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2:27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培训;教学模式

双语教师是教师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质量与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受到长期的汉语基础、汉语学习方式、汉语学习环境以及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在进行汉语表达与交际时,存在着许多词不达意、表述不清、颠倒词序、跑调等现象。就目前而言,革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模式,提高学员汉语表述能力与交际能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及和谐发展是重要目标和方向。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教学现状

就现今情况来说,新疆各地、州、市在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热情高、力度大,呈现出良好开端。例如,喀什地区在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上力度很大,地区和各县都分别建立了双语教学管理办公室。在双语教学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喀什市每学期组织近百名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疏附县教育局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拔双语教学专职教员,在重视双语教学研究上带了好头。

双语教师严重短缺,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双语教学规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双语教学班数和学生数的不断扩大,今后新疆整体双语教学师资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从整体上看,新疆现有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还远达不到推进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严重制约了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对新疆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大,但是培训的数量极其有限,部分教师虽完成了双语师资培训,进步也较大,但仍难胜任双语教学工作。还有部分教师在培训后不能按规定在汉语系学校实习锻炼,因学校师资紧缺,回校后仍然承担着母语授课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教师获得脱产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很多受访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非常努力,能较为流利地用汉语授课,但是学生几乎不懂汉语,教师教学生汉语非常吃力,尤其是南疆的情况较为突出。小学尽管都开设了汉语课,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不强,相当数量的汉语教师自身汉语运用能力达不到要求。

二、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与汉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形成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过直接的作用或重大的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实质上就是语言教学模式的发展史。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就是所谓的教学模式。我国学者一般把教学模式理解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核心部分。

汉语课是对少数民族学员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汉语教学模式的形成与优化对汉语教学必然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阐述,结合汉语口语课的课型特点,汉语教学模式被定义为: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在汉语言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汉语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

2.汉语教学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汉语的课型特点决定了对学生汉语的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而对学生培训的时间有限,教材中的难度、生词数量远远超出学生所能理解、接受的能力范围以及要完成的相关交际表达要求,所以,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词、句进行讲解和练习,分配给汉语课文和交际训练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在汉语课堂上学到的大多是一些单个的词或用这些词造的单个句子,缺少在具体的汉语语言环境中运用、表达的实践活动。

学生在学习、掌握汉语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结构,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模式,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很难改变在汉语学习活动中的一些错误的表达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学习运用,学生会产生挫败感。部分学生的性格内向,不愿意或不善于表达,在汉语练习活动时往往顾虑较多,不够主动活跃,其课堂表现与现行的较高强度的强化汉语教学模式往往会产生矛盾,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甚至是消失。

三、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教学效能的提高

1.提高学生汉语培训效能

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在对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学汉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由于汉语培训时间短,强度大,任务重,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对第二语言教学方面进行培训,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偏误的了解、归纳和总结,提高汉语教学的效能。

2.构建双语培训教学管理系统

构建有效运转的教学管理系统,由师资培训主管部门组成汉语教学管理指挥系统,负责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评价汉语教学管理工作。成立由主管领导的汉语教学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实行分块管理、分级指导、逐层反馈、定期总结。制订汉语教学的总体规划和一整套制度,通过师资培训主管部门对教研组指导、督促、检查,将汉语教学的各项管理创造性地渗透到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实践中。及时、准确地向指挥中心提供计划决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汉语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调节与控制。掌握第一手材料和可靠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准确、适当的调整,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新的汉语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3.紧抓汉语教学常规管理的策略

教学常规管理对于稳定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秩序、提高汉语教学质量起着重大的保障作用,必须依靠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有效地实施汉语教学。汉语教学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与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汉语教学运行的命脉,从汉语教学工作目标体系、教学工作监控体系、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几方面着手,建立一系列健全的汉语教育管理制度,规范汉语教育管理行为和执教过程,建立起符合新疆少数民族自身实际的汉语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三位一体,以汉语教学为中心,教师为实现双语培训目标而教,学生为达到双语培训目标而学习汉语,管理领导以双语培训目标达成过程的工作质量、工作实效来进行汉语教学的管理,使管理更具导向性,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意志。为确保汉语培训目标教学的中心地位,要把管理工作的精力放在汉语教学上,建立严格的汉语教学工作制度,汉语教学管理以管理制度建设为主,实行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三结合;加强汉语教学工作的计划性、评价性。双语教学过程以汉语培训目标为主线,评价贯穿始终。对汉语教学过程的管理主要在于监控教师是否按学科教学程序组织教学。在汉语教学管理中,要以汉语教学的管理为核心,把汉语教学与教学常规管理结合起来,使汉语教学的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

4.培训与实习并重

汉语培训仅仅是双语培训的一个组成部分,专业培训和专业实习是双语培训的关键。因此,汉语课程的讲授,不仅要结合汉语水平等级大纲,更要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接受、学习能力进行。要求双语教师不仅在汉语语言方面的知识要牢固全面,还要求双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例如,在汉语课程的词汇教学中,双语教师应当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并将词语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不可单纯孤立地对词语进行分析讲解。在讲解词汇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地将专业汉语词汇加以补充。如在辨析“重要”和“主要”时,也可以将“重心”“重力”的概念教给物理专业的学生,将“重工业”的概念教给地理专业的学生,将“重音”的概念教给汉语专业的学生等等,在双语培训中将专业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汉语培训的过程中奠定专业汉语的学习。

5.开展课外汉语教学活动

汉语学习课程是汉语培训的基础,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练无法提高汉语水平,满足双语培训需要。因此,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培训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求课堂之外能较好地促进语言交际训练,这是汉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汉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课外语言课堂教学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课外的汉语朗读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汉语笔记比赛、“汉语角”等等,都是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较好补充。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培训是一项利于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学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所在,汉语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工程的质量。认真研究、分析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中的问题,革新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模式,提高汉语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与质量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要进行的长期、系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关于双语师资培训途径的有效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0(14):85-87.

[2]李泽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14.

[3]吴宏岭.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4):74-75.

[4]尤江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及双语教学工作的调研报告[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1):46-48.

[5]张燚,塞米·马木特,张瑛.新疆双语师资培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0-136.

[6]江蓉.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管理策略初探[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93-96.

[7]王新梅.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调查研究报告[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76-80.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2篇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汉族学前双语教师 维吾尔语

一、背景介绍

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5年7月出台《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开始,新疆双语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学前教育阶段。

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是指少数民族儿童在幼儿园或小学学前班阶段接受基础教育,教师使用两种语言组织教学和进行日常生活管理(包括保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儿童熟练掌握母语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儿童身心发展和语言习得规律,培养他们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能初步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双语教学是以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要完成双语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媒介语。双语表达能力在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中居于基础地位,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自推行学前双语教育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颁布的一系列指导性纲要和培养方案对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的双语语言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对的,却忽视了对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双语语言能力的要求。

这种情况是由三种客观因素制约造成的。首先,自治区缺乏一套标准的方式测量双语教师的少数民族语言水平;其次,现阶段的学前双语教育更多地着眼于少数民族儿童第二语言即汉语的习得上,因此在提出对学前双语教师的双语要求时,仅仅关注了对学前双语教师汉语水平的要求;再次,新疆有双语教育需求的儿童绝大部分分布在南北疆各地州和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绝大多数学前双语教师都是由少数民族教师担任,所以当前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具有双语能力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保证南北疆各地州和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儿童双语教育的有效实施。

在大力推行农村双语教育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城市少数民族儿童对学前双语教育的需求,以及城市学前双语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城市儿童具有更好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各大双语幼儿园具有更好的硬件设施和更优秀的师资力量,且大部分学前双语教师由汉族教师担任。这一特点使我们在城市地区实施学前双语教育时,需要关注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的双语语言能力,尤其是其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维吾尔语能力。一方面,大多数维吾尔族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很少甚至完全不具有汉语能力,如果汉族教师不掌握一定的维吾尔语,则不可避免地导致师幼之间交流困难,这既不利于教师日常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不利于维吾尔族儿童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在第二语言即汉语习得的初级阶段,少数民族幼儿的母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让汉语得到更好建构,其习得的过程总是依赖于母语的表达,当第二语言资源不足时,母语可作为最好的支援。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母语与幼儿进行交流和辅助教学,但如果汉族学前双语教师不具备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则不利于学前双语教育的有效实施。

近年来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了让汉族学前双语教师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必要性,尝试在一些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维吾尔语课程,这些课程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尚无结论;人们普遍认为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的维吾尔语语言能力不容乐观,但尚无数据表明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维吾尔语掌握和使用情况究竟如何。笔者走访了乌鲁木齐市5所双语幼儿园,采用问卷法调查目前乌鲁木齐市双语幼儿园汉族双语教师维吾尔语掌握及使用情况如何,并尝试通过调查结果提出适宜的建议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乌鲁木齐市双语幼儿园汉族双语教师维吾尔语掌握及使用情况

1.乌鲁木齐市双语幼儿园汉族双语教师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样本来源于乌鲁木齐市5所公立双语幼儿园开设的32个双语班(7个小班、11个中班、12个大班、2个学前班),在这些班级任教的专职双语教师共92人,其中汉族双语教师61人,维吾尔族双语教师31人,因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专职的汉族双语教师,因此共发放问卷61份,回收49份,回收率80.3%,有效问卷数100%。具体见下表。

参与调查的双语教师中,年龄在20岁以下2人,20-25岁14人,26-30岁20人,31-40岁9人,40岁以上的教师有4人;34.7%的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32.7%的教师教龄在5-10年之间,32.7%的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上;这批教师中具有中专/职高学历教师7人,大专学历教师21人,本科学历教师21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样本数的85.8%;57.1%的教师暂无职称,职称为小教二级的教师占样本数的4.1%,小教一级职称的教师占样本数的24.5%,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样本数的14.3%。

49名汉族学前双语教师来源比较均衡,12名教师任教于小班,16名教师任教于中班,18名教师任教于大班,3名教师任教于学前班;除2位教师所在的班级中维吾尔族儿童的人数不足5人之外,大部分教师任教的班级中维吾尔族儿童的比例都占到班级总人数的30%以上,有些教师任教的班级超过了50%;55.1%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所任教的班级中没有维吾尔族双语教师共事。

2.乌鲁木齐市双语幼儿园汉族双语教师维吾尔语掌握情况。

因现阶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尚未明确提出对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维吾尔语水平的要求,且很难找到可以有效评价双语教师维吾尔语水平的测量工具,语言测量工具的编制工作困难较大,同时很难保证其有效性和将量表难度保持在一个适宜水平,故在本次调查中,主要通过了解样本的维吾尔语学习经历、学习渠道,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是否在与维吾尔族儿童交流时存在困难四个角度对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的维吾尔语水平进行了解。

参与调查的49个样本中,40.8%(20名)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有维吾尔语学习经历,这20名老师中有4名是通过在幼师专业学习时开设的维吾尔语课系统地学习维吾尔语的,这类教师占到本次样本总量的8%;其余16名只有通过向维吾尔族同事或少数民族儿童请教等非正规渠道的维吾尔语学习经历。

有维吾尔语学习经历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中,认为学习有明显的效果占到40%,另外40%的教师认为学习效果一般,其余20%的教师认为学习效果不好。

25.5%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足够的与维吾尔族儿童交流的维吾尔语语言能力,其中19.1%的教师希望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74.5%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与维吾尔族儿童交流所应具备的维吾尔语语言能力,其中68.1%的教师希望能获得进一步提高。

除24.5%的教师认为自己跟维吾尔族儿童交流与跟其他儿童交流相比没有更多的困难以外,其余75.5%的教师都认为自己与维吾尔族儿童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其中20.4%的教师认为自己跟维吾尔族儿童交流起来困难很大。

3.乌鲁木齐市双语幼儿园汉族双语教师维吾尔语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在解决自己与维吾尔族儿童交流困难的问题时,有59.2%的教师会尝试自己使用维吾尔语解决师生交流上的困难,这种解决交流困难的方式并不是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的第一选择,他们最倾向于使用肢体语言解决沟通障碍,选择这种方式的教师占到样本总量的85.7%,接下来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寻求维吾尔族同事和其他汉语较通达的维吾尔族儿童的帮助,分别占到样本总量的61.2%和59.2%。

参与调查的教师中认为自己在双语教学和日常与维吾尔族儿童日常交流中使用维吾尔语频率较高的占到样本总量的8.2%,75.5%的教师使用维吾尔语的频率不高,另外16.3%的教师从不使用维吾尔语。

31.9%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双语教学和与维吾尔族儿童日常交流和中使用维吾尔语对师流有帮助,44.7%的教师认为使用维吾尔语起到的帮助效果一般,8.5%的教师认为使用维吾尔语对师流帮助不大。

三、结果分析及建议

1.注重语言训练,拓宽语言习得途径。

根据调查结果,79.6%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认为自己在与维吾尔族儿童交流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根据SPSS18.0χ2检验显示,任教于不同年级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任教年级在师流困难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301>0.05)。说明师流上的困难并没有随着儿童入园学习汉语时间的增加出现减少趋势。由此可见,消极地期望借助维吾尔族儿童汉语水平的提高解决师生交流上的困难是不切实际的。解决交流困难更有效的方式在于提高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的维吾尔语水平。通过相同的检验方法,有无维吾尔语学习经历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在师流困难程度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109>0.05),证明当前对汉族双语教师进行的少数民族语言培养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参与本次调查的87.2%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希望自己的维吾尔语水平能够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都很强。加强对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的维吾尔语培训质量,拓宽其维吾尔语学习的渠道是解决师流困难的关键。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的维吾尔语课程。本次调查的样本中,有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接受过系统维吾尔语学习的教师不多,只占到样本总数的8%,通过笔者对这些教师的询问及这些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发现,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对职前专业学习中开设的维吾尔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认可度并不高。针对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开设的维吾尔语课程,应该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更加偏重于口语能力训练,为其编写更适合幼儿园教师学习的专用维吾尔语教材,设置更多的口语训练和情景会话内容,这样既能降低语言学习的枯燥感和难度,又能让学到的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实用性更强。同时要扩大维吾尔语课程的开设范围,让更多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在入职前有机会接受系统的维吾尔语训练。

其次,拓宽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维吾尔语的学习渠道。如果教育部门能够参照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职后语言培训的方式,则投入一定的资源为在职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开设维吾尔语培训,也会对提升学前双语教育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双语幼儿园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资源,组织本园汉族双语教师接受语言培训,或建立学习小组,组织本园各民族教师互相学习语言,共同进步。

最后,鼓励汉族学前双语教师自主学习,在工作中学习维吾尔语。经调查,样本中33%的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尝试过使用其他非正规的渠道自主进行维吾尔语的学习,其中两个最主要的途径是向幼儿园里的维吾尔族同事和幼儿学习。这种自发的利用环境中的便利条件进行学习的方式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学环境,针对性、实用性强,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补充性语言学习方法。

2.教师合理配置,缓解师流困难。

双语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对双语教师的合理化配置缓解师流困难。寻求自己维吾尔族同事的帮助是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在碰到与维吾尔族儿童之间交流困难时的常用策略之一,但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任教于乌鲁木齐市双语幼儿园的汉族双语教师在本班有维吾尔族同事任教的只占到样本总量的44.9%,很多双语班完全由汉族教师任教,其他一些班级则完全由维吾尔族教师任教。

在幼儿园双语班中,如何配置教师资源是一项重要工作,教师的合理配置,可以让民汉教师均能更好地发挥出优势,并互相弥补劣势。汉族教师汉语水平高,发音准确,掌握词汇多,对词义的理解正确,对少数民族儿童奠定汉语基础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工作中为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和汉文化的学习提供帮助;少数民族教师熟练的汉语运用为少数民族儿童提供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其母语优势让他们在与汉语掌握不熟练的儿童沟通时更加顺畅,并在儿童学习汉语碰到困难时运用母语对其进行补充说明,让汉语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

本次调查的32个双语班中共有31名维吾尔族学前双语教师任教,占到教师总数的33.7%,按照理想状态考虑,每个班级均采取两教一保的常规设置,则所有双语班都可以有一名维吾尔族教师任教。双语幼儿园在教师配置过程中需要关注到这一点,更充分地发挥出各民族教师的优势,弥补不足。

参考文献:

[1]张燚.2005—2009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政策措施纵览,新疆大学学报,2010.1.

[2]罗玲,蒋伟.民族地区教师“双语”培训亟待加强——藏、维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学及教师双语培训调查报告,教师教育研究,2009.1.

[3]张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9.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双基教学模式 英语口语教学

自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学前教育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师资的主要力量,正日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比较弱。因此,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等,已成为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对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实践,研究探讨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供与各位同仁探讨,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一、双基教学模式

“双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简称。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定(草案)》首次明确提出“双基”概念,指出中学的教育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主张把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课程理论,也就是“双基论”。之后,“双基”对于编好教材,加强“双基”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大的作用。事实上,“双基”在过去几十年中小学传统教学中一直居于显著地位。

结合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堂双基教学模式中的“双基”是这样界定的:(1)基础知识包括:①语言基础知识,即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②教学基础知识,即英语教学法和教学理论。(2)基本技能包括:①英语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和译;②英语教学技能,即教学设计、教学法运用课堂教学和活动组织能力。

二、英语口语课堂任务型双基教学模式研究

1.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用目的语解决交际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英语。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通过设计相应的交际情景传授新句型、新词汇,指导学生练习。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进而扩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任务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2.任务型双基教学模式教学程序

英语口语课堂任务型双基教学模式是指以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信息输入内容,以“布置任务―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评价总结”为教学程序的课堂教学模式。

(1)布置任务。教师在上一节课堂最后布置口语交际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多媒体查找相关信息;然后在口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足量的信息输入,其中包括会话相关的语音、词汇、语法、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技巧等。课上教师引入并介绍任务,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2)信息输入。在这个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语言技能的现有基础上,系统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总结复习已学过知识,呈现并讲解新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信息加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对老师所教授的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解决学生在交际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信息输出。教师可以按照个体差异和互补的原则为学生分组,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独自或小组合作,按要求完成任务。老师挑选几个或几组有代表性的学生,以口头汇报形式总结任务完成情况,也可以以组为单位在公众面前进行任务过程操练、展示。

(5)评价总结。针对任务完成情况,由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或对自己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在对自己的任务认识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新知识的熟练掌握。

三、传统常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双基教学模式比较

传统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是以教师领读、分析和讲解授课内容,学生跟读、理解所学内容为主要形式。由于基本上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师生间缺乏真正的交流。此外,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任务型双基教学模式主要特征如下:

1.课程设置是从整体到部分,重视概念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2.教师以互动形式开展教学,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个体或小组必须具有内在动力、团结协作,共同确立自己的目标。

3.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上时间,教师主要精讲课本内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小组活动,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考查、观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课堂展示、学习态度等作出过程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四、结语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系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通过对任务型双基口语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优化和运用,必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教学能力,最终为幼儿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蒋建雯.抓实英语双基教学教法探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

[2]梁丽华.对双基理论的再认识[J].广东教育学报,2002.

[3]刘效基.谈英语双基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

[4]刘启珍.“双基”教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1(1).

[5]刘金红.英语专业学生双基教学与语言理论并重[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邵光华,顾冷沅.中国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7]汪潮,吴奋奋.“双基论”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1996(12).

[8]王丽丽,王欣,张晓慧.基于“四位一体”的“双基”英语口语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3).

[9]戚德山.论理工英语“双基”教学[J].呼兰师专学报,2001,17(2).

[10]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理论框架[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

[11]张有德,宋晓平.“数学双基”问题的相关研究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医学检验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clinical biochemistry

HUANG Xiao-hua,ZUO Yun-fe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it’s necessary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use of bilingual teach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 author discus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with the summary of experien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Clinical biochemistry; Medical laboratory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专业的飞速发展,对于该领域人才需求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新技术的探索与研究乃至日常工作中对于外语水平的要求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为此,我学院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双语教学工作。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讲授,一般指在母语进行部分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1]。最终使学习者能够同时应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现阶段,对于检验专业学生来说,英语在实际工作、对外学术交流、科研学习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只是应试学习,实际应用能力上还很差,不能将英语真正作为学习工具来使用。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着重介绍了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生物化学改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方法的原理、方法学评价、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等。当今临床生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检验专业领域的前沿学科,要想掌握最新的进展,与国际先进技术方法接轨,必须具备熟练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及其他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并不断完善临床生化课程的双语教学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 双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1 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提高师资力量

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因各门专业课程的特点不同,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和实施也不尽相同。但首先要明确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常用的专业英语的词汇,具备一定的应用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今后的日常工作、学习深造及学术交流奠定一定的基础[2]。双语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的开展是明确了这一目的,结合临床生化课程的特点,在逐步的探索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加以完善。对于临床生化检验课程中的“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单纯的对单词、词汇的解释和对原版教材的逐词逐句的对照翻译,重点还应放在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上,而外语水平的提高作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师资。双语教学对于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在掌握相当程度专业知识及授课技巧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 能熟练、准确地使用英语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临床生化检验学在双语教学上应着重于授课教师的选择与培养。授课教师多选择有国外学习经历的精通专业知识的教授、副教授。同时也要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开办的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侧重于口语训练和双语教学法进行培训,另外还应定期的组织外语教学观摩活动、教学研讨会等,建立双语教学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及年青教师的成长[3]。但双语教学中的教师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比普通教学更多的精力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2.2 科学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开展的成功与否,最终是要看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解决临床生化的专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应该首先以掌握临床生化检验知识作为基础,而要区别于单纯的英语授课。因此在授课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临床生化检验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来合理的安排中英文使用的比例。检验专业的学生开设临床生化检验学一般是在大学三年级、四年级,这阶段的学生一般达到了CET 4水平,具备了一定的日常英语会话水平,同时在临床生化检验学课程开设前,学生开设了医学检验英语的学习,所以可以使用保持型双语教学,即学生刚学习时多使用本国语言,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课程的学习。另外从临床生化检验学课程的特点来看保持型双语教学也符合其教学内容的安排,临床生化检验学的内容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4]:①人体物质代谢紊乱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实验诊断项目的理论依据;②以器官为中心阐述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化学变化;③以组织细胞为中心;④疾病分类为中心;⑤介绍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和仪器。在课程开始初期侧重于对介绍各个生化指标的英文单词,但对代谢紊乱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应用中文讲解。而学习到以器官、组织细胞、疾病分类为中心的生化改变时逐步将双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应用到实际的临床病例中,用英文系统解决专业问题。

这样要比应用沉浸型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好,学生不会因为开始就接触复杂的专业英语而产生厌学、抵触情绪,而且在学习中模拟工作中如何应用英语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不仅是在学习专业英语而是在专业领域应用英语,这样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组织多种课外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目前临床生化检验学开设双语教学还受到课时的局限,毕竟在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载体,而知识才是内涵。所以在限定的课时内应首先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这样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学习也是辅助双语教学的一种手段。我学院的检验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阶段大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小组,由教师挑选临床生化专业的英文文献,布置科研小组的同学课后阅读,一个阶段组织科研小组的同学进行中英文结合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文的科研能力。另外在临床生化的实验课中安排了学生到检验科的临床生化科室进行见习的内容,在见习中由临床教师带领学生讲解化验单中的英文检验指标,对于临床生化检验仪器的原理与使用也应用双语教学进行实物讲解,并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切实的体验到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除了较为常规的专业教育外,推荐学生课余时间收听VOA Health Report、医学英语Talk show、观看比较流行的原声医务电视剧,如美国的ER、Grey’s Anatomy等,使学生寓教于乐。

2.4 外文教材的选择及网络资源的利用

教材是学生用以学习理论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在国外的原版教材的选择上要使用语言地道, 启发性强, 同时要能提供最新科技动态的教材。但在应用原版教材时除考虑上述情况外还要注意与中文教材的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的衔接。考虑到以上因素我们选用了Dietz Textbook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s。但由于原版教材价格昂贵,而且各章节采用先介绍大量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后再介绍专业知识的特点,这与国外教授洒雨点般介绍相关内容后由学生课后自学的教学方式相配套。而这种教学方式目前还不适用于国内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结合本专业自身特点加以改进,我们采取将原版教材作为参考资料,节选原版教材中与中文教材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复印件作为资料供学生课上学习再以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可使学生不必为缺乏外文教材而出现学习上的障碍,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学习,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借鉴原版教材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另外因为原版教材再版时也有部分更新内容,而我们无法及时的更新教材,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推荐著名的国际临床生化网站及一些杂志给学生,如Clinical Chemistry、Annuals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和Clinical Chemistry Review等,供学生自主学习,也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的评估体系 建立双语教学的评估体系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5]。临床生化检验双语教学的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两方面。其中对于授课教师教学的评估包括了教案及课件的定期检查,教学督导组专家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手段等的不定期的评估,定期听课,对课堂上的师生活动进行评估并给出分析结果,定期举行教学相长会,注重教学中学生的回馈信息,其中学生的反馈意见应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置、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等各项指标,并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设性的意见,及时的根据学生的意见来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不是单一的以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进行评价,而是增加了能力测试、综合案例测试等随堂测试的形式。临床生化双语教学的评估体系目前仍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总之,双语教学是我国检验医学专业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已逐渐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可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和胜任未来的科研与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 汤冬玲,张绍翔,李艳,等.检验医学课程引入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医学教育,2008, 16(6):1199-1200.

[2] 杨亦青,薛素冰,张艳超,等.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检验医学教育,2009,3(16):10-12.

[3] 王蓉,李雪,洪伟,等.新型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检验医学教育,2009,6(16):12-14.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5篇

我校地处嘉定区东南首,东面、北面与普陀区为邻,南面与长宁区接壤。学校于一九九九年独立建制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校舍崭新整洁、设施配套齐全。学校现有500多名学生,其中借读生占总数的78%,由于本地区流动人口较多,导致生员比较复杂,转出转入的情况较多,又由于住房条件较差,家庭教育滞后等因素,为学校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正因为我们的生源不是最好,家庭教育环境也比较落后,我们更坚定了要开展双语试验的决心,在学科中渗透英语,依托双语教学进一步提升英语的整体水平,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更丰富的语言层面扩大学习者英语实践时空,拓宽英语习得环境,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我校现有教师42名,其中青年教师占85%。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3人,中师学历6人,现有6位青年教师正进修研究生课程,持有英语六级证书的教师有4人,一支具有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正逐步形成。*3年,学校正式成立了双语试验组,经过校本培训,认证了部分双语教师。在实践探索双语教学中,老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编撰了校本教材,并于*5年被评为嘉定区双语教学试点学校。

抓住机遇、转变理念、大胆创新,在双语教学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

二、实施目标

1、学生层面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有良好的语感和语音语调基础;校园里坚持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围绕学习生活或日常生活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初步养成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的能力。

2、教师层面

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力求发音标准、表达准确流利;继续做好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双语学科教学能力,使之成为兼通其它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继续选送教师出国培训。

3、学科层面

学校除执行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外,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在拓展、劳技、品社等课程进行试点,积极推广《劳动技术双语教学》校本教材的使用,并尝试编撰其它校本教材。

4、校园环境

环境育人,至关重要。校园中的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因此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加强双语教育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建构独特的校园文化,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呈现出外语氛围,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英语村”,并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计划在校园里开设一个英语情景会话厅,使双语相关活动的开展能有一个固定的场所。

三、实施细则

为保证双语教学试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学校将针对前阶段试点过程中的状况(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材使用、师资情况、课程设置、校本培训、评价体系等),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和难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双语教学实验工作。

1、继续强化英语教学

加强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开展双语教学前提。强化英语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更要让学生用,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因此我们将抓好以下工作:

①英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观念。

②明确英语教师的研究课题,力求从“小、深、新”的角度寻找切入点,做到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相结合,课题研究为双语教育目标服务。结合我校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

③发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制作辅助教学软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④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渗透学科术语和生活英语的教学,为学生运用英语学习其它学科扫除术语方面的障碍。

⑤改革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从能力、意志、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2、创设双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潜在课程,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将加强学校双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学校校名、班牌、绿化标牌、教学楼名称、走廊标语、课程表等全部使用双语标识。

②设计一个设备齐全的“英语情景会话厅”。

③创设双语师生互动校园网,激发兴趣。

④定期组织师生欣赏英语原版片,强化听力,了解文化背景,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跨国文化意识,为用英语来思维和交流奠定基础。

⑤培养校园英语小导游,办英语小报,制作双语贺卡,排练英语短剧,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舞台。

⑥邀请外籍教师与我校师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给师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逐步提高师生多元文化意识,开阔眼界。

3、调整课程设置

双语和英语教学时间的保证对于双语教育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根据我校*3年9月~至今双语教育实验准备阶段的实际情况,结合上海市其他双语实验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将重新调整双语课程使之更具实效性。

4、加强师资培训

没有具备双语能力的师资,双语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将把建设一支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骨干队伍作为师资建设的目标之一,通过聘请外籍教师定期来校开设讲座和送老师出国或参加上级双语培训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师资培训,以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学科带头人。

5、加强双语教学的研究与评估工作

①学校将在学科整合、教学方法、教材开发、评估体系等方面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早出成果。

②成立“双语教学研究工作室”,聘请教学专家参与指导,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开展各项试点研究工作。

③根据学校现状,确定劳技、美术、音乐、自然、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作为双语试点学科。

④组织英语教师观摩相关学科教学,学科教师观摩英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师领会课程标准,掌握教学方法,熟悉学科教学特点。

⑤定期组织双语教学研讨课的展示活动。

⑥继续开发校本双语劳技、拓展、品德与社会等教材。

⑦编辑《*小学双语教学优秀教案选》和《双语教学优秀论文集》等。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生互动;调查研究

评价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果,最为有效的办法是社会调查,既对在学的学生作调查,也对已毕业的学生作调查,统计和分析调查的结果,作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我们从开始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起,就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认真、切实地与同学们互动,并将这样的互动贯彻教学和改革的始终。

一、基本情况

“数字信号处理”课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算法层出不穷,有关的器件更是新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无庸讳言,新的算法和新的器件主要来自国外,有关的文献和器件手册,基本上都是用英文撰写。

这就要求在本领域从事教育、研究、开发的工作人员,能够用英文熟练地检索、阅读、理解有关的理论、方法、算法以及各种器件的使用手册,并能用英文娴熟地撰写比较地道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文档。还可以与国内外的同行自由地进行交流。

我们的英语课程占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而效果不佳,效率低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学好实属不易。但是,课程组认为,我们的思考和改革还应该有更丰富的含义。

长期的应试教育给我国教育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关心考试及成绩,不能主动地、有意识地自主学习,培养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思想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有鉴于此,我们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采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和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要求,对该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我们认真地关注着有关双语教学的各种讨论和争论。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没有可能更多地参与教育理论的讨论,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认真实践和不断总结,使我们的课程上得好一点,使学生的收获大一点,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里更顺利一点。

因此,我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原则是积极、慎重、实事求是。

我们为双语教学所设定的主要目标是:

(1)尽可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将英语作为工具来使用,而不是作为一个科目来学习,能够熟练地阅读、思考、理解英语原版教材和电子教案,用英语完成作业与试卷;能适应英语授课和讨论,与老师及同学流畅地交流。

(3)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师队伍,既有高的学术造诣,又有高的教学水准,还有高的双语教学能力。

(4)研究双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改革。我们依托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对双语教学模式和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根据新的教学实践认真研究和总结,以评估改革的效果,明确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对已经进行的五轮教学实践作认真的总结和研究,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加强和既往学生的联系,特别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后来继续学习和工作的体验,弥足珍贵。

进一步加强与在学学生的交流,既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对他们的学习加以引导。继续进行学生的问卷调查,不间断地积累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真研究国内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认真加以借鉴。

二、课前和课中的互动

按照教学计划,我们的课程在大三上开出。在大二下的暑假前,我们总会召开一个课程介绍会,由学生科负责组织,全体同学和课程组的全体老师参加。在会上,首先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和特色,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全体任课教师及其特点。比如,哪些老师主要用英语授课,哪些老师的中文讲得要多一点;哪些老师讲得提纲一点,要求同学的自学能力要强一些,哪些老师讲得细一点;等等。这样做,有助于同学选课时针对性强一些,不至于盲目。还要向同学们介绍选用的外版教材和主要的参考书,提醒大家可以在高年级同学毕业时,购买二手教材,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同学们从先修双语课程的高年级同学处,都会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也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解答他们的一些疑问。

开课后的两周内,允许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不同老师的授课班间流动。

在授课中,我们要举行“教学公开日”活动,邀请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就课程进行中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至于课堂上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则是各位老师自行掌握的事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三、课后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从2001年双语教学改革开始,我们就坚持每轮课程结束后,对全体学生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数百学生就数十个问题的选择,对我们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意义重大迄今所进行过的五轮调查及其统计结果,成了我们的宝贵财富。以下是一些重要问题的调查和统计结果。

1、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1)赞成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学生,达到7成到8成。这和学生们体会到就业的国际化环境密切相关,也和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也采用了原版教材密切相关。

(2)赞成使用英语授课,或基本使用英语授课加部分中文解释者,占到学生总数的5成到6成。近2/3的学生接受了这样的双语教学方式,我们有理由为教师和学生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2、原则上赞成使用原版教材的学生尽管有7成到8成,但具体到所使用的教材,认为很好和比较好者都只占6成到7成,联系到只用英语教材或其他英语参考书者,五个年级都只占3成到4成,其他同学同时在使用中文参考书,说明:

(1)学生阅读和理解原版教材的能力尚待提高。

(2)不适应使用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学习上的差别。习惯于老师按照教材逐章逐节讲得很细,下课后基本不复习或略为复习就可以做作业了。而英文教材容量很大,不可能都讲到,也不可能讲得很细,需要学生下课后认真读书,自己去仔细地体会。这可能是学生不习惯原版教材的主要原因。学生在各种座谈会上也同意这样的分析。

3、我们认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双语教学的问题,应该理解为教与学双方的理念上的问题。据了解,国外使用同样教材的大学,所用的授课学时,要比我们少得多。我们选用原版教材的初衷,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

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初衷和理念并没有改变,但任务比我们设想的要艰巨得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给予更有力的引导和读书指导。

4、我们积极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本身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1)在自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体会到,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手段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还需要认真地总结、反复地实践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良好的配合。

(2)尤其是使用电子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一些重要的问题。

(3)认为电子教案做得好和比较好的学生,从2000级的5成,提高到2001级的6成和2002、2003级的近7成,再到2004级的过8成。说明我们的电子教案不断在改善,学生也在不断地适应。但是,我们还是不断地强调花大力气改善。这涉及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电子教案的制作、使用电子教案教学的表达方式、电子教案与板书的配合、学生对使用电子教案教学的适应等多方面的问题。

(4)使用电子教案教学的节奏,尤其值得注意。2000和2001两个年级都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节奏合适,同样多的学生认为节奏太快。经过教师经验的积累和学生的适应,2002、2003以及2004级已有6~7成的学生认为节奏合适,3成的学生还是认为太快。联系到只有1/4的学生作详细笔记,4成的学生只作提纲式的笔记等现象,节奏仍然是教师和学生都关注的问题,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通过更多的实践、总结,以及与学生更好的沟通,来逐步地加以解决。

5、也有不少同学反馈的意见是负面的,甚至是相当负面的。2000和2001级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根本不应该使用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我们所作的所谓改革是完全失败的。2002级和2003级的该比例降到4%~5%,2004级降到3%。

四、对已经毕业学生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2006年暑假,我们在学生科的配合下,对已经本科毕业参加过本课程双语教学活动的2000和2001级的400余名同学,就他们本科期间接受双语教学的感受,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在读研究生(包括在本校读研和在外校读研)和参加工作两部分。共发出调查问卷416份,回收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为93.5%。2000级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在读研究生63份,占30.7%,参加工作者142份,占69.3%。2001级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其中在读研究生56份,占30.4%,参加工作者128份,占69.6%。从这些有效问卷里,我们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统计结果。以下是主要的调查问题的统计结果。

1、两个年级的统计数据非常接近,而且都是基于200 左右的样本的统计结果。可以认为,统计数据是平稳而可信的。

2、86%以上的毕业生赞成我们使用的双语教学,87%以上的毕业生认可我们选择的原版教材。既超出了在校学生的认可程度,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给我们以很大的鼓舞。

3、对目前工作的帮助可以作再细的分析,因为和他们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

(1)在读研究生,认为帮助很大和比较大者,达到80%~90%。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7篇

摘 要:英语口语课程是学前双语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目标在于培养优秀的幼儿英语师资。本文以合作学习为理论依据,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双语方向 口语课程 合作教学

课 题:本文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英语口语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2020745。

当前教育国际化日益增强,双语教学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特色之一。这就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幼儿教师既要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掌握出色的外语技能。英语口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以幼儿英语教师在职场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能够使幼儿英语教师运用语言开展工作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培养优秀幼儿双语教师的必修课程。其核心为培养学前专业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英语教育工作相关的能力。

但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口语课程教学仍然很传统;学生听说的训练量不够,应用语言交流积极性不令人满意,缺乏良好的听说习惯等诸多问题,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差强人意,无法胜任幼儿英语教育工作。因此,设计合理的口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一、口语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该理论提倡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的相互作用,彼此互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以“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为基本的活动方式,以教学中的合作和交互为基本特征,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集体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对于教师因材施教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合作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使他们求同存异,真正实现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真正的交流、互助有利于学习者更形成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的成果。小组活动为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一种以一定目标为导向的集体活动。在英语口语学习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兴趣,还能够增加学生语言输出的实践机会。

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学生的英语口语课程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能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和从事其他幼儿教育工作。因此,课程模式要与教学内容及工作环境相结合,从而有效实现培养目标。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搜集资料构思设计

根据幼儿双语教师的工作情境,教师布置和某一主题相关的材料收集任务,学生根据主题组织小组讨论,理清、明确所涉及的词语、对话等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如何表达问候这一主题上,教师确定内容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每名组员都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如组员1可以开展有问候涉及哪些具体情况;组员2可以查找相关的词语;组员3 可以设计语言应用的展示情境等等。然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信息交流,并相互比较讨论各自的看法。这样就完成围绕一个主题所需掌握的单词,句型的学习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去激发学生进行有效输出的前期准备,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网络。

再如,教师在圣诞节来临之际,以幼儿园即将开展一周的圣诞主题周活动为题材,要求学生围绕主题,以小组的方式,搜集和圣诞有关的英文词汇;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所涉及的句型句式,如:Merry Christmas, Can you draw a Christmas card?;学唱和圣诞节有关的英文歌曲等。

2.小组合作,展示实践

学生在第一阶段经过合作完成信息搜集,轻松自如地完成了语言的有效输入。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根据所收集的材料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主题,模拟幼儿园实际教学开展教学展示,要求把其搜集的资料尽可能的用到模拟教学中,从而实现有效的输出。一人展示,其他组员配合,实现小组合作。

3.小组讨论,多元评价

在学生进行以幼儿园工作情境相关的语言输出展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件的讨论、点评,查缺补漏,从而使学生自主的掌握语言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

关键词 汇、句型的掌握,并针对各组的展示情况给予点评总结。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都是在互相帮助和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增加了任务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慢慢提高,避免了传统口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生操练的单一教学模式,以职场工作任务为主题,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三、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应注意的几点

1.合理分组

教师在小组分组时应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式。即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成绩个性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学生合理搭配,兼顾性别,做到组内异质。同时,对于各个小组,教师要考虑各组的水平、能力要大体均衡,做到组间同质。此外,教师把小组分工具体到小组每个成员,使每位学生有可做的事、有可说的话,对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也要进行轮换分工。这样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2. 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

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相当于一场活动的策划与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根据幼儿园工作任务与情景,确定口语课程的整体内容,以确保口语课程真正和职业相结合,实现课程的有效性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予以指导;教师还是督导者,要时刻监察各小组任务进展情况,即时督导。总之,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不仅是指导者和督导者,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建议者和参与者。这样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评价机制的转变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传统的评价多为终结性评价,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能力,具有片面性。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必须改变评价机制,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同时,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教师与学生、组对组,学生对学生的互相评价,这使得学习效果的检验更科学合理,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四、小结

学生获得知识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信息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口语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学生们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其今后踏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干飞飞.小议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第8篇

xxxx年7月,州委、州人民政府决定,将原xxxx一中和xxxx三中民汉合校,组成新的xxxx第一中学。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9.25亩,校舍面积52447余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实验楼2幢,教辅楼2幢,学生公寓楼2幢。现有3484名学生,8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35个,高中49个;汉语言52个班(2238人),双语言23个班(1005人),维语言9个班(241人)。xxxx年3月,学校在职教职工397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164人,专任教师354人,高级职称教师121人,中学一级教师151人,拥有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自治区、自治州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10余名。两个校区均以高中教学为主,民汉师生共处一园。近十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明确,定位准确

合校之初,学校党委就把民族团结作为民汉合校后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保稳定作为各项工作之首,确定了“保稳定,重育人,求质量,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提出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的工作目标,切实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做到计划周密、措施到位,每个学期有安排,每次活动有侧重,全面总结、及时表彰。学校认真总结合校前后在民汉学生当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形成“一月”、“两周”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即除每年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常规性活动外,学校还把每年的3月19日和12月18日所在的周,确定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警示周”,对全体师生进行警示宣传教育,至今已经开展了17个“民族团结教育警示周”活动。学校积极引导各民族师生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基础上逐步淡化民族意识,消除民汉师生之间的隔阂,逐步实现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学校在教学楼醒目位置开设了“民汉互学语言提示栏”,供教职工互相学习;在教职工中开展了“民汉合校带来的好处”的大讨论,其中的优秀文章被xxxx日报社选中,刊登在《xxxx日报》上,其它论文征集则装订成册,发放给教职工进行学习;举办了5次大型“xxxx一中民汉师生结对子家庭联谊会”,让‘对子’的家庭成员、学生家长共同联欢,增加感情;举办了“xxxx一中优秀师生结对子演讲比赛和经验交流会”,并将优秀稿件装订成册,发放给师生进行学习;每周开设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进课堂,安排每一个教师听一节“民族团结课”;组织“结对子”师生同照一张“民族团结合影照片”,并将这些照片制作成“xxxx一中民汉师生‘结对子’风采”彩色版面,悬挂在学校重要的场所,强化教育效果;安排“结对子”师生互相给对方家庭写一封有意义的信,互相赠送一件纪念品,每年互相为对方做一件好事;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板报展”和“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组织师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结对子”班级学生共同庆祝元旦、春节、古尔邦节、肉孜节等活动,同打一场球、一起包饺子、一起跳大绳等。这些直观生动的教育活动,使师生真正感受到民族团结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都是一家人,让民族团结的思想深深根植在师生的心灵。这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把我校的民族团结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推向高潮,并从校园延伸到家庭,拓展到社会。

三、以“结对子”为抓手,推动民族团结活动深入开展

1、广泛开展民汉师生“结对子”活动

xxxx一中以开展民汉师生“结对子”活动享誉全州。作为民汉合校中学,校党委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德育教育内容的首位,大力营造民族团结氛围,把“结对子”活动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抓手。

学校设置了六个层面的“结对子”,即民汉校级领导之间、中层干部之间、民汉教师(员工)之间、民汉班级之间、民汉学生之间,民汉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与部分学生之间“结对子”。民汉校级领导结对子:8位党委委员3民5汉,互相结为对子,互相学习语言,侧重提高汉语言水平,共同开阔视野,共谋学校发展;16位中层干部结对子:民汉各半,互相结为对子,既提高汉语言水平,又共同商讨工作;民汉教师结对子: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民汉教师结为对子,并且对桌办公,共同备课,同步教学、教研,同卷命题,同级评比;民汉班级结对子:是同年级民汉班级的教室对门放置,并结为班级对子,为两个班级全方位、多方面交流、进步提供便利条件;民汉学生结对子:是结为对子的两个班级的民汉学生互相结为对子,两人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情感上相互融合。

2、“结对子”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1)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开展 “结对子”活动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结对子”,互相学习语言,取长补短,共商学校发展。校党委书记XXXX和校长XXXX两人是“对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结和睦,关系融洽,给广大教职工作出了最好的表率。民族中层干部也全部用汉语述职述廉,交流业务,研究工作。几年来,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都获得了学校“民族团结先进对子”称号,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使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师生和家长踊跃参加

“结对子”活动为民汉教职工相互学习语言,交流教学心得,总结工作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办公室内,民汉老师一起伏案研讨的场景随处可见;“结对子”活动使民汉教职工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互通有无、共同提高,民汉干部的感情不断加深,民汉教师的交流机会逐步增多,民汉职工相处的时间慢慢变长,民汉教职工家庭成员的了解更多更细,民汉教职工互帮互助的主动意识随之提高。

结对子”活动为民汉学生相互学习民族语言和了解风俗习惯提供了平台,为增进友谊搭建了桥梁。在校园里,民汉学生一起游戏比赛的画面激动人心;联谊会上,民汉学生一起同台表演的欢快场面历历在目;演讲台上,民汉学生一起展示的精彩互动记忆犹新……。

几年来,学校的教师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民汉“结对子”家庭联谊会等各项活动都融入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成为民族团结的大舞台,从形式到内容都展现出学校师生以及家长民族团结的全新风貌。

(3)民汉之间真情互动

校长书记首先带头,节假日期间进行互访,其他领导也纷纷学习。春节前,学校组织人员专门看望汉族退休职工;,肉孜节前,慰问回族退休职工;古尔邦节前,拜访维吾尔族退休职工;工会组织民汉教职工家庭成员进行徒步野营活动;XXX副书记几次送有病的维族学生去看病,并垫付药费;XX老师送生病的维族学生去医院看病;XXXX老师送摔到的汉族学生去医院治疗……。

情与情的交流不断带动和影响着各自的朋友与家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雨天的长路上或难熬的烈日下,民汉教职工共撑一把伞;暑日的考场,民族教职工主动给汉族教职工端水送茶;寒冬的车内,汉族教职工为民族教职工主动让座;不期而遇时彼此露出会心的微笑……,诸如此类的举动屡见不鲜。

XXXX老师认4 个汉族学生为干儿子的佳话在校内外广为传颂;维族学生认汉族班主任XXX老师为妈妈的感人事例感动了大家;退休职工XXXX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儿的汉族同事——从内地河南到西尼尔镇中心学校任教的XX老师,她们的故事作为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在自治州举行的“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自治区“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

XXX老师班的民族住校学生住院,自家的饭不清真,专门到清真饭馆给生病的学生买饭,并送到医院,学生及家长们都非常感动,说他像妈妈一样。经常与少数民族教师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民族教师的问题。指导XXX教学,鼓励她搞双语教学,鼓励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同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势力作坚决斗争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学校的团结、进步、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市级、州级先进教师,xxxx年所带班级被推荐为自治区级优秀班集体;xxxx年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班主任XXX老师,在从事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她时刻注重民族团结,主动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自觉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主动与X老师结成了“一帮一”学习对子,通过这样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提高了双方的语言水平。除每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外,数学教学年均450学时左右,同时承担初中部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受到领导、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工作者”、“自治州优秀教师”、“自治州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在自治州中学“双语”教师数学展示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花甲老人68岁退休教师XXXX勇救汉族落水儿童,由于长时间在水里施救,他脸色苍白,四肢僵硬,无力地躺在草地上,周围群众赶紧将他送到医院,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才脱离危险。出院后,牙生·热合曼还幽默地说:“其实身体问题不大,自己虽然患有心脏病,但是安装了支架,那天天气寒冷,遇到了冷水的刺激,心脏有点不舒服”。他的事迹在xxxx大地传颂,xxxx年2月被评为自治州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爱心妈妈”是xxxx一中民汉女教师自发捐款为救助困难儿童最初的名字,因为爱心,民汉女教师自发的走到了一起!用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所需,供孩子读书。尽管生活拮据,但是仍然坚持每个月拿出一部分钱和物品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慢慢的,学校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爱心妈妈”,并成为了其中一份子。到目前为止,上至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行政后勤人员不分男女,由最初的“爱心妈妈”到今天的“爱心园丁”已经有了 172 名男女成员。爱心汇聚,方成暖流“爱心园丁”一直以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为主要宗旨。资助了高三毕业的吐尔逊江850元,并且一直承担着高三(7)班的祖丽米热和阿依祖合热他们三年每个月的生活费xxxx元,上大学前每人800元。xxxx年,高三(5)的一名女学生,因肺结核入院,由于家庭困难,暂时无法支付医院费用。“爱心园丁”知道到了以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帮女孩办理住院手续,支付了相关医药费。由于女孩家不在库尔勒,班主任和几位老师,又轮流做抓饭,熬汤,煮粥,感动了女孩和医护人员。xxxx3年10月,“爱心园丁”去看望了XXX市第六中学的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学生XXXX,为他捐助了2500元,并且耐心的陪孩子聊天,开导,给了很大的鼓励。 “爱心园丁”先后两次看望了273医院的严重烧伤的病人,捐助了2500元。英下乡的连体婴儿需要帮助,“爱心园丁”也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资助了xxxx元。今天,爱依然在延续。

感人的事迹,杰出的典型在我校层出不穷。

xxxx一中大力倡导“成功教育”。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为学生实现理想目标,营造体验成功的氛围。“我一定能成功”是学校给每一位师生强有力的心理暗示。坚持小学侧重养成教育,初中侧重情感教育,高中侧重理想教育。在学校倡导“成功教育”的理念下涌现出了一大批象XX、XXX智擒劫匪、XX、XXX长期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服务,XXXX勇救落水儿童,他们先进事迹见诸报端,先进人物到了xxxx团委的表彰和奖励。

回首多年的结对子活动,实现了民汉师生的文化融合、心理融合、情感融合,进而促进了学校的稳定、和谐与发展,达到了民汉合校和谐、团结、进步的目的。由我校进入内高班的XXXX同学给李克强总理的一封信表达了全体一中人的心声,总理给XXXX同学的回信,就是对xxxx一中人的肯定和鼓励。总理说道:“你和同学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很有意义,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就会更加和睦。暑假期间,XXXX同学带着“南京爸爸”的重托,带着100个书包,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再次回到母校,她要把这份爱回报给母校,回报给社会,分享给母校的每一名同学。

四、积极创造条件,为民族师生排忧解难

xxxx一中的民语言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比较拮据,为了保证优秀贫困生能够继续在校学习,xxxx年,学校争取到广东省梅州市资助的40万元,设立了“xxxx一中优秀贫困生奖励基金”。连续三年表彰奖励了677名优秀贫困生,其中民族学生413名,占61%;在执行义务教育段“两免一补”政策时,首先全部免除初中民语班学生的教材费和学杂费后,只将剩余部分的10%给了汉族学生;xxxx0年,学校又对“双语班”学生全部实行免学费就学;xxxx0年秋季开始,国家对经济困难的高中学生给予帮助,帮助比例为高中生的30%,为了照顾困难较大的民族学生,学校将汉族学生的受助比例减少为20%,拿出10%帮助民族学生,将民族学生受助比例提高到了40%。xxxx2年以来,爱心企业资助高三优秀毕业生资助金3.6万元,受助学生近40人,其中民族学生占60%;在学校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都要考虑民族师生必须占有适当比例。这些措施使贫困学生、民汉师生感受到了社会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民汉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五、民族团结成效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1、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xxxx0年,我校取得了全州“一个高分、两个状元”的骄人成绩,汉语理科考生最高分数606分,双语班考生最高分数618分,位居xxxx“双语” 状元,民语考生最高分数500分,位居民语理科状元;xxxx年,又摘取全州双语高考一二名,并有五名学生进入xxxx双语前十名。我校学生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榜上有名。

2、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明显提高

几年来,民汉师生用汉语交流越来越多,民族教师用汉语编写的教案越来越好,业务水平考试成绩越来越高。诸如XXXX老师,原来汉语水平就有一定的基础,经过民族团结活动的学习交流,提高的更快,不仅成了双语班的优秀教师,还能够给汉族班学生上课;XXXX老师和美丽XXXX老师原来是和田人,汉语基础较差,但在“对子”的帮助下,不仅渡过了汉语这一关,而且取得了双语教师资格证,都成了合格的双语教师;再努热·黑力力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好学上进,勤于钻研,在“对子”汉族教师XXX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她的生物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曾在喀什举办的自治区双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广大民族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一位在州一中工作28年之久的维吾尔族老教师深有体会地说:“结对子”活动增加了与汉族教师的交流机会,我的汉语水平迅速提高,原来说汉语都困难,现在可以用汉语备课了”。在每年一次的教师业务考试中,民语言理科教师考试平均分数逐年递增。多名教师在自治区级观摩课大赛中获奖,我校的双语教学模式也得到了自治区教科所的认可。

3、双语教学成果显著

学校把民族团结工作和双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了《xxxx一中双语教学规划》、《xxxx一中双语教学实施方案》等双语教学规章制度,坚持推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包联双语班听课制度,配备初中双语低学段生活老师,对双语班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与选拔、教材教辅选定、教学语言、考试及评分标准等都做了明确要求,使双语教学工作科学有序开展。xxxx年开始在全州率先对高一双语班成绩前100名的学生免除了学费,不断加强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对有一定汉语水平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教师,选送到区内外大专院校进行专业汉语水平的强化训练,培训一年以上的双语教师达 30人;在校内开展双语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所有双语教师持证上岗。大力加强普通话普及工作,设置了“民汉语言互学提示栏”,深入持久地开展普通话正音正字和民汉师生每周互学一句日常用语等活动,为民汉师生互学语言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双语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4、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各个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民族团结活动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创先争优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争做“民族团结的表率”、“道德模范的表率”和“政治坚强的表率”。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年有1个党支部、1名党员、1名党务工作者受到了州教育党工委的表彰奖励,共产党员田玉风获得了“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学校工作的实际结果也证明,学校最好的教师是共产党员,最优秀的班主任是共产党员,最踏实肯干,忠于职守的职工是共产党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校各个岗位上得到了充分发挥。

近年来,学校获得自治州绿色学校、自治州平安校园、州教育局综合考核、安全生产与后勤工作、行政管理与德育等“先进单位”外,xxxx年,被评为“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xxxx年被评为“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xxxx年被评为“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青少年五好公民“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示范校、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xxxx年学校获得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弟子规》与中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立项,是教育部“十二五”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基地校;xxxx年被评为“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和自治区德育示范校”;xxxx年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5、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民汉师生“结对子”活动,我校的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民族团结之路越走越宽,正在从学校延伸至家庭,从家庭拓展到社会,渗透在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节假日期间相互走访,相互用本民族特有的方式和风味食品接待客人,相互交流民俗文化知识,相互赠送纪念品,相互发送短信问候、报告平安、致以节日祝贺成了自觉行动,民汉师生“结对子”的家庭成员都成了亲朋好友,开创了“小手拉大手、大手连社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