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铁路工作思路

铁路工作思路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4 10:55:22

铁路工作思路

铁路工作思路第1篇

在新常态下,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此种环境下积极发展,铁路企业开始将内部管理工作作为核心发展内容,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工会干部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企业内部关系的协调、职工之间矛盾的处理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新时期对企业工会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工会干部教育,才能促进铁路企业的发展。因此铁路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企业工会干部培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工会职工培训,调动工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工会干部人员的作用。

二、实施铁路工会干部培训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下,国家开始将企业工会干部培训作业作为发展重点,并将其列入了企业和国家建设中。铁路企业必须顺应国家提出的要求,积极实施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工会干部的认识,加强工会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给铁路企业的发展培养全面型人才。现阶段,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要求,也是实现时代同步的重要途径,符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在社会主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下,给铁路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铁路企业要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工会是联系企业领导和基层员工的主要组织,可以帮助领导了解并听取基层人民的心声,充分反映了铁路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铁路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展,建立一批具有责任感、专业化的铁路企业干部队伍,不但能提高企业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还会让工会人员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可以从容应对市场化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给企业献计献策,最终实现铁路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当前铁路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队伍建设结构不合理。其一,铁路企业工会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老龄化较严重,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缺乏优秀的青年人,很多企业工会干部都是学历不高、年龄较大的技术人员,不能熟练掌握企业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内容,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同时,企业还不能对年轻工会人员进行培训,铁路企业干部队伍不稳定;其二,铁路企业工会干部人员较少,铁路企业将核心工作放在铁路运行发展上,不能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充分发展并挖掘人才,导致铁路企业干部不能符合时代需求。[1]第二,铁路企业发展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很多铁路领导思想认识不足,仅仅对企业安全和企业经营管理等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铁路工会干部对铁路发展的作用,没有给予铁路企业工会人员培养支持,个别企业甚至认为工会人员培训会浪费企业资金。除此之外,很多工会领导也没有认识到工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干部素质和技能培训上没有达成共识,不能集中开展工会干部培训,仅仅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对培训教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铁路企业工会干部整体素质较低下,影响了铁路企业的正常发展。[2]第三,在新形势下,很多铁路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企业工会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而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些培训,但是由于培训方式较单一,导致铁路企业进行工会干部培训时,经常采用传统培训方式培训,主要利用会议、短期培训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选取的培训方式较陈旧,缺乏创新和实践性,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效率较低下,虽然很多工会都已经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但是自身素质和水平依然不足,不能处理铁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枯燥、死板的培训方式影响下,很多工会干部参与培训工作的次数越来越少,影响了工会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工会干部的能力,培训效果较差。

四、提高铁路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工作质量的方法

从上述分析来看,铁路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给工会内部人员的建设和铁路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未来促进铁路企业向长远的方向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认真管理铁路企业工会培训工作,提高相关领导的重视,利用一些政策法规约束并考核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第一,提高铁路企业对工会工作的认识。铁路企业对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的认识可以促进培训工作的进展,更好地为铁路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还可以提高铁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度。在新形势下,各行各业的竞争力度不断增加,给铁路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企业在发展中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铁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铁路工会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及时解决工会人员素质低下和工作能力等问题,加强工会干部和基层人员的联系,充分认识并反映出铁路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工会干部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完善培训制度,丰富培训方式。进行工会干部培训时,必须结合铁路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保证培训制度与铁路企业的实际相符合。可以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建立一些岗前培训制度、实践检验和年终考核等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的目标,让培训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培训工作的工作效率,还要丰富培训方式。例如,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培训工作中,营造较强的画面感,增加工会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实现授课教师和学员的沟通,共同探讨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可以利用小组竞赛方式提高培训效果;让学员相互相沟通探讨,增加培训工作的趣味性。以上各种方式都可以提高工会培训效果和队伍素质。第三,保证培训内容的实施性。现阶段,铁路企业存在很多培训内容都缺乏规范性,培训内容实时性较差,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进行培训工作时,培训人员必须在深入了解工会干部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选择培训内容,尽量满足工会干部对培训的要求,根据工会干部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培训,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例如,可以给企业工会理论研究人员多进行一些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让其明确并掌握铁路公司的发展方向,树立企业管理全局意识;从事管理的工会人员可以培训一些管理内容,根据铁路发展,改变管理内容和方式,促进铁路企业向创新化方向发展,提高铁路工会干部的实践性,给铁路企业的经营和长期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铁路企业的发展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企业工会干部是铁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可以实现基层人员和企业领导的联系,沟通并解决铁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了促进铁路企业向长远的方向发展,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及时对企业工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转变培训理念,完善培训制度,根据时展要求改变培训方式,调动工会人员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张国瑞 单位:沈阳铁路局图们工务段

参考文献:

[1]孟玉茹.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铁路工作思路第2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工资分配;探讨

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实行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通过计时、计件等形式进行分配。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铁路运输企业一直以来较好地执行了国家和铁道部的工资分配政策,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基本做到了激励有效,平稳有序,对维护职工稳定和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近年来铁路运输生产发展对职工素质和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职工维权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不断加强,对当前的工资分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职工工资分配工作,现就这一问题作肤浅的探讨。

1 做好工资分配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职工工资分配工作关系到职工队伍的稳定,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能激励企业职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工资分配工作处理不好,则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甚至造成优秀人才离开企业,而表现平平、业绩不好的人却不愿离开岗位,从而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当前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注重宏观调控,微观管理薄弱。铁路局作为铁道部所属的国有大型企业,在工资宏观调整控政策上执行国家和铁道部规定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铁路局按照铁道部规定的工效挂钩工资分配办法确定年度工资总额,同时制定对基层单位的“工挂办法”,确定各基层单位的工资总额。基层单位则根据铁路局确定的工资总额,按照铁道部和铁路局规定的工资制度、分配形式和内部分配办法对职工进行工资分配。按照现行的工资管理模式,铁道部对铁路局的工资政策以宏观管理为主,具体的分配制度和实施办法由各铁路局制定;各铁路局制定本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和有关津贴补贴政策后,由各基层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职工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发放。在工资分配工作中,各基层单位是职工工资的分配主体,而正是对这一分配主体的微观管理上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单位执行工资政策失于有效监管。有的基层单位在执行工资政策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如有的单位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对岗位调整,改职、降职人员不实行易岗易薪;有的则因人设岗,因人定薪,擅自提高岗位工资档序或套用高档序岗位职名变相提高岗位工资标准,违背了岗位工资的分配原则,极大地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则自行建立或提高津贴补贴标准;有的则不按规定支付假期工资待遇等等。由于在工资管理中强调宏观调控,日常工资监管机制不健全,对单位不按规定执行工资政策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单位内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工资关系不平衡,特别是近年来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单位合并、人员跨单位、跨系统流动后引发的矛盾则更加突出。

(2)奖金未完全按考核办法发放。目前,除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加班工资外,奖金部分占职工工资收入的比重不断加大,以2008年南昌铁路局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情况来看,其中奖金部分占31%。奖金作为职工特殊贡献的激励和超额劳动的报酬,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即时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基层单位在奖金发放上有较大地自主权。一方面,铁道部、铁路局制定的奖励考核办法主要是以单位为考核对象,奖励虽然要求向运输生产一线倾斜,但考核结果一般不落实到具体个人。而基层单位在分配这些奖励时,很多没有制定与此相应的考核办法,这部分奖励往往落在少数管理人员当中,以至上级对单位的奖励成为对单位少数管理人员的奖励。另一方面,单位除按奖励办法发放奖励外,还有较多的一次性奖励。这类奖励往往是“一事一奖、逢奖必长”,发放范围也主要是集中在机关管理人员当中。由于奖金在职工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奖金分配又缺乏完善的考核分配制度,造成干部和职工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3)职工工资水平未得到真实反映。现行铁路劳动工资统计规则虽然对不同行政职务、专业技术等级、职业资格的人员进行了分组,但在日常统计时却主要反映单位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即使按岗位分组,也主要是按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分类统计,单位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一般管理人员,以及各岗位生产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分别是多少,差距如何,则淹没在了平均工资之内。

2.2 管理理念不适应发展需要。在工资分配管理上,单位劳资部门大多仍停留在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的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可支配的工资总额内按部就班的做好职工工资的考核和发放。对如何客观、公正、公平、合理地报偿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员,如何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从而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保证职工从工资分配上获得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满足缺乏很好的思考和实践。在处理工资关系上,常常是只顾眼前,注重处理当前矛盾和维护局部平衡,有的则干脆采取“不患寡而患不均”、“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分配办法,以至工资分配失去激励和约束作用。

2.3 依法管理的观念不强。有的单位认为单位给职工的已经不少,职工应该服从单位意见,对职工采取高压态势,给工资分配带来不必要的矛盾。如对实行计件工资的职工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工资问题。有的单位为激励职工提高效率,鼓励职工多劳多得,在核定计件单价时,除了将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用于核定计件单价外,还把部分奖金纳入单价之中,但在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时,却又只按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之和作为基数来计算加班加点工资,未按计件单价进行计算和支付,引起职工不满,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产生不稳定因素。有的单位在支付工伤职工工资待遇时,不按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自行决定工资项目和发放标准,往往是不应支付的项目支付了,国家规定的待遇又未执行,引起工伤职工对其工伤期间工资待遇的劳动争议。

3 对策研究

3.1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则要求“主体明确、制度科学、关系合理、激励充分、约束严明”。对垄断性的国有铁路运输企业,铁道部除代表国家对铁路运输企业确定基本工资制度、实行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外,同时应建立企业经营者工资分配管理机制,铁路局经营者的工资分配与企业职工工资分配相脱离,由铁道部结合企业经营规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管理。同样,铁路局除对基层单位实行工资总额管理外,还应制定单位负责人工资分配管理办法,单位负责人的工资分配与单位职工的工资分配相脱离,由铁路局直接负责管理。企业其他人员的工资分配则由铁路局和基层单位在各自管理权限范围内实行自主分配和职工民主参与,同时对干部和职工的工资分配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统计的监控机制。通过建立企业工资分配的分层、分类管理和实行职工参与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经营者自己给自己发放工资、工资发放没有有效监控以及奖励办法过多过滥和不按办法发放奖励等分配不公和分配中的不正常行为,从而达到理顺工资分配关系的目的。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资分配观念。企业向职工支付工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赚取最大化利润,为出资者的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在企业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生产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职工作用的发挥,如果把职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既使是只发挥平常的能量,企业都必将产生巨大的辉煌业绩,而开发这种潜力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工资的激励作用去启动职工的劳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资分配观念。

(1)应赋予职工参与分配和享受企业财富的权利,培养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促使职工自觉、主动、尽其所能的去保护企业资产和创造新的财富。

(2)应激励职工开发技能和智力。工资分配要与培训、使用和待遇相结合,要鼓励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和提升自身整体素质,要为职工增强应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等不利因素变化能力创造条件。

(3)应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工资分配与绩效管理相结合,改变传统易产生职工对立情绪的绩效考核,使管理者与职工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开放式的沟通,在企业目标设定、目标实现上与职工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使职工提高能力,促进职工取得高绩效,从而使职工在工资得到增长的同时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4)尽可能满足职工的工资需求。工资是职工主要的收入来源,工资的多少决定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职工对于工资的感知而影响职工的态度、行为和绩效。职工工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越高,则工资对于职工的激励作用就越大。企业尽可能的满足职工的工资需求,可有效避免消极怠工、效率低下和对企业忠诚度下降等多种不良后果。

3.3 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仍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现行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未从源头上发挥其管理职能。现行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仍是停留在对工资发放情况的事后统计,工作内容枯燥、工作行为被动,以至于单位劳资管理人员不愿接受而最终导致放弃使用。作为工资管理系统,其主要的职能应是工资的管理职能,包括与岗位(职务)变动、工作任务完成、绩效管理和工资发放等相关的综合内容,单位劳资管理部门可通过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与职工工资发放有关的各类数据,而财务部门则根据劳资部门提供的工资发放清单向职工发放工资。同时,为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各类数据的形成和采集应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管理,包括劳资、财务部门的数据传递、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送、反馈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等。

通过建立网络化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工资分配的事前、事中控制,可以将单位劳资、财务管理人员从大量的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上报工作中解脱出来,还可以规范职工工资支付行为,规范各种工资项目的统计口径,从而准确界定各工资单元的构成情况,为确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避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对实行计件工资的职工支付加班工资时,首先应符合国家《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分别按照不低于职工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同时还应根据劳动部、铁道部联合的《关于印发国家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之和作为基数计算支付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由此,各铁路运输企业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应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基数核定计件单价,而不应将除此之外的奖金等其他项目纳入其中,否则在按计件单价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时会超出劳动部、铁道部规定的计发基数。

此外,单位还应准确区分工资支出项目的构成情况,如在支付职工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时,应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按其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进行支付。对前12个月工资中的加班工资部分则应予准确界定和统计,以避免产生因支付年休假期间工资报酬而引发的劳动争议。

4 结束语

综上述,通过建立科学的工资分配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工资管理理念,采用合理的支付方式和科学的绩效管理,必将有利于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有利于促进职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运输生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铁路工作思路第3篇

关键词:包西 铁路 防洪 探索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质特征:包西铁路是中国铁路“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北向南纵贯内蒙古、陕西两省,跨越毛乌素沙漠、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三个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沿线出露的地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底部主要出露中生界地层,古生代的地层只在局部地段出露。沿线岸坡、山梁上部广覆厚层黄土,各河流河床及阶地分布冲积黏性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部分沟谷分布软弱地基土及新近淤积软土。

2.降雨特征:包西铁路沿线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悬殊、四季明显的特征,榆林以北地区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具有荒漠气候特征,气温变化剧烈,多风沙,蒸发强烈;榆林以南地区气温及雨量逐渐递增,风沙强度逐渐减弱,因此包西铁路沿线降雨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短时强降雨多,受北方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高压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短时强降雨发生频率较高;二降雨较为集中,每年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主汛期);三是天气变化快,中午天晴、下午降雨、次日晴天情况时有发生,属典型沙漠气候;四是灾害性天气多,如2013年7月延安地区遭遇百年一遇暴雨袭击,铁路险情频发,地方财物损失惨重。

3.水害特征:包西铁路自开通以来,汛期降雨量呈逐年上涨趋势,铁路险情随之增加,山体滑坡、路基下沉、枕木悬空、边坡溜坍、挡护垮塌等灾害频繁发生,基本涵盖汛期所能发生的水害类型,具体有如下特征:一是延安以北铁路路基多为土包沙路基,枕木悬空、泥沙漫道、路基陷穴等病害多发;二是包西铁路沿线居民居住房屋多为窑洞,施工单位在铁路路基施工中,多为仅封住窑口,对个别窑洞群内部未进行回填夯实,导致汛期出现暗窑突然塌陷等严重病害;三是小型水害多,因工期短、投入少等原因,包西铁路施工质量总体不高,持续的降雨过程,路基设备的承载力急剧衰减,在自重和列车震动作用下,诱发了大量的路肩垮塌、边坡溜塌等小型水害。四是包西铁路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最低温度达到-20℃以上,而沿线地下水丰富,在冬季结冰冻胀、春季融坍作用下,大量边坡防护设施被破坏,丧失防护功能,汛期极易出现挡护垮塌、边坡防护损毁等病害。

二、原因分析

1.自然气候发生异常,造成极端恶劣天气频发:随着自然气候发生异常,造成暴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频发,由此给防洪安全埋下众多隐患。暴雨造成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各类水害层出不穷,带来严重的运输干扰及灾害损失;大雾天气造成列车司机或巡看守人员视线不佳、t望困难,不利于及时发现水害和采取应急措施;大风吹刮沿线危树、广告牌等异物上线,危及接触网及行车安全。关键是这些自然天气发生规律越来越不明显、发展过程变化越来越快,给预测及防范都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

2.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造成防洪保安压力增加: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防洪保安任务及保安压力也大幅增加。一是大量新建、改建设备相继投入使用,造成隐患排查、病害整治、水害抢险等工作量大幅增加。二是新建设备处于不稳定时期,路堑、路堤及隧道仰坡坡面土体处于活跃状态,填土路基处于沉降阶段,加之排水设备不完善,导致新线设备因降雨发生坡面溜坍、路基下沉等水害的几率大大增加。三是列车密度及速度不断提升,给巡查人员、列车司机发现水害后采取拦停列车、紧急停车等应急措施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因水害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3.地方建设滥弃滥挖,造成铁路安全环境恶化:随着新农村、移民搬迁、公路交通等地方建设的快速发展,加之建设过程中管理不力,造成铁路周边环境不断恶化。一是向沿线河道、沟谷大量倾倒弃土、弃砟、建筑及生活垃圾,一旦遭遇大的降雨,洪水裹挟大量弃土弃砟顺势而下,在途经孔径不足的涵洞、水沟时极易造成排水不畅,进而造成涵渠淤塞、水漫线路等水害。二是沿线边坡开挖、采矿破石、挖沙取土等人为活动极其普遍,造成山体土体失稳,桥梁基础冲切掏空、隧道衬砌裂损等安全隐患。这些建设行为缺乏监督管理且屡禁不止,已经成为影响铁路防洪安全的新的严重威胁。

4.人员数量逐年减少,造成防洪人力资源匮乏:近年来,防洪保安的任务及压力不断增加,但防洪人力资源却不断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包西铁路沿线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地工价随之增加,参与防洪工作的协防人数十分有限。二是铁路沿线的劳力外出务工的居多,加之防洪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等特点,很多地方务工人员不愿投入铁路防洪工作,导致防洪工作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尤其是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防洪巡看守、水害抢险等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培训演练成效不佳,造成防洪应急水平不高:历年来,各级防洪组织机构都积极开展防洪培训及演练,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防洪管理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但从防洪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业务不精、能力不强等缺点,曝露出防洪培训及演练成效不够显著,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理论培训方面,部分培训机构安排的培训内容简单、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对象不全,加之很多受训人员重视程度不高、接受能力不强,造成防洪理论业务水平提高不显著。二是实战演练方面,部分车间、班组对防洪演练重视程度不足、安排组织不力、演练形式单一,甚至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导致演练过程和抢险实际情况相脱节,未能达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积累抢险实战经验的目的。

三、防洪工作安全应对措施

铁路防洪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作,近年来,极端恶劣气候多变、不良地质灾害频发等因素,使防洪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工务系统只有积极改进和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防洪管理思路和方法,认真落实“严、实、细、和、创”五字方针(即严C防范严密、严奖严罚;实C注重实用、作风扎实;细C细检勤修、安排细致;和C路路和谐、路地和睦;创C接轨市场、突破创新),确保防洪工作的长治久安。

1.执行奖罚制度从“严”:一是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人员参与铁路防洪工作的积极性,专门建立防洪奖励基金,对防洪有功人员实行重奖,执行“水害发现人单独奖、处理水害集体奖、攻坚阶段特殊奖、年底总结评先奖”的奖励制度,干部职工既从巡查、抢修中得到了实惠,又从实战中得到了锻炼。二是严肃防洪纪律,制定防洪考核管理办法,详细划分处罚等级,每个降雨过程结束后,防洪办根据在降雨过程中出现的巡看守人员不到位、防洪值班不到位、抢修不及时等情况下发专项防洪通报,严格进行考核追究。三是强化降雨期间的工作督导,降雨期间,采取机车添乘和地面检查并举、夜查和电话抽查结合的多种检查方式,对巡看守人员、防洪值班等情况进行不间断检查,对脱岗、串岗现象严格纳入考核,情节特别严重的予以责任者记过、降级等行政处分。

2.提升业务素质做“实”:一是强化培训组织安排,培训部门在开展防洪培训时要科学安排、合理组织,培训对象的选择、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方式的拟定均要从人员结构、队伍素质、岗位职责等方面综合考虑。对直接从事和参与防洪工作的人员要优先着重培训,对岗位职责不同的人员要安排与其职责相近相关的培训内容,对接受能力不同的人员要采取最易于其掌握的培训方式。总之,培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避免同一本教材、同一个班次、同一种方式涵盖到不同受训群体。二是强化演练组织安排,第一方面是除了开展限速、封锁登销记等常规演练项目外,要结合实际,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类水害、各种情况、各种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洪实战演练,全面提高全员综合抢险能力,尤其是要针对包西铁路多发、易发的边坡溜塌、枕木悬空、路基下沉水害,模拟线路滑移、钢轨折断等情况特殊且后果严重的情况下的演练,提高全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抢险能力。第二方面是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多部门联合抢险的演练,因为水害发生后,各系统、各部门人员都会参与抢险,容易造成现场混乱,降低抢修效率。通过多部门联合演练,可以有效提高干部职工的联动配合能力,这对大型水害抢险尤为重要。第三方面是每次抢险演练结束后,一定要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好的做法加以推广积累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演练的实效性。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防洪演练开展情况纳入奖励考核机制,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坚决杜绝搞形式、走场的行为,全力确保演练取得实效。四是认真分析往年防洪抢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抢险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做到防洪地点“一处一案”,要将出现险情后的到达现场示意图、应急操作流程、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纳入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

3.隐患排查整治抓“细”:一是提早动手、分片包保;结合秋检设备大检查,提早展开次年的防洪隐患排查工作,业务科室人员分片包保,车间、工区主管人员联合对桥路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真正做到上山下河,排查人员必须现场评估病害,描述病害类型、绘制病害草图、拍摄影像资料、提出复旧方案、预计发生费用,要求排查人员对病害情况签字确认,共同对检查结果负责。二是分类管理,确定措施;隐患排查结束后,排查人员各负其责,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建立“一处一档”管理,同时根据病害情况划分为三级分类管理,对影响行车安全或汛期可能发生水害的列为Ⅰ级管理,对暂不影响设备安全的较大病害列为Ⅱ管理,加强设备检查、观测,对较小的设备病害列为Ⅲ级管理,纳入桥路小型病害,当年予以安排处理。三是加大投入、消除隐患;为提高设备抗洪能力,第一方面是汛前开展“三沟两墙”清理、冲沟回填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排水通畅;第二方面是对Ⅱ、Ⅲ级病害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恶化;第三方面是对Ⅰ级病害建立观测检查制度,协助铁路设计部门现场勘测,督促管理部门尽快方案审查,办理相关手续后立即实施,务必于汛前完成形成抗洪能力。

4.全线全员防洪共“和”:一是汛前防洪办与路外劳务抢险队伍、大型工程机械签订抢险协议,并与沿线水库签订联防协议,防洪办每半月与管内抢险队伍及大型机械业主联系一次,当降雨预警信息时必须联系一次,并做好联系记录,确保发生险情后能及时出动参加抢险。二是加大路外综治力度,净化铁路安全环境,采用宣传教育引导、日常检查制止等方式,减少铁路沿线施工队伍、地方群众的破坏行为,必要时向地方建设管理、安监、公安部门行函,请求政府协助制止,对已经对铁路防洪安全构成威胁的一时又无有效解决措施的弃土弃砟场、尾矿坝、山塘、水库等潜在隐患,一方面要制定防洪应急预案,落实日常及雨中检查监护措施。另一方面要同地方政府、沿线群众建立联劳协防机制,尤其是加强同隐患处所附近居民的联系,依靠沿线群众提供灾情、险情信息,对发现、汇报及时的有功人员给予相应奖励。三是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防洪积极性,形成全员防洪、资源同享的局面,最大程度的从内部挖掘资源,防洪办可根据雨情需要调动管段内的职工、物资、机具等资源,实现管内防洪力量的互为补充,也可临时征用干部员工车辆(按照市场价格予以结算),确保水害能够及时发现、快速抢修、安全开通,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5.科学技术防洪敢“创”:一是从完善监测装备入手,对灾害易发多发区段及短时突发性降雨常发区间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强化特殊地段防灾减灾力量,针对区间降雨而站区不降雨的现象,将已被更新换代的雨量监测系统利旧使用,安装到半道工区,从而增大雨量监测系统的覆盖面积;二是建立防洪微信群、QQ群,实现信息智能化传递,使现场水害信息传递更为方便、快捷、高效,为领导掌握病害情况、抢修指挥提供有力依据;三是与市场接轨,引入集监控、指挥、督查及图像即时传输于一体的防洪可视化对讲平台,实现信息可视化传递,引进防洪录音对讲系统、摄像手机等设备,提高铁路防洪装备的先进性;四是与省、市气象部门建立联系,依托卫星云图、气象专网等各种气象服务产品,提前掌握降雨范围、强度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暴雨预警,提前做好布防工作。

铁路工作思路第4篇

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铁路施工企业的维稳工作谈几点看法。

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铁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给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给企业稳定工作带来了新压力,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和新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难三多”:

1、是历史问题难解决且多义性。

铁路施工企业重组后,虽然在隶属上与铁路局完全脱钩,但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年来,企业又历经市场竞争、内部改革、改制上市等多种阵痛,产生了不少新矛盾,与重组前遗留的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此消彼长,形成了一个一直困扰企业的难解纠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群体的认识发生了偏向,对问题的多义理解和过高的诉求,使企业对同一问题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如在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这个问题上,过去铁路局作过调研,但没有实施企业管理论文,现在企业根据经济状况和属地政策,对离退休职工分步实施了住房工龄货币化补贴,有些人又要住房面积货币化补贴,甚至有人一边拿着补贴一边还要求单位再安排住房。在对待工伤待遇、子女就业、医疗、社保等问题上,同样存在着“鱼与熊掌兼得”的情况。对这些职工来说,凡是铁路局有的,他们要享受,铁路局没有而企业有的,他们理所当然也要得到。这种对问题的多义性认识,以及与铁路局牵强攀比的近利思想,使企业处理问题难于了断,化解矛盾难于收效,是影响企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是群体事件难防范且多发性。

改革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在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期刊网。目前,由企业改革引发的矛盾更加尖锐,集中表现为群体问题突出,并逐渐酿成难防、多发的不良倾向,使企业的稳定形势更为复杂化。首先是随意性的集体上访,以新、老上访户为主体,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轮番到机关闹访、缠访,甚至到领导或工作人员家里“家访”,严重干扰了机关工作秩序和家属企业管理区和谐。其次是突发性的现场罢工,职工作业队或分包劳务队,往往乘项目赶工之机,以解决内部分配、劳务单价等问题为由,突然采取全线停工或聚众包围项目部的极端行为,严重打乱了项目生产经营的工作部署。再次是严密性的组织策划,有些人为寻求自身利益,在逢年过节或敏感时期,翻老账、寻热点,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煽风点火,纠集不明就里的退休职工或家属,或到企业集体上访,或到企业所在地集会、静坐,这种不期而至的非正常活动,往往带有严密的组织性,使企业防不胜防,加大了维稳工作的难度。

3、是利益需求难满足且多面性。

企业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是否协调。特别是铁路施工企业重组以来,深化改革涉及到精简机构、主辅分离、减员增效、竞争上岗、劳动分配等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打破了内部利益平衡,加剧了不同群体的利益纷争,各种诉求也渐趋多样化,企业的应对能力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是在利益诉求上,受到经济危机和消费指数上涨的刺激,加上住房、医疗、教育的货币化,加大了弱势群体的心理压力,矛头直指企业,他们往往要把问题扩大化、力争利益最大化,造成了企业难于满足。二是在盲目攀比中,一些已有定论的问题“死灰复燃”企业管理论文,过去的家属工要求办医保、社保的风波再起,自谋职业、内退、有偿买断工龄等人员纷纷“打道回府”,要求提高相应待遇,或解决子女就业等其他附加问题,对企业稳定工作产生了很大冲击。三是在形势变化下,本与企业脱离关系的改制辅业,在经营不善或被关闭之时,大部分职工要求回归原企业,联名信访、集体上访不断,需要解决的问题极为复杂,形成了企业稳定工作新的隐患。

针对以上存在的新问题、新动向,笔者认为铁路施工企业必须牢牢地抓住三个主要“着力点”,真抓实干,求实创新,才能较好地处理内部存在的复杂问题,有效化解目前的稳定风险,以开创内和外顺、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一、把握重点,着力于化解矛盾。维护企业稳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长期工作。但在一些企业里至今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方法,往往用这种“权宜之计”求得一时平安,却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利益诱惑,引发了新的矛盾,使维稳工作陷入更加被动和复杂的境地。因此,企业只有从分清问题主次、把握工作重点入手,有的放矢地化解各种矛盾,才能营造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一要突破难点。主要解决旧体制遗留下来的落实政策、工伤待遇、住房货币化补贴等难题,做到对已有定论的问题维持原则,对有争议的问题妥善处理,对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使不同群体明理消气,上访户主动息诉息访,只有这样,才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内部矛盾,为企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关注热点。针对由企业改革引发并演变为过高诉求、盲目攀比、人员回归等新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职工群众释疑解惑,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诉求,在实事求是原则上解决问题,对一些棘手的人和事也可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处理,使之焦点分散、热点降温,企业和谐有序。三要改善民生。从解决困难户、特困户等弱体群体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落实“三不让”承诺作为稳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各项帮扶工作,真正做到不让一名困难职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的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以实际行动感化职工,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总之,企业的稳定工作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破重点,只有审时度势,先谋后动,多措并举,常抓不懈,才能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内部和谐,不断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二、强化责任,着力于完善机制。平安和谐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管理论文,也是企业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综观在企业中反复出现的不稳定事件,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内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应对措施不够有力,维稳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企业要提高化解矛盾、应对危机的能力,就必须在强化政治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一要完善党政主要领导首问负责制和逐级责任制,建立企业各层级之间互动联保的工作体系,重点抓好防范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把稳定工作的目标责任分解到人、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做到预警早、反应快,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而造成危害企业稳定的,不管何人都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期刊网。二要建立群众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以工会组织为联系纽带,切实做好“企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为职工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做到话说到、路跑到、心尽到、能办的事一定办到,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三要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优势,把握职工的思想脉络,分清是非,晓之以理,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引导到企业改革发展上来,以发展促维权,以共创保共享。四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把信访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五要建立项目部劳动关系调解机制,认真处理职工作业队、劳务队与项目部的利益关系,重点加强对民工工资发放的管理,做到足额不扣减、及时不拖欠,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的既得利益。同时,为防范施工现场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在项目部内部必须按专业需要划分对口责任区,按工作职责建立事件应急机制,及时化解各种易发矛盾,以切实维护项目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

铁路工作思路第5篇

关键词 铁路调车;安全管理;工作思考;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74-02

0引言

铁路调车工作对于保障列车的行车安全、运行过程中车辆的顺利周转、运行计划的有效实施以及高效达到铁路运输生产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铁路事故多频发生、调车事故逐年增加对我国的铁路运输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铁路调车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铁路调车工作安全进行的有效措施。

1 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1管理思想偏差

现阶段我国铁路调车安全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是管理思想出现偏差。部分车务管理队伍对正线意识与客线意识进行强调学习时,经常忽视调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管理思想的指导偏差具体表现在部分列车站段认为占用线调车的工作相对容易些,而且工作的任务量较少,因而在忽略在其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一些过度重视与企业合作进行装卸车组织及营销工作的站段,在不考虑对安全措施整改的情况下,疏于管理且过分的迁就企业,导致了调车事故的频繁发生。

1.2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在调车事故出现较少或者从未出现的车务段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为调车工作中埋下了较深的安全隐患。一些年轻的员工本对于调车工作中安全措施的实施不重视且对事故的预见性和判断性较差,同时其不规范的操作都是导致调车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3缺乏现场管理控制

由于调车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可变性,因而管理人员经常忽视对现场的调车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检查,特别在傍晚期间的人员用餐和休息时,因为缺乏现场人员的管理,导致调车事故的频繁发生。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存在较大的侥幸心理,对于工作人员在调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有效控制,所以严重阻碍了调车工作的安全进行。

1.4控制设备落后

由于目前调车设备相较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调车作业的安全进行。现阶段对于调车工作的安全保障主要是列车在中转站时,对电气进行集中的接收,通过信号的连锁鼻塞装置以及列车的三项设备对列车调度进行有效地安全控制,以此来降低调车的安全事故。然而,目前的控制设备只有在列车准备近路的时候才能够对其进行应用和管理,其他的调车作业却无法应用现有的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2 加强铁路调车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1保障铁路运输及乘客安全

加强铁路调车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列车的行车安全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给予了重要的保障。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使得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得以高效地发展。

2.2规范铁路运输秩序

加强铁路调车安全管理工作对于规范铁路运输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强我国铁路设施建设、提高我国铁路员工的整体素质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2.3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加强铁路调车过程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从而减少因调车事故发生导致的铁路运输阻滞的情况发生。

3 加强调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完善考评体系

铁路调车是一项需要多方配合的工作,一个人员、一个环节、一个部门出现问题都会为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以中转车段的整体工作人员作为考察对象,以小组的形式对其进行考核;以其工作质量、工作技能以及相关制度作为主要考察内容,对于获得优异成绩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物质、精神奖励,并创造上级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互相支持的良好工作气氛,以此来提高并加强调车工作的管理效率。

3.2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相关制度,对员工在调车工作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为调车工作的安全进行提供重要保证。其次,提高检察力度,对出现违背工作制度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使相关工作人员懂得加大管理和检查力度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证其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合理的监管与检查消除调车员工的逆反心理,保障安全调车工作的有序进行。

3.3加强事故预防与控制

加强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为调车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后备力量。近年来,我国调车事故的屡次发生均都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对事故缺乏较强的预见性,对于预防事故的措施较为欠缺,导致事故发生时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伤亡。定期开展调车组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事故预防思想、丰富事故控制的应对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并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时的损失。

3.4加强安全文化宣传

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是有效控制和预防铁路调车事故、提高调车人员整体安全意识的有效措施。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实施的一项工作。可以通过粘贴海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调车安全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调车组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从人员的意识出发预防调车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铁路调车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引出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加强调车工作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可见,铁路调车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对保证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慧龙.关于铁路调车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3,12(23):195.

[2]马毅,王希良,朱秀女曼.铁路调车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10(12):32-37.

[3]谭海姝.关于铁路调车安全工作的思考[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1,4(12):18-19.

铁路工作思路第6篇

【关键词】当前铁路行业的形势;铁路思想政治工作;铁路行业发展

1.当前铁路行业的形势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铁路产业链涵盖土建、铺轨、车辆购买和运营四大阶段。目前来看,铁路设备和铁路基建行业正在进入高景气时期,发展前景大好。

铁路基建行业从2009年开始步入高增长阶段,预计在2010年和2011年将达到增速高分。两大铁路基建巨头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在市场份额上均占有40%的比重,目前建设任务饱满,为业绩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研究表明,铁路是较为节能的运输方式,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另外,相比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铁路也是环保的运输方式。

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在长途运输成本上火车相对于卡车的优势变得越发突出。目前,全球同时面临着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铁路运输的热度有望持续升级。在全球经济向着低碳、环保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铁路这一低成本、环保清洁的允许方式,正在被认可。同时,铁路的环保节能优势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铁路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有网受着政策的大力支持。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但是大规模的铁路网建设以及铁路运输的提速,将使得铁路运输对公路和航空运输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

铁路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空间广阔。未来5-10年内将展开一轮全球性的铁路投资热潮,铁路产业开始从中国走向全世界。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铁路行业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2.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2.1加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称为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教育工作,是一定的政治和阶级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的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用来转变人们的思想,从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行为等,还要解决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等问题。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领域和经济领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也在逐渐暴露出来,铁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人们的思想困惑在增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一些不正之风在滋生蔓延。因此,我们应该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铁路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2.2如何加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A.加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明确职责。

加强和改进铁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党政一把手带头抓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目前我们的工作中存在这只重视抓安全生产经营,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落实和实施党政一把手带头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制。只有落实各领导带头抓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才能抓住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全方位、多角度性的渗透到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只有产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才能抵御错误的思想,促进铁路行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完成。首先需要配备能力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人员;其次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壁垒作用,全面以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思想政治的工作制度。

B.加强铁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学习,以身作则,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给人做思想工作,要做人的工作,首先先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就要求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行动,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为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在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由于一定的说服力度。这要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心系群众,贴近职工,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行动上深入职工,使职工信服思想政治工作。

C.加强铁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常言道:有理一呼百应,无理寸步难行。做思想工作,必须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不同思想觉悟去一人一事的去做思想工作。

动之以情是思想交流的桥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思想教育的感情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职工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想方设法为职工排忧解难。以情感人是调动和激励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铁路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时代为主旋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制度,才能取得更加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成绩。

3.铁路行业发展

3.1 实现铁路行业发展,必须对政治思想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推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

思想解放的程度,将决定企业发展的力度。实践表明,每一次的大发展,必然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要实现铁路行业大发展,思想观念要有一个新的飞跃。要进一步转换观念,解放思想,用来实验铁路行业发展的需求。

3.2 实现铁路行业发展,必须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新的任务

可以预见,一系列的新举措,必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如何摆正质量、安全、效益三者的关系,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如何让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如何激发发展的内力,引导、调整干部职工的思想到加快发展程度,变盼富的个人愿望为共同的组织追求,实现互利共赢等等,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3.3 实现铁路行业发展,必须让思想政治工作承担新的责任和使命

实现行业大发展,必须要有非同寻常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不摆脱保守的条条框框的舒服,不到破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一切发展都是空谈。现如今,铁路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这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调整。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系列辅助改革的深入推进,前所未有的创新举措,必将给干部职工的思想带来一次大振荡。如何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三者间的关系,统一政治思想,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谋求较快的发展速度,是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3.4 实现铁路行业发展,必须打破旧的工作格局,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铁路思想政治工作以推动铁路建设发展为己任,形成了一个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固有的工作格局。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层出不穷,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强大的冲击。为了实现企业大发展,原有的工作格局将被进一步打破,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能够极大程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4.总结

通过对我国铁路行业的现状和铁路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加强铁路企业思想工作迫在眉睫,这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方案来加强我国铁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需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探索并创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德;新形势下施工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1年03期

[2] 曹宗技;我看铁路思想政治工作60年[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年01期

铁路工作思路第7篇

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运输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里程大幅延长,这对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持一个企业生命力,促进企业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软实力,尤其在现代信息化、知识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激励、指导作用,才能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认清形势,面对新挑战

在市场经济开放性、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运输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经营格局,除国有运输企业、集体运输企业外,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个体运输、合作性运输等。在多元化格局下,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他们追求自身价值、民主平等、多元化的服务等,若仅仅采用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实现其效果。另一方面,在现代经济观念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观念均发生显著变化。管理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的效益观念,而在法制不够健全的时期,一些管理者将经济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立,或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不全面,则会引发一系列的干群矛盾,进而不利于实现员工积极性调动。企业员工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均会发生相应变化,对于铁路运输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大小,影响着经济社会下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力,如当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矛盾时,若对员工进行强制性要求,则会刺激员工产生反感心理,甚至对运输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影响,这就削弱了企业凝聚力,进而阻碍了企业发展。

因此,在现代经济形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工作内容、服务范围以及工作形式均发生变化,适应于现代经济、思想发展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坚守思想政治工作本职基础上,实现创新化的发展。

二、适应时代要求,丰富工作内容

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要求,铁路交通运输企业必须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其一,丰富基本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铁路是国家的基本运输形式,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在现代开放性市场、全球化形式的刺激下,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等,提升企业领导者的社会主义意识,促使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资本主义思想侵入。其二,强化企业文化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知识时代,企业的软实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宣传、思想教育、理论培训等作用,通过讲解企业历史、发展方向、发展理念、企业文化等内容,加深员工对企业的理解,提升员工的企业情感,进而将员工吸引到企业建设中。其三,加强社会教育,提升服务意识。企业的发展力量归根结底来源于员工能力与素质。市场经济下,铁路运输企业不但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担负着服务民众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进行基本的理论学习,还要面向员工的奉献精神、社会意识展开教育,促使企业员工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服务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员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实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进而增强员工的服务精神,促使员工全面化发展。

三、创新工作方式,扩展教育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丰富性、服务范围的扩大性、以及服务对象的多元性,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展开多样化的工作方式,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指导、教育感化、理论宣传作用。

其一,转变传统“灌输”模式,实现平等性交流。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讲理论、读思想、学规定”的形式展开,这在员工民主观念落后、思想眼界狭窄的时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民主观念的增强,这种“灌输”方式,很难适应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其本质在于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必须采用民主的宣传方式,使人民接受党的思想、国家的历史、社会精神等。所以,铁路运输企业必须采用平等性交流方式,通过与员工的思想沟通,来落实企业基本思想。采用平等交流模式,要面向员工的关注点,从员工实际出发,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以情感为基础,实现企业与员工双向理解,进而促使员工参与到企业发展中。

其二,转变单一性工作方法,采用多样化方式。适应于现代多元化思想发展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转变单一的工作方法,结合车、机、工、电、辆等不同专业,除书面宣传教育外,通过演讲、比赛、参观考察、参与社会公益等方式,促使员工了解我国相关政策、企业思想文化、社会民主意识等。积极运用激励制度、奖励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对员工的良好表现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树立榜样作用,展开思想政治建设大比拼活动,以营造一个全员追求先进的企业环境。

其三,采用多项资源,扩展宣传途径。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运输企业要充分采用网络媒体、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博等资源,丰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同时,适应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将铁路运输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先进思想相结合,以思想指导实践,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服务于企业建设。

四、坚守人本观念,促进企业发展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对象就是员工,通过对员工展开思想教育与宣传、了解员工心理需求、满足员工所需等方式,促使员工为企业发展尽力。另一方面,铁路运输业涵盖内容广泛、服务对象众多、面临的问题也较多,这就增加了利益冲突性问题的发生率,引发干群矛盾,或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矛盾,进而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因此,铁路运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念,一方面,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全面了解员工心理,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管理人员要放低身份,多进行基层考察,了解员工的物质、精神需求,并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赖感,才能促使员工为企业奉献。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铁路工作思路第8篇

一、正视当前铁路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铁路企业开展效能监察活动较早,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能监察的普及率不能令人满意,效能监察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仍然有一些薄弱环节应引起我们重视和改进。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存在重视廉正监督、忽视效能监督的现象,或有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的认识,这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

二是效能监察的机制尚不完善。迄今为止,效能监察的程序性法规还没有出台,而现有的可以作为效能监察依据的法规过于原则,特别是铁路企业效能监察的制度尚不配套,操作各行其道,相比廉正监察工作,存在制度不够健全、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对于“不作为、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失职”等效能方面的问题不能有效制止,老办法不管用,新的办法又没建立起来,致使监察起来无规可循,无矩可蹈。

三是把握不了效能监察的方法和途径。有些单位把对暴露问题的追究和处理看成效能监察,也有的把纪检监察混同于效能监察,这都是片面和错误的,它忽视了效能监察“事前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的功效。

四是效能监察奖惩方面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有的只奖不惩,有的只惩不奖,同时,还有许多问题研究不够,比如工作标准评定的问题、数据客观准确性的问题、奖惩的标准及效果问题都没能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在平时的业绩考评上不够规范或存在忽视考核的现象,使效能监察奖惩缺乏必要的依据。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效能监察工作的作用理解不深,忽视了效能监察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效能监察工作不是单纯的防止违规违纪行为,对铁路企业来说,效能监察工作也是生产力。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从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凝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内在的生产力。

二、完善效能监察机制,为进一步规范效能监察工作做好铺垫

机制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规范效能监察工作,便于我们正确地开展效能监察活动。

首先,建立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健全机构,是保障效能监察工作运行的关键。铁路企业要专门成立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行政副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纪检监察、财务、计划、技术、物资、企管等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并建立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专业职能部门配合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其次,完善教育机制。一是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明确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达到积极主动配合效能监察的目的。二是对效能监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效能监察业务知识,以便于效能监察工作的正确顺利开展。三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根据阶段性的特点和效能建设的要求进行不间断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

第三,健全立项机制。立项机制的建立可以把超前防范与过程监督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与查处问题结合起来,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与推动廉正建设结合起来。当前,铁路企业应在确定立项重点、制订立项标准、规范立项程序三个方面完善机制建设。

第四,确立考评机制。积极探索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激励机制和告诫诫免制度,与当前铁路企业开展的干部末位淘汰制和职工待岗办法结合起来,把绩效考核的最差人员和行政效能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一票否决的条件。

三、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把握四个环节

1、建立健全效能监察网络。仅有规范的工作机制尚不能保证效能监察工作的落实,必须将效能监察工作从建章立制向监督落实推进,健全效能监察网络,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多管齐下,切实改变重制度轻监督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强效能监察力量。选拔各层面的优秀职工代表、优秀党员充实到效能监察队伍中,建成固定的监察组织,对于阶段工作或单一工程,可以指定工作骨干中的优秀人员担任临时监察员,从而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便于效能监察领导机构掌握全面情况。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监督渠道,要形成上级与下级相互监督、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生动局面,真正建成立体交叉的监督网络。

2、把握专项效能监察的过程和途径。专项效能监察主要是解决企业管理某一时段、某一管理方面或某一重大项目影响安全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它是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方法。专项效能监察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调查摸底,选题立项;找出问题,查清原因;分清责任,适当奖惩;提出建议,改进管理。在调查阶段,要注意核实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有关的报表台帐,掌握准确的数据。实施的途径有:一是检查管理的效率、效果为切入点。检查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考评其是否称职。

3、围绕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效能监察。效能监察工作必须盯住管理的薄弱环节,盯住最易出问题的单位和部门,盯住投资额大的重点项目。对于铁路企业来讲,抓住群众所关心的重点环节和热点问题,就把握了效能监察工作的关键。必须在安全生产、物资采购、工程管理、干部任免、招待费使用等方面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中,重点监察制度落实情况、安全职责履行情况和责任心情况;物 资采购中,监察招标工作制度的落实,实现流程规范化、工作程序化、结果最优化;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从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策的全过程进行监察审计,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减少损失浪费;在干部任免工作中,监察任免程序的规范性,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示;在招待费使用方面,监察制度的落实情况和违规操作问题,真正做到合理开支,勤俭建企。

4、从严考核,奖惩分明。紧紧抓抓廉洁、高效这个关键环节,敢于动真格,本着“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原则,采取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办法,切实查清问题,严肃处理。在平时的绩效考评中,要确保考评的质量和准确度,必须把握四个环节:一是客观、深入在分析班子内部的“背靠背”评价情况,二是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三是认真开展效能民主评议、测评和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工作,四是收集考评主体的有关举报、投诉情况。同时,要把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好,奖惩分明,切实做到“三挂钩”:一是与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对那些认真执行效能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的,要进行表彰奖励,给以重任提拔;对实施效能建设不好的,要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思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予以处理。二是与评先创优挂钩。要把效能建设情况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实施不好,责任范围内发现办事拖拉、不作为、发生安全事故、经费管理混乱等现象的,坚决取消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资格,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应予以取消。三是与经济奖惩挂钩。这也是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效能建设落实好、成效大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乃至重奖,否则,必须大胆运用经济处罚手段。

四、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效能监察工作不是“单打一”,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独行其事,它与单位其他部门、企业管理和企业的自我约束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是摆正纪检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在效能监察中,纪检监察部门应是监察主体,其他职能部门是被监察对象,在效能监察立项中,项目的承办部门一般是纪检监察部门。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注意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业务部门完成工作任务,也不能把业务部门正常履行职责的工作当作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分清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不同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