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7 23:29:33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1篇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文中故事情节设计得精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选入的是此篇作品,课前导读部分是从故事情节入手探讨主题的,“古今中外,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小说叙述了‘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就是想表达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许多教参解读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同样是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也有教参解读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裸的金钱关系。甚至可以概括地说,凡是外国文学作品中描写社会地位卑微、生活极其贫困的小人物的生活,都可以将罪归于资本主义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仅仅是金钱关系。这样解读,极易将文本浅表化、简单化、概念化处理,造成文本资源的浪费。然而,在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用这种很浓的政治色彩、道德教化去解读文本,极为普遍。为了打破以往对《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解读的浅表化解读,本文一改往日解读小说的视角,选择从环境视角入手解读小说。

环境与场面,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都是指人物活动所处的空间。历来我国文学理论习惯将二者理解为同一个概念,不加以细分。实质上,场面只是环境中的最小单位,环境这个空间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它可以是作品反映出的r代、文化的大环境,也可以是作品本身所描写的小环境,它与人物保持相对独立的关系。而场面是人与事的具体表现场地,与人物的活动联系得极其密切。如《安塞腰鼓》中陕北农民打腰鼓的气势磅礴场面,又如《雷雨》中将人集中安排在周朴园家的房子的对话场面。《我的叔叔于勒》中“海”“船”“岛”这些场面,与文中人物活动以及命运联系紧密,本文暂且以场面代替环境一说。

场面原本是戏剧里最重要的因素,小说里的这个说法是从戏剧里借用来的,指的是人和事的具体表现场地,是一个与人物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的、特定的空间,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场所与舞台、落脚地。只要有人和事发生,就有场面的存在。它是永恒的,任何人、事都在一定的场面里活动。如电影作品《泰坦尼克号》将人物活动安排在海上航行的船上。在小说里,场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三国演义里所有的战争都离不开有战场,红楼梦里无论吟诗作对还是品茶看戏都离不开大观园里的亭台楼院。这些都是场面的实际功用,具有物理空间的意义。

“场面的真正核心是主人公和场面的语义组合,这种语义组合是多义的”。[1]在这种情形下,场面不单单是物理空间,它已成为一种信息,转化成一种符号,进入人类的记忆。小说家们为了自身的审美需求,将这些场面重组、编排,使它们成为更深层的空间意义。此时,它已成为隐喻物,是一种意象,既有形而下的作用,又有形而上的意义。如桑提亚哥老人面临的“海”、鲁滨逊漂流的“岛”,已不再是纯粹的物理空间的海与岛,而是与主人公的性格、命运融为一体的对象、角色,暗含了丰富的意蕴。也正因为场面蕴含丰富的信息量,小说获得了丰富的主题,才为多种解读提供了可能。

既然场面在小说作品中不可或缺,就不能不引发小说创作者对场面的精心安排。曹文轩在他的《小说门》里写道:“场面的选择当然是十分讲究的。这些场面必须能够实现小说家的美学目的,必须能够保证人物获得最切合他的表演才能的舞台,并且具有一定的隐喻性。”[2]历来的小说家,也极其注重选择场面,如卡夫卡《变形记》的房间场面及其《城堡》的场面。巴赫金还曾从历来的小说家创作的小说中将场面归结为四大空间意象:道路、城堡、沙龙、门坎。提到意象,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诗歌。诗歌,是一种短小精悍的体裁,每一个字都浓缩了诗人的情感,尤其是诗中的意象,凝聚了一代代人较为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而小说,篇幅较长,以故事情节取胜,其中包含的东西很多。小说创作者不可能像诗歌创作者一样,做到字字苦吟。因此,读者在读小说时,不能也不可能像读诗歌那般去读。但是,对于小说定的场面,经过几代人反复运用的一些场面,就不得不提醒读者,这样的场面决不是作者的随意安排,它们已经不是一个自然的场面,它已成为小说家的审美对象,包含了他的审美目的,赋予了它们一定的情感意义,有了象征意味。

小说有单一场面与众多场面之分。单一场面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状态,对于故事的发展而言相对紧凑与凝练。而众多场面的组合、切换,可以解除长时间固定一处的沉闷,带来新鲜感,还可以为演变着的人物性格和变化着的情节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暗示。莫泊桑在构思《我的叔叔于勒》全文时,精心地安排、设计了场面,将“海”“船”“岛”这三个场面重组、编排、切换,和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这三个场面一定的意义和情感意味,使其有着更深层的空间意义。

一、海的场面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乏海的场面,它随着历史的积淀,渐渐成为一个具有较稳定的情感内蕴的意象。但对于这个意象,西方与中国的审美意趣大相径庭。中国人与海总有隔离之感,海是文人精神超越的一个空间所在,也是一个精神远游的文学象征符号。对海的认识,多数将其作为想象之地,“蓬莱”“瀛洲”“扶桑”“沧溟”,以及神话原型,这多半与他们的游仙文化密切相连。西方人对海的认识则是务实、功利的,将海作为大自然的力量。他们的海外旅行,不仅满足他们接触新鲜事物的需要,也力图获取困守故里所不可能得到的储物资源。这种地理的发现与航海的冒险促进了他们观照大海的科学与理性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在他们眼里,海是一种自然力,“是需要抗争与征服的对象,人海对立,界限分明:象征人与自然外力的拼搏”。[3]比如,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老人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中搏斗时,他挑战了他的生命极限,使生命的光辉得以升华。对海的这种观念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一段话里也可以得到印证,“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有限的一切。”[4]《我的叔叔于勒》中海的场面,不再是单纯的海,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场面。主人公与场面存在一种矛盾。小说一开头,将菲利普夫妇一家人安排在了哈佛尔这个海港里,他们生活很拮据,平时也很节省,用最便宜的日用品,从不敢答应别人的请客,怕是要回请,甚至大姐二姐年龄大了,因为家穷,还没早找着对象。他们不单单在衣食住行上陷入深深的困境中,就连婚姻大事都有着由不得人的无奈。这个渺茫的“海”包围着这家人,处处由不得他们,却也因此激发了他们的勇气,与困窘抗争,试图超越这个无限的“海”,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父亲工作很卖力,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姐姐也勤俭持家,买减价日用品,自己做长袍。当自身想方设法都无法解决这种困顿时,全家人就把希望寄托在远在美洲的于勒叔叔。尽管大家都很忙,需要时间去挣钱养家,但每个周日,菲利普全家都会穿戴整齐的到海边栈桥上等守候。从每个周日和家人的穿戴里可以看出菲利普一家对未来有多么地憧憬,对超越这个困窘有多么地渴望。

二、船的场面

每每大海船只开进港口来,父亲总是那句:“哎,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在全文重复出现了两次,它对全文的理解至关重要。他们左盼右盼的是载着船归来的于勒。这里出现船的场面意向。船,早在七千多年前,人类就发明了它。船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脚,引发人类对宇宙对社会更为深入的存在意义探索,它是对阻隔的一种超越。此外,船还有获救与希望的象征,《圣经》里的诺亚方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人类和生物靠方舟才获救,躲避了洪水的肆虐和冲击。“方舟在人类潜意识中的拯救回忆世代堆积,逐渐变为一种社会性的希望的象征语词,其获救意义逐步推广开来,在哲学、文学、宗教中都有所反映”。[5]对菲利普一家人而言,船的出现,意味着他们的希望还在,他们的心灵仍能从贫乏的物质世界里找到精神支撑的柱子,仍能从一无所有的世界里获得超越和救赎。每天只要有船入港,菲利普一家人心里都满是兴奋,甚至还拟定了见到于勒叔叔后生活的上千种计划,就连当有人看中二姐并决定和她结婚时,全家人都以为是这个公务员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全家人都把它当福音书的一封信。他们一家就是这样把全部的生活动力和源泉都交付给了船,交付给了十年之久没有消息的于勒叔叔。渐渐地,于勒叔叔竟成了他们家的一种精神符号。这几近成为他们生活下去的一种信念。只要船还在,不论多久,他们都愿意守候,愿意企盼。

三、岛的场面

场面的转换,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及情节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空间与提示。十多年的期盼、等待,依旧无法盼来于勒叔叔,若再不换个场面,这个故事估计就出现不了转机与变化了。善于构思的莫泊桑,并没有停留在海这个场面里,他将除了等待还是等待的状态下的一家人,在二姐结婚后,安排到了这岛上。这个岛是哲赛岛,是穷人们理想的游玩地方。作者把小说的高潮部分安排在这个岛上,亦是别有用心。岛这个场面意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状态,大都情形下是指困境,孤立无援一种状态,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迪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里的岛,就是对岛这一场面的最好诠释。菲利普一家等了十年之久,都没有从船上见过于勒叔叔的出现,这实际上,已隐隐地道出了,他们的现实困境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了。果然,就在这艘船上,这艘原本是载满希望而上的船,遇见了日夜期盼的于勒,只是现实中的于勒的形象与菲利普一家人心目中的形象相差十万八千里,见到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衣衫褴褛,在帮客人撬牡蛎,全家人以为他在做买卖,是店铺的大老板,谁知竟是一个可怜的老水手。希望有多大,在一定程度上,失望就有多大。一开始,父亲和母亲简直不敢相信,但长相上却又不得不怀疑,向船长打探,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后,菲利普夫妇不但不敢相认,甚至是唯恐躲不及。面对这么大落差,他们还没缓过神来,又得考虑下一步的生活了。这种命运的玩笑,让梦想顷刻破灭,这一家人顿时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困局中,他们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倒了。这个岛最后留下的紫色的阴影,无法散去,他们依旧处在生活的困境中。

于是,他们打道回府时,选择了另外一条渡他们走出困境的船――圣马洛船,这是一艘不再寄希望于于勒叔叔的船。故事戛然而止,没有再进一步续写菲利普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怎么样,也没有写于勒叔叔后来怎么了,但是每个读者读后,还能隐隐地看到这一家人如何在贫苦的生活线上挣扎。对于未来,对于希望,依旧没有放弃,依旧在过于勒叔叔不在场时的生活,只是,这时,他们不仅物质上极其的缺乏,精神上更是无助。

文中的“我”作为一个旁观者,面对菲利普父母亲、姐姐们处在这么艰难的状况下,对于勒叔叔的前后态度的变化,仅仅是批判资本主义下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吗?若没有前面对这个家庭的状况及其努力的这些铺垫、伏笔和前提,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下结论:是。但有两点得注意,一是在这么穷困潦倒的家庭里,菲利普夫妇对自己已很节俭、抠门,几近苛刻。别人请他们吃饭,也怕回请而不敢去。姐姐因为穷,嫁不出去。对那个不务正业、不安分守己、糟蹋钱的于勒叔叔,文中一开头没有交代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而是用了“这对穷人来说,是罪恶啊”。用穷人一说代替菲利普夫妇发表意见,可见,这是穷人们的普遍看法,并非菲利普一家人的看法。于是,“我们”一家认为于勒叔叔一分不值、令人恐怖,是无赖、坏蛋也情有可原的。另外,姐姐有了追求者,虽然对方不算富裕,但是人踏实,父母依然很高兴。从这也可以看出,父母并不是只看钱,不看人品的那种人。二是,得知于勒叔叔发财,菲利普一家十年如一日的守候,将美好的生活全都寄托在于勒叔叔身上,这种寄托几近成为他们生活下去的信念。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所以当他们得知于勒只是个老水手而已后,他们惊慌,暴怒,曾经的希望一下破灭,精神支柱一下倒了,这种打击何等的大。有了之前的无尽等待与急切渴望,就有之后的莫大失望,从前后的这些落差,对菲利普一家认出于勒叔叔后的反应也就能理解了。而对于于勒叔叔,“我”对他寄予的同情更多,即使他之前不务正业,糟蹋钱,即使后来对他的希望破灭,“我”依旧认为,他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且还多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莫泊桑曾做过海军部和公共教育部的小职员,他对菲利普一家这种生活和精神上如此困顿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他们的艰辛与酸楚。他也经常关注这样的一些小人物,他们社会地位卑微低下,生活困窘,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着,如《羊脂球》的、《项链》马蒂尔德、《一个农场女佣的故事》的女佣等等。对这一类人的感情,他有着许多感同身受的理解。

场面,作为小说作品环境的最小单位,它与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作者将场面与主人公进行语义组合时,场面就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它已获得了更深层的空间意义,成为一种信息量大的符号,具有象征意味和隐喻性,而小说主题此时也获得了多义性,为读者多元化、个性化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刘恪曾说:“我们不能让场面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意识形态目的,而应该让场面本身成为审美的,场面自身应该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6]读小说,不能忽略了场面这个要素,而尤其是那些经过许多作家反复使用的具有一定情感内涵的场面意象。本文尝试着从场面意象这个视角入手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这是一群小人物,即便处在社会的最底端,他们依然怀抱美好的梦想,不断地与窘况、困境做斗争,试图征服、超越它们。“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他们这一类人既有理解,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参考文献:

[1]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增订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107.

[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4.

[3]王立.海意象与中西方民族文化精神略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4)/2000(4):60-64.

[4]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134.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2篇

要理解《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思想,有两个问题始终绕不过,那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是“我”的叔叔于勒,是菲利普夫妇.抑或是约瑟夫?小说主人公承载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其中主人公的确定尤为重要,因为小说的矛盾冲突都围绕着主人公展开,主人公是“文学作品中的中心人物”,“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要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首先要确定小说主人公是谁;小说主人公一旦明确,小说的主题思想便昭然若揭。笔者在叙述学理论的观照下,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试着对这两个老问题做出新同答。笔者认为,该小说通过主人公约瑟夫的亲身经历,思考金钱与亲情的矛盾冲突带给人的困扰,向读者提出 -个永恒的问题:在金钱社会里如何安置亲情?

《我的叔叔于勒》摆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究竟谁才是小说的主人公呢?一般认为,于勒虽然出现在小说题目中,但是,小说的重点不是于勒的境遇如何变化,而是“面对于勒叔叔的变化,菲利普夫妇又有怎样的反应呢”。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菲利普夫妇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他们的态度如何,全取决于于勒的经济状况,由此,批判“金钱关系论”的主题思想似乎不言白明。问题是,菲利普夫妇真的是《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吗?

《我的叔叔于勒》人选中学语文教材时被删除了包括小说开头、结尾在内的不少内容,2l世纪以来,大部分中学语文选修教材呈现了该小说的完整版本,这为中学生全面理解小说,发掘小说深层内涵提供了可能。本文着重考察小说开头和结尾,认为读者如果对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给予足够熏视,一定会对“谁是小说主人公”这个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讨钱。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夫朗什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银币。我感到很惊奇。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同想起一件事,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念念不忘。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结尾:“我再也没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今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开头、结尾已经呈现出完整的故事(我们称之为故事I),即一个白胡子老头向“我”和同伴约瑟夫乞讨,约瑟夫给了他五法郎,见他如此大方,“我”非常惊奇。约瑟夫为了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做,便向“我”讲了他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我们称之为故事II):“我”(约瑟夫)小时候跟着家人出游,在船上遇到一个卖牡蛎的穷苦老头,“我”父母认出这就是他们日思夜想的弟弟于勒;看到于勒如此落魄,而非想象中的飞黄腾达,“我”父母又恨又怕,唯恐避之不及。我们看到,该小说呈现嵌套式结构,约瑟夫讲述的故事II嵌套在约瑟夫的同伴“我”所讲述的故事I里面,两个故事的叙述都采用第一人称“我”。

现在,我们试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我”的朋友约瑟夫给乞讨的穷苦老头五法郎,我惊讶于他的慷慨大方,经过他一番解释,“我”才知道,原来他小时候与家人出游,路上遇到多年未归的亲叔叔于勒,父母见于勒穷困潦倒,不与之相认;长大以后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看到乞讨的穷苦老头,就会给五法郎。也就是说,约瑟夫的朋友在听了约瑟夫小时候的遭遇后,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对乞丐那么大方。可见,小说故事围绕着约瑟夫展开,他在小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约瑟夫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不管是于勒经济状况的变化,还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都被主人公约瑟夫看在眼里,从而对他的思想、行为、性格等产生作用力,因此于勒叔叔和菲利普夫妇都只是衬托主人公约瑟夫的次要人物。

由上可知,《我的叔叔于勒》包含了两个叙述层。为了说明主人公约瑟夫为何对乞丐如此大方,叙述者约瑟夫的朋友――“我”转述了主人公约瑟夫――“我”讲述的一件往事,一个围绕于勒叔叔发生的家庭悲剧。于勒叔叔的故事是南成年人约瑟夫――“我”讲给朋友听的,但这并不是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比如,在谈及小说“叙述者或叙述视角的选择”时,有论者认为,“小说家莫泊桑精心选择了‘我’,若瑟夫(人名的翻译不同,在此保留原文用法――笔者注),于勒的侄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也有论者认为,如果删掉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叙述人约瑟夫的身份由成人变为儿童,“小说的主要内容,也由成人叙事变成儿童叙事”。笔者认为,不管有没有删除小说的开头、结尾,于勒叔叔的故事毫无疑问是南成人约瑟夫――“我”讲述的,只不过他讲述的时候偶尔会切换到小时候的视角。以上论者之所以出现偏差,是没有区分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所导致的。

如果说叙述声音是指叙述者讲述时发出的声音,那么叙述视角指的是叙述者讲述时所采用的某个人的眼光,涉及观察故事时的角度;叙述声音同答的问题是“谁说”,叙述眼光同答的问题则是“谁看”。叙述视角(叙述眼光)不仅指一个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还包括这个人对事物的看法、立场观点或感情态度。著名文沦专家申丹教授指出,在传统小说中,叙述声音与叙述视角通常统一在全知叙述者身上。也就是说,全知叙述者讲述的时候一般采用自己的眼光,而现代小说则采取完全不同的叙述策略,叙述者讲述(即发出声音)时可能采取自己的眼光(即叙述者视角),也可能采取所讲述的人物的眼光(人物视角);尤其是“第一人称同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眼光。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可以体现出‘我’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它们之间的对比常常是成熟与幼稚、了解事情的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同样地,成年人约瑟夫――“我”讲述往事的时候,一般采用当下的视角,也就是成年人约瑟夫的视角,但有时候会采用小约瑟夫(经历事件的小时候的约瑟夫)的视角,因此有必要区分两个不同时期的约瑟夫的眼光。这一叙述策略无疑充分体现了《我的叔叔于勒》的现代性,也是理解该小说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小说一开头就提到,(成人)约瑟夫为了解释他的慷慨之举,向朋友讲述了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情。约瑟夫回顾往昔时,一般采用当下的视角,或者说当下视角覆盖并超出小时候的视角,比如,讲叔叔在美洲发财的经历:“一到那里,我这位于勒叔叔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法语原文中,“不知”使用的是现在时态,与上下文的过去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以前不知,现在依然不知)。又如,同忆泽西岛之旅时他说:“我现在想起来还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但有时候约瑟夫也会故意放弃当下的视角,切换到小时候的视角。比如,成年约瑟夫肯定知道于勒最终没有发财,他们一家在船上遇到的卖牡蛎的老头就是于勒;但是讲述时他假装不知道,而是透过小时候的视角来看,讲述父母如何认出并确定卖牡蛎的老头就是于勒……在此采用小约瑟夫的视角,意在设置悬念,制造戏剧性的效果,让读者和小约瑟夫及其家人在同一时间明白真相,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读者如果没有意识到叙述声音与叙述视角之间的区别,没有意识到约瑟夫讲述故事的时候会在成年视角和儿童视角之问切换,就会断定于勒叔叔的故事是由小约瑟夫讲述的,也会忽略主人公约瑟夫性格的纵向发展。

此外,由于有了一定的时间距离,加上阅历的增长,约瑟夫的成年视角包含更多的内涵,从而深化了小时候的视角。比如,说到于勒挥霍钱财,叙述者有这么一段评论:“在有钱人的家里,一个人吃吃喝喝无非算是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呼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家庭里,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儿,那他就是一个坏蛋,一个流氓,一个无赖了。”“虽然事情是一样的事情,这样区别开来还是对的,因为行为的好坏,只有结果能够决定。”相对于小约瑟夫,成人约瑟夫显然对现实社会、人情世故有了更多认识。再比如,说到父亲向船长打听卖牡蛎老头的情况时,父亲先客客气气地跟他打听泽西岛的情况,叙述中间加入一句话:“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他们谈论的至少是美利坚合众国哩。”这幽默打趣的话像画外音,反映了成人约瑟夫对父亲和船长善意的嘲讽,也让读者看到了约瑟夫的成长。

约瑟夫(成年人)是小说主人公,而且是故事II的叙述者。约瑟夫在讲述于勒叔叔的故事时,会在成年视角和儿童视角之间切换;同样,约瑟夫又是他的朋友讲述的故事I中的主要人物,约瑟夫的朋友讲述时一般采用自己的视角,有时候也会采用约瑟夫的视角。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叙述过程中始终没有采用过菲利普夫妇的视角,他们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是透过小约瑟夫的视角展现出来的,他们本身并非视角人物;有论者在划分视角层次的时候,将菲利普夫妇单独列为一层,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小说的叙述视角一共有三个:约瑟夫朋友的视角、成年约瑟夫的视角、小约瑟夫的视角;前面一个视角的范围一般大于或者等于后面一个视角的范围。主人公约瑟夫的经历不仅通过自己不同时期的两个视角呈现出来,还进一步被他的朋友看在眼里。

小约瑟夫看到,父母对于勒的态度随着于勒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于勒在家挥霍财产时,父母视之为家庭的“恐怖”,送他到美洲;于勒在外发财时,父母视之为“福音”,日日盼望;于勒沦落到船上卖牡蛎时,父母视之为累赘,赶紧躲开。那么,小约瑟夫又是如何看待于勒叔叔的呢?从小听着大人讲叔叔的事情,小约瑟夫早已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叔叔非常熟悉,早就在心里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家人;在船上第一次看到叔叔的时候,他特别想与之相认。父母为了避免被于勒认出来,打发小约瑟夫――“我”去付钱给卖牡蛎的老头,小约瑟夫则真想喊他“我的叔叔”,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他甚至擅自付了小费,并且很坚决地向母亲宣布这一行为,不惜为此招致母亲严厉的责骂。

在菲利普夫妇看来,只要付了账,便可以跟穷困潦倒的于勒恩断义绝、两不相欠,付账这个交易行为集中体现了菲利普夫妇与于勒之间裸的金钱关系,而小约瑟夫显然割舍不掉亲情的链条,并以实际行动向父母只认钱不认人的态度做出反击,小说情节的发展由此达到高潮。不过,小约瑟夫的反击毕竟是微弱的,因为他终究没能“再看一次我的叔叔于勒”,没能“对他说几句温暖的安慰话”。在与金钱第一同合的斗争中,亲情似乎吃了败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3篇

一、交流要显示出教师的积极引导效果

课堂交流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手段,之所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就是因为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但是,这种交流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走上知识的彼岸。一位教师教学《阿里山纪行》,师生多次交流,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上是在浅层面上进行。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话。比如,第一,教师告诉学生游记运用移步换景手法,要学生找出具体的句子来。可以倒过来引导:游记层次清晰,请找出具体句子,说说作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还有没有其它手法?第二,教师告诉学生文本语言富有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让学生对应去找相应的语段。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美的语段,再去品读、思考、交流,这样的句子美在哪里,用的是什么方法。第三,教师问学生,游记用歌曲《高山青》连缀首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首尾照应是这篇散文的特色,如果不用《高山青》,看看还有什么其它歌曲更适合?

交流需要引导,但引导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引导应该是“授之以渔”,引导切忌将知识“喂”到学生嘴里。

二、交流要碰撞出独特的个性思维火花

课堂交流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对文本解读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这种对话,如果只是浅尝辄止,表面上的热闹,也许能满足学生一时的好奇心,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单调无聊。如果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碰撞出独特的思维火花来,有了哪怕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但确是“我”的见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对话”这种形式的兴趣都会有增无减。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地参加讨论甚至是辩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采用激励法。激励法能使学生有发言的冲动,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比如,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提问:“小说写哲尔赛岛的旅行,作家安排了‘我’的父母巧遇于勒但又没有见面这一情节。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安排?”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我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来考虑故事的布局。一开始,大家凝神思索,一会儿便私语起来。发言开始了,有学生认为作家现在的布局最合理,有学生觉得可以作些微调,让若瑟夫去认这位亲叔叔,因为若瑟夫有同情心。为了使交流气氛更热烈,我激励大家说:“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同意作家原来的布局,一种是让若瑟夫去认亲叔叔,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关键是我们应该拿出足够分量的理由。谁来打头阵?”两派各抒己见,正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有位学生发言说,应该让于勒直接认出菲利普夫妇。具体可安排成:于勒相认哥嫂,哥嫂冷漠以待,若瑟夫请叔叔一道回家,于勒拒绝。他说,莫泊桑的安排是回避,通过回避来反映世态炎凉,鞭挞嫌贫爱富的金钱关系,但回避法的安排,只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没有对于勒个性进行刻画,如果按照我的安排,于勒认同亲情但又不屈服于金钱的倔强个性可以刻画出来,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会更加入木三分。这位学生刚说完,其个性化的设计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不管这位学生说得对还是错,这样的交流已经撞出创造性思维火花。

激励法的运用需要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富有鼓动性,平平淡淡的语言不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灵感。

三、交流要训练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对口语交际往往不那么重视。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流的素养。”课堂交流是难得的口语交际场所,作为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初中生的突出特征是倾听不够,常常不等对方把话讲完,没弄清对方发言的意图就抢着发言。因此,我在课堂口语交际中主要抓倾听和表达两个方面。关于倾听,我告诉学生,倾听是种艺术,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互相交流的前提。我提出要求:让对方把话说完,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考虑应对的策略。关于表达,我要求做到:注意对象和场合,发言应有个中心,注意发言的条理性,注意语言的得体。这些提法,拓展了学生的立体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4篇

在阿根廷对尼日利亚的赛场上,马拉多纳的镜头特别多,他一刻不停地在边线旁走来走去,手舞足蹈,呼天抢地,像一部灾难片的男主角。可以预见,未来有阿根廷队出赛,老马肯定与赛场上的梅西有同等的被关注量。同一现象也出现在英格兰的赛场上,小贝,现在应该叫老贝,他的受关注度比赛场上的谁谁谁都更甚,虽然他的身份只是英格兰联络官,连助教都不如,顶多是个友谊使者,但是,全英格兰都把他当成球队的精神领袖,他的一个表情比英格兰的失球更掀动摄影师的心,他穿着正装出现在足球场边的形象让整个世界杯都进入了熟男奢侈时代。还有以前帅哥阵容的意大利队,没了帅哥球星,有个帅哥主教练勒夫,占镜头量同样高企……这些熟男们拥有赛场上少男所没有的成熟,有岁月积累下来的历练与名气,更有世界知名品牌赞助的顶级时装。最最重要的是,在场边的舞台上,他们无需团队精神,只负责秀自己,赛事争持,你来我往实在无聊,这个时候镜头追逐这些场外人实在无可厚非。这届世界杯俨然变成一个小小T台,谁爱秀谁秀,只要你有抢镜的点,镁光灯就会为你闪起,打酱油的顶替主角占据明日头条指日可待,君不见老马拉多纳比谁都抢镜么?当然,前提是他是马拉多纳,全球唯一的“上帝之手”。

Maradona

马拉多纳

“两个代表”之KID-DAULT教父

出场功能:教练 义务球童 激情拉拉队

时隔16年重返世界杯舞台,老马是以“潮版教练”的身份闪耀全球的,尽管他成为阿根廷主教练后备受专业争议,却完全不妨碍他继续获得全球爱球人士的目光。他蓄着灰白胡须、身着灰色西装的时尚造型格外惹眼,英国《太阳报》甚至觉得老马的造型适合出演电影《教父》。但老马还是老马,就算套上最时尚的西装,他仍然是那个一分钟变换三四个POSE,频频冒充球童,咬着个苹果出席会的老马。对于广大妇女观众来说,老马真正迷人的是他那不死的童心,还有永远的KID-DAULT精神。

小道消息:老马爱LV

马拉多纳与贝利不和,他俩极少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那什么场合能够让他们站在一起呢?答案是LV广告。今年3月,路易威登公司要拍摄一组名为“世界三人行”的照片,主人公是贝利、马拉多纳和齐达内。广告里,三人一起玩桌上足球,马拉多纳和贝利笑意盈盈。老马对于LV的青睐让他也只能与死敌一起拍摄广告。他所有的皮具都出自LV,包括皮带及皮鞋。

老马抢镜启示

钻石耳钉

从球员时代开始,马拉多纳的钻石耳钉便成了他不变的标志,老马在世界杯赛场上把这一风格发扬光大。两枚硕大的钻石耳钉衬得他那张肉乎乎的脸蛋分外视觉系。据了解,老马一只耳钉的价值都在3万欧元以上,贵妇们看了估计要羡慕死。

花白的胡须

为了遮盖被爱犬抓伤的痕迹,,一向走清爽路线的老马束起了一把花白的胡须。不过,胡须给老马带来的效果不完全是“遮丑”。英国的《太阳报》认为:“在阿根廷队被动的时刻,表情凝重的老马很适合出演《教父》。” 老马表示,以后会考虑一直以这样的形象示人。胡子,也成了今年世界杯的一大时尚标准。

两只手表

除了爱耳钉,老马还爱手表,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他每只手腕同时各戴一块手表。作为老马的指定手表供应商,宇舶表专门为他在这届世界杯创造出一款限量版的黑色陶瓷手表,手表表盘上刻着这位冠军天蓝色的签名,以及他的幸运号码10号。这让老马在变换手势时分外拉风。据说,此举是为了提高代言费用,目的有点不纯,不过此前一次造访中国时,马拉多纳给中国记者的解释是:我习惯用一块手表看当地时间,一块表看阿根廷时间。

神秘的念珠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老马要在这BLING BLING的手表上再套一条念珠。老马自己解释是为了给阿根廷祈福,但老马明明不是佛教徒。这样的神秘配件只能解释为老马又一个抢镜法宝。

修身西装

太多人抨击老马丰满的体态,所以这次世界杯他接受了女儿的意见,罕有地以西装示人,阿根廷知名西装品牌Etiqueta Negra为他提供了一套灰色西装,老马选择搭配白衬衣和蓝色领带,不仅时尚而且显得很苗条。另外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马拉多纳的西服上有两个扣子,上半场扣上面的那个扣子,下半场扣下面那个扣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要调整造型,老马真是能折腾。

动感POSE王

不同于一般球队教练的稳重大气,老马的球场上的pose特别多,而且都是大动作,譬如像琼瑶女星般作悲痛状双手捂脸却不甘心地露出水汪汪的大眼睛;又譬如像蜡笔小新一样身体前倾摆动电臀作高兴状……这届世界杯若论pose王首推老马。

Beckham

贝克汉姆

打酱油也要有范儿

出场功能:英格兰队精神领袖 友谊使者 名牌流动模特 博客主

不用身穿单调的本土品牌球衣在球场作气喘卖力状。在球场一尺之外担当看客,贝帅把世界杯变成了个人的时尚秀,在那堆经典的阿玛尼两排扣羊绒大衣、绅士衬衫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腰设计夹克衫前仔细挑选,然后西装革履英姿飒爽地走出来,英勇保卫世界杯的最后一尺T台。贝帅浑然天成的时尚气质让他如“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无处可躲”,就算是打酱油都能被摄影师前赴后继地揪出来,从不同角度。

贝帅抢镜启示

帅气“金刚狼”发型

小贝喜欢捣腾头发,每一次新发型的亮相都会引来众人的目光,同时引领新的发型潮流。这次出现在南非世界杯,他就为我们带来一款“金刚狼”发型,脑后中间留了一长条发束,其余都剪成短发,连同头顶的头发染成小麦色,如同一个鸡冠顶在头上,集性感与阳刚于一身。反观球场的不是光头就是扎条大辫子的球员,贝帅在头发上果然是领先了一个光年。

恰到好处的表情反应

当英格兰门将格兰的黄油手一出,镜头马上转到了贝帅那边,眉头紧锁,略带疑惑,依然不失镇定,贝帅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我们可以猜想,他或者一早已经配备好N个表情来面对球场上各个状况,再怎么说,他比场上任何一个球员都要博得镜头的宠爱。

Armani亲自设计的西装马甲

穿Armani的人不少,但谁能请得动Giorgio Armani本人亲自操刀剪裁西服?由于乔治本人和小贝的密切关系,从上届世界杯开始,英格兰的西服就全由乔治亲自为他们量身剪裁。而本届西服内的马甲则是这套正装的点睛,足够绅士,一切都是为了贝帅。

小道消息:

维多利亚或会出现

尽管老公不上阵,但贝克汉姆妻子维多利亚依然是英格兰“太太团”中无可争议的“老大”。传言不久她也会出现在英格兰的赛场上,跟老公一起组成“最时尚看客”,届时又会谋杀大量镜头。

Zidane

齐达内

从球场怒汉到优雅看客

出场功能:德国队看客 光头达人 名牌顾问 潮牌代言人

在阿尔及利亚VS斯洛文尼亚的赛事上,我们又看到了久违的光头大叔齐达内。06年世界杯他以一记愤怒的头槌为自己的世界杯征途画上句号,但现在的他又回来了,身份除了是球迷,还是IWC万国表世界杯特别款的世界师、LV世界杯广告的三大男主角之一……现在的齐叔叔,宝刀未老的凌厉脚法只在Y3的2010春夏秀场上展现,和世界杯隔了一个球场的距离,但姿态却是前所未有的优雅和从容。

齐秃抢镜启示

自己设计的腕表

已卸下战袍的齐达内依然是无数球迷心目中的战士。万国表不但邀请他成为新的品牌大使,并且邀请他参与设计世界杯特别版腕表,全球限量500枚。这么特别,齐叔叔自然是要戴上显摆显摆。

低调的人格高调的光头

齐叔叔还是低调的造型,黑色衬衣搭配牛仔裤,似乎有意要逃脱镁光灯的追逐,只可惜那一枚大光头太显眼,大家还是发现了他。

小道消息:adidas最爱他

虽然没法下场踢球,adidas还是毫不犹豫地起用齐叔叔为自己的猎鹰系列代言,还把大海报打到了南非世界杯现场。想想,adidas是南非世界杯最大运动赞助商,而齐叔叔是它的代言人,这个他最珍视的赛场到底还是与他缘分未尽。

Low 勒夫

足坛 汤姆・克鲁斯

出场功能:著名教练 名牌达人 教练组服装指导

勒夫率领的德国队为南非世界杯奉献开赛以来最为壮丽的比赛,而勒夫自己则贡献了本届世界杯最佳正装造型。这位“足坛汤姆・克鲁斯”太清楚如何穿出个性,年少时候钟爱摇滚、四处漂泊的经历让他把骨子里的不羁穿在了身上。本次亮相世界杯,他以黑色西装搭配桃尖领蓝色T恤,华丽得如同新德国的进球一般。怪不得连德国铁娘子默克尔都成了他的粉丝。不说你可能不知道,他以前当前德国队教练克林斯曼助手时,就已负责起德国队教练组的衣服搭配,大有时尚觉悟啊,那时候,克林斯曼、比尔霍夫和他自己,得以风度翩翩三大叔的形象出现在06世界杯赛场边上。

勒夫抢镜启示

单边耳钉

相比于老马暴发户般的派头,勒夫走的是潮男路线,手表只戴一边,耳钉也只戴一只,而且不是亮得刺眼的类型,只有在镁光灯闪起时,才会不经意地抢一下镜。

宝蓝色潮TEE

2006年世界杯,勒夫凭借一件白衬衣引领球坛流行,这届南非世界杯勒夫又亮新招,他穿着一件Strenesse出品的宝蓝色TEE。有粉丝分析,勒叔这次的亮点在领子,V字领的设计显然是把“victory(胜利)”穿在身上。说不准,这衣服,世界杯后又会火。

双手抱胸

不像老马般耍宝,镜头里的勒夫总是摆出一副双手抱胸的不羁模样,这让我们想起另外一名潮男陈冠希。双手抱胸这个pose既可以展现一种随意雅皮的感觉,又可以避免两手无所事事的尴尬,还能撑起上半身的身形,实乃潮男首选。

小道消息:他只穿顶级品牌

勒夫是个热爱购买时装的人,穿衣极有品位,他是整个德国教练组的服装顾问。06年世界杯期间,他为克林斯曼、比尔霍夫和自己设计的白衬衣造型曾赢得观众一致“惊艳”的评价。并直接带动德国球坛长时间的“白衬衣风潮”。勒夫不但有品位且还非常讲究服装的品牌,大到牛仔裤小到围脖都是世界顶级。有一次德国媒体抓拍到了勒夫的一张开游艇时的照片。只见勒夫单手掌舵,另一只手夹着雪茄,耳朵上挂着IPOD,还戴着一副阿玛尼眼镜。真是酷到极点。

世界杯场外抢镜补品

如果不时尚那就搞怪吧

如果没法像贝帅、勒夫一样拥有浑然天成的好气质,不如向老马学习剑走偏锋。他戴两只手表,你把两条手臂都戴满,还要是金色的,看谁比谁暴发户。不求最好看,但求你忍不住不看。

表情丰富pose夸张

蔡依林早就教过我们,招牌动作的重要性。就连球场上忙得什么似的球员都能在射球后拗出风格各异的pose(别怀疑,他们真的是排练过的)。作为看客,你的pose一定要夸张,再夸张一点。配合生动的表情(建议翻看马景涛叔叔的旧作学习),在世界杯赛场,浮夸的演技往往最出彩。

傍大款玩互动

你看大佬如老马都要一把抱起红人梅西以显亲昵,B咖C咖如果想在世界杯期间博得版面就一定要傍大款。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5篇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人,新课标的制定打破了过去僵化的教学模式。由以前的教师“教”为核心转变为当前的以学生“学”为核心。也就是说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的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讨、感悟、体验、内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做了如下设计:先把教学内容改编成话剧剧本,然后分组选角色进行排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深刻地认识和体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啊?他的新装是怎样的新装?为什么大人看不出来,而小孩子能看出来?笔者认为通过这一活动诸如此类的重点问题会迎刃而解。再由学生分组表演,表演结束后再提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既给学生宽松对时间与空间,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把教学中的自是否交给学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如果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对学生来说那大有裨益。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其这一地位永远不可能改变,也不会改变,备教法、备教材是备课当中不可缺少的重点环节,但笔者认为备学生才是关键所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点作为我们语文老师绝不能忽视,永远应该铭记。因为只有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如学生的知识储备怎样,学习兴趣如何,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咋样,家庭教育和爱好怎样等方面都要考虑进去。只有做到这些老师才能去营造适合于学生发展的问题情境,才能去构建“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双主教学模式。

笔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向学生追问课文后面的一个问题:我们一家回来改乘圣玛洛船,这究竟是为什么啊?然后让学生合作、自主、探究这一问题,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认真阅读和思考这一问题,通过阅读和思考,他们会得到正确的答案:原因只是为了躲避叔叔于勒。为什么躲避叔叔于勒呢?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他从一个我们记忆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那之前为什么我们天天念叨他呢?是因为他在信中说要给“我”父亲一大笔钱。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就可以使学生强烈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比亲情更重要的炎凉与冷漠的这一主题。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正能体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应该做的事情。(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三、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就语文学科而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为语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为学生终身良性、全面发展大打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

四、总结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重要意义;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30-01

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充满情感、积极对话、自由开放、诱发感悟、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必须注重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激励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时而凝神谛听,时而驰思遐想,才会收到可喜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1.注重悬念设计,生动导入新课

"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线"。要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导语中设置一定的悬念,这会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在欲求答案中学习新知识。由此看来,一堂语文课中一个精彩而成功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诸如猜谜语法、讲故事法、作者介绍法、写作背景介绍法、讨论法等等,也是一些设计导语的好方法,只要用得其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其生活体验,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都应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有的离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在学习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

3.巧设故事情境,增加吸引魅力

要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含的感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回到课内。如《背影》一课,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难以理解课文中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为学生讲述自己和父亲的小故事。通过老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引导学生们纷纷起来述说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4.创设表演情境,营造活力氛围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意义。初中生天性活泼,爱模仿,爱游戏,爱表演,可以通过表演动作和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天性。学生在课本剧情景的影响下既训练了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以直观认识加深理解。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加深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使学生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展现课文画面,创设历史情境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历史题材的语文课文,由于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单靠教师的讲,恐怕不足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时我们可以选一些历史题材的画面加进教学中,使教学变得更加丰满。情境教学并非只是情感体验,而关键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从于勒的来信让学生分析:于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若瑟夫一家人是怎么评价他的?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线索。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他又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他还是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但很快又称为是这个贼、这个流氓。在若瑟夫的眼里,他又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此时,我进行情境引导:于勒到底是谁,为何有这样复杂的评价?在这些评价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隐情,于勒到底是何等样人?我们来拨开迷雾,探个究竟。学生随着情境的设定,逐渐深入其中,发现于勒并不是像家人评价的那样。他原本也是想要给家人幸福的,他有着美好的愿望,但是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背景无法给予他关爱和宽容,没有人会宽容和体谅他的失败,所以他被戴着这么多的"头衔",最终连自己的亲人都躲着他,连见都不愿意见一面。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是否就是于勒的错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质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在对话中解读课文,“对话”意味着参与、倾听、思索、表达、沟通、分享,“对话”的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建构、共同分享的教育,意味着师生的思想共振、情绪互染、心灵相契、成果共享。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真切的感受到:通过质疑能很好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学生与编者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从而燃起课堂互动的火焰,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以教师自身为榜样,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1.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必须作勇于怀疑的典范。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讲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

2.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质疑,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设疑预习思考。如《变色龙》一课,学生预习、思考:(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2)他“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3)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看书边思考。

其次,设疑精彩导入。如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提问:阿长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她的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也不会识字作文,《山海经》是一部内容深奥的著作,作者却把她们联系到一起,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学习课文的兴趣会大大加强。

再次,设疑激活课堂。如在分析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谁以及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时设计以下问题:(1)本文标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是不是主人公呢?他在什么时候出场的呢?他的生活遭遇怎样?全家人在不同时期对于勒的评价如何?

(2)“我”是主人公吗?为什么?(3)文章到底是谁在演绎故事,握有事件的主动权呢?故事情节又是怎样发展的?(4)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有何变化?他们哪些言行是前后矛盾的,为什么会这样矛盾?透过他们的言行,你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内心呢?

最后,设疑延伸结课。一些经典名作往往是百读不厌的作品,其深意远非一节课能够完全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依据课文,设置疑点,启发思维,大胆想象,挖掘深意。我教学《狼》这篇课文,结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假如顾野没有麦场,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你又将如何设计情节呢?学生经这一问,投入极大的兴趣,纷纷发表看法,我借此让学生课下整理成文,收效很好。

二、从老师“设疑”逐步转为学生“生疑”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呢?

1.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大胆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比赛,累计积分,评比“发言积极分子”等游戏形式来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

2.引导学生做充分的预习,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的预习与资料准备是良好课堂效果的前提。一般而言,我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作这样的准备:(1)熟读文本,尽可能扫除字词障碍;(2)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与写作背景;(3)是否学过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有无相同之处?(4)是否学过同一文体的其他文章,有何文体特点?通过这些问题设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储备,为新的学习服务,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教给学生主动质疑的方法。课始,不少学生不知如何质疑,或者出现提问太大,只浮于字、词表面等情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不要纠缠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上。其次就要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和技巧:(1)课题质疑法。就是根据课文题目质疑。如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根据课题可以提出疑问:紫藤萝是花,为什么说成是瀑布呢?到底是写花还是写瀑布?这样拟题用意何在啊?(2)目的质疑法。就是根据作者写作目的质疑。如七年级上册张晓风的《行道树》,行道树立在道路两旁,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注意过,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借行道树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3)提示质疑法。就是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质疑。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提示“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根据这句提示,就可以提出疑问:“我”童年时经历了一次什么险?又怎么脱险的?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其中蕴含着什么哲理?(4)情感质疑法。就是根据课文人物感情质疑。如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对弟弟冷酷无情,就可以提出疑问: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假如遇到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我们会怎样评价他们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亲人和他人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8篇

我们可以从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中“获得更多知识,形成更强的能力”方面来进行“同课异构”设计。

结合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我对每一次课堂教学都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对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采取的是“三步导学一训练”的高效教学模式,即通过“设置问题到自学,同伴互助导对学,小组讨论导群学以及教师设题一测试”的教学模式,在对知识进行分步分层学习的同时,当堂测试学习效果,并提出反馈意见。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文时,我采取的是这样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第一步“设置问题——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形成自己对课文的初步认知;第二步“同伴互助——结合具体的语句综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展开互助学习;第三步“小组讨论——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中心?进行群学。”综合学习之后,老师结合课后问题进行测试。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水平优势,实现了集中学,当堂练的高效设计。

针对学习能力较低,学习综合水平较差的班级。我采取的是“狠抓常识,结合文体要点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会针对性学习的基础上,由浅入深,逐步突破。”的教学设计方案。

结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文,我的具体设计是:多遍读文,从文章中找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然后结合小说情节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依次开展合作分析,教师指导点拨随时到位。

利用这样的层近式教学设计,学生从一点一滴的知识开始学起,按部就班的开展学习、积累。最终获得知识。在这中间,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又如《明湖居听书》。在看到文本后,我一直在思索,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究竟应该如何安排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在对人物的描写方面有很多值得咀嚼的地方,但很明显,四十分钟的课堂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仔细分析教材后,我发现,对人物的侧面描写和衬托方面,对于初一的同学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白妞绝调的这一段,作者使用了大量通感将声音美描摹得淋漓尽致,但同学们的理解和体会却未必能深入细致.于是,我决定将重点放在白妞绝调这一段的反复咀嚼上.在体会文字的同时感受白妞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绝妙笔法. 教学内容确定后,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又成了难题.在反复思考后,我认为,还是因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品味文字.这时候,朗读就进入了我的思考范围.成功的朗读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之后,而同时,又是自己感受体悟所得的外化表现.通过朗读,可以更好地品味文字,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语文的动机.在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再咀嚼,再朗读的过程中,将文字美再次转化为声音美.一个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自然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