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5:59:42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领导艺术;企业管理;影响;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49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3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处于核心主导地位。领导艺术是企业良好运转的必要保障。对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领导者基于职务权威进行干预、约束和控制,更需要以柔性化、科学化的领导艺术对企业员工进行积极的影响和激励。鉴于当前企业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现代企业领导者必须将领导艺术融会贯通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好用人、授权、协调、决策、激励与示范等技巧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创造性和人性化的领导艺术提升企业凝聚力,当好企业发展的“掌舵人”,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长足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正确全面理解领导艺术的内涵、特征、影响力,并构建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 领导艺术的内涵

领导艺术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指领导者在自身观念、智慧、学识、才能、思维及经验基础上,为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领导风格与方法。领导艺术作为管理者的特殊才能,也是其必备才能,是管理者品格、智慧、胆略、能力等元素的综合运用。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艺术,即领导者的用人技巧,包括人才的选拔、知人善任等方面;二是授权艺术,即领导者授予下级人员自主处理相关事情的权力;三是协调艺术,即领导者通过人际交往,联系协调,沟通情感,营造良好内外环境的能力;四是决策艺术,即领导者在权力和职责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所做出的有关企业经营战略方面的决定;五是激励艺术,即领导者给予员工巨大动力从而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的艺术;六是示范艺术,即领导者以身作则推崇组织目标和文化的艺术。领导艺术赋予了管理者更多新的角色,领导艺术在当前人性化管理和柔性管理理念发展的背景下,是企业提高人本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内部动力源泉。

2 领导艺术的特征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领导艺术,是一种个性化技巧,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非规范化的属性,同时其作用与价值的发挥还要体现科学性。随着领导艺术的成熟化、规划化发展,其与领导科学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逐步纳入领导科学方法论范畴。因此,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领导艺术作为领导者综合素质的表现,受到领导者知识水平、文化修养、智慧胆识、经验实践等因素的影响。领导科学的理论水平越高,领导艺术的内涵越丰富,同时对企业管理影响越大,反之,如果领导者仅拘泥于感性经验,则领导艺术的内涵就不可能发挥其科学作用。因此,掌握领导艺术的内涵与特征,影响与作用,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科学管理、人性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领导艺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领导艺术具有非模式化的特点。领导者需要面对动态组织情境,而这些特殊情景和问题大多不具有程序性和规范性,与传统领导方式模式化、程序化相比,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宏观模式和程序基础上,采用更加灵活机动的方法而实施的,具有非模式化特点。第二,领导艺术具有创造性。由于领导者知识、性格、阅历的不同,其领导艺术风格和选择技巧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领导者主观能动性的个性化表现。第三,领导艺术具有适度性。领导艺术的表现必须符合情景需求,在分寸、尺度等方面既要纵览全局,又要适度的授权,既要体现权利,又要体现人性化。第四,领导艺术具有情感性。领导者、被领导者都是具有一定情感、愿景的个体,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必然渗透一定的情感色彩,而这种情感色彩则让领导艺术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领导方式的威严性或强制性。

3 领导艺术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力

3.1 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灵活性

领导艺术非模式化特点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者根据企业战略环境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进而提高管理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也让企业管理者不再以固定思维应对管理情境,而是更加主动地创造有利于企业组织发展的管理形势,并依赖必要手段和管理制度开展企业管理活动。

3.2 有利于丰富企业管理组织形式

企业规模、竞争环境、管理活动的变化,需要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上的规范化与多元化。而传统控制性领导方法,将权力集中在高职位、高头衔的少数高层身上,他们管理能力、管理知识都相对有限。领导艺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采取具有弹性特征的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对企业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目标与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不仅可以完善企业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或能力结构,形成合作、互动的团队管理,还由于减少了信息传输链条,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真实性、灵活性、敏锐性,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3.3 有利于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领导艺术以人本主义为理念,注重员工个人发展,而在激励艺术引导下,员工能形成与企业发展的共同认识,并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将专业知识应用与企业生产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员工自身价值,也为企业管理或发展提供更强的生命力。同时,激发企业员工潜能。物质、授权、情感等领导艺术元素的综合运用,既可以满足员工物质需求,提升员工对个人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有助于帮助员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并勇于承担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造力参与企业活动中,对企业管理目标实现产生积极作用。

4 领导艺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知人善用,发挥用人艺术

知人善任可以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要想发挥领导艺术在管理中的作用,企业领导必须革新人才观念,以艺术、科学的用人艺术保证人才队伍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首先,革新选拔观念。企业用人的第一步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发挥其招贤之明与招贤之方,才能保证人才满足企业需求。选拔人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人才既要注重人才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注重其相应专业知识或业务能力,保证其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二是实践性的原则,作为识别人才的关键途径和原则,企业领导要在审慎分析企业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其经营战略、生产技术、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人才现状进行观察,深入实际对人才工作作出精准判断,切忌闭目塞听;三是不拘一格的原则,人才选拔不能过于局限在特定规格,要摒弃唯文凭论、唯资历论,切忌任人唯亲或任人唯顺,要看重员工德才、成绩,实效,任人唯贤。

其次,革新用人观念。合理使用人才作为现代企业领导用人艺术中心环节,必须做到因事用人,根据企业工作确定岗位需求,以岗位选拔合适人才。用人所长,要求领导要发现发挥员工长处,避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最大限度利用人才优势。用人不疑,领导者选择任用员工时,要给予充分信任,做到其职责明确,放手使用以激励人才创造性。监督管理,企业领导不能对人才放任自流或撒手不管,而要深入企业第一线,对人才使用效果进行监督管理。

4.2 权责明确,发挥授权艺术

权力作为企业领导的标志,是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运用权力是领导艺术实施的基本条件,要想实现领导艺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领导需革新其权力观念。

首先,合理用权。在运用权力时必须遵守企业法定权限,切实处理好企业权力关系,切忌独断专行。要健全企业组织机构,强化机构职能并完善规章制度,以组织实现权力对管理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权力,企业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要对决策权、奖励权、处罚权等权利综合运用,明白权力作用及其意义和影响,做到权力协调统一。权力运用要合法、合情及合理,权力运用要有法有章可依,同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实现法理、情的协调统一。

其次,合理授权。授权是领导者授予下级人员自主处理相关事情的权力,让其有权有责完成工作任务。有效授权可减轻领导负担,将时间、精力放在重大及全局性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发挥员工专长,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其责任心、荣誉感,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但企业领导要想发挥授权艺术的作用,必须做到“无事不用人,无能不授权”,要因事因能授权,领导者要根据任务性质或特点选择合适人才担任职务,让其才能和权力、责任相适宜;“疑者不授、授者不疑”,企业领导若对员工不信任就要避免授予其职权,而一旦授权则要充分信任,避免虚假授权挫伤员工积极性。授权要“适宜”,领导授权可减轻自身压力、集中精力从事更为重要的工作,对于授哪些权,用何种方式授权,怎样平衡权责要做出科学分析,要衡量“大权”与“小权”,衡量充分授权和制约性授权,并明确权力职责,及时监督,防止出现重大偏差。

4.3 降低内耗,发挥协调艺术

企业管理过程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当,有助于消除分歧,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工作效率。首先,选择正确协调方式。协调方式主要由口头协调、书面协调和会议协调组成,口头协调快捷方便,而书面协调和会议协调严肃认真,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要综合使用这三种方式,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切忌草率行事。其次,采用人性化的协调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是领导艺术中协调艺术的重要构成。领导艺术以人本、合作、信任为基础,切忌以权压人,要想员工之想,急员工急。同时,注重对员工意愿的尊重,可以增强领导者与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并能让具有抵触性心理的员工通过企业的教育活动或培训准确了解管理决策的制定目的及企业对个人福利、成长的作用,将企业愿景和管理目标与员工意愿结合在一起,减少管理阻力。最后,科学处理矛盾。企业内人与人相处中会出现分歧及冲突,而处理矛盾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领导在协调矛盾时,要针对原则问题,采用即评即判技巧;针对非原则问题,要采用求同存异、模糊处理等方法,从而淡化矛盾,营造和谐氛围。

4.4 运筹帷幄,发挥决策艺术

决策艺术的合理应用,关系到企业的全局方向和管理活动的成败,是整个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键。企业领导的决策艺术主要表现在谋、断两个方面,“多谋善断”构成了决策艺术的主要内容。多谋,就是指主意办法多,而善断指能选择最好方案,做到当机立断及果断实行。要做到多谋,就要求企业领导召集相关责任人进行反复的商讨,尽可能掌握可靠充分的资料信息,而要善断,则要运用不同决策方法来制订可选方案,其作为决策艺术的最终体现,充分展示企业领导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发挥自己的特殊才能,保证适度动机,决策动机强度过高,会导致急于求成,而动机过低则容易贻误时机,只有适度动机才会保证决策的内在动力及决策效果。保证意志理性,领导要以理性的意志品质应对企业管理问题,既要等待时机、当机立断,也要理性思维、科学决策,保证决策发展。每一项决策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决策艺术也应该紧跟环境变化、决策对象变化等作出主动调整,以识大体、顾大局的决策风格,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决策,才能适应时展迎合决策的客观需要。

4.5 凝聚人心,发挥激励艺术

尽管当前绩效考核等激励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应用过程中过于模式化,导致激励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凝聚人心。而要想真正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薪酬作为激励机制最重要的形式,代表了企业对其成员贡献的主要评价,因此企业领导不仅要注重薪酬标准制定和基数,更要制定人性化、公平化、动态化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实现薪酬激励作用的最大化效果。第二,企业传统激励机制过于看重企业员工个体业绩的评估,但是却忽视员工个体业绩、团队业绩、企业业绩之间的发展性评估,因此企业领导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整合关键指标、整体目标、平衡统计方法,由个体绩效、组织绩效、企业绩效三个层面设计企业总体考核体系。第三,企业员工个性、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激励制度的形式不能过于固定,而要从提高领导艺术性和员工积极性入手,将员工工作、精神、物质与文化等内容考虑在内,从员工发展高度出发,结合业绩考核,采取股权分配激励、教育培训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等措施,实现人性化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激发企业成员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率。

4.6 创建文化,发挥示范艺术

领导艺术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时,其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既有利于提升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也会对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产生积极作用。企业文化作为处理企业生存发展问题,由企业领导大力倡导建设,被员工广泛认可并长时间遵守的企业基本价值观念或文化认知。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要从领导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入手。首先,注重领导个人品行素养对员工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领导者要具备优良的品格,作风正、德行端,踏实勤勉、勇于承担,方能树立起可亲、可信、可佩的形象,取得群众信任,形成向心力,维系内部团结,创造和谐环境。其次,领导者要言行一致践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既要当好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同时也要践行企业决策,按照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实际行为,引导企业员工对管理制度的信守和承诺。最后,企业领导必须勤于学习,具备创新意识。企业领导创新意识反映在领导艺术及管理活动方面,就是其现代性和科学性。领导艺术的实质就是管理创新,它可以让创新理念成为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在领导艺术的推动下,对权力分配、组织机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同时也会让企业员工在创新文化的激励下,在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与企业管理方向形成一致性,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布林.培育柔性化领导风格的途径研究[J].领导科学,2013(7z).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2篇

以“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于2013年9月27—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董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曹意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巡视员万丽君,教育部艺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属的6个分委会代表,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代表,以及全国百余所艺术高校(学院)近200位专家、学者、院(校)长云集京城,欢聚一堂,针对我国目前高等艺术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研讨艺术学科建设发展之路,明晰艺术院校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艺术学科专业定位,从而更好地建设、完善适应时展需要的当代艺术教育体系,促进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本届论坛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教育》杂志共同承办。论坛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得到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两家协办单位的支持。

本届高峰论坛,适时地把“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确定为主题,恰逢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不久,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感召下,探索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及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切合艺术教育发展的当前需要,是落实中国梦及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

与会代表的发言和提交的论文,纷纷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艺术教育的发展之梦、繁荣之梦、复兴之梦为框架,描绘出中国艺术教育的现实图景和未来愿景。

艺术中国梦的起点:艺术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

本届论坛较前几届,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与会专家学者所讨论的话题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的表面问题,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究方向等,在“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这一主题的指引下,大家首先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在艺术教育的本质问题、观念问题上。因为这些问题关系到艺术教育的方向,这也正是艺术教育中国梦的起点。正如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教授所言:“艺术有它自身的规律,艺术的系统在它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的办学传统的这种积淀基础上有各自的办学定位,因此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校,在一起讨论艺术教育问题,都充满着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因为,经过八年的交流,我们都在逼近艺术和艺术教育本质的问题。”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结合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向大家发出倡议,要充分认识艺术学和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当前,我们艺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应当理直气壮地重申文学艺术是人类独特审美的意识形态,要充分认识艺术学和艺术学学科建设意识形态属性,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理论导向上弄清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够只承认艺术产品的商品属性,而排斥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当然我们也不会重蹈过去曾有过的教训,只承认意识形态属性,而排斥它的商品属性,这两者倾向是二元对立,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应当从哲学思维的高度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处理好艺术教育、艺术学学科建设,同整个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并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条。总书记在讲话里边指出了两个巩固,这是我们艺术学科建设必须强调的,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仲呈祥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沿着这个话题进一步阐述了当前艺术教育的功能定位和顶层设计问题。他认为,从艺术教育承载提升全民族素质的职能方面来看,当前的艺术教育已经偏离了最本质的东西,即培养人的感性思维。“艺术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音乐教育变成了乐曲解说,美术教育变成了绘画故事,文学教育变成了概括中心思想,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用理性的思维压制人们的感性思维,以至于人们感性审美的细胞被扼杀掉。艺术教育还变成了技能教育,大量枯燥技术练习使很多学生学一门技术,恨一门艺术,那么多天才绘画的儿童经过常年技术化的训练后变得毫无想象力。”

西安美术学院作为下一届论坛的承办单位,此次派出了以党委书记朱恪孝、院长郭线庐为代表的阵容强大的参会团队。在闭幕式上,郭线庐也将话题聚焦在艺术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上。他认为,艺术学提升为门类之后,研究方向逐渐多样化,研究水平得到提升,但并不是每个一级学科的理论研究都齐头并进,相对于其他一级学科,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有些落后。所以,第一要认识到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研究对设计艺术学研究具有核心指导作用,一个从事设计教育的专家对文化的研究,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提升决定未来设计教育的主导思想。第二,意识形态的创新是设计教育未来重要的核心内容,没有创新,设计发展就带来自身的紧迫感。“设计学将面临第二次改革和挑战,主要源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和当代国际语境下新的视觉语言的挑战。基于这两个因素,改革势在必行。一个民族真正的原创力源于内在生活的文化精神,对传统文化、当代文化、未来科技给我们带来很多理念应该做好充分的研究和思想准备,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不能忽视设计在经济生活中构建文化精神的作用,中国设计教育肩负重要职责,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以全新的认识角度更深入地解决中国设计教育长期以来所存在的根本的文化教育问题,构建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和民族特色。”郭线

庐说。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认为,当今的中国不缺乏艺术家,缺乏的是艺术教育家,缺乏对艺术教育本质属性深入思考的大师。第一,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和强调大学回归教育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人才培养,就是质量为本;第二,当代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专业教育的平衡发展;第三,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第四,倡导构建更为丰富灵活的培养方式,给学生提供更自由的、更多选择的空间和选择性。第四,学校和企业有机融合,这是大的教育的背景。

艺术中国梦的今天:艺术教育的规模与质量

作为当今中国艺术教育领域受关注度最高、最具品牌价值的论坛,其举办的价值不仅在于发出呼声,而且在于论坛在教育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近几年来,论坛提出的问题不断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本届论坛上,来自我国主管艺术教育工作的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的领导在开幕式上分别发言。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巡视员万丽君已经连续五年参加本论坛。在开幕式上,她从管理层面提出当前艺术教育工作存在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二是如何实现艺术教育的分类指导,其中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的更为科学化的分类设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于文化产业结构。

主办方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也指出,“八届院(校)长论坛见证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前我们惯于去谈发展中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但八年后,我们得以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看艺术教育。10年来,艺术教育招生规模从2001年的12.5万到2011年的53万,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我认为这个数量是需要的。因为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要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5%,经过粗略的测算,应该有上千万的人口就业补充到这个行业,这样来看,53万又不是特别大。”王丰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艺术教育质量的忧虑,“学校规模化发展,人才批量化生产,专业设置随意性强,人才培养规格缺乏分类标准,这些问题都已经切实显现出来,成为阻碍艺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身兼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他的发言不仅代表高校本身,而且代表了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共同心声。他首先引用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对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一段访谈,“高等学校利用影视艺术专业的名称来进行概念的替换,招收电影、电视、广播、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开始占据了各个综合大学、师范大学专业院校最主要的份额以适应文化市场发展为理由纷纷设立与自己的院校专业没有任何继承或者直接关系的电影艺术专业,传媒专业。若干不具备电影师资、专著教材科研水平和硬件条件的大学,在下属的院校当中大量招收与电影有关的专业学生,对这种现象的判断是所面临的环境不是全面繁荣,而是滥于发展,也是一个发展混乱,办学无序的情况”。

吴卫民认为,“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艺术乱象,到底用什么办法来做?到底用什么办法规整它?那就必须在制定标准、规范行为、追求目标方面有所思考,而高等学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恰恰承担的是这样的职责。”针对艺术教育、特别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领域的种种问题,吴卫民教授提出,要切实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能,及时谋划工作布局,调整教育部要求承担的戏剧与影视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参考框架。这个参考框架主要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分学科、分专业来准确描述;二是所设学科专业标准所适合、所针对、所涵盖的专业及类别代码,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紧紧与学科专业表述相挂钩;三是要有对课程结构的要求;四是要有对课程环境的要求;五是要有对办学特色的要求。

南京大学院长助理、著名文化学者周宪从文化研究层面提出了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办了这么多艺术院校,招了这么多学生,中国如何或者什么时候能够向世界提供能够引导世界、引导艺术的大师?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今天应该提出来,为什么现在办艺术学科这么容易?你要办一个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很难,但是办艺术学院是比较容易的。有几个老师、有几个专业我们就可以把学科办起来。现在据我观察,我有一点想法,我们中国艺术教育在技能方面很强大,但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却相对不足。我们缺大师,因为缺大师,缺什么东西来培养大师。我发现真正伟大的艺术家,真正的大师,他们是有观念的,是有思想的,而我们现在大量的艺术教育集中在技能培训上,所以我们应该在艺术教育中增加我们的文化。”

郭线庐提出了设计艺术学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三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解决艺术院校和工科院校在设计学学科建设内容上的分歧。二是学科方向越分越细不利于未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三是1300多所学校开设设计学专业,国家应该出台相对统一和明确的学科建设标准。

对于以上问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颇有同感,他列举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信息, 2013年全国艺术类本科招生总量为28万人,其中设计学占了18万人舞蹈学招了5500人,影视大概在4万多人美术学5万多人,这其中传统的艺术院校、老牌的师范大学招生规模非常稳定,主要的增加值发生在一些新兴院校,还有新升本的师范院校,而在教学质量上被点名批评的也正是这些院校,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张杰也提出,当前艺术教育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创新性、自由性与高等教育规范性存在矛盾;二是现有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与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如何合理地分配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三是艺术教育个体经验与艺术规律之间的矛盾,当代艺术的多样化和学院教育的经典性规律存在的矛盾。面临这三大难题,标准体系务必要体现规范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基础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内涵是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

艺术中国梦的追求:艺术教育的中国特色

面对当前艺术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在开幕式上,来自不同类别的艺术院校的专家还做了经验推广。仲呈祥提出要从根本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定义和性质。他再次引用讲话阐述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所应具备的内涵。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仲呈祥认为,这段讲话分三个层面,通过“四个讲清楚”形象地阐释了如何在各种文艺创作中表达中国特色;又通过“三个独特”进一步解释了何为中国特色;之后的16个字则是我们耳熟能详地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既定策略。可以说,这段话进一步深化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深刻涵义和现实意蕴,更加具体地指出了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如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我们面临文化大发展时代的两个任务和难题,第一个是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发展时期,进入到文化内涵建设时期,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要随之转型,内涵建设就是要强化艺术教育的中国特色;第二个高等教育的改革还将继续开放,还将进一步简政放权,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完善机制,完善结构,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电影创作和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出人才,出作品,进而引领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在谈到艺术教育的办学思想时提出,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不变”,即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艺术院校,教育内容的艺术核心本质不能变,即使是综合性大学,有众多的相关学科作为支撑,但强调综合素养的同时更应强化艺术修养;二是“不孤”,让学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让学生意识到艺术是可以直接或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可以引导社会风气,可以为大众创造出更加广阔的精神空间;三是“不卑”,让学生认识到在综合性大学学习艺术专业有它自己的优势,就是强调综合素养,在综合素养方面,在综合学科吸收能力方面,或者吸收环境方面,很显然综合性大学条件要比单科艺术院校好得多;四是“不虚”,让学生意识到艺术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养的实在性,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的过程中为自己创造财富。

艺术教育的中国特色还应体现在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上,如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在谈到电影学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时指出,发展依然是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是中国电影的硬道理,我们应该有辩证的全面的客观的态度,应该有包容的心态,应该坚持强化导向、坚守底线、尊重市场、满足需求、优化生态;任何国家的艺术内容生产都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情感认同、精神认同和思想认同。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耕夫认为,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首先,要保持艺术教育的官方属性,紧紧依靠政府,赢得政府支持,为政府提供科学咨询,文化部作为艺术教育的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文化体系的艺术教育的评判标准;其次,要加强艺术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交流提升办学水平;再次,要共享艺术教育资源。

艺术中国梦的实现:

艺术教育的美好未来

所有的设想和做法最后归结为艺术教育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学者们共同描绘出中国特色艺术教育的美好未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以其渊博的艺术史知识,向大家阐述了他对艺术教育美好未来的畅想。他认为,所谓中国梦,就是复兴之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重视教育,而教育如果要复兴的话必须重视艺术教育。艺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是集创造与研究为一体的学科。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梦的核心奋斗目标。“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创造性呈现三种方式,一是艺术创造性,这是最具有想象力的表现,文字、声音、图像再现对世界的理解;二是科学的创造性,包括人类的好奇愿望与实验精神;三是经济的创造性,引导技术、经济、实践、精神的发展。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但艺术创造性起主导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十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对艺术教育工作责任重大,要求我们用文化艺术形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的道路,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我们更要用艺术的力量去塑造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促进心智发展,这一切都是广大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也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艺术院校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巨大责任,不仅要研究文化艺术发展中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现实问题,为文化艺术的新问题、新情况的理解、破解、解释做出我们的贡献。要培养更多道德高尚、有精神理论修养、有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软势力的各种高度拔尖的创新人才。这个论坛从2005年到现在举办了八届,已经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文化品牌,也是一个高端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培养理念、研究方向的重要平台。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国情实际,把握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以“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其意义深远和重大。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我们也拥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就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3篇

Summary of the 2010 National Art Institute Construction Conference

TIAN Jun-ting

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工作会议暨2010年度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培训会议于2010年1月14-15日在桂林召开。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平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余益中,桂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桂林市政府副市长陈丽华等出席了会议。余益中厅长、陈丽华部长分别代表广西自治区文化厅、桂林市委市政府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桂林市的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建设与发展情况;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以及广西、重庆、河南、上海、新疆、天津、福建等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负责人分别就本单位建设发展情况作了大会发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艺术研究院所的60位代表听取了大会发言并围绕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发展的定位与途径、艺术科研建设与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于平司长作了大会总结讲话,他强调围绕文化行政部门中心工作,做大拓宽艺术学研究项目,抓准夯实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充分发挥科研课题立项在艺术研究机构职能拓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副巡视员陈迎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分别主持了会议。

一、大会发言:彰显艺术研究院所开拓进取之路,具特色,成效显著

1.中国艺术研究院倾力打造“三位一体”、“三个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从我国新阶段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要求出发,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建院目标:建设集科研、教育、创作为一体、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与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与廉政建设,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实施无漏洞管理和效益管理;坚持以科研为中心,鼓励学术创新,拓展研究领域,完成了《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一系列代表国家水准的奠基性史论著作,并拓展了文化艺术发展中带全局性、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对策研究领域,承担了《中国艺术科学总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先后成功申报昆曲、古琴艺术、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发挥学术、人才资源优势发展艺术教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艺术学8个二级学科的单位,设有艺术学、音乐学等8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及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人,并已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从单一史论研究拓展为科研、教育、创作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增设创作机构,聘任著名艺术家加盟,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显著提高了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加强对外文化与学术交流,努力成为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积极搭建与重要国家和区域性学术机构的制度流平台,重视文化价值观层面交流,重视交流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共同建立了“中欧文化对话机制”,与法兰西艺术院联合举办“中法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层论坛――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法兰西艺术院文化对话”,承办了与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美文化对话”,适时将与韩国韩中文化艺术协会共同举办的“中韩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扩展为“亚洲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的多边国际学术会议等;该院还将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代要求,坚持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与艺术创新,重视对文化艺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课题研究,重视政策性与对策性研究,重视现实文化艺术现象研究,更好地发挥艺术科研国家队的作用。

2.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努力推进“11321”建设发展战略。

为适应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特别是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工作的新的形势要求,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艺术研究所于2001年7月更名为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并从广西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建设及民族文化资源与科研实力等实际出发,明确了本院工作职能是:围绕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开展民族文化艺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实践,研究民族文化艺术生产与管理规律、建设发展战略,收集、整理、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归纳概括为“11321”:围绕一个中心――以配合广西文化工作开展为中心,夯实一个基础――以民族文化艺术考察研究为基础(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与舞台艺术研究),突出三个重点――以舞台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文化产业研究为重点,坚持两个结合――传统研究与当代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树立一个目标――为广西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与智力支持;内联外引,开门办院,坚持科研立院,积极推进以科研管理机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聘任制,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科研业务评价与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培养学术带头人,选送年轻学者到高校深造,通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急需人才,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完成或承担了《珠江流域少数民族铜鼓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17个部级、省部级研究项目;通过办刊打造品牌,搭建交流平台,团结、联络国内外学者,院办《民族艺术》杂志因学术个性鲜明、学术视野开阔、学术品味较高获得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等;以项目为载体,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与墨尔本大学、越南民间文化研究院、台北新竹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外学术界合作《中越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等5个科研项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区外学术机构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等3个研究项目,与广西文化厅、社科院、文联等区内单位合作《岭南地区苗族瑶族“乡规民约”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等10个研究项目,与百色、宜州等区内市县合作《百色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5个研究项目;配合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组织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3个政府文件,成功组织申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承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创办南宁艺术职业学院,策划与实施《广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广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片》等,参与壮族歌剧《壮锦》、自治区50周年大庆文艺晚会《山歌好比春江水》等相关创作工作,参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4项重点课题,出版《壮族自然崇拜文化》等学术著作35部,发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文化事业部分》、《多维视野下民族文化建设的六对关系》等300余篇学术论文。

3.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积极探索多学科、多功能、开放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按照《文化部关于加强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为统领,设施建设为基础,机构改革为动力,人才培养为关键,艺术科研为中心,课题项目为支撑,成果应用为拓展”的发展思路,把文化艺术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有机结合,为彰显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打造长江上游文化中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着力推进文化艺术科研的思维创新与组织机构、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既注重对文化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更强调自觉围绕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组织科研课题,编制申报部级“非遗”名录文本,被文化部采用并作为范本在网上公布,完成《关于重庆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其中许多建议内容被写入中共重庆市第三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具体承担重庆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全市课题的组织评审、立项、实施、管理等日常工作职能,制定了《重庆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细化职工年度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建立科研成果激励制度、科研项目分工负责制度等,将工作实绩与职工津贴挂钩,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紧密结合;准确把握文化艺术科研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推进文化艺术科研工作改革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科研的核心内容,在全面完成“非遗”资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策划编制建设重庆“非遗”博物园和建立渝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项目,并已纳入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与高校联合成立重庆文化遗产学院并举办了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艺术科研平台,精选一批部级“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先后完成了《重庆民间舞蹈》等3个艺术资源调研课题;坚持以课题项目为支撑,成果应用为拓展,搞好自身建设,促进艺术科研事业持续发展,将新进院的年轻研究人员安排到重点科研课题小组,在田野调查中提高业务综合能力;采取“广收信息,先接任务,保证质量,后争资金”的策略,注意平时多收集课题项目的来源,进行前瞻性思考,凭借以往20余部专著、100多个川剧、曲艺等传统剧节目抢救资料的成果积累,多项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与全国、市级先进集体等称号所形成的较高信誉度,扭转了借钱搞研究的尴尬,形成了有钱搞科研的局面;把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方式,在重庆电视台开办《重庆记忆》栏目已播出20期,与重庆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重庆市部级“非遗”名录系列项目16张DVD专集,与高校联合筹建重庆市“非遗”虚拟博物馆,组织“非遗”项目赴德国柏林参加“中德文化交流活动”;启动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拓展业务成果的应用领域,充分发挥科研力量优势,获国家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授权,负责开展重庆市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不懈地搞好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开展文化艺术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抓住本市文化系统调整业务办公地址的机遇,争取到占地10亩、建筑面积14315平方米的原市图书馆特藏书库馆舍大院作为该院办公地点,重新策划并提出设置“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厅方案,获得市财政1100万元支持,该院还投入80万元更换和新添置业务办公设备;结合机构改革,壮大科研队伍,多渠道建立科研工作体系,该院向市编办争取到15个全额事业编制,编制达45人,并采取公开招考、特约聘请等形式,引进一批专兼职研究人员,充实和加强科研力量。

4.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围绕三大职能努力践行科研立项与艺术实践、河南文化发展需求两结合。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以艺术科研为中心,坚持艺术科研项目的立项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与河南文化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承担并完成了《河南曲艺史》、《河南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等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中国戏曲观众学》作为首部系统研究戏曲观众的理论著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誉为“新世纪中国戏曲学的开场锣鼓”;在重视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还针对本省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应用性研究,如《〈梨园春〉现象调查报告》等受到有关部门、领导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好评,《河南曲剧音乐的调性扩展》的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本省戏曲音乐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而且在艺术实践中被广泛运用,推动了本省地方戏音乐创作的学科建设;坚持艺术科研为主,创作与科研相互促进、并行发展的建院思路,直接参与《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程婴救孤》、《常香玉》、《惊蛰》等多个获奖剧目的创作与研讨;紧密结合本省艺术实践开展基础资料建设工作,保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本省民间艺术的珍贵文献资料,包括2000余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线装书,数千册明清以来的手抄戏曲剧本,中国古籍善本,1000余盘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戏曲原始录像录音带等,为全省艺术研究、创作提供了资料支持,在本省艺术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上海市艺术研究所关注现实,走理论与应用并重、文献与调查结合的科研之路。

上海市艺术研究所在进行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研究方向与课题立项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研究方向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调整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研究方法从单一的文献研究调整到文献与调查结合;强化智囊团意识,主动设计应用类课题,就政府决策与文化政策、城市发展、公益性事业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服务型政府职能转换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调研成果,完成《上海文化贸易服务中心研究》、《上海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研究》、《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效能研究》等一系列为政府管理文化、发展文化献计献策的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领导的肯定与鼓励;对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推出《构筑“交流”魔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的关键》、《促进上海文化出口研究――动漫产业出口研究》等多项成果,与上海市文广局共同编撰的《上海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指导手册》为企业投资提供了来自政府的权威性指导;撰写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策划方案,进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议题议程策划;成功组织申报“海派旗袍制作技艺”为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市委、市政府推动的上海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用“四个跟上”抓住“申遗”机遇,促进艺术科研持续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在实践中明确了研究、保护新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服务于社会与大众生活等职责定位,用在意识、行动、事业、项目上的“四个跟上”,确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作为科研主题”的思想,将工作机制逐渐转移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事业上来,成功申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并与该所合署办公,新增7人编制,总编制数达39人,成为全国第一家既挂牌又增编的单位,使“非遗”保护研究的工作职能在本所得以明确及落实,研究所集中科研骨干,侧重“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申报,中心则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侧重“非遗”项目的普及宣传、展演展示和传承人保护;承担全疆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维吾尔歌舞艺术研究》,展开全疆南北33个县、行程3万余公里田野调查,访传承人469位,摄录视频素材249盘,音频光盘136张,拍摄照片5000张,编撰出版《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等一批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非遗”代表名录体系,已有部级第一、二批“非遗”名录项目共52项,自治区第一、二批“非遗”名录项目共185项,地(州、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共535项,县(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共2480项;多次参加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08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展演活动,派出专家为“上合组织”高研班、乌市文化讲坛等开办讲座,应邀担任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参与培养维吾尔木卡姆攻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举办“第六届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建立专题博物馆、展示中心、传习所、传承中心、民间艺术学校、“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网站”等。

7.天津市艺术研究所以艺术科学研究规划管理为抓手,整合全市科研资源,促进本所建设与艺术科研发展。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承担了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科研管理职能,负责本市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的规划管理、申报评审等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紧密围绕本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理论创新,指导文艺实践,坚持导向性、学术性、实践的指导性及地域性文化特点,为本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已评审立项两批共177项研究项目。

8.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坚持自身科研优势,开拓创新求发展。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以地方艺术研究为本,采取剧种史研究、戏曲理论研究、剧目生产“三结合”方法,打通艺术研究与艺术生产通道,努力在两方面取得“双赢”,出版《莆仙戏史论》、《福建地方戏曲音乐》等22部专著,完成《福建地方剧种状况调查》、《闽粤地方戏曲团体经营模式及演出市场研究》、《闽台戏剧交流史》等部级项目及文化部重点项目,不仅把握了本省地方剧种的历史、传统剧目、表演特色、音乐唱腔特色、演出习俗、生存状况等,还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戏曲理论批评、福建地方剧目生产方面的成果;承担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职能,负责全省的戏剧剧目生产与创作,形成三级剧目生产网络及三年一届戏剧会演,深入剧团,对剧本与舞台呈现结合进行讨论修改,组织青年编剧及表导演培训班,共有《江上行》等40个剧目57次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惠安女人》等6台戏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承担省艺术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负责全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申报、年度检查、鉴定结项、经费管理等工作;承担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职能,参与省政府办公厅、省文化厅等4个厅局委托的《福建省“十一五”文化专项发展规划》、《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及《总体规划》、《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研究》、《福建省文化艺术家调查报告》、《福建省第四届艺术节设计方案》等的制定及撰写。

9.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坚持服务大局,持之以恒,开拓进取,求真务实。

从国家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国家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所急需的项目的设计、资料的掌握与深入的研究开始;每个项目都坚持前期研究及案例的积累,《中国节日志》在正式申报与被批准立项前就已连续开展了3年调查、资料及前期研究的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农村就是深入田野,在城市就是深入社区;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必须充分认识数字化能力的决定性影响,通过搭建“中国记忆”平台,实施若干数字化抢救计划项目;拓宽统筹兼顾的视野,建立与各大学的广泛合作。

二、分组讨论:理清艺术研究院所建设思路,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分别由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局代表组成的第1、2组与由各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代表组成的第3、4组通过积极热烈的讨论,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形成愈益明确的共识,代表们普遍认为:

1.会议及时,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体现了创新务实、服务大局的精神。

作为2010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后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从战略高度探讨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及艺术科研管理工作,找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增加了在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发展与艺术科研管理上的紧迫感。

2.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落实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有关艺术科研建设的要求,支持艺术研究院所建设与发展。

重庆、吉林、贵州等省(区、市)文化厅(局)组建了省级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的日常管理职能划归本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承担;上海市在每次会议结束后都召集本市有关单位传达落实会议精神;吉林省重视科研人才培养,通过培训充实艺术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厅与本省科委合作立项三个数据库项目,并由本省艺术研究院所承担;云南省文化厅计划将本省艺术研究所升格为院等等;但部分省(区、市)对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及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职能机构、人员及相关经费配备不落实或不足。

3.各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坚持自身特色与个性,充分发挥艺术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创新,开门办院办所,围绕并服务于文化行政部门中心工作,扩大研究领域与业务职能范围,开展文化产业、表演团体改革、发展大文化培育大市场等方面的深入调查研究,提供表演艺术作品,努力发挥文化建设的参谋与智库作用。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抓创作成绩突出,创作作品占全省创作作品总数三分之一;贵州、湖南等省艺术研究所提出扩大职能,将研究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剧目及作品的创作、制作;民族艺术研究所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但部分艺术研究院所的科研工作与本省(区、市)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仍存在一定距离。

4.从艺术研究院所建设与艺术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建言献策。

会议建议:今后应明确分管厅领导参加每年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工作会议及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会议,并可采用现场工作会的形式,以提高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对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工作及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指导,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各地艺术研究院所联系,发挥该院在科研骨干培训、项目策划设计等方面的基地作用与龙头作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中国艺术研究院向各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推荐优秀毕业生,充实科研队伍;推动建立省级艺术学项目单列等等。

三、总结讲话:把握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发展趋势,拓展职能,提升效能

于平司长在题为《拓展职能,提升效能,开创艺术研究院所建设新局面》的总结讲话中,通过一系列调研分析,将艺术研究院所现状归纳为三种情况:一、办公条件尚可但研究经费严重不足;二、研究刊物水准较高但研究队伍青黄不接;三、基础性研究成果尚可但对策性研究明显缺席。于平司长将艺术研究院所一个时期以来所进行的探索与开拓概括为“开门办院,研究转型,科技自觉,形成特色”等特点,提出开创艺术研究院所工作新局面所必需的三方面“合力”:第一是我们的艺术研究院所自身一定要有求生存、谋发展的动力。第二,全国各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帮助整合资源、引导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第三,文化部文化科技司要从当前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局着眼,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课题设计、支持、提升作用,引导艺术研究院所再启新程,重焕生机。同时,于平司长着重阐述了开创艺术研究院所建设新局面必须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1.当前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关键在于职能定位

我们艺术研究院所当下的生存与发展的确有个重新审视与思考职能定位的问题。早在2002年,文化部就发出了《关于加强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意见》这样一个文件。其中对艺术研究院所的职能表述为:“围绕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科学学科体系,开展艺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文化艺术实践,研究文化艺术生产与管理规律、建设发展战略;收集、整理、保护、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建立并完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及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研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文件还特别强调:“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在政策规章及制度上明确并落实上述内容,指导、推动艺术研究院所努力适应上述任务与职能的要求”。

当然,这一方面要看文化行政部门是否对所属艺术研究院所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看我们的艺术研究院所是否能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至于职能表述的其他方面,在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研究院所中有多少不等、程度不同的存在,目前文化系统艺术研究院所较为普遍的职能是“收集、整理、保护、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2.艺术研究院所“后集成”时期的职能拓展

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赋予”还是自身的“拓展”,文化系统艺术研究院所可以胜任并且应当胜任的职能有以下方面:

其一,艺术研究院所应完成文化行政部门交办的文化规划、文化政策制定、文化热点现象分析等带有研究性的文化行政工作,这应是艺术研究院所一项基本的职能,似可称为“文化行政工作的预研究”职能。事实上,有不少省、市的艺术研究院所承担了本省、市《“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的调研、论证、起草工作,在即将开展的“十二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发挥作用。

其二,艺术研究院所应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摸底、申报、抢救、传承和保护性开发的职能。我们注意到,不少省、市将“非遗”保护中心的职能交于艺术研究院所(如新疆、重庆等),“非遗”保护中心和艺术研究院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避免了设置新机构又延续了艺术研究院所既往“长项、硬性”的课题,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其三,艺术研究院所应负责艺术档案收集、建档、管理及咨询服务工作。艺术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许多省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远远不够,机构的职能化、人员的专业化、档案的系统化工作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和艺术档案馆合二为一的做法体现出档案建设和艺术科研的双重效益,也体现出两项工作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其四,艺术研究院所可以合并一定时期专为进行艺术创作而设置的剧目工作室、创作室等机构(有的艺术研究院所本身就是自上述机构转型而来),使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共同提高。在当下的拓展中也应充分重视现状的研究,也应更多地关注艺术创作的未来指向。湖南、湖北、福建、河南等省的艺术研究院所都在本省优秀剧目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五,条件具备的艺术研究院所,还可以与普通大学就艺术学研究生教育进行联合办学。这样做一可以将研究成果进行文化传习,二可以为社会也为自身培养专门人才。这样做还可以通过“教学相长”促进研究深化。事实上,有不少教学单位已经用我们研究院所的退休研究人员在“发挥余热”。省级艺术研究院所也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发挥“龙头老大”的作用,对各地学有所长并研有所优的同志聘为硕士及博士生导师。

其六,艺术研究院所还可以承担一些艺术学研究课题申报的组织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研究院所的管理意识,而且有助于促进研究课题贴近当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前沿意识。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省市未能成立艺术科学研究规划管理机构,其实让艺术研究院所师其职担其责,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题。

3.艺术学课题立项要引导并支撑职能拓展

为使艺术科研有效地服务和促进文化建设,艺术学课题立项工作至少应当在两个方面创新思路:

一是就研究理念而言,要在基础性研究中加强对策性研究,要在反思性研究中加强前瞻性研究,要在学理性研究中加强技艺性研究,要在业态性研究中加强区域性研究。

二是就研究对象而言,要把既往专注于以艺术之史、论、法的研究拓展到艺术技艺传承、艺术产业链接、艺术市场营销以及艺术生产新要素、艺术服务新手段和艺术传播新媒介的研究。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师教学理念科研能力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长期以来,知识一直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从而形成了严格的教师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体,而教育对象则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学美术者恰恰需要的是创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承认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意识的与教师同等的个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所以,美术教师在工作之余,不仅要拓展科研,还要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从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创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利用当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些都是现代美术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学过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师教学理念科研能力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6篇

钱仁平:贾老师好。2011年伊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艺术学提升为门类的议案,这标志着我国艺术学学科摆脱了长期困扰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尴尬,并迎来了按照艺术的自身规律和特性独立发展的大好时机。您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对本项工作的推进与实现,思考与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请谈谈艺术学科升为门类,对音乐学院办学的意义。

贾达群: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认知和学科建设上的大进步,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艺术教育可以更好地基于自身特点并遵循自身规律来进行并发展。我一直认为,人类表达自身对世界的看法、表达自身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演化发展的方式从来就是多元的。如果说科学研究强调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那艺术创造则依赖想像联觉及其表达技艺。尽管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仍然是两者的核心要求,但两者在各自的实现方式上确有着很大的不同。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以后,艺术类各学科就可以在最权威和最广泛的认同下按照自身不同的实现媒介和方式来展现本学科的学术成就,并推动艺术学科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各艺术院校的角度来说,最为紧迫的工作是艺术门类学位体制的合理设置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艺术各学科评价体系的建设。我曾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①专门探讨了这些问题并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

钱仁平:2011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上海音乐学院原一级学科“艺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为三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即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这对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我院学科专业结构,整合学科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办学特色,构建创作、表演、理论、应用四类学科群链建设,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问,我们具体如何操作?特别是在师资建设与生源方向等方面有什么相应措施?

贾达群:中国的专业音乐院校和国外的同类院校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外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科建制主要是创作和表演,理论研究型的学科,比如音乐学、作曲理论、音乐教育等一般都放置在综合大学里;而我国的专业音乐院校除了拥有高水准的创作和表演学科外,同时也拥有高水准的理论研究学科群。这样的现状恰恰说明了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特殊性――是集音乐创作、表演、研究和应用为一体的综合音乐艺术大学。对中国的专业音乐院校来说,认清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对于对如何开展自身的学科建设、如何拓展自身的学科疆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及其学科拓展设想,我从2003年起就开始思考②,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没能顺利进行,直到通过2010年在文学门类下艺术学一级学科的申报,以及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开展的学科对应调整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在上海市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领导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充分理解支持下才最终得以实现。

上海音乐学院目前拥有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和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授权点。除了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外,上音对艺术学理论及戏剧与影视学这两个一级学科的认知和申报理由分别如下③:

(一)艺术学是有关一切艺术门类一般性规律的理论学科。音乐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具情感抽象的子学科之一,艺术学的原理经过音乐理论的验证,其学科特性便可得到更为深刻地彰显;将音乐学理论的研究提升至艺术普遍性的高度,是艺术学理论架构最终得以完成的必要保证。基于自身理论传统与学术背景,上音的艺术学理论博士点的学科构想是:以音乐艺术及其理论为出发点,整合其他艺术子学科的方法与视角,深入整体艺术的学理研究,在深化音乐学理论建设的同时,丰富与提高中国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架构。今后本学科将致力于在国际化语境中对中华文明中的艺术(音乐)现象以哲学的理论架构进行再诠释,在艺术哲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艺术美学与批评、艺术教育哲学与方法论等学科方向,运用人文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来关注当代音乐现象和艺术生态,最终通过直接参与中国的音乐与艺术实践活动,对我国的艺术学学术品位的提升与理论体系的建构产生积极作用。

(二)“音乐戏剧”是指以音乐作为主要媒介和形式语言核心的戏剧体裁,其创作和表演实践既符合戏剧、音乐形式的一般规律,也有自身语言规律和形式规律。本学科宗旨就是对这些规律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本学科在音乐戏剧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便致力于西方歌剧的传播普及和歌剧形式的洋为中用。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歌剧中心――周小燕歌剧中心;上世纪50年代起,本学科亦开始筹划歌剧理论、表演和创作实践的研究,以于会泳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在中国戏曲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学科的建立将会对我国音乐戏剧艺术创作、表演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繁荣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对于我国戏剧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做出重大贡献。

以上表述基本奠定了上音对这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和发展的框架和路径。在学校党委和院领导的部署下,上音研究生部正在进行拟定一系列有关学位点建设的条例,优化和完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方案,同时也包括进一步梳理和规范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应用科技这三个学科群不同的评估体系等工作。从《2012年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可以看到,我们已经对本校的学科进行了合理的学科归口整合,使之不仅符合学校的一级学科布点需求,同时也厘清了理论研究型与应用实践型这两类学位的学科界限,明晰了其学科内容。另外,在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分配上,也力图与学校的特色以及未来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相对应。我相信,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将推动上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会对全国艺术学领域教育的相关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关于理论研究

钱仁平:谈谈您任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的获奖论文及其相关理论的后续思考与进展。

贾达群:已经过去的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音乐的创造者们运用各自天才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以新奇的观念、精湛的技法打造出了一个色彩斑斓、流派纷呈的万千音乐世界;音乐的理论家们则启动自身敏锐的洞察和深邃的智慧,以大胆的推理、精细的论证建构出了诸多结构严谨、逻辑缜密的繁复乐理体系。这一切都表明,在音乐的王国里,人的智力和情感似乎达到了极至……

新世纪的到来,开启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又一个百年历程,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世纪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研究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两者之间将呈现何种的关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

毋庸置疑,通过几代作曲家群体共同的努力,中国当代的音乐创作以其新颖的观念,娴熟的技法,独特的语言在世界乐坛上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并受到广泛的欢迎。音乐创作的丰硕成果也推动了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和理论创新进程。一方面当代的音乐创作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给予解读以窥视出其中玄妙万千的心智世界;另一方面,从这些原创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技术理论又可以反过来为新的创作提供更为宽阔的认知空间。和世界总体格局一样,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将关注从和声,复调及管弦乐法等领域移向通过对各音乐结构元素的灵活运用进行音乐结构的个性化塑造以及对音乐结构样式的多元化全方位认知。结构,这一万物赖以生存的方式和载体不仅引导人们去重新认识它的构成规律和固有形态,而且通过这样深入的认知还促使人们去进一步探索它的具有无穷变数,意趣盎然的生成可能。对结构的认知以及对结构构建的探求无论在音乐创作还是在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确实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作为一个具有作曲背景的研究者,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我的研习和探索。我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发表了有关结构分析和结构对位的文章④,并在2009年出版了专著《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在这些理论研究及其成果中,我涉及到如下重要课题:1.关于音乐结构的多元透视;2.音乐结构的深层原则――“天然结构态”;3.“结构力”认知;4.音乐结构的对位关系等,试图通过阐释这些课题来构建结构分析学体系,并希望该研究能够对音乐创作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同时也能对音乐分析理论研究以及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结构分析学导引》就是本研究的重要纲领。该文撰写于2004年,并发表在《音乐艺术》2004年第4期。借此机会,我要感谢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奖评审委员会对我提交的论文《结构分析学导引》的学术认同和鼓励⑤。

我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包括《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及其二元性》(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以及《音乐的观念及其形式化程序》(201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科研项目)。预计今明两年将有专著出版。

我还想再谈谈作为一名作曲者,我为什么要如此深的涉足于理论研究领域?除了个人的喜好与追求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家知道,学科特色是进行学科建设的首要前提,找准特色、明确方向才能顺利并有成效地展开学科建设。那什么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学科的特色呢?经过较长时间的梳理、比较和思考,我发现从丁善德、桑桐、陈铭志等前辈大师,到杨立青、林华、赵晓生等当代名流,他们无一不既是学养丰厚、文论浩瀚的理论大家,同时又是乐思敏捷、技艺超群的作曲高手!这难道不是中国音乐界一个独特而耀眼的顶尖群体?!这难道不是上音作曲学科具有传承意味的学术传统?!因此,我认为“学者型作曲家”,或“理论型作曲家”的自我修炼和人才培养应该是上音作曲学科的一大特色!作为上音作曲学科的一员,我应该融入到这个学养极深的传统中去,努力践行并传承它的血脉及荣耀!我希望有更多的上音作曲同行和学子能认识到这一点,自觉锻造和培养自己成为善理论、精作曲的双料人才。

三、关于音乐创作与教学

钱仁平:请谈谈您近年来的音乐创作及其思考。

贾达群:就自己的音乐创作而言,我始终被自我告诫应该坚守其“品位”。尽管艺术有很多的功能,且某些功能目前因其需求而被过分强调和无限扩大,但艺术的纯粹性、学术性、深刻性、创新性则一直是我音乐创作追求的终极。我信奉“乐如其人”、“音观其心”、“声言其志”、“曲显其性”的箴言,并将音乐创作与人的智力和情感的最高境界相联系,我希望这些能成为我音乐创作的座右铭。在未来的创作中,无论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还是抽象艰深、众口难调,观念须与形式化程序相对应,技法应成为思想的符号表征;当代性要体现传统的延续,民族性定汇入世界的潮流,而个性则突显于共性的脊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引领受众感悟其艺、惊叹其术的精品力作。

钱仁平:关于作曲教学的建议和您的做法。

贾达群: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作曲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要求是:天才的音乐想像和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这种能力的完满的作曲技术。我想这两点也应该是作曲教学必须始终遵循的。也就是说作曲教学必须在保护学生本已具有的音乐想像和创造天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音乐的想像和创造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指导并训练学生表达此种能力的作曲技能。什么是音乐的天赋?音乐天赋的真正含义是能够将人的情思事理之感受外化为声音符号并逻辑地展示出来。因此,能用声音来对应自己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感受,并以声音作为媒介来逻辑地予以表达是一个作曲者最基本的素养,而进一步丰满、提高这个素养就成为作曲教学最根本的任务。

一个有经验的作曲教师要经常启发和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感性体验转化为妥帖得当的音乐语汇并给以使之发展的多种技术可能。与此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逐渐培养自身的艺术通感,有了这样的通感能力,学生就可以将所有他种形式的感悟转化为声音,并使之成为自己创作的原始材料。

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传统积淀了丰厚的形式化内容,这是作曲教学和作曲、表演实践最为宝贵的财富,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怠慢或轻蔑它。尽管艺术贵在创新,但只有知晓并掌握了传统的精要,你的创作才能真正出新,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我的“秘诀”是:终身学习、善于联想、精于表述、乐于分享。

①两篇文章分别是:《音乐创作表演学科的学术性认知》,发表于《人民音乐》2010年第6期;《关于我国艺术学学科学位体制及二级学科目录设置等问题的思考》,发表于《音乐研究》2011年第4期。

②见贾达群《2003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主旨报告》。

③见《上海音乐学院学科授权点对应调整申请表》2011。

④贾达群《结构分析学导引》,音乐艺术2004年第4期;贾达群《结构对位》,音乐研究2006年第4期。

⑤论文《结构分析学导引》2011年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奖银奖。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7篇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下设音乐系、美术系、设计系,及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学院发展的目标是提升艺术学院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依托我校学科资源,为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撑,加强学院教学、科研能力,使学科水平整体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院文化艺术的辐射力,大力开展和推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新增艺术学门类,我院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美术学类设有绘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版画四个方向;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现面向全校本科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学院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在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建设成一支素质精良、造诣高深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97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讲师33名,助教4名,共有硕士生导师41人。学院还聘请部分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了及时掌握当前艺术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的新动态,学院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且聘请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来学院讲学。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加强。部分教学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美术系、设计系连续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毕业创作展和设计展,音乐系连续举办各类主题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322篇,其中在CSSCI期刊30余篇。出版专著41部,教材51部。近四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7项。可支配研究经费155万余元。

学院未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观念,立足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技能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平台。

艺术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管理将上新的台阶,使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础、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以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论研究能力、音乐理论的编辑、评论、管理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及论文指导;音乐学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专业、普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文化科研部门、文艺院团、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专业方向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艺术研究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突出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专业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民族器乐、管弦乐器演奏

专业课、基础课:表演(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钢琴艺术史、教学论;重奏(唱)合奏(唱)室内乐合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在毕业后可在专业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对造型艺术具备基础素描以及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的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能够继承国画、水彩、油画、版画艺术传统并将之发扬,能够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艺术创作、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美术史、绘画基础、绘画创作与实践。

专业方向:油画、国画、水彩、 版画。

专业课、基础课:解剖与透视;素描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油画人体;综合材料;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中西方美术史;风景写生;素描人体;线描人体写生;工笔人体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画写生;水墨人物写生;油画人体;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水彩人体;坦培拉绘画研究;水彩造型语言;丙烯绘画;毕业考察、创作;黑白木刻、凸版版画、凹版版画、版画史、凸版技法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文化艺术创作单位、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创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塑造,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于一身、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装饰与图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环境设计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室内外环境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环境设计原理、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环境设计基础训练、环境效果图表现技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建筑制图、室内空间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工业设的时代性、数字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色彩与纹饰、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CAD机械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调研、设计报告书与产品评价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汽车设计、日用品设计、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的规定成立的全国首批十个部校共建试点学院之一。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为主体,包含4个本科生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3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 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同时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文科实验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学历层次基本实现了博士化。在籍全日制学生1213人(其中本科生95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6人)。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不断拓展,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西南学院大学、佛教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建国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相关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还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台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师生访问学习活动。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含相关专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知名记者、编辑、广告人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及广播影视界精英。近十年来,200余人次荣获全国文科计算机广告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等竞赛奖近百项,1名同学获得“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1名同学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上镜奖,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挑战主持人”新闻类年度总冠军、3名同学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25%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毕业生分别被新华社、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聘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电影学、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掌握广播影视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广播影视编辑制作的基本能力。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第8篇

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众所周知,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制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总书记在纪念党的90周年诞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我们要以此为着眼点,以提高全民族的美学修养和鉴赏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为出发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之后,党和政府为我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为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地审美地把握艺术提供了新的时代条件,这是艺术教育的幸事,也是全民族的幸事。

我认为,所谓从文化自觉到艺术自觉,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第一,要自觉认识艺术和艺术教育在坚守全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功能。

孙家正同志再三讲,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艺术亦如水,是流淌在民族肌体里的无处不在的一种文化软实力。文化和艺术都要靠长期积累,水到渠成。艺术究竟具有什么独特功能?它与人类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宗教的、哲学的方式把握世界相提并论,成为一种独立的、不可或缺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一个脱离了艺术教育正确轨道的民族,乃是一个不健全的民族;一个善于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并且彰显艺术的自觉功能的民族,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我们应该站在新的时代高点上,特别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重新认识艺术的功能和作用。钱学森是站在当代人类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交汇峰巅上思考人类面临的新课题的大师。他力倡学科技的人也必须学点艺术。这不仅在于艺术可以开启人类右脑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更在于可以培养每一个人的善良的人性和美好的感情,这是十分重要的。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下,如果我们的国民缺失了善良的人性和美好的情感,那将是不堪设想的事。所以,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艺术学科建设好。

第二,要自觉认识和把握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任何违背规律的做法,都是毁文化、毁艺术的。高等院校,是民族思维的先锋阵地;高等艺术院校,是民族艺术思维的先锋阵地。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学科建设要科学揭示艺术各门类的独特规律,要对形形背离艺术独特规律的盲目做法发出科学的批判的声音,这是极其重要的。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艺术学科下支的5个艺术学科几个门类学科规律真实、深刻、完整地总结出来,然后变成广大艺术工作者的一种理论导向和创作指南。

恕我直言,时下打着创新的招牌违背艺术规律的现象时有所见。比如对待改变了自己民族命运的重要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否严格遵从艺术规律?就很值得反思。一个敬畏自己民族重要历史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解构、颠覆、戏说重要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我们应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带领自己的人民小心翼翼地走进历史,认认真真地感悟历史,老老实实地从创造历史的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里获取历史营养,此乃正道。而万勿反过来借历史人物的英灵包装明星,通过炒作,赚取票房,堕入鲁迅先生当年所反对的“名人的遭殃,不在生前,而在死后,一瞑之后,注家蜂起,借死尸以卖钱”的泥潭。

第三,要自觉承担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作为高等艺术院校,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创作、鉴赏现状,不能没有科学指引。我们应在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理论联系实际,发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的科学声音,这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要倡导艺术家永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要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观、科学观和忠于人民的艺术家的良知和艺术操守,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推进艺术学学科建设。

其次,在艺术自信上,我也体会到――

第一,我们要坚持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充分自信。我们从事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对我们艺术学科也是很关键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当然提倡民主、和谐、公平、幸福,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指导,对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建设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要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永恒的魅力充满自信,有的人不仅不自信,反而自卑,千方百计地拾人牙慧,鹦鹉学舌。我们艺术高校的老师应充满自信感和自豪感,我们从事的是人类灵魂精神世界重要建设的一项工作。对我们先辈流传下来的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经典作品和经典艺术形象,万勿采用颠覆、戏说、解构的手段。所有的经典作品,我们都可以改编创新,但要有原则,必须是按照经过历史、人民检验的,由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价值取向和人类道德准则,顺势方向丰富、深化发展,反对那种反方向、逆势方向的解构、颠覆和拆卸。如果那样做,中华民族就失去了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艺术之根。须知,民族的文化艺术大厦,是靠一部部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筛选的经典作品为支柱而矗立起来的。解构、颠覆、拆卸下这些支柱,大厦就会坍塌。这是对历史和人民的犯罪。所以,我们艺术学科建设应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的艺术主张和美学理想。

第三,应坚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充满自信。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所领导人民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要充满自信。这是我们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学学科建设,不能也不应去颠覆、解构这种红色文化。

第四,我们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对别的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要充满自信,不能闭关锁国。而应该坚持费孝通先生的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过程,就是将我们民族优秀的东西,与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营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交融、整合、创新,从而创造出既富民族精神,又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艺术学学科建设,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和仁义道德的底线的基础上来建构。

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说到底,就是为现实社会营造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令每一国民身处其中,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心灵滋润、灵魂提升、精神提高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环境塑人,氛围养人。所以,我要反复强调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只有靠文化把人的素质提高,搞艺术把人的心境养高,高素质高境界的人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果以牺牲人的素质为代价,急功近利地让文化“化钱”,让艺术止于养眼甚至花眼乱心,那么低素质低境界的人就会把即便搞上去的经济也吃光花光消费光的!社会就会堕入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的二律背反即恶性循环,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要恳切地呼吁,所有高等院校,团结起来,优势互补,共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我们有三支大军。一支是我们的单科专业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他们对某一艺术门类本体和规律的研究最为深入,他们是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奠基者。第二支是以云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综合性的艺术院校,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他们的优势就在于打通了艺术门类下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设计等一级学科,他们配备齐全。优长于从艺术各个学科的相同处寻找普遍的规律。第三支,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依托于相对广阔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背景,他们擅长从哲学思维的层面,提出高屋建瓴的贯通于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学的一些普遍的规律。这三支大军,应该各扬优势,互补生辉,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大家都做了很多遵从规律的扎实工作,比如,东南大学就不断出版《艺术学》的不定期刊物,又如上海大学出版关于艺术学建设方面的丛书,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学校都在做这些工作,如福建师范大学的《中国古典音乐文献集成》,这是件了不起的事。中国需要这种为了民族的艺术学术建设踏踏实实,做艰苦浩繁的、享受孤独的工作的人。他们把所有的古典的文献全部集成起来。这一群学者潜心治学,享受孤独。相比现在流行的所谓“学术明星”,我更崇敬这些学者。曹意强教授编的《美术》学刊,长期以来就在这方面进行学术积累;傅谨教授在中国戏曲学院,以一人之力团结了多少同仁,对中国的戏曲、中国的京剧事业做出了很多水到渠成的贡献。这种工作,才是真正的艺术理论,这样的学者才是真正的“艺术之星”。

我们从事文化建设,包括艺术建设各界的同仁,应该懂得,文化建设的规律在常态,而不在非常态。所谓在常态,就是要靠艰苦细致的日积月累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我来到了云南。这次文化部委托我参加评审国务院出台的特需人才培养的博士项目,云南省委提出了“两强一堡”――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桥头堡。云南是面对东南亚的桥头堡。从这些特殊需求出发,他们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两强一堡”与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就是一个课题项目,就是一种特需人才,这不仅对云南有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发展、民族的团结都有意义。

此次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工作非常细致,安排得井井有条,使我们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当中顺利召开此次论坛。让我们敞开我们的思维,为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艺术学科建设出谋献策。所以,我们更应该团结,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组团结,进而愿三方面的艺术院校团结,发挥各自的优势。尤其我们要尊重在艺术学科的建设中长期做出的重要贡献的一些院校。没有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艺术学升门类是不能实现的。这也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于艺术的一种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所以,大家都围绕着提升民族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这个着眼点,把我们的艺术学学科建设既培养高端人才又能让民众都获得善良的人性、美好的情感,使中华民族富于想象、富于创新的思维传统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