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10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置;能力培养

本文将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改革,介绍我们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实践。

一、加强基础,“宽”、“特”结合,优化课程设置

为了使毕业生适应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贮、显示和控制及总体设计等工作领域的需求,我们认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从电子信息系统需求基础出发,以信息源为起点,执行器为终点: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识别-控制执行。我们认为,宽口径专业不等于无特色,各学校应反映专业的特色,突出优势,真正实现交融互补,基于此,结合我院仪器科学与技术、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教学科研特色,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定位在信息检测与处理特色上,突出信息处理基础和工程实现,将课程分为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和工程实现两类主干课程。系统设计课程主要有:信息论基础、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波、微波技术与天线、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自动控制原理等;工程实现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等。为了加强系统概念,设置了电子信息系统课程(例如电视原理及应用或电子仪器与设备等)进行综合。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多种小学时的概论、专题讲座课程,并根据社会需求组织教学,这样既发扬了专业特色,又使教学组织灵活,教师将当今的许多新理论新技术引入教学,缩短了学生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距离。

二、提取课程共性,建设系统化实验室

1.电子技术实验中心

本中心主要开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实践、电子CAD基础等硬件基础课程实验,承担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和部分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部分任务,属电子线路内容的毕业设计,并面向全院电子类基础课程实验。

2.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验中心室建设同样也是从电子信息系统的概念出发规划的。本实验中心的主要以计算机为基本单元、设备全部联网、完成的课程本科生实验有:传感器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与数据结构、电子CAD、ASIC电路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同时承担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部分信息分析、采集处理等部分任务和信息分析处理内容的毕业设计。

3.专业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是将本专业课程殊实验综合而成的,同样是从电子信息系统的概念规划的。主要包括:电磁场与天线、微波技术、电视原理、电子仪器与设备等,并承担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部分内容和属电子仪器类内容的毕业设计。

三、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1999年6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为高等院校的办学指明了方向,在办学中要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创造发明的能力,是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目标。上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合理地设置课程和教学安排、开设必要的实验课程等,而且还需将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

1.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性环节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加大了实践性环节,这些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践、金工生产实践、EDA、ASIC电路、计算机应用设计等。电子工艺实践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的能力和电子设备生产过程的概念,包括元件识别、制板工艺、焊接工艺、安装调试实验等。

2.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培养

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完成。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在完成数字、模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进行的。要求学生利用电子CAD工具,根据教师给定的课题进行独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要求学生对于给定的信号完成采样策略设计、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并利用计算机完成信号分析与处理。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电子线路课程综合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两个环节训练后,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电子信息知识的能力,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总体能力。

3.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意识之中的内容,需在每一教学环节中体现和落实。我们从管理上实现了实验室开放,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上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自拟课题。在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采用了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要求设计相似的组织形式,在给定一个目标系统(或学生自拟一个目标系统)后,要求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从总体设计到系统实现的全过程内容,最终提交的成果形式为设计样机和设计报告。在本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系统总体思想、技术创新思想和团队的分工、合作精神,在毕业设计阶段重点强调了信息检索、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技术路线、创新点等环节的培养和考核。

四、结论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认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是一系统工程,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根据自己的特色结合社会需求,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落实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计划,加强工程实践环节和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湘晋.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5):25.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五星教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61-04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且在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如2017年浙江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在高校公布的高考选考科目范围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上榜率排名第三,仅次于物理和化学[1]。信息技术学科出现以后,为追求教学最优化,自然而然产生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是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为宗旨,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最终促进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2]目前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经学者、教师不断探索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但在实践中仍突显出如下问题:①许多教学设计案例中没有设置激活旧知这一环节,导致学生已习得知识无法融会贯通,用于解决问题。②任务驱动法使用的泛化,使得任务设计趋于庸俗、简单;随着学习的深入,任务依然很浅显,学习不具挑战性,无法深入。[3]

当代国际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家戴维・梅瑞尔于2002年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五星教学原理,它倡导以改进教学设计过程中只重视信息呈现、忽视有效教学特征的弊端,以实现学生学习效果好、效率高和主动性强为宗旨展开教学[2],这一教学原理恰为以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因此,本文结合五星教学模式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并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导线动画”教学为实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一线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五星教学原理及其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1.五星教学原理

五星教学原理也称首要教学原理,它的主要观点:①当学习者投入到解决现实问题时,学习得到促进;②当作为新知识基础激活已有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③当向学习者示范新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④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⑤当将新知识整合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图式中时,学习得到促进。[4]梅瑞尔强调,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和环境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与学。五星教学模式结构图不但强调教学过程,同时也注重学习过程,以问题为中心,遵循激活旧知-示范新知-实践应用-整合创新的教学过程,学习则按照知识结构-指导学习-辅导应用-反思创造的进程展开(见图1)。

2.五星教学原理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网络无处不在的21世纪,信息技术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也是生活的必备技能。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提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符合信息技术教学最终发展目标,同时给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下几点启示:①将旧知作为学习的起点,以生活实例形式呈现教学内容;[5]②将复杂任务分解成难度递增的子问题,逐步深入地解决,且教师遵循“从扶到放,扶放有度”的指导原则;③中心问题设计应与学生生活实际、实践能力和认知特点相和谐。④在激情中创设新悬念,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实现创新使用新知。结合该教学启示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解决信息技术教学现存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五星教学原理指导思想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三、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

五星教学原理认为教学应以任务或问题为中心,以聚焦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开展教学活动。五星教学模式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正如肯普所说,任何教学系统设计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构成了整个教学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6]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南针,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实效性。应结合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正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强调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学生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7]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定位于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超越学生现有水平,具一定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同时目标的设定不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设定的目标太难实现,学生努力学习后仍然达不到目标,将会打击学习激情。基于五星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过程循环圈中各环节教学设计要点如下:

1.激活旧知

复杂的学习内容要求学习者具有能将多种知识技能组织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的心理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旨在激活学习者已有知识图式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或经验,激活恰当的心理模式提高掌握新知的效率。当学习者不具有相关知识或经验,教师要提供一些真实经验来引领学习者构建相关的基础知识结构,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2.示范新知

这一阶段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二是多媒体的选择。安东尼・贝茨强调,不存在一种超级媒体,每一种媒体都存在其长处和短处。教学媒体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学习环境等的因素考虑。[8]教师应根据学习结果类型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三是学习辅导的设计。教师以实例的形式将新知的示范过程制作成微视频,用于课堂教学。借助微视频示范新知,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疑难可以独自回顾视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且兼顾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那么在展示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可有选择性地停播视频,适时给予学习指导,例如在学习重难点知识时教师给予指导,使学习得到强化。

3.实践应用

实践应用指学习者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或任务应同展示阶段时讲解的事例有关,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且问题难度呈递增状态。学习者在解决不同问题过程中,随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教师逐渐减少辅助。

4.归纳总结

经过前几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新内容。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已学内容的概要,对知识进行抽象化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总结、梳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并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5.整合创新

这一阶段是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熟练和灵活应用新知的阶段,也是激发学习者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阶段。五星教学原理强调,学生只有将已习得知识或技能应用到解决真实完整的任务中,并能灵活应用,实现创新学习,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任务,并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和平台,让其在公众面前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展示已习得的新知或技能,促进学生反思和学习迁移,提高学习者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例

根据以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依托对全国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和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的研究,本文尝试总结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用模板(见表1),并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6课“引导线动画”知识点,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内容,具体内容详见表1。

五、结束语

本文以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践,该实践围绕一个真实的完整任务展开,将任务置于循序渐进的实际问题解决情境中来完成,即先向学生呈现问题,学生在解决难度逐级递升的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然后让学生展示如何将学到的具体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或完成整体任务中去。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模式主要探讨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可应用于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设计,如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应用技能、算法与程序。[9] 该模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新增“激活旧知、整合创新”环节,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使用。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促进了有效学习,可应用于多种学科教学,这是笔者有待继续深入探索的问题,希望在有限的研究范围内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教学设计参考。

梅瑞尔提出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吸引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促进学习者融会贯通地使用已有知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并无绝对,每一种教学模式有其本身的应用价值,无优劣高低之分,紧扣目标施教、操练和评估是每一种教学设计所倡导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方秀芬.2017年浙江新高考技术变成一匹“黑马”[EB/OL].http:///s?__biz=MzAxMDAwMzU1Nw==&mid=205445258&idx=2&sn=65af07746e932a44ae94f63545b7c961&scene=5#rd, 2015-3-24/2015-4-23.

[2]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82-89.

[3]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误区及浅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31-32.

[4]Merrill M D.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50(3): 43-59.

[5]孙文波.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五星”教学设计的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

[6]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

[7]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3篇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作用及现代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几次重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能够结合具体实例描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计算机课堂的基础之上,不能够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对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也是陌生的;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是一无所知。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史。②理解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教材阅读、小游戏互动、问题回答等形式,知道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提炼主题内容填写表格等活动,加深对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认识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难点:信息技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幽默短信:俺村穷,穿衣基本靠纺,吃饭基本靠党,致富基本靠抢,结婚基本靠想;听说你们村更穷,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通过这则短信,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如果在喧闹的城市,通讯靠吼能让对方听到吗?如果在喧闹的大城市,仅仅靠走去办事,是否能达到目的?大城市的治安还要哪些配套措施?

设计意图:短信笑话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并通过问题引出人自身信息功能的不足,从而得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2.理解、记忆信息技术定义

实例引入: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此定义可以用学生关注的运动会实况录制为例,录制运动会的过程是信息获取;把录制的视频导入计算机并通过视频软件进行编辑的过程是信息的整理、加工;把视频存储在计算机上或刻录光盘是信息的存储;把视频文件发给使用者或上传至网站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学生、家长、教师等看视频的过程是信息的利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和方法就是信息技术。

提问学生:人体信息功能有哪些?相应的信息技术是什么?填充图1。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会的录制和编辑”为例,剖析信息技术定义,以便学生理解。通过填图,让学生理解人体器官、信息功能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关系。

学生看“现代信息技术”内容,通过下页图2加强理解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对比,现代信息技术的图形化显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虚设情境,引入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在讲解信息技术五次革命的时候,教师首先假设一个情境,如你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介绍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你们又没时间见面。在不同时期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子,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4.学习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

提出问题: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类是怎么传递信息的?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手势传递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让学生认识到没有语言的时代,有些信息是很难准确表达的。由于这种需求,语言相应产生。学生总结语言产生带来的变化及作用。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

互动游戏:教师说出10个词语后,立即让学生复述这10个词,学生抢答,能复述6个或7个的给予加分(截图如图3)。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在教室讲课,正常情况下,隔壁的班级能听到吗?更远的地方能听到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叙述老师刚说过的词语,回答提出的问题,引出语言是受时空限制的,由于这种限制,文字相应产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用不同的方式写信息技术定义,由两个学生演示,一个用钢笔在纸上写,另一个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看谁写得最快。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看出在黑板上写比在纸上写慢,明确由于写字工具的不便,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应产生。

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当时写文字的载体是什么;教师还可以适时插入一段有关活字印刷的发明过程,最后由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问题引入:①古代打仗,为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②《亮剑》里的李云龙攻打平安城,大获全胜,为什么不请示完上级再攻打?如果等请示完再打,结果会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答,得出由于信息的传递速度慢,有了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下,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应产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神舟七号是否能发射?为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学生讨论,并引出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5.根据表格内容归纳总结,知识升华

学生总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特点并填写表1。

6.总结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如表2)

设计意图: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内容不多,大部分内容能够自己看懂,所以让学生来总结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疑难的知识点,如数字化、多网合一、构件化等,教师适时以实例给予讲解,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教学网站评价加分

由于这节课在班级进行,我拷了一个随机显示学生名字的程序,学生名单已经提前录入此文件中。点击“转动幸运”, 学生的名字就会陆续在上面闪烁,然后点击“抽取幸运”,抽到谁就由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给予加分奖励。课堂上不同的问题,有抢答和必答加分项目,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分不同。然后把分数加到“教学评价网站”,以个人和小组形式体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起到引导学习、提出问题、解决疑难等作用。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本节内容,回答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互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联系实际,深刻理解和消化本节所学内容,学习效果很好。

1.创设贯穿学习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一个和“信息技术发展”有关的幽默短信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又渗透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作用。在讲信息技术五次革命时,虚拟了一个情境,这个虚设贯穿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不知不觉了解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中心内容。

2.实例引入和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考

本节课内容在涉及难懂定义的时候,以学生熟悉的实例透彻地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定义。在讲第四次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时候,分别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实例和问题的使用,使学生对定义和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理解得更透,领会得更深。

3.互动小游戏,引发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在讲解前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时,采取和本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关的小游戏,通过学生演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10]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10]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6篇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

四、五年级,初中

一、二年级,高中

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方案的学习

信息技术一词来源于国外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IT,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中,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乔纳森(Jonassen,1994)曾根据计算机在教育中应用情况归纳出了三种计算机的教育用途,即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把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特别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信息类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乔纳森认为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学习计算机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二、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教师、教材和媒体等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探索、巩固知识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计算机作品的形式完成任务。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题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习和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一般性指导。

以“制定旅游规划”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旅游管理知识与相关技能。通过该项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更多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是:

1.教师先设定教学情景:“五一”是旅游的好时机,同学们结伴出游,假设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和广州,请设计一个经济、快捷、收获最大的7日旅行计划。

2.教师为学生下达任务、通过单元活动各小组制定自己的线路和旅行计划,并说明理由。

3.学生分组进行曲网络环境下的协助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行分工,分别负责查询路程、时间票价、预测可能的收获、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比较并计算结果。

4.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收集、归纳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文字报告,并在同学面前展示。

5.全体同学交流汇总。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方案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把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进行探究和发现,以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方案完成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各学科教学应用基于方案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新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能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涉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其优势是在重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具体的探究过程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型课程中较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和潜力,这要通过一定的培养方式或培养途径才能发掘出来。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中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千方百计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模式的选则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总之担任这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这种课程改革适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俞明学,刘文明.创造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第8篇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好的效果。就信息技术的整合而言可能有几种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明确和统一的标准,而在同一学段中不再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明确的要求,但在同一学段中仍设有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只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整合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不同的国家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了适合本国的整合方式。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情况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教育部在《让美国的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or the 21st Century: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的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把计算机作为美国教育的"新的基础",把因特网作为"未来的黑板",并确定了具体的教育技术目标。在过去的20年中,教育技术成为联邦实施改革和制定政策的主要焦点。这些改革和政策的目标是:增长学校和教室中计算机的可获得性,帮助学校接入因特网,向教师提供技术培训,为教师提供在课程中整合技术所需的资源和指导。

     随着教育技术计划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大增加了学校中信息技术的可获得性。美国已完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并于1996年成立了评价和监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的组织。该组织对整合的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并每年发表一个报告,对本年度整合情况进行总结。

1997年是美国整合研究大规模展开的一年,各个研究项目在学校的整合实验全面展开,主要工作集中在培训教师掌握IT(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帮助教师转变角色,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IT,并利用IT进行教学探索。

     但是,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存在较大的差异。1997年对教师使用IT情况的调查表明,虽然教师开始广泛地把IT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只有大约5%的教师在教学中把IT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工具,大部分教师还是集中在利用IT在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备课、做演示文稿等等。

1998年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测,以了解IT在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IT在教学中的利用确实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由于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鼓励,使得IT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些泛滥,很多教师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于是各项目组号召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信息技术(Place in right hands, use in right way)。1998年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进行了另一次评测,结果发现教师利用IT的水平停滞不前,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某些学校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1999年整合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对教师的培训上。

      1999年的教师培训不再停留在对教师IT基本技能的培训,而是非常重视对课程整合理论的培训。大量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以及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开始离开研究室,走入中小学校,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帮助教师制定具有可执行性的教学计划,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一线教师开始尝试以各种方式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案例。此时,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突破旧模式的束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的课程整合研究进一步深化,重点在于鼓励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个方面都参与到课程整合中来,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建构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具备21世纪技能的人才。课程整合由模式探索转入环境建构的阶段。

      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即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出版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一书。该书详细列出了从学前到12年级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国家标准,核心是将课程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案例。此书是对前几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并把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确定下来。

在《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提出了进行成功整合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明确指出不单纯是依靠技术。对学校来说,要把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学习、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某些条件是必需的。物力、人力、财力和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技术在学校中的成功应用。

要创设有效应用技术的学习环境,应具备以下综合条件:

能获得支持的远见和教育系统积极主动的引导;

能熟练运用技术服务于学习的教育者;

(有关课程的)内容标准和课程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取向;;

有关技术对学习的有效性的评价;

对当代的技术、软件和远程通信网络的接触和使用;

服务于维护和使用技术资源的技术支持;

提供专业技术、有关支持和真实生活经验的社区(社会)合作者;

维持技术应用所需的持续财政支持;

支持新的学习环境的政策和标准。

      这种新的学习环境将为学生提供大量机会,去发现和利用当前的信息和资源,同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参与到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和有关课程内容相互交叉的活动中。这种学习环境能够克服传统的教育实践不能给学生提供在当今社会所需的全部技能。今天的学生必须应用合适的工具,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学习、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在解决学生个别需要的同时,促进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学习环境应帮助学生:

运用各种媒体和形式进行交流;

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和交换信息;

以收集到的信息为基础得出结论并进行概括总结;

了解课程内容并能够找到所需的其他信息;

成为自主学习者;

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和协作;

以合乎伦理的、适当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与技术应用的整合在于将技术作为工具导入教学,以提高某一内容领域或跨学科情境中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说达到了有效的技术整合。技术应成为课堂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像其他课堂工具一样便于应用。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但并不是所有的州都实行这一标准。各州依据国家总趋势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州的信息技术教育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实施。到1998年底,36个制定学生标准的州中有22个州(61%(将信息技术标准与基本学科课程相整合,6个州(17%)独立设立信息技术标准与其他学科标准,还有8个州(22%)在采取设置独立信息技术标准的同时将技术标准融入学科领域中。可以看出,美国各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有多种方式:一种是在实行整合的同时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如北卡罗莱纳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独立开设计算机或者技术课;另一种是在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形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如路易斯安纳州明确提出将技术教育标准与课程基本技能标准相结合的框架,小学阶段没有明显的课程形态,初中阶段开设选修课,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计算机课程;还有一种与前一种相似,但对开课的要求不同,如夏威夷州在小学阶段没有提出明确的课程形态,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提供选修的教育技术领域课程,同时在选修的"职业与技能教育"领域包括了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

      总的看,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几年的整合研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潜力,推动了整个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突破原有旧体制的束缚,走向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教育改革,也为其他国家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对我国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

      我国政府根据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我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及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年~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在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几年时间,实验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效果也逐步被社会认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断实践,我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组对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认识。

     1.明确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