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4:24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1篇

 

2017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养护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养护办认真贯彻落实“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保障畅通”的公路工作方针,克服各种困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养护生产任务,保障了实现了公路的安全畅通。现将全年养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一、加强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努力提高道路路况质量。

2017年,为提高道路路况质量,养护办重点加强了日常巡查保洁力度,除要求养护人员每日定期对各自管养路段进行巡查保洁外,还集中对路面坑槽、边沟淤塞、路树修剪、路面淤泥、路肩边坡整修等小修保养项目进行了处理。自6月份以来,为保证公路两侧绿化带树木正常生长,每月定期对绿化带树木进行浇灌,确保树木生长旺盛,同时为确保行车安全,及时组织人员对路树进行了集中修剪,对公路两侧花池及路肩杂草进行了清理;7月份,对路面影响行车安全的坑槽病害进行了填补处理,累计修补坑槽210m3,另外还对路肩边坡进行了休整,累计休整边坡6公里; 2017年,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养护办通过不断加强公路日常养护,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道路通行质量,努力为广大司机营造“畅安美洁”的行车环境。

二、抓好夏季公路防汛工作,确保汛期公路安全畅通。

2017年,我办办采取“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原则,积极做好公路防汛工作。4月末开始,组织养护人员和部分机械对全线边沟进行了清淤处理,累计出动人员600余人次,装载机15台次,用时50天,累计清理边沟淤积物820m3,确保了公路排水畅通,为汛期的排水泄洪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入汛期,养护办加强了对桥梁、涵洞、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的检查疏导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因降雨导致公路水毁灾害的发生。

三、除冰清雪,确保公路及隧道的运营安全。

2017年,为消除冬季延续降雪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公路及时安全畅通,养护办提前做好了防滑料准备工作,同时为保证除雪及时,养护办始终坚持“以雪为令,雪停即清”的原则,及时组织人员和机械第一时间对路面积雪进行了有效清除,确保了公路的顺畅。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2篇

2016防汛抗旱宣传月活动总结一

防汛抗旱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在即将到来6、7月的降雨高峰之际,北海市无线电管理处根据北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开展了20xx年防汛抗旱宣传月活动,并围绕普及防汛抗旱知识,增强公众防灾避险意识的主题展开了全面宣传报道。

北海市无管处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特别组织管理处的相关工作人员,结合20xx年的无线电管理宣传工作计划和单位实际情况,围绕无线电管理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制定了防汛抗旱宣传月的宣传计划。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处李红副主任亲自指导,科学统筹安排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为开展防汛抗旱宣传月活动提供了人员保障。此外,管理处还充分运用活动专栏、北海人民广播电台、北海交通台、网站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加大开展防汛抗旱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阶层人群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为推动群策群防工作落到实处,北海市无线电管理处将继续加大信息宣传投入,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发动和督查检查,营造良好的防汛抗旱宣传氛围。

2016防汛抗旱宣传月活动总结二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及防台风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XX区防办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工作早部署、责任早落实、措施早到位,确保各项防汛工作落到实处,夺取了今年防汛抗灾工作的胜利,为创新型生态新城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一、水情

1、雨情

XX6月23日入梅, 7月8日出梅,梅长15天,梅雨期间降雨日为7至9天。根据南河闸、板桥闸两处雨量观测点数据显示,我区梅雨期累计雨量213mm,日最大降雨量为97mm,呈现入梅略偏迟、出梅略偏早、梅期偏短、梅雨量偏少、降雨集中等特点。长江下关站最高日高潮水位7.47m,低于警戒水位8.5m。

2、台风情

今年影响我区的台风主要是第12号台风潭美和第23号台风菲特,其中潭美造成8月24日局部强降雨和大风。

区防指未雨绸缪,切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健全防汛指挥组织体系,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全面进行江河堤防、水库涵闸等水利工程隐患排查和除险加固,加之今年梅雨期雨日偏少,台风影响不大,我区防汛形势总体平稳,境内江河没有出现大的汛情,城镇没有出现大的涝情,防汛防台任务顺利完成。

3、旱情

出梅后到8月中旬,XX持续高温少雨,我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最大的涉农街道板桥街道农作物受旱较重。区防指积极组织街道开展抗旱自救,累计引提水300万余方,浇灌面积8万余亩,有效地缓解了高温干旱对我区农业生产的危害。

二、防汛工作开展

6月23日入梅后,区防办立即下发通知,要求街道(园区)根据预案进入全面防汛实战状态。按照区防指的统一部署,各级防汛机构高度重视,落实防汛责任,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险工隐患排查处置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范信息报送制度,强化城区防洪排涝,实现了全区20xx年安全度汛。

1、提高认识,超前谋划,防汛思想发动到位。

1月29日,召开全区水利科长会议,安排部署汛前准备工作。3月20日,召开全区汛前工作会议,传达全省防办主任会议精神,各街道、园区交流防汛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5月28日,XX区委、区政府召开防汛防旱工作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20xx年度全区防汛防旱工作。区政府相关领导、防指成员单位、街道、园区相关领导参加会议,各街道、园区向区政府递交了防汛防旱工作责任状。各街道、园区相继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传达全区会议精神,部署本区域的防汛工作任务。区水利局领导班子分段、分片、分工负责防汛工作,汛期遇有强降雨天气,全部深入所负责的街道、园区一线,检查、督促并靠前指挥防汛工作。

2、细化方案,强化领导,责任制落实到位。

年初,各级防汛机构结合去年汛期出现的新情况,重新修订了各类工作预案,使预案更细、更实、更具操作性。因区领导及部门领导变化较大,区防指重新调整了防汛防旱责任驻点分工,由区委常委带领相关部门负责所管街道、园区的防汛防旱工作。区防指分为防汛值班、后勤保障、应急抢险、宣传报道、防汛督查等五个工作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负责防汛期间的相关工作,并对防汛排涝责任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在进一步健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督查责任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岗位技术责任制和防汛值班责任制同时,继续深入推行防汛河长制,把任务定到人,堤段定到人,工程定到人,督查定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拟订全区防汛防旱工作意见和预案,于5月28日通过区政府常务会审议,为全区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防汛工作指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精心准备,防汛物资、队伍保障到位 。

6月6日,区防办组织开展了全区20xx年度防汛抢险知识培训班,由专家讲解长江大胜关岸段的河势变化、护岸工程、崩塌险情及防汛措施等知识,并观看了国家防总《堤坝抢险》宣教片,使全体参训人员既学到了实用的防汛知识,又增强了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各街道、园区还举办了防汛消险演练活动,锻炼了防汛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实战应急能力。

防汛物资储备实行分级负担、分级储备、分级使用、分级管理、统筹调度的原则,对物资品种、规格、数量、存放地点、管理人员等登记造册。据统计,全区共储备防汛木材213立方米、三袋48万条、土工布7200平方米。此外,我区成立了以民兵、机关干部和当地群众组成的抢险队伍55支,共计1519人。

4、详实安排,周密部署,防汛督促检查到位。

各街道、园区汛前自查工作于2月18日全面开展,3月15日前全部完成,检查资料汇编成册。3月26日、5月9日,区防办组织了两次全区防汛大检查,将检查情况如实上报区委、区政府,并通报各街道,要求对存在问题即刻整改到位。从3月上旬开始,各街道、园区对泵站工程进行自查并开展排涝泵站维修保养,区堤防养护所对板桥闸等区管闸站进行了维修保养。4月23日,区防办组织全区泵站工程专项检查。在区防办加大督查力度的同时,各街道、园区也能够认真细致地开展防汛自查,并组织专业队伍清理南南河、丁墙河、柏家河等河道,确保行洪畅通。7月2日~4日,区防办组织开展了防汛值班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严肃了防汛值班纪律。期间,市水利局、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全区防汛工作。由于督促检查到位,防汛纪律严肃,保证了区委、区政府及防汛指挥部各项指令能够迅速、有效地得以贯彻落实,促进了防汛工作有序开展。

5、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涉水工程建设顺利。

为提升我区堤防的防洪能力,消除部分堤防防洪安全隐患,今年,我区重点推进两项大的水利工程,即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板桥河中小河流整治。汛前,区防办对在建工程的防汛工作做了明确部署,要求施工方完善和细化工程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防汛责任人职责,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组建防汛抢险队;储备防汛物资。由于各参建单位高度重视,防汛措施到位,截至目前,我区在建工程无一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此外,堤防灌浆、河道清淤、闸站维修及街道自办等项目于3月底前完成。已建成工程在汛期投入运行,发挥了防洪排涝作用。

三、防汛工作亮点

1、防洪减灾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继续加快。

一是加快推进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长江堤防工程建设。特别是近年,XX区抢抓全市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机遇,在完成20xx年1.15km、2011年3.28km长江干堤应急加固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了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三期工程5.58km建设。通过3年堤防达标建设,雨花段长江堤防得以除险加固,全部达到长流规设防标准,防汛道路全线贯通,进一步完善了长江流域防洪体系,提升了抵御洪水的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板桥河等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建设和圩区及低洼地区排涝泵站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通江河道防洪能力和泵站排涝能力,完善了新城防洪圈构建,为城市居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2、防汛防旱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今年入汛前,全区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提前部署,修订防汛、防台、抗旱预案和抢大险应急预案,明确防汛防旱责任驻点分工;各街道、园区对全区排涝泵站开展自查和维修保养,对乡镇级河道、涵闸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岁修;区堤防养护所对板桥闸等区管闸站进行了维修保养,对5km骨干河道堤防进行了灌浆加固;区防办组织开展了全区防汛抢险知识培训班和防汛消险演练,备足防汛物资,从组织、制度、工程、物资、人员等各个方面,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进入汛期后,区防指高度重视,落实防汛责任,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险工隐患排查处置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范信息报送制度,强化城区防洪排涝,实现了全区梅雨期安全度汛。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区防指积极组织街道开展抗旱自救,出动临时抗旱队伍及机械百余次,有效地缓解了高温干旱对我区农业生产的危害。同时,科学调度板桥闸,确保了江宁区谷里街道的抗旱水源。

3、防汛指挥决策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区防办不断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了市防汛视频会议系统、防汛防旱指挥系统、水旱灾害统计报表系统、水利工情信息系统、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异地防汛会商、防汛调度和指挥、防汛抗旱信息共享、灾害预警和损失评估等。在原有10 处重要防汛地段视频监控的基础上,新增工农河闸、赵家闸二站、韩府山庄泵站监控点,为防汛指挥车加装车载视频,并与联通公司合作研制和开发防汛移动OA办公系统,从而实现了远程视频实时监控、信息自动采集和分析决策,进一步提高了防汛工作效率和指挥决策能力。

4、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统筹发展。

一是开展水清河畅河道清淤工程。今年我区完成清淤土方38.21万方,清理县乡河道8 条、村庄河塘12面,清理排涝机站进出水池杂物900平方。通过河道清淤、塘坝拓浚,畅通了农村河网水系、提高了洪水调蓄能力、改善了水环境质量、美化了沿河景观。二是对新建的水利工程进行绿化美化。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正在实施堤防绿化和水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已初步呈现堤成、路成、林成、景成的亮化效果。板桥河中游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河岸护砌及河岸绿化建设,打造出了一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带。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的实施充分彰显了雨花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四水统筹发展的现代治水理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全区水利工程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结合我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和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拟定实施的主要防洪保安工程包括: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板桥河中游整治、板桥河闸扩建、工农河流域综合治理、小水库除险加固等。其中,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板桥河中游整治已基本完成;板桥河堤顶防汛道路已开始施工;板桥河闸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可研;区防汛仓库征地、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同时还计划完成秦淮新河沿线、工农河沿线及长江沿线排涝泵站改造,加快推进宁南地区、小行地区、凤台南路地区等水系沟通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防洪除涝减灾能力。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3篇

xxxx年,在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园林局全体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认真开展落实管委会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xxxx年工作总结

1、项目申报成绩显著。在去年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申报并通过了部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获得省级湿地公园的批复试点及申报财政项目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资金50万元。

2、园林景观扎实推进。完成牧之楼及十里桥两侧的景观提升工作,十里桥周边绿化景观工程被列为市精品示范工程;完成西厢桥桃树、樱花种植工作;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东溪路沿线树木按照园林绿化要求做好防护性工作,保证苗木的品质和健康;在园林养护方面,我局室根据不同的时节积极提出方案和要求,对工人进行现场讲解,让他们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的养护标准和要求,保证养护质量;完成民俗体验区及乡村运动公园区域内的苗木认定工作;完成制作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工作标牌近200块;此外,协同公司做好苗圃的移交及养护管理工作。

3、农业生产稳步向前。园区耕地789.9亩,其中民俗体验区内的349.2亩,目前园区外租承包大户视图面积为440.7亩,实际可种植面积约260亩。xxxx年度种植玉米、高粱约30亩,水稻230亩;下半年种植油菜约150亩,红花草30亩,80亩小麦;北村口乐耕园区域整治扩建后总体面积23.5亩,其中:外租科技馆2.8亩,菜地地块66块约3亩,自主种植蔬菜4.5亩,黄豆1.5亩,油菜11.7亩。其次,原药材地块常规管养工作持续进行,并在乐耕园新整治药材展示地块面积约1亩,准备增加2到3个新品种。

4、水产养殖渐有起色。完成景区水面700余亩鱼种投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6万余元的鱼苗投放工作,其中包含规格150克至1300克不等的6种鱼类,共计总数约23万尾;协同配合公司对景区所有水面开展水质监测及蓝藻预防工作。

5、水利兴修初见成效。完成制定农田水利冬修计划和前期测绘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望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437万元,争取xxxx年前启动山塘清淤扩容、水毁堤防修复、水毁闸站提升和水土保持等项目的建设工作;同时抓好7处山塘、2处养殖水面塘,以及防洪渠道、排洪渠道和灌溉渠道的贯通修整,做好山塘塘埂的加固和护坡修葺,部分放水涵和截止涵的修整重建;完成杏花联圩钵盂山段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完成谷潭圩排涝站改造、钵盂山段堤防加固工作。

6、其他工作有序进行。xxxx年完成旅游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编制。

7、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知识缺乏,不能更好的服务园区景观绿化工作,因此要加强学习和交流;景区水面之大,跟踪人数单一,工作难以相互对接交办,关键时段力不从心(如雨汛期:防逃应急,防偷,水质管控,鱼类喂养,同时涉及水面安全作业、加至防汛抗洪工作交织一起);景区水面水质污染:景区水源来至周边山田水,今年影响我景区水质为西区农田上游城市垃圾堆弃场,雨汛期因雨势过强过长,堆弃场部分垃圾水有上而下涌入我景区,过程中水速较快得不到净化沉淀,造成景区水体污染,一时间无法控制,致使今年部分鱼类死亡,建议上游垃圾水完全隔开不再流入我景区,否则次年再有强降雨病毒性洪灾流入景区后果难以想象;景区有几处死角夜晚安保难以管控,尤其鱼笼和渔网偷捕,建议夜晚安保区域定点设置管理哨岗或架设电子监控;今年特大雨汛期因考虑不周,薄弱防逃屏障,导致园区水面鱼类窜逃,因此需加固重修防逃屏障。

二、xxxx年工作计划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4篇

论文关键词:濮阳市城市防汛体系

 

为了提高城市防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理顺管理体制,破解城市防汛体系中存在的瓶颈和难题,维护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市自今年8月起,对整个城区城市防汛体系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在分析材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内容如下。

一、城市防汛体系现状

(一)濮阳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濮阳市位于中纬平原地带,地势平缓,高差不大,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502.3毫米~601.3毫米。近五年来,每年汛期都会出现50毫米以上的暴雨。

(二)现有雨排设施系统现状

1.河流:承担我市城区防汛的河流有马颊河、濮水河、第三濮清南及老马颊河共计4条河流。其中,马颊河、老马颊河、濮清南三条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濮水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并汇入马颊河。

2.排水方式:目前我市防汛体系中,雨水入河方式主要有雨水泵站提升排放和重力流排放两种。泵站提升排放对河道水位没有要求,重力流排放要求河道水位低于城市排水区域的最低点,且河道水位的高低影响着城市排水的迟滞时间。

(1)雨水泵站。目前我市城区投入使用的雨水泵站共有9座(含临时泵站2座)。其中市政园林管理局管理2座,中原油田管理雨水泵站5座,华龙区管辖区域内没有雨水泵站。这些泵站承担着濮阳城区的雨水排放工作。

(2)雨水管网。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市现已基本形成管线成网、泵站基本配套、功能基本齐备的排水系统,分由市市政园林管理局、中原油田、高新区、华龙区管理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目前现有雨水管线288.1公里,雨水检查井6933座,雨水收水口11253座免费论文龙源期刊。

(三)城区积水点情况。通过近几年的观察,我市城区共有积水点19处,其中积水较为严重的有6处,如黄河路金桥家俱城、开州路与古城路交叉口等,这些积水点已成为城市防汛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市民的广泛关注。

(四)城市防汛机构设置及管理范围。市城区的雨排体系分别由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华龙区、高新区、中原油田四个部门按管辖区域进行管理,其中马颊河以东区域由中原油田和华龙区管理;马家河以西区域由市市政园林局和高新区管理。

(五)经费投入及排水设施维护情况。我市每年投入城市防汛专项经费10万元,其中市政园林管理局每年列入部门预算5万元,汛期如遇特殊情况,可向市政府临时申请防汛资金,如2010年政府拨付临时防汛资金20万元;华龙区每年5万元;中原油田没有城市防汛专项经费,防汛期间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申请防汛资金。

在排水设施维护方面,市市政园林管理局每年汛前对淤积严重的管线进行拉管清淤,对所有的雨水检查井、进水口进行汛前、汛后两次疏挖,对管辖的雨水泵站设备每月进行系统保养一次,每季度小修一次,每半年中修一次,每年大修一次。在防汛专项经费无法满足以上投入的情况下,市政部门只能挤占道路维护费以作补充。除中原油田每年均进行排水维护外,其他两个区因经费原因,排水维护不尽全面,

三、现存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市雨排设施设防标准低。城市雨水管道的设防标准是城市防汛排涝能力的重要指标,设防标准主要由城市级别、经济能力、防汛河流流量、年降雨量等决定,标准越高,城市防汛设防能力就越强。受经济条件制约,我市建市初期雨排设施是按照中小城市1-3年的最低标准设计建设的,由于设防标准低,土壤自然下渗能力弱,每遇强降雨,我市城区就会多处积水,如遇持续强降雨,将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二)防汛设施不健全。城市防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排水管线和雨水提升泵站,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滞后、征地困难等原因造成防汛设施不健全。

1.雨水提升泵站不健全。要有效解决城区积水问题,首先应该加快完善泵站建设,目前至少急需新建以下五座泵站:①黄河路马颊河雨水泵站,负责收集马颊河以西、昆吾路以东、益民路以北、中原路以南区域的雨水;②高新区韩庄西无名沟雨水提升泵站,负责收集黄河西路(濮上路以西)及两侧支路和厂矿企业的雨水;③经贸区任丘路马颊河东岸雨水提升泵站,负责收集黄河路马颊河以东、大庆路以西、中原路以南、江汉路以北区域内的雨水;④建设路马颊河东岸雨水提升泵站,负责收集建设路马颊河以东、胜利路以南、大庆路两侧、东南片区内的雨水;⑤建设胜利路雨水提升泵站,负责收集大庆路以东、江汉路以南、老马颊河以西区域内的雨水。

2.雨水管网不完善。部分管线配套不齐全,存在雨水管线断头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排水无出路等现象多达十处。如京开大道南段(汤濮铁路至濮阳县消防队)的雨水应排向站南路雨水方沟后进入马颊河,但站南路雨水方沟至今未修,该路段的雨水只是通过马户村中一条临时小方沟排向马颊河,形成排水瓶颈,阻滞雨水的排放;开州路北段(中原路至北环路)雨水应排向五一路雨水方沟后进入马颊河,但五一路雨水方沟未修至马颊河,造成开州北路雨水无法排放;中原路(丽都路附近)排水设计流向由东向西,再向北沿丽都路排向五一路雨水泵站,但在乙烯家属院建设时,丽都路被堵死,无法向北延伸,造成该路段雨水逆向排放。

3.现有泵站缺乏备用电源、备用泵等应急设施。目前市政园林管理局管理的开州路雨水泵站、胜利路雨水泵站,现有雨水泵9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这些设备故障率较高,汛期极易出现突发性故障,维修耗时长,严重影响泵站提排水速度。如2009年7月8日,就是因为胜利路泵站雨水泵突发故障,停止运行,导致供应处等地积水严重;电路畅通是保证泵站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现有泵站全部是单回路供电,且没有备用电源,如遇降雨时,往往伴有大风、雷电等天气,极易引发电网跳闸,线路断电等。今年5月29日强降雨时,胜利路、开州路两座雨水泵站就因上述原因设备全部瘫痪,致使城区多处大面积积水,市民反应强烈。

(三)过境河流排涝泄洪能力差。防汛河流河道水位高低、排水速度快慢直接影响泄洪能力,而目前我市三条主要防汛河流的情况是:①河道内淤积严重。马颊河城区段淤积最深处达1.9米,过流能力仅达设计标准的60%,41立方米每秒;濮水河城区段(橡胶坝以东至建设路桥)淤积最深处达1.2米,过流能力为12立方米每秒(以上数据由市水利局提供);②市政排水管沟与河道出水口都在河道内人行道以下,造成顶托,形成淤积,过境河流上游收水面积大,河道平缓,流速慢;③河流下游设置坝、闸的瓶颈效应阻碍泄洪速度,坝、闸的开启时间很难与防汛工作保持一致,致使市区地面径流下泄缓慢。

(四)雨排设施管理体制不顺。我市雨排设施分由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及高新区、华龙区、中原油田相关部门管理,存在交叉、多头、空档现象,造成规划不统一、建设不统一、验收不规范,致使管线不衔接、排水不顺畅。如长庆路(濮台路―建设路段)先后分五段建设,时间跨度13年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目前该路段涉及4个管理单位,还有一段没有管理单位,雨水管道内管线不衔接,闭水墙多数未拆除,排水不畅,每次下雨道路积水非常严重。

(五)城市防汛组织不协调。城市防汛涉及气象、水利、市政、油田、华龙区、高新区等多个部门,由于当前防汛组织机构为临时性组织机构,各部门沟通较少,在城区降雨期间,存在气象部门雨情预警覆盖范围较小、泄洪河道下流闸门开启不及时、各责任区雨水泵站启动不及时、各防汛突击队上路疏排时间不统一、各辖区响应情况反馈机制不完善、出现特殊情况时应急措施不强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致使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防汛战斗力不强,错失在第一时间排除城区积水的时机。

(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前述中提到的城市防汛经费不足问题,造成城区灌渠不能及时疏挖,检查井不能及时清掏,泵站设备不能及时更新,积水点不能及时改造,且应急设备和物资比较匮乏,汛情发生时人力投入不足免费论文龙源期刊。

四、完善城市防汛设施、建立长效防汛机制的建议

(一)理顺体制,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结合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对市政道路及绿化、路灯、环卫及地下污雨水管线等设施管理采取条、块、点结合的方式进行统一划定,对市政园林管理局、华龙区、高新区、中原油田四个部门的防汛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市政园林管理局负责除中原油田管辖范围以外的城区主次干道市政设施的管理养护维修;华龙区、高新区负责各行政区划内支路、背街小巷市政设施的管理养护维修;中原油田按照目前现状负责大庆路以东(含大庆路)、106国道以西、绿城路以南(含绿城路)、胜利路以北(含胜利路)区域市政设施的管理养护维修;各小区、单位庭院的设施均由产权单位负责;市公路部门修建的过境道路仍由公路部门负责。

(二)提高新建雨排设施设防标准。由于我市雨排设施的设防标准一直是采用建市初期周边城市的设防标准(一年一遇,特殊场所的雨水管道设防标准为2―3年一遇)。目前随着我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二十年来防汛的实际情况,今后市城区新建道路时,应着眼于雨排设施建设的长远性,充分考虑提高雨排设施标准和防汛抗洪能力,提升泵站同步建设。

(三)尽快改造和完善防汛设施

1.新建雨水泵站。根据城区各防汛区域现状,应及时建设黄河路马颊河西雨水提升泵站、任丘路马颊河东雨水提升泵站、建设路马颊河东岸雨水提升泵站、韩庄西无名沟雨水提升泵站,并随着道路修建,配套建设胜利路老马颊河西岸雨水提升泵站和五一路马颊河西岸雨水提升泵站。

2.改造完善雨水管线。为解决部分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雨水管线断头、排水无出路等问题,市市政园林局对城区各主要路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充分征求了各责任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对丽都路(中原路―任丘路段)等路段的管线进行完善和改造。

(四)提高过境河流的泄洪能力。一是每年对过境河流进行全面清淤,二是汛期及时开启坝、闸,保证河道应有的排放速度。

(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尽量增加绿地面积,新建道路、公共绿地尽量使用透水材料;逐步建立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利用湿地、湖泊等环保手段,补充地下水,增强城市下渗能力,同时也能对地下水进行补充涵养。

(六)加大经费投入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编列专项经费。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每年划拨固定的城市防汛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有计划增加,用于汛期排水设施、泵站提升设备的维修保养及防汛河流的疏挖。加强防汛资金管理,严格按规定用途和范围使用,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加强监督和审计,切实保证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河道

一、岸线开发利用现状

长江常熟段干堤长31.2公里,依托该黄金水岸线,常熟沿江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临江成立,历经二十多年的开发开放,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内最成功的临江型工业园之一。芬兰UPM,美国杜邦、AAM,瑞士诺华,法国阿科玛,意大利达涅利,日本住友、夏普、大金,台湾烨辉、长春,香港华润、理文等一批著名跨国公司已在此设立生产和研发基地,已形成电子电器、特殊钢铁、高档造纸、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仓储物流、科技研发等产业集群。岸线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常浒河口段至徐六泾口段,水深条件较好,是常熟岸段最具有建造深水泊位的岸段,该段全长仅3公里,目前已建有常通汽渡及常熟兴华港码头,分别占用岸线290米、1565.6米。徐六泾河口至金泾塘河口段,全长5公里,该段上游侧岸线水深条件相对较好,其中由常熟电厂、华润电力占用岸线2300米;下游侧岸线属白茆小沙付槽段,目前尚在发展中,已建有常熟华润石油化工码头、江苏理文造纸码头、芬欧汇川纸业码头、长春化工码头,共使用岸线2091米。金泾塘河口至白茆塘河口段,作为长江徐六泾节点整治南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河势控制目标的安全工程,拓展常熟境内沿江深水航道、开发利用长江滩涂岸线的资源工程,市政府于2007年10月启动白茆小沙边滩整治工程对该河段进行综合整治开发,工程于2009年9月全面竣工,工程的实施为我市新增深水岸线5公里,可开发万吨级泊位20多个;新增可利用土地1800亩,同时开通常熟港进港航道约6.5公里,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特别是沿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已有常熟浦发热电公司、长江南京航道局码头、常熟国邦港务公司、苏州石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常熟东港置业有限公司、常熟大新华港务有限公司、常熟亨通港务有限公司等大批企业入驻。

二、水土资源开发现状

我们依托沿江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化及码头、租赁和种、养植业:(1)全面开展百里江堤绿化工作:随着江海堤防达标建设工程的全面完工,长江堤防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为响应市委、市府建设“绿色常熟”的号召,我们以建设“防汛抗洪的阵地、观光休闲的胜地”为目标的长江堤防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得到全面实施,按照规划,整个工程分三期开展,考虑到长江堤防绿化要求发挥水土保持作用和抗风浪的特点和土壤特性,精心选择绿化品种,进行合理布局。一期工程总计投入经费118万元,绿化长度27.7公里,完成了金泾塘至东张育种场、白茆塘西港堤、电厂煤码头至华润、常通汽渡至徐六泾口、海洋泾口至浒浦老港口、崔浦塘口至耿泾闸口的绿化,主要种植品种为香樟、紫薇、海桐球、黄扬、女桢、水杉等,分布在堤防内坡及青坎。(2)依托水面资源优势,在沿江赵市新围圩等处开发建设了渔池300多亩,考虑到养殖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全部对外租赁承包养殖,确保有稳定、长效收益,目前年收益10万元左右;(3)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在沿江徐六泾闸、福山闸等处开发种植苗圃300多亩,一方面可用于自身堤防绿化,另一方面可对外销售。在沿线滩涂种植了芦苇,一方面可防浪护堤,另一方面可出售;(4)发展码头建材中转业。在徐六泾闸、老福山闸、老白茆闸处依托地理位置优势结合建设沿江防汛物料堆场、防汛物资仓库发展建材中转业。

三、水利产业发展

根据各级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为进一步深化“管养分开”改革的需要,管理处所属单位以国有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联合组建了江河堤闸养护有限公司,公司将进一步向外拓展业务,按照物业管理的运行模式,一方面承担管理处所属工程、管理设施的维修养护总承包任务;另一方面对外承接维修养护业务,促进维修养护市场的逐步形成;同时强化对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确保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6篇

张家港市在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中列第三位,先后荣获了 “国家第一批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90多项部级荣誉称号。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重特大水灾,严重危害和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多年来,张家港在如何兴修水利,根治水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取得了全国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等称号。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放在重要高度,如何落实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张家港在水利工作方面的经验值得关注和借鉴为此,本刊特发表张家港发改委的文章,以飨读者!

张家港北依长江,南临太湖,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一个与水相生相伴的地方,也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地方。据史料记载,自宋朝以来,这里就有超过12万亩的土地坍失在滚滚长江之中;从元末到建国前的600多年时间内,发生的特大水患灾害就有51次,平均12.7年就发生一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如今,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沿江,一条由钢筋水泥构筑的百里现代化江堤魏然绵延,它不仅牢牢锁住了奔腾东流的长江之水,使这里的人们从此摆脱了水患之忧。在城市和农村,高楼与碧水毗邻,房屋为小河环抱,处处是湖光水色,处处是碧波荡漾,现代文明与梦中里乡在这里奏着和谐的共鸣曲。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们,无不发出“是人间、也是天堂”的赞叹!

这些变化,来自于张家港市始终把水利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得益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力度;这些变化,同样也凝聚着广大水利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2005年以来,张家港市水利局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水利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河道疏浚整治先进市、全国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科学指导水利规划

“十一五”期间,张家港市认真回顾总结多年来水利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水利规划为引领,以民生水利为核心,以加大投入为保障,突出水安全和水环境,不断完善水利工程体系。强化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坚持建管并重,推动水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近50亿元,实施了长江防洪工程、城乡水环境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结合张家港市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从宏观到微观、从综合到专项,编制完善了全市水利规划体系。2004年,与河海大学合作,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编制完成了《张家港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纳入全市总体规划。规划以沟通河网水系为重点,统筹兼顾防洪安全、水资源配置、水运物流发展、水生态景观建设等多个方面需求,并对重大水利项目布局作出安排,确立了张家港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水利发展的方向和基础框架,为近年来大规模开展城乡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又相继编制完成百年一遇长江江堤建设规划、长江澄通河段张家港段综合整治开发规划,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域的宏观水利规划框架。同时,张家港市将宏观规划进行细化分解,相继编制完成了全市“一城四片区”新农村建设水系调整规划、农村圩区治理规划、城区二级河网沟通治理规划等一系列微观规划,科学引领推进年度水利工程建设。最近,张家港市又出台全市水资源复合规划,为全市水利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推进防洪工程建设

张家港市境内有105公里的长江堤防,368平方公里低洼圩区,历史上一直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作为安全屏障的百里长江大堤,历经崩坍决口考验。据史载,自元大德四年(1300年)至新中国成立的650年间,平均17年发生一次破堤灾害。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勘查确定江堤路线,并根据1931年洪水、1949年大水、1954年大洪水、1974年大潮,先后4次修订江堤标准,逐步对江堤进行增高培厚,到1986年,建成了顶高8.5米~9.0米,顶宽4.5米~8.0米的江堤,安全度过了36个夏秋大汛,特别是抗御了1954年和1974年大潮,避免了旧社会堤破人亡的悲惨境况。当时,长江大堤堤身多为弱透水性的沙泥堆成,抗冲击能力还不强。1996年8月1日,受8号台风影响,张家港市发生了超历史高潮位,张家港闸外潮位达7.22米,超过警戒水位1.92米,江堤多处出现险情。8月3日,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召开江堤工程建设现场会,提出了率先建设一流江堤的目标。在随后的日子里,张家港开展了大规模江堤达标建设工作,先后完成土方工程350万方,块石护坡工程66.42公里,维修节制闸12座,外移节制闸3座,翻修涵洞42座,保坍护坎6.5公里,总投资达到2.4亿元。全线江堤堤顶高度达到9.25米(江阴界)~ 8.75米(常熟界), 堤顶宽达到6~8米,全线浆砌块石护坡、挡浪墙到顶,堤顶设6米宽的黑色路面,防洪挡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张家港在全省率先开展建设一流江堤的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还进行了专门报道。1997年,由水利部出资,在该市一干河口西侧港堤上建起一座高38米的防洪工程建设纪念碑。

“十五”以来,张家港市大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结合岸线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了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和达标续建工作力度,又相继投入资金5亿元,对12座节制闸实施了外移加固,对16.7公里的双山洲堤全线进行了翻建,有计划地对老海坝1、7、8、10号丁坝进行了加固,抛投石块65万立方米进行护岸,使长江大堤的防洪挡潮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有力的促进了沿江经济的发展。

在提升工程防洪除涝能力的同时,张家港市高度重视防汛指挥调度能力建设。建立了由市防指统一指挥,各镇(管理区)和防指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的防汛组织指挥体系,针对近年来城市防涝防台面临的新形势,2007年又专门成立了城区防汛防台办公室。在总结多年防汛防台经验基础上,形成了防汛检查、物资储备、引排调度、通讯保障、信息交换等比较完整、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张家港市重大水旱灾害应急预案》、《双山岛防汛工作预案》、《张家港市防御台风预案》,明确不同风情雨情条件下的预警级别和响应措施。建成了沿江闸群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防汛防台信息网络报送系统、无线通讯呼叫系统等,全市防汛指挥调度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组织实施了总长16.5公里的双山洲堤翻建工程、朝东圩港渡泾港百年一遇堤防改建工程、老海坝节点抛护整治工程等近20项重点长江防洪工程。目前全市105公里长江大堤已基本具备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其中,20公里江堤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不断完善圩区设施建设。新建圩堤20.5公里,排涝站、圩口闸等建筑物101 座,制定出台了圩区管理办法,理顺了圩区工程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了城镇及农村圩区防涝减灾能力。朝东圩港、三干河南延工程等已相继开工或进入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市域河道引排调度能力进一步增强。

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

张家港大力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相继投入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疏浚农村河道2900多条、1500公里、土方1450万方,在2006年全面完成第一轮河道疏浚的基础上,2007年进入第二遍轮浚。全面推进以拆坝建桥为主的畅流工程,近3年投入1.5亿元,拆除农村河道阻水坝头2700条,新建改建农桥、机耕桥、人行便桥、过水涵洞等2500多座,努力消除断头河、断头浜,农村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张家港市境内有大小河道7000多条,每平方公里面积内的河道长度超过6公里。作为水乡地区,河道既是张家港的灵魂,也是城乡大环境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生态水利建设。一方面大力加强骨干水环境控制工程建设,从宏观上构建全市水循环体系;另一方面,又从微观入手,突出抓好面广量大的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拆坝建桥和长效管理工作,着力解决了水系末梢堵塞、淤积问题。同时,积极推进河道绿化,全面推行河道长效管理,使城乡河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张家港境内地势平坦,河道水体自主流动性较差,水质容易恶化。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张家港市按照北水南引、东进西出、大引大排、循环流动的思路,依托现有骨干河道网络,通过拓浚、沟通、新开河等措施,着力构建全市东、中、西三大水循环体系总体框架。2004年以来,先后投入1.5亿多元,开工建设了一干河水利枢纽、东横河水利枢纽、朝东圩港水利枢纽等三座控制性工程,2008年又启动总投资14亿多元的朝东朝港―环城河工程建设工作,今后几年还将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建设市域东部水循环体系。通过实施这些水利工程来改善城区水流条件,调活河道水体,增加水环境容量。

全面疏浚农村河道清理毛细血管。张家港市有农村河道7000多条,由于地处沿江,土质松软,河道淤积速度很快,每年都在10厘米以上,如果疏浚工作跟不上,很容易淤塞。加上水质富营养化,导致水花生、水葫芦等“恶性”水生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进行疏浚和清理,将严重恶化河道水质。2001年以来,该市先后投入1亿多元资金,疏浚农村河道7000多条,长度近4000公里,土方3000多万方,基本解决了河道淤塞的问题,河道面貌也有了明显改善。在河道疏浚整治过程中,该市及时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村组河道每疏浚一方土,市财政给予1元奖励,同时镇财政按1:1比例配套,群众不出一分钱。2008年,张家港市又全面启动农村河道第二轮疏浚,今后也将按照市级河道10~12年、镇级河道5~8年、村组河道3~5年为一个周期,坚持不懈抓好轮浚。

张家港市从2007年开始,全面启动实施农村河道拆坝建桥畅流工程,将全市农村河道中阻水坝头全部拆除,改建为桥梁或涵洞,在不影响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进一步畅通农村河道水系。与此同时,制定了河道绿化三年实施计划,全面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到2010年新增河道绿化面积4500亩以上,实现主要河堤绿化全覆盖。

努力实现水利管理全覆盖

近年来,张家港在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建管并重,将全市河道、圩区设施、长江堤防、长江水域等全部纳入水利管理范围,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全覆盖,相继制定了河道长效管理、蓝线管理、圩区水利工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全市分别建立了长江堤防管理、城乡河道管理、圩区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等2000多人的专职管理队伍,管理经费全部列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保障了水利工程长久发挥作用,实现了水利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在高标准建设长江防洪工程的同时,张家港水利局主要适应生态水利发展方向,对全线江堤实施填塘固基,并对江堤内坡及平台进行绿化美化。目前,全线江堤已形成防护林体系,总计绿化长度68公里,绿化面积达到了1200多亩,覆盖率达到了96%。如今,站在百里江堤上放眼远眺,江堤堤顶内侧紫薇、海桐球、女贞交相呼应,江堤平台银杏、夹竹桃与草坪护坡相间交错,一条绿色长廊向远方延伸,恰似盘卧在长江岸边的一条绿色长龙。97年以来,结合达标江堤建设,张家港市逐步对沿江节制闸进行自动化改造,相继建设了工程运行自动控制系统、远程视频监视系统、水位自动化测报系统等设施。2005年又在沿江建成了全市防洪工程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与沿江涵闸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远程联网,实现防汛基础资料的自动收集、整理和传输,节制闸水位、设备运行等情况在监控中心大屏幕上即时显示,极大提高了防洪工程管理效率,方便防汛决策指挥。在强化硬件管理的同时,张家港市水利部门积极创新工程管理机制,不断在提升管理软实力上下功夫。

张家港市长江防洪工程管理处在江堤管理中全面推行“管养分开”,面向社会公开选择养护单位,实行专业养护,形成了管理专门化与养护专业化的新局面,

为保持河道疏浚成果,张家港市早在2002年就全面开展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工作, 2005年又将市级河道和镇级河道纳入管理范围,实现了河道长效管理面全覆盖。通过市场公开招聘,组建了一支1000多人的河道管理员队伍,对河道中的水葫芦、水花生和飘浮物进行打捞,对河边河坡垃圾进行清理保洁。为确保长效管理质量,张家港市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2005年,专职河管员招聘工作在张家港全市推开,并明确由水利站扎口管理,进行分组保洁。管理经费实行市镇两级统筹,由市财政补助每村每年4000元,各镇财政按1:1比例进行配套河道管理经费建立专门帐户,实行专款专用。目前,张家港市河道长效管理经费已作为财政常规预算得到保障。

为及时掌握长江堤防水下地形变化情况,张家港市于2005年制定了张家港市长江水文勘测管理办法,依法加强长江河道水下地形监测。张家港市水利局每年对境内长江全河段进行2次全面勘测,对一干河口至十二圩港之间、六干河灰场丁坝区域、十字港至老沙码头区域、双山千斤港等重点易坍江地段每两个月勘测一次,汛期增加到每月勘测一次,及时掌握河势变化情况,为科学治理水下冲刷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近年来,张家港水利局依法加强水行政执行工作,保持对境长江非法采砂的高压打击态势,加大违法水事活动的查处力度,坚决维护正常水事秩序。为规范水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行为,该局建立和完善了政务公开制、行政执法责任制、水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水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水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及服务承诺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了《张家港市水利局行政执法若干规定》,印发了《张家港市水行政执法手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1995年,张家港市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开始对全市地表水、地下水实行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统一管理。近年来,该市水利局根据不同行业的用水需求,科学核定用水定额,通过强化用水计量管理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目前,全市非农自备水源全面实行“一张许可证、一套计量设施、一套管理标牌(取、排口)、一套用水档案”的“四个一”管理制度,覆盖率达到100%。2005年,他们又积极推广智能化计量设施,新建项目安装智能水表率100%,实行“先交费,后用水”。同时与科研单位一起开发了在线计量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水费征收的智能化水平。为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约用水的杠杆作用,近年来该市连续三次调整地下水、地表水水资源费、自来水处理费标准,并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和相关的节水奖励措施,促进了用水计划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认真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对年取水量在5万吨以上的取水项目和入河排污口设置项目全面进行水资源论证,办证率和论证率均达100%。加强排污口监管。认真做好入河排污口普查与标识工作,将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纳入河道长效管理范围,充分发挥遍布全市的近千名河管员作用,及时发现和查处偷排、超标排放等违规行为。五是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充分发挥水资源监测站功能,积极开展取水许可单位的退水水质监测、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等工作,2008年出具检测报告310份,提供检测数据15000多个,为开展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近年来,张家港以建设部级节水防污型社会为载体,以工业企业节水减污、节水减排、高效用水为重点,指导冶金、化工、纺织、电力等主导产业的用水大户进行节水技术升级改造,挖掘废污水再生利用潜力,构建循环生产用水体系,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目前,全市50多家年用水量在8万吨以上的企业全部参与到节水防污行动中来,其用水量占到全市工业企业用水总量的80%以上。目前已有12家企业和单位创建成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全市万元GDP水耗由2000年的201立方米下降为2008年的49.8立方米。

“十二五”水利工作总体目标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放在重要高度,并对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节约保护等作出了安排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张家港围绕今后五年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精心编制全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利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建设“协调张家港”、生态文明城市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全面加强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建设,为张家港市实现更高水平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主要目标任务包括:投入50多亿元,全面实施38公里百年一遇江堤提档升级改造、老海坝节点治理、通洲沙西水道综合整治等重点防洪除涝工程,大幅度提升江堤防洪挡潮能力。投入37亿元,推进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七干河拓浚工程、三干河南延工程等骨干水系沟通整治工程,大幅度提升市域水体引排调控能力。投入5亿多元,继续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圩区达标建设、农村河道疏浚及绿化等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大幅度提升水利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建成一干河应急水源地;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基础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大力推广节水,着力提升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继续推进水利信息化体系建设,整合防洪指挥调度系统、河道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资源,形成集防汛防涝、水文水质监测、水环境调度于一体的水利信息化管理综合平台,进一步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张家港市将紧紧围绕“十二五”水利规划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投入7.6亿元,实施5公里百年一遇标准江堤升级改造工程和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

二是投入17亿元,继续全力推进在建中的朝东圩港河道工程、三干河南延工程、走马塘-七干河工程等骨干河道工程。

三是投入7000万元,全面完成年度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建改建排涝闸站60座、高标准农田1万亩。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7篇

一、扎实做好防汛防抗旱工作

做好汛期前后防汛检查与督查工作,落实各类防汛责任制,开展防汛知识宣传与预案演练,更新转移人员数据库。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开展县级防汛抢险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汛抢险保障能力。抓紧抓好防汛会商环境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水雨情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监测与预警一体化。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滩岭水位站、水位站和尖山雨量站,抓好水文站和水文站报批立项工作,争取启动水文站建设。

二、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2013年,全县水利计划完成投资27100万元。其中,河道整治计划开展溪段治理工程等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农村河沟整理工程等7个项目27.6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9.24万人,力争两年任务一年完成,全县规划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面解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计划衬砌渠道15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4.2万亩、建设高效节水喷滴灌工程10处5960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完成水库1座、山塘129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计划完成里二级电站和松关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8个项目13965KW。同时,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全县城镇供水水源规划》,推进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全县农村河道整治规划》,力争申报全国农村河道整治试点县。

三、切实加强水政执法和行业管理

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水违法案件。切实做好纠纷的调处工作,维护正常水事秩序。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取水计量装置和取水实时监控系统安装工作,严肃查处未经审批取用水案件。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展水土流失治理12.1平方公里。加大河道管理力度,有力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抓好城乡河道保洁工作,完善乡镇河道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抓好小水电的安全管理年检和农村小水电增容扩容项目建设管理,开展水电站运行人员技术培训。加大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抓好龙溪和桐坑溪电站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四、继续抓好淡水养殖推广工作

积极做好绿色水产品的开发和申报工作,抓好鲟鱼、香鱼、青虾等名特优水产品的引进和养殖示范。大力开展无公害水产养殖,发展生态渔业,推广茭白田养鱼模式,发展农家乐加休闲渔业的休闲区,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展渔业资源评估和适宜鱼类的增殖放流工作,恢复溪及其支流的渔业资源。做好渔政管理工作,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

绿化养护防汛工作总结第8篇

一、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灾后重建

水利灾后重建涉及11大类,39个子项目,规划投资49921万元。“4.20”11大类全面开工,“7.20”实现除水厂(因铜头引水水源计划明年启动)外38个子项目全部开工。现已完成投资10200万元,正努力克服汛期无法施工和征地难度大、阻工等因素奋力追赶进度,力争年底完成投资、项目“双过半”任务。

二、狠抓重点,创新理念,为“五个”创业绩

(一)以民生水利为重点,大力构建实力、和谐

一是加快水库建设。6月30日枢纽工程正式开工,现枢纽工程建设及移民搬迁有序推进。全年完成投资8500万元。二是农村饮水工程稳步推进。2012年中央预算内项目新建4处集中式供水站,完成投资280万元,解决0.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中央预算内项目年底将全部开工;灾后重建项目罗绳水厂、和村供水站等十处供水站相继开工,其中罗绳水厂灾后重建项目,投资5504万元,创区单个集中式供水站投资新高,建成后可解决上中下里、北郊等乡镇包括旅游流动人口共计4.5万余人的饮水问题。现完成投资近700万元,主体工程将于2015年年底完工。三是重视名优水产养殖扶持。雅鱼养殖面积达54亩,年产量达60万斤;扶持大鲵养殖繁育基地7处,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超5000万元,成功繁殖大鲵8000尾,大鲵养殖量达4万尾。

(二)突出生态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生态

一是加快推进十里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堤防建设。结合“上中下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建设,创新设计理念,将堤防的防汛功能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设计中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保护生态、绿化、美化的理念,将十里堤顶道路建成骑行、步行田园游道,包括中里峡陇西河防洪治理工程、上里镇陇西河和中里峡镇陇西河防洪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三个项目规划总投资近14000万元,全年已完成投资6500万元。中里峡陇西河防洪治理工程将于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其余两段堤防主体工程力争于2015年“4.20”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有力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二是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灾后重建水土保持项目,投资近3000万元,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平方公里,项目已基本完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将综合治理高腔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三是加固维修黄龙等7座水库和7口山坪塘,对石碑田水库灌区田间渠系进行修复;完工后将有效减小和消除灾害威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三)以高度责任感抓好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加强防汛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级防指23个,村级防组191个;强化防洪抢险应急演练,参演单位93个,参演169人;开展了7次防汛大检查;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结合灾后特殊情况,以高度责任感和敏锐性抓好各项防汛工作,汛期未出现一起伤亡事故,圆满完成“三个确保”和“一个坚决防止”的防汛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