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5:01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1篇

召开这次全市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暨优质服务工作会议,正值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时期。主要目的贯彻落实全省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分析暨信息化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三化”建设,深化“四项重点”工作,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确保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刚才,各县区总结交流了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情况,省人口委苏君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先讲几点意见。

一、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情况

市高度重视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近年来。从满足群众生殖健康的需求动身,切实加强领导,不时加大投入,夯实服务基础,建立健全优质服务机制,扎实开展优质服务,促进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工作效果显著。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小组,紧紧围绕优质服务“六好”规范,层层落实了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职责。目前,市、县区、乡镇共96个计生服务站所全部完成标识化建设任务。积极出台便民、为民服务措施,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利益导向机制、财政投入机制和社会保证机制,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扎实开展。随着基层服务体系标识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证,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基础条件不时改善。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时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二是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的性质,调整空虚了专业技术人员,确保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稳定。目前,全市批准执业的市、县区、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有96个(市站1个,县站4个,乡镇中心站32个、乡镇普通所59个)村级服务室1115个,形成了以“县站为龙头,乡所为主体,村工作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覆盖全市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大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国债项目。十一五”以来,共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1065万元、各级政府落实配套资金2588万元,用于县区计生服务站改扩建和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目前,4个县区计生服务站和41个中心乡镇服务站完成了规范化、规范化建设,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三是专业技术队伍逐步壮大。全市上下依照“调整、空虚、提高”原则,着力建设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需要的技术服务队伍。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格准入制度,清退、调整服务站所的非技术人员和技术不合格人员,从医疗机构吸收和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技术服务人员的年龄、性别、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每年都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加大技术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进修轮训力度,开展岗位科技技术练兵活动,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时提高。目前,全市各级计生服务机构共有技术人员412人,其中,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64人。各乡镇服务站所至少配备了1名执业助理医师以上的技术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合格证》持证率达100%。乡镇服务机构中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有155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9.74%市、县区两级服务站技术设备、人员均已达到承担计划生育“五项手术”能力。

服务特色较为突出。各级计生服务机构不时加强内涵建设,四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拓展服务领域,突出服务特色,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积极开展以生殖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围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以营养素补服、免费孕前健康检测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围绕育龄群众的罕见病、多发病开展以“三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近几年来,服务站所深化优质服务工作,凉州区、天祝县已全面启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三县一区均开展了叶酸免费投服工作,得到广大育龄群众的好评。

全市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体上看。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但我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示在局部领导干部对优质服务工作认识有差距,基层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没有完全做到人性化服务,一些重点服务指标还没有真正达标,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深刻认识计生优质服务工作对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实现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转变,向育龄群众提供人文关怀和具有人情味的优质服务,不时提高育龄群众满意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临时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决定了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必需不时完善。

(二)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大量及时、有效、平安的节育服务,计划生育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新的历史阶段,必需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与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统一起来。全力推进优生优育服务,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仍然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开展计生优质服务。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流动人口管理缺乏有效手段等问题,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在于开展优质服务。只有通过不时加强基层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强化基础设施、装备和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向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优质服务,才干不时满足广大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才干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益,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群众满意水平。

(四)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市上已确定凉州区、古浪县分别要在2011年和2012年创建“部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需加快计生服务体系标识化、规范化建设步伐,提高依法服务,规范服务,优质服务水平,人均事业费投入、农村计划生育率、群众满意率、政策知晓率、节育措施落实率等方面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要以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保证“创优”目标顺利实现。

三、进一步提升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水平,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让群众满意为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以健全和加强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优质服务机制,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各级政府要依照国家三部委制定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规范》多方筹集资金,一要巩固与创建结合。重建、改建或扩建不符合标准的服务机构,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县乡服务站所人员工资、计划生育“四术”费用、三查”费用、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和必要的事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保证计生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各县区要科学编制“十二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以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站所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要坚持抓典型、促达标、创优质,紧紧围绕实现“四优一满意”目标(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推进服务设施规范化、服务环境温馨化、服务顺序规范化、服务管理科学化、服务团队职业化、服务内容人性化,整体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

努力提高技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各县区要科学制定好“十二五”计生服务人才培养计划,二要以职业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进修轮训、更新知识为重点,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与1次以上专业技术培训;要积极推进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切实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为技术服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干事守业环境。要坚持经常性学习,积极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参与省、市的业务培训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走下去”形式,引进、发展、培养人才和技术骨干,改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要建立执业准入机制,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严格执行服务站所技术服务人员准入规范,加大非技术人员的调整分流力度,采取公开招考、选调、培养、聘用等多种途径,空虚技术服务骨干,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要加强部门协调,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完善专业职称考核、评审、晋升机制,稳定计生工作队伍。

不时空虚优质服务的内容。要以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为切入点,三要以技术服务为重点。探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新途径。试点县区要高标准完成项目试点任务。尚未承担试点任务的县,也要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承担项目做好人才贮藏和技术储备。要全面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认真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认真做好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做到药具发放到位、手术规程到位、术后访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重视男性生殖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积极引进开发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平安、适宜、有效的技术服务,四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对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依法执业的基本要求。各级计生部门要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监控,定期开展质量检测和工作评估,确保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平安可靠的技术服务;要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内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常用计划生育技术惯例》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顺序和服务行为,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杜绝技术服务事故发生,确保群众健康平安;要坚决打击和严厉查处技术服务机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行为;要坚持把群众的满意水平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规范,不时探索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与评估办法,客观评价基层工作效果。

不时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要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化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五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纳入考核内容。各级计生服务机构是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的窗口,各项技术服务信息的采集平台,服务机构必需率先实现信息化。要按照“网络疏通、数据准确、资源共享、突出应用”原则,加快全市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两网合一”办所合一”和“工作信息合一”目标。要重点建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和技术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构建集服务、管理于一体的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要加强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促进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技术服务信息与人口数据系统的有效衔接,政府决策、人口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要充分利用已开通的武威市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不时拓展优质服务内容,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四、全力抓好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靠实责任,努力在政策措施上体现群众需求,工作方法上推行优质服务,工作重心上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机制上强化综合治理,确保在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的基础上在全省争名次、上台阶。

切实抓在手上。一把手要亲自主持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要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布置重要任务,抓好督促检查。要进一步明确不抓计生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计生工作就是不称职。依照年初全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今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哪一级出了问题,哪一级的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

建立严格的县区、乡镇领导干部、村专干、自管小组长包乡镇、包村、包组、包重点对象责任制。对照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二要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层层靠实责任。进行“回头看”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强化措施,突破难点,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全面落实各项节育措施,三要严格控制计划外出生。要以二女户结扎、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控制计划外出生。对已经出生的计划外对象,要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坚决遏制计划外出生。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超生,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各级领导和计生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四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抓好落实。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协助育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想办法,出实招,逐项研究对策,认真加以解决。要坚决制止弄虚作假行为,摸实情、报实数,坚决查处瞒报、虚报行为,以严谨、扎实的工作做好计生各项工作。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人才问题;解决方法

会计师事务所不仅仅是一般“资合”企业,更是有一批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人合”企业。其劳动过程主要是智力投入的过程,其运营主要是依靠人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说,拥有大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注册会计师是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事务所想要稳定长期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注重所内核心人员的管理问题。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现状

1.员工学历参差不齐

据权威机构有关调查显示,在全国5万多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中,从学历来看,具有中专学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2%,大专学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大学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47.5%,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只占7.3%;从专业技术资格来看,具有CPA资格的占总人数的76.5%。目前,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数量不少,但整体素质不高[1]。

2.核心人才的流动性大

目前,大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核心人员的流动性平均每年达到了30%,最严重的可能会达到50%,事务所两年一次人员大换血也变成了普通现象。这样的情况,对内,给事务所每年的招聘和培训造成很大的压力和成本;对外,不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事务所人才构成相对单一

随着传统的会计和审计服务业务在事务所总收入中的比例下降,管理咨询等新业务比例在逐步扩大。新业务的扩大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和律师为辅的人才库必须为事务所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但国内事务所的人才构成相对单一,缺乏开拓新市场的眼界和业务能力,制约了事务所的后续发展。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责、权、利的不匹配

一方面,对于大部分的注册会计师来说,他们除了执业,没有任何其他的业务来源,业务来源主要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使得执业注册会计师对于自身发展没有安全感,使得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对于业务的风险承担,事务所的主管部门制定的处罚明显是重师轻所,一旦鉴证报告出了问题,从重处罚签字注册会计师、从轻处罚所在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重大,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又不是利益获取者,两方面的原因即造成了责、权、利不匹配,这也是事务所人员流失的根本原因所在。

2.事务所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首先,企业已有的培训几乎都是针对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阶段技能培训,比如针对国家出台的一些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标准而办的培训,这样的培训确实能快速的提高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但由于缺乏整体长远的培训规划,使得这样的培训意义变得短浅,反而使执业人员产生个人发展的局限感和不安全感。

另外,事务所没有针对实习生或者非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从业人员的培训规划,无法做到从内部培养可用人才。人才的来源只有依靠招聘,这使得事务所用人成本和风险都增大。

3.事务所的人力资源规划不科学

事务所的业务有旺季和淡季之分,相应的,在执业人员的需求上也有分别。但是,很少有事务所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化比例化,导致一到旺季,事务所就会大量扩张,招聘部门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大量的审计人员,这样匆忙的招聘,短暂的企业培训,使得招聘来的新员工不能满足业务的能力需求,也无法形成对事务所的忠诚。事务所没有科学的人员配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只会产生恶性循环,增加员工的流动性,无法保持事务所的核心人才力量。

4.事务所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忽略精神激励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激励因素理论指出,物质激励不是唯一的激励方法,除物质激励之外,还要有精神激励和成就激烈等激励方式。然而,在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几乎就只使用物质激励这一种激励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事务所的核心人员的流动性。其实,这一群执业人士除了注重薪酬,还会注重工作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和成就感,其需求也是复杂多样的,单一的物质激励方式并不能满足事务所执业人员快速发展的需求,也无法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去引导员工和企业的发展。

三、如何解决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问题

1.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

人员规划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战略性决策,是事务所制定各种人事决策的依据和基础。企业通过人员规划可以将人员招聘计划、员工培训开发计划、薪酬福利计划和激励计划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首先,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预测,包括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

第一步,根据事务所的业务历史,计算出最优的项目需求人员模型,即不同规模的项目需要的项目经理、项目主管、高级审计人员、中级审计人员、初级审计人员的最优配比模型。

第二步,根据事务所对未来业务的预测和所内人员配比模型,计算出事务所需要的总人数。

第三步,根据事务所现有人员的情况,结合员工晋升计划、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分析和第二步计算出来的需求总人数,核算出事务所需要从外部招聘的人员构成及数量,完成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需求规划。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预测人员需求,提早采取有效措施保留和吸引专业人才,从而在业务旺季,获得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形成并执行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的招聘程序

招聘是事务所培养人才的首要环节,事务所应当严格坚持聘用标准和招聘程序,扩大人才来源以引进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1)坚持聘用标准和招聘程序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招聘主要是通过招聘网站和会计师协会的招聘板块,招聘的对象主要是有经验的执业注册会计师和高校财会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为了保证招聘质量,事务所必须严格遵循聘用标准“资格、资历、能力、性格”,严格执行招聘程序,并与决定聘用的注册会计师签订明确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规范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增强执业人员的工作安全感,也为降低事务所用工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与当地大学相关专业实习生的联系

与当地大学相关专业的就业办取得联系,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事务所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事务所根据实习生的能力和表现,可以有选择性的与部分适合的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据有关数据显示,从实习生转为正式员工的跳槽率很低。这样,既缓解了从社会招聘员工的压力,实习生还能让事务所现有员工减少周末和晚上的加班时间,旺季时的实习生还大大降低了事务所的用工成本。对于事务所而言,培养实习生的忠诚比培养社会招聘而来的人员要容易的多。

3.注重员工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事务所想要获得优秀的人才,首先想到的就是招聘,可是结果往往不如所愿,招聘来的人员在能力方面和企业贴合方面都有所不足,频繁的换人和招聘一方面直接影响事务所的业务进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招聘成本和时间。其实,通过培养事务所原有员工是事务所获得优秀人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并执行系统的培训方案,形成符合事务所发展的梯级人才群。对于审计助理人员的培训,应偏重于实际操作和基本专业知识的提高;对于高级审计师和经理级人员的培训,还应包括项目管理、质量控制、风险防范、现代审计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等内容。培训以案例为主,充分调动参培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除了针对业务的培训,还应注意加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事务所帮助各层次的员工进行事务所和个人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遵循事务所内部的晋升计划去学习去进步,让员工与企业一同发展,也增强了员工对事务所的忠诚,减少员工的离职率。

4.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等事务所核心员工的绩效考核,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必要前提,也是留住事务所优秀人员的重要手段。事务所应该从工作投入感、专业技能、客户关系、考勤记录、特殊贡献等多方面对员工进行考核。实行绩效考核,能够体现出事务所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强化执业风险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管理模式,能够较准确的评估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更使得员工自觉产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感,增强事务所的集体凝聚力。

在事务所的业务旺季,执业人员经常在周末和晚上加班,这让员工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满足感和对薪酬的满意度降低。因此,事务所应根据行业水平和自身的企业规模来提高注册会计师等核心人员的薪酬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多种激励方式并存的局面,比如在情感上关怀员工,不断增强相互的信任感和亲密感,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向上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有充足的归属感。另外,还应给员工提供成长机会或者有趣的项目,这往往是优秀人才提到的加入或者留在某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关键因素。

四、结论

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想要获得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做到人员需求预测,扩大各种招聘渠道,注重员工培训和各种激励机制,只有不断的优化各个环节,才能保持事务所的力量,在市场中占有利的地位,企业和个人才能长期和谐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夏宁;辛星;徐国杉.《中外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竞争状况比较分析》.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2007.

[2]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3篇

但是,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固然可以考察其"业绩",然而企业中还有一些非业务部门,比如行政部门;甚至业务部门中还有些非业务人员,他们?quot;业绩"如何考核?其次,对于非业务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考核对其"素质"的要求也不应同于业务人员。本文就是要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如何考核非业务人员的"业绩"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囊滴袷导ǎ欠褐钙笠抵兴懈谖簧系墓ぷ魅嗽彼〉玫墓ぷ鹘够蛲瓿梢滴袂榭觯黄渲杏行?quot;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那么,如何考核这些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业绩"?从我们的实践来看,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的紧密结合,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非业务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这里的要素有三:

a、"一定质量要求下的";b、"工作量";c、"工作进度"。

2、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

一个较大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由集团计划、部门(子公司)计划、小组计划和个人计划相衔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相衔接;经营项目计划、销售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计划、人事计划、财务预算计划、日常工作计划相衔接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结合的,严密、完整的计划管理体系。必须真正做?quot;层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

没有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是没法搞好的,都不免会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3、计划管理的原则

a、适度从高、从严的原则--我们知道,目标太高、要求太严,与目标太低、要求太松,都是不合适的;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人们通过付出较大努力而能够达到的。

b、周密、完备的原则--中短期计划、部门、局部及个人计划应是公司长期计划、整体计划的分解,因此计划要覆盖全面、衔接完美;再者,计划中任务与计划外任务要处理好关系。

c、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例如,完成一项计划可以得多少分、完成计划的多大比例可以得多少分,计划中任务与计划外任务各占多少分,都应有明确规定。

d、"**"与"集中"、"自报"与"公议"相结合的原则--为激发员工的参与精神,公司整体、中长期计划,部门、局部等计划的制定,必须有员工的参与讨论、提议;员工个人的计划,更需以员工"自报"为基础。为了计划的一致性、衔接性和计划的质量,则需"集中"和"公议"。但"**"与"集中"、"自报"与"公议"之间,必须是充分的上下交流;否则,不切实际或不得人心的计划,是不可能贯彻好的。

e、依法制订、依法执行、依法修订的原则--计划的制订必须依法而行,按照上述"**"与"集中"、"自报"与"公议"相结合的程序进行;一旦订立完毕,就当视之为法,认真执行,特别要防止企业领导人随心所欲更改或计划,否则对计划管理破坏性极大;计划的修订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什么程序下制订的计划,也必须在什么程序下修订,否则就应当视之为违背计划,视之为违法;考核应当严格以依法定程序制订的计划为准,而不是以未经法定程序的变动为准,不管这种变动是出自哪个领导人的意志。

这样一来,我们实际上已经把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与非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用"计划管理"统一起来了: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业绩考核",既适用于非业务人员,也适用于业务人员。

二、如何考核非业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对所有员工在"素质"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仅对业务人员和非业务人员的要求不一样,而且对非业务人员中的各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考核制度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差别。

1、"素质"考核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导向

为了使考核制度的价值导向趋于积极,我们除了要在"业绩"和"素质"二者的考量中体现"崇尚业绩"的原则外,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大有文章可做。

通常的做法是,在员工素质考核表中罗列一大堆指标,往往有几十项,其中有"劳动纪律"、"廉洁奉公"、"尊重同事"、"关心下属"、"言谈举止"、"知识广度"、"健康状况"、"表达能力",等等、等等,全则全矣,然毫无重点。且不说有些指标是否适合考评,也不说对所有人都作统一要求是否合适,单说如此求全责备,四平八稳,就足以使人畏首畏尾、趑趄不前。

对企业的全部工作人员,包括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要求作不同的考核;而且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的"关键指标",不宜如此面面俱到。

2、"素质"考评中究竟应该考察些什么

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考评中,应作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其"廉洁奉公"、"遵章守纪"、"尊重同事"、"关心下等素质的考察,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处基础地位,分数可以占一定比例。但是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核心的是协调能力;这是对干部的主要要求,居主干地位,分数应占最大比例。"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则是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占顶峰地位,分数比例虽不大,但体现了公司的价值导向,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公司领导(高层)、部门领导(中层)和主管(基层)三级分别作不同要求。比如,在对各层管理者上述三层次素质的考察中,不但具体的要求应该不同,而且在三层次中的侧重点和分数比例也应不同。再者,在对各层干部能力结构的要求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对高层领导干部要特别注重其出思想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对基层干部应强调其具体操作技能,而中层干部的思想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则应大体均衡。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对于高层,应是50:40:10;对于中层,30:40:30;对于基层,则是10:30:60。其三,在对干部的管理能力的考察中,高层干部的计划能力权重应占25%,组织能力应占20%,用人能力占30%,指挥能力占10%,控制能力占15%;中层干部的这个比例分配应该是:20%,15%,20%,35%,10%;基层干部则是:15%,10%,15%,55%,5%。同时,对高、中、基层干部这五个方面管理能力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也应不同。

对于普通员工、特别是对于业务人员的素质考评,则主要考察其工作素质、操作能力,兼顾对其管理潜能的考察,以为其上升留下空间。

3、"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一次"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每月的考核为准呢,还是以年底的考核为准?而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就使每月的评分受到了否定,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还有一种往往存在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是,当下属完全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后,主管在进行业绩评分时又加进对下属综合素质或主观印象的评议,挑出员工非业绩方面实际存在或想象中的缺点扣分,使下属有苦难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考核制度中将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严格分开;而且要求所有主管和领导在具体评分时将被考核者的"做事"与"为人"二者严格分开,避免使被评议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积极性遭到挫伤。这一点至为重要。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4篇

但是,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固然可以考察其"业绩",然而企业中还有一些非业务部门,比如行政部门;甚至业务部门中还有些非业务人员,他们?quot;业绩"如何考核?其次,对于非业务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考核对其"素质"的要求也不应同于业务人员。本文就是要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如何考核非业务人员的"业绩"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囊滴袷导ǎ欠褐钙笠抵兴懈谖簧系墓ぷ魅嗽彼〉玫墓ぷ鹘够蛲瓿梢滴袂榭觯黄渲杏行?quot;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那么,如何考核这些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业绩"?从我们的实践来看,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的紧密结合,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非业务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这里的要素有三:

A、"一定质量要求下的";B、"工作量";C、"工作进度"。

2、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

一个较大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由集团计划、部门(子公司)计划、小组计划和个人计划相衔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相衔接;经营项目计划、销售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计划、人事计划、财务预算计划、日常工作计划相衔接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结合的,严密、完整的计划管理体系。必须真正做?quot;层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

没有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是没法搞好的,都不免会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3、计划管理的原则

A、适度从高、从严的原则--我们知道,目标太高、要求太严,与目标太低、要求太松,都是不合适的;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人们通过付出较大努力而能够达到的。

B、周密、完备的原则--中短期计划、部门、局部及个人计划应是公司长期计划、整体计划的分解,因此计划要覆盖全面、衔接完美;再者,计划中任务与计划外任务要处理好关系。

C、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例如,完成一项计划可以得多少分、完成计划的多大比例可以得多少分,计划中任务与计划外任务各占多少分,都应有明确规定。

D、"民主"与"集中"、"自报"与"公议"相结合的原则--为激发员工的参与精神,公司整体、中长期计划,部门、局部等计划的制定,必须有员工的参与讨论、提议;员工个人的计划,更需以员工"自报"为基础。为了计划的一致性、衔接性和计划的质量,则需"集中"和"公议"。但"民主"与"集中"、"自报"与"公议"之间,必须是充分的上下交流;否则,不切实际或不得人心的计划,是不可能贯彻好的。

E、依法制订、依法执行、依法修订的原则--计划的制订必须依法而行,按照上述"民主"与"集中"、"自报"与"公议"相结合的程序进行;一旦订立完毕,就当视之为法,认真执行,特别要防止企业领导人随心所欲更改或计划,否则对计划管理破坏性极大;计划的修订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什么程序下制订的计划,也必须在什么程序下修订,否则就应当视之为违背计划,视之为违法;考核应当严格以依法定程序制订的计划为准,而不是以未经法定程序的变动为准,不管这种变动是出自哪个领导人的意志。

这样一来,我们实际上已经把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与非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用"计划管理"统一起来了: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业绩考核",既适用于非业务人员,也适用于业务人员。

二、如何考核非业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对所有员工在"素质"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仅对业务人员和非业务人员的要求不一样,而且对非业务人员中的各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考核制度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差别。

1、"素质"考核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导向

为了使考核制度的价值导向趋于积极,我们除了要在"业绩"和"素质"二者的考量中体现"崇尚业绩"的原则外,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大有文章可做。

通常的做法是,在员工素质考核表中罗列一大堆指标,往往有几十项,其中有"劳动纪律"、"廉洁奉公"、"尊重同事"、"关心下属"、"言谈举止"、"知识广度"、"健康状况"、"表达能力",等等、等等,全则全矣,然毫无重点。且不说有些指标是否适合考评,也不说对所有人都作统一要求是否合适,单说如此求全责备,四平八稳,就足以使人畏首畏尾、趑趄不前。

对企业的全部工作人员,包括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要求作不同的考核;而且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的"关键指标",不宜如此面面俱到。

2、"素质"考评中究竟应该考察些什么

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考评中,应作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其"廉洁奉公"、"遵章守纪"、"尊重同事"、"关心下?quot;等素质的考察,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处基础地位,分数可以占一定比例。但是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核心的是协调能力;这是对干部的主要要求,居主干地位,分数应占最大比例。"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则是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占顶峰地位,分数比例虽不大,但体现了公司的价值导向,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公司领导(高层)、部门领导(中层)和主管(基层)三级分别作不同要求。比如,在对各层管理者上述三层次素质的考察中,不但具体的要求应该不同,而且在三层次中的侧重点和分数比例也应不同。再者,在对各层干部能力结构的要求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对高层领导干部要特别注重其出思想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对基层干部应强调其具体操作技能,而中层干部的思想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则应大体均衡。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对于高层,应是50:40:10;对于中层,30:40:30;对于基层,则是10:30:60。其三,在对干部的管理能力的考察中,高层干部的计划能力权重应占25%,组织能力应占20%,用人能力占30%,指挥能力占10%,控制能力占15%;中层干部的这个比例分配应该是:20%,15%,20%,35%,10%;基层干部则是:15%,10%,15%,55%,5%。同时,对高、中、基层干部这五个方面管理能力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也应不同。

对于普通员工、特别是对于业务人员的素质考评,则主要考察其工作素质、操作能力,兼顾对其管理潜能的考察,以为其上升留下空间。

3、"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一次"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每月的考核为准呢,还是以年底的考核为准?而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就使每月的评分受到了否定,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还有一种往往存在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是,当下属完全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后,主管在进行业绩评分时又加进对下属综合素质或主观印象的评议,挑出员工非业绩方面实际存在或想象中的缺点扣分,使下属有苦难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考核制度中将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严格分开;而且要求所有主管和领导在具体评分时将被考核者的"做事"与"为人"二者严格分开,避免使被评议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积极性遭到挫伤。这一点至为重要。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 解读 分析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对2006年的职工薪酬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4年1月27日印发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以下简称“新准则”),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的变化非常大,本文将以新旧准则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深入解读,并从多角度分析其实施将带来的影响,指出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解读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结构和内容上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旧准则只包括总则、确认与计量、披露三章共八条内容;新准则包括了总则、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披露、衔接规定、附则八章共三十二条内容。以下对新准则的主要变化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职工及职工薪酬概念与范围的变化

1.职工概念与范围的变化。旧准则对职工的概念与范围没有正式界定,只是在准则应用指南中有所解释;新准则明确界定了职工的概念与范围,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还包括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特别指出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即劳务派遣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

2.职工薪酬概念与范围的变化。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对职工薪酬概念的解释更加准确,将职工薪酬重分类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个部分,层次清晰,也更科学合理。具体来说有如下变化:(1)新准则将旧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大部分内容都归为短期薪酬,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短期带薪缺勤和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同时将属于设定提存计划的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自短期薪酬调整至离职后福利。(2)首次提出离职后福利概念,并将其按企业支付义务的不同进一步区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受益计划为此次准则修订的一大亮点。(3)将旧准则中表述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部分明确表述为“辞退福利”,并单独作为一个分类,是对旧准则这一内容的深化与扩展;另外,将报告期末12个月内不需支付的辞退福利明确为其他长期福利,从而明确了职工内退等事项适用的会计处理。(4)增设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和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是对职工长期福利的一个补充,使职工薪酬的内容更加完整合理。(5)明确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二)确认与计量的变化

旧准则关于“确认与计量”的规范集中体现在第二章,显得过于简单而笼统。新准则分“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章,针对不同类型的薪酬方式的确认与计量进行了规范和补充。具体变化有:

1.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方面。(1)明确规定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利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结合新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此项规定能提升非货币利计量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2)将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对累积带薪缺勤的确认与计量规定为: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3)增加了利润分享计划的确认与计量规定。

2.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方面。(1)对于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12个月支付应缴存金额的,企业应当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2)对于设定受益计划,规定企业应当采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和适当的精算假设,根据设定受益计划确定的公式将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设定受益计划薪酬包括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三项,其中前两项应计入当期损益(分别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第三项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方面。进一步界定辞退福利的定义,将报告期末12个月内不需支付的辞退福利明确为其他长期福利,按其他长期福利有关规定进行确认与计量。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其他长期福利如符合设定提存计划的,应当按新准则中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计和计量;此外,还增加了长期残疾福利的确认条款,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计量时应当考虑长期残疾福利支付的可能性和预期支付的期限。

(三)信息披露的变化

旧准则的信息披露规定过于简单,新准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职工薪酬方式规定了披露要求。主要增加了以下条款:

1.在短期薪酬信息披露中要求披露依据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提供的职工薪酬金额及其计算依据。

2.对于设定提存计划福利项目,要求披露所设立或参与的设定提存计划的性质、计算缴费金额的公式或依据、当期缴费金额以及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3.对于设定受益计划福利项目,不但要解释当下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与风险、金额及其变动;而且要评估其未来现金流量及其变动,还要对该项计划所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及有关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披露。

二、新准则预期影响分析

职工薪酬是企业最普遍存在的成本项目,是广大职工最关心的收入项目,从国家层面看,也是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职工薪酬会计规范如此大范围、大力度和大手笔的修订,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及职工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从国家层面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不断完善。从目前来看,虽然以设定提存计划为主的离职后福利形式在我国居主导地位,但从长远来看,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并存与混合发展是未来国际社会离职后福利发展的总体趋势。基于此,新准则首次引入了“离职后福利”这一职工薪酬新分类,并将其区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进行规范,特别是设定受益计划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是此次准则修订最大的亮点,这将对我国离职后福利或养老金会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为我国未来养老金等社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会计层面的制度基础。

(二)从企业层面看

1.有利于全面反映企业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国一些企业在人工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着不全面、不真实和不及时等现象,从而导致产品成本偏低,一方面使劳动力成本得不到足额补偿,形成了所谓的人员历史包袱问题;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在出口时会被企业看成是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低成本产品是以低劳动力补偿为代价的,它往往也会招致进口国的频繁反倾销。新准则进一步拓展了职工薪酬的内容与范围,涵盖了企业职工薪酬的各种形式,使职工薪酬既有传统的短期项目,又增加了利润分享计划、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福利项目;既有职工直接受益的,还有间接受益的;有货币性的,还有非货币性的;有显性的,还有隐性的:囊括了几乎所有与获得职工提供服务相关的费用,使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核算更加全面及时,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解决所谓的人员历史包袱问题提供了契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国际趋同,为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奠定了制度基础。

2.使企业净资产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解读新准则,不难看出,新准则充分彰显了两个理念:一是国际养老金会计的“劳动报酬观”。人们对养老金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即“社会福利观”和“劳动报酬观”。前者认为不同于员工在职期间所取得的工资,员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剩余价值的分配,是一种社会福利;后者认为与员工工资一样,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工资是员工薪酬中即期支付的部分,而养老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显然,新准则采用了第二种观点,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采用的观点。二是权责发生制原则。新准则在累积带薪缺勤、离职后福利的设定受益计划以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上,均充分彰显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拿设定受益计划来说,它其实在我国一些国有企业中广泛存在,如企业为退休人员支付的标准明确的统筹外养老金、生活补贴、医疗费,为离休干部、建国前老职工支付的医疗费、活动经费等。之前,企业在实务中一般将上述统筹外费用在实际支付时计入当期损益;之后,如果这些企业执行新准则的话,则要求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采取折现及保险精算等办法,对这些设定受益计划(资产或负债)进行核算,在取得服务期间便加以确认,从而避免了人员成本确认不完整或滞后等现象,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需承担的现时义务,使企业净资产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三)从职工个人层面看

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全面反映人工成本,其实是对企业员工劳动付出的及时计量与反映,笔者认为这体现了会计上的人本关怀,是对企业员工劳动付出的充分尊重;另外,新准则对于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长期残疾福利等的规定,从制度设计上有利于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诉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离职后福利中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范,如果能推动企业真正实施,那对员工来说是有较强吸引力的,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新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理念,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其深入实施会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但是也应该看到,新准则广泛应用了折现及精算等要求,特别是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相当复杂,对会计人员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可能会使企业望而却步,从而使准则相关应用受阻。因此,财政部门还需要及时出台具体的实务操作指南,也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确保准则顺利实施。S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S].2014.

3.吴烨.关于应付职工薪酬征求意见稿的解读与思考[J].对外经贸,2013,(9):103-105.

4.肖基艺.职工薪酬准则变化分析与实务探讨[J].交通财会,2014,(6):74-78.

5.胡巍.关于IASB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最新进展及评价[J].国际商务财会,2012,(4):70-73.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6篇

一、企业年金计划的经济实质与类型

企业年金计划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一部分,其最终用于支付职工退休后的收入。

(一)企业年金计划的经济实质 企业年金计划的基础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消费理论和三个退休金概念。即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Franco Modigliani& R.Brumberg)等的“生命周期假说”;以及“商业权宜”、“人力折旧”和“递延工资”三个退休金概念。其中“递延工资”概念比较符合雇主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又能对劳动所得作时间上的再分配。企业年金作为“递延工资”,是指雇员在增加货币工资与退休金制度二者间具有选择权,如果选择后者,则将退休金给付视为雇主支付给雇员的一种延期工资。显然,这个概念已将企业年金给付视为工资的一部分,而工资包括货币工资和员工福利津贴两大部分,因此,无论是货币工资或企业年金给付延期工资,均作为雇主雇佣劳动力的要素成本。该概念为研究企业年金的价值构成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其与职工工资的性质是一致的,都是由职工必要劳动时间创造,是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形式。因此,企业年金的价值构成仍遵循劳动力价值理论。但企业年金突出的特点在于支付的时间,其价值的创造在先,使用在后,之间具有相对较长的时间间隔,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在这一时间间隔中可以被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体现老年人收入的企业年金价值的计量可以参照一定时期的劳动力价值加以决定,同时考虑人的预期寿命等社会历史道德因素。

因此,企业年金作为职工劳动报酬分期支付中的延期支付部分,构成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费用,当职工在一个会计期间为企业提供了服务,企业在支付职工工资的同时,应及时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这部分延期工资的价值,从而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成本的完整反映。

(二)企业年金计划的类型及特点 按照从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角度区分,企业年金计划可分为确定缴费型和确定受益型。

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DC计划)是按照一定的公式确定每一个计划参与者的缴费水平,并为每一个计划参与者设立个人账户,其缴费积累于个人账户中,待其退休后,按照个人账户上缴费积累和基金投资回报额向退休人员计发企业年金待遇。在企业缴费后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的运营及发放都由基金受托机构负责,其基金与账户的投资风险由职工个人来承担。从风险与收益角度出发,信息使用者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营管理状况,基金组织的资产和企业年金支付义务的会计核算就成为重点。而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只需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确认当期企业年金费用,承担向基金组织提存与确定缴费型年金费用相等的资金数额的义务即可。

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DB计划)是由一个企业年金受托经办机构预先确定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年金受益额,再根据年金受益额和距离退休的年限确定企业每期缴费金额。在此种计划中,退休人员的受益水平取决于其工作的年限长短和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其计算通常直接与工资水平、服务年限相联系。该种类型企业年金的筹集、运营与发放都与企业有关,年金筹集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费,虽然年金的运营交于受托人负责,但这笔资金仍为企业的资产与负债,运营收益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后的缴费,企业年金的发放也由企业负责,因此对于受益确定型企业年金而言,企业年金计划的全部内容均应纳入企业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核算,包括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投资运营状况,这样势必导致筹集企业年金的上市公司及其他企业对于年金计划的核算较为复杂,其反映的会计信息成为年金受益人等利益关系人关注的重点。

二、企业年金会计确认的原则

在“递延工资论”指导下,企业年金会计确认的关键问题是,企业年金作为递延报酬在劳务发生时就应该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在具体的企业年金会计确认中,应结合两种不同类型企业年金的特点,遵循以下会计确认原则:

(一)根据企业年金业务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企业年金与工资相比,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职工在工作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的劳动报酬;不同之处在于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即付部分,企业年金是劳动报酬中的延期支付部分,职工对这部分价值拥有请求权与追索权,企业不能无偿占有这部分权利。在企业提供工资的同时,应及时确认和计量企业年金这部分延期支付的价值,计人当期的成本;并且企业也负有确认企业年金负债或资产的义务,实际上这也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体现。

(二)Dc计划应根据企业年金的运行环节进行会计确认 从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到领取企业年金的过程中,DC计划历经三个独立环节,即年金成本的发生、企业年金筹集和企业年金发放。企业年金成本费用的发生是以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依据的,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雇员付出劳动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从而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企业年金支付义务。而DC计划企业年金的筹资行为只是为了到时有能力偿还企业年金负债,显然筹资行为与企业年金成本的确认是两个不同的会计行为,在此期间所形成的年金基金,由于其运营管理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流入,只是与职工个人的利益相关,因此企业对于年金基金资产不予确认。职工退休后企业实际支付企业年金,此时职工已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收益,因此不确认任何成本费用。

(三)DB计划应根据企业年金的经济内容进行会计确认 就确定受益型年金,企业不仅承担按照企业年金计划向退休职工支付年金的义务,承担着相应的风险,同时为了保证能够在职工退休后向职工提供设定的企业年金,企业必须按期向基金管理者缴存一定的资产,DB计划年金资产的运营与企业今后的缴费紧密相关,运营状况好坏会引起企业年金基金的缴存数的多与少,因此企业年金的运营与支付都必须在企业财务报告系统中予以确认。并且无论当期基金的拨付数是多少,都需采用某种可接受的精算方法来计算当期的企业年金债务成本,即以企业当期应付的年金义务作为年金成本费用的确认标准。另外,企业年金基金的缴存数额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所得税、企业现金流量及是否有其他的投资机会,这时某一会计期间的养老金成本不一定等于该期间企业拨付给养老基金的金额。按企业年金业务的经济内容而非形式确认则有利于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三、企业年金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的确认必须符合要素的定义。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资产、负债和费用的定义及确认条

件,均提到已发生的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这确保了交易和其他事项的非现金影响将尽可能在其发生的会计期间,而不是在有关现金收到或支付的会计期间加以反映。因此结合企业年金会计确认的总原则,应在企业年金发生的当期确认企业年金资产、负债与费用等会计要素。而根据两种年金计划的确认原则,DC计划和DB计划确认的会计要素有所差异。

(一)Dc计划确认的会计要素 就DC计划而言,在计提企业年金的环节,根据费用的确认条件,企业在核算费用时应该将发生的企业年金费用确认为当期经营费用,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出企业各期的经营成果。而根据负债的确认条件,此时企业年金所形成的向年金基金缴款的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并能可靠计量,因此确认为企业年金负债。而同时形成的年金基金由于其运营的报酬风险与企业无关,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应被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至于年金基金作为单独的会计核算主体的要素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中已有规定。

(二)DB计划确认的会计要素 就DB计划而言,企业年金所形成的义务虽是在未来支付,但却是由职工已提供的服务引起的现时义务,义务的现值根据负债的定义确认为企业负债。鉴于DB计划企业年金经济内容的复杂,企业年金的费用要素的内容较多,其中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作为抵减项目纳入企业年金费用要素进行核算,并不作为收入确认,因为这一报酬是由未来事项引起的。DB计划所形成的企业年金基金由于仍被企业控制或拥有,其运营状况与企业年金的支付紧密相关,因此应确认为企业资产,只是这种资产用途有所限制。并且DB计划会计确认的最大特征在于企业年金成本是由众多的费用要素汇总确认得出,资产与负债各要素相互抵消后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确认。

四、企业年金计划的会计确认

根据企业年金会计确认的原则,结合企业年金的特点,以下就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和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会计要素的确认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企业年金基金的确认则根据我国已有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一)DC计划的会计确认 对于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企业仅承担按期向企业年金基金缴费的义务。因此,企业向年金基金管理者缴存的资产不再确认为企业资产,而只是按照年金计划规定的计算公式确定当期及以前各期应缴未缴的缴存金。当企业每期实际提存企业年金时,应确认相关的负债和年金费用。只是当企业的提存金超过了当期应缴的年金费用时,超过部分才在报表内确认为预付的企业年金。

(二)DB计划的会计确认 在DB计划中,企业不仅承担了按照年金计划向退休职工支付企业年金的义务,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由于企业最终负有偿付年金的义务,在会计处理中企业应将基金资产与年金给付义务在会计报表中同时确认反映。企业按期向基金管理者缴存的资产,只是保证其能够在职工退休后向其提供确定养老金的一种手段,仍应确认为企业年金基金资产,只是该项资产被限定用途,不能用于清偿企业除年金义务外的其他义务;职工已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企业年金给付义务在各期期末的现值即为年金义务现值,它随各期服务成本的确认而增加,其中涉及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变量最终影响着未来企业年金的支付,所以导致会计核算相当复杂。当基金组织向退休职工发放企业年金时,年金计划资产和年金给付义务应同时确认减少。在确定受益型计划下,作为会计核算主体的企业对年金会计确认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年金成本的确认。考虑的相关因素有:当期的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利息成本、计划资产的回报、精算利得与损失、过渡性成本、缩减与结算损益。

(1)当期服务成本。它是企业年金计划损益项目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归属于各个年度的会计确认方法有两种:一是应计福利法,又可分为累积福利法及预计福利法。前者是依据员工目前的工资水平及工作年限计算出企业应支付的年金现值,再与上年度相比,得出今年应向基金缴纳的资金。如果员工突然离职或是企业突然破产,累积养老金法下计算出的养老金即为企业必须支付的数额。预计福利法所依据的是预期的员工在退休之年的工资,而非今天的工资水平。

二是水平缴款法,其依据预计的员工工作年限及退休时的工资水平,计算出员工在退休后可获得的年金数额,将此数额平均分摊到每一年作为当期费用,该方法下产生的负债只是成本分配的结果,不能反映负债的公允价值。

如员工A从2005年开始为甲公司工作,他的年龄为25岁,起始年薪¥30000,正常的退休年龄为60岁,预计工资每年上涨3%,市场利率为6%,该员工退休后的预计寿命为20年,公司规定员工退休后每年可领取的养老金为员工最后一年工资的2%乘以工作年限,员工自工作之日起便获得养老金的领取权,公司将在员工退休后每年年初支付企业年金。以2005和2006年两年为例,若仅考虑当期劳务成本和企业年金债务的利息。不考虑投资收益等其他因素,三种方法对企业年金成本的计算如表1:

由表1可看出,初始时累积福利法下的每年当期服务成本最低,预计福利法居中,水平缴费法下最高。此后,每年的当期服务成本在累积福利法下逐年快速增长,最终超过预计福利法和水平缴费法下的成本,而在水平缴费法下,每年的成本保持不变。按照企业年金的经济实质,服务期短,享受年金福利应该较少,因此采用应计福利法较为科学,而预计福利法下各期费用水平的波动较为平缓。故一般而言,我国建议采用国际较为通行的预计福利法予以确认。

(2)过去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是在企业年金计划生效日或修正日,对职工过去服务期间的企业年金进行追认而增加的预计福利义务。可以是正的(引入或提高福利)或负的(降低现有福利)。该项目通常是由于建立一项新的企业年金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修订而产生的。

在企业年金会计实务中,基于递延确认的基本特征,对于过去服务成本在发生时不予确认,而在工作底稿中备记此金额,然后将其在未来期间进行摊销,摊销数计入当期的企业年金费用,从而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这一观点已得到国际会计界的认同。而就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我国企业年金还处于初步设立的阶段,建立DB计划的企业很少,如果采用在生效日或修正日立即确认的方法,会造成企业在刚刚建立企业年金的阶段负担过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选择确定受益计划的障碍。笔者认为,我国也应采用摊销的方法确认职工过去服务成本。

(3)过渡性成本。它是企业在启动年金计划前并没有向年金基金投入资金,但一旦设立年金基金,员工享受年金的权利就可追溯到计划启动之前,这之前福利债务就称作“过渡性负债”。可以采用立即确认或在不超过5年的时间内确认为“过渡性成本”。一般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启动年金计划时涉及的过渡性成本会较高,立即确认会影响损益的可比性,因此建议采用分期摊销的方法予以确认。

(4)计划资产报酬。将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而不是实际报酬作为企业年金成本的一个确认因素,主要是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计划资产每期的实际报酬率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变化,计划资产的数额较大,若以实际报酬计算企业年金成本,会引起各期年金成本高低不一,波动较大,甚至产生期间负的企业年金成本。通过预期报酬与实际报酬差异部分的递延,有效拉平损益。并且经过合理精算与估计,预期报酬取代实际报酬作为年金成本的抵减项,在会计上也使各期的年金成本具有可比性。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善的环境中,采用专业年金受托机构的预期报酬率较为理想,可以避免企业任意调节计划资产的报酬,从而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

(5)精算的利得与损失。由于精算假设的变更、假定和实际情况的差异(即经验性的调整)而造成的计划资产市价的变化和预计养老金负债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精算利得或损失。这些利得与损失尚未得以确认。尽管在会计当期立即确认能真实地反映报表数据,体现会计相关性原则,不会导致虚假的稳定,但会造成收益与权益的波动。而这种波动性是由于未来预测事件而非真实事件引起的。因此在确认时采用递延摊销方法,可以有效缓冲精算数据准确性不足给损益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设立的前期,可以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随着企业年金以及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是采用立即确认还是递延摊销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6)企业年金的结算与缩减。当企业年金进行结算与缩减时。企业应在当期运用精算假设对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计划负债的现值进行重新评估,因此企业应确认年金结算与缩减时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包括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计划负债现值的变化以及以前未确认的精算利得和损失、过去服务成本和过渡性负债(资产)。

第二,计划资产的确认。计划资产就是企业按规定提存给基金组织并由其管理运营、其用途一般只能用于将来支付企业年金的全部资产。在确定受益方式下,企业年金的计划资产是在公司的控制之下,与资产相关的实质风险和报酬都由企业承担。

第三,年金义务现值的确认。年金义务是按照确定受益型年金计划的规定,应于雇员退休时给付的一种递延报酬义务,主要有即得给付义务、预计给付义务与累计给付义务三种形式。即得给付义务是假设职工目前离职应负的给付义务,显然不能作为整个年金计划的衡量标准,会计确认与披露主要针对后两者。

(1)预计年金义务现值。预计给付义务体现为资产负债的形式为预计年金义务现值,其超过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表现为企业年金负债。其小于计划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则表现为一项资产,是企业年金会计确认的主要内容。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生产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055-02

1 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十二五”期间,国家工信部提出要全面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生产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采用生产管理软件的目的则是,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效率,有效管理生产过程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以企业产品生产为主线,针对多型号产品、组件、零件、耗材等生产的特殊要求,对工作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体系结构,开发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多型号产品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系统,提高了型号研制生产过程的直观化、可视化程度和动态响应能力,实现了生产计划与调度过程的自动化。

2 系统设计

2.1 产品生产计划简介

本系统对制造有关的产品、组件、零件的生产计划进行管理与监控,包括组装、外委加工、采购、出库等作业的管理。协助企业有效的掌握各项制造活动的信息,有效控制计划执行过程,提供任务和通知等信息,有效掌握生产进度、生产成本和生产人员调配情况。产品生产计划与本系统其他模块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产品信息是系统中的物料清单,表示产品基本信息、生产产品的子件配置信息以及子件用量等,是生产计划建立的基础资料。

需求规划是系统中对于该产品生产所需人员分配情况、物料成本、场地物资等资源进行前期规划。

产品作业是产品具体生产组装、外委加工、采购等流程的作业面,表现具体的生产执行过程。

2.2 产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生产计划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实现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能够自动或手动的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目标,或是促使此目标的实现,它是对过程中各活动运行的管理和控制。为此,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相对应地定义生产过程控制结构模型以描述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资源的需求以及相关的约束条件,它是实现企业生产按过程执行的基础。

母件的生产计划根据其产品信息和结构配置信息,其来源可能是当前库存或者组装生产流程、外委加工流程或者是外委采购流程等。

生产过程通常需要按照一定流程进行。同样,生产过程数据也要伴随着流程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共享的生产数据必须要保证一致性和安全性,即系统需要通过一致性机制保证各个部门(或流程节点)所查看、操作的同一生产数据的数值相同,也要通过权限管理让用户只能查看自己操作权限范围内的生产数据。

3 关键技术

3.1 关键路径计算

关键路径是指网络终端元素的序列,该序列具有最长的总工期并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最短完成时间。

产品生产计划的时间编排是制造企业以及企业用户十分重要并且比较头疼的问题。针对产品计划管理,本系统采用CPM算法找出产品生产计划关键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关键路径为用户设置工期、启动时间提供帮助,对整个工期有影响的生产活动节点组成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计划列表中用粗体字表示。

3.2 生产计划数量计算

生产计划的需求总量根据产品结构信息和产品母件所需数量乘积求得。其中,总需求量与净需求量和出库量的关系如公式3-1所示。净需求量为产品对应流程的数量,出库量为库存管理中出库数量。

需求总量=净需求量+出库量 (公式3-1)

在生产计划编排阶段,使用MPS算法对净需求量进行计算,以提高库存量的使用率,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提高产品效率。

3.3 自动启动与手动启动

产品生产计划根据产品信息上绑定的生产过程信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反馈生产过程的信息,如负责人、工期时间、启动方式以及数量等。

自动启动为生产计划的默认执行方式,根据生产计划启动时间与生产计划相对值计算实际生产计划启动的日期和时间。

在权限管理方面,分为产品生产计划的编辑、设置等权限。具体设置方法为:首先在权限系统中设置企业用户和组织机构,然后建立对应的角色,并对角色进行权限设置,对于生产计划对应的生产过程的设置,需要对生产过程相对应的属性进行权限设置。在本系统中,将产品计划中计划属性的设置权限向下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来简化复杂的权限设置,同时减少用户对系统生产过程的过度依赖,减少企业用户的操作周期。

3.4 直接生产

如果不使用直接生产,那么一个产品内各阶层物料的生产计划之间无法相互关联。也就是说,产品各阶层物料的生产计划都个别地进行编排,成本也独立结算。子件装配件完工入库后,其上阶母件的生产计划必须办理子件装配件的领用手续,操作和手续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并且没有直接关系,对于管理者来说十分混乱,且不易统筹管理。

相反,直接生产的目的则是对一个生产产品内部同阶层的产品部件执行关联,各阶段生产入库、出库采取虚拟出入库手段完成,简化了流程,子件不必入库存而是直接被上阶生产计划的生产过程所消耗,即不必手动执行领料作业,而是在下阶直接生产计划入库时自动产生。

直接生产也可以看成是一组生产工序的集合,简化了流程的生产审批和库存的出入库手续,同时也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监控和实时统计。

4 软件结构

产品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基于平台,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来构建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解决方案。

(1)表现层(UIL):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时的所见所得。本系统采用、Ajax、JQuery、javascript等强大的前端交互技术。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本系统将业务对象化、实体化、模块化来建立和设计模块需求功能,使系统结构灵活,便于复用和实现,同时便于业务扩展。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查找等。系统主要采用了.NETFramework中先进的数据库操作技术,如、LINQ、 Entity Framework等。

5 结语

产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符合制造生产实际生产需求,能够实现作业任务、资源的动态管理和匹配,从而可以实现动态的生产计划与调度,使生产和管理人员摆脱了繁重的事务作业,效率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ChristianNagel,billEvjen.C#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计量所业务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信息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13-02

一、企业资源计划的功能

SAP公司是世界第一的ERP 管理软件供应商,SAP的ERP主打产品是R/3软件,主要由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销售与分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资产管理、工厂维护、人力资源、专案管理、办公室和通讯、工业方案等应用模块构成,大致可概括为基本系统、后勤系统、财务与会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业务信息仓库5个部分。

二、后勤系统

后勤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积极响应顾客的需求,安排销售和分销,反馈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控制,进而安排物料的采购和库存,同时注重质量的管理和工厂的维护,并支持多种制造方法,目的是整合企业的内部物资资源,提供顾客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1.销售和分销模块包含了从订单处理中的询价到发货、货单和发票的整个功能链。同时,它与物料管理、生产计划和会计中的应收款模块之间有许多数据流和信息流。系统根据顾客的信用数据和物料数据来审核订单,决定是否接受。订单得到批准后,可以通过生产计划模块和物料管理模块获得交货期和价格方面的信息,这样就能及时向顾客提供准确的报价和交货期。正式的订单输入系统之后的程序是按订单发货,形成交货单票据,并输入系统。接着系统按照订单和交货单票据开出发票,同时将税收和应收款的信息及时地传递到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

2.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基础数据维护,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车间控制、成本核算和项目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和R/3其他模块中有关的计划和业务工作是集成的。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模块根据预测和销售管理模块中的订单数据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物料管理模块中的产品数据将生产计划展开为物料需求计划,并制定能力计划。接着通过车间控制详细安排产品的生产,根据生产过程的耗用记录为成本核算提供数据。

3.物料管理与销售和分销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会计子系统等紧密集成,目的在于既保证物料供应的及时和准确,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本。物料管理模块涵盖了采购、库存、仓库管理、库房管理和产品数据管理等功能。采购功能可以根据订单和物料需求计划产生的采购请求,将请购单转变为采购单;接着根据供应商数据进行自动的供应商选择,并进行订货。采购单数据可以在接收货物时用于自动检查核对,判断收到货物的时间和数量是否和采购单相匹配,货物的接收触发了库存数据的改变,系统及时地将相关数据传送到会计系统。此外,采购单和发票的核对决定了付款审核能否通过。库存功能负责现有库存的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和转库业务,以及成批库存、寄售库存或者是分配给客户订单的库存。仓库管理功能与库存功能不同,它集成货物的接收和分配,支持仓库内卸货及其他活动,为优化和监督分销中心,将所有规划的功能集中在一起,以便处理仓库内所有交易。库房管理功能通过条形码的应用,致力于使库存吞吐量达到最优,以库房放置和移动策略为主要内容。产品数据管理用以定义库存零件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它们是如何组合来制造一个产品的,包括物料主记录、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工作中心、工程改变管理等。这些数据必须是准确的,以保证车间控制、物料需求计划等有关部门工作的有效性。

4.质量管理旨在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管理为各个阶段的质量检测提供支持工具,包括采购和生产过程,并为客户提供跟踪查询的功能。采购过程中,可以在订货时查询供应商的质量数据,可以在接收货物时由质量小组预先设置控制数据判断是否检测;生产过程中,当一个生产订单发放时,与检测有关的信息就自动发送到各个过程中去,进行质量的检测。客户也能跟踪查询。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数据将作为成本会计模块的输入数据,成本会计模块获得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和分析,有利于控制质量成本、费用。

5.工厂维护的目的在于职员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停机时间、控制维护费用、降低维修备件的库存和费用,以及充分利用设备、设施、人力等资源。工厂维护模块一般通过适当工具制订定期维修的计划,但也支持紧急维修任务。在维修请求发生时,要进行紧急程度的分析,明确责任,设置期限,制定时间计划和成本计划,进行预算清单的审批;然后下达维修单,并纳入能力计划、物料管理和采购单的发放等工作中;维修任务完成后,进行相应的结算,并将数据传送到其他系统。此外,还可以将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辅助决策。

6.多种制造方法。R/3系统的灵活性体现在它能支持多种制造方法的应用,不仅仅是离散型制造,还有流程型制造,还支持各种制造管理方法。流程型制造中最为重要的是流水线的设计和生产流程的计划。生产的过程分解为各个流程,流程的顺序是生产线负荷计划的基础。通过将生产线分成段和工作周期,可以控制物流和计算物流在生产线上的停留时间。看板管理是一种降低制造成本的管理方法,通过设定控制周期中包含的看板数和每个看板包含的量,进行生产和物流的控制,即只有生产达到一定状态,才对物料进行进货或生产,从而有效地降低库存。系统能自动计算看板数和每个看板的量,并提供报表进行检验和分析。

三、财务与会计系统

财务与会计系统涵盖了财务会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其目标是合理、有效、节约地筹集与使用财力资源,对企业资源运动以价值形式进行控制,如实核算报告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成果,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与会计系统和R/3其他子系统紧密集成,通过后勤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获得大量数据,进行相应的反映;同时,它又为其他系统提供财务与会计信息,以便进行相应的计划与控制。

1.财务会计系统涉及总账处理、应收应付款的管理、合并报表、现金管理、基金管理、金融投资管理。本系统以核算功能为基础,同时集成了资金的管理功能。在总账处理中,支持财务会计所要求的功能,设置会计科目,全面集成过账程序,编制各种格式的财务会计报表。在应收款模块中,通过联机进行自动的账务处理,支持账龄分析、预警报告和自动催账等管理功能。在应付款模块中,根据订单、交货及发票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支持账户分析、付款管理等管理功能。

2.资产管理系统涉及资本性支出的投资控制、固定资产会计和技术资产管理,目的是对资本性支出进行全面管理,对所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核算,对资本性资产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值。

3.管理会计系统包含了会计系统的其他功能,如产品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核算、责任中心会计、订单和项目会计、内部审计、合资公司会计、公司管理的决策支持、获利能力分析以及其他管理会计功能。管理会计系统的内容极为丰富,集成了大量的管理会计功能,也为财务会计系统提供成本核算等信息。

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获利能力以及有利的现金流动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将不是其财务资本,而是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良好的管理以及团队精神。于是,在集成企业内部所有资源的R/3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日趋重要,它和R/3中的财务、生产系统组成了一个高效的、具有高度集成性的企业资源系统。它与传统方式下的人事管理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具备员工自助服务、管理者桌面、招聘、人事行政事务管理、时间管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员工发展与培训等功能。

1.业务信息仓库

R/3的后勤、财务与会计和人力资源系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以便决策使用。此外,还有一种功能强大的专门用于支持决策的信息系统,它的安装、实施与前面3个子系统之和相比,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曾经有人将同时实施业务信息仓库和其他系统比喻为攀登珠穆朗玛峰。实施的结果是,为各种用户的各种需要提供非常方便的信息访问。业务信息仓库的形成需要储存和管理丰富的数据,也可以通过转换和载入技术快速获得大量数据,并高效维护数据的更新和变化。有了充裕的数据和智能系统,业务信息仓库支持各种用户各种层面的各种类型的视图,从而全面辅助决策的需要,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换言之,业务信息仓库有着庞大的信息量,并以业务信息需求为导向,这种业务信息需求分析考虑了各种行业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标准报表,但也支持用户定义。

2.企业资源计划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ERP是集成了业务和财务系统的全系统,一个强大的ERP系统一般包括采购管理、生产制造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账务处理、应收应付、存货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等子系统。在企业内部,再也不应该有独立的分割的管理信息子系统,所有的业务、管理、财务都应是集成在一起的,通过ERP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

从功能上看,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都集成到ERP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是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任何一个ERP软件都包括会计信息系统。

从信息集成角度看,在ERP系统中强调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集成,此时会计信息的采集嵌入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并从价值反映和管理的角度实现会计管理的职能。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流,是企业运营效果和效率的衡量和表现。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的模式。ERP系统则以业务为中心来组织,根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能跨越职能领域的边界,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ERP系统能够把财务的管理控制真正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计划、预算、监控、分析的触角延伸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最末端,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者融于一体,体现了先进的计划、控制和决策思想,为企业的运作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孔宪伟,马自勤,程强.基于精益制造与企业资源计划的材料定额方法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