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课程

幼儿课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09 20:40:36

幼儿课程

幼儿课程第1篇

关键词: 生活教育哲学 生活世界 幼儿园课程

每一种哲学观针对世界、人生、知识和价值等都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会直接或间接制约课程理论,影响课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从笛卡尔到黑格尔,近代哲学呈现的是一种科学世界观,认为世界是某种外在于人的、与人无关的、可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罗蒂把这种非人的哲学称为“镜喻哲学”,即人心只是一面镜子,人心应当是一面镜子,镜子是人心的理想状态,它的任务是纯客观地、不变形地映照出客体的模样。科学世界观的实质是信奉实体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造成对人的现实生活或现实生活中人的遗忘、忽视和漠不关心,以及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抽象化和简约化,同时割裂人的现实生活的完整性,使人的认识成为对客观世界的被动机械反映,否定人的主体性地位。①现代教育之趋势是主体性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由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现代哲学家们都在以不同方式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正是在生活中,个体不断获得成长与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必须直面儿童的生活,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应该依据儿童生活的本质特征。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要实施自由的全人教育,教育者尤其要懂得儿童的生活是什么,要懂得儿童的本性。”②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确立使幼儿教育更重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毕竟,生活世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离开生活世界就失去存在的条件,人也就不复存在。幼儿园课程设计应该实现从近代科学世界观到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之转换。生活教育哲学③应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

一、生活教育哲学概述

(一)生活教育哲学的内核

探究生活教育哲学内容的关键是理清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起源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将导致教育的种种弊病,因此,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以使教育达到本真的境地。历史的洞察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经历了“融合―分离―回归”三个阶段。从理论上来说,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命题本来就是一个教育哲学的命题,也就是教育重新回到其栖居地,向原来的家园“寻根”的过程。④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历经融合、分离之后,这次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扬弃。不是复古到日用教育阶段,而是一种批判性的、超越性的回归,是通过一种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反思,正确地回归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追求教育的真义。此外,现实生活世界始终是一个对人来说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就是向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的回归。⑤可见,生活教育哲学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其内核就是关切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

(二)生活教育哲学的特点

整体性。哲学家斯马茨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整体性意味着对任何事物发展过程的分析都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机械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作简单的分解和还原,因为分解与还原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对整体性的一种抽象和切割,均丧失了原有的部分关系和属性。生活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构成生活的整体。⑥况且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真的教育就是使人发展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生活教育哲学崇尚教育的整体价值,反对片面的、机械的、畸形的教育。

体验性。生活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然而生活是繁复的,各种因素纵横交织,这就需要人们自己去体验。那么,何谓体验?“体验是在一定的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它是包含认知与非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知、情、意的全面投入,是心灵的感悟、经验的升华、生命力量的体现”⑦。可见,体验强调亲历性、过程性和自主性,重视个体直接经验的获得。生活教育哲学推崇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过程。

民主性。生活教育哲学主张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以使教育达到本真的境地。什么是教育的本真状态?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天性。”⑧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参与交流的双方地位理应平等,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

开放性。“教育一直是一个过程,它既不受时间限制,又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何处,教育总是贯穿于全部生活之中”⑨。这正是生活教育哲学的特征之一,要求教育在宇宙上无限开放,要求处处是教育之所,时时是教育之机,人人是学习之人。

生活教育哲学为幼儿园课程走向现实世界,走向幼儿的生活世界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由近代科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生活世界观,是现代社会与人类理性的一个发展趋向。在生活教育哲学视野下,如何看待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改革,这涉及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是哲学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课程领域的理论基础,课程认识论是课程设计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从近代科学世界观走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幼儿园课程论从传统的科学认识论走向生活认识论,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活和生命全域”。幼儿园课程的视界应关注幼儿生活和生命全域,并充分挖掘现实生活的课程价值和生活意义。

二、我国现行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生活的背离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存在把整个课程按学科分科进行教育的现象,即各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从不同的知识领域进行选择,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进行教育。这种幼儿园课程设计带有浓厚的唯智主义色彩,着重关心教师教什么,却漠视幼儿愿意学什么、能够学什么,势必严重背离幼儿的生活。然而,正是这种背离幼儿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至今仍然盛行于广大幼儿园中,尤其广泛地存在于未开展主题活动的幼儿园中。其实,即便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幼儿园中,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到了大班、学前班也会开设分科课程。为什么幼儿园课程背离了幼儿生活?表面上看,原因有二:一是受师幼比例、材料设备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二是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教师都希望儿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究其深层原因,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科学世界观在作怪。

科学世界观的主要特征就是实体主义的世界观、认知上的理性主义路线、思维方式上的本质主义、知识标注上的客观主义,这些特征从逻辑意义上说,是近代科学的产物。⑩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必然导致我国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生活的背离。这集中体现在:

第一,课程目标远离幼儿生活。科学世界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它来源于客观世界,主体应注重认识客体的固有属性与本质规律。在这种被动、单向的认识论指导下,幼儿园课程目标过多地注重让幼儿占有知识,而与幼儿生活毫不相干。2009年5月19日笔者在浙江金华一所私立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看到,教师要求幼儿反复跟着录音背诵加法口诀,幼儿直接与“冷冰冰”的数字打交道。也许凭借幼儿的好记性,他们能够知道数字相加后的得数,可这样做又能给予幼儿多少有益的经验?无非是记忆力的操练罢了。第二,课程内容疏离幼儿生活。客观知识本身成了目的,课程内容成了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如此一来,自然与幼儿的生活世界相去甚远。在幼儿的心里,“2+2=4”成了真理,不可亵渎,却忽视了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第三,课程实施中异化幼儿重要生活方式――游戏。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其本体价值是让幼儿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而在现实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游戏成了教学手段,最终目的是促使幼儿更好地学习,更多地掌握知识。游戏失去了本质属性,被异化为教学手段。笔者2007年11月在一次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曾经听到幼儿发出这样的声音:“等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去玩自己的游戏!”幼儿区分出了“老师的游戏”和“自己的游戏”,并表现出了对“老师的游戏”的应付、无奈。这种游戏显然失去了游戏的本质属性,严格说来,已经算不得游戏。第四,课程评价中鲜见对幼儿生活的参照。课程评价过多关注课程任务、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不问课程能否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否提升幼儿的生活乐趣。观念决定行为,观念改变行为。生活教育哲学认为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这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生活教育哲学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应立足幼儿的生活世界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是不同的,虽然他们都在生长,但他们的区别不是生长和不生长的区别,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的生长方式,儿童生活世界将来是要向成人生活世界发展的,但在他们没有成人之前,学校教育就应该保持这种相对的儿童生活世界的独立性。因此,幼儿的世界首先是生命的世界、生活的世界。幼儿生活应该是愉悦的、有着童真童趣的、自由的、令人满足的生活,是幼儿体验生命的历程,这是幼儿园课程所追求的目的。幼儿作为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生命、有体验,而这些不能因为知识的重要而被轻视或者忽视。因此,幼儿园课程应立足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的设计目的应当是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丰盈与美好。

(二)幼儿园课程应适应幼儿生活

在生活世界中,人既是现实性的存在,又是可能性的存在。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首先认识到教育对象是现实性的存在,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同时,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是可能性存在,积极建构他们完满的可能生活。正如克伯屈所主张的,要关心每个人都具有的“最完满和最佳生活的可能性”。已经获得了什么和将来获得什么成就的可能性总是不确定的,因此,要不断取得进步就需要理智上的努力。教育就是教导儿童怎样生活。{11}显然,教导幼儿怎样生活只能基于对其生活的充分体察,既要知晓幼儿的可能生活,又要充分了解幼儿过着怎样的现实生活,以便弥合可能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幼儿的生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他们通过接触自然、社会,学会交往,并认识自我。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生活世界为幼儿成长提供了全部共同的、基本的要素。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适应幼儿的生活,并逐步指导、引领幼儿从现实生活迈向可能生活。

(三)幼儿园课程应注重体现幼儿完整生活的意蕴

幼儿生活是整个的、完整的,不仅包括园内生活,还包括园外广阔天地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幼儿教育不是禁锢,幼儿园课程应完全走出幼儿园,在宽松与平等的环境中,在参与广大范围的社区、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使幼儿沐浴生活的阳光,能够享受生活的快乐。这正好符合生活教育哲学的两个特征,即民主性和开放性。幼儿园课程应是连接幼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是幼儿个人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杜威相信个体应该被当做社会人来教育,因为社会人有能力参与并主导自己的社会事务。这意味着社会群体之间更为自由的相互影响,也意味着关注个体进一步成长所需要的全部潜能的发展。{12}这样看来,注重幼儿社会生活其实是解放个体的一种途径。所以,幼儿园课程既要合乎幼儿的发展需要,又要合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两种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这两种需要结合起来,就不仅是回归生活、面向生活,而是要超越生活。回归生活、面向生活,是希望幼儿能学得自在、学得自由、学得幸福,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超越生活,是期望幼儿获得更广阔的成长天地,充分开发其潜能。

注释:

①⑤⑩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9-32,71.

②小原国芳.小原国芳论著选(上卷).刘剑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1-352.

③“生活教育哲学”的运用,其观点主要受到张建平的硕士论文《“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的启发。

④⑥张建平.“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27.

⑦郭娅玲等.体验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中的体现[J].基础教育研究,2004(3):35-36.

⑧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

⑨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2.

{11}{12}奥兹门,克莱威尔.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41,142-143.

参考文献:

[1]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张建平.“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D].2007年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奥兹门,克莱威尔.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洪汀.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D].200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幼儿课程第2篇

关键词 幼儿园 课程 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Setting

Abstract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s the important wor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et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lated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any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s not enough attention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proposed solutio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0 前言

课程设置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幼儿园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国家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指导方针,弄清课程设置理念,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保证幼儿园的高质量教学。

1 幼儿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计划落实不到位

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幼儿教师的基本任务;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它对教师有着一定的行为规范,它需要教师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特点与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幼儿实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与方法,设计出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然而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情况看,幼儿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来设计适宜的教育方案做得不够,学习模仿教材和别人的活动设计。更多的是目标确定得过多、过空,内容与目标联系不紧密,方法手段单一,而且幼儿对单一的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幼儿教师对于什么是课程设计,为什么要设计,怎样设计以及设计什么,在理论上还缺乏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2 不重视民族文化教育

我国各个地区之间都存在文化差异,这些多元文化可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教育素材。可是在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园的课程缺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差别的特点。幼儿教育中应该把传承和发扬中国特色文化融入课程设置中,以民族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对儿童进行教育。

1.3 将特色课程误认为是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的实际条件为前提,依据园内的幼儿自身情况设计的课程。它能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园内资源,加大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能充分发挥园内的整体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是,目前很多幼儿园不理解真正的园本课程的内涵,简单地把开设特长班之类的课程曲解为园本课程。

2 幼儿园课程设置及实施策略

2.1 课程设置要突出主题

主题可以通过对不同的课程进行整合,以主题教育最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基点。在设置主题时,不仅可以把不同的内容进行融合,还可以将相同的目标整合到一起。研究发现,在幼儿课程设置中以某领域为主线作为课程主题,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幼儿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教师感到综合活动与领域关系并无明显的界定,要做到合理确定以哪一领域为发展主线确定课程主题。确定课程主题还要考虑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各领域相互融合,从各个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2 注重家园共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家园合作。很多幼儿园将儿童的一些园内信息贴到班外的公告栏中,目的是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的在园状况。但是这种沟通方法并不是双向的,是幼儿园面向家长的,很多时候教师并不能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一些特殊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幼儿园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家长向幼儿园汇报幼儿在家的情况。鉴于这种现状,应把家长也作为课程设置中的构建者。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在家长中展开详细的调查,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待课程设置完成后,邀请家长来参加课程设置活动的评价。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和教师之间更好地沟通,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共同努力。在对幼儿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做出相关的记录,拿着这些幼儿在园中的表现记录去与家长逐个交流,从中寻找教育的不足。幼儿教育过程中要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家长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反馈儿童在家的情况,实现家园共育,全面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2.3 教师应积极去探索多变的教育内容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幼儿教育直接的实施者,教师在课程设置中要以幼儿园综合教育为前提,依据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从多方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多想一些能激发幼儿兴趣的课程,让幼儿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师还要对儿童正确引导,在工作中不仅能兼顾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还要考虑儿童课程的全面性,尽可能为幼儿营造精神愉快、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

在主题综合教育中,教师要主动参与课程的安排,允许儿童根据自身的反映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合的组织活动,例如,不同年龄的、年级组的、班级间活动、社区的、兴趣小组的各类活动。比如在大班开展“我喜爱看漫画书”主题活动中,就设计了不同年级的儿童“同姐姐妹妹共同看漫画”环节,年级组的“智力大比拼”, 班级的“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内容充实的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还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主题教育中。

教师之间要不断交流经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多变的教育内容,能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预先设置丰富的课程,保证每一节课对幼儿都有超强的吸引力。对幼儿们提出的问题不要忽略,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对课程目标的创造意识理解力增强了,教学思路自然就会拓展,课程设置内容会更具合理性。

2.4 建立课程管理制度,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幼儿园的制度是否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关键是园领导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要有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处处做遵守制度的表率,为工作人员树立执行制度的榜样。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种国家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义务,教师一定要对幼儿和家长给予足够的尊重。教师平时通过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家长沟通信息,双方共同配合,进行教育。在家长接送幼儿时,随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了解、支持与配合。要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树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思想。

2.5 要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科学实施教学活动

通常幼儿的认知有着显著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把教学内容鲜明、生动、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把较为抽象的知识逐渐变得形象化,促使幼儿更加易于记忆和理解,从而更加易于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设置幼儿园课程,也是保证幼儿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幼儿课程的设置,确保让幼儿园课程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郑益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J].文教资料,2011(28):85-86.

[2] 郑海燕.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研究[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8):42-43.

幼儿课程第3篇

关键词 幼儿 多媒体课程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 多媒体课程应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形象具体,贴近生活,而不是声音和图像的简单拼凑

幼儿的思维特征便是形象具体,2~3岁的幼儿他们会把圆形的东西说成是气球,把方形的东西说成是饼干。由于他们抽象思维发展慢,因此多媒体课程的具体形象性有着传统纸质教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市场上也有些粗制滥造的多媒体作品,仅仅是声音、文字、音乐和动画的胡乱拼凑,幼儿也很难长时间保持兴趣去学习。因此,好的多媒体教材,它应集合文字、语言、音乐、绘画、动画、图像于一体,全方位地、形象地将读物呈现在幼儿面前,它给幼儿带来的信息应是活动的、变化的、新奇的;它应当将抽象的静态审美对象变成具体的动态画面,将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它更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具备生活性、美观性、形象化、具体性的特征,因而,优质的多媒体教材能将幼儿通过感知初步获得的零散经验进行梳理,加以整合,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经验并获得新的认知,从而帮助幼儿学习。认知学习理论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些仅仅是形式上貌似多媒体课程,但是内容严重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的课程远不是好课程。

2 多媒体课程应具备游戏性强的特点,可操作性强,与读者有互动性

传统课程是一种静态的形式,通常是单向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摆在那,幼儿看,或者是读,教学内容和幼儿之间没有互动性。因此,幼儿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好的多媒体教材正抓住这点,它朝玩具化、游戏化的方向发展,有很强的游戏化功能。比尔・盖茨曾在其著作《未来之路》中提到多媒体读物如何把游戏和阅读相结合:“我3岁的侄女玩《只有奶奶和我》”,一个以儿童读物为基础的CD-ROM游戏。她能记得这个卡通故事中的对话并能和人物交谈,就像她母亲给她读一本书时所能做的那样。用鼠标点一下邮筒,邮筒开了,一只青蛙跳了出来;或有时一只手出现了,合上邮筒的门……这种相互作用,与潜在的故事线索特性相结合,使她很投入。”优质的多媒体课程就应具备这种与幼儿互动的功能,而不仅仅只让幼儿欣赏和观看,它能够让幼儿进行操作,幼儿通过适当的操作可以获得一定的反应,这就更能激发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同时,多媒体课程为幼儿进行“比较学习”和“寻找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逐步让幼儿实现自主性学习,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动机。优质的多媒体课程能够让幼儿的学习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 多媒体课程在面向幼儿的同时,要兼顾家长、教师的需要,特别是要给家长和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合理利用多媒体课程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幼儿多媒体教材,有单一学科型的,如英语类的,数学类的,识字类的,故事类的,音乐类的等;也有系列套装型的,如《洪恩幼儿英语》,包括洪恩数学、洪恩幼儿识字等;还有最近推广的《诺贝儿立体多媒体课程》,内容更广泛,包括包括主题综合活动(五大领域)、快乐阅读绘本、新编蒙氏逻辑数学、Happy English、趣味科学、PSHE绘本馆(情商、礼仪、三生、经济)、创意艺术之创意美术馆、创意艺术之奥尔夫音乐、国学经典绘本馆、课外绘本阅读、思维训练大全等13大类,覆盖幼儿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好的多媒体课程不仅仅是面对幼儿的,它还应当包含对教师和家长培训,帮助家长了解多媒体课程使用和操作方法,了解多媒体教材的一些特征,避免家长或者只是单纯地播放多媒体给幼儿看,为了省事,把孩子完全交给多媒体设备,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课程的作用,更是害了孩子。美国政府拨款2700万美元用于幼儿多媒体教学计划中,其中一部分拨款用于开发儿童多媒体教材,同时还提供辅助教材给教师、家长以及其它幼儿照顾者,可见,多媒体发展迅速的发达国家已经注意到了对幼儿照顾者进行多媒体教学培训和学习。好的多媒体课程应该告诉家长合理使用多媒体,就像对待电视一样,不能完全阻止幼儿观看,反而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中,鼓励家长亲子共看,通过倾听孩子的发言和适当提出问题,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扩大孩子的词汇量、认识社会角色和学习良好行为规范等。同时,也要告诫教师和家长,多媒体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并不意味着滥用,要通过精心筛选、整理、整合,合理地呈现给幼儿,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程。

4 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注意多媒体课程与纸质教材的互补共生

多媒体课程声音加动画的形式,容易让幼儿思维懈怠,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容易让幼儿思维简单化、平面化,影响幼儿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减少了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成人间交流的机会,它减少了幼儿人际互动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社会的发展;此外,多媒体平台的提供,使幼儿的阅读更宽泛,可以任意浏览成人作品,可能产生幼儿阅读内容成人化的现象。与此同时,纸质教材依然有其特有的优势,注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多媒体正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书籍仍然在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这是多媒体教材无法做到的。同时,文字符号作为特殊的文化传播媒介,对于传递文化、促进思维、激绪情感有着很大的功能,书籍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已深入人心,书香墨迹是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文化的代名词。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阅读教材它只是幼儿学习的一种补充,完善,丰富,带来另一种阅读和学习方式,并不是纸质教材的替代。在学习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每一种文化媒介的作用,充分达成学习的效果,让多媒体课程作为纸质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共同帮助幼儿学习。

当今时代,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多媒体课程在幼儿学习中带来的优势和便利,同时也不能无视多媒体的不足之处,让其充斥幼儿教育领域,允许其滥用。另外,现代多媒体幼儿课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不断改进,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的优质幼儿多媒体课程呈现在小读者面前,家长和教师也能更科学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程。

参考文献

[1] 郑荔.幼儿多媒体读物探析.教育导刊,2007(1).

[2] 徐有芳.幼儿多媒体学习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3).

幼儿课程第4篇

(一)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能力薄弱

目前,随着现代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幼儿课程设置与传统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教法或者教材。而正是这些自由选择权限,导致部分幼儿园直接搬用其它大城市示范幼儿园的教材与教法,但是这些教材与教法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除此之外,还普遍存在幼儿课程与生活经验脱节、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对幼儿的正常教育将会严重影响。

(二)课程结构单一化

在笔者长期的调查实践中发现,在很多幼儿园的课程中都采用园内课程资源结合国家标准文本教材进行教学,但是对于园外课程资源以及非文本课程资源等形式在开发与应用上相对较少,尤其是部分幼儿园管理者、教育者及家长未有效发挥课程资源开发中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幼儿园课程资源结构出现明显的单一化现象。课程结果单一化不仅制约了课程资源的多层次综合开发可利用资源,还导致幼儿教学缺乏必要的生机与活力。

(三)课程内容脱离幼儿生活

在我国部分教育水平较低的幼儿园中,其在教材及教法上基本上都是借鉴示范园、实验园的课程模式,因此导致教学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由此在教学活动中极易出现被动、死板等现象,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很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从而无法达到课程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回归幼儿生活课程教育实施措施

(一)选择教育内容,关注幼儿生活

现代幼儿教育,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幼儿园课程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的生活是感性的、生动的,与成人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而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拓展契机和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1]。但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缺乏教育敏感度,从而错失了大量的教育契机,更多的是直接搬用文本中的教学内容,长而久之,便让幼儿教学逐渐远离幼儿生活,从而让幼儿无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游戏中的简单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积极关注幼儿生活,让教育内容紧贴幼儿生活。

例如:在“保护牙齿”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的教学素材便可直接从学生中获取带。记得有一天早晨,有一位小朋友急急忙忙的跑到老师面前,急促的说道:“老师,小东的牙齿掉了,嘴里还流着血!”于是老师跑到学生面前,发现小东手里正拿着一颗被虫蛀掉的牙齿,老师帮助小东将血擦拭干净之后,发现周围的孩子对被虫蛀掉的牙齿非常的好奇。于是教师抓住这样契机开展“保护牙齿”的教育活动,孩子们热情的提出了各种问题,老师都给予全面的讲解,“保护牙齿”的主题系列活动由此而展开了。

通过这个教育活动中我体会到,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抓住幼儿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便可从中寻找到很多的教育素材,从而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广泛。

(二)依据兴趣需要,理性组织活动

幼儿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很多活动都是依据自身的兴趣而开展的,若不能有效引起幼儿的参与兴趣,那就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2]。因此,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兴趣需要角度出发,围绕孩子们的兴趣点去寻找适合他们的主题素材,理性组织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车”的主题活动设计中,必须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或者需求。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消防车,为了增加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请消防叔叔给我们演示了消防车的作用,孩子们参观后都马上兴奋地指手画脚的讨论起到,关于“车”的主题活动由此而展开了。在活动开展前,教师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发现、探索车的奥秘,我们建议家长带孩子们去参观车展,用相机记录经典车型或者喜欢的车型,第二天上课时让孩子们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记忆,之后再带领孩子们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车”,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参与到造车的活动中,结合自己对车的印象及想象力制造自身心目中的汽车。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孩子们在自由的发现、探索活动中实现了积累经验——验证经验——拓展经验,这样有利于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与实践能力。

(三)抓住生活点滴,进行随机教育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让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的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幼儿课程设计中不仅仅是选择幼儿的生活来作为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生活既是教育,接受这个理念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如何将它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

例如:在开展“小鱼吹泡泡”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每喝完一杯水,就在自己的小鱼嘴边有规律的贴上一个“小泡泡”,每天喝多少杯水就在小鱼嘴巴贴几个“小泡泡”。这样设计初衷在于以前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不喜欢喝水,老师和家长都比较担心。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那些不爱喝水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去喝水,在放学时和家长一起数小鱼嘴巴上的“小泡泡”,这样不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将数学教学活动无形地渗透到活动中,从而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四)参与课程建构,凸显幼儿生成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成为他们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要在开展主题活动中体现教师这种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使用过去那种“守株待兔”的教育方式了,作为幼儿的引导者,要引导孩子的新发展就应该创编出适合他们的新活动[3]。作为幼儿的支持者,教师必须认观察孩子的实际需要,以此来对活动进行合理的调整。作为幼儿的合作者,在配合他们活动的同时还应对活动作出适当的调整。

如:班上有个孩子玩耍着一个录音机器人,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力,孩子们想办法创造各种声声,有的拍桌子,有的拍手、有的大喊大叫,想办法将自己的声音录到机器人的肚子里。我看到孩子们对录音机器人的喜爱,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预设了一个“有趣的声音”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玩找声音的游戏,并向孩子们提出了游戏的要求:用自己的话把你们找到的声音表达出来。在游戏活动中,小浩使劲扇着书说:“风来啦,风来啦”,萱萱用手拍打着桌子说:“雷公公打雷啦”。平时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声音,在孩子们的表演下成了观快的音符。接着,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着根据新物体创造出不同的声音,我编制了一个“打雷起风下雨”的诗歌,这就样,我根据特定的情景设置教学活动,努力成为孩子们的玩伴并参与到活动中,根据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索能力。终于,孩子们的玩耍游戏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教学活动。

幼儿课程第5篇

感悟幸福,走进真爱世界

在对幼儿进行幸福课程教学时,教师常常担心对幼儿的指导是否能够真正帮助他们感受幸福。在幼儿的成长中,教师是学生的启蒙人,一方面能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但也有可能对他们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幸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幼儿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体验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幸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将幼儿的学习置于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实景中,通过培养幼儿的各种智能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领域内容于一体,将幸福课程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结合起来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剥夺孩子们获取幸福的途径,但也要对他们的行为举止进行适当的限制,防止他们过于自由的发展,导致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感受幸福的教学时,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真心欣赏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在幸福教育课程的构建实施中,教师还应当不断学习,通过观摩展评、研讨提升等系列教育沙龙活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增强课程开发能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向往美好,创设幸福课程

教师对幼儿进行幸福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幸福的体验。生活所具有的行动性表现是关系到每个人的,我们在生活过程中与人和h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生活的意义。幼儿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也同样具有这些性质,体现出来他们的生活多样性,因此也需要与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的相互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幸福课程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要全面考虑到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影响。幸福课程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幼儿参与,使教学变得更加完整。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幸福。笔者所在校增加了自主性游戏的活动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混龄区域活动,儿童工作室活动创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创新,自我发展,在发展中获得幸福。

综合设计幸福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表达权和自由权。课程目标是教师组织活动的依据,优化活动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我园制定了幸福教育课程培养的总目标: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强健的体魄、健康的个性。根据本课程特点,将其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之中,将目标划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形成幸福教育的递进目标体系。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得对获取幸福能力的提升,从而满足他们的综合需求。幸福课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幼儿生活的一种投影,将他们的生活映射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同时,我们的设计还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保持新鲜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专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我们整合教育资源,定期开展参观、远足、献爱心、节日仪式等实践活动,增强家园社区三结合力度,使幼儿在最贴近的、最感性的生活中享受幸福童年,从而更好地学习如何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获取幸福。

守望幸福,呵护稚嫩心灵

幼儿要想提升获取幸福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指导方法一定要掌握好一定的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分清自己的角色。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当学会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帮助学习,让自己能够更高效地获取课堂学习的知识。教师和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促进了教学的完成,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教师和幼儿不断认识、了解自己的过程,一方面是教师引导幼儿提升获取幸福能力的过程,因此是师幼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和幼儿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实践者,通过开展生动多彩、特色鲜明的幸福教育活动,使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实实在在地在幸福中获得了发展。

在对幸福课程的研究中教师应当明确,要帮助孩子们构建正确的幸福生活价值观,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研究可以发现,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与环境的关系,需要对人与环境有一个清楚认识,教师要带领孩子们感受这些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性。本园确立了一日活动即课程的观念,设立“幸福一刻”离园分享活动,让幼儿在自由结伴、集体交流中感受幸福,分享幸福。教师还要主动研究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积极解决,并指导孩子从正确的角度看待它们,逐步实现幸福课程教学的目标。在孩子有兴趣时,调整原计划,满足孩子探索的需要。孩子只有动手制作,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索才可能有收获。

幼儿课程第6篇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游戏;课程游戏化

一、重新解读幼儿游戏,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传统观念“业精于勤荒于嬉”、“勤有功,戏无益”的影响到目前还是存在的,一些教师总担心让儿童游戏就会放任他们,担心游戏会影响儿童的发展,耽误儿童美好的前程,在教育活动中总希望儿童正襟危坐进行学习,以学习的发展替代游戏的嬉戏,甚至以学习的“苦役”替代游戏的快乐,学习与游戏分道扬镳,此消彼长。殊不知,游戏与学习是密切相关的。目前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游戏的过程是儿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可称为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的基本过程可概括为“游戏探究再游戏再探究。”在这一进程中,儿童的学习活动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从而实现了游戏与探究性学习及经验的扩展、丰富、改造的有机统一。“在游戏中,儿童过去的经验得以再现,当前的现实得以表征,未来的可能得以萌发和预期。游戏与学习不是分离的。

二、注重幼儿园游戏的开展,使教学游戏化按照传统游戏分类,幼儿园游戏分为两大类, 即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

1.首先,我们来看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游戏。教学游戏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科学游戏等。一般来说,教学活动游戏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房子”中,教师以这样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动物来我家做客,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从而引出“帮小朋友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意愿;再如认识完各种车,我便设计了“请你来乘车”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对各种车辆的认识,快快乐乐找到自己要乘坐的车。总之,教师应灵活利用这些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

2.就是创造性游戏。

(1)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这类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儿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在游戏时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比如文学作品《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围绕老鼠和猫两家发生的故事,幼儿生成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游戏。

(2)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幼儿常常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这类教学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但由于创造性游戏的目的不像其他的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有效,所以常常会被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游戏或被为学习活动而延伸的区域活动所代替。在课程设置中,教师应保证创造性游戏的游戏时间、空间,提供材料和帮助,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

3.利用游戏因素,注重幼儿的游戏性体验,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1)以游戏性语言组织活动,激发幼儿游戏性体验。孩子的天性是爱游戏的。使用游戏性语言来组织活动,能很好地调动孩子活动欲望。有了这种游戏的情绪体验,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 并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在进餐时, 我常和孩子们玩一些进餐游戏: 饼干咬一口,“我吃出了一个月亮! ”“快看,小山!”……馒头一块块掰开,“这是鸡腿哦, 谁吃?”“来一口冰淇淋,味道好极了!” ……不一会儿,一个馒头变成孩子们心中的一道道美食吞进肚子里。又如,在活动之前,请出某种小动物,让它与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活动中又让这位小客人和小朋友说说话,鼓励和表扬幼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或玩个小游戏什么的,调节一下活动的气氛,活动后用小动物的身份来评说活动情况,相信孩子们会更喜欢这样的活动组织方式。

(2)让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游戏所需材料、道具,为游戏做准备。游戏中,孩子往往需要各种各样的玩具、道具作为游戏过程中的辅助材料。现成的材料固然为孩子所喜欢,而自制的玩具却魅力独具。在一次民间游艺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用洗衣粉塑料桶加工成大鼓,用蛋糕盒子、桶盖、硬纸板等材料制作凉伞,再提供纸箱、水管、球、红布条、竹竿等自制舞龙道具,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鼓凉伞舞龙舞狮活动在我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全园的孩子都想动动这些特制的大鼓凉伞,参加长长的舞龙队,游戏活动气氛空前活跃。教师要引导孩子利用各种材料,可以是利用废旧物动手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和游戏道具,还可以用这些幼儿自制的玩具材料进行游戏。这样,使得幼儿园课程中诸如手工制作,劳动等非游戏活动赋予了游戏的特性,为幼儿所喜欢。

(3)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习操作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常常喜欢用比赛的形式来开展一些诸如体育、 生活方面的活动, 这也是促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手段。比如,练习穿衣、穿鞋、叠被、整理抽屉之类的比赛活动,还有以练习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为目的的竞赛,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活动具有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活动积极性。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权利;关注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强调儿童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关注游戏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是要求幼儿园课程都要以游戏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让游戏精神去设计幼儿园课程,用游戏精神渗透于课程之中,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思想,更是重要的组织策略。

幼儿课程第7篇

关键词 建国60年;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9)09-0006-05

课程标准是对课程要素加以规范、衡量或评价而形成的准则、规定或要求。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三个幼儿园课程标准: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以下简称“《暂行纲要》”)颁布。《暂行纲要》以前苏联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模板,初步确立了新中国幼儿园课程的框架和内容体系。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我国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教育纲要》”)。《教育纲要》以各种先进的儿童发展理论、教育理论为指导,力图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幼儿园课程体系。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影响,2001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幼儿园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本文拟分析建国60年来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文本变化及其意义,借此梳理建国6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变化,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不同时期我国幼儿园课程标准文本内容的比较

1 课程目标

有学者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其中一条明显的轨迹是从最初的偏重“双基”,即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强调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再到重视非智力因素,直到提倡素质教育。我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演变基本遵循这一规律。

《暂行纲要》明确了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获得健全发展、减轻家庭特别是母亲就业负担的双重任务以及教养并重的特点,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以及各科教学的系统性。《暂行纲要》初步确立了幼儿园教学的目标系统,它既包括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包括小、中、大各年龄班和各科教学所要达到的中期、短期目标。还包括每一次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教育纲要》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与教育任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成长,为人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教育纲要》明确了小、中、大各年龄班在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八个方面的具体教育内容与要求,并且规定后一年龄班的教育必须继续巩固前一、两个年龄班的教育成果,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和衔接性,使得课程目标更为全面和系统。

新《纲要》没有细分小、中、大各年龄班的不同目标,而是针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提出了总括性的课程目标,既讲情感、态度、能力。又讲知识技能。

以语言方面的课程目标为例。《暂行纲要》中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使用新词句的习惯,丰富语汇,发展想象力、思考力以及表达能力”。《教育纲要》对中班的语言教育要求之一是“继续丰富词汇,能掌握运用更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学会使用常用副词(如现在、还、非常等)和连接词(如和、跟、同等),能理解词义”。新《纲要》关于语言教育的目标是:(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从中不难看出,《暂行纲要》和《教育纲要》规定了具体详细的目标,着眼于“双基”,重视显性的知识技能层面目标的达成,忽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新《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更看重非智力因素,重在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乐观的性格、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等。

2 课程内容

《暂行纲要》将幼儿园教学内容分为六个学科,包括语言、计算、音乐、美工、常识、体育。它详细规定了六科教学的纲要,每科纲要均由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要点和设备四方面内容构成。这一时期没有课程内容一说,只有教学内容。《暂行纲要》统一而详细地规定了各年龄段幼儿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可见,教学内容带有浓厚的唯智主义色彩。

《教育纲要》把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教学改为幼儿园教育,将教育内容由六科拓展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八个方面,并且按小、中、大三个年龄班详细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新《纲要》没有对课程内容做统一、具体的规定,也没有罗列出课程内容的清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要求――做什么、怎样做和追求什么。将课程内容融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活动之中。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类经验:关于周围世界(包括自己)的浅显而基本的知识经验,关于基本活动方式(包括认识活动)的行动经验(“做”的经验),关于发展智力、提高各种基本能力的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态度,即情意方面的经验。

一方面,新《纲要》把课程内容重心放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经验的获得上。完全抛弃了过去“学科说”把课程内容看作具体的知识或学科的做法。新《纲要》根据新知识观来理解课程内容,突出内容的过程性、活动性、经验性及情境性。例如,新《纲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当然,这种课程内容取向没有否定知识的价值。没有忽视必要的知识学习,只是强调知识来源于活动和经验,知识反过来又成为幼儿进行活动和获取经验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新《纲要》也改变了过去统一规定课程内容的做法。因为全国统一的、单一的课程内容不适合我国地域广阔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新《纲要》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选择上赋予了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幼儿更多的权利,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这一时期园本课程的大量出现就是课程权力下放的具体表现。

3 课程组织与课程实施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一直采用从前苏联引进的“幼儿知识系统化教学”的课程理论与实践。该模式强调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教育任务的连续性。突出系统化知识在幼儿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让幼儿掌握系统化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教学――上课。《暂行纲

要》规定采用作业教学形式,并规定每周必修作业项目和时间,辅之以选修作业。必修作业占用的时间远多于选修作业,而必修作业的实质就是开展集体教学。《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内容与要求是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完成的,不可偏废”。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尤其受教师整体素质的影响,端坐静听式的上课形式依然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新《纲要》则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定不仅大大扩展了课程实施的路径,而且体现了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充分尊重。

4 课程评价

20世纪50年代的《暂行纲要》和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纲要》虽然都没有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但是毫无疑问,其评价标准就是看目标是否达成,考察大到幼儿园全年的工作计划。小到每个班每一天、每一个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这种单纯分等鉴定的课程评价方式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相应地也造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模式,即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进行评价。园长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总之,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重结果而非过程。以对幼儿的评价为例。直接对幼儿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指标是显性课程目标,评价的内容是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的功能是甄选优秀幼儿。

新《纲要》将教育评价作为与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相并列的四个基本内容之一进行了专门阐述。新《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尽量反映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又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强调了自评的重要性;还提出“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即各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可以不断进行信息的直接和间接交流。促使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无疑,新《纲要》的颁布即意味着幼儿园教育评价观的根本转型:由竞争本位的、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

二、建国6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几个明显变化

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演变是与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紧密联系的。课程标准的演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建国6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变化。从课程标准文本内容的变化上我们可以发现,建国6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突出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团课程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课程观是人们对于课程的基本看法与态度,包括对课程的目的、价值、内容等问题的看法。课程观中最为根本的是对课程本质内涵的认识。从建国60年来幼儿园课程标准的三次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课程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幼儿园课程重心的转变。课程从“学科”到“活动”“经验”的变化,实质上是课程由重视“教育者”到重视“学习者”的转变,突出了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幼儿园课程态性的转变。从把课程理解为学科、静态的知识,转变到把课程理解为动态的活动、幼儿园各种活动的总和,强调了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既重视课程的静态结构,也重视课程的动态过程。

(3)幼儿园课程的涵盖面扩大。幼儿在园的一切富有教育性的活动都是课程,这其中既包括有严密计划与组织的显性课程,也包括在无形之中对幼儿产生影响的非正规的、计划外的隐性课程,课程内涵扩大了。

2 牢固树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共同目标。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成就之一。即是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谋求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更多接受了科学主义的浸润,幼儿园课程的知识取向及社会取向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人们开始反思这种课程价值取向,重新认识幼儿,从而重新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新《纲要》的字里行间都旗帜鲜明地高扬尊重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如“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等。这一变化诚如马里坦所言:“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美无缺的人。”

3 基本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

建国60年来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演变过程也是幼儿园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逐渐建立与完善的过程。1952年《暂行纲要》详细规定了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课程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各科的计划性、系统性比较强,以上课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1981年的《教育纲要》继承了《暂行纲要》的基本思想,对遭受了破坏的幼儿园课程进行了全面整顿。《教育纲要》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拨乱反正、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作用。然而,从幼儿园课程的结构体系来看。幼儿园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与以往相比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始终没有摆脱前苏联分科课程的局限,幼儿园课程被进一步学科化和正规化。2001年6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打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倡导以和谐的教育观、整合的课程观和活动的过程观来规划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进一步完善。

4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从单一的“上课”转变为多样化的互动、对话

建国60年来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演变深刻反映了我国幼儿园课程在实施方面的变化。

1952年颁布的《暂行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课程通过必修作业与选修作业来完成。“必修作业是幼儿在教师领导之下的集体学习,有明确的、同一的目标。即全班幼儿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同样的活动……并且是系统的、积极的……但选修作业并不是自由活动,仍要教师个别指导和帮助。”《暂行纲要》详细规定了幼儿园每周必修作业的时间和次数。必修作业实质上是在教师领导、控制下的集体教学活动。20世纪50年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更多地是通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全班统一的集体“作业”。即“上

课”来完成的。尽管《暂行纲要》中也提到了户外活动、游戏活动,但幼儿园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作业”这一方式来完成的。1981年颁布的《教育纲要》把《暂行纲要》的“作业”改为了“上课”,规定小班每周6~8节课,中班10~11节课,大班12节课,无形中强化了“上课”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突出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看,“上课”成了达成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唯一手段。幼儿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更不是与教师平等交往、对话的个体。

随着课程观的不断更新,随着教师对幼儿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把握。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幼儿园课程实施开始突破上课、集体教学的局限,走向教师与幼儿多样化的对话与互动。2001年颁布的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这是符合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潮流的。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有了决定、选择与表达的权利。在与教师、同伴的沟通互动中。在多重对话的相互激发中,幼儿不断主动建构,不断发展。

幼儿课程第8篇

什么是儿童文化?刘晓东在《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中是这样定义的,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喜好、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儿童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是主观形态的儿童文化,儿童外显的文化生活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客观化、实体化。由此可见,儿童文化是一个整合的复杂体,它特有的生命、生活方式是儿童生命中文化基因的生长和外化。

儿童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摘要:首先,儿童文化是关联的,它和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相关联。由于儿童文化是从自然层面上发生的,因而代表了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最基础、最具有活力的一面。其次,儿童文化是演进的,它既复演了成人的文化,又在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最后,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转变的、生长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儿童文化带有一种诗意的、超现实的灵性,是思维自由驰骋的儿童自己的本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整体地感知世界,独特地表达自我。

二、幼儿园课程

在福禄倍尔幼儿园出现以前,幼儿学校的课程如同其机构的性质一样,是学校课程向幼儿阶段的延伸,“读、写、算”的教育(通常称为“3R”)是当时幼教机构的主要教育内容。福禄倍尔幼儿园以幼儿的自由自我活动为幼儿活动的实质,开创了幼儿园课程的新世纪。然而一直以来幼儿教育就强调幼儿园课程要考虑社会、考虑知识、考虑儿童。无论是“学科中心主义”,还是“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工作者往往陷入了其一极端。如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为幼儿设计课程目的时,预设的“活动目的”往往是“激发幼儿的喜好”、“满足幼儿的身体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等等,这些课程真的是幼儿感喜好的吗?是幼儿需要的吗?事实上,插动的内容、形式、过程都是教师预设好的。幼儿园课程实际上远离了儿童文化。而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在于首先它是幼儿的,是幼儿尝试体验的过程,也是儿童文化创生的过程,其次才是教师的。换言之,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教师的行动应依幼儿的表现而定。

三、从儿童文化特性出发反思幼儿园课程

以儿童文化的视角反思幼儿园课程,可以发现,儿童文化的缺失对幼儿园课程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首先,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失去依归。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联结幼儿和知识的载体以及实施幼儿教育的手段,带有一定的工具性,且这个工具是为教师服务的,儿童的声音被泯灭了。幼儿园课程需要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深入儿童文化,将课程理念融合到原有的课程建构中去。事实上,幼儿园课程仍然由成人主导的文化所把控,是成人希望儿童把握什么,在幼儿园活动中展现的是成人的文化。而幼儿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喜好点、同伴游戏中争执的焦点、幼儿真正想表达的内心、幼儿活动的外部行为显现等并没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随机关注。这就导致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失去依归。

其次,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实施难以达到根本要求。儿童文化的熟悉和培养,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文化的熟悉成了关键。目前,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儿童文化往往都有一定的熟悉,熟悉到儿童文化的培养受儿童所在环境的影响,已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课程实施过程要考虑幼儿的原有水平。虽然,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为某个感喜好的新问题发生争执、为某个意外的发现执著探索、为某种感受抒感时,也有教师会有意识地给幼儿机会,也认可幼儿大胆的假设、驰骋的想象。但是他们往往又会考虑到活动目的的实现,而把幼儿从自由翱翔的世界中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活动目的,至于儿童文化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好奇的、探索的等文化的特性,没有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真正起点,由此导致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儿童文化的熟悉和培养也就难以达到。

最后,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评价失去深层次的参照。儿童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立足的土壤。幼儿课程的实施过程,能否真实、完整地展现儿童文化,促进儿童文化的自建?教师是否熟悉儿童文化、挖掘儿童文化、培育儿童文化?尽管在多元文化评价体制的影响下,活动主体在新课中都开始受到关注,但对教师、幼儿的评价仍停在表面化的行为表现上,更多关注的是课程文本、课程目标的实现,内容、任务的完成,而并没有将儿童文化纳入课程评价,作为评价的参照。这就使幼儿园课程评价失去深层次的参照。

儿童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它在课程开发的观念、课程内容选择、实施、评价等每一阶段,都具有依归的功能。因此,应转变幼儿教育者的观念,让儿童自由成长,尊重儿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真实存在,熟悉、理解、培育、提升儿童文化,建构真实、整合、发展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具体而言,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重构儿童文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摘要:

一是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要提升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教师就要从前喻文化走向后喻文化,真正地关注和重视儿童及儿童文化。课程实施主体间的积极互动、对话交流过程及交互功能中擦出的灵感火花、新奇的想法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生成点。因为对话、交流、争执、理解的过程是儿童本身内外部文化的冲突交流过程,对此,教师应加以引导,让课程反哺儿童文化,成为儿童文化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儿童和儿童文化都是生长的,儿童的发展过程也是儿童文化的提升过程。儿童文化的生长点和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点是一致的。幼儿教育者应从儿童成长的角度,为儿童选择有益于其成长的知识,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儿童文化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本源,引领课程的生成,从而使儿童文化和幼儿园课程在互哺中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