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3:14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1篇

关键词:课改背景 必修Ⅲ“区域地理教学” 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对高一区域地理知识的新要求

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学业水平考试已由浙江省考试院主管,教育考试院明确指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与以往地理会考条目要求不同,下表三个认识,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新增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条目》,新增区域地理知识中有一个a考试要求的条目,即识记美国的地理位置、首都,在地图上识别美国的领土组成。如《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41题的第(1)题为识记类型。题目具体如下:

4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五个b要求,即简述、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如41题第(4)小题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域农业专门化为此类要求。

两个d要求,“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综合要求,可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亚洲地形特点是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特点是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水系特点是呈放射状。第二部分是相互关系的梳理,亚洲地形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高周低导致河流呈现放射状向外流,地形决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地势高低。复杂地形决定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认识欧洲》中“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求学生了解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冰川地形广布,理解深受大西洋影响温和湿润气候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将气候各要素联结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认识。如下题:右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所示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24.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光照充足

C.海上交通便利 D.气候温和湿润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体系中,必修Ⅰ和必修Ⅱ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两册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有良好的人地观,在此基础上学业水平测试新增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我们有些老师对区域内容比较排斥,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察的重点都是必修Ⅰ和必修Ⅱ的内容,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卷来看,新增区域地理知识部分考点分值达10分。补充区域地理知识,是为了提高高一学生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具体区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重要参考的需要。

二、高一区域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高一学生面临区域地理知识断层的问题

我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综合课程,分别开设了属于理科综合的《科学》和文科综合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地理课程,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散于《科学》与《历史与社会》两门综合学科中。《科学》中安排少量自然地理知识,《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在教材的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第二单元安排了少量的区域地理及人文地理知识,以上两门学科中都没有系统安排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进入高中,高一地理课程在必修Ⅲ中涉及世界地理中的德国、美国,我国西北地区、洞庭湖、珠江三角洲等内容,可见区域地理知识并没有被编排进相应的教材,教材体系的衔接问题导致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断层。

2.缺少适合高一学生用的区域地理针对性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一标多本”即目前高中地理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目前我们使用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湘教版的区域地理知识补充教材,又有不同版本,由于今年是教材改版的第一年,必修三的课本没有作相应的改动,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就我们身边就有多套区域地理知识教本,如北斗系列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区域地理》,吴祖良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高考必备知识读本》等,每套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缭乱,但高一学生恐怕都难选择,针对性不强。

3.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系统地理知识缺少有机整合

初中的课程设置,使我省高中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相当缺乏(比以前初中时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社会》教材时更加缺乏),这给高中地理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地理教师都知道,区域地理与高中系统地理本身是融为一体的,是难以分割,但初中系统地理知识却分散在《科学》教学中,而科学老师是没有受过专业系统地理熏陶的,造成学生系统地理原理、规律的掌握碎片化、不系统。

三、高一区域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利用主要经纬线,进行区域宏观定位

区域定位方法包括经纬线定位,相对定位和区域典型特征定位。从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认识区域时,学生不知图示和区域的位置,加上高一很多是从高三轮转下来的老师,习惯于知识点的挖掘,教学目标随意加大难度,个人觉得区域定位不宜过难过细,高一同学的定位能力知道有赤道、回归线和极圈5条特殊纬线,经线有本初子午线、60°E、90°E、120°E、150°E、180°、知道亚洲南起赤道北至北极圈、西起60°E,东边150°E,脑海里有四条经纬线亚洲大部分在框内了,与欧洲经线相关的主要有0°、30°E、60°E和北美洲的经线90°W、120°W,如60°E经过乌拉尔山,120°E经过杭州,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河口在30°N附近,以他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这三个大洲的定位是为气候服务的,整个高一,气候这部分知识始终比较尴尬,在教材中没有完整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分布的教学内容安排,但在后面许多内容中有涉及,如大气运动中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中分析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的自然带分异规律,需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分布判断就需要经纬线定位。必修Ⅲ要学习亚洲、欧洲西部及美国,三个区域都有气候特征、分布、成因的教学要求。当然还可以利用海陆轮廓形状、河流、湖泊、人文建筑进行定位。代表性的如巴黎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埃及金字塔,美国自由女神像,意大利轮廓想靴子,阿根廷的轮廓像踢足球的脚弓;五大湖、中国青海湖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河流的源地、形状、注入的海洋等特点确定区域地理位置。

要想提高学生定位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读图、填图,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综合考虑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地理位置、特殊地理事物等信息加以判断。

2.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抓住区域知识各种联系

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而且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区域的纬度位置一般影响该地区的热量;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该地区的降水;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该区域的水文特征、作物种类分布;气候、地质条件影响该区域水热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资源的分布又与工业分布又有一定联系。如对欧洲西部这一区域的研究(右图:欧洲西部地区),可以从以下几个联系中加以把握。

(1)理解区域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即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什么在那里的问题。欧洲西部为什么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因为该区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又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理解区域地理事物时间上的联系,即从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把握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特点。教学时首先呈现新生代冰期大陆冰川覆盖欧洲大范围、遭受侵蚀,后进入温暖期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波状平原由此形成。

(3)理解人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联系,即辩证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怎样使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西欧农业生产活动中,种植业不占重要地位,原因是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利于牧草生长,加上地形平坦,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区域知识联系到什么样的程度,毕竟是学业水平测试,基本知识掌握,不追求难度。

3.善用区域比较法,提升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

比较法就是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范围上可以是总体的比较也可以是某一要素或现象之间的比较。根据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学生不再局限于区域特征的描述,而是能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基本特征进行比较”。

如必修Ⅲ“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属于学业水平最高的综合要求,即“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将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实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结起来,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教材是以德国鲁尔区的兴衰作为教学案例的,主要考查的是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应用到生活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分析法。第一步:结合地图册《鲁尔区地理环境》和《鲁尔区工业区位》两幅地图,自主探究,归纳得出德国鲁尔区兴盛的区位因素,第二步:呈现19世纪鲁尔区鼎盛时的图片和20世纪50年代鲁尔衰败不堪的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且呈现背景材料,由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总结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第三步: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鲁尔人”,请献计献策,提出整改的措施;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培养了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中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应用能力呢?第四步:这是最关键的,推而广之,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它的问题,措施都有其典型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把传统工业区的兴衰治理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区中的辽中南地区(参阅必修Ⅲ63页)列表比较:

作为知识的深化。通过以上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区域知识落实、区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过程,虽然上述教学实践可以提高高一学生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但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下仍需进行多方位的教学探索。

四、实践后的反思

1.如何抓住区域社会热点,挖掘地理原理

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来看,试卷不容易,整张试卷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的题目多达15个题,彰显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学生只关注课本知识,且现在大多是是寄宿制学校,限制了学生信息来源,因此老师对于社会热点的选择,如何挖掘与教材知识联系点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2.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部分同学课外知识丰富,对区域知识非常感兴趣,老师补充区域知识正是想求知的内容,但对于必修Ⅰ和必修Ⅱ学习困难的同学(未来可能高二分班时学习文科的同学),老师补充区域知识,加重了负担,地理怎么又增加三个认识区域考点,心理已经蒙上了阴影。

3.如何合理安排课时开展区域地理教学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节认识大洲5课时,第二节认识地区4课时,第三节4课时。我们学校三块认识区域的大致安排: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3课时,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3课时,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3课时,第二学期的长假和学校各项考试会对这个课时安排有冲击,课时不能保证。

当前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考试刚起步的形势下,认识区域、区域基本知识有点“散”,但我们老师不能“乱”,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帮助学生加强对区域的认识,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版;

[2]《地理教学》――关注区域分析与综合培养地理空间与综合思维能力2013第16期;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版;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2篇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教学内容与标准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专题教学思维入手,让学生在综合性思维中得到锻炼,才能很好地面对以后的考试。由于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知识板块。因此,专题教学要按照“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机地联系高中甚至初中的地理知识与基本能力,这就是地理学科的专题综合性特点。

在鲁教版高中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根据教学知识相似性,有必要把这六大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单独归为自然灾害与治理类;“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归为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归为区域经济发展类。通过以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新整合,专题教学知识点因而也需要结合相关试题重新整合,其整合步骤与具体复习策略分述如下:

1.自然灾害与治理类。自然灾害与治理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荒漠化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方面熟记荒漠化的形成原理和荒漠化的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第30题是有关环境保护考题,我国沙尘暴天气影响我国西北甚至华北地区,属于自然灾害与治理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内容。

因此,学生首先要知道荒漠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懂得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等等内容。比如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然后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时,要指出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更重视人为原因。不同的区域原因不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也因地而异。

2.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河流湿地概念及流域空间分布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够描述河流湿地、河流流域作用,举例说明河流湿地资源、河流流域治理问题,通过其成因、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流域湿地开发的条件,识记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3~24道题,有关云南昆明滇池周边水域的调水工程就属于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因此,学生要根据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进行综合学习,以提高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学会解释、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要适当了解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3.区域经济发展类。区域经济发展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区域的农业资源或者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予以探讨,进而推到区域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问题。因此,学生要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或者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要学会从文字和地理图表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还要联系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用于分析、解决其他区域的同类农业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1~22道题,就是有关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的题目,与第29道题有关的北美五大湖地区就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3篇

由于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地理高考组卷的重要素材,区域地理内容复杂,不同的地理区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一地理区域内部地理要素也不尽相同,自然地理要素的区域性和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教学和复习,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本文就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体现出的优势,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区域地理知识特征,要求掌握案例进行分析

(一)知识结构整体性强

1.从知识内容来看,区域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是地理要素在某个区域的综合表现,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他部分的知识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有较强的整体性。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获取信息,如案例中隐含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把教材相应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容易理解,不但便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使学生在思索中实现知识迁移,体会乐趣。

2.从知识心理角度看,区域地理包括自然与人文地理景观,地理分布等感性知识,也包括形成区域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等理性知识,这些感性的和理性的地理知识体系要通过案例分析、因果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过程来构建。

(二)地域性特征典型

区域地理知识强调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区域特征是建立在对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总结的基础上的,是对一个区域的地理概貌的高度概括。例如,西北内陆具有“干、风、沙”特点,青藏高原区有“高、寒、变”特征。这种区域特征差异性往往是区域所处的地域性差异所造成的,课堂教学要正确分析和把握这种典型的地域性,由地域性引申出区域特征的差异性,通过案例典型性特征的分析,生动地反映出地理规律,能为地理知识的教学目标服务。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区域地理的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案例分析的多元结果,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钢铁公司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

A一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

B一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

C一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三、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整体现、全球观

空间位置是区域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突出集中地反映在空间位置方面。而表现空间分布的主要手段是地图,地图也是高考试题组卷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图文转化、一图多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建立起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表象,以加强对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并把区域范围扩大,以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和全球观。

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社会热点和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使教学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一方面地理教学必须快速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代进程会拍,另一方面通过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培养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及时收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信息资料,这样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而且从中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有利于训练学生聚敛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和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对世界和中国最近的热点进行分析,也可以选择某一张内容丰富的地理景观图片“借题发挥”,也可结合某一区域进行综合分析,或者对一道地理题进行引申。例如,材料: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1)西部三个区域的地貌有哪些共同特征?这对西部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常说西部大开发,请问西部可开发什么?开发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合理进行开发?

(3)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共同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青藏高原区为什么多地热、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其开发程度为什么较低?

六、有益于多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区域地理的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地理区域要素的复杂性,空间性、关联性等特点,使地理案例教学呈现出开放性。通过区域地理的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与学生、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要想完全学习任务,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而且案例是有针对性和真实性,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与数据、图象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有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同时,学生参与了课堂的讨论、案例的分析思考等学生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4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地理备考;教学策略

区域地理部分是高考重点考查部分,在高考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知识点繁多,各章节知识点自成体系,而试卷所呈现的题量又不足以覆盖整个知识体系。所以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自然或人文地理知识的题目十分常见,成为高考出题的主要套路。但在近些年的高考中,并没有直接考查所熟悉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以陌生国家或地区为背景,给出图文材料来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一方面是一种减负,因为不再过分要求对几个国家的各种地理事实的准确识记,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加大了难度。它突出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宏观把握、读图识图、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从近三年的新课标卷来看,每张试卷的主观题都至少有一题是给出一个新地理区域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在笔者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对新情景过于陌生,导致对这类试题的惧怕,不敢下笔答题。在答题中也只敢写一些自己所记忆过的知识,不会结合材料,导致分数很低。笔者认为,考生不能对这些新的地理区域完全陌生,完全不知道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而盲目地去应对这些新地理区域下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准备,应该在区域地理的备考过程中完成。

在高中学习的区域地理,一般以初中的地理事实为依托,运用高中所学的地理原理。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种种原因使得大部分高中生的区域地理事实基础不牢,使得在高一高二的区域地理教学中普遍以教授地理事实为主,甚至将高中原理所适用的区域的现象也要求识记。这显然是淡化了对地理原理运用在地理事实上的教学目的。而在区域地理的备考环节,不应该简单地重复对地理事实的要求,而应该更注重地理原理在具体区域的应用,着重锻炼在区域情景下,如何利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同时关注高考对区域地理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才是高效的。

【经典例题】(2014全国新课标2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1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这道试题就是以亚洲为背景来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的。背景是熟悉的北亚,这道试题并没有在区域定位上为难考生。也有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对这一地区所发生的凌汛现象做了复习。但题目所问的并非是凌汛。三道试题都发力在对地理现象的原因解释上。力求考查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思维能力。这道试题由于背景熟,所以答题易上手,但正由于题目背景熟悉,导致考生直接按照固定模式不仔细审题,加之题目信息量大,所以很容易导致题目答不全。

在第一问中,如果考生能从沼泽定义(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出发,加之题目所给的条件(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和平时所学知识(此地多凌汛)就可以完整得到满分。

在第二问中,在所学知识中,惯用的通过植被覆盖率作答已无法奏效,但考生在充分解读图文信息后,就可以从河流侵蚀、沉积角度作答,从而得到较高分数。

在第三问中,通过材料解读,可以得出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低与纬度高、水温低的特点,但无法继续作答,这时就要借助题目分值所给暗示,挖掘河流与河口地区的水文特征并与题中所给的水温和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相对应,从而得到因结冰期长和北冰洋营养物质少。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但试题答案也是可以通过合情的推理结合所学推断出来的。

附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经典试题可以看出,在熟悉的背景下,仍有新鲜的问题可以考查。并不是说简单地识记就可以解决问题,很多考生都知道鄂毕河有凌汛,结冰期长,却无法正确地在答案中写出,这并不是识记没有到位,而是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没有完整的地理学科思维,无法准确清晰地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这道题可以启发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方法。

第一,注重高中地理原理运用于初中地理事实之上的训练。[1]在区域地理备考中,不光关注地理事实的识记,还要运用高中所学地理原理,解决地理现象。侧重通过历年高考题考过的区域,锻炼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自主分析其他显著地理现象,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第二,注重地理思维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往往以某一或某两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备考中,要宏观地从地理的区域性角度出发,以一个区域为单位,着眼区域整体性,同时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目的是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第三,注重图像的识读认读,培养读图能力。[2]对图像的认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对图像识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考试中得到的信息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考试分数。尤其是区域地理问题,所给的图像尤为重要。但在备考中,由于所学地区已经十分熟悉,往往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读图,从而导致复习不高效。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读图识图,还需要把某一地区的不同地图对照起来,组成一幅地图,从而做到融合多图为一图。

【新题赏析】(2015新课标2卷36部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图2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2)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这道试题的两个问题比较常规,第一问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之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故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而根据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结合生活即可答出防范问题是蚊虫叮咬,疫病(高温湿热)中暑,晒伤(太阳辐射强)等。第二问则考查工业联系,通过材料(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所示,可以得出有关机械制造、钢铁、管线等和铁路建设有关的工业部门均可获益。

附参考答案:

(1)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蚊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

(2)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新题,可以看出,高考并未放松基础识记部分,考查的世界气候分布图也属于高中地理学科的重点知识。同为一套试卷的同一出题位置,也沿袭了之前的风格。在第二问出现的考查联系的内容也值得我们关注。从这道题中可以总结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第一,对基本识记内容特别是有关高中部分的要落实。在备考过程中不能放松识记内容,往往识记内容在高考中得分并不高。但在备考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不能把初高中所有地理事实全部背诵下来,此时就应该重点注重高中知识。此外,也要注意高中原理的镶嵌,不能不知原理应用而盲目添加背诵。

第二,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能准确定位所考的是哪一区域下的地理事物,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说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十分丰富的考生地理成绩不会太差。但在有限的时间中,大量提升区域地理知识是不现实的,因为无法短时间识记大量的知识,就算能记下来也是无法灵活运用的,而高考考查的不在于知识量的大小,而在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在短时间内需要掌握“一定”的定位能力就够了。

第三,适当采取对比不同区域的方法进行复习。在高考中,由于试题量不大。比较的题型因为可以考查较多的知识点而受命题人青睐。在复习中有所训练,重点是掌握这种问题的分析方法,锻炼地理思维能力。

总结上述方法,区域地理学在于三点。第一,不盲目求多,精确重点知识,真正落实好识记,对所知道的地理事实能够运用。第二,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会读图识图与分析解决问题。第三,明确考查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1]梁玉霞.区域地理复习中认知结构的整合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Z1).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5篇

1.义务“课标”(区域地理)与“高考”的关系

虽然高考大纲中没有明确列出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的考查内容,但在“福建省考试说明”(2012年)其所列的考试范围中有一句话:地理学科考试范围包括,……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义务课标”)规定的……、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相关的内容。也就是如何做好复习世界、中国地理中的部分区域内容,也就关系到学生未来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从解读“义务课标”的能力“行为动词”规定入手,分析如何有效复习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现以世界地理为例说明:

在“义务课标”中,世界地理中的区域学习归到“标准”的第二大点中的第五小点,及“认识区域”部分。从标准的结构上分析,共有两大方面,归纳起来为第一方面:认知对象,即“三大认识”,第二方面:能力要求,即“三大运用”、“三大技能”(图1)。并在能力的“行为动词”指引下,学生要学会对区域的正确描述与简单分析。

*2011年义务地理课程课标要求

这里我们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是通过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来确定的。如对于“描述”的要求,评价的标准应定位在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表述地理状况。所以,区域地理的有效性复习应着重于“三大运用”和“三大技能”的具体实践上。这也就说我们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要特别意识到:“义务课标”标准中所列的“行为动词”要求必须在某区域中要有具体体现,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区域,我们也要按照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读;同时还需要突出区域的特有的地理属性。

从“义务课标”中的“认识区域”所确定的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清楚地得知:“义务课标”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正如对地理技能的要求只停留在“说出”、“描述”、“简单分析”、“简单概括和归纳”,虽也有评价学生能否实现知识的迁移,但“义务课标”的要求总体上偏重于“描述”等简单“行为动词”的层面上。不过,就“课标”要求的定性描述的内容,以及运用信息手段(包括地图、图表、文字资料)方面几乎囊括了高中地理学习的各个方面,即包含了当今区域地理研究的所有内容(包括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区域整治――发展方向和生态环境建设)和地理研究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包括运用信息)。

所以,作为高考必考的区域地理,其复习时的“技能”要求也就不能只停留在初中阶段,而是要将区域地理的复习,尤其是“技能”要求提升到高中层面。对照上述“义务课标”的规定内容,比照高中地理课程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我们发现: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常识性内容把握向高中(高考)理论解释描述方向转化就必须在地理技能要求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要将“认知”区域提升到“研究”区域,并总结出研究区域的一般方法。要实现从“认知”到“研究”的层次,就必须提高学生懂得获取、组织、分析信息;继而能将已有的信息和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来解决新地理问题的高层面上。

2.区域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关系

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初中地理教学侧重于现象描述,技能要求偏向于“看图描述”和“简单分析”。那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有哪些要求呢?查阅“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技能“行为动词”的内容就会发现:“观测、理解、实验、调查、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数据)”这些体现学生个体综合学习能力的词汇充斥在各处。一般而言,高考试题是先以确定解决地理问题的“行为要求”为前提条件,继而在“行为要求”下指示考生的行为动作来解决地理问题。如2012福建卷37题第一小题:“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其中“图示”说明“据图信息”,“描述”则指示考生用“描述的行为方式”来解决“地形特征”的地理现象(统称地理问题)。其他的问题设计皆如此。所以,从高考考题设问就不难看出“区域地理”有效复习(教学、指导)“症结”所在,就是如何在“行为要求”界定的背景下实现“答题行为”的有效性,即解决地理问题的“准确性”。因此,在复习区域地理除了掌握其内容界定的范畴之外(如图2),更重要的是要以区域为案例从高中的视角去获取、组织、分析、运用我们所能掌握的区域地理信息,从而完成对某一地理事物的解释和地理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今天的高中地理教育,除情感、价值观与初中相同外,在教育目的(考查目标)上与初中地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强调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正确分析、处理信息,继而解决地理问题,而这也正是区域地理复习有效性具体体现。

3.区域地理与高考试题的关系

研究高考试题特点,尤其是“区域地理”综合试题的特点,是通向区域地理有效性复习的另一途径。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关于区域综合试题的分析,可以归纳此类试题的特点有:综合性强,问题涉及多方面,但强调的是区域个性特征;无现成答案,所有问题答案没有在所谓教材中直接呈现的;信息充分,问题解决无一例外地需要从题中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对高考区域综合试题的研究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高考综合试题一般是以某区域为背景,以地形图、或某些地理要素专题地图、数据图表展示区域基本的地理要素;试题问题均指向该区域的最具特色的地理事物;试题设问的“行为动词”设计具体且指向明确,涉及自然、人文以及国土整治,综合性强、探究性强;解决地理问题的信息大都在图中、或题干文字以及表格中呈现;地理问题的解决需要考生能对问题进行清晰地判断与分析;需要考生能从图、文字、表格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考查的重点);地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高中地理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来组织、分析信息;最终解决地理问题需要应用规范的学术文字表达出来。例如12年福建高考37题的四小题:第一小题通过对区域等高线图中地势高低信息判断得出答案;第二小题只要将位于入海口附近河流三角洲形成的原因知识迁移至此,答案似乎不难组织。但是由于试题设问的指向性在于沙洲的“多”字,所以就要结合该区域河流的隐形信息,即输沙量大(径流量大、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有关)导致河口“多”沙洲;第三小题答题信息要从试题提供的表中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和区域中经济区范围内的地形特点中提取,结合一个隐形的信息,就是区域气候特点(可以从经纬度、长江三角洲区域提取)信息,以及联系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答题结论基本可以组织起来;至于第四小题关于区位选择是问题利用试题提供的文字材料信息,结合“新兴服务业”所需要的区位条件不难得出答案。

所以,对高考综合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控复习区域地理有效性:要将区域地理的复习提升到高中层面,除了要清晰明了区域地理所要掌握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应用高中地理的理论(必修1、2)来分析和解释发生在区域中的各种地理现象,尤其是区域中富有个性地理事物;在复习区域地理的同时,实现单项解释思维向国土整治(必修3)综合分析思维方向转移。此外,复习区域地理还需要遵循普遍性的描述(属于规则性识记内容)和解释,与区域特殊性特征存在合理性解释的相结合。

4.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要点

(1)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法;是最为底层的区域研究分析方法,是强调较为全面地复习,是建立区域思维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学会分析任何一个区域的前提。复习时要从研究角度看待区域。要求在概念上清晰明了;结构上要求体系完整,并兼顾特色;描述上要求规范简洁。例如区域河流复习。需要明确水系、水文概念,其内容包括:水系概念(定义)、水系特点(河流长度、河网密度、弯曲度)、水系类型;水文特点(河流的水情要素),其包含水位、流速、流量以及变化(汛期)、河流泥沙(含沙量、输沙量)、河流冰情(结冰期、封冻期、解冻期)等。总之,典型案例分析法的实质性就是如何研究区域(就是如何提取信息),研究的区域内容是什么(解决问题目标)。

案例比较分析法;这是常用于差异性较大的两个区域比较,如东北与江南。比较分析两区域最突出的又具有可比性的地理事物,如气候、河流水文差异、不同资源影响区域发展的不同方向等。但无论怎样比较,对于两区域的分析研究也必须建立在典型案例分析基础上。

(2)要点。

学会描述。掌握从哪些方面对区域特点进行描述(内容),是构建区域地理知识构架的主要途径;是区域地理有效性复习的前提;也是突出区域个性特点分析的基础。如下表1:区域需要描述的地理事物。

学会分析。分析“影响区域地理事物的因素”是常识性区域地理知识上升至高中理论地理层面的必经过程,是提高区域地理复习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解剖影响主要自然地理事物形成的因素,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与判断某一地理因素在地理事物特征形成与变化上所起的影响,是“学会分析”的三大环节。如表2:主要地理事物及其影响因素。

学会综合。地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必然采取综合的思维方式,尤其反映在分析区域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式方面。所以,建立在描述、分析基础之上的区域地理的复习最终要在综合思维引领之下完成对整个区域地理知识构架的建设。图3是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的构架:

5.几个问题的思考

(1)关于“识记”内容复习。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区域的全部内容进行识记;但必须识记区域最为主要的特征和常识性的知识。

(2)区域案例选择。要为学生建立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构架,复习区域地理最好选择大区域(内容多、情况复杂)作为案例来研究,通过研究某区域实现对区域地理的复习,这是有效性复习的最佳方式;其他区域可以以其最突出的特色作为案例加以分析。注重案例分析,将区域地理中的地理事物当成案例,用地理原理加以分析解释。在分析地理事物存在的必然性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以解决相应“问题”方式进行复习指导,这是有效性复习的较佳途径。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37题”关于产业区位选择的分析。

(3)复习侧重点。以提取、组织、分析信息为“解读”重点,以“问题解决”为达成目标是有效性复习是否实现的关键。尤其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从解决问题出发,上溯从各种图表中获取信息,组织、分析、处理信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目的。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6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 有效 教学内容 教材 学习方式

地理学科的考查的内容多反映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战略性。它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以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为主体,将数学、哲学的思辨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实验实证综合为一,并将研究对象落实在极为现实的“区域”上。区域地理内容在历年高考中表现出大概率,大题、大题切入点或较大分值的特点。在多年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笔者对其有效教学有如下的思考。

1.依据高考目标确定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有效内容

高考的性质和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地理学科高考具有如下的评价目标:①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②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③是否具备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评判地理事项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④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由高考的要求可知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是在区域上发生和发展的。因此,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内容如下图:

由图可见,区域位置为初中地理的教材内容,国土整治为选修二的教材内容,而其它的内容为地理必修上、下册的内容。初中地理部分更多的是解决“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区域,其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区域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2.区域地理教材的重组和开发

地理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知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对象。学生要借助地理教材这个平台和范例理解和建构,通过教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提高综合素养。地理学科高考的内容,是围绕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及其特点出考题,以保证地理学科的科学实质。因此,无论学校地理教材的形式、内容如何,其教学目的仍然是要忠实于地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这就让教师可以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扩展。

教材的编写一般遵循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即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原理)――地理现象。而高考中试题的考查往往是:呈现地理现象――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原理)探求。而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认识一般是从地理现象入手,然后去探寻产生地理现象的原因,探究地理规律,最后才形成地理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将选修二的内容拆分到中国分区的教学中。讲授完北方地区就直接讲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华北平原中低产田治理、东北农林基地建设。我们也可以在复习必修下册传统工业区时,复习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在重组教材的时候,要注意梳理其中主干,挖掘其中的典型案例。教学中更应注重知识的迁移,解读和剖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与规律,将高中教材中的原理规律巩固在区域地图上,使教学更接近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重组和开发教材,使教材成为支撑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3.用丰富的事实充满地理课堂,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

文科学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而考试要求用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来解释某个事实,这让文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区域地理教学有着丰富的事实与图象,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感到越困难,他就越需要越多的阅读这些事实与图象。阅读能教给他思考,阅读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探究的刺激,这种刺激是理解与运用抽象概念与规律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有助于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丰富的事实可以来自课本,也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列举这些事实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获得事实本身的知识点,它们是解读和掌握重要原理的载体,是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如高中地理选修二中,关于荒漠化的教学思路可以是:“什么是荒漠化?――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广西会有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类型吗?――广西的荒漠化”。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能够用学到的原理解释广西的荒漠化,最终理解“荒漠化”这一抽象的概念。

4.指导学生抓住主要特征识记、思考

整体上看,高中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应该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一些地理事实材料,然后理解和应用。其核心在理解应用而非记忆。然而学生的识记也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念的逐步识记。让学生在思考事实的过程中理解抽象概念和规律,并用这些概念和规律去理解这些事实,这样,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才能被很好地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思考和识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由于各个地区所处的位置不同、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也不一样,因此便形成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特征,这便是地理学的区域性。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要选取每个区域最突出的特征,并对其进行提炼与综合来加深记忆。如: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瀚海无边,可称为“金色中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色中国”。关于国土整治,可作如此描述:“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主要是保护好原生环境。在区域地理学习的识记过程中,必须从大区域的角度,从空间综合的角度,了解地理事物,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将地理要素逐级叠加,学会将复杂要素逐级剥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对地理学科综合性的要求日益突出。对于区域分析来说,综合分析更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区域地理,不能把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地理人为地割裂开来,而要从综合分析的角度来看待区域的重大事物和现象,及其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以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为主体,弄清区域地理事物的关键所在分析区域面临的地理问题,这是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B.A.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7篇

一、准确区域定位。构建空间思维

从考查内容上看,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等高线、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考查学生区域定位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查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成因和变化。在题型上,有的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更多的则以区域图为载体,在综合题中出现,分值较大。故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区域定位的训练。

首先,经纬度位置定位为主。

通过经纬网,抓好空间定位关,构建世界和中国的“心理地图”,为正确解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在阅读区域地图时,重视所给的经纬度数值的分析,是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手段。要学会感知区域的空间跨越范围,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地球仪,如世界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10条经纬线(纬线: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经线:20。w、O。20。E、40。E、60。E、120。E、180。E)进行空间分割,熟记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及各大洲和主要国家参考定位点的经纬度:中国的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8条经纬线(纬线:北回归线、30。N、400N;经线:80。E、90。E、100。E、110。E、120。E)进行空间定位。在系统复习时,进一步丰富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把经纬线内区域转绘到白纸上,再进一步强化记忆,在大脑中储存区域图,构建区域位置的框架,从而准确快速的判断地理事物的位置。

其次。相对位置定位是重要依据。

结合图中的海陆位置、轮廓形状、地形、河流、交通线、城市、图例、注记等信息,进行准确定位。

(1)海陆位置定位:地球上每个区域周围的海陆分布是固定的,可以通过识记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然后以其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如通过一些重要的海、海湾、海峡或岛屿作为海陆位置定位的重要参照。

(2)轮廓定位:世界上每一个区域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找出重要轮廓的鲜明特点就能快速、有效地判定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以及如城市、矿产、山峰等相关位置来分析定位。如意大利的版图像一只踢石头的长筒靴,我国省区轮廓青海省像只兔子、广东省像大象的头,黄河干流形似“几”等。

(3)地理景观定位: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景观差异明显:如日本的富土山,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斑马,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天然橡胶,南极洲的企鹅,干旱地区的仙人掌,沙漠地区的绿洲等。人文地理也有独特景观,拥有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伦敦的大本钟等。通过这些地理景观也可以正确地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

(4)文字资料定位:利用相关文字资料考查空间定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命题思路,这需要读懂文字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空间定位。

(5)图例、注记定位:有些试题文字部分没有明确指出该地的具体名称,这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图例(首都、省会与一般城市图例的不同,海岸线与国界线的不同等)、注记(城市、河流湖泊等的名称)来进行定位。

二、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

高考试题常以区域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统计资料为信息。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或者分析对区域内资源的开发、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的影响。以综合题为主,结合热点问题出现。从多角度较为全面地考查区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区域定位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描述地理规律的能力。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

首先,区域特征的复习要分析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区域最突出的特征。如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地形闭塞,因此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干旱”;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区域特征。即“高”“寒”:气候南北对称分布是非洲最突出的区域特征,赤道横贯大陆中部,气压带、风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布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欧洲西部位于温带大陆西部,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抓住主导因素和主要线索去复习区域地理往往会取得较好效果。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第8篇

【关键词】有效复习;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区域地理是高、初中地理知识综合的基础;第二,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大都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上;第三,历史、地理和政治三科的融合常以区域地理作为切入的“门槛”;近年高考文综测试题中区域地理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

在高三阶段,地理科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基础上,如何较好地把握区域地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抓好“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昵?下面谈谈自己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些感触与收获。

1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基本策略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个突出特点。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地反映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区域其地理特征亦不相同。区域地理复习不仅仅在于落实区域地理特征,还要让学生去联系、比较与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启发、训练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实现这“双赢”呢?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区域图为躯体,以突出特征、比较差异为手段,赋地图以知识血液与能力灵魂”的复习策略,可以既落实了区域地理知识,又强化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效果相当明显。

2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实施方略

2.1 熟悉地图,控制区域:复习区域地理,关键是要学会将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或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加以理解和记忆,学会运用地图去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比如对空间概念和空间联系的地理思维培养,在复习时可着重注意下列经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0°经线、75°E经线(80°E、 90°E、 105°E、 120°E、 180°经线、75°W)及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纬40°、南北纬60°、南北极圈等’熟悉它们所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通过这些线穿越的一些重要参照点起“控制”作用。复习到这一程度的学生,当你给出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2.2 突出特征,比较差异:区域特征或区域差异的复习要依据课本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可从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加以整理。自然方面包括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和范围、地形(地势起伏特点、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气候(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及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等)、自然带(分布特征、成因)、河流或湖泊水文特征、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影响等)。人文方面包括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农作物类型及分布、农作物结构和熟制等)、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等)、交通运输干线、城市(首都、重要工业城市、港口、交通枢纽、特殊职能的城市等)等。在复习时又不能把各个区域要素孤立开来,应该把每个要素有机结合,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系统地掌握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如:以某一区域内的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可分析该地气候的特点、分布与成因)、气候、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为成因推断该区域的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等。

在落实各区域特征的同时,可进行跨区域的专题比较。如: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纳米布沙漠、大洋洲澳大利亚中部、西部的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皿塔尔沙漠、北美西南部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等热带荒漠与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巴塔哥尼亚荒漠等温带荒漠的成因比较;又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纬度分布、经度分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比较,并进行成因分析比较等。

2.3 归纳总结,升华知识:在解决具体的区域地理问题时,不仅需要清晰的宏观思维,而且需要综合的具体思维线索。而归纳总结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好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更加清晰和牢固,并将其迁移到其它区域特征的学习上,达到知识的升华。如: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可联想到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岸等地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并进一步延伸到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析。又如:从俄罗斯的亚麻联想到――中国的棉花――印度的黄麻一一坦桑尼亚、巴西的剑麻,其分布的纬度位置越来越低,反映了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再联想世界棉花分布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流域一一中亚――西亚大致沿着35°N附近或以南地区成带状分布,其中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主要分布在暖温带,而美国棉花带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这又是由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产地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光照条件较充足所致,由此又反映棉花的分布深受气候(尤其是光照条件)、土壤、水源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2.4 精练强化,提升能力:区域地理复习中,适当进行习题训练是强化知识掌握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对练习题要进行精选精练。所选题目必须是立意明确、考查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在解题过程中应深刻理解题意,认真审题,力求通过训练以掌握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要通过做练习题检查自己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查找知识点的缺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缺,最终达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终极目标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最终要达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有机结合。要抓住区域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背景,应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来分析、解释区域的地理现象;在系统地理复习时,则以区域地理中的具体事例为案例,通过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来综合归纳出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从而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

通过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学生不仅要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还要对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要熟悉最基本的地理原理、掌握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形成地理思维方式,思路上更为开阔,认识上更加宏观,方法上更符合地理学科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能进.地理应试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