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7:05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1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2篇

一、始终站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前沿,以新思路积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把关定向。

工厂党委牢牢把握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一是注重创新决策思维。工厂党委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为战略性的大事来抓,不断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年,工厂抓住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契机,围绕“两高一低”产品战略和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掀起了理论学习的热潮,开展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活动,组织开展了“十破十立”观念转变大讨论,将十六大以来党在理论上的新发展与工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完善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使工厂改革与发展始终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和强大的动力。二是切实提高决策能力。厂党委按照建立知识型企业的要求,在大力改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条件,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政治经济待遇,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郁氛围同时,工厂党委注意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坚持中心组学习不动摇。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重要论著和文件的学习和深入思考,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厂党委一班人还带头参加MBA工商管理硕士进修班,在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决策、健康发展。三是不断拓宽决策渠道。每年初工厂召开职代会和领导干部会之前,厂党委都要召集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封闭学习研究*天,把握中央和上级的最新精神,冷静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主动、超前、全面、准确地研究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谋划企业加快发展的方略,从而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从决策效果看,短短几年内,工厂就实现了国产电力机车从普载到重载,从进口到出口,从常速到高速,从交直传动到交直交传动,地铁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截止目前为止,工厂已先后向国家铁路干线提供电力机车*多台,占全国铁路电力机车总拥有量的*%以上。电力机车出口伊郎、乌兹别克斯坦、哈撒克斯坦等国,地铁定单达*多亿元。企业振兴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以新机制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工厂党委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推动全厂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一是创新载体,健全制度,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延伸中共中央号召开展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形象活动的整体效应,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开展“自察、自省、自励”活动,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结合中国南车集团关于创建“十好”领导班子活动的有关要求,在全厂基层领导班子中开展争创“五好”领导班子活动,督促基层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做到“五有”:有清晰的工作决策思路,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有扎实的思想工作作风,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突出的经营管理业绩。建立了厂领导定期与中层管理者个别谈话、交流思想制度,坚持每年对中高层管理者和“六管”人员进行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提高了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二是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用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择优聘用、引进人才等多种方式,一方面从厂内优秀的年轻干部中选拔人才充实到中层管理者队伍,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吸引人才加入我们的事业。目前,工厂各级领导班子无论是知识结构、年龄层次都得到了有效改善。三是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工厂党委一改以往中层管理者考核定性评价多,定量考核少,重行为表现,轻岗位责任、价值和缺乏科学细化的考核评价标准的做法,引入先进的绩效考核管理理念和技术,建立以业绩价值导向为主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在中层管理者岗位绩效管理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年薪制和岗位业绩工资制,使之与市场劳动力价格接轨,逐步形成激励中层管理者建功立业促使企业快速成长的长效机制。*年,*名中层管理者被免职,接受再培训。四、大力培养优秀的技术拔尖人才。工厂投入*多万元建立了国内轨道电力牵引技术中心,推举院士,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造就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厂高速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高层次技术创新队伍。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考察,与知名高等院校联合培训。与中国工程院开展“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先后设立了科技成果奖、工艺标兵奖等,大力推行项目负责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大力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工厂的新产品开发和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工厂抓住机遇,促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先后研发制造了*公里DJ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蓝剑”交传高速动力车、*公里“奥星”交传机车以及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交传快速电动列车组“中原之星”。*年*月,我厂生产的“中华之星”交传高速电动车组在秦沈铁路高速客运线上创造了中国铁路超过*公里的新时速。保持了国内轨道电力牵引领域领先企业的地位。

三、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以新作为凸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近几年来,工厂党委坚持党建工作中心下移,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抓载体,强作用。工厂党委坚持开展党内竞赛活动,不断健全和完善“双优工程”(建设优秀的支部班子,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建设优秀的党员队伍,一个党员一面红旗)竞赛活动。做到了特色突出、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效果明显,支部的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滚动式提高。几年来,通过流动红旗的形式,表彰了*个“双优工程”竞赛先进党支部,表彰先进个人*余人次,掀起了以优带优,你追我赶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抓教育、强队伍。一方面厂党委坚持在全厂党员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促观念转变,以解放思想推动生产经营。全厂*%的支部拥有党员电化教育设施、党员活动室和“党建园地”栏目。另一方面注重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每年通过技术讲座、拜师学艺、“精一门,会两门、通晓三门”等形式,在全厂上下形成了“学技术、比贡献、争一流”的良好氛围。三是抓创新、出特色。厂党委设立了“党支部活动创新奖”,坚持每年都举办“党建论文成果会”、“党支部工作交流会”、“党建沙龙”等活动,为创新党建活动创造条件;围绕工厂工艺提升的目标,工厂党委全面推行“共产党员标准化作业示范岗”的创建评审活动,经过认真评审、验收授予了*个“共产党员标准化作业示范岗”,为工厂*年一举实现工艺提升达欧洲*标准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把“六关”,实行“公示制”、“票决制”,坚持积极分子发展前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发展对象入党集体座谈,预备党员转正前参加再教育培训等制度,确保了新党员的质量。在厂报电视台开辟“共产党员”、“党旗飘飘”栏目,在工厂局域网设立企业党建工作网页,每年都开展十佳模范党员评比活动,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组部组织局调研组来工厂开展党建调研时,对工厂的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工厂党建工作“有位子、有特色、有成效”。

四、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以新优势建设“四有”职工队伍,为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条件。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3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时代给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体现。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党建工作内容、形式与方法上的创新,实现抓党建、促经济、促发展的目标,这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对厂党建工作的调查以后,我们认为厂通过不断努力,大胆探索与实践,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积极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企业党建工作创新之路。他们的经验能给大家许多启示。

厂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国有企业。现有职工多名,基层党组织个,共有党员多名。在经济转型、市场转轨的过程中,企业经济效益曾一度处于低谷。近二年来,新的领导集团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国有资产增值,有利于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准则,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在“实”,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上见成效,在“新”字上求突破,积极开拓创新,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今年月份,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实现利润同比减亏万元,一举打破了连续年的亏损局面。目前,企业呈现出一片生机蓬勃的发展景象。

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职工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厂党委一直坚信,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勇于进行观念创新,是全面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必在条件,也是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厂党委以工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和依托,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更新职工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后的先进观念进一步指导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较好地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观念的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向职工征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风尚、职工生活行为规范等企业文化标志性用语,来提高职工主人翁意识和更新观念;通过企业环境的美化、文化广场的开辟,文体活动的开展,来提高职工对的热爱和美好前程的向往、增强职工工作热情和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通过强化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和树立务实、创新的思想观念,为提炼出“敬业尽职、追求新高”的企业精神和“决策求实、工作扎实、效果真实”的企业理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工厂党委还在全厂开展“振兴工厂,我怎么办?”的大讨论,以此提高职工参与企业改革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和积极倡导职工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思想、树立“经营管理人员”科学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闯敢试,有所作为。

二、以中层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领导管理制度、体制和任用方式的创新。近二年来,厂党委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来指导、规范、审视和检验中层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和创新中层领导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管理体制和任用方式,并收到较好的成效。一是制度创新。在工厂党委的统一布置和组织下,由各部门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强两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厂民主评议两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制度》、《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基层联系点制度》、《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谈话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二是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⒈管理对象重心的转移。即总厂管理中干的管理重心由过去管理全员向以党政一把手为为的管理重心转移,而副职逐步过渡到由各单位党政一把聘任和管理,以此扩大单位的管理权限和空间;⒉扩大监管方式。工厂在坚持原有的监督方法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主管会计委派制”。通过近二年的运作,增强了领导人员廉政意识和提高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自去年以来,涉及领导人员的经济问题明显减少。⒊管理方法的创新。为约束中层经营管理人员行为、端正工作态度,加强管理,工厂实行了风险抵押制度。制度规定,凡是中层经营管理人员,每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工厂交纳—元的风险抵押金。抵押金按其工作、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退还和奖罚。此方法的采纳,有效地促进了投资人与经营人“风险共担、利益同享”有利局面的形成。同时,工厂还根据综合考核情况,对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实行未位淘汰制度,原则上每年淘汰。去年底,在班子考核调整中,有人被淘汰了中层管理岗位,有效地改善了中层管理人员队伍结构。⒋改进和完善了管理手段。如工厂在工资发放与管理上,改变过去由公司、分厂自行发放的做法,现在副职的工资由党政一把手确定并发放,而党政一把手的工资由总厂确定并发放,从而较好地改变过去不根据效益好坏确定发放工资的局面;同时,还采取党政一把手同奖同罚的管理手段。工厂规定,根据各单位有关指标完成与否,对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同奖同罚,有效地增强和提高了党政一把手的配合、支持程度。因此,书记把完成生产经营目标作为己任,党组织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行政领导全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任务同研究,从制度上形成了党政领导两手抓的一岗双责机制。三是任用方式的创新。为筑建人才公平竞争平台、拓宽识人选才的视野和空间,厂党委以创新任用方式为突破口,积极推行了“一把手组阁制”、“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为主要内容的任用方式,逐步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任用机制,进一步深化了中层管理人员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以上任用选拔方式的实施,厂将广大职工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到了实处,将“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了实处,也真正把那些职工群众意愿的反映者、职工利益的维护者、职工群众的拥护者充实到了中层领导队伍中来。

三、以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为内容,积极推进党建活动载体的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有力措施。厂党委狠抓这一措施的落实,从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入手,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有特色的党建主题活动。一是开展以夯实党建基础工作为目的的“党建基础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二是开展以提高党员政治意识为目的的“党员政治生日”活动。由党组织负责人主持集体过“政治生日”。形式为会上送贺卡、赠书,参观学习,授予称号,给予奖励等,以此提醒大家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三是开展以增强党员服务、奉献意识为目的的“党员义务服务日”活动。工厂党委规定,每年月日为“党员义务服务日”,届时各单位组织党员根据实际开展服务活动;四是开展以发挥班子最大整体功能为目的的“好班子、好书记”评比活动;五是开展以“创先争优”为主题的系列劳动竞争活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双星级劳动竞赛”“抢头功,创星级”劳动竞赛活动等红红火火的党内劳动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热情,影响和带动了广大职工群众,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

四、以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为动力,积极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创新。近些年来,厂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一条适应当前形势、贴近党员实际的党员队伍建设新路子。首先,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厂党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分类指导,采取有效载体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同时,发挥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其次,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厂在立足于建立健全制度,发扬民主,依法维护党员权益,关心爱护党员,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的同时,教育和监督党员履行义务,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第三、创造性抓好党员发展。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注重先进性,注重在一线职工、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并积极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使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第四、加强和改进对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及离退休党员的管理。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聘社区管理人员和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完善相应配套政策及制度,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将离退休党员逐步交给社区党组织进行属地管理;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下岗职工党员管理办法,采取单独设立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建立出入注销登记制度和联络制度,切实加强管理。

几点体会:

一、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着眼发展求创新。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按照“抓党建、促经济、促发展”的思路,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给企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基层领导和党员带领职工群众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提高科技、产品、市场和经营开发能力,引导基层党组织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找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着力点,实现工作方式、内容、重点的转变。真正做到抓好党建从经济工作着眼,抓企业经济从党建工作入手,使企业党建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以民主管理为基础,先对职代会制度和作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发挥职代会作用。而后深化厂务公开,规范职工民主管理做了细致阐述。最终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能够为企业民主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权益 为实现中国梦再创新业绩再建新功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群团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新时期群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维权人”要深入研究不断探索职工民主管理新方法。

关键词 职代会 厂务公开 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

一、坚持职代会制度,发挥职代会作用

职代会制度是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落实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方针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依法履行职代会制度,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环境。

(一)突出职代会地位,提高职工民主意识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按照职代会的条例规定切实加强和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二是依法为职代会作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提高职工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职工积极有效地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和落实职代会职权

一是落实知情权。经营管理方向等重要决策和涉及到职工根本利益的问题有参与知情权,企业党、政领导要通过职代会进行公开化、透明化。二是认真履行审议通过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职工集体合同草案、企业改制方案、劳动管理及其他规章制度等,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三是落实评议监督权。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高中级领导进行评议,对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正确把握职代会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系

在实际执行中,丰源集团首先召开职代会,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决策方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后,在召开股东会进行决策;在职工切身利益上,认真做好职代会与董事会的平等协商关系,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分配方案,先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在提交董事会决策执行。

二、深化厂务公开,规范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

厂务公开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大创举。我们丰源集团的几点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完善规章制度,把厂务公开落到实处

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推行厂务公开工作提供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厂务公开的规范性制度和推行厂务公开的责任制度。前者主要是《丰源集团厂务公开制度》和《丰源集团厂务公开制度实施细则》,对厂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形式、程序以及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监督小组的工作制度等,都作出了具体规范。后者主要是《丰源集团厂务公开监督制度》和《丰源集团厂务公开责任考核制度》,把厂务公开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和双文明考核之中,对各自职责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深化公开内容,使公开逐步向深度拓宽

我们做到生产经营重大事项及时让职工知情,经营管理让广大职工参与,权力行使接受职工监督,使企业管理逐步得到加强,一些漏洞得到堵塞。同时还把生产经营的压力一杆子传递到全体干部职工,使职工群众在明了生产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紧密结合

通过厂务公开,公司的职代会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向职代会述职,个人重大事项向组织报告,已经形成制度。职代会在审议两个工作报告的基础上,还把每年福利费的使用情况、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向职工代表通报,生产工作任务再紧张也要妥善安排时间让职工代表进行讨论,征求建议和意见。职代会民主监督力度加大,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在职代会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监督职能,使职工的民利、经济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以工厂供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意义分析入手,提出了包括管理措施以及技术措施在内的工厂供配电系统节电措施,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实现整个市场经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工厂供配电系统节点意义管理措施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电能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能源,支持着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据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工业用电在整个经济社会总用电量当中占据着近70%的比例,而供配电系统作为工业用电中的关键系统,对其进行一定的节能改造也因此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那么,节电在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有着怎样的应用意义?工厂供配电系统应当如何开展电能节约改造工作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意义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节约用电是指以可行性的技术为手段,以合理的经济投入为基础,以整个生态及自然环境的无污染发展为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基础措施。高质量的节约用电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的不合理用电现象以及高损耗的用电问题,并不断提升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的有效用电质量与用电效率。详细来说,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的节约用电有着几下几方面的意义。

(1)从经济性角度来说,工厂供配电系统电能的节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厂建设,进而减少电厂相应的电网建设费用。不仅如此,工厂供配电系统电能的节约还能够大量的控制整个工业行业的煤炭资源需求。这种煤炭资源的合理控制不仅减少了相应煤炭资源的开采与运输投资,同时也减少了煤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投入。

(2)从工业企业角度上来说,合理的工厂供配电系统用电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我国而言,当前大部分工业企业在用电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落后的技术设备会给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用电效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也正是当前大部分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中居高不下的最关键原因。合理的用电方式不仅能够为整个工业企业用电设备及用电工艺的改进提供必要性保障,同时它也能够从能源投资成本控制的角度入手合理控制整个工业企业的成本开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实现整个企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性发展。

2 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节电措施分析

针对上文所述,工业企业开展节约用电是管理与技术的统一。这对于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工作而言同样如此。可以说,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管理性节能与技术性节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笔者现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在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开展用电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1)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管理性节电措施分析。首先,工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于用电管理机构的健全力度。工业企业需要加大用电管理机构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力度,以信息化的用电管理网络平台明确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各方参与者的节能责任。与此同时,工业企业需要将网络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当中,在工业企业厂部、车间以及班组之间构建起一种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通过在厂部成立专门能源管理部门,在工业生产车间成立专门的节能队伍,在工业企业生产班组中配备相应的节能监督人员,以此确保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高效与稳定运行;其次,工业企业相关领导部门需要自上而下将节电意识深入至全体员工当中,通过各种节电活动的开展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使节电意识成为企业文化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最后,工业企业需要由车间至班组到机台,严格执行用电定额管理制度,将工业企业各部分的电能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技术性节电措施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技术性节电措施是整个工业企业节电工作的重点,需要我们对其加以特别关注。一般来说,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技术性节电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就我国现阶段的工业企业而言,大部分工厂供配电系统所使用的用电设备与装置均比较陈旧,其正常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比较大且运行可靠性未能够得到可靠性保障。要想确保工厂供配电系统节电工作的正常开展,就需要从工业企业的基础设备改革方面入手,对整个工业生产系统当中的低性能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各种智能马达及联动装置引入工业生产系统当中,通过提升整个工业生产系统的用电质量与用电效率,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目的。

2.从技术材料角度入手,工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工厂供配电系统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发及使用力度。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工业企业需要对现有的风机水泵进行系统改造,将微阻缓闭止回阀引入工业生产系统的低效风机改造当中,通过控制风机及水泵的电能损耗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目的;工业企业需要对整个供配电系统当中的调速技术加以改进,以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直流变频调速技术,通过供配电系统电能利用效率的提升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目的。

3.从工厂供配电系统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角度来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工厂生产系统当中变压器设备以及电动机装置的负荷系数,进而确保其运行状态与周期的稳定性。在对这一部分用电设备进行节电改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功率入手,对变压器与电动机的容量进行合理选取,并配合这部分设备的改用接法,达到变压器及电动机装置运行电压的合理降低,以此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最终实现整个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电目的。

3 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现代工业在推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与完善的同时也使得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工厂供配电系统当中节电的意义及其实施措施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申明勇.浅谈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J].科技资讯.2011.(13).

[2] 刘凌燕.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

[3] 彭超尘.浅谈无功补偿及消谐装置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J].科技资讯.2010.(30).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6篇

一、营造“两个环境”,搭建企业文化落地平台。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邹县发电厂建厂以来,不断汲取儒家文化营养,紧跟时展脉搏,秉承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以“竞和”为品牌的邹电文化。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先后经历了“拼搏”文化、“争先”文化、“竞和”文化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阶段,该厂都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中,使文化力量发挥出了强大的凝心聚力作用。

企业文化萌芽时期的“拼搏”文化。从建厂到1989年,在当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山东省建设的首台3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和生产筹备任务异常繁重的大背景下,企业提炼形成了“团结拼搏,求严务实,爱厂爱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作为该厂企业文化的雏形,这16字精神象集结号,曾无数次召唤职工们自愿跑到厂里“抢险”奉献;220千伏升压站电压互感器因质量问题发生爆炸,干部职工不约而同地奔向事故现场积极投入抢修。

企业文化发展时期的“争先”文化。从1990年到1999年,随着四台30万、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投产,邹县发电厂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最大的也应成为最好的”成为企业干部职工的强烈要求和奋斗目标,“争先”文化提炼形成。这期间,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党群工作都走在了电力行业前列。企业相继荣获山东电力首家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一流发电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成熟时期的“竞和”文化。从XX年至今,企业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在认真学习领会华电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具有“竞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思想上的突破,先进理念的引领,卓越精神的激扬,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创造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特别在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共建和谐工地、打造百万精品”、“品牌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将各参建单位、所有参建者紧密地聚拢在一起,为工程建设营造了和谐凝聚、上下同欲、积极向上的内外部施工环境。两台百万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29个月零20天,机组投产后的各项指标和参数都达到、超过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识别系统、分支文化、文化品牌和企业故事四部分内容。企业识别系统又涵盖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环境识别和听觉识别五部分内容。在工作生活中,企业注重通过企业领导人宣讲、组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利用影视宣传、组织培训班和厂歌大赛等形式,使职工对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注重结合经营管理重点提炼分支文化。XX年年安全文化,2009年廉洁文化,目前,经营文化和检修文化正在提炼整理之中。

作为社会的细胞,邹县发电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树立邹电的“竞和”品牌。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了一、二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对4台30万机组和2台60万机组分别进行了节能、脱硫技术改造;新投产的两台百万机组更是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全厂8台机组实现了全脱硫运行。公益事业方面,自XX年以来,在抗击“非典”、救助海啸灾区、“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中,企业捐赠各类善款超过百万元,被授予XX年年度“中国电力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特别在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后,该厂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先后四次为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近三百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执中政和”的品牌内涵。

企业还善于从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从邹电人的长期实践和广大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炼与企业同存共荣的人物故事和事迹,并整理成《百万礼赞》、《奏响生态和谐新乐章》、《飞跃颠峰、耕耘希望》等一系列企业故事,编辑印发“竞和”文化系列丛书、举办“竞和”文化论坛等活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二、通过“三个转变”,确保企业文化落地实效。

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评价改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如果想要列车再快10公里,那只要加大马力就可以;但要想让车速提高十倍,就必须得更换铁轨。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邹县发电厂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从未放松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探求,通过转变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模式,保持了企业高度的弹性,时刻充满着创新与活力。

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向管理文化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不是在企业管理之外重起炉灶,再搞一套管理体系,而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状着手,通过民主治企、奖评激励、监督约束、教育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将企业的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在一起,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厂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跳出政工部门“单打一”的操作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化目标管理、经济文化一体化运作的新路子。该厂积极推动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厂务(政务)公开管理体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把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广大职工充分感到了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每年开展一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三德”教育、“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等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效应,党支部负责宣传发动、制度措施、组织落实,党员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使文化力切实转变为生产力,有力推动了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促进了各项指标的逐步改进和管理的不断提升。

二是通过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两张皮”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启发企业经营者们的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规范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无形的经营管理变为有形的文件管理。为此,邹县电厂一方面抓好设备治理和环境治理,改革与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岗位责任化。另一方面,注重职工的素质教育,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了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由党委主导向党政共同主导、行政主要负责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必须要借助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广落实,真正实现“软”文化的“硬”约束。邹县发电厂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是行政的职能,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主体同样是行政的,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既应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企业经营者的主导作用。该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率先做到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转变;由“说教式”向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转变;由单一说教向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约束转变。每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与各部门签定责任制承包合同,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行政工作一起部署、检查和考核,每月考核兑现,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的经营责任制包保体系。正是通过企业主要管理者认识并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运用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企业行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不断深入发展。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邹县发电厂于XX年和XX年年分别被山东省和华电集团公司命名为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竞和”品牌的企业文化成果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创新成果奖。

三、夯实企业文化落地基础,做到“三个必须”。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追求的不变目的。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最终是为企业创效服务的。

首先,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战略重点上。企业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化力的竞争。而企业发展战略最核心的就是经营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管理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融合,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的文化力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质量,三流企业靠价格”。邹县发电厂作为华电集团旗下最大的电厂,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在进行了企业文化的理念设计和宣传落实后,正着手企业文化的评价诊断等工作,力求实现企业文化的完善与提高。同时,注重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把握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实现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与企业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企业发展新的征程上,提出了“大而强,和而亲”的发展目标,既包含了企业的现实属性,又升华到精神层面,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成为全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

其次,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经营管理上。邹县电厂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了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了以状态检修为主、计划检修为辅,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离的设备管理模式为主的设备管理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率先在电力系统完成了“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建立了以“双向纳入、技能培训、绩效考评、动态管理、薪酬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完善的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邹电特色的“三级联动”效应,凝聚了全厂干部职工力量,推动企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厂中校;建设模式;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作者简介:徐艾(1983-),女,陕西汉中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苏伯贤(1973-),男,江苏武进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类课题“企业共建‘厂中校’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18-02

一、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厂中校”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有机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厂中校”正是校企合作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合作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中关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明确提出: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1]随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骨干院校建设单位,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开展不断深入。

供用电技术是供电与用电技术的合称,包括:输变电线路及设备安装调试;高、低压输电线路维护;变电站、所的电力运行监控;用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等相关技术。供用电技术专业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普遍存在建设成本高、投入大的特点,近年来电力企业朝着大电网、大机组、远距离、超高压、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更加凸显实习实训场地不足、设备陈旧、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近年来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对校企共建“厂中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建设思路

1.明确功能定位,实现互利共赢

厂中校,现在一般定义为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学校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厂中校”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对企业而言,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追求的是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单方面要求企业为职业教育作贡献,不能激发企业参与建设“厂中校”的热情,往往容易导致学校一头热,无法展开长期深入合作。因此,学校必须主动为企业服务,寻找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与企业实现互利共赢,才能让企业真正参与进来,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建设“厂中校”的根本目的。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学校、企业双方共赢为目标,结合学院与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厂中校”进行如下的功能定位:

(1)顶岗实习。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作为顶岗实习基地是“厂中校”建设的首要功能。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制订培养方案。学生从第三学年开始,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进行驻厂实习,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体验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学生就业。在“厂中校”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技能型准员工,合作企业可优先从实习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3)师资培养。“厂中校”可以为学校兼职教师的聘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企业培训讲师的培养提供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高专业整体建设水平提供保障。

(4)各类培训。利用“厂中校”的资源开展企业的员工培训、客户培训和其他社会培训等,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优化企业客户服务。

2.合理选择合作企业

首先,企业必须与专业对口,能完成设计、生产、销售等整个过程,工艺设备先进,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其次,企业具有一定规模,能提供实习场所,能够选聘有经验、负责任的技术骨干开展实习教学指导工作。再次,企业应具有发展活力,有相应的用人需要,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生产任务充足、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我校供用电技术专业2011年与常州苏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厂中校”建设合作,目前有多名同学被聘为公司正式员工,两名同学被评为公司年度学习标兵。2012年,专业与常州新特变压器有限公司进行的“厂中校”合作建设正在顺利进行中。

三、建设办法

1.合作建设

(1)设施建设。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不仅要在企业车间直接进行生产性实习,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训和理论学习,要进行各类培训也需要相应的培训场地和硬件设施。要实现“厂中校”的功能定位,如果仅仅直接采用企业原有的生产车间作为全部实习场所,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也不能达到良好的实习和培训效果。因此,校企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扶持,共同规划实习场所的建设布置与实习设备的配置,在原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学用生产性设施由企业提供,理论教学用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由学校提供为主。

(2)师资建设。企业选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厂中校”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选派进“厂中校”担任校方指导教师的专任教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学习实习,开展各类培训。企业指导教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由学校按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签发聘书,进行教育教学的相关培训、考核评价,并给予相应待遇;进企业的校方指导老师按照《专职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和《专职指导教师考核办法》进行管理和考核,对考核合格教师的职称职务晋升给予优先,并将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培训、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作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

2.共同管理

(1)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与实习计划。顶岗实习是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后所进行的为期一年的长时间驻厂实习,是高职院校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研讨制订,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课程内容包括: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运作过程,促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在学生开始顶岗实习之前,向双方选派的指导教师发放《顶岗实习教学任务通知单》,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方指导教师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执行计划书》,具体制定每个学生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进度和实习目标和成果。学生的实习岗位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设定,实习内容和实习进度按照企业生产活动实际安排,实习目标和成果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设置。

(2)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在“厂中校”进行的学生顶岗实习是围绕具体生产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学生既具有专业技能学习者的学生身份,同时具有实际产品生产者的员工身份,既要学习,也要生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厂中校”的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实行企业与校方指导教师的共同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导向,由“双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企业指导教师负责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岗位职责教育和实际生产操作指导,校方指导教师负责相关理论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按规范完成实习任务,并完成实习日志、周记、月志,由双方指导教师共同批阅,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3)考核与评价。学生实习阶段的考核是学习性和生产性考核的结合,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根据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与实习计划的考核要求对学生实习进行考核与评价。每个工作日的实习完成后双方指导教师对学生一天的实习工作态度、工作实效进行过程性鉴定,每周汇总,月底双方指导教师分别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企业方的考核重点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内容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五个方面;校方考核的重点在于学生组织纪律性以及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实习日志周记、实结、实习内容完成情况等。实习结束后,根据月评价表,结合企业和校方双方意见,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表》,给出等级制的总评成绩。考核合格者获得顶岗实习的相应学分,考核优秀者被推荐到企业优先录用。

3.共享成果

(1)学校方面。“厂中校”为学生提供了集中开展顶岗实习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资源有限的问题,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进行集中有效管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欢迎,特别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给予了较高评价。

向“厂中校”选派的学校专任指导教师,开展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教学,并参与生产一线组织和管理、开展技术服务等,使学校的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获得本专业领域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以“厂中校”为依托有效吸纳了一批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等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开展行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技术发展动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照职业岗位标准,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安排,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改革,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实训室建设,为学生现场授课、指导毕业设计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2)企业方面。对在“厂中校”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培养,与在人才市场直接招聘相比,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适合本企业需求的新员工,对优秀的学生还具有优先选择权,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厂中校”提供的实习基地硬件资源和校企共建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客户培训提供了培训平台,有利于对企业员工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职业素质、提升学历水平,建设学习型企业也有利于企业优化客户服务、提高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同时,学校选派技术服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科技项目开发,企业获得在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支持,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通过两轮“厂中校”实践运行,成效显著。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及素养提高明显,深受企业欢迎,校企通过“厂中校”合作实现了互惠共赢。

工厂企业管理论文第8篇

回首××年,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自己所做的工作之所以能得到上下的认可,主要得益于市委企工委等上级领导的帮助、关爱及广大职工的支持与厚待。我会铭记这一点。下面,就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一)结合企业实际,重新组建党务系统。企业自年月以来,多职工陆续下岗。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党务工作系统已不能再继续发挥作用。为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重新组建了八个党总支部。还特别设置了劳资党总支和宏丰染厂党总支,以加强对下岗党员和所租赁私营单位党员的管理。使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加强对基层党总支的领导,及时布置工作,并具体指导基层党总支积极参与本部门的经济工作加强下岗党员的管理,不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劳资党总支十分重视下岗党员的管理,为减轻下岗党员的失落感和实现再就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并多次举办就业咨询活动,帮助下岗党员尽快实现再就业,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等难题;要求基层党总支加强对党外积极分子的培养,定期发展新党员,为企业培养骨干力量。等等。

(二)、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按市委企工委要求,自己深入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经济、企业管理、现代科技、、法律等相关知识。参加了由市委企工委、人事局主办的企业经营者任职资格学习、考试和答辩,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提高了自身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法办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组织政工部、劳资处、离退办等部门学习了、、等国家领导人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讲话。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论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编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等重要文件,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提高了自身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东北大振兴,锦州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反复学习了市委企工委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东北大振兴、锦州怎么办”大讨论的实施方案》,结合本企业实际,以深化对厂情的认识,解决妨碍和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为重点进行了大讨论,分析了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树立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识到:我们必须进一步采取盘活资产、招商引资和租赁等多种形式,尽快实现企业脱困和发展。

(四)增强党性观念,开展形势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去年,结合建党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党外积极分子学习了新和有关党的基础知识,并参加了市委企工委组织的党的基础知识考试;积极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七一前夕,吸纳一批新党员加入党组织,并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暨新党员宣誓仪式,有名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二、提炼和塑造企业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至关重要。按市委企工委的要求,由我起草,制定了《锦州印染厂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并总结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模式。即:招商引资、闲置资产租赁,及建成内有工厂、外有商场、全方位、多功能发展的表层文化;厂编制的一直用以规范广大职工行为的《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企业管理制度汇编》等规章制度的中间层制度行为文化;以生存、发展、效益、创新为价值观的核心层文化,即精神文化。

参加了市委企工委举办的“企业文化周”活动。要求各党总支以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等方面为内容进行理论探讨。我撰写的《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论文,参加了市委企工委优秀论文的评选,并荣获三等奖。印染厂也在市委企工委的“现场管理、企业形象大检查”中被评为类企业。

三、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实践带给我的启示是:只有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解决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企业才会在困境中保持稳定和发展。

(一)从根本上解决了职工住宅楼冬季供暖问题。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我厂共有四栋职工住宅楼建成以后一直由我们自己负责供暖,这是企业困难中最突出最棘手的问题,每年约需费用万元左右。为使职工不挨冻,我和其他班子成员一起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采取私人承包、向个人借款、发动全体留守人员在厂区内清理废品,用卖废品的钱买煤、维修锅炉和管路,保证了 职工住宅楼的取暖要求,得到了职

工的理解和支持。去年,我与其他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向市政府等相关部门打报告,请求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以彻底解决职工住宅楼的供暖困难。经多方努力,职工住宅楼终于移交给热电总公司,并实施一户一阀改造,使这一棘手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二)千方百计解决职工的特殊困难和燃眉之急。将招商引资、资产租赁的绝大部分经济收入,用于保证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自筹部分(年需约万元)、为全厂职工缴纳劳动保险、给多名身患绝症和精神病职工发放工资、生活费和报销部分医药费等等;组织工会积极开展送爱心、送温暖、留守人员捐款捐物等活动,积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职工,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再就业和子女就学等问题。如:高云山女儿、于维兰儿子因无钱上高中,就是由厂党委发起、全体留守人员捐款解决的。总之,就是千方百计解决职工的特殊困难和燃眉之急。

(三)、经常与离退休、职工代表对话,做耐心细致的思想解释工作。采取深入职工群众中征询意见、交流思想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困难,能解决的尽全力给予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以及一些不合理要求,我都做耐心解释,尽量将矛盾消化在企业内部,不给或尽量少给上级领导找麻烦。无论是一对一、十对一、还是百对一的对话,我均热情解答,并尽最大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去年,我厂无一起职工集体上访事件发生,实现了企业及职工队伍的基本稳定。

四、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一)、开展了清理个人保管公物和个人欠公款偿还活动。为保证国有资产和资金不受损失,以党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清理个人保管公物、个人借款活动的通知》,由我牵头,厂纪委、工会、保卫处、后勤处、档案室等部门组成专门清理小组,负责逐一清理和登记。所清理的公物和个人欠款已全部上交厂保卫处、财务处统一保管和处理。

(二)、参与招商引资、盘活固定资产决策。将全部生产线继续租给大连宏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租期增至年。承租方运转势头良好,年产量达万米,而且还解决了设备的保值和增值问题;将闲置厂房继续租赁给新玛特超市,并随时帮助协调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问题。实践证明,我们的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的决策是正确的。

(三)、参与土地出让,妥善安置“并轨”人员的决策。参与制定土地出让合同的谈判,合同的起草等等,使土地出让价格达到全市最高价位。“并轨”职工也得到了较妥善的安置,拿到了几乎是全市并轨人员中最高的经济补偿等。

(四)、参与投资万元、建新型高科技含量现代化污水处理场的决策。使生产排放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五)、参与厂区环境建设的策划和研究,拟将厂中央大街及各巷道建成柏油马路,厂区各路段实现无土化,并种植花草树木,建花园式工厂。

五、严以律己,注重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

任厂党委副书记以来,我经常提醒自己,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多些冷静思考,少些浮躁盲从,多些厚重质朴,少些势力欲望,这样才不至于脱离职工群众。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保证为政清廉,不为个人谋取半点私利。

(一)、认真学习《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手册》,熟悉和掌握法律法规,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思想上真正筑起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

(二)、在住房问题上从未违反有关规定。在个人住房问题上,单位从未给过任何经济补偿。现在的住房是贷款购买的个人产权住房,单位未掏分文。

(三)、不因工作谋取半点私利。有的职工求我办事,只要是政策允许,我都本着以助人为己任的原则尽全力帮忙。有一次,一个患精神病职工为了感谢我这些年来对她的关照,送我一支日本产口红,我几次推托都未退掉,后来怕她犯精神病,我就背着她将口红送到办公室保管。

(四)坚持党性原则,遇重大问题与党委一班人商量解决。建议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给职工一个明白,同时让职工知道你也是清白的。这次土地出让,所有款项全部用于“并轨”人员的安置以及必须支出的费用上,未乱花一分钱。

六、问题与差距

(一)由于兼任办公室主任职务,经常事务缠身,深入基层方面还有差距。对了解并解决职工困难方面,仅限于职工代表对话和本人来厂通知或上访中了解。

(二)、对干部、职工形势教育不够,使得一部分人对企业前景认识模糊、不求上进。

(三)、党建工作还有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在善于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立足全市大局开展工作等等方面还有很多局限性,思考、处理宏观问题比较本位。

(五)、在培育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调动职工积极性等具体细节方面还有差距。

七、今后的打算

××年,以及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工作难度也将更大。因此,必须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为企业在困境中生存、发展而努力工作。

(一)、继续围绕经济工作抓好党的建设。今后要继续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保证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以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带头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疾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保证离退休人员开支自筹、患重病人员和特困人员的工资、生活费及部分医药费。维护企业的稳定局面。

(三)、配合行政领导做好经济工作。继续监督并加强资产租赁、设备保值增值等管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