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预防接种门诊周

预防接种门诊周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09:34

预防接种门诊周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1篇

关键词: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

自1978年儿童预防接种实行计划免疫以来,儿童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等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沿用手工抄写,免疫程序全部由人工推算,各种接种数据报表手工统计分析,手续繁杂,人为影响较大。虽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但仍不能避免笔下误、预约时间推算错误、报表数据不准确、流动人口管理难等问题。

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是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刷卡自动计算儿童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自动记录接种信息,各种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改变手工管理模式,具有操作快捷、信息准确、管理高效、程序符合率高的特点,能提高接种率,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大缩短儿童家长接种时的等待时间等,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 软件介绍

基层金苗卡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为儿童建卡,对新建和迁入迁出儿童进行管理。儿童的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出生日期、性别、体重、居住地、出生情况、过敏史,父母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是否乙肝携带等。(2)对儿童进行接种登记管理,对接种疫苗情况记录。包括接种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生产厂家、费用、接种者等。(3)生物制品管理:包括疫苗出库、入库及库存的数量、日期、批号、生产单位、规格等信息。(4)辖区人口及行政区划管理情况。(5)各类报表的生成与统计。(6)各类数据的查询。

2004年7月我们将沈苏公司的基层金苗卡系统,在全省率先首次应用到龙口市防疫站、中医院、龙口二院的预防接种门诊,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更加完善方便快捷地完成儿童接种记录的所有过程。经过一年的运行,我们在省内率先将微机化管理的工作推广使用到全市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全市3周岁以内儿童接种个案电子化,免疫预防档案微机化管理,替代了延用近30年的手工操作,解决了手工时代的各种难题,使我市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具体做法

2.1 实施微机化管理前的准备工作 (1)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支持。所以就这项技术的优越性、可行性、紧迫性与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各镇医院院长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各级政府给予政策、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2)制订详细、可行的方案。我们在全省内,率先对微机化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市的经济基础和现有的各预防接种门诊的条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决定先小面积试点,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3)加大宣传力度,广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儿童电子接种证的好处,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的优越性,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

2.2 实施阶段

2.2.1 物资配备 首先各预防接种门诊要配备一台512M以上的微机、针式打印机、UPS、U盘,读卡器由防疫站统一配发。

2.2.2 人员安排及培训 为了保证微机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微机操作员年龄在4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时间2天。有个别不会的再强化培训,务必达到所有人员回去后都能开展工作。

2.2.3 总结经验试点先行 首先在计划免疫工作较好的防疫站、中医院、二院三个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此项工作。第一步首先进行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录入各单位的各项基本数据,例如单位编码、接种周期、行政村名称、人口资料等。每个预防接种门诊都有一个全国唯一的用户编码。然后利用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强化服苗的有利时机,将前来服苗的2000年以后出生儿童的接种证全部收到接种门诊,利用周末和夜间,采取歇人不歇机的办法,1个月内将所有儿童的有关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以及所有的以往的疫苗接种记录、过敏史。之所以用接种证作为录入电脑的本底资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接种证的信息记录更加真实可靠。录入完毕后,为每名儿童发放了电子接种证,这个电子接种证就保存着该儿童的全部预防接种信息。每名儿童在电脑里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儿童接种数据实时上传时,就不会造成混乱。

2.2.4 刷卡接种 2005年2月份开始,在全省率先使用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卡。在接种日儿童家长开始用信息卡到预防接种门诊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用信息卡记录了所接种疫苗的接种日期、种类、批号等所有的相关信息,并自动进行下次接种时间预约,达到了方便、快捷、高效、准确无误,使儿童家长体会到了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儿童家长的好评。

2.2.5 试点成功,全市推行 2006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以一个市为单位,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行了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儿童携带着电子接种证,在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都可以进行接种,而绝不会出现人为的计算错误,或漏登、漏记现象。

3 效果

3.1 提高了工作质量

3.1.1 卡证符合率显著提高 儿童接种微机化管理,减少了手工抄写时登记大卡、小证的笔下误。2006年年终工作检查时,对全市19处接种门诊的120名儿童进行了卡证符合率调查,结果发现,卡证符合率由未使用微机前2003年的72%提高到现在的98%。

3.1.2 儿童接种的免疫程序准确无误 由于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均由电脑控制,避免了人工推算免疫程序所导致的时间误差。

3.1.3 对流动儿童管理更加有效 减少了流动儿童因流动性大,接种记录不全而导致的错种、漏种、重复接种现象的发生。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联网后,对于到外地暂时居住而又忘记带信息卡和接种证的儿童,可以在数据库里查询后,给予补发接种证,既能使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又不用家长回家取接种证,减少了儿童家长因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和往返的旅程费用。

3.1.4 接种率报表更快捷、准确 实行微机化管理后,各种接种统计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报表时间由过去的1天时间,减少为现在的5min,并且绝无差错。

3.2 提高了工作效率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2篇

【关键词】口腔诊疗 感染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067-02

当前,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重要课题。无论是国内或国外虽然已对院内感染加强了各种预防措施,但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比率却一直居高不下。目前院内感染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住院病人发生的感染,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科室,如口腔科门诊,其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尚在探讨之中。口腔门诊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且多数传染病可以通过口腔就诊过程传播,故控制口腔科门诊感染在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举足轻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造成口腔科交叉感染的各个环节,防止污染与污染扩散是控制门诊感染的一个重要任务。

1 口腔科门诊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1.1 口腔门诊的环境污染

口腔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病人密集在有限的空间内,极易造成院内感染,有口腔医院调查口腔诊室的空气合格率仅为61.14%。病人咳嗽喷出的带菌飞沫,口腔治疗使用的高速涡轮手机!超声洁牙机产生的水雾飞溅(水雾中不同程度地混有病人的血液!唾液及龈沟液),还有修复义齿打磨的粉尘都是构成诊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1.2 口腔诊疗自身的特点

口腔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操作大多数在口内进行,包括唾液、血液在内的体液为多种病原体的载体,如HBV、HIV等,且口腔门诊病人中,多数其口腔粘膜因病变的原因或治疗中操作的原因而使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了高度的易感性,易于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1.3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不严密

如果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消毒隔离观念不强,频繁接触患者的诊疗器械,消毒不严格,手套未作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手套。医护人员的手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媒介,这些极易造成感染的传播和病毒的扩散。

1.4 口腔医疗器械的污染

口腔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可直接被患者的血液、唾液或分泌物污染,尤其是洁牙手柄、高速涡轮手机。高速涡轮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沾上患者的唾液、血液。因手机及其附件包括机头、机头内的涡轮腔、水气管道等,存在着复杂的腔隙和难以探入的管道;在钻完牙齿后会产生一种回吸力,将患者的唾液、血液吸进机头的内腔中,如消毒不彻底往往导致口腔治疗中的交叉感染,此外根管治疗器械、拔牙钳、牙挺、凿子、手术刀、牙周洁治器、牙颌模型和正畸治疗器械等也是传染疾病的工具。

2 预防和控制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措施

2.1 诊室和空气消毒

净化及消毒是切断空气传播途径。每天保持空气流通,同时使用湿式清洁,避免菌尘飞扬,做好各诊室的清洁卫生。每天用紫外线室内空气消毒2次,每次30min,后开窗通风。诊室的工作台、灯手柄及开关、痰盂、地板每天使用有效氯含量5g/L的速消净擦拭或消毒二次。

2.2 加强隔离措施

由于慢性传染病不可能通过问诊或口腔检查确定,因此应按“标准预防”原则,即假定每位患者均有血源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在诊治过程中一律按严格的防止交叉感染原则进行。

2.3 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感染的预防: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每3~6个月进行胸部X线检查、肝功能及经血传播的病原抗体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和动态观察健康情况,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和鼻咽部带菌检测以防其成为感染病人的传染源。

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及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指标阴性者进行疫苗接种。如果被疑有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针或其他瑞其次上,立即注射抗HBVIgG(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可提高保护率至95%。

在口腔诊疗操作中带手套和口罩,防止在操作过程中病人的唾液溅入口咽部及手的皮肤破损处。防止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手被锐器刺伤,使用过的针头等锐器应立即放耐刺的容器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口腔科病人,在诊疗操作前采集有关病史及必要的检查,以了解病人的其他健康情况。妊娠期牙科工作人员尽可能避免与风疹、麻疹、疱疹、肝炎、病人接触,或戴双层手套、口罩及保护眼睛。

2.4 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2.4.1 一般口腔器械消毒灭菌 使用过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各类车针、扩大针、拔髓针、牙周刮治器、洁牙器等小器械使用后先用2%戊二醛浸泡30min,再用清水冲洗擦干。分类包装采用小型高温蒸汽灭菌器灭菌。拔牙钳、牙挺、非一次性弯盘、探针、镊子、牙龈分离器、牙凿、骨凿、持针器、剪刀、玻璃调板、剔挖器、取模托盘、银汞充填器、金属雕刀、三用枪等使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浸泡30min,清洗擦干分类包装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口腔检查器材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吸唾器、漱口杯、注射器、手套等,使用后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30min,浸泡的容器要加盖,初消后由供应室回收集中毁形分类装入黄色塑料袋再装入专用密封桶定点上锁放置,每日由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特种医疗垃圾回收公司上门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禁止回流市场。

2.4.2 洁牙手柄、高速涡轮手机的消毒灭菌

高速涡轮手机,是口腔门诊使用最多、污染最严重的医疗器械,其内部较难消毒。治疗完毕将水汽开关开启,冲洗水汽系统1s,用2%戊二醛棉球将钻针周围的残垢擦掉,将钻针卸下,然后将手机卸下,再用2%戊二醛棉球擦拭手机外部,用清水冲洗擦干,从管口喷入牙科手机清洁剂,袋装封口注明灭菌日期, 再放入小型预真空高温蒸汽灭菌器,接通电源,启动消毒器,选择程序及灭菌温度和时间。

2.5 预防措施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可靠、操作方便、对环境无污染,是目前口腔科器械灭菌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我院为适应临床需要,口腔科购置小型速效压力蒸汽灭菌器,经检测,临床使用后污染的手机、吸唾器、车针、扩大针经压力蒸汽灭菌135℃,作用10min后器械上附着的细菌均被100%杀灭,化学指示卡完全变色,生物指示菌片培养全部阴性,HbsAg抗原性全部灭活。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3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率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68-01

1 健康教育

随着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已大大增强,把一般的健康教育与免疫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联系起来,使健康教育渗入到免疫规划工作中。具体工作的思路是,在开展免疫规划宣教时,首先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介绍国家规定的一类疫苗是免费由政府埋单; 二类疫苗是自愿接种费用自理,说明免疫规划工作是儿童预防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

2 健康教育方式与对象

2.1 健康教育方式

2.1.1 宣传栏 每两个月 1 期,其内容时常更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儿童及家长易接受,并针对季节开展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及儿童保健知识宣传。

2.1.2 设立固定的宣传展板上墙 如 《家长接种须知》,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程序及接种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流程》,《儿童接种后注意事项》,《免疫接种禁忌证》等内容。

2.1.3 音像 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健康教育室或候诊室反复播放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传形式直观性强,教育性广而活,易于人们接受。

2.1.4 宣传横幅,宣传画、宣传单,宣传活动 通过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在接种门诊及社区居委会悬挂横幅和张贴宣传画、散发相关免疫规划宣传资料、让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 “免费接种疫苗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即时接种疫苗,保护儿童健康”等知识和国家政策。

2.1.5 开展短信通知、电话咨询业务 设立咨询台和热线电话,主要由预防接种人员负责。由于接种对象或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不熟悉,担心孩子漏种、重种、早种、迟种等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对前来接种的 0 ~7 岁儿童纳入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计算机管理,使儿童及监护人获得一系列优质服务。

2.1.6 对家长的培训 利用每周一次办理预防接种证的机会,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规划知识培训。不定期组织儿童保健专家讲授儿童保健知识。

2.2 把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日门诊 充分利用接种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预防接种门诊的有力阵地,在每天接种的各个环节做好口头和书面的健康教育宣传。

2.3 建立一支合格的健康教育队伍 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开展教育的实际沟通能力和宣教能力。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和医德的教育,可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的免疫规划人员仅有 4名,辖区流动人口 1 万余人,特别要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是保证和提高接种率的有利因素。

2.4 宣教对象 以新建卡儿童及流动人口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也包含辖区内的高危人群人群如老年人等。

3 结果

由于采用了以上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免疫规划工作相互渗透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免疫规划健康教育,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儿童预防接种保健知识,同时将国家的免疫规划相关政策传达给家长,使每一个儿童都能享受到免费接种的疫苗。预防接种门诊的年建卡人次由 2004 年的 100 余人到 2010 年的 200 余人,由开展周门诊到日门诊接种,由原来接种 “五苗”,再扩大接种到 14 种免费疫苗和目前的 20 余种二类疫苗的接种。

4 讨论

4.1 免疫规划和健康教育是相互独立又互为相关的学科,健康教育是促进免疫免疫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在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和重要。

4.2 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家长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接种不仅是一种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且是控制以至最终消灭某些传染病最根本的措施。

4.3 预防保健工作特别是免疫工作是综合医院一项重要的任务,而且这项任务政策性强,工作量大,需要家长和辖区居民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4.4 对接种儿童的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既可提高预防接种效果,又可减少医疗纠纷。

4.5 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和医德的教育,可防止预防接

种门诊接种医生出现接种差错事故。

4.6 通过健康教育渗入预防接种工作中,促使辖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辖区内相应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结核性脑炎、乙脑、流脑等疾病,从 2004 年至今无一例发生,麻疹也控制在 1/10 万以内。

实践证明,将健康教育融入免疫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建立一支培训有数的健康教育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提高预防接种率,防控传染病,保障儿童健康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曼秀,曹翠明,刘小强.健康教育在乡镇学生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作用及分析[J]. 现代护理. 2009(13)

[2] 高龙明,吴建辉,亓兴中.健康教育在促进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作用[J]. 职业与健康. 2010(12)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4篇

预防接种是通过获得性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使机体产生对相应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有时因疫苗质量或个体的因素,偶尔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常反应。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的实施,疫苗的种类增多,接种人数增加,接种后出现的异常反应也相应增多。为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偶合及事故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是指同一批制品同时接种很多人,只在极个别人中发生的一类反应,其特点是与生物制品的种类有一定联系,但只发生于个别人(与受种者体质有关)。反应性质、临床表现与一般反应不同,反应程度比较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常见的异常反有晕厥、无菌性脓疡、变态反应、血清病、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晕厥、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有关的病例等。

2 预防接种的偶合症

是指接种时儿童正处于某一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患有某种慢性病症状不明显者进行预防接种时未被发觉成为偶合发生的某种疾病。诊断要点:病人的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与接种制品接种后固有反应不符合;在临床诊断化验检查和病理解剖,能明显地查出由原发病而引起的一切症状或病原体,能确诊为某一疾病,同时根据潜伏期或疾病发展规律,推论在预防接种前早就存在;当地或周围正在发生或流行的传染病的关系,必要时可采集检验标本。

3 预防接种事故

指生物制品生产和预防接种施行时的差错或污染所造成。一是生物制品质量事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其原因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换错菌种。小儿麻痹疫苗甲醛灭活不全,白喉类毒素脱毒不够,布氏菌减毒不全和由于检定疏忽等而造成严重事故。其次是在制备过程中少数制品受污染如革兰氏阳性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霉菌等的污染。菌毒种毒力过高,接种后可能造成异常反应的增多。野毒污染,如生物制品生产所用的原料如动物器官组织、动物血清、酶制剂等,可能带有野毒未被检查发现。二是预防接种使用中的事故,如用错生物制品,把流脑当作百白破注射或把预防制品当作治疗药用。剂量过大又重复注射;接种途径错误,如卡介苗皮上划痕用的制剂(75mg/ml)误用作皮内注射。浓度增加150倍而引起严重反应。以及皮下注射途径误作静脉注射而引起反应等;接种部位错误:如皮下注射部位过低而使局部反应加重,甚至个别引起桡神经损伤等;继发感染:由于操作上或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注射局部感染化脓,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等;接种对象选择不当: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应该正确选择接种对象,对属于禁忌症的人接种后往往可以引起严重后果。如有湿疹或化脓性皮肤病的人种痘后易引起湿疹痘;个别怀孕妇女接种肠道菌苗后可能引起流产等。

4 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和事故的调查

各级应成立预防接种反应诊断小组,建立常规报告制度。开展哨点监测。在大规模群体接种时,应组织开展一定区域的现场调查研究,建立报告、诊断、处理体系,制订疑似和确诊标准,开发实验室特异性诊断指标。一般调查的内容有:(1)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长姓名、住址、单位名称。(2)接种制品的名称、批号、失效期、生产单位、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日期时间、针次、剂量、接种单位、接种者姓名、制品检定结果。(3)既往史:接种前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过敏史、神经、精神病史、以往预防接种史(包括本制品的以往接种史)及反应。(4)家族史:有无癫痫、脑病、惊厥、过敏史等。(5)反应出现时间: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包括主诉和体征。(6)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情况。除常规检查外应包括免疫功能测定,细菌、病毒的分离等。(7)处理经过:门诊治疗单位,初诊日期,住院日期,医院名称、住院号,治疗经过,转归:痊愈、后遗症、死亡(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病理解剖情况)、就诊单位诊断,与这次预防接种的关系。(8)制品保存情况,接种的环境、操作情况和器材消毒等情况。(9)同时、同地、同批或同支苗接种人数及反应情况,接种者当天接种人数及反应情况可结合当时当地未接种同种制品的对象的健康情况;当地或周围有无传染病流行及接触情况。(10)调查人员意见:可能发生反应的原因分析、反应类型、调查者、调查日期。

5 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和事故防治对策

5.1 严格执行生物制品规程,提高疫苗质量1930年德国发生一起历史上最大的卡介苗(BCG)污染致病菌的事故,接种249名儿童中有56%患结核病,27%的患儿死亡。1948年10月日本东京15561名婴幼儿接受明矾沉淀白喉类毒素接种,606名发生严重反应,68名死亡,最后查明,是使用没有完全脱毒的疫苗而引起了事故的发生。1960年11月巴西一次接种狂犬病疫苗,有198人猝死狂犬病,其原因是疫苗灭活不彻底。1978年7~9月印度某医院工作人员及家属325人接种免疫球蛋白,其中123人注射后78~172天发生黄疸,经调查是乙肝病毒污染免疫球蛋白所致。以上事故都是因为疫苗质量问题,缺乏统一规范的捡定标准和程序造成的。鉴于历史上沉痛的教训,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疫苗生产制造和捡定制定了严格标准,目前,我国生产的各种生物制品都己达到了WHO规程质量要求,疫苗的储运输储存国家装备了冷链系统,从而保证了疫苗从生产单位到预防接种门诊均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储存。目前使用的各类疫苗都是安全可靠的,从未发生过因疫苗质量或污染而引起的异常反应和事故。

5.2正确选择接种对象,严格掌握禁忌症当人体免疫较低时(体质虚弱、传染病恢复期、高度营养不良过敏性体质、个人免疫缺陷,精神因素等),接种疫苗会使接种反应加重,甚至发生异常反应,因此,正确选择接种对象,从严掌握禁忌症,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操作规程,是防止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发生的关健措施。预防接种应实行一苗一室接种,应选择在宽敞、清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的室内,并设立明确标志。冬季应注意保暖。预防接种前应认真查体,核实接种对象,详细询问既往史。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和异物,无标签或不清楚疫苗,一往不得使用。接种时要认真消毒,按规定的途径、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接种后在现场观察10~15分钟。己开启的疫苗一般在30分钟内用完,否则立即废弃,防止因污染而引起接种事故。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和起接种事故的发生。此外,接种现场必须备有1:1000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6 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和事故的报告处理程序和原则

6.1处理程序各级疾控中心应建立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做好重大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预案。接种单位于每次预防接种后应及时了解接种反应和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接种单位应及时作登记逐级上报。如为一般的异常反应如晕厥、荨麻疹等可在基层医疗机构或县级医院就诊并报告疾控中心,比较严重或影晌较大的异常反应如群体反应时,应立即向上级疾控中心和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5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

儿童计划免疫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预防相应传染病的一种最有效、方便、经济的手段,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接种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 ,MV)是消除麻疹的最基本措施,而MV的及时接种是其根本的质量保证,疫苗的及时接种率也是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最经济最直接的指标之一[1]。我院于2011年1月开始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我院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前出生建证儿童43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儿童225例,女性儿童211例,本地儿童321例,流动儿童115例;在2012年1月我院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后出生建证儿童48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儿童261例,女性儿童227例,本地儿童339例,流动儿童149例。

1.2 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给予儿童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接种前通过多种形式如上墙资料、展架、小册子及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等进行有关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必要时进行一对一宣传,对儿童接种前告知所接种疫苗的品种、免疫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预检及接种证的查验等。接种中创建温馨、整洁、舒适的环境,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执行三查(接种证、健康问诊、疫苗状况)七对(儿童姓名、年龄性别、接种程序,接种剂量、疫苗效期、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做好消毒工作,疫苗的冷链管理。接种后告知家长应观察30 分钟后再离开,如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预约下次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告知家长接种疫苗后的护理要点(多饮水、多休息、接种部位保持清洁等)、可能出现疫苗反应的应对措施[2,3]。每月通过《全国儿童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MV初免应种未种的儿童家长发放手机短信通知。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儿童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第一,1月龄儿童来接种门诊建证时为家长发放 “家长学堂”听课证,“家长学堂”每月开设一次,如听课人员多增加开设次数,一般安排在周日上午的9时至11时,重点向儿童家长讲解预防接种方面的政策、疫苗的知识、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及接种副反应的应对措施等;第二,在儿童每次接种后都给家长发放下次接种的预约通知单,并同时发放下次接种疫苗的接种告知单,要求家长回家后仔细进行阅读并签字,在下次接种时上交备案;第三,在接种时采取预防接种智能叫号系统,并增加留观30分钟后刷卡离开的模块,确保所有接种儿童能留观到30分钟;第四,对所有[8月龄+7天]MV初免应种未种儿童家长按时进行电话联系,了解MV未接种原因,讲解麻疹疫苗接种重要性,温馨提醒家长及时来接种门诊接种。

1.3 判断标准 MV初免在8月龄开始,≤9月龄完成,判断为及时接种。

1.4 统计学分析 从《全国儿童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分别导出我院儿童预防接种门诊2010年1月及2012年1月出生儿童的MV接种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 结果

2.1 多举措护理干预前后MV初免及时接种情况为观察组接种及时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1.79% 见表1

表1多举措护理干预前后MV初免及时接种情况

2.2 观察组[8月龄+7天]儿童MV未种情况及护理干预后的接种情况

[8月龄+7天]儿童MV应种未种共有239人,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正在生病79人,忘记40人,刚接种疫苗未到预约时间34人,联系不到30人,回老家23人,暂住外地15人,没空9人,已在外地接种7人,禁忌症2人。

通过一对一护理干预, 重点讲解麻疹疫苗接种重要性以及早接种早保护的简单道理,温馨提醒家长及时来接种门诊接种。[8月龄+7天]儿童MV应种未种的239人中有151人(包括在外地接种的7人)在≤9月龄完成MV的接种。

3 讨论

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难以控制初免前人群的发病,但MV初免及时接种,可以有效保护8—11月龄儿童免受麻疹侵袭[4],因此,提高MV初免及时接种率,是消除麻疹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本研究观察组MV初免及时率81.97%,低于耿晓冬但高于胡昱等的同类研究[5,6]。

从对[8月龄+7天]儿童MV未种原因分析,家长对MV接种态度还是积极的,以生病及未到预约时间(7月龄以后接种疫苗需间隔4周)为主113人占47.28%,不积极或消极(忘记、没空)49人占20.50%,但有30人占12.55%的儿童联系不到,以流动儿童为主,主要原因为停机。通过对[8月龄+7天]MV应种未种儿童的电话通知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239人中有151人能在9月龄内完成接种,合计接种及时率为81.97%。

我院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是本市中心城区唯一的接种门诊,管辖人口29.3万余人,年建证儿童5000人—6000人,年接种10余万针次,现有专职人员14人,其中护士11人,实行一周七天接种日,每次接种后均有下次的预约并有详细的预约告知单,因此接种门诊日开放对MV初免及时接种不构成影响[7],应种未种或不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接种儿童本身及接种人员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预防接种质量的关键[8]。我院自2011年开展多举措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预防接种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通过采取“家长学堂”、 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等多种健康教育模式可以让家长对接种疫苗有了正确认知,还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主动性,既保障了儿童的权利,也有效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每天按时对[8月龄+7天]MV应种未种儿童进行电话联系的方式温馨提醒,通过与家长的信息互通,了解未种原因,及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说明接种MV对儿童免受麻疹侵袭的重要性,并尽早安排补种,由于干预及时和信息互通,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弥补了原来我们采取的每月一次集中对MV应种未种儿童家长发送手机短信通知,由于时效性不强且与家长没有信息互通,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综上所述,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初免接种及时率,同时也因健康教育扎实,各项护理措施到位,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军,张璟,宋烨,等.济宁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疾病控制,2010,14(3):247.

[2] 孙叶芸,刘美兰,昌文玲.麻疹疫苗接种全程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118.

[3] 何艳.儿童预防接种的系统性护理干预体会[J].医学信息,2012,25(7):193.

[4] 黄秀敏,刘丽琳,陈佩,等.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疾病监测,2011,26(10):817.

[5] 耿晓冬.舟山市定海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五种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2):169—172.

[6] 胡昱,戚小华,陈雅萍,等.儿童麻疹疫苗初免及时率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8):7—10.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6篇

该中心是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青岛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青岛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崂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人口24万。

最初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设计

这个中心最初是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设计的,地上6层,地下1层。一层、二层为门诊,三层为普外科病房,四层为产科病房,五层为内科病房,六层为行政办公用房。负一层为设备机房、供应室。院区设停车位460个。

由于2007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院开业,造成区内及附近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再加上国家医改项目的推动,崂山区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不办医院,遂将其改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于2009年8月试营业,10月正式开诊。

今年完成了流程再造

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该中心申请区政府投入100万元,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进行了流程再造,主要内容是将三楼改造为中医特色门诊,中医理疗门诊、残疾人康复中心;将二楼部分房间打通改为计划生育门诊,妇幼保健、预防保健用房;将一楼原急诊区域改为健康查体中心,落实公共卫生项目中的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查体需要;将原来的120急救区域改为省标准化的预防接种门诊。

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原设计布线、管网、空调系统的重新调整,原医院功能用房由于不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改动较大,经与施工方反复研究论证,改造后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该中心一些业务用房面积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如接种门诊、妇女儿童保健室过于狭小等。

现有科室及设备配置

中心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残疾人康复门诊)、口腔科、妇幼保健科、预防接种门诊等门诊,常年开诊,节假日不休。其中预防接种门诊是全市唯一的“无假日门诊”,方便上班族就诊。中心全科病房设有床位50张,每个房间均配备有线电视、24小时热水和空调、独立卫生间,床位费每日仅8~15元。

中心与青医附院、市立医院建立了合作,青医附院派神经内科、乳腺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儿科、口腔科、B超等10名专家每周到中心坐诊1天,市立医院皮肤病防治院专家每周三上午到中心坐诊。

中心仪器设备先进,配备有意大利产OPERA 1000mA多功能数字胃肠机、芬兰产PLANMED乳腺钼靶机、西门子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德国产KaVo高档牙科综合治疗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脑地形图仪、西门子全自动生化仪、免疫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全套中医理疗仪器等先进仪器设备,为群众提供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肝炎全套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沉等生化、免疫检验项目和X光片、消化道钡餐、腹部彩超、甲状腺彩超、妇科彩超、妇科液基细胞涂片等检查项目。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7篇

1.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省、市疫苗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疫苗接种各项管理工作。把好疫苗质量关,规范进货渠道,加强内部专人管理(张丽莉负责),确保冷链及质量。小学托幼园所群体接种工作上报办公室批准后才能开展。

2.计免专线黄雪、王捍红、张丽莉协助做好“预防接种规范门诊”的申报工作,按要求开展登革热监测,以及日常散居儿童(有户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管理,包括通知、资料报表整理汇总上报。完成7岁以下儿童、周岁内儿童建卡率≥98%、“四苗”全程接种率≥95%,周岁内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95%、及时率≥95%,儿童计免入保率≥98%等指标。

3.由庞健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对每月区疾控反馈的法定传染病名单认真访视,填写传染病访视表,乙类传染病访视率≥95%。协助站长开展指令性疫点处理工作,合格率100%。

4.儿保妇保专线梁可容负责辖区内7间托幼园所的集体儿童系统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以及散居儿童体检、资料报表整理汇总上报。完成婴幼期保健保偿入保率≥95%,儿童系统管理率≥95%,新生儿访视率≥95%的要求。每季举办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科学育儿、常见病防治知识讲座。

5.1)妇保专线李纪梅要求必须加强与街道计生办的沟通联系,争取各社区居委的支持配合,提高外地流动孕妇和随夫孕妇的建卡率、户籍孕妇的早孕(孕13周前)建卡率和重点项目中外街外区产妇访视数,以增加业务收入和完成绩效考核指标,使围产保健建卡率≥95%,,早孕建卡率≥70%,,产后访视率≥95%,早孕期产后期保健保偿入保率≥95%。

2)日常围产建卡、产检、妇女保健门诊中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避孕药具发放和咨询服务,做好原始资料记录。

3)对重点项目中散居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后常见妇科病诊治应积极与计生部门和妇科门诊医生联系,做好资料的搜集记录统计工作。

4)每季举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散居育龄妇女生育调节知识讲座、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每学年举办小学初高中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课。

6.小学专线王捍红继续做好小学生入学计免接种证的验证审核工作,并制定详细9月开学后百白破、乙肝疫苗的群体接种计划。二、医疗护理工作

1.把社区诊断①社区一般状况、②社会人口学诊断、③社区卫生资源诊断、④现有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诊断、⑤慢非传染病流行病学诊断、⑥行为因素诊断)等六大方面的内容,逐步转化为市健康档案的基础资料,并录入罡正社区电脑系统的个人健康档案内(具体按区卫生局统一部署)。由蔡慧敏负责整理社区诊断的资料,并撰写论文。2)组织社区医生学习高血压糖尿病人随访册的填写要求,对病人实施规范化系统管理,并在管理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具体分工为蔡慧敏负责长乐、广雅社区,付绍彬负责协和、环市西苑社区,庞健负责增埗、大岗元社区,杨健负责西湾东、西湾社区。

3.社区肿瘤每半年随访工作由庞健负责。8月将资料上报区疾控。三、康复、为弱势人群提供服务

1.针对近期街道为特困户发放慈爱医疗卡的患者到中心就诊人次增多,中心将组织医务人员(医、护、药)学习有关持慈爱医疗卡就医的用药治疗规定,并积极向街道民政科搜集持卡人的资料,解释相关医疗救治的规定等,开展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贫困人员的医疗救助。

2.在中医科、康复科协助下,积极开展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等中医适宜技术。

3.由付绍彬负责每季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医疗、康复随访工作,要求精神病人检出率≥总人口数6‰,精神病人管理率≥95%。四、健康教育

由蔡慧敏负责健康教育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每年度健康教育的大事记、计划总结、健教处方编写、义诊咨询等全面工作。

1)每季/每学年各专线健教讲座的资料、照片;

2)按医教科安排组织每月两次周二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课。

3)每季更换固定宣传栏内容;

4)社区控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等有关健康教育资料;

5)根据季节特点,举办有关传染病防治的义诊咨询活动,内容主题围绕登革热、肠道传染病等;

6)在中医科协助下宣传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站长:XXX

预防接种门诊周第8篇

干部保健工作是门诊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加速进行,各级首长工作节奏加快,公务繁忙,生活起居无规律,对医疗保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始终把医疗保健安全放在首位,狠抓院前急救的组织、人员、设备和技术“四落实,提高了保健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成立由门诊部主任负总责的保健领导小组,选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从事干部保健工作。在每个医疗点及保健对象家中安装急救呼叫系统。加强与保健对象的感情交流,关注空巢、重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时刻关心爱护他们。

注重从生活上照顾好老干部,除每周2次巡诊外,遇到老干部有特殊情况或生病住院,随时走访及每周前往医院看望住院的老干部。着眼老干部“两高期”需求,坚持“门诊部、体系医院、家庭和自我保健“四位一体”的模式,不断更新充实保健设施器材,并配置“车载保健箱”、“便携式保健盒”预防出差在外,突发急症。根据夏季防疫工作需要,为机关干部、战士、职工上门发放灭蚊蝇药、防暑药品、电子灭蚊拍,定期组织人员对生活垃圾箱、机关干部午休房、首长宿舍院喷撒灭蚊蝇药物;组织炊事人员宣讲防食物中毒常识、进行健康查体并发放饮食行业上岗证等。

2狠抓规范管理,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能力

2.1建立规范的保障规章制度医疗保健工作无小事。针对保健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责任大的特点,门诊部制订和完善一系列适合首长保健和机关保障的规章制度,狠抓了巡诊,会诊,伴随保障,请示汇报,入出院接送,值班,交接班等制度的落实,严格保健工作流程,全方位有力保障了保健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2.2扎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新形势下医疗保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对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是派出去,派人到军区总医院、省立医院、齐鲁医院、西南医院、西京医院等多所军内外医院进修学习,组织参加军区及地方组织的学习班。二是请进来,请上级医院专家到门诊部授课,讲授急、危、重病的救治技术和方法,特别是进行院前急救指导。三是多次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岗位练兵,以提高门诊部的急诊急救能力。

2.3改善医疗保健条件对硬件设施进行了较大的投入,有效地改善了就医环境和诊疗条件,方便了保健对象就医。门诊部药品保障在总部规定的范围之外另增加117种,机关干部家属基本达到了病情所需不受限制。

3坚持防治结合,积极开展个体化医疗保健

3.1严格落实体检制度把每年的健康体检作为预防的第一道“关口”,坚持全面体检和重点复查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方案。干部体检率98%,保健对象体检率100%。

3.2注重保健对象的健康管理在日常保健工作中,为每一个保健对象建立了电子档案。对重点保健及部分特殊服务对象,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可能出现的危重情况,制订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抢救预案。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实施追踪监测,定期邀请军内外专家到门诊部会诊、指导、授课,力争做到早期排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和工作准备,提前采取预防干预措施,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