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1 01:54:47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 软件 可靠性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武器系统中。计算机软件的复杂程度随着功能的增强,因而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与软件直接相关。例如AFTI/F-16飞机首航因软件问题推迟一年,事先设计的先进程序无法使用;海湾战争中F/A–18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500次故障中,软件故障次数超过硬件。软件可靠性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1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工程

软件可靠性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对基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预测、建模、估计、度量及管理,软件可靠性工程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1.2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程

软件可靠性问题获得重视是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那时软件危机被广泛讨论,软件不可靠是造成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1972年正式提出Jelinski—Moranda模型,标志着软件可靠性系统研究的开始。在70年代.软件可靠性的理论研究获得很大发展,一方面提出了数十种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是软件容错的研究。在80年代,软件可靠性从研究阶段逐渐迈向工程化。进入90年代后,软件可靠性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工程领域逐渐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分支。

1.3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弄清软件为什么会出现故障或失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减少导致软件故障或失效的隐患,且一旦出现软件故障或失效,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清除。但是软件是开发出来的,满足可靠性要求的软件也是开发出来的,因此,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可靠的软件。而有了软件,又该如何检验其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又一个问题。

2、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1项目开发计划及需求分析阶段

在项目开发计划阶段需根据产品具体要求作出软件项目开发计划,明确项目的目的、条件、运行环境、软件产品要求、人员分工和职责及进度,并估计产品的可靠性。需求分析阶段要根据项目开发计划阶段确定软件开发的主要任务、次要任务和其它任务,并设计软件程序的基本流程、软件结构、模块的定义和输入输出数据、接口和数据结构等同时应对项目开发计划阶段作出的可靠性预计进一步细化形成可靠性需求,建立具体的可靠性指标。这个阶段的可靠性工作一般应如下安排:

⑴确定功能概图

所谓功能概图就是产品的各种功能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概率。为确立功能概图必须定义产品的功能,功能定义不但包括要完成的任务,还包括影响处理的环境因素。

⑵对失效进行定义和分类

这里应从用户的角度来定义产品失效,将软件和硬件失效及操作程序上的失效区分开,并将其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⑶确定用户的可靠性要求

在这个阶段应由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可靠性师、测试人员及用户方代表可靠性评估小组共同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可靠性来确定软件的可靠性。

⑷进行平衡关系研究

通常应考虑可靠性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可靠性、开发费用和开发周期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增加功能会导致可靠性降低,可靠性提高的程度一般与测试加强程度相对应,这意味着时间和费用的增加。

⑸建立可靠性指标

在这个阶段应对每种失效分别建立可靠性指标。通常,首先建立系统可靠性指标,然后在硬件和软件间分配。影响建立可靠性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合同或有关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相似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产品的质量保证,使用已有模块的可靠性,技术能力和局限(如容错技术的使用)等。

2.2软件设计和功能实现阶段

软件设计是对上一阶段定义的每一个功能模块逐步细化,确立系统体系结构,形成若干可编程的模块。说明硬件和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及它们与外部环境的接口,详细描述各模块的输入、处理过程及输出。功能实现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软件编程。该阶段主要应做:

⑴在模块间分配可靠性指标

定义系统体系结构时,应将系统分解成模块同时保证总体可靠性指标。进行系统分解是应考虑以下因素:系统的物理特性、以前收集的数据的特性及收集数据需要的工作量等。确定每个模块的可靠性要求时,首先进行可靠性分配,然后根据试分配值计算系统的可靠性。这样及时调整,使各模块开发周期、难度和风险大致相当,系统的开发费用也才能降至最低。

⑵按可靠性指标进行设计

目前,可靠性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法:设计恢复策略、使用冗余软件单元、鉴别高风险区域。设计恢复策略是指软件只须重新启动即可消除失效的设计,设计恢复应能保存修复可能破坏的数据,应具备确定失效发生时间和阻止继续运行的机制,以减少程序数据的破坏。使用冗余软件单元时是采用与原软件单元不同的冗余软件单元来提高可靠性。鉴别高风险区域采用FMEA(失效类型与后果分析)和FTA(错误树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可靠性分析。

⑶根据功能概图集中资源配置

根据功能概图把人力、物力等资源用到用户认为最重要的地方。

⑷控制错误的引入和传播

错误是引起软件失效的根本原因,所以控制每个开发步骤中引入的错误数目及未被察觉的而传入下一步的错误数目,对于控制产品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错误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a.构造模块化系统;

b.进行软件重用;

c.进行单元和集成测试,阻止错误向下一开发步骤传播;

d.进行检查和复核;

e.控制改动。

⑸度量现成软件的可靠性

如果在产品中使用现成的未在本产品中开发或测试过的软件,必须对其进行可靠性证明,证明其可靠性指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方可采用。

2.3系统测试和现场试运行阶段

系统测试和现场运行以确认产品的软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用户是否可以实际应用。系统测试阶段是开发过程阶段的最后阶段,如果措施得当,可以在产品首次使用前进一步提高可靠性。现场试运行阶段在用户环境中验证产品的各种说明及系统测试所得的可靠性指标。这个阶段的工作有以下工作:

⑴确定操作概图

操作概图是指实现系统功能的操作及其概率的集合,一个操作可以是特定环境下执行的一条命令,或同时附有限定范围内的参数或输入变量集。确定操作概图是测试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在系统测试阶段之前由测试计划人员,在系统设计师和软件设计人员的协助下完成。

⑵进行可靠性增强测试

在系统测试阶段需进行可靠性增强测试。在可靠性增强测试中,系统测试员根据操作概图描述各种操作的现场发生概率,按比例的执行测试用例,通过模仿用户的应用方式可靠性增强测试,易于发现令用户最不满意的失效,能够反映出用户使用时的可靠性感受。

⑶根据测试进展并证明可靠性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在可靠性增强测试中,要收集失效数据,利用已有或自行设计并经验证的可靠性工具跟踪测试进展及规划必须的额外测试,根据进展情况在系统测试进行中可以对资源和进度安排随时做必要的调整。

⑷现场可靠性评估

系统测试阶段完成后,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中,从现场收集失效数据,利用此数据和软件工具评估现场可靠性,然后与系统测试结束后测得的可靠性相比较,同时对可靠性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2.4维护阶段

维护阶段是在产品用户使用过程中改正软件暴露出来的与失效有关的错误。在这个阶段监视产品现场运行的可靠性,并和预定指标及用户的满意程度进行对照比较,以便提高后继版本的可靠性,改进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此阶段主要做的工作是:

⑴用可靠性模型规划产品交付使用之后的人员需求,如:用户恢复失效操作的人员,承制方处理用户报告的失效的人员,承制方处理与用户报告的失效有关的错误的软件开发人员。

⑵监视现场可靠性是否达到预期指标,根据其间的差距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应跟踪用户是否满意,根据不满意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场支持服务及产品改动。

⑶当加入新的功能时,通过监视可靠性,消除由此带来的失效强度增加。

⑷分析软件交付使用后的失效产生原因,指导工程的改进,降低引入类似错误的可能性。

3、软件可靠性工程成功应用的实例

美国AT&T公司的国际DEFINITYR程控交换机部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了软件可靠性工程,相对于以前发行的主要软件版本,产品的质量提高是惊人的:

⑴用户反映的问题下降了10倍;

⑵项目维护费用下降了10倍;

⑶系统测试件的间隔缩短了2倍;

⑷引入新产品的间隔缩短了30%。

而且,在投入运行的前两年,从未发生严重影响业务的机器中断,客户满意程度大为提高。具体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⑴把可靠性作为确定是否发行的标准,可避免用户在使用中反映过多问题和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

⑵采用“操作概图驱动”的测试方法,提高了测试效率;20%的操作覆盖了95%的应用,20%的错误导致了95%的实效;先测试20%的使用最频繁的操作可以加速可靠性的提高。

4、结束语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 缺陷跟踪 软件测试 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61

Defect Tracking and Test Management Softwar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Practice

MA Junxia, GU Peipei, DENG Lujuan

(Software Engineering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defect tracking and test management"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status quo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course discuss location,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arrangemen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and applied to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defect tracking; software test;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0 引言

软件测试是控制和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因此软件测试应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软件缺陷的跟踪管理在软件开发的每一步都可以进行。而随着软件测试技术应用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基于不同管理等级、运用多种质量控制工具来跟踪管理软件缺陷,已经成为软件项目测试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软件测试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软件缺陷管理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缺陷发现、确认、定位、修改、评审、关闭等行为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①软件缺陷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在学习了软件测试理论和软件功能、性能测试等技术后,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管理测试工作成果,如何跟踪发现的缺陷以保证其得到妥善处理,如何充分发掘缺陷数据价值,如何改进组织的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规范以实现缺陷预防、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但是到目前为止,以缺陷跟踪和软件测试管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或社会培训很少,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将其作为软件工程或软件测试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加以介绍。这样的教学安排容易使学生把对测试工作的理解局限在单纯的“找bug”上,不能深入了解和掌握缺陷跟踪和测试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削弱了学生对软件缺陷管理重要性乃至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软件测试专业管理理念。

并且,由于本课程在其它高校以及培训机构没有开设过,可以借鉴的课程建设经验很少,更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以选用。而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的特点是理论抽象、工程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传授和知识阐述为主、实践操作为辅,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中学,②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

为此,我院在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方向开发建设了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课程,并从2008级学生开始教学实践。从2011年本课程的第一次教学实施至今,教学团队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的教学反馈信息,结合行业应用情况变化,对讲授内容及组织方式进行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标准的制定

通过对企业软件测试过程的调研,针对其工作过程、任务和职责进行分析梳理,明确软件缺陷跟踪、分析及软件测试项目设计、执行、管理等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1.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软件测试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在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参照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软件评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标准,本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教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软件缺陷跟踪处理和测试管理技能以及软件缺陷度量、分析、预防的基本技能,养成满足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2 课程目标

1.2.1 知识目标

(1)软件测试管理知识:了解软件测试流程、策略、方法、技术、工作量估算和风险控制知识;(2)软件缺陷管理知识:了解软件缺陷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现手段、修复策略,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了解软件缺陷管理的理念、等级、模型;(3)软件质量保证知识:了解软件质量基本概念、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软件缺陷的度量、分析、预防知识;(4)工具软件相关知识:了解市场占用率较高的若干软件缺陷管理工具及软件测试管理工具,了解工具软件的特点和应具备的功能,理解企业自主开发工具软件的必要性。

1.2.2 技能目标

(1)设计能力:能够针对具体的测试需求分析设计测试项目,裁剪定义测试流程和缺陷处理流程,定义软件缺陷生命周期,确定测试方法、测试策略等,选用合适的软件缺陷管理工具或软件测试管理工具;(2)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管控软件测试过程,保证测试流程和缺陷处理流程的正常流转;针对不同方式和技术发现的软件开发各阶段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正确判断、描述、提交并跟踪处理,保证所有缺陷最终都得到妥善处理;(3)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缺陷度量元及度量方式;能够应用各种软件缺陷分析技术和工具对缺陷度量数据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能够根据缺陷跟踪管理过程和缺陷分析结论,提出适用的软件缺陷预防措施和方法,帮助改进组织的软件工程过程规范;(4)文档能力:能够独立规范撰写和使用软件测试管理和软件缺陷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文档、表格。

1.2.3 素质目标

(1)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2)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更新专业知识、关注专业发展;(4)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工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5)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6)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端正的工作态度。

2 教学设计

教学团队借鉴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以情境为载体,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③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项目和工作任务结合,如将缺陷跟踪和测试项目管理的具体职业能力要求与虚拟软件工程项目结合,模拟企业工作岗位,将项目按角色或按阶段划分成多项工作任务,结合工作任务实施教学,带着任务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效突破课程教学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为:

(1)结合一个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工具开展软件测试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我们目前选用的是上海泽众公司的TestCenter。要求学生使用该软件完成创建项目、组建团队、创建测试计划、创建测试需求等任务,从而理解掌握软件测试过程及其管理流程。在后续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也适时结合工具软件的相应功能来讲授。例如在介绍软件缺陷的生命周期时,可以TestCener或其它缺陷管理软件中具体的功能实现为例来具体讲解。

(2)学生以5~6人的小组为单位,其中一人作为测试经理,其他人为测试员。针对某一常用的开源和商业软件缺陷管理工具,例如BugFree、Mantis、Bugzillia、禅道、QC等,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用TestCenter管理测试过程。要求小组首先通过集体讨论定义测试流程、制定测试计划,然后按照任务分工进行测试,最后提交测试报告。通过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既进一步熟悉了使用TestCener进行软件测试管理的过程,又对其它常用测试管理或缺陷管理工具的使用有所了解,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比较选择合适的工具。

(3)学生以5~6人为一组,分别扮演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开发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角色,从需求分析开始进行一个小项目的开发和测试。要求学生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计划等相关文档的撰写、评审,测试和开发工作同步进行,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自选测试管理工具或缺陷管理工具,最后按照测试计划指定的质量标准完成项目开发。要求在不同阶段通过角色交换使每个同学都能承担不同的测试和开发工作。由于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测试管理和缺陷跟踪技能,项目功能实现不是主要目的,因此选用了一些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如计算器、简易的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

在课程授课的内容上,该课程主要从六方面进行讲解:(1)软件测试管理。介绍软件测试常规流程、软件测试管理的内容、目标等,并通过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工具的学习使用,使学生首先对软件项目的测试管理过程产生整体认知。(2)软件缺陷概述。介绍软件质量和软件缺陷的定义、关系,分析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软件缺陷的来源;需要关注的软件缺陷重要信息、软件缺陷的常用分类依据等。(3)软件缺陷管理。阐述软件缺陷管理的目标和理念,介绍缺陷管理的等级定义、软件缺陷的生名周期、软件缺陷的跟踪处理流程、软件缺陷报告及其提交等。(4)软件缺陷发现。从软件工程各阶段介绍软件缺陷发现的不同方法,重点介绍同行评审、产品过程质量保证等。(5)软件缺陷度量。介绍软件度量、软件缺陷度量相关知识及针对度量数据进行的软件缺陷分析方法和技术。(6)软件缺陷预防。从主动预防的角度出发,介绍软件缺陷的预防模型、方法、技术以及其它有助于预防缺陷产生的相关方法。

3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拓展了软件测试专业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整合、锻炼了学生的软件测试及测试管理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效果显著,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学院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如何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具有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

*通讯作者:马军霞

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三批青年教师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支持

注释

① 于波,姜艳.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软件缺陷预防、清除、管理实用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94.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3篇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软件年度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软件述职报告1过去的一年,我参与了较多的产品设计,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动态产品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了我作为机械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坚持自学,学习了当前机械行业新的工具软件和专业书籍,提高了理论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设计、调试出口印度的摩托车试验机

印度之行是成功的,也是艰难和值得回味的。我们一行三人,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克服当地天气炎热和饮食不适应的困难,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将四台设备调试完毕,拿到了用户的验收纪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觉得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由于是第一次做车辆产品的出口,缺乏经验,我们的包装和防锈做的不够好,设备出现了故障,让印度人对我们的满意度下降。如果我们注意这些细节,用我们的产品打开印度这个工业刚起步的国家的大门,那么,我相信我们会从中受 益。

2.主管设计pws-j20b1

此试验机已经交检完毕,各项指标达到了技术协议要求,等用户款到发货。

3.参与设计pws-200b

与毛工一起设计,对液压夹头,气液增压泵等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毛工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设计的严谨和严肃性,此产品已发货。

开发四部的工作是繁重和艰巨的,我在车工和毛工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这种紧张和严谨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

软件述职报告2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专业课程,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也对这门课程建立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已经在软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下这个学期对课程的总结和收获。

我认为,在整个庞大的软件工程中,不管是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甚至是最后的debug,都会产生引入不管的机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软件测试师要掌握丰富的软件工程原理和知识。测试的工作将会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即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各种分析调研时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时就有对文档的测试需求,甚至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

软件测试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要求很高,是否有严密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做测试还要考虑到所有出错的可能性,有时候还要用一些非常规的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还很注重软件性能问题,也就是要保证软件运行得很好;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考虑软件的兼容性同样重要。对于测试员来讲,会比开发人员更加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可能会为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到更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测试人员有权利决定产品是否可以。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我们又不得不懂得,软件测试人员不是万能的,测试人员在面对一个设计烂编码烂的软件时,也是无法不低头的,再怎么测试它也变不成优秀的软件。

通过课上的理论因为课下的实践和后半学期又因为身体力行于:

1、最基本的测试的分类: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算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然后就是,白盒测试中的逻辑驱动测试的覆盖率测试。

3、还有就是对于划分等价类和边界值法这一块,让我从模糊到明朗。

4、在初次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感觉真是纠结,用例写的很死板,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

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在后来负责了对论坛新鲜事版块的测试之后,明白了测试用例其实就是指导怎么去执行测试,而且书写设计测试用例也要以熟悉软件的业务为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测试。

另外就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纠正了几点误区:

1、有位大师曾说过:“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来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由此我自认为测试就是为了找到bug,然而一个学期的测试学习经验告诉我这是错误的,如果只是为了找到BUG,那么BUG会成天缠着你。

2、在大家协力测试论坛的时期内,我曾认为这种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真的很乏味,可是在这乏味中真心发生挺多有意思的bug,意想不到的bug,所以我认为只要掌握了方法,在重复中寻到到创新的小惊喜,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特点。

作为测试新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能独立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精通一种测试工具,理解一种bug管理软件是新手晋级老手的必备素质。任重而道远!

在最后,我不得不提的就是细心和耐心了。这是我认为这个学期测试课上收获的了,课程要求测试时必须细心和耐心,我在想,如果以后真的工作在测试一系列的岗位上,要学会坐得住,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bug斗争,分离、识别还有归类bug,是不是也能真的改变我粗心大意和三分钟热度的毛病。

最后感谢刘老师这学期的课程讲授,和实践中的指导和帮助。测试路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软件述职报告3光阴如梭,一年的工作转瞬即将成为历史,伴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依依惜别硕果累累的____年,满怀热情的迎接到来的____年。

____年是自己进公司的第三个年头,在这一年里也是自己进公司最忙最累的一年,由于工作的重要性超负荷工作,除正常的上班八个小时,下班后几乎每天都要忙到23点后甚至通宵,有付出就有收获,现在回头看看,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____工作总结

____年1月到3月:维护及更新oa系统、人事系统、vip卡管理系统分布式、美容院前台客户管理系统。由于工作量问题,在3月将oa系统移交给他人维护及更新,将人事系统移交给他人维护及更新。

____年3月到8月:维护及更新vip卡管理系统分布式、美容院前台客户管理系统。主要工作是vip卡管理系统的分布式功能的实现,经过前面几个月的开发及测试,在3月中旬开始将分布式功能放在华景店进行测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及相关问题的跟进与更新,4月1日在黄埔店进行分布式系统的安装。经过两家店的分布式功能的使用,在后面的时间里对广州所有店都安装好分布式系统。处理日常系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更新一线对系统提出的修改及分布系统客户端数据与服务器数据的核对。

____年8月到12月:从8月份开始,应该对财务的问题,开始次vip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到美容院管理系统,结合提出的需求,对vip卡管理系统中的功能、数据库结构及操作页面进行全面的更新。经过一个月的更新,从9月2日开始使用新的更新完一部分的美容院管理系统。从9月份开始根据财务人员提出的修改,对系统进行更新,协助财务部对系统数据的调整。一直到现在系统一直在修改及改进,相比以前的vip卡管理系统,系统中增加了许多在以前系统中没有的功能,在功能的实现及数据的稳定进行了大大的改善。

____工作规划及打算

继续维护及更新美容院管理系统、美容院前台客户管理系统,在两个系统中提高数据的100%稳定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美容院管理系统:1)尽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系统中还未完成的功能及修改;2)对一线收银、办公例会、财务及相关人员提出的合理需求在第一时间内修改好系统;3)积极配合财务部对系统数据的调整,让系统最快恢复财务合理的数据;4)整合好系统相关功能,修改系统中一些功能实现的方法,提高系统的操作速度,增加自己认为对工作有效的功能;5)到时候系统修改完数据正确后看是否有必要增加该系统的分布式功能。

美容院前台客户管理系统:1)系统中增加合并客户资料功能(规范两系统客户编号信息)及前台提出的测量尺寸的提醒功能;2)对一线前台提出的需求在第一时间内更新好系统;3)修改系统中一些功能实现的方法,由于自己之前的一些技术问题对功能的实现现在需要完善,所以有时间想修改修改;4)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比如系统中增加ip地址系统的限制及mac地址的绑定)。

在____年严格履行个人岗位职责,努力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作为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望到来的____年,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上认真负责,再接再厉。

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开一次这样的会不容易,这应该是信息部两年来人员的一次会议。外地的同事很辛苦的千里迢迢赶过来,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好好的沟通和交流,[莲山课件]使以后的工作进行的更顺利!

时间过的很快,很快又到了年底,一年的工作即将成为历史。在这里我将对我____年的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及对____年的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规划。

____工作总结

一、美容院财务系统:

1)及时的修改在办公例会中提出的相关系统问题以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

2)根据财务部的需求,在系统中增加各种相应的汇总及明细报表,减少了财务部相关的手工单据,更直接的从系统中取数、打印,更好的提高了财务部的工作效率。

3)从4月到5月中,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美容院财务系统的分布式操作,[莲山课件]相比去年的分布系统更加稳定、准确。

4)在系统中增加了客户经理操作美容院财务系统的权限(点菜系统),相应的减轻了一线运营的工作以及让客户经理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客户。

5)在系统中增加了护理记录的自动输入功能(即在财务系统中的交款、开卡、消费等操作记录自动录入到美容院业务系统中),从而减轻了一线前台的工作。

6)在oa系统中嵌入美容院财务系统中各店院业绩汇总报表,以方便相关领导及时的了解到公司的运行状况。

二、美容院业务系统:

1)在系统中增加客户尺寸测量及相关提醒功能,以更好的了解到顾客护理后相应的效果对比。

2)在系统中增加投诉处理功能,更好的处理了法务部、财务部及一线运营相关部门的投诉处理的协调。

3)业务系统数据库电话号码加密(系统中对电话号码的操作进行加密及对电话号码解密的显示,实施时对电话号码的批处理加密)。

4)修改系统中相关运营的操作(修改客户来源、咨询产品及客户资料的合并,相应的减轻本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

____工作规划及打算:

继续维护及更新美容院财务管理系统、美容院前台业务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相关人员对系统提出的需求;财务系统各市场系统的合并操作及显示、财务系统与人事系统的相关对接、财务系统中集团报表的显示、用友系统中凭证与财务系统中数据的对接。

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问题:

总结____年,对于自己感受更多的是忙、压力、成就。

忙:____年说起来应该算是很忙的一年,系统不停的修改,修改完一个功能后面还有很多的需求等着自己去做,想找到一点空闲的时间很难。

压力:看看未来的工作规划,有个时候听别人说修改完这个需求后可以减轻别人的工作,总让自己感觉到很大的压力。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公司两个重要的系统来说表现的尤为重要,虽说这两个系统还算稳定,但是还是避免不了一些问题,总给自己带来一些压力,这也是以后的重点改进,以确保更高的稳定性。

成就:当自己接到系统的一个需求后想到能够给别人的工作带来方便、简化,即使再累也要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最完善的完成,当完成后自己感觉很有成就感。

关于我们软件组,我们每一位同事都是很优秀的,我们几个人一年内开发那么多的系统。对于网络组的同事,你们有个时候会存在一些抱怨,说软件不稳定、报错,也许是我们的开发时间太短,很多的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我知道我们的同事也很忙,但请我们的同事不要急躁,详细的记录好错误信息,看清楚错误提示,有时对于一线反馈过来的错误希望大家能够确认好(因为有时一个简单的错误提示会被她们描述成系统使用不了),希望网络组的同事确认是否存在该软件上的错误,以至于我们能够及时的处理好!而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及时的处理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错误,减少网络组同事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我们软件组的同事(包括我),要及时的处理好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现同样的错误!站在我们软件开发的立场上,虽说软件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把它降低到最小!当我们接到一个软件需求的时候,不要把它想的很简单,我们尽可能的可以把它考虑到很复杂,这样我们就可以考虑到更多的细节,比如限制一些相关错误的输入。有个时候软件是出现的不合理数据,我们不可以认为是是操作员的错误,相反我们要想到是自己的错误,站在软件思想上,是我们做的不够,没注意细节,给网络组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包括我在内软件组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软件技术,多创新,提高自身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准确性!

在____年前希望上完所有奈瑞儿店院的分布式财务系统,对各店内的所有服务器数据库设置密码,相关的系统中数据连接配置加密,以对____年的工作划一个圆满的句号。

____年我们继续努力。

软件述职报告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20____年对于我来讲是成长的一年、奋斗的一年、学习的一年、是感恩的一年;首先要感谢敦敦教诲的领导,感谢团结上进的同事帮助鼓励,感谢在我沮丧时鼓励我给我打气相信我的同事,感谢那些给我微笑,接纳我和五洲产品的合作者,因为是他们的帮助、认可、信任、鼓励才能使我更加乐衷于我的工作,更加热爱我 的工作。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执行公司销售目标和销售政策,积极配合销售经理做好本职工作,并和其他销售员一道努力拼搏、积极开拓市场,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销售目标。根据公司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的通知精神,按照年终述职的有关要求和内容,现将一年来的个人工作述职如下:

一、____市场全年任务完成情况。

20____年,我负责____地区的软件销售工作,该地区全年销售____万元,完成全年指标______%,比去年同期增加了____万元长率为____%。与去年相比原老经销商的软件销量都有所增长,开发的新客户销售也基本稳定,2019年新客户销售额有望有较大突破。

二、重新捋顺销售网络。

在原有的销售网络的基础上,精耕细作。以各经销商为中心,从一个一个市场入手,同经销商编织五洲产品的销售网络,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每个经销商细致沟通耐心做工作,明确各家经销商经销区域范围,做到不重复,不恶意串货,逐一解决售后服务等各项问题,终于让经销商重拾了销售____产品的信心。

三、开发空白市场。

____地区三个地区2017年底只有6家经销商,能够正常销售的只有4家,空白县市过多,能正常销售的太少。20____年年初我对空白区域进行重新调研,结合区域生活用纸消费习惯,制定了详细的市场开发方案,寻找合适目标客户,有针对性宣传销售产品。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年共开发新客户6家。

四、组织今年的销售工作

积极宣传公司各项售政策及淡储旺销政策,____区域今年销售量比20____增加800万以上。淡储旺销政策是我们公司产品率先把经销商的库房占满,使其不能再储备其他公司的产品,旺季到来,经销商优先销售的都是我们公司的产品,大大提升了公司的销量,甚至一些品种出现断货。如果发货及时的话,今年销量还能提高一块。

我的述职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软件述职报告5尊敬的公司领导:

你们好!我是____公司的一名软件销售人员,我叫______,很高兴能够加入公司的销售团队,下面是我20____年的工作述职报告。

一、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原因

虽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年初我给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和销售计划还是顺利地完成和达到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吸取了上个月的教训和经验,并向前辈们学习了很多有关销售的知识和销售的方法技巧。

二、现有客户群的整体状况

目前,我拥有的客户群主要是在20~45岁之间的人群里,都是一些比较稳定的中小型客户,缺乏一些潜在的大客户和比较稳定的大客户。在这个月,我一共拜访了65个客户,其中有45%是自己所拥有的稳定的客户,有35%是新的中小型客户,还有20%是自己新挖掘的大客户,在这些客户里,合同额的签订和完成情况达到70%。

三、2019年的详细工作计划

在20____年里,我拜访了______个客户,明年,我想提高自己的目标,要拜访______个客户,其中______个是稳定的中小型客户,____个是稳定和不稳定的大客户,还有____个是新客户。目标销售额要达到____万以上,合同签订率要达到75%以上。

四、困扰销售人员的问题

我相信每个销售人员都自己的一些问题,我也不例外,我的问题综合如下:

1、对于初次拜访的客户,经常会因为没预约到准确的时间,到了客户那里见不到客户。

2、虽然有专业背景,对某些产品还不够熟悉,所以有时候客户问起产品的一些问题都没办法答清楚,特别是价格方面。

过后我都会再去查资料和问公司同事,再打电话回答客户的疑问。但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有时不能及时解答客户问题,客户会不够信任。

3、和同事沟通得不够。

有些问题,资深的同事很容易解决的,但由于和同事沟通得不够,导致没能及时解决,错过了最佳的机会。

4、在商务方面,由于一直以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于这方面的培训,所以做得不是很好,致使很多客户对我的印象不是很深。

5、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够投入。

缺乏销售方面的技巧和心态,拜访客户时还是比较胆怯。当受到客户拒绝时,还是会不由得产生一丝沮丧。心态不够开放乐观。

五、销售人员的工作建议

因此,根据以上的的问题,我给自己提出以下的建议:

1、销售技巧方面,需要在工作中学习,碰到问题多向公司资深销售咨询!资深销售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细细品味其销售技巧。

参加公司的相关培训,工作之余多看看相关的文献!争取在一年内能够独立进行销售的工作。

2、了解产品功能、实用性、价格等方面的知识,并做一个系统的归纳。

对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得出其优缺点!对产品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答做一个系统的归纳!争取在半年内对产品有一个系统的归纳与了解。

3、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联系。

拜访频率还是要加强,其中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多联系意向客户,随时掌握其最新动态,缩短与客户之间的距离。针对潜在客户,可以采取电话回访的方式,增进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

4、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开发新客户,不能仅仅局限于独立拜访,还可以尝试转介绍,或者是通过订货会等方式。

5、针对不同客户类型,制作一份表格,用不同的方案引导客户谈判。

这样一来我们谈判就有的放矢,成功率就较高。

6、增强自己工作的主动性,做事情要分清主次,尽量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

同时,还要多与领导同事沟通,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六、计划调整和改进措施

没有一个计划是完美无缺的,每个计划都有它自己不足的地方,我自己制定的计划也不例外,因此我会根据计划进行时得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计划,做到随机应变。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4篇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为了尽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国软件行业正在不断加强与世界同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基于自身提高软件质量的迫切需要,在国外优秀的软件企业中被证明为提高软件质量行之有效的途径,软件测试开始越来越受到国内软件行业的重视。各种各样的测试工具和测试理论,也都逐渐被大家所熟知。软件测试也开始成为人们平时谈论和网上探讨的热门话题。

在软件测试倍受注目的情况下,作为一名软件测试人员,如何高质量的完成公司交给的测试任务,无疑是公司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从事软件行业已有,所参与的软件项目中从最开始的软件测试,一直到测试计划的编写以及测试团队的管理,几乎参与了测试内容的所有阶段。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手到擒来,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总结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软件性能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又很难执行的一块。本文中我将就这个模块和大家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同分享软件性能测试的得失。

1.测试准备不充分,测试目标不明确,测试计划不详细;

2.缺乏测试以及针对测试对象的技术储备;

3.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及前后一致性不足;

4.测试数据的精确性和代表性不足;

5.测试描述不精练;

下面我们将在剖析以上问题的同时,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性能测试准备

这是一个经常被测试人员忽略的环节,在接到测试任务后,基于种种其它因素的考虑,测试人员往往急于进度,立即投入到具体的测试工作去了。测试、记录、分析,忙的不亦乐乎,工作进行了一半才发现,要么是硬件配置不符合要求,要么是网络环境不理想,甚至软件版本不对,一时弄得骑虎难下,这都是没有做好测试准备惹的祸。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性能测试的准备工作呢?

做软件项目开发有需求调查、需要分析,我们做测试也一样。在拿到测试任务后,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分析测试任务,在开始测试前,我们至少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要测试什么或测试的对象是谁?

2.要测试什么问题或我们想要弄清楚或是论证的问题?

3.哪些因素会影响测试结果?

4.需要怎样的测试环境?

5.应该怎样测试?

只有在认真调查测试需求和仔细分析测试任务后,才有可能弄清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对测试任务非常清楚,测试目标极其明确的前提下,我们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测试计划。

A)明确测试目标,编写测试计划

在对测试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尽可能详细的测试计划,对测试的实施是大有好处的。测试计划的制定方法,多数专业的测试书籍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只要参考就能做出来。

B)测试技术准备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要求测试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软、硬件知识是不太现实的,但平时测试人员应抓紧对测试工具和测试理论的学习研究,在测试计划中,应给学习研究测试对象和测试工具分配充足的时间,只有在充分掌握测试工具,完全了解测试对象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实施测试。建立在错误认识上的测试,既使你再努力,结果也是背道而驰,也无法证明问题,更不用说用这样的测试报告去说服用户。

C)配置测试环境

只有在充分认识测试对象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知道每一种测试对象,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才有可能配置一种相对公平、合理的测试环境(这在性能测试中尤其重要)。

考虑到其它因素,如网速、显示器分辨率、数据库的读写权限、容量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等,如条件允许,我们最好能配置几组不同的测试环境。

D)测试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在所有各个阶段的测试中,测试数据的收集工作都是相当困难的,每种软件都有它的文件格式,有的软件还有几种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第三方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每一种被测试软件自己的格式。同时,还应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如处理冗余数据,处理显示效果等。如在测试时要更新数据,操作前一定要对数据进行备份。

另外,还应评估数据格式和数据量对测试的影响,如有必要,要准备多组数据。

最后,一定要检查测试数据的有效性,避免损坏数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怎样开展性能测试

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纷繁复杂,做好测试准备工作,等于是完成了测试工作的一大半,但要生成一份具有说服力的测试报告,还应正确把握测试的强度,保持测试的一致性,提高测试的精度。

判断一个软件的好坏,要看软件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只有在一定的测试强度下,才能测试出各种软件资源的消耗率,软件运行的速度,软件的稳定性。通过对比在不同的测试强度下,不同软件每一个功能模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软件运行的效率,我们才可能判断出不同软件的每一个模块的强弱,甚至于整个软件的优劣。

性能测试开始后,所有参数的输入都应遵循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哪怕是一点点偏差,都应立即纠正,绝对不能心存侥幸。要特别注意外部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果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外部环境不一致,如网速、机器内存使用率不一样,就有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3)怎样总结性能测试

对测试的终结,实际就是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测试工作做的再好,如果最终到用户手中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那也是美中不足。

首先,我们最好从所有的测试数据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数据,做出统计图,然后和开发人员一起,认真分析数据,找出软件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测试结论。

大多数用户需要的就是科学、客观的测试结论。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敏捷;H模型;CMM;工作流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软件产品需求的增长与软件开发能力的增强,软件质量问题亦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软件测试为中心的软件质量保障技术在软件开发中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软件质量保障手段。软件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时间,尽可能多地检测、分析、预测出软件开发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一个好的软件测试模型和测试方法是有效实施软件测试的基础,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提高测试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在基于CMM的项目开发过程中,研究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较为高效的软件测试模型及软件测试流程。该模型及测试流程能合理地将测试过程划分为各个测试阶段,并有效实施测试各阶段中的测试活动,使测试工作覆盖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生命周期。

2 CMM概述(CMM summarize)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软件开发行业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规模越来越大,而软件开发质量却越来越难以保证,因而出现了严重的软件危机。提高计算机软件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成为了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焦点,探索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测试技术势在必行。1987年前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Watts Humphrey等人,为了进一步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提出了软件过程、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等概念及SW-CMM,即目前简称的CMM(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可以科学地评价软件开发单位的软件能力成熟等级,客观地反映其软件在开发水平,同时,CMM能帮助软件开发单位进行软件能力自检,促使软件在开发过程不断完善和改进。这种内外共用的评价机制,确保了软件开发质量,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在软件开发领域,CMM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CMM共分为5个级别,以目前业界的通行标准,软件质量可用每千行源代码所包含的Bug数来衡量。在CMM各等级中,一级11.95个,二级5.52个,三级2.39个,四级0.92个,而五级则只有0.32个[1,2],可见,随着CMM级别的提高,软件开发的可靠性也有了数量级的改进。目前,在参加了CMM认定的中小软件开发单位中,大多数通过CMM二级或三级。

3 工作流技术(Workflow technology)

工作流管理技术拥有可分离性、可重用性等特点,有着独特的业务逻辑与过程逻辑。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生产率,工作流技术已经被逐步应用于过程自动化以及应用系统集成中。在软件开发领域中引入工作流技术与工作流管理系统,不但能够降低软件开发风险,而且能够使业务流程的实现代码集中统一,不再是散落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加快应用开发,代码更容易维护,提高对迭代开发的支持。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可以较容易地部署新业务流程,通常采用迭代的方式开发,因此,把工作流技术应用在敏捷开发与测试中,能增强有效性,使开发风险更低[3]。

4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和选取策略(Software testing process model and selection strategy)

目前,比较常用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主要有 V 模型、W模型等。

V模型清晰地描述了测试和开发过程各个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最具代表意义的测试模型。但V模型容易让人认为测试只能在软件开发之后进行,其原因是,V模型把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具有固定边界的不同阶段。同时,V模型也没有明确测试设计,使得直到最终的验收测试阶段才发现软件开发初期的错误,造成更大的开发代价。

W模型虽说在V模型基础上有改进。但实质上,V模型和W模型所出现的问题也都是相似的,两者都认为软件开发是需求、设计、编码等固定行为和活动,这类项目中,所有开发和测试人员都要按照事先定义好的软件开发顺序开展工作。而实际上,软件开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阶段性需求变动,文档亦要求时时更新,软件开发活动在大部分时间内可以交叉,这样V模型和W模型就难以实施,二者只适用于那些需求非常明确的项目。

H模型较好地体现了敏捷测试原则,提倡“尽早测试”“全程测试”“独立测试”和“迭代测试”。H模型运行中,只要测试准备活动完成了,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开始,其测试流程可以是任意的开发流程,其他流程的进展可以及时地触发测试就绪点。H模型很好地解决W、V模型存在的问题,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H模型对软件测试过程作了定义,将软件测试过程划分为测试需求、策划、设计、执行、总结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H模型虽然兼顾效率和灵活性,但它没有提出具体的应用模型,而单纯的理论测试模型只能实现对软件测试过程进行抽象描述,因此必然存在有未被此测试模型涉及的特性,而工作流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测试管理环境中的测试流程定义、测试流程解释执行和监控等相关问题,从而实现预期的业务目标。基于H模型的理论,将工作流引入到H模型中,重新对软件测试的流程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一种适用CMM软件项目开发的软件测试流程,并构造出一个以任务分配为驱动的CMM软件测试管理应用模型。

5 基于工作流的CMM软件测试H模型(The CMMsoftware testing H model based on workflow)

CMM在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CMM只是对项目开发提出了要求,至于具体实施过程,还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技术和工具的支持,为使开发业务过程的部分或全部实现自动执行,引入工作流技术。

5.1 工作流元模型[3]

工作流管理联盟定义的过程元模型PDM(Process Definition Meta-mode)的结构, 定义工作流语义模型的构造和规则,描述工作流模型内部包含的各个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属性,如图2所示。

5.2 CMM软件测试H模型

在CMM开发模式下,结合可行性和易用性,以H模型为基础,结合工作流技术,针对CMM中小软件开发的实际工作情况,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建立软件测试管理应用模型[4],如图3所示。

这个模型中,软件开发与测试并发执行,构成H模型结构,核心部件为工作流引擎,它负责执行任务分配,该模型强调尽早测试等敏捷软件测试原则,其测试基本流程为:

(1)测试用例。由测试及设计人员共同建立合格的测试用例库,作为测试任务分配的对象。

(2)工作流引擎。测试工作流引擎由任务分配触发,制定相关工作流各阶段的测试方案,并由专家进行测试方案评审,评审通过后,由测试员进行测试执行。若测试结果无错误,则执行相关的测试评估与度量,填写相关文档,相关测试用例关闭;若测试有错误则产生相关缺陷。

(3)缺陷审核。产生的缺陷如果经审核是一个待修正缺陷,则作为修正的任务分配对象。

(4)缺陷修正。任务分配触发缺陷修正工作流引擎,由软件设计人员进行修正执行,修正确认完成后进入回归测试。待回归测试的缺陷又成为任务分配的新对象。

(5)迭代测试。回归测试再次触发工作流引擎,回到(2)迭代执行,如此往复直至无缺陷并关闭。

5.3 测试任务分配

依照计划、执行、检查、调整的原则进行测试任务的分配,要求在执行任何测试前必须有相应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明确测试活动以及测试评估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然后进行测试人员安排和测试任务分配等[5]。如图4所示。

当测试任务发起人发起一项测试任务后,将该任务将传递给测试任务承接人,由承接人进行任务处理。承接人完成任务处理后,交还给测试任务发起人确认,如果测试任务确实已完成,由测试任务发起人关闭该测试任务。如图5所示。

5.4 测试用例缺陷状态变迁

把测试用例分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这样可以支持多轮测试。当一个测试用例经过任务分配后,测试用例状态则由静态转为动态,在该模型中,只有动态测试用例才参与真正的测试。动态测试用例主要包括测试用例的状态信息、测试报告内容、测试结果确认等信息,可用NO Run(尚处在设计阶段或尚未被执行)、Passed(已成功)、Failed(已失败)、 Blocked(设计出问题)四个状态来跟踪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而静态测试用例只包括测试逻辑和测试数据。

软件缺陷的产生可能发生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而且这种软件缺陷可能是由上一个阶段的工作失误造成,所以,对软件缺陷实行跟踪管理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理想状态下,能够根据测试人员的预定要求,在测试之前对软件缺陷的状态以及缺陷状态之间的流换路径进行设置[6]。

缺陷状态周期分成可分为六个态,分别是open态、working态、verify态、cancel态、defer态和close态。其中open态标识新出现的缺陷或没被修改的缺陷;working态标识软件开发人员正在修改和纠正的缺陷;verify态标识软件设计人员已修改完缺陷,并请求结果验证;close态标识缺陷已被修正,否则将其状态重置为open态;cancel态标识的是由测试人员发现并填报的一个存在的缺陷;defer态说明,如果该缺陷在当前条件下修正则系统代价过高,如果该缺陷的优先级不高,则缺陷修正可以推迟。如图6所示。

6 结论(Conclusion)

基于工作流的CMM软件测试H模型将测试过程从开发过程中适当的抽象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进行管理,在CMM规则框架下较好地体现了尽早、全面、全过程、迭代测试等敏捷测试思想。该模型能很好地解决CMM测试管理环境中的测试流程定义、解释执行和监控等相关问题,使整个测试过程更加清晰,节约了开发时间,使测试活动更加合理,有效保证整个软件产品的质量,对中小型软件开发的测试有着很好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俞磊,等.基于CMM-3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7):79-82.

[2] 郑晓霞.基于CMM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3] 赵瑞东,等.工作流与工作流管理技术综述[J].科技信息,2007(8):105-107.

[4] 张晓雯,徐东.基于工作流的软件测试H模型研究[J].软件导刊,2013(2):24-26.

[5] 郑小军,等.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软件测试流程定义与监控[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3-45.

[6] 吴慧韫.基于工作流的软件测试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昌:南昌大学,2005.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1 现阶段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

据最新出炉的《2013年中国计算机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前3季度,软件行业实现收入3784.99亿元,同比增长23.6%,占整个电子信息行业收入比例的10.95%。而据前程无忧招聘网统计,目前,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人,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已超过20万并向30万大军急速挺进。在中华英才网近期的2013十大热门职业中,软件测试工程师也位居三甲之列。

软件测试工作对软件项目的重要性,从今天诸如微软这样的软件巨擎的人员构架上就可见一斑。如今,在微软内部,软件测试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比例一般为1.5――2.5左右,即一个开发人员背后,至少有两位测试人员在工作,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而在国内其他软件企业中,研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往往在1:5至1:8之间,“招个软件测试人员比招博士还难”,不少企业发出类似的感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中国软件外包领域的大力发展。作为三大接包国之一的中国,市场规模一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与其他接包国相比,中国的企业优势在软件测试等技术方面。 65%的国外企业首选中国作为发包对象,其中外包测试项目占到很大的比重。与此同时,外包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人才需求的急速扩大。然而,国内相关人才培养的滞后却远不能满足过旺的需求――这是导致测试人才供不应求的根本原因。“软件测试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短短几年间就跻身IT产业发展的前列。”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谭浩强说,“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信息没能及时反馈到各大高校及相关部门。”据谭浩强介绍,目前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少数IT培训机构虽然及时开设专业课程,但碍于大众对测试的认知度偏低,也难以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除此以外,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专业性的要求也提高了人才进入的门槛。

2 软件测试人才目前的培养情况

目前,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前做软件开发转行的技术人员;二是计算机专业的高等学院毕业生;三是经过一定的培训,具有很强的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

软件测试行业主要岗位为软件开发测试、网络开发测试、测试管理等6个就业方向以及初、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Web测试员、文档测试员等23个岗位[2]。综合来说软件测试专业相关的岗位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以及软件工程相关的岗位。

国内高校软件测试教学总体属于起步阶段,开设软件测试专业的院校不多,一些院校仅开设了软件测试的课程。当前一些软件企业与行业的培训机构在积极开展测试人才的培训工作,但培训内容较单一且完全实用化,对软件开发能力要求不高。这种培训属于非专门化、专业性的培养和教育。因此软件测试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系统性

传统的软件测试课程由于发展时间不长,缺乏完整的系统性。软件测试不是一门独立的测试课程,它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软件基础知识,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才能更明确的知道软件测试的地位和意义。培养的学生应该兼具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以及相关的软件工程能力。

3.2 覆盖面

软件测试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包含很多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除此之外,还包含很多测试管理、高级测试工具等内容,传统的软件测试课程在课程覆盖面上要么太过浅显,只包含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要么太过宽泛,各种东西都涉及一点,却又缺乏重点和深度。课程内容在覆盖面上的偏颇,导致学生理论能力看似满足社会需求,而实际工作能力却与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的鸿沟,因此我们在课程能力覆盖面上必须结合学生实际。

3.3 实践性

测试在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一门经验学科,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锻炼能力,因此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必须加入大量实践环节,而传统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基于理论的简单验证,较少和企业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采用企业级测试工具应用于实际软件测试的更是少见。而为了让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在实践环节上必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企业仿真环境。

3.4 高职能力体系的要求

软件测试行业主要岗位为软件开发测试、网络开发测试、测试管理等多个就业方向以及初、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Web测试员、文档测试员等多个岗位。综合来说软件测试专业相关的岗位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以及软件工程相关的岗位。

仔细分析任何一个成熟的软件企业,为完成软件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第三类是能够熟练编程的程序员,即“软件蓝领”。类似地,软件测试行业的人才同样也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为高级软件测试人才的测试项目经理和测试部门经理,可称为“测试金领”;第二类是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可称为“测试白领”;第三类是承担基础测试工作的软件测试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可称为“测试蓝领”。一个成熟的软件产业从人力资源结构上应该呈金字塔形状,不仅需要处于顶端的、决定产业方向和边缘领域开拓的人,也需要从事产业日常具体工作的人员,因此,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测试蓝领”与“软件蓝领”都是软件企业中最能直接体现产品价值和创造利润的主力,也是需求数量最大的一类人才[3]。结合高职学生实际能力,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能力定位应该是培养合格的软件测试蓝领,并为其成长为测试白领和金领打下基础。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软件测试人才不能单纯只注重操作,必须为其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设置一定量的理论课时。

理论教育上,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定义:对软件测试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介绍,明确不同测试阶段、

不同测试方法、不同测试种类的一些概念,通过软件测试的充分性准则等方面简要介绍软件

测试基本思想,讨论软件测试中的若干问题。

(2)测试用例及其分析:主要包括测试用例的概念和意义,测试用例设计原则等。

(3)白盒测试方法:包括程序结构分析、复杂性分析、逻辑覆盖分析、路径分析等。

(4)黑盒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分析、决策表等内容

(5)自动化测试原理:自动化工具类型、功能、特点,以及测试步骤和自动测试用例设计基础,测试自动化的优点和局限。

(6) 测试工具如何进行软件系统、子系统的结构分析和程序模块的流程分析;测试工具如何对单元测试的结果进行自动评估分析;测试工具如何对单元测试的文档进行生成和利用等。

(7)测试文档的写作和管理。

除了理论知识之外,高职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动手,有较强的实践欲望。他们也希望能在毕业时能快速的融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因此,一定量的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践上除了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使用之外,也必须掌握一些主流测试工具的使用。目前主流的测试工具有很多,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能力,我们认为在自动化测试工具上,应包含这几个方面的测试工具:

(1)功能测试工具

在功能测试上,我们选取企业应用非常广泛的QTP软件Quicktest Professional,主要通过具体的软件测试过程来解释QTP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录制运行测试,如何强化QTP脚本,进行参数化设置、建立输出值、测试拆分等问题。

(2)性能测试工具

LoadRunner是目前企业在实际测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它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通过以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检测的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通过使用LoadRunner,企业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测试时间,优化性能和加速应用系统的周期。我们应通过实际的软件性能测试案例来了解LoadRunner 的作用,软件的组成、以及如何生成测试脚本和强化脚本。包括建立检查点、进行参数化设计、建立输出值,分割测试脚本等内容。

3 测试管理工具

TestDirector是业界第一个基于Web的测试管理系统,它可以在公司内部或外部进行全球范围内测试的管理。它通过在一个整体的应用系统中集成了测试管理的各个部分,包括需求管理,测试计划,测试执行以及错误跟踪等功能,TestDirector极大地加速了测试过程。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应用TestDirector进行测试计划、安排和执行计划、对缺陷进行管理,并以图形化和报表形式分析测试结果等。

软件测试在保证软件质量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高职教育在为企业输送合格测试人才上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合理构建高职类软件测试人才职业能力,抹平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间的鸿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只是一点浅显的探讨,希望在高职职业能力定位上有所建议。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国计算机市场预测报告.中国行业研究网 http:///.

[2] 兰景英.应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

[3] 杨鹏,贺平.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7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开发也已经有了五六十年的发展历史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软件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http://

一、软件开发中小型项目发展的现状

首先项目管理意识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存在有人无事情做以及有事情无人做的现象。项目开发中的技术经理一心专研技术,无暇顾及各种管理事务,同时,专门聘请的项目管理经理又由于不了解项目具体问题,不涉及系统的分析设计,出现了无事情可做的现象。其次是项目成本意识差,很多项目经理都是从技术骨干当中而来,对规格、进度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知之甚少,所以在对资源进行申请的时候很好考虑成本的因素。第三是项目计划制定不合理,在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不严谨、可操作性差、随意性大,并且也没有能够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第四是文档编写不规范,没有能够进行及时的更新,往往是文档写在功能模块实现完之后,并且是凭工程师的记忆来写。第五是不重视软件测试,在开发中没有规范的测试文档、没有详尽的测试用例。第六是团队意识差,各成员之间不够团结,甚至是存在矛盾,导致技术交流缺乏,出现很多模块之间的问题。

二、软件开发的特点

软件是由程序、文档和数据组成,是为实现软件产品而进行的活动,首先它具有临时性,对于软件开发的开始和结束都很明确,和一般的日常工作不相同。其次是独特性,每一个软件开发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其他项目不相同。第三是渐进明细性,软件开发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软件开发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并永久使用,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以及软件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软件开发肯定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wwW.133229.COm第四是知识与技术特性,在软件开发中,存在着大量的智力型活动,需要用到管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第五是要以客户为中心,软件开发最终是需要客户接受的,通过客户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因此软件开发不仅要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还要适应不同的用户以及不同观点的人的使用。

三、软件开发中小型项目的开发流程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甘特图大型软件研发管理项目管理

0引言

软件已经成为现今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家期望软件能处理更多的事项、更大的数据和复杂度更高的逻辑。因此,软件的体量越来越大,软件研发团队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软件是一种人类智慧产品,一个软件产品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多种依赖关系。因此,在大型软件研发过程中,对于人员、任务、时间的管理非常困难。

甘特图是近现代管理学上的有效工具之一,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尝试将甘特图技术用在大型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以求解决管理难题。

1大型软件研发项目中的管理难题

大型软件研发项目[1],其团队规模一般在30人以上,周期在一年以上,软件代码行规模在十万行以上。

与硬件产品不同,软件产品是人类逻辑的产物[2],有着抽象、不可见、无弹性、难检测的特点。一个软件产品中包含着成千上万个业务逻辑流程,各部分功能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对于一个大型软件项目来说,一般要再划分团队进行工作,每个团队负责研发产品的一部分(例如一个子系统)。在每个研发团队中,还会将软件功能进一步分解,拆分成更小的任务进行实现。对于每个功能,按照软件工程的通用做法[3](图1),一般会分解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单元测试等子任务。随后,将通过单元测试的功能逐渐集成到软件产品主干上,进一步开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任务。

每一单个功能的开发过程虽然大致相同,但是在同一时刻,不同的软件功能所处的任务却不相同。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软件功能之间有依赖关系,有些功能必须在其他功能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开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一个软件项目中的所有人员都保持一定的工作饱和度,不能因为上一个功能没有开发完成而出现人员等待的现象。

此外,研发软件产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一般都要进行多轮次开发,从初始原型到精化原型再到正式产品,需要反复工作才能实现原本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软件需求。即便是开发出正式产品,还要针对软件需求进行细致的测试,再通过开发修改软件bug,通过测试验证bug是否修改正确,如此往复循环n次才能达到软件释放的标准(图2)。

因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研发项目,影响项目顺利开展并走向成功的因素中,高深的技术难题仅占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难点是整个团队任务中的依赖性和协调性[4]。例如,不同任务的前后关系是否合理、任务估算与人员资源是否匹配、关键任务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优先保证完成、功能迭代的轮次安排是否适合、需求设计开发测试这些不同类型工作时间量的配比是否合理、出现任务变更后如何应对并合理调整,等等。

按照软件工程的指导,可以将软件研发任务拆分到比较小的颗粒度,一般可以细分到单人单周粒度。在一个计划周期为一年的大型软件研发项目中,仅工程类任务一般会有几百个,再加上诸如项目计划制定、项目例会等管理类任务,整个项目运作下来,任务项有上千个。这些任务之间有大量的依赖关系,更有对不同人力资源的占用。如果任务安排不当,很容易造成窝工、误工、返工甚至停工的现象。

2用甘特图管理大型软件研发项目

2.1什么是甘特图

甘特图(GanttChart)是由美国的甘特(GannttHL)发明的一种表现任务从属关系和时间排列顺序的图表,也被称作条状图或横道图[5](图3)。

甘特图通过条状图形来显示任务项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时间上的前后顺序,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编排和任务拆分,被看作是一项管理技术革命。通过对甘特图的条状图形加以改进,形成了跟踪甘特图,可以体现每项计划任务的进展情况(图4)。

在甘特图中,还可以体现各任务项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开始—开始”、“开始—结束”、“结束—开始”、“结束—结束”等关系,以便找到决定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路径(图5)。

甘特图的出现对现代管理技术的影响很大,之后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法和计划评审等技术和工具,其思想基础都来自于甘特图。

2.2甘特图在大型软件项目中的应用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研发找油找气软件的机构,其主要产品为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该软件有着超过千万行源代码的体量,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全中心有近200名研发人员在围绕这一产品工作,每次新版本升级,都会划分成多个数十人组成的研发项目组开展工作。

在多年的研发实践中,物探技术研究中心的项目团队通过不断尝试和摸索,总结了使用甘特图管理大型研发项目的经验,不断开发出成功的软件新版本。

2.2.1总结出甘特图框架

甘特图只是一种工具,在不同项目团队中的实际用法不同。为了统一各项目的管理模式,研究中心依照软件工程中的任务分解关系,根据找油找气软件的技术特点,参考IBMRUP的软件开发迭代模型,总结出适用于科研院所管理要求的甘特图框架(图6~图9)。

除以上几个高位节点的甘特图框架之外,还对项目跟踪监控、项目培训、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软件测试、bug修改等各类工作给出了甘特图框架。

2.2.2确定各类任务占比

一个软件研发项目中,有各种类别的工作,例如:工程类的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等工作;管理类的项目计划制定、项目例会、项目里程碑评审等工作;支持类的度量与分析、过程产品质量保证等工作。由于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人员和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对这些工作的占比进行合理安排,以免顾此失彼,最后造成项目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的后果。

为了得到各类任务的合理占比关系,研究中心设计了不同任务的数据分类(表1),对项目执行数据进行了严格的采集(表2),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归一化处理(表3)。进行异点排除、数据校正等处理之后,得到了整体的组织过程数据基线(表4),作为指导制定后续研发项目计划的依据(表5)。

2.2.3近细远粗逐渐分解

对于一个大型软件研发项目来说,项目计划任务的分解工作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必须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工作推进。

经过多年的实践,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总结了“近细远粗”和“632”原则。具体是:对甘特图任务的拆分遵循“近细远粗”的原则,近期任务的时间跨度要拆分得小一些,远期任务的时间可以跨度长一些;时间跨度遵循“632”原则,即项目中两个里程碑任务的时间跨度不超过6个月,一个月以后开始的任务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一个月以内开始的任务时间跨度不超过2周(图10)。

2.2.4周五填报、周一审批

如果仅做计划而不做跟踪,那计划就没有意义,起不到任何管理作用。在一个大型软件研发项目的甘特图中,任务项往往有几百个乃至上千个。这些任务项的完成情况形成合力,反映了整体研发的进度执行情况。

在物探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项目管理中,强调“周五填报、周一审批”的管理原则,即:每个甘特图任务的任务成员在每周五填报自己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工作量和完成内容(图11);任务负责人每周五填报该任务的完成百分比(图12);任务审批人每周一对填报过的任务进行确认和审批(图13)。

通过任务的填报和审批,能得到每个甘特图任务的完成数据,再结合甘特图任务的计划数据,使用挣值分析工具,很容易得到反映项目整体进度执行情况和成本投入情况的挣值图(图14)。

2.2.5刚性与弹性的统一

一个大型软件研发项目中任务众多,绝大部分甘特图条目是在制定项目计划时确定和下发的。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总会出现与做计划时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包括任务的增减、任务的进一步拆分、任务无法按时开始或者按时完成等多种情况。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甘特图任务进行调整。

有些任务项之间是有依赖关系的,例如关键任务,对其调整会对其他任务特别是后续任务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项目里程碑能否按期达成;有些任务项本身比较独立,对项目里程碑影响不大,早点开始晚点完成都可以容忍。

为了既能保持甘特图的实时指导作用,又要减少随意变更对项目造成的冲击,给出了甘特图调整原则:影响项目里程碑达成的任务只能通过正式的变更流程进行调整;其他情况可以随时进行任务调整;未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可以不作调整,继续填报直到任务结束(图15)。

该原则很好地体现了项目管理中刚性与弹性的统一,让甘特图的应用既严格又灵活,成为项目长得心应手的管理工具。

3结束语

团队中的任务依赖和协调问题是影响大型软件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不仅需要对各种任务进行合理地组织归类,还需要在任务估算、拆分下发、跟踪填报、变更调整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定,以便于科学管理,不漏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