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2:58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1篇

关键字:高一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初高中历史衔接

G633.51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且确立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历史是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实现学生发展的核心六大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方面而言,加强历史课程改革,研究历史教学实践有效教学策略,非常迫切。

一、有效教学及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有效性,成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二、及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及历史教学分析

(一) 初高中历史课程整体分析:

首先,具体到课程体系方面。初中历史采取了通史体例,时序性特征较为显著。高中历史新课程则采用了模块+专题体例,这种体例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其次,具体到课程内容方面,初中课程重中国史、重政治史,经世界史、轻经济文化史;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史、经济史及思想文化史分别编制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足鼎立。

(二)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分析

首先,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 “副科”,中考采用开卷方式,仅占50分,学生历史基础普遍薄弱,且思想上不重视。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依然如故,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学习带来了诸多难题。

三、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一) 对初高中历史课标进行有效研读。“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因此,历史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学生已储备历史知识,再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施教,立足于选定的版本,参考其他版本的优点。

初中采用的通史编写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涉及知识在初中并没有独立成章,但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同样可以寻找相关要求: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5)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6)通过宣政院管辖,知道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7)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8)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初中历史主要是“了解”、“知道”、 “简述”、“概述”等相对低层次的能力要求;而高中历史强调掌握“分析”、“认识”、“说明”、“探讨”的能力,另外,我们应特别关注宗法制、九卿、挟书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等初中没有学过的知识点。

(二)“依标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取舍。我校选用的是人民版教材,依据新课标要求,参考了人教版、岳麓版教材后我决定本专题补充如下内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元朝的一省二院制、汉朝的另一种选官制征辟制、宋元科举制的发展概况、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等内容。对教材“关于夏商政治形式”、“六王毕,四海统一”、“法令出一”、“清朝的边疆政策”进行大胆的舍弃或略讲。

(三)对教学结构的进行有效整合。根据结构性教学原则,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巩固和运用知识。结构整合时必须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和课标的要求。

本专题是必修一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热点。我将课本内容划分为两个关系和四条线: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变化的四条主线。第一课时讲早期政治制度,重点讲分封制和宗法制;从第二课开始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中央C构,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内容。

一、中央机构。主要包含皇帝制和中央官制,重新整理线索为: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二院制,明废宰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引导学生总结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第一对主要矛盾。

二、地方行政制度和监察制度。高考主要考察秦郡县制,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和元的行省制,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第二对主要矛盾。这样的课堂内容调整使学生很快能掌握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概念。

三、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的线索就更加清楚了,明确这些措施是维护皇权的。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初步形成于战国,建立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内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征辟制),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于北宋(二府三司制,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发展于元(行省制),强化于明清(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这样又将所有的制度回位到了各自的朝代,成功的从横向和纵向构建了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

总之,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每一位高一历史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面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中学历史教学、高考的现实,高中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龙报新.陈晓瑞.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4):39-43.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2篇

从2008年秋季到现在,我已把从人教版的历史三本必修及选修一和选修四完整地教了一遍。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诸多问题,也存在较多困惑。

一是发现学生初中历史知识掌握得太少了。由于许昌市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中招考试采取开卷形式,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储备十分有限。如对简单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分不清。这对高中历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二是高一新教材内容的时间跨度过大、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且内在逻辑严密。它给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但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一节课45分钟根本讲不完,不是内容多而是新教材的内容好似压缩的太空饼干,再加上学生初中知识的“肤浅”,前后内容无法衔接。如在讲解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我们要介绍北宋为何要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那就必须讲解唐中期是如何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五代十国是如何形成的,这就必然会花费不少时间,但如果不介绍这个过程,而大讲特讲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其结果事必无法培养出学生的能力,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不符合。

三是教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未更新。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不是一两句可以说完的。在教学上还表现为“满堂灌”、“填鸭式”的旧的教学方法,这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听课的积极性。即便有讨论,也会由于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肤浅,而无法深入地进行讨论。

最初接触课改第一年,历史老师们普遍反映:讲好历史课,难;讲好新课改中的历史课,更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化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这份粗粮精工细作成宫廷御宴。

非常荣幸的是,在校领导的倡议和重视下,课改第二学期即2009年秋季我们许昌高中开展了“高效课堂”活动。我聆听了一些走在课改前沿的老师们的课,领会了一些教育专家们的课改精神,认真阅读了《高效课堂二十一条》,在教学中开始转变教学理念,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先后在学校公开讲了三次“高效课堂”模式课,既有成功之处,也有遗憾不足。现总结一下,恳请领导和同行指正。

真正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说实话,对于我这个有十五年教龄的教师来说,一下子把讲台让位于学生,做起来很不适应,关键是很不放心,担心学生一知半解,知识掌握不到位。但是现在的新课程形势和教材编写特点都促使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思路,再搞“一言堂”、“填鸭式”必将下课!特别是我阅读了李炳亭的“高效课堂22条”之后,终于下决心尝试这种模式。最初,在讲到“分封制”、“雅典的民主政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戊戌”“俄国农奴制改革”等内容时,我让几名学生提前编历史短剧,学到这些内容时就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展示,结果出乎我的预料,不管学生是以历史短剧、新闻会还是以辩论会的形式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以及语言组织、表演才能都让我佩服,在赞赏、鼓励中,学生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采用多媒体授课,课堂内容丰富,感染力增强。本人克服重重困难,初步掌握了PPT的制作方法,通过网上查询、搜索相关知识、提供更多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让学生除了提高提取历史信息能力外,还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坚持不懈、认真细致地编好导学案。在接触高效课堂之前,我曾讲过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当时我就尝试让学生预习,至于怎样预习、达到什么效果就没去细想。直到看了杜郎口中学的预习提纲,我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每学期,几位历史老师能始终如一地编写导学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更有效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其流程是: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知识梳理——相关链接——难点突破——检测结果——反馈信息。这些导学案一课课地及时编写、及时发放,在高效课堂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课下在征集学生评价时,反映良好。

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诚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当我们教师的理念和方法转变时,学生也应该转变。然而,在我所了解的高一大部分学生中,认可“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讲课水平”的大有人在,老师的讲解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被动学习、自主性差、知识面狭窄,在组织一些讨论时一部分学生一言不发,在大屏幕打出相关知识时,先慌着抄写,甚至不想漏掉一个字。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师生配合“默契”,效果也是有的。但经过八次课改,若课堂还是“涛声依旧”,我们培养的学生何时才能创新?解放学生,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引导。这一方面,我感到建立平等、和谐、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基础,课堂“放权”是可行的,在知识的海洋里,让学生成长为劈风斩浪的舵手,我们只做航标!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3篇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历史试题与去年相比,总体来看是稳中有变,并呈现出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要求的命题趋势。

1.从题型来看,与去年基本一致,以材料构题,试题模式稳定。选择题与去年一样,没有逆向设问题,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材料由分散的段式材料变成一段单独完整的材料,主题化趋势更加明显。第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选做题依然脱离教材本身,命题模式不变。

2.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2012年试题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史的考查力度。全卷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三个必修模块。在必做部分的85分中,思想文化科技史分值49分,占57.6%,而政治史(16分)和经济史(20分)所占分值大体相当,从而改变了近几年高考偏重政治和经济,经济史过热的现象。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践看,试题只有相对均衡三个模块的知识点分布,才能充分体现每个模块的教育教学价值。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综合、联系、交汇以至模糊其界限的特征较明显,强调历史各层面交叉渗透、相互联系、综合认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

3.从试题涉及中外历史和断代史知识点的构成比例看,试卷偏重中国史,侧重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部分。

总分值85分的历史必修部分,中国史52分(去年为57分),占61.2%(去年为67.1%)。其中中国古代史24分(去年为27分),分别是:24题,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必修一·政治史)4分;25题,宋代市民文化(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明清商品经济(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7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8题,明清政治体制(必修一·政治史)4分;29题,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必修二·政治史)4分。中国近代史20分(去年为22分),分别是:30题,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1题,思想的形成(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 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12分。中国现代史8分(去年也是8分),分别是:32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化运动(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3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世界史共33分(去年为28分),占38.8%(去年为32.9%)。世界史分为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4分(去年也为4分),世界近现代史29分(去年为24分)。分别是:34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古罗马的法律(必修一·政治史)4分;35题,世界贸易·经济重心的转移(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25分。

选修部分4道题共60分,其中中国古代史15分,中国近代史30分,世界现代史15分(与去年基本一致)。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中国现代史与去年一样仍然有两道选择题,且涉及到50~90年代的经济。世界古代史仍然保持一道选择题,去年考查古希腊思想,今年考查古罗马法。世界近现代史选择题中涉及到经济全球化问题,世界近现代史的非选择题命题频率相对较高。

4.从试题难度来看,今年的历史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与去年的试题相比难度略有下降,尤其是客观题,延续了近几年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意境来考查考生基础主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欧美思维方式的长句,材料难度接近中等水平,表述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考查内容仍集中在一些长效热点上,如制度的变革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现代化与科技进步、近现代中外关系、经济全球化等。主观题中的第40题和第41题,文字的阅读量较去年明显减少,并且所给材料通俗易懂,问题也不难理解,只要能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即可正确作答。第41题难度的降低还表现在题干本身已经给出了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在括号内还有所提示(无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而且相关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考生能有效组织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即可。从考试分数来看,今年高考历史科全省人均分较去年有明显增加,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今年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5.从试卷价值取向来看,命题视野开阔,依托教材、立足基础,凸显学科主干知识。今年考题涉及的基本都是历史主干知识,中国史主要考查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等;世界史方面,主要考查了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等。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教材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由“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转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试题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非教材,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学科能力,考查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正确使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如第41题,要求考生运用史实、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自己的观点。关注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突出时代性。试题突出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第40题渗透整体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注重考查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相互碰撞与交汇,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如第41题,就涉及近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汇。

6.从试题考查方向来看,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主干知识,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1)从选择题命题来看,无论是材料还是题干都体现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延展,虽然试题围绕某一阶段、某一部分历史知识、某一个或几个主干知识进行考查,但要求考生能把握历史各层面及其联系,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深层次分析,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试题题干均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的形式呈现,每一道试题都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设问类型多是“反映出……”“说明了……”“据此可知……”等,“反映出……”的设问方式占大多数,可见选择题非常重视对历史本质认识的考查。

(2)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问题主题化趋势明显,注重考查综合能力。如40题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由单独完整的一段材料创设问题,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设问角度看,仍然重视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和历史影响的认识,要求考生紧扣教材,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彰显。第41题与去年相比命题方向基本一致,渗透新史观,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问题涉及中国近代史模式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该题要求考生有基本的史观意识、通史线索与史实掌握,重在考查学生阐述和评析观点、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选修试题相对简单,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评价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完整深入理解材料内涵,获取信息是关键。今年选修四个模块的知识点的考查改变了原来完全脱离三个必修模块和四本选修教材的做法,考查的王莽改制、国民政府的、凯恩斯与德国的赔款问题、道光皇帝的禁烟措施等,这些内容多少都与必修教材有联系。可见对整体历史和历史阶段特征的熟悉在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在选修课复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扣课本章节而不注意对完整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问题的整合是不明智的。

7.不回避社会热点,凸显时代性,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不回避不追随,考查的角度基本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强调关注现实、学以致用。如第26题、第30题实际都涉及到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观念变化的关系,这实际上与我国当今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相关。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这些社会热点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第33题对“下海潮”现象的考查。第34题与法制有关。第35题可以联系到中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崛起。第40题涉及到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主要涉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城市化等,该题实际上是在映射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第41题涉及近代化模式,与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关联,该题以历史材料隐性考查学生对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关注,如辛亥革命、等,而且此题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交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崇高志向,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选修题45题考查币制改革,可能与今天的中国金融货币问题有一定关系。

8.彰显新课程理念。这突出表现在:(1)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点向课外延伸。新课程高考强调“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命题理念,也就是说高考命题要从“以教材为依据”转向“以课程为依据”,即“脱教材考”。综观2012年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基本都是依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如选择题,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没有单纯考查知识简单再认再现的试题。材料新颖,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材料,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解答这种试题,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学生摆脱对知识死记硬背的桎梏,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如第32题,该题通过西方人的评估考查1960年前后中国的时代特征。此题新颖别致。新课标教材都只讲建设总路线、、化运动,未讲“二五”计划,此题正好弥补这一缺陷。新课标教材只讲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此题偏偏涉及50年代后期的中苏关系。做好此题必须运用所学知识对题干以及选项进行综合分析。(2)突出能力考查,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能力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继续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概括和评价能力等。选择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问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非选择题综合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如第41题要求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该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考查研究性学习落实情况,考查了学生论述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及对史学理论掌握的情况。

总之,今年的历史试题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史实”(创设情景)、“学科能力”(能力测试的四个层次)、“史观”(史学研究范式)、“现实”(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的有机结合,这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二、备考启示

研究高考试题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命题规律,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给我们的复习备考至少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1.适应新高考需要,更新史学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应多关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历史问题以及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并从整体的、文明交融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在重视各文明单位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应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关系的整体史观。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中国近代化历程、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等无一不是学科主干知识,而且综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是学科主干知识。因此,同学们在备考中应该将其作为复习的重点。如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及重要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关系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中外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背景的对比联系等。在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新材料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科能力。

历史知识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当下的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以线带面,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专题,进而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注意做到:(1)抓“点”连“线”:“点”是指历史纵横联系的交叉点。如“世界市场形成”有四个点: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连“线”,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上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四个点就构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样一条“线”。(2)铺“面”织“网”:铺“面”即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巩固政权(抗美援朝、等)、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科教文化(“双百”方针、教育方针等)六个方面;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3.在文明史观统领下,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模块结合”。“古今贯通”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对现实问题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视角去分析理解,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学习更贴近时代,更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中外关联”是指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复习。近年学科内综合大题从这个角度命题的频率非常高。“模块结合”就是注重阶段特征,即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所反映的整体阶段特征。此外,注意宏观把握必修三本教材和选修四本教材,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有通史观念。适当加大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复习力度。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高效课堂;方法

高中历史新教材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编排结构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不同的角度,立体化地向学生展示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历史进程,完全颠覆了传统历史教材平面化的编年体形式的编排结构,这也给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历史教师深感新教材内容多且难度较大,而高一学生生源减少,素质逐年减低,对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把握不大,面对这一问题,笔者从自己十几年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出发,从搞好与初中历史内容的衔接、抓住新授历史知识的精髓与核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设计学生作业练习的方法四个不同的层面探讨新课改的形势下,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的办法和途径。

一、搞好与初中历史内容的衔接

任何高等的知识都是由基础的知识积累形成的,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内容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温习巩固初中历史知识,而且更要熟悉掌握初中历史教材。初中历史教材着重于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和一些历史基本概念的渗透,使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唯物史观和初步的历史评价方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价。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必须做到与初中历史的主动对接,以初中历史内容为基础并要理论上提升。高中历史教师如果对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了如指掌,对学生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程度准确把握,在高中历史新授课时,就能从学生已有的初中历史入手,自然地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就用初中历史歌颂邓世昌的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导入甲午战争的场景,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授课的学习。

二、抓住新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精髓

目前的新课改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教材并存,教师应该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研究历史教材,考虑到高中历史新教材将政治军事、经济生活与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历史时期,遇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可能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可能产生影响,显得内容多、头绪多,教师备课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始终抓住一个主线,并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那就是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探索总结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要始终用这个规律指导历史教学,一切就化难为易了。尽管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都涉及中国近代史的内容,那就有所侧重地讲授,不能面面俱到。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学习洋务运动,主要放在让学生熟悉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工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在必修三中,“洋务运动”教学重点则放在论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思想,突出了教学重点,分散了教学难点。另外,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教给教材的基本内容,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模块链接”把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历史教师应该把学生真正放在课堂主人的位置上,以学生为主体,始终以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为目标,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着眼点,给学生一个金山,不如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技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总结规律,不要包办代替,让学生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的课堂情景,把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与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学习动机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宽松和谐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

在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带着一盒巧克力和一个麦当劳进了教室,学生很感兴趣,我就用我们身边常用的东西入手,总结出跨国公司的一系列产品,充分表明我们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立刻形象地被学生牢牢掌握住了。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把教学重点落实到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来。

四、科学设计学生练习作业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留作业的时候,需要注重一些细节,需要与初中教学既有联系,又有所提高,例如,在教学“工业革命”内容时,练习作业的重点已不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重点是工业革命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重大历史事件的社会影响以及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带来的巨大优势,那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下载教学课件,同时,还可以利用文物、纪念碑、老区参观等蕴含的历史教育资源,如带领学生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薛庄抗日烈士纪念碑,了解哈哈腔剧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增加了历史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5篇

《高中历史课标》构建的历史课程体系,较现行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显着的变化。

一、在课程目标上,《高中历史课标》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新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目标上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三是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在横断面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模块目标和具体学习专题目标。如《高中历史课标》的第二部分即规定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高中历史课标》的第三部分即规定了每一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明了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了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

二、在课程结构上,《高中历史课标》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变革。其变革,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学习模块

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内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等三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

《高中历史课标》依据上述原则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等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苦革”6个选修模块。

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二)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

《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结构上的第二个重大变革,即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

专题到的教学体系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我认为它有以下两个显着的特点:

1.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

长期以来,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体系,一直是历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史课程改革情况来看,中学历史内容的组合序列经历了从循环到直线,再到部分循环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历史课程遵循全循环制,即初中学习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再学中国史和世界史。为改变循环式的教学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变为初中学中国史,高中学世界史,历史学习内容呈直线排列。直线排列无疑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因为我国现阶段施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如果把中国史、世界史分设在初中和高中,其后果是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接受完整的历史教育。为改变这一缺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改为初中学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改为必修中国近现代史,选修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学习内容呈部分循环的排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合序列,应该说仍未避开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重复。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标》取专题型结构,则完全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的重复。

2. 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专题的确定,渗透了两个基本理念:

第一,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目标上,应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

如,必修课程的“历史(Ⅰ)”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同时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必修课程“历史(Ⅱ)”中的8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必修课程“历史(Ⅲ)”的8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探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选修课程各模块中的专题,也都有其相近的教育目标。

第二,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应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应体现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从《高中历史课标》来看,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一般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的时序性。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

二是历史的整体性。由于学习时数的原因,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都在10个以下。如何通过这有限的几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这是确定专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全局的观念,以反映历史的整体性。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也体现了历史整体性这一特点。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

三是历史的多样性。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或文化思想领域,其活动都是多姿多彩的。如何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确定专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体现历史多样性这一特点。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政治领域中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活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具体到制度层面上,既有民主制度,也有专制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学生通过这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专题学习,无疑会有助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高中课程中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创。在我国现行的高中课程结构中,即有必修和选课之分。如,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中,规定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选修课程。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仍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分设。 但新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较现行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就其结构而言,有其本质的区别。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不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把某一段历史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新的历史必修课!程有3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为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新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6个学习模块。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三、在课程内容上,《高中历史课标》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标》较历史教学大纲,在课程体系上的第三个显着变化,即是依据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原则,及时调整、更新了课程内容。

所谓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指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的气息,其间既包括课程内容所反映的思想,同时也包括课程内容表述的方式和语言。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而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科书。

二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时代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历史教科书要及时地反映这种发展和进步。

三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四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

所谓基础性,实际上强调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高中历史教育,说到底,仍是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这一性质,精选一些素质教育必需的经典知识,作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素质的共同基础,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所谓选择性,主要指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确定,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要力争做到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提供具有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对历史课程的不同需求。

依据上述理念和原则,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上做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其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

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

这突出地体现在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为适应时代的这种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加了世界史内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

如,必修课程历史(Ⅰ)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内容。

如,选修课程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阿里改革”内容;选修课程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选修课程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增加了“玛雅文明的消失”、“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和“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内容;选修课程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增加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现行高中历史课程中所没有的。

从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总量上看,世界史的内容约占40%。

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的宏观、整体认识。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4.及时地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

《高中历史课标》及时跟踪并反映了历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近二十年来,历史学研究领域在时间范围、空间领域和具体内容上急剧扩大,历史学研究基本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历史的视野”的过程:在历史研究的视角上呈现了从“自上而下”看历史向“自下而上”看历史的过渡,在研究模式上呈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高中历史课标 》对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予以了积极的关注,所以《高中历史课标》在依然重视政治史内容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的内容。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在学习方法上吸收了史学界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在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增加了带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前沿成果互相渗透交叉的“人类起源之谜”内容。撇开属于民俗学研究领域的神话传说不谈,人类起源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诸多科学研究领域,除了历史学,还有动物学、自然学、考古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的研究成果,已经突破,甚至是超越了传统的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劳动创造人”的观点。而且,这样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绝对不是一个学科可以完满地予以解决的。所以,新课程这些内容的增加,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在问题解决上寻求诸多领域研究方法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方法论。

以上简略地述及《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体系方面的主要变化。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课程体系的变革,尽管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之一,但它绝不是课程改革的全部内容和终极目标。改革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达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规定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要达成这一目标,还要有赖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6篇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试题,本文选择除上海卷外的8套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考生从中了解一些命题特点及规律,以便更好地备战2017年高考。

一、高考命题规律透析

二、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

1.从题型来看:较为稳定

全国新课标卷及各省试题的主、客观题保持稳定。如全国新课标卷为12道选择题(共48分),2道非选择题,第40题为25分,第41题为12分。自选模块共有4道选修题,即选修一、二、三、四各命制一道主观题,由考生任选其一作答,分值为15分。

2.考查范围、难度系数不变

从试题的考查方向来看,试题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的主干知识。就试题难度来说,全国新课标卷的难度大,各省试题的难度小,基本符合考试大纲和选拔人才的要求。

3.体现能力立意的几个重要考查角度

(1)考查古今的纵向联系、中外的横向比较。如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0题综合考查了中国近代及世界近代全球国际人口的迁移;浙江卷第39题综合考查了古希腊和罗马的相关知识、启蒙运动、孙中山的平等思想。

(2)考查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近几年的选择题基本上是新情境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与提取能力。

(3)选择题设问无指向性。这类题往往用 “这说(表)明”“反映了(出)”“据此可知”等设问语,注重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4)知识要点游离化。目前,高考试题为了遏制猜题押宝和题海战术等背离素质教育的不良倾向,大量使用游离于教材之外的新情境设题,以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 “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和答案的开放性。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浙江卷第39题等,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和答案。

(6)试题考查内容的综合性加强。2016年的高考试题都突出了对必修一与必修二、必修一与必修三、必修二与必修三的综合考查,以及对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历史的综合考查。

三、2017年高考命题预测与备考策略

1.抓住2017年高考备考重点

(1)中国古代史:主要朝代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的变化及时代特征;唐宋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和市镇兴起等方面的表现;重要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儒学为主线的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等;考生要注意从新视角抓住结合点,如重心变迁、中外联系对比等。

(2)中国近现代史:突出一条主线,就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主要表现和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如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各种救国救民思想,包括改良、改革和革命思想的演变和实践,全球视野下清朝前、后期的比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角下的抗日战争,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等。

(3)世界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及主要思想家的主张;罗马法的主要特点;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与社会变迁、国际关系的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近代西方主要国家不同政体形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工业革命对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各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方式的演变及其原因和影响;1500年以来,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及其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多样化表现。

2. 升华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生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教材中大量的史实依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并简化成历史线索,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第一,将知识点串成“线”。串“线”,就是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知识发展的线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必修一中的第一单元,我们可以对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北宋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省制度,明太祖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知识进行归纳,将这些知识升华构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至清)这一主线。

第二,将知识点铺成“面”。 铺“面”,就是将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整体,也就是对同一时期分布在必修一、二、三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如对1860年到1919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整合,考生可以将1860年到1919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用如下时间轴表示:

把近60年的历史用时间轴表现出来,再把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符合此时间段的知识点不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全部按时间顺序放置于数轴上,如此一来,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快速地定位每一个知识点,连贯地掌握知识。

第三,把知识点织成“网”。织“网”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考生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构建网状知识体系。下面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进行展示,如下图。

通过串“线”、铺“面”、织“网”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考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某一个专题或某一个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考生在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7篇

一、中国通史

(一)古代史

1.先秦史:分为上古时代(中国境内古人类、血亲氏族及部落联盟)、古风时代(夏商周青铜时代)、上古文化专题

2.秦汉史:分为亲扫六合和集权措施、两汉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秦汉文化专题史

3.隋唐史:二世帝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五代十国

4.宋元明清(至1799年)史:内外矛盾的两宋王朝、外族难治的元朝、文化内敛固化的明朝、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抹光亮――清王朝

(二)近代史

5.末世危机前的积淀:1799~1840间的清王朝

6.外族入侵与国人的反击:逐步丧失与国人的觉醒

7.两党关系发展史:两次合作、两次内战

(三)现代史

8.新中国建立及政权巩固(1949~1956)

9.初步探索及成就(1957~1965)

10.十年浩劫(1966~1976)

1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现在)

二、世界通史

(一)古代史

1.五大文明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区域

2.古典时代:希腊罗马专题

3.千年中世纪

(二)近代史

4.三大运动: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

5.资产阶级制度的建立: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日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两次工业革命:

7.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现代史

8.近代文化科技成就

9.第二次世界大战

10.1929年经济大危机

11.美苏冷战

初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材 学生能力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78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在学生心中的神圣性不言而喻。当然,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广大教师应告别“教教科书”的旧认识,树立“用教科书教”的新思想。但无论如何,初高中历史教材还是存在着质的差距,那么,初、高中历史教材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面对这样的差别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

第一,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要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历史教材是“通史+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进行编排。高中历史教材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对知识体系进行了组合,以“模块+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在必修部分,新课程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分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这种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深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对知识基础极薄的学生来说,难以有条理、完整地归纳知识,难免觉得零散、混乱。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高一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完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按单元构建知识结构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发现从未意识到的知识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加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自己制作知识结构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有利于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考察标准不同,要求师生改变教育和学习方法。初中测试重知识轻能力,对知识的要求多停留在了解和记忆层面,学生划书背书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是很有成效的。高中测试则重能力,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简言之,高中学生应注重从史料出发的概括、比较、联系、讨论等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辨方法的训练。

这种改变使得高一教师必须放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完成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过程。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要求高一老师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真正学会学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高一教师应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愿意和同伴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三,教材叙事方式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探究做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灵活指导。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要求理性分析,系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和意义、作用、影响,有一定深度。

这种改变使学生有充分的探讨余地,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但探究过程也对教师的引导提出挑战:如何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高中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所以高一老师应注意避免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尽量以具体历史事实和时代背景交待有关内容,教学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降低难度。

第四,历史资料形式不同,要求教师在学生分析材料时做出方法指导。初中历史教材注重人物的介绍、事件的故事性,感性描写,具体生动。高中历史教材增加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地图、照片、简图等非文字性史料,也包括各种私人、官方的档案记录、史学研究的成果等文字资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既有一致的,也有相互冲突的。换言之,初高教材中许多内容看似是重复的,但初中教材似乎重视“面”的铺开,内容简明扼要,而高中教材则更重视“点”的突破。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多视角、多层次地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训练学生对史料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鉴别和评价史料的能力。

这种改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能力呢?实践表明,讨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高一历史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五,学习内容侧重的不同,要求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而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初中三年,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若加上六个选修模块份量,世界史的总量则超越中国史。同样,经济文化史的比重也很大。

这种改变要求教师加强专业进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我们只有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