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创新论文

农业创新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31 01:37:30

农业创新论文

农业创新论文第1篇

(一)逐步优化的农业科技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近年来,山东省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着力提高山东省农业科技的整体创新水平。二是建立制度机制。第一,建立科技重大奖励制度。2012年出台政策规定,在科技创新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效益的高新技术成果,可按项目年纯利润的5%提取奖励经费奖励主要人员。第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科技人才合法权益。第三,建立健全人才制度。鼓励各类人才以不同形式参与国际合作与研究开发。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省财政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机制。

(二)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山东省现有国有农业科研机构40个,专业农业科研人员5000多人。从2010年开始,山东省启动了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现已建立了包括小麦、玉米、生猪、水果、蔬菜、花生等省优势产业的6个创新团队。初步建立起从产地到餐桌全过程、从生产到消费全领域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了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三)逐步提高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一是省级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12年,山东省财政筹资7亿元,投向农业科技领域。其中,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资金6560万元,主要用于技术集成和创新研究的加强,农技推广资金4.3亿元,农村人才培养资金1.2亿元。二是市、县两级财政投入也在持续增加。三是努力争取中央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基本建设。2010年以来,中央预算内先后投资9800多万元,支持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完善与建设,这对于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四)日臻完善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一是完善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明确提出了“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目标。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日臻完善。二是抓好农业技术多元化服务。目前,全省已基本建立了以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的,包括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共同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三是建立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面对面指导农民生产,手把手传授新技术,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来带动农民致富。

二、山东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问题较突出。在农业系统内部,产学研脱节。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分别隶属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而科技人员又分别隶属于各个研究院所、高校。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不是农民和企业说了算,而是由单位同行和上级领导来定夺。如此一来,科研课题会主要来源于学科本身,且重理论研究,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必然出现产学研脱节现象。二是机构庞杂,职能交叉,力量分散,效率低下。三是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有待加强作为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中急需大量各类人才。但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从总量来看,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全省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占农村劳动力的2.29%,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人才12人。二是从人才资源配置来看,存在不合理现象。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从业人员。当今世界,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农业从业人员都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年限是12--15年。受过大学、中学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德国占67%,日本占59%,英国占78%。目前,在山东省农村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在农业从业人员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44.6%,大专以上的只占0.2%。并且从山东省农业科技人才的分布来看,其主要聚集在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而扎根基层进行农业科技推广的人才较少。农技推广人才与农业人口的比例只有1:676,而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为1:100。三是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较低。

(三)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在1%以上,而山东投入水平只有0.1%至0.2%。山东省农业科技投入增长缓慢,主要是投入渠道单一,多个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不足,造成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设施条件简陋,科研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大面积推广。从企业投入看,大多数农业企业自身科研实力较弱,未能形成自主研发体系。

(四)农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业信息化。近些年来,山东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与山东农业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符。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对信息建设的统一规划。由此,造成了不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库的作用发挥得也不好。二是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山东省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运行经费大部分都是财政投入,但由于政府投入能力有限,信息服务运行中资金的制约还是比较明显,而自筹资金的单位困难则更大。三是农业信息有效供给不足。农业信息采集面相对较窄,信息采集、组织、加工处理的手段落后。四是农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农业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电视、电话、广播、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目前这些农业信息的载体综合利用不够,各种载体之间缺乏交互性,信息与传输不畅,比如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不平衡,农村基层网站缺乏,技术水平低,使用成本高,“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等等。

三、山东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加大优化农业科技环境的力度一是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通过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农技推广机构的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构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网络,大幅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培植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二是构建良好政策环境。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鼓励农业科研创新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和推动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健康发展。要构建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宽农业科技投入渠道。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科技成果独立评估制度。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三是要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体系、公益性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四大建设”。四是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立足山东实际情况,推进农业信息化,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运作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农业信息的需求为向导,以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主管部门、农业企业及农户对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大力开发农业信息资源,扩展和延伸农业信息网络,培育和发展用户群体,强化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山东农业信息化为“三农”服务的实效。

(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一是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使其在农业科技投入中占居主体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科研成果显示:当一个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才会出现,农业与其他部门才可能做到协调发展。在荷兰,政府的投资占农业科研经费的60%以上,这大大提升了荷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领域应该是农业科技。二是开辟多条渠道,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完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要制定政策、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引导民间、企业、外资参与农业科技投入,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农业科研融资体系。

(三)加大高素质农业科技队伍打造的力度要通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盘活优化现有科技人才、重视培养后备人才以及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等措施,努力打造三支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一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其次,要选择培训的重点对象,主要是村干部、到村任职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以及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二是打造农业科研人才队伍。要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要求,建立本省的产业技术专家团队。要通过多种途径,广开门路,大胆使用敢于和善于创新的人才。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打造富有创新能力、结构合理的农业科研梯队。要加大农业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人员聘用制度,规范上岗资格条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将优秀人才选拔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中,着力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农业创新论文第2篇

多功能农业与科技创新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逻辑上,“隐性农业革命”的发生与多功能农业的产生是需求层面上的对应,因此,服务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亦是需求层面的对应。前文分析指出,“诱致性”引发了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则可进一步定义为“市场需求诱致的科技创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20年,中国经济将逐渐从现在的中等收人发展中国家经济向发达国家经济的行列迈进,在此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将逐渐提高,如继续发挥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承担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景观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进一步担负起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的功能。在该语境下,可以勾勒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向:

(1)社会对农业发挥民生保障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在动植物种质资源培育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三方面同步推进;

(2)社会对农业辅助新兴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拓展;

(3)社会对农业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能减排低碳技术领域不断深化。

2突出多功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架构

当前,中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耕地资源严重稀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的经济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的充分发挥,必然需要科技的强力支撑。在科技创新中突出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是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理念升华,这应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这种集成创新与社会需求相对应,表现为需求方愿意且有能力应用技术的数量总和。需要说明,这些技术应用后的获利能力取决于技术应用的制度安排,如土地的规模与经营管理制度、相应投入要素的供给能力、应用技术成果的鼓励措施、成果应用后有关产出的分配等。

根据上文提出农业功能的三个层次,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三个方向,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创新架构、。这种架构强调了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即不单单在于创新产出本身的功用,更在于通过创新产出来实现必要的社会效果。动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方向应以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组学及其技术、基因功能等研究手段,开发植物光能转化和利用效率高、饲料转化和抗病能力强的动植物新品种。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方向,应研发耕地保育与替代技术、流域水资源保障技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建立耕地和水分养分资源节约型农业,并推进以低值和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示范。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科技方面,应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贮运保鲜、食品加工及营养开发等领域的攻关。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科技方面,应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化、农业资源管理数字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精准化和农业装备智能化的“四化”目标。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与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两者间的内在关联,并试图勾勒出基于推进农业多功能发挥的科技创新框架。对此,本研究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推进方式:

第一,强化功能性的农业科研立项导向。当前,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的农业科研立项导向以行业划分为主要方式,或根据近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科技攻关计划,这样的立项导向一般只偏重经济功能,对农业其他功能的涵盖面较少或缺失。建议各层面在制定项目指南时能加强关注农业发展的功能导向作用,优化科研立项的顶层设计。

第二,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指导协调机构,使该机构根据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确定和调整农业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制定以功能实现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目标,协调各方面的科研资源配置,避免分散研究和重复研究。由该机构制定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把促进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纳人衡量标准。

第三,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的工作机制。目前对农业科研工作的评价和审核仅由项目发出单位组织实施,使得评审的参与度较窄。建议可以探索新型科研项目评、验机制,把主管经济、生态、社会等领域的部门和专业人士纳人其中,使具体的研究工作得到多元的指导和广泛认同。

农业创新论文第3篇

用社会学术语来说就是“社会结构”影响“能动作用”[20]。Krackhardt(1992)认为在社会网络关系可分为三种:情感关系、情报关系与咨询关系[21]。因此,结合前人基础及研究的实际情况分别构建农户的三种情境网络,分别是:朋友网,即在日常生活中,农户之间经常在一起聊天,遇到烦恼、情感问题时向人诉说,由此构成村屯内部之间的关系网络;技术情报网,即农户在想要获取农业技术相关信息时经常交流的关系网络;技术学习网,即农户之间为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的关系网络。农户在遇到的问题时,大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好,且在该问题方面比较权威的人进行咨询商量,这些权威成员也就成为了各自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对周边农户的最终选择产生较强影响,如对新产品的扩散人群及速度产品产生正向影响[22]。孙立新以高新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程度中心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认为在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或在网络中占有有利位置者会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23]。姚静等在研究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时发现,须对网络成员特征加以关注,较高中心度能使网络成员更易获得资源优势、具有更强的影响力[24]。因而进行如下假设。假设1: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1.1朋友网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1.2技术情报网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1.3技术学习网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不同群体因其生活环境不同,受环境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网络结构,从而导致网络关系也不尽相同。格兰诺维特通过对美国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通过弱关系寻找到工作,一个人认识的各行各业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实现自己的想法[25]。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华裔学者边燕杰提出了强关系假设,即认为中国社会并非美国的弱关系社会,而是一个强关系社会。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要办成事,靠的不是弱关系所能够获得的信息的广度与多样性,而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26]。可以看出,在整体网络中,网络结构特征不同,会对网络中个体网络关系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产生影响。假设2:网络结构特征显著村屯的农户网络特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大。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个整体之中,个体的一些行为必将受到整体关系的影响。彭兰在研究网络社区对网民影响时提出,由于网络结构因素和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因素等不同,网络中的群体压力和群体心理都会对个体产生不同影响,对网民的意见、态度与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27]。彭建平的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中工作协作网内整体员工行为对个体影响为正相关,而工作咨询网整体员工的行为对个体影响为负相关[28],整体网络关系会对网络中的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也会受到整体网络关系影响。因此,网络的整体关系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有影响。假设3:网络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3.1农户朋友网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正相关。假设3.2农户技术情报网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正相关。假设3.3农户技术学习网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正相关。

2研究设计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对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使用两种数据:一类是反映农户不同情境社会网络特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关系数据,如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网络密度等;另一类是反映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属性数据,如采用新技术对收入、投入成本及产量等衡量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指标。笔者对属性数据进行了信度及效度检验,对关系数据的检验主要通过该村屯的干部及线人进行检验,使关系数据与现实相符。

2.1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文主要是通过两个整体网之间的比较,看不同情境网络结构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为使比较结果能更好地体现出网络结构特征要素的影响,通过走访比较,最终选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乡的J村屯与T村屯为研究对象。此两村屯相距大约12公里,主产农作物都是玉米,其种植情况如表1所示。因其归属同一个乡镇,所处自然、政策、人文等环境都基本相同,因此,可以更好地排除与社会网络不相关因素,真正达到本项研究目的。2.2调查设计本研究需测量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村屯的社会网络及农户在网络中的位置等相关特征信息。村屯社会网络及农户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征等调查可通过名册法进行实地调查[20],对此我们借鉴罗家德在《社会网分析讲义》(2010,第二版)中的问卷设计了相关调查内容。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量表设计主要依据陶佩君[29]、李普峰[30]、刘宏[31]等相关文献,通过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委员会的专家进行研究讨论,设计出调查问卷初稿,而后针对预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反复修订,最终才展开正式调查。调查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分别对两个村屯进行调查,并结合初步调查分析结果,依据乡、村干部等推荐,走访村屯内线人,进一步核实调查结果;第二阶段,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疑问重新调查,并进一步与线人、村屯干部等进行核实,分析原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份(J村屯44户,T村屯51户),指定各户主填报。累计回收答卷95份,有效率达100%。两村屯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比较见表1,并由此构建了三个情境网络的关系矩阵。以朋友网为例,运用UCINET软件画出农户的朋友网络图(见图1、图2)。正如图所示,J村屯的核心点的关系较强,如SJQ有20个农户与其有关联,而T村屯的核心点的关系较弱,TZW只有9个农户与其有关联,这就说明J村屯网络结构特征比T村屯显著。

2.3数据检验

对调查问卷中的属性数据,即扩散绩效内容运用SPSS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值为0.846,较好符合信度检验标准;用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KMO值为0.728,并且前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97.995%,基本符合效度检验标准。对关系数据构建出不同情境下的整体社会网络矩阵,运用UCINET软件分别算出朋友网、技术情报网和技术学习网中农户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这两个位置特征,形成研究的自变量。为保证关系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所回收的问卷均经过村干部及线人检验,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数据分析

3.1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运用UCINET计算三个网络的整体网络结构特征(见表3),可以看出两个村屯的整体网络密度和平均距离均有差异。J村屯三个网络的网络密度比T村屯的网络密度都要大,平均距离均比T村屯短,农户的网络关系比T村屯紧密,由此可见J村屯的网络结构特征相对比较显著,更加进一步说明了两村屯的朋友网络图同样也表明出的这种差异的正确性(见图1和图2)。

3.2相关分析

应用UCINET计算朋友网、技术情报网和技术学习网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并进一步研究三个网络中农户不同中心度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性,见表4。运用SPSS对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VIF均小于10(只有两个超过5,分别为6.200、5.651,其余均小于5),所以模型的多元共线性问题不明显;由于部分变量相关性较高,针对这一情况,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不影响对结果的解释,所以未对模型进行调整,回归结果见表5。结果1表明,J村屯的朋友网程度中心性、技术情报网程度中心性、技术学习网中介中心性及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显著,前三者为正相关,而技术学习网程度中心性是负相关。结果2表明,T村屯只有朋友网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显著,且为正相关。结果3表明的是引入调节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农户的朋友网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是显著正相关,说明程度中心性高的农户,其扩散绩效也较高,表现为朋友网程度中心性提高1个单位,则扩散绩效提高0.937个单位,因此,假设1.1得到了验证;而技术学习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是显著负相关,与假设1.3相反,该结果的产生是因为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使农户不愿意向他人学习导致了负相关。在结果3中可以看出,网络特征显著村屯变量显著,社会网络特征值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的,假设2得到验证,即相对于农户网络特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来说,网络结构特征显著村屯比网络结构特征不显著村屯影响大,超出3.513个单位。

4结论与启示

农业创新论文第4篇

1.1科研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贮备增强新疆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贮备较“十一五”明显增多。一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承担国家部委、自治区重大项目明显增多。“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国家、自治区级重大项目(课题)37项,争取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度增加。截至2013年年底,争取科研项目财政经费累计3.22亿元,3年已达到“十一五”累计财政经费总额的118.4%。二是科技成果水平质量显著提高。“十二五”以来,取得科技成果27项,获得各类奖励44项;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39个,4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编制完成109项农业行业及地方标准;686篇,其中,SCI收录22篇;出版专著36部。三是基础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十二五”以来,国家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分别获批36项和50项,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创院历史新高。“十二五”以来,在全区累计示范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系)187个,新品种及栽培技术示范累计推广面积约208万hm2;累计示范推广农产品无害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高效实用节水、果树优质高产栽培、果粮(棉)间作等实用技术98项,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161个,累计技术服务面积47万多hm2;累计推广残膜回收机、热风炉、卷帘机、滴灌设备等新机具及新产品5400多台(套)。这些成果和技术为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1.2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十二五”以来,围绕自治区现代农业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重大技术问题,新疆农业科学院对现有学科进行战略性重组,形成了10个重点学科、25个重点专业的学科建设战略框架,为院学科发展确定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另外,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研究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优势学科体系。一些如西甜瓜、棉花(长绒棉)、加工番茄、红花、油菜、甜菜等特色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了新兴学科专业建设,探索了与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兴起密切相关的潜在学科和专业,拓宽了科学研究与发展领域。

1.3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十二五”以来,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了人才强院战略,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机制,出台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少数民族科技骨干遴选等意见办法。同时,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聘请14名院士、部级专家担任特聘专家和客座研究员;在职培养博士19名,其中,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15名,取得博士学位3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博士7名;遴选院“少数民族科技骨干一、二、三级”人选18名,并进行重点资助。

1.4科研设施和条件建设不断增强建院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共有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76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条件平台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2011年成功获批农业部30个重点学科群中2个区域重点实验室和7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并且“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乌鲁木齐)”顺利举行揭牌仪式。二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申报的“特色林果产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组织申报的5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项目获得批准。

2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2]。新疆农业科学院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与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难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自治区现代农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作用。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缺乏学科间的大联合、大协作机制;科研与推广的投入比例存在不合理之处,“重科研,轻推广”现象长期存在,导致推广工作停滞不前,阻碍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自身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体现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实现。

2.2产学研创新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在自治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尚未在体制机制上解决。一是目标不趋同。科研机构以新产品、新技术为目标,高等院校以项目、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二是信息不对称。科研、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3种类型人员缺乏整体思考。三是成果难共享。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科研、高校、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共享,就算是合作,也往往是为了争取项目临时组合,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2.3科研经费支持量不足据自治区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反映,随着近几年国家、自治区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院所“找打仗钱”的压力大为减轻,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科研院所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就新疆农业科学院而言,虽然科研经费近几年大幅度增长,但人均科研经费只有2.5万元。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各县市之间路途遥远,往返实验基地的差旅就用去大半,加上现在新疆劳动力紧缺,用工费用急剧上涨,实际真正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寥寥无几。

2.4优秀领军人才匮乏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3]。近几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新疆农业科学院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人员总量较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4-5]。在隶属新疆农业科学院的16个农业科研院所中,正高级职称人员88人,占科技创新人员的10.85%,平均每个研究专业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33人,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农业科学研究周期长、风险高、产业弱势、知识产权保护难、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投资相对较少、工作环境艰苦、服务对象群体较弱的特点[6],使农业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困难。

3关于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3.1协调自治区科技管理力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围绕自治区六大产业,针对生产一线重要技术需求,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据科研机构在全疆各地的示范基地、试验场站,在全疆选取有代表性的重点示范县(市)进行“院县共建”,共同组建科技队伍,创建科技团队式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的科技成果推广方式,使农民与科技人员建立起稳定的技术供需关系和良好信誉关系;依托重点示范县(市)建设,集成新品种、先进实用技术集中展示,使广大农民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同时,使科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调整科研方向,获得科技创新灵感,促进科技成果研发。通过解决科研、推广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引导农业原始技术创新向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向转变[7],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民需求。

3.2促进新疆现代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涉农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享、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8],针对自治区农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强调多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协同推进机制,重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9],实现科技创新的上游延伸到广阔的基础研究领域,中游覆盖产品生产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下游延伸到广告策划、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商业方法等诸多环节,体现产学研合作的多元化目标。各涉农机构提出合理的分配机制,共同参与、互有分工、利益分配、互利双赢,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发挥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3.3整合农业科技资源,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靠其自身很难提高科技创新的科技储备能力[10]。按照农业科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以政府为农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设立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实现以项目为纽带、以任务带团队,形成相对稳定、持续支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交给自治区评价好的相关法人机构自主支配,以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自由地、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另外,支持学科建设、新兴学科培育、人才培养引进和条件平台建设。一是加大主要用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维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等经费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大主要用于支持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完成科研任务、开展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等经费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大主要用于科研机构的基本支出和运行保障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稳定投入,让科研人员有一个稳定的科研投资预期,搭建良好的科技平台,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减少科研人员为项目立项、评估等环节分散的精力,使他们能够集中力量搞好科技攻关与示范推广,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农业创新论文第5篇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不断为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带来新动力。创新永远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永远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当今社会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可以激发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又能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又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1)不断的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当今社会已发展为信息全球化的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各个行业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也不断实施信息化方针政策。农业经济管理也离不开信息化的引导,农业信息化作为当代农业的前进动力,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导了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随着时代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经济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随着当今社会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虽然基本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整体运行状态有所改善,但我国仍然面临新的科学技术的挑战。所以,我国仍然应该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2)不断的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经过大量的无数的实践证明,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程度不同的依赖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虽然造成农业经济产生波动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比较落后。因此,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永远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我国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都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速度的加速,我国农业在运用科学技术方面还比较薄弱,如果想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拓宽农业资金来源渠道,只凭单单依靠国家提供的农业科研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涉农部门要想扩大农业资金来源渠道,以确保拥有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农业科研设备,确保开发更多的农业新产品创造条件,又通过研究创造出来的农业新产品,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科研创新,以此来实现农业科研资金的可持续循环战略,最后达到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最终目标。

(3)不断的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创新如果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树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意识,并用于指导农业经济生产,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科技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经济管理中产生的问题,以此达到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传统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非常落后,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比如,对农作物施肥,有的农民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仍然按照以往的经验对所有农作物进行施肥,而不积极采取新推出的科学技术施肥方法。为此,就要注重对农民科学技术理念的培养,帮助农民早日实现科学种植理念的转变,使他们世世代代拥有先进的科学理念,以达到科学合理的种植各种农作物,实现农业的连年丰收。

2、结束语

农业创新论文第6篇

1.1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

农业科技园体现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仅仅体现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不断增强。通过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对科技园区内生态环境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农业科技与生态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这样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才会有效拓宽,从而使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成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面对时展潮流所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

1.2以艺术创新为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

从艺术层面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运用,使园区内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更为理想的创建,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其带来较大的旅游经济。这是我国生态科技园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理念,使得农业科技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不断提升,而农业科技园的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使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

1.3追求服务新观念,增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价值

从发展角度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而生态旅游是将农业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对科技园生态效果进行更为有效的完善,提升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旅游经济增加值。这是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所进行的必要补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应推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其内在价值,为农业科技园发展成生态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应为基础,带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品牌效应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其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基本途径之一,为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出巨大贡献。坚持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态化发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其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就此形成。这样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发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促使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发展价值达到最大化。

2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2.1以区域农业特征为基础,体现生态发展新模式

区域特征是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是使生态旅游自身特点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将农业科技与之相融合,并对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科学技术进行价值最大化挖掘,使其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遵循农业科技园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将农业科技园经济价值最大化挖掘的充分体现。实现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脚步,使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全面性”由此增强。

2.2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展现生态发展新目标

科技创新是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对传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则应对科技创新思想给予有效的应用,使其为相关产业发展链条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作用。而生态旅游则是将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态旅游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有效检验,同时带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实现道路拓宽,使科技与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最大化挖掘,使得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潮流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园的构建与发展总体思想应与之相吻合,对生态旅游思想进行全面树立,发挥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优势,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进行有效改进,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统一,从而打造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体现出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想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2.4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强化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新思路

农业创新论文第7篇

1.1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合作社的最大作用就是将市场引入农户,为农户搭建市场化平台,引导农户开展专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在此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和升级,以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1.2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链中的产、购、销、技等专业性农户。各个环节中的大户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向合作社中的成员提供统一的种苗、传授农业专业技术、开拓销售渠道,形成以科技为基础,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进而使产业链中的所有环节有效衔接,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1.3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标准化推广

合作社是农产品标准化推广的主体,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合作社的组织下,农户进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流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的一体式农业生产,并利用品牌效应,打造优质知名品牌。特别是加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推广,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1.4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推广体系建设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政府作为推广体系中的主体,肩负着引导农民群攻生产方向的重任。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政府应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断改变农业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以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合作社的发展,有效的补充了政府推广体系,使得农业技术推广更具亲民性,并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打开农业技术推广的新局面。

2发挥合作社优势,创新农技推广体系与机制

2.1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

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作用明显,应加大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加强对民间推广体系的引导,加大投资力度,开阔投资思路,重点扶持前景可观的新项目,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鼓励合作社为主题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2.2发动社会资源联合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推广

除了政府主导、引导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样能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更多帮助。特别是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技术源头,优质的农业技术,能够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使农业技术推广局面迅速打开。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形成政府、合作社、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强强联合,形成农业技术新成果资金、理论、推广的联合机制,将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鉴定、审核、技术培训等环节通过合作社联系起来,开展公益性、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业高尖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也转化为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3充分发挥“校社协作”的杠杆作用

农业创新论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