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3:15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1篇

一、制定奋斗目标

技工学校班级目标化管理,首先要求制定切合教学实际、振奋师生精神、鼓舞学生士气的奋斗目标。技工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完成后培养有职业定向的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笔者所在学校将其具体化为“博学明智,德技双修”的八字校训。技工学校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奋斗目标时,应该兼顾学校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目前技工学校生源与普通高中生源比较,存在肯吃苦、爱动手、重感情与基础差、习惯差、自律差、自信差等特点。根据本校总体要求及财会专业就业难的实际,把班级目标定为“博学明智,德技双优”。

其次,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班级目标。班级目标公布后,多数学生觉得“太难”“太高”。对此,我们动员全班学生对财会专业就业形势进行了调研,使学生增强紧迫感;针对同学们信心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可行性分析论证,还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为同学们做就业经验

报告。

再次,分解班级目标。我们把上述总目标按学年分成三个阶段。根据第一学年开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珠算操作课且当年珠算证考试的情况,提出本学年的具体目标是“班级均分八十分,人人拿到珠算证”;根据第二学年主要开设专业理论课和财会电算化操作课且有财会电算化证和会计证考试的情况,提出本学年具体目标为“继往开来人人优,两证争取人人有”;根据第三学年主要任务是实习和就业前的准备的情况,提出本学年具体目标是“全面发展再努力,人人就业都顺利”。目标分解会使同学们觉得具体、明确、便于记忆、操作性强,进而增强信心。

二、制定落实措施

班级目标化管理的关键,是制定出有效的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班主任要依据本校规章制度,重点强化班级制度和纪律,以保证各项目标的落实。我们制定了《班规班约》《操行评比制度》《奖励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班主任要注意选拔、培养优秀班干部,既重视其能力与特长,又兼顾其品德修养与学习态度,这对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学年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主、班干部为辅,班主任要重点加强对班干部工作思路、技巧和方法的传授;第二学年班级管理则以班干部为主、班主任为辅;第三学年,班干部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班主任主要是最后把关,具体工作从策划到实施都由班干部完成。通过培养和锻炼班干部,他们不仅把本班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而且在学校工作中也大显身手。

班主任要重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它体现在严明的班纪、团结协作的班风、积极向上的学风、良好的习惯等。针对部分学生入学时纪律散漫、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协作精神等问题,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演讲会、体育比赛及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明白知识、技能、纪律、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形成正激励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把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组织了文艺、写作、演讲、书法美术、体育等兴趣小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演讲小组与写作小组合作获得了演讲赛校级一等奖和市级三等奖,篮球宝贝赛获得了市级二等奖,团体广播操和8人跳大绳比赛获得了校级第一名。

班主任既要为人师表、充满爱心,又要注意协调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发挥课任老师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要注意加强与校团委、校学生会等的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及时总结提高

班级目标化管理,还需要及时评估管理绩效和总结,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如发现个别学生有心理问题,就要与家长和科任老师及时给予关爱及心理辅导。二是坚持每周班会制度,及时总结工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并提出下周努力方向。三是利用好家长会,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相互配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四是搞好学期民主评比,通过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单项奖等评比活动,并对本学期各项工作做出奖评。如第一学期总结发现离班级目标要求人均80分相差不足1分后,即组织全班学生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在其后几个学期则都实现了既定目标。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2篇

职业综合能力提高要通过职业经验积累才能实现,而经验要通过工学结合过程获得。几年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十分活跃,本文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与管理方向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把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性专业。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 1.1 制(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为基准、以工学交替为主线,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能力等级的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校企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同时与学校申建示范高职院校的要求结合起来,制(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1.2 明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与管理方向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教研室专业教师通过走访企业,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市场调研和论证,确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合的工作岗位群。以专业岗位(群)所需的必备知识和技能为基准,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制订培养计划,建立课程体系。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与管理方向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 IT 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维护,互联网应用、网页与网站的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1.3 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新课程体系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广泛吸收多种课程观的长处.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取向。通过进行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对课程内容进行目标能力分析,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及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包括 Windows 和 Linux 两大平台的应用服务能力、路由和交换机安装与配置能力、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安装能力及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能力。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包括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及网络管理 4 门课程。整个课程体系设计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方便学生选课,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两个方向,网络工程与管理方向和电子商务方向,这次教学计划修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两个方向采用大平台课的设置方式,一年级不分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完全一样,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定方向。课程模块以职业资格等级模块为主线,包括基本素质教育、英语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管理、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能力、高级局域网管理员考证、网络工程师考证(可选模块)、专业拓展能力、企业岗位适应能力等模块。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实践教学,实训(践)课程占总课时比例 61.6%,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外,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均安排学生下企业实习。因此,把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分为上下学期,学生下企业实习暂安排在四上学期与五上学期,为配合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这两段下企业实习时间段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时间段的调整,机动灵活的安排实习周和理论周。在四上学期安排路由交换技术实习、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实习和网络管理实习,总课时占 270 课时。在五上学期安排了网络产品营销实习、综合布线实习及网络工程管理实习,总课时占 300 课时。在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进行毕业综合实践,下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占有 480 学时,并且把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合为一体,使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深入企业一线,通过顶岗实习半年,全面熟悉网络工程与管理岗位职业技能,通过指导、观察、学习、思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通过 3 个阶段的顶岗实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从事 Windows 和 Linux 两大平台的应用服务能力、路由和交换机安装与配置能力、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安装能力及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能力,而且实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岗位工作间的无缝衔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在生产中逐步实现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学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措施 2.1 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工学交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有很多时间在进行生产性实习,因此,对每名下企业的学生安排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企业实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和企业沟通,聘请企业的兼职老师联合管理指导学生,服务学生,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提高学生的素质。 2.2 工学结合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从企业聘请一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落实他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对于有讲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如果取得工程系列职称及证书,学院给予奖励。系、部积极支持教师进修,积极与企业联络,将青年教师优先派到企业,一方面学习,另一方面共同进行技术开发,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三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课程模块以职业资格等级模块为主线,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校企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选用或自编适合高职院校教改的优质教材。 3 结语为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我校在 2008 年就已经进行了“2+1”;人才培养改革,在“2+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与管理方向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突出实训课程,注重生产性实习,生产性实习占总实践课时的比例达到 80%,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半年外,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均安排学生下企业实习。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改革,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实践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探索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网络工程与管理专业人才。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3篇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4篇

第一条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学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工作效益,保质保量地为发展党员工作输送后备人才,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培训宗旨

第二条党校学员的培训工作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学员认真学习,对广大党校学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系统教育,帮助党校学员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党校学员全面发展,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章党校机构

第三条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精神以及党校学员的培训实际,学院党校的名称定为“中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业余党校”。

第四条业余党校是院党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一个职能部门,是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党员锻炼的大容炉。

第五条党委办公室是院党委领导下开展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对于党校学员的培训工作负有指导、协调和组织的责任。

第六条业余党校的组织机构设校长、副校长各一名,分别由学院党委书记和专职党委副书记兼任;党校办公室兼职人员设1-2名,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

第七条各党支部组织委员是各支部党校培训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必须发扬奉献精神,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协助党校办公室精心组织党校学员每一期的培训工作。

第四章学员条件

第八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业余党校培训,需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半年以后,经班级团支部、系党小组、辅导员(班主任)推荐,条件较为成熟的且在近期考试中没有补考课程者可作为党校学员参加党校培训。

第九条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一般为递交入党申请书一年以上,并被列入近期发展对象的同志。教职工党校学员培训工作与学生党校培训工作共同组织实施。

第十条业余党校的学员范围原则上限于各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鉴于院属各组织和社团等机构的学生干部,其主要工作由学院统一安排和考核,因此,在这部分学生中可由学院按照适当比例确定人员,并经过其所在党支部考核通过,酌情推荐上报。

第五章教学工作

第十一条业余党校的主要教材是《中国共产程》,辅导教材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编写的《入党培训教材》。

第十二条根据学院业余党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党校教师以兼职为主,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所聘请的党校教师,以学院党委委员、理论中心组、思政教师为主,视情况聘请市委党校教师来我院授课。党校教师必须热爱党校教学工作和熟悉教学规律,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同时具有较好的演讲口才。

第六章结业工作

第十三条每位学员在结业后要认真填写《中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业余党校学员鉴定表》,字迹要端正,内容要真实,各党支部工作人员要负责填写《中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业余党校学员鉴定表》意见,并存入该学员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第十四条每位学员在培训班学习期间的表现,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平时出勤情况、学习情况、考试成绩、思想汇报等。学员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2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在教学环节中,无故旷课一次者给予开除党校处分,不予结业;因假缺勤一次者扣除考勤成绩3分;因假缺勤三次以上者(含三次),不予结业;考勤与考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结业。综合考核成绩评定后,反馈到学员所在的基层党支部。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5篇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按照教育部职成司《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接有关职业标准,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体现与职业岗位对接、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四)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三、主要内容及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明确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二)实行弹性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各专业基本学制为3年,学生在校修读时间(不含休学时间)最短为2年,最长为5年。原则上先完成基本素养模块和职业基础技术模块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应知、应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从事职业的基础能力;然后完成职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取从事本专业所必需专业能力的训练;最后重点安排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三)合理安排学时

1.总学时及周学时数

高职教育全日制基本学制校内教学的周次:第一学期 15 周,第二、三、四学期各 18 周,第五学期 12 周。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相关行业生产特点灵活设置大小学期,开展“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三年制6学期可以根据行业企业淡旺季调整为7-9个学期。

基本学制内专业教学活动总学时控制在2500~2800学时。其中课内学时总量控制在1600~1800学时,周学时控制在22~24(毕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践报告周学时为24)。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25%。选修课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为不少于10%。

在校内教学四个学期的专业(如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可在规定的计划总学时内适当调整教学安排和周学时数。

2.学分要求

各专业毕业学分原则上不少于140分。

学分与学时的换算。18学时计为1个学分。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入学教育、课题设计、集中实训、职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每周计1学分。学分制最小单位为0.5,总学分为整数。

每个学生除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及必修课、选修课学分要求外,还必须完成至少4个素质教育实践学分。素质教育实践学分的认定与管理等,按照《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学分实施办法》执行。

(四)规范课程设置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美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按规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政课教材。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2.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

3.课程分类

(1)课程按照性质划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2)课程按照类别划分,分为基本素养模块、职业基础技术模块、职业核心技术模块、职业考证模块、职业拓展模块和实践模块等。

A.基本素养模块课程

基本素养模块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本素养模块必修课程是全院统一必修的公共课,原则上由学校安排授课时间。对于实施“多学期、分段式”等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整周实践教学、技能考核的专业,可以灵活安排公共课的授课时间,但应尊重课程教学规律,保证充足的教学时数。主要包括:

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1、2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4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第3、4学期开设;

②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或2学期开设;

③体育与健康,第1、2学期开设;(因重大疾病或身体残疾等原因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可申请选修卫生保健课)

④军事课由《军事理论》《军事技能》两部分组成。军事理论,第1学期开课院系为人文教育学院、经济贸易系、生化工程系及建筑工程系,第2学期开课院系为医学护理学院和工程科技学院。军事技能在第1学期集中安排;

⑤大学英语,第1、2学期开设;

⑥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第1学期开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第4或第5学期开设;

⑦心理健康教育,第3学期开设;

⑧劳动教育,第1学期以慕课形式开设理论教学,第1、2、3、4学期开设实践教学;国家安全教育,第1、3、5学期以专题教育形式开设;美育课程,第2学期开设。

基本素养模块选修课程包括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两部分:限定选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职业素养六类,每个学生限定选修课程总学分数最少4学分,最多5学分;任意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类三类,原则上每类课程每个学生都要选修,文科类学生可适当多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理科类学生可适当多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每个学生选修三类课程总学分数最少4学分,最多5学分。课程分为网络课程和校内公选课,校内公选课由各教学单位教师(包括校内外兼课教师)申请,学校按照全校各类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要求审核,统一设置。

B.职业基础技术模块

职业基础技术模块为必修课程,是为了学好核心课程所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C.职业核心技术模块

职业核心技术模块为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各专业在构建该模块课程时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科学合理设置课程,课程要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并突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特点。

D.职业考证模块

职业考证模块课程是保证职业资格获取,落实双证书制度的课程。各专业要明确学生必须获得的、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该模块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为必修、选修或必修+选修,在学期安排上应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匹配。

E.职业拓展模块

职业拓展模块课程为选修课程,是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职业能力的课程。该类课程要具有适时性,及时将最新科技信息、工艺流程和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将教学环节延伸到先进的企业、车间,保证学生及时把握行业发展态势。

F.实践模块

实践模块课程强调实训、职训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各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和特点,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课程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模块课程可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见习等为各专业必修实践环节,可另外设置限选实践环节。

(五)强化实践环节

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数应达到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以上。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医护类专业除外),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六)改革课程考核

根据专业要求与课程特点设置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必须在课程设置表中予以反映。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积极采用成果性考核(大作业、调研报告、读书报告、作品展示、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等)、操作任务考核(实际操作、模拟操作、情景描述等)、计算机及网上考核、自我评定与小组评定考核(学生笔记、学生学习总结、小组协作与配合意识、团队贡献等)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特别提倡两种或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来全面评价学生。

(七)严格毕业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八)促进书证融通

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探索建立有关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构成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要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要求

(五)职业面向与职业资格证书

(六)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七)学时、学分分配及教学进程

(八)实施保障

(九)其他情况说明

五、修(制)订流程

(一)调研分析。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二)起草修(制)订。结合实际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参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详见附件),起草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论证审议。组织召开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会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提出修改意见。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后,提交校党委会会议审定。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6篇

[关键词]学徒制 政策 技术工人 半工半读

[作者简介]陈俊兰(1984-),女,湖南安化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 10087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22-03

1949年至1965年,国家与政府层面颁布的与学徒制有关的政策主要是1957年《国务院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的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文章根据政策中提出的相关行为规范与措施,发现其所针对的现实情况及拟解决的问题,并从这些问题中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社会背景,从而从发展的角度理解学徒制在该历史阶段的实施情况、社会地位、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等。

一、现实与困境

《规定》从整体上描述了当时通过学徒制培养技术工人的情况:“解放以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各企业和事业单位曾经采用短期的师傅带徒弟和技工训练班的办法,训练了大批的技术工人。这从解决当时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的困难来看,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学习期限太短,学徒转为正式工人以后,大都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独立的作业能力。同时,学习期间的生活待遇过高,学习期后又升级太快,这不仅不能鼓励青年徒工刻苦钻研技术,而且影响到新老工人的团结和师徒之间的合作,甚至使许多手工业者、服务性行业以及个体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不愿意招收和培养学徒。”

由这一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学徒制的两个事实和两个困境。第一个事实是技术工人短缺,第二个事实是学徒制是技术工人的主要培养途径。这是由于工业起步与初步建设阶段,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技术工人需求大量增加。第一个困境是学徒培养质量不高,原因是学习期限短、人才培养上重视对技术工人“数量”的足,这也是该历史阶段解决“技术工人紧缺”问题的权宜之计。第二个困境是师傅不愿招收徒弟,原因是学徒易与师傅及其他工人形成竞争,而且学徒的培养成本较高。

当时技术工人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在生产现场的学徒制,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训新技工的主要方式,也是新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至1959年,我国新技术工人有90%以上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二是技工学校。技工学校的创办主要源于两种方式:其一是将许多原来条件较好的短期训练班,经过整顿、巩固、提高、充实,注入失业救济金,办成了技工学校;其二是列入计划,从国家财政中开支开办技工学校。1950年,我国只有3所技工学校;1953年,技工学校已经增长到35所,在校生人数达到23500;1956年,技工学校增加到212所,在校生人数达到110867人;1959年,技工学校增加到608所,在校生人数突破275000人;1960年,技工学校数量大幅增加,达到2179所,在校生人数增至516000人。“据冶金、一机、铁道、交通、建工、水电、煤炭、石油、化工、地质、纺织、轻工12个主要产业部门和劳动部门的统计,自1949年至1959年底,通过企业学徒培训和技工学校培训两种方式,已经培养出的和在培养中的技术工人有844万。”

当时技工学存在的关键问题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即“对培养技术工人必须以生产实习教学主为的观点不够明确,教学工作多仿照中等技术学校的办法,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生产实习,使理论教学脱离了生产实习的要求;加上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薄弱,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学检查工作未引起重视,对培养和提高师资注意不够,以及主管部门和专责协助企业对学校帮助不够,学校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工件没有得到适当解决等,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尽管技工学校对技术工人的培养采取了有别于学徒制的方式,但当时二者都存在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不过导致培养质量不高的原因却有所不同:技工学校是由于对理论教学的偏重,而学徒制则主要是由于学徒期缩短。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规定》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达到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一是延长学习期限。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技术比较简单的工种可以适当缩短,但是不得少于二年。技术特殊复杂的工种的学习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二是规定最低年龄。一般应该在十六周岁以上,某些特殊行业可以小于十六周岁。三是降低成本。生活补贴方面,按照当地或者本行业一般低级职工的伙食费另加少数零用钱h'-~规定。零用钱可以根据城乡的不同消费水平,规定为第一年每月二元或者三元,第二年每月三元或者四元,第三年每月四元、五元或者六元;福利待遇方面,各单位适用于工人、职员的工资制度(包括计件工资制)、奖励制度和津贴办法,都不适用于学徒,但可享受所在单位实行的公费医疗待遇。四是减少学徒与师傅及其他工人之间竞争的可能性。这主要通过限制身份、规定工资标准和留用年限以及赋予师傅权利等方式实现。具体而言,对于国营企业培训的学徒,在学习期限未以前一律不得提前转为正式工人、职员,转为正式工人、职员后第一年的工资按照所在单位工人、职员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对于非国营企业培训的学徒,学习期以后,一般应该留用一年或者二年,给予稍高于学徒生活补贴的工资待遇;同时,师傅可分配学徒担负一部分技术、业务以外的杂务工作或者其他体力劳动,学徒不得拒绝。

二、时代背景

《规定》颁布于“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一五”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对此曾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具体来说,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1957年前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952年,第一台蒸汽机车研制成功。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

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年平均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从1956年开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全局性的冒进。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正式通过由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提出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这是中国开始工业化并高度重视工业建设的历史时期,也是产业工人、技术工人紧缺、地位非常高、积极性非常强的时期,更是冒进思想开始抬头,希望快速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

《规定》在此背景下颁布,国家工业建设以及人们急于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倾向从根本上影响着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而学徒制由于其自身培养周期较长、培养效率不高而与当时的社会需求产生强烈的冲突与矛盾,矛盾解决的结果是学徒制屈服于社会的需求,即学徒制必须通过缩短培养周期、提高培养效率,提高对技术工人的供给。

“从南京公私合营机械厂1956年学徒考试晋级情况来看,学徒晋级速度非常快。如1955年1至4月份该厂吸收了411个学徒,很快在7月间便举行了一次考试,升为二级工的占6.65%,升为三级学工的占57.9%,升为二级学工的占30.9%,未升级的仅占4.63%。至12月底,又有336人参加考试,升三级技工的占0.9%,升二级技工的占30%,升三级学工的占24%,升二级学工的占0.5%,未升级、原为一级学徒的只有1人,升级面相当广泛。”

人为对培训周期的大幅度缩短必然引发学徒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不仅一般缺乏全面知识,其实际操作技能也是很差的。有的虽已晋级为技工,但大部分尚不能独立操作,甚至连军刀都不会磨。培训量之所以不高,显然不是一般学徒所说的是由于晋级慢了,也不是由于考试过严,相反,这正是由于学徒的学习期限过短、升级过快所致。”

总结以上,《规定》所颁布的时代背景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政治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成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经济背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57年是中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最后一年,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社会背景:当时实施的是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工人的社会声望相对较高,工人实践的积极性也很高,冒进思想开始抬头。

教育背景:技术工人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学徒制与技工学校两种。

三、“半工半读”与学徒制

《规定》颁布的第二年,即1958年5月27日,全国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天津国棉厂半工半读学校开学,这预示着半工半读教育实验拉开帷幕。从1957年至结束,我国先后兴起三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由于第三次半工半读运动处于期间,受到极左思想影响,片面强调劳动生产,无视教育的特有规律,盲目改革,使得“工学”结合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半工半读成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因而不属于文章的讨论范畴。

不可否认,“半工半读”教育实验的开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起因,也有其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并成为当时教育普及或追求教育机会平等的一大主要举措。但必须承认的是,“半工半读”学校的创办与《规定》的颁布所面对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情况是大同小异的,两者的出现具有历史的一致性。

首先,国家经济建设“”对大量的技术工人提出了需求,工农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

其次,多种因素造成了大量青少年失去升学机会、急需就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体制僵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在学校、教学体制等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过分强调统一,专业划分过窄;过分重视课堂知识学习,忽视劳动教育、就业教育;教学内容搞一刀切,不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办学形式单一,地方办学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日益严重,不利于新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当时教育内部与外部都在强烈地反思苏联经验,希望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教育之路。第二,招生名额有限。学校机构招生数额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求学需求,国家在短期内又拿不出更多的经费办学校。1957年上半年,刘少奇带着问题深入各地调查研究,先后调查了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发现全国高小毕业生500万人中,约有400万人未能升初中;初中毕业生109万人中,约有80万人未能升高中,高中毕业生人约有8万人未能升入大学,现行教育制度不能满足学生升学愿望,而人们却误以为所有毕业生都应该无例外地升学。然而,随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毕业人数增多,部分学生不能继续升学,必须选择走向工厂、农村就业。第三,家庭困难。“一五”计划之后,人民生活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但事实上,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普遍较低,使得很多家庭无力供给所有子女读完中学和大学。

最后,当时学徒制、技工学校、全日制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

文章在探索某些“半工半读”学校的办学理念、运作机制、教学模式时发现,它与学徒制的实施有着惊人的相似。我们有理由相信,“半工半读”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一种变形,就如德国的双元制也是传统学徒制发展至今的一种变体。但本质上来说,它只是学徒制在当代的适应与发展,换言之,不管冠以何名,“半工半读”也罢,“双元制”也罢,都是根源于“学徒制”。

从称呼上来看,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被称为“学工”,既是学生,又是工人,但他们首先是“生产的直接参与者”。短期培训以后,“学工”们即到车间劳动,开始根据不同的专业固定在车间当徒工。可见,从身份上来看,“学工”首先是直接参与生产的学徒。

从待遇上来看,以天津电子仪器厂为例,“学工”入校后的待遇与普通徒工一样。“学工”的生活费,第一年是13元,以后逐年增加一点。可见,“学工”的待遇与学徒是一样的。

从数量上来看,1964年,天津电子仪器厂参加生产的“学工”是353人,占全厂直接生产工人总数的59.6%。工厂的工艺科有30多人,除4个大专学生外,其余都是“学工”。设计科有416个技术工人,其中,26个是“学工”。显而易见,“学工”对车间生产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体作为一个“学生”对自身的重要性。换言之,对学生个体而言,“学工”只是一个暂时的学习身份,或者说,当“学工”只是个体达到目标的一个跳板与起点。但“学工”对工厂而言却是意义深远,不仅是尚未“出师”的徒弟,更是工厂储备的技术工人。

从学校的经费来看,天津电子仪器厂是这样处理的:整个学校的经费,一部分摊人生产成本,一部分来自厂长基金。学校的运作成本被部分地算人生产成本,也就是说,学校运作的目标指向满足生产的需要。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半工半读”学校为教育事业所带来的“外部效应”。1958年,天津电子仪器厂共招收七百多名初中毕业生;1962年11月,半工半读的学生毕业,留在厂内工作的有455名学生(所占比例为65%),其中,除小部分中途退学外,还有一部分外调。这些外调的学生就是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这与德国企业所培训的学徒的流动情况相仿。1975年,德国毕业学徒总数为352808人,其中流出培训企业的占48%,留在培训企业的占52%;1979年,德国毕业学徒总数为351342人,其中流出培训企业的占38%,留在培训企业的占62%;1984年,德国毕业学徒总数为419689人,其中流出培训企业的占37%,留在培训企业的占63%。

从学校的运作来看,“整个学校在工厂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有一个副厂长兼任校长。学校整个课程的安排、每班人数的多少、专业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根据生产需要编排。具体办法是三对口:学校的规模大小与工厂的生产任务对口,设置的专业与工厂的产品对口,各个专业的人数与各车间的需要对口”。这进一步说明,不管半工半读学校创办的起因是什么,它整个的运作都是指向生产的需要,指向企业自身的需求与目的。我国在特定政治与经济背景下所产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双元制”,与当今德国的“双元制”相同的不单单是校企双制联合培养,更重要的是以企业为核心、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基础,因此,从根本上而言,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变形与发展。

从学校创办的缘由来看,天津电子仪器厂创办半工半读学校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是:“一方面,刘少奇主席的指示教育了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办这种学校的深远意义;另一方面,形势逼人,工厂要生产新的产品,没有一大批有文化的工人是不行的,国家没有现成的人才分配给他们,要想完成生产电子仪器的任务,必须自己动手培养。”比较国际上其他具有完备的学徒培训体系的国家,尽管各国的国情不一样,但企业自身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或者是维持企业对离职工人的补充是共通的。瑞士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企业被问及“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愿意培训学徒”时,他们大多认为是确保技术工人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

综上所述,《规定》所针对的学徒制与“半工半读”学校的创办,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二者只是解决同一问题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学徒制在制度的演化以及人们的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大的灵活性,它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并体现着过去曾最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灵活地在具体环境中加以调整与适应,以满足特定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的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议字[1957]第8号)[Z].1957-11-16.

②袁耀华.新技工培训事业光辉的十年[J].中国劳动,1959(19):22.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7篇

[关键词]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启示

日本是一个空间狭小、人口密集、资源有限的太平洋岛国,土地面积只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云南省;人口一亿二千万,相当于我国广东省。二战后日本经济一落千丈,成为世界上最没落的国家,但是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经济位列第二的发达国家。这样一个小国,战后能够迅速崛起,位居世界前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教育,而其中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日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浅谈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日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情况

1.日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迅速发展的。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职业教育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经济建设逐渐复苏,职业教育随之发展,培养了大量适应基础建设的技术人员;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调整了经济结构,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便及时创办了多所职业教育学校,培养了大量的高、中、初等技术人员;7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日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随之大力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产业中心由劳动密集、低产值、高能耗向知识密集、高产值、低能耗发展,高精尖、自动化、现代化大型工业需要大量高级技能型,应用性人才,日本的高职教育积极顺应这一潮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的完备体系,举办的学校越来越多,就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和优秀劳动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2.日本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发展普通初、高等教育的同时,开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设立了工学寮、修技所、传习所、制造学教场等机构,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进入产业革命后,需要大量高级职业技术人员,日本政府颁发《实业学校令》,明确提出“今天国家欲充实未来实力,必须向国民旨子弟施以科学技术和实业一致并适当结合的教育”,开始推进“实业教育”,即职业技术教育。

二战前,日本实行“双轨制”学校系统,在小学之后,分成两类不同的学校,一方面设立实业学校或青年学校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设立中学、高等学校和帝国大学,实施中、高普通教育和高等专门教育。二战之后,日本改革建立新的教育体制,确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新学制,同时建立短期大学、吸收高中毕业生,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府明文规定,短期大学 “在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专门职业知识和实际能力为重点的二年或三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短期大学已有将近600所。

除短期大学之外,日本还发展了高等专门学校和专门学校(专修学校)等三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日本高职教育的学校数占日本高等院校总数的86.3%,其在校生总数占日本大学生总人数的34.5%。这样的比例,表明日本的高职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在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日本重视教育立法,用法律保障并规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战结束后,日本先后颁布了《学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短期大学设置基准》、《高等专门学校是指基准》、《专修学校设置基准》等法律,明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标准和做法。详细规定了对高职教育的规范要求,如对学校的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学分认定、学生定员、毕业要求、师资标准、授课方法、校舍规模、组织事务等各个方面都用法令条文进行详尽规定。

日本还制定法律,保障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如《国立学校设置法》、《国立学校专项会计法》、《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规定国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办学经费由政府拨资、学费收入、学校创收三部分组成;公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办学经费由地方政府承担,同时政府通过国家负担补助制度进行调整补助;私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办学经费由国家资助私学义务部分(日常费用补助、教育研究及装备补助、振兴财团贷款补助、税收优惠)和其它民间经费保障。

4.日本注重建立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首先完善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体系。日本政府规定,进入“专攻科”和“四年制大学编入”两种方式学习的学生,取得一定学分,通过审核后就可得到学士学位证书,(获“高等专门士”文凭);进入“技术科学大学”和“高级职业人培养计划”两种方式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合格,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为了适应从经济大国迈向科技大国的需要,日本政府进一步改革高职教育,从1995年开始,允许面向社会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承认大学毕业从事两年以上工作者具有报考博士的资格,博士课程可由5年减至3年。

其次,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灵活开放的高职教育体系。公立私立两种体制并存,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三种办学机构并存,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职业资格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公开自我评估与接受第三方评估相结合。使得高职教育办学灵活,与市场联系紧密,监督机制有效,办学质量有保证。

二、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1.从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认识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需要大量实用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尖端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总书记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尊重,体现出先进劳动在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也体现了这个国家和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战略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将像重视教授一样重视高技能人才。中国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渴求,源自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制造业大国跨入制造业强国的本质要求。中国现在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9.8%,比美国还高0.4个百分点。但我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一流的设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上海、广东等地已出现“博士易得,高级技能人才难求”的现象。广东要给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奖励户口。广州、深圳的户口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含金量。说明了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滞后。

2.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认识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功能。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是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的固有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教育规律只能导致教育畸形发展。

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进步,同时需要两类人,一类是掌握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的科研工作者和发明设计者,一类是掌握先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高水平、高层次、高贡献的先进劳动者,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形成“重普教,轻职教”、“重学术,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办学层次上存在着“高职等于大专”的误区,高考招生办法规定了特招、一本、二本、三本和一专、二专的录取先后顺序,高等职业教育的录取工作安排在第五、第六批。于是,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高等职业教育是低一个层次的教育;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差生,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这种观念上的误区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总理称“职业教育就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也说过“职业教育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这些精辟的论述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不是层次的差别,职业教育不是比普通教育低一个层次的教育。普通教育有中等、高等之分,职业教育也有中等、高等之分;普通高等教育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之分,职业高等教育也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之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例,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科型教育,教育过程以学科为导向,追求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通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追求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高素质、高技术应用型的人才。轻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结果只能是,高等教育一条腿走路,职业教育处于教育末端;普通高等教育不但要承担学科型教育功能,还要承担职业型教育功能,既不能集中力量培养尖端科学人才,又不能培养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级实用人才;千军万马争当“科学家”,职业技术教育严重萎缩,高等教育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符合教育基本规律。

3.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高职教育体系。

和日本一样,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法律的支持下,建立了完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如德国建设“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瑞士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框架下职业教育体系,新加坡建设“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系,美、英、法等国也都通过立法建立了相应的体系。

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高职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国家制度加以支撑。但是目前我国还未能够形成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国家制度,急需设计和建立一整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和保障性的国家层面的制度和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安排。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了,其它诸如经费投入、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高职实训、评价机制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1

[2]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假设的基本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11.第12期

[3]李德方.中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江苏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05.第2期

[4]【日】佐佐木享.近代日本职业教育、职业训练相关研究概况.《职业技术教育学》.2006.第17号

[5]陈宝棠.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汪风雄.浅谈教育的基本规律.《崆峒教育信息》2008.第14期

技校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第8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 英语科技能力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32-03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精通英语且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学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目前高校大多数学生仍然面临着努力提升自我但成效不大的困境,工科院校学生更是如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造就高素质且具有科技英语能力的人才,使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相适应是本研究的重点。

一、大学生科技英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是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进行的班级授课活动,传统的大学生科技英语学都来自于第一课堂,它起着主渠道的作用。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英语科技第二课堂,则是指把在第一课堂所学到的英语科技知识在课外活动中加以练习,达到熟练应用。[1]

通过对大学生课余学习的调查表明:在校生课内与课外时间比是44:56,这一数据说明大学生有大量的课余学习时间。[2]第二课堂较第一课堂有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者则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获取更为广泛的知识。语言的学习过程为:输入吸收消化输出,示意图如下。

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是实现科技英语学习过程最佳的途径。两种课堂的有机结合,能够开拓出学生在积极的输入与输出信息的实践中,掌握英语的广阔天地,实现快速提高科技英语能力。

此外,第二课堂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重要帮助。因此,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全面搞活英语科技第二课堂,既可起到促进教学,增强校园学习氛围的作用,又能提升个人科技英语水平及综合素质。

二、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英语活动丰富多彩,但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项目和数量比较欠缺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科技能力对工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具有实际作用。因此,很多院校开始注重并开展第二课堂英语活动,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也较为丰富。例如有很多高校开展英文演讲赛、英文原版经典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比赛、英语沙龙、英文话剧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大都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内容为主题,未能有效地针对大学生的知识和素质结构开展语言活动。这些活动无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和促进作用,且与英语科技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加之此类活动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比较高,使得学生的参与率过低,达不到营造工科院校第二课堂科技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二)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达到提高科技英语运用能力的目标

目前,国内高校举行的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大都流于形式,学生只是在活动举行的过程中注重学习和提高,但缺乏长期有效的坚持,并未达到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英语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学习习惯,从而真正起到提高其科技英语运用能力的目标。学生缺乏长期坚持学习英语科技的兴趣爱好、意志力和自信心,这又成为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面临的另一重要难题。

(三)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评价标准和方法有待探索和完善

在过去,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大都以选拔人才为主,其性质属选拔性测试。此种方式过于强调结果,大部分学生通过一次或几次的测试就会被淘汰,学生的成果和成绩不易得到肯定和信任,且此种方式只选出少数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大部分学生仍游离在重点培养对象之外。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求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全面科学的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英语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另外,在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中,专业知识和能力是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而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却一直处于次要甚至不被提及的地位。同时,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待加强。总之,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能力模式研究

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现状,我们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和多年毕业生“双选会”的调查,提出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能力模式。该模式共分为以下四大模块。

(一)设立活动目标

本模式旨在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科技能力、交际能力,智力及道德品质。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在于科技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智力及道德品质也有一定帮助。它能实现外语教学交际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双重目的,使学生在获得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智力得到逐步的开发,英语科技运用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二)分析活动实施的条件

活动条件涉及学生情况、时间空间、设备设施、社会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水平及环境资源等。通过分析活动实施的条件,可制订出合理的活动方案。而活动实施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学生情况分析可帮助组织者掌握学生兴趣点、知识结构、英语水平等多方面。然后结合时间和空间定好活动组织的日期和地点,再安排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同时利用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来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增加砝码,且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水平对活动的质量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例如:可立足于现有的教学设备,提高视听教室的利用率;集中视听资料,开放听力自习室、录像室;开放计算机室,进行学生网络自学、教师网络辅导答疑等。[3]

(三)提出活动方案

在这一模块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既是主要手段,又是重点。我们提出建立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能力管理模式应通过以下两大管理方法。

1.建立活动过程管理体系。首先应明确组织人员管理及机构人员的职责,组织者按照自己所负的责任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方可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进行活动过程管理及计划实施总结,计划可明确活动的流程及应注意的各个事项,在活动结束以后,通过总结归纳出活动举办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以便以后开展活动作为前车之鉴。再者,进行档案资料管理及内容收集归档。档案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保留档案对日后的工作管理和查询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通过对大学生所参与活动的归档,对学院活动资料的收集及个人的档案记录都有极大帮助。

2.建立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配套的过程管理体系,还需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在高校,构成这一体系的机构和单位有:教务处、教研室和班级;校团委、团总支和学生会;院党政、院学工和班主任。教务处同教研室及班级是一个系统相连的体系,教务处的任何教学通知和教学活动都通过教研室来联系学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校团委、团总支,学生会是组织活动开展的部门,三个部门是上下级关系,校团委属管理部门,团总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会则是开展活动的主要执行力量,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院党政、院学工、班主任是学院引导并促使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指导者,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保证作用。因此,构成教学系统的教务处,教研室和班级为学生举行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奠定英语和科技知识基础;构成管理组织系统的校团委、团总支和学生会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帮助;构成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的院党政、院学工和班主任为大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塑造提供思想保障。

(四)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

传统选拔型的评价体系随着大学的发展已逐渐不能适应其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找到适合现代大学发展目标的新体系。本课题的研究者根据多年的管理和教学经验,提出以下评价标准和方法,同时提出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式方法。

1.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标准以选拔人才为目标而设,而我们提出的评价标准则以达标性、诊断性、激励性为主要目标。通过达标性的评价标准,就对在校全部学生提出普遍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水平,例如通过在第二课堂内容上设置英语科技学分,要求每个学生有选择地参加一定数量的英语科技活动,并且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学分,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学生必须参与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诊断性的评价标准则要求对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做出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让其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并弥补不足;激励性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信念和信心,帮助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参与此类活动,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科技英语能力及提升个人动手能力、创新精神、道德品质的效果。

2.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是通过学生在比赛中取得的书面成绩来给予认定,这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中,采用自评和他评,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个人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等。

3.采用有效的奖励方法。奖励对学生参与活动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奖励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自我对比、鼓励进步和奖励优秀。通过自我对比,学生可以看到个人的前进程度,同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个人不断上进,为个人拼搏提供持久动力和信心。鼓励进步是针对所有学生,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例如通过参加活动的数量及获奖的名次等方面来衡量学生取得的进步程度,并给予奖励的一种方式。奖励优秀则是针对在活动中获奖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

四、总结

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能力模式是在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前提下、设立“模式的活动目标”,分析“模式活动实施的条件”, 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通过倡导自我对比、鼓励进步、奖励优秀等手段,展开评价,突出一般工科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多角度、多层次地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提供广阔的活动场所和充分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励课堂学习,使学生学与用相互加强,互为动力,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基础宽、能力强、适用广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袁绿茵.英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6(26):42.

[2] 李兰萍,李晓玲.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