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师学习材料

工程师学习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49:25

工程师学习材料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1篇

1.情境体验式教学在装饰材料课程中,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装饰工程项目,围绕项目开展装饰材料与施工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按照项目的真实情境直接参与完成任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体验与全情参与,全方位的感受和学习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逐步领会和探索独立工作的能力。创设的情境可分为真实情境与模拟情境。真实情境的体验即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模拟情境则虚拟一工程项目,让学生分别扮演设计师和客户,现场开展业务的模拟。在此过程中,“设计师”要洞悉“客户”心理,在短时间内捕捉“客户”的需求信息,帮助“客户”分析出房间的基本结构和布局,指出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并做调整,快速勾勒出所需设计的环境草图,“客户”则在洽谈过程中或配合或设置障碍。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习内容的综合化和真实化。受个人能力所限,学生在情境中只能扮演极少的岗位角色,获取的职业信息也十分有限。因此,个人学习目的的完成有时只能依靠小组、团队有组织地分工合作来实现。这就需要在项目驱动下,教学组织形式必须从传统的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小组、团队协作学习为主。

2.研究式教学法这种模式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配置合适的研究课题,例如让学生对玻璃或金属等某一材料进行专题研究。学生独立搜集资料,整理学习知识,摸索形成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引导他们成为研究课题完成的主导者,使他们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确立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学习,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把“要我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研究式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亲自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探索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由于多媒体课件生动、高效的优点,使得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装饰材料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重要的材料与应用。因此在课件中要体现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符合课程特点。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由课件展示。例如材料工艺流程由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绘制就更能让学生理解工艺的前后过程。

2.视频动画的使用材料的施工工艺如果以视频的形式来动态演示室内构造施工的过程与步骤,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更清晰地了解材料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视频素材可以从网下载或者购买,也可以由教师到工地有针对性地现场录制然后制作,或用3Dmax、SketchUp等3D动画软件来制作模拟材料结构的层次和施工工艺的过程。讲授过程中重要的工艺流程教师必须辅以黑板绘制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中一再强调技术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运用材料的构造方法,快速进入社会工作角色。职业院校强调这一观点尚可理解,但所有本科高校都强调这一点有失偏颇。对技术的强调可以培养一个好的技术工匠,但出不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对材料的创造性运用才是设计师成功的法宝。除了使用功能,装饰材料在空间环境设计的形式之中还具有典型的文化意义。首先,各种材料共同参与到空间的表现形式当中,这些零散的材料因为可以依凭人们的文化记忆和生活经验而构成深奥的语句,从而在某一空间形式中获得了语言符号的意义。其次,空间环境依赖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各种材料平日里所各自扮演的社会角色之间很可能隐涵着某些出人意料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或者存在着反差对比(如粗糙笨重的岩石和光滑洁净的玻璃),或者存在某种类似性(如木板与塑料),或者在某些特定场合碰到一起会具有特定的语意关联(例如在中国传统厅堂摆放的钟、瓶、带镜的插屏等)。因此,材料通过组合的方式能够使观者产生联想与思考,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无论怎样,一件精致的室内设计作品都无法回避词汇符号——材料,以及表达的语法——设计师对材料的搭配组合这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根据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艺术学习经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以侧重从材料的文化艺术层面加强对装饰材料的讲授与讨论。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其符合时代特点,避免过多枯燥的数据内容,使授课内容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诱导学生对各种材料有更深层心理的、文化的思考,探索材料的本质特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理特点上。引导学生关注装饰材料的使用历史、象征意义、材料的地域特点、材料的形式意义等,研究不同种材料的组合搭配、同种材料的组合造型、材料的表面加工、材料的连接方式等带给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四、教学实践条件的建设

材料不仅有视觉上的特点,还有各种肌理,要在生活中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材料有所认识,才能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仅课堂讲授这种方式对学生掌握装饰材料显然是不够的。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是作为装饰材料课程必须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装饰材料市场类型多样,有综合市场、建材超市以及一些分布在社区的小型建材五金店。调查可以分组分专题进行,了解产品的品种、规格、价格、性能等丰富信息。除了材料市场的调查,多到工地现场考察无疑是最直接的学习实践方式。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学生和施工人员的课内外交流,多看工人施工,多收集施工图集,这种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上课的时间有时很难遇到实际的工程,即使遇到,由于实习时间短,而工程工期长,所以也看不到整个施工过程,还是加深不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建立材料工艺实验室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可以选择工艺较简单,种类较多且具代表性的装饰构造,由老师示范然后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物装饰工艺操作。以木地板铺装工艺为例,可根据材料种类(实木、复合、强化及竹地板等)或工艺种类(工字纹、人字纹或拼花等)将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实验。

五、结束语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院;建筑材料;教学与管理

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占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6%,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以技能教育为本位,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体现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2]。建筑材料是高职院校土建大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3],其教学目标是系统阐述建筑材料的标准、选用、检验、验收、储存等知识,介绍建筑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专业开设了建筑材料课程,而各个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各异,这就需要实行建筑材料类课程探索分类教学。建筑材料是知识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不断涌现,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建筑材料类课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与装饰材料,安装工程材料,道路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建筑材料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课程定位模糊高职的建筑材料课程缺乏清晰的定位。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是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做减法,模仿本科的教学方法,直接去掉理论比较深奥的章节。而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相当多的老师仍然是中职的惯性思维,照搬中职的教学模式,理解为高职就是在中职的基础上做加法,就是把中职讲的内容再深入,再细化一点就可以了。显然,这些课程定位都是不正确的。同时,必须认识到,高职教学也不等同于企业培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个求生的手艺,而是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岗位技能,并具备解决工程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开设建筑材料课的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类:①材料类,如材料工程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检测等,这些专业是以建筑材料生产,检测为就业方向,需要深入系统地学习;②技术类,如建筑工程技术,质安,工程监理等,这些专业学生在工程中需要使用材料,控制施工质量,需要强化国家标准的学习。③管理类,如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材料供应与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需要学会管理材料,侧重掌握材料的性能及储存。④艺术类,如建筑设计,装饰工程,园林设计等,这些专业应重点掌握建筑材料的艺术性,装饰性;⑤选修类,如工程英语,法律事务,工程会计等专业,这些专业只需知晓相应的建筑材料品种。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特点,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2)教学资源匮乏历年来学生的教学反馈都是建筑材料需要记忆知识点太多,太散,内容枯燥,考试成绩不理想。经过调研发现,教学资源的匮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高职基本沿用本科的教材,缺少真正适合高职教学的《建筑材料》教材。而绝大多数本科教材过多偏重理论,追求宽泛的知识面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工程实践脱离,几乎都没有实践教学内容和对应的课程习题,缺乏高职教学的针对性。许多教材编写时间比较早,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严重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的职业要求。而建筑材料的实践教学资源也是因校而异。许多高职院校经费有限,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置不足,无法开设符合课程要求的课内实验,学生无法动手操作实验。这就脱离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宗旨,当然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师资结构不合理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是近15年由中职升格为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迫使高职院校大量引进专业教师。而大部分引进的青年教师是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拥有高学历,但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高职院校聘请行业的能工巧匠,大多缺乏理论知识,也没有经过教师资格培训,在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一线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数量非常有限。高职院校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对策

(1)优化教学内容,响应专业要求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必须控制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学时,建议按表1进行调整。其中,材料类和技术类学生,建议额外配套1周的混凝土配合比实训或建筑材料参观认知实习,以加强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效果。理论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主,但必须紧扣现行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章节内容应进行大胆增减。比如,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土建造价方向必须兼顾土建材料和装饰材料;对于安装造价方向,必须兼顾建筑材料和安装材料;对于质安专业,应加强案例教学,比如讲授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引入北京西直门立交桥耐久性破坏的工程案例,使学生对混凝土碱-骨料破坏的条件,危害和特征有直观的认知。对于涉外工程相关专业可以增加建筑材料专业词汇,并适当引入国外标准进行比对。如混凝土强度试件,我国标准是做立方体试件,国外标准是做圆柱体试件等。同时,教学内容必须兼顾职业考试的要求,为学生将来参加建筑行业“九大员”证书考试,甚至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而对于艺术类,选修类专业,应大幅精简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总之,教学必须响应各专业要求,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服务。表1不同专业建筑材料课程学时分配Table1Coursehoursofbuildingmaterialsindifferentmajors专业类别总学时理论学时课内实验学时配套实习/实训材料类5236161周技术类4230121周管理类4030100周艺术类242040周选修类202000周为保证建筑材料课内实验的开展,建议高职院校应投入经费建设相应实验室,如集料实验室,水泥实验室,混凝土及砂浆实验室,钢筋实验室和防水材料实验室等。各实验室检测参数先以强度为主,逐步扩展到其它参数。根据理论课程的重点,并考虑学生课内实验的时限性,建议开设的课内实验如表2所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选择。为了保证课内实验效果,建议参考国家标准,组织相应老师编写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册,并要求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后,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册,计入实验成绩.(2)改革考核办法,丰富教学形式高职院校要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实行弹性教学管理,在教学形式,考核办法等方面给予教师充分的自。建筑材料类课程必须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废除以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二元制评分办法,改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多元制评分办法。建议按课程报告占10%,课内实验占20%,平时成绩占10%,参观实践占10%和期末考试占50%的五元评价方法。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在这里着重谈一谈课程报告和参观实践。开课之初,老师可以列出与建筑材料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PPT。开课4~5周后,各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作报告。这种课程报告由学生自行选定具体题目,自行分工和制定计划合作完成。其间,师生可以充分进行讨论,解决课程报告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形式的项目教学,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了解了建筑材料的最新动态,也为三年级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的资源,组织材料类和技术类专业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应紧密围绕建筑材料相关课程内容来开展,比如参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参观泵送混凝土施工现场,了解高层建筑施工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参观预制构件厂,了解主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种类和用途;参观检测公司,了解建筑材料检测的程序及主要参数。参观完成后,可以组织一次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回答学生的问题,分享电子教学资料,以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电子教学资料包括电子教案,课件,视频资料,课程习题,国家标准等。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老师建设建筑材料精品共享资源课,将课程资源电子化,网络化。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比如鼓励学生自行学习规范并动手录制实验视频。老师可以将优秀视频纳入资源库,并给学生计入平时成绩。(3)紧跟行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遵循“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原则,加强学校与企业交流对接,密切关注新材料,新规范,新工艺,不断了解建材行业最新动态,不断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从而使教师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职业能力。“送出去”是指通过选送建筑材料的任课教师参加行业培训,行业交流,顶岗实习等举措,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而“请进来”是指高职院校通过外聘专家,校企合作等举措将建材行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请入课堂,来帮助指导年轻教师[4]。(4)引导优秀学生,提升整体效果对于少数优秀学生,老师应该重点培养,引导课堂外的学习,主要形式包括:①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显现,许多老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纵向课题,以及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这些课题可以吸纳一些优秀学生参与。在课题进行中,老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将成果形成论文或者专利,为将来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②参与工程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期间,院系应该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和对口企业,选送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如检测公司等,参与工程项目,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职业能力。③参加材料类各种竞赛。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园文化节等,定期举办院系层次的建筑材料知识竞赛,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地方和全国竞赛,比如“苏博特”杯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赛等,加强与兄弟院校,企业的交流,以赛促学。少数优秀学生通过课堂外学习,将取得一系列成绩和成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会提升其余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结语

随着建材行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同推动建筑材料课程前行,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廖波光,张慧敏.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及趋势展望-基于第六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高职类)报告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9):44-48.

[2]范世森.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54-57.

[3]钟静,李燕燕,张鹏.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5):142-143.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3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流行饰品;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48-03

作者简介:陈德东,男,助教,研究方向为首饰材料及生产工艺的教学;袁军平,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首饰材料及生产工艺的教学;马春宇,男,讲师,研究方向为首饰材料及生产工艺的教学;薄海瑞,男,助教,研究方向为首饰材料及生产工艺的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产业升级视角下珠宝首饰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培养”(编号:2012JK178)的成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的发展需要劳动力支撑,职业教育为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给职业教育指引了方向――教学活动内容应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为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紧密联系职业教育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结合首饰市场发展动向,面向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投入精力开发建设了《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并将其定位为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之一,以推进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的教学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实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实训室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等良性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重大。本文将介绍我院围绕本专业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建设中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一、把握市场需求,找准课程定位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教学需要符合社会用工过程中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用工需要,确保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外,还应对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调研,明确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珠宝首饰的消费需求大幅提升。而能够表达个性、体现时尚的流行饰品,以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越来越受大众喜爱。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流行饰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推动了流行饰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广东、青岛、义乌三大生产基地,仅广州东莞长安镇就汇聚了2800余家流行饰品企业,[1]也涌现出武汉的汉正街、义乌的小饰品批发市场、北京的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典型的流行饰品批发市场。[2]

流行饰品市场份额的增加,也使得流行饰品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基于贵金属首饰材料及生产工艺的传统知识结构已不能全面满足首饰市场对首饰工艺专业学生的新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以培养首饰行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3]我院把握首饰行业的发展脉络,针对市场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珠宝首饰工艺专业人才的生存力和发展潜力,率先开发了《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及相应的教材,培养学生有关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该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市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院把《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定位为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程。其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流行饰品的类别、现状及发展趋势,能掌握流行饰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以及对应的生产工艺,并对流行饰品材料具有识别和制作技能。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课程设计一学期完成,开设45学时。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除掌握流行饰品常见类别所用的材料及其生产工艺过程外,能对流行饰品材料进行识别,并能开发低熔点合金饰品、制作结构简单的树脂饰品。

二、结合专业背景,确定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现行知识结构,循序渐进,通过由浅到深、由“通”到“专”的途径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先后顺序,确保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合理性。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此阶段,学生已经先学习了《贵金属首饰材料》、《首饰制作工艺概论》、《首饰制作工艺(1)》《首饰制作工艺(2)》和《宝玉石鉴定》等相关课程,具备了首饰贵金属材料和宝石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了首饰制作的基本技能,并且具备了一定的首饰鉴定和评价的技能,为该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理解流行饰品材料的性能表征内容和方法,更易掌握流行饰品的生产工艺,实训中能够协作或独立完成相应的饰品制作任务,并对完成的饰品进行鉴定与评价。

《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铜合金、苗银藏饰、低熔点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钨钢、陶瓷、玻璃琉璃、树脂塑料亚克力、木竹等饰品材料类别、材料性能,以及制作工艺方法及过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课程内容设计,既有违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又容易使学生走向“纸上谈兵”的结局,即学生面对各种流行饰品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但进入工作岗位需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时,就会左右碰壁,无从下手。面对这一问题,教学组借鉴了理论教学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原则的方法,[4]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项目,设计“理论+实训”的一体化课程模式,首先初步讲授理论之后再安排实训,以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实体验;其次,在实训过程中强化理论学习,让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深化理论认识,“做中学,学中做”,进而巩固所学内容。

三、优化教学资源,推动教学进程

1.教材开发。要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学生,要保持课程的生存活力,就必须依照市场的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与调整。近年来,人们对首饰有了新的认识,更在意首饰的装饰美化人体的作用。[5-6]首饰制作选材集中在取材方便、环保、低危害、安全、具备装饰艺术效果等特点上。因此,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密切联系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即时调整,不断更新。

依据教学团队多年的经验,以及教学过程中突显的矛盾,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优质教材能为课程顺利开展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撑。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材开发是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能训练指导的学习资料。有了教材,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向就更明确,课中学习更明了,课后复习更有效,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的教学需要,针对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的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教材的现状,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师结合珠宝专业的教学实践,并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编写了《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教材。该教材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流行饰品应用的主要教材及其生产工艺,于2009年1月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并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的开发为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奠定了基础。

2.网络课程平台建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但课堂教学受课时限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学习资源,增进教与学的互动,有效地开设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网络教学资源就显得意义重大了。构建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运用网络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通,不仅可在时间和空间上大幅提高教育教学的广度和延展性,更能让学生以喜欢的方式接受教育,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7]因此,教学组建设完成了《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网络课程,以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为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还提供了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教师答疑、模拟测试、行业资讯等模块内容。学生可通过以上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测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通过网上提问的方式向教师提问,教师会定期维护网络课程,并就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同步开设网络课程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为进一步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面,我院与校图书馆合作,建设了内容丰富、信息量极大的珠宝数据库,给学生提供多途径的自学机会。

3.整合专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技术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相关技能是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重心所在。[3]要使学生走向岗位时具备解决流行饰品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课堂讲授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生亲手实践了,才能牢记相应流行饰品材料的生产工艺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领。本专业已于2002年建成了首饰制作工艺实训室,并在后续为期10年的不断建设中建成了首饰铸造工艺实训室、珠宝首饰材料工艺研究所、首饰铸造中心、首饰创意设计中心、珠宝首饰陈列中心、首饰机械加工中心、宝石切磨实训室、珠宝玉石鉴定实训室、首饰电铸电镀实训室、首饰CAD实训室等,这些资源优势为开展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的部分实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习主动性

很多高职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易缺乏兴趣。再加上对课程也不够重视,上课迟到、早退及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学生是教学对象,教师只有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才能使教学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组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方法,把课程内容按流行饰品的材料种类分成若干个具体的项目,在各个项目中选择一类典型的流行饰品材料作为实例。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熟悉对应材料的主要性质、该材料用作饰品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过程。同时,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和实物教学等方式,使得“教、学、练”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开展课堂讨论,增进师生课堂互动,进而强化学生对材料的识别能力及饰品的制作技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项目实施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使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

五、加强师资建设,强化职教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要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需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师资建设和职教能力建设,通过不断提高教师职教水平来弥补学生基础薄弱这一现实。

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学组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教师队伍结构梯度,既注重教师年龄结构组成的协调,又注重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合理分布。在青年教师成才培育过程中实现“传帮带”,老教师共享自身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供教学团队学习借鉴。老教师贯穿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备课、课堂教学等关键环节,对青年教师悉心指导,让青年教师稳步向前。青年教师注重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将其积极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形成独到见解,以保持教学过程中持续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学组轮流安排执教教员利用假期下企业实习,增进教师对一线经验的积累,了解生产技术流程,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艺技术难题,并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拉近课堂与实际生产的距离。

六、多样化考核管理,搞好教学评价

大学课程考核的传统方式是“70%的期末成绩+30%的平时表现”,如果仍采取“期末理论成绩+平均成绩”方法来评价职业技能的学习,无疑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使职业教育重新回到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养成。[8]因此,应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艺》课程的评价依据是偏重学生掌握饰品材料的特性及制作工艺的熟练程度。为了有效地敦促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该课程在评价方法上采用过程评价、阶段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评价表现为学生在理论与技术学习过程中,第一个环节的掌握程度;阶段评价侧重于阶段性教学内容的掌握;目标评价为课程结束时,综合评价学生对各种流行饰品材料特性的理解,以及对某种材料制作相应饰品的技术的掌握程度。评价方式注重多样性,促进学生加强制作流行饰品的技能和对流行饰品材料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

课程的开发在内容上体现了创新,但要满足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的新要求,仅有内容的创新仍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思考谋求改革。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要保持课程的生命力,需要实时应对市场的新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好教学设计,公平合理地做好教学评价,促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资源,尝试面向学生、面向同行、面向产业专业人才开展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以服务更多人群,让职业教育的惠民属性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俞家骅.为流行饰品产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第二届中国流行饰品展举办[N].中国黄金报,2009-10-16(B01).

[2]郄素琴,等.流行饰品本土回归[J].中国黄金珠宝,2007,(3).

[3]王昶,袁军平.首饰制作工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4]张春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3).

[5]童虹.浅析服饰品平民化趋势[J].科技文汇(上旬刊),2012,(3).

[6]初令伟.女性流行饰品品牌塑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4篇

1 课程内容实用化

要时刻谨记培养的不是手工艺大师,而是合格的幼儿教师。传统的手工课程包括折纸、剪纸、布贴、泥塑、废旧材料利用等,主要是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塑造和制作不同形态的手工作品,来表现自己的意愿及锻炼手的协调灵巧。学生在各个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作品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作品的实用性和为幼儿服务的开课属性。

关注手工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 手工教学活动设计,是对幼儿教学活动计划的具体化。要想开展好幼儿教学活动,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制定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学习中就应开始培养,重点培养学生把握手工活动目标的能力、选择制作内容的能力、编排制作过程的能力。

服务幼儿园墙面制作的能力 新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前手工制作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独立设计幼儿园墙面,并且了解幼儿园墙面制作是为了创造一个美的环境给小朋友,激发小朋友与墙饰的更多互动,提高审美能力。

注重玩教具制作的能力 玩教具指在幼儿课堂中为了辅助教学,使儿童更好掌握所学知识的辅助材料,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学习后,应该了解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标准: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创新性、简易型、安全性。可以独立制作一些教学活动中实际应用的玩具、教具。同时手工制作还可以应用到幼儿园文艺演出和综合活动中。

2 课堂活动学生化

学前手工制作的课堂应该是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要实现由教师的一言堂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动手的课堂。“课堂学生化”是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把重点评教转向重点评学,不再主要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要看学生做的效果如何。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教师不要讲,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教师再讲。“课堂学生化”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事实上,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只有真正做到“课堂学生化”,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愿意动手去制作作品,让学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激发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一件辛苦的事,只有激发起制作兴趣,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制作中,主动积极地探究,忘却学习的艰辛,体会制作的乐趣,拥有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以明确目标为基础 制作目标是学生制作的动力,目标明确可以使学习更加高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作品的用途,使他们明确目标、理解目标,制作时增强责任心和积极性,制作出来的作品也更加完美。

以解决问题为根本 “问题是创造的源泉,问题是创造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以课堂氛围为平台 “课堂学生化”最重要的是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安全的、是民主的,是愉悦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算得到了充分的赏识和尊重,他们才敢于大胆地想象和思考,才敢于自主实践和表现,制作的作品才能真正释放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以激情参与为原则 学生的主体意识总是通过学生的激情参与反映出来。一个表情冷漠、教学缺乏激情的教师,不可能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情感态度就没有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激情呼唤出来,才能有意想不到的制作成果。

以鼓励创新为亮点 手工制作讲究的是制作精美、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每个学生的制作思路都不一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一味地模仿。

以关注差异为平衡 学生的智力,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和能力等,都是存在差异的,这些差异造成作品效果的迥然不同。教师要关注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忘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平等。同时关注差异才能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帮助学生解决障碍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成果。

3 材料制作合理化

手工制作过程中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手工制作的材料很多,收集的途径也很广,简单的彩纸到复杂的废旧物,小到米粒大到纸箱,有的废旧物材料身边随处可见,有的材料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收集,生活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手工制作材料。

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材料不仅制约着作品的结构形式、尺度大小,还决定着装饰效果。所以,合理、科学地选用材料是手工制作极为重要的环节。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制作方法,因此手工制作需要专业的学习,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并且尊重各种材料的特点,合理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安全和卫生 安全无论在学校还是幼儿园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无论是学校的手工制作课,还是学生将来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安全应该是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手工制作过程中难免会用到剪刀、壁纸刀、铁丝等工具,学生将来的幼儿教学中也会用到剪刀等工具,所以在追求教学成果的同时进行安全提醒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今,废旧物制作在幼儿园中十分受欢迎,它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想象力、探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育她们保护环境、学会珍惜物品等好处,可往往忽视了它的卫生和安全情况。有的酸奶瓶中还有残液,有的作品是被剪开的易拉罐,而这些卫生和安全问题,应该是幼儿教师在学习制作手工作品时就得以解决的。应该培养学生在制作作品时养成一个干净卫生的好习惯,还有一个处理安全隐患的主观意识,要让学生谨记自己不仅是一个创作者,更是一名幼儿教师。

突出材料的特征 “因材施艺”就是先从材料入手,在材料的性质特征上寻找与构思形同的表达意图,然后再确定手工制作的设计方案。这种创作途径的特点是更能发挥材料的特性,需要平时多注意观察和搜集各种制作材料,了解和熟悉材料质地和纹理。

在制作过程中应该突出材料的特征。有的学生在制作时为了最终效果,给作品加了过多装饰而遮盖了材料本身的花纹和质地,这是不可取的。手工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造型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上,还体现在材料的开发和表现上,所以应该合理地利用和表现材料自身的特点。

参考文献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5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程实践;国际化;校企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34-02

作为一名2014届毕业的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虽然目前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就读研究生课程,但回想自己在本科学习以及实习时的点点滴滴,依然能够深深感受到自己在母校所学到知识以及得到的机会对自己如今在国外深造,以及日后工作就业所带来的帮助。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以及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学生所提供的机会,对于培养一名优秀的、能够应对未来工程界挑战的人才是十分成功的。

一、在企业工程实践的情况介绍

材料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准备日后工作还是继续读研,除认真学好专业课外,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美国肯纳金属公司创立于1938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拉特罗布市,是集科研、制造及营销为一体的跨国公司。作为具有60年历史的世界著名硬质合金刀具生产制造商,美国肯纳金属公司一直是粉末冶金和刀具装置制造业的领袖,目前在世界硬质合金行业排名第二。斯泰克陶瓷(上海)有限公司是肯纳金属全资的一家子公司,是肯纳的一个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在高新技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氮化硼陶瓷蒸发舟,每年生产100多万支各种型号的蒸发舟,是全球最大的厂家之一,所用原料粉末全部自己生产。

我从2013年7月开始进入斯泰克陶瓷(上海)有限公司实习。作为一家著名的从事材料服务行业的美国企业,外企对于工作的高效率追求以及对于员工无微不至关怀的企业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司每天早上9点准时都会开晨会,无论厂长是否在,每个部门的经理都会对前一天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每个部门也会就工厂的生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为了能够使工厂每天都高效率的运转,部门经理和员工几乎一直都在不停的工作,很多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带我的工艺工程师有时候甚至都没时间回答我的问题,便要去和另外的部门经理讨论下一步材料的处理方案。作为一家美国企业,每天都会有千变万化的情况需要去应对,这也让每一名员工都感受到自己对于公司的价值,更好地投入到更加高效的工作中。公司还有许多非常严格的条例。有一次我因没有带防护眼镜便直接走进了车间的办公室,被厂长看到受到十分严厉的训斥。公司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对于员工安全的考虑可见一斑。当然,除了这些繁重的工作以及严厉的制度外,公司也有着十分人性化的一面。在公司里,每一个员工都是平等的。经常可以看到食堂里经理和工人并排坐在一起吃饭,或是厂长和员工们一起说笑聊天;公司每月会给员工开“生日party”。正是这样一种紧凑却又充满人情味的企业文化,为肯纳的高效率生产奠定了基础。除了感受到企业文化外,作为一名材料专业的学生,我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在公司实习这一环节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是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而工厂生产的是陶瓷材料的产品。在刚来实习的第一二天,我觉得十分迷茫,不知道陶瓷材料的学习对于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究竟有何帮助。在7月的实习生问答会上,公司一位经理向我详细解释了陶瓷和金属的关系,从两种材料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了它们的异同,让我理解整个材料的学习不应仅局限在一个方向。此后,带我的工艺工程师也向我介绍了许多金属和陶瓷材料结合制成复合材料的实例,让我拓宽了自己作为一名材料学生的背景。之后的几周内,我通过自己观察车间内氮化硼材料的生产过程,上网查阅文献,同时在工艺工程师的帮助下,很快积累了不少关于陶瓷材料的知识。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车间实地观察,通过解决生产中发生的实际问题,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一些和陶瓷材料相关的知识,比如什么是过烧、前驱反应、石墨化指数等。虽然这些基础的陶瓷知识和我所学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当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时候是相似的,比如分析成分、检验性质的方法都是相通的。我不仅学到了不少的陶瓷材料基础知识,也让我对所学的金属材料分析的方法加深了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工厂实习的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和不断的提问,同时在带我的工艺工程师的启发下,学会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十分适用的科学方法以及思考工程问题的思路。在开始实习的时候,我总会十分纠结于一些十分细枝末节的问题,想要把自己所跟踪实验的每一步都分析清楚。但实际上,工业界的生产很多时候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由于生产中需要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等,在解决问题时就需要通过结果来导向原因,先解决问题,再分析问题,而不是像在学校实验室里,可以一步步、仔仔细细通过实验来完成课题。因为工艺工程师本科所学的是物理,所以对于这种科研思路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送了我一句话:Do right things,Do things right。运用在科研上就是:在分析材料的问题时,先通过结果知道自己需要的材料变成什么样,找到材料性能变化的大趋势,再利用专业知识来实现自己的想法。随后我在斯泰克陶瓷(上海)有限公司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一年在斯泰克陶瓷(上海)有限公司的工程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从美资企业的文化中我学会了对待工作要认真和负责,从实习和毕业设计所跟踪的实验中我掌握了许多相关的陶瓷知识,从生产的实际问题中我领悟了企业解决问题的科研思路。这些都为我在未来的科研学习和职业工作中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帮助和指导。

二、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体会与收获

1.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用技能。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从一名学生的直观体会来说,是十分基础但又实用的。作为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自己在本科所学的课与材料这个专业十分贴近,从《材料热力学》、《固态相变》到《金属材料学》,这些课程都让学生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材料知识储备。这一点,我在美国继续深造学习时深有体会,无论是上研究生的课程,还是在课题组做研究,这些扎实的基础都让我能够比较自如的应对国外研究生学习时所面对的挑战。身边学习的同学也会有来自于中国的“985”高校和其他“211”学校的本科生,但在上海大学本科学到的知识让我在与这些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时完全不落下风。

2.提供学生进入企业直面社会的机会。除了课堂上必备知识的学习之外,要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点上,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给予了我们学生十分宝贵的获得工程实践的机会。我本人通过“卓越工程师”的项目,得到了进入斯泰克陶瓷(上海)有限公司实习并在那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机会。通过在斯泰克陶瓷(上海)有限公司近一年的工程实践,我逐步积累了制造业工厂一线生产的实际经验,这一年的实践经验把我从之前一个对于自己专业的职业发展还懵懵懂懂的学生,一下变成了一个熟悉公司日常工作并对自己的职业有十分清晰规划的“未来”工程师。在公司实习的阶段,我不仅仅是掌握了斯泰克陶瓷(上海)有限公司制造氮化硼的一整套流程,同时,对于公司每个部门的职位,如工艺工程师、质量检测员等的职责都有了非常清楚地了解。通过这样的了解,我领悟到了许多工业界用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套实际方法,这对于我这样有志于日后进入工业界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难得且珍贵的。

3.给予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发展选择的权利。当然,除了传授知识和业界学习本身之外,这样的培养模式使上海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培养的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无论是对于想要日后继续读研从事科学研究,还是进入工业界开始工作的学生来说,同时具备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知识以及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作为一名本科生,未来的发展是很不确定的,而拥有越多的经历,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就拥有越多日后发展的选择权利。就我个人而言,自己虽然在大四进入企业实习一年,但毕业后并没有进入公司工作,而是选择了出国留学读研。看似这一年的公司实习与我之后选择的读研并没有太大联系,然而实际却恰恰相反。在申请美国学校的过程中,我先后被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urdue University和Columbia University录取,我最终选择了Columbia University就读研究生课程继续深造。这段实习经历让我的专业背景更加丰富。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增加了自己的研究经历,这对于我之后能够被自己理想的美国大学录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6~8月,我顺利得到了在美国肯纳公司总部实习的机会,这也得益于之前在肯纳金属公司中国地区的实习经历。这样的一段工作经历对于我日后的职业发展必然会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学生的任何一个学习阶段,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学术界与工业界结合的教育方式,都能让学生自如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发展方式。同时,在这样一种自主的发展中,学生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也为日后的高校和企业储备了许多卓越工程师人才。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6篇

关键词:《材料成形原理》;教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02-02

《材料成形原理》是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任务是阐述现代材料成形技术中共同的物理现象、基本规律以及各种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这门课程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为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继续深造及毕业后从事各种材料加工方向的研究和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整合了铸件形成原理、焊接冶金学、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粉末冶金学、高分子材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理论性强、内容繁复、知识体系庞杂等特点,也为教学的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等措施,在《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基本要求,是组织教学、监督、检查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完成好本课程教学的前提。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尽量做到:(1)符合教学计划要求,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3)贯彻少而精的原则;(4)文字清楚,语言准确。为贯彻教学大纲,本课程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每章节要达到的要求,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具体方法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五个层次,对不同层次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并在该章最后进行评价。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使教师教有依据,学生学有方向,充分调动了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及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2.优化教学内容。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周期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因此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又必须不断增加新知识、推陈出新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对《材料成形原理》课程而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内容较多,如材料凝固原理、焊接冶金原理、粉末冶金原理、塑性成形原理、聚合物成形原理等经典理论,同时又要让学生了解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方面的发展,了解材料和工艺的研究方向和最新成果,如在一些教学节点上介绍有关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成形方法等内容,既能开拓学生眼界、启迪创新意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材料成形原理》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内容较多,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合理取舍。删除那些与核心内容无关的复杂的理论推导,削减理论性过深的内容,在强调重点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理论深度,便于学生掌握。如我校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金属塑性成形和焊接方向的综合人才,因此对粉末冶金原理、聚合物成形原理等内容作适当删减,对材料凝固原理降低理论深度,加强和补充材料变形、模具材料、熔池冶金、焊接材料等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内容。同时又要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做到教学内容衔接合理,分工明确,避免重复。

二、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习特点

1.讲课条理清晰、叙述准确、重点和难点突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因此老师讲课时要条理清晰,有层次感,重点、难点清楚突出,这样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材料成形原理》这门课前面液态成形部分和焊接部分的理论内容很多,上课时候的内容学生根本记不住,考试时候丢分很多。这个时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的讲授会给学生带来明确的目标,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才有张有弛,有所侧重,才更加容易掌握好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老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动画视频和一些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最后老师深入到其原理,为学生解惑,这样学生会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另外,在每节课的最后老师抽出5分钟时间归纳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带领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简短的回顾会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应该掌握哪些内容,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

2.多媒体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它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对《材料成形原理》中的滑移和孪生等抽象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动画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掌握知识。但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因此在讲授《材料成形原理》中塑性成形部分时老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辅以板书教学,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使学生掌握得更好。

3.课程联系实际。在学习《材料成形原理》这门课时,个别章节会有一些实验,因此,老师在讲授这些章节的内容时,留出一些时间把实验的原理跟学生讲解明白是很重要的,这样学生在做实验时会更容易掌握它、理解它,从而能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另外,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学习是为了学习知识、长能力、精专业、图发展。因此,老师在上课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地拓宽一下学生视野,联系一下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这样不仅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材料成形原理》这门课的兴趣,课堂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师生多沟通与交流。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这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老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掌握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塑性成形部分的重难点内容:应力应变分析、屈服准则、主应力法等,如果学生在课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牢固,这个时候学生就要利用课间或者课下的时间去跟老师沟通交流,及时跟老师反映情况,不能给自己留学习的死角,要积极主动地询问老师。只有多跟老师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及时地做出教学计划的调整,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学习《材料成形原理》这门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精品课程的相关课件,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上网查,也可以通过邮件询问老师。此外,适量的课外作业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展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上网寻找答案,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7篇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生产实习 师资队伍 工程实践

1.引言

金属材料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在钢铁、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国防、冶金机电等各行业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如热处理、铸造、焊接、锻压等)、环境与性能之间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综合的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金属材料和新的制备工艺。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去企业工作,因此生产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进行生产实习,加强生产实习的教学,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是培养工程实践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一环。

2.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我校较早获批的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办学水平高,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开办时间长。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并输送优秀的工程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环节。

认识实习于本科阶段第6学期开展,时间为两周,主要参观了解本市相关企业的生产情况。生产实习于本科阶段第7学期开展,在专业的企业对口实习基地――洛阳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基地专业对口,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工艺等方面能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习期间,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相关专业技术情况,并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带领学生进工厂参观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多年来,生产实习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本专业生产实习工作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矛盾,传统的实习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本专业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导致教师在指导实习时实践经验不足,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选题时大部分没有和生产相结合,所选的题目并没有足够的工作量,选题的难易程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这些因素不利于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生产实习。

第二,企业接受实习的积极性下降。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的效益不如从前,而企业接收实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在实习过程中工厂里面的设备也不敢让学生操作,怕损坏设备,工人师傅由于生产安排紧张没法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只能进行参观性的实习,没法得到动手锻炼。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社会责任的原因,更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第三,专业内容拓宽导致实习时间不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涉及的专业内容较宽,包括热处理、铸造、焊接、锻压等内容,实习内容增加了,短短几周的实习时间远远不够,而且很少有一个企业涉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这给实习选择企业带来很大的难度。

3.改进措施

3.1改进实习方式,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产实习系统工程的元素主要包括学生、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基地技术管理人员。由于存在学校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较短等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对口、生产设备齐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稳定的实习基地。稳定的实习基地非常重要,一个先进的企业基地会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愿望。一个落后的企业基地只会使学生感到悲观失望,甚至使其感到前途渺茫。

3.2提高学生实习认识,加强实习环节管理。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是实习的主体,实习收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生产实习是轻松一下,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有些学生认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无趣且局限,实习是让自己开开眼界。学校对生产实习质量无严格的考核标准,往往以一份实习报告、心得体会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简单的实习课题即算通过实习。生产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正值是学生忙于找工作的时期,这必然耗费学生的一部分精力。由于就业压力和对未来的较高预期,许多同学选择了专业不太对口的工作,这部分同学往往觉得本专业的生产实习对今后的工作作用不大,因而积极性不高。进行生产实习前一定要开好实习动员会,给学生讲清楚生产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同时对学生的实习环节提出具体要求,认真撰写好实习内容和实习提纲,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进入实习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工作,布置实习作业,抽查学生的实习笔记,调查学生掌握实践知识的情况等。完善生产实习的考核方式,改变过去仅仅上交实习报告就全部通过的方式,要求学生参加最后的实习答辩,对没有达到实习要求的同学坚决给予不通过,学校应从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计划的制订到实施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定量考核标准衡量学生的实习质量。

3.3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生产实多由青年教师带队实习,虽然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工作时间较短,实际经验明显不足,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带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同时,青年教师可以增强实践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生产实习可以促进青年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生产实习在教师的带动下,可以巩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对学校、企业、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吉会,赵乃勤,郑冀,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2:61-63.

[2]黄艳秋,于微波.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与实习基地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49-50.

[3]姚嘉凌,闵永军.高校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3:81-82.

[4]陈泽军,周正,杨晓芳,张志清.工科专业生产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升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42-145.

工程师学习材料第8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翻转课堂;实例互动教学

1引言

《建筑材料》是建筑土木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建筑设计类工作的基本素养,在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时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从简单的水泥混凝土到复杂的高分子涂料,每一种材料的特点、使用效果及适用范围都有较大差别,如果强制性记忆,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1]~[2]。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效果不良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加深学生理解建筑材料的应用特性、掌握材料的应用要点和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与改进措施。

2翻转课堂

从传统的“白加黑”教学到现在的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教学,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更新换代,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师生的学习过程是轻松的和主动的,而不是枯燥的和填鸭式的。

2.1翻转课堂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教育方法改革中快速推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均逐步进入实践阶段。蚌埠二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处于同类学校的前列,并举办全国性的智慧教学交流会议,数字化教学成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3]。“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应当应用于大学教育。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因材施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在家在线同步观看教学视频,课下时间相比课上时间充足,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多次观看教学视频,真正做到了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调整学习速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布置作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做题,并进行网上提交作业,同样,教师也可以在线批改作业,分析软件可以将作业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作业的分析报告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进一步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改进微课的制作,知识点的分析等。正真做到了教学与自学的有机统一。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最大程度的接受知识,“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调节自学的速度,也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2实地调查

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的建筑材料参观,深入施工现场,观看建筑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及使用部位,同时,老师还需向学生讲解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可以延伸一些现场关于建筑材料的知识,包含材料的生产、运输、加工、堆放以及使用,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对实地调查的建筑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浪费的问题、工序之间的材料如何衔接等。

3实例互动教学

课堂内教学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与实际建筑案例的紧密联系。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应用在建筑上,传统的教学内容满足不了时代对建筑土木类人才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工程师工作的需要[4]。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引入经典的建筑材料使用案例,当下社会影响较大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对问题进行说明讲解,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讲解国家法律法规对建筑材料在使用工程中的强制性规定,比如混凝土的抗压实验、钢筋的拉伸实验、地砖等的强度实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将实际工程中关于建筑材料的一些问题进入课堂,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种以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学生思维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课堂中应该经常采用的。课堂内的教学还包括实验课,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筑材料实验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质的认知深度,了解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不利因素。事实证明这种实验课互动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也更深入地掌握了常见建筑材料的特性。

4结束语

总之,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传递途径,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培养的人才是供给社会的,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是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采用翻转课堂和互动式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的教学模式。

作者:马露 王钰轲 徐晓阳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魏鸿汉.建筑材料(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钱晓倩.建筑材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