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2:52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1篇

关键词:新东方;迈格森;全球公民;国际教育;英语学习

一、简述新东方迈格森Glocal培养模式

“Glocal”是一个新鲜的合成词,从构词法的角度考虑这是“Glocal”(全球)与“local”(本土)的结合,即“全球本土化”,放在教育中则意味着引进更多全球化理念方法。“Glocal”发展到每个不同国家就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改变,以适应当地学生的学情。而对以“Glocal”为培养模式的学习者来说则更多证明了其走向国际舞台能够具备为全球大众所认可的优异素养,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对话世界的能力与立足长远的眼界。

新东方迈格森的“Glocal”教育理念最主要体现在对学员深度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高阶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五大核心能力的培养。将GCE(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的理念植入于教学中并且作为中心理念及教学准则。在研习美国原装教材的同时,加上中教老师的引导指点、外籍教师Project课程的训练点拨,启发学员用英语读懂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感知世界、认可自我并学会尊重并包容外部世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迈格森全球公民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学中帮助众多学员提升英语能力以外,整体课程理念高度贴合全球公民教育的七大目标,例如:在外教Project课程中锻炼团队意识,尊重并理解个体差异以及异文化背景差异;在培养英语逻辑思考能力的同时识别并判断信仰与价值并作出决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花样课堂、文艺活动、实践课程中提升对语言文化多样性的敏感度;学会感恩与分享,努力成为有学识、有融入感的全球公民。

二、迈格森体系下的语言教学特征及英语素养提升

(1)蓝思分级,以科学方法研修英语

迈格森学员的入学测试及阅读课程中均采用世界先进的蓝思体系进行分级。蓝思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个人阅读能力指数(Lexile Reader Measure)和阅读材料难度指数(Lexile Text Measure);前者用来判断学员阅读能力,后者则是读物阅读难度的指标。蓝思指数现被180余国家用来衡量、监测学生的阅读能力。迈格森学员入学之初都会进行入门测试,用蓝思指数作为依据将学员分配在不同级别并且作为帮助学员提升能力的重要参考。迈格森的读物、绘本等均进行了蓝思分级且明确标出了蓝思指数。学员可根据自己的蓝思指数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读物,也可通过线上练习(Digital Module)掌握自己的蓝思指数(即阅读能力)增长情况。家长通过学员蓝思指数的变动可了解学员语言水平提升情况;教师通过Read-log读物名目及其蓝思指数、线上练习蓝思指数监测以给予学员必要、合适的帮助,为学员提供查漏补缺的最佳方案,因材施教,个性辅导。

(2)语言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我们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两种能力: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吕必松,2007)以往在英语学习中侧重听说能力培养属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言能力的外化。语言能力包含一个人掌握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能力,而语言能力也是学习者最重要的内在能力。从语言学习的角度上看,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言积累的关键环节以及内在语言能力输出的终极表现。

范开泰(1992)指出: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包括语言系统能力、得体表达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语言学习和者所掌握的实际语言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迈格森课程是以阅读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奠定坚实语言输出的基础上加入文化背景元素以及阅读技巧的深入剖析讲解。以11级别Junior 4课程Jamestown Course 2教材为例,学员在学习每一单元伊始先要吸收足量的文章背景知识(文章出处、作者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每一单元着重培养2种阅读技巧,每章开篇部分也会有相关问题背景的详细阐释。幼少课程除了阅读标配小绘本以外还加入了Traditional Tales以及Values and Beliefs部分知识的学习。此类阅读课程培养使我们在获取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获取了该目的语国家的人文背景元素以及文学作品创作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获取可分为临时语言能力和永久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本身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低层次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言语要素的传授而获得,这种语言能力是不全面且不巩固的,我们把这种语言能力称为“临时语言能力”。高层次的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操练而获得的,是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内化。这种内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得到巩固,从而称为全面、巩固的语言能力。我们把这种语言能力称为“永久语言能力”。迈格森的阅读课程重视在青少年语言学习黄金时期对于语言知识和内在文化的吸收和积累,并通过高阶写作练习及Project课程不断巩固学习者语言能力,使学员语言能力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等一系列过程内化为永久语言能力,通过实际操练自如运用,将英语内化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

(3)立足国情,主打“EFL+ELA”教学

无论是第一语言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都需要一个通过学习而习得的过程。中国学生作为非母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接触到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较少,在中文语言环境下将英语视作一门学科来学习,此种学习称为“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作为一名欲深入获得语言能力,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学习者则追求“ELA”(English as Language Arts)的学习理念。“ELA”普遍应用于英语为母语国家的语文课程,学习者往往在课外拥有大量与英语接触的机会,并通过课内外广泛阅读快速积累以提升各学科综合能力。“EFL”与“ELA”的区别不仅在于母语学习者与二语学习者所接触目的语时长的不同,主要的区别还隐含于阅读量多寡以及教学手法、目标等的差异。“EFL”环境下的语言学习者需学习词汇、语法以及进行听说训练。“ELA”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则更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写作将语言上升到艺术表达的层面。从我国多年来英语学习的背景上看,单纯“EFL”教学无法学习到纯正、地道的语言;过早强调“ELA”学习又会让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英语学习,甚至由于突然变换学习方式而产生言语偏误甚至文化休克。因此,迈格森遵从“Glocal”教学理念,将全球化放诸中国学情中并做出了适应本土化工作的调整―主打“EFL”+“ELA”体系。在此类模式的语言教学中,平衡语言学习架构,充分考虑中国语言教育下学习者的学情,使语言教学目标变得脚踏实地,可行性强。整体课堂教学操作也会有的放矢,环环紧扣,使语言学习者能够更顺畅、从容地走向与国际接轨的“ELA”语言学习之路。“EFL+ELA”模式以科学的态度审慎制定目标,立足本国学情放眼未来,既可以满足中国学校应试所需,又能够激发学员英语学习潜质,极力避免文化、语言交际失败。

(4)像母语学习者一样学习英语

作为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分清“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学习是行为,习得是过程,也是学习者语言能力获得的关键环节。习得的语言现象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者就可以自由运用这门语言并产生语言思维。只有形成了用这种进行语言思维和自由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才算习得了这种语言。多国语言研究达到了共识:阅读是二语学习者积累他国言语现象以及内在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学习者得以在阅读中培养二语思维,通过写作练习自由运用语言,从而达到语言积累的质变,获得深刻的语言能力。近年来,中国不少英语学习者过分偏重口语外化的训练,极大地忽略了内在积累的功用,使得语言学习空有其表,语言表达词不达意甚至产生跨文化交际偏误,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1980)用“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习得”来区分“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他指出: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并没意识到他们是在学语言,而只是意识到他们是在用特定语言进行交际;语言学习则是有意识地学语知识,并用学习到的规则谈论这些规则。在以英语为二语学习的中国,课堂普遍为Teacher-centered(教师为中心)的讲堂,学生在老师的讲授中有意识学习,接受此类学习的学习者输出语言往往生硬、刻板甚至用Chinglish交际;迈格森在着重读写的基础上引入西方主流的Student-centered(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中外教搭配教学。中教指导阅读,外教强化写作,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独立思考或团队协作将语言放在实际运用中训练。

通常二语学习者需要借助母语作为“中介语”帮助其建立概念与声音的联系。在中国社会环境下中文普遍作为二语学习的“中介语”,既有节省建立概念、形成思想的时间等优势,也有对二语习得造成干扰抗拒的负迁移作用。英语、中文分属不同的语系,“中文”作为中介语带来的正迁移极少,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迈格森不仅率先采用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还尽量为学员塑造全英文的无意识语言学习环境。从1级别学员(3-4岁)至11级别学员(12-13岁)乃至留学预备学员,课堂环境都高度贴近欧美全真课堂环境。幼儿阶段的Coloring Paper、Flash cards、Puzzle等学习办法;少儿阶段广泛应用朗读、复述、Q&A等方法;青少(及以上)学员通常采用PPT阐释主题、课堂Presentation、小组合作完成外教布置的Project课任务等体现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在笔者进行海外教学的伦敦Winchmore School,此类方法均有迹可循,并以同种方式应用于学生的课堂中。由此可见,迈格森在引进美国McGraw-Hill原版教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学员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教学方法的提炼超越。根据中国青少年语言学习现状,推陈出新,引导学员由有意识学习英语向无意识习得英语能力――――自如抒发观点,透过语音外壳达到内在思维能力的升华,使学员像母语学习者一样学习英语。

三、中英教育比较:全球公民五大核心能力培养

未来世界需要拥有卓越领导力、自信且具有深度思考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我们综合《全球教育第一倡议》及全球公民教育7大目标可总结出未来全球公民不可或缺的五大核心能力,也是迈格森培养学员能力的出发点,即:深度阅读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高阶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笔者将综合英国学生学习体验分析比较以下五大核心能力培养。

(1)深度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由浅入深地发展主要经历:点读阶段、口读阶段、默读阶段和扫读阶段。迈格森倡导的篇章阅读主要集中后两个阶段。默读阶段没有听觉矫正,也没有手指帮助,此时的阅读篇章难度往往很大。教师需带领学生在关键和不理解的地方停留的时间长些或反复回视,按照自己的步骤逐渐加深理解。默读不但可以培养基本的阅读素养,也是获取阅读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迈格森高级别的阅读中,重点段落、章节均被标注出来,并配以适当的阅读技巧解释,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接近原著的写作内心,与作者碰撞思想。

现阶段中高级别的阅读采用的是默读+扫读的方式,此方法在欧美国家中学生阅读中得到广泛重视。扫读使学习者在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及相关文化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知识库中形成文字、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元素的全面积累,使得阅读知识库得以建立和充实,为真正的阅读创造条件。迈格森所倡导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量上也充分体现了母语国家学生学习的特点。英国学生课后作业极少,寒暑假也并未布置硬性作业,但在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上却丝毫不放松。以Winchmore School为例,学生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一定量的阅读,新学期开学后将定期举行班级读书报告会,每位同学将自己阅读的书籍整理的读书笔记做成幻灯片与同学分享。英国学生读书往往更注重阅读的质量,避免不求甚解的浅表阅读。有时在课堂中可能会就《Macbeth》中的一句台词而争论,抒发己见;为了William Shakespeare诞辰会参观名人故居,探究其成长环境及创作心理,在阅读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读书品位以及读者心理。欧美国家往往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独特性的体现,教育界坚信文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将Literature课融入了Drama课程中。每年学校的Rock Challenge戏剧表演学生都会选择自己钟意的角色,并将自己阅读中体会到的情感融入表演中,以艺术的手法诠释文学。

英国人重视阅读的积累,习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文章。每天Winchmore School会有半小时class-meeting时间,教师会带领学生阅读文献,并作主题交流;地铁、火车上均提供免费报刊、书籍,鼓励人们在漫长的旅途中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剑桥、牛津等名校的入门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阅读量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由此可见以深度阅读为导向的学习,不论对于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还是阅读能力都具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功用。

从阅读习惯上来说,阅读是保持终生求知欲与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大量、深度的阅读能够给予我们多彩的人生体验,英国学校判定学生阅读情况从来都是以质取胜,注重分享和审美观的培养。国外优质教育长久以来借助阅读培养学生博爱包容的人生情怀,以及激发他们改变未来社会的热情和创造力。

(2)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国家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他们认为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特的思想。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往往可以从冗长的文章中快速提取可用信息、能够透过语言本身挖掘内在思想精神、深入思考分析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Pirozzi (2003)指出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首要途径,而思维则是批判性阅读的首要条件。迈格森诣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进步。其运用与英国学生相同的阅读手段,在课文后完成以自我思想为中心的Outline或Reader Response, 促使学生在完成阅读的基础上与作者对话、与读者交流思想,勤学好问,敢于表达观点并论证、修正观点。迈格森学员的思想往往比EFL培养下的学生更加超前、丰富,抒发观点直指问题中心,解决方式也充分贴近生活和实际,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教育主旨,学员通过认知-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思考问题往往更全面,为以后学术研究、写作以及对话世界巩固了根基。

(3)高阶写作能力

据British Council统计的数据表明,雅思考试中国学生在听说读写四项成绩中,写作水平处于世界较落后的水平,且提分难度巨大。此项表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忽视写作训练的弊病。迈格森高阶写作培养体现于外教Project课程中。外教根据当今热点问题让学员小组讨论或者头脑风暴,启发学员自己探究、思考、求证,最后将符合时代特征、主体思想鲜明、语言精准地道的想法撰写成文并作最终交流。Project-based learning在经历验证、修正过后将成为学员们闪烁自己智慧光芒的宝贵财富。

英方学校的Project手段从不拘泥于文学课,他们将高阶写作手段应用于各类型课程中,学生从写作中成长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创造力得到沉浸式的锤炼。例如,英国的生物课会要求学生在观察花卉生长周期后撰写报告、在营养科学课后分析生活中食物的营养结构并写出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报告、戏剧课后针对一个角色深入探究其心理活动并写出研究软文…迈格森的高阶写作输出教育的理念与时代接轨,为学生创造力、分析力、写作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逻辑思考能力

在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员逻辑思考能力是迈格森培养的重点内容。没有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没有思想的语言是空泛虚无的。中国驻瑞士站首席记者、前世界英语演讲冠军刘欣曾公开表示:“英语是你的语言,但世界更想聆听你的思想。”纵观多年来世界著名演讲赛、辩论赛,中国选手与来自世界各国的英语精英相比显得语音漂亮但思想空白。社会学习的总体目标已逐渐由强调语言流利优美到要求思想丰富超前。迈格森教学后的读书反馈、外教presentation等手段印证了其践行逻辑思考能力培养的“4B”培养模式(Brain-Board-Book-Buddy)。将思考能力置于培养目标的核心地位,借助教材的语言艺术、教师的指点以及团队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优秀的思考能力,成为具有出众思辨力的个体。学员将具备对不同思想文化辨识的敏锐眼光,在未来世界中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5)团队协作能力

在欧美国家衡量学生水平时,GPA和公益事业参与度、志愿者贡献均占很高的比重。不懂得感恩和分享的人,容易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甚至鄙夷。作为一家本土英语培训机构,除了英语能力的培养,迈格森也同样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以里外里校区为例,每年圣诞期间都会组织学员参与圣诞衣服捐赠活动,用收集的闲置服装捐助需要帮助的人士;在升班、毕业典礼上,学员会自发表达对老师教导、父母培养的感激之情,与同学分享礼物、蛋糕等;每年的海外冬夏令营使学员们的英语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将知识融入于真实的生活体验。Winchmore School的学生每年也会以不同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出游中国、冰岛、美国、法国、德国、芬兰等地,学生在旅途中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在自我贡献上,英国学生年末会自己烘焙点心进行义卖或者举办演唱会、舞蹈赛等方式筹集善款捐赠教堂,以帮助无家可归者。

在Project课堂教学中,迈格森鼓励学员做自己思想的主导者,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中国学生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和平、团结但缺乏个性与自我主张。迈格森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英语输出方面充满自信,表达思想不偏不倚。不少课程也精心规划为小组合作模式,此类方法在英国学生中也是屡见不鲜:每名学生需要依据主题和分工寻找资料,完成个人部分的阐释但又不能脱离集体的主题,这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极具挑战性。在呈现的presentation中,组员要解释自己完成部分的中心思想,说出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其他同学则以What went well和What should be improved两种方式作出中肯评价。在迈格森外教课中学员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评价出优缺点;在借鉴同学观点的基础上客观扶正自己的想法,外教也会给予学员文化层面上的支持。学员在小组讨论中找准切入点,在团队合作力培养中发掘分享的快乐,吸收集体思想的精华,最可贵的是,他们对国际上先进的探讨方式日益熟悉,懂得在团队中突出个体的贡献,使自己的思想和才华不因沟通的壁垒而黯淡。

结语:我国著名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曾指出:“不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全球公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好奇心及追求新知的热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永远保持对生命的热情和斗志。拥有生命本身的斗志和热情,孩子们就会勇往直前地迎接他生命中所承受的挫折和困难。”

纵观中西方主流教育培养模式,比较二者授课体验,欧美教育显得更加包容且尊重学生的天性,从授课方式上来说极大地保留了学生追求知识的新鲜体验,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并塑造自己的审美观。教学的目的不是塑造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主义者”,而是寻找并让学生尝试发掘自己身上的“宝藏”。学生们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用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学会用求贤若渴的心态探索世界;学会在团队合作中体会个人的中流砥柱和集体的众志成城;学会在英语学习中加入更多地感性智慧,用英语学习塑造全球公民品格修养,用艺术审美促进英语学习。育笋成劲竹,润花著硕果……迈格森与英美主流思想切合,在核心能力的培养上以人为本,真实合理。本着Future Landing的思想,探析国际公民培养重点,启发学员在今后的国内外竞争中毫不逊色,用英语抒发思想,用思想征服世界。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吕必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2篇

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一、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可见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创新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所在,是一个国家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小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黄金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训练,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维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维尚未定型,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开发的阶段,思维的方式尚未形成,学生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探索的欲望比较强烈,创造性思维的可塑性比较强。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小学1~3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习以外的内容比较有兴趣,而对于书本的内容相对而言兴趣比较低,从3年级以后,学生的思维开始转变,对一些比较新的事物以及有点复杂的东西更加感兴趣,对于语文的学习,比较倾向于有挑战的的学习方式,阅读方面,喜欢读课外的读物而不仅局限于课本。1~3年级这个阶段基本上是比较喜欢一些具体的实在的事物,而对于一些太过抽象的事物则不太感兴趣,4年级以后思维开始慢慢得到发展,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开始感兴趣。从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思维的发展情况来看,兴趣对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起着主要的作用,兴趣是他们主动积累知识的动力,在兴趣的作用下,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其学习动力不断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进度。

2.灵感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

根据笔者长期的观察,小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如果他的答案带有比较丰富的创造性,说明这个时候其思维状态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阶段,其灵感比较丰富。根据相关实验证明,小学生的灵感主要依赖于其思维的活跃性、记忆力的强度以及注意力的集中度。

三、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探究

小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希望,是我国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必须要注意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与总结,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般而言,数学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历史是要培养学生看待历史的正确态度,英语是要培养学生第二语言的能力,语文这门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语言思维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想象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利用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语文的情境,尽可能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体而言,老师在教授相关的语文课文的时候,应该要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的感受文中的情境,比如,在学习《海燕》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展示海燕在风雨中飞翔的姿势,引导学生去感受海燕的坚强与勇敢,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人生的道理。

2.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信心

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要求必须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的思维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它要求学生必须要能够从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创造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求新、求异,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尊重学生差异性思维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的思维。另外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想必每一个教育者都深有感受。自信心是学生进行创新的不竭动力,学生有自信心才会勇于说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而培养学生自信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老师必须要承认学生的思维的个性差异,因为学生只有在得到肯定之后才会更愿意说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但是又存在合理性的观点。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激励人们主动的对各种问题进行地钻研与思考,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是小学生。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对事情的专注度明显要弱于初高中生,因此能够使他们持续关注某个事物的重要力量就是兴趣,只有他们感兴趣,他们才会不断地去了解事物的奥秘。另外,就是必须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一个人只有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答案,才会积极去思考一写心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新的问题。

4.鼓励学生质疑

有很多人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偏理科性的学科才应该多质疑,像语文这种人文性的学科不用有太多的疑问。其实不然,学生在学习每一门学科的时候都应该有质疑的勇气。质疑是学生思维比较开阔的表现,也是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表现,所以老师应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的进行引导,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引导:第一是文章的题目上,第二是课文的语句上,第三是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等。

四、结语

创造性思维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老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承担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的了解小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淑兰.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初探[J].教学实践,2011,(22):42.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3篇

  英语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为期六天的初中英语学科骨干培训已经结束,经过国际大都市——上海顶级大师、上海师大的多位教授、博导、名师、名院长的熏陶、教育、影响下,在与金老师的每次交流中,我对教师师德、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听课技巧、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新的认识。具体有这样的几点体会:

  一、有心才有新

  有心是指上课要专心,教改要恒心,教研要细心,教学要耐心。有新是指在原有的认知水平、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有新的长进。

  在上海师大附属龙华中学,我用心听了一堂英语课。从头到尾,我都认真地做了笔记,该堂课重在落实课堂每个教学环节,感觉教师教得很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们的“平常课和公开课”。“平常课与公开课好像家常饭与酒店饭一样,尽管酒店饭色、香、味俱全,但一个人的营养决非取决于酒店饭,而是家常饭”。我想,做为一名教师,课上得好与不好,其实决不是靠那一两节或几节“公开课”,应该从随堂课中看,随堂课上得好,才是真正的好。今后,做课改研究,打造新模式的课堂,应着眼于家常课,而不是精心打造“公开课”。作为教学工作者,专心上好每堂课是教师的本分、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善心研究,细心品味每堂课,耐心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模式,不断地使自己在教学专业方面有新的长进与突破。

  二、有劲才有进

  劲是指干劲、韧劲、勤劲。进是指进步、进展。教学与做其他事情一样,教师要干劲十足,上课精神饱满,充满激情,用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导蔡龙权老师,在为我们讲授题为《英语教师的素养》的讲座时,那优美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诙谐的语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他讲到想提高自己学生的素质,首先教师本身要具备高修养、高素质,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平时教师除了要有十足的干劲外,还得有韧劲,干不累,不放弃,持之以恒,任劳任怨,才会激活教材,激发学生;课堂效果才可能有所进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此有激情、如此热爱教育事业、如此勤于学习、如此勇于钻研的一位老人,我将永远记得他。在听他讲座的过程中,如果不是穿插一些中文解释,很多时候对一些内容是一知半解。这时,我切实地感觉到自己英语水平的欠缺,倍感惭愧。

  三、有研才有言

  研是指研究,言是指发言、言语。教学离不开研究,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改作、听课、命题、写论文等等,没有研究就没话好讲。例如,平时写教学叙事、教学论文等感到无从下手,听了潭卫国教授的《英语写作及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后,感触颇深。写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原来是因为自己平时的积累不够,沉淀不深人。以后要细心观察、博览群书、多写随笔,为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规范的教学论文作好充分的准备。

  再如听课,自从踏上讲台开始,没有哪位教师没听过课吧!但有做过研究吗?若没有,在评课时你就没话好说,只能听人家说。因为说不出好在哪里?说不出不足在哪里?更说不出一、二、三来。仔细想想,我们听课的老师一般犯有一个通病是:听课时手忙脚乱,拼命把上课老师的板书记下,材料记下,学生的答案记下,但忽略了学生答题情况、答题生数量情况、老师追问情况、学生合作交流情况、独立思考情况、老师巡视流动情况等等。之所以会犯这些错误,是因为对“听课”没有精心探讨过,没有专心研究过,以致于评课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不痛不痒的“批评”几句或假模痛痒的“奉承”几句。

  四、知识也有保质期

  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导蔡龙权老师在讲座时讲:若你教了5年,你就堕落了5年;若你教了15年,你就堕落了15年。这句话引起了我们在座很多老师的共鸣。这也就说明“知识也有保质期。”平时,我们总是忙于备课、上课、改作,很少有机会参加进修、培训,在日常的生活中又没有督促自己坚持学习,所以我们的专业水平可能一直在倒退。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总之,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六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另外,在参加工作二十年后,自己又当了一回学生,感到当好学生真的挺不容易,无论听课还是听讲座,要认真地对待每个问题,详细地记录笔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大脑要不停地运转。将心比心,相信自己的学生也是要如此高密度地思考、被提问、练习、测试,学习压力真的很重,况且他们还是个孩子。我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获?如何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把问题解决在课堂,尽量少留机械作业,多点时间让他们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将是刻不容缓的。尊重学生的发展,研究学生的心理,他们需要什么给予他们什么,做一个真正有心的教师,这是真正热爱学生的一个实际行动。我相信,只有终身学习,才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才是为人师的根本。希望能够多参加各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添砖加瓦,为学生的人生发展锦上添花。

  英语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延安市委、市政府为了提高延安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在他们的高度重视下,在延安市教育局的认真组织和精心安排下,首批全市选拔的237位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歆语工程”延安教师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历时35天,老师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学习,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培训任务。现将本期培训的各方面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前后分中学和小学两部分进行。来自19个县区(校)的178名初高中英语教师(其中初中64人,高中114人)从 7月26日到8月7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接受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全员大课堂和分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学员们先后听取了陈琳、刘兆义、褚金丽、袁昌寰、钟淑梅等19位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共115场。授课涉及了任务型教学、英语语音知识、语音与演讲、论文写作,校本科研与案例、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学英语阅读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高中英语教学与高考、文化与教育等多个主题。

  8月8日到8月26日来自全市十三个县区(校)的59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北京大学圆明园校区接受了为期19天的全封闭式培训,即tip模式,主课程包括preparation manual, tip alpha,15 lesson plans, 50 ideas,100 ideas等。在本次培训过程中,延安市教育局与外研社培训部采取双向管理模式,具体措施是:延安市教育局派一位驻京长期管理人员,负责所有参训教师的学习、纪律和生活管理,外研社培训部则主抓教学管理。通过本期培训与实践,这种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期延安的“歆语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二、培训特色

  1、领导重视 7月26日上午八点三十分举行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延安市冯市长在学习、生活、纪律、学业成果等方面对学员作了要求,同事对本次培训给予了很大希望。学术界权威陈琳教授从教育政策到教育改革、从基础教育到教师培训、从外研社到韵语工程,在这些方面作了重要发言。市教育局郝局长、外研社的领导在开幕式也讲了话。开幕式后,延安市教育局杨处长、高科长和延安市教研中心张主任陪同冯市长亲自去教师宿舍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与外研社商议,为宿舍购置风扇和降署药品。在培训的过程中,延安市教育局领导也多次过问培训进展情况和教师的学习生活状况,他们为延安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

  2、安排精细 培训部在高温天气为教师购置了风扇、降暑药品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在培训过程的管理中,他们也很关心老师的衣食住行。外研社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非常关心和照顾,还有张子衡、居润芳、张迪等13位优秀志愿者的无私帮助,才使本次培训能够进展顺利。

  3、形式灵活 本次培训地点集中。中学培训集中在北京外语学院的东院和西院进行培训,小学部则集中在北京大学圆明园校区接受封闭式培训。在课程设置、主题选择、授课方式等方面均灵活多变,使广大教师受益匪浅。

  4、专家优秀 在北京学习的这段日子,我们有幸聆听到了著名教育家、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理事长、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全国首套新课标“一条龙”英语教材总主编陈琳教授的讲座,及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核心组成员刘兆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褚金莉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特聘培训专家任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大附中网校首席教师,著名高考研究专家范存智等教育专家的讲座,他们耐心的多角度的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一线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5、成效显著 本次培训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语言教学的新思维。所有课程都突出了教育理论与教学课例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师生互动相结合这三个特点。我们的237位学员除了修完所设置的课程外,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学业成果。培训结束时,对所有教师学业成果进行认真评比,并录制了92位优秀中小学英语老师演讲,这次培训中收集的演讲稿、体会、论文和学习总结共计711份。

  三、改进建议

  通过本次培训实践,虽然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完成了培训任务,但根据过程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几条改进建议,希望能引起延安市教育局和外研社培训部的高度重视,以便优化下期培训效果。

  1、建议实行小班授课 大班授课或讲座不利于语言教学的有效互动和交流,所以建议在以后的培训中实行小班授课的方式,建议以20人编班为宜。

  2、合理设计教学计划 在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同时,建议将培训课程按照“专业回炉”和“教学技能”两大块设计课程,在专家的选择方面最好考虑教师的实际所需。

  3、科学安排培训周期 短短十几天或二十天的培训,要真正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还是很困难的,培训时间分配到每个月,进行长期培训,这样就能把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

  4、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建议培训的时间避过每年的高温期(7月8月)和高寒期(1月2月),另外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适当将寒暑假还给平时忙碌的一线教师,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真正做到工作和生活两头兼顾。

  在这次培训中参训教师励学上进,聆听教诲,科学教学理念的学习将标志着我们延安市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又将上升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这次培训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及外研社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圆满的成功,感谢他们!我们也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教法,踏实工作,为推进延安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英语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8月5日至8月7日三天的时间,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我们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Xx一小齐聚一堂,共同享用暑期培训的精神大餐,本次培训和以往的每一次培训一样:收获多多,感想多多……

  8月5日,首先由县教研室李老师作了“如何搞好集体备课”的报告,并详尽的讲解了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网络大集体备课在我县是首次推行,对我们来说是新生事物,许多的教师和我一样从操作到运用都有着多多少少的困惑。此次报告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聆听中豁然开朗。李老师分别从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含义、与以往集备的联系与区别、大集体备课的意义、内容与范围、形式与要求、基本程序、树立的三种意识、几种误区等八个方面,结合生动的例子和她多年的经验对网络大集体备课作了通俗易懂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深入的领悟到了大集体备课的魅力所在:大集体备课是借助网络教研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我们县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我们县同一学科的教师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结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又通过个性备课、教学反思,来超越、优化原有的备课,以此,不断推进我们小学英语的进步发展。

  8月6日,由Xx一小的朱老师为我们作了“抓好集备务实教研,立足实际养好习惯”的经验介绍,他首先分析了当前集体备课的状况及弊端所在,又分析了我县集体备课的作用,以及怎样开展大集体备课和大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等几个方面风趣幽默地结合他们学校自己的备课经验,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手把手的传授了他们集体备课的宝贵经验。为暑期的培训送上了一份清凉,一份收获。

  8月7日,Xx三小的龙老师为我们讲解并现场演示了“PPT的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许多教师想用却苦于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于简单。龙老师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流程,文字动画的添加效果,图片的进入、强调、退出及动作设置,如何在幻灯片中添加声音、动画等几个方面详尽地为我们做了解说并现场操作演示。从龙老师的娓娓解说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善于从日常的一点一滴中积蓄能量的有心人,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后,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图片的剪切、录音软件的安装及使用”平时,我们没有条件给学生训练听力,单元检测都是老师读听力材料,听力训练的效果不是很好,听了李老师的讲解,我才想到平时我们完全可以依托录音软件,自己制作录音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非智力因素 培养方法

《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教学素质的目标概括为五方面:(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目标;(二)思想教育目标;(三)审美教育目标;(四)智力发展目标;(五)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目标。

智力因素指人的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指人的动机、兴趣、气质、性格、意志、品格等。一些学校仍然重视应试教育,漠视素质教育,不少语文老师只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情感、动机、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通过外因才起作用,才发生变化的。一个智力水平高的人,如果他没有强烈的动机、顽强的意志、勤奋的精神、坚韧的毅力,他的智力水平便很难得到发展,更谈不上会取得成就。一个智力一般的人,若他有远大的理想,勤奋、勇于克服困难,将勤补拙,他的才智将在勤奋中得到发展,必能取得成功。法国化学家、细菌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坚持精神。”因此,非智力因素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际上,我们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语文大纲中的其他几项素质教育目标也相应会得到落实,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亦可得到促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

施教之功,先在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心理的标志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成绩优秀学生的主要特点。教师要建立教学“情绪场”,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轻松、和谐、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以特有的亲和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爱心去贴近学生。教师还可利用手势等形体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录音机、幻灯、教学平台等多媒体设备,创设教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愉快好奇的心境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苦学、死学变为乐学、好学、会学。

二、明确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有紧密的关系。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课前的准备、上课时的坐姿、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举手发言、及时做好笔记,作业的规范、书写工整等。我每接手一个班,开学初首先向学生明确语文课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知道从上课到做作业都必须按照老师的严格要求做好。2011年我担任六(2)班的语文老师,由于五年级升六年级时全级进行了重新分班,开学几天我就发现很多学生课前准备没做好,听课时精神分散,对老师的提问不肯动脑,有些同学甚至不时与邻位交头接耳,作业字体马虎潦草,总的感觉这个班像一盘散沙。于是我把上语文课的要求写在黑板上,让每个同学都用一张纸抄下来并贴到课桌上。开学头一个月,我宁可把讲课速度放慢也从严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当然效率高了很多。

三、坚持文道结合,适时渗透熏陶。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意志薄弱,怕苦怕累,心理承受能力差,整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等现象。这样怎能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怎能培养他们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本里面包含的教育因素很丰富,有励志篇、勤学篇、爱国篇等。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紧扣教材,自然发挥,实施渗透,如涓涓细流,徐徐浸润,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必然得到熏陶。渗透的方法很多。(1)读中渗透。如《长征》一课,当学生理解了全诗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豪迈的诗句中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红军战士蔑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2)在写中感悟。如教《我的战友》一课,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写读后感。很多同学联系实际谈了自己的感想,找出自己与思想上、行动上的差距,纷纷表示要向学习,学习他的坚韧毅力、顽强意志、遵守革命纪律的高度自觉性。(3)在说中加深认识。如学完《詹天佑》一课,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时清政府提出要修京张铁路,为什么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甚至嘲笑?”学生一下子找到了答案:“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旧中国贫穷落后。”我又问:“为让国家富强,不再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欺侮,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应该怎样做?”这样一问,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懂得强国富民、振兴中华是每个中国青少年应尽的义务,应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努力学习。

四、在竞争中培养坚强的品格、克服困难的毅力,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

小学生好胜心较强,利用这一特点在学生中展开竞争,开展争当“学习小能手”活动,设立进步奖,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能尝到拼搏成功的喜悦。再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学生劲头会更足。为让学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中老师可有意出一些难度深的题目考验,让学生也尝尝失败的味道,然后引导学生面对挫折不要灰心,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勇于在挫折中坚强站起来继续往前走。这样,学生的意识在竞争中得到了培养,坚强的品格、克服困难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竞争中得以形成,学习方法、能力在竞争中得到提升,语文素质也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五、通过课外阅读,正确引导、激发、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世界名人(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如,爱迪生,牛顿,比尔・盖茨与微软,阿里巴巴与马云等等,与学生探讨这些成功人士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明白人生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与奋斗,有付出才有收获。贪玩、厌学,会使你的人生暗淡无光、平庸无为。同时积极与学生探讨人生,引导、激发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人为什么而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吗?通过对上述人生观的探讨,进一步成功激励、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明白人生需要不断学习与思考,努力与拼搏,只有这样你才能创造人生最辉煌的价值。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基础,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期刊论文].心理科学,2006,(01).

[2]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期刊论文].心理科学,2005,(06).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5篇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 课堂教学

近年来,学界积极开展了对英语教育核心价值的思辨。2014年4月30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简称,具体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六个方面。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各自的特征和侧重,在这一目标下,如何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英语教学论体系,以指导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便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英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英语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的相关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等。由此可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为特征的新课程对英语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何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素养

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这一能力是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课程所应具备的第一种能力,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维度。听、说、读、写是四种经典的语言技能。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习者面对各种图表、数据等形式的资料越来越多,如何通过“看”获得第一手和最新的信息成为英语语言技能的又一独立元素。听、说、读、看、写不仅是语言技能,还是理解并获得语言意义的基本方式。语言能力要求学习者整合这些语言技能并经由语境与语篇等传递意义,进行人际交流。

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教授新知识。要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首先就要合理利用教材,深挖教材中涉及核心素养的内容,针对教材中具体的语言知识,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对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一节课上,新的知识如果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对于整个学习过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呈现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样的教学媒体,把新知与学生感兴趣的音频、视频等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成功的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另外,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处理与小组成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状态下可达到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独特效果,在固定的小组中,学习者可以自由地交谈,探索性地交流彼此的想法,无须就意见分歧而辩解,无需对不认同的观点假装认同,学习者可用“或许”这样的词语表达不确定的看法或尝试提出新的思路。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的特点,采用自然、真实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情境体验,以便让学生在场景中运用语言知识,从而获得更高的语言技能。

二、课堂教学问题逻辑化,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尤为重要的一种,也是最贴近学生核心素养个体个性发展的一个维度。思维品质的提出与深化课程改革,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相关。思维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以辨析、分类、概括、推断、分析等方式呈现并体现其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点。思维品质的提出打破了学科教学知识单向度的取向,这一概念首次在核心素养体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列出,表明这一品质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不是只有单一的智能,而是有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H交往智能、自然智能和个人内在智能八种。各种智能具有等同的重要性,却又不是独立的。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等,还要关注学生的心情、情感及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而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问题引领。所谓的问题引领主要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评价问题的方式进行。由于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学科,学生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特点不是很了解,导致对英语的学习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不利于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不应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步一步让学生回答,当学生无法回答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学生跟着教师的启示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思维品质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

三、课堂教学活动情景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强调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对文化意识进行渗入式培养。通过知识获取、内涵比较、异同分析、精华吸纳等手段,学习者应在自尊、自信、自强的价值观引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理解运用外来异域文化,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沟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情境浸润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英语知识,并拓宽他们的语言空间,让他们更热爱学习英语。在课堂教学中,频繁的重复练习是英语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克星。学生在感触新知时积累的兴趣极易被枯燥的、机械的语言操练压抑。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新知进行交际活动,那么,不但不会降低学生原有的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兴趣持续稳定。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另外,在课堂上创造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英语与汉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教师英语教学水平多高,学生依然学习的是中国式的英语,对学生核心英语素养的培养不利。针对此种情况,为了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充分了解英语文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家乡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学生在了解外国友人家乡的风俗文化的同时,会对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有所了解,而这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与外国友人交流结束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主要就是学生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文化,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不断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上的更大进步。

四、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

学习能力指学习者应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运用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品质。学习能力与学生核心素养紧密相关。作为21世纪的学习者,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拘泥于以书本、教室、传授为核心主体的教育情境,社会的深度变革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能力对英语学习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这种学习能力体现在对这一学科能保持学习兴趣、有明确学习目标、能有效获取学习资源并选择适当策略通过监控、反思、调整、评价等方式进行合理的学习。

表现性评价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评价文化。“表现性评价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学习目标掌握情况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主要的方式包括九种:观察、角色扮演、事件任务、访谈、小论文、日志、方案策划、学习记录和成长档案袋。表现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有助于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及激发其学习情趣,应该与传统的标准纸笔测验一样,成为学校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主要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设计是很重要的环节。经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要知道效果如何,作业是重要途径。应当看到它还是联系课内与课外的纽带,承担着复习和预习的重任。多重的作用要求作业设计多元化,例如作业设计的形式除了老师给学生设计,还可以是课代表给其他学生设计,小组长为组员设计,同桌相互设计等。作业内容可以是各种书面练习,也可以是一次交际活动,一件教具的制作,一项朗读或背诵的任务,甚至是一些资料的收集。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体现。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任务已逐渐围绕“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6(15):42.

[2]陈艳君,刘德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03):50-57.

[3]黄丽燕.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索[J].英语学习,2016(01):32.

[4]钱峰,刘萍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元目标英语”探究[J].江苏教育,2016(13):7-10.

[5]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山西教育(教学),2015(07):58-59.

[6]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6-7.

[7]姚惠娟.核心素养:指向“语用与情感”的作业设计[J].新课程(综合版),2016(03):32-33.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思想 思想革新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1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

1.1.1正确运用中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每位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语言的习得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1.1.2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1.2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1.3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1.4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从而缩短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需要反复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教学要突破仅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1.5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6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和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2.1小学语文教学观变革的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2.2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2.3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趋势。传统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把知识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然而,现代课程理论目标认为,目标体系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与态度渗透在知识与能力之中。

传统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政治倾向性,现代语文课程更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内容。

2.4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趋势。倡导个性化教学,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7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诸多问题;身心发展;文化意识;交流

中国分类号:G623.31

1.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剧,英语的学习已经在我国的教育中普及。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根本,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自从2001年秋季学期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正式启动课程教育新模式以来,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学校本身不断的努力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得到了比较大的、深入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成果来看,在这十几年的英语教育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下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关于针对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出一种较好的改进措施。

2.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概述

虽然新课改已经完成十几年了,但就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来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仍然普遍沿用着过去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小学这些弊病表现的尤为突出。许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仍旧沿用老三样的教学模式,即课本、教鞭、黑板。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课堂里面,永远回荡的是老师的声音,学生则很少有机会发言,或许他们也乐于不发言。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死板,老师也好像在完任务、交差似的将本节课的书本只是全部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如果在一段时间授课教师没能准确的抓住他们的兴趣或者整个课堂缺乏互动的情况下,学生就很快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整堂课乃至整学期的课都表现出心不在焉的状态。像这种老师满堂灌,学生无心学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老师教的身心疲惫;另一方面,由于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特点,因此,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我国小学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小学英语在我国虽然已经开设多年,但就相关研究资料分析显示,我国西部农村教育条件较差,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况非常严重的前提下,要让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一个较为均衡的发展是十分困难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致使我国东西部教师的工资福利收入严重失衡,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向着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流动。更多的大学师范毕业生将眼光投入到沿海发达城市,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处在一个不均衡发展的状态。例如: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的教师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整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都相当匮乏,在教育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教材选用不得当的现象严重阻碍着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这些矛盾,在我国西部农村则显得特别突出。

4.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几点建议

4.1注重儿童身心发展

我国小学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要做到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感做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学校要以“重视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交际的态度”学校要积极倡导同学们之间将所学到的新单词、新句子互相交流,做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学校教师要积极寻找一些和课堂相关的十分有趣的活动,让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以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大家快乐轻松的完成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作为学生的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在课堂上出现焦虑感、或者表现内向的情况,要积极与孩子的家长以及所有任课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找到学生发生心理变化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家长、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4.2重新探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内涵

在学生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外国文化习俗,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兴趣的东西,让这些外国习俗与中国的本土习俗相对比的学习方法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这样子,一方面增长了孩子们对于国外历史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与本国历史文化习俗的对比学习,也加深了孩子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认识与学习,做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国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对于孩子们文化意识的培养要从过去的一味讲授书本中的知识圈中跳出来,自己有这样才会使得整个英语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让孩子们重新理解本国的文化风俗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思维去思考我国的历史发展,在接受他国的文化的同时,将文化理解的焦点放在在本国文化的教育模式可能会对培养学生本国文化意识方面更有效果。在英语课上加深儿童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华文化的的发现和认识。在尊重异国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儿童的民族自豪。在拓宽了儿童的国际视野的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整合的英语教育目标。

4.3加强与外籍教师的合作和交流

目前我国小于英语教育的重点,还应该加强对小学教师在合作教学的协调配合上的培养,逐渐完善班主任设计教学计划和明确各自任务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班主任教师和外籍教师以及英语教师之间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特长和团队作用。对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这种合作式的与外籍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学对我国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国外成功的引进外教以及和外交之间的交流合作的经验,对我们在外教的质量把握及外教作用的发挥方面值得借鉴。

5.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小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点问题。我们应当从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小学英语教师资源及自身素质和小学英语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与探索,从而为我国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6.参考文献

[1]许秀锋.英语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教).2014(04)

[2]林婵.小学英语教育转岗培训教学初探[J].南平师专学报.2006(01)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第8篇

关键词:语言素质、培养、感情朗读、创设情景、词句训练

在社会生活中,人无论进行思维、交际、学习都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可谓是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感情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对语言的兴趣,来源于对语文内在美感的追求,以及对语文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的深刻理解。要使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言素质的培养。如教学第五册《瀑布》,为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教师有声有色地表情朗读,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使文章变成生动的画面。在阅读这首诗之前,我先播放录音,让学生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从录音机里传来的“哗……哗……”、“轰……轰……”的巨响,这时我告诉学生这就是瀑布的声音,正是课文里写的“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我让学生认真细听,反复欣赏。这时瀑布的响声显得更加震耳欲聋,学生好象身临其境,感受到瀑布的气势多么雄伟壮观啊!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体验作者的感情。

为了让学生看到祖国河山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抓住本文写瀑布样子的三个重点句“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通过幻灯展示这三种不同的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既看到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又看到随风飘洒时轻柔的美。这时,每个学生都惊喜不已,情不自禁地赞叹,“祖国多美啊!”我采用激情的导语激发学生,指导学生读出语势的传情特征,由静到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创设情景,用形象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为了加强美育的效果,我抓住“寓美于教”,“寓教于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感受文中统一和谐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语文,理解课文的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我在教学第十册《鸟的天堂》时,运用富有动感的录音来创设情景,以形象感染学生。录音画面出现无数鸟儿站满枝头,有的跳跃,有的翻飞,有的欢叫,有的栖息,多么富有生气的群鸟嬉戏图啊!这时,学生的脸都洋溢着无比激动之情……

在创设情景感染学生的基础上,还对重点词句进行剖析品位,让学生领悟课文的深刻含义。在教学重点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在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时,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会说些什么?从而使美育贯穿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我抓住重点词句教学“翠绿的颜色”,引出了生命的颜色,“颤动”形象说明了生命力,通过对词句的品位,形象敏锐的语感,既领会了语文内容,又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注意词句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