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思想理论论文

思想理论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5:59:36

思想理论论文

思想理论论文第1篇

思想品德教育应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教学中要做到知识、情感、能力相统一;课堂设计要做到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相统一;设计的活动要做到认知、探究、实践相统一。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让学生自主感知、领悟和实践,将学生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解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目标的设定和方法的选择,例如在云南昆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教师要教育学生搞好民族团结,追求真善美,把爱洒满人间,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用自我提高的办法和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教师通过科学的理论,有原则的教育和德育管理的方法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遵从学生认知的规律,增强学生思想提高的效果,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让学生组织演讲、主题班会、图片展等活动。

2.坚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应借助各种形式、方法和途径,让人们接受崇高理想和信念。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教师要重视要以生活中的材料作情境,引出问题,开展探究活动,然后再学习正文。做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法创新。教学应准确把握本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教师教学要形成让学生自主发展和自主运行的机制,而不是主宰课堂。例如,上课时,要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成立测评小组,评定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平时成绩,评价学生自我发展的成绩等。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当思想品德背诵组长或学。实行创新的带领机制和纪律制度,让学生干部规范、稳定地管理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学生,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心学生中的热点话题和难点问题,开启学生的心智。

在政治观念、思想提升、道德约束、文化熏陶等方面,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开展案例分析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背景下思考和规划人生,在联系自身实际、思考人生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和世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师生互动

要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教师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让学生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达到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素质的目的。教师要注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根据学习基础,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情,深加工教材,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实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

4.结束语

思想理论论文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

引言:所谓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社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总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研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决定了以可持续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讲,传统经济也就是传统社会生产方式、人类自身关系及其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反映。

如在传统经济中,受人与自然对抗认识的支配,那些非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被作为经济资源和财富看待的,并日认为它们的供给是无限的,不考虑经济活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断增长的经济财富作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由于传统发展思想和理论指导,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不良恶果,如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短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产生了产品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并由此引起了国际间和国内各种政治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姚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必然要对传统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以寻求能满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大福利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也就产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使得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中国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而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大约是2500亿美元。如果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给外商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实施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有对中国内部经济调整作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种大型工程的实施。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价值来表现,并以价值的变化来反映其规模变化的,但仅考虑价值的变化而不考虑其他的变化,那么经济发展很可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经济发展,在注重价值分析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方方面面,将它们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

人们知道,在传统再生产分析中只考虑价值的生产与平衡,只要价值的生产是以扩大的方式进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生产、经济就能正常进行,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则不仅要求价值生产的扩大和各部分之间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价值的生产与其他各种流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比例的要求更严格,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进行下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因为其他各种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产物,所以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其他环境相适应。

保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资源输入经济系统的量,超过了自然系统再生产这些能量和自然资源的速度,就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为传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能量消耗的速度,超过自然界再生产它们速度,使经济发展难以长久持续的结果。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实现这项事业对我国来讲更显重要和迫切。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更恶劣,资源短缺状况更严重,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条件、因难、思路和途径等、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其发展模式是什么,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因为如果仅仅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众参与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没有特定的战略模式,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而特定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国情中是不同的,如对公平与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它们的理解也就不同,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方式与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定模式。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态环境和资源满足不了传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与世界各国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酷程度和资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需要,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思想理论论文第3篇

“教书育人”被视为教育的一般原理,对阅读教学来说可以表述为“教文育人”(于漪),即通过对语文材料(主要指文章)的读解,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包括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信念以及伦理道德观等内容。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属于文化的规范特征部分。①思想教育正是社会通过对“思想”和“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双重控制,将特定的“思想感情”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感情”,将个体言行和思想纳入社会规范之中并借以整合社会、控制个体社会化的行为。

目前,作为文化规范特征的思想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已成为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景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明确和归纳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接受既定思想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过程。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阅读教学并非单纯的以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为目的,阅读教学在思想教育的要求下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形变或者异化。下面我从三方面来分析这一点。

(一)“育人”阅读教学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理论界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其中以言语教学为标志的语文教学理论思潮对于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性质的研究,使得人们不再仅仅出于功利的要求、善良的愿望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人们对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问题进行了更为理性的研究。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而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附带功能”这一观点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在阅读教学中“育人”并且把思想教育作为阅读教学目的或者最重要的任务,这种看法也许正受到语文教学理论界对它最后的清算。②但是,多少年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就是这样一直搞下来的,而且也将随着文化发展的惯性继续地进行下去,当然或许会减淡若干单调、僵化的色彩,或许又将有新的调整和形变。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阅读教学历来具有极其突出的“育人”特征。在中国中古形态的圣化社会,阅读教学就是经义教学,培养“传圣人之道”“代圣人立言”的官吏及维护教化人士。中国古代非常强调“文教”“诗教”,强调通过阅读教学进行人格培育和道德修炼。③中国进入现代社会阶段后,虽然语文教学在分科教育影响下从经学的附庸中独立设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教学从来就没有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当作阅读教学的目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非常强调在阅读中“育人”。在阅读中“育人”,一直是中国文化对于民族、国家、社会生存和发展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是对人才“质量”尤其是人才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性设计。

进一步地说,中国文化对于“育人”要求非常单一,即要求人们的“思想”是同质的、全体一律的。具体到阅读教学中,在中国中古形态的圣化社会,这种经义教学培养出来的“传道立言”、维护教化的士人相貌、脾性虽各各分殊,思想却惊人的雷同。应当说,这是圣化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所决定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不过是已有之“道”的传导之“器”,“我”既要按圣人之想来想,也要完全按圣人立论过程来立论,“我”的思想不过是“圣人”的复制品。进人现代社会,从现代语文教学中所体现的思想教育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设计规格也很单一。从目前情况看来,这种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国家、民族、集体,而较少考虑到个体。④有概括性、代表性的说法就是“又红又专”,其中“红”即所谓思想教育内容。历史虽不断变化,“红”的内涵也或损或益,但总体上变化不大。在阅读教学中,社会控制仍以将文化分子培养为同一规格的人而努力。在实际教学中,个性从来就没有成为考虑的中心要素。

或者说,在阅读教学培养单一规格、单一“思想”的人才仍是目前中国文化“思想教育”的主流。这种单一规格的“思想”设计,乃是围绕“如何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这一压倒性主题而展开的。中国文化自19世纪受西方工业文明的进逼后,就特别强调“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道理,中国文化中政治动员也得以空前强调,一切都要与此目的有关。在此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自然不例外,因为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凝集在民族语言之中。大家热心这些道理,政治宣传,“开启民智”,把语文教学中心目的挤至边缘,语文教学与政治动员紧密相关,以至于变成某种程度或全面的“政治课”。这是阅读教学在思想教育影响下新的形变和异化。

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以民族、国家利益为至上,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存在价值和需要,其极端的情况就是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国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以成就国家民族利益,就像一直选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所宣扬的“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的人。这种“思想”内涵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往往也因其理想色彩的高远而不易落到实处,在文化世俗化变迁的环境中那就更不易落到实处,而要强行将这种“思想”灌输到文化分子的头脑和心灵中去,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果真能完美地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经过这种思想教育塑造的人可能是什么样子呢──他有些法定或者公认的“思想”,当然并不复杂,例如他认为生活中真善美始终占主流,假恶丑终会被战胜;他的“思想”主要是用作道德判断或者政治立场的识别而存在的,譬如他经常会说,“你的思想是不是有点灰暗不健康”,或者“你站在跟人民对立的立场上看问题了”。他也可能作一些思考,但其思维模式无疑是固定的,推理程式化,有教条化倾向,任何人事,他也许会用阅读教学中千万次用过的句式:“通过……表达了……反映了……赞扬了……批判了……”来进行概括总结。他如果能写文章,开口提笔往往就是“我们”如何如何,看不见个人独立思考的影子,他成了一个硕大无朋的“大我”在代社会立言。他惯于接受既定的“真理”,崇拜权威。他是最听话的,不幸也是最盲目的。他对自己缺乏自觉自主意识。他好做是与非的评判,但他却从不怀疑自己判断的依据,也从不怀疑自己。这样的人似乎并不能承担民族生存和发展重任,就连社会文化变迁所引进的生活激变他也不能适应──这种激变所需要的智慧、勇气和负责精神,在这样的“思想教育”中似乎很难培养出来。

以国家名义对中国文化分子生存和发展所做出的总体设计,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同一的生活模式和思想模式中,这是一种政治浪漫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极端简单化的处理。通过阅读教学来“育人”,其实质就是将社会文化规范特征涵化为个体身心和言行中的过程;在这种同一规格“思想”的总体设计中,语文教学与之相适应,也在为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同一的思想观念模式中去而努力。这就常常使阅读中出现漠视阅读主体的现象,所谓“读中无我”,使阅读教学更多地成为社会规范特征传授的过程,而非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从阅读教学内容、读解方式上可以得到更为深切的认知。

(二)“好”的阅读内容

一般说来,对阅读材料(主要指课文)有两个前提要求:首先是思想内容好,其次是语言文字好,即所谓“文质兼美”。翻开任何一本语文教材研究的著作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述。其中“思想内容好”就是为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的要求而规定的,有时候将这“好”又具体表述为“积极健康的”“正确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或时展潮流的”等等,它的对立面就是“消极不健康的”“落后的腐朽的”“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或者时代潮流的”。前者以肯定的形态进入语文教学领域,后者以否定的形态进人语文教学领域,构成“思想内容好”的一体两面。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好的思想”内容给找出来,所谓归纳、总结出文章中心思想。进一步地说,明确和归纳中心思想也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将这所谓的中心思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成为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观点,成为自己为人处事的信念和道德准则。所谓学文即学道,披文入道,因文悟道,这“道”成为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种被称为“好”的思想内容是根据社会官方意识形态的标准而做出的判断。因此,好的“思想”是经过选择的思想,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一文化、每一社会要将其崇尚的“思想”(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传递给年轻的文化分子,都要对教材的“思想”进行严格的选择。所谓让年轻文化分子面对人类精神资源中优秀的部分(包括文章),就是选择后的“优秀”。目前,语文教学所用的教材亦如此,它通过选文、编排、注释、删改等对“思想”加以筛选、甄别、改造、控制,相对来说,“思想”呈现高度的同质性。例如:假如“大公无私”是一重要的思想的话,课文就要通过各色各样的文体和其他方式反反复复地申述着这一思想。

好的“思想”也是经过加工的思想。自19世纪中叶以来,汉语言中己渗透着从西方文化所吸收的“思想”(如“民主”“自由”“平等”“个性”等价值观念),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如“权威”“不自由”“等级”“全体性”)相冲突,往往构成“思想”的两极或者多极。这些“思想”在进入教材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加工处理,使其呈现高度一致的一元的面貌。这种加工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删削,或者在阅读中对“思想”添加价值预设来实现的。例如,曹禺的戏剧《雷雨》进入教材就突出了阶级斗争的主题,⑤鲁迅的《孔乙己》被解读为反映科举制度的罪恶。

好的“思想”也是不容置疑的思想。一般来说,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因其特殊的地位,其思想内容本身是不容置疑的。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就是将这文章的思想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教育”。它所传达的政治信念、道德信念是被先定为“积极健康的”“正确的”等等,它所要求于学生的,也是受到所谓的“正面教育”。

如果说,这些“好的思想”在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尚能被大家所接受,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这些一元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不容置疑的“思想”及其信条似乎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而显得格格不入。语文教学有思想教育的功能,但并非这种功能一定会起作用,换句话说,语文教学这种思想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社会文化环境。在价值一元的文化中,当思想教育内容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相协调时,当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社会文化分子只能反复接受同质的思想刺激时,这种思想教育的功能会实现;当思想内容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相违离时,这种思想的功能就不会实现,于是思想教育就徒有其表现形式,大家慑于道德、政治威权而不表示自己的反感,或出现口是心非的局面(伪圣化和虚假表达)。⑥这个时候,道德成了“舌上辞令”,写作文表白自己要“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义正辞严,很有激情,是道德家的派头,但在生活中却是另一副嘴脸:“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虽然好但是“爱莫能助”,只能悄悄走开。⑦

以“好的思想”来要求阅读内容,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内涵。也就是说解决了思想教育“学什么”的问题。事实上,“阅读教学”与“思想教育”是两个领域的活动,以思想教育内容来决定或者取代阅读材料的内容,从理论上来说是思想教育与阅读教学的错位。也许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既不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更不能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三)分解的阅读方式

如果说古人以笼统的整体为主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活动,那么自现代语文教学诞生以来,分解方式即成为了阅读的主要方式。目前社会对这种分析讲解的阅读方式展开了批评,认为这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但是如果不能从理论上说清楚为什么分解方式会成为几十年来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那么也就不能对这种阅读方式有明晰的认识。现在,我试着从文化角度来分析。

前面说过,社会既然赋予阅读教学以思想教育任务,又为阅读教学选择了“好的思想”,那么要想把这“好的思想”涵化到年轻的文化分子身上,似乎就只有采用分析讲解的方式。何以如此?

根据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人对于文本可以有多种读解。尤其文学作品具有读解的多义性,甚至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模糊性。那么,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必然得到被规定要达到的“好的思想”,例如读《项链》,要想得出“批判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结论就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如果读解出“慨叹人生命运无常”的结论,虽有作品本身做证明,也因其“消极”色彩而不被允许。而且如此读解下去,对既定的“好的思想”吸纳岂不是一种漠视、一种威胁?更容易引起历来被视为“单纯的”年轻文化分子思想的“混乱”,因此是要禁止的。要想把一元的既定的“好的思想”传输给学生并成为其个人思想一部分,只有通过分析讲解建立一整套的阐述系统,使读者思维的每一步都跟着这一套阐述走,不能容许个体的丁点儿的批判性思考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只能这么想”。分析讲解过程就是具体解决“怎么想”问题的过程,也是符合思想教育需要的过程。

为了略微明白这一套阐述技术和分解式阅读教学的情形,我引一段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刑场上的婚礼》课堂教学实录,教者为了说明周文雍、陈铁军二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把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之中,提出下列一系列的问题:

刑场上怎样举行婚礼?婚礼又怎能在刑场上进行?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年月?什么地点?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说是亘古未有的壮举?又为什么说这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⑧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惟一的,而且是全国统一的,就在每位教师都拥有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上。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答案的线索,所谓提问的方式已经蕴涵了结论。现在语文教学采用这种“分解式”教学方式,在我看来,是在思想教育要求下阅读教学所能采取的方式了。它所要解决的思想教育问题是“怎么想”,在这一套分析讲解技术体系中,年轻的文化分子被引导着按固定的程式、既定的轨道思考并且一步一步地走向早就确定无疑的结论。若干人热衷的“图形板书”就是这一套分解技术的极致,是分析技术的趋向美学化的表现形态,所以也是适应思想教育的要求而采用的阅读教学辅助手段。传统以整体背诵方式接受儒家义理的做法,应当说不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较好的办法,一方面因为现代白话文不适宜长篇背诵,另外一方面也与现代教育科学的旨趣不合,所以被判别为“死记硬背”而被忽视。

以分解分析为特征的中小学阅读教学基本上是训练模式化思维的过程,所以大家对表达这一套模式化思维的话语非常熟悉、熟练,几达自动化反应的程度。例如让受过这一种教育的人谈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必定是“通过对庐山瀑布壮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之类,没有一丁点文学的感受、体验在其中。我本人也是如此学过来的,而且也是如此教过来的,所以想获得一点对于文学审美的真感觉,每每首先要摆脱这一套话语的钳制。

这种阅读教学培养出来的年轻的文化分子,也不很懂得文学审美,而往往思维简单、机械,思路狭隘,没有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理解事物的习惯,对于世界、人生的态度缺乏情趣、主动精神。这是民族文化衰微的征兆和标志。

在思想教育影响下的阅读教学形态,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不能完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也与中国文化变迁不相适应。一方面,要把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附带功能;另外一方面,在文化变迁背景下,要实现这种附带的功能,语文教学中应容纳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将异质的、多元的思想材料引入课堂。

【注释】

①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63页

②参见李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③参见周宪《文学教育:“道”抑或“技”》,见周宪著《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论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70页。

③参见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纵横谈》,见中国高教学会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组编

④《九年义务教育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辅导讲座》,语文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91页,第97页,第104页。

⑤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谈选编中学语文课文中的几个问题》,见王丽编《中学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57页。

⑥参见韩军《反对伪圣化》,《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1999年6月7日。

思想理论论文第4篇

一、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其人类解放理论,是与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与他对时代根本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的。那么,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然处于现代性的时代困境之中。“现代性(modernity)意味着现代世界(现代社会或现代文明)的实质、基础、核心,意味着全都现代世界围绕着旋转的那个枢轴,一句话,意味着这个世界之本质的根据。作为这样的本质一根据,它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基本支柱,即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随着现代性在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发和巩固,现代性存保留其诸如高扬人的主体性等合理性方面的同时,越来越凸显出其弊端,从而使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处于诸如抽象理性、工具理性、科学主义、人生意义的丧失和生活世界的物化等种种现代性的时代困境的包同之中,导致技术的繁荣与人文的贫困、“物”的增殖与“人”的贬值、交往的普遍与殖民的相伴等社会生活世界的症状。

在马克思看来,置身于现代性时代困境的背后,并从而决定它们的存在在的基础,就是资本,它是现代市民社会的主导原则。资本的存在论意义有:(1)资本的增殖自身的“生活本能”。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2)资本作为支配劳动及其产晶的经济权力。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是一种“普照的光”。(3)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及其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批判地说:“资本被理解为物,而没有被理解为关系”。他认为,“资本显然是关系,而且只能是生产关系”。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对此又作了明确表述:“资本小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既然是一种“生产关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那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必然是,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资本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就资本对于世界历史形成的积极意义作了高度评价。但是,作为一个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大师,马克思尤其对资本的消极意义,即它使现代市民社会的一切关系都成为遭受资本统治的社会关系,作了深入的批判,其目的正是为了在批判的基础上力求“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从而为“改变世界”提出解决时代困境的方案——人类解放理论。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统治的两个主要方面表现:

首先,作为社会关系的主体的人遭受了资本的统治。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说:“钱蔑视人所崇拜的一切神并把一切神都变成商品。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是一种独立的东西。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马克思这里虽然使用的术语是“钱”,而不是“资本”,但是马克思这里用“钱的统治”,表达的就是“资本的统治”。资本对人的统治的消极作用体现为:其一,它会使人丧失“独立性和个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其二,它还会使人的生命化为物质力量。正如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统治使得“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最。”其三,它会使人在精神上遭受异化,盲目崇拜资本的统治。马克思形象地用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作了说明。马克思指出,作为资本的特殊表现形式的商品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它的谜一般的性质就是它的“商品拜物教”性质,是山现代资本所支配的商品生产过程造成的;商品拜物教性质“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存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而货币的中介运动使得商品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它“使一切人的和自然的性质颠倒和混淆,使冰炭化为胶漆

货币的这种神力包含在它的本质中,即包含在人的异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类本质中。”“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在货币转化为资本后,人们把资本的价值增殖能力虚幻地看成资本的魔力,所以,资本生息能力又自然使资本拜物教的产生成为可能。

其次,资本的统治已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现代条件下的普遍统治因素。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认为,资本的统治使自然科学从属于它;使分工受到了它的制约从而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点假象;它“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即一切关系都被资本物化了。存《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马克思还认为资本的统治是通过构成一个个体系,来形成对整个社会的统治的。他说:“如果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一方而创造出一个普遍的劳动体系,——即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那么,另一方面也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马克思又明确指出,资本的统治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物的关系。他说:“这种与人的依赖关系相对立的物的依赖关系也表现出这样的情形(物的依赖关系无非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独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对立而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而他们以前是互相依赖的。但是,抽象或观念,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

总之,马克思通过其深入地批判分析,从而洞察并阐明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根本性质,即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关系都成为遭受资本统治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如此理解是立基于资本存在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情状,而不是“空穴来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对马克思作出了高度评价:“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命运。因此有必要从存在的历史的意义去思此天命。……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

正是由于马克思对其所处时代的资本统治的根本性质的把捉,才为其人类解放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地,从而也使其人类解放理论具有巨大的历史感。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提出及其为人类解放理论确定的任务

思想理论论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都非常重要,各级领导和部门对此都非常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处于分别对待和开展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从而真正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两者关系紧密相联,有很多相通之处。

(一)两者的内容有重叠部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两者的实践形式有互通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我们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特点和特殊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可以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品质。

(三)两者的指导思想相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注重教学进程的一致性,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并鼓励和支持当代学生敢于冒尖,鼓励和支持他们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向权威质疑。同时也尊重当代学生的人格,正确看待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两者都从学生立场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两者的目的一致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重在潜移默化,它如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组织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广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实际,引导、组织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如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时事政治研讨社等,把理论学习社团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应该亲临指导理论学习社团活动,经常与学生一起座谈、讨论、畅谈学习心得。学生在理论学习社团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到在课堂教学上难以系统学习的知识,同时,可以把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应用到他们的业余学习中,使理论学习社团变成内化理论知识、提高个人思想素质的重要渠道。此外还可以通过少数精英学生带动大部分学生,在学生中掀起学理论、促素质的局面。

(二)组织和举办专题讲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专题讲座是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在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全面把握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时代的发展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会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审视世界,达到学以致用,应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紧扣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认真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抽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关心国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求真务实的良好人生态度。实践表明,高质量的理论与时事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是把学生从课堂教育带到社会中,它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实践活动教师都放给学生自己来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部分学生存在简单应付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只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调动、利用校内各种教育力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要将实践教学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与党建、团建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清明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要组织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要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他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同时也可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意识。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促进邓小平理论进入学生头脑。

三、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主要领导统一负责,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分工负责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将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师资队伍保障

首先,师资队伍数量的保障,按师生比配备师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学生之比严重失调,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之比也严重失调,师资队伍数量明显偏少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和学生发展大局出发,按师生比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其次,师资队伍质量的保障,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的岗位培训。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出外进修学习,参加培训,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

(三)考评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相比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的考评体系则需要建立和规范。为便于考评,应注意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操作性,尽量量化考评指标,制定考评标准。第二课堂活动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考评坚持过程与结果、知与行、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应加大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和学分的比重,形成规范、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教学考评体系。

(四)经费保障

学院要把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纳入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切实解决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3]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思想理论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挑战;优化

[作者简介]樊文娥,南通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江苏南通226019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161-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与我党的指导思想、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始终保持一致性,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时代的需求、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显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面临挑战,需要不断地优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与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最重要的国内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为集体主义价值观、道德观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彻底打碎了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羞于言利”等观念对人们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法制观念摆脱了传统集体主义的僵化性、虚幻性。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利弊并存的双重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极大的挑战。

第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受到市场经济功利性的挑战。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向学生灌输并要求学生必须确立的价值观,而市场经济的首要法则是功利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功利性的浸染中,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原动力,大学生在升学、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面前,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增强自己在社会上的搏击能力,并把此看作硬件,从而把道德修养的提高看作软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实用性,解决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问题,进而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理想淡漠、急功近利、忽视修养;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实用主义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使高校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极大的挑战。而过分崇尚自我、强调自我价值便成为时尚,使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沦落。当前高校中持续的“打工热”、“经商热”、“炒股热”、“考证热”等正是这一心态的一种折射。大学生片面追求实惠,把满足自己的切身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凡事均先出于自利的考虑,显现出目光短浅,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利益、忽视内在的精神素养,从而造成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价值多元化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学生确立的理想、信念。这是一代中国人曾以生命捍卫的神圣和权威、以鲜血染红的伟大旗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分配方式多样化,由此产生和形成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比较、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另类标本和思想元素,使他们从更多的视角去审视马克思主义,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边缘化,使大学生在政治理论观念的走向上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有些大学生不仅是厌烦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是从根本上否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全面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些大学生误解为马克思主义只解决夺取政权问题,巩固政权需要另外的主义来回答,从而过多地崇尚多党制、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造成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动摇。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受到理论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然而,随着改革的进入、开放的扩大、现代科技的普及,高校在地理空间、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不再与社会隔绝。信息来源的日益广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课堂之外能了解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课堂内外的内容,理性与现实的比较,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观念、信仰不断受到冲击。当理论与现实一致时,大学生会信服马克思主义,反之会大大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特别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最让大学生们反感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腐败现象等还不能一时完全解决,最让大学生担忧的就业竞争,会愈益激烈。一部分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从理论与现实的负面效应中思考问题,进而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重要体制,它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块基石,而邓小平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本身不存在矛盾,现实中的不吻合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优化。

其一,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市场经济的特点首先是竞争,并且需要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通过竞争企业获得更好更多的效益,通过竞争人才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竞争是一种奋发,是一种昂扬,是能力的展示,更是价值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地确立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增强竞争能力,善于竞争、勇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

其二,用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然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用符合实际的结论来取代过时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一向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入课堂,不回避、不隐瞒,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的、有创建性的新理念,如科学发展观、执政党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让大学生去讨论、去分析,在讨论分析中提高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使大学生用创新理论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发挥理论创新的吸引力、说服力。

其三,用舆论导向来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高校集中着时代精英,因此高校是国际风云、社会变革、政治思想、学术思潮的集散地,是思想理论的重镇,是各种信息的密集地,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园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地。一批批的时代精英需要在高校得到培养,培养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是各种错误思想、腐朽思想侵入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用舆论导向来引领大学生,利用校园文化、理论讲台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引导,以此塑造大学生的高尚精神、鼓舞大学生的雄心壮志、磨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和建设者。

二、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与优化

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挡,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化价值观的斗争也日趋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依靠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利用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技术转让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诱压兼施的手法,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通过文化扩张和渗透,播下资本主义思想的种子,千方百计模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排斥。第二,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意识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后,从贸易、金融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法律各领域,而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普及以及全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国与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与利益。著名学者巴蒂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毁灭国家,连通世界版图,挑战社会契约,改变国家的内涵。世界秩序主席罗伯特·C·约翰逊则呼吁以人类利益克服狭隘的国家利益。认为人类的意识应当先于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传统的国家观念已来越成为阻碍世界各国共同进步和发展的障碍,必须对其进行限制。而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上述这一切,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受到巨大挑战。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强势文化。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高功率广播、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脑软件、好莱坞电影等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与扩张。老布什曾经说过:凡是接受美国经济的国家就无法拒绝美国的价值观念。针对这种文化殖民主义,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在谈到全球风险时就这样认为,全球化会使人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但它导致西方文化中最肮脏、最无价值、最颓废的东西在非西方社会泛滥成灾。使本土文化岌岌可危。一些国家的本土文化很有可能消亡,或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一方面通过经济领域进行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的贩卖,使西方文化逐渐进入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竭力推销它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直接侵害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内政自由和社会稳定。这些文化统治,腐蚀着人们的政治信念、政治热情,使社会主义文化处于劣势地位,阻碍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同样可以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优化。

其一,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经济全球化促进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其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元观念和多元生活方式不仅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打破了他们的封闭局限观念,使得大学生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比较中有目的地借鉴、吸收,做到洋为中用。同时,也使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促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制等方面有所思考,使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融汇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中,打破大学生被禁锢着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开放的新观念、新思维,实现观念的变革和理论的创新。经济全球化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竞争力逐步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国际地位的提高激发了全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由于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发展了自己,人民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小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信念也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全球化中多元的意识形态在对立和差异中并存,相互交流、相互融汇的局面,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收全球化时代的合理养分、丰富自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差距,找到长处与不足,有利于我国学习和借鉴各国在对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理论论文第7篇

摘要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诞生在新文学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环境中,是在新文学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而应运产生的,是随着现代文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时代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其内容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朱自清 文学理论思想 背景 内容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早在“五四”时期,朱自清就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是以新诗步入文坛的,随后将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放在了散文上,并创作了许多广为传颂的名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朱自清先生在文学理论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直以来就有许多人从事朱自清的研究工作,并且研究越来越繁荣和广泛。通观朱自清的文论,不难发现,朱自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了文学理论上的许多问题。对此,本文将就其文学理论思想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一 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的产生是在特定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是时代的需要和产物。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是以“五四”新文学革命的爆发为起点和标志的。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文学改良,主张言文合一,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现代文学语言;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倡扬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同时,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进一步阐明了文学革命的宗旨、方法和途径,提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从而将文学革命与现代民族语言的建设结合起来,凸显了文学革命的内涵,进一步奠定了新文学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五四文学革命”是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为倡导,以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为建设新文学的理论基础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文学革命激发了人们运用白话进行文学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极大热情和自由,文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应当建立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文学的进一步蓬勃向前发展,文学理论也随着实践在不断地丰富着、深化着。朱自清作为一名新文学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对新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倾向与特点进行评论,如为俞平伯的《冬夜》作序、发表《民众文学的讨论》等,阐明了自己的文学观点。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再到抗战文学,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着文学在急剧变化,各种不同的外来思想和文学理论的进一步引入和吸收,又产生了持各种不同思想的作家,创作了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如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茅盾的《读〈倪焕之〉》、鲁迅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等。朱自清也在此时发表了如《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一系列论著,开始逐步形成自己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思想。

二 朱自清文学理论的思想内容

1 纵横联系的理论视野

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体系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开阔的理论视野。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是在对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理论和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消化吸收后而建立起来的。朱自清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初创时期,而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从中国古典文论里吸取营养,古为今用。同时,他注重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理论的优质成分,洋为中用。这就赋予了其理论纵横联系的开阔的理论视野。

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首先得益于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吸收。“五四”时期是一个毁坏传统、打倒一切的时期。朱自清反对完全否定传统。他说:

“新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不错;但说一般青年不留余地的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

他在长期的文学研究中深深感受到古代文学的一些东西对今天的巨大作用。如,有感于中国文学批评概念术语的混乱,朱自清写下了《诗言志辨》,这是一本探究我国古典诗歌批评理论的源头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的书,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把传统的文论思想引入今天的文学评论,如在《雅俗共赏》里,朱自清上溯至唐宋时期,从社会发展和文学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雅俗共赏这一文学观点的源流和发展状况,最后才得出今天的雅俗共赏的文学观。除此之外,朱自清还非常注重对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借鉴,并亲自翻译了多篇外国的文论文章。1925年,朱自清发表了名为《文学的美――读Puffer的〈美之心理学〉》的评论,在文中,他围绕“文学是人生的语言”这一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他还有意识地翻译了一批外国文学论作,如《调整你的语调――与为人》、《灵魂的工程师》等。总之,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的内容具有纵横联系的理论视野特点。

2 语言为本的文学观念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是中国文化上一个破旧立新的时期,语言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白话文的使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根基。朱自清是从“五四”走过来的人,明白白话文对现代文学的重要意义,并非常重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他认为,“语言和文学反映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这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段话既让我们明白了语言和文学在国家、民族和个人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又让我们清楚了语言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即语言是文学的基础。在朱自清看来,探讨文学问题,首先不能撇开语言问题,要重视文学,就要重视语言。这体现出一种语言为本的文学观。而这种观念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有清楚的体现。

朱自清是一位中国语言改革的倡导者和追随者。他的语言为本的文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白话文的主导地位。新文学革命为白话的作用做了重新定位,在一个新的理论空间中赋予了白话以文学的合法性。对于“胡适和陈独秀主张白话是正宗的文学用语,大家该一律用白话作文,不该有士和民的分别”的观点,朱自清在《〈胡适文选〉指导大概》里表示了赞同和支持,他认为胡适说文学革命都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是有道理的,他旗帜鲜明地坚持白话文在文学中的主导地位;

(2)提倡白话文的通俗化,反对白话语言的文言化。朱自清认为白话文首先就必须通俗化,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文学的价值。通俗化就是要让民众看得懂,要用广大群众自己的语言来写作。所以朱自清说:“文艺用的语言,虽然总免不掉夹杂文言,夹杂欧化,但是主要的努力是向着活的语言。”他认为文学的内容应该是高雅的,文学的形式和语言却应当是通俗的,这样才能最大地发挥文学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朱自清提倡的现代白话文是以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口语为基础的;

(3)提倡语言规范化。朱自清在《论国语教育》中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白话文语言从语音到文字进行全面规范化的必要性,以及进行规范化后的推广普及工作。

朱自清的这种语言为本的文学观与胡适等人的观点并不完全一样,他对问题的认识更深透、观点更合理。对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认为,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10个大字,即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显然,胡适的观点是以文学为本位的,是要以优秀的国语的文学来带动并促进文学的国语。但他忽视了文学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规范的国语文学是要有前期的语言基础的。朱自清对这一问题看得更清楚,他认识到了现代白话是一种新的白话形式,而新文学只能建立在现代白话基础之上。他坚持以语言为本位,以此来促进新文学的良性发展。他创作的就是白话新诗,但却留下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如《背影》、《春》等。李广田认为,朱自清的散文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他摆脱了文言文的束缚,全部用白话进行创作,语言上显出一种非常自然的美,这在当时可算是极为通俗化了。

3 为人生的文学目标

文学革命初期,有两个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一个是主张“为人生”的文学研究会,另一个是主张“为艺术”的创造社。朱自清是当时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自然信奉的是“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劳苦大众的苦难有着清楚的认识,希望这一切能够改变,并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认为“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时,对人生先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对文学,也有一个新的文学观念,这观念包括文学不是专门只为消遣,茶余酒后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朱自清坚决反对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脱离现实的“论语”派。对此,他加入《太白》编委,为之撰稿。他认为“新文学运动以斗争的姿态出现,它必然是严肃的。知识分子讲究生活的趣味,讲究个人的好恶,讲究身边琐事,文坛上就出现了言志派,其实是玩世派。朱自清反对幽默闲适的创作态度和消极颓废的文学观念,极力维护文学的严肃性。如诗《血歌》,就抒写了向帝国主义讨还血债的民族仇恨;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更是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作了沉静思考;《执政府大屠杀记》则对反动政府镇压爱国群众的罪行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在《论吃饭》、《论青年》等文章中,他反复强调人民力量的强大与无敌。由此可见,朱自清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具有更强的现实积极意义。

4 注重分析的鉴赏方法

朱自清非常重视文学作品的普及和鉴赏工作。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就是期待视野。当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大致重合时,鉴赏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否则就会出现鉴赏困难。朱自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读懂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学作品。他在自己长期的创作实践感受和文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出发,最终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鉴赏方法,即注重分析的文学鉴赏方法。朱自清运用重分析的鉴赏方法分析过许多文学作品,如《历史在战斗中》、《春蚕》、《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等。但运用这种鉴赏方法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朱自清建立的现代解诗学理论。这种现代解诗学理论的诞生,催生了一种以作品本体为中心的批评诗学,开辟了缩短现代主义诗歌领域中作者的审美追求与读者审美心理之间的差距的有效途径。朱自清正是运用这一理论先后评析了卞之琳、闻一多、俞平伯、孙大雨等诗人的诗作,得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5 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朱自清一直提倡民众文学,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思考,他最终从“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明确提出了“雅俗共赏”的美学观点。在《论雅俗共赏・序》里面,他提出“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早在20年代,朱自清在《民众文学谈》、《民众文学的讨论》等文章中多次提到“多数底文学”、“少数底文学”、“全人类底文学”等说法,就包含了雅与俗的问题。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朱自清“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一个核心性的内容,就是“共赏”必须以“雅”为主,而“共赏者”则必须以“俗”为主。“雅俗共赏”的审美要求是对文学创作提出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在现实创作实践中当然可以灵活对待,二者互相渗透,达成雅中有俗、俗中有雅的状态,从而把“雅俗分裂”转化为“雅俗共赏”。

三 结语

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凭借深厚的学养、开阔的视野,在文学理论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无论是在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方面,还是在文学的审美、文学的批评以及文学的鉴赏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观点基本构成了一个有朱自清自己特色的文学理论思想体系,并为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朱自清说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张超:《胡适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接受意向》,《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

[3]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年第4期。

[4] 鲁洪生:《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学术论坛》,2006年第11期。

[5] 程振明:《朱自清新诗理论的现实致用性及其它》,《太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思想理论论文第8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起点。但这并不是说,适合中国情况、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就由此产生了。从这时起,中国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就在探索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并试图从理论上阐发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书本上的,也不是理论推导出来的,而是从中国革命的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

中国革命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统一战线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于工人运动,兴起了1922-1923年的中国工人运动高潮。这场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革命只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殊的力量,并且同左派一度掌握了统一战线的主导权。然而,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懂得抓领导权,也不懂得抓军权,而是一味地埋头发动民众,结果在强大的势力举起杀人屠刀的时候,无力挽回大革命的失败。这个血的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刻骨铭心。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遇到的又一个问题。首先提出的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但打的是的旗子。八七会议后,响亮地提出要打共产党的旗子[1],并在攻打浏阳失利后,开创了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道路。从此,始终站在了对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伟大探索的最前列,站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前列。

到农村实行武装割据,是一种临时的退却行为,还是一条新的革命发展道路?中国革命到底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开辟的道路,一开始并没有被中央所承认,他还为此受到过处分。但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初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探索中国革命特殊规律,就不能照搬书本,而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然而,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对中国革命危害很大。1930年5月,为了纠正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他后来回忆说:“这篇文章是经过一番大斗争写出来的”。[2]文章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3]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却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包含着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的思想,成为后来被概括为思想活的灵魂的雏形。

中国革命的根据地在农村,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战争,主力军和同盟者是农民阶级,这就提出一个的课题:如何在小生产者的大海里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尤其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党员不但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从思想上入党,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纠正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把各种非无产阶级成分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他还强调保证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绝对不允许枪指挥党。在长期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独创。

土地革命后期,中国的社会矛盾面临一场大变动。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迫切要求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再一次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个中国革命的根本性课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式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不但有了坚持统一战线内部的独立自主和领导权的总方针,而且形成了一整套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方针。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主要是通过实行什么样的抗战路线来实现的。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随后,又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阐明持久战的总方针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科学地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军事路线的解决和政治路线的确立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两篇文章,和土地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起,成为最重要的军事著作,标志着军事思想的成熟。

这样,在土地革命后期特别是抗日战争前期,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基本成熟,解决了这三个基本问题,就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标志着思想从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第一次从理论上对这三大法宝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是作于1939年10月的《〈共产党人〉发刊词》。

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左”、右倾错误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过程。在从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这两篇重要著作,奠定了哲学思想的基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又接连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演讲,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达到整顿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的目的。通过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深入人心。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24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至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产生了第一个理论成果。

二、建国后思想的理论创新

思想在建国后究竟有没有发展?有。不仅有发展,而且有重大发展。

建国以后,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传统的道路是苏联式的,就是通过工厂和土地的国有化,一举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开创了通过农业合作化和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道路。不是一举过渡,而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是单一国有制,而是形成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1956年起,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时,苏联的道路暴露出不少弊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讲话的核心是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前几年的初步经验,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普遍性的问题中概括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它为科学制定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社会,但大量的已经不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当时党内许多人还不懂得这个道理,习惯用战争年代对付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社会矛盾,结果造成矛盾的激化。1957年2月,提出了正确区别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突出地提了出来。这一新学说,从理论上提出和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对中共路线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这些都是思想在建国后的新发展。此外,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在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方面,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等,也有一些新的建树。

思想在建国以后的理论创新,主要有哪些呢?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这条新道路是:通过以国家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物质基础。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走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逐步过渡的道路。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类似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社会生产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

在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与此同时,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任务。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调动国内国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始终把农民和农业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工业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在政治建设上,要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的法制,克服;实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科学文化建设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各派结成统一战线,吸收他们参加人民民主政权。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坚持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在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同时,鼓励和帮助他们过好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关,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团结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各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争取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第四,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就是又红又专。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文化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建设,要面向现实,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的长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第五,关于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中心内容。告诫全党,在革命胜利以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严惩分子。同时,要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行自我批评等三大作风。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具有长远的和普遍的意义。

第六,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战争与和平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根据对国际局势的观察,先后提出关于“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他认为,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和争夺,是战后国际局势的基本格局,真正决定世界发展方向的是亚非拉广大不发达国家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这是制止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力量。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不在任何地方谋求霸权,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

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要把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都要互相支持、互相援助,不能附加任何损害别国的政治条件。同时,又要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中国共产党主张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平等互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也尊重别国人民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道路的权利;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自己。

在国际斗争中,既要保持原则的坚定性,又要注意策略的灵活性;要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帝国主义的两手;要妥善处理国际上的各种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敌对势力要注意中立、分化和利用。要打开国门,尽可能地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关系。

毋庸讳言,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的探索中有过失误,本人也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这些错误概括起来,就是用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代替了实事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代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错当成敌我矛盾,用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代替了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最终酿成了“”。这些都是严重偏离和违背思想科学轨道的后果。

回顾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第一,它的创始人并没有追求百科全书式的理论体系,更没有作书斋式的逻辑推导。理论创造的起点,不是从书斋里得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不是理论推导决定着理论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起这种决定作用的力量始终是实践,是党和人民大众的革命实践。第二,理论完善的标志,不仅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完备的理论形态,归根结底取决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取决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能否制定出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实践的深入与发展,推动着理论不断完善。第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必须同时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双重品格,必须同时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偏重于理论品格而轻视实践品格,甚至用僵化了的理论来束缚实践。另一种是实用主义,偏重于实践的眼前的直接结果,而轻视长远的影响和理论指导,甚至用对物质文明和近期利益的追求来取代对理想、道德、信念的美好追求。这些,正是等老一代革命家在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思想与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中国已经进入21世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已经出现过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还需要继续进行理论创新。不进行理论创新,党就没有了活力,就会丧失生命力。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理论创新和不能丧失根本,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那么,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中,思想还有哪些重要的指导意义呢?

第一,思想的活的灵魂,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从事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有人问:邓小平理论有没有哲学基础?有。这就是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际上,对“活的灵魂”,生前并没有作出这样的概括。对思想的核心内核作出这样高度概括的,正是邓小平。我们在谈到邓小平理论和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的时候,除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这个主脉以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哲学基础,就是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一概括的提出,集中地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和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高度统一,一脉相承。邓小平理论不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学说,而且还直接继承并坚持了思想的哲学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它更加深刻的内涵。

第二,思想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从事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事业,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尽管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现代化的内涵,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已经取得了认识上的飞跃,但是最早提出这个历史性课题,开创了这个振兴中华的事业,并为此奠定了工业化基础的,是以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

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哪些开创性贡献呢?(1)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2)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通过四个五年计划,为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应当说,四个现代化的第一步设想,即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就是在这个时期基本完成的。(3)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作了初步的总结。我们没有像苏联那样牺牲农业和轻工业来集中发展重工业,更没有像东欧国家那样服从于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分工”,而是摸索出发展重工业同发展农业、轻工业同时并举的道路,把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继承和发展思想的结果。我们既不能站在今天的高度来苛求前人,更不能对今天的巨大进步和成就妄自菲薄。

第三,思想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从事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它是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的锐利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多层面的。(1)从实现形式来说,要有中国气派。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且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又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作风、气派和智慧。(2)从实际内容来说,一定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决不能拘泥于本本,更不能从本本出发。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应当以什么为中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为中心,还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主张:“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4]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5]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完成改造传统文化、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系统地批判继承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要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这方面,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相结合的典范,是理论创新同发扬民族传统的典范,有许多内容值得深入研究,很好地加以总结。

80年过去了。继思想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飞跃,产生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以后,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等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能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是一个具有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驾驭局势、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她的身上,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

[收稿日期]2001-06-0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1-212.

[2]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2.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