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07 02:47:18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1篇

【关键词】职场英语 考试分析 反思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指委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0年6月)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外语学习规律,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以职场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三五”教改方案,就是将大学英语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和五个学期,即:基础英语阶段(大一两个学期)、通用职场英语阶段(大二两个学期)及专业职场英语阶段(大三第一学期八周)。三阶段五学期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相互渗透。

课程考核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在大二年级第四学期期末设置职场英语水平考试,考查学生语言水平和教学效果。职场英语水平考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口试由“微型演讲”(Mini-Talk)和“简短对话”(Short Conversation)两部分组成。通过现场演讲和即兴对话,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注重考查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笔试部分的试题不仅涉及基础英语,还包含了职场英语内容(如词汇、翻译和应用文写作),较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就业岗位对求职者英语能力的需求。

2012级学生在2014年6月参加了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首届职场英语水平考试。本次考试总分150分,分笔试(100分)和口试(50分)两部分,口试由班级授课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口试,给出分数。笔试为2012级学生第四学期的期末统考,考试规范,成绩可信度较高。本文拟采用SPSS.19软件对1333份笔试成绩样本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职场英语水平考试题型设置及分值分配的反思。

一、考试分析及主要指标

考试分析的首要环节是试卷质量分析。根据测量学原理,在对考试成绩进行正态拟合检验的基础上,从试卷的信度效度和难度、区分度三个方面获取本次考试的相关信息。

1.正态拟合检验。一门课程考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作为考试工具的试卷是否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一项符合学生试卷水平的考试,理论上,其考试成绩应该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占大多数,而成绩特别好和特别差的学生均为少数。因此,试卷分析首先必须检验其考试结果的分布情况。采用SPSS.19软件对1333份笔试样本进行分析后,本次考试的成绩分布频数如图一。

本次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笔试部分的平均成绩为61.4,标准差为15.7。通过正态拟合检验发现本次考试的成绩接近负偏态分布(见图一),试卷基本上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2.信度效度。考试信度指考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表明考试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试卷的信度高,意味着考试结果很少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考试的结果与其他等价考试的结果是一致的,考试成绩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效度是对考试所要测量的内容所达到的程度的估计,考试是否准确地测定了要测定的内容。

只有信度较高的测试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但是,效度较高不能保证信度也一样高。可以说,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单方面的,信度差则效度差,但效度差不一定信度差。只有信度高的考试结果才能为试卷分析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首先通过SPSS.19软件计算出试题的均值和标准差,然后通过库德・理查逊公式计算出本次考试的信度。

根据计算,本次考试的信度系数为0.939,可见本次考试信度较好,考试结果是稳定可靠的。

3.难度、区分度。试题的难度就是试题的难易程度,也是试题质量分析的一个数量指标。试题的难度与考试分数的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试题太难,则考试分数成负偏态分布。如果试题太容易,则考试分数成正偏态分布。难度可用正确回答试题人数与参加测验总人数之比值作为指标,也可以采用极端分组法。试卷难度会对试卷多方面的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难度必须适宜。本次考试分析采用极端分组法分析了试卷试题的难度,把全体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把处于前27%的考生列为高分组,处于后27%的考生列为低分组。

试题的区分度是用来判断试题具有多大能力把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档次区分开来的指标,也就是试题在用于考试时使水平高的学生得高分,使水平低的学生得低分的倾向。区分度是鉴定试题的重要依据。区分度不高的考试,学业优秀和学业差的学生在考试成绩上差异不大,或没有规律性。它可用一组学生的本试题得分与这组学生的本试卷考分之间的相关程度来表示。另一种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组通过一个题项的比例,即从分布的两端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将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分数用百分比来表示,这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提供了题目区分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D= PH-PL

一般要求题项得分与总分的相关达到0.2以上。通过极端分组法计算后,D≥0.3表示区分度好;0.3>D≥0.15 表示区分度较好;D

二、对于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的反思

通过以上对试卷质量的分析表明,本次考试的试卷总体上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考试成绩较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对本次考试,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的定位。语言测试按用途来分类,至少可以分出四类:水平测试、成绩测试、潜能测试和诊断测试。水平测试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不管从前学过没有或学了多少,或是如何学的,也不考虑学生的文化、教育、年龄等环境因素。如“托福”和“雅思”测试都属于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它一般要参考某种教学大纲,甚至考虑到教学方法。如随堂测试、期中期末测试,以及学校的毕业考试,都属于成绩测试。潜能测试用来预示学生学习某种语言的潜力和天赋。诊断测试用来发现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个别指导。

职场英语水平考试就其性质来说应该属于水平测试,而在本次考试中又把它定位为第四学期期末考试。从本次职场英语水平考试分析结果来看,二外和商务文法专业学生成绩较好,而机电信息和艺术专业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作为期末考试,对于机电信息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次难度偏大的考试,直接导致学生的大面积不及格。成绩测试的性质一般就限定了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般在成绩测验中,试题难度应该小一点,因为这类试卷是要考虑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即准予及格这一原则。那么,如何调整职场英语水平考试和作为成绩测试的期末考试之间的矛盾,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2.题型设置及分值分配。本次考试的题型第一部分为词汇和语法结构,考查学生对职场英语基础词汇(10%),基本语法结构(30%)的掌握;第二部分为对话补全,考查学生交际场合的口语得体应答(10%);第三部分为阅读理解题共三篇文章,主要考查学生英语阅读能力(20%)。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为翻译(15%)和写作(15%),考查学生职场英语的翻译和实用写作能力。从笔试卷面题型的设置来看,还是以基础英语知识的考查为重,而反映职场环境下的交际能力的听力任务没有涉及。从考试的内容上,也还是以日常英语(60%)为主,涉及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内容只占(40%)。在以后的试卷编制中,应从全面考查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视角来进行题型设置和分值分配。

结语

本文对2012级学生职场英语水平考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考试成绩的分布、考试的信度效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方面进行了试卷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试卷各题型的设置及分值分配进行了反思,以期在后续的职场英语水平考试试卷的编制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润清,韩定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蒙诗茜等.高职英语等级测试对“就业为导向”课程设计的积极反拨[J].职业时空,2013(7).

[3]钱朝霞.考试分析及其应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6).

[4]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2篇

摘要: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他要求学习者具备极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及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网络学习的成败。网络教学平台环境下商务英语学习者应理解并掌握商务英语词汇的语音知识、语义知识,掌握词汇的指示意义(denotation)和引申意义(connotation),能运用语义学概念,丰富词汇知识和内化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语言交际能力;商务英语词汇;网络教学平台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院级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基于项目化的商务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JY007)

作者简介:王玲,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跨文化语言交际。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11-04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采用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的教学模式,使得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根据此要求,各高校逐步进行了网络和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改革。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得建立和开发为学生学习和教师传授提供了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者自主性得到充分提高的同时,激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调整学习者的适应性。然而,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商务英语学习资料及阅读资料的完善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商务学习项目的建立是在一定语言基础之上的,所以,语言交际及语言运用在网络平台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基础和语言运用能力才可以完成网络学习任务,达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习者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将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薄弱环节(即词汇学习)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来分析网络平台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学习的研究分析,以期待找到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的好方法,实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商务英语学习的最优化,加强并完善语言交际能的拓展与提高。

一、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经济贸易系大一和大二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旨在调查分析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关于听力词汇量和阅读词汇量的关系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分析以下三个问题:(1)在网络平台学习过程中商务英语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的区别,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的关系;(2)在网络平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两种词汇量掌握程度的关系,两种词汇量的相关关系差异;(3)网络教学平台中商务英语词汇难度级别增大,学生掌握的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减少,语言交际能力下降,词汇学习效度的相关关系也可能越低。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是本院经贸易系的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国际商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2个专业2个年级168名学生。他们是从高考英语成绩高低排序,通过一年跟踪调查研究并且根据平时测验成绩来抽取英语水平相同的238人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的。在168名受试者中,大二学生98名,大一学生70名。

2.研究工具。本研究是一个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下的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参考华东范大学舒运祥教授的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和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自行设计了英语词汇测试题来测试分析,通过网络平台中的阅读词汇和听力词汇的测试结果数据来分析,进行比较。试题分别为A卷和B卷,被测试者分为两组进行交叉测试(the counterbalancing tests)。具体的测试设计和实施过程如下。[1]

3.测试试卷的设计。根据剑桥商务英语考试要求及教学大纲中列出的词汇要求随机抽取2000个词汇,在每个词汇的下面列出4个汉语单词,要求学生选出与英文意思相同的汉语词义。按照剑桥考试级别标准将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分为1~5级抽样分级进行。并用同样的方法编出A、B、C三套测试题,每次各抽取2000个单词,同时,将学生分为3组,进行交叉测试。然后,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2]如下A卷册是词汇的数据选择。(见表1)

汉语选择项是参考《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和剑桥商务英语应试词汇选编来选定的。对一词多义的词选择对学生来说频率最高、最常用的词义,对其他的3个干扰模糊项,选择原则有三[3]:(1)所选择的词是否与正确答案的难易程度一致;(2)所选择的词是否是与正确答案保持唯一性;(3)所选择的干扰模糊项词汇与被测试的词汇的相似度要涉及语音和拼写两方面。即被测试的商务英语词汇的拼写和语音应该和干扰模糊项的词汇的拼写和语音有相识之处。(见表2)

根据以上的方法,用完全相同的方法编出B卷C卷。A、B、C卷分别包括阅读测试试卷(R)和听力测试试卷(L)。分别用字母代表,即AR、AL,BR、BL,和CR、CL。阅读测试试卷和听力测试试卷的测试项和选择项基本一样,不同之处是:阅读试卷的英语单词出现在试卷上供学生阅读,选择一个与之对应的正确的汉语词义。听力试卷和平时测试时的听力测试基本一样,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听”词来迅速选出一个英文单词,并写出中文。测试试题编排好后,随机抽取80名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用A、B和C阅读试卷对他们进行摸底测试,并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三套试卷的设计编排难易程度基本近似。[4]

4.测试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168名学生均分两组,Ⅰ组合Ⅱ组,均为84人,其中国际商务专业学生54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30人。然后将A、B卷的测试试题分发给168名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交叉测试设计分析。(如表3)

分别将两组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多媒体语音室,按照上表的交叉设计,把A卷的听力测试试题在网上发给Ⅰ组的学生听(即ⅠAL);在把A卷的阅读理解试卷在平台上发给Ⅱ组的学生读(即ⅡBR);电脑倒计时15分钟后自动关闭测试系统收回试卷。之后,再发B卷的阅读测试题给Ⅰ组学生读(即ⅠBR),而同时将B卷的听力测试题给Ⅱ组的学生听(即ⅡAL),时间仍然为电脑倒计时15分钟后收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阅卷系统阅卷与整理。将Ⅰ组84人的听力答卷和Ⅱ组84人的听力答卷合并,同样的方法也将阅读试卷合并。再将收集的168份听力词汇测试答卷和168份阅读测试答卷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分开。在英语语言测试中,交叉测试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听、读同一套试题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不可靠因素,同时,还能衡量检验测试试题的难易程度及调查对象的同一性。

二、语言交际能力测试结果分析与检验

学生测试的结果分析利用SPPS统计原件对其全部试题做了单项分析,分析并了解测试试题设计的难易度和区分度(利用舒运祥教授的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并用因数分析法和两分法计算A、B试卷各两套测试题的效度,同时用库德—查理逊公式21(Kuder-Richardson Ⅱformula)计算了两份试卷4套测试试卷的有效度。(见表4)

其中试题的难度指数P越大,试题的难度指数越小。P越小,试题的难度指数越大。答对题的人数RⅡ指数越小,试题可靠度越低,RⅡ指数越高,试题可靠度越高。[5]

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结果表明:(1)从测试试卷答对题的人数来看,B卷听力测试试题的可靠度为0.86外,其余3种试卷的可靠度均为0.90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试题是很可靠的;(3)从测试答卷的平均分来看,听力测试均分在近100,阅读在134分。测试者听力达到0.50,阅读达到0.69,即听力为50%,阅读为69%。说明测试试卷难易度适中。符合学生基本水平测试,满足大纲要求;(3)从测试试卷的区分度来看,AR试卷达到0.51,满足区分度在0.4以上的要求。BL卷0.37,比所要要求达到的0.3高出几个点。因此,数据表明,测试试题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实际掌握词汇的情况,为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与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数据;(4)从测试结果的平均分来看,第一组的A卷听力测试(ⅠAL)和第二组的B卷听力测试(ⅡBL)平均分相似(99.25和101.86),第二组的A卷阅读(ⅡAR)和第一组的B卷阅读(ⅠBR)的平均分几乎相等(132.13和133.56),说明本测试试卷设计的测试试题之间无明显差异,有效度很高。

三、语言交际中词汇学习的效度(validity)分析

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考试质量的高低的标准包括考试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可靠性和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效度、信度和可靠信。根据以上学生所学习词汇,掌握词汇量的测试分析,可以看出,从学生总体的听力词汇平均分和阅读词汇平均分来了解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可以推算学生在学习词汇过程中,哪些是弱项,哪些是强项。(见表5)

显然,学生掌握的听力词汇量比阅读词汇量小很多。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学习英语时间的长短也决定了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说明听力学习及训练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听力词汇的掌握自然就弱。相对于阅读词汇量大的学生,听力词汇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学习英语时间的长短决定词汇量掌握的量的多少。上表中学生总体的听力测试词汇平均分为100.51,阅读词汇134.85.实际词汇量的掌握应该在1286和2779。再从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的相关系数(见图1)可以看出,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虽然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但区别还是相当大的。这点验证了本研究的Q1问题,及商务英语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是有区别的,不同的。商务交际中,学生的听力词汇量普遍较小,无法完全实现交际。同样,从图1中的相关系数比较中也可以验证我们研究分析的Q2问题,在网络平台学习中听力词汇学习与阅读词汇的相关关系,学习两年英语的词汇量比学习一年的词汇量大,同时,阅读词汇量大的学生听力词汇量也比较大。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比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时间长,且掌握的词汇量也大,故听力词汇测试和阅读词汇测试结果也较好。图1中的总体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的平均分都是0级最高级、1级较高、2级次之、4级最低。说明随着词汇学习难度级别的增大,词汇掌握量减少,词汇学习有效度降低,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的相关系数也降低。验证了研究问题的Q3设计的成立。从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来看,在网络平台语言测试系统中,词汇的测试是基本而实用的语言学习工具,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四、结论

词汇的学习包括多方面,既包括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四个侧面,忽略其中任何一个侧面都会导语言交际的失败。由于语言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感念,所以,教师只可以通过测试学生的语言行为,词汇运用及学业考试等间接地推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语言运用中的词汇学习及语义概念就至关重要了,有了词汇就有了交流的基础,有了语义概念就有了交流的有效度。完成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效标关联效度(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相结合的最大效度。外语测试的效度也均从这三方面来评估测试效度的高低。学生获得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并不等于获得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交际能力是通过语言能力来体现的。词汇的学习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元,而语言能力即包括正确使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能力。因此,语言学习与教学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音、语法、词汇的学习、训练与测试是重要的起点,实现商务交际的根本。

参考文献:

[1]ELTS.英国英语测试口试面试和写作评分等级表[J].国外外语教学,1984(4):25-30.

[2]刘润清.语言测试的方法和理论[J].现代外语,1980(4).

[3]徐强.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命题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4]舒运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3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试卷编写 质量

测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份成功的试卷可以测试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并作出客观的评价,教师也可以查漏补缺,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后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如果试卷出得不好,测试的结果就很有可能失去参考价值,甚至起到误导等反作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要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分析如何编写合格的高职英语试卷,使试卷的编写既能体现高职英语的这一特色,又能满足等级考试的要求。

一、试卷的编写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平时的单元测验及期中、期末考试主要是为了考查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考试就是无效的。因此,在编写这类试卷时,教师应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在所教词汇、句型结构与语言技能等范围内抽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编制成相应的题型进行考查。与所学课程内容完全无关、与教学大纲脱节的试题是不合格的。

二、试卷的编写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一份优秀的试卷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太难或太容易的试卷都会削弱测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编写试卷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试卷的难度系数。一般来说,试卷中基础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较高难度题占10%是合理的,既能保证测试的合格率,又能区分出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当然,这里所指的“基础题”和“难题”是要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因此,出卷老师对考查对象需要有相当的了解才行。

三、试卷的编写应能全方位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规定了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借助词典能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际,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试卷的编写过程中就必须体现这一精神。因此,一份完整的高职英语试卷应该包括可以测试学生听说能力的听力题、可以测试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理解题(包括词汇和语法题)、可以反映学生写的能力的翻译题或写作题等。当然,具体的题型应灵活多样。

四、试卷的编写应与等级考试要求相呼应

这种呼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题型应与等级考试相符。如果是测试将要参加英语应用能力B级的学生,试卷中就必须包含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所特有的词形转换,填空型、问答型和配对型阅读题,选择型英译中题,等等。如果是测试将要参加三级考试的学生,题型相对就少得多,都是传统的单项选择、阅读及中英互译等。随着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卷型改革的步伐越来越近,日后编写常规试卷的时候,题型势必也要随之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早早适应等级考试模式,以期获得理想的成绩。

五、试卷的编写应掌握好题量

试卷的数量是影响测试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题目越多,可靠性就越高。而且,题量多了,就可以更全面地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编写试卷的时候教师应避免试卷题量的不足。在合理而又实际可行的前提下,应尽量把题目出得多些。当然,题量也不是越大越好,要控制在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答题的范围内。

六、试卷的编写应明确题目要求

如果测试的要求不清楚,那么学生对题目要求的理解也成了测试的内容,这就超出了教师要检查的范围。因此,教师在编写试卷的时候,一定要把题目的要求写得清清楚楚,参加测试的每个学生都能看懂。比如,在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时,试卷每一部分前都有一段Direction,提醒学生怎么做题、怎么填涂答题卡等。这一点应借鉴到常规的单元、期中和期末测试中来。

七、试卷的编写应合理安排试题的顺序

上文中提到,一份好的试卷中,基础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较高难度题占10%是合理的。一般来说,试题的编排应由易到难。从心理学角度讲,心情的愉悦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一打开试卷,发现开头的几题答不出来,这将大大影响他们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后面的答题,测试得出的结果也将大打折扣。反之,如果学生能顺利答出前面几题,自信心也随之而来,答题的时候头脑就会清醒得多。哪怕后面遇到了难题,因为有前面的基础在,也能够临场不乱。

八、试卷的编写必须注重内容的质量

要保证试卷内容的质量,试卷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原创性。目前英语试卷的编写很大程度上就是拼拼凑凑。选出任何一份试卷的任何一道题复制粘贴到百度搜索,十有八九会发现它已经被引用泛滥了。当然,本文所指的“原创”并不是说所有的句子和短文都必须由出题人撰写,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引用的试题进行一定的改编,不致于出现在一份2010年的试卷上发现有关北京申奥的单选题,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将它改写成世博会的话题就比较完美了。

总之,高职英语试卷的编写过程要求出卷老师不但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入理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要求,而且要对接受测试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有相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注重上文中提到的八个问题,就一定能够编写出合格的高职英语试卷来。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2]罗东山.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特点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4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 内容效度

1.引言

随着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规模也迅速扩大。目前在全国1731所普通高校中,高职高专有1047所,占总数的60.49%。近年来,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人数和在校人数都超过了全国本科大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RETCO)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PRETCO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设计、供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专院校学生自愿参加的标准化考试,也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组织进行的部级考试。根据《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该考试是为检测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考试。它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语言知识,又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又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它的目的是考核考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用英语处理有关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主要考核考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日常和业务涉外交际的能力,旨在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向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进行改革;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其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从测试的目的可以看出,该考试的性质实际是一项英语水平考试,这一点在《大纲》中也明确地提了出来。

考虑到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入学水平的现状,《基本要求》将教学要求分为A级要求和B级要求,PRETCO也相对应地分为A级考试和B级考试。A级为标准级别,覆盖《基本要求》的全部内容,B级对应于《基本要求》的B级范围,属于过渡级别。目前广东省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的要求是通过B级,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探讨PRETCO的B级考试。

根据《大纲》,B级考试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听力理解、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或汉译英)。《大纲》中对各部分的测试题型、内容及时间安排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那么,近几年来该考试的试卷质量如何呢?通常一份试卷的质量好坏,一般要看它的效度(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难度(power)、区分度(discrimination)、实用性(practicality)及后效作用(backwash)。效度,也叫有效性,是指一套测试所考的是否就是设计人想要考查的内容。效度的高低是语言测试最重要的指标,是语言测试的基本出发点(刘润清,2000)。某次测试的效度如何,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去说明、验证,如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和共时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李筱菊,1997)。本文仅从内容效度方面,对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考试第二部分“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引起命题者的注意。

2.“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的内容效度分析

语言测试的内容效度是指测试是否考了它所要考的,即是否考了大纲规定要考的(李筱菊,1997)。验证考试的内容效度如何,主要看试题设计和试题产生是否严格依据《大纲》进行,测试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准确、全面、充分体现《大纲》要测试的内容。因此,要评估该考试“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的内容效度,就要把其测试内容与《基本要求》作一比较,看其是否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为了便于统计,我以2001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12份试卷的“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测试内容(即360道题)为样本,根据依据《基本要求》和《大纲》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内容效度分析。

2.1测试内容与测试目标的相关性

一直以来,B级考试的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共有20题,其中10题为多项选择题(占总分值的5%);10题为填空题(占总分值的10%),要求根据所给句子的结构和内容,写出括号里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根据命题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词汇测试题和语法测试题。也就是说,如果试题主要考查词汇意义或搭配问题,则该试题属于词汇测试题;如果试题的命题内容涉及语法范围,即句法或词法时,那么该试题就为语法测试题。通过对12份试卷的分析不难发现,多项选择题的有些题目,是属于词汇测试题,举例如下:

If you travel in a foreign country,a tour_______may save you a lot of trouble.(2004年6月第23题)

A.director_______B.helper_______C.guide_______D.assistant

该试题的考点为词义辨析,“tour guide”为固定搭配,意为“导游”其他三个选项均为干扰项,因此该试题就归属于词汇测试题。

而填空题的有些题目,很明显是属于语法测试题,举例如下:

They talked to him for hours,(try)_______to persuade him to change his mind.(2006年12月第30题)

该试题的考点为非谓语动词作状语,根据是“(try)_______to persuade him to change his mind”此处作状语,表示伴随情况,对谓语加以说明。因此,正确答案为trying。现在分词作状语表示主语正在进行的另一动作,对谓语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加以说明。因此该试题就属于语法结构测试题。

从表一中可以发现,从2001年到2006年的这12次考试中,在“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240道题中,词汇测试题占113道,语法测试题占127道。也就是说,在“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词汇测试题和语法测试题的比例几乎相当,约为1∶1.12,语法测试题的出题份额稍占优势。总体看来,体现出对词汇、词组、短语用法和语法结构的均衡考查。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两种题型的分值是不一样的,每个多项选择题的分值为0.5分,而填空题则为1分。因此,从分值的分布来看,语法测试题的分值明显大于词汇测试题的比重,从这点来说试题体现了对语法测试的重视。

《大纲》规定,“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的测试目标是测试考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包括《基本要求》中的“词汇表”和“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即“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从语法测试题来看,这些题基本涵盖了《基本要求》中“语法结构表”所列出来的语法知识点;而词汇测试部分的试题主要的考点为词形转换、固定搭配、近义近形词辨析和短语动词等,也很好地符合了《基本要求》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词类和构词法的词缀法、转化法和合成法等词汇知道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得出“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的两类试题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测试目标是一致的,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2测试的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

测试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是指考试题目取样的代表性如何,而评估试卷的代表性如何要看试题样本是否充分全面体现了要考查的全部内容。试卷的代表性如何直接影响测试效度的高低。表二是对这12套试卷的“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127道语法测试题所作的进一步详细分类。

表2 127道语法测试题考点分布一览表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6年的这12次考试中,每年的试卷在“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试题基本覆盖了全部的考点,从考点的分布来看,考点主次分明,重点考查的内容如对非谓语动词和动词的时态语态的考查几乎每份试卷都覆盖到了。因此,语法测试题的测试内容基本上具有代表性,即语法测试题有一定的内容效度。但纵观这12套考题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基本要求》中要求掌握的个别内容如插入语等也没有涉及,这使语法测试题的内容效度稍微打了点折扣。

表三是对这12套试卷的“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113道词汇测试题所作的进一步详细分类。

表3 113道词汇测试题考点分布一览表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6年的这12次考试中,在“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对词汇的测试占较大比重的是词形转换,而且这类考题都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这很好地弥补了多项选择题测试词汇的单一性的不足之处,也较好地体现了《大纲》规定的“测试考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这一点,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

2.3测试内客是否适合测试对象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试题的测试内容是否符合测试对象,从历次的测试结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从每届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语法与词汇”部分很少有得满分的,也很少有得零分的。而填空题对考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要求更高,这一部分学生失分较多。总体来说,其测试内容基本上符合大部分的测试对象,其内容效度也是不错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12份试卷的240题试题中,有些考题测试内容重复,举例如下:

After careful(consider),the committee decided to recommend Mr.Smith for the post.(2001年月6第35题)

After careful(consider),the committee agreed on the proposal.(2002年月12第32题)

这两道题测试的考点是consider一词的名词形式,从形式上看几乎一模一样。而通常考生在复习迎考前,都会找出往年的全真题来进行模拟测试,试想考生在考场做题时欣喜地发现题目是才做过的,他根本无需思考就能做对试题,那么这道题对于考生来说就没有什么效度可言。如果一套试题出现了用之前考过的类似试题,该试卷的整体内容效度势必会受到影响。而同一份试卷中的测试内容则没有发现测试考点重复的现象。

3.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PRETCO中的“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试题的命制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CET―4和CET―6等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比起来,PRETCO开始时间虽不长,但已成为衡量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较为统一的尺度。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英语能力考试对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提高测试的内容效度和试卷质量,命题者须注意:第一,严格按照《大纲》的规定来命制试题,做到对考点的全面覆盖。第二,避免测试内容的重复。只要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PRETCO试卷的内容效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5篇

语言最本质的特性是交际或交流思想。我们绝大多数人学习外语,并不是将它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来研究的,而是作为一门基于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的实践性学科来掌握的。即使学习必要的语言知识,也仅仅是为了更好,更正确地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或言语能力。因而,在设计试卷时,决不能过多地加大知识性的考查项目,而忽视语言应用能力项目。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需要教学生自主认知诸如语音,语法,语言结构等知识项目,以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

高考英语题型应简化,或更加科学化,以利中学英语教学效率提高

我曾从北京师大校史档案中,找到一份80年前的英文试卷。试卷的主要题型有三项:翻译(中译英);单词归类;阅读问答。当然,按当前的观点分析,此英文试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言语能力:试卷无听力,亦无语音,语法题。但它却强调阅读,翻译及用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体现,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英语试卷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认为其特点是复杂化,难度提高,测试点全面,但实用性有所欠缺。当然,试卷具有选拔优秀学生的一定信度。但由于标准化试题的引入,在一定意义上弱化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英语听力测试成绩计入总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为了弱化高考的“指挥棒”功能,英语试题题型应该简化。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掌握英语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关于题型,我建议英语高考试卷中的“短文改错”应该取消。尽管此题型有某种“信度”,但缺乏“效度”。即是说,“短文改错”题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缺乏“有效性”。据我了解,几年前,某些省市的高考试卷中就已取消了短文改错题。

高考题型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复杂化,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首先,它加重教师负担,要频频应付某种不科学题型的复习工作。再者,它加重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把英语或外语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来学习和掌握。很自然,其结果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

为了发挥高考“指挥棒”正确的指导作用,以利于英语教与学的效率的提高,我对高考题型作如下的设想(全卷赋分:150分):Ⅰ.听力测试(30分);Ⅱ.词汇与阅读理解,包括中译英(60分);Ⅲ.写作(40分);Ⅳ.口试(20分)。

听力测试已成为高考试卷的计分题型,这是全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多年努力的重要成果。对于增加口试的合理性及如何操作和评分,将会引起不小“争论”,这是可以预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朝一日,这一建议和设想被采纳,将会使外语教学课堂真正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思想的交流场所。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一个愉快的生活过程。不言而喻,外语学习的高效率也是可以达到的。

要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必须加强中学阶段的外语阅读教学

目前,中学生外语阅读量严重不足。由于课业负担重,考试负担重,他们仅能应付解题,完成一定的课外作业,满足于读课文内容等有限的语言材料。为了追求高效率,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增加外语阅读量。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初中三年级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15万字。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量更应该扩大。《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六级(高一年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20万词以上;七级(高二年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30万词以上;八级(高中毕业)时,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6万词以上。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量应该在规定的年级完成。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6篇

【关键词】分级教学 管理理念 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22-02

一 引言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本科阶段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的。这三个要求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我校入学新生的英语水平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升,尽管如此,由于实际招生情况等原因,每个自然班里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呈现参差不齐的态势,例如:有些水平高的学生在纯英语教学的中学阶段就打下了较好的英语基础,已达到甚至超过《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或九级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就参与各种英语竞赛并取得了好成绩,这些学生完全满足大学阶段较高和更高要求的标准;而一些水平差的学生尚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七级要求,他们只能满足大学阶段的一般要求的标准。在教学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下,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如果仍然继续以往相同教材、相同起点、相同考核方式的教学模式,势必会继续那种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差的学生“不消化”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对教学不满意、对学校不满意等。同时,教师们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往往会觉得目的性不强,无法发挥他们的教学优势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 管理理念

1.主旨原则

本科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把大学英语分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和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两部分,其中基础阶段课程于第1~3学期完成;提高阶段课程于第4学期完成。基础阶段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分A(高级)、B(中级)、C(初级)三个级别,学生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分级测试进入相应级别学习。完成大学英语必修课16学分,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英语学习不间断,实行专业化培养。分级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对于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求完成16学分的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对于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通过国家四六级统考后进入更高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优质资源不应只用于资质好的学生,合理布局,平衡师资水平与学生能力程度。打破院系界限,按学生能力分班教学。滚动教学,取消年级界限。优胜劣汰,每学期进行考试,合格升级,不合格留级,取消补考。期末试卷统一,公平合理评价学生学习状态,让好学生享受较高绩点。分级教学从2011级新生开始实施,至2012级完成滚动周期。全校学生分为三级:A、B、C,其中C级要求学习四学期后参加国家统一四级考试;B级学生在入学第三学期结束时参加国家统一四级考试;A级学生在入学第二学期结束时参加国家统一四级考试。具体报名情况,请教务处协助解决。

2.具体分级方案

基本数据:2011级新生人数2960人(按计划招生数),2011级教师人数22人,平均每位教师教授学生130多人。分级方法:2011级新生按照高考英语成绩由教务处统一计分,外国语学院根据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分班,安排教师。每班学生人数在60~70人之间,便利之处是充分得到教师关注,能够进入语音室,享受良好的学习环境。

3.部门间协调

上课时间统一,便于全校教学时间的管理。2011级分级后尽量排在同一个时间段(如周一、周四)。统一计算高考成绩,将学生按高考成绩排名后名单交外国语学院,便于分级分班。与考试院沟通协商,争取每学期允许一定数量(15%)的学生参加四级考试。成绩登录系统设置:要求按照分级分班的数据,将学生名单分配至任课教师名下,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管理和成绩登录,同时要考虑各院系成绩汇总的需求。

三 教学过程的管理

1.班级管理

首次上课时采集学生信息,必须包括生源地、手机号码等;选出学习委员和各个专业联络人;整理出一份学生通讯录,交给学习委员一份,让学习委员负责联络各个专业联络人;老师布置作业或下达通知找学习委员即可。

2.成绩评定体系

考试是检查教学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学校学风、教风、考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一两次考试来评估。因此,科学的成绩评定体系及学生成绩的最终评定关系到此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升降级激励机制。不仅评价学生在分级教学后的学习情况,而且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一个基于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的多模态成绩评定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课堂记录网络化。本研究尝试建立网上课堂记录单,根据我院分级教学的要求,可实现网络登记课堂表现如出勤情况、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课堂记录一个学期不能少于4次课堂参与情况(包括课堂小测验),3次考勤记录以及3次作业完成情况,共计10次记录。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课堂记录情况,增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第二,学生学期总评分规范。根据学校和教务处对考试评分的要求,以及外国语学院对大英分级教学考试计分办法的规定,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为60%和40%。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地把握课堂表现、平时测试、期中、期末等成绩的评定。这就需要科学地规划和严格地执行。课堂参与、测验、出勤、期中、作业、期末等分数都应有明确的规范使考试和成绩更加公平、透明。

第三,计算机阅卷系统整合。基于大学英语考试的特点,阅卷需要使用计算机光学阅卷系统,因为机读卡部分的分数常占总分的一半以上,并且每学期至少使用2次以上,因此,此系统在考试评价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但阅卷过程仍需要人工操作,是一项耗时、耗力的细心工作,机读卡成绩阅读完成后,常常需要分割整理,再分别转送到各位教师,然后教师登记主观题部分成绩,再计算、合并、总评等,其间的环节多,出现问题的概率大。因此,在更新现有光学阅卷系统的基础上,将机读卡成绩直接导入设定的成绩系统库中,能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成绩误差。

3.考试设计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改变目前课程考试中较普遍存在的过于注重学生课本知识掌握情况,轻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倾向,使考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期成绩与学生的学业绩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学期成绩的严肃性、公平性,分级教学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集体阅卷。

4.试卷设计和分析

试卷由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部负责出题。公共外语系主任负责成立命题小组,成员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

考试之后,对学生成绩和试卷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每次考试之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如年级平均分,A班、B班、C班各班的平均分,学生成绩的分布曲线以及单个学生的答题情况等,将详细数据分发给各位任课教师。同时,我们还对试卷的效度和信度等进行了研究,从而了解整个试题的难易程度、知识覆盖面、题量、题型等,其中一些重要数据如对每道试题学生的答题情况、试卷的总体分析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

5.教师积极参与

对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公共外语教师响应院校领导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分级教学实践中。他们献计献策,参与有关分班、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各个决策过程。针对四个级别的教学任务、进度、测试等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同时,经过与教师的讨论,就下学期分级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达成如下共识:(1)在教室多媒体设备出现问题时,每位教师应能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教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具有随时使用教材和黑板进行完整教学的能力。(2)遇到请假、调课等特殊情况时,除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手续外,教师应该把上课的进度、时间、地点等详细情况发给教研室主任和教师秘书,便于院系安排教师代课。(3)由于我部采取的是同一时间段上课,因此,代课老师的事宜应请求公共外语二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

四 教师与学生对分级教学的反馈意见

1.教师反馈

分班人数恰当(大多数班级为70人,个别班级因个别原因人数稍多),分层后学生素质相当(学生层次差异小),班级活动易于开展。各学院、各专业人数相当,利于分组活动,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师能够实现学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集体备课实现了教学流程规范化、精细化。例如,设定统一备课的内容,设定内容要占教学总量的60%,确保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另外的40%可以加入教师的个人特色。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基本一致,又有利于保证教师特色。将学生考核所得的成绩与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相结合,再进行分班也较为合理。教师对分配的教学及班级的情况较为满意,不会因为教慢班而对工作产生懈怠。

2.学生反馈

分级适应现在各种个性的群体。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群体因材施教效果较好。个别学生因为自身的水平也曾提出调整自己的班级,怕跟不上。材抵触情绪小,因为选取材,快慢班的同学意见不是很大。

五 结束语

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是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分级教学就是满足和适应这种要求。本文通过主旨原则、具体分级方案、部门间协调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管理理念进行了梳理,并就分级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班级管理、成绩评定体系、考试设计、试卷设计和分析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积极参与分级教学实践和师生对分级教学的反馈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

[2]戴运财.二语习得中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9(9)

[3]郭晓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初探[A].吴尚义编.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7篇

关键词: 国际金融 双语教学 问卷调查

2001年8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意见明确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作者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而且双语教学已被教育部列作评估大学的一项指标。与此相呼应,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纷纷出台了推动双语教学的具体措施和规定。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双语教学并非如此一边倒,而是充满了争议。比如,广东外国语外贸大学的桂诗春觉得这是个很大的误区,香港的教训说明双语教学甚至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桂诗春,2003)。在2004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一个“双语教学”座谈会上,专家们指出,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可以得到三个层面的收获:最基本的收获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直接的收获是外文专业词汇和外文水平的提高,更深层次的收获是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有些教育工作者则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傅淑玲,张承平,谭雪梅,陈洁,2003)。笔者结合我们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来谈谈对双语教学的看法。

一、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实践与效果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双语教学的精神,我校各个院系都开设了一些双语教学课程,其中金融学院就开设了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截至2005年1月底,我们已经承担了19个班级的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任务,有了数次难得的教学实践机会,加深了对当前争议颇多的双语教学的理解。下面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和考试结果来进行分析。

国际金融的原版教材很多,开始我们本着经济适用原则选用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第二版),作者为美国的Cheol S.Eun和Bruce G.Resnick。后来该书的中文名称翻译为国际财务管理,考虑到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易混淆,且部分内容重复,我们后来选用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International Finance(第二版),作者为英国的Ephraim Clark,相比第一本教材而言,其内容更加与我们国内所讲的国际金融相近,既有理论性,又有实务性。

在接受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任务后,我们随机找了一些上过双语课程的学生进行了解,他们反映不太听得懂,主要是语言转换时很难跟上。备课期间,我们借了不少国外原版教材备课,消化吸收后制作了教学课件,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通过网络搜索,我们还下载了国外多个高校的国际金融课件,比较分析,并与教材出版社联系,获得了所用教材最新版本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和反馈,本着就低不就高的原则,逐渐形成了利用英文多媒体课件、中英文讲授结合并以中文讲授为主、适当板书推导分析相关公式和案例的讲课风格,并联系实际经济现象解释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特别是联系中国实际,弥补所用教材内容以美国为主的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困难。同时要求学生任选课后一个案例进行分析,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依据之一,并进行了认真批改。另外,通过课间休息和电子邮件联系,耐心回答学生问题。

由于不同专业的班级要求不同,课时也不一样,而且选修人数较多,上课时有的组成150人左右的大班,实际授课时间为45课时;有的组成100人左右的中班,实际授课时间为51课时;有的是自然班,实际授课时间为34课。期末考试试卷采用英语命题,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由于课时不同,上课内容有所侧重,45课时的考试题型分为:判断选择题15道30分;简答题5道40分;综合题2道30分。试卷分A、B、C三套,涵盖1至15章内容。34课时的考试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10道20分;简答题4道28分;综合题2道32分;案例分析题1道20分。试卷也分A、B、C三套,涵盖1至10章内容。51课时的考试题型分为:判断题10道20分;简答题4道24分;计算分析题2道26分;论述题2道30分。试卷分A、B、C三套,涵盖1至16章内容。考试时间都是2小时。

总的来看,相比中文同类课程而言,目前19个班的考试结果显示平均成绩偏低,而且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生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点,成绩较低的同学反映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成绩好的同学觉得收获比较大。

二、影响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我们有必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影响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傅淑玲等人认为教材质量、教师素质、教学模式和学生水平是影响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傅淑玲,2003)。由于这19个班都是笔者教的,教学模式也差不多,因此影响因素主要在于学生水平。另外,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课时、大小班、题型差异,加上学生专业背景不同,下面我们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时/大小班。从图一我们看到,课时多的班级,成绩分布呈金字塔形,接近正态分布,而课时少的班级呈双头型,不符合正态分布,可见课时数量对双语学习效果有着明显影响。由于课时少的班级只有一个班,其余班级课时都较多,因而课时数量正好与大小班相一致。根据概率统计中的大数法则,课时越多,班级越大,意味着样本越大,越接近正态分布。

(二)题型差异。由于采取的是开卷考试,当考试题型为判断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题时,只要明白题目意思,读懂书上内容,较易找到类似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类推。相比较而言,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难度加大,不仅要求读懂,还要学会运用分析,因此,导致了在标准差相近的条件下,有案例分析题或论述题的班级平均分和最高分都较无案例分析题的班级低,而不及格比率则较高(见表一)。

(三)专业背景。结合表二和表三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的专业背景对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有着明显的影响,特别是语言因素。相比较而言,国贸班招生时英语成绩必须很高,毕业前过不了英语六级要面临转专业的压力,因此国贸班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而金融班的学生所学的金融课程较多,在金融专业知识方面相对较有优势,财管班学生则在微观金融方面有所擅长。通过和学生交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国贸班学生取笑金融班学生看一页教材需花很长时间,金融班学生则取笑国贸班学生看一个例题要费较多精力,这正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语言和专业知识确实对双语教学具有影响。考试情况进一步说明语言对双语教学效果影响更大。具体到各个班级,分析情况类似,各班双语课程成绩较高的同学英语水平都很好,不少同学还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而比较金融班和财管班不及格学生同学期其他专业课考试成绩,有些学生专业课成绩比较高,可见专业知识对双语教学效果影响不太确定。

三、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我们发放了500份问卷,在2005年1月份教学结束后向学生进行了无记名调查,收回430份,回收率为86%,下面是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1.你认为通过学习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收获怎样?(最好请在备注处说明具体收获)

该题有效问卷417份,6%的同学认为很有收获,36%的同学认为有些收获,46%的同学认为收获不大,12%的同学认为没有收获。不少同学认为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直接看英文教材很吃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2.你认为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材应该用什么教材?

该题有效问卷430份,11%的同学认为应该用英文最新教材,6%的同学认为应该使用自编教材,79%的同学认为应该用加注中文的英文教材,4%的同学认为应该最好用中文教材。

3.你认为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应该怎样考核?

该题有效问卷389份,5%的同学认为应该闭卷考试,68%的同学认为应该开卷考试,24%的同学认为应该增加平时成绩比重,3%的同学提出用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4.你认为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该题有效问卷376份,49%的同学认为应该用案例教学,31%的同学认为应该使用结合多媒体讲授式教学,19%的同学认为应该用启发式教学。

5.你认为影响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学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该题有效问卷370份,40%的同学认为是英语水平,38%的同学认为是专业知识,11%的同学认为是班级太大,11%的同学认为是课时过少。

6.你认为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应该怎样上课?

该题有效问卷415份,9%的同学认为应该用英语上课,16%的同学认为应该用中文上课,75%的同学认为应该用英语和中文结合的方式上课。

7.你的英语水平怎样?

该题有效问卷353份,87%的同学过了四级,46%的同学过了六级。

8.你已有几门课程重修?(最好请在备注处说明具体课程)

该题有效问卷403份,79%的同学没有一门课程重修,11%的同学有一门课程重修,5%的同学有两门课程重修,5%的同学有两门以上课程重修,最多的高达8门。重修课程以基础课为主,特别是数学。

9.你认为国际金融课程应该怎样开设?

该题有效问卷406份,29%的同学认为应该实行双语教学,10%的同学认为应该实行中文教学,58%的同学认为应该同时开设国际金融双语和中文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

10.你对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有何看法或建议?

很多学生认为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双语课程,不能“一刀切”。

四、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根据实际教学结果与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教材问题。由于国外国际金融教材侧重国际金融市场,与我国国内编写的国际金融教材知识体系差别较大,即使金融班的学生在上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前也没有系统学习过国际金融基本理论,学习过程中不少金融班的学生反映比较吃力,在学习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时基本没有多少专业优势,这可能也是导致金融班成绩总体低于国贸班的重要原因,而一些今后准备考研的学生则更加担心以后报考其他院校时对提高专业课成绩没有帮助。

(二)语言问题。综上分析,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效果主要受学生英语水平影响。期末考试在采取开卷方式的情况下成绩偏低主要是由于不少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限,阅读速度慢,导致审题不清,时间不够,影响了做题的质量和数量,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比较简单的应用分析题目失分较多,整体低分比例上升。不仅考试如此,甚至有些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在学期结束后也不太清楚国际金融到底讲的是什么。

(三)评分问题。目前我们试卷评分采用的是百分制,而由于语言因素导致有些学生卷面成绩较低,按照传统的60分及格标准,卷面不及格率相比中文课程来说要高得多,影响了一些学生就业或考研时的平均成绩。

(四)班级规模问题。由于目前双语教学的老师较少,学生较多,而国际金融又是专业必修课,因此上课普遍采用合班,规模偏大,有时甚至一次一个班达到200多人,不利于课堂讨论和师生交流。学生给老师打分很能说明问题:以前我们上中文课程时,学生评分都超过80分,上大班双语课程时学生评分降至70多分,而上小班双语课程时评分又上升至80多分,可见班级规模对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五)课程设置问题。英文finance既可以翻译成金融,又可以翻译成财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碰到了财管专业的学生除了开设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外,还开设了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双语课程,英文教材很多内容都差不多,造成重复教学,又没有教透。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应该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1)尊重学生意愿,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让学生选择双语课程,不搞一刀切,以免一些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因语言障碍而学不到专业知识,教学中英语授课的比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决定,不能搞成全英文“单语”教学;(2)教材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外文教材,但应根据中国实际加以补充,条件成熟时消化吸收国外教材,编写符合国情的教材;(3)开设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前,使用国内教材增开中文国际金融课程,一方面为双语教学铺垫基本国际金融理论,另一方面满足考研究生学生的需要;(4)不要按60分判及格,而应按比例控制不及格率;(5)双语课程的班级规模应适当控制,以1个自然班为宜,以确保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确因学生人数多而师资又不足的,也应适当控制规模,最好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流,毕竟教育部提出的只是“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其强调的是双语教学课程门数,而不是人数,外向型人才终究是少数的,我们一定要因材施教;(6)增加双语课时,因双语教学涉及语言转换,大学英语高达335课时,中文必修课也为50多个课时,现在按中文必修课来设置双语教学课时,课时明显不够,学生感到比较吃力;(7)注意协调分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我的双语教育[J].外国语,2004,(1).

[2]傅淑玲,张承平,谭雪梅,陈洁.关于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3,(4).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第8篇

关键词:试卷讲评 反馈 拓展 辅导 双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及时批改,全面评价,是上好英语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及时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课前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做好试卷统计工作,包括考点分布的统计,考试结果的统计;错误类型的统计,弄清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失分情况,了解他们的整体水平,分析普遍性错误和典型性错误。其次,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内容该多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分析犯错误原因,并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二、 拓展外延,有目的地借题分挥,是上好英语讲评课的有效方法。

讲评试卷时,还要透过具体问题拓展外延把试题进行变化。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借题发挥,也可以将答案要点进行增加丰富,还可以将考点扩展、深化、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并对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从中习得规律性。

其次,借题发挥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加深,一套覆盖面再广的试卷也肯定有某些知识点的遗漏。借题发挥,可以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讲评时要注重渗透试题的变形、重组、分解和组

合的出题思想。例如, 碰到下面这样的题目:

1.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 Oh,I’m not feeling well in the stomach.I so much fried?? fish just now.

A. shouldn’t eat?? B. mustn’t have eaten

C. shouldn’t have eaten? D.mustn’t eat

教师就应该重组出别的试题,培养学生审题和应变的能力。如:

2. He be in his office now,because he phoned me from his home just now.

A. mustn’t ? B. needn’t

C.can’t? ??D. shouldn’t

题目是死的,又是可变的,讲评时若能适当地对原题进行加一点、减

一点或换一点的处理,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上好英语讲评课的重要手段。

讲评,贵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释疑,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对答案”式和“一言堂”式的教学,不但会使前面的准备工作付之流水,而且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讲评的艺术是欲露先藏,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激发,解题思路也逐渐形成。

3.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Tom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wallet at home.

A. To wait B.Have waited

C. Having waited? D. To have waited

4.—Why are you looking so sad?

--The football game for tomorrow will not be held.

A.planned B. planning C.to plan D. to be planned

我在讲评时,让他们自己讨论分析句子结构, 然后请个别同学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 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四、分析失误,对症下药,避免一错再错,是上好英语讲评课的关键。

高明的医生能给病人开出良方,关键在于探明患者的病因,英语试卷的讲评,关键在于能否开出“良方”,避免再犯同样的“病”。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对此,讲评时应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艺,加强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二是出现知识漏洞,讲评时应及时补充、完善;三是粗心大意,多为审题不慎造成,如对关键字眼、隐含条件,答题要求未弄清楚就草草作答。例如: the birthrate down by 10%,th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has decreased. A.As B. With? C. For D.By . 许多学生选了A项,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 “down”在这里起了决定作用;四是心理紧张,讲评时要提醒学生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可见,“分析错因,对症下药”对提高讲评课质量十分重要。

五、试卷讲评后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

六、课后个别辅导。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师生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在个别辅导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不要忘了对学生的欣赏,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解题中的成功之处,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七、评讲试卷时不要回避老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