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08:55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优先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生活业,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寻求服务业新的增长点,适应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形成与工业协调并进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把市打造成为全盟文化信息中心、全盟生产生活物资的批发和配送中心、全盟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消费中心和全盟企业集团的总部基地。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年推进服务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全市推进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5个专项工作推进组。

(一)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工作人员:由发改局内部调剂。

工作任务:完善服务业发展措施和目标任务,组织编制第三产业发展规划。2月底前制定完成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60条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对服务业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做好服务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准确及时的掌握发展动态,每季度向领导小组汇报1次服务业运行情况,每半年撰写一次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提出推进工作的建议。督促各专项推进组开展工作,积极做好协调联系和信息反馈,协调解决在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规划设计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人员:从规划局、市政勘察设计院抽调。

工作任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编制完成生产生活物流园区、交通运输物流园区、中小企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和改造察哈尔大街民族餐饮街外观设计,提交相关会议研究审定。

工作步骤:2月中旬前完成新区生产生活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3月中旬前完成交通运输物流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3月底前完成中小企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4月12日前完成改造察哈尔大街民族餐饮街外观设计。

(三)商贸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人员:从商务局、旅游局抽调。

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商贸流通工作的综合协调,加强对商业企业、个体户的分类指导,定期监测分析商贸流通市场运行态势。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措施,培育精品特色商业街,积极发展超市、餐饮和连锁经营、品牌专卖等,推进高档次的星级酒店建设,加快促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变。协调推进年商贸流通重点项目,认真做好项目跟踪服务。

工作步骤:

1、2月底前制定完成年推进商贸流通工作计划,研究提出商贸流通综合协调措施和办法,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审定。每季度上报1次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定期、不定期通过信息、签报等形式专项反馈。

2、3月初完成重点培育商业街的调研,对额尔敦路、察哈尔大街民族餐饮街、新区和锡林大街汽车销售区的经营户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掌握经营情况,建档立卡,跟踪服务,实行名册管理。3月中旬制定培育精品特色商业街工作专项实施方案,重点在商业街产业布局、功能完善、服务优化等方面提供指导,突出培育示范典型,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培育特色商业街工作。月12日前完成察哈尔大街民族特色餐饮街的测量、临街外立面穿衣戴帽工程效果图设计等,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组织开展宣传告知工作,做到商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4月中旬开工建设察哈尔大街民族特色餐饮街外立面穿衣戴帽工程,确保6月底前完工。

3、加快推进呼市润宇建材家具城建设,3月10日前完成地勘,3月20日前确定工程施工设计,4月15日前开工建设,确保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和办公场所建设。8月底锡林郭勒元和大酒店投入使用。10月底前完成那日格朗旅游度假大酒店、地矿大厦和吉泰大酒店的主体工程。协调重型机械商业城项目业主尽早开工建设,确保10月底前建成运营。年内确保利丰汽车行投入使用,促成小商品批发城建设和国美电器落户我市。

4、积极扶持外贸中小企业,培育通力锗业、小肥羊肉业、金鑫工程机械和安通经贸等出口企业,支持发展肉食品加工、服装制品、绒毛制品和民族特色产品行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促进企业出口创汇,确保年内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50万美元。重点跟踪服务协鑫集团、华润集团等投资超亿元的外资企业,争取年内直接利用外商投资突破5000万美元。

(四)物流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人员:从交通局、商务局抽调。

工作任务:积极发展物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重点推进新区生产生活物流园区、交通运输物流园区和海鑫物流项目建设,科学合理确定园区功能定位,超前谋划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工作步骤:

1、2月底前制定年推进运输物流业发展工作计划。

2、3月底前编制完成新区生产生活物流园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取项目批复立项等相关支持性文件。4月底前协助建设单位完成征地工作。5月1日开工建设。10月30日前完成全部砼路面铺设,完成当年开工的全部土建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安装。年6月底前完善各项附属工程建设,具备从事经营活动和正常运行的其它必备条件,进行招商宣传和运作。年7月开始经营。

3、分两期建设交通运输物流园区,3月底前做好项目用地的勘察设计,编制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取项目批复立项等相关支持性文件。4月中旬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0月底前完成项目场地平整,达到“三通一平”的条件,完成物流信息中心、停车场、住宿餐饮区的主体工程。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

4、海鑫物流项目。4月中旬开始实施场地硬化、绿化和部分仓储库建设,确保年内全部竣工。

(五)市场建设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改造提升现有专业市场,新建宝力根街道办事处农贸市场、团结队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和煤炭市场,努力实现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建立市场联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检查行动,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市场服务水平。

工作步骤:

1、2月底前编制完成畜产品交易市场功能布局调整专项方案,完善服务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划分功能区,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3月初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到位,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修编完成畜产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定后实行。3月中旬做好宣传引导,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宣传单发放、张贴通告等宣传告知工作。4月初正式运营畜产品、粮油、蔬菜、水果等多种农畜产品的交易,尽早实现繁荣活跃。4月底前完成信息员队伍建设,在每个苏木镇场、每个嘎查都确定1位兼职信息员,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每日定时报送畜产品出售等相关信息,安装电子交易系统,打造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平台。

2、2月底前完成对109农贸市场、二中农贸市场、南统建农贸市场的调研工作,研究制定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工作方案,提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办法。3月底前完成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积极协调市场业主投资改造,提供一些资金和政策扶持,统筹实施改造工程,确保年内完成现有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其中,109农贸市场改造,主要对临街房屋进行全面修缮,更新广告牌匾,实施排水、雨水管道等配套设施工程,安装统一柜台和顶棚,力争建成全封闭式的交易大厅;二中农贸市场改造,主要对市场内商业用房进行改造,建设二层商铺,全面修缮市场内房屋,维修给排水、雨水、供热管道,安装统一的柜台和顶棚;南统建农贸市场改造,主要对市场内店铺进行粉刷,更新广告牌匾,完善给排水、雨水管道。

3、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抓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正确合理选址,提供政策扶持,尽早开工建设宝力根街道办事处农贸市场、团结队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和煤炭市场等4个专业市场,争取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协调饲草料交易市场、农牧机械交易中心业主,采取合作经营等有效措施,尽快繁荣活跃。

4、由城管局牵头,工商、税务、卫生、商务、农牧等部门配合,每季度开展1次大型联合检查专项行动,把每个摊位每个店铺的基本情况都要建档立卡,在卫生、检疫、台帐管理、规范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督促限期整改,限期内仍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依法取缔经营资格。

(六)新型服务业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工作人员:

工作任务:积极做好引进金融机构工作。围绕社区服务、信息咨询、建筑工程评估、会计事务等行业谋划项目,发展社区物业、家政、健身娱乐等消费业。

工作步骤:

1、由财政局负责,与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广泛接洽,积极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的办公场所,年内引进2—3家新的金融机构,超前谋划地方商业银行筹建工作。由建设局、财政局负责,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年内引进1—2家高资质的建筑工程评估和会计事务机构。

2、由建设局负责,要求新建住宅小区配备专业的物业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严格把关,督促检查,确保今后所有新建住宅小区都达到物业管理相关要求,否则一律不予办理房产证。

三、有关要求

(一)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服从领导小组指挥,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转变观念,强化责任,加强协同配合,做好部门之间的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把每项工作都落实责任人,安排专人负责专项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综合办公室和各专项工作推进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本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各自分担的工作任务,在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10日内制定更加详细系统的专项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时间表,报送到综合办公室(市发改局)。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基层就业;西部计划;志愿者

一、引言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将东部大学生输送到西部基层进行志愿服务。而服务期结束后,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让部分志愿者产生迷茫,就业前景不明朗也会令有意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踌躇不已。本文以东华大学西部志愿者为例,通过访谈调研,找到他们在“基层就业之路”上的困难和困惑,分析其优劣势,探讨影响和制约学生职业生涯路径的因素,寻求解决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基层就业”。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此课题以东华大学08-1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人物访谈。项目组成员遍历重庆和云南七个区县,深入基层进行人物专访。共访谈了11位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的校友,男女比例6:5。

(2)调查问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职业发展路径”调研问卷,共发放50份,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92%。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对东华大学往届西部志愿者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本课题对“基层就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具体如下:

在“你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一题中,“现实与理想有较大差距,内心感到困惑”占36%,位列第一;“专业不对口,难以发挥专业特长”占36%,位列第二。在“大学期间你是否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一题中,67.3%的学生表示“会在毕业前进行规划,与长辈、朋友讨论”;16.2%的学生“毕业后开始规划”;仅有12.7%的学生“有明确规划,并且向就业中心老师进行了咨询”。在“影响本科生招募比例因素”一题中,选择“毕业生不愿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工作”的比例最高,占35.9%;“宣传动员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位列第二,占28.2%。在“还有哪些政策需要完善”一题中,“积极争取地方领导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为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基层创建良好环境”以43%位列第一;“调整志愿者补贴”的呼声也很高,占30.8%。

在“你对西部计划实施的总体评价”一题中,“有效地整合吸纳了社会资源”占24.2%;“有利于人才支边、智力扶贫”占22%;“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占19.7%,位列前三。在“服务期结束后的工作规划”一题中,“返回家乡就业”占比最高,为45.5%;“留在服务地工作”、“续约”并列第二,“升学深造”仅占9%。

综上,学生在读期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再者,志愿者对服务期满后的何去何从充满迷茫。

四、人物访谈结果分析

我们对往届志愿者中的代表性个例进行深度访谈,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志愿服务期作为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可以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锻炼待人处事方法,同时远离大城市的浮躁、沉淀调整自己。

第二,安排调配时尽量让原籍学生服务家乡,可以更顺利地融入到当地志愿服务中去,同时基层工作可以让有意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志愿者提前打下基础。

第三,计划服务期满后在私企、外企择业的学生要多加斟酌。某些公司不承认这段志愿者工作经验,届时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还要承担年龄成本。

第四,部分大学生将志愿服务看成游山玩水的机会,作风不正,给接收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造成当地居民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误解和歧视。

五、存在问题分析及可行性建议

1、加大西部计划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

在调查和采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于西部计划鲜有耳闻。学校的通知下发时间较晚,大多数大学生也是临到毕业才通过辅导员获悉这方面信息。西部计划的宣传不应仅局限于毕业生,应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宣传,早期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到西部去,意味着生活环境相对较为艰苦,导致自发性的志愿者较少,那么就需要外界去鼓动他们。此外,提早宣传能够让大学生提早规划自己的人生,除考研、就业、出国外,参与西部志愿者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2、加大当地政府对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一些志愿者由于对于服务地气候环境等的不适应,在服务期遇到许多问题,如对于当地艰苦环境的水土不服、志愿者的医疗保障有待提高、开展群众活动时出现语言不通的困扰等。此外,部分基层领导对志愿者缺乏重视和尊重,带有“可有可无,多一个人打杂”的态度,对于志愿者提高工作质量具有消极影响,同时也没有充分发挥志愿者高素质的优势。

3、提高社会和群众对于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的认可度

做志愿服务,自己认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人,获得社会认可也是十分重要的。外界的评价对于青年人的个人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导向。通过采访志愿者和当地组织,我们得知西部志愿者尤其是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志愿者数量远远不够。如果能提高西部志愿者的社会认可度,让西部志愿者更受尊重,则可增加报名人数,在选拔中提升志愿者群体整体的素质能力。

4、学校应加强对于志愿者服务期满后的相关“就业服务”与支持

在就业问题上,多数受访者只有笼统目标,并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应将毕业生“后职业”发展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划,提供维护、回访等服务,为这些服务期满的基层就业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路径和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从而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更好开展。

5、广泛了解受助者的真正需求,做到“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对志愿者的需求不同,当地有关部门可进行岗位缺口调查,对所需专业的西部志愿者进行统计,下发至各高校,这样一来,应届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服务地区,最后到当地相关部门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大学生的才能发挥到服务工作当中去,并能够同志愿者未来职业更好的接轨,有助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对于受助者也会得到更加专业的帮助。

六、结语

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给基层单位带去先进技术、充足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要积极探索基层就业渠道,完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政策,促进西部计划的实施开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莹.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及其发展路径选择[A].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25-26.

[2] 张清芳.服务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4(2)123-124.

[3] 史永江,邢克智,张静芳.浅析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2)84-85.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 科研生产 信息化 数据

科研生产管理主要围项目和产品展开,产品研制、定型、转产、小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售后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是非常严谨的科学管理过程。我们按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和数据共享资源,通过流程优化、规范化的管理,实现工作效率、效益的提高,从传统经验式管理模式向现代科学管理模式进行转变。

1 应用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1.1 建立全企业范围内有效的信息网络

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网络,促进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使用和维护工作,使有关决策人员能够有效地掌握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保证企业能够对市场等方面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馈,提供辅助决策,以缩短决策周期。

1.2 加强产品技术状态的管理

在产品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过程中,自行研发、设备外购、器材采购、结构加工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通过各个阶段的管理,完整记录产品的组成、技术变更、设计改进、工艺过程等保留原始的数据,整个技术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3 加强过程控制

在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严格采用规范的作业过程,整个管理过程都已被程序化,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1.4 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可以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对物资的采购和存储进行合理的管理,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加大库存管理和仓库管理的力度,减少库存积压物资,提高仓库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的目的。

1.5 全寿命周期管理

信息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编码问题,每样产品都有独立的身份,从而实现对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交付后的产品状态的管理,实现对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

2 科研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实现分析

根据产品的制造的特点和要求,遵循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我们按照科研、生产、售后三个进程分析,其中研制部分重点控制成果,即以数据管理为主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生产部分重点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控制整个加工生产过程,包括:(1)计划管理子系统、(2)生产管理子系统、(3)库存管理子系统、(4)采购管理子系统、(5)合同管理子系统、(6)质量服务管理子系统、(7)财务管理子系统;售后服务以用户需求和主动服务为任务源头为主:包括售后服务管理系统。三个系统互为接口共同完成科研生产售后的全过程管理,辅助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2.1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科研生产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的应用系统。主要内容是产品信息,重点是为用户建立一个既能支持产品开发、生产和维护的全过程,又能支持不断创新的产品信息平台,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建立企业集中的数字产品数据库,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该系统是对产品研制设计过程数据的全过程管理,是产品的基础数据。

2.2 计划管理系统

计划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主生产计划(MPS)和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生成。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中小制造企业ERP环境下。生产管理系统研究有效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该系统首先根据企业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等相关信息制定初步的MPS文件,然后依据财务、设备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粗能力平衡(RCP),提出MPS方案,再依据BOM表及库存信息制定出物料需求计划(MRP),而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否可以执行,是否能最终保证生产计划的切实可行,必须通过运行能力需求计划(CRP),平衡各工序的能力与负荷。

2.3 生产管理子系统

生产管理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同时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的自动连接,也使得生产流程能够前后连贯地进行,而不会出现生产节,耽误交货时间。生产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依据计划管理子系统生成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进行产品的工艺设计、开发、应用和生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对车间生产进行调度和管理。生产管理部门依据产品的相关信息生成BOM表,传输给计划管理部门,然后依据计划部门生成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同时与设备管理部门联机,发出设备维修请求;与销售管理、质量服务部门联合提品完工进度等相关信息,完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生产管理部门同时也要进行生产数据管理、应用和共享,对车间实施准确、实时、高效的生产调度和管理。

2.4 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子系统负责管理成品仓库和原材料仓库,库存设置记录仓库编排与分区情况。根据采购部门下达的订购任务和生产部门下达的齐套任务,进行出入库操作,以“入库单"和“出库单”以流水账形式记录每次成品与原材料的出入库操作,出入库单据审核后,相应物料数量信息由存储过程对库存状况信息进行修改;并定期提醒采购部门进行物料补充。同时进行出入库齐套管理,定期的库存盘点操作对库存物料进行质量与数量的核查工作,根据盘点单记录的盈亏数量和报废单记录的报废数量自动生成库存调整单,以修改库存状况信息。该子系统处理的单据包括齐套单、入库单、出库单、盘点单、报废单和调整单等。

2.5 采购管理子系统

采购管理是对采购业务过程进行组织、实施与控制的管理过程。首先采购部门根据计划部门的物料需求计划及库存子系统生成的物料需求(订货点控制、订货周期控制生成的请购计划)来生成采购计划,并综合考虑物料的订货批量、采购提前期、库存量和运输方式以及计划外的物料申请,进行系统自动物料合并,也可以人工干预和修改;之后以落实的采购订单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价格,同时财务部门根据生成的采购计划对用款计划进行确认,之后将信息反馈给采购部门;采购人员根据下达的采购订单进行采购并实施订单跟踪;最后采购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完成物料采购的单据结算与各种费用的分摊工作。采购管理涉及的单据包括请购单、采购单、收货单、退货单和付款单等。

2.6 合同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包括收款合同管理系统和付款合同管理系统两大部分。不仅要管理同用户的合同签订,同时还要完成对承制单位的合同管理。该子系统主要负责企业产品的销售与相关业务的管理和操作。首先要对用户订购合同进行管理,对用户信息、合同金额、产品数量等信息进行审查以确认订单,然后将用户订单连同销售计划文件,市场销售预测文件传给计划决策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用于生成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等文件。

2.7 质量管理子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通用平台,主要为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完善的质量管理环境,确保质量信息相关数据真实可靠,信息传递渠道通畅,便于进行收集、汇总、统计、分析和利用,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质量管理系统已产品为主线,贯穿整个研制、生产、加工、采购等,是整个科研生产的核心部分。该系统需要满足:质量体系审核、故障处理、不合格审理、用户满意度分析、合格供方评价、供方管理、过程检验、质量检验等需要,支持诸如此采购、加工、研制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数据进行分析,产生相应报表或图标。

2.8 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售后服务管理系统是产品交付用户后的全过程管理通用平台,主要为产品售后服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和过程控制,分为产品档案管理、售后服务需求信息管理、售后服务任务管理、售后服务成本管理、故障维修归零管理、查询统计。该系统提品信息的增删、修改,可对产品档案历史信息进行回溯;对售后服务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售后服务任务策划、售后服务任务执行与跟踪、售后服务闭环等。售后服务成本管理对售后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经费进行管理,实现经费开支单的拟制与审核功能。故障维修归零管理对包含故障维修的售后服务任务进行故障归零,包括故障维修任务单的拟制与审批、故障维修记录拟制、故障维修验收单拟制。

3 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通过对科研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科研生产提供详细的信息数据,建立了巨量数据库;数据的可视化和实时性保证了管理的高效和真实性,企业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过程管理。(2)更利于产品的“三化六性”设计。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利用,设计部门根据售后信息和质量信息,更加能够掌握产品。(3)实现实时性管理。企业及时掌握各类信息,能够迅速对生产计划、产品质量、成本信息,企业的运行进行实施调整;(4)加强对市场的掌握。通过对售后服务数据机市场反馈数据的分析,企业及时掌握了市场需求信息和产品信息,使企业第一时间能够获得市场信息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4 结语

科研生产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是企业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技术手段。企业必须将各项工作制度化和流程化,理清管理需求才能够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4篇

1.1原来的物资供应中心组织结构

在2012年以前,贵阳供电局的物资部门为物资供应中心,是科级车间,按工作分工分为3个班组,计划采购班、保管班、综合班。计划采购班负责全局所有各类所需物资的采购工作,包括签订合同、催运催交、支付货款、供应商管理、工程结算及所有环节中的协调工作;保管班负责物资保管、物资出入库管理和人库检验等工作;综合班负责生产外的其他工作管理。这样的工作分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不足的一面,工作重心过于集中、工作权重过于偏移、个别班组工作任务过重、其他班组重视不够等等问题不断涌现。

1.2 目前责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组织机构

2012年贵阳供电局将原来的物资供应中心更名为物流服务中心,升级为处级部门,成立了四个科室:计划采购科、履约品控科、物流配送科、综合科,并将整个物资管理工作划分到了4个科室,每个科室都有负责相关的物资管理工作,不再是一个科室全权负责到底,新的分工带来了新的面貌D.

1.3 贵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职责

地市级供电局的物资部门,是本单位物资管理的归口职能部门和物流服务部门,其中计划采购科的职能是:

(1) 对一、二级物资,负责配合实施物资集中采购工作计划;负责本单位物资需求预测计划的管理、上报以及需求计划的汇总、组织审查和上报工作;负责审核县区级供电企业报送的物资需求计划和资金计划,汇总并上报;负责实施本单位和所属县区级供电企业物资利库需求计划的调拨工作;负责制定本单位物资采购资金计划,并上报;负责统计、分析物资采购供应信息;负责签订合同及完成审定流程后交与履约品控科。

(2) 非一、二级物资,单项物资金额在5万元及以上的负责物资合同和履约管理,货款支付;负责实施本单位和所属县区级供电企业物资利库的调拨工作;负责物资品质控制和监造管理以及配合公司有关抽检、监造工作。单项物资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负责参照省公司零星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1.4 省公司对贵阳供电局需求计划管理的要求

贵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计划采购科的需求计划管理严格按照省公司管理办法执行。

(1) 遵循“加强预测、提前介人、分级管理、准确需求”的原则。

(2) 物资分为项目物资(包括基建工程、大修技改工程)与非项目物资(包括备品备件、应急物资、低值易耗品、工器具、应急物资等)两大类。

(3) 项目物资:采取及时管理办法(JIT),按照把握项目进度流程管理,以零库存、实现供应链战略综合效益最大为目的,订货要求准确需求和准确采购’采取供应商直送为主,干线运输的配送策略。

(4) 非项目物资:采取材料需求计划(MRP),按照净需求计算流程管理,要求保持一定库存,定额配置、动态补充,追求效率优先原则,采取自取、物资部门或第三方物流配送,配置急救包和应急配送等策略。

(5) 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是指对物资需求计划的预测、编制、审批、执行、检查等全过程的管理,具体执行《贵州电网公司物资计划管理实施细则》。

1.5 省公司对责阳供电局物资采购管理的要求贵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计划采购科的物资采购管理严格按照省公司管理办法执行。

(1) 各级采购活动,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2) 局物资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和分级管理,执行贵州电网公司统一的采购策略、采购标准、工作流程、采购平台管理,提高设备质量和采购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南方电网公司一级采购目录及贵州电网公司二级采购目录以外的物资,由贵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计划采购科负责依据贵阳供电局招标中心下达的中标结果组织采购。

(3) 基于不同的物资需求特性制订不同的采购方案。

2.工作取得的成效及亮点

2.1重组机构、专业分工、强化管理

全新的分工,强调了需求计划管理的重要性,让计划采购科从繁冗的低水平具体事务和日复一日的简单操作中解脱出来,调整工作重心,强化过去忽视了的管理控制,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物资需求规律和供应市场形势,改变原来对供应商缺乏深人了解及对合同执行过程缺乏有力控制等方面的力不从心,即强化了需求分析、市场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和过程控制等专业化管理职能;二是打破了物资采购的核心权力过分集中于一个科室(岗位),改变了采购工作质量和水平完全依赖于个体觉悟和能力高低的状况。

2.2改变工作重心,加强需求管理

贵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计划采购科改变工作重心,加强需求管理,努力配合网公司和省公司的集中统一采购工作。通过对需求计划的加强管理,截至2013年低,贵阳供电局需求计划准确率已达到99%,离需求计划准确率100%的目标值不远,但仍有一段距离,需进一步提高需求计划申报准确率。

2.3 构建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体制

随着网公司、省公司的集中统一采购体制的不断实施和完善,体现出了集中统一采购的优越性,在实施的过程中,能有效的缩减供应商数量,供应商的保供能力明显增强,为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贵阳供电局在对局自主采购的这类物资也实行了集中统一采购管理体制和分级管理,同样体现出了集中统一采购的优越性,提髙了贵阳供电局对供应商的管理。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 贵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计划采购科的全体科员要统一思想,接受先进理念,摈弃传统观念,改变工作重心,努力在《贵阳供电局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实施阶段”要求的时间里学习、理解、接受这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推进、优化、创新这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快速使贵阳供电局的采购管理工作由业务操作型向管理控制型转变。

(2) 贵阳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计划采购科现在的重点工作是管理控制,工作的重心是物资需求计划管理,而不再是采购,主要是物资需求研究,供应市场分析,是对物资需求计划的管理控制,这些方面在过去是被严重忽视的薄弱环节。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5篇

青岛“生物谷计划”是指:在国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鼓励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背景下,依托青岛独特的海洋生物科技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在青岛高新区政府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建设“青岛海洋生物科技园”的基础上,与多个部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合作,借鉴世界生物科技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青岛东部山谷中进行专业规划,引导社会资金大规模跟进,实施技术与企业孵化并举,聚集大批生物与医药企业,建设青岛生物谷产业区。

青岛“生物谷计划”的基本宗旨是:以发展现代生物工程产业群为目的,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和成果,努力建设卓有成效的创新服务与创业孵化体系,争取在10年内初步形成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高地。具体目标是:(1)2001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30家以上;(2)2003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完善,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争取1家以上企业股票上市;(3)2005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争取有5家以上公司股票上市,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

青岛生物谷的主要开发方向有:基因与遗传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及天然药物开发、纳米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农业生物工程。

2、生物谷建设现状评价

2.1评价目的与依据

青岛生物谷评价目的在于总结“青岛生物谷”及其实施的经验和不足,为青岛生物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青岛生物谷评价的基本依据是:(1)“青岛生物谷计划”方案及实施现状;(2)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3)国际、国内生物科技园建设的经验。

2.2青岛生物谷定位

自身发展定位。从引进在孵企业、项目数量方面评价,2001年底基本达到预期计划目标;整体发展现状与预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对比定位。国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也相对完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成熟的生物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

国内对比定位。国内长春、上海等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趋于完整,其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孵化或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众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多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工业园84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园区乃至本市的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国内北京、广州等地起步相对较晚,但其规划起点高,设计发展规模大,所依据的优势条件明显(北京依托众多部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信息机构,加之其国际、国内信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充沛;广州具有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其发展不容忽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众多生物谷(或基因谷、药谷)的发展计划起步晚,但都有各自的资源(生物物种、医药原料、生态环境等)优势,其专业化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相对强的竞争能力,应当引起重视。

高新区产业体系定位。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高新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根据初步调查,本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31家,资产及产值规模远小于电子类产业,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研发等联系也十分有限。

2.3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辩识

2.3.1国际环境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共同体等为代表)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行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生产与营销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成熟,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是21世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其核心技术得到国家、企业等大力扶植和资助。对青岛生物谷建设的有利影响表现为:(1)为青岛生物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象;(2)应当成为青岛生物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生物医药产品更为容易地进入中国,国际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也参与国内竞争,为青岛生物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际技术成果和产品得到严格的产权保护,加入WTO意味着必须遵循国际技术贸易规范,获取先进技术将面临更大挑战。

2.3.2国内环境

加入WTO后促使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政策法规改革,同时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以及对于海洋产业的重视,对于青岛发展以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特色的生物谷十分有利;国内已经或正在建设几十个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称基因谷、药谷、生物制药园、生物岛、生物城、生物带、生物谷),造成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激烈竞争,对于青岛生物谷建设造成不利的国内竞争环境。

2.3.3青岛市环境

优势因素(按重要程度大小排序):(1)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主办城市:有利于迅速提高青岛市国际形象与地位,为吸引高技术产业提供良机;(2)国家海洋科技(含海洋生物科技)基地;全国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生物谷技术、人才源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部级疗养、康复基地:为生物医药产品应用、临床试验提供基础;(4)优越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级人力居住和创业;(5)国家知名企业集群: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及国际知名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和名牌延伸的优越条件;(5)区位优势:拥有海、陆、空交通运输优势;

不利因素:(1)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数量、知名度等都相对较小;(2)青岛市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偏低;(3)生物医药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4)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小企业)不发育;(5)咨询、中介、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2.4青岛生物谷基本结构分析

2.4.1深层结构分析

生物谷建设的文化理念。主要生物谷计划提出的理念主要包括:“集聚人才、集中成果、集成技术、集结资金、集散信息”的创业平台;让学家由“科学人”变成“产业人”,再成为“自由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创业留人;政府就是“服务”。提出创建的生物谷文化包括:挑战自我,创业报国;经营自我,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瞄准市场,走向国际;长远规划,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人才战略,资本运营。在理念上的概括中,注意强调要素的集聚和塑造以人为本的创业环境,而对企业、产品和人才的国际化竞争与交流等理念强调不足。对文化的概括则缺乏精炼性,难以进行宣传和贯彻。

生物谷制度建设。生物谷计划提出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遵循国际规范和通行惯例,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规律办事政府参与不参股,支持不包办,(宏观)协调不强制,(微观)服务不干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企业化科研机构高效率、大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创业的文化氛围,靠创业留人的机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对于政府对生物谷计划实施的国际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强调不足;对于生物谷计划实施的企业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强调不明显。

2.4.2组织结构分析

资源整合体系。(1)技术源头整合。建立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但同国际、国内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连接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谷现今同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机构的联系尚比较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战略联盟或合作伙伴,使得技术源头的稳定性、竞争力不强。(2)人才源头整合。青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高级人才培育尚显不足;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吸引和联合培养野味内入正规渠道。(3)资金源头整合。生物谷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风险资金引进、利用与退出机制,而现在生物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建设相对欠缺;随着国家加入WTO后对国际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开放,青岛对于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资金源头缺乏对前景好的项目的有效、及时投入,职业化的相关咨询、中介服务机构比较缺乏。

技术及企业孵化体系。(1)应强化对被孵化企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不仅包括物业、办公等服务,而更应该建立专业化服务分支机构,强调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人才流动、质量评价、资金运作等功能;(2)促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建立学会及企业协会;(3)建立与国际、国内相关生物技术孵化器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生产体系。(1)生产基地发展空间有限,基地建设落后于孵化器的建设;(2)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尤其世界500强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国知名医药企业)建立独立生产、研究开发机构(分支)比较缺乏;(3)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体系的建于本区发展有限空间形成一定矛盾。

管理与服务体系。现在尚处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主的时期,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与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生物谷自身应企业化自主管理也处于初步阶段。服务体系的生物企业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运作方式应该企业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

2.5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分析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机制和外部市场开拓机制更多地具有自发的性质,对国际要素吸引和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的良性机制尚待加强。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处于建设之中,而建设初期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

2.6青岛生物谷发展判断

发展阶段。青岛生物谷处于发展的初期,其特征为:(1)具有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2)生物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处于聚集阶段;(3)生物谷孵化、服务机构正在完善,产业化基地初步确定;(4)生物技术企业、产品尚未正式产出,国际、国内影响尚不明显。

发展途径。青岛生物谷发展初期的途径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旨在培育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3、存在问题总结

3.1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问题

青岛生物谷的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具有超前发展的优势,需要其走后发创新和超越式发展的道路;青岛市的诸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如名牌企业的延伸与投入,疗养与医疗机构的纳入,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申奥城市的影响,会展经济的推动等。

3.2青岛生物谷深层结构问题

青岛生物谷文化与理念应如何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管理决策和具体经营中体现出来,是解决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好政府管理、服务与生物谷自主运行的关系,是当前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3青岛生物谷组织结构问题

青岛海洋(生物)科技优势明显,而生物医药产业不发达,造成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和生物医药生产等三个环节的不协调,可能会使孵化企业将来面临缺乏下游生产企业的问题。对技术、资金、人才的整合,尚处于相对自发的阶段,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对优势资源的激烈竞争,生物谷服务体系(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机构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和强化。对成熟企业、机构的整体(分支)引进不足,使孵化企业的产业化面临问题。

3.4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问题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外部市场开拓、外部环境适应机制的建设需要提高到战略层次;青岛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应通过组织建设来加强。

4、对策与建议

4.1青岛生物谷自身发展对策

建立协调生物谷计划整体运行的企业化组织机构,对各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与组合,使其具备相应功能,以保证生物谷计划的成功实施;健全各资源整合机构和团队,加紧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强化与技术源头的联系的分支机构;加紧建设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投入中介机构;建设专业化的青岛生物谷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增加网站的专业化信息交流与技术、人才、产品交易内容;加强对被孵化企业的跟踪服务,强化相互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建立相应专业协会与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协助引进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与国际、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4.2青岛高新区应采取的对策

继续大力支持“青岛生物谷计划”,在扶植方式上体现规范化管理的特征,按WTO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改革政府管理生物谷的政策与具体方式;支持和协助筹建生物技术产业孵化与创新服务体系(孵化、中介、咨询、融资、物业等),促进其按企业化运作;积极支持和促进生物谷建设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

4.3对青岛市政府的几点建议

将“生物谷计划”当作青岛新世纪初期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战略,予以全方位支持,结合青岛优势企业和知名活动(会展、节庆)进行宣传和推介;积极协调与“生物计划”有关的地方及驻青单位企业、机构,使生物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结合申办奥运会成功,积极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生产与生活设施的投资建设,为“生物谷计划”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2001中国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38.

[2] Liu Shuguang,Chen Cai.Progress of regional economicgeography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J].The Journal ofChinese Geography.1999,8(3):257-263.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6篇

1.建设工程材料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建设工程领域,精细化管理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澳大利亚Jennings房屋建筑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比实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下节约建筑材料库存90%,施工人员减少了50%,利润增加了20%,效果极为显著。美国建筑工业协会CII也在研究报告中推荐了这种科学的建设工程管理方法。我国的一些企业也认识到了科学管理方法的优越性,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也推行了这种管理模式,如中铁二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就颁布实施了《项目部物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等。根据统计,建设工程的材料费用占据了工程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建设工程材料的管理既可以充分保障施工进度需求、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也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施工企业利润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如果建设工程材料的管理不善,将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成本目标与进度目标等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企业效益滑坡、工程项目亏本,直接危害了企业的信誉和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建设工程企业在工程材料管理上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工程项目的需要,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所在,精细化管理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2.建设工程材料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2.1成立建设工程材料管理组织、开展材料的市场调研。建设工程施工企业需高度重视材料的管理,根据施工需求成立相应的材料管理组织。不仅在总公司要有材料管理部,在施工工程项目部也应该成立材料管理科,而且在工作队也需安排专人担任材料员,负责材料的管理。要对各级材料管理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使之了解、掌握精细化管理理论和具体方法,强调各人互相配合、协调,共同对建设工程材料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材料的市场调研,掌握当地及外地材料的生产、供应、价格、运输方式、质量检验部门与检验方式等各类信息,形成调研报告以及工程项目材料物资管理策划书,确保对于材料管理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2认真制定工程材料物资计划。建设工程材料物资计划包括投标过程中的物资计划和开工前的物资计划,它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文件,必须强调材料物资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编制工程材料物资计划的依据有: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材料调研报告、材料物资管理策划书、进度计划和资源管理计划。工程材料物资计划不仅要确定工程材料供应的总量、供应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要确定工程材料各阶段供应的数量、采购方法等。如果可以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就尽量采用招标方法,这有利于降低企业施工成本,提高材料采购的质量以及采购工作的公开透明。

2.3库存决策的科学化。根据精细化管理精神,减少材料库存可以降低企业施工成本,但是同时也需要保证施工的正常需求和特殊情况的施工需要,如抢工期情况下和恶劣天气下的施工需求。进行材料库存决策需从材料供应条件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来开展深入的研究,实施综合分析。

2.4严格材料验收。按照事先制定的材料管理制度,工程材料进场要实行验收手续。材料验收的依据是材料采购合同、质量标准与保证资料等。工程材料验收一般由材料保管人员、材料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参加,需要抽检的必须进行抽检,需要进行试验检验的必须通过监理人员的见证取样后再送检。发现数量不对或者质量不合格的,决不能轻松验收通过,确保入库材料数量准确、质量合格、包装完好、技术资料齐全,单据账目正确。

2.5提高材料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仓库保管制度。依据精细化管理原理,材料管理要为顾客服务。材料仓库保管服务对象就是施工队。当施工队需要使用工程材料时,仓库保管人员应按照保管制度主动配合,根据材料调配单进行发货与交接,交接手续齐备,并努力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剩余材料及时清点,建立账物盘点制度;如果发现工程材料有损坏的或者质量不合格的,应依据报损、报废制度组织人员检验后,方可实行报损或者报废;材料保管要建立仓库值班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责任制,奖勤罚懒,使得建设工程材料管理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二、结语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成本;物流资源

引言

对于企业如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把作业成本法融入到物流成本核算中去。但经过不断实践,发现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成本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不是所有的成本费用都可用作业成本法处理,由于物流成本性态复杂,可能无法从一个流程中抽取简单几个活动概括。由于成本动因太多,核算人员往往可以从一个流程中找出二三十个成本因素,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同时,在作业成本法中,对于成本分配有些武断。(2)该方法必须具备详细的基础资料,带来较高的管理成本费用。(3)该方法没能考虑时间成本,同样的物流流程其作业量可能相当,但花费时间不同,造成库存持有成本、订单响应成本、缺货成本等不同。(4)该方法未能揭示构成物流成本的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有效控制。(5)容易产生消除非增值作业的错误理念及造成成本效益方面的障碍。

针对这些不足,董雅丽,李长坤(2008)提出了基于时间与作业成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与方法;王玖河,孟祥伟(2008)提出基于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周敏(2005)提出基于物流作业流程的企业物流成本计量模型;马天山,穆毅(2005)提出活动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陈茂强(2007)分析了基于战略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S-S-A);喻文华(2008)提出基于物流职能的成本核算,等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弥补了作业成本法的不足,但也未能提出一个完整的物流成本计量模型框架和核算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成本划分方法,以便于物流成本计量和核算。

一、物流服务中心概念

物流服务中心(LogisticsServicesCenter,LSC)的概念是由企业工作中心的概念演变而来,可以将其理解为物流服务单元的统称,它可以被灵活地定义为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服务单元,如仓储、运输、装卸等,或者是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个物流中心等。对于物流服务成本计算来说,物流服务中心是计算直接知识成本与间接知识成本的基础。物流服务中心定义了和物流服务成本相关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以及具体的公式和参数等。

参考李从东教授的相关研究,同时结合物流服务的特点,可以将物流服务中心定义为:

设集合H表示某整个物流企业或部门,若集合Mi(i=1,2,...,n)是H的一个非空子集,其中Mi是物流企业的第i个职能部门或功能等,且满足:

Mi∩Mj=?覫orMiorMj(i,j=1,2,...,n,且i≠j)(式中:?覫代表空集),

M1∪M2∪…∪Mn=H,

则称Mi为一个物流服务中心。

在实际计量过程中,实际划分的物流服务中心需满足下列条件:

Ni∩Nj=?覫(i,j=1,2,...,n,且i≠j)(式中:?覫代表空集),

N1∪N2∪…∪Nn=H.

从成本空间来看,一般来说,物流服务中心的划分应符合三个条件:

1.能够知道各物流服务中心将要发生什么性质的消耗;

2.能够独立计量各物流服务中心的耗费;

3.能够控制并调节各物流服务中心的耗费。

按此标准划分得到的最小单元即为物流服务中心单元(LogisticsServicesCenterCell,LSCC)。它是物流企业服务模型最基本的原子结构单元,集成了部分物流服务资源和组织结构,可以执行在其能力属性集范围内的一些作业实例,并在执行作业实例的过程中产生资源消耗。由定义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或者几个基本物流服务中心的组合仍为一个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单元、物流服务组织及作业的关系如图1所示。

可见,物流服务中心,不仅包含传统物流服务单元/点的意义,还有以下特征:

1.物流服务中心涉及物流机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既包括仓管、运输、装卸、信息处理室等直接成本部门,也包括行政部门、后勤科室等间接成本科室。整个企业可视为由一系列的物流服务中心组合而成。

2.物流服务中心具有层次性,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可由几个子物流服务中心组成。一个物流服务部门可以是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单元,也可以分成几个物流服务中心单元。

3.物流服务中心作为执行物流职能的基本对象,不仅是管理活动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中心,而且也是成本中心、信息中心。

4.通过物流服务中心,使得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对整个系统成本进行优化、协调、控制。

物流服务中心是各种能力单元的统称,也是发生各种成本的实体组织。因此,它主要是计划与控制范畴而不是固定资产或设备管理范畴的概念。物流服务中心也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权变组织,具有区别于仓库、运输等一般组织形式的柔性特征:

首先,物流服务中心划分具有不确定性。在物流机构内部,其划分不仅取决于物流机构的划分、管理需要等因素,不同物流机构及同一物流机构不同时期的划分也各不相同,而且必须随需求以及物流服务提供方式的改变而调整。物流服务中心划分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意味着一种弹性,它可以根据物流机构的经营战略来确立、取消或调整。

其次,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配置具有可调整性。物流服务中心的确立过程实际上是内部资源的配置过程,物流服务中心具有弹性的意义取决于与物流服务中心相关的资源配置是否具有弹性。如果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和消耗不可调整,则其弹性就没有意义。

二、物流服务中心类型及划分

物流服务中心是物流机构运营的活动主体,它对应于物流机构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层次。根据物流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可将物流服务中心划分为企业级与科室级两类物流服务中心。另外根据其服务特点又可将物流服务中心划分为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DirectService-LSC,D-LSC)和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IndirectService-LSC,I-LSC),如图1所示。

D-LSC是指直接与货主接触,为货主直接提供物流服务的单元。它们是物流机构的主体,同时也是物流服务知识生产、转移以及应用的主要发生地,D-LSC内的医务人员的技术及服务水平、设备先进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到物流机构整体的物流服务水平。

I-LSC是指那些不为货主提供直接服务,只能通过D-LSC间接为货主服务的物流服务单元。它们控制本物流服务中心的费用支出,同时其行为对D-LSC的成本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比如,后勤部门是一个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它除了控制本部门的费用支出外,其服务效率也会影响到直接成本支出。

设置D-LSC要充分考虑到设置的原则,能使物流服务中心发挥作用。一般来说,物流服务中心可按服务职能或者物流机构的组织机构来划分,它可以是一台搬运设备、一组功能和费率相同的物流设备、一个仓库或者几个仓库组成的联合仓库管理办公室等。

在基本物流服务中心构建时,其大小既与管理的幅度有关,也与物流服务的类型、过程及特点有关,可以靠经验来设置,但划分时一定要谨慎:一方面要避免基本物流服务中心过小、数量过多,以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要避免基本物流服务中心的活动太多,导致其工作量太大。此外还要考虑到成本计量的方便性与准确性,在保证成本计量准确性的前提下,基本物流服务中心可适当放大。

物流服务过程中每种活动都要在物流服务中心进行。在每个物流服务中心都要发生资源消耗,产生成本。物流服务中心这一概念的提出,使物流机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系统的高度,将物流机构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服务流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三、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分类及成本划分

如果说企业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那么物流服务资源就是物流机构运营过程的各种投入,因此从广义上讲,物流服务资源作为一个概念其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物流机构所有物的实体,如材料、物流设施设备、房屋建筑、人员、资金、动力等,以及物流技术、管理体系、声誉、专营权等无形资源。由前面的物流服务成本的组成可知,这些资源的消耗又是物流服务成本的微观组成部分。

在这里,本文将物流服务生产、转移与应用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统称为物流服务资源,因此前面所讨论的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分类实质上是指从消耗的角度对物流服务资源进行分类。

根据物流机构资源消耗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每一个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服务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消耗类、物质资源消耗类、管理资源消耗类、无形资源损耗类以及服务质量消耗类,它们经消耗后分别形成物流服务成本中的人力资源成本、物质资源消耗、无形资源损耗、服务质量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几种资源的具体描述如下:

1.人力资源消耗类(或称人工资源消耗类),特指D-LSC内直接为物流服务的人员以及I-LSC内直接为其他LSC提供服务的人员。如物流仓储员,装卸员、接单员、司机、订单录入员等。

2.物质资源消耗类(或称物质资源类),是指D-LSC内为物流服务直接消耗的流动物质资料以及I-LSC内直接为其他LSC服务所消耗的流动物质资料,以及各广义物流服务中心的固定物质资源。流动物质资料的特点是“当期投入当期消耗”,主要包括物流服务生产、转移、应用所需运输装卸工具、包装材料、流通加工设备等成本,水电费、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费、保险费等。固定物质资源消耗的特点是“一期投入多期消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物流设备大修费,房屋设备预付租金,其他预付费用等。

3.无形资源损耗类(或称无形资源类),专指物流机构的无形资源。由于无形资源损耗难以在各个功能(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服务中心上衡量和控制,因此我们将无形资源限定为企业级物流服务中心所特有的物流服务资源。它反映的是整个物流机构的经营情况,从财务上说,可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4.服务质量资源消耗类,是指提高服务质量过程消耗的资源,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是物流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服务对象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服务审核、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服务对象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货损、货差或重复服务,物流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它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弃、回收、库存、流通加工、分拣等行动,以及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等而产生的支出。

5.管理资源消耗类(或称管理资源/期间资源类),是指其他四种资源以外的所有资源。如管理人员、办公资源、经营资源等。

将资源风险损失列入一种资源,这是由物流服务成本以及资源风险损失的性质决定的。物流服务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劳动者的流动性大及经验有限性,在物流服务生产与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叉车运行过程中不幸撞倒货物或其他员工等。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已投入资源以及未投入资源造成损失,因此资源风险损失类资源实际上是因风险的发生而损失掉的除无形资源外的其他三种资源的总和。其资源的实际投入大小一般来说只能事后计量,但因为风险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概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也是可控的,因此也可对其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依据上述资源的分类,每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发生的物流服务成本,都可以划分如图2。新晨

物流服务中心上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的优越性在于:

1.在物流服务中心上的资源分类的构造过程中,首先将物流机构的活动划分到适当的广义物流服务中心,然后按消耗形态进行分类,从而有利于物流服务成本计量的建模及计算机实现。

2.物流服务中心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使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服务成本变得结构化,便于从新的视角对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服务服务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关于物流服务成本计量模型的研究就是建立在物流服务中心的概念以及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

3.物流服务中心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有利于I-LSC上资源的分配,同时它还有利于资源动因的查找。

【参考文献】

[1]王志敏.作业成本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会计之友,2006(5).

[2]李从东等.基于广义工作中心的作业成本法及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2).

[3]孙涛.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应用框架[J].科技信息,2008(3).

[4]易士楚,.浅议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商场现代化,2007(12).

[5]冯叶.浅议物流成本控制理论[J].商场现代化,2008(3).

[6]韩义民.试论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12).

[7]申风平.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现代化,2008(5).

物业服务调研工作计划第8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成立由局机关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学习实践活动责任制,由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抓好全面工作,各党小组组长为本党小组活动的直接责任人,层层落实,措施到位,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三是准确把握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实践”,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四是处理好学习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和日常工作中影响制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围绕局党委确定的活动方案,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把解决突出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始终,认真整改,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取得效果。

(三)联系实际,突出创新。在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根据自身职能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自选动作,切实改变全局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促进工作的目的,进而促进全局工作的提升和全体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总揽全局,超前谋划,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手作用

(一)突出课题调研,提升谋划水平。按照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要求,紧紧围绕“一高两进”的奋斗目标,结合“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重民生”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开展优秀调研文章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建言献策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创新组织形式。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来组织课题调研,并以此为基础,对课题调研的组织形式、保障措施和考核激励政策进行细化,力争更多的课题调研成果纳入“十二五”规划。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国家宏观政策走向的研究和预测,突出对总体思路、区域环境、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城乡统筹、对外开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环境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研究。三是注重联动。遵照“调研—思路—规划—项目—政策”的务虚工作链,力争有更多的调研成果上升为规划,进而带出更多的高质量项目,转化成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和政策意见。加强和上级发改委之间的联动,积极了解相关信息,把握课题调研的方向性。注重和乡镇部门的衔接沟通,提高课题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强化规划引导,引领和谐发展。强化规划的指导性、约束,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作用。一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重点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制定,开展“十二五”规划思路的研究,做实相关重点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二是力促“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的圆满完成。根据“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R&D经费占GDP比重、城市化率3个导向性指标、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和公路通车里程数2项预期性指标等薄弱环节,以及产业提升、节能减排等方面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跟踪监测,及时提出对策,力争实现突破。三是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规划“立项制度”,防止规划编制的随意性。建立专项规划联络员制度,避免规划编制中内容重复或规划与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完善规划审批制度,做好与总体规划的衔接,把好规划的“出口关”。

(三)抓实项目前期,增强发展后劲。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投资的有利时机,抓实抓细项目前期工作,增强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制定《2009年度重大前期项目考核办法》,下达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二是抓好项目谋划工作,继续在全市上下开展项目谋划活动,从对接国家省相关政策和规划的角度,以及我市主导产业培育、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去谋划提出一批高质量的项目。三是强化项目前期推进,切实加大对20个列入2009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项目和7个争列省重点建设项目前期推进力度。加快开发区扩容、丽水经*至上饶高速公路、遂昌经*至广丰高等级公路、杭长铁路客运专线、衢宁铁路、浙闽赣边际物流中心等一批战略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有新进展、新突破。四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围绕四万亿中央投资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帮助业主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努力实现争取支持工作成效最大化。

三、把握趋势,难中求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编制计划,加强运行监测,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及时编制下达各类计划。在牢牢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经济的运行特点,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及时编制下达200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重大项目前期计划、服务业发展计划等各类计划,为全年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充分利用国民经济运行监测网络这个有利平台,在加强季度、月度经济运行分析例会的同时,着重抓好三件事:①借助局派干部上挂国家发改委办公厅锻炼的有利之机,加强和委内相关司局的联系,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及时反馈,快速应对;②加强和重点骨干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生产销售情况,强化信息交流,提出应对政策;③努力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防止其资金链断裂,助其度过难关。三是加强对各类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继续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服务业发展项目的月报季报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查考核,使各项

(二)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投资管理,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着重抓好三点:①创新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意见》,全面落实重大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及控制化解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队伍建设,建立项目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督查和协调服务。②推进实施。根据2009年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要求,将“四大百亿”工程工作责任细化分解,明确任务、确定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继续深化完善重点建设协调办公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土地供给,金融支持等问题。加大各级扶工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引导企业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增强投资发展信心。二是加强投资管理。按照中央新增投资方向,科学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规范投资项目管理,出台《*市政府投资管理实施办法》,建立程序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国债项目的稽察,依照《*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和《关于加强国债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联合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和国债项目进行全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依法有序进行。

(三)完善规划体系,突出政策扶持,以服务业发展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完善现代服务业规划体系。编制出台《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高地总体规划纲要》、《深化提升休闲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深化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深化提升商贸业商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等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总体定位、主要目标、空间布局、工作重点、保障措施以及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意见》、《加快我市商贸商务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意见》等三个行业发展扶持政策,为我市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商贸商务业三大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落实扶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确保我市房地产业平稳发展。三是加大服务业工作考核力度。将部门服务业工作考核列入市委“双争先”考核体系,增加乡镇综合考核中服务业考核内容和分值,提高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开展服务业发展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做好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运行分析。针对我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突出情况,由市服务业发展办公室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和乡镇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策,供领导决策参考。

四、优化服务,提升水平,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结合职能,深化改革,尽力破除影响和谐发展的体制。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好扩权强县政策的落实。依据《浙江省扩权强县工作若干规定》等政策法规,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全面推进扩权强县工作,努力提高扩权强县工作实效。在扩权工作实施过程中,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扩权事项依法实施,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二是做好政策性保险工作。全程监督受灾农房的理赔、倒塌鉴定等程序,解决政策性农房保险纠纷,帮助受灾农户及时、足额获得理赔资金,为灾后重建提供必要保障。积极向农户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保,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参保任务。三是牵头组织好中心镇培育工作。及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贺村镇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政策》,加强督查与协调,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加强与省发改委相关处室的联系,及时掌握省第二批中心镇培育动态信息,争取峡口镇列入计划。四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批服务。按照能减即减,能缩即缩的要求,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即办率。进一步加大项目审批服务力度,指导帮助业主做好项目建议书、可研文本等资料的编制工作,促进项目尽快实施。

(二)加强监管,依法行政,维护安定有序的市场秩序。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稳定。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波动作为监测重点,防范区域性、时段性以及重点商品的市场价格异动,保持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在本级权限内做好价格调控工作。二是加强收费管理,创建良好的价费环境。进一步加强对涉企收费的监管,针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章立制,提出对策,形成用制度规范涉企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涉企收费清理成果。认真做好收费验审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切实规范收费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行为的发生。认真做好收费审批工作,加强对各类培训班的收费管理和规范工作。依据国务院的相关规章对取消和降低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时发文公布,并做好落实跟踪工作。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价格监管成效。继续深入开展好教育、医疗、涉农等重点领域的各项专项检查,做好价格投诉举报调处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突出对涉农收费的检查,制止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领域的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四是加强“对话平台”建设。加快“对话平台”所提题的办理速度,提高办理质量,力争实现办结率、满意率100%,努力把“对话平台”办成服务人民群众的窗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建立载体,创新方法,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服务经济主体的载体。健全和完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局机关联系文明结对村、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村、帮扶贫困村、指导员派驻村制度,以“千名干部进千企”和“三服务”活动为载体,通过走访、帮扶,了解联系村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尽力帮助解决其生产、发展的实际问题。二是创新服务经济主体的方法。加强项目工作指导,举办项目工作培训班,提高部门、乡镇干部项目谋划和项目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乡镇、部门、企业联动,定期举办项目对接会,帮助乡镇、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做好发展规划、项目谋划工作,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推进和深化“两集中、两到位”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网络。

五、坚持创新,强化管理,精心打造和谐向上的发改局干部队伍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发改局干部驾驭复杂局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围绕全市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前期、重大规划编制、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发改干部课题调研、项目谋划、信息宣传等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提升干部知识水平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注重选拔开拓型、实干型、争先型干部担任中层职务。推行局机关中层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对局机关副科长以上中层干部,进行年度述职评议,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打造一支工作负责、业务过硬、清正廉洁的中层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