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19 23:07:35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1篇

关键词:热处理 工艺 技术 展望

前言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繁复多样,热处理的技术也变化多端,就现代科技技术发展来看,金属材料热处理有着许许多多的方式,但是从其根本性质上来说,行内人士往往将其分化成两大步骤,即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以及表面结构优化,无论是何种新兴工艺、何种变革技术,也无论是改变金属材料的外表组织,还是改变材料的内在结构,所有的工艺以及技术都是围绕着这两大核心步骤开展的,所以在本文当中,笔者针对两大核心步骤,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核心的分析。

1.金属材料热处理新工艺与技术

1.1热处理新工艺

近年来热处理新工艺不断涌现。例如,离子束表面改性,其优点是不改变金属表面化学成分,尺寸无明显变化,不需化学用剂,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强烈淬火技术可避免钢件开裂,减少畸变,显著提高钢材力学性能,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环己烯渗碳,此技术的优点是工件十分干净,可避免晶界氧化,齿根硬度可达到节圆齿面硬度的90%以上,渗剂用量很低,渗层均匀,工件畸变小,可提高渗碳温度;铝合金的热等静压固溶时效复合处理可消除铝合金铸件孔隙和缩短工艺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微波渗碳可使热处理工艺实现更精确。

1.2热处理新材料

目前,热处理新材料主要是生态淬火剂。所谓生态淬火剂就是以植物油为基本加入添加剂的天然淬火油。常用淬火剂的有水、盐水、熔盐、冷热矿物油和聚合物溶液,还有Ni3Al金属间化合物和APM和APMT合金。Ni3Al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炉内抗渗碳耐热构件材料。采用Ni3Al构件可以减少炉子维修次数,缩短工艺周期,提高热处理工件寿命、提高渗碳温度、节能效果显著,但是因为其脆性大未得到实际应用;APM 和APMT合金是用A-1粉末通过热等静压、烧结和深拉延出来的。用AT1合金制造的电热和燃气辐射管比一般耐热合金能经受双倍的热流。

1.3新传感技术

最新发展的传感技术有氧探头Oxymess,用于渗氮和氮碳共渗氮势测控的TiO2氧探头;氮势传感器HydroNit,跟踪渗氮过程的传感器KiNit;测控淬火槽工作状态的Fluid Quench 传感器;气冷淬火的Heat Flux传感器;真空渗碳碳势传感器等。

2.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技术的展望

现代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成型,现在最为主流的热处理新工艺主要包括有以下四种:可控气氛热处理、形变热处理、表面气象沉积技术、真空热处理技术,这些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以及缺点,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对可控气氛热处理进行分析,对其优劣程度进行探讨,希望在一定范围内对金属材料的技术进行展望。

可控气氛热处理是近年来成熟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这一,是一种通过对炉内的气温控制从而控制金属材料热处理程度的方式。也是一种通过还原、渗碳等方式从而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组织的经典方式之一。工艺当中所提到的保护气氛,是一种可控性的能够有效防止金属表面氧化损耗的气体介质,可控气氛有着以下五项优点是:第一,优化金属材料表面,通过可调控的方式,调控便面的完善功能,从而控制刚性程度以及柔性程度的完美融合,从而保障金属材料表面的优越性;第二,对钢件金属材料的保护程度大大提升,由于钢件材料在热处理加工的过程当中氧化严重脱碳程度超标,所以一般的热处理工艺无法最大程度的保障钢件材料的表面刚度,而可控气氛热处理却能完美的做到这一点,不仅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甚至是能完美的避过这一缺点;第三,由于是对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所以无论是在抛光的光亮程度,还是工件的具体尺寸要求,都实现了可调控性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工件的尺寸精度;第四,在其他热处理工艺实践过程当中,渗碳都是按照比例进行调控施工的,但是比例只能在理论上确保金属材料表面的完善,却无法做到可调控,也就是所一旦施工当中出现误差,那么就会破坏金属材料便面的渗碳,而可控制气氛热处理却能够在技术操作的过程当中完善这一点,从最大程度上做到了过程可调控;第五,完全实现碳穿透处理,不仅改变了表层的结构,还改变了深度组织结构,使热处理加工工艺更加完善。在可控气氛热处理当中,还有一种吸热式气氛热处理工艺,它的主要施展对象是高碳钢继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在现有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当中找到其未来将要发展的方向,第一无论是对组织内部的改变还是对表面化的处理,可控制是其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二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成型容易,但是一旦进行深层次加工也就是所谓的“精艺工件”加工,就无法改变其材料本身所带来的具体特性,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已定要在可调节成品工件上下工夫,第三,尺寸以及完善的工艺程度是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最主要追求,所以作为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来说,一方面要保障精准程度,另一方面要保障经济程度,第四上文所提到的可控气氛热处理只是现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工艺之一,其发展虽然普及但是却主要做用于钢件的热处理,局限性很大,所以在未来的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发展过程当中,还应当针对具体材料对热处理工艺进行改进,争取将金属热处理工艺与技术普及到全方位的领域当中。

结束语

通过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工艺以及技术逐渐的靠向调整组织结构、控制表面处理两大方向。从根本上说组织结构调整在于上文中所提到的四大步骤,这是从内部结构调整金属材料的最好方式,比如通过控制钢铁的加热温度,将金属原本的缺陷得以弥补,也可以提高钢铁的硬度和韧性,而表面处理也是类似的,一般就是:渗氮、渗碳、渗氮共渗等几种工艺方式,将这些技术作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的表面,从而改变其表面构架,所以在未来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发展当中,正确的方向应当是满足内部稳定、构建外部优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培生,李铁藩.多孔金属材料的应用[J].功能材料,2001,32(1):12~15

[2]王燕.长征纳米金属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2004(2):10

[3]樊东黎.热处理技术进展[J].金属热处理,2007,32(4):1~14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2篇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一门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又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是它还是个倾向于叙述性质的课程体系,有着高度浓缩的基础理论。理论性强,微观概念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不像物理、力学等有着严密的逻辑推导和计算过程,也不像机械制图等相关课程,比较直观生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总的特点是理论性非常强,涉及的原子、分子水平的微观概念很多。特别是与金属学相关的部分,如晶体结构、晶体缺陷、位错运动以及凝固结晶、相的概念、组织转变等,这些概念都是微观和抽象的,学生无法通过推导计算获得,更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到,有时候需要通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来理解它们。这样就导致教师讲授起来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以理解,从而感觉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本人从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多年,就其学习方法谈点个人体会。

1贴近学生喜好,引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动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发展对于激发高职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许多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时间一长甚至发展到厌学的程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体系相对独立,与其它学科衔接不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对其了解不多。因此,教师给学生上好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注重介绍:能源、信息和材料早已被列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材料对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关键性领域,起着先导和基础作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例如在课堂中可列举同学们熟悉的实际事例,结合授课内容潜移默化、正确引导,让学生体会材料科学的奇妙性和材料的重要性,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另外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教师要注重利用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又难以讲解的比较抽象的内容,比如晶体结构原理、合金结晶过程、位错类型及运动过程等,通过收集以及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生动形象地来演示复杂的变化过程。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钢铁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等,注意并积极收集工程训练实习以及工厂企业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的录像资料,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辅助播放实际热处理过程录像,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课程内容具有真实感,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贴近生活,使抽象的问题生活化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隐含内容,力求用俗语来总结描述纯理性的知识,上课时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或者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活常识、成语来帮助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例如:在钢的热处理教学过程中,在讲解“钢的淬火”时可以引入每个学生都玩过的“木头人”游戏,更好地了解淬火钢的不稳定性和残余内应力的产生;把“钢的回火”可以说成是对淬火钢进行温室按摩,根据按摩时候的温度和放松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钢,让学生在很轻松的气氛中了解了热处理的方法和作用。学生进行车工实习时,让学生从实践中亲身体会了材料丰富的知识内涵。又比如,在讲到铸铁的时候可以引出“恨铁不成钢”的俗语,再简单分析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在调动每位被寄予厚望的学生学习情绪的基础上,提出:“钢和铁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钢与铁的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程很容易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当讲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时,先问为何要“趁热打铁”,在学生积极思维状态下,把钢加热到1000℃至1250℃,此时钢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好。并由此实质内容作适当引伸,以提醒学生把握良好的学习机会和人生机遇。

3教学结合实习与实践,紧密联系实际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因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结合实际、带学生下车间参观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在车间的生产实习和对生活中机械产品的认识以及对周围机械行业的大体了解,让《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内容与之对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进行车工实习之后,将“车削下的铁屑为何变成蓝黑色”等问题也可以引到热处理中。再如:学生钳工实习之后的小作品小铁榔头敲击后,铁榔头工作面凹凸不平,而另一个被热处理过的铁榔头工作面平整如初。同种材料所制的两个铁榔头为何性能不一样?让学生从实践中亲身体会了材料丰富的知识内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3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实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该课程概念多而繁杂,理论抽象,涉及面广,难度较大。从目前我校的生源来看,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没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和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此部分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上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须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加以“炒制”,适当加些“调味品”,以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法强化教学效果。下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作一番探索。

一、以俗语导入,由现象探究本质

不少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成语),大多都是劳动实践经验积累,很贴近生活。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隐含内容,力求用俗语来总结纯理性的知识,在讲课时以学生能接受的俗语、成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例如:(1)在第一章纯金属的结晶教学中,教师可先抛出“恨铁不成钢”这一俗语,并简单分析众多家长“望子成龙”心情,在调动每位被寄厚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基础上,再问“铁怎样才能成钢?” “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探索。(2)在讲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时,教师可先分析北京众多雄伟壮观的宫殿,广州的中山纪念堂等古建筑都靠木材这种脆性材料支撑起来的事实后,点出“立木顶千斤”,继而引出铸铁等脆性材料抗压性能远比抗拉性能好,故脆性材料常作受压件的实质内容。(3)讲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时,教师可先问为何要“趁热打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向学生讲解把钢加热到1000℃至1250℃,此时钢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好等知识,并可由此实质内容作适当引伸,以提醒学生把握良好学习机会和好的人生机遇。

二、以“趣味”为主线,启发学生的思维

由于课程的内容多,容量大,学生对新概念的掌握往往出现死记硬背或张冠李戴的现象,所以教师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在讲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应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故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些“兴奋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1)教师在讲解硬度的概念和测试方法时可通过以下的提问来启发学生。如你用同一把小刀来切削铅笔和刻画玻璃会有什么结果?医院扎针的针头硬度如何?给篮球打气时,你是如何检验篮球的硬度的?

(2)在讲解热处理内容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些观察思考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锯条两端为何是黑的?车削下的铁屑为何是蓝黑色?然后把两学生的钳工操作课作品四方体敲击,发现未经热处理的四方体工作面凹凸不平,而先被热处理过的四方体工作面平整如初,同种材料所制的四方体为何性能不一样?

(3)在讲述载荷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设计些观察思考题,如为什么起重机上的钢丝绳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却不会掉下来?引出拉伸载荷。从满载的火车对钢轨施加很大的压力,引出压缩载荷。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上述问题,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教师再因势利导,讲解力学性能方面的知识。如柴油机上的连杆、齿轮是机械上的重要零件,在工作时不仅受到拉力、压力的作用,还承受冲击力的作用,这些载荷作用对零件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这就要求该零件的金属材料必须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能。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渐把兴趣转移到有关热处理这些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

三、巧用表格,系列化课程内容

1. 巧用表格,把类似的内容和零散的内容系列化。

在讲授钢的热处理时,每种热处理都涉及到好几种方法,教师如果逐一讲解,有的内容会重复,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厌烦。教师如果把各种热处理方法用表格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对这些内容一目了然,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钢的淬火时,笔者把里面介绍的五种方法列表(见下页)。

2. 运用表格,把叙述内容简单化。

在讲述金属晶格的类型时,课本分三点分别介绍了三种常见晶格类型,如果只是让学生看教材,也许很快就忘记了所学习的内容。在上课时笔者通过给学生以下表格使内容一目了然,方便学生记忆。

四、图形结合,注意辅之形象记忆

图形可对知识的记录和传播起很大的作用。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注重图形结合,再辅之以形象记忆,可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需记忆的内容。如在铁碳合金重点章节教学中,要充分注重图形结合,教师可打乱教材章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挂出铁碳合金相图,引导学生学习五种金属组织及性能,分析一定含碳量的合金在温度变化时的相变过程。铁碳合金相图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重要的章节,是本课程的核心,它既有较强的实践性又有很深的抽象理论,学生在学习中普遍认为概念很难理解。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是任课教师的重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制的教学设备进行演示教学,把抽象的东西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并结合形象记忆法记忆相图五个重要的相变温度。如运用相图诀可有效帮助学生识记铁碳合金相图:温度成分建坐标,铁碳二元要记牢;两平三垂标特点,九星闪耀五弧交;共晶共析液固线,十二面里组织标;基本组织先标好,相间组织共逍遥;分析成分断组织,铸锻处理离不了。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可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有关硬度的各种实验,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没有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分析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可视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将金相显微组织、炼钢过程、热处理的操作过程、材料的火花鉴定等利用陈述性表达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加以形象直观的展现,使教室的空间得到延伸,让学生不出教室便可置身于实验室和工厂的车间之中,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贴近生产实践。这样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法的科学性,还需讲究授课的艺术性。幽默生动,通俗流畅的教学语言,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深入浅出,娴熟精练的灵活教法,则启迪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外,还要创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高朝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王英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4篇

关键词:课程特点;教学技巧;金属材料;热处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03-0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具有内容繁杂、理论性强、概念多且抽象,但知识点和技能又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等方面特点。学生学习该课程总感觉是纸上谈兵,空洞、枯燥、抽象,难以记忆和掌握,所以学习难度较大。教育学上说: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部分教师往往又只重视教而忽视了学,总是实行"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学生的说、写、思考、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几方面因素,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探讨教学技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职业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招生困难的现象,以致于在学校招生中将目标紧盯在高考和中考失意和没考中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有的初中、高中没有毕业,有的因为成绩差而没能够考上更高层次的院校,甚至也有的不想上学而被父母强迫送到职业院校中。在这些学生身上,普遍的存在着学习成绩差、文化基础底子薄、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清晰和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缺少学习动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思想不稳定等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的存在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对各方面要求较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和探讨,从而完善教学方式,总结教学体系和方法。

2.学前导趣,激发动机

2.1 学前导趣。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研究的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当前这门课程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的导入和精彩的开讲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可以在开讲之前介绍一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贴近生活的实例,小到弹簧、锯条、易拉罐,大到汽车上的轴承,再到航天飞机等,都可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并随之有了进一步想去了解的念头。

2.2 激发动机。我们都知道,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将之转化为学习动力。所以,学习动机培养和兴趣激发二者之间应该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再经过引导和启发。这样往往可以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教学方法多样性,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本课程章节内容繁多,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消化。

3.1 讲授法。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但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利用资源,如PPT、视频、动画、三维建模、微课等等。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点、难点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提学效果和质量有独到的作用。在讲授中要多采用打比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在简单的比方里浅显化,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学习。如讲结晶时以水为例,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没有全部变成冰,导出"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的知识点;水是由一点点小冰碴到冰块再到全部变为冰完成水的结晶过程,导出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组成的知识点。

讲授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尽量做到浅显易懂,用通俗的语言、例子解释课本抽象的专业理论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学到知识,提高兴趣。二是讲授知识点,特别是难点时,学会用分解法一点点把问题打开,并且要善于运用教学工具和手段。三是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

3.2 图示法。图示对知识的学习和传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注重图形结合,再辅之形象记忆,使学生可以较轻松地记住那些难点。例如,讲到铁碳合金相图,可挂出相图,先介绍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以合金成分、温度、组织和性能之间关系,再分析横坐标含义,纵坐标含义,以及成分点,温度点的比例关系。再分成上部相图---液态结晶分析,下部相图---固态相变分析,最后, 1538℃以上到室温,从钢到铸铁,整体性的分析。

3.3 现场教学法。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应多采用直观教学。为了理解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技能,在实践中吃透、消化难点,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对于一些实践技能强的内容要现场教学。一些小实验也可在教室完成,如讲到加工硬化,可让同学们自己反复弯折铁丝,感受铁丝弯折处的变化;讲到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可用空易拉罐或者皮筋进行演示;讲到热处理工艺时,可用蜡烛将钢丝烧红,分别进行水冷和空冷,让同学们观察钢丝最后性能的差别。如果条件允许,在讲金属的力学性能时领学生看看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在讲热处理工艺时,领学生去热处理车间看看淬火、正火等实际操作。同学们有了直观印象,教师再讲知识点,同学们易于消化吸收,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同学们的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如若没有现场教学的条件,教师也可在网上下载相关视频,让学生以视频方法观看现场的情况。

3.4 自主探究法。由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繁多的现象,使得许多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厌学现象。过多采取传统的讲授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教师与学生双发的积极性和互动性,使得师生在教学中能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选出一些叙述多、简单、易懂的章节,让学生自学、自讲,如"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这一章节。在自学、自讲中教师要提前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公布各小组人员名单。在自讲环节中要鼓励学生,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阔思维,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并可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

对本课程而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理论部分众多,而且十分抽象、枯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为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一方面将新方法融入理论教学中去,多举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阐述教学内容。比如为了阐明一个知识点,可以通过一个故事作为"砖",最后通过提问的方法把"玉"引出来。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今网络发达,许多教学相关的视频都可以搜索到,如淬火部分的内容,书本上只有单纯的文字、图片,单靠教师去讲,即使讲得再生动,也不如从网上找一段视频放给学生看来得形象,这样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没有相关设备的不足。

鉴于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点,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讲课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意素质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具有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特点发展,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技术性、实用性的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志兵.职业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研究与实验[J].大众科技.2015.

[2] 范光勇.浅谈金属材料的教与学[J].时代教育.2013.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5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体化教学 校企合作 多媒体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后,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缩短了理论课授课时间,实现了“三个统一”“三个转变”。“三个统一”即统一场地、材、师;“三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如何去教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去学为中心转变,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转变,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车间、实验室为中心转变。

为了能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专业基础课知识点的准确分解、精练讲解是至关重要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各专业课程的基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抽象,概念较多,而技工院校学生未接触过实践,缺少对这部分知识的感知认识,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和老师教都存在一定难度。再加上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来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针对这样的现状,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体化教学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二、以课题为中心,开展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学改革,注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讲授中,笔者本着“够用、实用”的教学原则,以课题为中心,开展校企合作。笔者将该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课题:基础知识、材料和热处理。

在讲授热处理课题时,笔者采用生活中学生们都比较熟悉的内容“打铁”,向学生说明要学的内容和打铁的原理有点相似,这样学生们就会联系到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学生有了对打铁的感性认识对学习这部分内容大有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先设计一些观察思考题,如“锯条两端为何是黑的?”“车削下的铁屑为何是蓝黑的?”又如教师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让两位学生用钳工操作课上的作品小铁榔头进行敲击,一铁榔头工作面凹凸不平,另一个被热处理过的铁榔头工作面平整如初。同种材料所制的铁榔头为何性能不一样?带着好奇,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兴趣移到热处理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上。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再采取校企合作的办法,带学生到对口企业下车间,身临其境感受所学的理论内容,从而达到学生学得懂、用得上,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的。

三、图画和图表结合,对比总结,加强形象记忆

图画、图表对知识的记录和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文字和数字在他的思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重要,他不是沿纯数字或文字的推理方式思考,而是运用直观和空间的方式形象地思考。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注重图画和图表结合,再辅助以形象记忆,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需记忆的内容。

例如在讲金属晶格类型的时候,注重使用教具;在讲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的内容时,注重符号、文字、数字、图形“四结合”(用挂图);在讲铁碳合金相图时,充分注重图、形结合,挂出铁碳合金相图引导学生学习5种金属组织及性能,并用表格的形式(见下表)让学生通过对比系统地掌握知识,加深理解与记忆。

名称 符号 定义 晶格类型 性能

铁素体 F 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体心立方

晶格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较低的强度和硬度

奥氏体 A 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面心立方

晶格 强度和硬度不高,有良好的塑性,尤其是具有良好的锻造性能

渗碳体 Fe3C 铁与碳的

金属化合物 复杂晶格类型 高熔点,硬而脆

珠光体 P F和Fe3C的

金属混合物 各自保持各自的类型 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莱氏体 L'd/Ld A和Fe3C的

金属混合物 各自保持各自的类型 性能接近渗碳体,硬度很高,塑性和韧性差

四、善于运用多媒体演示和数字化总结

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示出来,如编制一些动画、展示一些案例,使抽象难学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易懂。

以铁碳合金相图为例。铁碳合金相图是焊接加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它既有较强的实践性,又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们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头痛,认为概念很难理解。故此,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铁碳合金相图教学中,笔者首先用Powerpoint把简化后的整个相图的框架勾画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并讲述铁碳合金相图的研究范围,使学生明确,现在所研究的Fe―Fe3C相图只是整个铁碳合金中的一部分,它已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然后再用Powerpoint中的动画效果,警示出相图中的2个特殊点,讲清这些点的含碳量、所处温度及其含义,并插入文本框进行概括。

在讲述Fe―Fe3C相图特性线时,同样用Powerpoint中的动画效果演示。分别亮出6条线,并讲清6条线的含义;插入文本框进行概括,让学生一看就知道铁碳合金相图主要由6个线条所组成。

在讲述Fe―Fe3C相图的区域时,分别亮出各区域线。特别强调在PSK线以下,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其组织发生了变化。随后在不同的区域亮出金相组织。在共析钢区亮出20号钢和45钢的显微组织,以示不同的含碳量,其组织的相对量也是不同的;在共析钢区亮出T8共析钢区的显微组织,并讲清都为珠光体组织;在过共析钢区亮出T12钢的显微组织图片。通过这些演示教学,教师使学生懂得不同含碳量其组织的变化规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最后,笔者再用一组数字来总结铁碳合金相图――1、2、5、6、9,其中1是指1个合金相图,2是指有2个特殊的点,5是指有5种组织,6是指有6条主要线,9是指有9个重要的点。这样使用数字化总结,非常方便学生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6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G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96-01

1 导言

随着金属材料种类日益繁多,金属材料加工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前金属材料加工中最难的环节是金属材料热处理。不仅对热处理技术有严格的要求,还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如何实现节能降耗,成为热处理技术的重中之重。当前金属材料热处理问题较多,在节能方面尚需加强。一些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不完善,设备不达标,节能减排效果较差,成本较高,效率低,而且不够专业。针对这些现象,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解决问题,并研制出新型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 我国金属材料热处理的生存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热处理行业也在其发展的大环境下迅猛发展,在全国各地呈现了遍地开花各式各样的热处理厂。根据有关部门的不太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各式各样金属热处理厂有16000多家,工厂工人有400000多。对于金属热处理的高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约占25%,在我国工业总能耗中却以占到60%。然而,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在相同的能源损耗下却能产出是我国产品的6倍数量。虽然我国总量多,但是再利用率上却很低,造成这种差距是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还有就是在科学技术人才的使用中,没有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据统计,在我国金属材料热处理行业中设备利用率才到30%多,在其基数越大,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浪费数量也是很惊人。因此,没有先进的热处理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动力,金属材料热处理行业很难长足发展。所以,我国在金属材料热处理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 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化学热处理技术

化学热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对金属材料进行处理,其原理是改变金属表面的成分和性能,从而得到更加完善的金属复合材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热处理薄层渗入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之中。此项技术可以更加有效改变金属表面性能,不必深入到金属表层深处。因为过分深入到金属深处,不仅会改变金属性能,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金属材料的优越性能,造成很大的污染,加重了生产成本。而化学热处理薄层渗入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和能源浪费,延长材料使用寿命。

3.2超硬涂层技术

超硬涂层技术是提高工具表面硬度和强度的新型节能技术,可以大大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超硬涂层技术可以使材料具备更加优异的性能,硬度得到很大提高,符合现代金属材料加工的硬度要求。目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监控此项技术,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起到了充分的节能效果。

3.3振动时效处理技术

振动时效处理技术以振动为主要方式,使材料内部参与的内应力得以消除,稳定材料性能,避免材料变形。现代振动时效处理技术依靠计算机设备和技术进行控制,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也节省了电能,减少了传统技术带来的弊端。传统振动时效处理技术主要依靠热处理炉,与电脑设备相比,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节能效果,生产材料的质量也逊于新型振动时效处理技术。

3.4CAD技术

CAD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模拟生产环境进行金属材料热处理。CAD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热处理技术,在节能减排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AD技术可以对实际热处理进行科学的还原和分析,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完善热处理技术,使其可以顺利完成,提高效率,减少环境污染。CAD技术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还能够准确预测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减少了能源损耗。

3.5真空热处理技术

真空热处理技术,其热处理的环境就是真空。在真空状态下,许多常规热处理技术都可以实现,还能够提高热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使金属表面更加光滑,性能提高。真空热处理技术可以大大节省时间,从预热时间到保温时间,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缩短与合理的控制。在真空热处理技术的高效运作下,金属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保障,防止高温对其造成损伤。除了节省时间以外,真空热处理技术还能够防止金属材料被氧化,使材料性能更加稳定。不过,真空热处理技术所需成本较高,需慎重使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真空热处理就是高技术含量的处理技术之一,为了发挥材料最大的潜力,提高使用性能,真空热处理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对材料的高标准要求。

3.6激光热处理技术

激光热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激光加热进行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方法。金属材料表面经过激光加热后,会加强硬度,更加耐磨,抗腐蚀,还可以增加使用寿命。激光热处理技术与其他热处理技术相比有很多优势,不会破坏金属内部结构,仅对表面进行合理处理,并改善金属材料性能,极少变形。这是因为激光的功率高,处理具备很高的精度,因此,十分适合放在材料处理的最后环节中使用。激光热处理适用范围很广泛,解决了许多热处理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

5 结论

综合上述,我国一直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的研发是十分重要的。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的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能够促进我国金属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热处理节能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的金属制造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不断地走向“无污染、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徐海斌,顾伟,王卫忠,卢书媛,钱伟.浅析我国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3(01):86.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7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金属材料热处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数控等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但多数学生反映该门课程比较难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笔者在多年的理论实践中,对该课程进行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一 教学方法

1.归纳类比法。

由于《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的基本理论较深奥,学生之前的知识建构中没有相应的认知同化点,需要理解记忆的概念定义很多,为了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艰深的内容,进行"有意义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归纳类比法将教材中分散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比较和总结,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例如:在学习"铁碳相图",讲解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时,为使学生在"成分一组织-性能"之间建立起联系,画出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一性能的对应关系图表,通过图表的介绍与讲解,逐步归纳出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2.启发教学法。

为启发学生思考,使教与学同步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启发式教学。金属的塑性变形是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采用了问答式启发教学法。首先根据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大纲要求将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化成几个递进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推进到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同步,进而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3.课堂讨论式教学法。

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讨论方式完成学生自学、自讲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围绕一些具有启发性或争论性的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会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评价,引导讨论不断深入,在倾听完学生的讨论后会及时进行总结点评。这样的"教与学"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进学习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也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4.实际案例教学法。

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实际案例,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以机械课程设计中比较典型的减速器为例,针对减速器中箱体、轴、齿轮、滚动轴承、键、螺栓、销等不同零件的不同工况条件和使用性能要求,逐一分析其失效形式,并进行合理的选材,正确安排其热处理工艺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教学手段的改革

1.引进多媒体教学。

对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及一些动态演变过程,用传统的板书很难直观表述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把一些利用陈述性表达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节省了教师的书写时间。另外,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学起来会感到比较吃力。但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狭小的教室空间得到广阔的延伸,使学生不出教室便可置身于实验室和工厂车间中,所学的知识更贴近生产实践,易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2.建立《金属材料热处理》QQ群。

在信息时代,QQ聊天已成为人们交流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网络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延伸课堂空间,笔者利用QQ组建了《金属材料热处理》群。建立《金属材料热处理》QQ群既可以解疑答惑,加强师生间交流,利于加深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这里交流学习心得,或是对某一知识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提出的一些材料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会引发大家的积极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也是培养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人才的重要课堂。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得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为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探索:

1.精选实验内容。

在实验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本人依据"实验个数不在多而在精"及"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的原则精心设计编排实验内容。除了选择一些最基本的实验,还把一些相关的实验进行组合,如将硬度、碳钢的基本热处理操作及热处理后显微组织观察三个实验有机组合起来,使学生既能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实际操作,又能进一步加深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开拓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

2.利用视频进行实验演示。

对于学时数有限的《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来讲,利用视频做好演示实验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举措。在做实验之前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节省了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时间,使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更加充裕:而且还克服了教师演示实验时部分学生看不好听不清的缺点:另外,还可以了解一些教学环节没有安排的实验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由于学生较多且考核时间有限,实验的考核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通过操作来进行,故一般都是以实验报告来考核。为了真正考核每个学生对实验的的掌握程度,我们采取的笔答或口述形式将实验操作过程详细陈述出来,然后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来进行评分。这种考核方法,既鼓励了学生平时做实验的热隋,又能真实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的改观,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改革不是一项短期工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海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CAI课件制作策略,2010年第10期.

[2] 成淑丽:浅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技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2期.

[3] 于钧: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第3期.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8篇

摘 要: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技校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该课程不易上好。作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层次、多样化、多途径的教学设计,实施兴趣教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技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 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很大一部分技校学生只注重实习,而忽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很多技校教师也有类似的思想。《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内容枯燥又抽象,对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学生难学,老师难教。但是这门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和热处理工艺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制定和掌握热处理工艺规范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掌握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很有益的。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味性,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调整,适当融入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举有趣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则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在多年教学经验当中,我发现要让学生对一门课发生兴趣,开始的几节课至关重要,所以在一个班的前几次课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绪论篇幅较短,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加以充分的扩展。比如,在讲到中国古代金属材料使用成就时,教材中提到的秦始皇陵铜车马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进行适当的事例补充,针对学生们对兵器感兴趣的特点,讲道:秦始皇陵出土的一把镀金的银白色铜剑,青铜剑出土之后,考古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先在桌面上放一叠纸,然后轻轻将剑从纸上划过,其结果是一次居然可以划透19张纸。后经科学测定,此剑由铜、铅、锡三种金属构成,三种金属比例得当,才使秦剑坚硬锋利而又富有韧性,达到了“削铁如泥、断石如粉”的境地。再比如介绍到现代新型金属材料时,我就讲了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材料。学生对这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职业教育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这是由于职业教育当中不少专业科目需要有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等,学生只能看到表象,而看不到实质,这就对学生接受知识产生了阻碍作用。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多方位、立体化利用软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大多数老师认可,并在教学中频频使用。

比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没有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分析,则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而结合录像或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化教育手段,则可把热处理工艺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将给课堂增加很多的趣味与生动,可以在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做实验,用实验求证理论

现用教材中有很多章节加入了一些小实验,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相关概念十分有帮助,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有条件,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做或老师演示让学生观察。比如在晶体与非晶体特点区别中,有一个小实验:在薄云母片和玻璃片上融化石蜡,观察凝固后石蜡的形状。云母片上呈椭圆形,而玻璃片上呈圆形。这就充分说明了云母是晶体,有各向异性特点。各向异性是指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这个实验就是指导热能力)有差别。非晶体玻璃在统计意义上各个方向没有差别,所以是各向同性。而云母中晶体受晶格限制,分子振动具有方向性,所以各个方向上的导热能力不同。造成石蜡凝固后形状不同。再如在热处理及分类这节内容中,有一个实验:两根相同的弹簧钢丝加热后,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进行冷却。放在水中冷却的钢丝硬而脆,很容易折断;而放在空气中冷却的钢丝较软且有良好的塑性,可以卷成圆圈而不断裂。由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虽然钢的成分相同,加热温度也相同,但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得到不同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在不同的冷却速度情况下,钢内部的组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学生做这些实验,或观察这些实验过程,再聆听老师引导分析这些实验现象的内在原因,就会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总之,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某些较难的内容、概念,应尽可能多采用有趣、直观、多样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多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实例,采用多媒体教学、现代化教学及实验,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举例,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相对容易的理解和吸收,且能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更多地感知知识、更牢地掌握知识,以达到“讲得透、学得活、记得住、用得上”的教学目标。