术活动向业界展示建筑文化的力量

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并非建筑摄影家,但他的作品及理论涉猎城市空间与人,读他的新作《思想的眼睛》,我们不仅可以产生“决定性瞬间”,也获得一系列本质性思考。他认为:“摄影永远是视觉注意力的自发,它捕捉的是瞬间和永恒。绘画对瞬间的表现,是通过笔触来传达我们的意识,摄影需即刻采取行为,绘画则要深思熟虑”。“以眼睛为起点,空间逐渐向无穷扩展,现场总能或多或少地引起我们的注意,会立刻将其保存在记忆里并对它进行一些修饰。”十年前,方海教授在《赫尔辛基城市建筑摄影展纪念集》“建筑摄影的力量”一文中指出:“芬兰是二十世纪建筑成就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种辉煌的成果固然与建筑师、建筑教育、建筑媒体及专业评论等方面密切相关,但也无法忽视芬兰及世界各地建筑摄影家的个性创作……”。在论及建筑摄影概念时,他强调“建筑摄影并非仅仅记录建筑,更重要的是审视建筑,评判空间,进而改进和提升建筑品质。优秀的建筑摄影家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往往发现建筑师自己都不曾注意的建筑范畴和主题。同时,建筑摄影家的成功作品也是对建筑师的一种促动和激励,迫使建筑师及其合作团队用专业的投入和精心的设计创作出精彩而富于人性化的建筑精品。”一位优秀的建筑摄影师如果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师的朋友,其创作空间必有很大拓展,他本人的建筑摄影作品会经常出现在国内外建筑、设计与艺术类的书刊杂志上。这些摄影作品,不仅带给建筑师启示,也会使更多的建筑师相信并欣赏建筑摄影的力量。马国馨院士说:“建筑设计本身是一大创意产业,而建筑摄影正是与建筑联姻的另一创意产业,其特点可说是在创意之中寻找创意的活动,因此必然成为既活跃又独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摄影者的头脑、眼睛和心灵必须同时运作,这是建筑摄影师的生活方式。拥有出色想法和表现的建筑摄影作品在创意经济时代肯定大受欢迎。如果从建筑摄影服务于建筑设计及市场的定位看,建筑摄影还富有更强的传播功能,应该说国内建筑界对此挖掘的还相当不够,因此不能不重新定位。

1.关于建筑记忆。建筑之所以被称作“石头的史书”、“凝固的音乐”,主要说它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仅碾碎了飞逝的岁月,也碾碎了不少“石头的史书”。现在人类所能看到的琼楼玉宇亭台楼阁,仅仅是万千人类文明殿堂的绝小部分。所以,记录逝去建筑的照片,就是最好的手段和工具,是建筑记忆媒介。1999年罗哲文、杨永生主编《失去的建筑》一书的出版,为重温历史、研究建筑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2002年黄延复编《图说老清华》以1909年~1952年的“老清华”为例,用图片全方位描绘了老清华历史的一个清晰而简单的轮廓,它使这一时期学于清华、长于清华这所一流学府的各界名流得到客观记述,是极为生动和感染人的清华校园文化。再以上海近代公共建筑为例,20世纪20年代以来,历代中西文化、南北地域文化不断融合,掀起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开发建设高潮,在公共建筑上留下了一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像外滩近代建筑群的庞大与精美,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珍藏老照片会帮助人们挖掘每一幢建筑背后所包含的历史,传承建筑文脉。如位于现静安区静安寺旁的愚园路218号的百乐门舞厅,其英文名为ParamountBall-room,意译“至高无上的舞厅”。设计师为当时上海著名的建筑师杨锡镠,该项目于1933年12月竣工。迄今70多年过去了,它仍以20世纪30年代的舞厅面貌出现,已成为上海市第二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单位。对于这样的老建筑,应记录的不仅仅是趣闻与故事,更要有原汁原味的历史图景,怎能离得开建筑摄影的记忆与感染力。所以,建筑摄影是建筑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忆建筑,是建筑摄影重要的功能之一。

2.关于建筑评论。在建筑传播中建筑评论或称建筑批评是极为必要的。别林斯基曾说过:“关于伟大作品的评论,其重要性不在伟大作品本身之下。”建筑批评是对建筑、建筑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与环境,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以及所有涉及支撑建筑师、培养建筑师的制度与体系的鉴定和评价。我们倡导的建筑批评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评,而不是过于抽象的批评。要有内涵、有意味、有设计、有交流、有沟通、有兴趣,所以批评的媒介就丰富多彩。在诸如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绘画、音乐、电影等表现形式之外,建筑摄影也是绝好的形式,借助建筑摄影作品,建筑评论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目光,洞察并评点出建筑的实用、功能、美观、安全等指标,并使之上升到精神与文化层面。单纯从摄影创作讲,摄影批评起到的是“磨刀石”的作用。事实上,当建筑摄影针对建筑作品进行评价时,总会引起建筑师对自己创作理念与行为的再认识,建筑摄影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从客观上通过图片起到提高公众建筑艺术欣赏水平的作用。与建筑创作一致的,是建筑摄影批评也讲首创性和客观性,它对建筑创作本身的丰富与发展、探讨与反思、审美与警醒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因此要研究如何开展建筑摄影批评,让建筑摄影批评成为建筑评论的有效方式、方法,培养起专门的建筑摄影作者队伍。以建筑摄影、建筑图片评论建筑、批评建筑艺术水平,是建筑文化良性发展的体现。

3.关于建筑摄影。2007年,沈瑾先生曾送中国建筑摄影学会《建筑师的欧洲视角》一书,里面记录了两位著名建筑师对建筑摄影的认知,颇具启发性。其中崔恺大师的序是极有见地的建筑摄影品评,反映了职业建筑艺术家的眼界。崔恺认为:“建筑师的眼睛与摄影家的眼睛有所不同,摄影家多以拍摄对象为素材去表现自己的审美价值,而建筑师多以摄影为手段去记录自己对拍摄对象的感知和认知;摄影家满足于抓拍那光、色、物完美结合的一瞬,建筑师更注意物在光、色及周围环境中的和谐表达,他们在瞄着外观造型的同时,脑子里却想着与平面、剖面,甚至细部是什么关系……”。沈瑾认为“建筑和摄影都可理解为视觉语言的表达,摄影变成了建筑师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建筑与摄影同样是光的营造,形、色、质视觉信息的三大要素都要靠‘光’来表现。”路易斯•康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Todesignspaceistodesignlight)。建筑抽象的形式美同样通过摄影来表达,甚至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建筑摄影。摄影带人们进入更真实与开阔的视野,建筑师的视角应向四方延伸,城市比建筑更重要,建筑学不仅是致用之学,建筑学更是广义之学。”今天看来,城市比建筑重要,文明的演进比城市发展重要。建筑摄影从记录建筑走向记录城市,必然走向记录人类文明文化发展。建筑摄影的意义远远超越技术和艺术层面。

三、建筑摄影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意义

建筑摄影从记录、评论和人文角度展示建筑文化的力量,因此建筑摄影对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意义正随着建筑摄影的专业化和建筑摄影师的职业化而不断彰显。

1.让建筑师多一双“建筑眼”

建筑摄影师在国内外建筑大师事务所中是必不可少的。从项目投标拍摄标的地块,到项目在建中的摄影记录,直至项目竣工拍摄唯美的成品,建筑摄影师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国内,建筑摄影师是没地位的,更有甚者总被视为“照相的”,如此简单的称呼也说明了行业地位的不被重视,说明中国建筑作品为什么难有绝美的展现,说明加大建筑摄影学术影响力的导引的重要意义。《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总编金磊在刊物总第3辑中曾谈到:“出版建筑摄影杂志或专刊(栏)是我在2010年4月就要创刊的项目,策划案及样稿已做数次。今借《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第三辑推出该栏目有多重含义”。含义主要在于:第一,优秀建筑摄影师杨超英几年前拍摄了一组完整作品,是捷克卡姆帕现代艺术馆建筑。希望读者通过这组作品感受建筑摄影,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体味作为一名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建筑的建筑摄影师是如何工作的。第二,由此表达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愿意成就中外建筑摄影师展示建筑摄影作品、弘扬建筑文化的事业。第三,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建筑记录与记忆,一定要在建筑与艺术,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材质,建筑与评论,建筑与传播诸方面利用摄影手段,将建筑作品纯粹地表现出来。人们印象中的杨超英是位喜欢安静构思,不模仿别人,不臧否别人且努力自己创意思考后按动快门的人,是独具“建筑眼”的人。杨超英的建筑摄影作品能让读者从平常中感受到不平常,不仅能学到精湛的技法,更领悟敏锐的“建筑眼”力。

2.有利于建筑师倾听建筑批评

自2011年12月至今,《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已经刊出八期“建筑摄影”栏目,读者不仅从中看到精湛的建筑摄影作品,也听到建筑摄影师的心灵表达:无论是人文地理、图像笔记,还是专业化的当代建筑摄影,摄影师串拍定格中华夏大地的建筑时空,影响着建筑师的作品,越来越深入地对建筑师理解,也体现对人文建筑异常丰富的体验!《论摄影》是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翻译的一本从文化角度论述摄影的文集,是论述摄影的专业著作,更是广泛意义上论述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书中,桑塔格深入探讨了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等。《论摄影》有“引语选粹”一章,虽绝大多数有新闻、人物摄影的意义,但也能从中发现与建筑和艺术相关的“摄影术语”:美国摄影师埃米特•戈温说“摄影是一个工具,用来处理大家都知道但视而不见的事物。我的照片是要表现你看不见的事物”;美国摄影家杰里•于尔斯曼指出“相机是顺畅地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的手段。”现实的确如此,摄影记录永远是一种潜在的控制手段,它享有其它艺术系统未曾想有过的力量,它在为城市与建筑带来美好时,也关注建筑审美的困境。这不是针对某个项目、某位建筑师、某位建筑摄影师而言,它特指摄影文明要成为一面镜子。今天中外建筑新品都面临多元与多变,碰撞与激荡,并非要“天人合一”和兼容并蓄。如何以摄影学的视角审视对建筑的表达,在建筑理论的浸润中强化思索与启迪,不仅是一种更为有益的超越,还是一种建筑摄影的新表现力。为此,今天在呼吁好的、有深度的建筑评论作品时,更期待建筑摄影家为城市奉上视野广阔的、批评标准严格的建筑摄影作品。

3.为建筑发展昭示未来

建筑摄影行业的发展有赖于建筑摄影师的成绩,有赖于作为建筑摄影学科的确立,更有赖于能自成一体的建筑摄影体系。现状是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百万大军中,摄影的爱好者蕴藏在占绝大多数的工程技术人员里,他们不在意设备、不苛求主题,愿从本职工作及其对建筑的审美出发记录一切建筑发展过程。因此强化建筑摄影行业自身建设,使之专业化、学科化、高端品质化、服务化将是新一届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的任务和方向。

4.在世界独树一帜引领发展

第2篇

1.1实用性:“三位一体”

建筑属于实用艺术,本身具有注重功能、结构和艺术三位一体的实用精神。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无论何种建筑类型,都注重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善于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空间、功能尺度与观赏尺度、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一致性,空间和谐,尺度合理,组合巧妙,意境独特,并通过室内外结构、构造、色彩、装修、家具、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如帝王宫殿的威严、民居的亲切、园林建筑的恬静等。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在建筑形象上也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首先,会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类型采用不同的木构架结构形式,而利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又会形成庑殿、歇山、攒尖和单檐、重檐等不同的屋顶造型,从而影响单体建筑的外观形象;其次,结构形式及其构件不仅会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而且其中一些如斗栱之类的结构构件还会产生装饰性的作用;此外,对结构部位各个构件的艺术加工如雕刻、彩绘等,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典建筑装饰体系。

1.2人文性:“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里所说的人文性是指对人性、人伦、人格均全面加以尊重和关怀,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人服务,这也正是现代建筑理论所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1.3哲学性:“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并不以形式体量之美为主要追求,而是以文化的表述作为基本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一”被描绘为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精神、生命意识、自然观念、环境思想、审美心理的集中反映。“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起到了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它将封建伦理关系放大到天命的高度,从而更好地进行阶级统治;另一方面,它所体现的崇尚自然与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也广泛体现在建筑之中,追求建筑景观的布置疏密有致、张弛得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形态上的共生,更是心灵与自然之间共鸣,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和一”既是哲学的尺度,也是美学的尺度,更包括了人的主观能动的构筑和创造。

1.4生态性:“风水学说”

风水学说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美的特点,强调人所居住与活动的场所是包含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的整体,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系统中各个元素的有机联系及交互作用。因此,在建筑选址和规划方面,会以“风水”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实际上,风水学说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具体营建过程中的系统体现。它在行动层面上,将形而上的哲学理念具体实施,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类心灵的自由与释放的审美关系。所以,“风水”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合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2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当下,人们经常会在景区或城市的公共地带看到许多抄袭简化版的仿古的建筑,这并不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与运用,而是误解了所谓的“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建筑资源,但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人的一些审美思想和营造方式都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而只是对传统资源不假思索地套用照搬,非但不能从整体上美化城市环境,还会给城市生硬地贴上一些“假古董”式补丁。那么,我们的传统建筑资源通过如何转换,才能恰如其分地存在于现代建筑实体之中呢?要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既需要寻找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化功能之间的契合点,又要考虑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技术与材料层面上的拓展性,还要探讨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语言中的运用方式,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处理,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共生。

2.1借用其形式

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借用牵涉到如何通过对传统形式使用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手法来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如SOM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在外形上就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塔的造型,既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又继承了传统建筑的形式,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成功实例。而在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中,建筑师通常会将传统建筑形式概括和提炼成为一种融入了结构形式与审美取向、功能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概念化符号。当然,现在这种隐喻的手法已不再独属于某一种建筑风格,许多建筑师都常运用这样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建筑文化的理解,以形会意,既可以使现代建筑蕴涵传统建筑的某些特质,又可以保持二者之间的距离,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创造性。

2.2内蕴其精神

现代建筑所追求的不仅是建筑形式与结构功能的合一,更重要的是对空间精神的深度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写意,追求“形不似而神似”。因此,以形写神也是现代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有效的创造性转化。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用现代的形式对江南水乡建筑元素进行了极其精确地概括——造型明快硬朗的白色粉墙、灰黑色轮廓线、八角凉亭、片石假山、直曲小桥,虽不同于传统江南园林的婉约妩媚,但依然充满了苏州园林的神韵气息,塑造了一个“神似”的江南新园林建筑。如果说苏州博物馆设计的成功源于一位华裔设计大师对故乡园林的深刻理解,那么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在空间、结构、材料上都没有采取中国传统建筑模式,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关联的设师计又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于无形中渗透到建筑中去的呢?法国人认为自然界的鸟巢结构极其复杂,并具有最完美的受力结构,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鸟巢”为了满足独特的功能需求而采用钢架结构,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外观造型,而外观同时也是建筑的结构,内外达到了完美统一。因此,它是“仿生”的,是“天人合一”的,是一件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意想的设计作品。同时,钢结构灰的色与体育馆看台的红色,正是结合了北京的平民灰砖建筑和故宫红色宫墙这两种色调,也很好地诠释了与东方美学的关系。

2.3延用其技艺

传统建筑经过几千年积淀,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建筑技术及空间处理手段——比如“就地取材”不但可以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来进行建造和装饰,还能充分利用和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做到减少资源浪费可与持续发展。当然,许多传统技艺已不再适应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但也有不少的技术、艺术处理手法与环境、材料关系非常紧密,因此可以有选择地去粗取精,为整个建筑的最终效果服务。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就大量运用了江南古典园林中广泛运用的借景手法,以营造出园林的意境。

2.4拓展其手段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因势利导,因材施艺,适可而止。而现代建筑设计更强调创造性与个性特征,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突出科学精神。物质条件与生活方式改变了,即使那些的传统形式被传承下来,但也由于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而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应该对原有技艺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正,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采取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使现代化的建筑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如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巧妙地将与拙政园共用的一面白墙当成“宣纸”,“以壁为纸,以石为绘”来营造具有米芾山水画意境的片石假山,以获得与周边园林的“神似”之感,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取得了一致好评。而贝聿铭先生之所以会设计片石假山,一方面是要考虑通过营造一种体现有新馆特征的“新”假山,另一方面也有着自然和工艺上的原因而无法营造出传统的假山造型。但无论何种原因,都是在传统园林叠石堆山手法的拓展。

2.5关联其意识

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是其生活经历、所受教育,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传承叠加,这就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会对自身传统与习性产生亲切感。这实际上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识”——即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从而达到接受角度的共鸣。而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中,为了在有限空间中满足人们潜意识中亲近传统文化的心态,可以选取传统生存经验中对应的元素加入设计之中,使人们在不失时尚感的同时追溯回忆,完成精神的释放与安逸。

2.6建立新旧之共存

要做到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如果传统消亡,就会使现代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不会被现代的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同时,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是难以与现代社会需求相容的,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必须有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才能最终形成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与现代建筑形式的合理共存,做到古今对话、新旧拥抱的二元渗透,从而提升了使用价值、社会价值乃至长久的历史价值。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要完成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建构,不但要注重学习鉴西方设计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涵的现代价值,使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相契合,从而设计出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现代建筑作品。

3结语

第3篇

民族数学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对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实作用和价值。我国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各种空间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即相似形、全等形、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平移、旋转、反射等,结合少数民族数学文化与民族学生实际开展因材施教,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开发本土教材,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农牧区学校教育的内容要与之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梳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诸多方面所涉及的几何元素,可以看到其文化中蕴藏着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几何(数学)学习的“直观、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民族数学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本土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研究方法

2.1哈萨克族传统建筑几何元素资料的调查与整理

从几何的视角对哈萨克族传统建筑结构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访谈、文献检索等方式搜集与其传统建筑结构几何元素相关的资料。野外调查主要针对现存的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拍摄了一些宝贵的建筑实物图片。研究者在多年中,先后赴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对哈萨克族传统建筑进行了调查与整理。访谈对象包括:哈萨克族建造人员、哈萨克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人;收集他们保存的珍贵历史图片、文字资料;记录他们对历史建筑的口头叙述。文献检索自1991年至今已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民族文献资料,特别将哈萨克族毡房结构的研究经验和方法[5-6]结合在一起进行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哈萨克民族建筑几何元素资料集。

2.2根据中小学数学教材几何部分内容从哈萨克民族建筑几何元素资料集中选取适合的内容

通过中小学数学教材几何部分的结构内容分析与研究,根据哈萨克民族建筑几何元素资料集,选取相关内容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几何教学,以求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相应教学模式,并在实践的教学中检验、改进。

3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图形

3.1传统建筑与对应的空间图形

3.1.1毡房建筑立体图哈萨克族毡房模型都分别与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对应,如图1所示。其中图1(a)是哈萨克族传统大毡房(克谊孜宇——Kiyizuy),由不同的4个立体图(从下往上分别为圆柱、球带、圆台、球冠)组成,参见图2;图1(b)是中毡房(霍斯——Hos),由不同的两个立体图(圆台、球冠)组成;图1(c)是小毡房(乌兰海——Uranhay),而图1(d)是临时毡房——人字型小窝棚(依塔尔哈——Iytarha),他们分别与圆锥、三棱柱对应。图1(a)是哈萨克族传统大毡房,它的框架(骨架)从下往上栅栏、撑杆(撑椽)、穹庐(顶圈架)三部分组成,图1(b)是中毡房,它的框架从下往上撑杆、穹庐两部分组成,而图1(c)是小毡房,它的框架由若干个撑杆组成,这些不同哈萨克族毡房的地面投影均为圆(圆盘形或若干个同心圆)。图1(d)是临时毡房,它的框架两张或四张栅栏组成,其地面投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该内容在高中数学2(必修,人教版2008年10月)第一章第1节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教学中;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二十四章第3节24.3多边形和圆的教学中;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教学中和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2003年6月)第二章,极限的教学中都可以参考。哈萨克族大、中、小毡房的地面投影都是圆形(圆盘形),而临时毡房图1(d)的地面投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大毡房的组装(搭建)比较复杂,围墙由四张或六张木栅栏组成(多用六张木栅栏),其空间形状为圆柱,六张木栅栏即为圆柱的侧面。在图2(a)中阴影部分的左棱为轴,在三维空间中旋转360°后构成的曲面顺序称为(从下往上)圆柱、球带、圆台、球冠。其中球带是球面在两个平行截面之间的部分;球冠是球面被一个平面截得的一部分。从旋转体的角度去看,大毡房也是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oz轴为对称轴的一种旋转体,叫做“哈萨克毡房形旋转体”。该内容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3年12月)第三章第1节3.1.1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07年5月)第二十四章第1节24.1.1圆的教学和第4节24.4.2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教学中;高中数学2(必修,人教版2008年10月)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教学中都可以参考。3.1.2木房建筑立体图图3(a)~(c)是哈萨克族传统木房(屋顶似“人”形的木房),这些木房的下半部分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上半部分是三棱柱,这些木房的地面投影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图3(c)是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其由长方体、交叉的三棱柱等几何体组成。该内容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目录4认识图形(一)和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2013年11月)目录1认识图形(二)的教学中都可参考。3.1.3土房建筑立体图图4(a)是伊山赛提清真寺,它由三部分组成,即长方体、圆柱体和上面的球冠,其地面投影为长方形,长方形里面包含圆形。图4(b)是1773年在伊宁市建成的拜吐拉清真寺,它是四层建筑,最上一层是正六棱柱,它的地面投影为长方形,长方形内包含正方形、正方形内包含正六边形,本寺亭由12根柱子支撑,其空间形状为长方体、正四棱柱和正六棱柱的组合;在第二、三层中的四根柱子即为四棱柱的侧棱;在第四层中的六根柱子即为正六棱柱的侧棱。图4(c)是伊宁县其巴尔吐别克清真寺,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即下半部分是长方体、上半部分是楔形,它的地面投影为长方形,长方形内包含两个等腰三角形和两个等腰梯形,其空间形状为长方体和楔形的组合体。它是保留了哈萨克族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该内容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下B,人教版2001年10月第2版)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的教学中可参考。

3.2传统建筑中的“点”、“线”、“面”

在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几何图形都由“点”、“线”、“面”组成,同样传统建筑中也是如此。比如,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毡房”中的木栅栏(围墙)是由“点”、“线”(曲线)组成,圆屋顶是由直线和曲线(撑杆)组成,而穹庐(天窗)是由圆、弧(拱弧)组成;哈萨克族传统木房建筑和土房建筑也由“点”、“线”、“面”形成。如,在建筑中每两个棱或三个棱的交叉处表示一个“点”(或者三个平面的公共交点)、每两面的交叉处表示“直线”。墙面或平面的构成:三个点、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一点和一条直线都构成一个平面。该内容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3年12月)第三章第1节3.1.2点、线、面、体的教学中可参考。

3.3传统建筑中的“曲面”

3.3.1传统毡房中的曲面在图1(a)中哈萨克族大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木栅栏(房墙)的多少来定,大毡房整套木栅栏的多为偶数,奇数少见。一般的大毡房多用4~6张(块)木栅栏。每张栅栏宽约2.5~3.5m,高约1.5~1.7m;如果人口多,经济条件好,可使用8~10张栅栏,这种大毡房高大而宽敞,被称为宫殿(窝尔达——Orda)。在历史上也有过12~18张栅栏的大毡房,这种大毡房称为白宫殿、洁白的毡房(阿克窝尔达——Ahorda);“根据资料,历史上也用过庞大的30张栅栏的大毡房”[8],这种大毡房称之为金宫殿(阿勒腾窝尔达——Altenorda)。当木栅栏中每一个网格面积无穷小时,该栅栏表示曲面。大毡房的高度随其大小变化,常用大毡房的高度一般在4~5m,占地面积20~30m2,四周是圆柱形的木栅栏(围墙),顶部由圆屋顶和弓形两个曲面组成。常用哈萨克族大毡房的内壁一般4~12段交叉的活动木栅栏(可列格——Kerege)做围墙;毡房的圆屋顶由撑杆(乌俄克——Weh)和顶圈架(强俄拉克——Xangerah)构成,其中房顶是顶圈架(天窗);撑杆上段直,下段60~70cm处弯曲,木栅上拴接数十至百十根撑杆(撑杆多少,视毡房大小而定),一般为60~180根,再将撑杆的另一端插入木制顶圈架的各孔中。哈萨克族大毡房的传统房架从上至下由顶圈架、木撑杆、木栅栏和门(哈语称耶斯克——Esik)等四部分组成,顶圈架位于哈萨克族大、中毡房顶中央。搭建方法:把撑杆的一端插入顶圈架的孔中,其数量与栅栏上端交叉处的叉口数量相等,然后用羊毛绳捆绑,与顶圈架构成一个整体。具有6张木栅栏的哈萨克族传统大毡房盖料一共有7张,即这种房架的外壁盖以4张毡壁(图尔勒克——Twerleh),圆屋顶部盖以2张包毡(吾孜克——Uzik),房顶部盖以1张顶毡(屯勒克——Tunglik)。这样构成一个大毡房的整体曲面。该内容在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人教版2003年6月)第二章极限的教学中可参考。3.3.2传统建筑美学依据哈萨克牧民现居住毡房,经过测量,它的直径=5m,高度=3.1m,毡房高度与直径比例约为0.62,其比值是510.6182,保留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为0.618。此比例被称为黄金分割,这个比值称为黄金分割比(中外比)。因为10.618510.6180.6182,所以黄金分割数是无理数,哈萨克族大毡房构建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因此看起来显得非常美观庄严。3.4空间中的对称空间轴对称:因为哈萨克族传统建筑的主体形状有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所以它们无论属于哪一类建筑都是空间轴对称的。如果将建筑地面投影中心假设为三维空间坐标系oxyz的原点,那么oz轴为空间对称轴。该内容在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十三章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可参考。

4哈萨克族传统建筑的对称轴截面图

4.1平面上的对称

4.1.1毡房建筑的对称轴截面图和其他平面图从图2可知,哈萨克族大、中、小毡房在三维空间坐标系oxyz中是轴对称房屋。图5(a)是哈萨克族大毡房模型,以oz为对称轴的截面示意图,它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相等,其中包括两个等面积的矩形、三个曲边梯形、一个等腰梯形、等面积的两个直角梯形和弓形等图形,它说明哈萨克族大毡房是空间轴对称房屋。图5(b)是大毡房两扇木门平面示意图,它也是轴对称。图5(c)为哈萨克族大毡房几何模型对称轴截面(平面)示意图,它包括长方形(矩形)、曲边梯形、等腰梯形、弓形等几何图形。当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相截毡房模型时,出现无限多个不同圆或相似圆。图5(d)是哈萨克族大毡房的木栅栏,在图中伸展木栅栏的格子(网眼)类似于平面上的菱形或平行四边形。该内容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11年6月新疆)目录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十三章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都可参考。4.1.2土房建筑的对称轴截面图图4是哈萨克族土房建筑,系轴对称房屋。图6是哈萨克族土房建筑以oz为对称轴截面示意图,其左、右部分相等,说明哈萨克族土房建筑是空间轴对称房屋。图6(a)包括长方形、弓形或半圆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图6(b)包括长方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图6(c)包括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当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相截该建筑模型时,出现无限多个不同长方形、正方形、圆、半圆、正六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该内容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目录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十三章轴对称的教学中都可参考。4.1.3中心对称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的门、窗、地面投影、墙面的平面,当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相截于该建筑模型时得到的平面图都是中心对称图。该内容在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二十三章,23.2中心对称的教学中可参考。

4.2几何变换

平面图形的构造方式也有初等几何的相似变换。初等几何的全等变换,包括轴反射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又有共点平移、共线平移、等距离平移。图5(a)和图6(a)~(c)中的几何图形的构成方式是初等几何全等变换中的轴反射变换。图5(b)中的几何图形的构成方式是初等几何变换中的平移变换;而图5(d)是大毡房木栅栏示意图,它是由菱形共点平移或共线平移或等距离平移等变换得到的。其他木房和土房传统建筑对称轴截面图的构成方式是类似的,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图形的轴反射、旋转、平移等变换构成了哈萨克族传统建筑形状的整体美与对称美。

5结束语

第4篇

1.1用户心理维度解析人性化建筑设计是将人与建筑形成统一,拉近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让用户在心理层面上能够感受到心理上的关怀。对于弱势群体,设计师更要给予更多的关照,让其能够更好地寻求到心理安慰,在心理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弱势群体往往由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其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去考虑和关心比较少,如此以来弱势群体的行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不是那么自由了。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师要对老年人、儿童、孕妇与残障者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切实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心理感受。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建筑设计对这些弱势人群根本不是很合适,而人性化建筑设计则是要尽可能地消除由于人们自身行动不方便所带来的各种障碍。

1.2人性化物理维度解析将人体工程学引入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物理设计给予用户最大的便捷性。人体工程学是对人体进行研究,包括人体的各个部分尺寸、人群之间的差异性等方面的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空间尺寸的设计、环境适应性的设计、视觉设计、听觉设计等。按照环境生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为基础,将环境、人类的行为、心理建筑形态作为研究的对象,增强建筑环境对人类生理及心理影响。

1.3社会化环境维度解析社会化环境维度是基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自由享受空间,建筑设计应对的社会人群要具有全面性,在细节上突出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将人类智慧与建筑风格相统一,合理利用资源打造生态建筑、人文建筑、绿色建筑、科技建筑,构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设计以社会环境为研究对象,满足建筑的社会化利益,同时也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建筑要具有个性鲜明的特色,而且要居住在此的人们可以享受来自大自然的关怀,健康、和谐、生态、智能将是建筑社会化环境维度发展的方向。

2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性与发展趋势

社会正向着科技时代在发展,建筑智能化、人性化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将科技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类最求便捷、美观、舒适的生活同时,人性化建筑设计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在未来人性化建筑设计中,更加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以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文风俗、思维方式为研究对象,突出人与社会的和谐性,人与现代化生活的统一性。未来人性化建筑设计让人们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够享受来自科技的便捷,享受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提升居住的安全感。

3结束语

第5篇

建筑是文化的反映,当文化随着时生变化时,建筑必然也要跟着变化。 在中国建筑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这种变化就不断在发生,但比起近现代来说,发展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中国传统建筑在经历了数个发展高潮,取得过独特的伟大成就之后,从20世纪开始,与世界其它曾经存在过的众多古代建筑体系一样,终于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于新兴的新建筑文化。

但是,随着现代建筑的高速发展以及传统建筑的逐渐淡去,我们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是否还需要传统,我们究竟应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这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而要讨论在现代建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还不仅仅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重要的是要从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的本源中去寻求答案。基于这一点,我们不如以中国新建筑的发展历程为例,借前辈的探索过程来寻求一个答案。

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近代(20世纪初~1949)和当代(1950至今)两个阶段。

一、 中国近代建筑

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复杂交织构成中国近代建的特征,与西方近代建筑面临的情况一样:一方面,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出现,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大量生产及与之相应的结构形式的应用,都极大的冲击着传

统的以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另一方面,传统的建筑类型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等都停止了建造,这一切都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近代以来,总体上已发展到终点的中国古典建筑已逐渐淡出,新建筑已成了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

但是,这种“新”却不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内部自然演化而来,而是随着列强的刺刀从外部强加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大批西方式样――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及“摩登建筑”的洋房,首先在各大城市出现,其建造的目的在于掠夺财富。于是,一批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中国爱国建筑师自然会起来与之抗争,中国建筑掀起了一股颇有声势的“民族形式”运动。

在二、三十年代,与西方建筑在中国流行的同时,这种“民族形式”运动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其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基本坚持古代式样,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这类建筑大都是一些功能单纯的纪念性建筑物,如南京中山陵等;第二种方式用于功能较复杂的大型建筑中,平面设计类似西方现代建筑,只是披上了一个中国传统的经过“创造”的外壳,由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并没有多少研究,往往不伦不类;第三种形式以形式的简化为特征,出现在人们开始对此前的作品产生怀疑之后,如上海中国银行等,这类建筑已经与西方当时的现代建筑相当接近,只是局部运用了一些传统花饰图案。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建筑运动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中。

二、 中国当代建筑

从50年代至今,中国建筑艺术进入当展阶段,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史及理论研究也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在50年代以前,创作方法仍以“民族形式”为主导,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如重庆大礼堂等,它们大都有一个庞大的犹如宫殿般的屋顶,覆盖着彩色琉璃瓦,檐下布满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斗拱,遍布彩画。由于“民族形式”造价昂贵,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仍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就显得更不合时宜,很快就加以纠正了。

进入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以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其处理方式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的宫殿式屋顶或采用平顶,虽然也采用琉璃,但造型和装饰都有所简化和创新,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进入以后,与中国其它领域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很大摧残,被要求必须体现“政治”概念,可称之庸俗艺术论,随着的结束,这种不健康的思想也随之土崩瓦解。

以上事实,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宏观文化环境对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上这些观点并不相同,甚至有些还尖锐对立,但可以认为它们都属于一元建筑论,总是不能认识到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不能成为多元建筑论中的一个正常构成。

从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传统的再认识,关于几十年所走道路的反思,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而关于建筑传统与当代建筑创作的关系问题也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而没有一种不变的,通用的应用模式,我

们认识建筑创作作为对传统的认同与体现问题,也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这一时期如果用“流派”来分,大致可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几种,而这几种流派也可以看作是现代建筑创作中对待传统的几种态度,很值得我们归纳起来加以比较分析,以求借鉴。

•古风主义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更多借鉴传统建筑外部形象的严肃创造,其作品几乎全在名胜之地,原有古建已毁,而作为旅游建筑重建的,如南京夫子庙与秦淮河。旅游有它的特殊要求,需要文化品位抒发思古之幽情,所以,作为一种适应当代人某种生活要求的特殊创作方式,并不是复古。

•新古典主义是对传统建筑的外形有更多创造,侧重于借鉴其神志意趣的一种创作,如西安历史博物馆。这些作品对传统是以借鉴而不是以模仿为主,多因处于著名古建筑附近而采取的一种协调处理手法或建筑本身性质要求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传统文化。

•新乡土主义则另辟蹊径,不是向以宫殿庙宇的传统主流而转向地方民间建筑采撷精英。它们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将更多自然景色引入群体间,建筑形象则借鉴当地优秀民居加以创造,延续和发扬了详图文脉。

•新民族主义指80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兴起的带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创作,如拉萨贡嘎机场和西双版纳体育馆等。

•本土现代主义是采用更加普遍的一种手法,如果说前几种风格都带有特殊性质,使它们与传统具有内在的有机性,那麽在更多情况下,建筑都不一定和传统有那麽明显的直接关系。但建筑师仍然没有忘记使它们在多元创造中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感和中国气派,是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其中的佼佼者如重现整体环境艺术氛围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具有强烈时代活力同时又隐喻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审美观的上海博物馆等,此外一些外籍人士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在中国创作出的一些优秀作品,也都注意到与中国文化的衔接和协调,如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SOM设计的金茂大厦,金茂大厦高达420.5米,明显借鉴了中国古塔的形象。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大量优秀作品,既有侧重于从传统吸收营养,开拓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也有侧重于从异域借鉴灵感,转化为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

第6篇

一切的文化现象都是符号系统,它包含着含义的存在与表达。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承载着地方文脉,并能用恰当的设计语言、符号等准确表达其建筑文化,最后使这座建筑的使用者与欣赏者能够理解、读懂这座建筑的精神含义,就如建筑师在设计这座建筑的初衷一样。在准备设计中构思建筑的文化内涵时,首先要研究当地的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心理及传统民俗等。从符号学角度看,以上所说的政治、经济、宗教、心理、民俗作为影响文化的因素,可统一看成是一个符号。按照句法学的理论则需要认清这个符号内在的关系及影响规律,哪些可以对建筑有直接的影响,哪些是间接的影响,哪些是显性的影响,哪些是隐性的影响,哪个影响力大些,哪个影响力小些。在清楚的认识了这一符号的内在关系后,则可抓住其主要矛盾,在建筑设计中依托于文化进行有的放矢。

其次,用符号学理论的语义学分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能指如何表达所指。如江南园林中的假山,假山的能指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规约下它所代表的物质、实物及其表面所传达的信码,比如坚硬的、体块的、灰色的、堆叠的石头,也就是说假山的能指是这一名词所代表的物体,同时也包含着假山一词所携带的在形态、空间、颜色、嗅觉、触觉等方面的信码。而其所指,指的是文人墨客对假山形态美的喜爱,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以及想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这里的所指不同于能指的物质层面,它包含着更高一层的有意义的含义、思想意识,以及对信仰的阐释、对美学的认知等。这里的能指与所指同时具有共识性与历时性的特点。共识性的意思是能指与所指的相互指示关系在造园主造园时或造园后的一段时间内(当时人们的信仰、思想未变时的一段时间)没有变化,所指始终指示着造园者对自然、田园的热爱。历时性说的是经过时代、社会、人文、思想的变迁,其能指未变,所指指的并非原来的所指,而是有了不同的内容。如上文的假山,若处于现代社会,欣赏它的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积淀与古时不同,则对假山的所指或许有新的理解,比如假山更多的意味着观赏与攀爬,便体会不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会因时而变。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若要准确表达建筑的某种文化,则要在空间、结构、建筑表皮等方面分析各个符号所代表的能指和所指,并能选取恰当的表达方式使能指指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所指,同时考虑符号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对符号信码的影响。

任何一个建筑都是服务大众的,为大众所使用,那么就必须用符号学理论的语用学分析建筑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筑是否能引导使用者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来使用建筑、理解筑。在这一关系中就存在符号的传达、信息的接收是否对等。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以社会约定为中介的,那么设计者需要依托现有的约定俗成,运用恰当的设计手法,表达建筑中承载的文化,使大众不仅能欣赏建筑的物质文化,并且能读懂建筑中的精神文化,以达到建筑设计中文脉传达的目的。

2基于符号学的建筑设计手法

依据近代建筑师对符号学设计手法的提炼和总结,共有以下几种设计手法:实用型设计、型类学设计、类比型设计、规构型设计。实用型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多指在建筑材料上,反复实验,最后选取某些能够表达设计者用意的材料来完成建筑的创作,如拱券结构使用石材,中国古建筑使用木材。型类学设计:设计“类似”于某特定文化成分在大众心理中所共有的一种固定形象。如现代办公大楼,多数有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或是有规律的窗墙比。又如西方的教堂,人们心中固有的形象就是高耸、神秘、复杂、华丽的建筑。类比型设计:通过利用视觉的相似性进行设计,例如仿生设计———悉尼歌剧院,整体造型类比贝壳,以传达海的文化。规构型设计:利用几何图形的变形与组合,依据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设计。通过以上四种最基本的建筑设计手法,结合建筑符号学三方面的分析理论,可以为建筑设计中文化的传达提供一个存在的基础。

3结语

第7篇

有了科学,才能产生运用科学的技术。而这种可以用于实践的技术,就是“形”本身,也就是方法;而在形之下的“器”,在建筑中便可以理解为建筑物本身了。科学的运用产生技术,技术用于实践便是工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匠人”的地位不高,且古代的工程技术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了。因为匠人的工作本身就是形而下的实践,是不需要深入研究的。所以,王公贵族作为社会的最高阶级,只“坐而论道”,而不会过分关心如何建造。所以我们在传统建筑中,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建筑传达给我们的“意”,这种“意”是和建筑、时间、空间、环境等多维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计成在《园冶》中提出造园的核心方法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里“人作”就是工匠的工作,而“天开”的字面意思是“仿佛自然而然(自然生长)的样子”,深层次讲,就是通过造园追求某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便属于“道”的范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传统建筑重视群体,而非像西方建筑以单体建筑居多。大体量的单体建筑以其宏大或壮丽可以更好的诠释“纪念性”;相反,群体建筑所围合的空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场”,这个空的场所自然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营造不同的氛围。而在园林中,这种群体的围合,也不仅仅局限于建筑与建筑之间,更多的是建筑与山水自然的契合与共生。这就能解释中国传统建筑或者说中国文化试图追求的“妙”的境界了。以儒家、道家为核心的本土思想都孕育诞生在这片独特的社会环境下。这些中国本身的文化成长于中国本土之上,基本不受外来干扰而独立发展,很早就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而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典型的组成部分,也发展出了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体系,千百年来,薪火相传。

2人与神、理性与神性

相比之东方,西方文明则有所差别。无论是从古代埃及到两河流域,或者是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抑或是从哥特风格到文艺复兴,西方世界的发展始终是相对动荡的,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产生大量思想的碰撞,自然带来文化的式发展,这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类似。在长年的战争、文明的更替中,西方似乎寻找到了一条快速发展文化的道路。相比于中国相对稳定的历史,西方世界的兴衰更替更加频繁,所以西方文化的发展显得更加激进。在精神层面,西方世界也经历了由自然万物的崇拜到对神(君王)的崇拜,从君权神授到天主教的蓬勃发展,而文化的发展总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所关联。建筑本身作为文化的载体,它的象征与纪念意义远比它本身的使用价值更高。这才导致了每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代表性建筑。从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到罗马的万神庙,从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教堂,建筑本身所承载的意义远远大于它实际内容。在西方,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同时,也是西方人改造世界的手段。运用厚重的石材来创造震撼人心的建筑,用以接近西方世界的神明,或是来表达一种人作为自然主宰的象征。对于人和神的关系,在西方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值得讨论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希腊神话中的神明不是高高在上的,他们有人的喜怒哀乐。这个时期的神不是压在人头顶上的宇宙仲裁者,而更像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憧憬中人的缩影。所以这个时期是“人”所主宰的,一切关于人的创造都是值得歌颂和赞扬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建筑学等学科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从雅典卫城的布局可以看出,自由和理性是希腊文明的主题。而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君王成了国家的精神领袖,似乎君王和神明本身已经有了部分重叠,王权在贵族手中变成了神权。历代帝皇被神格化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纪念性建筑的建造,诸如凯旋门、记功柱等用以歌功颂德的大型建筑不胜枚举。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同样产生了大量世俗性建筑,如大型浴场、斗兽场、剧场等等,可见这一时期的“神明”对人民日常的生活的干涉程度不多。“神”和“人”在这一时期的地位没有太大的差距。正如万神庙传达给我们的一样,罗马人用雄厚的物力和财力宣示人类伟大力量的同时,也用广博的胸怀接纳着宇宙万神,当阳光透过穹顶上的天窗洒入这富丽的神庙中,人和神的距离才显得无比接近。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处于一个持续动荡的年代,在这一时期,天主教逐渐兴起。直至哥特时期,宗教势力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宰。神权统治着欧洲大陆,教会更是集中了大量的财富,随后的几百年里,兴建教堂成为了上至国家,下至百姓的头等大事。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建筑,无不用其雄奇的姿态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信徒。建筑本身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西方人试图通过建筑技术来获得神明的垂帘,而至高无上的神权作为无形的“存在”,影响了半个世界。至于哥特时期之后的文艺复兴,无非是一种人权与神权的战斗。早期的资产阶级试图通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唤起人们本身独立意识的觉醒,挣脱教会的压迫统治。从以上几段历史可以看出,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内在性因素始终围绕着“人”和“神”两者展开,人和神的微妙关系始终体现在文化的方方面面。“人”的思想体现在建筑文化中,就是人创造建筑艺术,追求建筑美学以达到改造自然,创造专属于人类文明的理性国度;而“神”的思想就是人通过大量财力和物力来试图创造人与神交流的场所与空间,作为关联着神明的建筑更多的是要展示它的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甚至是迷惘诡异。由此,笔者将影响西方建筑文化的内在性因素归纳为:追求理性的需求和追求神性的要求。这与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性因素“道”还是有所差异的。

3中西文化的内在性差异

西方的理性与神性都是人自身对世界的判断所产生的思维倾向。在这种思维倾向中,人总是作为一个神之下世界(人间)的统治者出现。所以,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往往都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用以彰显人类的力量,将自然改造成为人造的自然。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西方的城市脉络中找到答案,欧几里得学派影响了人类造型艺术长达数千年,所以在西方的城市、宫殿园林和建筑中看到的多为基本的方形、三角形、圆形这些纯粹的人为自然。而在“道”的世界中,人本身退居次席,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法”可以理解为“法于”,也就是规范于、来自于。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与天地自然和合、共生才是至高之道。当然这也是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除此之外,西方建筑的理性与“数”本身又有密切关系,从古至今,数学这一学科在西方世界的地位非常高。反应到建筑上,自然就有所谓的比例和尺度、对比与微差。西方的“数”将建筑精细化、模数化。反观中国传统建筑,我们谈“序”而非“数”。“序”,从字面意思上讲是序列、顺序。自然而然就想到主次有序、尊卑有序、长幼有序等等。

当然,这只是序的一方面,自然世界中还有无数的序,诸如日有昼夜、月有圆缺、人有悲欢等等。抽出主次、尊卑、长幼的共性我们发现,冥冥中这个世界万物相互间总是有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就是“序”。在儒道文化中,万物共生,天人合一是传统的宇宙观。在这宏观的宇宙中,万物总是彼此接纳又彼此对立,可以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不仅存在于物与物之间,还存在于物自身内部。要知道“序”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另外一个词所替换,那便是“阴阳”。阴阳本身相互对立却又相互渗透共融,最终化成一个圆,而圆形在古今都被看做一种完美的图形,这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又回归了在万物之上的大道。所以,反应在建筑中,就不难理解“居中为尊”、“左祖右社”、“前朝后寝”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对于一种“序”的追求了。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将建筑作为一门独立研究的学科,它兼有理性和艺术性。这一点和中国的历史还有不小的差异,这里暂不详述。在西方,建筑本身受重视程度较高,相关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或者说是框架比较完整。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建筑十书》,而我们在宋代才有《营造法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工程本身都属于形而下,所谓“器用”的范畴。这一点在之前已经有所论述。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汉阙;建筑文化;天人合一

Abstract:Watchtowers,decorativeconstructionstopalaces,templesandtombsintheHanDynasty,usuallystoodonbothsidesofthepassageinfrontofthegateassymbolsofgrandeur.Asastyleofancientartofarchitecture,thewatchtowerwasclearlycharacteristic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soitrepresentedaformofChinesetraditionalcivilizationofarchitecture.TheconstructionofwatchtowersintheHanDynastyembodiedtheconceptionof“ManbeinginharmonywiththeHeaven”inarchitectonicdesignsandqualityofconstructionmaterialandtheviewofharmonybetweenmenandnatureinconstructionofarchitectonicenvironment.Allthisprovidessomeusefulconsiderationsfordevelopmentofmodernarchitecture.

KeyWords:watchtowerintheHanDynasty;civilizationofarchitecture;ManbeinginharmonywiththeHeaven

人生离不开建筑。在历史的研究中,建筑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古人的特质与精神文化。建筑物忠实地记录了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建筑是人类艺术、技术与文化发展的见证。本文拟针对现存汉阙实物(不包括现存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汉阙以及出土的陪葬陶阙),通过研究其源流、探究其建筑特点,以发掘形式后所蕴涵的文化上的特性,希望藉此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文化特性的缺失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一、汉阙源流与保存现状

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装饰性建筑物,因此也称阙门或门阙。阙门起源于周代,历经汉唐,延续至明清,从未中断。随着各个时期社会历史情况的不同,阙门的形制亦代有演变。

1.汉阙源流。阙,最初称“观”,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文献记载,周代时阙门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存在,主要为宫阙和城阙。《三辅黄图》曰:“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1]卷6《阙》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城阙见于《诗经》,《诗·郑风·子衿》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可知周代已有了“宫阙”和“城阙”。最初的阙大约是宫外或城外的一种防御建筑,高高的台基上有楼屋,守卫者可以站在其上望四方,故又称之为“观”。因为是树立于宫门旁的建筑,由于其建筑的高大醒目,所以阙也因此成为天子颁布政令的地方,称之为“象魏”[2]《门部》。《三辅黄图》对此也有记载:“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1]卷2《未央宫》这里阙又成了天子公布法令的地方,这样阙便成了国家和天子的象征。

汉代之时,阙作为装饰性建筑的功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变得很广泛,被长时期广泛地修建在宫、庙、祠、墓以及学校、井泉之前,以衬托和美化主体建筑,加强建筑组群的庄重感。于是阙除了宫阙、城阙外又有了门阙、墓阙之分。汉代的城门、宫室和显宦的宅第,往往都要立阙,以象征王权的尊严或门第的高贵。东汉时开始出现全用石料建在宗庙祠堂、墓家神道前的石阙,石阙不易毁坏,历数千年沧桑,部分得以留存。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的对象。

魏晋南北朝以后至明清时代,阙门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又有所发展和变化,阙门的种类明显减少,虽然有些新的阙门形制短暂出现,但不是阙门的主流形制。短期流行的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阙,北齐时期的石棺阙等。隋唐时期阙的主要形制为宫阙和陵阙。宫阙如大明宫含元殿前的栖凤阁、翔鸾阁,就是典型的宫殿三出阙建筑。从隋唐时期开始,宫阙仅置于南向的正门处,改变了汉阙在建筑物旁放置的习惯。其形制表现为左右双阙突出,用于宫城正门,呈“凹”形平面布局。这种阙门形制,由隋至清,历代因袭大致未变。现存最典型的建筑就是北京清代紫禁城午门双阙。陵阙最典型的实物资料即为陕西唐乾陵经过考古发掘的乳峰三出阙遗址和南神门外三出阙遗址。还有河南巩县北宋皇陵的阙台现在仍清晰可见。隋唐以后,诸如城阙、坞壁阙、宅第阙、墓阙、庙阙等都渐次退出了历史舞台。[3]

2.汉阙建筑特点。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两旁。汉阙作为石质建筑,却具有仿木结构的特点。汉代石阙模仿木建筑结构和风格,阙上雕有柱、仿、檐、盖等各种木结构建筑的部件,显得分外古朴而典雅,为人们研究其他汉代建筑结构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石阙的外形就像一座古典式的楼房,从上到下可以分为阙顶、阙身、台基三部分。“阙顶”即屋顶,用石材雕刻出仿木的脊饰、瓦当、柱子、檐屋等形状,就像木建筑的屋檐,既有遮雨的功能,又具装饰性。阙身相当于房屋,由多层石材堆砌,在石材上雕刻出斗拱、栏杆及人物、图象,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刻出模仿木结构的栏额、立柱等,衬托着上面的楼阁显得高大、雄奇。“台基”代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夯土台基。整圈的造型上大下小,虽然按一定比例比木阙有所缩小,却同样表现出雄奇威严的气象,可称为最早的缩微景观了。此外由于石阙立于神道两旁,故分为东、西阙。多数阙又有主、耳阙之分,耳阙紧靠主阙而稍矮,显得错落有致。左、右阙隔神道遥相呼应、珠联璧合。[4]

3.汉阙的保存现状。据考古工作者统计,目前全国尚存汉代石阙且保存较完好者仅29处,大多是东汉时所建。这些阙均是当时祠堂或坟墓前的神道阙,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登封、山东平邑、四川绵阳、梓潼、德阳、雅安、芦山、西昌与重庆渠县、忠县等地,其中以川渝两地最为集中,达20余处,占目前留在我国地面上总石阙的90%以上。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认为,汉阙多在四川(原包括重庆)并非偶然。他指出:“至于四川,在两汉时代,工业发展,屠(奢)侈之风由来已久。”[5]这就是四川多汉阙原因之所在。在四川汉阙中,著名的如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冯焕阙和沈府君阙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汉阙建筑的文化特性

建筑体现了特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信念,是文化的具体反映。汉阙作为中国古典建筑深刻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个传统哲学观念把天地万物生命化,在世道人心与宇宙之间建立某种感应关系,“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这种宇宙观就是天与人合而为一,物质与精神同流,万物生命运行其中,人生与自然互为感通,人们通过敬畏上天,顺服自然,从而与自然协调并存,这种人生伦理表达了人类挣脱宗教束缚的一种努力,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对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对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一向以取得与自然的协调而著称于世,建筑界的专家学者也常用“天人合一”这一哲学观念来概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纵观中国历史,这一观念为历代的思想家们所重视,也为众多的建筑巨匠所恪守。

通过对汉阙这一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天人合一”文化特性的了解,可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传统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精神生活。

1.汉阙造型中的文化特性。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建立了中国文明的伦理秩序,其目的是和谐。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所特有的空间观。而这种空间观在汉阙造型上的体现就是均衡、对称。在中国人理念里,对称这个观念,反映了对人体形态的看法。生为房屋、院落,死为墓阙。这一文化特性对汉阙造型上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汉阙的东西对称、三段式结构两方面。

对于传统的中国建筑来说,大多是以坐北朝南为原则的。这种院落加上中轴对称的原则,就体现出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了。一座简单的三合院,实际上等于一个张臂向前的人形,主房就是人身,两厢就是两臂,拥围着一个自己的天地(天井)。[6]229-249而汉阙作为主人死后的阴宅,深受其“视死如生”观念的影响,于是在它的空间配置上也采取了坟墓面南,双阙分置东西的格局。双阙采取中轴对称分置左右,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由于人体躯干是对称的,所以只有依着坟茔为中轴,对称排列两阙。这样的排列格局,加上两阙的三段式结构所体现出的“三才”思想、石阙的石制仿木结构体现出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观”以及阙身图案上体现出的升仙思想内涵,才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中国文化的胚芽——《周易》是阴阳学说的圣经,中国文化的所有形式均可寻根于《周易》。《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明确提出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思想,这样人们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在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与它相适应,从而做到天随人愿,人不违天。在《周易》中,则把天、地、人“三才之道”视为一个整体。[7]这种整体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前文提到,汉阙如同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是天,台基是地,房屋是人)一样,拥有阙顶、阙身、台基这样的三段式造型。可用天、地、人三才的观念去理解。阙顶即天、阙身为人、台基是地,体现了三才合一的理念。在佛教东来以前,中国的宗教是以崇天为主,辅以神话,甚至相信长生不老,肉体升天,所以古代的帝王,喜欢筑高台以祀天神。所谓“灵台”、“瑶台”是介乎崇祀与游乐之间的建筑。台基就是这一类能够达到人神相通的高台的变体。

2.汉阙材质所反映出的生命建筑观。周代开始,中国人建立了“天命”的观念。天命代替神秘而又恐怖的神礻氏,是一大进步;因天命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投射。作为“天人合一”哲学观重要的文化宣示——“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一方面使我们注意要爱惜万物的生命,以仁慈对待生命,同时也提示对于自身要注意生命的延长与延续,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

阙按照建筑材料可分为木结构、石结构和石仿木结构等。在汉阙身上体现出石木两种材质并非偶然,这实际上是生命的建筑观的体现。中国的建筑文化是一个土木的文化,所以古代称建筑为“土木”,因此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出石质的建筑。事实上我国在汉代已可建造相当精美的拱顶,秦汉两代的建筑用砖,为空心砖且有印花,是当时世界最高水准的制品,主要用在墓葬上而已。[6]28由于砖石墓的发展,商周以来长期使用的木椁墓逐步减少,到汉末三国间几乎绝迹。[8]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人认为石材其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暗示着死亡,砖石属土,是应该被踩在脚下的,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因此砖石被广泛应用于修坟造墓中,也就是为何汉代墓阙均为石制之故。

对于日常所居,国人虽很早就发明了瓦,汉代就可以制砖,到隋代,赵州桥的石拱技术炉火纯青,然而中国人却有意地选择了木材,因为木材的寿命几乎与人的寿命相当,因此建筑的生命似乎应合于人生的悲欢离合,古老建筑的倾圯是天经地义的。在中国文化中,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在汉代的五行说中,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也是吉象,居中央,主方正。它与木相配合,是相辅相成的。[6]28这也就是为何汉阙虽为石制,却都要做成仿木结构的原由。

3.汉阙所蕴涵的升仙思想。阙在周代是天子宫殿里的专用建筑,是天子的居所。天子是受命于天的神人,因而只有上帝及其子孙才能居住在这样神界的建筑中,所以阙具有一种崇高感和神秘感。在古代文献里,阙往往和“宫”、“天”,等连在一起,如“宫阙”、“天阙”。另外在一些汉晋时期的文献及道教的典籍中,阙也常被说成是神仙界的建筑。阙的精神内核是大门,是人神两界的交通门户,是人成仙时通向大国的门径。汉代神仙家认为,神仙好居观、楼。于是“观”和“阙”成为人所向往的仙境的象征。在思想内涵上,汉代的“阙”和“观”也因此而具有通过建筑艺术的审美形式来表达向往神仙世界之理想的这样的文化特性。由是“阙”和“观”的思想价值超出了建筑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而成为汉人神仙信仰中仙界天门的象征符号和人仙交通的媒介。[9]神仙思想是汉阙石刻与画像石艺术的母题,阙则是这一母题的象征性符号与媒介。

由于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逐,于是在其奢华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理想中的神仙境界,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竭力模仿。这一点在秦陵发现的三处阙遗址以及汉宫之内广建宫阙可以证明,这就引导了当时的神学家、艺术家和建筑家们掸思竭虑而为之,并对这一时代及以后君臣将相和民众的神仙观念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从汉阙上所刻画的内容来看,汉阙多刻画有各种神话传说、仙人以及生前的庄园、宴饮、舞乐、市井、劳作等活动,借以表现希望墓主人能升入天门,继续宴饮舞乐的生活。或刻画汉人心目中的神圣、祥瑞之物,如神兽“天禄”、“辟邪”以及四方之神,其中尤以南方之神“朱雀”出现较多,盖取其象征阳神飞升之意(如乘鹤西升而成仙),以期死者早日飞升仙宫;此外亦见有“青龙衔璧”、“白虎衔璧”之类等等。这些都是汉代人价值观的反映,表明汉人认为这些内容可望产生通神通天之功能。因为按照中国上古神话,自从“绝地天通”以后,地上的人们和天界的联系便被阻断,只有那些大德之人才可能终致与天感通,因而若欲进入天上神仙境界,不仅要广修其德,而且要有藉以交通上天的“天梯”。[9]甚至有的就直接雕有“天门”[10],这种仙界有阙门的宗教观念同《楚辞》中帝阍,“广开兮天门”的描述是一脉相承的,是通向天庭的必经之路[11],都充分说明时人有以阙代仙界的观念。且石阙的建筑风格主要取仿楼阁式,颇有仙境重天之意蕴。[9]

以上所述可见,汉阙建筑在汉代的兴盛,便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汉代是黄老思想、神仙思想流行的时期,宫中建阙,既隐含了宫殿是神界建筑的思想,又折射出汉武帝之流对长生不死的渴求。这种宫阙建筑往往高耸入云,正好折射了脱离凡界、进入仙界,天子居天上的思想。而墓阙则是墓主死后登入仙界的天梯,是交通人神两界的门户。汉代“阙”和“观”的思想价值已经超出了建筑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而成为汉人神仙信仰中仙界大门的“象征符号,人仙交通的媒介”。[9]这里汉阙已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礼制符号,更是一种宗教符号,成为当时社会的巫术工具之一。[12]

三、汉阙建筑的当代意义

汉阙作为汉代建构的文化习俗,西汉兴起,风行400余年,直至东汉末年方渐趋式微。虽然这种风习消亡了,但汉阙所存储的社会文化信息却历久弥显,并不断激发后人的想象力。原本作为墓葬构成的汉阙,现在已被视为珍贵的艺术作品。只有探询这些艺术作品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文化特性之间的联系,才能对今天中国的当代建筑文化提供应有借鉴。在几年前的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竞赛中,中国建筑师的方案均“铩羽而归”,除了我们的积累和经验不够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自身文化特性与精神的缺失。纵观当时国内外所有的方案,其中体现出的并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是西方文化和仿西方文化的差异。[13]

1.汉阙与时代精神的重塑。汉阙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的民族艺术,它通过其造型、结构、材质及其上所刻画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汉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并形成了汉代艺术的特殊气势和古拙风格,表现了一种整体灵动、浪漫进取的时代精神——汉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宏阔开放的文化精神。[14]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西方文化的扩张下,中国城市里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正被“欧陆风”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城市的风貌“千城一面”,传统的中华民族美德在金钱至上观念冲击下日益凋零。因此在当代的中国,在建筑文化方面应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上应中西建筑文化并重、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文化与城市格局。

2.汉阙与当代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积累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中国传统建筑在民族文化的濡染和影响下,从自然演变和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而这一体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审美观——“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天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极具有美学神韵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这一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一种既亲切理智,又空静淡远;既恢宏大度,又意韵深长的艺术风格。

“天人合一”文化特性在建筑文化中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就是为中国建筑所体现出的和谐的有机自然观。换句话说,和谐就是将建筑、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统一。在当代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当突出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建筑本身与环境的协调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从而把人与自然、人和宇宙、建筑与自然予以统一,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中国建筑应完成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有机融合的发展之路。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观就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发展观。汉阙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特殊的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由此而表达的丰富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上。同样对待当代中国的仿古建筑,不宜只停留在其外在形式上,做一些盲目的模仿或随心所欲的组合。当代中国的建筑文化应当是民族的时代建筑文化的体现,是在时间纵轴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在空间坐标上对世界文明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韩钊,等.古代阙门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4(5):58-64.

[4]陈国生.汉阙的文化意味[J].华夏文化,1996(1):40-41.

[5]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582.

[6]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郑晨寅.《周易》三才之道的神话意蕴[J].周易研究,2006(5):76-82.

[8]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58.

[9]姜生.汉阙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0-65.

[10]赵殿增,等.“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石组合与主题[J].四川文物,1990(6):3-12.

[11]黄剑华.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4(4):97-100.

[12]刘自兵,戴天柱.巴蜀汉阙的历史文化考察[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