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技能训练论文

技能训练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1:31

技能训练论文

技能训练论文第1篇

1.1低年级的课堂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科学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引导,使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代表前沿科学研究的图片、案例、视频等内容,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科学研究感兴趣;然后让学生参与进来,就教师所展示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教师也要尽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具有创新性。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及“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中引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维。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自行结成研究小组,进行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等。最后,每个研究小组进行总结答辩,阐述研究过程及观点。

1.2高年级的创新训练

科研创新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中进行学生创新引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与创新创造力的主要环节。培养与训练对象主要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引导环节下提出的科研创新目标的大前提下,又具体制定出科研创新课题的主要内容,由参与的学生研究具体可行的试验方案和内容,并由指导教师进行把关指导后,推荐参加学校及省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平台评审。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被审核通过准予立项后,学生们就开始进行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研究工作,一般研究周期为一年。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创新试验训练中的思维方向,在关键环节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进行阶段汇报。由于大学生首次参与科研项目,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软件使用方面势必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问题,这时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对大学生思维及能力进行训练。这样的科研训练模式使学生克服盲从性和被动性,真正自主的完成科研任务,体会到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学术问题思考的客观性和多样性,促进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向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深刻性方向发展。

1.3毕业生的科研活动

在这个环节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引导,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大四的学生即将走出校门,此时的创新实践是决定着他们未来能否适应社会职业的新的要求与挑战,为社会做出他们最大的贡献。大四的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完善,并且具有自动知识的思维与能力,也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和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这些为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在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锻炼毕业生的勇于探索能力、积极创新能力、抵抗压力能力,使他们在面临挑战时有更大的自信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做科学研究,在进行毕业生科研活动的时候,要进行双向选择,即,学生有创新意向要求与课题指导老师根据情况进行筛选,必须确定参加毕业科研活动的学生经过艰苦努力后能够完成创新研究活动。在选择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时,首先选择在上一个环节参加创新训练并完成较好的学生,重新选题或者将之前进行创新训练时的项目进行深化研究。例如,在2010的创新训练项目中,笔者指导的一组学生进行“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5名同学中有2名为大二学生,另3名为大三学生,经一年的研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顺利结题。此时有3名学生进入大四,开始着手毕业设计,经讨论研究后,这3名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此项目是“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的深入研究。因为已经有参加科技创新训练的经验和过程,3名毕业生的科研项目也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但都得到积极努力的解决。同学也学会了在正常教学中没有学到的3种软件,为加强自身知识体系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

2总结

技能训练论文第2篇

实际操作培训根据数字式超声探伤仪可以储存多个探头参数、多组距离-波幅曲线、多组缺陷回波包络图形的优点,SH/T3545-2011规定管道焊缝超声检测使用数字式超声探伤仪。这样可以方便地更换探头以适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规格焊缝和不同角度缺陷的检测,为此,实际操作重点培训内容如下:(1)数字式超声探伤仪的使用;(2)仪器、探头及其综合性能校验;(3)距离波幅曲线的制作及包络线的存储打印;(4)各种缺陷信号及伪信号的识别判断,估判缺陷性质;(5)缺陷定位、定性、定量、定级;(6)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的标注。针对石化管道工程的特点,中石化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制作了90件不同规格、不同结构形式、含有多种缺陷的管道试件(φ108×7、φ159×10、φ159×18三种规格,每种规格均有直管与直管、法兰与直管、弯头与直管三种结构型式,每件试件中有2~3处焊接缺陷),通过老师辅导、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提高,学员较好地掌握了管道焊缝典型(根部未焊透、未熔合、焊瘤、错口、气孔、夹渣、山形回波等等)回波信号的识别判断,以及对缺陷进行定位、定量、定级,对缺陷部位进行示意图标注的技术。培训前很多学员对管道焊缝超声检测没有经验,对根部反射信号(如未焊透、焊瘤错口信号)无法正确判断,对伪信号(如“山”形回波)不能识别和判定。经过培训,学员提高了管道焊缝超声检测的技能,增强了信号识别和判断能力,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

培训合格的标准

培训结束要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考核没有合格率要求,合格一个通过一个,不合格者不得通过。从实战出发,严格考核,经考核合格的人员应了解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对无损检测的要求,能够正确理解检测标准的规定,独立进行检测工艺的编制、仪器调试和现场检测,能够正确判断和识别缺陷信号,估判缺陷性质,准确进行缺陷定位、定量、定级,保证管道焊缝的检测质量。3.1理论考核培训是为了提高学员的技能,使学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件特点结合标准要求正确编制检测工艺卡,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理论考核采取开卷模式,考核学员对管道施工、相关材料、焊接、热处理等知识、相关施工规范对无损检测的要求、检测工艺的编制能力等,考核时间为2.5h,合格分为70分。3.2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学员进行仪器校验、距离-波幅曲线制作、焊缝检测操作,综合分析和判断回波信号的能力。每个学员考核内容如下:(1)仪器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校验;(2)制作与其检测规格(φ108×7、φ159×10、φ159×18三种规格)相对应的3组距离波幅曲线:(3)检测不同结构形式的3个试件(直管与直管、法兰与直管、弯头与直管三种结构型式);(4)填发检测报告和缺陷部位示意图。实际操作考核时间3h,报告发放时间30min。及格分数80分。

技能训练论文第3篇

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定义以及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6个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技能训练论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1-01

一、运动训练学理论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

二、教学训练指导思想

1.连续性和阶段性基本原理:超量恢复原理。提高竞技能力,是每一次课、每一个阶段的教学训练效果的积累。教学训练过程的每一次课、每一个阶段,都是整个教学训练过程的一个部分,要为整个教学训练过程服务,为达到整体目标而安排和考虑每一节课的教学训练。教学训练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延续性和不间断性的特征。

延续和不间断的教学训练过程,是由每一个教学训练阶段组成的,教学训练目标也是由各个阶段的教学训练效果的积累而实现的。因此,各个教学训练阶段又是独立存在的,有各自的教学训练目的和任务。只有完成了阶段的教学训练任务,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训练目标。教学训练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2.适应性(针对性)基本原理:生物适应现象。竞技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外部施加于学员身体的适度的运动负荷,使学员机体产生功能性的适应性变化,机体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学员机体对教学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

在适度的范围内,负荷量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明显,适应性变化也越显著。因此,在教学训练中,保持一定的负荷量是十分必要的。在技战术教学训练中使学员产生适度的疲劳,有助于学员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已有的竞技能力。超出适度范围,将产生过度疲劳,这是我们要注意避免的。

3.整体性基本原理:系统论原理。对教学训练目标要有整体把握;教学训练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训练方法的安排要围绕教学训练的目标整体来实现,包括比赛。每一次课、每一个教学训练环节,都是教学训练整体的一部分。只对某一堂课、某一个练习进行评价和分析是不客观的。

4.可控性基本原理:控制论原理。为了保证教学运动训练过程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实施有效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学训练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手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确。例如对强度的监控,对活动方式和活动距离的监控,对身体恢复状况的评价等等。认识到教学训练过程的可控性,应开发和利用科学的控制手段,为教学训练服务。

三、教学训练的基本要求

各个运动项目的各种动作,都有着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基本原理的标准技术及规范的技术要求;但对每名学生来说,又必须依据个体的生理学特点,选择和掌握具有个人特征的运动技术,才能更为有效地参与运动训练。

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实践证明,凡能够攀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因此,无论哪个运动项目,都必须长期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狠抓基本技术的训练。即使是在教学训练中,基本技术训练也应占相当的比重。

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在很多项目中,有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之分。在训练中,这两种技术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特长技术还是决定技术风格是否鲜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狠抓特长技术训练教学的同时,还应当力求全面地掌握专项运动中的各项技术。这是因为:其一,专项运动技术动作群中的各种技术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起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之为运动技术的“转移”。受这类“转移”的影响,有时,一个似乎不太重要的辅技术的掌握,亦往往可能影响特长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二,在运动竞赛中,技术是否全面,是保证特长技术能否发挥的重要条件。

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在训练学中,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确立的、人们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所必须遵从的模式化要求。技术训练必须符合技术规范提供的标准,必须沿着技术规范指出的方向进行。因而在训练中,必须强调技术的规范化。这在体操、武术套路等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术训练的初级阶段训练中强调技术的规范化也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重视技术的个体差异,使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技术训练时,应当认识和利用技术活动内部存在的固有联系,即应当沿着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到合、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联系。无论是训练内容的安排和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都要服从“学习、提高、巩固,再学习、再提高、再巩固”的一般性程序。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技术训练,有利于学生打牢基础,稳步前进。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训练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强.对项群理论中体能主导类项目分类的质疑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2(06)

[2]任远金.试论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J].铜陵学院学报,2006(05)

[3]袁海军.高校乒乓实践课教学“量化”理念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

[4]蔡翔飞.优秀散打运动员特长技术训练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5(05

[5]郭海芳.我国运动训练学现状与趋势[J].考试周刊.2009 (13)

技能训练论文第5篇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 体能训练 训练方法

1.前言

为了在技巧啦啦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体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好坏,体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发展与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运动素质,达到深刻影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意志品质的目的。陈月亮[2]说运动训练的专项化、实战化和个体化是目前各项竞技体育训练所需遵守的共性规律, 具有普适性特征。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及其负荷安排特征, 是运动训练由现实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载体。

本研究希望能通过结合现有研究对于技巧啦啦操所需体能素质的需求分析,对不同体能训练方法效果进行对比,寻求更适合技巧啦啦操的体能训练方法,同时对技巧啦啦操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主要查阅了以下几方面的文献资料:检索技巧啦啦操, 艺术体操,啦啦操,技巧,体操以及体能训练等相关论文。查阅《国家全明星啦啦操竞赛规则》《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学》等书籍。登陆了CNKI(中国知网)网站了解有关啦啦操训练最新动态的相关资料。通过各类文献资料的分析,为本研究的设计、构思、分析与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

针对本文的调查对象有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怀化学院啦啦操代表队教练员,他们的访谈内容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2.3数理统计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对调查问卷中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体能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学者们认为,体能是包括身体形态的适应性变化和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素质。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文献综述法,对围绕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技巧啦啦队运动员体能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重复、间歇训练方法。根据调查得出速度训练方法的使用频数占最高,其次为灵敏与重复训练方法。

3.2影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因素

本文在进行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的研究之前,根据技巧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点,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方法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因素有训练方法单一、训练环境、健康状况。

3.2.1训练方法单一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都是由多组肌肉群协同或者是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做功完成的。教练员在训练中使用的两头起+仰卧起坐、以及静力性体力等训练方法大都是在稳定、单一肌肉做功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与项目所需的能力不相符;而且在训练方法上大多采用传统的单一训练的方式,没有与项目紧密结合,因此不利于完成高难度动作。

3.2.2训练环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在训练环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中最主要分为训练的自然环境、训练的场地设施环境和训练的人文环境三项, 其中训练的场地环境占据主导地位。而训练场地环境中的训练场地安全和训练场地器械多样化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很大。

3.2.3健康状况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在健康状况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中主要分为训练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三项, 其中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居主导地位。

3.3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改进方案

3.3.1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

在通过对技巧啦啦操体能现状的调查得知目前的体能训练方法单一,故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在改进方案中主要实行卧推杠铃+倒立俯卧撑复合训练法、双臂杠屈伸+倒立俯卧撑复合训练法。

3.3.2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场地环境

训练场地及训练设施是开展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保证,因此,设立专管人员老师并负责场地的整修,布局的调整,设施的更换,并保证群体活动有场地器材并能顺利开展。在带有器材的训练场地时,教练员一定要给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在今后的体能训练中,应该充分的配合运动器械来进行体能训练,并且要保证运动器材不仅仅少数的,运动器械的增加,可以直接对技巧啦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更加全面。保证了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让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对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使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更加彻底的投入到体能训练中。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文献资料法得知影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方法单一、训练环境和健康状况。

4.2建议

4.2.1在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应针对不同的体能训练来安排不同的方案,不能是训练方法单一。同时配合动作技巧进行体能训练。

4.2.2在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训练场地环境,有场地的安全维护、训练场地器材要多样性,要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CSARA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规则(2006-2009版)[S].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2006.

[2]陈月亮.现代训练发展趋势及体能训练方法手段概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7):67-89.

技能训练论文第6篇

【关键词】训练理论;研究;评述

引言

近年来,国内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一方面起到了正本清源之目的,另一方面也引导我们对运动训练理论作进一步的思考。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在逐渐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的同时,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发展结构,其中有前苏联形式主义理论和进化论影响下的体系,也有我国训练界有识之士努力下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训练理论研究对训练实践指导的不足,有些观点确实到了需要推倒重来的地步,这就需要用解构的方法对传统训练理论的一些观点重新进行审视,理清思路,使训练理论更加科学化。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问题分析、研究、述评,逐步加深了解目前训练理论的新动向,不断提高人们对运动训练理论的认知水平以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训练理论研究的发展及反思

训练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和深化,其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运动训练用语逐渐走向科学和规范,运动训练学术研究规范基本形成。这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举国体制下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实践直接推动了训练学研究的发展;其次,改革开放后,国外运动训练学研究著作的大量引进,催化了运动训练学的本土化和更新;再次,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了运动训练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吴贻刚认为:总结国内外训练理论研究的趋势,未来运动训练学科的研究重点趋于微观领域,方法上强调客观与精细化。

运动训练理论的若干争议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焦点。通过思辨,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完全建构出客体的真实结构,训练理论理性只是一种“有限理性”,自然会产生争议,而实践理性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张建华认为:在实践过程中,理论自身的缺陷和在实践中的困窘是产生争议的隐性和显性诱因,化解争议的唯一办法是理论创新。

用建构和解构的思想对我国的运动选材、早期专项化训练、训练周期以及三层次理论体系在训练实践的理论指导方面进行探讨。用思辨的、解构的眼光对已有的理论观点、体系进行重新审视,才能产生新认知、新观点。目前,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

2、训练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在于:竞技状态概念的塑造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个体与集体竞技能力结构;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运动技巧内涵的诊断与甄别;“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思辨等等。

我们总是奢望有一种概念、理论或学说能够全面清晰地解释丰富多彩的运动训练实践规律与机体在训练作用下复杂的变化机制,往往却适得其反。关于竞技状态性质的研究将突破传统的“一维线性思维模式”代之以“三位系统思维模式”,其内涵的定义应体现在对生理、心理水平与行为水平集合体的描述上,并应伴随评价的客观性;洞察到竞技能力及其结构中个体与集体的相互关系和效应由于会伴随着整个系统的内外部改变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和稳定性,且单个个体竞技能力要素的孤立特征和活动总和,并不能反映整体的性质和特征;诊断出与运动技术相关概念运动技能、运动技巧三者之间在内涵上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运动技术乃客观存在,运动技能因人的主观作用由技术而表现,运动技巧是客观和主观的高度集合体,是技术和技能的深层体现。

归纳了“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理论构建分歧点在于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问题上所引发的如何发展和提高专项竞技能力,并分析指明:两种理论之间并非对立,是训练本身不同方面的不同表现,在指导具体的训练实践方面体现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以上运动训练理论的述评研究,我们期待也相信,伴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提出和发现,运动训练理论争论还将持续下去,也将会有新的实验证据的出现,来证明和支持已有的理论,或创造新的理论。

3、训练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探讨、研究和创新,在短短50余年间使运动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项目制胜规律,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运动训练目标与过程,运动训练调控和板块理论,运动训练理论分化与贯通等领域取得的独具特色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

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的论研究体系,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陷与不足日益明显。一般训练理论在力求括适用于全部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了巨的困难,专项训练理论受到视野的局限而脱狭窄性并难以提高和深化。而项群训练论的建立与完善弥补了运动训练体系的缺与不足。

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填补了现有的竞技能力理论研究集中关注优秀运动员群体特征对个体的空白,选择个体竞技能力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了竞技能力的非衡补偿现象及其特征,并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归纳了竞技能力非衡补偿的途径,为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个体化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可能,也为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薄弱环节确立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使训练达到最优化。板块结构理论认为,准备期可以安排比赛,比赛期也可安排基础训练,甚至可以安排大负荷的力量训练。

4、小结

(1)训练理论研究的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和深化,其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运动训练用语逐渐走向科学和规范,运动训练学术研究规范基本形成,训练理论不断创新。

(2)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状态概念的塑造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个体与集体竞技能力结构;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运动技巧内涵的诊断与甄别;“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思辨等等。

(3)训练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探讨、研究和创新,使运动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项目制胜规律,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运动训练理论分化与贯通等领域取得的独具特色的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另外,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也呈现“精细分化”与“高度贯通”的双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贻刚.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述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14―17

[2]夏力,熊焰.目前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77―80

[3]邓运龙.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进入了整体质变的转折时期[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40―50

[4]刘晓军.现代运动训练发展的内涵及主要特征[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106―108

[5]张洪潭.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构成及价值所系[J].体育与科学,2010,31(3):1―8

技能训练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

[作者简介]陆莲枝(1970- ),女,壮族,广西田阳人,百色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壮英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英语教学。(广西百色5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教师教育课题立项项目“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S040)

[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7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升本院校的队伍日益壮大,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师范生是地方中小学英语师资强有力的后备军,这些准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地方英语师资的教学质量。然而,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升本院校的办学历史相对较短,诸多教学改革举措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针对自身实际,立足地方,坚持“英语+教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改革实践,建构一套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教学技能训练体系,是该类院校英语专业师范教育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理论依据

教学技能的掌握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教学实践,二是技能训练。对于在校生来说,教学实践毕竟是有限的,他们提高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训练。对英语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该理论认为,教学技能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或练会的,学生必须亲身参与教学技能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

“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理论,他强调从经验和活动中学,凸显了亲身体验对知识获取的重要性。该理论对教学技能培养中训练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也对教学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新建议。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顾名思义,就是教法、学法和做法三者合一。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对教学技能训练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具体的训练活动中不断习得技能。

新升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转变、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向地市延伸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目前,该类升本院校约占本科院校的1/3,其发展目标一般定位为应用型,为地方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该类院校办学定位的历史选择。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对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启示是注重学生实践,凸显应用能力,通过加强训练培养学生教学技能。

二、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建构

英语教学技能是一种集复合和应用于一体的技能。复合指的是英语知识和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和英语技能(听说读写)和教学技能(导入、演示、讲解等)的自然结合,应用就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所需的教学技能,内化为自身的执教本领。为了及时深化和推进新升本院校的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该类院校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新路子,笔者所在本课题组基于新升本院校应用型定位的实际,以完成一节英语课教学所需的技能为研究对象,将该类院校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建构为“3―6―22”体系,即3大内容、6大模块、22个技能点,三者是一种层级和包孕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体系根据教学技能的应用来分类,将训练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常备技能、操作技能、后备技能。常备技能指的是贯穿于一节英语课教学始终所需的技能,如教师的教态、语言(中英文)表达、沟通技能等;操作技能指的是维持英语课堂运行的行为方式,如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课堂授课等,该类技能用于教学中各环节的处理;后备技能指的是英语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而需要对授课基本程序、课件制作技巧、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研究,以期求得自身专业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常备、操作和后备三大训练内容的统领下,这些技能可归类为六大模块。常备技能包括教师在教学中所需的表达技能模块和交际技能模块;操作技能包括教学准备技能模块和课堂组织技能模块;后备技能包括说课技能模块和教学研究技能模块。这些模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部分模块都有自己的技能点训练内容。

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的六大模块包含了22个技能点的训练:普通话、汉语口语表达、规范汉字书写、英语听说、英语读写、英语书写、英语教师口语、教态把握、沟通交流、教案设计、教学媒体运用、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强化、结束、应变、组织教学活动、说课、教学研究。

三、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施建议

1.训练活动常态化。训练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体系建构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现实化。英语新课程改革和英语教育发展对英语师资提出了新要求,除了普通话、英语教师口语等基本功要求外,还要求英语师资综合素质好、英语基础扎实。此外,还包含了准教师们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要求准英语教师的培养机构,尤其是教学单位,从顶层设计到训练人员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形成操作性强的、适合自身实际的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方案,量化、细化和分类化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要做到分散化和长期化的有机结合,即训练活动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同时兼顾阶段性的集中训练。训练方式既要分模块训练,单项技能击破,又要循序渐进和综合训练,采取实践化的培养策略,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向,把训练体系纳入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体系,真正使训练活动常态化,成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2.训练平台多样化。有了体系,细化了方案,若没有相应的支撑平台,训练之说还只是纸上谈兵。新升本院校可立足地方,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走出校门,深入地方中小学,多渠道、多方式地搭建教学技能的训练平台。校内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是不容忽视的,各个院校的自主学习中心、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都可以成为师范生自练、互练、模拟教学等的重要场地,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微格教学具有训练项目微型化、技能行为规范化、记录进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基本特征,可搭建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平台,真正促进教学技能的内化和形成。与校外资源合作,尤其是和地方中小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实质性的长期有效互相帮扶,是较为切实可行的训练平台,该举措的效果已经在一些升本院校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网络也是不可小觑的训练平台,师范生可通过网络进行观摩、互练等,从而有效培养教学技能。课内平台是基础、课外平台是保障、校外平台是延伸、网络平台是补充,四者一起构筑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基于多样化又可连成一体的教学技能训练立体化大平台。

3.训练环境人性化。训练活动常态化,训练平台多样化,这些都只是教学技能训练形成的外部因素。在整个训练体系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即参与教学技能训练的相关人员。有接受训练的师范生(下称受训者),也有指导训练的“师者”。诚然,师范生的自行修学训练很重要,但在“师者”指导下训练更为重要,很多时候,教学技能训练就是受训者和“师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师者”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可能是教学单位的教师,也可能是校外相关的专家、学者或教师,也可能是师范生中的“先行者”,即在学习和训练中把教学技能掌握得较好的学长或同学。这些“师者”的指导方式和手段将直接影响受训者的积极性,引导得当,受训者则干劲十足,信心大增,引导不当,受训者则容易产生挫败感。反过来,受训者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师者”的投入热情和训练质量。这就要求“师者”要端正训练态度,明确训练目标,根据训练标准积极导练,深入了解受训者的实际水平,尊重受训者的个性需求,尽可能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受训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师者”,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训练环境,凸显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依托多样化立体化的课内外、校内外训练平台,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主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促进教学技能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强化教学能力训练和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要求,足以见证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新升本院校正在成为服务地方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应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大潮,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师资。该类院校的英语师范生任重道远,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具体的学习和训练中复合和应用,成就了英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即“英语+教学”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接反映了师范生的执教水平,直接影响其从教生涯的教学质量。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英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体系内容与别的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教育应基于应用型理念,突出地方特色,结合英语学科,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建构更为合理的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以期深化该类院校的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地方中小学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师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3]吴晓波.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技能训练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我国教师教育在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不足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效果。

一、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结构特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可以概括地划分为基础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三大类。其中基础技能主要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等(包括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应用网络搜集信息的技能、使用教学软件技能等),这些技能是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是指所教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如理化专业师范生的演示实验技能等,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演算技能、数学符号书写技能、数学作图技能等,生物专业师范生的解剖和制作标本的技能等;教育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育技能、教研技能。其中教学技能包括教材分析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含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说课技能、指导课外活动技能等,教育技能主要包括班级管理技能、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与交流技能等;教研技能主要包括教育调研技能、实践反思技能和毕业论文撰写技能等。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多项职业技能合理的安排形成的有机联系的训练体系,不是开设几门课程所能解决,是贯穿于高师院校教学的全过程的一种训练活动,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体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在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

(一)技能训练缺乏系统性,各项技能训练效果差异大

对简单、容易操作的技能训练工作落实得好一些,而对操作过程复杂的技能训练项目落实得相对较差。比如“三笔字”、普通话是师范生接受的主要的技能训练内容,训练与考核机制完善,并列人学校课程计划。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结构中最主要的技能,它的训练应占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绝大部分时间,更需系统训练。但这些技能的形成与个人的实践知识、内隐知识、个人价值向度、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实践性和个体性,这种实践性知识本质上是结构不良的知识。因此,教育教学技能的是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中培养难度大、训练过程复杂的“高耗低效”的训练项目。训练上缺乏统一的要求,管理上随意性大,往往导致训练过程的不规范、难监控、训练实效低等问题,致使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多数高师院校对学生的学科专业技能不作硬性要求,不单独进行训练,一般只是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进行简单的训练。这势必导致学生学科专业技能不巩固、不扎实,使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从师任教过程中表现不出良好的专业示范性特点。

教师能力“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缺少任何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都将直接影响教师能力的质量、水平及其发挥。”只有对师范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才能形成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整合效应,师范生才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缺乏系统化的技能训练和各项职业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势必导致师范生专业素养上的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影响师范生培养质量。

(二)对技能训练重视程度低,训练环节薄弱

自我国开始兴办师范教育起,就一直存在着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而这种观念之争反映在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计划上,就是课程门类和学时上的孰多孰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课程学分数一般在150一170左右,理论课程学时数一般在2500一2800左右。师范教育在与综合性大学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使二者难以得到有效的兼顾,任何一个方面的加强都将可能意味着另一个方面的削弱和牺牲。

我国高师院校学科专业体系是从培养中小学学科教师出发建立的,以文理门类的学科专业分类为依据,学科专业的主流地位使得现实中教师教育往往强调学科专业而忽视教育专业。“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不足10%,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统计,英国为25 % ,德国为30%,法国为20%。两相比较,足见我过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薄弱。”教育课程体系单薄、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使得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缺少充分的理论支撑和训练时间保证。

技能是通过知识学习或专项训练掌握某项专门技术,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形成需要以充分的训练时间来保证。课内紧张的学时使高师院校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开设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从课外训练情况看:学生除了完成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外,有的学生要准备英语过级考试,有的学生要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等,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宝贵,很难安排大量规定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除规定时间外,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而且一些学生认为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额外的负担,练习态度不认真,练习过程敷衍了事,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无论从训练的规范性、系统性,还是练习的时间及学生练习的主动性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在高师院校,学术性的强势声音一直把职业技能视为简单机械训练的小儿科,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技术熟练者”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向“反思实践者”范式转变,反思实践、实践性知识、实践智慧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一些人便认为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已经成为过时的做法,不敢过多地提及和强调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作用,非此即彼的极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念,使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受到了冷落。“教师的专业发展乃是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过程,这是一种寻求教师的‘人格化’‘个性化’和‘文化化’的过程,而‘技术化’的要害就在于否定了这种过程。认知与技能的发展固然重要,但过分偏重则可能导致教师沦为教育技术人员。”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过分偏重“技术化”的教师培养倾向,关注教师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但技能训练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技能训练与反思实践之间应该是基础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很难想象一个技能水平低、实践操作能力差的师范生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有出色的表现。大量的师范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不是“过分偏重”,而是严重欠缺!

(三)训练形式相对孤立,训练过程缺乏有机整合

首先表现为技能训练缺乏统筹考虑。各高师院校一般采取的都是相互孤立的分项训练,各项技能训练基本上是互不联系,没有把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形成看作是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的有机系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只是各单项技能的简单组合,技能训练缺乏有机的整合。比如,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能培养上,注重了技术性知识的培养,却缺少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等实际技能的整合性培养。教育实习前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活动一般只是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和微格教学训练来进行,其它教育类课程更多的是偏重一般理论的讲解,不进行或较少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不能形成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合力作用。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重要环节,但多数师范院校在教育实习前只是在最后一个学年进行为期8周左右的实习,没有把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不利于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在综合实践环节循序渐进地发展。师范生实习前哪些方面的技能已经合格,是否具备了进行教育实习的基本条件,一般没有明确的要求,实习过程中大多也只是凭经验、印象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实习结果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整合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很多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人高师课程计划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能成为高师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仅仅是各师范专业自主性的一种行为,没有学分的规定,缺乏时间的保证。软性的要求,学生积极性调动困难,使训练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其次表现为学科课程对职业技能训练的支撑作用不强。学科课程是职业技能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就会变成一种缺乏指导的盲目活动。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上学科专业性、学术性的课程偏多,教师职业性、师范性的课程偏少,技能类课程学时偏少,课程安排上对学生技能形成不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学科课程学习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一、二个学期就结束了,而技能训练往往需要经过几个学期的课外训练,由于相关课程学习已经结束,技能训练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生课外自主性的训练为主,训练过程中往往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影响训练效果。有的技能训练项目与课内学习内容的依存关系较低或找不到相关的支撑课程。比如,作为对学生书面语言技能培养的支撑课程《大学语文》主要以文学作品学习为主,在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薄弱,学生的书面表达技能(常用文体写作技能)往往难以得到系统有效的培养和训练。课程支撑作用薄弱和松散的依存关系给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不强

首先表现在高师院校教师缺乏“师范性”意识,重学科专业轻教育专业,重理论学习轻联系实际,重知识传输轻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其次表现在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不过关,课堂教学“示范性”差;再次表现为教师对中小学教学实际情况不了解,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的能力不强。教育类课程理论教学脱离中小学实际,一些教学法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规范的教学示范,学生在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其他各科教师缺乏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教育实习。

(五)实习时间短而集中,与实习基地合作关系松散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实践智慧、缄默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起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环节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教育实习时间短而集中,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教育实习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进行,为期8周左右。去掉实习前准备训练和实习后的总结,还有6周左右的在实习学校的实习时间。进人实习学校第一、二周一般是熟悉中小学教学常规,做好试讲准备,真正的教学实习时间只有4一5周,上课时数一般在8一12节左右,组织学生活动1 -2次。这种短而集中的实习安排,由于学生缺少实习的经验,进人实习状态的适应期相对较长,一般至少需要2周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初步了解实习环境。当实习生还没有来得及对学校生活和教师角色有较全面体验,对教育教学活动有较深刻的反思,初步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实习活动就结束了,实习过程中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也难以采取措施加以弥补。

2.与实习基地之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双赢的合作机制。以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关系多是建立在教育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单边性、临时性、随意性,双方的合作缺乏互惠性、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机制,这种单方面的实习活动往往被实习学校认为是一种临时性的任务,没有成为实习学校必须很好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小学对实习生教学能力往往缺乏足够的信任,加上实习过程对实习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实习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工作上表现得不积极、敷衍,影响实习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实施策略

(一)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强化教师教育双专业特色

教育课程体系单薄、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和实践锻炼机会少,严重地制约着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比重应由占总学时不足10%提高到25 % - 30%左右为宜。在课程设置上,应改变教育类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老三门”为主的课程设置格局,增加课程门类,拓展课程深度,延长实习时间,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变以往短而集中的单一性教育实践活动方式,采取阶段性与延续性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方式,把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使教育实践过程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而且是师范生各项职业技能在不断联结、不断整合的过程中获得综合性发展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上存在的“窄、杂、空、旧”的问题,融人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增加实用性强、实践指导作用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性内容,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特色,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依托学科课程,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是高师人才培养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只有与学科课程的理论学习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才能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在职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上,要注意避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标准不统一、“两张皮”的现象。可以从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衔接关系为出发点,选择技能训练项目,确立依托课程,安排负责教师,确定实践学分。由所依托学科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制订各单项技能的训练大纲,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要求、训练学期、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学期等。在管理模式上,应将职业技能训练纳人课程计划,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管理,既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有效落实,又使认知与实践得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多、体系结构庞大,因此组织管理困难、训练过程不易监控,组织实施不当,往往容易使训练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形成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充分调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才能把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在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统一要求与专长发展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将技能训练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专项技能竞赛活动等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专长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个性化发展;处理好技能训练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关系,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有机结合,防止过分的“技术化”倾向。

(三)加强高师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突出高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

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教师首先应该是专家,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作为高师院校教师,本身应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能力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给学生作出表率和示范,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加强高师课堂教学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高师院校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突出教师的师表作用,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师院校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专门机构,基础教育一线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出口和就业市场。高师院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动态,熟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才能主动地将自己的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进行联系,更加自觉地以自身的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应加强对教育技能类课程师资的培养,通过到中小学实践锻炼、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等形式,培育中小学教育专家式师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式、示范式、实践指导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育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优势互补的作用,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合作开展技能类课程教学的方式,分工协作,教学任务各有侧重,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和实践训练的针对性。

(四)开展全程式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职业技能的整合与提高

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各学期安排的见习、研习、演习、实习、教育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毕业论文及课内外职业技能训练等所有培养师范生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高师教育实践课程是一个全程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促进、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统整发展的过程,是“以实践课统整学科课,以学科课渗透实践课。实践课是学科课的统整平台,学科课是实践课的延伸与提升。”因此,必须把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在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贯穿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全学程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的顺序,确定各学期教育实践活动的技能训练重点,使师范生关于教师教育的理性认知和实践技能在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不断提高,促进师范生教育智慧不断发展。

(五)与实习基地建立多元化、互惠共底的合作机制

临床的实践环境是构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平台,是帮助师范生获得实践体验,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必要基础,是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综合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实习基地在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起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松散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缺乏互惠性、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是影响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