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合作教育论文

合作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55

合作教育论文

合作教育论文第1篇

1.1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作教学通过学生间相互帮助解决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鼓励对方激发学习的热情,当学生通过合作后就会加深对该问题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共同完成任务后所带来的成就感。合作教学通过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特长跟优点,通过集体讨论后得出最优方案,解决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教师也省去了平时学生分散的学习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懂得与同学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2引导学生认识团队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团队精神跟合作精神,而这种精神俨然已成为当代人必要的一份综合素质,在实际课堂教学模式中加入合作教学模式则能很好的锻炼到每一位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很多体育项目是可以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的,例如一些田径运动,通过接力赛等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些活动进行当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小的意外,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生能够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优良品质。

1.3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合作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通过对不同问题探讨来解决各自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讨不仅能够更加的理解文章所写内容,还能够加深同学们的友谊,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每一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应充分跟学生进行互动,在教学上对于那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增进师生情感,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跟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新的知识,教师也相对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2应用合作教学模式的注意要点

2.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加强合作教学模式的同时,除了提高课堂效率外还更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由于相对比较开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多的是参与到学生当中去,而不只是以一个指导老师的身份去参与,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过多的干预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而教师要是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来教导学生的话,学生就会以一个朋友的角度来跟教师进行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跟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同时也可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这样就能很好的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用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2.2合理安排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不同,因此在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将每一种体育技能进行整合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不高,而且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从而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2.3明确分工责任

任何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只有大家明确自己的目标,将自己职责内的要求都做好,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教学模式中,有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往往要借助于他人的成果,如何避免这种现象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事,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给每一位学生制定各自的任务,明确责任,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进步。

3合作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有序合理的分组

合作教学模式与理论学习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合作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分工合作。仅仅把合作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几个学生凑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只能说这是对合作教学的误解。我们这里所讲的合作教学是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我国许多高校当中一般上大课学生都比较分散,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更容易接受分组的学习方式,因为分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差不多,所以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大学体育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分组是实际教学的基础。例如,足球项目分组时可以先对那些运球较好的分为一组,其他就可以相对少些,然后对那些运球较好的一组带相对较差的那组,对于那些已经学过的内容,在进行巩固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分组,将那些学得稍微较好的与学得较差的分为一组,这样就可以让那些学得较好的学生带动那些学得较差的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组,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更加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

3.2指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

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合作教学,在充分了解什么是合作教学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些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性,从以前的被动去学到现在的更加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观念的转变。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更多是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不是过多的干预,如果过多的干预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相应的降低。因此,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学会如何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学习,给予他们学习的自。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团队的重要性,这不仅在学习当中起到作用,也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制定教学内容上,教师应给每一个小组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给每个小组制定任务时要确定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其中,对于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成员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3提出适当的问题,调整合作学习方式

体育教学中除了教学生一些必要的体育技能外,还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讨论来得出结论。在整个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跟学生确定基础锻炼的重要性,一些必要的身体锻炼还是非常需要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体能储备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可以看作是学生积极恢复身体练习的一个手段。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比较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合理的对每一位学生制定最佳的学习方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法跟内容,就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教师跟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使合作教学方式应用到其他学科里面,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更加深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4交流经验与总结

合作教育论文第2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在校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班会以及校园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学生所处环境相对简单。然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受到企业和高校环境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在学校要服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基地或者企业中要服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制度,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积极的思想引导,一些意识不够成熟的学生就容易动摇信念、随波逐流。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多数企业的文化建设往往着眼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热爱以及制度建设等,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往往不够。在这种环境下,青年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思潮和错误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自身的。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多元化。传统意义上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通过课堂、班会、面对面交流等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师同时管理,二者之间由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不同认识,导致在对学生的培养手段、方式和培养目的上也有很大差别。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这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容易引起思想认识混乱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其次由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要求“工学结合”,学生在实习基地主要是把自己的实践能力,即“工”,与自己在课本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即“学”相结合,从而丰富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和工作经验,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习过程中有时却难以开展。学生实习期间接触最多的是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而他们往往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辅导员、班主任不能像在校期间通过班会、文艺活动等形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导致他们不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面临的系列问题。第一,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面临着要完成学校学习任务和企业实习任务的双重压力,一时很难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由于他们大都成长在备受呵护的环境中,缺乏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在进入企业或实习基地实习后,由于周围环境与学校和家庭相比有很大不同,往往难以适应企业繁重的生产实习工作和日常管理制度,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第二、大学生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实习任务认识不够充分,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参加实习工作,认为自己是企业和学校的廉价劳动力。或者认为自己的就业方向与实习工作不相符合,容易出现懈怠和偷懒的心理。第三,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不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容易影响他们的实习效果,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参加实习工作的积极性。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校企文化融合,企业文化进校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提升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形式是学校方面邀请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或技术人才走进课堂,以讲座或者宣讲会的形式,在课堂上用最直观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企业文化,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党、团组织或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为方式,把企业的文化展示和传递从课堂和工厂里引入校园中,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高校的党、团组织以及大学生的社团是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托载体,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才。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党、团支部共建活动,校企合作联谊晚会等,把企业文化引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企业文化,反过来也帮助高校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一方面可以拓宽高校学生工作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自2008年成立至今,每年都通过举办“家具人才联盟嘉年华”的形式打造校企共同合作,联合培养高校人才。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家具设计师和企业精英走进课堂,开设企业冠名的兴趣班级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并举办校企联合招聘会和企业冠名的迎新晚会及一系列活动,增强企业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这样一方面可以创新了高校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从而消除对就业的恐惧和不适宜心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是继续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作为学生的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最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群体,从而更容易掌握青年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和心态变化,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基于此,高校和企业应当共同合作,通过提供培训机会、进入企业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高校政治辅导员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使辅导员群体在熟悉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基础上,将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管理方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大学生能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健康成长。第二是强化现有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大学生的日常课堂教学和实习过程指导,所以,在与学生和企业双边接触的过程中,往往发挥着联络人的重要作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侧面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学生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把企业文化、道德规范养成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和实习指导中,这样既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从高校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担任高校学生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实效进行强化。第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企业中的优秀技术员工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企业的优秀技术员工和管理人才在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担任学生的兼职导师或班主任,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学生迅速适应实习工作,从而成长为优秀的专业性人才。

(三)实习过程中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更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发挥他们充分发挥他们来源于学生的优势,及时关注和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由于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过程中的教育形式较之在校期间会有所不同。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通过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学习理论知识,而在企业实习则转变为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以小组或者寝室为单位分开实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时间都很难集中,有时候单靠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就较难“快准狠”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就应当充分发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在实习期间的的模范带动作用。要结合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在不同实习小组、不同单位选定学生干部作为负责联络人员,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要召开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例会,以便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另外可以通过出台奖励政策,树立实习过程中的人物典型,激发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规范与自我教育。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小问题就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教育作用下顺利解决。而一些相对严重的问题和学生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及时得到报备与反馈,实现提前预警、立即解决的效果,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努力,及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排除隐患,及时化解将学生在生活中和思想上遇到的困难。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学生中较为流行的腾讯QQ群、微博、飞信群、微信等网络平台,搭建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确保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之间能够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把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学生对学校及企业实习基地的“意见箱”,使之成为大学生对高校和企业有效沟通渠道,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把握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同时,辅导员、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新媒体交流平台,这样可以及时了解他们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从而克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实习期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客观困难。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现有的网络平台建设,及时更整理、时下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以及求职信息,以此为话题开展大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合作教育论文第3篇

共青团和学生会是大多数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承担者之一,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一,正人先正己,团学组织应先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促使每个成员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政治思想素养

高校基层团学组织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广大学生通过自荐、他荐、选举等方式参与其中并组成一个团体,又通过开展工作的形式服务于广大同学,是完全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学生组织。在学校党总支领导和学校团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学习、创作、文体、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争做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知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因此团学组织的这种特殊性身份决定了其进行自我发展完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发挥团学组织的积极作用就应先完善和提高组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起到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简单的讲,每个团学干部应努力做到:政治上要坚强;学习要刻苦;工作要勤奋;作风要扎实;品德要高尚。在这里笔者认为,团学组织的自我完善不仅需要各个成员的自律和相互的监督,同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在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管理和不定期的考核。只有在内外部的双重监管下,团学组织才能有效地得到自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教育更应在团学组织内部得到高度重视,通过上述各种方式,使学生干部真正实现自身建设和自我发展。

二,从内容和形式上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活动

笔者认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很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被大学生看作是一个很沉闷的话题,因此,当代许多大学生闻之色变,避之莫及,尤其不符合80后大学生的接收事物的方式。故此也就造成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及时落实又更加剧了同学们对此工作的疏离和躲避,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2]

团学组织作为一个基层的群众性组织,团学活动是每个大学生都需经历和参与的大学活动,且活动大多以班级为单位,涉及的面比较小,便于实际操作,同时也深入基层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体验到其中的感受。与各类学生的接触最多,对他们的好恶最了解,便于和普遍的同学"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团学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更易于从普遍性的同学观点出发,懂得以何种新颖的、有吸引力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此外,在内容上除了以上的六种传统的方式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欢在网上交流、喜欢写日记、喜欢野炊等等),以此为挈机加以引导和发挥,同样可以到达我们想要的结果和效益。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团学组织则是这一措施的重要载体和负责者。

三,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整体影响力和感染力,重视利用优秀个人的人格魅力

团学组织作为一个团体以整体的状态出现在同学中,是学生工作的最终实施者和执行者。这种身份使得团学组织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变的相当重要也备受广大同学的关注。因此,团学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举止都会影响到整个团体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3]

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团体组织除了自身有良好的素质状态外,更重要的是对外界有深深的吸引力,能够以此来影响和感染外界人士与其保持一致。所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我们应该大力发挥团学组织对同学们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具体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班集体对团学组织、班集体对部门、个人对个人等交流方式;相互参与各自活动的方式;走访个人、协同共助的方式等等,充分发挥团学组织整体的力量。

此外,团学组织中的优秀个人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善于收集班集体同学的信息充分融入到同学们当中去,第一时间掌握同学们思想上的发展动态,及时向组织和老师汇报,同时对特殊个体应给予特殊的关注。一个优秀团学干部的魅力是巨大的,这种人格魅力对于其身边同学的影响力也是深远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曾强调,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切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尊重学生个人追求的基础上,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中的重要作用。[4]

【参考文献】

[1]王承高,任秀洁.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2]赖琼琪.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合作教育论文第4篇

(一)成人教育领域的社会化特点

成人教育从来不是孤独的教育事业,它是包含在整个社会之中的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教育事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可以说成人教育既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群众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成人教育离开了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就不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因为成人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教育事业,在办学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工作的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办,而不是依靠国家办学。成人教育所以被称为“无围墙的大学”,在于它的无限开放性和广泛的社会性。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为成人教育提供实践场所,实现产、学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实现了学习场所和工作环境的对接。

(二)职业性的教学目标

成人教育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业进行系统性学习的过程,它不等同于职业教育,但却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成人教育是源于社会职业的需求应运而生,视为提高社会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从业人们的职业能力,满足更高的职业需求为目标的教育。现代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对新知识的需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的职业性尤为明显。对就业人员来说,任何生产工作对科学文化技术的需要,实质上都是职业分工的需要,是谋生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变换与流动的加快,劳动者要从一个生产工作岗位转到另一个生产工作岗位,就需要进行转业训练。成人院校通过和相关企业加强合作,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使用和培养的需求信息,据此设置专业并制定教学方案,使其更加适应越来越高的职业要求。而企业可以利用高校这一平台,获取先进的技术、培训等服务,也可以成为院校的实践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去向。

(三)多样性的教育结构

由于我国现有成人教育入学门槛低,教育对象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组织学习。因此,在教学上必然形成多类型、多样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多样化的结构体系。这不仅需要成教学院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还必须发挥其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能否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校企合作是调动教育对象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最好的方式。其学习目标明确,加之以教学结合以前的工作实践在实习中以教育对象为主体,通过参加合作企业的生产实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亲自操作完成。这些都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热情,有利于调动成人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实用性的教育内容

成人教育的实用性体现在成人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需施教,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为了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学习,他们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成教学院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能力,按职业需求要求缩小学习者与应用者之间的差距,尽快地建立学习与生产工作之间的联系。

(五)速效性的教学目标

速效就是短期内的低投入,高产出,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果。能否收到较好的成效,是成人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经常说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但成人教育的对象都有一定的文化技术基础知识和生产生活经验,他们学习目标明确,而且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资质能力、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教育对象到企业参加实践。这种按照成人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来实施教学的方式,有助于短期内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成人教育速效性的教学目标。

(六)终身性的教育过程

终身教育的理念古已有之。国外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从摇篮到坟墓”贯彻一个人的整个生命的过程,成人教育不是权宜之计,可有可无,而是人的生命长河中贯彻始终的事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成教学院与企业的密切联络,学校对企业人才不再是一次性的打包出售,而是要做好人才的回炉工作。而学校也可根据企业的需要,逐渐改进课程设置,研发新的技术成果,不断培育紧跟时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七)经费的保证

充足的经费是成人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物质基础。国家的教育经费不仅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重要的是要对所有的教育部门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成人教育要和普通教育一样得到重视。但国家的经费划拨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发展成人教育,就必须鼓励社会各方力量集资办学。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根据成教学院的规模和任务,提供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以保障成教学院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和日常教学经费。企业也利用学校的优势,挖掘潜力,在扩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的关键———教育产品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对于成教学院还是企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双赢的成人教育模式。但是这种合作模式在实践中的发展却步履维艰。一方面成教学院积极主动,而另一方面企业却被动接受,敷衍了事,究其原因是对成人教育的定位存在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是定位为一种公益性的社会事业。自然不能把追求利润放在第一位,但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就是二者的矛盾所在。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把成人教育作为一种产品来经营。也就是说成人教育可以适当追求一些功利性的利润和效益。把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产品,就是把具有公益性质的成教学院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一起经营、管理教育这一产业。这一做法与教育的非盈利性并不矛盾。因为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成人教育一直秉承着“谁付费,谁受益”的原则,它只具有半公益性质。这种办学模式下,一方面成教学院可以解决因国家对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而导致成人教育的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把成教学院作为员工的培训基地,利用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行业,本单位的培训内容和计划,并优先从成教学院挑选出优秀人才,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又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从政府角度讲,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工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情况下,这种社会工程还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而地方政府作为一个行政主体,其动机显然定位于地方行政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在成人教育提升地方人力资本档次和实现就业效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才有可能积极参与。而只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把帮扶,成人教育事业才有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对教育产品进行经营是可行的,教育事业无论是纯公益性的,还是掺杂了些许的功利,只要对社会的发展有益,都应该是我们提倡的做法。

三、校企合作的实践成效

合作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体校 体育训练 写作教学 有机结合 思考

体校教学中语文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们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作为体校必修课,语文写作教学在长期实践中都存在体育训练互相分离“两张皮”的现象,教师们照本宣科,学生们兴趣缺缺,结合大多数学校语文写作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和学生们叫苦不迭,因而很多老师都开始觉得语文写作教学课程是鸡肋,浪费时间,课程质量低下,学生无法真正获得全方位的锻炼和培养,也觉得这门课程十分多余,针对体校语文写作教学的尴尬局面和体育训练的实际脱节,寻找到一条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实践探索道路无疑是未来体校语文教学发展的关键。下面我们针对如何加强二者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语文写作学习实践进行讨论分析。

一、体育训练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途径探究

语文写作教学与体育训练相互脱离是体校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的典型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在具体学习实践中要结合二者特点进行探索,针对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和身心发展特点,着力突出体校语文教学的体育特色,以体育训练为途径和平台,做好写作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二者有机结合下语文教学新道路的探索。

(一)与时俱进,将体育信息与写作课堂紧密结合。与时俱进是现代教育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教育思想与原则,语文写作教学也不例外。体校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根据当前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以时尚与典型的体育事件作为教授素材融入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一般来说,这些体育新闻写法通俗易懂,并根据不同的体育运动灵活变化,这些具有时效性和评论性文章对于学生把握写作视角,积累词汇量有重要作用,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贴近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信息,在汲取有效信息方面也具有一定出众的特殊性,可以说是调动他们积极性和兴趣的有效途径,对于更好地吸引他们进入课堂参与写作探索和实践有重大帮助[1]。

在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事前积极备案,在课程中将各类写作信息穿教学中,对于依靠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而且能够解决学生课堂注意力涣散的问题,在教学效果上也十分理想。教师还可以将话题引到校内相关的体育训练,以实际现身说法等方式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和创新,这样一来,能够让他们将体育训练的兴趣和语文写作的兴趣相互结合,最终成就他们的写作能力训练[2]。在教学中,可选择报刊、杂志所刊登的精彩文章,以多媒体教学或发放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观摩分析,学习精彩文章的写作结构和技巧等,并对体育事件或体育人物进行点评、分析,对于学生而言,既是培养他们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将体育训练方面话题和教学相结合的典范[3]。

与时俱进不仅意味着将有关体育训练的各类话题引入写作教学课堂,还意味着要针对学生体育专业特点,在写作素材选择上多增加有关体育类文章,瞄准体坛最新变化动态,及时补充学生感兴趣的体育信息,为他们的体育训练提供各类理论帮助。体育文化作为一项极富特色的文化资源,各类运动无论是在精神和技巧方面都各有特色,教师可在这方面进行引申,让学生深刻了解成功体育人物身上的闪光精神与品质,了解到体育锻炼的艰辛,在帮助写作学习训练的同时,让他们在体育训练中获得精神方面的支持和资讯方面的帮助,让他们将写作与体育时事、体育训练紧密结合,扩大他们的阅读面、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写作能力与技巧。

(二)全面培养,综合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写作教学不能建空中楼阁,要立足于语文教材的要求和学生能力的短板进行全面的针对性训练,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由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组成,也是体校学生综合素质想要全面提升的关键,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引导、锻炼学生从写体育类文章入手,有针对地展开训练,并结合体育训练的实时性特点,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话题与素材,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和潜力。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激起他们表达自己的欲望。以现在非常流行的微博平台来举例,表达自己时所用的语言一般短小精悍有趣,对于体育系学生来说,可引导他们从类似的模式入手,针对一些体育时事和体育人物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除了口才方面要多多张口讲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前懒于动手的局面彻底改变,即使每次写的东西不多,但是一定要让学生坚持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意见,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结合其他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能力锻炼[4]。

体校学生的未来定位在体育上,生活中大多数时候聊的都是有关体育训练的话题,他们对体育文化的热情程度以及熟悉了解程度无疑是教师展开训练的最好帮手,根据他们在校内及出去参加训练和比赛的经验为写作训练提供良好素材,这些都是彰显学生们语言个性特色和思想特色的重要方法,也是打下良好基础的锻炼。语文写作锻炼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没有真情实感,他们自然无从下笔,所以,从锻炼伊始,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融入真感情,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对象入手写作,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久而久之,才能够逐渐从重视写作内容过渡到应用写作技巧的阶段。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除了要在结合语文写作实际教学特点的情况下突出体育特色外,还要使用多种手段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为他们当前的生活实际和未来体育职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力量[5]。

二、体育训练与写作教学的实践思考

体育训练和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提升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重要发展道路。只有结合学生们体校生活实际,将体育锻炼、体育文化与他们的语文课堂紧密联系,才能够提升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一改从前忽视课堂教学的习惯,开始重视课堂教育和写作锻炼。以上海市徐汇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实践为例,作为一所曾经向国家输送了一百八十多位著名运动员的优秀体校,吴敏霞、姚明、崔晓东、谢晖等优秀运动员都出自这里,这所体校除了重视学员们科学的体育训练之外,在文化教学上也下了大工夫,其中在语文写作教学方面,很多老师就将体育文化和训练等方面的内容相结合,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积极良好的竞技精神。这对于国内目前众多体校文化课教育方面的实践无疑有很大帮助[6]。

作为国内体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徐汇区体校的成功实践无疑对各大体校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当代体校在发展方面,要积极坚持和贯彻四个机制:德育领先的双育机制,坚持做到课堂育人、操场育人、教学育人、训练育人,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质,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抑制行为偏差有着积极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积极推行“双跟机制”——教师跟训、教练跟课,既促进了教师与教练的换位思考和工作认同,又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和指导,实现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双提升。对于竞技成绩优异的学生,奖励带文化课教师,对于文化成绩优异的学生,奖励带训教练员,这种逆向奖励无疑会将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成绩紧密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和训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练员和文化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运动员的管理和教育任务,能够提升教师们的责任心,全方位地实现学生训练和学习生活的监督[7]。

体育训练与语文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是当前与未来体校实现双教学双赢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实际教学探索中,要与时俱进,将体育信息与写作课堂紧密结合,全面培养,综合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其写作能力,最终获得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语

参考文献

[1]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

[2]吴钟麟.语文教学应以培养能力为主[J].语文教学通讯,2009(07).

[3]吕志范.思想性·艺术性·培养性——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剖白[J].语文教学通讯,2010(09).

[4]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

[5]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

合作教育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分组,合作,计算机教学

 

0.为什么要开展分组合作式学习

l信息时代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其中:自主学习体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是后两种学习的基础;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多人为单位分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合作精神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实际上密不可分,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又会促进自主学习。

l竞争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纵览当今社会,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企业员工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有重要的关系。当今时代计算机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IT界正演义着超摩尔定律的奇迹,一个优秀的计算机软件从设计到投入使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闭门造车完成一个软件已经不太可能,即使完成以后这个软件也已是过时的软件。正因为如此,企业往往需要将一个大型的软件模块化,交于程序员分工来完成。教导学生学会与人共处、相互交流和分享成果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提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

1.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他指的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来引导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远程教育论文,以最大限度促进自己及他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1)小组目标。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明确,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

(2)个人责任。小组成员必须完成各自承担的学习任务, 同时还要帮助其他成员。既对自己负责又对小组同伴负责,个人的成功与小组的成功联系在一起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3)相互依赖。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互相帮助,以共同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并实现共同成功。

(4)交往互动。合作学习非常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信任、共同探讨、资源共享,一起实现小组目标。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教师在课堂上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等角色。

2.分组合作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一直尝试大班教学与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大班教学,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全班授课与分组学习中,各组确定研究专题,学生确定小组任务中自己负责的部分,同时在学习各阶段,学生要完成教师要求的个人任务。学生的考核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小组任务的组间互评、小组任务的教师评价、个人任务的教师评价。下图展示了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流程:

(1)小组分配

分组形式一般有两种,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风格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异质分组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让学习者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与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已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我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法,将班上同学每六人分为一组。在小组中,安排一个高分生,四个中等生,一个低分生,做到组内异质。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大致均衡,做到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的相互合作。

(2)任务设计

合作任务通常有两类,一是小组任务远程教育论文,二是个人任务。当追求的是小组目标时,成员们各自分担一部分任务,各尽所能、集思广益以完成任务。当要达到个人学习目标时,小组成员必须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对新知进行梳理、体会,小组成员可以进行组内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如“网页制作”教学过程中,各小组上网或查阅书籍收集资料,选定主题制作专题网站,各组组长根据网站的设计要求将任务进行划分,并制定任务规划书。每个组员根据规划书中的任务要求,完成各自的小组任务。同时,每个组员都需要完成“在线音乐欣赏”个人网站设计。在个人网站设计过程中,各个组员可以充分展现个人特色,挖掘自身潜力。在小组任务的合作中,成员们相互讨论、澄清概念、提出问题。在个人任务的学习中,同学们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成员的差距,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使整个小组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3)小组评价

在评价小组学习是否成功时,应注重合作的质量,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形式相结合。同时教师应使用赏识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进步、积极的一面,加以肯定与鼓励,又要中肯的指出存在的不足,激励其改进。在网页制作教学中,教师尝试进行演讲式任务评价。当小组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小组成员交流、整合、加工材料,做成幻灯片。每个成员负责讲解自己学习的部分,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并且借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声音清晰洪亮、表达有条理,具体表现为在座的学生包括老师都能听清楚,对讲解的问题基本听懂;更高的要求是注意体态,讲解的激情与感染力,课件的精美程度,同组成员演讲的配合等。由于这种演讲与专业知识紧密关联,而且是新的知识,同学听起来也很有兴趣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老师可以趁热打铁,对学生演讲的主题在技术上进行点评、提升远程教育论文,并且引导学生课后就相应的技术进一步进行探索。

3.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效果

l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学习使得学习资源共享、学习内容交融、学习成果互享,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团队合作能力,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和矛盾时学会了处理、谅解、理解和协调,在与他人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了智慧和灵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从而培养了团队成员的全局观念,使他们懂得换位思考,真正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懂得了合作和双赢。

l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整体进步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老师讲了的学,老师没讲的就不学,这种思想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布置新任务、新课题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提高了学习自信心,改被动为主动学习。目前班上自主学习的风气正逐步加强,许多学生能主动的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能够找到学习的方向,并形成了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

IT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在快速的技术变化面前,如果是只依靠老师的勤奋灌输,或者任凭学生自己独自探索,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效率显然不高.。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组有各自不同的主题或技术的方向,在新知识的获取上采用团体作战,小组学习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并且,由于组内的帮带作用,由优秀学生带动后进学生,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指导优秀学生,这样形成教师指导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带动后进学生的良性循环,带动了班级整体进步。

4.分组合作式学习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l分组合作学习要建立适当的课外延伸机制

分组合作学习不是单一的课堂学习活动,如果仅靠课堂进行分组学习的话,很容易流于一种形式。因为一项综合任务的完成,除了需要教材理论和小组讨论以外,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帮助,比如网络、图书、社会实践等等。应引导小组课外的积极协作,将这种学习模式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l分组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学生原有学习方式的影响,对分组合作会不适应,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实施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中远程教育论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同时还要实现二者的最优结合。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l分组学习要改进小组评价模式

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应是对协作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协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目前的小组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未来的小组评价应该实现多元化,从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考虑,既要纵向比较小组之间最终课题完成的情况;也要横向比较小组之间每一个分工的完成情况,给每一位责任负责的组员一个客观的分数。

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分组合作式学习不仅仅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分组合作,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 当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还很多,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行之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许悦婷.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分组方式研究[J].茂名学院学报,2007,(4).

[2]洪家平.走出合作学习分组的三大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5.

[3]袁秀花.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6)

[4]张修海.合作学习分组策略的教学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02).

合作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融合

一、“校园文化”内涵的解读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1]“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共同组成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导向作用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来看,受教育的主题是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赶超新潮流、富有大胆创造性、思维活跃。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这个方向不能偏离,就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表现出这一代人的鲜明特征,比如:坚持主流价值体系,但受实用主义影响比较明显;对传统道德观念认同度高,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但对一些不良现象也存在麻木、漠视的态度,受利己主义思想影响明显;他们重视人际关系,对各种时尚元素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往往导致不切实际地盲目接受等。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又符合时代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因而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社会思想体系所确定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取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年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第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此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奥地利教育学家马丁?布贝尔提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功能。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校园文化以整洁的优美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充满朝气的育人氛围,通过感染、暗示、培育、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善学生的心态,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与对策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引作用,高校的文化建设同样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发挥校园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认知与导向作用,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使得我们在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必须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贯穿到活动当中,从而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达成共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优势

首先,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观念和价值导向上具有重要优势: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物化和潜隐的校园文化建设,来促使校园文化主体在观念上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而奠定真正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观念要求和环境基础。校园文化氛围中有了共同的意识和观念,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畅通无阻和普遍的认同感。其次,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它自身发展需要精神内核,而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会成为其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凝聚成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核。

(三)以先进的校园文化载体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动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发挥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不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以开展适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在把握原则好人方向的前提上,放手让学生干部策划、组织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有效性。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环境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先进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灵、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充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有用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可以在以往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新的载体,例如,将网络等载体引入,在积极引导与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同时也使网络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此外,可以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高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物化于各种高校的建筑、雕塑、楼宇花草等校园景观之中,有效地引导高校的大学生弘扬高校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合作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变,各种教学模式的出现,以及受社会大趋势的影响,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才能完成。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尝试、不停的探究,如何实施合作教学,如何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开动脑筋、发扬团队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从数学概念的建立、公式的发现过程、定理的理解和接受过程,到问题不同解法的探索、问题推广应用的研究,乃至延伸到课后作业,我都在不断尝试合作学习,结果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常常为同学们因合作绽放的闪光点喝彩,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些在数学课堂进行合作教学的成功策略。

一、使学生感到困难的应用题教学应在合作学习中完成。

新课标提出的数学理念第一条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所以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应该把身边的实例融入到课堂中来,让教与学跳出课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比如超市的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原素材。

例如:在讲银行利率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堂应用课。一上课我便问“你们知道我的月工资是多少吗?”学生一听来了兴趣

“1500元”

我:“低了”

生:“2500元”

我:“高了”

-----------------

“我的月工资是2190元,但我们老师必须交税,是这样交的:2000元之内不交税,高于2000元而低于2500元的部分税率为5%,高于2500的部分税率为10%。”我讲完之后,由4个学生一组合作计算我需要交多少税,如果工资是3000元又如何交?学生在我的组织和引导下非常积极的讨论,互相出谋划策,不停的在纸上又是写又是勾的,当小组之间的答案不一样时,他们又互相争辩,吵得面红耳赤,最终统一了答案,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了“超过部分”的意思及税率5%和10%的分段计算法。

经过上面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小结,学生拥有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我接着趁热打铁呈现另一个问题:“我们不知道校长的工资,假设他的工资为X元,每月需向国家交Y元的税,你能写出Y和X的关系式吗?”学生立刻分组讨论,最后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所以说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机会,他们才会体会到数学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才能克服对数学应用题的恐惧心理。

二、在个人难以完成的实验教学时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内容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例如统计和概率这一章,个人操作难以完成,我的经验是用合作做游戏的方法学习概率。在概率一课的学习时,我带了一摞标有2、3、4的纸片,对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先拿出三张标有2、3、4的纸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随机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不放回),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你能组成那些两位数?其中恰好是“34”的概率是多少?

说完之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发给每一组,同学们通过你抽、我拼、他说、她记的合作方式纷纷模仿着拼数字,,很快就有了结果。有的组说这样的数有5个,有的组说这样的数有6个,我就请这两组同学汇报一下拼出的两位数,李娇组42、23、34、24、32,杨振组有23、24、32、34、42、43,相比之下发现6个数字是正确的,故恰好是“34”的概率是1/6。接着我请杨振组介绍了他们的思考过程:“当十位数字是2时,个位上的数字可以是3和4,得23、24;当十位数字是3时,个位上的数字可以是2和4,得32、34;当十位数字是4时,个位上的数字可以是2和3,得42、43,并用手中的纸片演示了一遍,我带头为他鼓掌。

“噢,原来如此,我也会。”有人这样低声说。

接着我又问:“若取消题中的限制条件——不放回,那么又该如何?请继续合作完成。”这时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继而低声议论,接着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我请了一组把本组的思考过程向大家介绍一下,得到的两位数有:22、23、24、32、33、34、42、43、44,故恰好是“34”的概率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