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插画艺术论文

插画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1:14

插画艺术论文

插画艺术论文第1篇

1.招贴的作用与类型

所谓招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报或者类似的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主要分布在城市街道、商业区、公园、车站等一系列公共场所,在国外被称为“瞬间”性街头艺术。招贴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公共招贴,一般由政府承接。第二种是以营利性目的的商业招贴,这类招贴较为常见,运用也相当广泛。还有一种属于艺术招贴,艺术招贴比较注重个人主观意识、风格特点和情感的表达,更具有创意,主要包括各类绘画设计展、摄影展等。

2.招贴设计的特点

招贴设计可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让我们在一种充满期待的情景下,切身体验招贴设计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和独特魅力。它在人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同时,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越是独特的招贴设计作品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打造出生动自然和一目了然的艺术氛围,从而逐渐接受招贴设计作品所传达的主题信息。招贴设计作品在准确地传达设计主题的基础上,如何以个性的、独创的视觉形象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插画来实现。

二、插画艺术的特点

“插画”在拉丁文里解释为“照亮”的意思。顾名思义,它原本是用以提高各类读物里文字所赋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心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插画早已超过了“照亮文字”的辅助地位,它不仅能突出主题思想,更能提高艺术的感染力。而在今天的商业插画领域里,招贴设计中的插画作为商业插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满足和刺激人们需求为宗旨,招贴设计中的插画在实际应用中越广泛,也就能更好地商业市场服务,从而为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养分。可以说,插画艺术已进入商业化时代,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1.艺术审美的大众性

插画是用图画这种人类共通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主题、概念或故事,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所以更容易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不同语言的人所接受。尤其是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具象特征的视觉符号给人们强烈感官的刺激,使人们乐于接受以图画的形式所传递的信息。

2.实用性

插画与纯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插画的大众传播性,在插画中加入商业元素增强了插画的竞争力,依附于其他实物或商品展现出来,使艺术与经济完美结合,因此插画本身具有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价值。插画在广告招贴中将信息最直接、明确、清晰地传递给受众,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信服接收到的信息,在审美过程中接受宣传的内容,从而诱导消费者采取最终行动,这是插画艺术最重要的功能。

三、插画在广告招贴中表现

插画是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因其强烈的趣味性以及形象塑造的自由性,给人以更强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起人们浓厚的观赏兴趣。广告插画与其他插画最大的区别在于,广告插画是以传递商品信息、促进销售为最终目的的。广告插画作为广告传播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功能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直观生动地传递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等信息

插画作为图形艺术的一种,其优势就在于它以艺术的形式将招贴主题形象化,能够使人们一目了然地知道所要传达的信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摄影图片相比,插画的表现空间更为广泛,例如在广告创意需求下表现科学幻想世界、童话与神话故事等虚拟画面时,能够将这些画面描绘得逼真迷人。

2.强化商品感染力,激发消费者兴趣

插画作为绘画艺术,在宣传广告主题的基础上,也为其宣传的内容创造了附加的审美价值。插画艺术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往往能够使商品从同类中脱颖而出,尤其是插画与摄影艺术结合后效果更突出。插画的形象、色彩、线条充满了活力,能够强烈冲击人的视觉,吸引人们将目光停留在插画上,提高广告关注的程度,激发消费者兴趣,挖掘他们的购买潜力。

3.增强广告的说服力

插画能够将广告创意以艺术化的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相对于毫无创意的直白的广告诉求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收。

四、插画在招贴设计作品中运用的具体要求

一幅招贴设计作品中,插画的运用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招贴设计作品的最终效应,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插画应具有醒目的远视效果

由于招贴设计主要运用户外的空间表现形式,所以如果在招贴设计中,插画的比重较大、字体也比较醒目的话,那么这幅招贴设计作品就一定更加具有吸引力。就其功能来说,作为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视野广阔,如果以巨幅插画来表现,能够给移动的消费者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可视空间,因此就可以使招贴设计作品的远视效果更为清晰夺目。

2.插画应遵循设计原则进行创新

招贴设计中的插画艺术既要融合传统绘画,也要与现代设计精髓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招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意新颖、风格独特的插画会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因此,招贴设计的插画运用既自由宽松又具有挑战性。在一些公共场所,经常利用一些类似或者相同风格的插画,使招贴设计作品形成系列化,具有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

3.插画应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

插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目的是更好地向人们传递某种价值信息,从而直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去感受、理解其所想表达的价值信息内容的一种有效传播方式,这样,招贴设计的作品才具有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插画的运用,构成了招贴设计作品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所以,在招贴设计作品中,不管是幽默风趣的,还是客观写实的,本质上都必须包含一种无法估量的、吸引眼球的内在元素。由于市场的导向作用,一般不能把潜在的客户群体排除在外。因此,越来越多的插画被应用到各种招贴广告领域里。设计作品体现了“销售即娱乐享受的过程”“让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就会选择你”等类似较受欢迎的商业营销理念,或者是在兜售一些华而不实的商品时,“向他们展现你的真诚”等营销手段。个性特征、技法表现、物质媒介——这些都是实际创作的辅助元素,而非创作时的关键因素。

五、总结

插画艺术论文第2篇

插画艺术的产生历史和发展历程悠久而复杂,因而插画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种类繁多。首先,笔者将首先浅要的说明插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类别以及它的主要特性。

1.插画和插花艺术

通常意义上的插画是指以报刊或书籍为载体、以创作者的设计理念为核心、以文字的表达内容为依据、以版面的排列为引导的一种插入式图画。随着应用范围和领域的扩大,插画的载体不再局限于书籍和报刊,还包括了餐饮用具、服装服饰、家居建材、广告杂志等,渗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由此,插画从一种单一的视觉图案发展成一门具有商务导向的艺术形态。

2.插画艺术的类别探究

从插画艺术的形成时间来看,插画艺术可以划分为:古代插画艺术、近代插画艺术和现代插画艺术。本文所要谈到的是现代插画艺术。从插画艺术的应用领域来看,插花艺术可以划分为:文学类插画艺术、影视类插画艺术、商务类插画艺术和公共类插画艺术。本文所要谈到的是商务类插画艺术。

3.插画艺术的性质探究

插画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来源是人们长久以来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因而插画艺术具有历史性、意识性和实践性。插画艺术作为一种发展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阔的艺术形态,具有经验性、实用性、传播性、经验性、主观性、商业性和全球性。平面设计的概念探究同插画艺术一样,平面设计也是视觉传达艺术的一种,这也是两者的交织点,都是为了构建出更完美的视觉传播效果而衍生的一门艺术形态。在用途上,平面设计主要用途由=有纸质媒介、互联网络、广告标识等,具有浓烈的商业色彩和商业导向。综上所述,平面设计是以二维平面为主要载体,依据设计者的主管意识将包括插画在内的多种视觉表现元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编排设计,吸引受众的关注,使受众最终产生购买欲望和行动的视觉艺术形态。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是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故此不占用更多的篇幅来论述平面设计的相关概念。

二、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插画艺术的问题探究

插画艺术论文第3篇

一、插画艺术和平面设计概述

(一)插画艺术概述

插画,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书刊中插附的图画。它可以采用插页的方式,也可以穿插在正文中,目的是为了补充说明正文内容或用作艺术欣赏。①这种狭义层面上的插画主要是为书籍所创作的插图,由插画师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思想进行创作。在视觉传达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除书籍以外,插画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适用空间,并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插画形式,即商业插画。它是指插画师根据市场需求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创作能够传递商品信息,并且贴近大众生活的插画作品。就插画和绘画来说,两者都属于视觉艺术,创作者以现实事物为依托,通过主观想象进行艺术再现。但插画大多是转述信息或对内容进行延伸,而绘画创作则更加自由。两者的传播形式、功能、对象和创作方式都有所不同。插画经历几个世纪的时间洗礼,从古老的壁画到书籍中的插图,再到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从浓烈的绘画风格到抽象主义,再到写实主义,插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印刷业的兴起使得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插画艺术深受西方插画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插画艺术具有表现多样性、情感丰富性以及应用灵活性等特点,为人们带来了新奇的视觉体验。

(二)平面设计概述

平面设计是指利用美的形式法则,对各个视觉元素在二维空间中进行布局编排,以简洁的方式传达信息,使受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相关宣传内容,引导受众采取行动、进行购买等。②在平面设计中,不论是色彩、图形还是字体设计都紧紧围绕这个目的。平面设计包括网页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等,涵盖范围极广。平面设计需要遵循准确性、概括性、艺术性三个基本原则。针对对象诉求,平面设计传达的信息一定要准确清晰,这是首要原则。由于平面设计的版面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设计师运用精炼、概括的图文信息,使观众在短暂的视觉停留中能够获取版面信息并留下印象。另外,平面设计还要带给受众美的视觉感受,即体现艺术性。

二、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在平面设计中,插画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绘画类插画、摄影类插画以及立体插画。绘画类插画,是画家运用绘画的形式对事物或观点通过自己的主观理解、想象,进行主题表现。这要求插画艺术家具有对事物内涵高超的理解能力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摄影类插画多用在公益活动和商业运作上,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立体插画是三维空间的二维表达,具有更为强烈的表现力。在视觉传达体系中,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具有五个重要特征。第一,通俗、生动的表达方式。视觉信息的传达具有声音、文字等信息无法比拟的优势,图像是将客观事物的感知进行直接的情感表达。③通俗并不是低俗、粗俗和庸俗,也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浅陋、直白,而是一种以内涵深刻的大众文化为积淀的价值取向。在平面设计中,插画的形象表达或抽象或写实。图像对文字难以描述的内容进行补充,这有助于使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所传递的信息。第二,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紧密结合。插画的艺术性是与生俱来的。当今插画艺术既具备一定的审美特征,又兼具实用性和商业性。商业插画的市场定位明确,服务对象清晰,目的在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商业插画需要迎合商业发展的性质,但又不能丧失艺术美学特性。插画的艺术性与实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相互依存,更是相互促进的,艺术于实用性。第三,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插画艺术与时俱进,可以说是一个时期的印记。比如,插画的创作方式与某一时期的绘画工具密不可分。不论是最为原始的木刻,还是造纸术的出现,技术革命推动了插画创作方式的不断丰富。插画的创作过程、创作理念、审美趣味也都代表着一个时代艺术发展的变迁。④另外,插画描绘的内容极具时代特征。它们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的生活愿景,能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审美品位。第四,创造性和制约性。优秀的创意带给大众的精神思考和视觉享受有时要多过传达的信息本身。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对作品的感知是不同的,这需要插画师运用发散性思维,寻找突破点。插画的创造性,是指画家在商业产品主题制约下的创造,像是“带着镣铐跳舞”。绘画可以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插画则受制于服务对象和产品性质,个人情感不能凌驾于表现对象之上。插画师可以在权限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第五,趣味性。插画除了具备美学特性之外,趣味性也贯穿其中。优秀的插画能够在清晰地传达产品信息,并且在不破坏整个版面美感的情况下,使人产生情感共鸣,或是会心一笑。

三、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插画艺术与当代大众文化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拓展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丰富了其创作方式。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插画语言越来越个性化,数码插画和手绘插画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值得探讨。在数字时代,商业插画的创作手段由传统的纸笔、颜料转为数码创作。数码插画更易保存和传播,也降低了制作成本。各种制图软件使得现代商业插画的创作方式更为多样,作品可以随时进行反复修改,提高了创作效率。因此,数码插画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我国手绘插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数码插画的盛行,手绘插画的生存面临着挑战。⑤手绘插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手工绘制插画,岩石、洞穴、绢帛、纸张上的古老插画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木雕技术的革新等都促进了手绘插画的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多媒体融合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快速读图,传统手绘的高价格、高成本等特点逐渐偏离了当代主流价值观。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如何快速提取有意义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书籍、杂志的更新换代周期较短,手绘插画难以跟上节奏。此外,由于艺术获取渠道的增加,导致人们对手绘插画的关注度减少。笔者认为,手绘插画是有存在价值的,它包含了插画师的个人情感,能够体现人类精神文明和人文关怀。数码插画虽有优势,却也使得插画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手绘插画要想在现代平面设计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原创精神、情感表达等方面。插画师要提升自身的绘画技能、审美水平,使手绘插画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四、结语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书籍中,插画不胜枚举。它们不仅很好地为晦涩的文字做了形象、生动的注解,更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插画艺术历经时代的洗礼,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商业插画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代插画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插画创作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无论是传统手绘还是数码创作,插画艺术都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这要求插画师不断钻研,潜心创作,同时也需要艺术院校的培养和扶植。

作者:许放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熊小平.中国传统插画和现代商业插画关联小议[J].大众文艺,2013(13).

[2]陈瑰丽.谈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与现代插画艺术的接合点[J].装饰,2010(2).

[3]尹一婷.论现代插画中线元素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4(10).

[4]肖雪.“民族元素”在现代插画中的运用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

[5]鲍瑜.浅析现代插画设计的发展方向[J].中国包装,2008(5).

[6]刘丙芳,廖丽.流行元素对商业插画的影响[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5).

[7]鲍瑜.浅析现代插画设计的发展方向[J].中国包装,2008(5).

[8]谭勇.商业插画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性衍变[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6).

插画艺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数码技术;插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23-02

近年来,电脑美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都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来实现。数码技术迅速发展为数字插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改变了以前传统的绘画方式,数字化的技术应用给插画融入新生命,给它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数码插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改变,在艺术里得到了全心的释放空间和极大的拓展,而今天的插画,从内涵、功能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特征,传统插画和数字插画一样,都必须按照视觉艺术的审美去符合我们大众的要求,能够多方面迅速的选择喜爱的笔触和纸张是数字插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创新优势。现代科技和现代工具的发展,在出版社中用丰富版面元素来表现插画,慢慢的走向国际化市场,同时与动漫行业结合起来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分支。电脑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水平的提高,对于个性化较强的插画设计师来说,有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作为传统插画设计应用技法,插画设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吸取了现代科技的精华,从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西方的插画走到21世纪,早已不仅仅是使用绘画手段创作了,不只是从题材范围到商业用途,已经五花八门。现在商业美术插画已经很少会用纸、颜料、笔等传统的工具来绘画,全都是用电脑计算机软件运用,绘制出来的插画叫CG插画。美式的漫画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美国插画写实性表现的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题材在世界插画艺术中居于主导地位。日本的商业动漫已经有了庞大的市场和运作队伍,在CG技术进入插画领域之前,日本主要靠手工绘制的动画。现在则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运用电脑数码软件技术进行创作合成。

国内当代商业插画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内地开始兴旺。它的兴盛一是与西方现当代商业插画的传入、中国经济、广告业的发展有关;二是电脑、软件、网络的普及为中国现当代商业插图成为平民化艺术打下基础;三是数码艺术的盛行也是促进其兴盛的重要因素。现代商业插图已经受大众审美取向的制约,中国当代商业插图的一般表现内容中,可以通过电影形式展现。例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宝莲灯》《金刚葫芦娃》《梦幻西游》等。近几年,无论是动画、游戏领域,中国的市场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比起我们曾经的辉煌,还差的很远。所以插画已是市场国际大都市上一个热门行业,现在有很多从事动漫游戏行业创作的工作者都称自己为“插画师”。

传统插画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它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已经非常成熟和完整,许多作品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传统插画所体现出来的成熟的表现手法和完美的艺术风格是数码插画艺术设计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丰富宝藏。无论从现实还是个人表现手法,以及对艺术精髓的把握,数码插画区别于以往传统插画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化的图形”。虽然从本质来说,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虚拟性,但数码插画所用的媒介主要是数码显示设备,比如计算机的显示器。所以形成数码艺术的图像和图形是虚拟的,是信息通过终端显示设备产生的光和色形成的视错觉,而不是实实在在的颜料和画布。“虚拟性”成为了数码插画艺术核心。数码插画相对于传统插画,用来创作插画的工具和手段截然不同,传统的颜料、画笔、喷枪、画架图板等工具已被鼠标、显示器、数位板、压感笔、各种绘画软件及其营造的虚拟环境所替代。

1 数码插画的兼容性

数码插画的兼容性首先反映在作品的素材上。它可以应用已有的图形作品,包括传统插画、摄影以及其他计算机图形,经过艺术加工和创作,融入插画者自己的艺术情感和视觉语言,就可以完成一幅新的插画作品。由于数码插画作品的载体是一些数字信息,所以不同于其他传统艺术作品,后者的价值体现在举世无双的原作上,而前者强调最终作品的思想内涵、视觉效果和形式的新奇多变。其次兼容性表现在同其他艺术形式的共存上。现在计算机硬件性能越来越高,而用于插画的软件功能也比想象的要强大,传统的国画、油画等绘画艺术形式可以用它轻而易取的模拟出来,并且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在这种软件环境下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所谓真正的“真实”。摄影技术可谓是对客观世界真实记录的最好方式之一,在中国插画的发展历程中曾一度出现取代插画的趋势,但是现在数码插画可以模拟出比摄影更加真实和令人信服的场景。

2 数码插画的多元化

从数码插画作品的风格来看,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从目前见到的作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写实类、科幻类、时尚矢量类、卡通涂鸦类等。这种多样化的形式充分体现出其视觉语言的丰富。数码插画在创作手段和传播媒介上不同于传统的绘画艺术,但是其美学原理是相同的,如色彩、形式构成、形式美法则等,这就使得其在创作过程中势必借鉴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风格。数码插画相对于传统的插画及绘画艺术,一个显著的优势是不需要创作者具备深厚的有关美学方面的修养和训练,只要有表达的欲望,都可以在软件的环境中“涂鸦”出相应的作品。另外,凭着对软件的熟练掌握,也可以创作出很好的作品。这也是该艺术形式大众化的特点之一。

3 传统插画和数码插画的关系

无论是数码插画还是传统插画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数码插画只是让绘画创作更便捷,减少了成本。传统插画需要真实的笔和纸张或者画布,而数码插画在计算机里提供了无数的纸张画布,各类画笔供你随意选择,进行自由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你的资金,传统插画不能复制,而数码插画可以通过打印等方式以相同的质量将你的画无限复制。数码插画具备现代数码产品设计的语言特征,因为数码产品是以平面为载体,画面的安排和细节都会影响到数码作品整体的质量与大家对它的兴趣程度。所以,追求画面原有的造型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数码技术造就了数码插画这一门新艺术,如果没有数码技术的支持便谈不上数码插画。可以说数码技术能更好地传达艺术家的思维,数码技术被艺术家用来创作艺术时,便上升到艺术的范畴。完善的数码技术不仅可以模仿制作传统风格的插图,而且为插画带来了新的活力――全新的另类“数码”风格。

参考文献:

[1]张雪编著.商业插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刘昀著.数字时代的插画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英)劳伦斯•泽阿根.数码插图的秘密(胡蓝云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4]中羽编.美国插图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 (编辑:李敏)

Traditional illustration in the modern business of digital research

Yao Jun

插画艺术论文第5篇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扩大招生,当然,高等院校对艺术学科有着系统的教学要求,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教学是根本,插画设计是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学好插画设计课程对学生的艺术设计学科的学习会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插画设计教学主要研究插画设计的历史、类型、表现形式,它所涉及的专业基础十分广泛,设计功能的渗透性空间很大,所以,高超的插画设计技能运用到艺术设计创作中,能让作品更加具有特色和内涵。现代插画设计是一种信息化的艺术形式,要想培养出既有深厚艺术功底,又能了解插画市场发展的竞技型插画人才,插画教育必须满足市场导向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关键词:

艺术设计;插画设计;教学改革;创意能力

插画在我国现代设计教学中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在冷漠和忽视的压力下,只有少量书籍或书本装帧中出现插画设计的内容,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这种局面才得以改观,部分艺术院校开始开设插画课程,加之社会对插画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插画设计专业开始成为独立学科。插画比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插画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如今,插画已成为一种时尚,它不再是纸版书籍的所有物,而是一种既童趣又时尚的艺术形式,广泛运用到书本设计、动画设计、广告设计等等现代设计中。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的融合,插画设计呈现出更多的视觉语言,插画设计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中市场广阔的一个行业,高校原有的插画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实需求,合理改革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插画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设计专业插画设计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的开展,高校扩大艺术生的招收范围,面对水平不一的艺术生,高校采取按分数线教学。对于艺术生来说,要注重他们的思维能力,成绩代表不了个性和天分。艺术设计教师要因材施教明确培养目标。中国插画设计专业才开始发展,在师资队伍、教学培养方案上没有国外的先进,但想要培养出适应市场的插画人才,必须要有详细的教育方案、时尚先进的师资团体,融合动态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外优秀艺术设计风格,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紧随当代插画设计的潮流。

二、插画设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影响

1、插画辅助版式设计传达信息

版式设计在市场上多以文字形式展现,能准确地进行信息传达。但当前社会中,人们渐渐失去兴趣来阅读文字,快节奏的他们更希望是直白的画面冲击,还有一些无法用文字表达神韵的信息,就可以借助插画来传达,对文字进行艺术处理,使得信息更加生动,获得人们的认同感。

2、插画帮助招贴设计吸引人的视觉注意力

以招贴设计为例,招贴设计又叫宣传画设计,主要用招贴形式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力,用图形、颜色等视觉刺激来达到宣传效果,人们的注意力会停留在一个具象的图片上而不是抽象的图形,插画恰好弥补平面图画的不足,更好的抓住人们的视线。

3、插画提升包装设计装饰效果

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中最有视觉感的设计,能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产品的外包装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而插画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插画不仅可以载入产品身上,还可以招贴在广告的三维宣传中。消费者可以从精美的插画上感受到设计者的时尚和动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4、插画为艺术设计补充情感

插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鉴赏上,强调过程来达到一种情感的传达。现如今,纯艺和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可以让插画作为一件插画作品依附在一件艺术设计作品中,也可以让插画作为载体融入具体的设计元素来供人们欣赏,无论哪种,插画所传达的艺术情感都为一件设计作品增色许多。

三、艺术设计专业的插画教学模式改革

1、改革插画教学课程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现代插画设计已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亮点,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艺术设计插画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插画设计的发展史、应用范围、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插画设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步:教师正式向学生教授插画设计的表现手法、创作方法、审美特征等入门知识。第三步:训练造型能力。从造型训练到动手设计实现自然过渡,给学生创作积累经验。

2、丰富教学手段,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来看,插画创作的主流形式是手绘和数码制作。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借助电脑、鼠标、或数位板代替纸笔,缩短绘画周期,有足够时间来完善和修改,同时,这些电子产品更容易在色彩、风格、造型上有所突破。丰富学生实践创作的工具,是学生有动手的主动性。

3、塑造学生创意能力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创意产品更受人们的欢迎。艺术设计教学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插画艺术又极具市场性,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意能力是插画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发挥想象完成项目作品,丰富个性化语言,突出创意主题。

四、结语

插画设计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学重点应该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插画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作品,学生是艺术领域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培养学生插画创作能力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关键。现如今,设计与纯艺相互交融,纯艺的情感传达与设计的信息传递融会贯通,所以,插画设计对艺术设计的作用是不可估量、不可磨灭的。:

作者:侯力丹 乔文黎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基金]河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编号:201404015

参考文献

[1]李敏.插画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创意思维中的教学思考[J].艺术科技,2014,27(2):49-49.

[2]刘光炜.由插画到产品——有感于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插画教学之思考[J].美术界,2012(7):89-89.

插画艺术论文第6篇

一、“开眼”与理论基础――创作观念培植

“插画设计”中的“设计”二字表明,与“插画专业”不同,在平面设计专业领域中的“插画设计”专业课,其本质是将“插画”定义为一门设计课程,而非纯造型艺术专业课程。无论设计还是纯艺术,笔者认为,对于有一定造型能力基础的二年级设计专业本科生而言,创作观念的培植是第一要务。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中的创作观念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性“开眼”阶段,即关于审美的日常观察,这一阶段主要目的为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审美能力。第二阶段为理性思考阶段,即基于插画史料整理后的思考,本阶段主要目的为树立学生设计史观,为深入创作打下理论基础。

(一)关于审美的日常观察

“开眼”一词源自古汉语,早在杜甫的诗词与佛经中均有表述,当代的主要语义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鉴于插画本身即为跨界、跨学科的视觉艺术设计领域,因此“插画设计”教学中的第一阶段“开眼”尤为重要。插画涉及的其他学科门类极为广泛,动物学、植物学、人物造型、风景写生、日常静物、商务行为、机械设计、科技、传统艺术等几乎无所不包。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有革命性的突破,信息获取的问题不在于资料太少,而在于资料太多,如何从众多信息中挖掘对本课程有意义的信息是开眼阶段的重点问题。有鉴于此,此阶段笔者将“开眼”的呈现内容按照时间脉络纵向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现代、当代。插画分类则按照各种学科领域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分析各类型插画的特点(图1)。“功夫在诗外”,单纯的技能培训无法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看”是“开眼”阶段的必修课。

“开眼”阶段的信息获取主要源于三种渠道:一是专业艺术书籍和设计资料――专业性书店、图书馆、互联网专业设计论坛;二是对周边相关学科的感性认知――此阶段的呈现内容不仅局限于插画本身,传统艺术、当代艺术、电影、摄影、动画、游戏、音乐等领域均有所涉及(图2);三是社会观察――创意园区、专业展览、商业圈现场考察、文化场所现场考察。这三个阶段综合起来笔者将其总结为关于审美的日常观察。第一种渠道有益于加强学生的视野纵深,了解专业高度;第二种渠道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宽度,了解插画在整个设计创意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和能解决的问题;第三种渠道则属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成为优秀设计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好奇心和记录能力,培养学生现场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二)史料基本框架解读

由于教学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需求,设计专业课时数不足等各类原因,国内的设计专业教学在教学操作层面往往只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容易忽视对学生设计史观的培养,即使有设计史或艺术史课程,也往往游离于设计专业课之外,无法与设计实践学科并行,变成背诵设计史料的枯燥课程,从而造成很大一部分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突出,文化素养不高,匠气十足,难以持久。对于设计师而言,具备一定的设计史观无疑对日后的创作非常有益。设计史庞大繁复,即使插画史作为设计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可能在规定课时内面面俱到、全部讲授。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以主要呈现插画史和视觉艺术史上的关键节点为主,以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作为核心发散点,以点带面,概述性地解说使学生对插画史有较为全面和立体的理解,并且引发学生对设计史和艺术史的思考。笔者将这种授课方式称为史料基本框架解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学生的设计史观,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使学生理解设计现象背后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动因。这种史料解读从头至尾贯穿于整个课程始终,在4―5周单元制授课的前提下,每一周与插画设计实践相结合,联系本周的课程作业,对照比较式地抽出专门的课时进行分析讲解。

史料基本框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概念定义部分和插画历史解读。概念定义属于规定动作,必须掌握的理论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宏观意识。笔者发现,往往很多高年级的设计专业学生也缺乏对设计概念的最基本理解,这样的学生日后只能成为“设计软件操作工”,无法成为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概念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元和形式,也是设计实践的起点。插画历史解读前文有所表述(图3),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关键历史阶段中设计现象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科技条件、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观念、创作技巧等一系列问题主动性的思考,并从中借鉴成功经验。

二、感性与理性并重一可控的想象力

对插画设计师而言,掌握传统的手绘造型能力是基础能力,掌握数字技术条件下的各类插画绘制软件是延伸能力。对于这两种能力的掌握是对一个现代插画设计师的职业要求。当基础的造型能力和技术能力形成后,插画设计师将要面对的就是更复杂的两大问题:

一是题材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视觉信息传达;二是绘画和表现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具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

设计学科属于艺术与科学的交集,因此设计师兼具艺术家的感性表达能力和科学家的理性分析能力。设计初学者往往将主观创作冲动与客户实际需求两者混淆,在创作过程中,主观经验判断大于客观条件要求,从而造成偏离实际市场需求。在插画设计领域,同样存在这种状况,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则涉及到设计师的核心能力――想象力。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但想象力并不完全等同于异想天开乃至胡思乱想,在插画设计领域,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应该是建立在对于条件的认识基础上的――可控的想象力。可控性由理性分析(合理的工作流程)完成,想象力由感性认知(激发讨论的小组式管理)完成。

(一)有步骤的工作流程

在插画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因为插画设计具备天然的艺术相关性,所以很多学生也将插画与纯艺术创作混淆起来,而忽略了插画最初的基本功能是为文字服务。从而将插画视为单纯的艺术表达,而不注重实际存在的客观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插画成果最终符合客户和市场需求,必须提前做足功课――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合理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修正在创作中逻辑推导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流程分为概念形成、前期准备、设计制作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1.概念形成

(1)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明确设计任务

(2)主题――确定绘制主题,思考表现风格

(3)观众――确定消费对象,分析受众心理

2.前期准备

(1)目标分析――分析描绘对象属性,确定表现手段

(2)时间表――准确制订时间节点,预留变量时间

(3)素材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确定表现工具

(4)草图绘制――绘制相对准确严谨的草图或示意图

(5)客户沟通――与客户确认风格模式,做出相应调整

3.设计制作

(1)正稿制作――按照既定计划绘制正稿

(2)成品完稿――深入加工,描绘细节

(3)作品提交――提交作品,客户交付设计费用

(二)激发讨论的小组式管理

插画设计的特性决定了一般的插画工作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由于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关系,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能力。学生也普遍存在不擅长表达和交流的问题。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笔者采取小组式管理的教学模式,按照班级实际人数,将全体学生分成每组人数为5―7人的若干小组,一般一个班级为4组。每组推举组长一名,主要负责组织讨论和专业交流等工作,小组之间针对各组的插画设计选题和插画创作理念进行互相提问。小组除课堂学习交流功能外,还需在课外每周组织一次拓展性集体活动。分析和点评学生插画设计过程以及设计作品也是以组为单位。

小组式管理主要有两重目的,一是通过小组交流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二是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除上述两个主要目的外,还可以强化小组的凝聚力、组员的合作力以及组长的组织能力,有益于整个班级学术氛围的培养。在小组讨论中主要采取“头脑风暴法”,此方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人奥斯本(AleX Faicknev Osbom)提出的培养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相关著作颇丰,不再赘言;在组与组之间的横向互动提问上采取国际通用的5w1H分析法。具体如下:

WHEN?(时间)――在什么时间内完成工作?

WHERE7(地点)――在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载体进行信息传达?

WH07(人物)――为谁传达信息?信息传达给谁看?

WHAT?(内容)――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信息涉及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

WHY?(原因)――为什么这样传达?

通过这5个问题,使提问者有理可依,被提问者则必须反思自身设计提案和创意的不足,有益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办法。

三、插画技能训练――有针对性的选择

“插画”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插”是定语,意味着功能性,“画”是主语,意味着绘画的各种表现方式,就这个概念而言,插画中的许多表现方法与造型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交集。其根本还是脱离不了一个“画”字,也就是造型能力。插画涉及到的造型技能门类颇多,手绘造型能力是基础,绘图软件的应用能力是也是必备,造型艺术涉及的技法则更为广泛,因此在插画技能训练上必须做有针对性的选择。

(一)插画题材的解读

插画与纯艺术不同,插画有明确的表现题材和表达内容,插画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自发的创作,而是基于某种社会原因被委托创作。优秀的插画可以富有创造性地把特殊的信息成功传达给指定的观众,插画题材一般认为有以下5个:信息、评论、讲故事、劝说、特性。以上5个方向也有可能以组合形式出现。这5种题材分别体现出不同的视觉表现特性。信息――准确客观;评论――主观加工;讲故事――艺术处理;劝说――平实真挚;特性――针对特点。理解这些插画题材上的分类以及表现特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创造合乎逻辑和情理的优秀括画作品。

(二)技能训练符合专业特性

根据现代插画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单元式课程作业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插画造型能力。其中分为5个部分:(1)临摹训练(2)超级写实风格手绘板训练(3)矢量插画训练(4)自由表现训练(5)速写训练。

临摹阶段的作业为两张,一张黑白,一张彩色,要求临摹形式新颖以写实风格为主的作品。选定画稿临摹之前要求先调研作者的相关信息,如国别、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分析等。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国画“六法”中列传移模写一项,可见自古以来,临摹就是研究并借鉴前人成功作品的不二法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作业中要求从作者的绘制程序、作画材料和工具乃至创意构思作“复盘”式的推断再结合相关信息,使临摹的主要目标从单纯的造型能力强化延伸到对原作创意构思的深入理解。

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阶段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训练学生对于手绘板的应用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从普及程度还是从制作便利性来讲,手绘板已经成为插画家的首选工具。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对于手绘板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对于手绘板的应用掌握只有循序渐进,多用多练。二是运用手绘板描绘一张高度深入的作品,由于运用手绘板的数码插画可以不限次数地修改及其便捷的后期编辑能力,对于写实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深入作画的契机和有效方式。一般每一张作品的绝对描绘时间都在15小时以上。作品的题材从人物、动物、静物3种中选择2个类型。此阶段也鼓励学生用自己原创的摄影作品作为此阶段训练的绘画蓝本。

矢量(Vector)插画的制作基于矢量软件,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对矢量软件技术能力的应用与掌握是基本功,也是在技术层面本专业与其他设计专业的重要区分点。最主流的矢量软件是AI(1llustrator)和CD(Coreldraw),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分为2个部分,一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矢量软件;二是使学生理解“功能决定形式”、“目的决定手段”的设计规律,矢量软件制作的插画有其特定的审美特征和应用领域,并不适合所有的插画设计领域,在主题选择与工具特性选择中寻找到合理的逻辑关系是本阶段训练的重点之一。本阶段的作业以商业题材或产品造型题材为主,这两类题材可以充分挖掘矢量软件的应用特性。

自由表现训练阶段则是完全由学生自由选题,属于综合能力的考评。从选题的创新度、难易度、文化深度到插画作品完成的整体性、技术性、想象力等方面对整个课程作全方位的回顾与总结。本阶段从选题到插画制作方式均由学生自己决定。本阶段考察学生的知识宽度、设计理解深度以及设计执行能力等。此阶段建议学生选择文化性强的插画主题。

速写训练分为人物、静物、景观、临摹、自由5部分进行持续性训练,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于绘画工具材料的掌握以及观察能力和快速表现能力。

(三)新兴设计形态的持续性关注

插画艺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波普艺术;现代商业插画;流行方式

一、波普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波普艺术的产生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因为波普艺术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被广义的定义引发为一种艺术的概念,类似于预先存在的符号系统包括而且不限制从商业渠道产生的这些符号。[1]

(二)波普艺术的发展

波普艺术本身带有一些讽刺,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三)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罗伊・利希滕斯坦作为波普艺术的代表艺术家,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漫画和广告风格结合的绘画,借用当时大众文化与媒体的意象,李奇登斯坦用标志性色调和标志性大圆点(Benday dots)的手法来表现“美国人的生活哲学”。

(四)波普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的贡献不仅存在于狭窄的限制的题材,而且也包括艺术家临时标记和变换参照物的观念。作为一种态度和方式,波普的内涵和精神继续在美国和世界艺术中演变和延续。

二、现代商业插画的研究背景及其商业性

波普艺术开创了艺术与生活的对话,它突破了"为艺术而艺术",在生活方式、表现内容、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和形式美感等方面均与现代商业插画相契合。

现代商业插画是一种为了实现艺术消费者的审美要求,用来满足艺术鉴赏者的审美精神需求。现代商业插画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但是现代商业插画艺术与绘画最大的不同的的地方是商业插画它有着广泛的大众性和传播性,商业性质更强。关于商业插画的兴盛,要追溯到二战后,美国的商业设计开始发展。它是立足于普通民众与大众消费。精致已不再重要,变化的样式、夸张的表现手法与低价格才是人们追求的。

现代商业插画艺术产生于波普艺术的基础之上,它是视觉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现代插画艺术和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普艺术的诞生与发展,给现代商业插画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波普艺术开拓并促进了现代商业插画艺术的多元化和互融性发展。[2]

倘若文化是一种消费品,则现代商业插画在艺术消费层面中可以作为流行文化的符号存在。因此,现代商业插画成为了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的重要表征。

三、波普艺术对现代商业插画的影响

无论是生活方式、消费文化还是表现内容和审美形式上,波普艺术都对现代商业插画有着深远的影响。波普艺术赋予了商业插画经济利益以外的文化价值,使其融入了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商业社会发展的需求促使商业插画不断融入更多的新的方式。现代商业插画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丰富了它原有的表现方法,拓展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得现代商业插画运用的范围广泛。

现代商业插画的产生,伴随着波普艺术的发展。时代造就了波普艺术与商业插画的成长,物质条件的丰腴,网络和多媒体的迅速发展等都为商业插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波普艺术与现代商业插画都是消费时代产生的。

在波普艺术使艺术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融入社会。波普艺术的商业性除了在其表达内容以及表现手法上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商业化形象,还体现出了波普艺术家们对商业利益的追求。

在商业插画的创新设计中,插画设计师们借助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及技巧,用简单明快的人物形象和色彩,来表达日常生活等普通事物,通过各种媒体,更好的传递出所要表达的商业信息,吸引大众的视线。尽管现在仍然有人对艺术和商业的结合表示不满,但我们不可否认商业和艺术所结合而产生的商业插画在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现代,商业插画已经成为了我们想表达某种意识的重要手段。商业插画的技法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技术和表现形式上也做出了大胆的创新,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大众消费的心理。要求插画师的作品不仅仅是要满足市场,传递信息,同时也要满足形式美,激发大众的购买欲望。在波普艺术的影响下的消费市场,商业会变得更加大众化和普及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成为了发展核心,而消费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大众购买力的不断增强的同时,对审美也发生了变化。

波普艺术是20世纪艺术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艺术运动之一,对它的评价是任何一部当代艺术史所不能回避的任务。对于波普艺术,它不只是一种放纵不羁的创作态度,本质核心还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运动。

波普艺术的诞生不仅对当代艺术来说是个里程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年代或许回头看当时的艺术家的作品觉得难以理解,但近一个世纪的变化,或许换一个角度来对待,我们会发现杜尚的小便池、丝网印刷的图案都是艺术家们为了自我表达的一种超前的形式。

波普艺术家们不仅仅是将艺术从职业的高雅变成大众的、流行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倡导的是如何更关注自我,是如何从铺天盖地的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体新闻所轰炸的时代中挣脱出来,得到自我身心的解放。波普艺术想告诉我们的是生活就要像波普艺术那样要去关注、去设计。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感和需求也逐u发生变化。波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和艺术之间关系的运动,它的影响十分的广泛,对当代艺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影响了之后很多艺术家的创作。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波普艺术的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

【参考文献】

插画艺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插画;视觉语言;风格;影响

插画英文中“Illustration”一词原本有“举例说明、例证、图解、注释”的含义,中国古人也有“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的观点,二者都强调了绘画对文字的补充说明功能。中世纪的欧洲画家们精心描绘了花草、人物、鱼虫等插图纹样以装饰宗教读物,对于传播、诠释教义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般若经》中也有以版画形式出现的佛教插图,宋代的经史、文学、日用百科等许多书籍中都附有精美的插画。清代苏州书画家和美术鉴赏家徐康在《前尘梦影录》谈到“凡有书,必有图”,可见早期的插画主要以图画结合文字的形式出现,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给予的趣味性。现代插画在消费图像化、娱乐化的趋势下,原本只用于文字书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告、印刷、包装、动漫、游戏等领域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延伸,其设计性和实用性被进一步强调。插画的表现手法、风格样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手绘方式以外,数码插画结合了各种软件技术,以制作方便快捷、风格多样且便于修改、方便储存和传输等优点迅速得到了青年插画艺术家和爱好者的青睐。现代中国插画的表现手法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油画、国画、版画甚至雕塑的视觉语言也能在插画表现上得到反映。插画艺术家在追求风格和技法多样性的同时,同样注重插画中主题表现的深度广度。从这种角度来看,插画艺术在主题性的选择和视觉语言的表达上是最具表现意味的。

一、中国近代插画的主题及视觉语言的演变

中国近代传统插画多采用国画线描手法,构图繁复、画风工整。清光绪年间,上海同文书局的铁城广百宋斋主人不惜重金,荟萃了当时名家吴友如、钱惠安等人给蒲松龄《聊斋志异》绘制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共有插图445幅,根据每篇故事中有代表性的情节、场面配以插图一副,并题七绝一首,点明故事题旨,使读者意会故事所蕴涵的意趣,从多角度增强了阅读效果,在诸多《聊斋》版本中可谓别具一格。据“图咏•例言”所说,“图画荟萃近时名手而成。其中楼阁山水,人物鸟兽,各尽其长。每图俱就篇中最扼要处着笔,嬉笑怒骂,确有神情;小有未洽,无不再三更改,以求至当。故所画各图,无一幅可以移置他篇者。”这些话当然有自夸的成分存在,但400余幅插图中使用国画线条勾画,技法娴熟,中国绘画中独特的意象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在线条的运用及形象刻画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清代插画中的最高成就之一。这时的插画已经受到西方绘画理论和技法的影响,在吴友如的代表作《海上百艳图》中,人物、建筑、车船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得到了初步的运用,是插画艺术向现代过渡的表现。

民国时期,现代机器印刷术传入中国,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和艺术形式不断涌入,对中国的插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颓废主义插图画家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他是英国“新艺术”运动插图创作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程式化的构图与流畅的线条著称。他善于运用明快的黑白对比营造画面结构、以流畅而具有装饰性的线条表现主题,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一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其作品受到郭沫若、田汉和郁达夫等人的推崇,比亚兹莱的生平和作品逐渐为人们所关注。鲁迅、徐志摩、滕固、陈之佛、闻一多、等都对比亚兹莱的作品推崇备至,徐志摩甚至称其“是最不可错过的作品,稍微知道西欧画史的人,谁不爱他?”[1]许多海派艺术家模仿比亚兹莱风格的插画作品出现在中国的杂志和刊物上,上海的万氏兄弟、叶灵风等人同时期的插画作品中就有明显的比亚兹莱烙印。当时的中国插画艺术家们不仅将比亚兹莱的作品当做现代绘画风格的摹本,更将其精神视为具备流行元素的“反政治、反传统”的前卫文化。

2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现实需要艺术家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插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改变。代表工人和农民普罗精神的视觉形式――普罗艺术成为当时的主导形式。除了具有以劳动工人农人为主题的普罗画风以外,印刷品也多以苏派版画作为插画与封面。成立之后,此苏派风格更明显地确定了其主导位置,决定了往后现代中国视觉经验发展的主要方向。在鲁迅编《引玉集》中,黄新波为叶紫的小说《火》所作的插画便是清楚的例子。[2]曾经向往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国插画家,使自己的作品从最初的“艺术的革命”变成了“革命的艺术”。抗战期间,李可染、赵望云、丰子恺等具有深厚艺术底蕴的画家投入到抗战主题性插画的创作中来,经过鲁迅等知名文艺界人士的大力提倡,简练直接的视觉效果和批判、夸张的表现手法使插画上升为主流艺术创作形式。同时,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家积极投身于艺术创作活动,从最初对西方绘画形式的简单模仿到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与民间工艺,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和自身特点的绘画风格之路,最终形成了延安木刻版画。这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文化阵地上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了彦涵、马达、古元、夏风等一批优秀木版画家。延安木刻插画的流行,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以外,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木刻版画对于材料和工艺要求不高,技法易于掌握。这时期的插画基本以写实风格为主,形象适度的变形和夸张,风格朴素、粗犷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建国初期,中国插画除了延续具有战斗精神的普罗劳农和延安木刻等风格以外,一批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作品以连环画和绘本的形式出现,如贺友直绘制的连环画《山乡巨变》,以抒情的风格和国画线描的表现手法,借鉴了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明清版画的构图方式,融合了西方焦点透视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采用俯视和多角度的视角,对中国南方山村景色作了细致的描绘。贺友直的《山乡巨变》能看到清初画家陈洪绶人物画的影响,他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众多性格鲜明、亲切感人的人物形象,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好评,代表了当时中国连环画创作的巅峰,被称为“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后,中国艺术家在艺术思想上正本清源,在插画创作上作出了各种大胆的尝试,其中四川画家何多苓受到美国“怀乡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画风的影响,用油画写实手法和象征性的绘画语言创作的连环画作品《雪雁》、《带阁楼的房子》,试图采用内在的、隐晦和冷漠的主题去寻找一种新的审美形式。

二、现代美国、日本插画风格和语言特征对中国当代插画的影响

现代插画载体的多样性使原本服务于书籍文字的单纯的插画艺术形式有了多方面的精神文化取向。美国人丹尼尔•贝尔在谈到“视觉文化”时强调“当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当代倾向的性质……是渴望行动,追求新奇,贪图轰动”[3]。插画作为视觉文化的产物,首先应具备传播功能,其使命是引导大众审美和消费文化,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是对人类思想文化与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述。同时,受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差异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风格和式样的插画艺术。

美式插画的风格与其国家文化特征相吻合。美国文化曾是欧洲文化延伸的一部分,因为其移民国家特点,美国文化一直具有较高的宽容性、较强的个人主义和直率、善于批判的态度,从根源和形式上看存在着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插画本身是非常贴近普通人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大众文化描述和传播的表征,同时也是沟通视觉艺术与大众消费的媒介和途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尚未普及,插画曾是美国人最喜爱和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和媒体途径之一。人们通过插画和所依托的文字载体熟悉世界,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插画语言无疑是这种需求的最好表达形式。可以说插画是“最美国的艺术形式”。麦克斯菲尔德•派黎思是美国最著名的插画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风格并包含幽默的意味,使用的色彩奇异而大胆绚烂,他甚至直接将颜料从锡管涂抹到画面上,使其颜色强烈而丰富。以至于钴蓝色也被称作“派黎思蓝色”。派黎思以无拘无束、奇思妙想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一个具有巨大魅力和幻觉效应的世界。他的插画及其它绘画形式作品对美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实主义、视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在某种程度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启发。诺曼•罗克韦尔是另外一个美国著名的插画艺术家,他运用写实手法和纯朴自然的绘画语言,细腻淡雅的作品饱含着美国文化率直的幽默感和现实性。他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人类日常生活经历的作品,并为这些作品烙上了深刻的美国文化印记。美式插画善于用触动人们情感的情节加强主题的教育性,色彩的运用也是为了表达作品的内涵,给观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日本绘画最初一直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奈良时代的许多作品都有中国画的痕迹,在日本画史上称为“唐绘”。源于桃山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多以青楼的的风俗画和新兴的歌舞艺妓为主要表现对象,在表现现世享乐生活的同时,还带有几分放荡的意味。含有瞬息即逝的尘世之意的“浮世绘”,好色、奇拔、新奇是它的绘画艺术特征。[4]当欧洲的艺术表现形式传入日本以后,日本插画同样受到西方绘画形式和观念的冲击。古典主义、抽象主义和装饰画风改变和丰富了日本传统绘画的式样。由于不断的吸收和消化外来艺术并将这些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如今日本插画艺术已是流派纷呈。多样的题材、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具备时尚流行元素的视觉形象同时又不失强烈浓郁的东方意味,使得日本插画艺术成为日本文化和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美、日等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强势话语权,美日插画从风格到式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的影响。尽管国内许多插画艺术家在语言民族化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距离形成“中国风格”依旧遥远。如诺亚、刘冬子、矩阵、苏海涛等插画家扎实的写实功力、画面细节的把握和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画风具有明显的美式插画的元素,这种美式卡通风格在中国游戏动漫形象的设计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日本插画中细腻、唯美、雅致的画风和深具东方特色的审美观在视觉心理上同样得到了大批插画家和国人的喜爱,特别是日式美少女风格的形象被仿效描绘到众多的动画作品中。我们在感慨好莱坞包含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取得巨大的商业效益和仰慕手冢治虫、宫崎骏、天野喜孝等日本动漫大师成功的同时,更应该呼吁中国插画艺术能继承自身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创作出既反映时代风貌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三、中国当代插画的展望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曾指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文化艺术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承认自己的民族性,尤其是继承和发掘自身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中国插画艺术同样如此。然而近三十年来,中国本土插画基本上处于萎靡不振的状况,而同时期日美插画、动漫作品的大量涌入,使外来插画式样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日美的插画形象深入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来,它们代表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甚至取代了中国插画原本的语言体系,这些与当前中国插画中缺乏原创精神、题材风格上的单一以及市场运作的不力是分不开的。许多插画制作团体和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插画表现内容以及形式上矫揉造作,粗制滥造,创作内容严重脱离中国文化环境,插画艺术具有社会宣教功能也随之丧失。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首先应当从民族文化的层面进行深刻反思。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思维模式、天人观念上与西方有着根本的差异。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高度强调物我冥合,强调绘画艺术的根本在于关注人的生存价值。中国绘画“六法”中首倡气韵生动,在这种根本思想的指导下,历代名家艺术大师层出不穷。中国插画艺术完全可以借此充实自身的内在意蕴,没有理由不去继承这些优秀的美学思想。

其次,从文明史的历程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兴盛,都必须经历自身系统因素与外部系统因素的交流融合过程。由于吸收了佛教文化,中国晋唐时期的美术高度兴盛;近代以来则吸收了西方文化,五四时期才得以思潮激荡,学术繁荣。在这两个时期中,最优秀的艺术家无不是立足自身,放眼外域的,中国现代插画艺术面临的情境同样如此。目前我国插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仍然处于分娩期的震荡时刻,深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并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影响,借鉴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学习国外而又不执迷于国外,发挥智慧树立信心,才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插画艺术形式及风格。

在插画艺术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今天,插画早已经从过去简单的书籍绘图变成了多学科的绘画语言体系,借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借助各种图形资源是视觉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计算机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插画艺术家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数字特效轻松地模拟手绘的各种效果,效果明快、风格多变的计算机插画日益成为流行的艺术时尚元素,数字插画在商业领域中也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视觉魅力,数码插画是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和艺术想象力有效的结合,现代插画和设计、广告摄影共同构成了当代设计领域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插画艺术无论是采取传统的手绘方式还是现代数码技术,其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相应的商业目的和审美价值取向服务,对于美学主题的探索将是中国插画艺术持久不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全集补编.日记.书信集》.上海书店.1995 36页

[2]刘纪蕙.《前卫、颓废与国家形式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进步刊物插图所呈现的视觉矛盾――以中期创造社为

例》 独角兽网 省略.2001、5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 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