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3:58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第1篇

(一)情感问题留守儿童大都和祖辈住在一起。由于监护祖辈与孩子年龄差距大存在代沟,自身又担负大量繁杂的劳务,孩子出现情感方面的问题很难找到倾诉的对象。从表中可见主动打电话帮父母联系的儿童仅占不到38%,他们又很少与在外的父母联系,所以留守儿童存在较为严重的情感教育问题。因缺少关怀、倾诉,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导致他们感情比较冷漠,甚至孤僻、偏激。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内向、自卑、不善交流等共性问题。

(二)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影响及各种娱乐场所的增多,尤其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不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大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处在中等以下位置。

(三)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祖辈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对孩子纵容溺爱,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道德和精神上约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的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人能管得了的问题儿童。祖辈年纪大,还要种地务农,不懂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寄居在亲戚朋友家的,主人不便对孩子进行教育;寄宿在学校的由于缺少监护人,更是忘乎所以;至于与单亲生活在一起的虽然情况稍好一些,但是仍然存在有诸多问题。

二、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突出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质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外出务工农民由于工作稳定性不高,收入又比较低,加之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等已成为农民工难以逾越的鸿沟。经济、环境、家庭和学校因素等成为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我县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近年来随着学生的逐步减少,学校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应付日常开支捉襟见肘,不同程度地制约教育软硬件条件的改善。寄宿条件较差,生活教师不全,班主任负担较重,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思想教育。

(二)环境因素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吃喝享乐”、“金钱万能”等不良习气已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对于自制力弱、内空虚寂寞、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来说,网吧、游戏厅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与去处,有的沉溺其间不能自拔,随之逃学、厌学、撒谎、偷摸等行为就慢慢形成。

(三)家庭因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平时对子女疏于管教、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隔代监护中祖辈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观念方式陈旧,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多于理智,祖辈们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育孩子,教育存在缺陷。

(四)学校因素农村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年龄层次不明、针对性不强的现象,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存在盲目性和“一刀切”的问题。如老师不能及时向家长了解真实情况,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照顾不周、缺乏必要的生活关爱和指导,乡镇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在学校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等。

留守儿童论文第2篇

(一)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由于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留守儿童对于外界、流行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教师在学科教育课堂中有必要将现代传媒因素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媒体教学在教学传播中的作用,将音乐、影视、图画、故事等多元素融入课堂,从视觉、听觉等多感官推动教学设计,增强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此外还可在通过每周播放外国经典影片、歌曲、日本NHK张丽玲《小留学生》等题材纪录片、介绍国内外文化,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意识的同时,引导、加强留守儿童媒介修养,拓展视野,培养高雅品位和高尚情操。

(二)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对他们将是受益终身之收获。如通过国外教育中较为普遍的小组讨论、抢答、实演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意欲,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活动,并督促并指引起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博爱仁爱厚爱,建立师生高品质沟通

(一)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平等博爱。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这无疑会给很多留守儿童带去无形的伤害。而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围绕学生的意识展开,好学生的判断标准也是按成绩和心理的安定程度两方面来考量。因此教师在努力通过教学提高留守儿童成绩的同时,理应秉持平等博爱的观念,不将个人情绪和偏见带入教育教学中,平等对待,力求留守儿童人群的心理安定。

(二)重视教育性别平等,鼓励男女两性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社会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性别观念,如学习中男生更擅长数学、女生更擅长语文;德行上男生应当阳刚绅士,女生应该温柔淑女,而这些性别观念并不能客观、公正而全面地表达男女性别的丰富内涵。目前我国在既“单一性别”教育模式后也出现了“重性施教”的举措,然而过分强调社会性别的差异,有可能让留守儿童产生诸如“生理性别导致智力差别”等不正确的潜意识,不宜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教师在学科教育时应加强对社会性别(gender)的理解和学习,尊重两性的共性与不同,承认男女两性发展的多样性,避免根据社会预定角色进行刻板教育。

(三)减少对留守儿童自身属于特殊群体的心理暗示。留守儿童处于社会化早期阶段,往往借助外在环境,尤其是身边人们的反馈信息进行自我定位。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起成为人格健全。给留守儿童贴上弱势的标签,故意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和疏导,必然会对其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形成其弱势身份的意识、导致自卑性格的强化。教师应尊重留守儿童人格,呵护其自尊心,通过合理、恰当、有度的方式关爱留守儿童,用同理心在有意中无意间给予其提携和帮助,增强其自信心、被尊重感、平等感和存在感。

三、连携高校社团与相关媒体,打造多元校园生活

(一)与高校社团长期联合、让大学生回乡支教活动形成传统。除设立文体活动小组,定期举办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加强其凝聚力和归属感外,可以通过本市出身、在外地高校就读的大学生集结回乡支教,为留守儿童带来新鲜而多样的体验,给予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支持和帮助。如南开大学阜兴会是以安徽阜阳籍在外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社团组织,借学校号召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连续多年于暑期组织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天津高校学子到安徽阜阳县朱寨中学和新村中学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教学科目除了英语口语、趣味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诗词、写作等,还有话剧表演、植物鉴赏、岁寒三友、素质拓展等。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虽然支教时间不长,但意义却非同寻常,比起短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们的深彻的感染与深远的影响,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对未来有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憧憬。很多当年的留守儿童与支教队员一直保持联络,把支教队员当成知心兄姊,并在他们的激励与帮助下考入支教队员曾经就读的高校。各地学校可以以此为范例持续常年稳定地开展。对于受支援留守儿童和高校社团人员而言可以说是双赢策略。

(二)相关媒体连携,丰富留守儿童生活。近年来,国内一些综艺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变形计等综艺节目,传播体现了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国内教育问题,在节目出现后,其他卫视也创立了此类栏目,并有都有支援乡村小学的环节设置等。固然能这些节目中存在非理智关爱的情况,但如家庭互换等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各地学校可以借助与此类节目的联合,为留守儿童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

留守儿童论文第3篇

留守儿童被迫与父亲长期分离,在成长过程中未能直接感受父亲的影响,未能接受到父亲教育,对留守儿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性格上,男孩性格“女性化”,女孩沉默寡言;心理上,对外界缺乏安全感,胆怯怕事,心灵闭锁;情绪上,急躁冲动、喜怒无常、感情冷漠;学习上,成绩较差,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父性教育缺失不仅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成年之后婚姻家庭生活不幸福,而且还容易引起盗窃、抢劫、对社会不满等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已经产生大量研究成果。然而,对于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极少。随着留守儿童数量激增以及呈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要重视留守儿童研究,更要重视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研究。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何种影响?其作用机制是什么?如何解决父性教育缺失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广东省西部地区县级市———罗定市的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据2012年罗定市妇联统计数据,罗定市留守儿童的人数已经超过2万多人,其中14周岁以下有1万多人。在广东,罗定市的留守儿童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问卷调查法,选取罗定市4所小学和2所初中发放问卷,问卷发放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填写,共派发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父亲在家的占43.48%(其中在本地工作为33.15%,待业在家为10.33%),父亲在外地工作的占52.45%,即在被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无法接受父性教育。二是访谈法,对校长、老师、家长和村干部进行访谈,了解留守儿童相关情况。通过对罗定市留守儿童的研究,不仅具体掌握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而且还对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为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问题提出有益建议。

二、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情绪、成绩、纪律性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性格影响

父母均在家的儿童认为自己性格外向的占55.28%,而父亲不在家的儿童则只有36.85%认为自己性格外向,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男生而言,在外向性方面,父亲在家的男生或父亲不在家的男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就女生来看,父性教育缺失对其外向性格的形成则造成很大的影响。父亲不在家的女生只有11.36%认为自己乐观、外向,父亲在家的女生有29.31%认为自己乐观、外向。父性教育缺失造成女生形成不同程度悲观、内向的性格。

(二)心理影响

父亲不在家,儿童的“安全感”缺失,更容易产生害怕、担心、惶恐的心理,这对留守儿童造成较大心理伤害。在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中,超过60%的女生安全感弱或一般,属于安全感偏低的表现;接近一半的男生安全感弱或一般。

(三)情绪影响

根据对教师、家长以及校长的访谈得知,父亲不在家的女生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缺乏自信,父亲不在家的男生容易表现出自制力差、责任心不强。究其原因,父亲无论在体格或者心理上一般来说都比较坚强,无形之中能带给儿童安心与稳定的感觉。而父亲常年不在家,让儿童身心都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没有父亲特殊的强有力的安慰,儿童更容易产生焦虑与紧张情绪。

(四)学业影响

调查显示,父性教育缺失对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较为复杂:虽然留守儿童成绩优良的比例与完整家庭儿童相差无几,但留守儿童中的差生比例远远高于完整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的占9.47%,略低于非留守儿童的11.11%;但良好的占26.32%,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的34.07%;而中等、不及格分数段二者无明显差异;及格分数段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由于有父母亲在家监督学习,会更认真学习;留守儿童缺少父母亲的监督,或者要承担一定的家务而使得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调查还发现,父性教育缺失对男女生的影响有所不同。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中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优秀、良好分数段,留守儿童男生人数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及格线和及格线以下的留守儿童的男生人数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对于女生而言,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异较小,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这说明,父亲不在家对男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较大,对女生学习成绩影响较小。这可能因为男生自觉性不够强,而女生自觉性较强,较早熟,能够体会到在外工作的父亲的艰辛,所以会比同龄儿童更加懂得发愤图强,好好学习以求回报父母。通过调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父性教育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父亲对小孩的教育功能还没有发挥,这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第二,父性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和情绪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对女生的影响更为显著,父性教育缺失的女生更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不自信等;第三,父性教育缺失对男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和纪律方面,父性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此外,父性教育缺失的男生容易表现出自制力差、责任心不强。

三、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

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具有多重负面影响,把握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一)父亲在位理论

父亲在位理论是21世纪以来由克兰珀(Krampe)和牛顿(Newton)提出的解释父子关系的新理论,该理论对于分析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父亲在位理论是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父亲,“父亲在位”特指父亲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即“心理父亲在位”。儿童拥有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实际上就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儿童成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但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四大方面,每一方面因素又受到多种子因素影响(见图4):(1)内心的父亲。儿童内心的父亲如何,受到对父亲的感知、内化的父亲体验、父亲形象的影响。(2)儿童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其因素包括对父亲的情感、对父亲参与的感知、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对父母婚姻的感知、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3)相关成员的影响。包括父亲与自己父亲的关系、母亲与自己父亲的关系以及其他人都对小孩的父亲在位产生影响。(4)有关父亲的信念。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下对于父亲的形象界定不同,进而对儿童的父亲在位产生影响。父亲在位理论是在西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因素的选取源自于西方国家特有的土壤,研究结论显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然而,父亲在位理论揭示高品质父亲在位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分析我国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二)父性教育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作用机制

正常情况下,儿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能够进行身体互动和面对面交流,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成长,形成健全的心理性格。儿童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留守儿童父亲缺位不仅是物理上的缺位,更意味着教育上缺位,这种缺位导致多种负面效果产生。负面效果产生包括一系列中间环节。父亲缺位最直接的影响是留守儿童不能与父亲进行身体互动,例如喂养、洗澡、握手、拥抱、亲吻、共同用餐、游戏等,同时也不能与父亲进行面对面交流,比如有喜悦的事情与父亲分享,有心事向父亲诉说,有疑问、困难向父亲求助。在儿童与父亲的互动中,儿童会潜移默化地学习父亲善于交流、勇于表达的特质,学会与人分享、向人诉说,释放心理压力,使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父亲这个学习“楷模”,心理对外开放程度普遍低于其他儿童,习惯性地将各种心事藏于心中,逐渐形成内向性格和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同时,由于缺少父亲的豪放、阳刚、勇敢的形象作为模仿,使得留守儿童男孩性格容易趋向“女性化”,表现出懦弱、胆小、怕事等特点,缺乏男性所应具有的勇敢、果断之气;留守儿童女孩则普遍表现出性格懦弱,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与父亲的身体互动与交流,将导致其对父亲感知比较模糊,比如父亲应当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父子关系应当是怎么样的等缺少正确的认识,日长月久,在情感上就会对父亲表现冷漠态度,对父亲的感觉更多是权威、敬畏,甚至演变成生活中的过客。这样导致两种后果,一方面,由于没有学习到父亲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留守儿童长大之后,对家庭缺少相应的责任感,对社会和他人亦缺少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父子关系冷漠疏远,留守儿童无法学习到父亲的沉稳气质,容易出现紧张焦虑,遇事急躁冲动。父亲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对父母婚姻状况缺乏直观认识,不清楚父亲在父母婚姻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亦难以知道父亲如何处理婚姻关系,不仅使得留守儿童无法掌握处理婚姻关系的方法,而且缺乏婚姻中的责任感。同时,父亲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对于父亲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缺乏了解,比如父亲与其父母关系、父亲与其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等,对于父亲如何处理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难以知晓。留守儿童在家庭成员人际关系方面无法接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日后步入社会,由于缺少人际沟通方法,在与人交流沟通中存在不少困难,缺乏合作精神,同时还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少担当,缺少社会责任感。父亲缺位导致留守儿童成绩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儿童的管教上,父亲通常倾向于严格,而母亲,特别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则非常慈爱宽容。由于父亲管教缺位,留守儿童出现学习问题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就出现不交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早恋、逃学等违反学校规定的问题,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差。在罗定市的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在遵守学校规定上的表现普遍不如其他同龄儿童,学习成绩也比其他儿童差。父亲缺位还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与成长。临床医生观察的表明,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儿童,无论是在身高、体重、还是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正常接触的儿童,而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更高。在婴儿时期,父亲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及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儿童以强烈的大肌肉活动刺激,从而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育。随着儿童的成长,父亲与儿童的户外活动也增加,这些活动对儿童身体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和父亲在一起,无法与父亲进行肢体运动游戏,无法与父亲进行户外活动,长期由母亲、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大部分时间在屋子里,身体锻炼和活动非常少。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受到明显影响,身体素质远不如同龄儿童。

四、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看似范围比较窄,领域比较小,但实际上它的牵涉面非常广,不但是留守儿童家庭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有学者从社会角度,主张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干预模型,来解决包括父性教育缺失在内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父亲在位理论,以及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的分析结论,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解决途径的核心在于父亲角色从“缺位”实现“回位”;如果不能够回位,则需要寻找“父亲替代者”,由“父亲替代者”实施父性教育。

(一)父亲角色“回位”

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是母亲所不能代替的,当儿童与父亲共同居住时,心理父亲在位更容易发展。在经济原因允许情况下,父亲尽可能把留守儿童接到城里,与其一起居住,承担教育责任。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那么父亲要利用假期经常回家,看望和陪伴儿童,使儿童能够感受到父亲的存在,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儿童从父亲言行中学习成长。如果不能够经常回家,那么要积极通过电话、互联网、写信等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对儿童进行教育,实现父亲角色回位,使得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在罗定市调查发现,某中学一位学生因为父亲长期在外务工,对其几乎不管教,该学生在学业和纪律上的表现都令老师和家人头疼。但自从老师将其在校情况反映给父亲,并让学生父亲通过经常打电话和回家进行教育、督促后,该学生不论在学习成绩还是纪律上都有很大的改善。

(二)家庭成员“补位”

儿童与父亲共同居住时,容易获得高品质的父亲在位。然而,“和母亲居住在一起的孩子以及其他家庭结构中的孩子也显现出了心理父亲在位”。当父亲不能够对儿童实施教育时,可以通过“父亲替代者”,使儿童的父性教育得到补偿。母亲通常是一位很重要的替代者,母亲可以把自己对父亲为家庭所做的一切的感激之情传达给儿童,把父亲在外勤劳工作情况传递给儿童,使儿童不会因为父亲不在家而产生对父亲的冷漠感情,以促进儿童性格心理健康成长。同时,母亲尽可能地提高父亲对家庭和婚姻的满意度,促进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对儿童的教养中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是不可忽视的替代者,尤其是儿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更是如此。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可以将他们与父亲的良好关系传递给儿童,将父亲的各种事情讲给儿童听,使儿童对父亲产生好感,以培养儿童的健康性格和心理。

(三)农村学校通过各种努力弥补父性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论文第4篇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甚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基本有这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作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1]。

根据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和2000年的2000万数字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1.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1]。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2.认知水平较差。儿童对于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的行为模式地学习,最早来自父母。学到的价值观念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转化为行为准则。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积极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况要好。

3.内心失衡。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得不到同龄儿童应有的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会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世。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的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做出一些逆反的行为。

4.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以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亲情的缺乏。心理学认为,儿童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无可替代的依恋,人们出生以后最早接触的是父母,在长期的生活和感情交流中,父母给了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个过程中,子女对父母慢慢由“依”到“恋”,形成了所谓的亲情。这种亲子关系使得儿童获得心理上最坚强的支持力量,内心充实安全,使得他们面对外界的时候,有基本的安全感。然而姚芸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中调查显示,家长出外后半月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交流一次的占到60%,甚至一年节日见一次的也占到10%。有关数据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家庭方面。第一,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所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除了衣食住行外,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情况,留意其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积极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留守儿童父母应该摆正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同时社会也要体谅农民工的艰辛,给予他们更多的便利,减少他们工作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关爱孩子。第二,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随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掌握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第三,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多和孩子团聚。对于寒暑假,最好把子女接到身边,给他们机会体会家庭温暖、父母关爱以及工作的艰辛。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等场所加强亲子关系。这些场所也需要针对他们减少相应的收费。第四,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也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在监护过程中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要做好沟通,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监护人的联系。

2.学校方面。第一,“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2]使农民工子女有平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这个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方面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稍作调整。对于那些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教育部门也可以加大教育投入,成立专门的民工子女学校,这样家庭既不用担负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孩子们又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学习成绩,能避免心理上的落差和环境的不适应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以及课外辅导、校车接送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第二,在农村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机构增加教育投入,添加教育人员以及教育设施配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为留守儿童配备一定数量的监护老师和心理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以及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第三,建立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应调查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随时通报给其父母以及监护人。第四,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知识,以便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

3.社会方面。第一,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见面,社会可以为之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农村当地政府可以探亲,城市可以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一些免费的亲子活动日。第二,社会加大宣传和舆论监督,呼吁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小组,通过有组织有规模的方式,来传递爱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十分突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亲情缺失,同时也有教育缺失,监护缺失的因素。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监护也主要是学校监护和家庭监护。对于未成年人,亲情、教育以及监护都离不开家庭,学校也负担着部分的教育和监护,而学校和家庭必然离不开社会,所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隐患,这不是哪一方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倾注关爱,更需要有关部门给出具体的措施。这是可持续发展、以人文本、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及对策浅析[J].经济论坛,2007,(9).

[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3]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77-179.

[5]姚芸.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第25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7]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

留守儿童论文第5篇

(一)儿童自身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没有明确是非观,缺乏意志力及安全意识等,在遇到苦难时,拒绝亲人与教师的帮助,而是对同龄人产生信任感,致使极易走上歧途。在校期间,打架斗殴,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现象屡屡发生,并且存在很多不良习惯,例如:乱花钱、逃学、不讲卫生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孩子与父母分别的时间比较长,没有父母的指导和关怀,特别是在情感上,缺少父母的关怀与理解,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特点。据调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大,便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所导致的。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如果儿童心理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就会对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埋下很多不安分的种子,成为社会犯罪的根源所在。

(二)学校教学方面家庭教育已经难以为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特别是其监护人一般是家里年老体弱的老人,其素质、身体状况等都不能够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家庭教育长期处于失效状态。因此,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针对留守儿童,其不仅要承担着“教书”的责任,更要负担其家庭教育的重任,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2]。就目前农村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仍坚持传统教育模式,缺乏有效性,即便是部分地区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但是也只是应付了事。另外,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教育的关键,但农村地区的教师无论是从素质方面,还是责任方面,都无法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课程设置也不符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国家给予的课程体系难以完成,教学内容落后。

(三)社会环境方面首先,纵观社会发展形势,农村大批劳动力涌入城市,但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承担其子女的过高学费和升学考试,无奈之下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显然农村教育教学水平难以同城市相比较,儿童在农村教育体制下不仅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受到限制,而且在综合素质及教养等方面也难以得到全面提升,这就使得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其次,户籍制度的限制,虽然其他体制做出了一定弥补,但是户籍制度的效力并没有得到削弱,基于此,农村儿童只能被留在家里,与父母远远相隔,进而不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父母的身心关怀与呵护。最后,无论是税费改革之前还是之后,财政投入体制都没能够真正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且农村社会经济环境中还不乏有网吧等场所,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现行法律政策也存在一定滞后性,无法有效解决影响留守儿童教育的种种问题。

(四)家庭环境方面通过对农村务工人员教育水平调查发现,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一部分农民本身即是文盲,观念传统、落后,对教育的重要性理解不足,认识不到知识改变命运。即便一些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就学机会,但是,由于受到工作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变化,无法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另外,不同于城市公民,农村务工人员收入微薄,并且需要分摊到家庭就医、生活等各个方面,剩下的资金少之又少,更难以投入到孩子教育上;加之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即使有机会在城市就学,他们也容易受到城市儿童的歧视,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所以说,家庭收入过少,也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增加财政投入,发展当地经济我国长期实施城乡分治、分级办学等政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就是城市教育经费由国家承担,而农村教育则由农民自己承担,财政投资一目了然,致使农村地区出现教育设施落后及教学质量偏低等情况成为必然现象。因此,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方向,适当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显得尤为重要,在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适当增加在教育方面投入的同时,还要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农村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完善基础教育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够为农村地区学校引进优厚的师资力量提供必要保障。由此可见,只有充裕的资金才能为农村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基础,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当然,单纯的依靠财政投入并不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农民自身。首先要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近提供就业机会,并将其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其次要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引进来”原则,吸引外资,为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还可以鼓励农民在当地创业,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缩小留守儿童群体,从而从根源上缓解这一问题。

(二)调整相关政策,增加教育机会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在义务教育方面,要坚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教育模式,为流动人口子的女提供就学机会。另外,改进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义务教育体制,精简就学程序,实现父母进城务工,子女就学的双重目标。只有为我国所有学龄儿童提供平等的就学机会,才能够实现公平、平等目标,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其次,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教育并非一个部门的责任,它需要多个部门给予相应的配合,才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因此,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健全各自教育功能,互相配合,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积极建立社会教育和监护体系,并将妇委会、村委会等部门纳入其中,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3]。最后,完善相关制度。国家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针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应明确委托监护人,并提出针对性法律制度,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行为的打击力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户籍制度的调整,消除歧视等不平等现象,从而实现教育平等。只有强化监护人制度,才能够有效保护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构建管教新模式,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学校作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应积极构建管教新模式。首先,学校是留守儿童能够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要关注教书,更要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儿童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如孤僻、胆怯等;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积极落实素质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推广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村教育分散问题,整合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其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方面,都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帮助,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作孩子的良师益友,并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和表扬孩子正确的行为,增强其自信心,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另外,教师还要定期进行家访,与其监护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坚持具体儿童具体对待原则,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最后,农村师资资源始终是限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于此,应积极利用法律、制度等手段,促进城乡师资交流,推广师役制,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现象,还能够有效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从而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到与城市儿童一样的良好教育。

(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要合理利用社会这一资源,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整顿一切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如:网吧等,创建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促使儿童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另外,要重视媒体宣传,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来关注和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例如: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等,从而保障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再者,可以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将政府作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并将社会上关心留守儿童的志愿者纳入其中,使他们统一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为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结论

留守儿童论文第6篇

(一)留守儿童:从各方面搜集的信息来看,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仅从上述字面意义上分析,留守儿童的实质类似于寄养托管,虽有亲近之人照顾,但父母双方的缺失,必定对其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

(二)媒介技术角度:关于这一概念,加拿大大众传播怪杰M·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4年)一书中提出了影响广泛的传播学概念:“媒介即讯息”,简而言之,以互联网为例,它本身呈现的方式是电脑或者手机或者其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同时,它通过自身所传递出的信息,比如文字、图像以及视频也是一种媒介。

二、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监管的缺失: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家庭方面。如今的农村家庭,电视、手机、电脑等硬件设施已大面积普及,这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这些对于留守儿童确实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不可否认,这些设施的存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得他们可以突破狭小的地域限制,转而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吸收到更多的知识,然而信息量的庞杂,必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并且,留守儿童大部分是未成年,其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陌生事物天然的好奇心。这一点,也决定了其在信息量庞大的媒介前,面临着两极分化的冲突选择,而确保这一点能步入正规的家庭监管,却因父母双方的缺失以及隔辈的放任式的照顾,而存在巨大漏洞;b.外部环境的损害性干预。这一点,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网吧。一般而言,毗邻学校的村落或者附近的乡镇,往往会存在以未成年学生为目标的网吧等利益群体的存在。这些网吧在上级监管上存在很大漏洞,无论是在资质、运营方式以及监管方式上,都处于隐形状态,多以游戏、不健康的图片、视频等吸引未成年进入。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种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

(二)学校教育的力不从心。教育的参与者一般来说,必须满足最基本的条件: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这是一个三位立体化的参与结构,教师代表包括学校在内的施教方,学生即为受教方,家长代表学生家庭,只有这三者共同参与,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但对留守儿童而言,因为父母双方的缺失,教育环节更多集中在课堂上,这是一个可以用时间和空间量化的概念,也就是说,留守儿童在学校范围内是收到监管的,但在校园之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性,使其在自制力上大打折扣,再加上父母双方客观的存在缺失,这样一来,两个环节就处于失控状态:未成年本身就对教育的内容存在天然的抵触心理,而学校因其特性,对于校园之外的教育无法也不可能做到强有力的跟踪,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乏,三方同时的缺陷,必然造就了留守儿童整个教育环境的恶化。

(三)家庭教育的匮乏。高尔基曾说过:“你爱孩子,孩子也爱你,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给他更好的教育。”,但对留守儿童而言,其面对的是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或者是寄宿学校,这些固然能给他们提供很好的照顾,但受限与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以及管理制度,这样的照顾更多局限于物质层面,远非一个好的教育者。这就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一般而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多以放任或者溺爱为主,即使是努力监管,也大多浮于表面,并未触动实质,这就导致留守儿童往往沉迷网络或者电视,甚至受到不法侵害,进而引申出更多的问题。

(四)心理问题。在农村居民并未大量进城的时期,留守儿童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即使有,也是少数,并且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未像现在这么严重。那个时候,未成年儿童处在多方监管之下,除了正规的教育活动外,娱乐活动主要面向大自然,多以同伴之间的玩耍嬉戏为主,注重的是团体观念和自身娱乐的结合。但在现代化媒介大量介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将原本渴望得到父母关注与关爱的心理,转嫁到电脑、手机或者电视上,并并将这种支撑慢慢演化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依赖,而现代化媒介中充斥的暴力、血腥等负面信息,必然导致其心理发展的转变,同时,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不再以此为目标,并在现代化媒介负面影响的侵入下,逐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孤僻、生疏、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

三、对策研究

(一)全社会要加大监管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的环境,严禁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场所开设在学校周边,以网吧为例,要制定更为严厉的监管制度,对于传播暴力、色情以及接纳未成年人消费的,坚决予以取缔,从底层净化留守儿童媒介接收的土壤,使农村留守儿童尽可能少地接触到不良影响。媒体应该积极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公安、出版社、杂志社等职能部门行动起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大环境方面为其提供保障。

(二)加大对学校媒介的投入力度。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吹毛求疵或者一叶障目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就要从学校教育方面,加大对其的媒介投入力度,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每一个学校配备相应的多媒体的教室,使得留守儿童在接收媒介传播的时候,处于更加有利的良性的监管之下。这样一来,他们既不会与社会脱节,能吸收到更多优秀的知识,也能在正规的监管下,达到身心的愉悦。

(三)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媒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父母双方因地域以及家庭责任的限制,无法时时刻刻待在孩子身边,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媒介技术,比如电脑,可以确保每天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和留守儿童进行视频,条件不允许的,至少要确保一周之内视频一次,这样一来,双方都可了解到自身的动态,尽量减少由于地域等其他方面的限制所带来的潜行隔阂。

(四)关注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观其所为易,解其心结难。针对这一点,建议建立留守儿童之间,不定期以举行活动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有条件的话,将留守儿童的心理评估纳入教育考核指标,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加以规范,用硬性的规定去解决软性需求,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借助现代媒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留守儿童论文第7篇

1.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隔两地,家庭环境的波动令他们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了强烈的孤独感。他们因为缺乏感情依附,容易变得性格内向,遇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会显得失落和无助,长此以往会渐渐不愿意与人交流。调查显示有26.9%的儿童有寡言少语和焦虑局促的倾向,不加重视将会导致性格孤僻、自卑封闭。

1.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5周岁以下,情绪相对不稳定,意志比较薄弱,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不容易解除对周围人的警惕和敌对心理。33.6%的儿童总感到自己在被同伴欺负,与人交流时充满戒备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教育和管理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若是不加以管束,长此以往还会有暴力倾向。

1.3认识偏差,内心迷茫

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家庭贫寒,父母能力低,才会远走他乡赚钱,从而怨恨父母和家庭并造成情绪的偏激。44.2%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拒绝与他们亲密,加深了情感隔阂。他们不能正确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对未来感到茫然。大部分儿童缺乏进取和自律意识,而且没有人引导帮助他们,学习成绩和生活状态都落后于他人,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逃学、辍学,最后比同龄人提前进入成人世界。

2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2.1家庭监管缺位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去务工的同时,对携带孩子一起生活的现实问题却束手无策,出于对生活成本的考虑,他们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根据调查,宿迁市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7.8%,其中57.9%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30.1%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3.8%与外公外婆生活,6.3%与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还有1.9%寄养在别人家。从这些留守儿童监护方式来看,单亲监护人生活负担重,对孩子的照顾欠佳;隔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隔阂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落后,对留守儿童管束少,儿童难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2学校安全缺失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影响,教育者研究探索,得出一系列的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和缺失。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依赖学校教育培养孩子,但学校学生太多,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能分散更多的注意力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不够。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家乡,教师由于与家长沟通难度较大,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是否表现良好和品德学习方面的问题。学校缺乏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有效方法,在学习生活上不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爱护,也没有能够给留守儿童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

2.3社会关注缺乏

近几年,社会上刮起一阵严重的不良之风,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极易在成长中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感染,所以在心理、生理上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农村缺乏社会教育基础,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观念还处于落后状态,不能弥补留守儿童心灵的感情空缺。部分娱乐场所没有禁止未成年人的出入甚至主动拉入未成年人却未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在网络、多媒体播放器、报刊书籍这些文化传媒中,充斥着鄙俚、浅陋、暴力、之类的具有腐蚀性的内容,诱惑、侵蚀着缺少情感爱护的留守儿童。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的关爱与关注。

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建议

3.1家庭方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要多为孩子考虑,承担父母的教育责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儿童最重要的导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教育。如果必须外出务工尽量带上孩子,如果能力无法达到,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也要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和沟通,增加亲情交流,并且及时勉励、督促孩子,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增加与孩子的老师交流沟通,定期了解孩子的生活和精神状况。

3.2学校方面: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学校应该登记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在学生入学时,登记学生父母工作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并整理汇总成册,记录成“留守儿童”档案。从而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信息,在充分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确指引和教导留守儿童,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解决他们的烦恼和困惑。对少数有人格缺陷、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制定个别心理辅导方案,降低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童年和青春期。

3.3社会方面: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论文第8篇

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还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另外儿童生来就有爱的需求,在家里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爱,可是他们是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爱,所以在学校,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在受挫折时,教师的爱给他们自信;在困难时,教师的爱给他们勇气;成功时,教师的爱给他们鼓舞。教师的爱就象神奇的魔力,使学生心情愉快、享受欢乐与幸福。

譬如我班学生张子健同学,常常不是钢笔没水就是铅笔没头,上课东张西望、打瞌睡,没有精神。特别怕动手写作业,学习很难跟上。我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婚,父亲又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在家根本不听奶奶的话,更缺乏母爱。我考虑着孩子的将来和今后的学习经历,决心在他身上多下功夫,转化他。于是,我平静了自己的心理,平时除了像母亲一样呵护他外,还注意学习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每一道错题都和他一起分析错误原因,涉及到什么知识不会,就及时给他补上。边学边补,孩子学习逐渐有了进步。我就亲切地说:“你一定是一位很有前途很有希望的学生。”此后,张子健同学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也喜欢问老师一些不懂疑难问题,改掉以前自卑懒散的样子,学习上也充满了自信。后来,我找他谈心,他感激地说是老师说的话和老师对他的爱心给了他信心和力量。没想到几句平常的话,改变了一个自卑学生的学习态度。我平时和他玩,亲近他。其他孩子就也有意无意的学着我和他搞好关系。同时我信任他, 信任孩子身上所拥有的潜在力量,平时注意充分发挥他的这一力量,考试前,我对他的要求就是平时怎么学,考试就怎么写。我在乎他平时的努力。每天设立一个小目标,完成了就可以痛快地做个小游戏。这样学困生就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做事,很有成就感,能用轻松的心情很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学困生是很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的。作为一个教师,要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亮点。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排斥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用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善于利用他们的亮点,以扬其之长,避其之短,逐步帮助学困生改掉坏毛病,让他们时刻充满信心,感到自己有希望。

如我班的张旭东同学不太守纪律,学习不用功,作业潦草,但体育好,跑得快跳得高,让他参加了六一比赛节目,结果他争得了荣誉,我以此为契机表扬他热爱班集体,有拼搏精神,然后指出努力学习、守纪律、讲文明也是热爱班集体的表现。通过教育,他端正了学习态度,成绩也有所提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害怕心理,上课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怕说错了同学笑。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消除心理障碍,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困生提供表现的机会,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如设计阶梯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在课文教学时,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课文的每段内容。这样给平时不爱说话,少在同学面前亮相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组内同学轮流担任组长,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使学困生有更多表现机会,挑战自我。把自己的见解提出来,与同伴交流,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同时体验到挑战后成功的快乐。甚至是一些难题,连学习好的学生也难以完成的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有时学习好的同学做不到的题、回答不了的问题,学困生通过激发思维,激发灵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一旦他们的答案接近或类似正确的答案的时候,我就马上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向前迈进,直达正确的彼岸。使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忘记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无意形成了。

学困生总会犯错误,我认为他们是自我控制力差,认识水平所限,甚至是由于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对这种错误,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以极大的爱心理解、宽容他们。如张乙明是去年新转入我班的一个学生,学习有困难,又不讲卫生,同学歧视他。可有同学告诉我:张乙明很晚在家里吹口琴,还大声唱歌 ,影响邻居休息。课外我与他交谈得知,他在原学校是文艺委员,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听他唱歌,可来到我们班以后,从来没有单独唱过歌。我亲切地对他说:“那你现在把那首歌唱给老师听听,好吗?”“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歌声的确很甜很美。我一边为他鼓掌,一边提议上课前五分钟让他为全班同学演唱,他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同时借他高兴要求讲究卫生。最后我抚摸着他的头说:“练吹口琴,老师可以理解,喜欢唱歌,也没错,但在很晚做这些事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他似懂的点点头。从此以后,张乙明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期终考试时,他的成绩提高不少,又被选为文艺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