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5:16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1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国际商务与英语语言的有机结合。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本文主要从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探讨,寻求高职应用型商务英语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在我国,特别是在广西等外向型经济刚开始加快发展的地区,商务英语专业是新兴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即不是纯英语专业,也不是纯商务专业,更不是商务和英语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应为:以就业为导向,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较系统地掌握国际商贸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涉外商务的一线岗位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思路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大多是本科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的压缩,属于简单的“英语”+“商务”的课程设置。学生似乎学点英语,再学点商务,课程体系的职业针对性不够强。

2.2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界模糊,专业特色和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大多数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把实践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没能突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第一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英语课,第二学年商务英语专业课虽然较多,但大多数时间花在理论学习,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训,到公司、企业的实践机会很少。教学内容过于强调英语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只注重英语等级考试,没有为将来就业作准备的意识,缺乏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这种重理论、轻实践,按普通英语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

2.3重职业技能轻专业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现行课程设置中有限的职业能力课程又过于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类似“岗前培训”,只注重单纯技术性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忽略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涉外商务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培养的人才缺乏个性,忽略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致使学生毕业后不适应社会需要和岗位要求。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措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由原来的“商务+英语”转向“英语应用能力+商务操作和管理能力+事业拓展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具体课程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为主要出发点,强调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因此基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原则,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五大模块:

3.1思想素质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体魄并提高学生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3.2英语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听力、泛读、口语、写作等,其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能力,以必需、够用为度。这些课程可在第一学年开设。

3.3商务基本理论课程。包括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一系列商务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际商贸、营销的一些基本理论并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可在第一学年完成。

3.4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第二学年重在培养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开设外贸函电、商务英语洽谈、进出口单证、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听说、报关实务、电子商务等一系列应用型实践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

3.5素质拓展能力、职场应对能力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为了让学生树立较强的职业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实现零距离上岗,按照工作过程,第三学年可开设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比如商务英语口笔译、公关礼仪、会展英语实训、旅游英语、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等,目的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当然,这些课程的完成需要多方的配合,对校内而言,要求校内实训室的完善,如商务实训室、试听说实验室和国际交流实训室,使学生进入仿真的国际商务情境(商务谈判、会展、国际贸易磋商、函电往来、单证制作)来开展仿真模拟实训情境教学。在商务背景中,学生能反复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操练,又能在英语技能操练中掌握商务操作技能、熟悉国际惯例,使其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素质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对校外而言,要求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此外,在第二、三学年中开设考证辅导课程,辅导学生获取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和BEC商务英语证书等一系列职业证书,为今后就业作好准备。

基金项目:2010年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LSZ2010JGB09)。

参考文献:

[1] 胡建国.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 宋毅.以市场为导向--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西部科技,2008(8).

[3] 马树超.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J].教育与职业,2009(5)

[4] 宋红艳.提高高职英语教学中综合职业能力的策略分析[J].科枝资讯,2006(11).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2篇

笔者所在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2004年成立,经历了10年的探索,专业建设初具成果,但是同省内甚至是全国同类院校相比,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我校培养出的人才对于真正的市场需求及企业实操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为了更好的完成专业课程的设置使本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更贴合当今快速发现的市场及社会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是势在必行的。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设置了二十个问题,包括开放性问题以及定量选项问题,针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我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评价,对我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劣有了一定程度认识,为推进我校以校企合作实用为主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数据基础。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以在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和需求为出发点。本调查研究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统计手段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79份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课程市场化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还通过与在校学生进行访谈以及与企业管理层开展座谈会两种手段了解我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二、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卷结果

(一)我校商务英语课程基本情况

据调查,我校三个年级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几乎由个别老师独立完成。课程设置基于个人的经验主张以及网上调研,没有与在校学生、毕业生、任课教师、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在课程设置之前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及学生对学习的预期没有作过调查与分析,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未来的职业需求分析也相对薄弱。从我校商务英语12,13,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笔者查阅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既具备英语专业知识又懂经贸相关知识,在面向外事外贸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的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比较模糊,对毕业生可从事的业务范围界定不甚明确,难以应对多种岗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的修订情况

我校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以语言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只是逐步增设了《商务会计基础》《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商务英语精读》等几门与商务相关的课程。从三个年级的执行教学计划来看,我校商务英语的课程结构由职业素质课程主要是心理体育健康教育等课程,职业知识课程主要是专业课,职业能力课程包括实践课及毕业设计。三个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门类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课时上略有不同。商务方向课程设置不全面,笔者通过上课发现学生对于基础商务知识概念模糊,知之甚少。14级完全沿用13级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针对在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

1.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评价。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8.1%的学生对于现行课程的满意度为不满意,说明现行课程急需改进。学生选择现行课程难度的较难的为56.96%,部分学生认为课程难,来不及消化所学知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体现为一些课程难度很大,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与掌握。以一年级的经济基础这门课为例,经统计,期末,全年级80%的学生只取得了及格,课程难度高,课程和企业所需的外贸类商务知识关系不大,不利于学生发展。问卷显示学生对于课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完全能够理解的仅占5.06%,不完全能够理解的占40.51%,这个结果也体现了课程难度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教材的评价很无聊的为40.51%,缺少互动的为24.05%,应给学生订购一些内容生动的教材。学生反映语言技能课程应具有专业针对性,并增设更多与商务相关的语言课程。学校的课程设置在课程内容、课时分布、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需要改进。

2.学生对于交流类课程的需求很高。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校学生对于课外学习的偏好主要是使用多媒体和交流结果分别是56.96%和18.99%。商英学生对于商务英语技能的兴趣也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占48.10%。学生对于商务英语技能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说”结果是62.03%。以上三个问题的结果均体现出学生目前最想要得到培养的技能是“说”,但是我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以理论类课程为主,主要有大学英语精读和商务英语精读,这两门课程开设了4个学期,课时也占较大比重,学生渴望“说”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一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和一二年级的口语课程由没有教学经验口音较重的外教讲授。学生反映上课听不懂,任务无法完成,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这样的基础类课程可以采取经验丰富的英语教研室老师和外教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针对学生对“说”的需求较大可开设一些和交流相关的专业课程如《商务谈判》《企业管理》等。笔者通过几年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发现学生对于商务谈判类选题兴趣浓厚,但是部分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对于这方面知识比较欠缺。师资方面,我校商务英语83.33%教师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所以对于商务谈判知识掌握不足。商务英语教师应加强商务知识的积累。

3.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在这些方面,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与在校学生几乎一致。通过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与本专业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苏州天虹百货,太阳花少儿英语培训中心,苏州凯派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反馈信息开展座谈会,得出结论为我校培养出的商务英语毕业生与他们要求的真正能进行专业英语领域翻译,特别是熟练进行口译的人才有差距。虽然我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毕业时必须拿到四级证书,江苏省中级口语口译证书及外贸跟单员证书等证书中的两种才能毕业,但是毕业时拿到口语口译证书的学生较少,更别提和商务相关的外贸证书。企业认为四六级这种应试教育下的证书在真正工作中的用途不大,学校应该更注重学生交流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对调查结论的建议

为进一步增强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与在校学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挂钩,我院校企合作机构特别是外贸公司和培训机构建议学校增开一些交流类应用类课程例如商务秘书类相关课程,多安排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强化课外实习,增强沟通能力和实战经验。问卷调查也显示58.86%的学生最喜欢的和商务有关的课外活动为校外实习。开设校企结合课程,强化学生知识使得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口语课小班教学,雇用有教学经验的外教;学校应对企业社会需求做一定调查,通过需求改善课程结构;沟通技能的培养,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沟通礼仪实训;增开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跨文化沟通等课程,讲授各国文化差异知识,学校最好能够增开商务谈判模拟课,提供商务谈判实践机会;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商务英语的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多接触外国人,多与外教交流;加强专业口语口译能力的锻炼,注重沟通能力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四、结论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3篇

我国加入世贸后, 社会上对能够使用外语直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长。目前, 全国大多数有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相关课程, 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 社会需求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同时也使其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但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竞争会更加激烈, 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正在调整定位, 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 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现实制定专业发展战略, 以就业为导向,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加强实践教学, 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变化, 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目前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三资企业、涉外企业与私人企业, 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 1)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市场、关注市场、适应市场, 专业建设要与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 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依据。

( 2) 分层培养人才。我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会使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类人才的规格与要求整体性提高, 大企业集团选拔翻译人才的标准一般为硕士生或具有高级翻译职称, 地、市级单位及大中型企业( 包括合资企业) 对商务人才的要求则需本科以上学历。

( 3) 关注人才就业的空间。今后一段时期, 企业商务文员将成为我国企业业务人员需求的主流, 大量的中小企事业单位为大专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涉外中小型企业星罗棋布, 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蔡芸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归纳为四个模式, 即英语+商务知识模式; 英语语言课程+商科专业英语模式; 英语+汉语商科课程模式; 英语+商科专业方向模式。高职高专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大多采用了以上几种模式, 但是, 都没有明确各个模式准确的定位与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 因此存在着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需要的技能与标准相脱节的问题。如果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需要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并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

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 一) 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 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大批外资企业、独资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人才层次、人才规格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更好地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 了解社会与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最新需求与就业走向, 我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 旨在分析商务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

( 二) 调查对象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发展与用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根据市场预测, 未来十年内商务英语专业将是这一地区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 对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的商务人才的需求会愈来愈急迫。2004~2005 年, 我院分别组织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05 家各类企业进行了调查, 同时部分骨干教师走访了广州市、中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的校外实习基地企业, 与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进行交流, 就商务人员的岗位设置、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等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

( 三) 调查结果

首先, 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从统计资料分析: 白云学院2001 届毕业生有106 人, 实习率达100%, 专业对口率为89.3%, 主要从事企业中的跟单、商务文员、进出口业务、翻译、外贸销售等工作。2002 届毕业生有152 人, 实习率达98%, 专业对口率为92%, 主要就业岗位为企业的跟单、文员、商务助理与行政秘书等。

其次, 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保持旺势。目前和今后三年, “珠三角”、广州的制造业、服务业、商业企业对商务从业人员的需求继续保持旺势。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对商务跟单、报关员、进出口业务员需求的统计如下: 需要商务岗位人员的企业有315 家, 占78%,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20 家,占5%; 需要继续招聘此类人员的企业有202 家, 约占50%,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49 家, 占12%。调查表明, 企业重视商务人员的配置, “珠三角”、广州地区今后三年在现在的基础上, 对商务人员的需求稳中有升, 但在绝对量上尚不及对电子信息、护理、工程等从业人员的需求。再次, 高素质商务人员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表示需要中、高层次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有307 家, 占76%。在问及企业目前的用人标准时, 146 家企业表示英语能力第一, 气质第二; 有97 家企业表示综合素质第一, 人际交往与语言沟通能力第二。调查表明, 社会对素质较高、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商务人才求大于供, 衡量标准主要是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

最后, 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商务应用人才。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要求商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企业有332 家, 占82.%。在职业知识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三位是: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知识、财税与金融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在职业技能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五位是: 英语听说阅读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技能、文书写作技能、信息与档案管理技能、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 在职业素质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四位是: 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发展潜能、中外文化修养。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调查表明, 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方基本上是外资、合资、外国公司或有意开拓国外市场的中资企业, 学历起点是大专层次, 岗位群广泛, 职务多为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外业务员、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业务类, 我们还发现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大力推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反应冷淡。同时, 商务英语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岗位群广泛的特点也构成了高职教育的不利因素, 它要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 然而商务系统庞大而错综复杂, 受高职学生基础文化修养较低与学习时间有限的制约, 关于商贸知识应该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被调查公司对相关专业职务能力的描述中,100%提到英语和计算机应用两项能力, 95%提到与人沟通的能力。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模块的基本定位是:

( 1) 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具有

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且各项技能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专业英语技能强调口语、应用文写作和口笔译。

( 2) 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了解商务公司运作所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要素, 掌握包括商务秘书、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

( 3) 较强的沟通能力。要求口头表达清晰、流利、得体、有思想、有条理, 文字表达规范、通顺、得体、有思想, 应掌握灵活、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商务沟通技巧, 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 4) 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熟练掌握windows、office 应用, 具有网络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以上能力目标的基本确定为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提供了现实和科学的依据, 除了公共课,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通过三个课程组合来实现, 即英语课程组合、商务课程组合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组合。

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商务英语是一个交叉专业学科, 必须做好专业定位, 并据此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还要考虑朝哪个方向发展更符合

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笔者认为,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涉外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国内外企业对商务翻译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都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前者缺乏必要的商务知识, 而后者又没有足够的英语应用技能。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具有就业空间广阔、适应性强、发展前景好等特点, 目前从事商务和外贸翻译的多数为英语专业毕业生且为数较少, 远远满足不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外贸业务方向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将会有大的发展, 国营或民营外贸公司对正规的、专业的进出口业务员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为适应市场需要,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立足商务, 向进出口贸易方面发展, 培养进出口贸易业单证员、报关员。主要技能为单证英文识别、单证处理程序、运输报验、报关、托运、投保等。这些技能重实践操作, 理论性要求不高, 比较适合大专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进出口贸易理论和实务与商务关系密切, 可以相互促进, 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 专业方向对口性强, 因此, 培养外销员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我国具有外销员资格证的人才十分紧缺, 而且今后将更加紧俏, “珠三角”地区的外销贸易呈上升趋势, 这为外贸人才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国际旅游方向旅游事业从广义上讲是商务的一个分支,而国际旅游更是与商务英语息息相关。目前, 从事旅游事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的大多数是英语或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生, 而从事国际导游的大多数为职业高中和技校的毕业生, 学历和文化层次较低、英语交际能力不强, 不能满足国际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因而, 开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旅游方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及社会需求调查的分析, 笔者认为, 牢固树立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实践证明, 教育观念与就业导向观念的更新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先导, 观念转变得越快, 教学改革的思路就越清晰。当前, 应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 着重研究高职教育的定位, 牢固树立高职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 其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观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应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 对岗位职业能力、完成岗位任务的程序以及各个程序的职业标准做出详细科学的描述, 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规范性与应用性。

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4篇

    我国加入世贸后, 社会上对能够使用外语直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长。目前, 全国大多数有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相关课程, 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 社会需求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同时也使其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但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竞争会更加激烈, 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正在调整定位, 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 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现实制定专业发展战略, 以就业为导向,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加强实践教学, 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变化, 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目前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三资企业、涉外企业与私人企业, 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 1)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市场、关注市场、适应市场, 专业建设要与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 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依据。

    ( 2) 分层培养人才。我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会使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类人才的规格与要求整体性提高, 大企业集团选拔翻译人才的标准一般为硕士生或具有高级翻译职称, 地、市级单位及大中型企业( 包括合资企业) 对商务人才的要求则需本科以上学历。

    ( 3) 关注人才就业的空间。今后一段时期, 企业商务文员将成为我国企业业务人员需求的主流, 大量的中小企事业单位为大专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涉外中小型企业星罗棋布, 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蔡芸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归纳为四个模式, 即英语+商务知识模式; 英语语言课程+商科专业英语模式; 英语+汉语商科课程模式; 英语+商科专业方向模式。高职高专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大多采用了以上几种模式, 但是, 都没有明确各个模式准确的定位与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 因此存在着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需要的技能与标准相脱节的问题。如果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需要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并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

    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 一) 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 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大批外资企业、独资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人才层次、人才规格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更好地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 了解社会与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最新需求与就业走向, 我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 旨在分析商务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

    ( 二) 调查对象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发展与用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根据市场预测, 未来十年内商务英语专业将是这一地区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 对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的商务人才的需求会愈来愈急迫。2004~2005 年, 我院分别组织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05 家各类企业进行了调查, 同时部分骨干教师走访了广州市、中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的校外实习基地企业, 与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进行交流, 就商务人员的岗位设置、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等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

    ( 三) 调查结果

    首先, 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从统计资料分析: 白云学院2001 届毕业生有106 人, 实习率达100%, 专业对口率为89.3%, 主要从事企业中的跟单、商务文员、进出口业务、翻译、外贸销售等工作。2002 届毕业生有152 人, 实习率达98%, 专业对口率为92%, 主要就业岗位为企业的跟单、文员、商务助理与行政秘书等。

    其次, 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保持旺势。目前和今后三年, “珠三角”、广州的制造业、服务业、商业企业对商务从业人员的需求继续保持旺势。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对商务跟单、报关员、进出口业务员需求的统计如下: 需要商务岗位人员的企业有315 家, 占78%,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20 家,占5%; 需要继续招聘此类人员的企业有202 家, 约占50%, 未作明确回答的企业有49 家, 占12%。调查表明, 企业重视商务人员的配置, “珠三角”、广州地区今后三年在现在的基础上, 对商务人员的需求稳中有升, 但在绝对量上尚不及对电子信息、护理、工程等从业人员的需求。再次, 高素质商务人员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表示需要中、高层次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有307 家, 占76%。在问及企业目前的用人标准时, 146 家企业表示英语能力第一, 气质第二; 有97 家企业表示综合素质第一, 人际交往与语言沟通能力第二。调查表明, 社会对素质较高、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商务人才求大于供, 衡量标准主要是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

    最后, 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商务应用人才。在接受调查的405 家企业中, 明确要求商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企业有332 家, 占82.%。在职业知识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三位是: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知识、财税与金融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在职业技能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五位是: 英语听说阅读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技能、文书写作技能、信息与档案管理技能、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 在职业素质方面, 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四位是: 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发展潜能、中外文化修养。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调查表明, 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方基本上是外资、合资、外国公司或有意开拓国外市场的中资企业, 学历起点是大专层次, 岗位群广泛, 职务多为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外业务员、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业务类, 我们还发现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大力推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反应冷淡。同时, 商务英语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岗位群广泛的特点也构成了高职教育的不利因素, 它要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 然而商务系统庞大而错综复杂, 受高职学生基础文化修养较低与学习时间有限的制约, 关于商贸知识应该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被调查公司对相关专业职务能力的描述中,100%提到英语和计算机应用两项能力, 95%提到与人沟通的能力。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模块的基本定位是:

    ( 1) 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具有

    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且各项技能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专业英语技能强调口语、应用文写作和口笔译。

    ( 2) 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了解商务公司运作所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要素, 掌握包括商务秘书、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

    ( 3) 较强的沟通能力。要求口头表达清晰、流利、得体、有思想、有条理, 文字表达规范、通顺、得体、有思想, 应掌握灵活、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商务沟通技巧, 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 4) 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熟练掌握Windows、Office 应用, 具有网络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以上能力目标的基本确定为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提供了现实和科学的依据, 除了公共课,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通过三个课程组合来实现, 即英语课程组合、商务课程组合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组合。

    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商务英语是一个交叉专业学科, 必须做好专业定位, 并据此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还要考虑朝哪个方向发展更符合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5篇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围绕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陈准民,2006;朱文忠,2010;严明,2012)。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试行)和《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和《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2014),并且强调复合型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注重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培养基础上,更应强调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践课程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模式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大多数课程还是采用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该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要求》和《国家标准》对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我们应加大实践课程设置,并设计出符合教育规律和专业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黑龙江大学商务英语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专业实践类课程约占专业必修课程的25%。在总结多年专业教学经验基础上,该专业实践类课程多采用项目管理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提倡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在该教学模式框架中,每门课程均视为一个具体的项目,课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项目目标有机的统一。每个课程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若干个项目任务组成,而具体的项目任务再可被分解为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完成相应任务,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目标。在此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实际上被转化为项目目标,并使其符合SMART原则,即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和时限性。关于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建议教师在明确项目目标,即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项目任务:(1)提供学生一个问题;(2)学生根据问题导向性学习指导以小组的方式讨论问题。他们了解任务的既有事实,明确任务难题是什么。并基于先前的知识进行头脑风暴,从而确定攻克任务难题需要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了解的知识和不掌握的技能,最后针对攻克难题列出行动计划;(3)学生根据外部的指导对自己的学习议题进行独立研究,比如从图书馆和网络获取资料,从专业人士获取建议与指导,通过调研取得数据等;(4)学生通过分享信息并依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导向学习指导,一起学习和工作来解决任务;(5)学生从攻克疑难问题中回顾所学到的知识,并进行自我评估,教师总结问题导向学习的进程并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评估和反馈。

三、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从项目管理下的任务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从属型”变为“主体型”,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这既是我们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的初衷,也是专业实践课程所承担的任务。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现代学习心理学角度来说,无论是任务型教学,还是问题导向型教学,本质上都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庞维国,2003)。而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作为自主学习现象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麦考姆斯(2001)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自我系统发展的结果。自我系统不仅对学习动机的激发起关键作用,而且对生成假设、解释、预测以及信息的加工和组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认知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提取的一般认知过程和对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的元认知过程。该学习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学习目标设置阶段:学生基于对于学习任务分析、自身能力的判断和学习结果预期,确定学习目标;(2)学习计划和策略确定阶段:针对已设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确定有效的学习策略;(3)学习执行阶段:在学习目标指导下,根据已有学习计划和策略,完成相应学习任务;(4)评估反馈阶段: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总结经验,并及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反馈相关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难看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项目工程,不同学习阶段也可分解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各个学习阶段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关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课程内容本身的设计。

四、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在整个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中,我们要构建“理论概念—研究工具—实践方法”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提供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和专业的商务实践指导。具体来说,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第一,学什么。根据《教学要求》和《国家标准》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通过低年级语言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必修类课程学习,如商学导论、经济学、商法、跨文化交际等,学生能够夯实语言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而针对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实践类课程,我们认为学生应系统性了解商务英语话语特点,商务体裁特征和商务研究方法。此类学习内容是以之前学习内容为基础,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共通与共融,强调商务英语语言特征和使用规律。第二,怎么学。上文我们提到,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确实存在不会学习,不知道学什么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会学习。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指导,例如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如何进行学习监控等等。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和实施学习实验,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自身弱点,找出解决方法。另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共享有效的学习技巧。第三,如何用。专业实践课程的核心是应用,即将所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商务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并验证相关理论。所以在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中,应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上。结合项目管理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商务情景和任务,让学生体验商务环境,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给出专业化的建议。另外,我们也应重视评价在专业实践课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突出阶段性任务考核和项目目标达成度考核。其次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课程学习经验,全面评价课程学习效果。最后,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效果,还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6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国际商法 课程体系

大多数学者认为国际商法属于法学专业类课程,而在实际教学中,也大都将其归于法学主干课内容。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而言,传统观点认为不应将国际商法课程纳入其专业课程设置的范畴。笔者认为不然。本文将从国际商法的角度,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为科学合理建立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提供适当借鉴。

一、国际商法基本概念与教学发展

国际商法作为一门法学分支学科,其在法学课程体系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等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一门必修课;对于其他法学类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或为限选课,或为选修课。总体看来,国际商法屡屡见诸于各类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反观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很难见到国际商法的身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们不妨先从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来入手。

1.国际商法基本概念。就国际商法课程本身来看,作为一门独立法律学科,国际商法具有体系庞大、内容繁杂、发展迅速的特点。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以国际商事惯例为主体内容的,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它不仅涵盖国际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国际法、还涉及到商事组织法、国际商事仲裁等等。

以上罗列国际商法教学诸多知识点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该门课程的复杂性与难学性。不仅如此,往往在同一问题上,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规定各不相同;即便处于同一法法系中,日本法与德国法、美国法与英国法之间也有区别。

2.国际商法发展状况。面对迅猛发展的全球经济化浪潮,国际商事关系愈加呈现得错综复杂,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国际商事活动方式,如国际投资、国际融资、国际租赁、国际技术转让、国际工程承包、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许可贸易等等,国际商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越来越广泛,各国在商事立法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面对难度如此之大的国际商法课程,许多法学专业学生都表现出畏难心理,更何况是非法学专业学生。

从已开设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来看,总体情形是多数教学仍然存在重概念、轻实践;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其次,师生互动少;基本法条枯燥乏味,理解模糊,遇到实际的法律问题无从下手,学生应用能力比较薄弱等现实问题。诚然,这与我们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不无关系,也与我们的教材选用、师资配备以及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国际商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商务英语专业内涵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该观点认为,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学外,还涉及其他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商务英语是各个学科内容的综合,而不是全部内容的总和,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

2.部分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对比

由于受传统观点的影响,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从教师队伍的组成、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到专业知识的应用都不够健全、完整。试以课程设置为例,笔者曾就两所高校(重庆教育学院与南昌工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对比,具体数据如(表1、表2):

通过表1、表2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语专业知识与商务专业知识在两校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份量较轻;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与商务专业知识课程设置还是比较满意的,然而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满意度却不到一半。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国际商法课程排斥在外。

3.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根源探究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大因素。首先两者都将商务英语专业本身定位于培养外语型或者商务型单一人才,而忽视了其作为复合型专业存在的特点。无论是英语专业或者商务专业,由于开设时间长,受众面广,所以不管从教材内容、教师队伍,还是教学模式、教学评价,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教学体系。而商务英语所涉及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就是指除英语专业和商务专业之外的知识的结合,其中既包括法律、经济、管理领域,也包含教育、文学、旅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正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内容,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而在实际课程设置中,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它们的必备性,错误地认为它们是可有可无的“附属课程”。

其次,原有的师资队伍建设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商务英语发展的步伐。商务英语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作为这样一位兼容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修养和系统的商务知识,二者不可或缺。这些正是现阶段实际教学所缺乏的。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水平,这无疑对商务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结束语

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设国际商法课程,诚如上述的分析,已迫在眉睫。然在短期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不现实的,笔者唯望通过对现状的审视,激发业内学者变革意识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24~28.

[2]李雯艳.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4): 168~170.

[3]马碹.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8,(9):51~53.

[4]赵芳.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之探析[J].山西科技,2008,(5):103~104.

[5]徐春林.国际商法[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7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市场营销 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为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学科以外的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市场营销学开展双语教学,因为面对的是英语能力较强而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应以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创造专业英语知识的环境,逐步实现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交流的目标。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

市场营销学课程引导学生以营销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解决企业在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具体企业的特点,提出有助于解决企业问题的决策。这就要对这门课程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讲授,所以双语教学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展开的。市场营销学的双语教学具有全程性、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达到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写作水平,具备国际环境下营销的实践作战能力,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路和大局观。

2.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商务英语就其内容而言,本身就是集英语语言与经济学、法学、营销学、国贸学和其他各种商务知识于一体的。就其研究目的而言,是研究语言在商务领域里应用的科学。从文体角度看,商务英语有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以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来自国外,使用双语教学一方面能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断层的感觉,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逐步到达用英语进行表达、学习、思维的理想境界。

三、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需要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从就业的角度看,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除了看重毕业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外,对其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表述,用英语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特别看重。将国际市场营销学作为双语类课程进行讲授,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用英语自由地表达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有浓厚的双语学习兴趣,这为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市场营销学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好合适的教材是双语教学的第一步。市场营销学课程因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高,目前有大量的国外原版教材被不断引入,比如国外很多高校在使用的菲力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学原理》,还有麦克・丹尼尔编写的《市场营销学》(第八版)等都是全英文的权威教材,每章阐述不同理论和案例,整体性和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性强,很适合市场营销学的双语课堂。鉴于国内对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要求的紧迫性,不少院校参与翻译、编选商场营销学的英文版教材,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徐小贞主编的《国际市场营销学》英文版教材,其中提供案例并安排各种讨论问题。

2.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应以互动方式激发双语教学的学生,突出互动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回答其他同学、老师的提问,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英语的表述能力和团队精神;采用特定的营销场景的设定,模拟实际营销调研及决策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点评,以提高学生进行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索性学习能力。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采取分层次和分阶段的由易到难的教学形式,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即从讲授专有名词、定义、定理、板书的标题、小结用英文,到授课内容部分用英文、辅之以中文解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的双语教学。

3.pair-drill的训练模式

Pair-drill即双人训练模式,每个教学章节介绍后,要布置与中国营销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作业,双人一组用英语讨论。学生在案例分析阶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做好CAI课件,然后用英文陈述。学生通过双人联系,能扩大营销学专业英语词汇量,学会用英语分析企业的问题,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搭好坚实的专业语言基础。双人训练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起到相互督促寻求进步的作用。Pair-drill训练需要不间断地坚持才能达到效果,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督促和指导作用的训练模式。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并给予恰当的平时成绩。

4.ESP的双语教学

市场营销学英语最明显和重要的词汇特点是包含大量的ESP。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指“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市场营销学专业用语具有简洁性、准确性的特点,有一些普通的词汇在商务英语中具有固定的特殊含义,还有很多缩略语。商务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匮乏,这就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要求课堂上下要注意收集整理ESP,并在实践中学会熟练使用。

目前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已具备了实行双语教学的各项必要条件,使得商务英语专业市场营销学实施双语教学成为现实可能。学校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激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双语课堂的实践。市场营销学由于专业性较强和学科交叉性较强的特点,在双语实践中比较复杂,其双语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关于双语教学的研究广泛性东西多,具体性东西少。市场营销学的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以双语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市场营销学的特点进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张荣,王小玲.论双语教学(英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专门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而调整,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1.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的现状及其原因

1.1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定位模糊不清,没有分清专业设置的用途,导致课程设置不科学。

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涉外商务工作者,大多设置在普通高校的英语系(学院)。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盲目报批商务英语专业,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情况下,照搬照抄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不符合社会需求,造成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1.2偏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商务素养的培养。

随着全球一体化及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高职课程的建设局限于学生就业能力、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素质的培养,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及精神生活的关注,导致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1)重视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轻视个体商务素养知识的积累;(2)重视物质功利效益,轻视精神意识发展。

1.3偏重课程设置的完整性,忽视课程设置的效益观。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盲目照搬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理论性和完整性。为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提高学校的声誉,压缩专业课程的课时,加大基础课程的课时,使规定时间内的专业课的课时相当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在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有专家学者提出:优化课程设置,淡化高职课程体系的所谓完整性,形成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课程设置要在“实用”上下功夫,突出理论的应用和技术开发,加强宽而新的课程,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横向和纵向发展起到接口作用;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同样要遵循这样的发展趋势,在“优”“实”“新”上努力实践,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2.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2.1培养目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富有较高的商务人文素养,掌握足够的商务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商务操作技能,能够胜任外贸、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2.2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应体现以“行业为先导”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可确立为:语言交际能力+商务管理与商务操作能力+行业知识能力。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掌握足够的商务管理与商务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即既使学生具备从事涉外商务的语言交际能力,又拥有相关行业的上岗能力和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及对策

新经济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由以往的从自我出发的产品观念,转向从市场需求出发的营销观念,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加工生产商务英语人才。

3.1社会需求决定专业改革方向。

分析社会与涉外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明确培养目标。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应该呈现一种动态发展的态势,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优化培养方案。

3.2加强复合专业的教学力度,教学中树立“三实”原则。

培养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同时掌握商务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实用型复合人才是商务英语专业的竞争优势。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加大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的比重。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语音室,以及外籍教师的优势,构建英语学习环境,将传统英语教学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为主,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对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和商务课程进行调整,除了常规的公共课程外,还应开设英语基础课、商务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

以商贸行业发展为着眼点,以专业技术英语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特点的理论教学体系,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重复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

3.3建设一支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商务英语专业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补充。要有计划地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进修,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以弥补现有部分教材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缺陷;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发展的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只有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完善教学体系,我们才能培养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曾纪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及要求[J].高教论坛,2005,(4).

[2]王蕾.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整体设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