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46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1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为此,教师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1.1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教材是专业基本功,解读教材时必须对教材本身有明确地理解及读懂教材讲什么,教学要求是什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什么。我在教学《斑羚飞渡》、《珍珠鸟》这一类文章时,有忽略老斑羚的牺牲精神以及人和动物和平相处却一味强调“环保”问题。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主题,以免偏离方向。教师只有在领会教材意图,掌握教学思想,抓住教学起点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2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系统。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各种教学活动设计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经验,不少时候教学目标是迷失的,如,在教学活动课“戏剧大舞台”时,课堂从头到尾唱京剧、黄梅戏、扬剧以及表演,这样的课堂活也活了,乐也乐了,但学生最后并没有掌握戏剧的知识,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定位正确了,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1.3设计活动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训练设计的简单化。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是合作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各种探究活动。我在教授“戏剧大舞台”活动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种戏曲,提出第一问“这是哪几种戏曲剧种?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剧种?”正当同学们讨论兴奋时接着提出第二问“能说出几个著名的戏曲故事吗?”此时学生兴致极高,课堂气氛活跃。于是又提出第三问“这些故事中人物有怎样的性格?常用些什么样的脸谱表达出来?”。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围绕仲永“泯然众人”这一结果,原因是什么?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再延伸:仲永自己有没有责任呢?你如果是仲永,你会怎么做?最后指导讨论:“谈谈成才的因素”“你将如何面对学习”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在探究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让学得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能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实施

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实施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策划者又是指导者,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有效地实施教学。

2.1有效讲授;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只能“少讲”甚至不讲,其实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离不开讲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授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讲的内容、方法。讲亦有道。一是讲授内容是必要的,二是讲授方法是清晰到位有效的,三是讲授必须是适时的。孔子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发生的讲授是最有效的。

比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我这样讲授:“我们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而文题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呢?文是“悲”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们又伟大在何处?”我抓住文眼——“悲”和“伟大”,以“悲剧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作为分析内容,成功讲授本文的主题。

2.2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发端。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把握空间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如,在教授《行道树》一文时,我提示学生用抓文眼法、寻找关键词句法等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对文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难以理解。我让他们抓住三个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①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②从事神圣的事业行道树随了哪些痛苦?③为什么说痛苦反而把这种深沉留给我们?从痛苦中能得到快乐吗?对于这几个小问题学生容易解答。再把三个小问题连成大问题,学生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注意提问的层次化,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

2.3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真实含义是“有效的关注”。因为这里的倾听不仅指用耳朵,同时注重用眼睛。有效倾听是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状况,心中有学生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首先要求养成倾听学生的习惯,把课堂的中心工作从关注教案转移到关注“学况”上来;第二要善于发现,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回答及作业中的问题,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的课程价值,生成珍贵的教育资源。

2.4有效反馈;有效的教学依托于有效的反馈。首先反馈宜适时,这时的反馈有利于学业的提高,同时反馈宜“积极”。所谓“积极”的反馈是指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反馈,而不是通过反馈挫伤学生,力求在积极的反馈中交流情感,实现精彩的互动。学生对学习越是投入课堂反馈越是积极。因此,有效反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举足轻重。

有效实施还可以通过课堂上进行有效活动以及有效管理来达到综合的有效教学的效果。

3.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反思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寓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是通过有效反思来实现的。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2篇

关键词:范伟;影视作品;语言特征;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80-02

当前我国比较活跃的喜剧演员中,范伟的表演可谓是声誉鹊起、口碑极佳。我们纵观范伟老师的喜剧道路,可以说他是伴随着喜剧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范伟作为一代笑星,他的幽默与诙谐给我们千家万户带来了无限欢乐,其中,他独特的语言魅力给我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回味无穷。这无疑是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所在,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影视作品的物质载体。下面就让我们对他的语言进行解读和剖析,从而找出他语言上的一些艺术特色。

一、东北方言的使用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接近生活原型

方言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实体,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一种言说方式。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自然境以及东北人民的那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东北人民直率幽默的性格,以及形象生动并且还富于很强节奏感的东北方言。范伟的作品中就大量使用了东北方言,吸引了很多观众,尤其是东北方言为这些影视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例如:《老大的幸福》是近年来热播的影视作品,这部电视剧在人物塑造上吸收了电视小品的艺术因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召力。范伟在其中饰演傅老大这一人物形象,正是因为范伟独特的东北方言魅力,才使得这个勤劳善良、朴实憨厚、知足常乐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具有浓厚东北气息的方言土语在范伟的影视作品中大量存在,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仿词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游戏性和艺术性,使影视作品充满了喜剧性和趣味性

范伟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仿词,这种仿词往往在一部影视作品热播后便成为一种很火的流行语,广为流传,为整部作品增加了不少的喜剧氛围,得到了众多观众们的最直接最无功利性的肯定与好评,使观众很快进入影视情节之中。如“轻轻的我走了,我把我给你们的健康留下,轻轻的我走了,我把你们给我的幸福带走。”(来自电视剧《老大的幸福》)此处套用了现当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由此可见,仿词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是成套成篇,滔滔不绝,人们耳熟能详,这就增强了语言的游戏性和艺术性,并且使语言充满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三、带有“节奏韵味”和“范式语调”的语言,使影视作品雅俗共赏

我们都知道,范伟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他能使用自己特有的节奏和语调,他语言的节奏感往往是通过文字本身的押韵和语言自身的结构来实现的,同时也得益于范伟自身所特有的那种说话方式和腔调,就像大家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那样,范老师通常都是大舌头,结结巴巴的,总能让我们忍俊不禁。范伟的这种语言方式,其中的奥妙就是他的语言张弛有度,且富有很强的弹性,在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中,我们所期待的幽默效果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我们把这种范伟独创的带有大舌头味的语调称为“范式语调”,例如在电影《天下无贼》中他所扮演的劫匪所说的那一段让我们听了都为之前仰后合的经典台词,范伟:“打……打……打……”其中一劫匪:“打劫!”范伟“:对……打劫!……”范伟:“各种……卡啊……快……主……主动啊……(抢)……让你不给我……”“大哥……稍等一会儿……我要劫个色……(慢慢地色歪歪地笑着走过去)……”“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智商是什么东西……拿……拿来……”这一段台词可谓经典,让观众不禁拍案叫绝。这都是范伟老师带有大舌头语调的特色语言,这些语言俗中有雅,雅俗共赏。

四、喜中有悲的小人物语言,将剧情的感彩渲染得淋漓尽致

范伟在他的几部影视作品中所饰演的大多都是一些都是小人物,他的“范式语言”的特色加上憨厚朴实的外表以及不流于媚俗的表演深受老百姓喜爱。他深深地了解一些贫民百姓的疾苦,在他的作品中,他以饱满的情怀和仁爱的心胸去阐释这些百姓的坎坷命运和不幸遭遇,这是他影视作品的悲剧基调。我们不能说他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一些作品中虽然不缺乏喜剧因子,但有的作品我们往往能感觉到是在喜剧形式下的悲剧,在他的幽默诙谐的表演中,既让人大笑不止,有使人们有种忍不住流泪的感觉,他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深刻体会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从中受到教育。”[1]在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他饰演的是一个知足常乐、幽默仁爱的傅老大形象,其中他的很多台词都能让我们捧腹大笑。例如:“我把你养成一米七八,我把我自己累成一米七零,你这大长腿,遛我这小短腿是吧?”我们都知道,傅老大是顺城宾馆的一个足疗师,他的父母早逝,家中的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是由他抚养成人,含辛茹苦,无论他的人生道路有多么坎坷,他从来都不去回避生活中的痛苦与不幸,他开心乐观地承担着抚养弟妹的重任,毫无怨言,这就是他的幸福,这句台词里虽透漏着小人物的朴实乐观。笑声过后我们的心也不会有丝丝心酸,给人种悲剧的意味,这也是范伟语言的独到之处,浅显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让观众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范式幽默”不仅是一种纯粹搞笑,更是笑的艺术的升华。范伟的幽默之所以独特,主要是归功于他在表演的时候能够做到含而不露。他的那种温和的基调我想主要是来自他深厚的生活阅历积累和他的聪明睿智。他为人谦虚厚重。范伟说:“我的诀窍就是认真。我不讲究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会认真地对待。我演戏讲究生活化,有专家评论我的演出是寓庄于谐,说我表演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这是在捧我。”范伟在他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个乐观开朗,不逐名追利的普通人。他用他的乐观热情为我们演绎了一部又一部作品,为我们源源不断提供精神食粮,在他幽默诙谐就有独家色彩的语言中,我们也看到和肯定了他的演技,他为喜剧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一代杰出的笑星。

参考文献:

[1]韩鸿.方言影视的文化解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138.

[2]秦海燕.东北方言的“招呼”类言语行为模式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0):265.

[3]长春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长春市志・民俗方言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4]王丽梅.浅析东北语言与东北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J].东北史地周,2007,(6):45.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3篇

一、故事式导入激发兴趣

喜欢听故事是学生们的天性。课堂伊始,给学生讲故事,不仅可以很快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先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李白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诗仙”。可是大家知道他小时候的情况吗?他小时候读书并不认真,贪玩厌学,整天东游西逛。有一天,李白到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根铁棒不停地在石头上磨。李白好奇地问老妇人为何要磨铁棒,老妇人说要把那根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深为老妇人的精神所动。从此勤学苦读,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故事讲完,我问:“我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预习的同学即可回答这个故事中跟《愚公移山》的一些相同之处。学生回答出“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或与之相似的答案是自然而然的,在此基础上,板书课题《愚公移山》,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同样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定会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问题式导入设置悬念

善于设置悬念,以悬念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触点,紧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于漪老师讲《孔乙己》时先讲了这么一段话:“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答案。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围绕课文内容本身,借题发挥,巧设悬念,而且所提问题正是学习《孔乙已》的一些关键问题,即塑造孔乙已形象的方法和孔乙己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自然而然的,学生会记住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探索的时候就必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三、对话式导入营造氛围

对话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更多地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设计精妙的师生对话,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羚羊木雕》时。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

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一样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

生:穷朋友。

师:为什么这样选择?

生: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师: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

生:(摇头)

师: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个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是怎么一个故事?

教师通常只把导入作为一种跳板,除去引入过渡之用外就别无它途。其实,一个成功的导入,除了具有引入过渡的工具作用外,还应该承载一定量的思想文化。具有一定思想穿透力和文化质感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

四、图画式导入彰显直观

图画式导入更具直观性。一方面可以展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文本的难点。如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时,因学生对台湾的蝴蝶了解不多,对“台湾蝴蝶甲天下”这种说法更是不了解。教学开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些简笔风景画,蝴蝶在花丛中拂红穿绿,翩翩起舞。蝴蝶轻盈奇丽的芳姿,再配以教师诗意的语言,无须再做过多解说,学生会按捺不住学习的欲望,想快一点了解台湾的蝴蝶为什么能“甲天下”,心早已飞进台湾的“蝴蝶谷”,去欣赏、去领略这一大自然的奇观了。

五、时事式导入引发共鸣

对距学生生活有一些距离的文本教学,以时事导入,往往更易让学生接受。如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就可以采用时事导入法。2000年7月9号,李登辉接受“德国之音”记者采访,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抛出了“两国论”。“两国论”就是“论”,李登辉是“麻烦制造者”,玩火者必自焚。他搅起了台海浊浪,将由政治赌徒成为遗臭千年的历史罪人。李登辉冒天下之大不韪,遭到全国各族人民及全世界一切爱好自由、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就应验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谁写的文章呢?

六、多媒体导入诱发创造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4篇

是什么使我们久久难忘?是美!是作品中广泛存在着的悲剧美。

任何美都是具体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鲁迅先生是对封建阶级意识形态认识得最深刻、批判得最彻底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悲剧作品中熔铸了富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内容,蕴含着丰厚的社会内涵,形成了强烈而独特的悲剧美。

一、着力描写平常人的悲剧

鲁迅在高度评价《红楼梦》时指出:“《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中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写实的,那结果也并不坏。”(《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在《几乎无事的悲剧》中,论述果戈里善于用平常事再现社会生活时又说:“这些极正常的,或者简直近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语言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多。”

根据鲁迅上述重要见解,可以看出他特别强调悲剧艺术应当表现最平常、最具必然性的真实,这样悲剧的深度将可以挺进到更深的层次。鲁迅小说艺术中的主体部分是悲剧(包括喜剧性悲剧),而这些悲剧的绝大多数(除《铸剑》外)都是“平常悲剧”。这是鲁迅悲剧见解的有力体现。

无论是反映整个中华民族悲剧的代表作《狂人日记》,反映中国贫苦农民悲剧的代表作《故乡》《阿Q正传》,反映中国下层劳动妇女悲剧的代表作《祝福》《离婚》,反映中国下层知识分子悲剧的代表作《孔乙己》《伤逝》《孤独者》,还是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剧的代表作《药》,这些悲剧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写平常人、平常事,没有英雄,没有特殊事件,没有传奇色彩。悲剧主角都是社会底层的人,而他们的悲剧命运都是令人战栗。

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具有高超的艺术感受力,他能在最平常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到不平常的社会真理和艺术对象,并创作出具有美学力量的艺术作品。鲁迅觉察到,那种“软刀子割头不觉死”的悲剧是最可怕的悲剧。他说:“中国人倘被别人用钢刀采割,是觉得痛的,还有法子想,倘是软刀子,那才真是‘割头不觉死’,一定要完。”(《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这里说的“软刀子”是指旧思想、旧文化,但是他讲的这个道理却完全适用于那些死于“几乎无事的悲剧”者,他们被一种丑恶的社会关系所蚕食,但由于这种社会关系是极普遍、极平常的,因此他们看得又很平淡,“习以为常”,任其摆布。在《故乡》中,闰土并没有死于浩大的劫难,没有坐牢或杀头,但他却在不知不觉的辛苦生活中被剥夺了一切:血汗、青春、智慧、欢乐。鲁迅描写的“平常悲剧”恰恰是道破这种人们(包括许多文学家)所忽略的不幸和死亡的危险与秘密,使人们从麻木中惊醒与感奋起来,从而获得巨大的悲剧美学力量。

“平常悲剧”写平常人、写平常事,因而在感情上离读者最近,也就最容易打动人。鲁迅先生去世已70余年,他的作品中描写的时代也早就成为旧电影中的布景了,但现在的我们仍然喜欢鲁迅,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在于其人物和故事的平凡性。他们那么平常,平常得就像我们自己或身边的某个人;而那些事又那么真实,真实得就像我们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的某些事。我们觉得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是我们所经验过的,甚至他们所考虑的问题和经历的困惑我们都是那么的熟悉。如此以来,他们的悲剧命运就极易引起我们的共鸣。通过情感的交流,促使我们思索和觉悟,使“平常”的悲剧获得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二、深刻的思想性

鲁迅小说的悲剧主人公,大体有两种。一类是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妇女和旧知识分子,另一类是具有初步民族觉悟而找不到出路的新知识分子。

鲁迅是第一个自觉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把普通农民作为作品主人公来描写的作家。他从彻底的反封建角度,反映了农民深受压迫的悲惨处境和他们还缺乏民主革命觉悟这一尖锐矛盾。这是鲁迅小说悲剧思想上最深刻、最独特的地方。

代表鲁迅小说总纲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独特的心理感受和认识,描写了狂人的内心痛苦,揭露了封建社会“仁义道德”的吃人本质。

《故乡》里的闰土,由于兵匪官绅、天灾人祸的折磨,从原先活泼英俊的少年变成木偶人一样,这确实令人惋惜、愤慨。但更令人心痛的却是闰土见到日夜思念的好朋友“迅哥”时,竟然动着嘴唇,说不出话来,哆嗦了半天,叫出了一声“老爷”!封建等级观念毒害了他那淳朴的心灵,一道可悲的阶级厚障把两个好朋友隔开了,造成他们相对无言的痛苦。作品没有正面描写闰土在生活上遭受的苦难,而是将主要笔墨用在他们两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上,用在闰土心灵受封建思想的戕害上,这也是《故乡》最深刻、最动人的地方。

祥林嫂本想顺从封建礼教“从一而终”,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她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她付出的劳动是那样多,得到的报酬却是那样的少。然而,作品并没有从这方面展开写她的不幸,而是着眼于封建社会既强迫她再嫁,又诬蔑她伤风败俗,不干不净;既剥夺她生存的权利,又加给她死后的恐惧,使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在人格上受到了最大的,心灵上受到了最大的创伤,直到被扫出尘世,还怀着恐惧与疑问,不得安息。她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纯洁、勤劳、坚韧的典型,也是心灵上受到封建礼教戕害最重、痛苦最深的典型。许寿裳先生说得好:“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鲁迅的精神》)。这正是祥林嫂这个典型发人深省之处。

鲁迅描写新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五四”到一九二五年的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既不同于落魄的封建主义的牢骚感慨,也不同于一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表现。他是将任务放在广泛的历史背景上,放在新旧势力的残酷斗争中,来描写他们的觉醒、反抗和斗争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作者曾经给予希望、曾经在他们身上探索和寻找革命力量的人物。

《在酒楼上》和《孤独者》的主人公吕纬甫、魏连殳,在旧的革命高潮时代,曾经是首先觉悟的人物,是有理想,也有作为的。可是当革命退潮、封建黑暗势力依然强大地压迫着的时候,他们却软弱了,有的甚至妥协了。鲁迅以无比激愤和深切同情的态度描写吕、魏们的遭遇和痛苦,同时也深刻地批判了他们脱离群众的个人抗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伤逝》写的是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子君和涓生是“五四”运动以后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分子,他们敢于反抗封建家庭和世俗社会,敢于冲出封建牢笼争取婚姻自由。但在旧势力的包围和经济的重压下,他们爱情的裂缝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分手,子君也死去了。这说明以个人奋斗的方法来追求个性解放,结果还是个悲剧。

鲁迅笔下这类知识分子的悲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他为我们揭示出这样的客观真理:知识分子孤军奋战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他们要求自身解放的斗争必须和社会斗争结合起来,在群众的解放中求得个人的出路和幸福。鲁迅一方面表现了他们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的软弱性,另一方面批判了封建势力给知识分子安排的悲惨命运,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同情。当一般作家正热衷于歌颂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个人主义唱赞美曲时,鲁迅却看到和表现了在这场斗争中一般知识分子主观上的危机。这正是鲁迅之所以伟大和高于当是一般作家的地方。

鲁迅的小说是旧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使我们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了那久远的年代和那个年代里的人和事。小说中那深刻的理性是迷人的,给人带来的思考是愉悦的。特别是那些悲剧作品更能在悲悯和惊叹中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这就是鲁迅小说悲剧美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鼓舞性和号召性

鲁迅小说悲剧的理性美,不仅在于它揭露的深刻性,还在于它的鼓舞性和号召性。《药》的结尾安排在清明时节,杨柳枝头已经吐了新芽,烈士的坟头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圈红白的花,那象征着迷信愚昧的乌鸦也居然没有显灵。这些在黑暗中闪烁的若干亮色,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前途的乐观信念和他搏击暗夜获取光明的精神。读者因此受到鼓舞,感情上的重压也因此大大减弱。

鲁迅先生说过:“新的建设的理想,是一切言动的指南,倘没有这而言破坏,便如未来,不过破坏的同路人,而言保存,则全然是旧社会的维持者。”(《〈浮士德与城〉后记》)。在这种积极的悲剧感支配下,鲁迅所创作的悲剧作品尽管都笼罩着黑暗和流露着作者本人的悲哀和忧郁,但却包含着希望和憧憬。鲁迅先生确信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治疗社会,改造社会,所以他说他的作品中“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自选集〉自序》)。鲁迅在更深的程度上感到人生痛苦,但是他对痛苦采取的是积极战斗的态度。

鲁迅在探寻知识分子出路时,辨证地、清楚地写出了他们个性主义的缺陷和不足,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没有明确指引出他们应走的路。虽然如此,鲁迅坚信是有一条光明之路可供奔往的。正因为这样,他在《孤独者》的结尾以象征之笔,写下了下面一段文字:

“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

这就预示中国知识分子,在理想幻灭、一切道路均证明走不通的情况下,应该“冷静”地在反思中去寻求另外的光辉道路。因此,小说“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特殊感彩,同时,又实实在在地透射出了作者希望的光芒。

在《故乡》的结尾,鲁迅写到: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这句话成为格言,为一代又一代人传诵着。今天,我们把它贴在教室里,写在案头上,鼓舞自己,振奋自己,鼓舞我们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去开拓美好的未来。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设计导读 提问技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浪潮空前高涨,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现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所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阅读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最多而有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才能够是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的重负,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才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天文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要采取不同语言。在讲述欢快、诙谐和幽默的情景时,多用轻快的语言,声音清楚而不用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听觉达到亢奋状态,调动情绪,触发思绪,增强记忆;在讲述庄重、肃穆、沉重的内容时多用节奏沉稳、语速连贯、音强而有力的慢语。如我在教《伟大的悲剧》时,就采用深沉,哀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朗读课文,这样学生的感情被浓烈的气氛感染,课文中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就无形中烙在学生心中,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必须采用嘲笑、讽刺、诙谐的语言,如教授《变色龙》《范进中举》适宜采用嘲笑、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就要用趣语……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培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律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所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于都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仔细研究课学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最多而有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如不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才能够是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的重负,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才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7篇

[关键词] 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冉阿让;人道主义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仅因为作品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人生百态的深刻剖析,更是因为贯穿其中的博大而精深的人道主义思想,从而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部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悲惨世界》音乐剧自1985年问世以来,其悬念迭起的情节和荡气回肠的歌曲再现了1832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社会变革,其揭示的人道主义思想哲理深深地感染和激励无数人,从而成为最成功的音乐剧作品之一。

2012年底,以《悲惨世界》音乐剧为原型的音乐剧电影搬上了银幕,给全球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视听盛宴。以“冉阿让”的灵魂再生为出发点的此部电影,不论是从文学到电影的不同表现形式,或者基于原著的情节重构,还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感化力量和深刻的现实意义,都带给我们对这部作品的无限思考。

一、表现形式

电影既是一门与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相并列的艺术样式,它还超越艺术领域而渗透或覆盖了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音乐剧是一门独立的大众表演艺术,是戏剧、舞蹈、音乐三大门类的综合。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正是将电影和音乐剧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以音乐剧的形式来展现电影的魅力,是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音乐剧演唱作为音乐剧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此部音乐剧电影中,演员的音色形象和演唱风格与角色的性格特点密切相关,每个人物都赋予特定的歌曲,或旋律优美,或扣人心弦。以剧中冉阿让独唱或合唱形式演绎的歌曲为例,“Look Down”“Valjeans Soliloquy(What Have I Done?)”“Who Am I?”“Suddenly”“Bring Him Home”“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这些代表性歌曲往往安排在剧情发展的重要时刻,着重表现冉阿让在特定情景中的感情,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是表现电影主题思想的重要工具。

此外,本剧歌曲歌词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方面, 为了体现小说结构的史诗性,音乐剧歌曲创作者以“宏大、正式”为核心, 以“悲剧色彩和音乐性”为特色,对歌词进行了精心刻画,进而突出该剧的特点。如冉阿让在生命的尽头,祝福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礼时唱道:

Upon this wedding I pray.

我为这婚礼默默祈祷。

Take these children, my lord, to your embrace.

主啊,引领这些孩子到你的怀中。

And show them grace.

沐浴荣光。

另一方面,相对于小说情节详尽的叙述,演员演唱的歌词都言简意赅,从而直接带动表演深入主题。如冉阿让在受到米里哀主教仁慈的感化后,“Valjeans Soliloquy(What Have I Done?) 使他回忆起自己多年的苦役煎熬:

My life was a war that could never be won.

我的人生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When they chained me and left me for dead.

他们用铁链锁住我,让我等死。

Just for stealing a mouthful of bread

仅仅为了偷一口面包。

这几句简单的歌词,唱回了冉阿让悲惨的过去,形象描绘了“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这样一个本性善良的人,逐渐成了猛兽”,让观众深刻体会到由一块面包遭受的十九年屈辱,进而酿成他反叛复仇个性的根源。

二、情节重构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即从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由于电影时间的局限性,文学作品的结构需要调整,事件和冲突集中安排,情节适当删减和修改,才能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巨大冲击。《悲惨世界》卷章内容浩瀚,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错综复杂。电影创作者智慧地以冉阿让的坎坷经历以及和沙威的道德较量为主线,同时哭诉了芳汀的苦难命运,描绘了珂赛特与马吕斯的美好爱情,歌颂了青年学生们发动的街垒起义,痛斥了德纳第夫妇的卑鄙行径等,共同描绘出《悲惨世界》史诗般的画卷。

为了集中体现灵魂人物冉阿让的传奇人生,电影对小说情节进行大量删减与梳理。如服刑期间的三次越狱,土伦港的海上失踪,修道院曲折的安居过程等。在商马第案件中,雨果用了近20页描绘出冉阿让复杂的心灵斗争及前去参加审判路中的曲折,生动刻画了“世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的活动”。可在电影中,一首歌曲“Who Am I?”和一个乘车的画面,便再现出当时的惊心动魄。

此外,商马第案件后冉阿让逃脱的方式,电影情节也做了修改。在小说中,冉阿让舍弃市长头衔而被关进监狱,只因不要无辜的商马第成为自己的替罪羊;但为了实现芳汀临死前和女儿团聚的愿望,奋不顾身再次越狱。而在电影里,越狱的传奇经历没有再现,我们看到的是冉阿让不惜一切代价履行对芳汀照顾好珂赛特的诺言,于是在医院和沙威进行对峙,并最终跳海脱逃。

情节重构对电影主题的表现至关重要,《悲惨世界》音乐剧电影中,巨大的时间跨度和丰富的情节内容,将原著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经过删减和改编后的情节更充分表现了主题,通过演员生动的歌唱和精彩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形象塑造

《悲惨世界》小说中的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特点,此部音乐剧电影同样围绕着善恶的主题塑造人物、展开故事,突出了艺术对比原则和浪漫主义美学理想。电影里,冉阿让的形象塑造反复围绕着博爱可以使人性复归这个永恒的主题,几首冉阿让的独唱“Valjeans Soliloquy(What Have I Done?)”“Who Am I?”“Bring Him Home”把人道主义精神推到了高潮。

冉阿让在受尽苦役犯罪名的折磨后,以偷走惟一善待他的米里哀主教的银器来报复社会。而使冉阿让灵魂受到前所未有的谴责的那一刻,却是米里哀主教在警察面前为他洗脱罪名,并送他两个珍贵的银烛台的瞬间。在感受到了“仁慈”和“宽恕”的伟大力量后,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洗礼,进而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这种人生的蜕变通过以下发自肺腑的歌唱“Valjeans Soliloquy(What Have I Done?) ”:

He treated me like any other.

他将我和别人一视同仁。

He gave me his trust he called me brother.

他信任我,唤我兄弟。

My life he claims for god above.

他替天主赎下我的人生。

在商马弟事件中,冉阿让的博爱、仁慈、无私再次得到升华。虽然内心极度挣扎,但在人道主义的影响下,他依然战胜了自己的私欲,选择心灵的回归。这首“Who Am I?”很好地演绎了他复杂但是坚定的信念:

This innocent who bears my face,

一个和我相似的无辜人,

Who goes to judgement in my place…

要替我上庭受审……

Who am I?

我是谁?

“Bring Him Home”,该歌曲充分展示了冉阿让超越自我利益,极富高尚的人格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在爱潘妮牺牲后,街垒战进入生死关头。冉阿让站在受伤的马吕斯的身边,心中默默为他祈祷,愿用生命换来他们永远绽放的爱情之花:

Let him live.让他活下去。

If I die,let me die.如果我要死,便放我死去。

Let him live.让他活下去。

Bring him home.带他回家。

四、主题表达

(一)爱――从“悲惨世界”走向“幸福世界”

电影中,冉阿让身上所反映出来的人道主义思想,正突出地表现为“对于贫困不幸的下层社会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控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考察,其个性的设计,是雨果所追求的艺术和人生的理想走向;其个性的发展,是雨果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爱”是雨果美学理想的核心,主教的仁慈、芳汀的母爱,也对“爱”做了深刻阐述。在电影中,我们充分感受到爱的伟大,我们听到冉阿让在生命之火将要熄灭时告解自己的一生,完成了自己从“悲惨世界”走向“幸福世界”的转变:

Its the story of one who turned from hating.

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内心装满仇恨的人。

A man who only learned to love

最终学会了去爱。

我们也听到影片结束时那个被揭示的真理: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唯有爱人者,得睹真神面。

(二)圣诞精神――坚持仁慈博爱精神和道德感化

雨果认为,基督教是一种“精神的宗教”;雨果所谓的“圣诞精神”,具体指仁爱万能的人道主义精神,即坚持仁慈博爱精神和道德感化。因此,本部音乐剧导演秉承《悲惨世界》是一部关于上帝的作品的宗旨,使宗教的影响贯穿全剧。我们在感叹“迷失――感化――升华”的宗教行为的同时,也感受到基督教仁慈博爱和宗教感化的巨大力量。如冉阿让在商马第事件极度矛盾的思想斗争中,仍能坚持信仰,激励自己:

He gave me hope when hope was gone.

当希望泯灭时,上帝给我希望。

He gave me strength to journey on.

他给我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依然希望得到上帝的宽恕而无憾终生:

God on high,Hear my prayer.

主在上,听我祈祷。

Take me now,To thy care.

将我带走,受你恩典。

五、现实意义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是雨果极力倡导的理想思想,也是普世价值的一个方面。在当今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的发展中,一些地方和人们思想出现金钱至上的现象,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物欲横流、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正确认识、评价和推崇《悲惨世界》中雨果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我们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关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中国的崛起与中国梦的实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因此,此部音乐剧电影重新彰显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能加深我们对雨果作品的认知,而且对我们今天的道德与社会建设也有许多的警示与启迪。

[参考文献]

[1] 廖向红.音乐剧《悲惨世界》创作艺术特征分析[J].戏曲,2001(03).

[2] 于卫平.情节的重构――简析《悲惨世界》的电影改编[J].安徽文学,2009(10).

[3] 费元洪.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史诗性与神性[J].音乐剧苑,2009(03).

[4] 万春.《悲惨世界》: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6).

伟大的悲剧教案第8篇

关键词:《奥赛罗》 悲剧 人性 种族矛盾

莎士比亚剧作的伟大,在于其对人性的关注。对于长期受基督教思想禁锢,长期关注神而忽视人的欧洲来说,莎士比亚作品中对人性的思考、审视,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创举在《奥赛罗》中得到了切实的践行。造成《奥赛罗》悲剧性结局的原因,首先就应该从人性这一方面进行思考。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这场悲剧的总导演――伊阿古。这个外貌看起来善良、正直的旗官,实际代表的是人性中狡诈恶毒的一面。第一幕第一场中他就对洛德利哥说:“要是我脸上的笑容竟会泄露了我肚子里的念头。那么我接着就会把我的心掏出来,钉在这袖口上,让乌鸦飞来乱啄了。”“我并不是我”,这是他的人生信条。几乎在所有人面前,他都显得如此忠诚可靠。他尊重他们,为他们的切身利益着想。可实际上,他鄙视周围一切的人。在他眼里,苔丝狄蒙娜是放荡的娼妇,卡西奥是风流自赏的书呆子,奥赛罗是头没脑子的疯牛,洛德里哥只是任他牵着鼻子走的蠢驴。

因为奥赛罗没有任命他为自己的副官。而让卡西奥捷足先登。于是,伊阿古便在这群他不屑一顾的人身上尽展自己恶毒的手段。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约会的晚上,他吵醒勃拉班旭,用下流的粗话将女儿私奔的消息告诉这位元老,并用看似打趣的话语火上浇油,企图利用勃拉班旭给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婚姻造成致命的打击。他灌醉卡西奥,并设计了卡西奥与蒙坦诺的的争斗,这使卡西奥丢掉了副官的职位,而伊阿古自己却扫去了晋升之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事后,他叉怂恿卡西奥去见苔丝狄蒙娜,苔丝狄蒙娜答应为卡西奥说情。但与此同时,伊阿古正利用着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的这次会面,挑起奥赛罗的怀疑与嫉妒。之后的“手绢事件”更是让奥赛罗陷入无尽的痛苦。而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伊阿古,他的狡诈、恶毒,推动着人们一步步迈向悲剧的结局。

主人公奥赛罗骁勇善战,有大将之才。他面对勃拉班旭的挑衅谩骂时的宽容镇静,面对苔丝狄蒙娜时真挚的爱情,处理卡西奥斗殴事件的冷静讲原则,都值得读者的肯定和赞扬。但他也存在着弱点――轻信、嫉妒。于是他美与丑的双重人性就成为造成整部戏剧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伊阿古在看到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的会面后说出一些捕风捉影的话时,他便开始动摇。虽然嘴上还在说着“我始终相信苔丝狄蒙娜是规矩的”,但在他的心中,已经轻易地接受了伊阿古的谗言,所以他会对伊阿古说“要是以后你还看到什么,让我知道,叫你妻子也留心一下。”此时,他的轻信已为这场悲剧埋下了祸根。接下来。伊阿古利用那一条手绢,在奥赛罗面前导演了一场好戏:手绢去向的解释,卡西奥谈论碧央加时的得意之色,还有卡西奥手持手绢的情景。这一切,都使奥赛罗嫉妒之心顿起,这位经得起战火无情考验的战士可经不起爱情上的打击。于是,这种嫉妒之心使他起了杀念。他最后派伊阿古去除掉卡西奥,而自己则亲手将苔丝狄蒙娜扼死在床上。

苔丝狄蒙娜含冤而死,而奥赛罗却在这时才发现自己是被伊阿古所设计欺骗了。可是一切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此时的奥赛罗,轻信、嫉妒的人性已不再主导他的灵魂,控制他的行为,他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再次显示出来,他面对众人依旧是如此镇定。对于整件事情,他的要求只是“呈报这一段不幸的案情,在公文上实事求是地讲到我,不必为我开脱,也不要故意糟蹋我。”然后,他举刀白刎。对于爱情的真挚不容许他在这世上苟活,他要从容赴死。奥赛罗,他轻信嫉妒的人性害死了苔丝狄蒙娜,她对于爱情的真挚也让自己别无选择地走向了毁灭。

伊阿古的狡诈、恶毒可恨,奥赛罗人性中美丑的冲突让人感到可悲,而苔丝狄蒙娜人性中的弱点对于这场悲剧的推动作用却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整部剧中,苔丝狄蒙娜给人的印象完全是一个无辜者。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人陷害,最终被自己深爱的丈夫活活扼死在床上。但是。“元辜者”同样要对这场悲剧负责。

戏剧的开头,苔丝狄蒙娜向我们展示了她人性中耀眼的一面。她有开明的思想,能克服种族偏见而爱上~个摩尔人。第一幕第三场中,她对公爵说的那段话“我透过了他的心。再看见他的人。我已经把我的灵魂和命运献给了他的荣誉和他的英雄事业。”说明了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观是超越了肤色、种族,注重人性本质的进步的爱情观。她还是那么的勇敢,在勃拉班旭质问自己时,她当着众人的面宣布“我母亲对您尽了做妻子的责任,把您看得比父亲还重,我也就该有权利对这个摩尔人,我的夫君,尽我应尽的本分。”公然反抗自己的父亲,使勃拉班旭受到当头一击。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苔丝狄蒙娜人性的弱点逐步展现了出来,她暂时的勇敢消失了,她变得软弱起来,面对丈夫,她采取的是逆来顺受,屈从的态度。当奥赛罗面对她神情暴躁时,她想尽办法为他开脱。“您身子不舒服,可真叫人担心。”“一定是威尼斯的什么国家大事,或是塞浦路斯发现什么阴谋,扰乱了他清明的神志。逢到这种情况。人往往会在一些小事上找岔子。也不管叫他们心烦意乱的是那正经大事。”当奥赛罗责骂侮辱她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勇敢反抗,而是认为“他这样对我是应该的,完全应该的,我从前做了什么事,犯了什么错――哪怕一点儿疏忽,才叫他这样生气?”“大人管教小孩儿,不能太宠爱,免不了要对他们稍微严厉些;他也可以这样责备我,因为我就是个该受管教的孩子。”甚至在奥赛罗要杀她时,她也只能苦苦哀求“明天杀我吧……让我活过今夜!”“让我再活……半个钟点!”在奥赛罗执行完他的恶行后,她依然对自己的丈夫那么顺从,对爱米莉亚这样解释自己的死,“没有谁――是我自己干的。再会吧,我那好丈夫跟前替我问好一噢,再会吧!”她从开明勇敢到软弱屈从,这种转变,这种人性中弱点的凸显,使她自己渐渐走向了死亡,也引领奥赛罗向死亡不断靠近。

莎士比亚剧作中遥远的东西,就在于他并没有因为自身处在那个社会之中,就“当局者迷”,对那个社会的弊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相反,他仿佛是一个站在遥远地带的“旁观者”,冷静明晰地洞察着一切。在他的剧作中社会因素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导致戏剧最后结局的重要原因。《奥赛罗》也不例外。

“《奥赛罗》的悲剧故事发生在一个种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这种种族矛盾是导致这场悲剧的隐形杀手。虽然它常常为人性方面的原因所掩盖,但却不能为我们所忽视。”

整部戏剧中。种族矛盾其实时时刻刻都有所展现,它主要体现为白人的种族优越感,对于黑人种族的歧视。虽然奥赛罗是一位英勇无比、屡立战功的将军,剧中人们也 常常称赞他为“勇敢的摩尔人”“英勇的奥赛罗”。但这只是针对他的战功而言的,威尼斯不会平等地把他视为自己社会的一分子:他的不同的种族背景,他黝黑的肤色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横在他和威尼斯社会之间。戏剧开头,当苔丝狄蒙娜决定要成为奥赛罗的妻子时,伊阿古是用这样的语言向勃拉班旭通报这件事的“哎唷,太爷,府上失窃啦!真要命,还不赶陕披上您的袍子!您的心儿碎啦,灵魂掉落了一半啦。就在这时候,这当儿――正好这一刻里,一头老黑羊正在跟您那小白羊交尾哪。快起来!快起来!快打起钟来,惊醒那班市民的好梦吧,要不然,只怕魔鬼要让您抱外孙啦。喂,起来吧!”言辞之中充满了讥讽。而勃拉班旭在得知女儿与奥赛罗的恋情后,更是坚定地认为是奥赛罗使用了魔道邪术,骗取了苔丝狄蒙娜的。最后,这位老人还因为女儿选择如此“不可理喻”的婚姻而被过度的悲伤摧残致死。

至于公爵,作为威尼斯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观点可以说代表着整个威尼斯社会的观点。但剧中公爵的观点是值得读者去细细体昧的。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恋情曝光时,塞浦路斯正受土耳其威胁,奥赛罗作为他手下一员勇武的大将,正是他急需的人才,他对其自然要有所庇护。于是,他劝慰勃拉班旭说:“事情已经闹开了,也就迁就些吧,人家说,有一件破衣裳遮身总比光着身子好。”听起来这是在替奥赛罗说话,但我们不难体会到其中的歧视成分。

就因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所以伊阿古的挑拨听起来才如此合情合理“当初多少王孙公子来向她求婚,跟她同乡、同种、门当户对。照我们看,真所谓美满姻缘,可她一概回绝了。嘿,从这里您不是觉得有些反常、怪癖,不近人情?可是请原谅我,我这么说,并不就一口咬定;不过我不免在那里担心,有一天,她清醒过来,拿您跟威尼斯的哥儿比一比,会因此生了悔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氛围,奥赛罗不免会产生种族自卑感。“我本来是个黑人,出言吐语不象公子哥儿那样文雅动听:也许我上了年纪,在走下坡路了――”,种族自卑感带来的不自信让他更容易轻信。于是,伊阿古只要用几句谗言,设几个诡计,奥赛罗的内心世界便坍塌了。而他内心世界的坍塌,也让苔丝狄蒙娜的命运,包括他自己的命运一起坍塌了。

“《奥赛罗》的悲剧故事同样的发生在一个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女性被认为是轻浮的、卑微的,她们对于丈夫只有服从的义务,她们永远被排斥在社会的中心之外。对于女性的轻视、鄙视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一社会因素就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另一个杀手。”

剧中,男性对于女性的歧视表现得十分明显。伊阿古这个大男子主义者认为“我们这个城邦的风气我是知道的,威尼斯娘儿们干下的勾当,只好天晓得,丈夫可不能看到;她们的清白良心不是发誓不干,而是干了却不让你知道。”对于自己的妻子艾米莉亚,他更是以“蠢婆娘”“”来称呼。还有卡西奥,在谈到碧央加对自己的爱慕时他这样回应“我跟她结婚?――什么?一个卖俏卖笑的女人?请你别那么小看我的头脑吧!我还没那么糊涂呢。哈,哈,哈!”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鄙视。

女性在男性心目中是如此的形象、如此的地位,在这种绝对父权、夫权的阴影下,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去赞叹苔丝狄蒙娜那短暂的勇敢,并理解她为何会这么快就变得软弱,变得妥协顺从了。我们也就同样不难理解奥赛罗为何会忍心对自己的妻子痛下毒手。这悲剧性结局的发生也就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因素与人性因素的同时存在宣判了《奥赛罗》的悲剧结局。社会因素在某些层面上还影响甚至决定了人性因素的发展与定位,是导致整部悲剧的症结所在。

在一部简短的戏剧中,莎士比亚用一对特殊的夫妻的死亡,让我们思考了人性,思考了社会。当然在这些思考的之后或许还会有思想更加遥远的漫游。莎士比亚不愧为戏剧史上的天才!

参考文献:

[1]陆谷孙,莎士比亚专辑,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2]莎士比亚著,方平译,奥赛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