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务口译论文

商务口译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3:38

商务口译论文

商务口译论文第1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跨文化;文化意象;释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4-000392-02

引言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所以商务英语口译也逐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在我国表现为,商务英语口译方面的专著、教材和论文出版和发表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国内的高校也开展了商务英语口译的课程和专业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商务英语口译的人才。虽然目前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发展的,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的阶段,国际上对于商务英语口译的研究理论上出现了释义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和认知语用理论。我国对于商务英语口译的研究缺乏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此外,我国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程度与实践性和世界顶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未来我国需要继续加深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方面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主动进行跨学科研究,提高我国的商务英语口译的整体的水平。

一、概述

1.概念

商务英语口译是商务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涉外的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一个成功的商务英语口译能够使得商务活动顺利地进行,因为完整的商务活动面对的客户是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英语是世界第一大语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例如商务活动中涉外合同的签订,名片的交换,宴请外来的贵宾,商务谈判活动等等都涉及到商务英语的使用,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流都无法得到保证跟别提如何把生意做好。

2.特点

商务英语口译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它不仅具有一般口译活动的特征还有其在商务活动中的独特的特征,此外,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口译中又对口译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正确的理解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专业性。因为商务活动本身就具有十分丰富的专业知识蕴含在其中,自然商务英语口译也需要有专业性。这对口译员的要求就是不仅对于英语需要熟练的把握还要拥有丰富的商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在跨文化环境下的商务交流活动中形成了诸多的规则,商务英语相关的口译员就需要广泛的学习关于商务活动的有关知识,例如,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商务合同、合同法律法规等等。设计相关产品的技术知识的时候还需要了解相关知识,才不至于在正式的翻译的时候不知所云。(2)准确性。完美的口译不仅需要流利地进行还要保证准确性,这对商务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口译员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丁点的失误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在涉及金额计算的时候,例如,million和billion的混淆,thirty和thirteen发音的错误等,或者是装运条款的运输方式CFR和CIF的区别等等。这些极为简单的错误极有可能影响一笔生意的成败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虽然这些低级的错误是初学者经常犯的错误,但是在大型的会议场合口译员克服不了心里的紧张情绪也会犯下这些错误,所以商务英语的口译员还需要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商务英语口译的准确性也包含着几个方面:发音上的准确性、数字上的准确性、专业术语上的准确性和立场上的准确性等等。(3)保密性。现代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在加快,但是,商务英语口译活动中的口译员一定要保证涉及到的商业秘密的安全性。这也体现了商务英语口译活动的保密性。因为在商业交往中交易的价格、配方、成本和竞争对手等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涉及到巨大利益的商业秘密。口译员如果泄露了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有可能因为泄露商业秘密构成刑事犯罪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这还涉及到口译员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口译员将商业秘密作为谈资四处扩散,久而久之改名口译员的名声就会不好,最终会因为其自己的行为而失去工作。

二、跨文化的情境下我国遇到的障碍

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中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言对于文化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意象处理的障碍就体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上,目前我国的跨文化商务英语口译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在文化意象的处理上,再口译活动中由于双方对于对方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就会产生错误等。所以,商务英语口译员还需要对对方的文化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才行。目前我国遇到的文化意象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1.风俗意象障碍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而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因其独特的礼仪而屹立在世界文化之中。例如,我国古代对于别人家的儿子称呼为“令郎”,对于别人的帮助需要说“垂爱”等等。即使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些礼貌用语在一些场合还是被用到。但是在商务英语口译的场合,口译员往往不能对这些独特的风俗文化很好的模仿或者是即是模仿出来了但是外国客户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双方都会感到十分的尴尬。

2.文字意象障碍

文字也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国又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度,文字也是由最初的甲骨文不断地演变才得以形成今天的文字,西方国家与我国的文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文字意象障碍也是正常的。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字意象更是比较的突出,例如对于一个公司的称谓来说,中国所有类型的公司用英语都可以称之为company,但是在西方的英语国家中,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称为company,不同的行业甚至于不同的企业的称谓都是不同的,例如电子企业就是Electronics,而且近些年来中国内地的跨国企业的数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也在逐年上升,观察这些跨国企业的名称可以看出不同的企业的名称的英文表达都是不同的。

3.思维意向障碍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在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上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这也是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障碍需要突破的重点。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较为的含蓄和模糊,偏重旁敲侧击,从侧面解决问题。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会极力的想出办法来避免正面的冲突。而西方国家在思维的模式上强调的是精确性、逻辑性,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习惯正面解决,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商务英语的口译人员也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因为中方的委婉含蓄的表达使得西方国家产生误解,口译人员需要把准确的意思表达出来的同时还需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这对口译人员来说说十分重要的。

三、释义理论解决障碍的策略

释义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末期在法国产生,释义学派的翻译人员是在丰富的口译经验的基础之上,还要广泛的了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种释义理论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相关的著述等科研成果也相继的出版。释义并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需要口译员结合自己的知识然后使用恰当的语言符号将语言本身的意思给表达出来,并不是简单的语言的相同而是语言背后的深意是相同的。从事以理论上解决文化意象的障碍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具体的步骤就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培养文化沟通的能力

学习它方的文化,培养一种文化沟通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的口译中,释义理论要求口译员要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口译员就需要对自己母语的文化和外语的文化都要尽可能的掌握。首先,口译员需要有除了语言之外的关乎于政治、经济、地理、科技等等方面渊博的知识作为支撑,对于商务英语口译人员特别需要加强商务文化的学习。其次,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母语的文化,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能够很好的了解是不可能胜任口译工作的,在学习母语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外语文化的学习,例如,西方的万圣节和感恩节等独有的风俗习惯就需要掌握。

2.提高跨文化的交际的能力

第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语言的能力,因为释义理论要求的就是传达话语最根本的意思,口译员提高语言能力要综合提高听力、反应能力、记忆力、表达能力等等综合方面的能力才是提升语言能力的关键。第二,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商务知识。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项很专业的活动,所以口译员要保持自己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对于涉及商务活动的交易谈判知识、合同签订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贸易专用术语都要掌握,此外还要进行相关的实践,将商业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第三,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在大型的谈判会上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遵守职业道德,为客户的商业秘密做到严格的保护。

3.掌握技巧以及实战的经验

在正式的口译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双方的背景资料都能了解,然后在口译的过程中要运用技巧,略去不重要的部分提炼出关键的信息,在记录的时候也要学会速记,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在口译中遇到文化意象的冲突时擅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化解障碍。此外,平时可以进行模拟场景的口译训练,加强熟悉程度。

四、总结

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的障碍是最为复杂的问题,从释义理论的角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商务英语口译员需要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善于利用释义理论解决口译中存在的文化意象冲突与障碍。相信我国未来的商务英语口译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贾兰兰.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和研究走向浅析——一项基于国内口译研究博士论文的分析[J].中国翻译,2015,02:19-25+128.

[2]闫波.商务口译FACTS教学模式:功能意义与实施路径[J].海外英语,2015,13:83-85.

商务口译论文第2篇

1 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提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经贸等部门从论文联盟事翻译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带动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英语专业课程的建设主要涉及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随着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设立,某些院校设置了商务翻译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外语基本功、通晓基础的商务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口译或笔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21世纪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有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教材亟待更新和补充,有些缺门的教材需要组织人力编写。然而,多数复合型课程缺乏教学大纲,虽然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复合型课程做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但过于笼统,不能算作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缺乏使得教师对教材的选取和编写缺乏理论指导,进而影响了教学的系统性和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对象是在有关特定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专门用途的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教材旨在帮助使用者提高商务文本的翻译能力和运用英语处理国际商务业务的综合能力。目前,对于商务英语和翻译两类教材的研究颇多,而对于商务翻译类教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30本国内出版的商务翻译类教材进行调研,试图了解目前国内商务翻译类教材的出版和编写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唤起对商务翻译教材编写、出版,以及专业翻译教学的关注。

2 出版状况的调查

以商务翻译为关键字,从互联网上随机检索到30本商务翻译类教材。将这些教材按照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份、使用对象,是否配有教师手册、是否配有视听材料等进行统计整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探讨。

2.1三类商务翻译教材的比例

商务笔译类教材所占比例最大(22本,占73%),商务口译类教材其次(5本,占17%),商务口、笔译综合类教材数目最少(3本,占10%)。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有关翻译的著作或教材大多为笔译方面,仅有少量的口译手册、理论著作或教材。?而随着近年社会对口译译员需求的增多,以及部级或地区级口译类考试的推动,口译教材数目才有所增加。尽管如此,调查中的商务口译教材的数目还未达到商务笔译教材数目的四分之一。商务口、笔译综合类教材数目偏少体现出商务口译、笔译在实际操作上的巨大差距,并且单纯的口、笔译教材也不多见。

2.2 出版年份

1979年~2008年间国内出版的翻译研究著作和教材约1600多种。从各类著作所占比重看,占首位的是翻译教材类,约占总数的52%。翻译教材的品种扩大,层次有别,特别是在近几年,教材开始明确学生层次。

据统计,2003年至2008年商务翻译教材的出版数目和所占比例依次为:4本,占13%;2本,占7%;5本,占17%;4本,占13%;10本,占33%;5本,占17%。

为推动翻译专业化人才培养,自2006年起,复旦大学等三所高校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为适应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翻译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统计显示,2006年之后,商务翻译教材更多地归为系列教材中,或列为普通高等教育部级规划教材。

2.3 出版社

根据统计,收集到的30本教材是由18家出版社出版,反映出所调查的出版社对于社会需求的教材的关注。排在前四位的是中国商务出版社(5本,占16%)、高等教育出版社(4本,占13%)、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3本,占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本,占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本,占6%)、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本,占6%)。教材要有权威性,客观上就对教材编写者在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蔡莉,2006)统计显示的主要的商务翻译教材的出版社都是对商务、外语、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密切跟踪的出版社或重点高校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商务英语教材数目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4 系列教材、规划教材、考试用书

所调查教材中,8本(占27%)教材属于系列教材。规划教材(6本,占20%)所占比例为五分之一。考试教材4本,占13%,培训教材4本,占13%,统编教材2本,占7%,项目教材2本,占7%,普通教材6本,占20%。其中,规划教材中3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3本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与商务翻译相关的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对商务翻译教材建设的正规性愈加重视,并且教材开始明确针对本科、专科两个层次,但针对研究生层次的教材相当缺乏。随着国家及、地区级以及行业类翻译考试的设立,相关考试指定教材和培训教材的数目逐渐增加。

2.5立体化教材

所谓立体化教材, 简言之就是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 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 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但是调查中标明立体化字样的教材并未有相应的配套资料,并不满足立体化教材的标准。音像制品、多媒体课件等配套视听资料对于商务口译的学习的辅助效果非常明显。然而,迄今为止,商务口译立体化教材相当缺乏。所调查的5本商务口译教材中仅有1本配有光盘,1本配有多媒体教学软件,没有一本商务口译教材配有视频资料。这与立体化口译教材整体数目有限是紧密相关的。

2.6 使用对象

商务翻译教材的主要使用对象依次为商务从业人员(14本,占47%)、商务英语专业学生(13本,占43%)和英语专业学生(6本,占20%)。反映出的问题是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某些教材即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又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还适合商务从业人员。某些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广大师生、爱好者、或相关专业人员。有的教材适合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生使用。某些教材是经过某些重点高校外语专业试用过的教材。调查显示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翻译教材明显多于适用于英语专业的教材,主要区别是教材侧重商务专业知识还是侧重翻译技巧。随着翻译专业的建立,以及培养从事商务、经贸等领域的专业翻译人才目标的确立,适用于翻译专业的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外事翻译、新闻翻译、机器翻译等专业翻译类教材的需求将更大,对此类教材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而此类教材也将更多地纳为国家规划教材进行组织编写。

2.7 教师参考书或学生自学手册等配套教材

仅有1本教材配有学生自学手册,其余教材均无教师参考书及学生自学手册。这种情况反映出商务翻译教材在对指导教学和学生自学方面的欠缺。目前,担任商务翻译课程的部分教师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并不具有完备、系统的商务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有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翻译经验不足。教师参考书的欠缺不能给任课教师以有益的指导,易影响教学质量,降低任课教师的权威性。

转贴于论文联盟

3 编写现状分析

商务笔译类教材常见的布论文联盟局谋篇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类教材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翻译技巧,并通过例句来讲解其中涉及到的商务方面的知识点,多为商务术语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分为常见商务应用文体的翻译,诸如信函、合同、广告、标书的翻译。通过给出常用商务文本的平行文本进行解释说明。此类教材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商务专业知识与翻译技巧的结合是否到位。某些教材所用例句大部分与商务情景无关,甚至可以单独成为翻译教材。应用文翻译部分最常见的编写方式是给通过给出中、英文的对照版本,例如信函、合同,指出此类文体的翻译须遵循的固定格式。此种编写方式不能有效地激励使用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也不便于教学上的操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翻译工作借助搜索引擎的功能已经十分普遍。因此,编者可以为使用者尤其是学生指出查找应用文平行文本的途径和方法,做到“授人以渔”。

另一类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有关的商务文章,配有参考译文,通过注释部分对某些词汇或翻译技巧进行讲解。翻译技巧则穿插在每个单元中进行讲解。某些选编的文章与商务毫不相关,如soccer in brazil。与商务有关的文章也并不包含商务专业知识,如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ld economy。此类教材对于商务专业知识和与商务有关的百科知识、背景知识的界定不清,编写类似于时文阅读或商务泛读教材。

商务口译类教材通常采用口译技巧与商务主题相结合或穿插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共有三本书设计了同声传译技巧。同声传译技巧的掌握无论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还是商务从业人员来说要求高、难度大,并且现有的商务场景主要运用口译工作方式是联络口译和交替传译,对这两种口译类型的介绍反而没有对同声传译的介绍详细、明晰。另外,教材所选的商务主题不具统一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常见的主题包括商务谈判、礼仪祝词、经贸政策、迎来送往等,另一类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所涉及的环节,如价格谈判、付款方式、装运、保险、索赔等。

选编方式上,商务英汉互译教材对于英译汉、汉译英的侧重有所不同,或英译汉、汉译英篇幅分配不均。综合性口、笔译教材明显侧重笔译,某些教材有关口译的部分仅占一、两章的篇幅,并且介绍的都是常见的口译技巧,比如口译笔记、数字等,对于商务口译的特点和技巧没有涉及。

规划教材的示范作用有待加强。规划教材在配套资源、选材、编排和教学法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突出的先进性。某本教材中例句的译文涉及到的对商务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不到位。随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各自组织编写的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和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的问世,规划教材将凸显其示范作用。

商务口译论文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一、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特征

文化很大程度的影响着翻译的过程和好坏。因此,商务英语口译作为翻译的一个分支也不可避免地收到了各方面地影响。在国际商务交往活动中,由于译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避免的译者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价值模式和文化意识。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口译者,就必须尽量规避由不同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下面将具体论述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特征。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同社会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时期都会给语言打上深深的烙印。词是语言的一种表意单位,反映某个社会文化,形成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词意的差异。文化口译时就要考虑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词的内涵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最深切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是词语文化。比如说,一些译语词仅表达了所对应原语词的部分文化信息。或者是译语词与原语词表达不同的文化信息。另外,在中文和英语文化中,颜色词也体现了大量的文化相异性。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这些颜色词只占众多词汇中的一个极小部分,但是由于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民族中所引起的联想意义,有些是相同的,但有些却大相径庭。因此,译员在对颜色词进行口译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说,“红色”一词,在汉语中其表示欢乐、喜庆、愉快等意思。如在传统婚礼中新娘穿红色衣服,顶红盖头,春节时贴红色对联,同时中国人往往把红色与成功和胜利联系在一起,如“开门红”“满堂红”“走红运”等。而在英语中red却有战争、流血、恐怖的意思,常常表示愤怒和犯罪。再者,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译员对此应有准确的把握。比如说,“四”在中国文化中使用非常广泛,如饮食有“四喜丸子”、中药有“四君子汤”、文化有文房四宝、古代有“四艺”(琴棋书画)等。但是,由于“四”与“死”谐音,人们在许多场合都很忌讳提到“四”,如门牌号、电话号码等都不愿意带有“四”。在英语国家,four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如fourSeasons(四季大斋日),thefourhundred(名士、名流)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域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中西方的动植物文化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不同。

在中国,苹果虽是一种大众化的水果,但是关于苹果的词汇并不多见。在我国南方的吴语地区因吴语“苹果”与“病故”发音相同,所以在该地区探望病人时不能赠送苹果。在西方,苹果与宗教、传说有着很深的渊源,如禁果(forbiddenfruit),男人的喉结(Adam'sapple),祸根(appleofdiscord)等。在日常英语中,苹果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含义,如theappleofone'seyes表示“掌上明珠”,纽约被称为theBigAp-ple。又比如说“马”,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史使马与华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古代,马可以骑乘、拉车,既是一种运输工具,更是一种战略资源,中国有许多与马相关的成语,如“马到成功”、“老马识途”、“马革裹尸”、“马失前蹄”等。在英语中,马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一种劳动工具。因而在英语中,含有horse的词语都是与劳动相关的,如horsepower(马力),asstrongasahorse(力大如牛)等。另外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物质生产、科技、文教等各方面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文化特征差异。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文文化中可能是众所周知的,但在译语文化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由于不同民族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例如,中国农民从事农耕时多用牛耕地,因此汉语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与“牛”相关的成语。牛喝水很多,并且是大口大口地喝,所以形容人大口大口地喝水为“牛饮”。而在英国,由于它是个岛国,人们傍水而居,常常与鱼打交道,所以用drinklikeafish来形容人大口大口地喝水。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题,所以人们一见面就习惯说“吃过了吗?”“吃饭了吗?”之类的话。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一种招呼罢了。翻译为英语时,意译为“Hi”即可,不可直译为“Haveyoueatenyourmeal?”之类的话。同样表达打招呼的方式,英国就与中国完全不同。英国临海,天气多变,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见面时喜欢谈天气,常说“Lovelyweather,isn’tit?”之类的话,其实这只不过是句最方便、最不得罪人的见面语,译为汉语“你好哇!”就可达到“功能对等”之效。口译既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是特定语境下特定的翻译传播行为,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得以交流思想,进行并完成交际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在商务英语的口译中的文化特征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词语和社会文化方面,更是体现在价值观念,社交活动等方方面面。为了实现成功的口译,在商务活动中克服这些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加入文化导入课程,大力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高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文化转向的过程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放在第一位。只有树立起跨文化意识,学生才能在学习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探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商务英语口译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在教学中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尽可能真实的商务活动氛围,使学生能够习惯商务活动中语言交流有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或失误。同时,在营造氛围的同时,要广泛的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真实的案例运用于教学。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商务英语口译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并要求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习其优点。案例教学要把分析和讨论放在中心位置,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具备的语言和文化及其他知识分析探究案例中涉及的跨文化知识,突破思维定势,探讨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并能够想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真实的商务交往往往瞬息万变,口译人员必须要充分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和精确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跨文化因素在商务口译活动中发挥的影响,提醒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本民族文化对自己在商务英语口译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同时,教师和老师也应当注重商务文化的培养。英语国家的商务社交文化由于其文化环境的大差异,其商务交往的习惯也会同中国又很大的差异。因此,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中,商务文化的培养必不可少。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商务文化和商务礼仪课程,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商务文化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积极营造出浓郁的商务文化氛围,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文化环境中去。

(二)加强语言能力培养,夯实口译基础理论及基础技能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好跨文化意识的前提下,商务英语口译的学生应当充分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口译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首先,口译人员在商务活动的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生僻词和专业词汇,这就对口译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扩充词汇量,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单词背后的文化含义,从而避免在口译过程中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或者分辨不出单词意思而造成的误译、漏译。其次,由于商务英语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在进行口译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精确、快速地翻译是商务英语口译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商务英语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并且涉及各种不同的交流方式和各个行业,强调用词的规范性、精准性和简要性。这就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口译理论和技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这一方面来讲,高校应当积极促进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活动想结合,从而促进口以及技巧和能力的提高。并且,企业提供实习或者实践机会也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在实际商务活动中对商务文化和商务礼仪的学习,并且在不同企业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不同行业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为未来真正的口译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译技巧和能力的方面也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给出的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口译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团队演练,并定期汇报团队的学习结果,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总结。又或者,学院也可以举办商务英语口译大赛等比赛,利用竞赛来促进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口译者需要具备夯实的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并且需要译者具备充分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这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三、结语

商务口译论文第4篇

译,商务口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释意理论作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的翻译理论,对指导口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释意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分析了译者在商务口译中的角色。

【关键词】 释意理论商务口译译者角色

巴黎高等翻译学校创立的释意派理论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1]也就是说,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玛利亚娜·勒代雷(Marianne Lederer)在《现代翻译》中指出:“使用语言必然伴随着非语言形式知识的获取和储存,翻译也不例外。”译者不能满足于翻译语言,因为文章的词汇相加总和并不等于意义,意义的产生有赖于译者认知知识的参与。实际上,成功的翻译背后是对篇章的释意,是语言外知识的参与。释意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这也就为译者在翻译工作中的角色提供了基本原则。

1理解原文

1.1掌握基本语言。作为译者,娴熟的外语水平如:基本词汇、语法、语音等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保证最基本的正确度,不至于出现原则性错误。如商务翻译中常常会涉及到复杂而关键的数额翻译,要求译者应熟悉各个数目单位及数字表达。对于商务翻译中经常用到的基本经贸词汇,也是作为口译译者必须熟练掌握的的语言知识。口译中套语的掌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出精力的负荷,使译者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处理新信息。[2]译者此时担任着最基本的外语学习者的角色。

1.2专业词汇。不同的翻译工作涉及的专业词汇领域是完全不同的。译者需要在翻译工作正式开展前尽可能准备好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及术语,以及相关专业表达的习惯用法,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不熟悉专业而产生的翻译空白和错误。所以,此时的译者已然成了双语的“半个专家”。

1.3跨文化交际冲突。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译者处理的是个别单词,但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一个好的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4]由于价值观念差异,不能充分理解译入语文化的价值观,从而引起误解或曲解,产生冲突。如中国人在谈判的时候喜欢慢慢来,不习惯直接切入主题,而英国人则认为若是主题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是无效的;再比如中国人经常喜欢说的“招待不周,请多包涵”,如果直译出来,英国人会真的认为你无意热情招待,并且会觉得你认为他很难相处,此类句子建议根据英国文化习惯翻译,此时的译者需要担当的角色就是协调者,向双方简要说明对方的价值观,找到双方的平衡点,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冲突。

2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这一阶段是指立即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以便只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假设商务口译中一次翻译句子的平均长度是2分钟,那么译者对内容的记忆不可能是组成句子的单词,也不是单个的句子,而是脱离了原语言形式的信息意义。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在《国际会议议员——言语与交际问题》一书中指出:“必须跳出语言,不拘泥于那种不超越语言含义的深层结构概念,而应当采用旨在建立一个说明如何使用言语时进行意义分节的图表的口译模式。”也就是说保存在记忆中的是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自然语言的代码。[5]如在商务口译中经常会遇到的双方协商,此时由于双方的知识水平和表达习惯不同,同样的讲话对于一些人而言是冗长的,对另一些人则过于简略。如笔者参与过的一个协商中,中方由于中国传统的“含蓄”及个人言语表达习惯问题,往往会加上很多客套话,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也不能“有话直说”。此时的译者绝不是要记住每个字或每句话,而是扮演“秘书”的角色,在听完叙述者所有的表达后,去除不必要的寒暄客套和拐弯抹角,迅速理解并记忆“话中话”,立刻简洁明了地总结出要点。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做简单的笔记以防忘记或混淆,然后再进行翻译。

3表达

释意理论认为,译者的自由性主要存在于重新表达中,即理解后可以用自己认为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也就是说,因为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在口译中应避免字字照译,可以在译者认为需要解释的时候适当地“增译”,或者说有文化共通点的时候可以借用语言中很地道的表达。译者有表达的自由,但绝不是说译者可以对讲话内容加以评论,或用自己的思想代替讲话者的思想。译者此时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戴着脚镣跳舞”。

总之,商务口译是一项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个语言转化过程,而且是促进商务各方理解与沟通的过程、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成功的商务口译应认识到自己在口译会话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充分准备,积极参与,灵活处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结合理论指导,从而排除交际困难,协调会谈双方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双方的成功交流。

参考文献

1许均.当代英语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蔡小红.英语口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3李书红等.商贸英语脱口说[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1

4赵海良等.浅析跨文化交际培养对商务口译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3)

商务口译论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 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65-02

【Abstract】The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applied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market development,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is offered in many colleges, but it’s still under explo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several problems i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discuss how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orts.

【Key words】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Teaching objectiv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正不断提高,这种趋势也带来了对口译这种即时、高效的语言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口译课程,口译教学日益成为热门话题,但仅仅靠高校培养的学生来满足日益蓬勃的市场需要是不够的,各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应该参与进来,培养符合不同市场要求的各类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主要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技能人才,专业设置灵活、以市场为导向。与本科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口译人才的教学目标相比,多数高职院校更偏向培养能从事一般商务活动口译的人才,所以如何进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应是高职院校今后口译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1.学生只关注过级考试,缺乏其他学科知识,学习方法机械化。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主要来源于高考第三、四批次的学生,学生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是很大。面临高校扩展和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倍感压力,不得不忙于备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但只经过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学习,能够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并不多,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口语和听力方面都未能过关。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忙于各种过级考试,很少能安排时间关注与自己所学英语专业或考级无关的学科,对经济、政治、商业、财务、管理等百科知识了解甚少。而商务英语口译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一般进入大三就会接触。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学这门课程就明显感到很难,基础知识和百科知识都缺乏,更别提掌握在具体商务活动中应用英汉两种语言灵活互译的能力了。这些学生大多只能采取机械的背诵大量商务英语词汇和句子的方法,但对一些术语的真正内涵往往一知半解,当然也就很难在商务口译活动中灵活地运用。

2.盲目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经验,欠缺统一的教学目标。

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在2000年5月将口译课程列为中国高校专业必修课,有些重点院校或是翻译学校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口译教学的研究。但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对这门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欠缺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不少高职院校都只能借鉴本科院校的经验来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自身和学生特点,很容易造成目标过高,学生因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知识面较窄。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者。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任课老师除了要有教学能力还要有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虽然这两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有所提高,但在实践经验、师资组成、教学态度和国际交流方面仍有所缺陷。目前从事英语口译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校英语教师;第二类是各种证书培训机构的培训师。但这两类教师都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着某些不足,如第一类教师基本没有商务英语口译实践经验,只会照本宣科,第二类教师未经过系统的口译理论培训,只研究考证内容和技巧,知识面较窄。

二、对 策

1.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倾向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小企业,一般很少能有机会进入国家经贸委、政府外事办以及跨国企业等充当专职口译员,多数情况下,招收他们的单位需要应聘人员工作后能身兼数职,口译能力只是其中一种,能接触到的口译内容为经济特别是外贸业务方面的题材。因此,高职院确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盲目照搬本科院校,要求学生通过口译类的专业过级考试,而应该结合市场需求,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商务口译技巧,能承担商务谈判、商务会议等商务活动的一般英汉口译工作。总的来说,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相一致。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知识面。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口译这门课时,希望能较为娴熟的在具体商务活动中运用商务英语,但仅是机械的背诵记忆,积累词汇,很少花时间接触其他百科知识。有些学生对诸如中国邻国首都、国家领导人等的常识都磕磕巴巴反映不过来,更别提接触科技、财经类知识,而Gile(1995)提出的口译理解模式中就有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knowledge.)学生不花时间来接触其他学科知识,也在商务口译过程中暴露出了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问题。跨文化商务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交际(Lillian H. Chaney & Jeanettes S. Martin.)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是人类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因此,商务口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就是将一种文化转化成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扩大知识面是当前学生学好商务口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可在一、二年级开设一些专题阅读、跨文化交际或者视听课程,如《英美报刊选读》、《商务视听说》、《欧美文化入门》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定期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可以是老师推荐的书目,也可以是网络等其他媒体上的畅销书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成功的教好商务英语口译课程,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商务和其他学科知识,扎实的口译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口译经验。在上文提到,高职院的师资力量主体分为两类,这两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不足。针对目前高职院的师资队伍情况,加强口译教师在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势在必行。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关部门应派教师参加口译研修班,或是去专门的翻译学院培训学习,开拓视野,交流经验。同时也要增强实战经验,学院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下企业调研或是兼职。现在,很多高职院教师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不是同时上几门不同课程,就是一周十几节、二十节课,带一两百学生,连备课时间都不够,更别提挤出时间走访企业调研或是兼职,这无异于杀鸡取卵。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在学校学到的是脱离市场的知识,或是滞后的信息,这都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宗旨。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外聘专家的形式,这些专家不一定非得是高校口译研究人员或教授,可以是来自企业的职业译员。这样既可以给教师减负,让他们有时间去企业兼职或是去参加修研班,同时还可以通过与这些职业译员的交流,吸取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培训师资队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才能卓有成效。

4.现代多媒体手段帮助组织课堂教学,模拟真实商务口译现场。

口译课的实践性很强,教师除了讲解必要的商务口译理论和技巧之外,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译操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目前大多数的商务口译教学活动虽然在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中进行,但是多数教师还是沿袭过去的笔译课程的模式,自己朗读课文或听磁带,然后学生逐句翻译,教师讲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学生只能机械地进行翻译,缺少主动性;二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协作的机会太少,缺乏真实口译环境的临场感;三是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调,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会感到枯燥,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及运用给商务口译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商务英语口译课的综合效率。多媒体网络技术信息资源丰富,处理手段便捷,最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的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能再现真实商务口译的现场,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5.结合市场需求编写具有专业性与时代性的教材

学生、教师、教法及教材是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构成因素。现在市面上的商务口译课教材大致分两类:一种是以语言训练为主线的传统教材,另一种是以主题为特点的各项交际能力型综合训练教材。前一种教材强调语言训练,内容过于书面化,对于语言程度偏弱的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而第二种教材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如果是国内专家编写的教材因编写时间较长,内容比较滞后;而如果是国外直接引进版的教材又脱离了中国国情,因此,这些教材都不太适合高职院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商务口译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地到企业单位调研,与一线的职业口译人员或行业专家研讨,根据具体岗位工作可能接触到的语言环境,编写出既适应学生实际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材料。

三、结束语

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到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对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两种能力融合的集中体现。商务英语口译与商务知识紧密联系,其专业性和时代性都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专家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特点,研究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 Mark& Moir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梅德明.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商务口译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民办院校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 in Private Institutions

SU Xiaoj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Wuhan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 Wuhan, Hubei 430415)

Abstract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as a highly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course, the teaching model will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to a large extent. 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l help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successful employ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private institutions;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teaching mode

1 民办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

顺应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潮流,社会急需大批复合型外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据有关资料,全国800多所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几乎都新增了商务英语方向。全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办起了商务英语专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院校。

大多民办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隶属于应用英语方向,一般招收三年制专科生。通过调查,武汉地区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获知课程设置模式为:英语语言学习为主,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为辅。据了解大多高职商务英语方向和专业的教学仅仅是在传统英语教学专业的基础上加上几门与商务、贸易相关的课程。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宵翔曾说,“尽管最早的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专业教材基本没有。师资队伍缺乏商科背景的老师,老师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参加真正商务活动。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并不鲜明,与传统英语专业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有‘换汤不换药’之嫌。”

2 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2.1 以教师讲授为主

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均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通过口头讲授,向学生讲解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并辅以一定量的书面练习。讲授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一直是课堂教学中普遍沿用的。尽管讲授法有助于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但是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2 以教材为依托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在大多数的民办院校,还是严重依赖一、两本教材。教师一般使用教材和教辅资料备课,根据教材的内容准备教学内容。学生依照教师的讲授获得商务英语翻译的相关知识。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更新速度滞后等原因,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专业视野不宽广,落后于国际商务工作的发展,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

2.3 以教室为阵营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局限于教室,学生通过听讲、做笔记、在课堂做笔头或口头练习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教师通过黑板板书和口头讲授,完成教学任务。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学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求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拘泥于教室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获得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经验。

3 创新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3.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根据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实用性强的特点,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这两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下面将分别阐述两种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地应用。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ology)是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特定任务,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注重通过口头或书面交际共同获得实践应用意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教师可将特定的商务翻译理论和技巧包含在相关的翻译任务中, 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等方式完成翻译任务。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应尽力确保商务翻译任务的真实性,让学生接触时代感强的、真实的商务材料,获得商务翻译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的案例来分析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就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把案例教学法引入商务翻译教学是可行的。它有助于学生熟悉商务翻译的文本环境,营造商务英语氛围,增强翻译教学的实践性。在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互动原则、激励教育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配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在教授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准备好针对性的、时代性强的文本,组织学生讨论、翻译,最后确定译文并总结规律。

3.2 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

商务翻译融合了商务专业知识、翻译技巧和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因此,其教学内容题材广泛,需要大量的练习材料。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集合多媒体和网络的优点,可为商务翻译教学提供题材广泛、多元性的音频和文字资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超大容量的电子图书、各类翻译网站、不断更新的翻译题材为学生课后开展自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弥补了教材在内容和数量的不足。

3.3 开展课外实训

商务英语翻译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求学习者除了掌握商务翻译的理论和技能以外,还要有商务翻译的实践经验。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顾维勇就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曾说,除了要引进一批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外,还要增强学生的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因此,民办院校可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开办翻译工作坊(workshop)或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商务翻译实践经验。以下将分别论述这两种课外实训模式。

学院依托教师和学生组建翻译工作坊。翻译作坊类似商业性的翻译中心,由两个或以上的翻译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要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并注意分工明确。依据真实的翻译任务,将学生分组,负责不同的项目。教师可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或与学生合作,最后负责审阅学生的翻译作品。但学生始终是翻译工作的实践者和翻译项目的完成者。

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单位实习。以笔者所在的武汉地区为例,本地主要产业种类较多,可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翻译公司、旅行社、旅游景点等企业实习,提供笔译和口译服务。在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翻译能力。同时,教师要建议学生了解商务活动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步骤、通用规则、以及商务活动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尤其是积累商务翻译的技巧。

本文为武汉市教育局项目,2009k113

参考文献

[1] 陈淮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实行[J].中国外语,2009(7).

[2] 何萍,陈昕.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1(3)

[3] 朱慧芬.Workshop 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

[4] 谢彩虹,朱艳宁.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商务口译论文第7篇

【关键词】目的论;陪同翻译;商业活动;翻译策略

引言:陪同翻译主要是在商务陪同或旅游陪同时提供翻译工作,需要发音纯正,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翻译准确、流利。它涉及外语导游、购物陪同、旅游口译、商务口译等方面。

一、目的论概述及其次生原则

1.1 目的论概述

翻译作为一种行为,其方法和策略也取决于目的。“目的论”还杂和了“交际理论”(theory of communication)和“文化理论”(theroy of culture)等理论。由此我们得出来,目的不同,文本的翻译结果也是不同的。例如:莎士比亚诗句中的“summer’s day”翻译成“夏日璀璨”还是“春日璀璨”的问题就应该加以考虑。

1.2 目的论的次生原则

在这个系统中,“篇际连贯”从属于“篇内连贯”,篇内连贯”从属于“充分原则”,三者又从属总的目的原则。

1.2.1 连贯原则

“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或也叫“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指的是译文与译文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即译文必须能够被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译文接收者所理解和接纳;例如:“龙”在中国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而西方却认为龙是一种恐怖妖异的怪物。因此考虑到这种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中文中包含龙的词译成英语时往往会用“tiger”(老虎)这个词来代替,表示“勇猛”、“强大”的意思,如“亚洲四小龙”(The Four Asian Tigers)。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也逐渐理解了中国龙的含义,现在很多含有龙的词语翻译成英语时会直接用“Dragon”来代替。

1.2.2 忠实原则

“篇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称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指的是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即翻译不是无本之木。这就要求译员要充分接受原文的信息,进而对这一信息进行合理的阐释,并为译文接受者在尽可能贴近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解码。

1.2.3 充分原则

“充分原则”(adequacy)指的是译文与“翻译指令”之间的关系,即:如果译文与翻译的目的不同于原文的目的,译文必须满足翻译指令的要求。例如:英国的夏天多雨,气候温和。中国的夏日气候炎热干燥。如果译文是为了给不了解英国气候的译文接受者来看的话,只能将莎士比亚诗句中的“summer’s day”翻译成“春日璀璨”才符合目的论的要求。

二、陪同翻译简介

陪同翻译主要是在商务陪同或旅游陪同时提供翻译工作,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还需要积累大量商务和旅游知识。在国家机关、学校、涉外单位、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各类外事活动中提供陪同口译服务;进行商务访问接待、外事访问接待,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陪同口译工作;进行旅游陪同,提供口译服务,使游客了解名胜古迹的历史、人文资源等。

三、目的论指导下的商业活动中陪同翻译策略

和休闲娱乐的电视节目不同的是,商业活动中的陪同翻译就有不同的要求。译员不能太过于慵懒随意,翻译出来的东西要能达到在表达信息充分和忠实的前提下促使双方沟通顺畅的要求,要使得双方能够透彻的理解。因此在翻译策略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3.1 忠实原文,译文连贯

商业活动中的陪同翻译不同于一般活动中的翻译,议员要透彻理解对方的话语,在了解两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应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实际情况来翻译,而不能生搬硬套字典里的释义进行简单的拼凑和罗列。有时候很多知识会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同时出现,这就要求译员要虚心学习,多思勤问,多查各种资料,必要时还要询问对方话语中所包含的具体信息的具体意思,对要翻译的内容理解并加以诠释,表达时符合有关行话,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3.2 海纳百川,与时俱进

翻译者应该经常阅读一些时代感强的报刊书籍,以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积累新词,密切关注并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学以致用,更地道,更好地使用英语表达,使对方便于理解。

3.3 审时度势,灵活多变

在译员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原文的句序,把整个句子划分成分开的意群单位或者信息单位,然后逐个击破,再使用连接词把这些单独的单位用自然流畅的语言连接起来,译出整个原文的意思。这样的翻译策略可以保证译员的译文在第一时间能够比较准确呈现在双方面前,不会造成冷场,也不会出现全场寂静无声的尴尬场面。

3.4 功能对等,信息等值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商业活动中的陪同翻译里也是一样的,译员需要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在陪同翻译中,对原语中的字、词、句有时候很难译得十分完美,这就要求译员要努力做到的掌握我方原语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同时用对方很容易理解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整体“信息等值”。注意兼顾发起人、目的语接受者和原语发出者三者的利益,避免译员随心所欲的改译、乱译。

四、总结

我们所处的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地球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人员会更加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的商务活动对译员有不一样的要求,进而我们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策略。如果对这些策略加以好好应用,商业活动中的译员一定能够更加轻松的工作,译员的翻译质量也会有所改善,进而为商业活动创造更好的交流目的。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3] Roj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91

[4] Tytler,A. 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London. Dent,1971

[5] 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商务口译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跨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口译策略。口译人员要加强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有效地推动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一、引言

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到来,经贸交流日益频繁,商务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交际手段,其任务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交谈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交谈双方感觉不到语言障碍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在商务口译中,中英文在言语交流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差异,如不同的和价值观、不同的称谓方式、不同的思维模式等,在实践中往往是译员感到颇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口译策略。

二、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

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口译已不仅限于以往的进出口、业务谈判、函电等方面,而是涵盖贸易、金融、经济、商法、营销等用于商务活动的一切场合。由于商务活动的复杂性,交际双方的言语和内容难以预测,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充当媒介的角色,在限时下工作,又要求译员除了利用交际双方话语所能提供的基本信息之外,还必须多渠道、多方位捕捉其它补充信息,同时还要顶住现场气氛的心理压力,独立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搭建业务沟通、情感交流的互动平台。

商务英语口译工作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双语操纵能力和熟练的双语转换技巧。这就要求译员除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出色地发挥出交际活动中的桥梁与媒介的作用。商务英语口译具有其独特性,商务口译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而且口译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每次商务谈判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可能会牵涉到不同的专业,若缺乏专业知识,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所以译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在译前充分做好术语准备。

三、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于口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口译者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恰当把握翻译尺度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

衡量译员水平的标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译员的跨文化意识表现与应用能力,即译员的翻译是否符合文化性。只有按“符合文化性”的原则才能把握语用的罗盘,使语言真正做到得体和准确。由于商务会谈双方语言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在会谈中表达观点的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没有具备跨文化意识的译员的恰当协助,很可能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

四、商务口译的跨文化现象及口译策略

跨文化意识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的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对其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双方充分了解对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中方说“我们不会给你们打白条子,我们会按时付款的”。译员译为“we shall notissue blank paper to you , we will pay you on time."。这里的“打白条”是中国人的说法,老百姓深悟其意,而外国人却听不懂。其实,这里的“白”有“空”的意思,当然也不是条子上一字不写,而是说了不算,类似于“开空头支票”,它只能与英语的通俗说法iou(i owe you的谐音)的意思稍微相近。应译为“we shall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对中方的真实意图有所了解。

再如,在会议发言前,发言人有时会说,“没有很好准备,只谈点粗浅的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以表示谦虚或客气。此时,若直译为“my speech is poorly prepared , andit only represents some superficial ideas of my own.you are wel-come to criticize and redress the mistakes in it.”英语文化的听者就会觉得发言人在浪费大家的时间,既然没有准备好,那还在这儿说什么呢?而且,还要别人“criticize(批评)”和‘`redress(指正)”,显而易见是要严厉地指责或激烈的争吵,而不是进行友好的切磋与交流。此时,译员应根据具体的交流需要,对源语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可译为:"i am going to share with you someof my personal views ,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sugges-lions.”以符合听众的交际期望,实现等同的交际效果。

如参观某团体或公司时,中方代表总爱对来访的外国专家说“请提宝贵意见”。如果这句话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valuable opinions.”访问者就会感到为难,大概会想:how do iknow whether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 or not?在这种场合如果提了意见,就不够谦虚,等于说:yes ,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因此,为了避嫌什么意见也不提了。其实,这句话应译为:"your opinions will be appreciated."

另外,在某些商务谈判中,出现不理智、甚至不文明的言语时,比如:中方对条款不满,生气地说:“如此刁蛮不讲理,没什么好说的,除非推倒重来。”如果直译,势必会加重双方的紧张气氛。译员如果改换语气,发挥调停人的作用,将该句译为:"that is too much. can we do it again?”这种采用省译或改译的处理办法,就可促进双方继续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