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12 18:35:00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1篇

【关键词】串联 角度 语言 构思

一、串联心情之美

开篇以焦急的心情“拽”字写出他们高涨的热情和兴奋劲,对未来充满希望;但马上变为不安,甚至不敢去猜想,但这种情绪接着变为可怕的事实让他们的心战栗。开始觉得全身心追求的目标及自己行为的可笑,竟能让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热泪盈眶。他们失去了希望,怀着闷闷不乐的心情走去极点的最后路程,甚至用冷漠的眼睛看待极点―――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可更为残酷的事是为别人的成功去作证,可这正是他拼了命去追求的,此时此刻的抉择是多么矛盾和痛苦,但斯科特选择了“痛苦”,去实现良知与公正。

至此失败已完成了一个段落,接下来的心情亦是跌宕:回去的路让他们忧心忡忡,一旦偏离就直接走向了死亡,但心劲已泄了,不是盼望回家而是害怕回家,可想而知打击之大。偶尔闪现信心,但埃文斯却让这种沉重打击逼疯而亡。物质的匮乏让他们痛苦和失望,最终转化为绝望,以致惊慌到了极点。虽掩饰恐惧却在镇静中发出绝望的厉叫,终变成了可怖的自白。

最后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但却不哀叹自己最后遭遇到的苦难。所想到的还是祖国,全人类的亲密情谊,希望有人能发现这证明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

作为传记,本文作者茨威格无法亲自采访主人公,又怎样才能打动读者,又符合主人公的性格、心理、所处的环境呢?我认为作者在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和斯科特日记基础上,最终认为还原情境的最有利抓手是揣摩他们在当时情况下的所思所想,同时引入斯科特的日记原文作为有力的佐证。

二、角度立意之美

人们习惯于为成功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用以激励后来人,也对当事人之功业给予肯定。可从长远考虑,从人类良心出发,人类的发展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多少先驱者、奋斗者是默默无闻的铺路石,用时间、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为后来人留下了经验、教训,给予他们的成功或多或少的帮助。如果人们的目光只是向上看,向成功者看,势必造成精神道德的滑坡,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不问方式,就会弄虚作假,其成功的真实性会大打折扣,其含金量也会遭人质疑。那社会的空气又怎能洁净、清新、使人舒畅。如果社会空气污浊不堪,那人类的明天还有什么希望?要知道科技无疑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进步,可维系人类活动的是道德和法则,只有他们才会让人心产生感动、感激、感恩……觉得生活的美好、公正、有序,感到活着有滋有味有希望。

本文恰恰将我们的目光引向那些失败者,却是人类发展进步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份子―――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他的团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冒险精神、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勇敢坚毅、勇于担当、不怨天尤人、敢于面对死亡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面对抉择他们承受住了考验,体现了科学的公正精神,表现出绅士风度,彰显着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精神和魅力超越了国界和种族及时代界限,成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深刻、深远。所以说茨威格选材角度独特,立意深远。

三、语言形态之美

本文的语言高度凝练,不知是作者的功力还是译者的妙笔,应该是兼而有之吧!

1.四字词之妙:表意凝练却充分。

坚持不懈 热情高涨 荒无人迹 闻所未闻 不可思议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夜不成眠 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扬扬得意 猎猎作响 冷酷无情 热烈追求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雄心壮志 小心翼翼 忧心忡忡 充沛精力 不朽事业 疲惫不堪 英雄气概 令人钦佩

寸步之遥 鲁莽大胆 身强力壮 精神失常 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毫不迟疑 精打细算 踉踉跄跄

2.生动、逼真的单字与词。

(1)“拽”既写出他们的勤劳,也表明起床的艰难,更让人感觉到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热情高涨与兴奋。

(2)“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显现出他们的低落,步履的缓慢沉重。“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说明他们虚弱疲惫到了极点。

(3)“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四、构思情感之美

1.题目包含意蕴丰富,凝练。

“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事实,在文中时时处处我们能感觉到,“伟大”是事件给人精神的

震撼和启迪及其意义和价值。具体总结如下:“悲”在何处?

千辛万苦却落后于人―――失败之悲

失败了,身死了―――含恨而亡

为对手作证―――作证之悲

世人之悲―――伤痛、可惜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他们死了,毁灭了却留下了什么?(或他们身上的什么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心生敬意?)敢于挑战,勇敢冒险;坚持不懈;严谨、公正的科学精神,优雅的绅士风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科学研究精神;团结协作,同甘共苦,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精神;勇敢坚毅,面对厄运不抱怨,勇敢面对死亡的勇者;更有爱国家,民族的柔肠,最后一息时的冷静、理性,这一切都太优秀、太伟大了。归结为:事业伟大,精神伟大,人格伟大,情感伟大(态度)。

2.卒章显志。

结尾段既是对人物事件的总结概括,又点明了主旨。

3.侧面烘托赞人物。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2篇

关键词:哈姆雷特;悲剧;自觉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一颗最耀眼的金刚钻。”的确,世界把文学的王冠给了莎士比亚,而王冠上最耀眼的光芒来自《哈姆雷特》。因此《哈姆雷特》自问世以来的400多年间,从来不乏对其的解读者。

《哈姆雷特》的解读以主人公哈姆雷特形象的复杂性著称,也就造成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客观效果。多数的解读者认为哈姆雷特的悲剧源于社会环境的险恶和他犹豫延宕的性格。毋庸置疑,哈姆雷特所面对的对手是强大的。如果我们把哈姆雷特所面对的险恶暂时搁置一边,仅就哈姆雷特的个性气质而言,哈姆雷特是自觉和不自觉两方面构成的矛盾复合体。这两方面的叠加使他一方面看透了世俗功利和人性的东西,另一方面又不自知中为了功利而存在而争取而毁灭。

一、伟大的自觉者

首先,哈姆雷特是一个自觉者,是在个人和泛人角度上高度敏感而自觉的。

作为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准确地把握着周围人所扮演的角色:叔父的野心与凶狠,母亲的背叛与乱伦,朋友的被收买与虚情假意,情人奥菲利亚的单纯与被利用。哈姆雷特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并且毫无顾忌地对母亲和奥菲利亚大加斥责,改动公文并残忍地让两位好友被处死。他也清醒地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同时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在哈姆雷特看来,世界充满敌意,“一万个人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因此他用装疯来掩盖和保护自己。他的行动被对手监视,他却反过来用“第三只眼”监视对手。因此,当克劳迪斯本想借刀杀人,命英国国王处死哈姆雷特时,反而被哈姆雷特“雷下埋雷”,不但逃回丹麦而且借机处死了两个好友。所以,哈姆雷特一方面被操纵着,另一方面他始终在用第三只眼睛观察。

作为“人”的哈姆雷特在经历了家庭的一系列变故后,他开始了对人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上升为一种哲学的高度,此时的哈姆雷特是消极悲观的,他感到人世的痛苦,并盼望生命的结束。他感叹道:“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心机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并发出著名的关于生与死的拷问——“to be or to to be""。这是一种哲学思考的高度,是一种体验了人世种种悲欢的大彻大悟。所以,哈姆雷特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可悲者,一位伟大的自觉者。

二、 功利的不自觉者

歌德曾这样评论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已把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和深度上都描写的竭尽全力。”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就是一个人性多面的聚合体。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即使圣人也不例外。哈姆雷特是自觉者:观察着周围,解读着各种角色,进行着“伟大”的反思;然而他又是不自觉地戚戚于荣誉的功利主义者。

从心理学上来说,哈姆雷特身上有一种明显的恋父情结。他不止一次拿父亲与叔叔进行比较,一个像“威风凛凛的战神”,一个则“像一株霉烂的禾穗。”复仇与本能使然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父亲的夸耀实际上暗含着对自己的肯定。是否为父复仇就涉及到了当事人的荣誉。为父复仇不如说是为“我”复仇。哈姆雷特在想到复仇时也说:“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

自然,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普遍情节,因为受本能的制约,所以是一种潜意识上的不自觉。然而哈姆雷特除了本能上的不自觉外,他在行为处事上始终将荣誉看作至关重要的东西。在谈到丹麦国的酗酒纵乐的习俗时,他想到的不是给黎民百姓带来的涂炭,而是担心国家的声望因此受到贬低,并由这件事想到了个人荣誉的问题,他说:“少量的邪恶足以勾销全部高贵的品质,害的人声名狼藉”。作为一个观察者,他本以为事情可以按预想的那样,等到克劳迪斯在做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时再刺激他;实际上他是在等待实现最大荣誉式复仇的时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拖宕。因此,在自己迟迟没有对克劳迪斯下手时,他又担心自己被骂为“懦夫”“恶人”,认为这是一种侮辱,是对名誉的一种损害。作为高度的自觉者,他由厌世而想到自杀,但又害怕“不可知的死后”。这种害怕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死后荣誉的不可知,因为基督教教义是不允许人杀生的,所以自杀必定是对名誉的一种极大损害。哈姆雷特惧怕自杀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包括奥菲利亚死后,哈姆雷特因雷欧提斯的极度哀痛而喝问他:“你跳下她的坟墓,是要当面羞辱我吗?”在哈姆雷特看来,如果雷欧提斯的哀痛超过他,就是对他对奥菲提亚爱的一种贬低,也是对他荣誉的一种贬低。

这些都是哈姆雷特作为一位伟大自觉者而不自觉的一面。哈姆雷特在反思认识存在的时候认为人""死去只能一无所有”,而他又被虚无的荣誉所摆弄。他的死也是归于“为荣誉的一战”,克劳迪斯正式利用哈姆雷特的这一弱点,用荣誉引起他的兴趣,设毒计陷害他。这一次哈姆雷特的第三只眼因为充斥着荣誉,屏蔽了他对克劳迪斯的警惕和阴险的定性,只为过荣誉那一关,却难逃一死。而他在死前仍对荣誉念念不忘,嘱托霍拉旭把他的事情昭明于世,以免荣誉蒙受不白之冤。

综上,哈姆雷特就是这样一位为荣誉而生,为荣誉而战,为荣誉而亡的悲剧人物。如果说恋父情结是哈姆雷特复仇本能的不自觉的话,那么他为了荣誉而斗争,则是一位伟大自觉者所忽略的地方。哈姆雷特的反思超出了世俗的范畴,然而他的反思仅仅作为了一种死而存在,并没有改变他为荣誉而功利的心态。所以,哈姆雷特一方面作为洞察人性的伟大自觉者而存在,另一方面又时刻小心翼翼抑或大发雷霆般地维护着他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荣誉。他是伟大的,又是功利的。这正是哈姆雷特的复杂之处,也是他悲剧命运生发之处。纵观全剧,哈姆雷特认识到人生的可悲却仍然为功利所缚,这使《哈姆雷特》在一般意义上的悲剧层面上更悲了一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临死前给了他一个向雷欧提斯赎罪的机会,却始终没能让哈姆雷特忘掉荣誉。所以哈姆雷特直到死都要死的荣誉。这不仅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更是人文主义的悲剧。这是莎士比亚戏剧所告诉我们的。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杨周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2]哈姆雷特的问题.张沛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3篇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通用   这本书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作品,讲述了哈姆莱特王子,是个有理想聪明勇敢人。在心目中,自己父亲个贤明国王。父亲死让感到难以接受,当知道叔父克劳狄斯杀害了父亲后便决心替父报仇。哈姆莱特先后除掉了克劳狄斯一些亲信,临死前又把克劳狄斯杀死。不仅报了父仇,而且推翻了克劳狄斯统治,可惜自己也付出了生命代价。

  看完这本书我心里感慨万千……

  首先克劳狄斯行为让我感到气愤,哥哥当上了国王理应竭力辅佐哥哥,帮助巩固王位。但克劳狄斯却为了王位不顾兄弟情分,趁国王熟睡之际把毒药灌进国王耳朵里杀死了自己亲哥哥。做出了这种事,一些大臣竟会去辅佐,难道他们连一点正义感也没有吗?像克劳狄斯这种卑鄙小人,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国政根本就不配做国王。像他们这种人真让人感到厌恶!

  其次哈姆莱特所作所为又让我感到钦佩。当哈姆莱特知道自己父亲被亲叔父害死感到非常悲愤。但当时还很年轻,权力有限,只得把仇恨种深深地埋在心底。为了替父报仇不顾尊严装疯卖傻,甚至去吃树叶和虫。这使克劳狄斯一伙儿对放松了警惕。可有一次在克劳狄斯面前杀死了克劳狄斯亲信——波洛涅斯,被迫流放英国。但在半路上受到一群海盗帮助,回到了自己国家。克劳狄斯不甘心,让波洛涅斯儿——雷盖兹和哈姆莱特比剑,想借此机会杀死哈姆莱特。在比剑中哈姆莱特和雷盖兹同时中了毒雷盖兹终于醒悟说出了指示人——克劳狄斯。新仇旧恨点燃了哈姆莱特心中久藏复仇烈火,哈姆莱特强行给克劳狄斯灌下了毒药。终于为父王报了仇但也牺牲了自己,哈姆莱特忍辱负重不畏艰险英勇无畏精神真令人钦佩。

  文中主人公哈姆莱特敢恨、正直勇敢,至今仍让人深深折服。《王子复仇记》不愧为莎士比亚最伟大悲剧之一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明珠!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通用

  剧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丹麦的王子,作为理想与爱的结晶,在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后,他无疑是明朗、阳光、幸福的宠儿,他正直、善良、明辨是非,现实似乎像乌托邦一样完美。而就在此时,传来了哈姆莱特父死母嫁的恶讯,心中的美好城堡顿时坍塌,面对叔父杀兄占嫂,置侄儿于死地的卑劣行径,恋人、朋友的无情背叛以及外敌的虎视眈眈,哈姆莱特对世界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理想与现实巨大的变化与差距而迷失了自我。直至他昔日的梦幻、理想和信念的破灭,由“快乐的王子”转身成为“忧郁的王子”。

  此时,复仇成为哈姆莱特生活的重心。他精神阴郁、犹疑。一方面是现实的悲剧,他孤身回国,自身力量薄弱;另一方面,他偏激且悲观的认识人生,认为每个人都有恶的潜质,“复仇”使他否定人性中的美、善的一面,于是他想到了逃避——死,却无此勇气,内心矛盾而激烈的碰撞把剧情推向了高潮,使哈姆莱特存活于每个人矛盾的内心之中。复仇的外在冲突让位于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是奋起与命运抗争,还是选择最终的逃离?他追怀理想,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甚至悲观;向往人性的善又深信人自身有恶的渊蔽;想重整乾坤,又因人性之恶的深重而感到回天无力,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深爱母亲和恋人,又怨恨她们的“软弱”。莎翁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苦闷、困惑、迷惘和恐惧剥落于纸上,使“哈姆莱特”这一形象圆满而立体。

  哈姆莱特最终在杀死叔父为父亲报仇后自杀结束,以自身生命的终结为人文主义的逝去留下惊鸿一瞥。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通用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其最知名的悲剧作品,被许多莎评家视为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乃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如果说《奥赛罗》是关于爱情的悲剧,《李尔王》是关于亲情的悲剧,《麦克白》是关于野心的悲剧,那么《哈姆雷特》则是这三者的综合,并且在这爱情、亲情与野心的悲剧中最终体现人的性格悲剧。

  哈姆雷特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真实,但又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哈姆雷特以自己的“毁灭”去毁灭了丑陋的叔叔克劳迪亚斯;以自己的“毁灭”深深的把当时丑陋的现实刺了一刀;以自己的“毁灭”成就了他的祖国——丹麦的“生存”;也以自己的“毁灭”留下了那振聋发聩的“哈姆雷特命题”。哈姆雷特是个与恶劣世俗同归于尽的悲剧英雄,但他悲壮不悲观!曾有人这样说过:其实悲剧具有一种深刻的美,悲剧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不只是为了赢得人们一掬同情的眼泪,而是要通过对悲剧产生、发展、结局的整个过程唤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严肃思索。悲剧也正是通过对一切矛盾冲突必然性的揭示,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肯定!

  在沙翁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你经历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当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在很大的层面上,它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悲剧,人的悲剧。

  这个戏剧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关于死亡的台词: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就竟是哪个较崇高?

  哈姆雷特选择了死,“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死并不是可怕的,而是一种归宿,一种最安全最适宜安抚灵魂的方式。只可惜,在死的时候也不是彻底清净的。没有人能告诉我们死了之后是什么样子,不知道死去以后是否真的有梦,而那梦又将是美好的还是残酷的。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4篇

关键词:麦尔维尔 美国社会 悲剧性

《白鲸》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自1919年以后,这部书已成为公认的杰作。《白鲸》是一部关于捕鲸生活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悲剧性是显然而见的,无论是捕鲸工人的悲剧性、船长亚哈的悲剧性还是白鲸本身的悲剧性在这部作品中都有体现。作者从这三大悲剧性的解读来引申到整个社会的悲剧性,这是不得不引起人们对整个美国社会的关注的。

关于悲剧性的解释,中外美学史的各方名家和意见都是不一致的。亚里斯多德在研究和总结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方悲剧史上的第一个完整概念,“悲剧”是对于一个严整、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之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中国文学史上,中国的一大文豪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白鲸》又是怎样体现它的悲剧性呢?

一、亚哈船长的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悲剧性

亚哈船长是白鲸的对立面,他的一生都在过着捕鲸的生活,他要与最强的鲸抗争,可见他的资本主义的野性是多么地强烈,想要从鲸上掠夺如此多的财富好作为他财富的来源,所以他努力抗争啊。但是他碰到莫比·狄克这个白鲸中的高手又怎么不会遭受厄运呢?所以在他与莫比·狄克抗争时被它咬断了一条腿,可怜的亚哈·船长就此成为一个残废之人,但是人性的灵魂又岂是这么容易被摧倒的呢?就像有关的悲剧的观念中说的,人在遭遇到厄运时会越发斗志昂扬,会去勇于同命运抗争。亚哈船长就是这样,他把白鲸当成自已的敌人,发誓一定要把莫比·狄克置于死地,于是他一直在整装待发了。

从这点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把亚哈船长作为人类反抗的英雄,是一个敢于反抗神明、反对习俗常规、坚毅无畏、百折不回、骁勇善战、经验丰富的船长。他“跟可怕的大海斗争了40年”,他有着高尚的灵魂,伟大、古朴的心胸。他操鱼枪敏捷而又准确,他曾刺中过无数的大鲸。他遭受过挫折,但他永远不会被击败。是的,亚哈·船长该到了审判的时候了,也到了他赎罪的时候了。在“佩阔德号”海船上,他带领着一帮困苦的捕鲸工人天天过着那痛苦的捕鲸生活,他等待着莫比·狄克的再次出现。这也暗示着他的悲剧将要来临了。亚哈船长为了报他的一剑之仇,甘愿托上整船人的性命,最后他和整船人都几乎生亡了,只留下这个幸存者以实·玛利在可怜巴巴地向我们叙述着他们的捕鲸生活的痛苦,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心灵地震撼了,就像高乃依对悲剧的认识那样:“伟大的心灵的坚定只会激起观众内心方面的赞赏,有时同怜悯一样令人感到愉快。”如把亚哈船长作为反抗大自然的魔王来说,他最后遭受到的悲剧结局是不得不痛快人心了。由此我们很赞成亚哈船长的那种勇于抗争精神,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心须得从事物的客观规律出发。亚哈船长没能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只能注定他的悲剧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悲剧到悲剧的历程了,他总也逃不了悲剧的命运了。

二、捕鲸工人的痛苦生活的悲剧性

在这个大美国社会中,这里等级森严、管理严密,船长亚哈是这个小社会的主宰。在这个主宰下,捕鲸工人只能是过着痛苦的捕鲸生活了,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怜悯与恐惧了。捕鲸工人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他们一踏上甲板,就丧尽了人权,完全听命于船长的摆布。小说中“佩阔德号”船上的全体船员明知那条名叫“莫比·狄克”的白色巨鲸是危害人命、难以捕杀的动物,但他们却不得不服从于亚哈船长的命令去自投虎口、最后船沉人亡,只有叙述者一个幸免于难。“佩阔德号”捕鲸船不幸遭遇真实地反映了广大捕鲸工人的悲惨命运。

三、白鲸所代表的大自然的悲剧性

美国这个大社会靠捕鲸业来获得如此多的财富,可见白鲸在遭受着人们的迫害。我们悲叹着白鲸的悲剧,此时是有一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之感,面对它们遭到的如此厄运,我们也好为痛心啊!白鲸能以大自然作为护身符,不会让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他们将摆脱那种任人鱼肉的生活。所以当亚哈船长两次向莫比·狄克进攻时,它都没给亚哈船长一点好脸色,第一次让他失去一条腿,第二次和他同归于尽,总之都不会让亚哈船长得成的。我们看到白鲸的如此勇于反抗,我们似乎看到了希望,感到美国这个残酷的现实将要消逝了。白鲸的确在先前遭受了悲剧,但是它要重整齐鼓了,所以当人们再次对它进攻时,它发起了强烈的攻势,这种勇于抗争的精神是能让读者精神振奋的。在这里大自然也遭到了悲剧,但是大自然永远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达到了大自然的最大承受力时,大自然就将向人类施以惩罚。

因此,《白鲸》成为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也让他一举成名。作品展现的悲剧性是那样深厚,但是对社会的批判性更为强烈,让人们对这个社会现实去更为深刻地思考。《白鲸》中作品的内容是悲剧性的,但是引起的伟大的轰动却不是悲剧性,它使人类看到了曙光。

参考文献: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悲剧文本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2-02

悲剧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悲剧能够让学生逼真地“看”到人类生存的真实状态,珍视人生悲剧美感,容纳悲悯性情绪。为了更好地解读悲剧性文本,教师要重视分析悲剧文本的特点,总结出悲剧性文本教学优化措施。

1.高中语文悲剧性文本特点

悲剧被称为“戏剧之冠”,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确如此,悲剧与喜剧不同,悲剧所展现的震撼力往往带给读者更大的震撼,更多的思考和更为理性的探析。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引入了不少悲剧课文,通过这些文本的展现,让高中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到社会生活中的悲剧和时代悲剧是对整个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与感叹。同时,在悲剧的感染下,学生也会在悲痛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锻造人格,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悲剧也有着阅读美学的特点,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情境,这种悲剧的程序设计能够使得学生从中学习到悲剧表达手法和艺术特征。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直面悲剧、忍受苦难、悲悯弱者、仇恨邪恶:激荡起对假恶丑的憎恶,飞扬起对真善美的憧憬,这也是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之,悲剧美学借助教材文本传递给高中生,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感受悲剧艺术,激发悲剧情愫,感伤与愤慨中洞悉文学作品的魅力。

2.悲剧性文本教学优化措施

2.1 创设情境,感受悲剧魅力

悲剧性文化的优化教学要重视创设悲剧的情境,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悲剧魅力。创设悲剧情境的途径有:第一,教师情感投入。教师要率先表现出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情感表现,要利用朗读来创设情境基调。例如:教学《包身工》,教师可以设计导入语“孙中山先生一生倡导天下为公,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越来越广泛。(语气沉重)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70年前,中国上海的包身工却过着完全丧失人权的生活。(板书)第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教学人教版必修3《祝福》时,教师就要播放一小段旧中国的照片和简单录像,通过发黄的照片,衣衫褴褛的人物,还有照片上人们呆滞的表情展现旧中国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双向匮乏。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旧照片与现代照片的对比,通过人物笑容的对比创设悲剧的基调。第三,走入角色。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入悲剧的角色,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时,学生可能会对祥林嫂的形象有诸多的不理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悲剧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祥林嫂,设身处地想一想:没读过书、丈夫死了、强迫再婚、第二任丈夫死了、孩子死了、没有心理辅导、没有亲人安慰、工作不顺心。在如此的设想之后,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悲哀。总之,创设情境是感受悲剧魅力的关键。

2.2 研读文本,感受悲剧意境

悲剧性文化的优化教学要重视研读文本,在文本的细节之中感受悲剧意境,而悲剧意境是悲剧魅力的主要体现。第一,赏析细节。例如:《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悲剧文学,而新人教版选择的《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没有表现出最有悲剧张力之处,但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然后反过来寻找教材文本的悲剧细节。例如:教师指出“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这段请同学们仔细研读。通过学生仔细探索就可以发现:(1)林黛玉寄人篱下必须要转变生活方式,试想一下小小年纪就要改变这些,不得任性,不免让人觉得悲哀。(2)“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从这段想到了“如厕吃枣”笑话,可见黛玉为人聪明,这么聪明的人却落得悲剧下场,更让人觉得悲哀。第二,欣赏结尾。悲剧的结尾往往更引人深思。教师要重点指导阅读研究。例如:教学必修2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结局时,要重点分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让同学分析结尾悲剧气氛对人对己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而深刻感受悲剧意境。

2.3 分析人物,感受主体个性

悲剧性文化的优化教学要重视分析人物,感受人物的主体个性,例如:教学必修2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点分析兰芝的人物形象,通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指导学生说一说兰芝的个性和能力如何?然后再分析非主体人物,指导学生评点“阿母怒遣兰芝”、评点“逼迫改嫁”。从中感受到阿母和兰芝哥哥的人物特征,以及对悲剧结局的影响。总之,教学要指导学生主动分析人物,感受人物的主体个性,保证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人物的主要个性,并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个性结合起来分析。

2.4 透过表象,感受深沉理性

悲剧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进行理性思考。第一,要从人文角度分析。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了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特征,然后进行对比“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为君妇”一“阿母怒遣兰芝”。“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一“逼迫改嫁”。从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的悲哀,感受现代社会制度的美好,以及对人权的尊敬。基于此,可以让学生以现代人的角度给兰芝写一封信。第二,要尝试进行社会化理性思考。例如:教学必修1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封建社会的情境下“荆轲重视太子丹厚遇重任”的心理,以此来综合地评价荆轲的历史价值,最后总结,荆轲行为有着延伸的社会价值,也正因此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敬仰荆轲。透过表象进行深沉理性思考是分析悲剧的关键,教师要组织学生全面思考,深入思考,并给予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针对悲剧的教材文本教师要创设情境,并鼓励学生进行人物分析和文本分析理性分析,最终实现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6篇

悲剧是残酷的,也是惨烈的。

我们都不愿看到悲剧。

然而,生活着,人们又常常被悲剧挟持。悲剧出现时,往往没有征兆,让人始料莫及。

两年前,“超级玛丽”的悲剧突然上演,一度让中国的大小媒体一片喟叹:悲剧怎么会落在她们的头上呢?她们还在如花的年龄上,她们还走在梦的路上……

“超级玛丽”是两个音乐女孩的组合,一个叫韩萱,一个叫罗惊。她们十六七岁离家远行,不久,就有唱片问世。她们歌声甜美,曾经感动过许多的听众;当然,更为她们感到骄傲的是父母,为女儿的圆梦,卖掉房子搬进出租房的父母。可是,她们的梦才开始,父母眉梢上的喜悦才舒展开来,一场灾难发生了:她们在北京的租房内深度煤气中毒,她们成了植物人……

美丽在一瞬间被揉碎!

两年过去了。罗惊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韩萱依旧还在与悲剧抗争:韩萱醒过来了,韩萱会笑了,韩萱正在逐渐恢复当年的美丽……那年宣布韩萱永远只会是一个植物人的医生,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医学界的谜……

有奇迹,便有创造奇迹的人;有谜存在,便有去揭开谜底的人。

作为武汉的刊物,我们一直关注着苦难的韩萱;作为善良的读者,他们一直在追寻着美丽的韩萱。当想揭开谜底的记者走近韩萱时,记者发现了创造奇迹的人――被苦难压弯了腰却从来没有丢失过信心的韩萱的父母!这是一对贫困的夫妻,这又是一对坚强的夫妻。他们在悲剧的面前,给我们阐释了亲情的伟大和不可战胜!

他们用亲情与悲剧展开拼搏……

他们用亲情唤醒了在黑暗中沉睡的女儿……

他们说,女儿活着,他们就赢了!

是的,他们赢了!亲情赢了!

我们常常会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故事:父亲为女儿捐肾;儿子为母亲捐肾:姐姐为弟弟换肤;弟弟为姐姐求学远走他乡……

什么是亲情,这就是亲情。它是血缘关系,又超越了血缘关系。物欲横流时,灵魂在大面积死亡,亲情却不死,它就像一棵树,一面旗帜,在我们的头顶轰然作响,猎猎飘扬!

悲剧是恐怖的。

悲剧发生了,我们却看到亲情的力量;

悲剧有时又是不可预测的。

悲剧来临了,我们感受到了亲情比悲剧的强大。

亲情是爱,亲情是无条件地爱。

正因为有亲情,这个世界才生生不息;正因为有亲情,我们心中才拥有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有读者问我们:“超级玛丽”的歌声还会再响起吗?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7篇

【关键词】文本解读;切入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43-02

【作者简介】韩荣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初级中学(江苏宿迁,223842)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会根据文本的体裁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将异彩纷呈的文本放在固定模式中解读,程序化的分析看似有序可循、有条有理,但是这种文本解读的方式不利于具体地阐发文本自身的丰富性,不利于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所以教师对文本解读方式的选择,尤其是切入点的选择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益。教学中如何比较到位地理解文本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解读呢?

一、从题目切入,扣住文眼,领会主旨

学生解读文本是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创造意义。文本解读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有些文本的解读可以从文题切入,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如教学《幽径悲剧》时――

师:学习本课我们先从课题入手,寻找“文眼”解读课文。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文眼”是文章灵魂的窗口。那么,这篇课文的“文眼”是什么呢?

生:悲剧。

师:什么是悲剧呢?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恨、对美的追求。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文章中作者写了哪些美?

生:作者总写藤萝之美……

……

师:很好,大家读得很用心,很有自己的见解。同学们谈到的美,也就是鲁迅认为的“有价值的东西”,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才是悲剧,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相关“毁灭美”的行为。

……

师:“毁美”是何人所为?

生:愚氓。

师:面对这样的悲剧,作者是如何做的?

……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抓住文眼“悲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解读出“藤萝之美”这一“有价值的东西”和“愚氓”毁灭藤萝的过程,按照“寻藤萝之美、批愚氓毁美、作者维护美”的思路解读,“牵”住“悲剧”这一“发”,调动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积极性,实现了“动全身”的目的,升华了主题,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艺术的震撼力。

二、从关键语句切入,由果溯因,贯通全文

文本解读的深浅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有些文本的解读可以抓住关键句切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抓住“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一词牵出对古仁人、滕子京、迁客骚人以及作者等人物的解读,由此倒溯,用“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证明你的理解吗?”在初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学生搜集相关阅读信息后总结概括: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越明年,政通人和”;范仲淹虽遭遇坎坷却能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伟政治抱负。教师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感知与把握,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融合学生的个性解读,最终形成自己的文本解读体验,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从主旨句切入,立足中心,融会贯通

文本解读在立足整体的视野下,既可以向内探究更细小的局部,也可以向外探究文本外部的制约因素和潜在影响。有些文本的解读可从主旨句切入,从局部入手进行教学。如笔者在教学《醉翁亭记》时,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就是选择文章结尾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一局部,结合欧阳修的政治经历这一外部因素,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思维的碰撞。抓住这个主旨句,突出“醉”与“乐”两个重点。在文本中,学生理解“乐”相对容易一些,而对于“醉”的解读,或许会成为学生解读的障碍。这时就需要教者适时引入作者写作时特定的情境和他无法脱离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传统。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却“醉”在山水美景之中,“醉”在与民同乐之中。借助“乐”字,让学生读出作者隐藏在寄情山水背后的忧国忧民情怀。

四、从朗读切入,对话交流,感悟真情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说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学生解读文本就是一种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重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借助朗读,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解读文本的切入方式。如唐江澎老师教学《生命的意义》一课就是从朗读切入,给我们做了示范。

师: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来朗读,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完了以后,大家来评评,看他们的读法有没有表现他们读法设计的道理。

……

生:我指出他们组朗读的一个严重问题……他们读得没有感情,没有理解保尔当时的心情……

师:太重要的一个提醒。看来,我们应该去把握主人公的感情,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来读。大家既然已经读过小说,那就随我一起回忆一下有关情节。在此之前,保尔已经单目失明,退伍后参加筑路,得了场伤寒重病,在床上躺了一个冬天。他已经经历了一个死亡的考验。现在他想回到工作岗位去,走之前,来到了――

生(众):公墓。

师:公墓里埋的是――

生:革命烈士。

生:不,是瓦利亚等,是保尔的战友。

师:是童年的伙伴。本该是鲜活的生命,现在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保尔在什么环境中思考了什么?

生:公墓中,面对战友的坟墓,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师:现在知道应该怎么读了吗?

生:我觉得保尔大病初愈,步履蹒跚,节奏不应该读得那么快,语气应该是沉重的。

师:的确,它是保尔面对战友的亡灵而产生的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思考。这段话提出了两个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一是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人应该怎样活。前者决定人生目标,后者决定生活方式。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高尚的人生追求加上充实的生活构成了保尔生命的伟大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而活?你又将怎样活?让我们在有关生命这一重大话题上与保尔进行一次对话,看看能否进一步理解他,从而更准确地读出他的感情。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第8篇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最新   《哈姆莱特》主要写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王复仇的经过。后来用“哈姆莱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概括了他的复杂性。

  一杯毒酒,一把毒剑。结局被鲜血浸染。

  哈姆雷特最终被众人抬放于高台,在沉重的葬礼进行曲中,无愧于礼炮的轰鸣。

  王子复仇成功了,但同时哈姆雷特复仇者的身躯也壮烈倒地,悲剧随之落幕。可怜的雷尔提,沦为克劳地的杀人木偶,被其控制了复仇欲望,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克劳地、葛簇特,也算是罪有应得,让死亡超度他们罪孽的灵魂。

  哈姆雷特是可悲的,他是封建时代的异类,人文主义的光芒还不足以驱散整个时代的阴霾。父皇被叔父秘密毒害,父皇的生命、地位、权利,甚至自己的母亲都被阴险狡诈的叔父全盘剥夺。母亲被叔父勾引乱伦。自己不能与爱人完璧。这一切犹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山,压抑在心头无法喘息。在他的身上有人生的思考,人性的剖析,却苦于对手的强大,他揭开了封建社会妖娆虚伪的面纱,看清了血肉模糊的时代面目,深刻地批判现实的黑暗,却无力改变现状,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造就了他的忧郁苦闷、失望怅惘。

  哈姆雷特一方面在追求人性的解放,但是面对现实的矛盾理想不能实现而精神扭曲感到痛苦;另一方面个人遭受排挤无法诉诸正义内心摧残。旧思想和新思想同时存在,使得他行为过于谨慎举止不定。又因为特殊身份的限制,他还要对国民对国家负责,这些都是哈姆雷特一个人担负不起的。

  作者莎士比亚身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正是戏剧中丹麦的真实写照。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创作者与被创作者,心连一系。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最新

  亚里士多德最初在解释悲剧时指出:悲剧是人生中严肃的事情,它不是悲哀、悲惨、悲痛、悲观或死亡、不幸的同义语,它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剧”一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就会有亚里士多德的感受,感受到的是悲剧的美丽与伟大,莎士比亚所塑造的每个人物每一幕都那么每句话都有着戏剧的崇高。

  这复仇的火焰源起于国王的阴谋。克劳狄斯国王为了争夺先王的王位、王冠与王后,竟不念手足之情将毒药倒入先王的耳腔,谋杀了先王,得到了一切。国王所编的谎言使鬼魂迟迟不能消散。于是,哈姆莱特王子决定替父报仇,安息游荡人间的鬼魂,因为他多次错过机会,最后虽然杀死了国王,却也死在了同样是替父报酬的雷欧提斯的剑下。

  爱情的忠诚与背叛或许是复仇的另一大因素。哈姆莱特也曾想大声唤醒这个背叛了父亲的王后,让王后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错。在击剑中,她代饮毒酒而死去。王子虽然在复仇的时候曾让奥菲莉娅万般伤心,然而,在心上人即将下葬的时候,他也曾止控不住心中的悲伤,伤痛不已。即使是复仇的不得已也不能掩盖王子对奥菲莉娅的忠诚、纯洁的爱!

  从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反复无常的探密与告密中,足以见证这两位从小与哈姆莱特王子一起长大的朋友是如何利用他们与王子之间的交情来换取国王与王后的嘉奖,或是加封爵位,或是赏赐珍宝,而得到的一切有一份真诚的友谊中的信任重要吗?霍拉旭虽是个军官,但却在哈姆莱特将要面对未知的危险,对话鬼魂的时候不撇下王子一个人逃走,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拉住王子。复仇时他始终没有违背对哈姆莱特王子许下的诺言,只字不提所看到的一切。在哈姆莱特临终之前,他也曾想喝下剩下的毒药,与王子共长眠……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虽是军臣间的忠心耿耿,但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心中的那堵友谊之墙!

  波洛涅斯有一对拥有高尚美德的儿女,然而他自己竟是如此得虚伪,为讨国王、王后的欢心,他不惜出卖女儿的珍贵爱情,他在国王、王后与王子之间油腔滑调,故做媚姿,最后因偷听王子与王后的对话,惨死在哈姆莱特王子的剑下。他的爱管闲事与虚伪不也折射出人性丑恶的一面吗?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莱特曾这样感慨。也正如哈姆莱特所说的,一只雀子的生死,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而无论是国王的躯体,抑或是臣民的躯体,一旦生命停止,也都只是蛆的食物而已。活着,就不能让自己像国王那般狠毒、波洛涅斯那样虚伪,而应该拥有雷欧提斯、奥非莉娅的高尚、霍拉旭的忠诚!

  关于《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最新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丹麦的一位王子,他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感受到的是悲剧的美丽与伟大。莎士比亚所塑造的每个人物都那么崇高。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所颠覆了。戏一开头,就展现了一个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发出来复仇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