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1:33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素养综合能力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历史,归根结底就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现象的总结和归纳。而历史知识既是总结过去所发生的种种现象的记录,又是把握现在和创造未来的向导或参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不可能很好地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也就不能和谐地融入现代社会。可以说,历史知识和历史观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要成为一名在学习、工作、家庭中都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社会一分子,不可以没有历史素养。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领导革命队伍封建制度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再到与国际接轨实施市场经济的今天,每一个重要举措都十分重视借鉴国内外历史的经验;许多优秀人物在指导立身做人方面,也常常学习运用古人的成功经验。可以说,中国历史是丰富的宝库,前人的经历、经验是宝贵的教科书。

一、让学生走进历史、对历史产生兴趣

多年来,高中历史课普遍不受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因为历史离我们现实生活过于久远而枯燥无味,传统教育模式的历史课本所讲的历史知识总与我们很远,总像板着面孔的老先生,是高高在上的、古板的坚固堡垒,让人望而生畏;其二是,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结果,学生把学习历史当做应付考试的任务,把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扼杀在单边不对称的教学环境中;其三是教学体系与政治意识形态扭曲了部分历史真相,加上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历史现象不能切合实际地与现代社会现象加以对照分析。没有深入分析的现象就没有继续研究的兴趣,也就没有学习历史的热情。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今天,教育思想已经充分得到开放,各级政府以及学生和家长都对历史知识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有了正确认识,新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纠正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为适应历史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就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只可远观,不可触摸,无法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表面学习现象,缩短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之间的距离感,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现象与现代社会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严肃”、“干瘪”的历史为具有亲和力、触手可及、有益有趣、有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历史本身,使学生由触摸历史、找寻历史到对历史产生兴趣,探究历史、学习历史,再到感悟历史、体会生存,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把握自我成长方向。

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触摸历史,再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让知识获得过程与生命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有形有色地连接起来。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通过触摸,让历史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触摸,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生存的价值,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形成不同客体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二、将历史教学内容纳入素质教育、学生行为规范体系

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很少甚至没有哪个学校引入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内容。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各时期都有优秀人物、优秀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古为今用”是有相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吸收历史知识对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品德、素质及人生观的教育地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将影响一个人,影响一个社会,影响一个民族,和谐与不和谐就在这其中微妙地变化。

素质教育是初等教育阶段打造人一生成长轨迹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历史的经典事件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教人以古知今、以古鉴今,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至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与判断力。其次,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心理状态。高学历史课中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道德形象、价值观,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并用历史某个人物去对照自己、影响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再次,历史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情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探索、进取的民族责任心,以及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主义。在长达几千年的悠久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为树立社会正气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可见,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对教育青少年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家庭稳定与和谐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时展的前沿,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优化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行为规范有机地融为一体,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2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中学历史 生活化 教学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火热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社会的课程资源,使课程与学生生活、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历史虽已过去,但它是活生生的事实。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强调:“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在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从而感受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中学历史推行生活化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教学观念的生活化

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理念的生活化。教师要重新认识学生成才观、学生学习历史成就观。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历史人才、专家和工作者,而是通过历史学习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观念上要建立起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教学价值观。“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加深对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教师有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就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

教学观念的生活化还应认识到教学主体的生活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程的主体,所以历史课教学必须改变传统 “我教你学”、“我讲你听” 老师包办“垄断”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表现个性的机会,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知识、建构生活知识、提炼生活经验,不断积淀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的经验,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则从学生学习活动的支配者、指挥者转变成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教学主体的生活化还包括师生的平等关系、互动交流。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教学氛围,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点拔学生的思路,助燃学生的热情。并从学生自身的可接受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为标准,不“惟师是从”。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使学生进入积极、活跃、放松的状态,享受学习的快乐。

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历史教学内容,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思想、艺术,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给。历史教学内容的繁杂是由历史发展本身决定的,这是历史固有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剪裁、取舍,大胆地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对教学内容处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方设法拉近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以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接受,利于学生开扩视野、加深印象、拓展思维。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知识是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加工,把生活经验历史化,把历史问题生活化。如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将历史内容与现实家庭生活相比较,认识我们今天的家庭生活情境与历史传统的渊源,并从中发现其中的传承和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再如讲“东西方文化交流”时,可联系当前所谓的“日潮韩流”现象。讲到鸦片战争的起因时,可联系当今世界的危害。这样使原来索然无趣的历史有了“生活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充分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社会课程资源,把历史学习过程与认识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拉近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如讲“海峡两岸的来往”,可利用地方优势,组织学生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让学生了解闽台两地的“五缘”渊源,进行引导学生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对台政策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政策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讲"洋务运动"时,可联系当今社会的改革潮流与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有何区别等。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感悟去解析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评判能力。

历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

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强调教学模式应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要改变传统讲、听、读、记、练的单一教学模式。提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勇于质疑,积极参与教学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达到无疑而生疑,生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的作用。如采用鼓励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教学模式、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等。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对知识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模式还应认识到历史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45分钟,应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现实生活,创设广阔的学习生活情景。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文物、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以这些形式使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当我们谈及古钱币时,可不按教材上的内容逐一介绍,而是带学生仔细观察当代的钱币特点,让同学们课后做一个“小古董家”,收集不同类型的古币,再利用课余时间师生共同比较研究,帮助学生初步弄清各朝代钱币的异同点,从而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再如讲“日本侵华历史”,可告诉同学们:“日本侵华的史实,在我们家乡既可以找到人证,又可以找到物证。”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去了解这些史实。并在此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调查、采访的过程与感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

评价方式的生活化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导向、诊断、促进和激励的功能,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课程改革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生活化的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化的学习评价,这种评价与应试教育中的学习评价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评价,具有“人文关怀”的特点。

首先是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生活化。学生的学习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不能将历史课程的认识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与内容,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他们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反思,使评价内容综合化。应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惟一的评价方式,避免过于注重卷面分数的高低。应选择不同的学习评价方式,如辩论、小制作、小画报、小论文撰写等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还可以用行为观察、行为记录、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评价方式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力,让学生自评或互评,参与教学评价,改变由老师“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

其次是注重评价的个性化。生活化评价应承认不同的学生由于智力上的差异,对学习内容的认知上存在着差异,不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可通过采取分层次考查的方式,或者采取让学生自选考题、考核方式进行评价,以避免出现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还吃不饱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人格尊严,注意不要用筛选、甄别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即使在学生的学习差异面前,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学会赏识、悦纳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怀,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鼓舞,建立自信,进而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与价值。

第三是注重评价过程。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化的学习评价不应采用静态的方法,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即看个体的纵向发展而不是横向比较依次排队。关注学生的努力过程、探究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使每个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尝试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中学历史教学要在立足于新课改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实现生活化教学,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3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以学生为本 参与意识 社会责任感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老师上课往往是满堂灌,从头讲到尾,上课很少提问,课堂气氛沉闷。而学生上课则是不认真听讲,经常走神,昏昏欲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其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这种传统的“填鸭式”历史教学模式必须要打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转变观念,放开手让学生去大胆地实践,最后给予画龙点睛式的指导和总结。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内容。

历史总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历史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历史可以反射出很多现象,至今也很受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历史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经历相结合,让他们体验到历史就在身边,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历史的影子。比如在讲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节《“蒸汽”的力量》和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时,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后,我引导学生联系现在人们外出所选择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等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我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其实并不遥远,而是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从而在思想上引起他们的共鸣,产生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愿望和想法。

二、重视将教材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讲解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古代史上的台湾与祖国的关系和二战中通过的《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及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国际法等内容,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提出以下面一系列的问题:“你如何看待日本制造的事件?美国为什么要向台湾出售武器?等人为什么要搞“”,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对付分子的分裂活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局面对祖国大陆和台湾各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两岸统一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同学们表现非常踊跃,答案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在此时我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他们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种时事热点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拥有了一个热血青年应该具备的各种条件,他们非常愿意和渴望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情况,但由于受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影响,他们的信息和资料相对闭塞和匮乏,无法及时了解当前的时事热点。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正在发生的或者近期发生的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如9·11事件及国际社会的反恐问题、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欧债危机、中菲黄岩岛事件、索马里海域海盗势力猖獗、伊朗核危机、朝鲜导弹发射失败、利比亚内战、埃及总统大选、日本非法购买问题等,将这些近期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相对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富有时代气息,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历史、关注国家和关注世界发展趋势的热情。

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我国现在推行的一系列惠民的方针政策,如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政策以及当地的特色产业、人口老龄化、乡镇企业、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方式、农民收入状况及环境污染等等一些问题为主题,充分利用我校每月月底放一次假的机会,给每一位学生留一份特殊的历史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家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我把学生们以家庭居住地为单位,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根据小组预先拟定的调查提纲,各个小组同学分工合作,以观察、访谈、图片资料搜集等形式,在社区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们搜集了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谚语、图片资料、实物用品等,为调查报告准备了翔实、生动和具有说服力的内容。回来以后,同学们先在自己小组内汇报个人在调查中所了解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组内讨论和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划分内容板块,起草调查报告初稿,然后由小组共同讨论报告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写出完整翔实的调查报告。在全班汇报会上,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在历史课堂上讲解本小组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收获和体会,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全班同学中,就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报告的内容及调查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想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最后,我对调查活动的开展与讨论进行必要的引导,并对各小组的调查报告进行点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在调查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体验合作互助的快乐,增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逐渐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锻炼自己独立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内容。

各种历史材料和历史故事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特别是那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枯燥、沉闷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生动,改变学生过去认为历史毫无实际用处的错误看法。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4篇

关键词: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史;内容

2009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地理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其文本性质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本文具体呈现学习指导要领中日本史部分的内容,其各科要领的文本呈现形式比较简洁,分别按“目标”“内容”和“内容处理建议”三部分进行编排。

日本史A

一、目标

基于各种地理条件和世界历史相关的史料关联我国的近现代历史,着眼考查现代的诸课题,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我们的时代与历史

以现代社会及其形成历史诸课题的观点,考虑通过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和现在的关系这个活动,提高对历史的关心度,唤醒学习历史的意识。

2.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使学生重视日本建国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之间的相互联系。

(1)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推移

(2)以修改条约和日清、日俄战争前后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从政党的作用和社会的基础上着眼,让学生考查国际环境和政党政治的推移。

(3)近代的追究

3.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重视考查现代各项课题与近现代历史的关系。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占领政策与各项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与独立,着眼于国际交流与国际贡献的扩大,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之后政治经济关系的进展。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处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从现代的探究

以现代社会及其诸课题历史上形成的观点来看,设定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身边的社会现象及其关联的适当主题,活用探究资料,设法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掌握解决的办法与历史的看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与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展开我国的近现代历史时,要注意与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的关联,让学生以世界中的日本为角度来考查。

2.关于指导内容的精选

以目标一考虑精选基本事项和事态构成指导内容。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让学生在进一步活用年表、地图其他资料的同时,注重调查与参观各地域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资料馆。

4.国民生活与文化的学习

在相互关联国民生活和文化的动向与地域社会的情况的同时,处理衣食住行和风俗信仰等生活文化。

5.近现代的学习

指导本科目时,要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事实的同时,培养学生多面性、多角度公平的考查判断能力。

6.关于考查历史的表现,重视学习、导入与总结

(1)内容1是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另外,具有划分近代和现代的意思,考查近现代史对各种有效材料的处理。

(2)内容2和内容3方面,考查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提高。

日本史B

一、目标

让学生综合考察基于地理条件与世界历史的关联中日本历史的发展,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原始社会·古代的日本与东亚

在原始社会的特色以及古代国家、社会、文化的特色上,考查国际环境及其关联。

(1)历史与资料

着眼于遗迹和遗物、文件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的特性,根据被叙述的资料进行历史考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理解历史及增强对历史兴趣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性。

(2)日本文化的黎明与古代国家的形成

经过旧石器文化、绳文文化及弥生文化时代,日本国家形成律令体制确立,与隋唐等东亚世界的关系,从古坟文化和天平文化着眼,在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中考查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古代国家的演进与社会的变化

着眼于东亚世界关系的变化,庄园·公国的活动与武士的崛起等各个地区的动向,考查古代国家的发展、文化的特色以及中世纪社会萌芽产生的背景。

2.中世纪的日本和东亚

在中世纪的国家、社会与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解释

活用历史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料,通过考查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中各现象的意义。

(2)中世纪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武士的土地支配与公武关系与佛教的动向,考查中世纪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社会的结构、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中世纪社会的发展

着眼于日本各地区的动向、日明贸易等东亚世界的关系;工业经济的发展,平民的崛起和“下克上”的战国时代,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平民文化的萌芽,考查中世纪社会的多样性发展、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说明

在各自的根据和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历史现象、复数的历史解释,考虑说明的道理。

(2)近代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与欧洲世界的接触以及与亚洲各国的关系、织兴政权和幕府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基础、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儒学的作用及其文化的特色,考查近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特色与社会结构。

(3)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幕府体制的变化

着眼于幕府体制下的农业等各种产业、交通、技术的发展,江户时代商人文化的形成,欧美各国的亚洲进军,学问与思想的变动,以近代的城市和农山渔村中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幕府体制变化与近代化基础的形成。

4.近代日本的形成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明治维新与立宪体制的建立

从开国与幕府的灭亡、文明开化等欧美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自由民权运动和立宪体制的确立着眼,考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化的推进过程。

(2)国际关系的变迁与立宪国家的展开

从修改条约,日清、日俄战争和其前后的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关系的推移着眼,考查我国的立宪国家的展开。

(3)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文化

从国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学问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扩充着眼,考查近代工业发展的经过和近代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5.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与世界

以近代国家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

(1)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大众社会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经济、社会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6.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以现代社会与国民生活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认识世界中日本的立场。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从占领政策和各种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和独立、国际交流、国际贡献的扩大等着眼,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后来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变迁。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历史的论述

以社会与个人、世界中的日本、地域社会的历史和生活等,设定适当的主题,活用探究资料,通过考虑与论述活动,掌握对历史的看法与想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关联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各个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以日本在世界中的角度来考查。

2.指导内容的精选和历史的综合考查

以目标1的基本事项、精选事项构成的指导内容。综合性考查学习各个时代的特色及前后的时代相比的变迁。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在积极活用年表、地图和其他资料时,应该同时采用调查与走访文化遗产、博物馆、资料馆等学习方式,设法使学生进入更具体的学习环境。

4.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进行文化相关的指导时,着眼于各个时代的文化及其产生的背景、外来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变化与发展过程。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等的生活文化方面,关联时代特色和地域社会的情况等,活用民俗学和考古等成果。

5.关于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

处理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具体理解祖先地域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创造及努力发展,培养对祖先的尊重态度。

6.考查历史的表现与学习,重视导入与总结

(1)通过内容1的第一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内容3的第一部分,6的第三部分,考查对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阶段性提高。让学生着眼各种各样的资料的特性,而且要注意考查因果关系与解释的多样性。

(2)内容1的第一部分属于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及内容3的第一部分是作为各时代的学习内容原则与实施适当的时期相关联。内容6的第三部分是本科目的总结部分。

7.关于近现代历史的学习

指导近现代史时,在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事实的准确理解的同时,培养多面性、多角度公平地判断与考查能力。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 教学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在努力学习新课改理念,推进新课改的进程,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这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因此,作为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当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历史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

一、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由于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发展进程的学科,历史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因而学生很难对历史有真切的体会。以往的历史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这与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来充分展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活动,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自己只充当活动的组织者、规划者、引导者,否则就会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因为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其学习主体的地位。开放性的教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能够放飞自己的想象,发展自己的个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具有开放性。笔者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解答。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我会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然后让学生结合问题“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近现代历史会有什么改变”在小组内进行探讨,从而使他们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明白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要突出历史的人文性

现实生活其实就是历史的延伸和继续,如今社会中的一切都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和创造的,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进行反思,让他们以史为鉴,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突出历史的人文性特点,让学生体会历史的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对此,教师要抓住学生人格形成的这一关键时期,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来揭示社会所提倡的精神品质,体现为人处事的原则,以感化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所以说,历史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孝敬父母、如何关爱他人、如何热爱祖国等。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情感、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转变陈旧的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发挥历史学科的作用,本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的思想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另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模式,确保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统一。我相信,通过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历史教学一定能够取得大的飞跃,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高青兰;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郭仲华,粟亚辉;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3岳德鹏;;学习新纲要 贯彻新理念 落实新课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6篇

关键词:教学;教学形式;教法;生活

现如今的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是愈来愈紧密了,历史并不单纯在学术研究、教学和考试中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更多是在生活中有所表现。比如大量与历史有关的影视剧、文学作品,甚至电子游戏都有历史的影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的教学中,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明白什么是真实的历史,什么是艺术作品。因此,中学历史就应该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以及创造和更新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的过程。

现今,中学历史又进入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火热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课程资源,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根据这一理念,各个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大量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内容。

但是历史“叙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前天和昨天,说明人类社会的今天,研究和探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是过去生活的重现,包含着思维品质、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作为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历史学科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化。中学历史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体系建构上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课程按照编年体编排的形式,整合人类社会“三大生活”并使之协调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各领域的发展进程,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历史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

而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是开拓生活化的历史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还要在立足于新课改的基础上,使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面向真实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有生活的历史。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知识、建构生活知识、提炼生活经验,不断积淀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的经验,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这是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的职责现在应该是越来越多激励,越来越少传递知识,应该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来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情景模拟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等。

情景模拟教学是以情景体验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分为四步模式:创设情景,使学生接受表象;亲历体验,使学生得到感染;感悟内化,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提升;激励践行,使学生从情能转到智能发展并付诸行动,如讲述长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模拟一幅历史画面,让学生演绎“危局”:“留”会造成什么后果?“走”会造成什么后果?走哪步棋更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学生自主演绎后,教师再进一步“借题发挥”,我们做事能否感情用事,应以什么作为标准?引导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谈起。

问题探究式教学则是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同样地分为四步模式:问题生成,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主动探究,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问题;成果交流,使学生学会互相合作,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反馈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问题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十月革命时,教师可以联系有人针对苏联解体这一事实断定十月革命不是一次正确的历史选择这一论断提出探究问题:“你认为十月革命是正确的历史选择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时最好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则活动在学生中间及周围,巡视和指导学生,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互相交流完成果时,教师可进一步延伸提出:“为什么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只走了短短的70多年就解体了,而中国至今仍发挥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活动;教学手段

新一轮课程教育的改革与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及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及限制,部分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及优秀教学模式仍然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以下,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于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粗浅感悟,试就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倡“教学形式、教学途径的多样化”,鼓励历史教育工作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其历史积极性的目的”。

通过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真研读,我将这一理念运用到自身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并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千古一帝”秦始皇》这部分知识时,我鼓励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两大组,提前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针对秦始皇功绩与过失进行的个人讨论会。以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讨过程:

学生甲: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为当时人们带来和平环境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学生乙: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文化的基础,方便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丙:秦始皇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货币及度量衡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商业的发展及进步;

学生丁:诚然,秦始皇有着诸多的历史功绩;但也并不能因为其功绩就全部抹杀了他在位时的过失之举。大规模的修建宫殿、陵墓等,造成不少人民死伤,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此外,秦始皇制定的残酷刑罚也远远超出了“刑罚”的本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学生戊:除此之外他还实施“焚书坑儒”的政策,借助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迫害行为,使得大量对秦政权无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摧残;

……

学生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以各自的小组观点为主基调,或正面或反面地对秦始皇进行评定。如此,借助课堂讨论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一来帮助学生扩大了视野范围,充分激发了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二来又帮助不同学生就思维认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互补与协调,有利于使他们形成“一分为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历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求历史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录像视频、纪录影片等资源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新课标的上述理念同样对我的日常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且深刻的影响。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部分知识涉及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鲜明对比。可是,由于未真正经历过那个阶段,高中学生无法真正体会与领略到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谈不上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尊崇、敬爱与爱戴之情了。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提前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搜集与整理了反映中国改革巨大变化的真实历史图片与纪录片,并依次播放给学生,引导他们定下心来认真去感悟、认真去体会。多媒体本身就兼具生动形象、直观立体的特点,因此通过观看幻灯片与纪录短片,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个特殊而又具有决定性质的历史时期。如此一来,不仅为学生实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目标,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更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有效突破了教学重点及难点,为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掌握提供了充足保障。

普通高中课程的本质目的在于着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及历史综合素质,对于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灵活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唯有如此,方能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并将其教学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天链.如何认识和把握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理念[J].青海教育,2011(1).

[2]周百鸣.学习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树立高中历史新教学理念[J].教学月刊,2005(11).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第8篇

一、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分析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必要阐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如果把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分成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部分,那么德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是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问题,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这属道德范畴。由此,再推向人性问题,涉及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企盼,实质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问题,即人格问题。

如果把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分为知识技能教育、体魄教育与思想教育三大类型,那么德育是思想教育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部分。

综上,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教育等。道德品质教育包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热爱集体、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教育,勤劳俭朴、见利思义教育,自尊自爱、知错改过教育,诚实守信、求真务实教育,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教育等。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包括:崇高理想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

以上分析的是德育的横向构成体系。德育又是一项纵向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知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教育,也就是通过情感、信念、意志的内化作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过程。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从横向体系看,历史是德育的来源。

德育体系中的道德来源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整体的德育中包含道德情感、意志及道德知识教育。包含道德诸要素的整体性道德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历史和现实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我们现行的道德规范绝大部分是历史上人们制定、推行,并经长期检验确为符合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并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习惯而积淀下来的优良道德规范。其中许多准则、规范实际上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大公无私等。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如封建社会为维护其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惟利是图。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这仅作为道德内容社会性的一个方面。道德内容的社会性,不仅包括历史性、阶级性,也包括全人类的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既包含历史的、阶级的差异,也包含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秀品德铸成了人类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才使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人类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性、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其次,历史是德育的内涵与载体,现以道德规范教育为例论证。

单纯以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历史知识生动真实,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中国历史上,关天培、邓世昌、黄继光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李大钊、吉鸿昌等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革命精神;马本斋率众抗日、拒寇诱降,其母支持亲子抗日,绝食而死的感人事迹,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历史与德育的关系是: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促进中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人们吸取之,认识到,如果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只随波逐流,那么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一个泡沫的角色;如果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生命只是一短暂的年华,很快付诸东流,毫无意义。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是古代人的人生观。尽管这种人生价值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相比,在境界上有一定差距,但这种思想境界,已是十分高尚的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正得益于历史的启迪。

2.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及振兴民族、创造更高文明的使命感。

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在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拂尘览史,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催促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使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因此,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发达作出贡献。“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拓宽学生历史认识空间,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一个不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闻;一个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见闻外,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这就是历史空间。“历史空间大的人,对中国历史了解透彻,就像与黄帝、尧、舜、禹同年生,一直活到现在,几千年兴亡多少事,一切都在指掌中”。可见,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总结人生经验,把握自己的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孙中山、毛泽东,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及思想观念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从小胸怀大志,为民族的兴旺、国家的繁盛而孜孜矻矻地追求,所以他们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历史是过去的事,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学习历史,可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活动、道德精神“激活”,传承“过去’而进行道德创新。诸如,我们可从陈独秀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去传承并充实“勇于竞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毛泽东创立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举中,去继承并充实“思想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力图改革中去传承并充实“大胆变法,改革创新”的精神等。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气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就会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合力,容易将上述行为规则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薄弱的原因及其改进

德育薄弱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德育评价目标和手段。

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知识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比较具体,层次也比较清楚,在教学实践中易于进行评价。而德育目标,相对而言抽象而笼统,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价。同时,也由于目前我国课程评价方式与手段的单一,因此使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致使一些历史教师对学科的德育不够自觉,往往有观摩课或教学检查时就重视,一般情况下,则停留在教案的文字中。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加强对德育评价目标、方式及手段的研究,使之尽快完善;一是不断提高广大历史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

2.社会观念偏重数理化,忽视政史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数理化是真才实学,备受重视,不了解政史地在个体成长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人需要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培育与唤醒的。这只靠数理化生的学习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才能实现。

3.社会对历史教育不科学的评价,导致历史教学重智育,轻德育,实行应试教育。

由于升学的压力;大多数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对于思想则较少过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同时学校把社会的压力转嫁给各学科教师,历史教师也只好分数挂帅,顾不上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主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放松或偏向。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一部中国近代史无可争辩地向世人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所以,我们不能放松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但是,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还有一些人以为偏离马克思主义就是创新,竞相从批判马克思主义中独辟蹊径,并将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道德法律教育,竞争意识、协作精神教育等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立起来。受这种倾向的影响,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偏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国内社会不良风气与党内腐败现象、官僚主义的存在,一些教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以致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其二是,惯于对遥远的未来作出具体的设想和描绘,陷入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不存在私有制,劳动成为人们不可剥夺的第一需要与权利,人人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实行按需分配……对于这些认识,学生分析后会陷入重重矛盾:诸如还有没有家庭?如有,不可避免地存在私有观念,就不可能消灭私有制。劳动是以消耗体力、脑力为前提的,它本身只有辛苦,何以成为第一需要?由上可见,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两个统一,即理想与现实相统一,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的纲领相统一。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要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是现代化建设,使社会物质日益丰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并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当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与中国前途息息相关时,才能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2.对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客观环境缺乏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大转型中,旧的思想道德体系已经解体,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形成。有人说,近十年正处于思想道德的“真空”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封建主义和利己主义严重腐蚀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教育学生行事做人,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能力,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挂帅,智育第一,升学压力使得大量学生厌学,这些学生一旦放下书本,马上被光怪陆离的校外世界所迷惑,成为封建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主动接受者。

3.对青少年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乏研究。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此特点一。特点二是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由于同学、师生间缺乏思想交流,许多历史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内在需要脱节,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说服力与感染力。不了解学生自身需要才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学生自身需要可以分几个层次:第一是物质需要。第二,是乐于表现,以求得到别人的赞许与尊重等。第三是实现自我价值。历史教师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在历史教学中,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及生活的学校、城市的历史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4.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缺乏研究。

思想道德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和原则。比如:(1)循序渐进原则。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可简单化。(2)知行合一原则。要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与学生行为道德习惯的养成紧密结合。思想教育的最后归宿是道德习惯的养成和在实践中笃行,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和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3)实事求是原则。要根据历史教学实际,选择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内容,不虚美,不隐恶。(4)整体性、层次性原则。思想教育应使学生形成完整的道德素质,实践真正的道德活动。道德素质包含道德知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要素。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性表现在道德素质诸要素之间比例平衡、各要素不可缺失。而目前的历史课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其他要素的落实与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本身的层次性。如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其二是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他律到自律的层次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身心特点进行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我们才能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改变历史教学德育薄弱的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思想道德教育决不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政策教育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阅读报纸进行,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要时事,并结合历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外,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模范人物事迹、普通人的美德,从而将历史课堂上和书本中的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意识。

如同历史知识的学习要加强主体意识一样,思想道德教育也必须加强主体意识。必须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种主体意识必须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包括历史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同时还必须贯穿于学生个体优良品德形成的整个过程,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道德行为,教师始终起启发诱导作用,一切有赖于学生自行总结、体验、践行。

3.发挥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整体功能。

道德教育、发展个性心理品质,要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历史教学中,知识教育的每一章节内容即有自己的重点又纳入整个历史学科体系的总体内容之中,而政治思想、道德情感教育与具体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所以,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注意各年级纵向联系的同时,应注意同年级各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立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纵向体系,应该有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德育目标体系。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历史常识的同时,对祖国美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人民有初步认识,对自己的家乡与祖国产生爱戴与仰慕之情。中学阶段要求在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对祖国辽阔的河山、丰富的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区别,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促进世界进步与繁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横向体系,是指建立各学科之间科学的德育横向联系,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养成的整体环境。政治课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仅仅是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高尚情操的陶冶。地理课对学生正确的宇球观、环保意识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数理化生学科对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等优秀品格的养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处理好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我国中学历史教材是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历史唯物主义是教材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比较、客观分析,才能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提炼出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点,其他一切方面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正确性与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阶级与阶级斗争观点,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劳动观点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基础。

育人德为先,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强化,有赖于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实践中的辛勤劳作。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写在<人文知识读本>出版之际》。《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25日。

[2]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3]《中学生素质修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4]邬冬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

[5]江泽民:《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光明日报》,1999年9月6日。

[6]王宏志:《迎接新世纪,重视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