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4:42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1篇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XX]16号)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XX]3号)文件精神,学习今年5月3日xx在北京大学发表重要讲话,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的讲话精神。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牵手北部湾 情系重灾区 服务现代化 提升竞争力”

二、主要内容

(一)“投身三下乡,奉献塑品格”

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形势政策宣讲、红色教育、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支教扶贫、文化下乡、挂职锻炼、环境保护、法律援助、医疗服务、志愿行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知识优势、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形式上有创新、在内容上有特色、在成果上有突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重点开展“关注灾后重建,关爱灾区儿童”爱心支教实践活、“科技扶农,政策惠农,勤劳富农”新农村建设志愿服务行动。

(二)“你我同努力,奥运传精神”

2012年是中国奥运之年,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地感受奥运、认识奥运、宣传奥运、服务奥运。让桂电学子广泛参与奥运,也为奥运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通过组织开展“奥运传精神”活动,通过采用调查、实地宣传等各种方式,开展奥运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宣传奥运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奥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

(三)“改革焕新颜,牵手北部湾”

借助我校电子信息学科突出、各学科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优势,广泛开展政策学习、科技参观、法制访谈、新城感悟、环保实践、新经济区调研等针对不同领域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重点调研“环北部湾经济开发圈”的建设与发展。力争在方法上创新、在内容上务实、在成果中求深,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体悟祖国精彩华章的同时,树立无私为国奉献、实现自我价值的远大目标。

(四)“实践启真知,科技促发展”

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建设的重要渠道。

重点开展包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种科技创新类的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大学生创业园”创业项目孵化等服务就业创业系列实践活动,积极提倡广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调研、项目攻关等实践活动,把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勤工助学、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岗位,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平台、做好服务

三、总体进度安排

6月,团队申报、立项与活动准备;

7月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7月至8月,开展活动;

9月,成果展览、总结表彰。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团委要主动向各院系党总支汇报,积极争取校内外各种资源,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努力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优越条件。

2、灵活组队,优势互补。采取学校和院系两级灵活组队、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组队。鼓励院(系)组队立项和学生个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立项实践团队人员一般不超过8人,可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队,但应有一名指导老师。立项团队的指导单位为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团委。为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每个团队只准许申报一个实践项目,每个成员只准许参与一个团队或负责一个实践项目。发现同一项目、同一成员多次申报的,取消该团队立项资格。

3、及早安排,精心策划。各分团委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和特点,结合当前的政治形势、社会热点和群众需求,及早做好社会实践的组织策划。在实践的策划、准备工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紧扣主题,集思广益,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灵活活动方式,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践、教师科研课题、课外科技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和校情校史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指导老师对策划方案进行总体把关,要整合各种资源为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各分团委加强指导,着力解决各团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顺利实施。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校内报刊、广播、网站、展板橱窗等媒体作用,在活动过程中要积极吸引和邀请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不断扩大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发展。

5、规范管理,构建长效机制。要在加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申报、立项、培训、实施等各个环节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常性开展机制和学生参与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院系配套政策和文件,确保社会实践的安全、长期、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

6、配齐教师,加强指导。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确定实践类型,做好各种前期准备,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实践结束后检查和考核学生的实践成果或报告,并给出成绩。各院系应根据实践安排,配备相关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7、总结交流,巩固成果。各团委在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应组织开展以团支部、班级等为单位的总结交流活动,将同学们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分享,也可通过展板、网络等形式展示实践成果让更多的同学得知。

五、操作管理

1、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继续实行资助立项与非资助立项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申请学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支持的实践团队应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如实填写《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各单位要详实指导各实践小分队严格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安全责任人,做好应急预案。为使更多的社会实践团队得到学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的资助,并保证学校资助的经费产生预期的成果,由学校立项并予以资助的实践团队采取学校、学院(系)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原则筹集经费。获得资助立项的活动,在出发前给予部分资助款,余款在活动完成后,经审核“合格”后再行拨给。如没有实际进行实践活动,将收回资助资金。获得非资助立项的活动,在项目结束后,经评比为“优秀”的,校团委将给予一定资助。

2、资助立项、非资助立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仅在资助的方式上有所区别,活动结束后的评选表彰将一视同仁。

3、所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需填写《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登记表》(见附件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见附件4);个人填写《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个人项目申报表》(见附件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见附件5)。团队和个人填报完成后以院(系)为单位于6月25日前上交至本院系团委,由各院(系)社会实践活动负责人于6月27日17:00前交至正平科技馆二楼校团委办公室,并将《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院(系)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发送至,本次不接收单独交至校团委的报名。

4、校团委将在7月初召开“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动员会”,同时下拨资助金额。

5、学校已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正常教学计划,规定了实践学分0.5分,从XX级全体学生开始,要求各院系在社会实践结束后,上交考核成绩,由学校教务处给予成绩认定。

六、总结与表彰

(一)社会实践总结

1、各团支部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发现有体会深刻、效果良好的学生应当在班级中交流推广。

2、各院(系)要在班级总结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表彰典型,开好总结大会,并将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连同需要表彰的教师和学生报校团委。

3、校团委将进行全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进行全校性的交流、总结和表彰。

(二)社会实践的表彰

9月下旬,校团委将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细则(试行)》(见附件6)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论文奖等评选,表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同时校团委将推荐一批优秀团队和个人参加广西区和全国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

七、有关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报送的要求

1、为了取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同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请各院(系)团委务必指定人员作为联络员负责本院(系)活动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把相关人员报学校团委备案。

2、信息报送内容: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分阶段定时回报、社会各界的反映及评价等。

3、信息报送形式:新闻剪报、活动总结、活动照片、实录等。委

4、报送方式和渠道:具体项目可以通过e-mail:、传真(5606325)、信件等方式及时将各种活动信息报送校团委。

附件1: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登记表

附件2: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实践项目申报表

附件3: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院(系)项目汇总表

附件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

附件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

附件6: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细则(试行)

附件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附件8: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课题

共青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委员会二八年六月十五日

主题词: 暑期社会实践 通知

报:校领导

送:各部、处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一批创新性人才。这―要求也迫使我国许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变办学理念。下面主要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析,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创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这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也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体现。在这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中,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社会知识和技能,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世界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两个过程:其一实践过程。主要指大学生向社会学习的过程。其二服务过程,既大学生对社会施加的影响的一个过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由个体的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化,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归宿感。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学校采用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这个大环境影响学校的教育模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是高校教育方式之一,也就是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重要手段,提出具体的举措。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

(一)动员布置阶段

首先确立一个时间活动的主题,制定学习小组和实践活动计划。其次,做好实践活动相关的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再次,建立与实践活动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总之,学校应该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学计划之一,以及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之一,让社会实践活动像其他教学方式一样,规定学生的学分,强化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二)组织实施阶段

组织实践可以分成两种形式,学生个人实践和学生小组实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推行小组长负责制,组长熟悉实践计划并将实践任务分解给每一个组员。然后组员们通过课余实践、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成绩评定阶段

对于学生,成绩是最好的动力。所以,为了促使每一个学生认真参与每项实践活动,在活动结束之后,由小组长协助老师对各个学生的表现和提交的活动成果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既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能激励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外,还可以规范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四)总结表彰阶段

对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其一是肯定学生成果,其二是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学生。总结表彰就像是给每一次的活动做最后的总结,有始有终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探索

大学生社会实践常见的模式课堂讨论、教学讲授、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主题活动、先进事迹介绍以及体验实践等,这些都是较为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应该进行新的探索,寻找出一些新颖且有效的新模式。下面提出一些不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主要有:

(一)带薪实习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进一步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通过校企合作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市场联系,学校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市场信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另外,通过校企合作,让大学生了解企业,了解就业,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

(二)学工

主要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性质,安排学生深入公司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了“学工”这一实践主题。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了解岗位职责,了解以后的工作环境。

(三)种树

植树活动由来已久,在每年的植树节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深入地了解植树节的内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农

主要是指大学生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农村建设。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五)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这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向社区居民提供建康等宣传服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另外还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挖掘生命存在的意义。

(六)学军

学军是指学生深入部队了解军人的生活,学习军人那种服从命令和严守纪律的良好作风。学军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大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参加革命圣地等等。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意义

(一)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可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活动的最大功效。

(二)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的专业知识社会化。专业知识社会化,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内容,利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l生和时效性。

(三)在大学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学校老师的教,让学生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保障。有老师的指导,可以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规划和设计,优化实践活动计划,解答学生疑惑。另外,指导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论文,进行有效的评价,保证实践活动有意义。

五、结语

每一个人在学校的学习生涯总是有限的,终究有一个尽头,因此老师要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即使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同样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方式,是大学生“成才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通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树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途径的探索[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4).

[2]范冰,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7.(05).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3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系统性工作。社会实践的开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实践的过程策划(P)。“过程策划”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首要环节,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以及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主要包括:实践方案设计,主题确定的依据、原则、方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社会实践的地点、时间和日程安排,参加人员及经费预算等。在“过程策划”中,尤其要注重选题,在选题过程中,要注重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一个好的选题直接决定了实践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社会实践的过程实施(D)。“过程实施”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二个环节,也是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实施环节应包括前期宣传、动员与培训;临行准备,涉及思想、知识技能、物资、身体承受力、经费等方面;资料收集;结束事项;返校总结;成果交流等。在“过程实施”环节,首先要顺利进入实践“场域”并取得队友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结构化访谈或非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将自己“先融进去”“再跳出来”,处理好角色转化,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3.社会实践的过程监测(C)。作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第三个环节的“过程监测”,由于调研范围广泛、调研地区分散、团队独立性强等特点,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学校可以根据地区划片或者团队性质分类,进行垂直管理,对社会实践团队进行指导、帮助。作为实践团队,则应及时、主动、有效地与学校的垂直管理团队沟通,以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践团队的负责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提前建立相关预案,首先要保障团队成员的安全,规避实践过程中由于气候、风俗、语言等因素带来的各种风险;其次要及时与团队导师沟通并向学校管理者汇报实践进程,保证实践研究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

4.社会实践的过程总结和评估(A)。“过程总结和评估”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及时总结有益且先进的经验,并根据具体的开展状况与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强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形评价。在考核和评价中,尤其要区分实践研究的类型,针对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学术型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考核方案,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水平,使社会实践能够长期高质量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社会实践过程管理的启思

1.尊重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过程管理强调重视人的因素,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要对象。重视个人的因素,就是要注重学生个人的社会性,对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需求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保证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为完成团队目标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自觉为研究做出贡献。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实现成员间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实践任务目标而发挥积极作用。

2.充分重视实践团队“非正式组织”作用。社会实践团队是学生围绕一定的实践任务而组成的临时性的非正式组织,会随着社会实践任务的完成自动消失。这种非正式组织中的实践团成员是以任务和感情为基础临时聚集在一起的。大家有共同的任务目标,彼此之间有合作意愿与开展合作行动的基础。因此,要围绕实践团的总体任务目标,认真分解子目标,通过任务分解,使每个成员明确自身在组织中的角色和作用,重视彼此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要制定团队行动准则,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规范,确保团队成员能够围绕统一的任务目标做出一致努力并提高实践效率。

3.加强实践过程的信息动态监测。加强社会实践的信息动态监控对于及时把握实践进展、矫正实践团队偏离目标的行为、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化管理社会强调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会实践信息动态监控也应强调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信息系统,以便有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同时,学校需要及时和全过程地实现对所有实践团队的信息反馈,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应保持24小时信息渠道的畅通,以实现对所有实践团队和实践个人信息监测的全覆盖。

4.创建社会实践导师团队,加强专业指导。高质量的导师团队将有利于学生明确实践目标,更好地设计实践方案,督促和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策划,保证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实践任务。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实践导师团队,由学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共同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他们的参与,将社会实践的参与和指导计入工作量,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考核内容。此外,在社会实践开展之前进行专题讲座指导之外,还需要导师对所负责实践团队提供跟踪指导。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4篇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四)加强课程研究。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成果展览、经验交流等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其指导的规律。学校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教育科研部门要指导学校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罗韬,韶关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广东韶关512005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181-0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从“感知”实践到“参与”实践再到服务社会的过程,从单纯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到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发展,从“单向结合”到“双向结合”发展,从无序实践到有序实践发展的过程,因而在大学德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实践效果的瓶颈。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工作的认识有偏差

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设计。一是部分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也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二是部分家长不支持。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认为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三是部分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

(二)规划设想不够完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实践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因而需要我们把它纳入教学计划作长远规划,制定总体设想,但当前大多数高校缺乏这样一个总体设想和长远规划。每年社会实践的计划都是匆匆制定。尽管每年都有新意,但由于没有长期规划,每年的实施计划往往容易受形势的左右,难以形成规范化。

正如任何一项教育行为的落实都要以制度机制作保障一样,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也应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前提,否则就会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是由团委负责具体落实实施的,但像社会实践这样一种复杂的教育工作光依靠团委的力量是难以完善的,必须要有学校职能部门的参加(如学生处、教务处等),而且必须制定一整套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使社会实践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三)实践活动经费短缺,实践基地不够稳定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远远超过他们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自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在高校招生“并轨”、特困生比例增大的情况下,动员包括特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组织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学校每年都要划出一定的专项经费,但对于这个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通常情况下,分散的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局限,往往使有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项目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有;有些活动和项目一时可以使校地双方保持着联系,但是一旦项目完成,校地双方之间的联系也相应减少甚至中断;基地的教育管理的非正规状态、校地双方尤其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对基地的现实的生产活动缺乏了解,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稳定性。

(四)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高校社会实践的开展往往存在与教学内容不对口、脱节的现象,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尚未有机结合。”没有把学生放在实践主体的位置上,致使学生社会实践不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心设计和定向落实。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内容仍局限于支教扫盲、访贫问苦、文艺演出、卫生清扫等常规性工作,缺乏内容的创新和专业的定向。学生在总结时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巩固专业思想和提高专业技能帮助不大,反作用于课堂教育的收获不多。

(五)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

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普遍实行点、面结合的活动方式(即集中组队与大面积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组队进行的点上社会实践虽然效果较好,影响较大,却容易导致部分院校只抓小分队的集中实践,忽视对作为实践主体的大部分大学生返乡等松散型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对居于多数分散返乡或自主活动的学生缺乏及时有力的培训指导和检查落实,即使做了安排,但由于实践单位联系困难,实践内容模糊,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实践常常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放弃实践活动,在网上下载社会调查报告以应付院校的检查。使本应是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变成少数学生骨干参加的单元素活动,造成了学生见识和能力提高上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率的提高。

二、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发展,学习、实践、创业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校的教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客观变化的要求,在思路观念的更新、实践模式的创新上下功夫。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目标是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标性、纲领性的要求,它规定着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只有确立了社会实践的“四化”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

(一)加强社会实践领导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校地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织体系,实现了组织指导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校内建立了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和实践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教育指导作用及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设专职部长,团总支和团支部设专职委员,从事日常组织工作。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党政领导大力支持和参与,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委员会,设委员和委员

单位,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发展规划,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金会,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服务。这样从组织体制上使高校社会实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事业,有了可靠的领导组织指导服务保障。

(二)加强社会实践制度化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前期的宣传发动、策划,而效果如何则取决于运作和后期的总结。只有将宣传、发动、运作和总结等实践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中来,形成统一的、系统的运行体系,才能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运转,才能切实保证社会实践目的与效果的实现。社会实践制度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社会实践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社会实践检评制度、社会实践奖励制度等内容。

(三)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深入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多重作用,扩大拨款比例,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2)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3)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4)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老师和学生各得其所,也解决了经费问题。(5)有些实践项目费用可以由学生分担一部分。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无费用或低费用的实践项目来减少经费支出。同时社会实践也应该坚持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对于有偿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收入也可以用于补充实践经费。实现学校支持、社会实践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多元化投入,投入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

(四)完善激励机制

高校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应该把握当今大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需求,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对教师以及各个院系管理部门的激励机制建设,使激励机制形成从上到下的完整体系。激励机制建立的关键是要使各项激励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文件,保证各个方面按照要求具体执行。单实行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必须实行与之相配套的约束制度,约束制度是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的保证。学校应制定《高校社会实践评比条例》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及奖励作出具体规定,激励竞争,鼓励社会实践取得的好成绩。对学生而言,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成果要计入学分,并作为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标准之一;作为奖学金评定的标准之一;还可以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与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挂钩。对教师和辅导员而言,根据其所承担课程特点评定社会实践应当完成的工作量每学期完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量、工作效果与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与教师工作量和干部业绩的奖惩挂钩。

(五)完善社会实践内容多样化建设

学校积极探索把握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的特征规律,使其在内容上以及深度、广度上不断发展,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种模式循序渐进、递次上升的趋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3]。从活动规模上看,由单人单队向团队型、区域性大规模集中活动方向发展。做到了学生全员参与,干部教师广泛参与。从活动内容和层次上看,由调查访问为主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勤工助学、社区援助、跟班劳动、挂职锻炼、知识培训、便民服务、高新科技产品技术推广等内容形式多样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活动。传统的社会调查也向专题化、重效益、重应用方面转化。通过社区援助站,拓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平时课余经常搞、周末重点搞、寒暑假集中搞,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科学研究活动贯穿全年,遍布校内外。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暑期 实践 社会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nets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Organizational

Model Innovation in Summer

MENG Xiangping

(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

Abstract Social practic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ercis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enter the society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also a bridge to connect classroom theory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nowballs, must be requested at the same college with deep expertise, but also have a certain overall quality. In the new era,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build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novative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ays and means to broaden the social practice, rich forms of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the activities, the need for in-depth research. Combin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or social practice problems raised in line with the school social practice innovative mechanisms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ummer; practice; society; moral education

0 引言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积极的与社会接触,了解并最终融入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树立、提升服务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吸收新的知识,从而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组织工作存在盲区

当前,学校把社会实践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文艺表演、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组织这类活动的时候还带较强的政治任务色彩,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甚至有时还是被迫参加的。比如:各学院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严格重视安全,加强联系。按照学校相关要求,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应急预案,与组队和分散开展活动的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健全保障措施。各学院团委要及时与校团委联系,及时上报个人分散社会实践进展情况,开学后将本学院的社会实践总结报校团委。学校组织工作的凌乱必然造成社会实践组织工作的漏洞,导致这类活动实质上没有很好地同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与择业就业、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没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2 专业指导力度不够

1.2.1 学校重视不够

尽管教育部门制定了很多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要求和规范,很多高校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但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严重影响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进行,其最直接后果是重形式、轻效果。

1.2.2 缺乏专业的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指导

从每年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力军是各高校的在校优秀生和学生党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另外,部分高校老师也没有从根本上对大学生实践活动加以重视,他们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实践技能的重要性,他们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教学,从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缺乏专业的老师指导。

1.3 实践体系亟需完善

1.3.1 一是协调机制不顺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依托,以社会为平台,以实现服务社会和增强才干相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高等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

但在实际中,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间由于缺乏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漏洞的出现,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对问题进行有效灵活的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最终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效顺利开展的严重障碍。

1.3.2 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些高校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安排和评价体系之中,没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档案,对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参与者的现实表现、取得的实践成果等都没有在评比三好学生、表彰先进集体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体现出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有的高校只注重宣传发动,但缺乏对活动过程的管理和后期总结影响了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

2 大学生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高校组织大学生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直接关系到能否切实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改革,提交实效”的有关精神,以及能否有效落实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内容,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本文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石化学子帮好人万里行——2012卓越计划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活动”为案例,分析其社会实践组织工作。

2.1 活动概况

2012年5月19日,在中国好人网成立4周年庆典大会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宣布将中国好人网建设成为大学生校外德育基地,并且为中国好人网授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德育基地”牌。这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好人网合作的首个项目,该校于近期正式启动了“石化学子帮好人万里行——2012卓越计划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活动”。

2.2 组织工作架构

(1)领导管理机构。成立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刘仲仁、副校长韩占生任正副领导组长,校办、教务处等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管理机构。

(2)教务处拨出专款设立专项,从资金上大力支持。

(3)教务处、学生工作部配合。教务处、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思政中心联合发文,制定了学生活动参与证明放入学生档案,学生参与情况纳入评优、入党、就业、助困等学生评价体系等规定,并为所有参与学生购买了保险,还制定了学生活动经费报销标准,统一定做了志愿者服装。

(4)专业指导和讲解。从先后召开了项目情况说明会和志愿者培训会,该校思政教育中心主任陈运辉等老师两次亲自上台讲解,并耐心回答了学生的提问。承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还精心制作了涵盖通讯录、安全注意事项、写作模版、宜携带物品等内容的活动手册。

(5)实践成果。该校上下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得到了有关学生的积极反应。尽管临近期末,通知发出后同学们踊跃报名,甚至有的学生为此辞退了已找好的兼职、放弃了家人安排好的旅游计划,最终经过选拔和考查,胡斌、湛小翠等来自南方相关省份的38位同学成为“帮好人万里行”志愿者,赴湖南、贵州等9个省份开展志愿服务。

3 大学生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模式创新方法

假期社会实践工作不仅仅是大学生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优秀平台,也是团总支开展团学工作,深化团的职能建设,树立团的形象的重要平台。通过创新社会实践组织模式,可以使一大批同学用自己的经历教育自己,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培养一批有能力的优秀学生。

3.1 推进“三化一体”建设

3.1.1 “机制化”保障

(1)思想上加强重视。校领导必须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实践队队长及队员的培训,从中评选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给予表彰,鼓励各实践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联系专业,并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各小队的整体表现给予评价和总结。(2)充分准备,完善政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进一步注意活动形式和载体的多样性,力求让广大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同时,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从组织指导到考核认定等方面的一套适应活动开展的量化体系。但要使各项制度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许多配套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3.1.2 “项目化”运作

(1)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实效性。项目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要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既可以是社会服务类项目、社会调研类项目,也可以是素质拓展类项目。鼓励将各种类型的实践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2)调查研究,按需组队。在组队参与社会实践之前,院领导要求今年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注重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另一方面加强与实践合作单位的联系,进一步确保实践活动的具体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1.3 “基地化”建设

在大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大力发掘和整合这类资源,同优秀校友、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地社区街道、挂钩县市联系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和巩固好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展,在各实践小分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与各实践接收地方和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同学们在实践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在实践结束后,与各实践接收单位通气,及时了解同学们的表现,以便在总结表彰时增强针对性。在实践过程中也应当加强与分团委、宣传部门、媒体的联系,通过这样的院地合作、及时沟通,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极大方便,以便确保了实践成果。

3.2 实现“三个转变”

3.2.1 实践形式转变

(1)大力宣传,激发热情。学生会负责同学在我院领导的要求下对本次暑假社会实践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励各班级、各团支部、各学生会部门积极参与,鼓励各实践小队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勇于创新。通过设立项目,使得各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的活动更加具体务实。(2)深入基层,扩大范围。实践需更加务实、深入,深入基层的程度也需不断提高,不仅关注周围社区,还可深入到周边县、乡,展开深层调研和服务,保证社会实践充分接触社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中可锻炼队员们高度的积极性和团结一致、不怕吃苦的精神。

3.2.2 运行模式转变

要求各实践小队由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担任队长,以确保各实践活动项目的学术性和安全系数。此外,在出发前,团总支要专门召集所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37页)学组织培训会,通过培训,一方面提高同学们对于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保证活动质量。

3.2.3 实践成果转变

联系专业,提高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内容及就业方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为追求短期效益而做表面文章,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要坚持与时俱进,突出主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与国家政策及社会影响的有机结合,较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从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坤.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4):43.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7篇

关键词:高校 共青团 社会实践 有效组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利用寒暑假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磨练意志品质,通过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社会力量来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补充。因此,作为青年先进组织的高校共青团,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其科技文化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

近几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均有了一些突破,各个地方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经验。本文是对高校共青团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组织的概括和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探讨。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共青团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高校共青团工作通常围绕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等展开的,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日显凸现,并已逐步成为许多高校特别是理工、农、医学院校共青团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一方面,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作,有着严密的组织、科学的程序、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模式,有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创新的内容和手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从学生自发利用节假日分散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到组织集中小分队的实践活动,均体现了“创新”和“自主”的精神,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认识国情、确立正确价值观,并激发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有组织地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卫生文化宣传、劳动锻炼、勤工俭学。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他们勤学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实践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有力强化,生动、直接的社会实践形式,往往能够起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当今社会新旧体制交替、传统观念和现念相互融合,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并存使理论问题复杂化,对这些新问题和矛盾的认识、解决,单靠学校的引导和教育是很难奏效的,而有组织的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激发努力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目的。

2.2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广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无疑可以对一些负面因素产生挤出效应,它可以将一部分学生从游戏厅、网吧等场所吸引过来,使他们纷纷走向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或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一个发明、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一个医疗问题而思考、实验,不断地查阅资料,了解信息。这样校风学风会明显好转,校园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2.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误导,很多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而这种情况又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而得不到缓解,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分析处理来使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有些社会实践活动需要靠学生的自主锻炼和老师指导来完成,而老师的指导往往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则在明确方向的情况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2.4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参加每一项实践活动,常常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而学生可以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信息、参观访问、亲自动手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容量。2l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人才,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和良好途径,许多学生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和完善自我知识化结构、拓宽知识面的。

3.共青团有效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措施

3.1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合理规划

号召各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用“素质教育”来统揽共青团工作,以加大共青团在素质教育中的力度;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纳入到整个共青团工作的整体规划,建立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合理机制,同时,还要制定科学的具体规划,包括基本目标、主要内容、大致形式、相应步骤、具体措施等,使得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

3.2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培训工作

在共青团统一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应做好学生的宣传动员工作,根据实践目的选择队员组队,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辅导,如:组织“宣讲科学发展观”小分队时,应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背景、实质及与广大劳动人民联系的切入点;组织文艺小分队时,邀请专业艺术老师帮助学生排练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组织卫生小分队时,应让学生先了解实践基地医疗卫生状况、气候、常见病、多发病及对这些情况的应对措施,通过一系列培训和辅导,以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3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组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4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卫生服务结合起来

鼓励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紧密相连,作为医学院校,我校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到基层输送医疗卫生信息,开展有关农村健康普查,并与当地卫生院(所)连合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帮助贫穷落后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开拓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在服务当地老百姓的同时,可以检验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3.5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勤工助学结合起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收费制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学生每年除了生活费之外还得缴纳几千元的学费,这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现在各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较大,一方面国家、社会、学校给了一定的奖、助、贷政策,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主要的应是给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报酬,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

3.6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应注重与当地有关部门和有关用人单位联系,并以此为依托,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拓高校社会实践市场,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这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工作中锻炼自己,也可做好职前准备工作。

3.7组织专业老师指导社会实践

专业老师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和有用的指导,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也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同时还提高了社会实践效果。

3.8做好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总结同时进行表彰。从活动的组织、开展、取得成果、存在问题、实践体会等诸方面进行总结交流,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好的方面应大力推广、给予表彰,从而促进实践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对于组织者而言,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提高组织水平。

总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参加工作前的主动实验和自觉锻炼,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途径,高校共青团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认真实践,努力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作用和育人功能,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锐,黄泽元.大学共青城[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10):124

作者简介:

高校社会实践总结第8篇

一、活动主题

学习贯彻 奉献青春建新功

二、活动时间

2018年1月22日——3月4日

三、活动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紧扣“学习贯彻 奉献青春建新功”的主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了解世情国情,关注社会民生,关心xx大学建设发展。结合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文化宣传、支农支教、科技创新、法律援助、地方经济调查、回访母校等活动。实践活动要突出重点,讲求创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返乡,依托生源地、社会实践基地和高中母校等,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以团队或个人分散形式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可以结合以下内容进行:

1.政策宣讲

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图片展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的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2.社会考察

以个体或团队为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可进行公司兼职、科研考察、社会调查等,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百姓关注的现实话题。结合调研成果及自身专业知识,形成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3.志愿服务

以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组织或参与文艺义演、爱心援助、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志愿行动;或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组织或参与绿色环保、科技下乡、知识普及、交通安全、支教助学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普及新的知识技术和人文理念,服务社会建设,用专业反哺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4.创新创业

利用寒假实践的契机,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科创项目的深加工、成果转化等工作,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在原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开发有新意、有效用的活动形式,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到不同省市开展创业环境、政策的调查,并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5.母校回访

利用寒假返乡的契机,在2017级新生中开展以“回母校、感师恩、扬济大”为主题的母校回访活动,向母校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感恩母校培养,宣传xx大学发展情况。母校回访活动方案具体详见附件1,请各学院按通知要求将参加人员名单电子版于2018年1月12日前发送至校招办邮箱xx,学校招生办公室将于考试结束后组织相应培训活动。

6.青春助困

以春节期间留校学生、家庭困难学生、下岗失业青年、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青年务工人员子女等为服务对象,广泛开展走访困难家庭学生、走访慰问、青春助力扶贫、心理关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活动,把团组织的温暖与关怀送到困难学生、困难家庭身边。

7.其他适合的实践活动。

四、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各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指导、组织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要将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要求等通知至全体青年学生,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使活动搞得扎扎实实、丰富多彩,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2.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在实践过程中务必要树立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以及关于外出活动方面相关的安全书籍,做好各项预防准备措施。了解常见事故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法乱纪和有损学校形象的事情,自觉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保护自己及同伴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敢于指正身边同学实践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保持手机畅通,定时和家长、学校联系;如遇突发事件,及时与学校、学院及指导老师联系。

3.营造氛围,加大宣传。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院工作实际,创造性的组织开展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发挥好学院团委、学生组织、班级团支部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4.认真总结,选树典型。各学院团委要加强寒假社会实践的督导和总结,活动结束后,要认真组织总结评比工作,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参与实践的团队或个人要结合实际撰写3000字左右的实践报告,经学院筛选初评后,请于开学后两周内按学院参与实践人数的2﹪的比例报送至校团委。校团委将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