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转正心得体会

转正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1:21

转正心得体会

转正心得体会第1篇

在党会上我哭了,由于我的不成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显得有些招架不住,压力很大,情绪还很激动。回家后我对已退休的老党员父亲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困惑,父亲则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诉他的成长经历。

之后,我难以入睡,想了很多,本来不善写东西的我,在这里也想真情告白了。

其实我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因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所以不敢去要求别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知道自己离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差距等等,要说自己的缺点还有好多,可我还是给自己留点余地吧。

转正心得体会第2篇

[关键词]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组织支持;知识转移;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4-0031-05

一、前 言

速度经济和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必须能够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获取动态竞争优势,而知识转移是企业创新的源泉,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实现。但却往往因为员工心理状态不佳,而使知识转移受阻,从而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众所周知,知识转移直接受制于知识转移双方的转移意愿、能力和机会,而个体心理资本在组织文化、氛围和制度等组织支持下直接影响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转移动机、意愿以及知识转移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组织要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必须制定有效的组织支持氛围、文化和制度等来发挥个体心理资本,激发个体知识转移动机、意愿和能力,而要制定有效的组织支持措施必须识别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识别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组织支持、心理资本以及知识转移的相关因素,探究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为制定相应的组织支持机制与措施提供参考。

二、心理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假设

Luthans等(2004)指出,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包括:①自信,面对挑战性工作,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努力来取得成功;②乐观,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③希望,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必要时能调整目标实现的途径;④韧性,身处逆境或问题困扰时,能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Lason和Luthans认为,拥有希望的员工通常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能努力实现。Carr强调,乐观的员工能够积极地解释工作中的事件并经常拥有积极情感而这些积极情感能够使他们易于产生和接受新观念、新实践并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Luthans等指出,坚韧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难题和逆境并取得成功。

心理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心理资本通过知识转移意愿影响知识转移;心理资本通过知识转移能力影响知识转移。Cole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个体的主观满意感影响个体的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的行为。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员工总是拥有积极的情感,更乐于接受新知识,并愿意把新知识与他人分享[1]。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转移知识;乐观的员工会主动承担责任,运用积极的方式进行知识转移;高希望水平的员工对成长和成就有强烈的要求,因而其转移知识的意愿和动机就会更强烈;具有韧性的员工能够根据组织变革来相应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知识转移意愿和动机决定知识转移是否可以发生,而知识转移的能力则决定了知识转移是否可以顺利进行(Nonaka,2000)[3]。具有高水平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能够更快地吸收知识和发展知识转移社会联系,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资本以及促进知识转移;乐观的员工会主动承担知识转移责任,运用积极的方式进行知识转移;充满希望的员工能够设定挑战性目标, 能够独立地思考寻找到目标实现路径, 对成长和成就有强烈的要求,因而转移知识的能力发挥就会更强烈;韧性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并相应地更新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员工的心理资本与企业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

H1a:员工的心理资本通过知识转移意愿的中介效应与企业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

H1b:员工的心理资本通过知识转移意愿的中介效应与企业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

心理资本通过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转移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三、组织支持与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假设

目前对组织支持与心理资本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极少,但是组织支持对心理资本影响的分析散见于一些文献中。Luthans和Avolio(2003)指出,组织支持创造了提升心理资本水平的积极条件。Luthans(2007)认为,在缺少组织支持环境中,员工越是充满希望,其挫折感可能就越强。Harland等(2005)发现,[4] 领导的魅力、感召力、个性关怀等支持与员工的坚韧正相关。此外,一个有效的社会网络与组织支持有助于破除员工的悲观情绪和推动员工乐观精神的开发。同时,适当奖励、积极建议、建设反馈、社会认同等组织支持可以激发员工形成将成就的乐观归因品质[5]。Avolio(2005)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支持直接影响积极的生理和心理结果,与此相反,缺乏组织支持的环境会抑制甚至破坏心理资本,从而导致员工疏离和士气低落。综上所述,当员工得到组织支持时,他们会充满自信与满怀希望,表现出更多的自愿行为,并主动发挥自身的潜能去完成组织任务。当员工有困难时,组织的支持会使员工尽快从困境中走出,从而使他们更加坚强;同时,组织支持还能帮助员工培养乐观精神,产生积极归因。据此,本文以下假设:

H2:组织支持与员工心理资本水平显著正相关。

1. 组织文化与心理资本的影响机理假设

Luthans和Avolio(2003)指出,心理资本和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必不可少。Harland和Harrison(2005)指出,若组织文化注重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支持,势必会提高员工完成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和克服困难的韧性,而一个组织领导者的乐观和充满希望会影响其员工的乐观和希望水平[4]。由上分析可知,组织文化影响员工的心理资本造成影响,而员工的心理资本会对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产生影响[6]。因此,这里我们提出假设。

H2a:组织文化与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

2. 组织氛围与心理资本的影响机理假设

知觉行为控制受到控制信念的影响,控制信念是指个体知觉到的可能促进和阻碍执行行为的因素[7]。组织氛围是员工能够感知到的促进行为执行的因素,是员工感知到的组织对知识转移的支持程度,能够影响员工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自信、乐观、希望状态及对待困难和失败的状态[8]。甄美荣等(2012)认为,组织氛围能够影响员工的心理资本[9]。吴庆松等(2011)认为,员工心理资本会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绩,而心理资本又受到企业创新氛围影响[10]。Amabiel、Conti和Coon等(1996)认为组织创新氛围是组织成员感知到的工作环境中支持创造力和创新的程度。企业知识转移绩效是个体因素与群体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作为群体因素的组织氛围除了企业知识转移有直接影响外,它亦会强化或削弱个体层次的心理资本自变量或个体层次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与方向。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b:组织氛围与员工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

3. 组织制度与心理资本的影响机理假设

从社会交换理论来说,知识提供方具有垄断和独占的心理状态,个体拥有的知识是竞争优势的象征,与他人共享会丧失这种优势,所有很多个体往往不愿主动转移知识[11]。企业的薪酬和激励制度可促进或阻碍知识创新活动(Barton,1992)[12];激励制度应该建构成为让人有动机去转移知识(O'Dell and Grayson,1998)。激励制度的不适当设置也会阻碍知识转移(Steven,2000)。人们对职位晋升、薪酬福利、资源配置以及分配公平都有殷切的预期,相关组织制度制定的合理,员工有希望能够获得,有信心能够实现,发展前景乐观,员工就会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去努力工作。因此,这里我们假设:

H2c:组织制度与员工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组织支持与心理资本影响关系如图2所示。

四、组织支持与员工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假设

美国学者Eisenberger等(1986)的组织支持理论(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认为,当员工感知到来源于组织的支持时,员工可以获得很好的激励,工作中就会有较好的表现[13]。Mcmillin(1997)认为, 组织支持是由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两方面所组成,工具性支持是利于员工工作开展的功能性支持;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的情感性支持。O`Driscoll和Randall(1999)认为,组织支持感强的员工更觉得自己有责任关心组织的发展[14]; Organ(1997)指出,组织支持会增加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 Behavior,OCB)。知识转移双方则根据自身需要和外部诱因决定是否进行知识转移。Davenport&Prusak认为,互惠、名声和兴趣是知识转移的主要动机。Constant等(1998)发现,个体自利、互惠、自我实现需要、组织公民行为是知识提供方转移知识的重要动机。由此,本文假设:

H3:组织支持与员工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

互惠可以通过组织氛围的人际信任、相互关系、竞争合作等方面来实现;名声和认可可以通过组织制度的精神荣誉制度实现;自我实现可以通过组织制度的职位晋升来实现;兴趣可以通过组织制度的工作授权来实现;自利可以通过组织制度的薪酬制度来实现;组织公民行为可以通过组织文化的愿景和价值观共享来实现;而组织氛围、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的共同耦合可以实现组织承诺、期望产出、社会身份、群体本位等的外部诱因。

1. 组织文化与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假设

组织文化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组织绩效和效能以及个体工作态度和行为都有影响。Denison等(1995)调查发现,组织文化不仅与组织绩效相关,也与个体的态度相关;Scott等(2001)研究表明,组织文化会影响个体职业成功感和职业满意度;Soumendu Biswas(2009)调查发现,组织文化与员工工作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15]。Joo(2010)调查发现,学习型组织文化与员工的职业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与员工的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16]。Jandeska和Kraimer(2005)调查发现,男性主义组织文化与职业满意度显著负相关,而集体主义的组织文化与职业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分析,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支持因素可能会在个体工作绩效、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等结果上产生有形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a:组织文化与员工知识转移绩效显著正相关。

2. 组织氛围与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假设

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不同,它是组织可见的日常工作层面。组织氛围是一种员工对企业内在环境的主观知觉,它除了体现员工所处环境的特征外,同时也包含了组织成员间心理互动的主观意识,从而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和绩效。员工如果感知到组织认可他们的知识转移工作,并提供知识转移的相关帮助时则更倾向于知识转移[17]。Scott和Bruce(1994)研究表明,支持性组织氛围与个人知识转移绩效显著正相关[18]。Shalley等(2000)的研究表明,员工若能得到主管鼓励及组织的支持,则员工在工作上会努力发挥能力和创意,并且其创新性表现更好。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H3b:组织氛围与员工心理资本和知识转移绩效显著正相关。

3. 组织制度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假设

个体只有将信息与个人经验相结合才会成为知识,所以知识转移的存在很大意义上是由于人的存在。戴俊等(2004)人认为,知识转移过程需要在一定的外部激励下才能发生,即行为主体会衡量知识转移的成本和收益,如果收益大于成本,那么行为主体将会转移知识,反之行为主体将不会转移知识。知识转移的本质是知识交换,而知识交换是以双方的互惠为前提的(Davenport,1998)。由于知识创新具有高成本性、高风险性以及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加上知识本身的外部性导致知识可以低成本共享,因而知识拥有者为了避免风险自然就会对拥有的知识有意垄断(James,1998)。因此,组织需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来促进知识转移的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b:

H3b::组织制度与知识转移绩效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组织支持与知识转移影响关系如图3所示。

五、基于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的组织支持与知识转移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基于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的组织支持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影响机理如图4所示。一方面,组织支持通过直接效应直接影响知识转移;另一方面,组织支持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知识转移。

[参考文献]

[1] Ayey J B.The performance impact of leade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ituational complexity[D].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2007.

[2] Luthans F,Norman S M,Avolio N B,Avey J B.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the supportive organizational climate-employee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8(2):219-239.

[3] Ikujiro Nonaka,Royko Toyama,Noboru Konno. SECI,Ba and Lead-ership: a Unif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33):5-34.

[4] Harland, L.,Harrison,W.,Jones,J.R.,Reiter-palmon,R.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Subordinate Resilience [J]. The Journal of Leadership&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5,12:23-28.

[5] 李超平.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89.

[6] 李霞,张伶,谢晋宇.组织文化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120-127.

[7] Bandura A.On rectifying the comparative anatomy of perceivedcon-trol:comment on cognates of personal control[J].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2(1):121-126.

[8] 滕少霞.组织气候对心理资本与工作态度关系的统计检验[J]. 统计与决策,2010(16):78-81.

[9] 甄美荣,彭纪生,杨晶照. 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个体目标取向、心理资本的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2(1):86-90.

[10] 吴庆松,游达明.员工心理资本、组织创新氛围和技术创新绩效的跨层次分析 [J].系统工程,2011(1):69-77.

[11] 梁启华,何晓红.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系统框架[J].情报科学, 2006(1): 84-87.

[12] Leonard Barton,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199(5)363-380.

[13] Eisenberger,R.,Huntington,R.,Hutchison,S.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2(1):500-507.

[14] O`Driscoll,M.P.,Randall,D.M.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Satisfaction with Rewards,and Employee Job Involv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 Applied Psychology,1999(2):197-209.

[15] Biswas,anizational Culture&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s Predictors of Employee Performance[J]. The Indi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09(4):611-627.

[16] Joo,anizational Commitment for Knowledge Workers: The Roles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Leader-Member Exchange Quality,and Turnover Intention[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0(1):69-85.

转正心得体会第3篇

【关键词】离心泵;性能;叶轮;叶片;几何参数

引言

众所周知,离心泵的工作性能与其叶轮的参数相关,即离心泵的叶片数、叶片出口安放角、叶片进口安放角、叶轮出口直径、叶片出口宽度、叶轮入口直径、叶片入口宽度及转速等均会对泵性能的产生影响。因此,研究离心泵的叶轮几何参数的改变所引起泵性能的变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1 离心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主要构成部分有吸入室、叶轮以及压出室。吸入室一般位于水面下叶轮进水口的前面,有直锥形、弯管形和螺旋形三种形式,起到把液体引入叶轮的作用;叶轮由盖板和若干个叶片组成,是泵心脏;压出室主要有蜗壳式、导叶和空间导叶三种形式。

离心泵一般用电动机带动。在工作前,先将泵体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当原动机高速旋转时,通过轴传动到叶轮,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轮上的叶片将带动液体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向叶轮外缘流去,叶轮外缘的流体带有一定的压力能和动能,流速一般可达15~25m/s,高速流体从叶轮出口外缘排出,经由压出室、排出管和出口管道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当泵内的液体从叶轮中心被甩到叶轮外缘的时候,在叶轮中心会形成低压区,在压差作用下,流体由吸入管经由吸入室流向叶轮中心,这样源源不断的会有液体从泵里流进再流出,这样,离心泵便完成了连续输送液体的工作。

2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轴功率、有效功率、效率、转速、必须汽蚀余量、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比转速等。

(1)流量Q(m3/h或m3/s)

泵的流量也就是泵输送液体的能力,指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的液体体积。流量取决于泵的叶轮直径、叶片宽度以及转速等。在实际工作中,流量还与管道阻力和所需压力有关。

(2)扬程H(m)

离心泵的扬程又称压头,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扬程取决于泵的结构和转速等。

(3)效率η

泵的效率反映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泵的效率与其类型、结构尺寸、制造精度和输送介质本身的属性等有关,大型泵比小型泵效率高些。

(4)轴功率 (W或kW)

泵的轴功率指泵轴所需的功率,可以根据有效功率 和效率 计算,即

3 叶轮尺寸(几何参数)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离心泵叶轮主要几何参数有:叶片出口安放角 、叶轮外径 、叶轮出口宽度 、吸入孔直径 、叶轮出口排挤系数 (反映了叶片出口厚度)和叶片数 等。这些几何参数均对泵的性能(扬程、效率特性)曲线具有影响作用。

3.1 叶片出口安放角对离心泵的性能的影响

江苏大学的吴贤芳等人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多台不同比转速的离心泵在叶片出口角各不相同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叶片出口角对离心泵效率曲线以及扬程曲线的影响图,并在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级精度离心泵开式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了以下结论:

叶片出口角的变化对高比转速的离心泵的扬程曲线和效率曲线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中等比转速和低比转速的离心泵的扬程曲线影响不明显,其中对中等比转速的离心泵的扬程曲线影响最小;对中等比转速和低比转速的理性泵的效率曲线影响同样不明显;具体表现为当叶片出口角变小的时候中等比转速和低比转速的离心泵的效率曲线的高效区范围减小显著,而随着叶片出口角变大,中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效率曲线的高效去范围增大不显著,但是无论叶片出口角变大还是变小对于高比转速的离心泵,其效率曲线的高效区范围都会明显减小。

从他们得到的试验数据中还可以看出,在叶片出口角变化时对离心泵的效率曲线的影响比对其扬程曲线的影响要更加复杂,并且用FLUENT仿真得到的结果和在实验平台上得到的结果一致,均认为当叶片出口角为35°时离心泵的运行效率最高。

3.2 叶片进口安放角对离心泵的性能的影响

由泵叶片型线方程(1)和(2)可知,随着叶片安放角β的变化,泵的叶片线性方程呈指数变化,这说明叶片安放角的变化对离心泵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一般在设计离心泵的时候取叶片进口角略大于液流角,通常采用正的冲角来减小叶片弯曲,从而增加叶片进口过流面积并减小流体对叶片的挤压。

泵的叶片型线动径计算公式: (1)

泵的叶片型线动角计算公式: (2)

泵的空化余量计算公式: (3)

3.2.1 叶片进口安放角对离心泵的效率的影响

在大流量区范围内叶轮所加的正冲角越大,泵的水力效率越高;而小流量区内范围内的情况正好相反,即叶轮所加的正冲角越大,泵的水力效率越低;但当进口冲角 时由公式(3)可得,随着λ加快变大,泵的空化余量也加快增大,此时泵的抗空化性能急剧下滑,即泵的效率大大降低;当所加的冲角为负冲角时,小流量区范围内泵的效率增大。

3.2.2 叶片进口安放角对离心泵的扬程的影响

在小流量区随着进口安放角的增大,扬程逐渐降低,当冲角由负变正,扬程曲线逐渐变平缓,当负冲角增加幅度变大时,扬程的下降越来越大;大流量区,由于流体受到叶片的挤压作用,水力损失增大,效率和扬程降低均下降。

3.2.3 叶片进口安放角对离心泵的空化性能的影响

在相同的空化余量条件下,随着冲角从正变为负,叶轮中的空泡从进口边延伸到了流道中部;当负冲角变的非常大时,在叶轮里因为流道对流体的过度挤压,空泡迅速扩大到流道面积的60%,此时空化现象严重,很容易造成液体断流,使泵的性能下降,并产生噪声和振动,让泵的工作环境变得恶劣;当正冲角增加时,空泡面积减小,但当正冲角添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泵的抗空化性能并不会继续增加,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适当增大正冲角以减小泵的空化现象。

3.3 叶片包角对泵性能的影响

转正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一:情境

教育理论中较早使用“情境”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把传统教育的失败归根于没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认识到“思维取决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一词已经成为众多学说的基本或者是核心概念,尤其是情境认知论表达的见解更值得我们关注。它认为,如果课程和教学能使得学生像学徒那样进入某一真实或逼真的从业者的文化情境,从事使用工具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可能是真实有效的。进入每一种文化情境,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样的文化共同体的行为和信念,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一种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一种优化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文化情境式的教育氛围,让“问题学生”在充满文化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濡染品德。为此,创设优化的情境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最基本、最首要的前提。这种充满文化的教育情境的影响往往是隐蔽的,人为优化的,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中活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融入情境,情境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它合乎学生的心灵世界,创设了充满文化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与之产生“交互作用”的生命冲动,学生在生命冲动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在这种充满生活活力和张力的学习情境中去学习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涵养人格,濡染德性。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融入了情境,其实质上加强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和活动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去学习,让学生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和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利用知识。这种情境教学避免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知识德育”、缺乏生命力的弊端,真正地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课堂提供了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二:文化

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的概念就达310多种。因此,对待学校文化的概念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正从文化学的学术意义上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康德还特别指出了文化和道德的内在联系,并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创造真正的文化,才能塑造真正的文化人。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文化哲学思想。他的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社会的思想,他从本体论、历史论和目的论三者辩证统一的高度提出的关于“人就是人”“人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是目的”的命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是学校道德建设文化价值追求的根本依据。

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以“文化”为主导。实际上,一些工读学校一向以纪律主导,纪律主导下的学校往往导致学校文化氛围的缺失,纪律主导下的工读学校注定是走不远的。纪律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外显于行为、注重训练性,是低层次的需要,贯穿于工读教育的整个过程。而文化则是非制度化的、非强制性的、内化为行为,注重濡染性,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当工读学校的纪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问题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他们的一生奠基应该是所有工读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工读学校,没有纪律的文化发展是危险的,就像没有堤坝的河水是非常危险的一样,但纪律归根到底还是为文化育人服务的。在保障所有人的纪律的基础上,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应该是工读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育人是工读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良药”。文化的本质在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濡染,启迪智慧,涵育德性,提升人格。文化可以让“问题学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真情,而校园也因此氤氲着一股清幽厚重的文化气息。在工读学校工作的这些年,我深深地明白: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更需要充满文化的校园环境的正面熏陶和浸润,需要教师的特殊关爱与呵护。

关键词三:体验

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验,注重感性体验,藉由感性经验进而获得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由于有情绪情感的参与而更有可能根植参与者内心,成为真正的行为驱动力。体验是最好的学习,实际上,当前的学校教育并不缺乏知识教育,但很多知识无法内化到行为上,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缺乏参与,缺乏体验。而体验式学习,通过体验训练使参加者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灵活思维、提升素质、增强能力。经过不断重复强化,参与者最终获得一个新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以取代以往不够完美的模式。

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通过体验,达到角色上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促使已有的各种认知观念发生改变,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为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并创设更多的“情境”让“问题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体验,能够让“问题学生”感受不同的生活境遇,体验文化差异和角色差异,形成巨大心理反差。这种反差会冲击“问题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与震撼,形成心理上的边缘体验,促成一个最佳的受教时刻(Teachable Moment),从而能够获得满足感或成长的机会。只有“问题学生”真正参与并深刻体验了,才能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体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问题学生”内在的改变。如果学生的内心拒斥,即使听懂了外显的知识,也不见得在实践中去运用。体验式学习重点挑战的是学生个体的内心,力图推动其内在的变化,其本质是充分参与的、生动的,甚至是快乐的。

关键词四:感悟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感悟,以感情为基础,更强调“悟”,感是主体心灵与客观外物融合,获得独特的感知体验,是感悟的基点;而“悟”是其核心,感知事物中意识升华了,有了超常的发现与收获。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悟”(渐渐地领悟),有的则是“顿悟”(一念之间,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感悟是非常宽广的,可以指个体对客观事物存在的直观领悟,对社会人生的突然顿悟,也是对思想精神的觉悟,即悟道。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思考,产生“感悟”,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

如何创设各种情境,让“问题学生”在感受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从而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是工读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正是不断的感悟才使“问题学生”对人生、事物、社会以及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只有当“问题学生”的认知发展了,情感丰富了,并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才实现了真正的教育转化。

关键词五:改变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改变,其实就是从当下改变你自己,从修身开始。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改变,是教育转化的临界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要强调“修身”。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地指“问题学生”某种错误的行为和思想认知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改邪归正”和“改恶从善”,即从岔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甘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工读学校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优化的新的情境与环境来使得“问题学生”改变自己。“问题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未知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新的改变,从而自觉净化周边的环境。当“问题学生”自己改变了,他身边的人与环境也会自然得到改变,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六:内化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解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内化,就是个体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所以,当涉及道德行为时,内化是巩固和植入某个信念、态度和价值的长期过程,当改变道德行为时,一组新的信念、态度和价值替换为或适应于所希望的行为。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内化的实质更多是行为的内化,是指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对行为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的过程,是将新行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以新的行为来替代过去的不良行为,其最终结果是形成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思想品德。要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意识,从而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标。

关键词七:外生

是不是德育内生了,德育的过程就结束了?答案并非如此。道德品行仅达到内化于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外化于行。所谓:“有感于内,必行于外。”传统德育重视德育的“内生”,却忘记了德育最终还需要回归现实,回归实践,还需要外化为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使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新行为、新观念得到内化,更重要的是要使新的行为和观念能够外生,外显达到道德自觉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学生”,这也是新时期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观念的一次大的变革。

综上所述,文化是育人的核心,“人——在情境中”,创设一种优化的文化情境,通过改变“环境”,从而改变“问题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认知,达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改变还不是终极目标,这些行为和观念还需要达到真正的内化和外生,才能实现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教育目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效地把握这“七个关键词”,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转正心得体会第5篇

[关键词]对比 思考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48

在学校的一次“学习发展共同体”活动中,我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该课的试教和公开课两次不同的教学实践进行对比与思考,希望能从此敲开数学高效课堂之门。

一、情境创设――让“静”的知识真正“动”起来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于漪语)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高效课堂更要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

第一次教学:课始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入新课,很快达到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的目的,学生也明白了转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第二次教学:播放“司马光砸缸”的动画片,孕伏“转化”,让学生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入手,发现运用转化策略可以把问题变得简单,体会到转化策略的价值,激发了学生探究转化策略的兴趣。

两次教学都揭示了课题,说明了学习任务,但第二次教学用故事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接下来的转化策略的学习充满期待,而且初步体验到转化策略的价值,真正让“静”的知识“动”了起来。

二、学习方式――让“静”的个体真正“动”起来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高效课堂中的学生更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第一次教学:每一次对问题的转化都在我的精心引导下顺利地达成了预设的结果,这样教学,对教师而言自然是最为完美的,课堂上没有一丝“杂音”,教学过程顺畅;对学生而言,也算学得比较轻松、兴趣盎然。然而,真正应用转化策略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很茫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转化。细细想来,问题出在学习方式上。学生虽然参与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但学生是被动参与的,没有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要转化,何谈如何去转化。

第二次教学: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如让学生求土豆的体积,因为土豆长得不规则,长、宽、高不好测量,即使测量出来也不是土豆的实际体积,怎么办?学生主动合作交流,明白了必须要转化。我接着追问:“怎么转化?”学生想出以下方法:(1)将土豆完全浸入一个盛水的量杯中,记录刻度,取出土豆,再记录刻度,两次刻度的差就是土豆的体积;(2)将土豆放入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使土豆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记录量杯的刻度,取出土豆后再记录此时的刻度,两次刻度的差就是土豆的体积……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自发地去探究,很快知道了为什么要转化,真正感悟到了转化的价值。同时,这样教学也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细心观察、大胆猜想,充分思考怎样转化才能达到目标。这样教学,让“静”的个体真正“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核心理念――让“静”的思想真正“动”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一次教学: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转化,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不能在思想上从策略的高度主动运用转化策略,根本没有形成应用意识。

第二次教学: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转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换言之,就是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要转化――要转化成什么――怎样转化才能达到目标”。为了发展学生主动应用转化策略的意识,我对本节课的练习进行重组,精心设计了空间与图形领域、数与代数领域以及生活领域中的练习,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对转化策略的理解,提升对转化策略价值的再认识。这样,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如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等,又使他们真正掌握了转化的策略。

转正心得体会第6篇

关键词: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成因 转化策略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是班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笔者想通过对其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探寻转化这一群体的有针对性的规律,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分析解决策略,为班级管理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及特点

班级中往往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指在无正式规定下由学生自发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厌学情绪,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与班集体产生利害冲突,喜欢结伙在课堂上搞恶作剧,控制班级或学校的活动,与任课教师、班主任暗中对抗。①

二、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反班级型的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学校教育方面

首先,相似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相似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心理基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性更强烈些,而到了中学,青春期来临,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喜欢从对家庭的依赖中独立出来,在班级、同学中寻找归属。因而,他们渴望社会交往,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可是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各方面表现不佳等原因,往往在学校或者班级里不被认同。在班级里,他们没有归属感,长期受到正式群体的漠视。归属感的缺失,让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的同时,在相似的伙伴中寻找理解和归属,继而形成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其次,教师、同学贴“标签”。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成绩差。为此,有的老师、家长甚至家长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以教师对他的期望的方式来回应老师。学生如果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自然会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即便遇到困难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愿让教师失望;反之,那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往往容易破罐子破摔。他们常常抱成一团,犯错一起犯,弄得老师头痛,家长生气。这也是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形成的思想根源。

(二)家庭教育方面

中学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时,父母正是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往往使之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少年有着寻找朋友的渴望。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只能从有相似心理困境的学生哪里寻找关爱,在彼此的相互理解、相互同情中寻求安慰与支持。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发现,班级里那些叛逆的孩子大多数有个不和谐的家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出去打工自己留守在家里。此外,许多家长也爱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轻易数落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对比,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表现不好时,用病理性语言进行斥责。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家庭这个港湾也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孩子在关爱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叛逆性格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孩子与相似处境的孩子结成伙伴,以满足归属的需要。此外,他们也喜欢把自身的叛逆表现出来,继而形成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三、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任务不是那么轻松的,转化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主要从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两方面谈谈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

(一)从班级管理上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对于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要对其实行积极的转化。班主任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塑造科学的成功观、评价观。现实中,非正式群体中往往都是所谓的“差生”。许多差生也许并不一定能力不行,而是害怕努力失败后被同学嘲笑,努力了也没有如愿。为了寻求保护,干脆“破罐子破摔”,放弃努力。这也根源于学生们的成功观和评价风气。教师要告诉同学们,努力了就是好样的,成绩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此外,要让学生学会“为他人鼓掌”,让学生们善于寻找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差生认识到自己也有优秀的一面,从而使差生们尽可能少地受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从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进步提高――而不只是一味地破罐子破摔。此外,还要鼓励差生不过多地与同伴比较,而应提倡学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差生的成功观、评价观转变了,其反班级的心理态势就会消减很多。

其次,发掘闪光点,利用期待效应,弱化标签效应。光有开放科学的评价观是不够的,班主任还要积极实现对差生的现实转化。这种转化,不光该立足于成绩的提高,更该着眼于他们潜力的发掘。不光是老师,许多学生都爱给非正式群体的差生贴“差生标签”。笔者认为,贴标签也许没有错,但是如果为学生贴的是消极的标签,就是教育的失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要是教师为每个学生都贴上积极的个性标签,培养学生自信,这样要好得多。要想为学生贴上积极的个性标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细心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为学生正确地贴上积极标签。积极标签,实际上,既是一种承认,又是一种期待与鼓励。班主任要协调各个任课老师和学生,积极发现学生闪光点或是潜能,从而给他们贴上积极标签。如果是细小的闪光点,通过这样的发掘,学生会自觉地扩大深化。对于这些有着强烈对抗情绪的学生来说,用放大镜来看他们的“闪光点”,是打消他们对立情绪的第一步;而若是很隐性的闪光点,通过积极的个性标签,学生起码有了一个行动的方向标,某种程度上接受了期待与暗示。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期待效应”。“期待效应”认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潜意识作用的影响。当你给予他人某种期待时,对方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影响,进而向着你为其设计的方向发展。②有了积极的个性标签,会使他们充满生活的激情,弱化反班级的消极情绪,促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格得以完善。从而在自信中快乐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还是贴上积极的标签,班主任要注意同学间的作用力,即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情谊。因为相比教师的评价,也许差生们更需要与在意来自同伴间的温暖与鼓励。这样做使他们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

(二)从家庭教育入手

笔者认为,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孩子们,其家庭教育中一定有许多缺失的地方。但最大的缺失就是欠缺对孩子积极心态的培养与塑造。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孩子往往容易悲观。这与家庭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孩子自信,家长们自己首先得相信自己的孩子。班主任应该引导家长科学地评价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考试失利时,教师应该把告知家长孩子的暂时失败转化成肯定孩子这次考试进步的地方;在与家长平时沟通时,把对自己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转移到对其他方面的进步上。这样,家长和教师会树立起科学的成功观,继而也会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弱化,慢慢地消除害怕失败的心理,敢于改变,从而走向成功。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联合家长,共同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形成积极心态的家庭环境。

总之,班主任面对反班级型的非正式群体,既要做到对每一位非正式群体里的成员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又要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鼓励所有学生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让他们发现积极的自我,促进其自信心的形成和潜能、特质的发展,又要鼓励学生积极去缩小差距,让学生知道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激励学生向高水平目标迈进;同时也不能忘了关注学生家庭。引导家长用科学方法评价孩子、关注孩子、培养孩子,从而真正实现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积极转化。

注释:

①王玉霞,付廷奎.关注班级中消极型非正式群体[G].基础教育研究,2010(10).

②郑小兰.告诉别人,他会成为你想象中的那种人.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09.

参考文献:

[1]沈从峰,李锦,吕从坤.学校不可忽视的德育“死角”――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01).

[2]齐国民.学生非正式群体“领袖人物”特点分析及教育[J].天中学刊,1998(01).

[3]李文芬.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S1).

[4]杨立君.浅谈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特征[J].学术交流,1994(02).

[5]林凤权.谈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J].北方经贸,1998(06).

[6]陈国军.正确看待和引导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J].河南教育,1996(11).

[7]章泽.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测量与教育[J].学术界,1995(03).

[8]郭有飞,王伟.在班级管理中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J].当代教育科学,2003(09).

[9]何素萍.班级非正式群体及管理[J].湖南教育,1996(04).

[10]张成有.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管理艺术[J].班主任,2004(03).

[11]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12]罗贤君.学生偏差行为的处理方法[J].湖南教育,1998(08).

[13]马志国.班级群体结构最佳整合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6(05).

[14]段纪录,王来金.班主任工作中的辩证法[J].教学与管理,1997(03).

转正心得体会第7篇

关键词:转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49-02

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女性跨入了大学的校门,她们成长的环境更为复杂,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选取了南京林业大学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经管类专业因其专业特性,女生占有超过半数的比例。转专业女大学生是经管院女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学校给她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她们能够如愿转入经管院心仪的专业。然而,在转入新的专业后,受到性别和情绪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转专业的女大学生在适应新环境、专业学习、学生工作和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常出现困扰,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一、调查了解转专业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们向南京林业大学经管院各年级139名转专业女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访谈,我们发现这些转专业的女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问题:

1.新的环境不适应。(1)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有56名(约占40.2%)受访女生因为不能正确面对新环境,难以融入新集体而产生恋旧心理;(2)调查访谈对象中有31名女生(约占22.3%)觉得转入经管院的生活并非理想中的那样丰富多彩,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产生了失落心理;(3)有部分受访者(19人,约占13.7%)感到经管院里人才济济,不能适当定位自己而产生困惑心理。

2.学习方面。由于对所转入的新专业了解还不够深,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宏微观经济学”、“财务会计学”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与所转入班级原来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有62名(约占44.6%)受访女生觉得转入所学专业后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学起来较吃力;有35名受访女生(约占25.2%)觉得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点难,多下点功夫基本能赶上;有33名受访女生(约占23.7%)觉得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怎么难,和转专业前的知识难度差不多,基本能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仅有9名受访女生(约占6.5%)觉得转专业后所学知识容易,老师讲什么内容都能跟得上。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很多转专业的女生由于对学习成绩、考试结果过于担忧而产生了焦虑心理;有些转专业的女生觉得自己学习上再怎么努力也一定不如别的同学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3.人际关系。转专业的女生们到了新的班集体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立刻就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在一些班集体活动中就总觉得自己只是“旁观者”。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人际关系问题也是转专业女生们所面临的另一大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1)抑郁心理。女大学生的抑郁心理往往由于不善交际、缺少朋友而产生。这种心理使她们遇事总往坏处想,不愉快的事情常在心头萦绕不去,学习、做事心不在焉,严重者还会产生失眠、厌食、轻生等现象。受访女生中,就有15人(约占10.8%)坦言自己曾有过类似的心理困惑。(2)胆怯害羞心理。通过对转专业女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我们发现:约有一半的转专业女生在班级活动及和新同学及舍友的相处中总是小心翼翼、敏感拘束,喜欢回避矛盾,害怕当众出丑,严重影响了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3)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女生在回答“你对待新同学或舍友提出的意见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时,有16名女生(约占11.5%)选择“不接受”;有49名女生选择“视情况而定”;有74名女生选择“虚心接受并改正”(约占53.3%)。(4)自负心理。自负是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表现。我们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同部分女生的交谈中了解到:转入经管院的很多女生大一时在自己原来的院系、班级中都是成绩名列前茅的,这使得部分女生在转入经管院后仍然抱有自我优越感,在与新同学的交往中往往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心理使她们很难与新班级同学相处,与班级同学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二、转专业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针对我们所发现的转专业女大学生所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搞好宣传教育,预防心理问题。(1)面向全校女生开设女性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系列课程,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2)经管院可以结合本院女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这也可以帮助解答转专业女生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3)其他形式的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音像资料、办心理卫生宣传栏等方法对转专业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宣传教育,使她们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心理素质。(4)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对转专业女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使转专业的女大学生们都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并寻求积极的解决途径,树立生活的自信,成才成人,培养健康的人格。

2.引导转专业女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评价越接近实际,自我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少,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过分地高估或者低估自我,就会在实践中出现焦虑、紧张不安以及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2]。因此,要解决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引导她们学会客观、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1)自我反思。针对自己在转专业后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冷静、理智的自我思考,做出客观评价,及时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早解决问题。(2)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学习中,转专业女大学生往往通过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仿、情况类似的人,从而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做出类似的自我判断,帮助自己做出更加客观、全面的判断。(3)心理测验。转专业女大学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标准化心理量表进行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明确自我定位,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3.学校要选择优秀的相关专业课老师为转专业后学习上有困难的女生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不适应性,增强自信心。由于转专业女生各自原来的学习背景不同,她们转入新的专业后,其专业知识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女生在面对“财务会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时,往往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任课老师利用丰富的知识、出色的才能、优秀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行为、情感向积极方面转化[3]。针对经管院转专业女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学校要选择经管学院较为优秀的相关专业课老师为转专业后学习上有困难的女生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任课老师要多鼓励、多疏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不适应性,增强她们学习的自信心,使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各种因学习上的不适应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4.协调改善转专业女生所在班级同学间以及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加强同学间信息交流的通畅。转专业的女大学生进入新的班集体、新的宿舍,相互之间尤其要加强沟通、交流,处理好彼此间的人际关系。(1)在新的班集体和宿舍,应该倡导学生之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搞“小团体”,使同学之间尽量处在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也有好奇心。对于同学之间的隐私,要教育学生们不要想方设法去探求。即使知道同学或者舍友的某些隐私,也要守口如瓶。将同学或者舍友的隐私告诉他人不仅是对同学或舍友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的,这种做法也会严重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3)鼓励转专业女生们积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班集体的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活动,更是同学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教师应该鼓励转专业女生积极参与配合新的班集体的活动,让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班级的大集体中。(4)班主任及辅导员平时要多鼓励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转专业女生发现班集体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自己遇到困难也要主动求助,有时求助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任,能够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加深感情。(5)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可以经常对转专业女生进行“社会适应教育”,指导她们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使转专业女生和班级其他同学之间本着真诚、尊重、平等、相容的态度相互交往,使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

三、结语

大学生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逐步推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进而深刻影响到各界人才战略能否得以实现。

要提高一所普通高校的综合实力,学校不仅要做好教学、科研、招生、心理、就业等各方面工作,同时也要广泛关注各种类型的学生。转专业女大学生是经管院女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由于其学习环境、学习强度、职业要求、职业期望等的特殊性,她们的心理状况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一些特点。广大高校要十分关注转专业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大学生人群,群策群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真正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转专业女大学生及所有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转正心得体会第8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潜能生 转化

潜能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如何才能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呢?具体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点:

一、全心献出自己的爱心

由于潜能生身上的缺点多,常常在父母、教师、同学那里遭到冷漠、歧视,很少得到同情和温暖,普遍地背着思想包袱,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潜能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转化潜能生时应该倍加关爱他们,做到不疏远、不歧视、不嫌弃,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潜能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二、教育潜能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磨合期”。对此,鼓励潜能生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挺住、不气馁,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要有和挫折抗争的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

三、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潜能生的思想品德差与学习成绩差,往往是互相联系的。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因此,班主任要紧紧围绕着学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的落后状态。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其次,经常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争取任课教师的配合。

四、保护自尊心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潜能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如果班主任嫌弃潜能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

因此,班主任必须保护潜能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 转贴于

五、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

潜能生的思想转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反复的潜能生,仍然要尊重、信赖,要坚定信心,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重犯了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当然,我们不能等待学生出了反复再抓,要细心观察,及时洞察其转变过程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发现问题,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

六、赏识潜能生的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我们的潜能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我们班上的刘晓飞同学吧,他学习成绩差,家庭作业总是完不成,但他爱画画。我及时捕捉他身上的这个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没想到在一次市级绘画比赛中给我一个意外,他竟获得了一等奖。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及时肯定,进行表扬,满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变为转化创造的契机。

七、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树立信心

潜能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同一般学生相比更多,他们往往不能战胜自我和控制自我,意志薄弱,退缩消极,没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为此,在教学中要求循序渐进,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宜目标。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他们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潜能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